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如何读懂三中全会公报

2024-07-10

解读:如何读懂三中全会公报(通用11篇)

篇1:解读:如何读懂三中全会公报

解读:如何读懂三中全会公报

公报是党和国家公开发布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的新闻报道性公文。公报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新闻性。

除了‚公报‛之外,一般党的系统还有‚决定‛、‚决议‛、‚文件‛,政府系统还有‚工作报告‛。

《法制晚报》记者盘点1978年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发现每次三中全会均在闭幕当天发布公报。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字数最多

公报其实就是会议对外发布的新闻报道,将会议的主要信息向大家告知,所以在字数上会有所控制。

从最近几届来看,一般为两三千字。盘点7次公报,字数最多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公报,约7650字。

而此后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布了历届以来字数最少会议公报,约520字。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为5059字。

‚三段论‛重点突出用词严谨

历届三中全会公报一般分三大部分:开篇、正文和结尾。开篇通常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会议的基本信息,结尾一般是号召贯彻全会精神。

‚公报正文部分是会议的主要内容,但公报并不会谈特别具体的问题,只是会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告知。如果涉及改革,就把改革的主要内容说一下,让大家心里有个数。‛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王文章副教授分析说。

审议党的纲领性文件是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公报正文中一般都有专门段落点出审议通过的重要‚决定‛。

公报中会包括对政治思想理论的表述。会谈及经济形势和改革任务,除了肯定成绩,也可能会提及或流露出某些问题和不足。

从公报内容可以预判出改革攻坚区。公报会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此前几届三中全会都会发布‘关于改革的若干决定’,与公报主要以发布会议信息为主不同,‘决定’谈的是具体的改革方案,字数也比公报多,一般有万余字。‛王文章解释说。

有媒体评论指出,公报措辞一般也有严格意义,政改历来强调‚既积极又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实施。如果文件只说‚积极‛或者‚稳妥‛,将可能意味着某种方向性调整,引出十分复杂的解读猜想。

三中全会公报如何执行?

新华社报道称,三中全会作出重要‚决定‛后,将由各届全会、中央工作会议、国务院具体落实。实际上三中全会涉及改革面比较广。

11月5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光明日报》刊文称,三中全会‚决定‛是一个‚五位一体‛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全面推进统筹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的改革以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因此具体执行时,除了国务院各部门之外,社会各界都会参与其中。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王文章副教授对法制晚报介绍,公报发布后的一两天内,就会发出‚关于改革的若干建议的决定‛,细化的改革在‚决定‛里面有,接下来就开始执行了。

历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方案回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达7000多字的公报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因

为1978年中国正处于社会大转折时期,在当时的形势下,需要说的问题比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既要思想解放、平反冤假错案,又要进行改革开放,解决农业问题、发展问题,所以涉及面会比较广泛。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1988年,十三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确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扫清了道路;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政策方向;

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企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篇2:解读:如何读懂三中全会公报

一张图读懂三中全会公报(图)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近5000字,该怎么看?里面提到的改革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改革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会议闭幕当天,新京报对全会公报进行了梳理。

篇3: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

“十一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006年初)

十七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7年提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2009年底)

十七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2010年10月26日形成和强化共识)

关键词一:主线

科学发展观为主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关键词二:坚持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方向;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突破口:

扩大内需为主的结构调整。

关键词:三攻坚时期

1.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多变, 中国面临挑战和机遇更复杂和迫切;

2.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3.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时期。

相关连接:

近期贵州省委省政府及百姓关注的热门词:“又好又快、更好更快”

篇4:8个数字带你读懂六中全会公报

这次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

全会释放了哪些重要信息?听听权威专家怎么说。

一个主题:全面从严治党

全会提出: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的整体设计,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渐次展开、深度推进。坚定不移地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不竭动力。

两大板块: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加强党内监督

全会提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在1980年就出台《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30多年以来,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巨大变化。新制定的准则突出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等内容,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系统解决当前一些地方党内政治生活出现的庸俗化、随意化、搞“小圈子”等问题,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根基。

全会提出: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专家解读:在公报中,“监督”出现40余次。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表示,此次全会通过党内监督条例,给党内监督再添利剑,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加强对同级党委监督,调动民众反腐积极性,致力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

三份文件:完善制度

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专家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我国公务员队伍中党员占绝大多数,党内监督至关重要。以重新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为龙头,加上之前公布的问责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使党内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

十八届三、四、五、六中全会,分别专题研究了四个全面中的一个“全面”: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布局;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专题研究。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既是经验总结又是全面部署,这标志着党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总体框架逐步完善。

五个“反对”

全会提出:

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

反对隐瞒实情、报喜不报忧

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

六个“不准”

全会提出:

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

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

对党员反映的问题,任何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不准隐瞒不报、拖延不办

涉及所反映问题的领导干部应该回避,不准干预或插手组织调查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

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七个“禁止”

全会提出:

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对领导人的宣传要实事求是,禁止吹捧

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

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

坚决禁止向党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

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

禁止领导干部家属亲友插手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

八个“不允许”

全会提出:

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

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

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违反这项制度。

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

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戴焰军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尤其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和纠正执行党的纪律宽松软的问题,保持对纪律的尊重和敬畏,这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准确切口。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表示,十八大以来,反腐成效明显,赢得海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现在尤其要保持足够“定力”,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让反腐利剑时刻高悬,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公报提出的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表明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

篇5: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

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2日下午在北京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等十五个方面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用“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等“三个解放”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全会公报既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不乏新的视角和立意。

新,首先体现在改革总目标的设置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提出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时间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是制度的现代化。这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第一次设立的宏大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掀起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改革,在最短时间内成功解决了世界最广大人口的温饱问题;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农村改革引入到了城市,深化并丰富了改革的范围和内涵,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打下了基础。但相对而言,遵循的是重点领域先行突破的改革思路。十八届三中全会,既在改革广度上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五大层面,而且深入到了制度肌理当中。时间表的设置,也从“小康”的民生导向,推进到了兼顾民生和制度导向。这实际上是执政党作出的新承诺。

新,还体现在了对市场角色的全新定位。公报中,特别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此前的表述,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两字之差,区分出来的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表述,更加强调市场作为资源主要分配者的地位,其中隐含的强调信号是,政府应该习惯于做市场仲裁者的地位,习惯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担当主要供应者的作用,为民生托底。除非市场失灵,政府理应管住“闲不住的手”。

在公报中,对此多有论述。比如,“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等,指向的都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这对于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作了最权威的诠释。

新,还新在对法治的高度强调。在建设什么样的政府上,公报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在如何建设法治中国的问题上,公报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操作路径。

建立服务型政府,事实上早在实践探索当中。近期,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的先行,地方政府改革的启动,已经描绘出了一幅行政职能转变的新画卷,而核心上向社会让渡可以放手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合力。而公报中对司法体制改革使用的“依法、独立、公正”三个词,也预示了法治建设的现代化,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新,还新在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改革的态度。公报将这些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最”,既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也体现出了改革的创新。比如,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可以展望,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新,还新在对于城乡二元结构弊端的坦率表述。公报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城乡一体”,表明的是推动城市和农村发展权利、发展机遇将更加注重平等性,“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表明的是对土地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林地使用权是农民财产的主要来源,如何加快土地确权进程,用土地流转或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帮助农民财产增值,不仅涉及到广大农民福祉的保障,实际上也涉及到潜在的庞大市场能否开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农民群体成为市场的新生主力军,那么不仅全国庞大的产能有望消化,而且宏观经济可以形成内生性发展的良性循环,而不必过多依赖出口型经济和投资型经济,这既对于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找到经济增长的可靠支撑点起着关键作用,也对让更多人享受改革成果起着关键作用。让农民群体加入到市场中来,是最好的城乡平权的实现方式。

新,还新在提出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公报指出,“通过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为处理好央地关系,提高科学调控水平指出了路径。现实中,一方面,由于预算管理尚不够科学化专业化,因此,善用公共财政的水平,还有待提高。预算管理的粗放,既导致了突击花钱、搞形象工程等现象的屡生不止,也成为滋生需要改进的八项作风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随着公共财政向民生项目的支出比重越来越大,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趋于紧张。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征收“过头税”、“过头费”的乱象。那些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对楼市调控的态度也较为游离。这导致央地两方面在宏观调控的步调上,并非总能保持一致。因此,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一方面必须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必须完善税收制度。除了加大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的力度外,培养地方长期稳定的税种,改变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尤其重要。只有建立起更科学的央地税收制度,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统一才有可能,地方政府的施政惯性从注重短平快高向注重长效绩效转变,才有基础。可以说,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抓住了央地关系的关键。

新,还新在对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空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模式中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是GDp数据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大气、江河海洋、土壤土质的大面积恶化。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仅GDp增长的成果都将被吞噬,而且将影响到当下和未来公众的基本生存权。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此前就已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

事实上,从今年6月开始,总书记就已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再也不能以GDp论英雄”。新的制度优化的核心,就是改进现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此外,具有最大产能的国有企业,也需要在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中起到带头作用。不止一次事例表明,一些国有企业,在贡献着最多GDp的同时,也成为污染的最大贡献者。而由于行政级别的限制,由于地方对GDp和财税、就业的渴求,对于显见的污染无法监管治理。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还要求对于国企改革的内容,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双重推进,以此带动全社会加入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程中来。

篇6: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

(9处新提法10个关键词7大新意11大看点)

第一部分:9处新提法及专家点评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过去我们讲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和人民的关系,最早是国家统治,后来讲国家管理,现在我们又确立了国家治理。统治就是我强你弱,我是统治者,我管着你、管着社会。后来用的“管理”也有管的意思,我管着你,你要听我的。现在用治理,治理是一个新的词汇,现在在全球也是比较流行的。它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国家管理者是主体,人民也是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主体之一,所以这是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

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都是我们现代化的含义,不受过去传统的那种生硬的、干巴巴的,或者是非常强硬的方式,向科学、向民主、向制度更好的转化、移动。

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三、“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改革打响攻坚战,迫切需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把握规律,在统筹规划中推进改革。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尊重基层首创,是改革的群众观。“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十八大以来,上与下的呼应,最大程度聚合着改革正能量,激发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由此体现了我们前面所讲的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市场机制是讲公平的,在市场中各个主体的竞争是公平状态,而不能有政策上的歧视。在同一市场中,因为你是国有的,所以,政策上扶持你;然后你亏损了,后面可以不断地有财政补贴。而非公经济我和你竞争,我亏损了自担。这种竞争就不应该了。所以,这回讲要公平。这次如果要讲亮点的话,它的亮点就强调在这两类的公平上。

五、“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阐明了财税体制的本质和目的,明确了它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职能,相当于指明了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

六、“改革税制、稳定税负”

营改增的全面推进已开启了中国新一轮财税改革,下一步税制改革还应包括优化政府收入结构与税制结构、完成增值税改革、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强化房地产税等多个方面。稳定税负指的是稳定宏观税负,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要稳定宏观税负就需要继续进行结构性减税,两者是齐头并进的。

七、“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可以在完善事权的基础上强调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相适应,形成了财税体制非常重要的一块。

此处的改革必须和政府职能转变改革相配套,事权的重新划分不仅包括一部分上收中央,一部分划归地方,还将有一部分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我们不能重复过去“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简单二元管理法,要纳入更复杂的规则,也要相配套。

八、“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权,就要有这样一种尝试,让宅基地、农民的自留地、农民的承包地能够以某种形式在市场上流转,形成这样一种收益,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因为土地是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九、“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可持续是首次放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前,不仅仅是只社会保障基金的可持续性,还包括了公平以及保障资金效率的可持续性。第二部分:10大关键词管窥改革要津

——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赋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使命,也是本次会议的最大看点。从12日发布的公报看,本次会议针对经济、政治、社会等6大领域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其中多领域的改革力度及深度有望突破以往。与此同时,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呼应了此前舆论呼声,使人们对即将发布的改革决定全文充满期待。——总目标

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上述提法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总目标作出了明确定位。

“治理体系关乎各方面制度的完善和与时俱进,治理能力则是指执政党和政府如何在保持较小成本的同时跟上时代要求。”汪玉凯指出,这对新时期执政者提出了更为宏大的命题。——决定性作用

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这不同于此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表述,这彰显出社会主义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场化”导向的坚决态度。——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的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不仅涉及“做蛋糕”,更关乎如何更好地“分蛋糕”。这就要求执政党及政府如何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通过全面深化的改革,使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生根开花。——党的领导

全会重申,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期推行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前提”。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会议决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决定性成果

全会要求,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世纪90年代,邓小平说我们再过30年可能制度上就要定型,实际上老人家说,比如到2020年,我们可能要有一个现代的体制、现代的国家,所以这次会议也说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有一个定型的制度。” ——国有经济主导

针对各界热议的国企改革,全会明确,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增强国有经 5 济活力,”,正是因为活力不足影响了国企控制力和影响了的增强,下一步,将在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着力提升。” ——现代财政制度

会议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意味着,继上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之后,新一轮大规模财税改革呼之欲出。——社会治理

与此前多用创新社会管理相比,此次会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在国家行政学院社会管理学部副主任马庆钰看来,相较于管理,治理倾向于强调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公共事务,一字之差,代表执政党一种执政理念的转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会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联系到全会提出的“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表述及此前相关环保政策执行中遭遇的困境,分析指出,下一步,相关环保政策执行力度有望加强。

第三部分:7大新意

公报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等十五个方面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用“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等“三个解放”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公报既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不乏新的视角和立意。

新,首先体现在改革总目标的设置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提出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时间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是制度的现代化。这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第一次设立的宏大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掀起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改革,在最短时间内成功解决了世界最广大人口的温饱问题;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农村改革引入到了城市,深化并丰富了改革的范围和内涵,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打下了基础。但相对而言,遵循的是重点领域先行突破的改革思路。十八届三中全会,既在改革广度上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五大层面,而且深入到了制度肌理当中。时间表的设置,也从“小康”的民生导向,推进到了兼顾民生和制度导向。这实际上是执政党作出的新承诺。

新,还体现在了对市场角色的全新定位。公报中,特别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此前的表述,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两字之差,区分出来的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表述,更加强调市场作为资源主要分配者的地位,其中隐含的强调信号是,政府应该习惯于做市场仲裁者的地位,习惯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担当主要供应者的作用,为民生托底。除非市场失灵,政府理应管住“闲不住的手”。

在公报中,对此多有论述。比如,“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等,指向的都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对于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作了最权威的诠释。

新,还新在对法治的高度强调。在建设什么样的政府上,公报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在如何建设法治中国的问题上,公报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操作路径。

建立服务型政府,事实上早在实践探索当中。近期,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的先行,地方政府改革的启动,已经描绘出了一幅行政职能转变的新画卷,而核心上向社会让渡可以放手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合8 力。而公报中对司法体制改革使用的“依法、独立、公正”三个词,也预示了法治建设的现代化,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新,还新在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改革的态度。公报将这些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最”,既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也体现出了改革的创新。比如,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可以展望,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新,还新在对于城乡二元结构弊端的坦率表述。公报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城乡一体”,表明的是推动城市和农村发展权利、发展机遇将更加注重平等性,“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表明的是对土地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

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林地使用权是农民财产的主要来源,如何加快土地确权进程,用土地流转或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帮助农民财产增值,不仅涉及到广大农民福祉的保障,实际上也涉及到潜在的庞大市场能否开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农民群体成为市场的新生主力军,那么不仅全国庞大的产能有望消化,而且宏观经济可以形成内生性发展的 良性循环,而不必过多依赖出口型经济和投资型经济,这既对于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找到经济增长的可靠支撑点起着关键作用,也对让更多人享受改革成果起着关键作用。让农民群体加入到市场中来,是最好的城乡平权的实现方式。

新,还新在提出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公报指出,“通过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为处理好央地关系,提高科学调控水平指出了路径。现实中,一方面,由于预算管理尚不够科学化专业化,因此,善用公共财政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预算管理的粗放,既导致了突击花钱、搞形象工程等现象的屡生不止,也成为滋生需要改进的八项作风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随着公共财政向民生项目的支出比重越来越大,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趋于紧张。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征收“过头税”、“过头费”的乱象。那些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对楼市调控的态度也较为游离。这导致央地两方面在宏观调控的步调上,并非总能保持一致。因此,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一方面必须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必须完善税收制度。除了加大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的力度外,培养地方长期稳定的税种,改变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尤其重要。只有建立起更科学的央地税收制度,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统一才有可能,地方政府的施政惯性从注重短平快高向注重长效绩效转变,才有基础。可以说,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抓住了央地关系的关键。

新,还新在对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空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模式中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是GDP数据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大气、江河海洋、土壤土质的大面积恶化。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仅GDP增长的成果都将被吞噬,而且将影响到当下和未来公众的基本生存权。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此前就已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

事实上,从今年6月开始,总书记就已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再也不能以GDP论英雄”。新的制度优化的核心,就是改进现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此外,具有最大产能的国有企业,也需要在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中起到带头作用。不止一次事例表明,一些国有企业,在贡献着最多GDP的同时,也成为污染的最大贡献者。而由于行政级别的限制,由于地方对GDP和财税、就业的渴求,对于显见的污染无法监管治理。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还要求对于国企改革的内容,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双重推进,以此带动全社会加入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程中来。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是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括性的、方向性的论述。相关的配套改革具体措施,将在今后陆续推出。不过,行政体制、财税、民生、农村土地、金融、楼市、环境、司法、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的改革轮廓已经得以清晰描绘。这是改变中国面貌的又一个重要关键节点。新,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视野和路径,也表明着中国的未来。

第四部分:11大看点

1、从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司法系统有可能变为垂直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3、成立改革总体设计的领导机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4、建议和讨论已久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家安全的战略思路逐步显现——全会公报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5、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重申所有制和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7、军队建设将有重大变化,军事体制或做调整,军工产业值得关注。——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8、财税体制将会作出重大调整,上收财权事权是改革方向,预算民主或有突破。——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9、土地制度有重大变化,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同地同权。——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0、反腐会延续,十分必要。客观上将继续打击公款消费。——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篇7:解读:如何读懂三中全会公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作为共产党员,我与其他党员和同事与16日共同学习了全部内容,部分体会如下:

一、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相提并论

全会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制的根基。“根基”的说法也是第一次提出。另外,公报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民间资本包括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角色,以前叫“重要补充”,现在与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并列的,都是“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资本占整个投资的比重,现在基本占60%,已经超过了公有制经济。如果政府真正实现放权,民间资本还有进一步提升比例的空间和可能。现在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把限制民间资本进入某些领域的玻璃门和天花板打破;二是要建立约束和保障体制机制,使民间资本有能力、有信心进入这些领域;三是让民间资本获得合理的回报。只有做到这三点,民间资本才真的能进入。这一方面非常值得期待。

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我国更加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

张卓元在十四届三中全会时就参与《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决定》的起草,他强调指出,自1992年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后,从十六大开始,提出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十八大又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次《决定》创新性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重大理论创新,表明我国更加进一步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他分析指出,过去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如行政垄断,对非公有制经济存在歧视性政策等,妨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同时,政府本应做的加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又做得不够。也就是说政府一方面“越位”,一方面又“缺位”。

“由市场配置资源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国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更应遵循这样的规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提法对市场调节作用的表达更清楚、更有针对性。”他说。

他认为,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有三个指向。一是解决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的问题。解决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干预过多,造成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从中央部委来说,对向百姓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监管好食品药品安全、控制环境污染重视不够。二是解决市场体制不健全问题,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因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应该有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做保障,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完善。比如说我国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健全,有些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的税收实行优惠政策,比如对一些已经产能过剩的行业实行电价优惠政策,形成不平等的竞争,导致这些行业产能更加过剩。三是要解决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些歧视性的规定问题,包括“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等问题。

篇8:十大关键词解读五中全会公报

1. 全面小康

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专家解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十三五”是百年大业最关键的冲刺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 发展是硬道理, 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全面小康不仅要追求发展的速度, 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同时, 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 要让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都能感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的重大推进。

2. 经济速度

全会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专家解读:未来5年将有什么样的“中国速度”?有经济学家测算, 要实现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十三五”时期, 我国年均经济增速需要达到6.5%。作为发展中国家, 适当经济增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 如何将GDP在内的若干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筹考量, 考验政府的智慧。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 中国正面临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期, 必须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十三五”期间还会面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 仍需要依靠改革释放红利、破除困难。

3. 创新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专家解读:自2013年以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自主创新、创业的政策, 全民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空前高涨。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认为, 属于中国的创新、创业“黄金时期”已经来到。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等专家认为, “十三五”期间, 以互联网+、通信、高铁、航天等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步入从量变到质变、从产业规划到发挥市场力量推动的崭新阶段。

4. 协调发展

全会提出: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

专家解读: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王小广表示, 过去发展的不协调造成了区域、城乡和群体之间的差距, 形成了各种社会矛盾。未来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整体推进, 尤其是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从而真正推动中国向软硬实力兼具的大国迈进。

5. 绿色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可持续发展,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专家解读: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十八大提出,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当前, 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坚持绿色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长远未来。

6. 开放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专家解读: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说, 新形势下, 中国需要更开放的视野,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国际限制, 刺激生产要素跨空间的流动和配置, 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认为, “一带一路”战略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借助对外开放平台, 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 还应着重统筹自由贸易区内外发展, 重塑国内市场经济体系和全球合理经济体系, 推进国际多领域互利共赢。

7. 共享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专家解读:公报提出的实施精准扶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内容, 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要害, 对能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 实现脱贫攻坚等目标, 不仅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和任务设计, 更要在财税、金融、民生保障等领域打好“组合拳”, 建立相互协调长效机制, 激发社会各界“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能动性。

8. 二孩政策

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专家解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认为, 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 这一政策积极调整既顺应了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 也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 这一政策并非对以往计划生育政策的否定, 而是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节点的政策新选择。全面放开后, 预计每年新增出生人口不会超过600万人, 并不会对当前人口形势产生太大冲击。

9. 加强党建

全会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 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 此次公报中不是就发展说发展, 而是大篇幅涉及党的建设, 将中国发展与党的领导紧密结合, 明确了共产党在国家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落实四个全面的新布局下, 中国发展好坏与领导核心直接相关, 因此, 加强党的建设以及明确新时期治党管党的基本思路和办法, 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1 0. 反腐斗争

全会提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 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 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篇9:外资机构解读三中全会公报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

公报传递出的要点:

第一,最高决策层希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领域涵盖了经济、行政和司法等,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第二,国企改革并非重点;第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财政、要素价格和市场体系上,也包括社会保障和行政体制改革;第四,通过减少政府在配置资源、行政审批中的作用,并规范和透明预算,腐败有望得到遏制;第五,“到2020年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提法意味着改革具体措施的出台及落实可能会是一个较慢的过程。改革的规划设计是一回事,实质性进展则是另一回事,而后者才更重要。

公报的内容新意:

实际上,三中全会讨论了全面深化各方面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治理和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等。的确,在当前阶段,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套支持。领导层的改革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这一小组可能由习总书记亲自领导,有助于突破一些可能来自地方政府和部委的改革阻力。这意味着,虽然三中全会公报以及即将公布的会议决定的表述可能与此前的重要文件类似,不过未来几年可能会比此前取得更多的实质性进展。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比过去20年来使用的“基础性作用”,这一定位提升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这表明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要素价格改革得以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不足之处在于国企改革看上去并没有被三中全会视为一个首要任务。

美银美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

陆挺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并未超出外界预期。在市场看来,这份公报似乎没有涉及具体问题,特别是有关土地法和财政领域。同时,这份公报内容“极其含糊”,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形容“市场”角色的词语由过去20年里一直使用的“基础性”变成了“决定性”,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容易搞清楚这两个词之间的细微区别。

高盛高华:中央将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

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认为,公报最大的亮点是中央承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此前所说的“基础”作用。而且,改革将由新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掌舵,说明中央将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努力和协调各部委关系。

同时,公报明确表示,公有制仍将是中国经济的核心主体,这说明企业改革可能更多地聚焦管理层改革而非所有制改革。在其他主要方面,中央还对财税改革、农村改革以及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做出了着重强调。鉴于公报只是进行了概要性表述,更多细节还有待日后披露,目前评估该声明对于中短期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为时过早。

标普:发挥市场作用可支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陈锦荣表示,政策制定者试图在维持国有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同时达成上述两个目标,需实施重大改革,以确保中央政府恰当处理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当前的情况与此还有较大差距。

达成上述目标需在实施重大政府改革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包括放松管制、依法行政以及建立服务型政府与现代财政体制。基于此,标准普尔认为,支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措施,可对中国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AA-/稳定/A-1+;cnAAA/cnA-1+)提供支持。

新加坡华侨银行:政府有意于简政放权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中国政府承诺将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深化改革,并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字里行间看到很多令人鼓舞的话语,比如,“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他还认为,此次将市场作用由“基础性”升级至“决定性”,意味着中国政府简政放权、限制干预市场的决心。

摩根大通:重新定位是“新的积极元素”

篇10:解读:如何读懂三中全会公报

【公报摘要】

公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报告解读】

因财政权、人事权受制于地方,目前,基层法院一旦遇地方干预,很难保持独立审判。而行政机关的执法存在力量分散、执法不独立、效率低下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对于我国建设成为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的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提升司法公信力,各级党组织应有意识地主动避免干预个案,否则很容易造成在司法实践中违背法律和政策。同时,司法部门应强化垂直管理,减少法院在人事与财政上的地方依附,遏制地方保护主义,为法院依法独立审判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标准表述】 [意义]

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是人民法院对优良司法传统的继承,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民司法如何保持本色的根本性的目标追求。

大力加强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孜孜追求的核心目标。

坚持司法为民,司法公正是提高司法公信力,是人民司法所面临的重大的现实问题。[对策措施]

一要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宗旨。不管形势怎么变、条件怎么变、环境怎么变,都要坚持司法为民不动摇,通过依法审判各类案件,充分保障每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要大力加强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和效率意识,真正把每一个案件都办得扎扎实实。要深化司法公开,扩大司法民主,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尊重和保障律师的权利,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 三要自觉服务大局。为大局服务是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责。要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为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四要深入推进司法改革。改革是推进公正司法的不竭动力。要紧紧抓住中央推进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有利时机,努力在推进司法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五要狠抓法院队伍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人民法院工作的关键。要全面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司法能力、司法作风、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奖惩机制,激励干警为民司法、公正司法。

六要夯实法院工作基础。基层工作是人民法院全部工作的根基。要健全对基层工作的监督指导、服务保障机制,切实帮助基层提高司法水平,改善司法条件。

【微言微语】

目前行政执法存在分散、不独立和效率低的问题,要通过改革,建立一个公正、相对独立、高效权威、统一整合的执法体制,减少执法机关之间的冲突,减少权限的交叉和重叠,从而防止执法过程中各种问题,如不作为、选择性执法、滥用执法权等,最终实现行政机关的公正、规范、文明和严格执法。

篇11:张立群解读五中全会《公报》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您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备受关注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18日闭幕,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为我们解读五中全会《公报》。

[张立群]: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我自己也在对五中全会的精神学习当中,所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重大改变

[主持人]:首先我们看一个网友最关心的问题,首先请张老师谈谈这次五中全会召开,给您带来的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您作为专家,您觉得此次全会最大的亮点在哪里呢?

[张立群]:我感觉五中全会是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张立群]:另一方面,通过“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这样一个迅速的发展,经济结构,包括在发展的代价等等这些方面凸显出来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现在需要高度关注。也包括在收入分配等等这些方面,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当中,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它所逐步显露出来的这些问题现在也值得高度关注。

[张立群]:这两个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看,中国经济如果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样一些矛盾,提高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否则的话,进一步的发展,面对的困难我觉得是非常的大。

[张立群]:所以,在这样的时刻召开这样一个全会,对“十二五”的经济发展做出这样一个全面安排,我觉得这个全会意义非常重大。

我国实现现代化具有三大有利条件

[主持人]:好的,我们说《公报》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并且提出抓住机遇,不能错失机遇,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

[张立群]:我对这块是这样理解的,第一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如果继续沿用我们过去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这样一个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无论是从资源还是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还是从要素成本提高等等多个方面都不能再适应了。所以,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但是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还是企业,包括居民这个行为的调整,一个更合理的改变。

[张立群]:而从整个经济环境来看,决定企业和居民行为最主要的还是制度规则的安排。因此我们这个经济体制改革,体制机制的完善,在这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中是一个关键环节。但是从我们这个改革的推进来看,应该说现在它处在一个攻坚的阶段,要处理的都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难度是非常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实现在是要通过攻坚才能完成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张立群]:再一个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就像全会提出来的:“我们还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最主要表现在:中国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口需要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有大量的劳动力需要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到2009年末,我们人口总规模13.35亿,城市人口6.2亿人,农村人口是7.1亿多,农村人口还是占大多数。从劳动力来看,去年劳动力总量7.8亿人,但是在城市实现比较稳定就业的是3亿略多一些。因此现在,我们现 3 在农业劳动力或者是处在比较稳定的城镇的非农产业就业之外的劳动力还是占多数。那么人口大部分也还是在农村。

[张立群]:实现经济现代化,实际上就要持续地推进劳动力和人口这样的一个转移,实现更多的人工作条件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模式的改变。这就是我们现代化的过程,那么从这样一个基本国情来看,我们现在进一步发展工业和城市这样一个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张立群]:另一方面,我们从国内来看有一个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十几亿中国人在本世纪内,我们要通过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这样一个变化加上这样一个巨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中国的国内市场需要的潜力是史无前例的,是各个国家无法比拟的。那么这就对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从内需方面会形成一个非常有利的、可持续的这样一个支持。

[张立群]:第二就是中国无论在建设资金,在劳动力、在技术等等方面都有比较好的这样一个保障和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就可以实现持续的快速发展,这种持续的快速发展会支持就业和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进而不断释放我们消费的潜力,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来支持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

[张立群]:所以,这样一些条件,我们把它综合起来看,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在本世纪实现现代化的这样一些非常有利的条件,也是我们面对的非常重要的历史机遇。只要我们要把这样一个重要的机遇把握住,从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切实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转变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就无法抓住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所以,我们说现在既应该充满信心,也应该增强紧迫感,把这个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的任务把它尽快的落实到位,从而抓住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来全面加快我们国家的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十二五”中国经济增长更稳定、高质量

[主持人]:我们说“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必然是以结构调整为主,基于此,您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怎么来理性的控制?

[张立群]: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非常好,而且动力也非常好,这样的情况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不会低。第二个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这样快速发展模式。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会约束经济的增长速度,包括我们现在在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加大。也基于节能减排支出的增加或者是投入的增加,企业为了控制污染会增加投入,为了降低消耗会在设备改造上加大投入。

[张立群]:还有,我们在这样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当中,市场竞争应该会变得更加激烈。企业会更多的通过研发能力的提高,成本管理能力的提高,包括市场营销能力和品牌竞争能力的提高来提升它的竞争能力。这样的变化,我们从宏观上看表现为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比“十一五”有所稳定,但是增长的质量可能会有不断的改善。

构造新一轮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

[主持人]:好的,我们再来看一个网友的问题,网友问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和重点在哪里?当前调结构、促转型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应该如何发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是什么呢”?

[张立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核心的是要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换取尽可能大的发展成果,来尽可能多和尽可能普遍的改善全体人民的福利状况。所以从这样一个目标来看,我们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恰恰是为了更充分的把握我们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更好的或者是更高质量的来推进我们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从而使得我们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与资源、与环境更好的协调起来,使得这 5 个现代化的进程能够在普惠全体人民的过程当中使它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张立群]: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我们全面把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有机的统一在一起,也表现了我们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样的一个基本判断。那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当前这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很重要的还是要进一步培育来自市场的增长能力,比如企业的自主的投资能力,包括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及整个消费增长的能力。实际上,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扩大由市场力量所推动的内需市场增长的这样一个规模。

[张立群]:那么,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来构造新一轮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支持我们国家经济尽快的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平稳轨道。这个方面可能有很多的工作是需要做的,而这些工作我觉得和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的调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是它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完善体制机制 融合政府和市场

[主持人]:网友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改革过程当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当中,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的重要路径结果有何不同?如何把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结合在一起呢?”

[张立群]:主要是完善体制和机制,从整个的发展经济运行来看,我们要把政府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政府对资源的配臵、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增长动力都是基础性的环境。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完善体制和机制,让市场基础性的作用不断的发挥。但是市场也有发挥作用效果不太好的方面,比如说它可能导致经济增长这样一个比较明显的波动,就是当市场需求活跃的时候,大家会积极的扩张投资来加速市场的需求。这样的扩张活动会导致整个市场寻求加速扩张,从而带动经济进入到过热的状态。

[张立群]:对于这种过热,市场可能是通过强制性的大幅度的调整,比如说大量的企业倒闭,很多的工人失业等等来对它进行协调。这样一种大起大落,应该说对于整个经济的增长,对于中长期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和效益的提高都是非常不利的。

[张立群]:这一方面就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我们来运平这样周期性增长的幅度,使得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从而使得中长期经济增长有一个提高,增长的效果有一个改善。另一方面我们看市场在一些外部性的方面,比如说企业在追求利润的时候形成的污染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或者是对社会公众利益不利的影响,这个完全通过市场是约束不了的,这些方面政府也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我们现在在控制污染排放,加强环境管理方面,这个方面政府的管理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张立群]:总的来说,我们看到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是各有不同,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定位好。不要在政府该做的事方面,我们没有下工夫做,一个方面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我们不断完善政府的作用。另外一个方面通过政府定位不断的调整,我们来使政府作用不断的发挥。通过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不断发挥,支持我们国家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支持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十一五”中国经济增长稳定 社会建设全面提速

[主持人]:我们看下一个问题,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一个主要的目标。结合“十一五”的情况,我们国家在实现这些目标上,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做出哪方面的努力?

[张立群]:“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比如说像GDP的增长,预计“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可以略高于11%。而且在“十一五”当 7 中,我们看到整个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尽快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等这样一些巨大的冲击,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我们经济增长的最低水平,比如说2009年是9.1%,今年预计在10%左右。这五年当中,尽管经济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区间,而且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但是整个经济增长的波动总的来说是不大的,而且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这样的情况。

[张立群]:那么从“十一五”期间,我们社会事业的发展应该说步伐还是在明显加快的,包括我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我们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等等,在“十一五”期间全面提速了。而且我们在社会保障体制,特别在农村的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义务教育这些方面都有加快发展的变化。

[张立群]:还有“十一五”期间,我们整个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应该说在今年人均GDP会超过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进入这样一个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这个也是历史性阶段的变化。当然“十一五”期间,我们在减排方面,我们减排的目标,主要就是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我们经济规模比2005年扩大将近一倍的情况下,绝对减少了10%,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这些都是“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

仅靠经济规模扩大难以迈向全面小康

[主持人]:好的,网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公报》有这样一句话,制定“十二五”规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决定性的意义基础”。我们怎么理解这个“决定性意义呢”?

[张立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二大提出来的,就是到2020年建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发展水平更高的这样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面向这个目标,应该说,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在经济的总量,在经济的规模扩大方面,我们迈出了一个很大的步伐。

[张立群]:但是,实现更高水平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样的一个小康目标的话,仅仅有经济规模的扩大是不够的。它需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人的发展和自然之间这样一个协调,包括与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这样一些经济体制、机制这样一个不断的完善,也包括我们这个人从社会角度来看这样一个制度规则,包括政治体制方面不断的完善。

[张立群]:而实现这些目标,我觉得“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这些任务是关键性的。比如说,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来全面的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们国家的繁荣。比如说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比如说我们要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那么通过这些方面的工作,我想它就会使得我们国家在建设全面小康方面走上一个更高水平的一个台阶,走向一个更合理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这个实际上它是进入“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转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完善体制机制

[主持人]:我们说《公报》里也有这么一句话,网友们也非常关注:“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我们怎么来理解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这么一个定位?如何在攻坚阶段继续推动好改革?

[张立群]: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最关键的是要加快改革,完善体制和机制。现在导致低成本数量扩张或者是过多的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来实现经济高增长这样一个状况的主要原因,应该说是在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的方面。就是我们从企业、从产业的发展来看,它的基于制度的内在约束应该说还不是特别完善,有些地方还有一定的约束、不足,或者是软约束这样的情况存在。

[张立群]:那么市场价格包括资源价格、要素价格决定机制,应该说现在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由于这些情况就导致资源的价格、要素的价格不能反映它的真实成本情况,也支持了一些企业过多的消耗价格、要素来追求高利润、高增 9 长的状况。从整个发展状况来看,体制和机制的完善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张立群]:那么完善体制和机制,比如我们现在看到资源价格、要素价格决定机制进一步的完善。比如说我们现在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进一步的改革。比如说我们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的完善,包括政府职能进一步的转变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关键的一些工作。

[主持人]:好的,五中全会提出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了力度,提高了高度。”会议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四个更加”,“一个促进”,您认为这“四个更加”,“一个促进”将会在“十二五”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张立群]:这个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围绕人这样一个核心,会进入到更协调、质量更高的,对全体人民福利改善效果更好的,发展代价更小的这样一个发展时期。

[张立群]:所以,我觉着“十二五”规划提出这样一些要求,准确的勾画出“十二五”期间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性的变化。实际上也提出了我们各个方面应该努力的这样一个方向。

收入分配不公制约消费的增长

[主持人]:我们说五中全会强调了一点:“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的分配比重”,现在在收入分配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在现有的分配体制上如何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呢?您作为一个学者和专家,如何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呢?

[张立群]:居民的收入分配在整个收入分配当中是偏低的,而且从最近几年来看这个占比是下滑的。而且企业占比是提高的趋势,而且比重是偏大的。还有一个,就是在居民收入当中,劳动收入占比是偏低的。这些问题综合的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可能对于消费的增长带来越来越不利的这样一个影响。我们看企业的收入,主要是用于投资,政府的收入尽管我们在转变政府职能当中过多的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更多的是用于投资建设。

[张立群]:而居民收入当中主要的是用于投资理财的,如果这些问题发展下去,最后会导致支持消费的数量会不断的减少。这个对于消费的增长应该说从长远来看是有威胁的。同时,这样一个问题发展下去之后,我们看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就不能够普遍的来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更根本性的。

[张立群]:那么,这样一个问题的发展对我们这个社会的稳定,对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制度的完善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所以,我觉得从现在我们强调要改革收入分配体制,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对消费的扩大,而且对于整个经济发展成果它的作用,对于体制的这样一个性质,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这样一个改革。所以,我觉得收入分配改革确实意义重大,而且这个是必须要全力的来推进。

[张立群]: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有一些方面应该把握好。比如说关于劳动收入的增长这方面,我们首先要积极的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在我们现代化的建设当中的参与程度。实际上我们讲这个包容性的增长,也就包括这样一个含义:就是更多的劳动者要参加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来。这个具体表现就是我们非农产业就业或者是叫城镇产业就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通过这个来提高劳动收入。

[张立群]:第二个,就是对于《劳动合同法》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最低工资”我们要有一个比较严格认真的管理。当然这个“最低工资水平”也要和 11 我们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有一定的衔接。这样的话,在现有的劳动力供求格局上,由市场决定的工资水平和我们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水平”有一个大体的衔接。从而使得我们现在工资的增长和现在这个发展阶段上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能力的保持,能够比较好的协调起来。

《公报》将消费作为三架马车之首是正确和必要的

[主持人]:我们说经济的发展有“三架马车”,就是投资、消费、出口。那么在这个《公报》里面,对这三种方式的排序是消费、投资、出口。也就是说把消费放到了第一位,那么我们如何把扩大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公报》也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样的“长效机制”怎样才能建立起来呢?

[张立群]:从我们国家的发展来看,需求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现在企业都在面向市场组织生产。而面向市场的话,市场需求包括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需求对企业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讲“三架马车”,实际上就是讲的经济的总需求,包括出口,这个是国外的需求。也包括国内的消费和投资,这个是内需。

[张立群]:我们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应该说我们这个外需的增长,从一个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可能它的增长水平要降低一个等级。在这个时候,内需的扩大对于我们的总需求继续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水平就变得非常关键。而扩大内需,从投资和消费者的关系来看,最根本的还是要看扩大消费需求。因为在消费者和投资关系当中我们看到投资是扩大生产能力,当然没有生产能力的扩大我们就很难形成就业、形成收入增长,也很难形成满足消费的各种产品。

[张立群]: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如果只有生产能力的扩大,而没有消费的扩大,那企业就会出现生产过剩,那企业的产品就会出现销售困难。所以我们 12 说扩大内需最根本的要扩大消费,通过消费的扩大带动企业生产的扩大,来带动投资的增长。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觉得我们在扩大内需当中,把这个扩大消费作为一个主攻方向,这个是正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那消费扩大以后,会必然代表生产和投资的增长。

五大方面推进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建立

[张立群]:而扩大消费,我们的长效机制提的非常重要,就是说不能够用一些短期政策来刺激消费有一个某个时点上的快速增上,这个是不可取的。我们扩大消费,要着眼于人民生活的改善这样一个目标,让它可持续、可保持的扩大起来,这个是最重要的。

[张立群]:做到这一点:(1)积极稳妥的来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现代化,人民生活的改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农民向市民转变。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对比来看,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城镇化的区别差异很大。大多数的劳动就业是在非农产业实现的,大多数的人口是在城市生活的,这个是经济现代化的一些主要标志。

[张立群]:那么我们现在如果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这样的一个目标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最主要的就是要推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通今这样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这样一个进程。通过工业化的进程,我们有效的增加城市就业能力,通过城市化的进程,我们来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需求支持。因为人的生活从农村转项城市,他的消费会有很明显的扩大。

[张立群]:这个扩大,第一个来自于他收入能力的提高。我们知道农业的劳动生产力相对比较低,创收效果也比较低。但是当他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以后,收入水平会有明显的提高,这个对于消费的扩大会有比较积极的支持。第二个农村的生活商品化程度比较低,很多农村是自己种菜、自己养猪养鸡等等。但是他由农村转项城市以后,他商品化的程度会明显提高,这个对消费也是有扩大的作 13 用。还有农村和城市各种生活设施的差别比较大,像家用电器、电子信息产品,包括数码产品等等,在城市的消费比在农村要多的多,所有这些都表明随着人口的转移,他在消费方面会形成一个持续扩大这样一个变化。

[张立群]:(2)城市的建设会带来大量的投资活动,我们说城镇化从内需的扩大来说它是取之竭的源泉,也是内需扩大最广阔的一个空间。所以,我们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的进程,这个是我们这个消费扩大可持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张立群]:(3)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要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这个持续扩大这样一个问题,解决居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国家三者之间占比下降这样一个问题。从而,我们在制度上支持收入的普遍增长,来支持消费的持续扩大。

[张立群]:(4)我们要不断的完善各种社会公共事业,提高各种社会公共产品的水平和覆盖范围,包括我们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保障性住房,也包括我们基本生活保障,来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让大家更敢花钱。

[张立群]:(5)我们要不断的调整消费方面的有关政策,不断的改善消费方面的有关环境。那么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我们来推动这个消费普遍持续的增长,推动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这样的话就可以形成内需可持续增长一个基本的源泉。

市场和政府共同加快住房供给才能稳定房价

[主持人]:我们看下一个问题:网友们非常关心房价,网友问到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会对房价进行怎样的规划?还有不少专家认为房价过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障碍,在您看来如何规划房地产业的发展呢?

[张立群]:住房价格主要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因为现在我们谈到房价,14 主要是谈到市场这一部分。价格主要是市场调节的一个表现,我们说到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是由政府提供的住房,这个方面不涉及很多的价格问题。所以我们说稳定房价,最主要的是怎么样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张立群]:首先我们看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随着城市居民他在收入和购买能力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支持改善居住需求的不断扩大,房地产的需求现在是一个持续比较快扩大的趋势。

[张立群]:当然,我们对一些低收入家庭要用保障性住房来满足这些需求,这个可能在房地产市场需求之外的需求。但是我们现在基于居民家庭购买能力,从居住角度出发来形成的这些住房需求,应该说现在城镇的住房需求的增长仍然是相当快的。

[张立群]:但是,我们这个城镇的住房建设、住房供给增长相对是偏慢的。这些年我们每年竣工的商品住宅面积在6亿到7亿平方米左右。如果一个家庭购买一个100套平方米的家庭住房,那只能满足600万到700万家庭的需求。但是城镇居民接近2亿户,从供给角度我们只能满足3%的家庭买房需要。但是整个住房需求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我因此就形成了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格局,这个格局导致了房价上涨。由于住房本身有投资增值的能力,因此又引起了很多投资性、投机性的资金进入到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扩张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引起了房价快速上涨。

[张立群]: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的观点:(1)我们对于投资、投机性的买房,要进一步打击。但是我们要合理引导、积极支持。因为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不断的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2)应该加快城市建设,增加住房供给,这个是最重要的方面。现在包括在城市住房建设用地这个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的加大,对于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建设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未来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的加大这些方面的政策支持,支持商品房加快建设。与此同时也要加快 15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现在只有通过市场和政府这两个主体全力加快住房供给,我觉得这个对满足较快增长这样的住房需求,这个才是一个根本的解决途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才能真正把房价稳定下来。

[主持人]:我们看下一个问题,网友注意到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样的概念,虽然这个概念没有写进五中全会概念当中。但是很多专家认为,这个概念会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会得到体现。您如何理解“包容性增长”?

[张立群]:“包容性增长”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就,就是说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我们要让发展的成果覆盖全体人民,要让全体人民的福利得到不断的改善。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参与。在这个共同参与过程当中,形成收入普遍较快增长,来支持生活普遍较快改善。

[张立群]:当然,这个里面,这个“包容性增长”也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城乡地区发展的协调,也包括着我们这个人的发展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实际上,我觉得这个是对科学发展观,从另外一个角度这样的理解。

[主持人]:好,还有这样一个问题。网友提到说有专家提出“中国正在告别从摸着石头过河这样一个时代,已经转变到了全局航海的时代。”这个全局航海包括历史的经验,还有其他国家历史转型成败的经验。而中国经济和世界的经济也是日渐紧密,比照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比如说对照美国、欧洲的发展经验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张立群]: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确实我们在不断的前进,而且到目前为止,我们应该说走的是成功的。但是随着我们这样一个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包括体制、机制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我们这个经济和世界经 16 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张立群]:那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发展阶段变化所带来的很多新的矛盾也在不断的显现。因此,应该说我们这样一个探索所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在不断的增加当中,也包括这些问题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所以,我们这样一个探索道路,应该说我们是越走越远,但是应该说面对的各种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也是在不断增加的。

[张立群]:但是,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充满信心。我认为过去的成功表明,我们这样一个探索前进、根据中国的国情来摸索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这样一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尽管,我们碰到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需要认真应对,而且有很多是非常严峻的。但是,我想只要我们毫不动摇的坚持我们这样一个探索发展的模式,坚定不移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我想我们的未来一定是非常光明的。

[主持人]: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马上就要结束了。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张老师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为我们解读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公报》,对“十二五”的规划,给我们做了一些展望,也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政策建议。那么,相信能给各位网友带来不少的启发。再次感谢张老师作客我们人民网的访谈室,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我们下期再见。

上一篇:工商班的心理班会 通讯稿下一篇:南京工业大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