原材料制度

2024-09-04

原材料制度(通用9篇)

篇1:原材料制度

门头沟区石门营沟及支沟治理工程

施工第三标段

工程原材料检测制度

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石门营三标项目经理部

2014年4月

为了便于现场试验工作的开展,保证施工质量,根据水利工程规范和标准,特制定原材料检测制度。

一、工程质量的检测范围

本合同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设备和工程所有部位及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检查、检验和随机抽检。

二、工程质量检查和检验依据

本合同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与本项目有关的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工程师指定的检查规范、规程及发布的质量检验、检查的指标。

三、检测目的为了加强对本合同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保证合同工程质量,对进入本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实行严格控制,确保末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各种材料不得投入使用或生产,为本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数据。

(1)工程质量的检测机构范围

适用于本合同工程项目中的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建设中的各种材料试验。

(2)建立现场试验室。

现场试验室试验项目:(a)砂石检验;(b)土工试验。

(3)人员配备:负责人:1人,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精通检验业务,熟悉检验管理,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检验人员:2人,具有相应上岗证书,熟悉专业知识,操作熟练、规范。

(4)试验室管理

(a)建立试验室检验样品管理制度,安全制度,设备率定、保养制度,资料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上墙。

(b)按合同文件有关章节的规定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粗细骨料、水泥、掺和料和外加剂及钢筋、钢材等进行见证取样试验,并将试验报告报送工程师审批,当发现有不合格的材料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采取退货或降级使用的措施。

(c)按合同文件有关章节的规定对搅拌砼和现场仓面浇筑的砼进行见证取样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提交工程师审批。

(d)焊接材料和焊接试件试验和无机界面胶等材料的试验,按有关施工规范和技术规程及工程师的指示执行。

(e)积极配合工程师的检查,当工程师亲自进行取样和试验时,免费将自己的现场试验室提供给工程师使用。

(f)所使用的试验仪器和设备精度均符合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并都具有资质的检验单位出具的年检证书,且所有的仪器和设备在得到工程师批准后再投入使用。

四、检测频率

1、原基密度试验:每1000㎡取样一组,粘性土采用环刀法检测,无粘性土采用灌水或灌砂法检测。

2、现场工艺试验:现场工艺试验包含回填土现场碾压试验、垫层土现场碾压试验、土工膜焊接工艺试验。回填土及垫层土碾压试验,每类土碾压试验不少于一组,膜焊接工艺试验,每厂家产品不少于一组。碾压试验前需进行击实试验或相对密度试验。

3、钢筋原材及焊接接头:依据《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每批由同一厂别、同一炉灌号、同一规

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的钢筋组成。热轧带肋、热轧光圆、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余热处理钢筋每批数量不得大于60t。每批取试件一组。热轧带肋、热轧光圆拉伸试验试件2个、弯曲试验试件2个;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拉伸试验试件1个,弯曲试验试件2个。经验上取拉伸试件长500mm、弯曲试件长300mm。依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第5.3.1条款规定,钢筋闪光对焊接头施工单位取样数量: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作为一批。若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内累计计算。若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则仍按一批计算;每一批取试件一组(6个)3个拉力试件、3个弯曲试件。

依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第5.4.1条款规定,钢筋电弧焊接头施工单位取样数量:同接头型式、同钢筋级别每300个接头为一批,每批取样一组(3个试件)作拉力试验。

4、水泥: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2.1条款规定,施工单位水泥取样数量的要求:袋装水泥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进场日期的水泥200t为一检验批,不足200t的亦按一检验批,每一检验批取一个样品。

5、砂、石:依据《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第4.0.2条款的规定,采用大型工(如火车、货船或汽车)具运输的,应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采用小型工具(如拖拉机等)运输的,应以200 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量者,应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

6、土方回填:依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的10.4.1.4条的规定:每层取样数量,可控制在筑填量每100 m3~150 m3取样1个。

7、混凝土:依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第11.5.3条款规定,没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 m3的同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砼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少于一次。

依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第11.5.3条款规定及本工程的项目划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施工时每个分部工程、每一季度取样2组,每一结构部位不少于1组,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每个分部工程、每一季度取样1组、每一结构部位不少于1组。

8、石材:依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第7.2.1条款,检验数量同一产地的石材至少应抽检一组。

9、砌筑砂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第4.0.12条款,同一标号砂浆试件的数量,28天龄期的每250 m3的砌体取成型试件一组3个。

10、土工合成材料: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第3.3.1条款规定“使用土工合成材料时,应检验试验单位的检测报告。由用户进行抽检检查,抽检率应多于交货卷数的5%,最少不应小于1卷”。依据《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第3.1.3条款规定,聚乙烯土工膜验收检验的取样批量应按连续生产同一牌号原料、同一配方、同一规格、同一工艺的产品,以重量不大于5t为一批确定。

本工程中的复合PE土工膜(200/0.6/200)按1kg/m2计算,5000m2重约5t,所以施工单位以不大于5000 m2为一检验批,代表数量为300 m2的整数倍。复合PE土工膜接缝强度检查: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第5.6.9条3项的规定,每1000m2取一试样,作拉伸强度试验,要求接缝处强度不低于母材的80%,且试件断裂不得在接缝处,否则接缝不合格。

土工格栅依据《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国家标准》GB/T17689-1999第7.2条的规定“同一排好的原料、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500卷。”

土工合成材料的检测项目按招标文件执行。

篇2:原材料制度

材料的购进、领用直接关系到工厂建设成本的高低,对材料的有效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一、原材料的采购

材料和设备的采购直接影响建设成本,材料及设备的质量则直接影响投产后的生产效力,甚到产品质量。因此,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必须在质量和价格上真认考虑,慎重对待。

1、根据生产进度和需要采购材料和设备。大批量进货采用招标确认价格和质量。相关技术主管审批确认所采购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2、零星或易损材料的采购由各使用部门提供《采购清单》,采购清单位必须有技术管理或部门主要管理签名,交供应部门采购备用。

3、总价10万元以上的采购清单,需经总经理审批后采购。

4、原材料及设备的入库验收

购进材料验收入库完毕后,采购人员应在采购清单上注明未采购到的材料并说明原因,将清单退回提交清单的部门。

5、采购人员将发票和入库单及材料采购清单一并交财务部门通知付款。

二、原材料的购进、领用账务管理

1、仓库在收到材料验收入库后,应根据使用部门或材料类别,分类、分名称、分规格,分别编号后分别存放。然后按材料名称类别、名称、规格、编号登记账簿。验收入库记录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时只记数量,月末结算库存数量、单价和金额。

2、存放在库存外的材料,必须随时检查使用存放情况,查看质最是否有无变化,和被盗情况发生。同时崔促相关部门领出使用。

三、原材料的领用

1、对外包工包料的工程,可以根据施工单位提交的原材料采购清单由本公司代购材料,采购的材料原则上应全部从其进度款中扣除,并做好专账处理。记录好入库和领用记录。

2、对外包工包料的工程,领用公司采购的材料,则应由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名认可,每月结算一次,并通知财务部门及时扣材料款。

3、对只包工不包料的工程,施工单位或个人领用材料。本公司施工管理人员或工程师必须拟定材料用料计划清单。清单上除列明原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外,还应注明工程名称、施工位置、施工单位及其负责人及概算工程量。使用人可根据有本公司施工管理人员或工程师签名的《原材料计划使用清单》要求仓库发货。

4、本公司使用材料,原则都需经相关负责人批准同意,仓库方可发货。

四、原材料结算

月末,仓库必须对发出的材料进行统计。填列材料领用报表。

说明:

一、目前购进的材料、设备在安装完毕前,会计记录入“工程物资”,如果不分清工程物资的使用方向,则难以核清工程物资账户记录的工程物资。

二、如果不分清工程物资的使用方向,则分不清各项工程的实际成本。

篇3:原材料制度

1文件解读

1.1《轻工行业标准复核员管理细则》

1.1.1总则内容解读

1.1.1.1总则内容

1.1为了提高轻工标准编写质量,缩短标准报批周期,充分发挥行业专家的作用,特制定本细则。

1.2标准复核员代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轻工业专业标准化技术中心负责对标准报批文件内容和编写质量进行全面的复核。

1.3标准复核员必须取得资格认证。

1.4未经标准复核员复核并签字的标准报批文件,不予办理报批。

1.1.1.2解读

(1)经过中轻联组织的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是成为复核员的必备条件。

(2)根据114号文的规定,复核起始时间点为2015年8月。考虑到6月培训后离8月正式实施仅间隔1月有余,且客观上,新文件、新要求的消化吸收、上传下达也需要时间,建议各有关单位及人员培训后,尽早入手,尽快准备,有问题及时沟通。

1.1.2标准复核员的条件解读

1.1.2.1标准复核员的条件

(1)热心标准化事业,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熟悉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

(3)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标准化业务;

(4)熟练掌握标准编写和本专业的基础通用标准;

(5)掌握标准制定的有关规定,具有三年以上标准编写经历;

(6)具有一定的文字编辑能力和外语水平。

1.1.2.2解读

通常,初步熟悉编写规则(入门)至少需要一二年时间(严格来说,这段时间主要是学习、实践的多次反复,谈不上编写),如果再加上后续三年的有实际意义的编写经历,则至少需要五年。而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的本科生而言,“五年”则恰好可以申请参评中级技术职称。

1.1.3标准复核员的职责解读

1.1.3.1标准复核员应履行的职责

(1)负责对本专业的行业标准报批稿的技术内容、编写质量及其附件质量进行全面复核。复核要求按《轻工业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

(2)对不符合要求的标准报批稿及其附件,标准复核员应提出修改意见,并提请标准起草单位进行修改;

(3)在标准报批签署单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复核结论”栏内填写复核意见,并签字。

1.1.3.2解读

认真学习《工作细则》是复核员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关键所在。同时,由于可能需要标准起草单位参与修改,所以,让包括标准起草单位的所有可能与复核有关的组织、人员也都能理解《工作细则》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指示,就能更好地做好工作衔接。

1.1.4资格认证解读

1.1.4.1资格认证

4.1标委会应根据工作需要,推荐标准复核员,并填写“轻工业标准复核员申请表”(格式略)一式两份报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质量标准部(简称“中轻联”)。每个标准化机构至少有一名标准复核员。

4.2中轻联负责组织对各标委会所推荐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考核合格者颁发“轻工业标准复核员资格证书”。

4.3中轻联对标准报批文件复核质量差的标准复核员,通报其单位和个人,限期整改。限期内仍整改不合格者,撤销其轻工业标准复核员的资格。

1.1.4.2解读

理论上,每个标准化机构一名复核员是满足《管理细则》要求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复核员因个人原因不能及时履行相关职责(比如无法签字),则势必延误标准报批。因此,若条件允许,建议各有关单位“储备”复核员,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更换。

1.2《轻工业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

《工作细则》是一部涵盖轻工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报批、批准发布、出版、复审、修改全流程的指导文件。由于目前试行的复核制度主要针对报批材料,因此,本部分重点对《工作细则》的“标准报批”环节展开解读。不过,实际上,“标准报批”是此前标准立项、起草、审查各阶段工作汇总的结果,因此,“标准报批”做得好不好,不单单取决于报批本身,更取决于其他各环节是否完成的好,以及相互之间是否有效配合。对《工作细则》涉及的标准制修订的其他环节的探讨或将另行撰文解读。

1.2.1标准报批解读

1.2.1.1文件内容

5.1经审查通过的标准送审稿,由工作组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送审稿做必要的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报批稿编制说明及相关附件,填写《行业标准申报单》的相关内容,连同相应的报批文件报标委会。

1.2.1.2解读

本部分的要点是《行业标准申报单》的填写,要求如下:

(1)标准名称:不写标准编号;不加书名号;必须与报批稿等相关文件中的描述一致,包括要素之间的空格、连接符,上、下角标,括号等;如果涉及名称修改,则必须填写新修改的名称;

(2)项目批准文号及项目编号:工信部发布的计划批文号和工信部下达的计划项目编号,示例:工信厅科[2011]165号2011-2329T-QB。其中,工信部发布的计划批文号可从工信部科技司官网查到(http://kjs.miit.gov.cn/nl 1293472/n11295040/n11298073/index.html),或向中轻联或我所(010-68049923/24/25)咨询;

(3)被修订标准编号:必须填写完全,如:QB/T1898-1999,且有几个写几个,并应与其他报批文件中的描述一致;

(4)标准类别:通常只标1个;

(5)标准水平分析:应与其他报批文件中的描述一致;

(6)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相关数据的对比(产品标准填写):此栏写不下,可在背面以附件形式填写,不应扩大此栏,保持下面各栏均在本页内;

(7)标准起草牵头单位:必须是报批稿上的第一起草单位;

(8)标准化技术组织:必须与报批稿技术归口单位一致;

(9)部委托机构:暂空,待中轻联盖章。

篇4:从库存材料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摘 要 在我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资产的科目包括了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固定资产、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以及财政应返还额度。笔者对此产生了这样疑惑:为什么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科目表中只设置了库存材料一个科目反映材料物资成本,难道不论材料物资是否入库都只通过库存材料科目反映吗?还是只有入库的物料要进行处理,未入库的不进行处理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与不解,笔者开始了对行政单位材料物资会计处理的探索。

关键词 库存材料 未入库 疑问 探索

一、材料科目设置的缺陷

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库存材料是指行政单位大宗购入进入库存,并陆续耗用的行政用物资材料,如购入大宗办公用品、器材等。从这个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樣的结论——库存材料科目是用于核算入库物料成本。例如:

【例1】某行政单位购入甲类办公用品一批,价款42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费用,款项通过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行政单位应根据相关的原始凭证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材料—甲类办公用品 4 200

贷:银行存款4 200

从上例看,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入库材料价值应计入“库存材料”科目,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若材料尚未到达行政单位呢?应如何处理呢?也许,有人会想,既然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没有设置对应的科目用于核算尚未入库材料物资,那就不处理先,等到验收入库再把物料的成本计入“库存材料”科目。是的,平时,这样的方法是可以的,但等到月末物料依然无法达到无法验收入库时,我们还能不进行处理吗?如要进行处理,那么,未验收入库的物料价值是否也要计入“库存材料”科目吗?

显然,再按照上述的方法处理是不符合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因为,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库存材料是指行政单位大宗购入进入库存,并陆续耗用的行政用物资材料。也就是说只有入库材料才能计入“库存材料”这个科目中,因此,尚未入库的材料的价值不应在“库存材料”科目中反映。那么,是否可以不进行处理,等到次月入库后再处理呢?这显然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样不能真实的反映期末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因此,在这问题上,笔者认为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在科目设置上存在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增设一个账户,用于核算行政单位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为了方便掌握,可以选用“在途材料”这一账户,用于核算行政单位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料的采购成本。设想例子如下:

【例2】若【例1】中甲类办公用品已经通过银行存款支付,但材料尚未到达行政单位,则行政单位应根据相关的原始凭证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在途材料 4 200

贷:银行存款 4200

待该批办公用品验收入库时,再进行结转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材料 4 200

贷:在途材料 4 200

通过上述处理不仅有利于行政单位进行材料物资采购的控制,也有利于更真实地反映行政单位财务情况。

二、财产清查的思索

财产清查工作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为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提供初始数据,有利于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因此,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至少每年年终,要对库存材料进行一次清查。如发生亏、盘盈,应当查明原因,作为增加或减少当期支出处理。按次规定对应的会计处理如下:

【例3】某行政单位盘盈甲材料10件,每件单价20元。

盘盈甲材料:

借:库存材料200

贷:经费支出200

从上述例子的解答看出,行政单位对于财产清查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发现盘盈或盘亏时不需进行会计处理,待查明原因后再处理。笔者认为行政单位库存材料清查,可以参考企业财产清查的处理。首先可以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用于在审批前,使账面数与实存数相等;其次,再根据查明原因,及时进行相关的处理。若上例,按照此方法,应当如此处理:

发现盘盈甲材料:

借:库存材料 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0

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00

贷:经费支出200

采取以上处理方法,笔者认为有如下两个好处:第一,它能及时的调平账面数和实存数,使账实相符,有利于确保后面业务处理的正确性;第二,它能提高行政单位财产物资的管理水平。

三、结语

认真贯彻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行政单位会计人的职责所在,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赵建勇.预算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篇5:重要原材料验收制度

为避免我公司产品在生产中及售出后出现质量问题,特制定我公司所需的原材料(重要)、外购件和安标受控件在进厂入库前进行检验管理制度。对生产用原材料(重要)、外购件和安标受控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以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提高用户的信誉度,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知名度。

一、职责

1.仓储人员负责通知质检人员进行原材料(重要)、外购件和安标受控件的检验;

2.质检部检验员接到通知后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仓储部门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4.质检部门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二、工作内容(原材料(重要)、外购件和安标受控件入库)

1.原材料(重要)、外购件和安标受控件的分类

根据原材料(重要)、外购件和安标受控件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

关键项: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安标受控件为关键项)重要项: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一般项: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等。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00%,一般项不低于92%。

3.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仓储员通知检验员→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品管部主管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安标证书、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书复印件等交质检部,质检部负责人依据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原材料检验单》、《外购件检验单》、《安标受控件检验单》。

非首次供货:

供方须带质检报告、理化检验报告单、合格证、安标证书,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质量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检验工作要求

4.1检验员严格按《检验规程》、产品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4.2、检查结果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依据产品标准、工艺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

4.3、仓库必须确认《检验单》上的质量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 2

续。

5.质量问题的处理

5.1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2检验员认真填写相关信息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员的记录进行汇总。

6进货检验规定

6.1进货检验抽样方式:

检验样本须由检验人员在送检样本中随意抽取,不得由供方人员自行选样。

6.2外观检查

检验样本按比例进行抽检。

6.3原材料检验标识验证

检验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合格标识进行核实,发现标识有问题及时通知质量负责人,并传递信息到仓储部门核实标识情况,由品管部门确认方可进行验收,否则不必进行检验,直接退货,并按不合格品登记数量。

6.4外观检查

当批量在500件以下时,按5%的比例抽检,不低于5件;当批量在1500件以下时,按2-3%的比例抽检,不低于10件;当批量在1500件以上时,按1-2%的比例抽检,不低于15件。重要原材料、安标受控件全检。

6.5性能检验和试验

抽检项目应符合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和《检验规程》等的要求。

6.6检验及试验记录

6.6.1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作记录。

6.6.2所有的进货检验和试验过程应建立检验台帐。

6.7检验试验状态标识

6.7.1对于合格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贴上合格证。

6.7.2对于不合件而又不能及时退回的在包装箱或工件用红色标示,并及时隔离或按有关规定就地销毁。

6.7.3对于来不及检查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挂上待检标志并定置存放。

7.其他检验规定

对于本厂无法检测的项目,可以委托指定供方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做检验,检验认同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报告。

8.入库

检验合格后,由检验人员做出标识,通知仓库管员进行验收入库。

三、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投产前对原材料(重要)、外购件和安标受控件进行再次抽检或全检(重要原材料、安标受控件)并填写质量报表。无材质合格证或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准投入使用。对需要做理化检验的关键材料,由采购部门及时送实验室检验。

分厂质量检查员对原材料(重要)、外购件和安标受控件要严格按照图样、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进行全面检查(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性能试验),做好检查记录,并要求供方提供合格证及其它证件。

2、质量检验员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重要)、外购件和安标受控件应及时提出检验报告,以便采购部门对外办理退换或索赔手续。如果对方对质量结论有异议时,质量检查员应协助采购部门对外进行交涉。

3、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及专检。

3.1产品质量检验要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检验相结合的三级检验制度。在专职检验中,要抓好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和完工检验(即终检)三个环节,要按规定进行首检、巡检和终检,做好检验记录。

①首件检查

a质量监察科质量检查员及各分厂质量检查员的工作地点在生产现场,一般零件的首检主要由操作者自检,分厂质量检查员进行抽检,并做好检查记录,以备终检时检查。

b对于较复杂零件的加工,分厂质量检查员、质量监察科质量检查员可以同时对零件进行首检,要认真做好检验并记录,同时,要分析其工装的可靠性和设备因素。如发现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应向操作者说明,操作者向所在班组或分厂反映,班组或分厂应及时处理,如不及时处理,造成废品,由班组或分厂及操作者共同负责。操作者作出反映,分厂未能及时处理而要求员工继续按存在质量隐患的工装、设备进行工作的,操作者有权拒绝作业,并向质量科汇报,质量科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②巡回检查

分厂质量检查员每班须巡回四次以上,每次间隔应为1.5~2小时,对于较复杂零件的加工,必须随时巡检,并做好检查记录。

③终检

终检主要由质量监察科质量检查员会同有关分厂质量检查员在产品完工后进行,要求分厂质量检查员提供首检和巡检记录,无记录拒绝检查。终检时质量检查员对产品要认真负责,以图纸、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为准。终检时,既要检查质量,又要核对数量。

3.2工序之间的传递,下道工序加工的责任人要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若上道工序不合格应拒绝加工,否则造成的损失自行负责。

3.3质量科质量检查员在检查产品(主要指成品)时:

a严格按图纸、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合同要求进行全面检验,无图不验。

b对图纸不全、无图或修理产品,要求分厂拿出书面依据,以便检查。

C对技术资料不全,要求分厂完善技术资料,必须经用户认可。

d涉外工程(加工制作、加工改造、工程安装及修理项目)未经质量监察科检查,质量问题由分厂负责。

3.4分厂质量检查员在产品完工交验时,要在递送票上准确填写,并在产品上打上标记(或分类摆放),能明确区分合格品、次品及废品。

4、应抽检半成品,巡回检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发现异常情况,书面报告并采取处理措施。

5、质量检验员应根据生产进度,及时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

6、完工检验即生产工序的最终检验。质量检验员要严格按图纸、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进行全面检查,已加工完的成品如符合标准,即可验收入库,不符合的成品应及时返修或报废。

分厂质量检查员对完工检验的产品必须进行标识登记(或分类摆放,包括合格品、次品及废品)填写验收单或检验报告。

7、产品交验时,检查员必须查对材质证明,否则,拒绝验收。

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篇6: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

目的

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以保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2 范围

适用于进货、过程、最终检验的控制。3 职责和权限

工厂归口负责进货、过程、最终检验以及负责各工序的自检。技术部负责制订检验用的文件; 4 程序概述

4.1 技术部制定《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文件编号为GZ-B/1-2005),对所检验的原材料提供依据的文件和建立的质量记录作出规定。

4.2 进货检验和试验

a)原、辅材料进厂后需经检验或验证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或加工。确定进货检验或验证的方法时应考虑对提供原材料的分供方的控制程序,并以文件形式作出规定。

b)如因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或来不及按规定完全验证时,应经授权人员批准并做了标识和记录后允许紧急放行。在有关文件中应规定允许紧急放行的范围。

c)检验员应严格按《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规定对购进材料进行检验或验证,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的材料不得入库或投产。4.3 过程检验和试验

a)各工序的操作工负责对各工序的自检,自检合格后方能进行专检,自检不列为公司正式的检验工作。

b)应确定过程检验和试验的项目和方法,以文件形式作出规定并严格执行,以确保只有经检验合格的半成品方可入库或转序。

c)在所要求的过程检验或验证完成前不得将材料放行,公司不允许半成品例外放行。

4.4 最终检验和试验

a)最终检验必须在规定的进货检验和过程检验都完成后才能进行。

b)最终检验和试验的项目和方法应形成文件,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进行全部的最终检验和试验,保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c)只有在规定的各项检验和试验活动有关数据和文件齐备并得到公司授权人员认可后,产品才能发出。

4.5 检验和试验活动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4.3要求执行。4.6 检验和试验记录

a)授权检验员应如实记录检验或验证结果,记录应能清楚地表明产品是否已按所有规定的验收标准通过了检验或验证,并标明负责产品放行的授权检验者。

b)授权检验员应保存执行4.2~4.4条所规定的检验和试验的质量记录。相关记录文件

篇7:原材料进场抽样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场 抽样检验制度

XXXXXXX项目部 20XX年10月

原材料进场抽样检验制度 总则

为了有效地指导对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工作,以使原材料的各类要求符合规定,确保新海尚宸家园商业综合体工程的质量,特制定本制度。主要引用标准

2.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2《钢筋混凝土用钢筋质量检验标准》GB1499.2-2007

2.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GB/T1346-2001 2.4《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检验标准》GB13545-2003 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2.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2.7《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检验标准》GB18445-2001 3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XXXXX工程所使用的水泥、砂石料、钢筋、砖砌体等。

4程序

4.1 概述

4.1.1 材料采购部门依据项目部提供的有关资料,编制用料申请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由材料部门进行采购和供应。

4.1.2 材料采购部门在进料过程中应向供应商索取材料的有关材质证明资料,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进料后,应立即填写材料报检单通知监理公司及建设单位派人对材料进行取样送试验室检验,最晚不得超过一天的时间。

4.2 原材料检验指标、检验标准及取样要求

4.2.1 水泥

4.2.1.1 水泥进场应附有产品合格检验单,并经试验室复检,按规定提交复验报告单,确认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方可使用。

4.2.1.2 在新选货源的水泥应对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强度等项目进行全面检验。一般情况下,每批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的水泥为一验收批对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强度等项目应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当一批进场水泥,袋装不足200t时,也应按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

4.2.1.3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编号的水泥,应分别储存,储存库要求干燥通风,防潮湿。水泥使用应本着先进库,先使用的原则。

4.2.2 细骨料(砂)

4.2.2.1 对于新选原材料产地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一年者,应对筛分、吸水率、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石粉含量、有机物含量、压碎指标、硫化物

及硫酸盐含量、Cl-含量、碱活性等项指标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2.2.2 首次进厂的细骨料,应检查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进场细骨料,应经试验室复检,按规定提交复验报告单,确认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方可使用。

4.2.2.3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细骨料400m3(或600t)为一检验批,不足400m3(或600t)时按一批进行验收。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总量不少于25kg。6.2.3 粗骨料(石)

6.2.3.1 首次进厂粗骨料时,应检查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进场粗骨料,经试验室复检,按规定提交复验报告单,确认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方可使用。

4.2.3.2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粗骨料400m3(或600t)为一检验批,不足400m3(或600t)时按一批进行验收。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试验样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试样,总量不少于120kg。

4.2.4非预应力钢筋

4.2.4.1 钢筋进场应附有出厂合格证。每批钢筋,按不大于60t的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钢筋为一验收批。

4.2.4.2 必须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带肋钢筋为横肋的高度);测量本批钢筋的直径偏差。

4.2.4.3 取样方法及数量

试件应从两根钢筋中截取,每根钢筋截取一拉力试件和一冷弯试件。低碳钢热轧盘条冷弯试件应取自不同盘。

试件中每根钢筋距端头300~500 mm处截取。拉力试件长度:L≥5d+200mm。低碳钢热轧盘条拉力试验长度:L≥10d+200mm。冷弯试件长度:L≥5d+150mm。(注:L为试件截取长度、d为钢筋直径)

4.2.4.4 钢筋焊接接头取样方法及数量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以同一焊工、同一级别、同一规格,每200个接头为一批。每一批随机切取一组6个试样(三个拉力试件、三个弯曲试件)。取样长度:8d+2L(注:“d”为钢筋直径;“L”为试验机夹距离:100mm-200mm)

4.2.5 防水层

4.2.5.1 防水卷材外观质量:表面应无气泡、疤痕、裂纹、粘结、孔洞。颜色应采用除黑色外其他颜色。N类防水卷材的顶面压花成方格网状以增强防水卷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方格网状规格:纹高0.1mm,误差0.02mm,25-30块/cm2。L类防水卷材应采用双面热融无纺纤维布。其余技术指标符合《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有关要求。

4.2.5.2 防水卷材,每批8000m2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氯化聚乙烯

为一验收批,从外观检查合格批中抽取一卷,在距端部300mm处截取3m并封存,委外送检。

4.2.6排水管

4.2.6.1每批不大于1000个分别对外型外观及拉伸强度进行检验.4.2.6.2 排水管全检项目:外观和颜色、尺寸、落锤冲击、环刚度、二氧甲烷侵渍试验、连接密封试验。4.2.7煤矸石空心砖

4.2.7.1每3万块为一批,不足3万块按一批计;每批从外观质量及格的砌块中各抽取5块做大面和条面抗压检验。

篇8:原材料制度

华润水泥 (南宁) 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我公司) 5 000t/d生产线生料制备系统采用Polysius RM57辊磨粉磨系统, 设计产量为420t/h, 烧成系统采用ϕ4.8m×72m三档支撑回转窑、双系列五级预热器和TTF分解炉。该线于2007年12月投产运行, 投产以来通过不断调整优化, 生产线运行稳定, 工艺指标良好。但自2014年8月, 在配料方案及操作思路没有明显改变情况下, 熟料飞砂料增多, 煤耗上升, 熟料3d强度下降, 易磨性变差, 水泥磨电耗上升, 运行指标下滑。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 至2014年12月, 运行状况得到扭转, 运行指标恢复到较好水平。

1 原材料化学分析及特性

我公司采用石灰石、砂岩、粘土、铁粉四组分配料。表1是我公司熟料生产线原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我公司原料具有以下特性:

(1) 石灰石

石灰石中的Ca O含量高达54%, Si O2、Al2O3、Fe2O3、Ca O、Mg O等组分含量均相对较低, 属于纯度较高的高品位石灰石。理论认为:高品位石灰石因纯度高、结晶完整、杂质少, 易烧性会相对较差[1]。

(2) 砂岩

砂岩中Si O2含量高达85%, 理论认为:砂岩中Si O2含量高, 颗粒难于粉磨, 易烧性会相对较差[2]。对砂岩结晶硅进行XRD定量测定, 其石英含量为60% (见图1) , 石英含量高导致易烧性更差。

(3) 粘土、铁粉

粘土、铁粉中含量均相对较高。黏土、铁粉中含量高, 配料上难以控制, 熟料中C3A含量易偏高。

2 配料方案的选择

(1) 前期配料方案

生产线投产初期, 因对石灰石、砂岩原料易烧性差这一特性预计不足, 按传统思路配料:KH=0.91、SM=2.5、AM=1.4, 按以上方案配料熟料中f Ca O的含量较高, 在2%左右;熟料28d强度达到67MPa, 但熟料3d强度不高, 在29MPa左右;熟料飞砂料偏多。通过不断尝试, 逐步调整配料方案, 主要是降低了熟料硅酸率:KH=0.91、SM=2.3、AM=1.5, 调整后生产线运行较稳定, 窑产质量受控, 指标良好, 熟料f Ca O的含量总体受控在1%左右, 熟料28d强度为66MPa, 熟料3d强度为31MPa;熟料飞砂料减少、易磨性好转。硅酸率降低后熟料的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见表2。

(2) 用煤品种改变后出现异常

自2014年8月, 由于成本方面的原因, 使用煤品种由越南无烟煤改用山西烟煤。煤工业分析见表3。

山西烟煤灰分低于越南无烟煤, 挥发分、发热量均高于越南无烟煤, 但使用初期效果并不好, 在配料方案及操作思路没有明显改变情况下, 熟料飞砂料增多, 标煤耗上升5kg/t, 3d强度下降2MPa, 易磨性下降, 水泥工序电耗升高4k Wh/t。为查找原因我们对当时的熟料进行了岩相分析 (见图2) 。

从岩相照片看出:当时出窑熟料的岩相结构具有欠烧料特征, 熟料中含有较多的游离钙矿巢;熟料的孔洞率较高, 所占体积比率为50%左右, 进一步说明熟料的煅烧温度相对较低;另外, 熟料中存在大量的B矿巢, A矿成带状分布在B矿巢与气孔交界处。硅酸盐矿物中, B矿含量高于A矿含量, 该熟料的XRD衍射谱特征也进一步证实熟料为煅烧温度相对较低的高B矿熟料 (见图3) 。

(3) 配料方案调整

为解决熟料煅烧温度相对较低问题, 采取提高窑前火力强度及减产煅烧等措施, 但效果仍不明显, 为进一步查找原因, 对煤灰成分进行分析 (见表4) 。

从煤灰成分数据看出:山西烟煤相对越南无烟煤Si O2含量低14.51%, 而Al2O3含量较越南无烟煤高12.10%。在配料方案总体不变的情况下, 煤灰成分变化导致原料配比出现了变化。表5为煤品种改变前后原料配比的变化情况。

受煤灰成分变化的影响, 使用山西烟煤较使用越南无烟煤原料配比砂岩用量增加2.24%;粘土用量降低2.41%。鉴于我公司砂岩易烧性较差, 原料配比中砂岩比例的增加使生料易烧性变得更差。

为降低原料配比中砂岩比例以改善生料易烧性, 我们对配料方案进行调整, 进一步降低硅酸率, 适当提高饱和比控制。经过不断尝试, 使用山西烟煤时按KH=0.92、SM=2.2、AM=1.50配料, 熟料飞砂料明显减少, 熟料标煤耗、3d强度、水泥工序电耗恢复到使用越南无烟煤期间较好水平。配料调整生料易烧性好转, 熟料中A矿含量上升, B矿含量降低, 熟料的XRD衍射谱特征表现正常。

配料调整后的熟料的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见表6。

3 烧成制度优化

配料方案调整后生料易烧性有所好转, 但受我公司石灰石、砂岩、黏土、铁粉几种原料成分限制, 按KH=0.92、SM=2.2、AM=1.50配料时, 熟料中C3A达到9%。熟料矿物中C3A活性最高, 与水接触能迅速发生水化反应, 熟料标准稠度需水量增加, 对水泥的早期水化和混凝土的流变性影响较大[3]。为消除熟料中C3A偏高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在熟料煅烧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提高窑前煅烧温度。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熟料煅烧温度提高, A矿固溶Al2O3、Fe2O3的量显著提高, 活性提高, 对熟料强度及外加剂相容性有利。通过采取提高二三次风温, 加大燃烧器对二次风卷吸能力, 提高火焰强度, 控制合适的烧成带长度及火焰长度 (15~20m左右, 避免长焰低温) 等措施, 窑前煅烧温度得到提高。

(2) 避免窑内出现还原气氛。

窑内出现还原气氛会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 A、B矿发育不良, 形成黄心料后 (铁钙橄榄石) , C3A含量明显增多, 而且暗色中间体析晶严重, 结果导致需水量增大, 外加剂相容性变差。为保证系统无还原气氛, 操作上适当加大窑尾系统拉风, 控制窑尾废气O2含量在2.5%~3.5%, 烟室O2含量在2%~3%, 适当保证系统通风相对富余。

(3) 加快熟料在篦冷机高温段冷却速度。

熟料冷却速度越慢, A矿晶体增大, 自形性差, 活性下降。中间体析晶增多, 即C3A、C4AF析晶, 对水泥强度、外加剂相容性很不利。通过加大篦冷机高温段风量及控制合理料层厚度 (600~700mm) 有利于加快出窑熟料冷却速度。通过配料及操作调整, 熟料结粒均匀, 减少飞砂料和大块料也有利于熟料冷却。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 在熟料中C3A达到9%情况下, 熟料标准稠度需水量仍<24%, 较配料调整前甚至稍有降低。

4 结论

(1) 不同生产线的原材料易烧性一般存在差异, 配料方案的选择一定要结合原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合适的生料易烧性有利于改善生产线运行指标, 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2) 生产运行过程中, 用煤品种或原料的变化均会对生料易烧性造成影响, 当熟料结粒状况及运行指标出现异常变化时应及时分析易烧性变化情况并作相应调整。

(3) 熟料矿物组成及结晶状态均会影响熟料性能, 通过烧成制度优化能够有效弥补熟料中C3A含量偏高对性能指标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友德, 等.水泥预分解窑耐火材料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3.

[2]陈友德, 等.水泥预分解窑耐火材料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3.

篇9:原材料制度

关键词: 904L; 热处理; 复合板; 14Cr1MoR(H)

中图分类号: TG161

Analysis of heat treatment system for 904L+14Cr1MoR(H) chlorine washing tower

Hei Penghui1,Qin Jian1,Yang Zhansheng1,Zhou Jieshi2

(1. Luoyang Ship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Luoyang 471000,China;

2NOOC Refinery Co.,Ltd.,Huizhou Refinery Branch,Huizhou 516086,China)

Abstract: The heattreatment system for 904L+14Cr1MoR(H) chlorine washing tower was investigated by simulating the thermal cycle during heattreatment with evaluati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resistance to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of 904L+14Cr1MoR(H)clad steel plate.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904L+14Cr1MoR(H) shell meet the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 after experiencing integral 690 ℃/2.0 h heattreatment。Well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uld be obtained after the heat forming processing which subsequently experiencing the heattreatment of 930 ℃/1.0 h+920 ℃/1.5 h for water cooling+690 ℃/4.0 h。The resistance to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was able to cope with the harsh service conditions of the equipment during operation after 904L coating material experiencing several heattreatment。

Key words: 904L; heattreatment; clad steel plate; 14Cr1MoR(H)

0前言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惠州炼化二期项目拟建POX装置—氯洗塔,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设计,其主材为904L+14Cr1MoR(H)复合板,壳体厚度δ5 mm+54 mm、封头厚度δ5 mm+34 mm,设备设计温度425 ℃。

904L是瑞典阿维斯坦公司发明的耐稀硫酸腐蚀的固溶态超级奥氏体不锈钢[1-2];14Cr1MoR(H)为调质态钢,与ASME SA387中的1.25Cr0.5Mo钢[3-4]。 904L+14Cr1MoR(H)复合材料在国内压力容器制造中尚无先例,制造过程中设备部件需经热成型、焊接、热处理等多个受热环节,基层14Cr1MoR(H)材料的各项性能、复层材料904L的耐蚀性、复合板剪切强度等技术指标在经历多次热循环后是否满足工程设计使用要求是评价904L+14Cr1MoR(H)复合材料能否应用于氯洗塔制造的关键,因此,热处理工艺和热成型工艺是904L+14Cr1MoR(H)氯洗塔制造的的关键技术。

文中针对904L+14Cr1MoR(H)复合材料氯洗塔设备,通过模拟氯洗塔设备部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热循环过程,借助力学性能测试及晶间腐蚀等评价手段,对904L+14Cr1MoR(H)氯洗塔的热处理制度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同类压力容器产品的制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1产品制造关键点及项目技术条件

14Cr1MoR(H)+904L板材及焊缝的各项力学性能,在国内以往的产品制造中已有成熟的制造工艺,各项力学性能均能够满足技术条件要求,但复合材质的14Cr1MoR(H)与904L板却是首次应用于压力容器制造。鉴于14Cr1MoR(H)与904L物理性能、力学性能之间的差异以及制造过程中的实际工况条件,产品在制造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4Cr1MoR(H)与904L热膨胀系数差别较大,在产品受热过程中,复合材料连接界面的剪切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基层材料本身的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20℃冲击韧性)会直接影响到零部件冷热加工的难易程度及加工后质量。材料抗拉强度趋于标准值上限或下限均会影响到后续焊接的质量,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过高的抗拉强度会导致焊接热影响区及焊缝区出现开裂现象,抗拉强度过低则会促使焊接热影响区及熔合区材料软化,从而使焊缝整体强度达不到要求;屈服强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后续卷圆的难易程度;材料的冲击韧性往往与抗拉强度成反比关系,采用合理的热处理规范才能获得优异的强韧性匹配。

(3)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经历多次热循环后,尤其是封头材料经多次热处理后的耐蚀性能否满足技术要求。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在氯洗塔的设计文件71100EQ-DP30-0101《氯洗塔技术要求》中,详细规定了用于制造氯洗塔的材料的技术要求,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表114Cr1MoR(H)+904L复合板性能要求项目室温抗拉强度

Rm / MPa室温屈服强度

ReL / MPa断后伸长率

A /(%)断面收缩率

Z (%)室温弯曲冲击吸收能量

KV2/J高温屈服强度

ReL / MPa904L

晶间腐蚀指标520~680≥310≥20≥45无裂纹(-20℃)47203合格备注推荐取中间值推荐≤480 室温室温180°≤200最佳425℃A262 E法

2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选用14Cr1MoR(H)+904L复合板,材料性能要求如表1所示。试验用复合板尺寸400 mm×2 000 mm,其中基材14Cr1MoR(H)厚度为14 mm,复层904L厚度为4 mm。考虑到该尺寸试样在试验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及热处理的热循环过程特点,该尺寸足以代替实际产品规格进行相关试验。

壳体制造流程:筒体下料—坡口加工(双U形)—冷卷制(变形率1.05%)—基层纵缝焊接—基层环缝焊接—基层探伤—复层焊接—复层探伤—整体热处理)—表面探伤。从壳体制造流程分析,仅最后一道工序“整体热处理”可能对复层耐蚀性有一定影响(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循环对复层的加热低于300 ℃,该温度范围仅引起复层中C元素的短距离扩散,对复层材料本身的力学、耐腐蚀性能不会产生根本的影响),方案设计依据如表2所示。

封头制造流程:拼板下料—坡口加工(双U形)—基层纵缝焊接—消氢处理—热压—拼缝探伤—正火+回火恢复基层力学性能—端口坡口加工—与壳体环缝焊接—探伤—复层焊接—复层探伤—整体热处理—表面探伤。

氯洗塔设计为半球型封头,半球直径2 782 mm,厚度δ5 mm+34 mm,下料尺寸需7 150 mm,根据爆炸复合板幅宽度,半球需拼缝后,再整体热压成型。因热压温度达到930 ℃,基体材料的组织状态将发生改变,热压后必须对材料进行正火+回火以保障基层材料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制造要求,封头热处理方案设计依据如表3所示。试验后按照GB/T228(拉伸)、GB/T6396(弯曲)、GB/T229(冲击)等标准进行基层常温拉伸、(-20℃)冲击、复合板侧弯、复层剪切强度、高温拉伸、复层耐腐蚀性能测试。

表2壳体热处理方案设计依据序号热处理制度方案设计依据1690 ℃/2.0 h热处理温度是基于基层14Cr1MoR(H)材料本身及复合板制造厂爆炸焊后各项性能最优的热处理温度。2.0 h保温时间是依据产品实际板厚计算出的最短保温时间。评估敏化热处理温度对基层力学性能,复层耐蚀影响的影响及结合剪切强度的影响。2690 ℃/8.0 h8.0 h为产品累积热处理保温时间,可以评价敏化温度下热处理时间的长短对904L复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8.0 h=复合板热处理时间3.0 h+封头压制1.0 h+封头回火2.0 h+整体热处理2.0 h)

表3封头热处理方案设计依据序号热处理制度方案设计依据1930 ℃/1.0 h根据产品板材规格(δ5 mm+34 mm)及板材在930 ℃温度下材料的加热软化程度。同时对比验证在终压温度高于材料最低正火温度时,能否由热压代替正火。2930 ℃/1.0 h+920 ℃/1.5 h(水冷)除对比评估热压代替正火方案外,重点关注材料正火水冷后的抗拉强度和低温冲击韧性指标,这两项指标关系到产品制造工艺性能和产品使用性能。3930 ℃/1.0 h+920 ℃/1.5 h正火(水冷)

+690 ℃/2.0 h回火防止材料因正火水冷后过硬,无法满足后续产品制造工艺性能和产品使用性能,同时考察2.0 h的回火处理,对材料强度和冲击韧性带来的恢复程度。4930 ℃/1.0 h+920 ℃/1.5 h正火(水冷)

+690 ℃/4.0 h回火考察当封头必须经4.0 h整体热处理才能用于后续产品使用时,整体热处理工艺是否会造成材料各项性能的降低。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壳体热处理试验结果分析

壳体热处理各项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8 h回火状态下,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相比2 h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仍处于标准要求范围内。冲击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长时间的回火对材料的冲击韧性无明显影响,这主要是由于14Cr1MoR(H)含有0.5%Mo,不存在高温回火脆性,且因材料软化,冲击值略有提升。试验件在经历2 h及8 h回火热处理后材料的弯曲、高温屈服强度及剪切强度均满足制造要求。

试验件在经过690 ℃热处理后,复层未发生晶间腐蚀现象。这可能是由于904L材料本身为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经实际检测,CWt%≤0.0127%,远低于0.03%门槛值),在敏化温度(450~850 ℃)范围内,只存在微颗粒状Cr23C6析出,晶界周围不存在贫Cr区(Cr<13%),热处理对材料的整体耐腐蚀性能影响不大。长期服役在425℃工况下,904L中Cr由于受温度限制而无法迁移至晶界,仅能与C结合生成Cr23C6析出物,从而在晶界附近范畴不存在贫Cr区,避免了晶间腐蚀现象的发生。表4壳体热处理试验结果热处理制度基层抗拉强度

Rm / MPa基层屈服强度

ReL / MPa-20 ℃冲击吸

收能量KV2/J弯曲

(180°)425℃屈服强度

ReL / MPa剪切强度

τ/ MPa晶间腐蚀690 ℃/2.0 h647,645514,510168,188,200,191,194,198合格264、(Rm=462)351合格690 ℃/8.0 h622,620487,477224,218,239,242,230,218合格261、(Rm=468)319合格合格指标520~680≥310≥47无开裂、无分层≥202.5≥210无晶间腐蚀

3.2封头热处理试验结果分析

封头热处理各项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封头材料在经历930 ℃/1.0 h模拟加热+缓冷(入炉800 ℃,避免了敏化区间,更利于晶间腐蚀性能)热处理时,材料的抗拉强度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缓冷状态下晶粒的粗化以及不良组织的析出导致-20 ℃低温冲击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从试验结果来看,虽然热成型的终止温度高于材料的正火最低温度,但在实际生产时,因正火降温速度慢,不能保证基层材料性能,必须进行后续恢复性能热处理。

表5封头热处理试验结果热处理制度基层抗拉强度

Rm / MPa基层屈服强度

ReL / MPa-20℃冲击吸收

能量KV2/J弯曲

(180°)425℃屈服强度

ReL / MPa剪切强

τ/ MPa晶间腐蚀930 ℃/1.0 h模拟加热+缓冷780,782481,4955.6,8.9,6.0

4.8,5.1,5.6合格——合格930 ℃/1.0 h模拟加热(缓冷)

+920 ℃/1.5 h正火(水冷)1048,980690,70155,48,45

44,40,45合格——合格930 ℃/1.0 h模拟加热(缓冷)

+920 ℃/1.5 h

正火(水冷)+690 ℃/2.0 h回火727,699595,585154,182,162

182、190、193合格——合格930 ℃/1.0 h模拟加热(缓冷)

+920 ℃/1.5 h

正火(水冷)+690 ℃/4.0 h回火628,628446,439196,184,217

209,212,212合格261

(Rm=468)319合格合格指标520~680≥310≥47无开裂

无分层≥202.5≥210无

封头材料在上述热处理基础上经历920 ℃/1.5 h正火(水冷)(入炉800 ℃)时,由于冷却速率的提高,低温冲击韧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过高的冷却速率也会导致淬硬组织的出现及组织亚结构的变化(如大密度的位错等),虽然强度和硬度可得到大幅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却降低了晶粒度细化所带来的韧性提升效果。此外,因强度及硬度过高,不能保证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封头必须经回火热处理以恢复材料性能。

封头材料在经历2 h的690 ℃回火后,材料的抗拉强度有大幅的降低,略高于标准上限,低温冲击韧性提升明显,且有较大的裕度。考虑实际厚度较厚,水冷正火+回火后,材料抗拉强度将会低于试验值30~70 MPa,可以满足设计技术指标要求。当回火时间增加到4 h后,抗拉强度、韧性及其它性能指标仍能够满足设计技术指标要求。

4结论

(1) 模拟实际产品的904L+14Cr1MoR(H)/δ4 mm+δ14 mm复合材料在经历690 ℃/2.0 h整体热处理后,各项性能检测结果均符合技术要求,满足壳体工程制造要求。

(2) 904L+14Cr1MoR(H)/δ4 mm+δ14 mm复合材料在经历930 ℃/1.0 h+920 ℃/1.5 h正火水冷+690 ℃/4.0 h回火热处理后可以获得满足技术要求的综合力学性能。

(3) 904L复层材料在经历多次热处理热循环下耐仍具有抗晶间腐蚀特性,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应付于苛刻的设备服役条件。

参考文献[1]曾洪涛, 向嵩, 何勇刚, 等. 固溶温度对904L不锈钢在浓硫酸溶液中耐蚀性能的影响[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4, 26(2):149-153.

[2]曾洪涛, 向嵩, 何勇刚, 等. 904L 不锈钢在氢氟酸和浓硫酸混合液中的腐蚀行为[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3,33(3):182-187.

[3]姜莉, 郭晓春, 李娟娟, 等. 14Cr1MoR+ 347H 不锈钢复合板焊接[J]. 石油化工设备, 2009,38(3):70-72.

上一篇:疫情防控倡议书下一篇:我最喜欢的运动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