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改变人生

2024-07-03

大智慧改变人生(精选8篇)

篇1:大智慧改变人生

大智慧改变人生

----观《翟鸿燊国学大智慧讲座》有感

前段时间公司组织学习了翟鸿燊教授的《大智慧》讲座,感觉受益匪浅。翟教授就沟通、思考力、领导取向、孝道几个主题作了深刻的剖析,在融会国际各种极具代表性的哲学主流、营销理论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针对管理科学、决策科学、人才培养、市场营销、企业团队等方面提出一整套独到的解决方案。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其中一讲:沟通无敌。

这一讲主要讲沟通的要素:场景、气氛、情绪,沟通的方法“涣然冰释”,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翟鸿燊教授以《亮剑》片段为案例,解析“李云龙式”的沟通方式。沟通要注意的是,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放下才能承担。一个很会沟通的人,一定很会和自己沟通。一个人格局很小,一个人境界很低,一个人心胸狭隘,怎么能讲出大格局的话。翟教授教我们敞开胸怀、提升格局,获得有效、有格局的高品质沟通。沟通从心开始。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要学习《亮剑》中李云龙的笑。笑能改变自己,笑能给人以力量,笑能创造良好气氛,笑能带给他人愉悦,笑是成功的阶梯。

首先,态度决定一切,沟通决定发展。每个人都会给周围的环境带来影响,所以每个人都要热情友好地对待周围,切忌冷漠与清高。团结合作的前提是融洽,只有真诚的沟通才能使合作更顺利。“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做人做事要考虑周到,讲究办法,更要讲究情商。

其次要放眼全局,眼光有多远、胸襟有多宽广,决定成就有多大。翟教授站在“天人合一”的绝高境地,旁征博引,纵横古今,融合了中西智慧的精华,系统讲解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感受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境界,让我深知一个人要想在思想上有高的境界,那么他一定要不断学习、反省、再学习。智慧是无边的,智慧大于一切,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才能进步,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结合实际,在我们的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因为沟通不畅导致的误会和低效。比如,有时因为几个措词的不当,导致工作不顺利甚至造成口角;有时因为一个问题困扰很久,哪知道能解决问题的人就在自己身边。这些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

因为缺乏沟通,缺乏对同事的了解。所以说,要想提高个人业务水平,提高团队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学会高效的沟通相当重要,那如何能够进行高效的交流呢?翟教授说:“沟通5心: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影响沟通效果的很重要一个因素就是“喜悦心”,好心情不仅使自己在沟通过程中有积极的态度和想法,也能影响到交流的对象。“有和气者,必有悦色,婉容”,试想心里憋着气,黑着了脸同人交流,对方也会因此失去好心情的,本来很好解决的事情很可能会因此无法办成。

另一个是“包容心”,学会包容,学会容忍,是一个高效沟通者的基本素质。“认同别人更容易肯定自己”,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也都有灵光一现的时候,所以要学会包容别人,不能因为与别人暂时的意见不合,影响到交流,有可能错的人是反而是你。所以要有包容的心,就能全方位的考虑问题,避免走入误区。

再就是“同理心”,也就是换位思考,很多时候,为对方设身处地的思考,就能够了解对方的处境和心情,沟通就会变得顺畅。

同样,“赞美心”、“爱心”一样重要,翟教授说“您看待人的想法,就会影响那个人的行为”,“赞美别人会让别人把对的事情继续做下去”;有时候,一句“干的不错”,就能让工作者精神焕发,人都是想要得到肯定和认可的。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夸奖别人,肯定对方的工作,将会给沟通带来莫大的好处。而“爱心”是具有“赞美心”的关键,对家人、对同事、对身边的人、对社会国家充满爱心,才能变得善于发现美,善于赞美一切美好的事物。

高效沟通能力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推进剂,我们要用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去获得最好的沟通。

纵观整个培训课程还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

1、团队:翟鸿燊教授在讲课中引用了《亮剑》中李云龙的部队文化,那就是只许前进,不许后退,敢于拼搏、敢于进攻、敢于牺牲的“亮剑精神”,当骑兵连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而被日骑兵团围困时,连长率领骑兵连战士向日军发动一次又一次进攻。最后只剩下连长一人,依然喊着“独立团骑兵连,进攻。精乃生命之力;气乃生命之能;神乃生命之光。每个企业需要属于自己的魂魄,而我个人认为我们公司现在的魂魄就是充满干劲与胆识。每位员工对待工作都有一种血气方刚的精神,一种不怕困难勇于拼搏,争取拼搏的精神。当这种魂魄凝聚 2

在一起,就成了一股紧紧相拥的团队精神。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一只饿坏了的狼,瞪着猎物期待着拼搏捕杀。

2、关爱:翟鸿燊教授讲课中说到了关爱。关爱身边的人,关爱自己。只有懂得关爱别人,一个人才能理解团队精神,才能更好的与人沟通。一个人只有心中有爱、知道关爱他人的人才有德。这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物资公司赵董事长经常提到的:“公司用人以德为先“这一理念,我想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总之,学习的目的是为之实用,每一次学习是为了更好更快的进步。引用翟鸿燊教授的一句话:“很多人都愿意学习,但是不愿意复习,更不愿意去练习,所以他们没出息。不是学习没用,而是我没用,因为我没用,所以学习没有用。(要重学以致用)”。学习翟鸿燊教授的国学大智慧,反省自己的不足,只有通过学习反省,才能把自己武装起来。在反省中提升,在反省中成长。

篇2:大智慧改变人生

书籍是人类的智慧宝库,阅读是拥有它的唯一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长孩子的见识,推开智慧之门。

【亲子现场】

案例1:

毛主席14岁时被迫辍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读书。每天下地干活的时候,他都会悄悄带上一本书,一有机会就挤出时间来读书。长大后,即使身处闹市,他也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在他故居的卧室里,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毛主席从来都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愈的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愈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60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50年代读,60年代读,到了70年代还读过好几次。

同时,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都会在上面以各种符号标注下来,还写了很多批语。毛主席的良好阅读习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案例2:

敏敏拿着最近一次语文测验的试卷回家,妈妈看了看她的答卷,发现她的客观题答得不错,但是阅读题得分很少,导致整个试卷成绩不理想。

妈妈为她分析了失分的原因,让她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下次如果还是这样就惩罚她。敏敏听了妈妈的话,觉得很迷茫,因为妈妈只是批评她,而没有教给她正确的阅读方法。妈妈加紧了对敏敏的监督。她增加了敏敏阅读题目的数量,每次敏敏做作业的时候,她都会在旁守着,遇到孩子难以解决的问题,她就告诉孩子答案,却没有给孩子讲明是如何思考的。

下次考试,妈妈以为孩子这次的阅读题会有所提高,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敏敏没有学会阅读的方法,没有掌握技巧,所以考试还是一塌糊涂。

【专家剖析】

现在很多孩子着迷于电视和网络,缺少阅读的兴趣,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孩子不喜欢阅读或是不会阅读,无法拥有广博的知识,也不会有深刻的思想,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知道阅读的重要性。

鲁迅先生说:“读书无嗜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精。”博览群书是许多卓有成就者的一个共同特点,三国时期的政治家诸葛亮、唐代大诗人杜甫、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马克思、毛泽东等,都是学识渊博、博览群书的人。他们都是从大量书籍中获得了知识。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约有1400余种,引用了数十个学科、数百个学者的观点。通过广泛而深入地阅读,他的头脑像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不但在哲学上有里程碑式的建树,在文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许多名言警句信手拈来。

阅读对于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社会不断进步,如果孩子只将自己局限于学校课本的狭小阅读范围,就不会有开阔的视野,也难以做出突出的成绩。孩子通过广泛的阅读,会在原有基础上推陈出新,获得对知识的新的理解和感悟。

很多父母批评孩子:“为什么看书的时候抓不住重点啊?”、“为什么读书之后很快就没印象了?”、“为什么阅读了很多书,但是在关键的时刻却用不上啊?”其实,阅读是对间接经验的学习,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才可以使它们为孩子所用。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孔子说:“秘书微文,无所不定”;王安石说:“世之不见全经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

这些古人的阅读方法,在今天还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在信息时代,书籍浩如烟海,父母可以让孩子在自己的兴趣基础上选择阅读,也可以帮孩子选一些好书进行阅读,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丰富孩子的头脑和智慧。

6大妙招帮助孩子的阅读

方法一: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就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如果有条件,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书房,里面摆放一个书架,放置孩子喜欢看的书籍,让孩子自由地阅读喜欢的书籍,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使孩子爱上阅读。

在孩子阅读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慢慢形成稳定的阅读习惯。此外,和孩子一起读书,还可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也有助于父母随时和孩子交流读书内容。

波普尔是犹太裔思想家。他的父母很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在波普尔的家里,除了餐厅之外,其余的地方摆的都是书。在家里的藏书室里,存放着名家的上万册著作。在波普尔还不能完全读懂之前,那些书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波普尔后来说,母亲曾给他们读的瑞典作家塞尔玛的《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波普尔每年都要重新看一遍这本书。广泛的阅读,为波普尔成为思想家奠定了基础。

孩子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强,父母身体力行地读书看报,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还要为孩子买一些适合他们看的书籍,如童话、传说、儿童画报、名著等。另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让孩子发表意见,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美国总统小布什的母亲很重视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她说:“我总是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们一起读书,有时候,我也会让他们读给我听。我的孩子直到长大之后,还保持着和我一起读书的习惯。当他们放假或是有空闲的时候,我们就会轮流读一本名著。有时还会就精彩的部分进行讨论。”

方法二:让孩子明确阅读目的如果阅读的时候没有目的和计划,阅读就犹如大海捞针,徒劳无功。没有明确的读书目的,阅读时间就会被浪费,也不会得到有价值的利用。

孩子的时间本来就是有限的,所以更要在明确的目的的指引下,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书、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书,这样才会发挥阅读的作用。

爱迪生是美国伟大的发明家。他曾经给自己定下目标,要将图书馆的书全部看完,于是,他从第一个书架开始看,想依次读下去。爱迪生是个很有毅力的人,按照他的个性,他完全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一直读下去。

后来,图书馆的管理员对他说:“读书要有目的性,如果没有目的,就不会有所收获,因为时间毕竟有限啊。”爱迪生听了管理员的话,幡然醒悟,从此专攻最感兴趣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最终成为闻名于世的大发明家。

孩子读书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打发时间,有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有的单纯为了应付考试。父母要让孩子明确读书目的,在明确的目的指引下,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和方式。

父母应该让孩子意识到,现在的阅读主要是为学业服务的,所以,首先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为主要目的,其次就是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在做完功课的基础上,可以阅读大量的书,使自己变得既博又专。

方法三:教给孩子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

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快速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想提高阅读效率,首先就要让孩子摒弃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默读、逐字逐句地阅读、不断回头看已经读过的内容等,只有改变这些坏习惯,才会不断提高阅读效率。

孩子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父母要教给孩子基本的阅读方法,让孩子在科学的阅读方法下,提高阅读效率。

常见的阅读方法主要有:

泛读。孩子的书籍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孩子在将课内书籍看好的基础上,去看各类课外的书籍。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作品,要博采众家之长,增加阅读面后再精选。

精读。鲁迅先生提倡在“泛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深入研究下去,否则就不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建树。精读的时候就要学会分析和理解内容,并且尝试朗读和背诵,以提高阅读能力。

有目的的阅读。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在这种阅读中,可以教会孩子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怎么根据问题去寻找相应的参考书。主题式阅读。即针对某一主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阅读。例如孩子在写某一类主题作文时,可以推荐孩子阅读同类主题的优秀文章或名家作品,对启发更开阔的写作思路非常有益。孩子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就会有较大的起色。

方法四:学会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在阅读的过程中,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有很大影响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和习惯,父母要在此基础上,为孩子选择最佳阅读时间。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所以浪费时间的现象严重,父母要适当地约束孩子,当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杜绝浪费时间。父母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阅读时间表,根据阅读内容的深浅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安排阅读的先后顺序。

父母还要教给孩子学会利用零碎时间,以少积多,为己所用,像排队、乘车等零碎时间,都可以用来读书。孩子学会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既可以作为一种休闲,又可以增长见识,丰富精神世界。

方法五:教孩子边读书边做笔记

富兰克林说:“读书之时,宜备笔记和小册子,遇新奇有用之典故词句,就用简短的语句摘抄下来。这个办法有三种好处:一番手抄,凝神酌句,记忆更牢;日后行为演说,可以引用;即使没有实在效用,也可以增加社交趣味。

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40岁的时候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因为家境贫困,买不起书,他就去借书,借到的好书,他就抄下来,反复研读。

他还认真记录民间怪闻异说,积累了大量笔记资料,经过20多年的搜集、整理、加工,70岁时写成了《聊斋志异》,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边读书边做读书笔记,可以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加强孩子的记忆力,因此,父母要教给孩子记读书笔记的方法。

记笔记的方法主要有:原书空白标记。根据自己的爱好用不同的符号表达不同的意思;摘录精辟的论点和结论;在报刊上看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分类剪切;还要学会写阅读心得,记下要点、体会等。慢慢地积累,孩子阅读的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方法六:纠正孩子不良的阅读习惯

篇3:大智慧改变人生

贲老师在文中借这段话引出教师关于备课方式的改变,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只要在原有基础上稍加一点点的改变, 就能成就精彩。

一、变一变用途, 经典习题变例题, 提升探究味道

片断一:《三角形的分类》

大家都知道在学完三角形按角分类之后有这么一道道经典习题:图中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被信封给挡住了, 请你判断一下, 它会是什么三角形?

一位教师却是在课的伊始, 就呈现图三, 并让学生去猜测:这个三角形被挡住的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学生根据角的分类, 大胆猜测, 总共得出五种结论:两个锐角, 两个直角, 两人钝角, 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 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教师分别板书在黑板上。

接下去, 老师让学生在预发的作业纸上去把这五种情况全部给画出来,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 验证得出两个直角和两个钝角都是不可能的。于是,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按角分只有三种情况:三个都是锐角, 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最后, 再让学生自己给这三种三角形命名, 学生很自然得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另外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在这堂课里, 老师把一道经典的习题, 改编成了一道例题, 学生通过大胆猜测、动手操作、实践验证、合理分类等环节, 对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构成有了宏观又具体的认识, 这也正应验了那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变一变材料, 增加点素材, 完善体系构建

片断二:《正比例》

北师大版六下教材“正比例”, 教材安排了这样的问题串:问题一是下面是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 把表格填写完整, 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

问题二是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问题三是一辆汽车以90 千米/时的速度行驶, 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 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最后总结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其中一种量扩大 (或缩小) , 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 (或缩小) , 两种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这样的教学会很顺畅, 学生也能准确判定两种量之间的关系, 但学生对正比例关系的体验却不会很深。特别是后续学习反比例之后, 由于学生对变量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不够全面和到位, 就特别容易造成混淆。如果在教学中能先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给学生, 除了教材给出的三种素材, 我们再加入食堂粮食剩余情况统计、股票行情统计图、父子年龄变化情况统计等, 然后告诉学生我们这节课要学习“正比例”, 让学生从中去找出成正比例的量。学生有了上节课“变化的量”的经验积累, 很快发现这些素材中都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变量, 但关系是不一样的。经过分类, 学生发现有一类是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增加的;还有一类是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的, 还有一种量是时而增加时而减少的。由于学生在生活中也曾有过一定的关于“正比例”的经验, 因此, 这时大多人会认为第一类的关系就都是正比例关系。接下来, 我们再组织学生针对第一类中的两种变量做深入研究, 学生会发现这一大类又可分为两小类, 第一小类是一种量扩大, 另一种量也扩大相同倍数, 而第二小类的倍数关系是不一样的。这时我们再来聚焦第一小类, 让学生通过表格、文字等形式对“成正比例的量”进行细致描述、刻画, 学生对正比例的认识自然更深刻。再辅以下一节课的学习———“画一画”, 配合直观的正比例图像, 学生更是理解透彻。而且, 这样的学习是具有很强张力的, 在接下去“反比例”的学习中, 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按照上述学习流程进行自主学习。

由于素材的增加, 学生相对来说会感觉困难点, 过程中需要停下来独立思索, 但正是因为学生的思考而使课堂涌动着生命的光彩, 也正是老师的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动, 课堂的效果却大增, 很好地帮助学生完善了知识体系的构建。

综观上述的几个案例, 我们会发现, 精彩仅仅是源于非常细小的改变, 正如乔布斯所言:“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我们的数学教学也一样, 有时, 只需小小的改变, 小小的创新, 只要我们稍微再用心那么一点点, 展现的却是不同的景象。教者若有心, 学者必得益;微小的改变是一种策略, 折射出来的却是一种大智慧, 成就的更是一番真精彩。

参考文献

[1]贲友林.改变一点点, 一点点改变[J].小学数学教师, 2014.5

篇4:小改变,大智慧,真精彩

【关键词】改变;智慧;素材

特级教师贲友林在文章《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中有一段关于苹果公司近些年的经营历程的话:2001年,从做iPod开始,苹果公司以微小的创新与持续的改变,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产品。在iPod中加入一个小屏幕,就有了iPod Touch的雏形。有了iPod Touch,再加上一个通话模块,就可以打电话了,于是,就有了iPhone。有了iPhone,把它的屏幕拉大,又变成了iPad。正是这一步一步微小的改变,成就了“苹果”的传奇。

贲老师在文中借这段话引出教师关于备课方式的改变,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只要在原有基础上稍加一点点的改变,就能成就精彩。

一、变一变用途,经典习题变例题,提升探究味道

片断一:《三角形的分类》

大家都知道在学完三角形按角分类之后有这么一道道经典习题:图中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被信封给挡住了,请你判断一下,它会是什么三角形?

一位教师却是在课的伊始,就呈现图三,并让学生去猜测:这个三角形被挡住的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学生根据角的分类,大胆猜测,总共得出五种结论:两个锐角,两个直角,两人钝角,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教师分别板书在黑板上。

接下去,老师让学生在预发的作业纸上去把这五种情况全部给画出来,学生通过动手实践,验证得出两个直角和两个钝角都是不可能的。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按角分只有三种情况:三个都是锐角,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最后,再让学生自己给这三种三角形命名,学生很自然得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另外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在这堂课里,老师把一道经典的习题,改编成了一道例题,学生通过大胆猜测、动手操作、实践验证、合理分类等环节,对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构成有了宏观又具体的认识,这也正应验了那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变一变材料,增加点素材,完善体系构建

片断二:《正比例》

北师大版六下教材“正比例”,教材安排了这样的问题串:问题一是下面是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

问题二是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问题三是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最后总结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其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两种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这样的教学会很顺畅,学生也能准确判定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但学生对正比例关系的体验却不会很深。特别是后续学习反比例之后,由于学生对变量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不够全面和到位,就特别容易造成混淆。如果在教学中能先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给学生,除了教材给出的三种素材,我们再加入食堂粮食剩余情况统计、股票行情统计图、父子年龄变化情况统计等,然后告诉学生我们这节课要学习“正比例”,让学生从中去找出成正比例的量。学生有了上节课“变化的量”的经验积累,很快发现这些素材中都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变量,但关系是不一样的。经过分类,学生发现有一类是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增加的;还有一类是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的,还有一种量是时而增加时而减少的。由于学生在生活中也曾有过一定的关于“正比例”的经验,因此,这时大多人会认为第一类的关系就都是正比例关系。接下来,我们再组织学生针对第一类中的两种变量做深入研究,学生会发现这一大类又可分为两小类,第一小类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扩大相同倍数,而第二小类的倍数关系是不一样的。这时我们再来聚焦第一小类,让学生通过表格、文字等形式对“成正比例的量”进行细致描述、刻画,学生对正比例的认识自然更深刻。再辅以下一节课的学习——“画一画”,配合直观的正比例图像,学生更是理解透彻。而且,这样的学习是具有很强张力的,在接下去“反比例”的学习中,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按照上述学习流程进行自主学习。

由于素材的增加,学生相对来说会感觉困难点,过程中需要停下来独立思索,但正是因为学生的思考而使课堂涌动着生命的光彩,也正是老师的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动,课堂的效果却大增,很好地帮助学生完善了知识体系的构建。

综观上述的几个案例,我们会发现,精彩仅仅是源于非常细小的改变,正如乔布斯所言:“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我们的数学教学也一样,有时,只需小小的改变,小小的创新,只要我们稍微再用心那么一点点,展现的却是不同的景象。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微小的改变是一种策略,折射出来的却是一种大智慧,成就的更是一番真精彩。

【参考文献】

[1]贲友林.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J].小学数学教师,2014.5

篇5:大智慧改变人生

宫殿的主人答道:“若是这样,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我这里更适合你居住的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有人来阻止你;我这里有非常舒服的床铺,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会有人来打扰你;而且,我保证这里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做。”

这个人非常满意的住了下来。

开始一段日子,他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乐。渐渐的,他觉得有点寂寞和空虚。他就去见宫殿主人,抱怨道:“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过久了也没有意思,对这种生活我已经没有一点兴趣了,你能否为我找一份工作?”

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就不曾有过工作。”

又过了几个月,这个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去见宫殿的主人:“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你不让我工作,我宁愿去下地狱,也不愿再住在这里了。”

宫殿主人轻蔑地笑了:“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实话告诉你,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这里虽然没有刀山可上,没有火海可蹈,可它能毁灭你的理想,腐蚀你的心灵,甚至让你变成一具行尸走肉,这不是活地狱吗?”

篇6:人生大智慧

【社交说话礼仪】

1.有人在说某人坏话时,你只微笑。

2.不要把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

3.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

4.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5.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

6.尊敬不喜欢你的人。

7.气质是关键,不要从众,合适就好!

【从心计学看7个笑容】

1.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一笑,素养;

2.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一笑,大度;

3.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豁达;

4.无奈的时候能达观一笑,境界;

5.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大气;

6.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一笑,自信;

7.失恋的时候能轻轻一笑,洒脱。

【失败人生的五5种思维】

1.我不想做。懒散和懈怠是生活毒药也是失败人生的基因;

2.我没想到。成功者总是留意任何情况下的每一种可能;

3.我尽力了。尽力不等于尽心竭力;

4.这不可能。如果相信美妙,美妙生活就在眼前;如果自我设限,限制就会无处不在;

5.没人帮我。成功者本身都是一个巨大磁场。

【想上进就去努力培养,别说很难】

1.培养自信的语言

2.让你的笑容像阳光一样

3.紧张的时候深呼吸

4.别为小事生气

5.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6.悲观时,进行自我暗示

7.每天自省一小时

8.戒烟戒酒,戒掉恶习

9.永远是跑步一族

10.定期体检,为健康护航

11.养成不屈不挠的风格

12.记住别人的姓名。

【这些事很简单】

1.每天11:00点前睡觉,每天6:30点前起床;

2.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梦想;

3.多锻炼身体,身体垮了什么都没了,男人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

4.努力学习赚钱的本领,钱是一个人活着的根本,是做人的尊严;

5.常回家看看老妈老爸,常给兄弟姐妹电话,亲情是最珍贵的感情。

【很经典的6句话】

1.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2.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3.命,乃失败者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

4.打动人心的最佳方法,是谈论他最珍贵的东西。

5.品格不由你占有的东西决定,而是由你匮乏的东西塑造的。

6.郁闷时蹲下来抱抱自已,原谅别人也放过自己。

【一只龟的四个哲思】

1.永远脚踏实地而不虚张声势,一群人中最安静的那个往往是最有实力的;

2.永远耐住寂寞而不头脑发热,因为折腾是检验人才的标准;

3.永远稳步前行而不急功近利,因为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定状态;

4.永远低调从容而不着急上火,先有千年王八才有万年的龟,积累很重要!

【励志语录】

1.上帝让我成为一个有实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好看的布娃娃。

2.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相信别人的嘴。

3.一个轻易的决定,导致了后面的蠢蠢欲动。

4.放弃自己,相信别人,这是失败的原因。

5.未来的世界,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2013多些善举】

不要对有信仰的人用猥亵讥讽言词,没信仰就没底限。

【简单四句话让你受益终身

1.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该是你的终会得到。

2.压抑自己没必要,奉承巴结也没必要。保持应有的人格力量将赢得更多机会和尊重。

3.不要对谁特别好,也不要对谁特别不好。永远不要被少数人所利用。

4.相信自己比依赖别人重要。用尽心机不如静心做事。

【男人最不该做的7件事】

1.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干嘛,混日子)。

2.浪费时间(比如游戏或者滥情)。

3.不独立(等着别人来搭救)。

4.被动的活着(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要么就什么也不做)。

5.不规划自己的人生。

6.不学习吸收信息。

【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训】

1.现在睡觉的话,会做梦;而现在学习的话,会让梦实现。

2.我无所事事的度过了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们所期望的明天。

3.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学习都征服不了,那你还能做什么?

4.今天不想走,明天就要跑了。

5.此刻睡觉的口水将变成明天流下的泪水。

【十大醒脑哲理】

1.你其实是个小人物。

2.按常理出牌的是少数。

3.天上不会掉馅饼。

4.没人能卖给你后悔药。

5.自私是人的天然本性。

6.小瞧别人会误人害己。

7.最爱的往往都得不到。

8.贵人不一定都是好人。

9.“独木桥”有时比“阳关道”还好走。

10.好人不一定总有好报。

【14个值得推荐的个人提升方法】

1.每天读书;

2.学习新的语言;

3.打造你的灵感空间;

4.战胜你的恐惧;

5.升级你的技能;

6.给未来自己写封信;

7.承认自己的缺点;

8.立即行动;

9.向你佩服的人学习;

10.减少上网的时间;

11.培养个新的习惯;

12.让过去的过去;

1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智言趣语】

1.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

2.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喜欢的就珍惜,珍惜的别放弃。

4.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

5.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6.守护自己的人,也守护别人眼中的自己。

7.所有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实用沟通技巧】

1.对沉默寡言的人:有一句说一句,一字千金。

2.对炫耀的人,赞美多于10次。

3.对优柔寡断的人:多用肯定性语言。

4.对知识渊博的人:真诚聆听,赞美。

5.对慢郎中式的人:配合他的步调,因势利导。

6.对急性的人:说话简洁明了,不托泥带水,几句话就切入要害。

【口才 三要点】

1.说话要落落大方,使人家感觉你是一位品德修养的人。

2.说话时也不要和对方抢着说,要心平气和,耐心地听对方说完,自己在补充。

3.跟异性交流时,要大胆一些,对方也是平常人一样,害怕或担心,只会使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说话技巧】

与聪明人说话,要见识广博;

和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要有辨析能力;

与位置高的人说话,态度要轩昂;

与有钱的人说话,说话要豪爽;

与穷人说话,要动之以情;

与位置低下的人说话,要谦逊有礼;

与上司说话,须用奇特的事打动他;

与下属说话,要用切身利益说服他。

【学会说话,你将事半功倍】

1.说话要注意场合,不看场合,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一种拙劣的表现,往往会事与愿违。

2.把握时机,言语得体,正所谓“说得好不如说的巧”。

3.语言风趣智慧,效果更佳。

【建立人脉需要做到】

1.学会换位思考;

2.学会适应环境;

3.学会大方待人;

4.学会低调做事;

5.学会赞美他人;

6.学会对人礼貌;

7.学会检讨自己;

8.学会感恩;

9.学会遵守时间;

10.常怀一颗平常心;

11.学会忍耐;

12.记得信守诺言;

13.记住言多必失;

14.待上以敬,待下以宽!

【励志语录】

1.日给你温暖,月给你温馨,风给你浪漫,雨给你温润,你要自已加油。

2.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3.成功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4.当所有人都在指责,阻止你的时候,你唯一的办法不是放弃而是坚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5.裸眼看世界 别带色彩。

【送给工作几年又迷茫的人】

1.迷茫是正常的,不用恐惧;

2.仔细思考自己的长处,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3.牺牲一点休息时间,打造自己的专业能力;

4.敢于尝试,有按着自己直觉走的勇气;

5.结实更多圈里的高手,新的工作机会往往来自这里;

篇7:从书中感悟人生大智慧

喜欢上一本书,有时不是主动的选择,而是有某种机缘巧合。在绘本《狐狸爸爸鸭儿子》教学活动中,听到一个5岁的孩子说出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再坏的人也有善良的时候。”正是这句充满辩证的语言,让我重新走进绘本,开始尝试把自己变成不识字的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图画的体验上,而不再仅仅通过文字了解故事情节。

再次欣赏绘本,这本充满爱与感恩的书,孩子读到的是“好与坏”“是与非”的辩证思考,而我读到了对生活的感悟。

学会放弃

在书的引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吃鸭蛋,还是吃肥嘟嘟的小鸭子?”人生往往面临很多这样的选择,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弃眼前的美味意味着接下来要面对的是隐忍和坚持。因为狐狸毕竟不是母鸭,要付出比母鸭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并且这种付出之后的结果还可能是一无所获。学会“舍”,需要一定的胸襟与气度。让我们来看看,狐狸舍弃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先看看蝴蝶页上“狐狸的孵蛋记录表”。

狐狸为了梦想中的大餐,每天忍饥挨饿地孵蛋,可鸭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他越记越不耐烦,刚开始字还是工工整整的,到后来不仅字变少了,有几天的记录还变成了“鬼画符”……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21天,多么难熬啊!为了梦想,狐狸舍弃了眼前的美味,舍弃了悠闲轻松的生活。

我们每一个人,梦想中都会有一只“肥嘟嘟的小鸭子”,这只小鸭子可能对每个人的含义是不同的。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能坐享其成,都要经历困难与挫折。为了梦想,我们就要学会狐狸的“舍”,才会迎来“得”。

当我们选择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时,就意味着像狐狸一样,舍弃了悠闲轻松的生活,于繁琐忙碌的工作中见证孩子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得”。学会为了梦想勇敢去舍弃,用积极的心态体验我们所得到的。如此,回首我们走过的每一段时光,都会是精彩纷呈。

积极面对

走进书的内文,这个难熬的过程就被表现得趣味盎然。狐狸每天妙招奇出,想尽办法来孵蛋,最后还发明了用舌头玩蛋的游戏。

在此过程中,狐狸的情绪可谓干变万化:每一页上,他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的组合都不一样,揭示出他憧憬、狼狈、恼火、无奈、错愕、惊喜等种种心理活动。而这些情绪的变化,只有从精美的画面中才能体验到,仅仅从文字中是很难读到的。

为了安全、成功地孵出鸭子,狐狸尝试了各种方法,就像我们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始终都在寻求更科学的沟通交流手段。当狐狸将蛋小心翼翼地绑在身上时,就在自己的身上捆绑了一份责任,不管走到哪里,这份责任始终无法抛弃;为了这份责任,它付出了更加艰辛的努力。

我们每个走进幼教的人,正如同这只将蛋绑在身上的狐狸,责任与压力同在,每天都在担心怀中的蛋出现意外,所以我们很多老师提到自己的工作时用了“战战兢兢”一词;然而我们的心里也同狐狸一样,期待明天那只肥嘟嘟的小鸭子能够破壳而出。看看狐狸的表情,紧张中带着憧憬与快乐,不正是我们自己的写照吗?

敢于担当

当毛茸茸的小鸭子破壳而出,用稚嫩的声音喊出“爸爸”时,狐狸曾经的幻想就此破灭。看它惊讶的表情,就知道此刻它内心充斥的狂风暴雨。

它失去了曾经无限向往的美食,迎来了一只对它充满依赖的“鸭儿子”。不仅吃不到美味的大餐,还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理想与现实就是这样大的差距。当我们面对这样巨大的落差时,是乐观面对即将承担的更重的责任,还是悲观放弃?再次看到狐狸的选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父爱”的伟大,还有面对意外出现时那份宽容与担当。我想这对我们每个人的启示是意义非凡的。那么选择了担当,是否就意味着选择了痛苦和艰辛呢?

看书的最后一幅画,不会游泳的狐狸用绳子绑着自己,手拿树叶,陪小鸭子游泳;他们还张嘴大笑,真是开心极了。狐狸快乐、宠溺的表情,何尝不是在享受这份付出——失去了一顿大餐,收获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舍得某种物质,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精神。有所舍弃,才能有所追求与收获。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反而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懂得放弃,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饱满、旺盛!

轻轻地合上书本,看看书的封底,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是那样的宁静、温馨,正如作者的初衷,这是一个关于感恩与温情的故事,在孩子看来,讲述的是一个坏人被感化为好人的故事,静静地欣赏每一幅画面,我读到的是人生的哲理和对未来的思考。

每一本书,只有静下心慢慢品味,才能感悟到更多;孩子就像一本书,我们每个人都在说“读懂孩子”,可要真的“读懂”他们。需要我们抛弃浮躁与功利,耐心去“读”,用心去“思”。随时告诫自己不妄下结论,静待花开,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是那只“鸭蛋”,终有“破壳而出”的一天,变成一只能够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的“小鸭子”。

篇8:戏曲小舞台,人生大智慧

一、戏曲舞台是写意的

“写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高境界,写意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最高境界,讲的是虚与实相结合,以戏曲中虚拟的表演程式和假定的舞台原则构成写意性。戏曲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讲究美、传神。对生活环境来说力求虚,对表现人物心情来说又力求其真,从而达到写意的境界。如《三岔口》中扮演刘利华与任堂惠的演员在大白光的舞台上,用表演来表现晚上摸黑对打就是最好的说明,他们用倍加警惕的神色和凝神倾听的姿态, 搜索那些钢刀劈砍的声音和脚步移动的声音,并且用敏锐的触觉和听觉,捕捉来自对方的各种击打,从而在强烈的灯光照射的舞台上,创造出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情境,通过表演编织成黑夜的环境,令人叹为观止!在京剧《霸王别姬》中又是通过虞姬的念白写景,观众根据念白叙述,随着虞姬表演的情感描述,看到并且感受到四面楚歌的悲凉情境。再如蒲剧艺术家王秀兰表演的《烤火》一折,把“冷”这个字表演得淋漓尽致,观众在炎炎夏日看过表演之后,顿时感觉后背凉气直入,这又是通过表演写景。又如《雁荡山》这出戏,既没有唱又没有念,是比较特殊的一出戏,如何交待情景?它运用了唱念做打中的“做、打”来写景,利用身段和对打表演表现士兵在水里打斗的情境。让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来明确环境。还利用龙套来写景,来表现军队。借用一桌二椅、马鞭、船桨等来表现环境,舞台利用道具给予观众某种信号,从而唤起观众的生活经验和想像力,使观众理解和承认剧中人在骑马、在划船等。这种无中生有的表演,使观众得到的印象既真且美,享受到神似的审美快感。又如演员在表演看花、闻花、摘花一连串的动作时,巧妙地用身段、表情演出来,让观众感觉到那种没有花胜似有花的艺术境界,不禁拍案称奇,且令人叫绝。 戏曲舞台上用水旗表现海洋、车旗表现车碾、风旗表现刮风、云片表现云雾、布城表现城墙、高台表现高山等, 简单的道具符号加之表演写景叙情,达到了“以形写神, 立象尽意”的艺术境地。这就是我们“写意”的戏曲舞台。

二、戏曲舞台是严谨的

戏曲舞台上的虚拟化表演,代表性的简单化道具, 不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而是有着严格的生活依据的。 不论你的动作如何虚拟,道具如何简单化,它都不能脱离生活、缺乏真实感,否则就会使观众看不懂。各门类艺术都起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戏曲当然也不例外, 只不过戏曲的身段动作、道具布景是戏曲化的,而这种戏曲化不是模糊的,是清晰可见的。在川剧《秋江》一折中,老艄翁和陈妙常的上船身段动作的设计,由一站一蹲、幅度由大变小、左右摇摆的动作表现上船时船身晃动的情景,再现了真实的水中之船。又运用身段步法中的云步,表现船在水中行走。舞台是简洁空旷的舞台, 舞台上没有任何装置,在演员不表演的时候,只是一个朴素简单的舞台,戏曲就是这样奇妙、妙不可言,有了简单的道具,夸张和提炼加工过的身段表演,加上观众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准确表达了故事情境,观众不仅拍手称绝,更为设计者的灵工妙想为之赞叹。之所以说严谨实际就表现在这里,如果演员的动作设计和道具设计不是来源于生活,观众有再多的生活经验也是不成功的, 不依据生活动作设计,随意拼凑或幻想是不可行的,它表达不了故事情节,表现不出地点,也表现不出季节, 更不能写景、描景、画景了。《秋江》这一折戏,通过各种身段表演,犹如一幅美丽的国画展现在观众面前, 让人看过之后产生了两种感觉,不仅看了一出戏,同时也欣赏了一幅美丽的国画。演员的表演是无形的,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景,从而有感而发,体味情与景合、情景交融。

舞台上最基本的装置“一桌二椅”,不围椅被时它是类型化的、共同化的,即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而通过桌椅的摆放变化,椅被色彩的转换,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情节和不同的地点。这种变化不是随意的变换,是有着严格的舞台程式的,遵循着严格规范的程式,表现不同的场合地点,又根据剧情的需要使一桌二椅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既可表现宫廷,又可表现公堂; 既能代表军帐,又能代表洞房;即可展现富贵之宅,又可展现贫民茅草之屋等等,此类例证举不胜举。观众根据摆放的不同和色彩的变化,清晰地看到剧情所要表达的场所。一桌二椅在百般变化中不失“意”,在简洁朴素中展露着自己的独门绝技。这种“不失意”,就是严谨。 要求从生活中来,把生活的场景经过加工提炼达到舞台上的艺术生活化,这种生活化既不失真,又高度美化的舞台艺术效果,才能准确地表达情与景。

三、戏曲舞台又是自由的

“自由”,如何自由?例证即可说明自由。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镜框式的舞台,它的空间当然是有限的。而我们就是利用这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的时间与空间,这是戏曲艺术的特色,是独有的特征。用“无”来表现“有”, 即“无中生有”,更体现了它的自由。戏曲舞台上不摆放任何实景,它是依靠演员的各种身段表演,表现风、 雨、雪,船、马、车,江、海、湖等。在空旷的舞台上, 通过演员表演展示情境。在几分钟的表演中根据剧情需要,舞台时空可以自由变换,这是其他艺术门类不可能表现的艺术形式,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戏剧形式。 戏曲舞台的妙处就在于它不受任何写实布景和写实道具的主宰,而是靠演员的表演和简单的道具提示表现情境, 从而给观众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这就是戏曲舞台的特色。

舞台上的布景和道具如果是实的,属性明确、边界固定,那就无自由之谈,也就失去了戏曲舞台的价值。 有了实景的限制,观众直观到了这个景物,演员也就不用表演了,戏曲艺术的特色也失去了。与其他艺术类同, 戏曲艺术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戏曲舞台是舞台时空的高度自由,是戏曲艺术的特点,是长期积淀于我国传统艺术实践和戏曲舞台实践之中的。戏剧演出是一个运动流程,它是通过舞台动作的运动流程来反映舞台的行动——戏剧情节的运动流程。戏曲舞台美术不仅仅是完成空间环境,而是要升华到表现剧情、人物的情感和剧情意义。

“景随人移,人走景动”,“人在景在,人走景消失”, 情景交融、以情代景、景随情生的特殊形式推动了戏曲舞台的时间和空间,推进了剧情。戏曲舞台艺术超越了有限的舞台时间和空间限制,在表现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上获得了彻底的解放和最大限度的自由,它可放可收的特质,使得戏曲舞台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戏曲故事和形形色色的戏曲人物。虚拟的表演冲破了舞台物质条件的制约,使得广阔无垠的精神领域成为自己的表现对象。

四、戏曲舞台又是抒情的

戏曲舞台上所展现的故事情节,不论它表现喜怒哀乐还是表现鬼怪妖神都是美丽的。戏曲艺术是描景、抒情、写人浑然一体的艺术形式,戏曲艺术形态涉及诗歌、 音乐、舞蹈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以抒情见长的艺术, 而抒情性又是戏曲的总体特征。戏曲选择的文学语言是诗的语言,这种诗的语言源自抒情性和叙事诗,戏曲以诗歌、音乐、舞蹈的综合艺术形态搬演故事,在舞台上叙述着诗画一般的故事情节。例如昆剧《牡丹亭》中《游园》一折杜丽娘的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镜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在这段唱词中,人、情、景直接用语言揭示出来,观众即随着演员的表演体会到杜丽娘内心的情感,又体味到了抒情的手法。又比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楼台会”“哭灵”等, 就是抒情性很浓郁的重点场面,观众的情感随着表演波澜起伏,见情见景。

所以情与景依托于抒情性,抒情性离不开情与景。 它们不是孤立的、无联系的,而是通过表演描绘所见所闻, 引发自己的行动,激起自己的思想活动,抒发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达到触景生情的艺术效果和艺术目的。从而形成有机统一体,在戏曲舞台上展现戏曲化的人物故事。

上一篇: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作文500字下一篇:2016年致供应商的联络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