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初步实践

2024-07-26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初步实践(精选9篇)

篇1: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初步实践

肃宁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当然,教学效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效率指课堂效率,广义的效率指学生所有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产生的效率,即全时效率。这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偏废的。诚然,语文学科,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和阅读的视野和积累,“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能不能激起学生课下自学语文的兴趣?能不能教会学生课下学习语文的方法?“根”在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该至少包括下述三大内容:阅读教学(课文教学)、写作教学和综合教学(例如,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试卷讲评以及朗诵、背诵、表演、演说、辩论、竞赛等语文活动)。课文教学根据内容和体裁又可分为现代文阅读教学和文言文阅读教学;现代文阅读教学又可分为议论文阅读教学、说明文阅读教学、记敘文阅读教学等;根据教学形式又可分为自读课与教读课(又叫讲读课),讲读课又可分为新授课、讲析课、赏析课等等。总之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

学生学习语文的收获,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方面,二是能力方面,三是情志(学习品质、思维品质、道德情操)方面。知识方面的收获,例如字音、字形、词语、语文常识等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方面的收获,例如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的提高等。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为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前,我们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其具体操作 过程这里不再赘述),它适合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大部分课型,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掌握课堂知识内容和形成能力的科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着眼于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致力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是“六步教学法”模式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可以说,学习和运用这种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普遍的实际意义。

下面就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授课,再向大家推荐一种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操作性也很强的模式,即:“导—读—悟—赏—练”五字教学模式,供大家参考、试用。

一、“导”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导学新课设计更为重要。首先要设计新颖别致的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富有激情的导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设计与课文有关的小练习,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一些情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认识。第三检查预习,落实字词教学。

二、“读”

即诵读感知。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巧妙的运用诵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扫除学生阅读障碍,加深学生对课文 2 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使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情趣盎然。

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可以把学生带进一个情境交融的世界,净化学生的心灵,能够迅速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中,从而自觉不自觉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时的心情、思路,用心去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的模仿诵读,更是学生对文本的一次深刻的感知。集体读、自由读、分组读等等,多种形式的诵读都是对文本的感知过程。

三、“悟”

即整体感悟。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或发表自己的读后感,或者找出文章中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并简单说明理由,以达到了整体感知的目的。从新课开始,就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我感悟,引导学生找句子、找词语、找标点,圈点勾划。学生交流时,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由讲述,并适时点拨,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一起欣赏,一起感动,并有效的调控课堂教学。在感悟关键字词时,当学生没有找到的文本中的关键字词时,老师应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及时指出,引导体味。这样,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很轻松的学到了知识,感悟了文章内容及主旨。真正做到了务实高效。

四、“赏”

即重点赏析。一篇文章的重点部分、难点部分,教师要精讲赏析,要从文段的情感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句式特点、重点字词的运用等等方面来分析,让学生在对文章的整体感悟中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泛泛的点拨,则达不到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拓展学生的视野的目的。对于一些特别精彩的或有鲜明语言特色的句子或句群要鼓励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味道,读出感情。这样可以加深印象,加深体会。

还要鼓励学生多找出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来,可不必严格按照示例作品析,怎么想就怎么说。对于学生的发言以鼓励为主,明显的错误加以纠正,但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敢于发言且言之有理的给以 肯定和鼓励;对于发言精彩的学生,则要加以表扬并带动学生鼓掌,这既是对学生的激励也是对课堂气氛的激活。

五、“练”

品味语言,贵在学以致用。在学习了一篇文单章后,可以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如可以要求学生认真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然后仿写,还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小练笔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丰富学生语言的感悟及表达,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以上是“导、读、悟、赏、练”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变”才会显示出灵活性,只有“变”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变”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正如魏书生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如此,情况有变则变。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开阔了,学生基础比去年坚实了,学习积极性比去年高了,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必须随之改变。”这应该是我们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所持的科学态度。

总之,高效课堂要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要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要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要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导向。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学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学知识。少做无用功。

教学质量永远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打造高效课堂。

篇2: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初步实践

(一)小组组成

第一:学习小组概念及内涵: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它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以激发全体学习者共同愿望的学习型组织;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异质学习小组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与学活动;三是一种同伴之间、小组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助性学习活动,包含小组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四是以各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总成绩为评价的依据;五是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活动;六是由教师事先设置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和预设教学流程的学习活动。

第二:学习小组划分:

(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对子帮扶”体现了分层学习、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

(2)划分依据:即类似于分平行班一样,按照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等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六至九个小组。

(3)具体操作:

第一步:确定组长人选:组长必须认真负责、有一定工作能力,认知水平、智力水平、性格特点、习惯爱好等应该处于A等。可以通过演讲、自荐以及班干部的推选等方式确定。

学习组长是一个小组的灵魂,他不仅要领导、团结小组成员,承担向组员分配独学、讨论、展示等方面的学习任务,还要带领一组同学达成学习目标,更担负着管理、考核小组成员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综合表现的职责,是班主任的最重要的帮手。所以小组长的选拔是小组建设的关键。

第二步:确定组员进行分组。将班上学生按学习成绩和学习品质分为A、B、C三个层次(约各占三分之一)。分组的时候不只是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考虑男女生的比例,性格的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尽量做到每组都有成绩优异的,也有性格较为外向,敢于质疑和展示的,使每个小组的实力尽量平衡为佳。一段时间之后,老师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如组长是否与组员团结,组长的管理能力等,有时是组长与组长之间的互换。

第三步:确定学科组长。学科组长主要负责本学科的学习。

(二)小组培训。第一:组长培训:

⑴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和作用。提高小组长在学习小组中有关在小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⑵定期召开学习组长会议,洞悉他们在思想、学习和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

⑶让小组长享有一定的权利。教师应力所能及地为小组长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

⑷对小组长的工作要适时地给予肯定、表扬或激励。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小组长领导一个小组应得到应有的尊重,更好地体现其自我价值实现。这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力量源泉。

第二:组员培训:

⑴在全体学生中树立“帮助别人就是提高自己”的合作学习观念。

⑵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树立“展示者无错”的观念,促进学困生参与课堂的学习、交流、展示等。优点放大,缺点缩小,对待学困生的展示,多关注过程,少关注问题结果的对与错。为组员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目的是让他们敢于发言,积极参与课堂。

⑶采取捆绑式评价。由过去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转为关注小组整体性评价。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通常放在组内评价。旨在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小组整体水平。

⑷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可以扩展到全学校的范围,为班级工作营造更大的舆论空间。

第三:高效课堂常规培训:

比如如何开展小组独学、对学、群学、展示、互动、反馈与评价、导学案使用及整理学案等高效课堂常规学习行为。

(三)小组管理 第一:文化建设:(1)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制定有特色的组名、组训、组规、口号、组徽、组歌等,并制作成小组文化标识牌,激励每一个组员。

(2)在制定组名时应突出文化主题,依据学校文化主题或办学特色以及班级文化主题和班级特色,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创意、新颖别致的名字,打造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制定规章制度

(1)制定在纪律、学习、卫生等各方面应该遵守的一些要求以及相关的奖罚规定。(2)进行事务分工。增强每个组员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每个成员都感觉到自己在组内很重要,自觉自愿地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四)小组评价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而教学评价则占据着核心地位,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的评价,学习成绩的评价比较直观,每学期就是月考、期中、期末几次的考试成绩,而是否能取得好成绩就主要看学习过程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机制是靠的各班级黑板上印制的评分表格以及各科课代表手中的教学过程评价表,各科任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制定评分细则。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热情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我现在就教学过程评价表的运用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制定评分标准:各科任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制定评分细则,当然,教师课堂运用评分系统时,要因题而定,简单的题可以分值少些,难的题可以分值多些。预习、交流、板书、质疑、展示的分数要有差别,不能够全部都是一样的分数,否则学生便没了竞争的趣味,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同时还可以因人而异,比如一学生从来没上台讲过话,胆子特别小,上台展示却并不优秀,甚至出了错,老师也不要批评打击这个学生,要鼓励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这个时候鼓励分数是必要的。教师在给预习、交流、板书、质疑、展示等项评价时,最高分数最好不要超过五分,以便于学生统计分数时不至于分值过高。为了鼓励学生质疑,质疑的分值可以比板书、展示等适当高1-2分。黑板上的评价表上除了常规学习的这几栏外还有一个“其他”栏,这个可以作为课堂纪律分数去约束各个小组,比如:第六组某一学生上课在睡觉,教师就可以适当扣掉这个组1-3分,这样该组组长便会给那个睡觉的学生扣1-3分,每个班级都会有班级的规章制度和日活动评分记载,班干部管组,组长管自己的组员,他们手中都有我专门制定的日活动评分记载表和学习过程记载表,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上课睡觉违反了班规,理所当然要扣分。

(二)课代表计分:班级设立记分员,由距离黑板最近的组担任,其组员轮流担任。各科的课代表在每节的展示课一结束就迅速把黑板上教学过程评价表上的分数转载到每学期学校发到他们手中的教学过程评价表上,导学案收交后教师批阅时也应该做适当的评价,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比如:第六组政治导学案有一个人没订正,该生作业扣一分,第七组有两个学生因为没做完各扣了3分,那么第六组扣一分,而第七组就扣了6分。课代表如实记载第六组扣一分,第七组扣6分,而且课代表还必须把第六组、第七组谁扣的分,扣了多少分记载下来。如果课代表在统计的时候发现了有没交的学生,将不仅扣掉这个学生五分的作业基础分,而且还扣掉其组五分。如果不交的次数多了,在学习过程认定的时候他的分数自然就低了,被评为不合格他也就无话可说了。这个也可以根据各科的特点进行评价。课代表的评分记载表也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

(三)学习组长计分:每节展示课结束后,各学习小组长便会统计本节课自己组员的学习过程分数。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数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为了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各班在进行班级建设的时候要确立每个学习小组的各学科组长,学科组长负责从课代表那里接受科任教师的展示任务。课代表用抽签的方式把任务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而各学习小组的学科组长可以用多种方式决定板书、展示的人选,可以抽签,也可以轮流,也可以指派,为了让每一位同学参与课堂学习,指派的方式建议少用。每节展示课结束后,学习组长便把组员板书、展示、质疑等分数记载下来,一周下来,每个组员都有学习过程的分数,分数有高有低,谁的学习能力强也就见分晓了。

(四)班委会团支部统计分数:每天学习委员把各组各科的学习过程分数汇总统计,算出每天各组的学习过程总分,每周六收集课代表手中的作业记载情况,再算出各组本周的学习过程总分。班长带领班委会团支部算出本周各项总分最高的组为优秀团队;展示、质疑分数最高的为展示、质疑之星;各项评分记载一分都没扣,而且举止文明,学习认真,严格要求自己者为文明素质之星;优秀学习组长由班干部依据班规评选优秀的标准评选出优秀小组长;优秀班干部和课代表由各学习小组长推选评定。每项评定必须是扣除日活动评分记载上扣分和加分之后的最后得分。例如我班有一个组每周学习过程分数基本上是数一数二,但是因为纪律扣分屡次和优秀团队无缘,他们二话不说,只怨组员不守纪律,组长自己想办法整顿,这一周纪律扣分虽然没有了,但是因为考试质疑展示的机会减少了,所以没评上优秀团队,不过我相信他们以后一定会被评上的。

(五)奖励优秀:每周评选一次班级优秀团队和个人,包括优秀小组,展示之星、质疑之星、文明素质之星、优秀班干部、优秀学习组长、优秀课代表,进行班级公示表扬并给予物质奖励;每个月要评选学校优秀小组和个人,包括优秀小组、展示之星、质疑之星、预习之星、合作之星和文明素质之星,学校对优秀小组进行全校表彰,以此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评选依据有如下:一是各学习小组组长的学习过程评分记载表;二是各科课代表手中的评分记载表;三是班干部和学习组长手中的日活动评分记载表以及寝室长手中的寝室纪律评分记载表。统计分数由班干部负责。每周六晚夕会时班干部就会就会在班长的带领下进行统计评选,各项都是量化所以既公平又简单,每学期的综合素质评分认定学习过程占百分之四十,纪律占百分之三十,成绩占百分之四十,统计出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分就简单多了。

具体到课堂评价操作的办法,远不止上面介绍的这些。各个班级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评价方式与评价办法。比如受网络虚拟积分的启发,有的教师联想到“QQ式”等级评价(星星、月亮、太阳、黄钻)或者发QQ币,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对小组学习愿景的共同期望;有的班级创造性地将军衔制引入小组评价;有的班级课堂颁发小证书,比如“××同学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表现出色,特发此证,以资鼓励。”这不仅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沟通了家校情感;对评价积分赋予特权等级,比如利用学校师生资源或者教育教学设施资源乃至娱乐资源等,向学生开放,不同等级享有的特权不同。当然评价不能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创造意识,使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

篇3:高效课堂模式下的解题指导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中心环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 发散思维主要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而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突破常规,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 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就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当发散持续到一定程度而产生飞跃的时候, 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就如在习题解答时, 我们除了给学生一个答案, 同时, 还尽可能给他们一个清晰的思路。一道题可以有多种解法, 而几道不同的题追根究底后它们的解题思路却很可能完全相同。有些学生解答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同学, 甚至有的比一般解法还难还复杂,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应给予鼓励。因为这样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开拓思路,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解题, 一般是根据书本或教师讲授的例题的模式来解, 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解题思路巩固下来后, 成为学生所掌握的方法。但在高效课堂的模式下, 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解题, 更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讨、总结, 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主动去解决全新的问题。

【例1】有一硫化钠、亚硫酸钠、硫酸钠的混合物, 经测知含硫的质量分数为25.6%, 则含氧的质量分数是_____。

分析:这个题涉及三种元素所组成的三种化合物, 而其中只告知一种元素 (S) 的质量分数, 却要求另一元素 (O) 的质量分数。初看无处下手, 待我们把化学式写出来:Na2S、Na2SO3、Na2SO4, 观察之后发现, 该混合物中硫元素与另一元素钠的物质的量恒有1∶2的关系, 即n (Na) ∶n (S) =2∶1, 这时我们可推导出m (Na) ∶m (S) = (2×23) ∶32=46∶32。因硫的质量分数是25.6%, 所以钠的质量分数为36.8%, 这时我们可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第三种元素氧的质量分数为 (100-25.6-36.8) %=37.6%

启示:在这个题的思考过程中, 我们把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当我们找出两个未知量中的一个与已知量的相互关系的时候, 另一个未知量也就迎刃而解。

解决了这个题, 学生对这类题型有了初步的认识, 于是我们又拿出下面这个题让学生研究。

思考题1:在一定量的KBr溶液中, 通入一定量的Cl2, 使之反应完全后再将溶液蒸干, 得到干燥残渣40 g, 经分析得知含化合态溴为25% (质量分数) , 求通入Cl2多少克?

分析:在这里, Cl2未与KBr全部反应, 所以固体应是KCl和KBr的混合物, 其中K+与Br-对应的物质的量有1∶1的关系, 那么质量之比应是m (K+) ∶m (Br-) =39∶80, 因此w (Br-) 为25%, 所以w (K+) 为12.2%, 得出w (KBr) 为37.2%, 因这固体中w (KCl) 为1-37.2%=62.8%, 这时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

y=11.97 g (通入的Cl2为11.97 g)

上面思考题解决后, 学生基本能总结出这类题型的解题规律了, 于是我们又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有机化学计算题。

【例2】已知由C6H6和C6H6O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求该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___。

分析:观察之后发现, 该混合物中C元素与另一元素H的物质的量恒有1∶1的关系, 即n (C) ∶n (H) =1∶1, 这时我们可推导出m (C) ∶m (H) =12∶1。因O的质量分数是a%, 所以C和H的总质量分数为 (1-a%) , 这时我们可顺理成章地推导出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a%) /13。

思考题2:已知由C3H7OH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 求该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 () 。

A.78%B.22%C.14%D.13%

分析:本题与例2相比, 原理如出一辙, 但多了两个暗礁: (1) 需考虑到将C3H7OH改写成C3H6 (H2O) 的形式; (2) 在计算氢的质量分数时还要加上H2O形式中氢的质量分数。

在碰到类似题型时, 首先就要观察化合物的组成中有无类似的共同点, 如有, 当然用这种方法解答;若没有, 则需仔细观察题目, 看是否能通过某些途径, 创设条件, 寻找共同点, 进行计算。

通过这几条题目, 学生总结出怎样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未见过的题型。通过知识的迁移,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篇4: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初步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备课 参与 落实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开展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是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初中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新课程改革趋势下,学校教育引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教学活动的开展模式由先前的教师主导模式变成现在的学生主体模式,课堂也变成学生获取新知识和进行思想交流的开放式学习平台,此时的教学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更加高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得以实现的标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求知欲的充分调动,即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教师精心备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基础

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环节,备课的质量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上,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切实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案,在备课思路上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方式,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

(一)精心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

为夯实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基础,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把握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以期更好地实施教学方案。通常情况下,数学教材内容高度凝练、概括性极强,因此需要数学教师深刻、全面地理解吃透教材,为课堂讲学的有效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新课改的全面推广形势下,数学教师不能以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数学教师需要进行教材内容的再加工和再创造,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结合实际教学,合理选择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落实教学方案的具体实施办法,其科学合理性直接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上,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师的“教数学”和学生的“学数学”上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采取科学可行的教学手段开展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例如,在进行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用“动手操作”的教学手段代替“口头教授”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裁剪并旋转三角形纸片,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研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新知识,教学效果更加高效明显。

二、學生主动参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保障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数学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学的数学学习的兴趣度和参与度:首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初中数学展示与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求知欲,促进高效课堂的实施。其次,重点向学生传播初中数学思想,帮助学生进行数学课题的相关研究,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学习,学会数学解题,学会数学思维。最后,及时进行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的评价,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确保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因此,教师要全面这三方面的相关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开展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其重要保障。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才能确保高效课堂效果得以实现。

三、方案全面落实——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手段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手段和评价结果是教学方案的全面落实与否,包括教学策略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实施。

(一)有效提问,增强互动实效

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环节,课堂提问是检查开展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顺利开展高效课堂的关键。通常情况下,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思考探索,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新知识,可以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实效。因此,课堂提问的有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结果。在课堂教学中,若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实质效果,随意性很大,答案范围没有限制,学生便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角度进行思考,提问便适得其反,流于形式化,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若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无需思考便能解答,学生问题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也不利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若教师提出的问题偏难,在学生的解题能力水平之外,提问便没有效果,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更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开展。

(二)分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为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顺利开展,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差异,进行开放式分层次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练习的编排上分层次设计,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有层次、有目的地提供学生能力水平突破的平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均体现分层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均衡发展和个性发展,实现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结束语

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学校教育有了新的时代要求,高效课堂的开展至关重要,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同样不可或缺,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精心备课,夯实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的基础,全面落实教学方案,提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手段的实用性;学生主动参与,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海青.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2]郭建刚.成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篇5: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初步实践

通榆八中 梁 军

在校委会的正确引领下,我们八中的124高效课堂模式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可谓是高歌猛进,效果极佳。作为一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深知一个班级的好坏对学校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我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可 说有许多的得与失。现在我就如何管理好班级和建设好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巧妙选拔班干部。培养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 一般的老师在刚接一个班时选拔班干部都是老师指定,而我每接一个新班,都要先组织一些活动,从中发现,挖掘有头脑、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有自信心、有主人翁意识的人才,通过民主评议,推选出班委成员。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有工作热情,责任心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工作的魄力。班委会成立之后,尽快使他们熟悉自己的岗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每周末,我要求每位干部在班里总结自己的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我进行讲评。在讲评中,我侧重表扬,突出教育,重点是给予指导。这样,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当2012年8月份孩子们刚来报到一次班级搞卫生,我发现谭力凯和李超男两个孩很有组织能力,干活认真、仔细,于是我就把这两个孩子选定为班长。直至今日还是他们两个,他们两个对班级做了许多的贡献。

二、制定好班规。规范学生的行为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学生有良好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为了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必须制定好班规。我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听取班干部、学生、科任老师的意见,然后委任班干部针对自己所管的方面制订一些措施出来。然后逐条让全班同学讨论,老师补充成文,这样制订出来的班规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管理才能到位,而才能真正做到行之有令,有令必行,有令必止,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早晨六点四十五之前必须到班级,否则就要做值日。

三、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习的动力 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好像大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飘到哪儿算哪儿,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平时利用报纸和优秀文章来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知识的重要性。每月制定自己的学习奋斗目标,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学生才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才会有学习、生活的动力。

四、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身正”,对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班主任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个性教育学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会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就会学生到校之前到;我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我就一定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做老师的说话必须算数,有一次我答应给住宿生买西瓜吃,结果答应的那天晚上就下雨了,我没去学校,孩子们就把吃西瓜这件事放在心上了,始终是耿耿于怀啊!我说孩子们你们放心老师昨天没拿来西瓜不等于明天不拿来。当我第二天把一个二十多斤的西瓜拿到班级孩子们是欢呼雀跃,高兴异常啊!老师真好,老师说话算数。

五、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看见自己的优点,才会树立其自信心和自豪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多表扬,少批评,所以我喜欢在每一周认真评选“班级之最”。每一周评选学习积极举手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好人好事等。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同学们的热情高,效果很好,全班形成一种“学先进,赶先进”的现象,这样良好的班风就能逐渐形成。

六、多与学生交流。多与学生谈心 要管理好班级,就要多与学生多交流和谈心,多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在家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这样你对学生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建设好小组。在小组学习中小组长是领袖,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我们要注重小组长的选聘、培训。小组长既有组织能力又要有协调能力、示范能力、监辅能力、维持能力、评价能力、协助能力、反馈能力等。这样小组长就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很多事老师都放手让组长去做。同时他们又注重对组员的培训,小组内既有奖励策略,又有合作学习。小组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学习小组在每次月考结束都要算平均分,前三名获奖,由班级颁发奖品。

篇6: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初步实践

罗友娣

(惠东县多祝中学)

摘要: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化学高效课堂的呈现,也是考核教师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传统化学教学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这种现象把新课程改革凸显的更加重要。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上好化学课?

关键字:高效课堂 初中化学 教学设计

[1]

教育是国之根本,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最后也将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兴旺抑或是走向衰亡。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问题。近年来教育教学发生了重要变化,“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些声音在不断的放大。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化学的教学方式和讲授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传统化学教学的现状及缺陷。

1.现状

传统的化学教学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要角色,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目的。师生都只重视实验结果和结论,而忽视化学教学的过程。为数不少的教师仍然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而忽略学生科学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在教学中是极其普遍的。[2] 2.缺陷

2.1丰富性与真实性缺乏。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师以灌输知识点为主,照本宣科,不求拓展。而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深入考究和发问,所获知识是空洞的。

2.2创造性缺失。教师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自觉地强加给学生,没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施展,使得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自主的思维方式

2.3自主探究性缺少。学生上完课,得到的知识是“老师给的”,不是自主探究认知得到的,通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形成等待老师“牵着走”的坏习惯。

二、新课程改革的对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高效课堂是教育界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简单的来讲就是在日常教学课堂中,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全面提高教学课堂的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可以在化学的实验中对化学知识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记忆。[4]新课程的改革应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应鼓励学生参与活动,积极动手动脑,自己寻求知识,探索知识。

三、如何以高效课堂的新模式上好化学课

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在理想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尽量使每个学生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所以高效课堂应以学生作为主体,只有化学教学的开展符合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才能发挥兴趣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爱上化学。[5]

3.1高效课堂新教学模式从老师开始

新的教学模式启动,首先教师本身要发生改变。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开展相应的新课程培训工作,将新课程理念融入自身的教学观念中,尤其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对新课程的理论缺乏一定的认知和掌握,很难确保新课程教学工作顺利进行。[6]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在备课的过程中,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3.2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提倡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将,40分钟的课堂分成20+20,也就是说课堂上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要交由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应该在课堂上完成什么样任务,抱着怎么的学习心态?在这里,老师是导师,如何引导学生至关重要。3.2.1如何备好课

备课是一堂课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为了适应新教学模式,备课也需要做相应的改变。首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每堂课每个章节的重难点和对重难点进行讲解,不讲学生都懂的和学生都听不懂。例如:“为什么中和反应生成水”、“为什么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熟石灰”。其次,要慎重选择重要内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务必遵循“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理念来选择教学方法。

比如:讲到“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章节,盐的概念是一个考点,该如何传递这一知识点? 课堂设定如下: 1.让同学们先讨论生活中的盐是什么?比较化学中的“盐”这一概念是否相同?

2.举例:Na2CO3、Na2SO4、CaCO3、HCl、CaCl2、NaOH、AgNO3 学生讨论哪些属于盐,总结出化学中“盐”的概念。

3.对 “酸”和“碱”的概念进行复习。

3.2.2情景交融,课堂问题的设定

课堂的氛围在于与学生的互动,提起学生的兴趣从教师的课堂引入开始。那么该如何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对于首次接触学化的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既陌生陌生又神奇,对它既好奇又带着对新知识的恐惧,如何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这时教师的引入要花一定的心思才可以了。带着学生浏览一遍化学书,让学生大概的认识认识化学。然后可以这样引入:生活中的铁制品为什么会生锈?烟花是怎样形成的?物品为什么会燃烧?

开头的引入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之后,课堂的提问设计也要做到提升的作用,延续课前的兴趣,课中的提问要让学生进入自主的思考和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当中来。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化学现象与知识本质,满足学生平等对待的主导权,让他们重新获得课堂的主导权。[7] 例如:如何检验氮、磷、钾三种肥料。问题的设定可以带动学生的探究情绪:能从物理性质判断出来吗?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哪些不同?除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能鉴别吗?如何鉴别?随后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分组对上述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得出结论,再请学生对不同组的不同结论给出自己的观点,最后由老师总结。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进心里,刻进脑海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3.2.3课堂的实验设计

前面提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的化学只是知识的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化学实验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 ,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8]

实验探究:过滤操作以及注意事项。(过滤的基本操作流程跟学生先梳理清楚,随后分组进行实验的实际操作。提供下列实验仪器。)

观察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现缺少了实验仪器。

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思考探究,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实验的基本方向和操作思路:

1.该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2.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3.滤液不澄清的原因有哪些?

化学实验的实施,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加强实验课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使学生的思维有序地展开、发展、收敛,促使学生学会建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3.2.4课后习题的巩固--学生自己出试卷

所有的学科都离不开习题的巩固,尤其是理科。在课堂上记住的知识只是短暂的记忆,想要完全掌握并消化,需要在课后进行习题的不断巩固。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找题出题。指导学生自编习题好处多: 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前总是教师出考题,学生只能被动应付,抓不住出题者的思维,抓不准学习的重点。这一次让他们自己做小老师出试题考考别的同学,这一定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学生在编题过程中,能主动地向教师和同学请教,主动地去思考考查范围,自觉地查阅资料,起到了很好的查漏补缺的作用。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复习的能力。要出好试题,必须对整个单元或某些知识

[9]点有整体了解,这也正是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个基本要求。

[7]

四、结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新课程改革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的学习地位转变成自主的探究学习,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下,都要有是学习的主人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并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思考,不要向学生填充灌输自己的想法。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力,进而达到掌握化学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开发区基础教育的需要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国内外、省内外的众多知名企业,每年都在创造着上百亿的产值,是一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然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历史很短,其前身为乡村和农田,基础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师资水平。这与开发区目前的经济快速发展是极不相符的。因此,开发区管委会领导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建设,努力致力于“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提升教育品质”的开发区基础教育的“金名片”。

我校是一所直接隶属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教育学校。创校以来,开发区领导多次来访我校,对我校的教育寄予厚望,并对我校的教学成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我校的高品质教育提供了起点。

(二)高教园基础教育高起点、高品质的呼唤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摇篮,也是杭州高等学府集中营。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发展,下沙居住者不再仅限于本地“沙民”。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企业白领安家于此。这些居民迫切希望在下沙这块他们工作生活的地方能有一所高起点、高品质的基础教育学校。

自文海小学创办以来,06学年、07学年分别取得了2名学生考入杭外的好成绩,已经为开发区的高起点、高品质的基础教育奠定了基础。然而,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2006学年,文海中学创办。2008学年,我校将迎来第一批初中毕业生。本届学生在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次江干区组织的抽测中,成绩显著。然而,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满足的理由。明年的中考

至今,文海中学共有学生651人。文海中学是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继文海实验小学2004年9月创办以来新建,为下沙高教园区配套中学。

(三)我校目前发展和教学实践的督促

我校地处杭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东部,坐落于下沙高教园区。而文海作为开发区的配套学校,教育资源配置高端化、优质化,其中教师面向全国招聘,本科起点,整个教育团队友善和谐,积极进取,极富战斗力。文海虽诞生不久,但前来参访的各级领导、知名作家、资深专家、国外友人、归国才俊、重大投资商已有众多批次,颇受各方好评。为了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伟大目标,充分开发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提升我校办学品位,适应开发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实现科教兴校,创造学校持续发展的机遇,我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这是文海所处特殊环境下被赋予的使命,我们义不容辞!

(四)杭州市教研组长提出的要求

2007年,杭州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研员来到了文海中学,走进了文海中学的课堂。他们对于我校教师的教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又对我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教学。教研员们指出,文海的教学课堂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课堂,然而,还不能说是一个高效的课堂。文海教学的目标便是构建高效课堂。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现有的有效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要求。高效相对于“低效”而言,此项研究目的在于排除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复的低效的教学模式,力争以最短的课堂时间达到最高的课堂

效果。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指对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进行有机整合,使之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落实。此项研究以教学研究为切口,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内

在的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维度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对象

本项课题研究对象较广,囊括了我校全体师生。确切地说,其研究对象为我校的任何一个正在开展的课堂。

四、课题研究目标

(一)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策略。

(三)较大程度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成绩,从而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并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五、研究的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把“行动”和“研究”融为一体。在实际工作中寻找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行为。

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集体备课引高效课堂

应该说,备课是否有效是决定课堂教学是否有成效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长时间以来,传统的备课过于注重形式,备课与上课脱节,致使备课与上课“两张皮”,导致教师课堂授课的随意性很大。另外,过于烦琐的常规管理,也使得教师疲于应付,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备课。针对这种现象,我校决定首先从备课入手,通过改变备课模式来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具体备课流程如下:分工备教、小组议教、集体定教、个性补教

(二)注重细节创高效课堂1.简中求精

课堂上的实际教学时间是固定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增加有效的教学时间。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以简明的形式,容纳丰富的教学内容。2.有效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一节课堂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

3.分层施教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老师的教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法而定.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4.中小衔接:为高效课堂奠基

小学、初中本是九年义务教育自然连接的两个学段,但由于长期分置办学的格局导致了弊端日显的“衔接障碍”,致使中小学教育无法形成合力,难以实现学段教育的有效对接。因此,打破这种人为的封闭、割裂、断层状态,探索学段贯通和多元衔接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为当下值得研究的问题和工作的着力点。

我校充分了利用了九年一贯制的优势,把六年级教育归为中学教育。

篇8: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初步实践

一、化学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高效课堂模式下, 教师和学生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变化。首先, 在课堂上教师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其次, 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有效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 提前印发导学案。课前教师批阅, 能有效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讨论。不过,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课堂评价形式不够灵活

课堂评价的常用手段是语言, 这一点是无疑的。刚上班的时候,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常常去听学校其他老师的课, 起初听见教师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和学生互动交流, 而且时不时的全体同学鼓掌祝贺答对问题的学生, 觉得好像特别兴奋, 能够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后来, 慢慢听得多了, 见得多了, 我就发现这样的评价还是很单调, 第一次使用时效果当然是好的, 但是随着被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 频繁的用同样的方式去评价, 无论是哪个科目的老师都是如此, 那么效果可想而知。所以, 我们的评价不能仅限于语言评价、鼓掌表扬, 因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课堂教学的开放力度越来越大, 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频率更快, 这些方法和手段远不能适应新型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 课堂评价渠道单一, 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渠道太过单一,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太简单, 语言评价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 不能有效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 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接受教师的评价, 课堂氛围往往处于沉闷状态, 甚至有学生会直接爬着睡觉, 对本节课毫无兴趣。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 我们的课堂上的评价方式一直都是如此,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 和学生的互动很少, 所以, 有很多学生会觉得教师没有亲和力, 害怕老师, 走在路上或者在校园里碰到教师也会远远躲开, 不敢上前问好, 甚至有不会做的题也不去问。长此以往,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慢慢消失殆尽, 那么自然会出现偏科等问题。

(三) 课堂评价内容单一, 范围狭窄

以往, 我们的课堂评价往往注重学生个体, 忽视学生集体。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抓住单个学生在学习中的情况进行评价, 这样做的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从而忽略了小组或全班同学的学习表现。而且, 课堂评价偏重对学生口头表达方面的评价, 而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 (如书写、纪律等) 进行评价, 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课堂评价常常注重对表现较优秀或成功的学生进行褒奖, 而对忽略经努力而仍表现拙劣或失败学生进行鼓励, 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情况, 而忽略对学生德育方面进行评价。

二、改革的相关措施

(一) 采用多样的课堂评价形式, 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课堂上除了用到语言评价和鼓掌评价外, 我们还可以想一些行之有效而又不会让学生觉得没意思的评价方式, 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 在一个比较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如对获得成功的学生, 教师可以给其一个小小的“奖品”, 或一段亲切的寄语等, 而对于答错问题或者考试成绩差的学生, 教师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责备, 而应该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 然后鼓励他下次加油。这种无声的“语言”所带来的动力和发挥的作用往往超过用过了千遍万遍的语言评价, 也会让学生觉得和教师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二) 师生平等相处, 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是教师, 学生就是学生, 界限划分得很清楚, 教师就是讲授知识的, 学生就是听教师讲解的, 学生听课, 不敢质疑, 更不敢大胆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课堂上很少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好像很远, 总是不能交心, 那么, 教会评价也就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或者因为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教师也对学生没有评价的积极性, 久而久之, 课堂评价流于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模式下, 我们应该改革弊端, 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指导, 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要加以引导, 要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还要拓宽评价渠道, 从而,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三) 督促小组间合作学习, 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高效课堂提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教师设计导学案时也会将重点部分放在合作交流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由学生完成, 完成后教师对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组长对本组的各成员进行评价, 课代表及时将本节课同学们的意见和想法汇总给教师。我们要多提倡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生师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种渠道的评价。

篇9:数学课高效课堂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高效课堂

探究

上一篇:开展价格信用认证工作的心得体会下一篇:高中生补课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