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背后诗歌

2024-07-07

父亲的背后诗歌(共14篇)

篇1:父亲的背后诗歌

关于父亲的作文:沉默的背后

夜幕降临,一轮清辉,高悬天际,我倚在窗边,冷冷的光披在身上,令人心中发凉。一直以来,我很羡慕别人有个温和的爸爸,可是我的爸爸对我一直很严厉,很少对我微笑。

想到这儿,我哀怨地望了一眼爸爸。每次妈妈叫爸爸送我一程,爸爸总说这么大了,应该自己走啦。每天的早晨,爸爸总叫我自己去早餐店吃。

还记得那个有月亮的晚上,我在房间里写数学作业,不一会儿,我就被这些数学题弄得晕头转向,爸爸过来了,在纸上画了一通,扔下一句:“你自己再琢磨琢磨吧。”一边说着,一边摔门而出,留下我坐在桌前发愣。这时,清冷的月光洒进来,我呆呆地望着月亮,月亮也呆呆地望着我。那一次,我觉得爸爸对我的.爱就像月亮丢在无边无际的海中,被海水淹没了。

于是我心怀怨恨,日渐沉默。那一晚,蒙蒙的月亮被厚重的云朵挡住了,一切显得如此死气沉沉。按照常例,我整理好书包准备去上补习班。打开门,回头来向爸爸告别,爸爸依旧淡淡地:“哦。”听到回复后,我只好默默地走了。唉!我和爸爸之间永远不会像电视剧里父女一样亲密无间。

推着单车,走在小巷中,单车的吱呀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不经意间,我转过头,瞥见墙角处那熟悉的身影,那不是爸爸吗?我感到很惊讶,爸爸正用充满爱意的目光看着我,此刻却像做错了事的少年一样收回了目光,匆匆忙忙地逃走了。我站在月亮下,呆呆的。微风轻轻吹起,它吹走了遮住月亮的云雾,洁白又明亮的月光照射在我身上,是那么纯洁无暇。而爸爸的目光也吹走了我心中的雾霾,吹醒了他无知的女儿。

原来,沉默的父亲的背后也有一种爱,一直如影随形,只是需要我用心体会。

篇2:父亲的背后诗歌

特别提示

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心的真诚!德德玛、席慕容、乌兰托嘎联袂创作的寻根思乡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也许世界上没有一首歌有着如此无可比拟的磅礴气势:它的作者联结了海峡两岸,跨越了文学界与音乐界的风云际会;它的词缔结着一家两代、半个多世纪寻根的梦,它的曲萦绕着亿万中华民族子孙心灵的共鸣;它从最初一个人的吟唱到风靡高原、再到红遍大江南北直至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艺术殿堂;它集一个诗人与生俱来的梦、一个歌唱家穿透时空的灵感、一个作曲家淋漓酣畅的表达于一身;它融合了三位艺术家的泪水,更代表了海峡两岸世世代代渴望寻根、渴望拥抱故土的朴素情怀!

它就是《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一个由德德玛、席慕容、乌兰托嘎联袂巨作唱响世界的千古绝唱!

银屏内外泪水共鸣

那是跨越两岸的古老梦想

1998年10月末的一天晚上,正在北京魏公村家里养病的新中国第一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让丈夫打开内蒙古卫视节目,观看当期的“草原往事”。自从年初患中风病以来,这档电视节目就成了她联系内蒙古家乡的唯一心灵通道„„此时此刻,银屏上碧绿的大草原上,走来的是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蒙古族中年女人,她叫席慕容。

德德玛并不知道这位驰名中外的艺术大家,但是她看得出,这位目光深邃的蒙古族女儿穿透泪水的仍是一脸慈祥„„丈夫说:“我知道这个人,她是台湾鼎鼎有名的诗人、画家,上世纪80年代,她的爱情诗曾风靡大陆校园。”

眼前银屏上的情景,是1989年席慕容第一次踏上草原寻根的场景。面对古老的土地,她虔诚下跪,捧起一抔热土揣在胸前;扑伏在如毯的草原上,她像孩子一样折断了一片草叶并捧在手心,她用心地嗅着,像一下子进入了久远的梦境„„“6岁那年,远在德国思念家乡的父亲,就是这样在异国的土地上折断一根草,他很陶醉地说:对了,就是这个味道!你闻一闻吧,这就是我们家乡蒙古高原上草原的味道„„”此时,闪动的泪花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下了„„

“曾是军人的父亲带着母亲在50年代初就到了台湾。那年从德国回到台湾后,他和母亲依然是做梦都想回到草原啊!可他们到死都没有如愿!日日夜夜,他们那句到死都不变更的话常常回响在我耳边:孩子,我们去不了了,将来你一定要回我们的草原,因为我们的根在那里„„40多年了,爸爸、妈妈,我终于来到草原了!”说到这里,席慕容已泪流满面!

此时此刻,坐在电视前的德德玛早已被这话、这情景感动得热血沸腾!她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个没有痊愈的病人,当银屏里的席慕容嗅着草香,当这位诗人一边哽咽着一边表达心底那如泣如诉的话语,这个歌唱家的心中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每一个离开草原的儿女,都会如此眷恋故土、梦里也在寻找她的根!不知不觉,德德玛再也难以控制地流下激动的泪水„„大病后置身京城,看不到草原那父母一样亲切的身影,自己不也是一个漂泊草原外的游子吗„„银屏内外,都是思乡的泪水!仅仅是25分钟的节目,德德玛却感觉仿佛与纪录片中的主人公一样,经历了40多年渴盼寻根的漫长历史穿越。她久久地沉浸在这慑人灵魂的场景之中,很久很久,泪水仍是无法阻止„„

“席慕容,真是一个最地道的最热爱草原的蒙古族女儿,真想能认识一下她啊!”德德玛几次自言自语地这样说。

也许是天意,第二天上午,著名蒙古族作曲家乌兰托嘎来家里串门。人家刚刚落座,德德玛就迫不及待地向她提到了昨晚的电视节目,她还在说:“席慕容太让我佩服了,我真想认识她一下!”没想到的是,乌兰托嘎竟说:“我认识她,她现在就在北京!我一定联系!” 次日上午十点,乌兰托嘎将席慕容领进了德德玛的家门,两位都渴望相见的艺术家终于见面了。“塞拜努!”席慕容用蒙古族母语向她崇敬的德德玛表达“您好”的问候,德德玛也“塞拜努”回敬她。她说:“你的母语说得不错啊。”席慕容大笑:“我现在只学会了这一句!”大家都笑了起来„„“我没有看过这么让我感动的纪实节目。”德德玛说,“在两岸隔绝了这么多年当中,你们两代人思乡的情感我太能理解了。因为我虽生活在北京,离草原只有几百公里的路,但想家的时候我都觉得受不了,你在那么远的地方,那种压在心头几十年的沉重我真的能体会到„„”言谈中,德德玛感到,席慕容是一个非常真诚的诗人,这种真诚,是那种为了自己的民族敢于牺牲一切的真诚,这让德德玛对她更为敬重。她说:“我自从得病以来,记忆不是怎么太好,但昨晚的节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几次说父亲说的草原什么的,母亲说河什么的„„父亲草原、母亲河流——这应该是一首歌的名字呀!”席慕容感到有些惊讶,“是吗?我都没有感觉到。”而接下来德德玛好像突然来了灵感地说:“席老师,这样吧,你就把它写成一首歌词吧,乌兰托嘎是非常出色的作曲家,让他写曲子,我来唱„„”

两岸三杰风云际会

共同完成思乡心曲

写完这首歌词后,在上海的席慕容把电话打给了北京的德德玛:“德德玛老师,歌词写完了,我现在就把它传真给你。”德德玛没有想到短短一周后,她就把歌词写完了。收到歌词后,德德玛非常感动。她说:“写得非常好,但是个别的地方有点乱,不适合歌唱。比如当中有一句‘我祝福你’什么的„„你再把它改一改。”两个月过去了,在台湾的席慕容再次给德德玛打去了电话:“修改完了,如果哪里不合适,我可以再改。”此时,德德玛再看到已经改过的歌词,激动得心里怦怦直跳。她感觉到,这是她所见到过的最好的歌词――父亲曾形容草原的清,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不能相,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如今终于见到辽阔,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虽然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我是高原的孩子,心里有一首,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一种激动,让德德玛感到了席慕容感激自己的祖先保佑她找到了故土的根;一种理解,让德德玛听到了席慕容对父亲般宽容的草原和母亲一样温柔的河流的讴歌赞美!当天,德德玛就把乌兰托嘎叫到了家里:“托嘎,一定要写好这个曲子!”她接着说:“写曲子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到,这个曲子不是写你,也不是写我,而是写盼了几十年终于扑到草原怀抱的席慕容!因此,你不能完全写成蒙古民歌的传统风格,否则那就不是席慕容了,你既要有蒙古民歌的味道,又有创作的味道,还有流行歌曲的味道,这样才符合席慕容的身份。”

面对着这首歌词,乌兰托嘎热血沸腾,他把自己封闭在工作室里,对着歌词一边放声歌唱,一边用简谱在洁白的稿纸上捕捉到一个个婉转跳跃的音符„„当乌兰托嘎兴奋地带着谱好的歌来到德德玛家,并和着钢琴唱给她的时候,德德玛仔细地聆听着。尽管乌兰托嘎的嗓音并不完美,但她听得出,这曲调,真的好像就发自席慕容的心底„„接下来,德德玛努力地坐在钢琴前,一遍又一遍地熟悉这首歌,为下一步灌制录音做好“小样”。因为曲子写出来了,但演唱者可以把它唱成各式各样的风格,而适合席慕容心境的,最佳的风格应该只有一种。为了先拿出这种风格的最佳的“小样”,德德玛反复地歌唱个不停。然而,身体不争气,由于中风造成的偏瘫,她的右手手指根本就不受大脑支配,这样她只好用左手伴奏,而这种左手承担右手功能的伴奏,又往往出错。因此,在确定演唱风格的时候,总是难以准确把握;一首歌唱下来,中途总是有碰错琴键的不谐和音。可是,病中的德德玛依然坚强地面对着这些困难。每当错音引发烦躁的时候,她就想一想宽厚如父亲的草原,想一想那像母亲一样温柔的河流,心中也就渐渐平息下来,再来下一遍„„在感动、坚强、思索的20多天里,德德玛用她顽强的意志克服了诸多的困难,终于较为满意地完成钢琴伴奏的“小样”录音。然后,她让儿子的一位乐队编曲高手为这首歌设计配器编曲,以录制伴奏带。又过了一个月,这首歌的伴奏带终于出炉。德德玛找到了她所要的感觉。伴奏带中,忧伤的长笛、深沉的弦乐,又糅入了颤人心魂的马头琴„„都把歌曲带入一个绝佳的意境之中。接下来就开始进入录音棚用歌声和伴奏带完成音乐母带的灌制。几天后,她再次鼓起勇气走进了录音棚,可此时她明显感到,由于右半面身体活动受限,右面的声带竟也不在状态之中„„

一周后,德德玛第三次走进了录音棚。可当唱歌的时候,右手就因痉挛也抬起压近胸部,这样歌唱无法完成。这时,她就让丈夫强行把右臂背到身后,这样右臂终于不再“捣乱”,可是,这时她的心境却乱作一团,急得她眼泪都要流了下来„„这时,她赶紧提示自己,“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此时此刻,她的眼前,又是一片如父亲一样宽容慈祥、永远让她感受到力量的大草原,这时,一股暖流霎时涌遍全身,她的心中再次升腾起自信„„“父亲曾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不能相忘„„”德德玛一气呵成,在最佳的状态中完成了歌曲母带的灌制!寻根绝唱红遍大江南北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 2000年初,德德玛在内蒙古春节晚会上演唱了那首荡人心魂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几乎是一夜之间,这首歌像掀起一阵强大的旋风,刮在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从银屏到收音机,从歌厅到校园,从都市广场到牧民的毡篷„„德德玛做梦都没有想到,短短几个月的光景,她这得病以来第一次走向舞台唱出的这首歌,竟如此风靡高原!当初不论作词还是作曲还是演唱,只是随心而就,谁都没有想到过流行,可是就是这样代表着他们真情实感的歌,竟意外地火了起来!德德玛这首歌的舞台演唱CD光碟还没有出来,盗版已充斥街头。2001年,德德玛已经基本痊愈。这年9月,北京电视台与内蒙古电视台合办一场文艺晚会,晚会特邀她参加演唱这首已经流行到京城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而更让她激动的是,席慕容竟也从台湾特意来北京参加这场晚会!晚会开始不久,当德德玛从后台准备下一个节目出场的时候,一个仿佛来自遥远又非常熟悉的声音忽然响起,她仔细地聆听:“父亲曾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不能相忘„„”原来,德德玛前面的节目,竟是席慕容的这首歌词的朗诵!

七八年过后,德德玛仍然这样评说她的感觉:“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诗朗诵!当时听席慕容的朗诵,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诗朗诵!”那声音,让偌大的广场鸦雀无声;那声音很低婉却有着让台柱都能产生震动的穿透力,它简直不是来自喉咙,而是来自真正的心音!她一边流泪,一边诉说,她的眼前,仿佛并不是听她歌唱的观众,而是那片茫茫无际的广袤草原!当她吐出最后的词句,她已哽咽失语!而此时,全场一时死一般的寂静,仿佛时间已经凝固,而接下来,就是观众们一阵雷鸣的掌声!而掌声未息,德德玛演唱的音乐前奏已经响起„„这舞台巧妙的衔接,简直是两个艺术家又一次历史性的风云际会!关键是,德德玛已经从席慕容的朗诵中,找到了这首歌演唱的艺术感觉,那就是不用面对观众而是用面对草原面对祖先的真情实感来唱这首歌!很快,她的眼前又是那片生她育她的热土„„曲终情未尽,她早已泪雨滂沱„„这动听的歌声,再次将晚会推向高潮!表演结束后,两位艺术家又重聚在一起亲切叙旧。接着,她们又找到了乌兰托嘎,一起讲起草原的传说和新的故事。

篇3:成语背后的“真相”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bīn)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中,七月并非公历七月,而是指农历。如果换算为公历,那就是相当于八九月份。“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星。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这里的“火”———大火星则是恒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流”是西沉的意思,就是向西边落下。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这颗红色的巨星就会落向夜空的西边,后来就把这种天象变化当做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呆若木鸡”是境界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10天,周宣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是虚浮骄矜。又过了10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听到有动静就马上有所反应,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10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依然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了10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不为声色所动,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斗鸡的完美精神境界了。周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庄子通过这则寓言,意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

篇4:天才背后的“模范父亲”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畫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

正是因为父亲如此开明,达·芬奇才得以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绘画中,甚至敢专门画画恐吓老爸。一次,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在盾牌上画了一个两眼冒火、鼻孔生烟,看起来十分可怕的女妖头。为了把父亲吓一跳,他还关紧窗户,只让一缕光线照到女妖头的脸上。父亲一进门就被盾牌上的画吓坏了,可是等达·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释完,他竟然没有责备儿子一句。

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一代大画家。

莫扎特的父亲:不惜放弃工作培养孩子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人们熟知的伟大的音乐家,他的许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乐中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他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与父亲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的。

莫扎特3岁时,父亲就发现他经常静静地坐在一边,很有兴趣地看姐姐练琴,于是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在父亲的指导下,莫扎特5岁就开始创作短曲,6岁时创作钢琴协奏曲。后来,为了更好地培养他,父亲甚至放弃了在宫廷里当乐师的工作,将全部精力用在莫扎特身上。

可以说,没有父亲那份深切的关爱、严格的要求、执着的信念,是无法造就莫扎特这样一位音乐大师的。

约翰·D·洛克菲勒:锻炼身体与游历世界

“石油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在19世纪刚开始步入社会时,只是一个周薪7美元的打工仔,但通过个人奋斗,他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方面,他同样有自己独到的一套。

除了在生活上严格要求之外,约翰·D·洛克菲勒常常和孩子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在上学时,他让儿子滑着旱冰经过中央公园到林肯学校,家庭司机只是开着车跟在后面。

另外,洛克菲勒家族很注重到世界各地游历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家庭教师,开始飞越美国大陆、欧洲、北非等地去游历。这种教育增强了孩子们认识社会多元化和准确把握社会常理的能力,为以后确立人生目标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盖茨的父亲:让孩子从小懂得凭本事挣钱

世界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的老总比尔·盖茨出身于美国西雅图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他父亲威廉从小便开始培养他“凭本事打拼”的意识。

威廉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信心和干劲。”盖茨帮家里做事,父亲总是给予一点小报酬,以此激发他的热情,让他懂得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阶。

上私立高中时,盖茨就和朋友一起开发了计算市内交通量的软件,并在竞争中取胜,签订了一份数额不小的合同。后来,学校的负责人雇用他们编制教学计划,盖茨还与人合作,编写了企业的工资系统用的程序。威廉夸奖说:“盖茨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

编者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缺一不可。

母爱可使子女身体和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父爱的功能则表现在教会孩子怎样应付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人生问题。母爱代表着人性和社会生活情感方面,父爱则往往象征着事业、思想、秩序、冒险和奋斗,代表的是理性方面。

孩子最理想的人格是同时兼具了父爱和母爱两方面的内容。现在较为普遍的问题是,许多父亲认为教育子女是妻子的责任,对孩子长期不闻不问,使孩子对父亲感到陌生。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所谓的“偏阴性格”,即脆弱、胆小、多愁善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所以,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自主能力,父亲,请不要走开!

篇5:阳光背后的诗歌

你说话越来越少

紧闭的双唇生怕一张开

就会把心里的郁闷传送给别人

上翘的`嘴唇

就像一把紧紧关住心思的红锁

然后又涂抹一层灿烂的阳光

你的笑容背后是寂寞深渊

——无人知晓

只有夜深人静

翻捡出来

一点点整理写进诗行

让文字释放內心的苦痛

晾晒在外面的阳光

在这潮湿阴冷的季节明媚温馨

甚至感染了那些不明底细的人

想在你这讨一丝光亮

公交车拥挤的人群

每个人的呼吸是那样逼近

甚至不小心就会碰到

对方敏感的地方

从未有过的孤独

从四面八方拥来

身体的挤压让长期压迫的神精清醒

有种冲出包围的欲望

没有人理解

你紧闭的门窗里

正在修理一双受伤的翅膀

篇6:孤独背后的眼泪诗歌

我执意寻求死亡,

与现实世界隔断意识。

爱被充当砝码,

随时被拿起,

即刻却被放下。

背叛——我认为是!

在这个过程,

我爬向坟墓。

走完这个世界,

或去到另外一个。

我站在钢琴上挥舞生命的剑。

疯狂地挥舞,

斩断一根根这种……

在封闭的屋内,

咀嚼孤独的.孤独。

没有打开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当一切沉寂,

内心不在哭泣。

麻木的平静,

如此平静!

这一切都是如此,

任何的一切。

包括尼采的眼泪!

我也有眼泪……

正如,尼采所说。

或许从未有人与你相爱,

只是幻象。

最后,

它们消融、消逝、蒸发了!

★ 孤独经典散文

★ 孤独与我散文

★ 欢欢的眼泪散文

★ 金鱼的眼泪散文

★ 雯雯的眼泪经典散文

★ 孤独乡愁优美散文

★ 《思》与《孤独》散文

★ 孤独者的散文

★ 孤独的味道散文

篇7:那镜片背后的目光诗歌

而那时的我,

却也只一个青愣头。

相聚,

篇8:火爆的背后

从年初至现在, 捷报频传, 一连串振奋人心的数据, 揭示中国2009年稳坐全球第一汽车市场的宝座已毫无悬念。市场预期从年初的1000万辆、1100万辆直至1250万辆, 一而再, 再而三的调高目标, 说明我们自己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 不出大的意外, 实现目标已是自然。对此, 我们自己也是喜不自胜, 因为我们正以惊人的速度缩短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国家对汽车产业的利好政策推动了上半年国内车市的“井喷”。2009年全球车市哀鸿遍野, 中国却出现了“西方不亮东方亮”一枝独秀的奇景, 把世界各大车企的目光齐刷刷聚集于此, 使得他们纷纷调整战略, 都希冀在东方这块沃土上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无疑, 中国这个孕育无限生机充满潜力的大市场, 已成为人人欲食的一块大蛋糕。

全球汽车市场需求的大幅萎缩, 造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品的重创, 好在, 我们拥有全球1/5的人口, 只需来点儿扩大内需的政策再加上国人对汽车的刚性需求, 就足以支撑出令世人艳羡的大市场来, 然而在我们自救的同时也引来了别国的强烈竞争, 国外车企在赚取着高额利润, 而我们却是“烙饼卷手指——自个吃自个”。

除了国内个别车企, 绝大多数自主品牌汽车由于核心零部件都需要购买, 只能进军低端市场, 导致了整车利润十分薄弱。可见, 中国汽车整车行业要想长远发展, 赶紧增强国内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才是关键。

全球销量第一固然令人欣喜, 但这还不足以说明中国汽车业发展已足够成熟, 做大之后如何做强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期责编:张艹倩

投稿邮箱:mcworld_ed@126.com

篇9:父亲的背后诗歌

打通关

有的作品还是借助旧的题目,但是画面的内容已经是田间地头常见的喂奶、休息。

1977年,“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览”在北京和上海展出。作品(尤其是米勒的作品)纯朴真实的风格和高超的写实技巧使中国观众赞叹不已。法国“现实主义美术”既是西方美术,也和中国建国以来美术创作的惯例,苏俄的宣传画以及德国科勒惠之的版画有某些相似之处,即没有脱离劳动普通人民大众的观赏趣味,更能满足普通观众解禁后近距离接触西方,对于西方美术带来的形式创新,在普通观众中也逐渐产生了广泛的欣赏群体。而值得注意的是,1978年开始文艺界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开始了大讨论,是否是为人民服务成为代替政治品评艺术作品的新标准。虽然这一阶段的大型创作展览还没有抛弃诗意山水画和革命圣地山水画的面貌,但已经明显开始恢复1960年代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的理解,淡化了领袖人物的高大全形象。

1979年,在美协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艺术作品的政治性是来自于生活本身,这等于从美术界的上层肯定了描绘真实生活是可以被接受的主题。1979年《美术》文章《思想再解放一点》中指出,新时期的创作应该打破几个关卡,即生活关、 题材关、情调关 ,情调和生活频频出现在美术创作的理论方法中,“到生活中去,应当以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受——在此基础上的形象思维,联想,想象为中心,围绕着进行基本素材的收集,对人物思想感情和景物意境、情调深入刻画,构思,构图和推敲设计。带着你的思想感情的形象要素,正是你对生活的感受本身。” 许多小型画展和画会活动的作品体现出对普通日常生活的关注,题材包括村里的姑娘、节日的喜庆 ,有的作品还是借助旧的题目,但是画面的内容已经是田间地头常见的喂奶、休息等 ,在还没有形成固定模式的时候,生活化的美术创作很好地冲击了文革的死板单调的面目。

1980年,对于文革的表现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批判、反思和回避——批判迫害、反思人性、回避痛苦。对于人的自然性格和普遍人性的表现在1980年逐渐回复到美术创作之中。批判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增多,在1980年初达到了高潮。1980年1月《美术》上发表了程宜明关于创作连环画《枫》的一些想法,为《枫》的创作作了辩护 。程丛林的作品《1968年X月X日的雪》 也刊登在这期《美术》的插图版中。这幅作品再现了文革武斗事件,用真实的形象和色彩,构成了当时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主题。1980年2月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周年美展》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作品分别是《枫》和《1968年X月X日的雪》。这说明批判现实主义题材已经排除阻力,在美术界占据了主导地位。

伤痕美术中的温和派

评论界开始转向呼吁民族精神,力图在看似西方的形式之下,注入中国的精神因素。

形式上相对温和的伤痕美术作品也在此时出现。以知青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是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创作的主要样式,评论界对这些作品多持支持态度。这里的现实主义和文革时期的革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涵义不同,此时的现实主义不塑造突出的人物,不表现激荡的情节,不使用跳跃的色彩,而是以黯淡的色调为主,恢复自然和人在生活中的朴实本原面貌。

仍然可以看到,虽然有相对实验性的星星画派产生,也有了批判反思为主题的批判现实主义,但1980年各类美术刊物上的评论仍然对各类思潮保持“发于形式,止于美感”的程度。而这种回避的倾向会导致美术创作只重视纯装饰趣味的危机。现在是亟需一种精神来支撑的时刻。评论界开始转向呼吁民族精神,力图在看似西方的形式之下,注入中国的精神因素。评论界的导向鼓励了更多的艺术家在民族文化的主题上进行探索。

1980年7月26日, 《人民日报》正式发表了题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提出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代替原来的“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 当年年底,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在该展览中展出 ,《父亲》还在1981年1月青年美术作品展览评选中获一等奖。从1981年《美术》杂志所发表的《再见吧,小路》、《我们曾唱过这首歌》和《春风已经苏醒》,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倾向——知青少女变成了穿着花布衣服的乡村女孩,画面上添加了牛和狗这样的乡村生活符号。戏剧性的冲突和事件之间逻辑联系淡化,对于上山下乡中失去时光的追忆思索扩展为在普遍意义上对一代青年人的生活的关注。画面比前一段时间更加精致,具有怀斯式的田园风格。相同的是草地和与孤独地沉湎于怀想的年轻人,不同的是怀斯画作中对永恒哲学的思考变成了对普通人性的感念。

“土油画”VS前卫思潮

《父亲》成为一个能被众多口味和需求所接受的典范,成为解救众多相互抵触的问题的“英雄”。

油画民族化,这个20世纪50年代的命题,被证明在中国是不可行的。《美术》第九期争鸣栏目开办油画民族化争鸣,较为统一的意见是不应该多鼓励油画民族化,不应该把民族化当作口号来提倡 。油画作为西方画种,手法上还应该保持其原本的面貌,不便于采用中国画的画法来改造。最终,评论界达成基本一致的态度,鼓励油画走上了另外一条民族化的道路,即运用油画技法,表现中国的题材。

《父亲》正是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应运而生的:评论界要求艺术家要有深刻的、积极的潜意识活动,政治界要求在作品中渗透艺术家的崇高理想,对生活不能采取消极的旁观态度,观众对于艺术家的要求是能够更贴近生活, 而更前卫的思潮则希望能在主流艺术形态中注入西方思潮的蛛丝马迹。众多合力之下,罗中立《父亲》成为一个能被众多口味和需求所接受的典范,成为解救众多相互抵触的问题的“英雄”,当然,也成为之后很多年艺术形态的摹本——仅从1981年举办的一系列民间小型画会来看,《父亲》的影子无处不在。1982年,在《美术》杂志连续5次发表罗中立的作品和其他四川美院类似风格的作品 。这一年4月,“中国现代美展”在法国巴黎举行。其正中入口处的左右两面是两幅油画——广廷渤的《钢水·汗水》和罗中立的《父亲》。作为第一次走出中国国门的现代美术,两件作品代表了中国美术界普遍承认的中国新美术形象,这不仅仅是对于《父亲》,也是对整个乡土写实主义美术的肯定。

表面上看,以《父亲》为代表的乡土写实主义,以及之后乡土写实走入民族风情艺术的滥觞,都是力求从绘画语言和描绘的形象上,与旧的写实主义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它表现的现实不是理想的、“高大全”的形象,展现了现代美艺术的作用。但这种“现实”是以极其模仿真实场景的面目出现,是浓缩和提炼后过的,这成为乡土现实主义画家走向自我解放的隐性障碍。

这种初衷与结果之间的差距,在张晓刚的文章中表达得十分充分:“我就想作一个老实人,老老实实地作画,尽量不要掺杂进一点虚假的东西……在我们的艺术领域里,真诚已经少得可怜。缺少爱,把艺术当作手段到处都在泛滥。然而最近我才深深体会到要得到‘真诚’是多么的不容易” 。

《父亲》也影响了之后的全国美展系统。在六届美展中,四川美术学院为代表的乡土题材和超真实的场景成为得到普遍承认和赞赏的主流。1984年,《美术》发表蔡若虹谈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版画观后感的文章《探索的探索》说道:“人的生理特征并不是绝对不能入画……造型艺术和诗是同胞兄弟,在探索生活的同时探索诗意,才是成功的……所有不美的,灰暗的,哪怕再真实不过,也不应该入画,因为不符合广大人民的审美要求。”

篇10:午夜的背后是孤独诗歌

曾有人在午夜降生

曾有人在午夜死去

时间在颤抖

死亡靠近

我不敢呼吸

我不敢说话

黑色的蝙蝠

吞没了一切,只留下

一个失眠的不幸的孤者

黑色的午夜

蔓延着黑暗

猎豹在酒杯中称王

猫头鹰不能飞翔

我被黑夜遗忘

遗忘在中世纪的角落

埋葬在煤灰里

圣经的上卷和

下卷,在女人的子宫里敲钟

钟声里皇帝在恋爱

可皇帝一无所有

皇帝只有孤独和流浪

我被埋在土里

时间和死亡都不会要我

我和皇帝相拥

我们彼此哭泣

我们都一无所有

流浪是我们的.唯一

风暴在午夜来到

带着不幸和幸福来到

可,风暴却不要我

风暴不要一无所有的皇帝

一无所有的皇帝

连土灰都不要你

不要你,和你的一无所有

风暴在午夜止住脚

流浪早已开始

可我和皇帝一无所有

连流浪也开始离去

流浪却有爱情和面包

我和皇帝

恋爱的皇帝

被遗弃在午夜

午夜什么也没留下

篇11:那镜片背后的目光诗歌

望能明我当时意,

实非当时不想留。

再回首

篇12:父亲节父亲的诗歌

父亲去了远方

不再进入我的生活

无论悲与喜,他

只是一贯的微笑着

看着我,还有我的家

父亲去了远方

每当早晨

鸟的叫声在窗台跳跃

花的幽香在空气浮动

仿佛是他

在向我传送某种信息

父亲去了远方

每当夜晚

我推开窗户

遥望辽阔的夜空

仿佛父亲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去了远方的父亲

篇13:繁华背后的隐忧

这不仅是因为前年瓦格纳等“大佬”的出席,也不是今年行程被火山灰所阻滞的众多欧洲车企高管的缺席,而是一种气场的萧条。不仅企业高层的参展热情在消退,媒体的报道热情在消减,观众的参观激情也在淡化。

也许是感受到了快速发展背后的隐忧,许多车企也放慢了新品导入的速度,全球首发车型数量锐减、实力显示出不足。首发车型只有奔驰长轴距版E级、宝马5系加长版等寥寥几款,而且还是些改款性质的新车,至于全新的A级和B级车,完全没有。由此可以看出,在井喷式的车市发展中,车企都感知到了某种危机,减缓新车引入速度,调低销售预期,成为许多车企的共识。

自主品牌也存在许多问题。尽管参展车型众多,概念车云集,记者还是从奇瑞、比亚迪、吉利等车企的车型上感受到太多的模仿、制造工艺的粗糙以及对于市场的过分操切的心情。中国的自主品牌还是要务实一些,沉下心来投入基本的研发、零部件开发以及制造工艺的提高,希望跨越式发展、跳过若干个发展环节不仅不现实,也会为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篇14:父亲的背后诗歌

2014年6月15日,优酷网上出现了一部名为《老张的愿望》的微电影,这部电影的拍摄者是家住江苏省无锡市的居民张哲峰,电影中的主人公则是他67岁的父亲张叙金。电影中老张有一个愿望,就是赶在村庄被改建前,为自己生活多年的村庄写一部“村史”,用来纪念那些消失在眼前的村落,以及曾经亲如一家的邻里情。

张哲峰用一部电影向父亲致敬,这部充满温情和淡淡忧伤的8分钟微电影,感动了无数看客,在网上一夜爆红。

儿子问:“爸爸,这么脏的水能喝吗?”

今年37岁的张哲峰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扬名街道清一社区张木小桥村(现改名为东塘村)。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结婚后依然回到村子里和父母同住。这个简单的小村落,寄存了他所有的童年记忆。

小时候,村子后面有一个小土坡。放学后,张哲峰便和小伙伴们围聚在这里做游戏,大家一起从土坡上往下冲,谁最先跑到终点谁就赢,赢的人可以得到一枚弹珠。有一次,张哲峰往下冲时被石头绊倒了,下巴磕出了血,小伙伴们吓坏了,齐声喊大人。那时村子很小,大喊一声,就像广播一样,整个村庄的人几乎都能听见。听到喊声,大人们便会从四面八方赶来。

2000年开始,张木小桥村开始拆迁改建,青砖白瓦的小房子消失了,原先的小土坡也没了,记忆中的老榕树也被挖了。看着轰隆隆的挖土机把记忆中的那些物什一件件铲除,张哲峰心里有種说不出的难受。

和儿子比起来,67岁的父亲张叙金跟张木小桥村感情更深。在他小时候,张木小桥村是被两条河包围着的,河水清澈,每天早上,河两边围聚了很多洗衣淘米的妇女,大家唠着家常,开启了一天的生活。

到了夏天,小河就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放学回家,把书包一扔,立马跳到河里洗澡游泳。男孩子调皮,光着屁股就下水,常能听见谁家阿妈在远处喊着:“小阿仔,别耍了,快回来带弟弟。”可谁也不愿回去。那时,河里的鱼很多,有的鱼现在的孩子都没见过,撒下一网,晚饭菜便有了着落。

等张哲峰出生时,因为受了污染,河里飘满了浮萍和绿藻,再也不复当年的清澈,别说喝,闻起来都很臭。再后来,水没了,只剩下干涸的河床。每每听父亲说起这条河的事,张哲峰都感到惋惜,他经常对年幼的儿子说:“你爷爷以前经常在这河里游泳,爷爷是喝这里的水长大的。”儿子抬着小脑袋,不解地问爸爸:“这么臭的水能喝吗?喝了肯定会肚子疼。”张哲峰无言以对。

晚上,爷俩坐在院子里聊天,张哲峰把儿子的话当成笑话说给父亲听。张叙金听后,轻叹了一口气:“别说这些小辈,就是我们这些老一辈,又有多少人还能记得以前村子里的事。村子被拆了,建了小区,虽然越来越干净,可记忆中的那些场景也消失了,有时候,我真想做点什么,留个纪念,不然等我们老辈们走了,谁还知道张木小桥以前的模样。”张哲峰一听当即表示赞同:“现在因为拆迁,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古朴的村落在消失,等孩子们长大了,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都不知道祖辈们是如何生活的。”

张叙金退休之前是江苏申锡钢集团公司的党委书记,和文字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想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张木小桥村写部“村史”,以这种方式把村子原先的印迹留存下来。

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张哲峰帮着找来很多资料。虽然张叙金也种过地,对农村的生活习惯也很熟悉,但要真正展现张木小桥村的真实面貌并非易事。

张叙金开始在村子里走街串巷访问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希望能从他们口中知道一些关于这个村子的不同记忆。张叙金首先找到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老人听说他要写村史,很感兴趣,跟张叙金讲了很多。以前,村东头有棵大榕树,天热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在树底下纳凉。那时,大家下地干活时都喜欢用玻璃瓶带一大瓶茶,往往等茶喝完了,大家还在唠嗑,聊谁家地里的麦子长势如何,谁家的田埂得拢土了,女人们聊得大多是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

说着说着,老人眼睛湿润了:“都说土地是农民的根,可现在哪还有根啊!”

村里有位卖了一辈子豆腐的老艺人,村里人称他戚师傅,张叙金为了记录下做豆腐的过程,凌晨5点多就赶到戚师傅家,一边看一边写。

张哲峰觉得光用文字不够,如果配上图片的话会更直观。做动漫设计师的他便在闲暇时跟父亲一起“采访”,父亲用文字记录,他用镜头记录,父子俩一起为完成村史而努力。

远近的忧思,消失的还能回来吗?

在写村史的过程中,很多地理上的资料,张叙金并不精通,只能求助儿子在网上帮忙查询。这样一来很不方便,张哲峰给父亲当老师,手把手地教他上网。张哲峰经常半夜起床喝水,看见书房的灯还亮着,父亲正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在键盘上敲击着。灯光下,父亲的神情那样虔诚,似乎正在完成一项伟大的工作。

2006年初,《张木小桥印象》开始动笔。而此时,张木小桥村的拆迁工作仍在继续。

一天早上,张哲峰刚出门不久,很快又折返回来,拿起相机就往外冲。父亲忙追在后面问:“出什么事了?”张哲峰含糊不清地回答:“石磨要被移走了。”张叙金一听,忙跟了上去。

张哲峰口里的石磨其实是块平整的大石头,以前村民磨面时都用它,旁边是个石舀子,用来打面的。这口石磨对张哲峰来说,有着太多美好的记忆。生活在农村,对于时节总是通过桌上的饭菜来感应。三月过后,地里会冒出一种野菜,这种野菜是张哲峰的最爱。

母亲把野菜采回来后,把经过浸泡的糯米放在石磨上磨出来,然后把野菜剁碎,和面粉搅匀后,用榔头砸出均匀的面团。野菜的汁水渗透到面里,蒸熟后特别香。对张哲峰来说,每次家里吃这种粑粑就跟过节一样。这些年,石磨静静地待在那,现在因为拆迁,石磨要被挖土机砸碎运走。张哲峰抓紧时间拍了很多照片,他知道,以后,对于石磨的印象,后来的孩子也许只能在电视上看到,或者在博物馆里参观了。

nlc202309041807

晚上,张哲峰把照片整理出来,发到了当地论坛上:“小时候,我很向往城市的生活,觉得城市里什么都有,可看着自己生活过的张木小桥,一点点消失,心却十分难过。我们把农村慢慢改建成城市,然后再在记忆里追忆过去的美好,很多人甚至为了过田园生活,放弃在城市里的一切,谁也说不清这是为什么?”

张哲峰的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网友说:“随着那些老房屋的应声倒塌,那曾经古老的街道消失了,那幽深的胡同消失了,那宽敞的庭院消失了,那爬满院子的青藤茂密的葡萄架消失了,那高一声低一声的鸡鸣犬吠消失了,那街坊四邻在胡同来回走动的身影消失了,那老街道老胡同里流传着的故事消失了。而这些消失,则永远也不会回来。”“以前,回村的路是条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很难走,现在,村村都修了水泥路,虽然方便很多,但再也体会不到赤脚在泥地里走的感觉。”张哲峰把大家的话转述给父亲听,这更加坚定了张叙金写村史的信念。

2008年春节,《张木小桥印象》进入最后的收尾工作。最后一篇,张哲峰建议父亲就写“年味”,因为过年是最能体现当地文化和风俗的节日。

张叙金写道:“过年是小孩最盼望的日子,浓浓的年味从腊月就开始蔓延,家里也会把腌制好的咸货拿出来挂在门口晾晒,远远地你就会看见这些。大年初一的那天小孩是高兴的,因为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糖果,拜年的时候会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手里抓着、嘴里吃着、衣服口袋里还装着,如果装不下了,立马送回家里,再跑出来。”

写着写着,张叙金拿下眼镜对儿子说:“现在的年味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过年就跟平时一样,家人在一起吃个饭,说声“新年好”,小孩也不盼着过年了,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了。过年可以吃到的东西,平时也可以买到,现在的过年只是一个形式。”

大过年的,张哲峰并不想父亲难受,便安慰他说:“今年过年我陪你一起去给那些叔叔阿姨们拜年,有些东西咱们改变不了,但拜年完全可以继续保留。”

大年初一一早,张哲峰便陪着父亲一起去那些老邻居家拜年。看着张哲峰父子,一些邻居先是惊奇,然后非常热情地把他们迎进去,拿糖拿烟。一位老大哥对张叙金说:“咱们邻里之间多少年都没走动了,你能来,我真高兴。”张哲峰陪着父亲转悠了好几个小时。等他们回来后,陆陆续续便有一些小辈来他们家串门子。整个村子似乎再次活了起来。

2008年8月13日,《张木小桥印象》正式出版。村民们看到这本书,感觉非常熟悉,里面所描述的场景就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一样。父亲终于完成了这项巨大工程,张哲峰打从心眼里为父亲高兴。

儿子拍部微电影向父亲致敬

《张木小桥印象》出版后,张叙金成了村里的名人,村民们都喜欢和他聊天,希望他能把更多的东西记录下来。张哲峰送给父亲一部照相机,这部照相机成了张叙金的“宝贝”。

此后几年,张叙金一直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记录张木小桥的变迁,这里的每一点变化都被他的镜头记录下来。看着父亲整天忙进忙出,张哲峰打从心眼里佩服,他想为父亲做点事。

思来想去,张哲峰想为父亲拍部微电影,记录父亲写村史的前前后后。他在电影开头写道:“每个人都有愿望,有的愿望很远大,有的愿望则很渺小,而老张的愿望,自始自终都跟张木小桥联系在一起。他说,张木小桥以前很美,虽然现在更美,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想和老张一样,有同样感觉的人不在少数,我们过着过着,会遗忘了曾经的生活,稻田、麦浪、自然熟透的瓜果,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也许有天,农民会成为这个世上最让人羡慕的工作。”

刚开始张叙金并不赞成拍什么微电影,他觉得自己很普通,没有什么想说的话,可是张哲峰很坚持,他告诉父亲,他希望这部微电影能在一片拆迁声中,让人能停下脚步,想想我们该做些什么,或者还留下了什么。张叙金这才同意。

2014年春节过后,电影正式开拍。张哲峰不是专业摄影师,很多场景他都把握不好,浪费了很多胶卷。村民们知道后,自发组织了一场露天晚会。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舞狮子、玩花灯,他们都希望张哲峰能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

2014年4月的一天,外面下着大雨。张哲峰和父亲坐在家里喝茶,聊着聊着,张叙金对儿子说:“以前每次下雨的时候,我就喜欢躲在屋檐下,看雨水哗啦啦地往下流,那时候,荷塘里有很多荷叶,我喜欢采片荷叶,拿在手上接雨水。你奶奶说,用荷叶接的雨水泡茶特别香。”这个场景一下子击中了张哲峰的心,他觉得画面很美,而且又有历史的醇香在里面。

张哲峰穿上雨衣,对父亲说:“爸,你要是不介意,能不能配合我拍个镜头。”张叙金一口答应下来。下雨天,父子俩愣是在雨中站了一个多小时。

经过整整五个月的制作,《老张的愿望》终于完成。

2014年6月15日父亲节这天,张哲峰把这部微电影《老张的愿望》放到了优酷网上。张哲峰在电影里说:“65年,23725天,569400个小时,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是一条河流的从有到无,是一个村庄到社区的变迁,还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

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围观,大家在后面留言说:“每个人都有家乡,那是我们在外日思夜想的地方,可是,很多人回去之后卻发现,以前的家味不在了。不可否认,因为拆迁,很多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可我们总在某个时候,心里会怀念以前的生活,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件事,又或许只是母亲手下的一个馍馍。正如老张一样,每个人都有愿望,而你的愿望又是什么?我们总希望,有些东西能永远留存,哪怕只是在心里。”

(未经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转载)

上一篇:小学生国防教育优秀征文下一篇:2016母亲节活动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