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感想

2024-07-09

犯罪心理学感想(共8篇)

篇1:犯罪心理学感想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790年德国人明希编写的《犯罪心理学在刑法制度中的影响》;而最早以犯罪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是1792年德国人绍曼编写的《犯罪心理学论》。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联。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

犯罪心理学它要应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特殊的群体——犯罪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普通心理学中关于人的心理的实质、各种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学研究的各种方法等都要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应用;反之,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可丰富和发展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使其更加充实和不断完善。

犯罪心理学学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日臻完善,使犯罪心理学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科学的发展模式,有关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现象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的应用方面开始步入科学的轨道,有关犯罪心理活动的研究方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方面也表现出科学性的特点,逐渐形成完整的、独特的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和专门的研究方法,建立起系统化的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

犯罪心理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了,往往被用于刑事侦查中。对于我们更好揭露、证实、减少、控制犯罪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点:

1.可为犯罪的预测、预防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具体的方法。通过对犯罪心理产生的各种因素的控制,对犯罪心理进行预测和控制,就可以从客观上减少犯罪的发生。

2.可为警察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提供理论指导。犯罪心理学研究警察的心理特点,可为其克服心理弱点、改善心理品质提供一些理论和方法。

3.通过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痕迹,可为发现、揭露和证实犯罪,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提供帮助。

4.通过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状态,提高审讯效果。犯罪人在审讯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犯罪人对抗审讯的态度、方法也不一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指向,就是企图掩盖犯罪事实,蒙混过关。审讯人员应了解犯罪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特点,时刻掌握其心理动向,从犯罪人的不同表现推测其心理特点并采用相应的审讯策略和方法,通过对犯罪人进行心理控制、心理影响而打破其心理防线,达到加快审讯的进程、提高审讯效果之目的。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发展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遵循犯罪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总结犯罪心理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随着犯罪心理学的不断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人员逐步开始采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建立起系统化的犯罪心理学学科知识体系,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高了犯罪心理基本理论的科学性和应用性,犯罪心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科学的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使犯罪心理学走上科学的轨道,也使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篇2:犯罪心理学感想

麻若怡

1430020133 社工1403班

石家庄“3·16”特大爆炸案,又称靳如超爆炸案,是指2001年3月16日发生在河北石家庄的一起恶性爆炸刑事案件,四起爆炸依次发生,共造成108人死亡,38人受伤。事后主犯靳如超被广西警方捉获,此前靳如超还在云南谋杀1人。2001年4月29日,因犯有故意杀人罪、爆炸罪,靳如超被执行死刑。

靳如超,男,汉族,1960年12月7日出生,原籍江苏省宿迁县人,8岁开始在石家庄市光明街小学上学,9岁因病导致听力障碍,后转入棉三子弟学校上学。1976年在石家庄棉纺三厂五七劳动公司参加工作,1977年到棉三准备车间当工人。1988年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1997年被减刑释放。2000年秋天,靳如超在石家庄结识了26岁的云南姑娘韦志花,谎称会娶她并给介绍工作从而与其同居,不料,靳如超带给她的是窘迫的生活和拳脚相加,韦志花失望之后于2000年年底逃回老家。2001年靳如超追到韦志花的原籍云南,强迫其跟他回石家庄。3月9日,争执中靳如超用柴刀将韦志花砍死。杀死韦志花后,靳如超知道自己已经逃脱不了罪责,下决心报复所有“对不起”他的人。2001年3月16日凌晨,制造了震惊海内外的石家庄特大爆炸案,据后期调查,四个爆炸点分别是他生父与继母的住处、他前妻父母的住处、他的前妻与现任丈夫的住处、与他的姐姐存在纠纷的他的生母的房产。

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靳如超的犯罪行为可以简要解释为他的本我力量,即欲望与残暴的冲动力量过强,自我和超我力量过弱,从而使本我在人格结构中占支配地位,进而导致他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犯罪行为。

靳如超从小患听力障碍,本就自卑的他还被同龄人叫“靳聋子”,所以他从不搭理周围的人。加之靳如超小时候父母经常不和吵架甚至离婚,对他也疏于管教,慢慢让他形成暴虐的性格。随着靳如超的长大,乖戾性格变本加厉,这种性格也不断加深了他与家人的恶劣关系,据他的家人所说,靳如超曾拿猎枪瞄过他的姐姐,前妻曾多次遭他严重虐待殴打险些致命,他也曾对父亲和继母动手。

根据新精神分析学,靳如超的家庭冲突和他与同辈群体的不睦使他早年缺乏成长应有的精神安全欲求,这大概便是早期靳如超犯罪性格的初步原因。

靳如超虽然鲜少与人交往,但喜欢看科幻片和科技知识方面的书籍,耳朵虽聋,但视力很好,对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热情也很高。但是迫于生活与家庭环境,他初中毕业便进入工厂上班,还未将自身人格发展健全便不如社会,致使极端性格不断加深。根据文化违规论,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与法律、道德相冲突的亚文化价值理念,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接受了亚文化价值观念,靳如超便是这样逐渐认同暴力解决问题的价值观,背离了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便导致了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发生。

其中一个爆炸地的居委会主任吴淑兰在接受采访时称,靳如超父母离异,家庭不和,邻里关系也非常紧张。首次刑满释放后,他一直行踪不定,也断断续续到南方打过工。他还称靳如超好吃懒做,多次到居委会要求给找工作,可又嫌这些工作“掉价”。靳与邻居还曾闹矛盾,甚至扬言要炸楼。逐渐,他对社会持有了敌视态度,认为周围人都“对不起”他,强烈的报复心驱使他慢慢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深,误杀女友的他成为他报复社会的导火索。

篇3:犯罪心理学感想

首先, 在刑法学研究领域, 对犯罪概念的界定虽然仍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理解, 而且从各国立法实践上看, 不同国家对于犯罪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如德国、日本学者通常认为, 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违法的、有责的行为。”但是, “作为规范学科, 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这是我国刑法学界对犯罪概念的形式定义, 虽然近年来关于犯罪本质特征的争论此起彼伏, 但学界对此概念的定义本身却争议不大。”此种观点对于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刑法学的研究目的与学科任务上看, 刑法学更加注重对于行为人的有罪与无罪的认定, 或者触犯的是此罪或是彼罪这类问题。因此, 在刑法学中, 是否构成犯罪必须由刑法 (且只能由刑法) 严格明确。罪刑法定这一普遍公认的基本原则已经在刑法学界得到不容质疑的肯定, 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不得定罪处刑。”刑法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与公众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其惩罚性与严厉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在罪名刑罚的确定上必然要求严格的法律主义, 并且对事后法 (溯及既往) 、类推解释和绝对不定 (期) 刑也都要求严格的禁止, 举例来说, 在刑法中明文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最低是14周岁, 也就是说, 只要行为人未满14周岁, 其实施的一切行为均不可能构成犯罪。即使该行为人为非作歹, 作恶多端, 或者即使其仅差一天甚至一小时未满14周岁, 该行为人仍然不能受到刑事处罚, 因而其所实施的一切行为仍然不可能构成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如果犯罪心理学对于犯罪概念的界定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严格一致, 那么关于未成年人的越轨行为恐怕难以纳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中。事实上, 在刑法学意义上, 年龄是否已满14周岁是一个严格的划分标准, 这一方面, 是基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对于法律的认知和对于自身行为的控制方面确与成年人不同;而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出于实际操作的考虑虽然对于在刑法中刑事责任能力采取的这种“一刀切”式的法律规定, 在理论上是缺乏合理性的, 但是鉴于刑法实务操作中对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测量与认定在目前也没有较为权威的标准与方法, 所以也只能采用这种退而求其次的权宜之计了。在此种情况下, 如果在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仍然以刑法学的犯罪概念作为自身学科的犯罪概念, 显然是不恰当的。而同样的问题, 也出现在许多认定罪与非罪时具有数额要求的罪名上。例如, 盗窃罪或者侵占罪, 虽然各地的数额标准各有不同, 但是都会有一个具体的数额标准, 达到该数额的, 就应当认定为犯罪, 而未达到的, 则不认为是犯罪, 假设某地的数额标准为2000元, 那么盗窃2000元整的行为人就构成了盗窃罪, 而且盗窃了1999元的行为人虽然在数额上只有1元之差, 却不能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这种罪与非罪的明确界限在刑法学上是可接受的, 出于具体的刑事审判实际操作考虑, 这种罪与非罪的界定标准甚至可以说是应当的, 但是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这种以数额作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显然也是缺乏合理性的。由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是基于法律规定而界定的, 这也是就所谓的“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但是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尤其是即将达到而尚未达到14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如杀人、抢劫等严重越轨行为 (此处为了与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做出区分, 而采用“严重越轨行为”的表述方式) , 其行为性质与心理状态与14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同样的, 盗窃2000元的行为人与盗窃19999元的行为人在行为性质与心理活动方面甚至可能是几乎相同的, 因而都应当作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 如果犯罪心理学以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作为自身理论研究上的犯罪概念。那么, 对于上述例子中的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严重越轨行为等, 都将无法纳入本学科的研究视野, 这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进行的不必要也不应当的限制, 所以犯罪心理学应当从自身学科特点出发, 综合考虑本学科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对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概念进行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界定。

与刑法学对犯罪问题的研究方式与角度相比, 犯罪心理学对于犯罪问题的研究方式, 则更关注个体行为人基于特定心理基础或者受到特定的外界刺激而实施了犯罪行为, 进而对他人以及整个社会造成影响的这样一种由内而外的考查角度。由此可见, 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虽然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 但却与犯罪学意义上的概念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简单来说, 可以认为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对于犯罪的界定都应当是一种广义上的犯罪概念。当然, 在当前的犯罪心理学研究领域, 对于犯罪概念的界定也可谓五花八门, 目前还未出现学界公认的通说, 如罗大华老师在《犯罪心理学》教科书中指出:“犯罪是刑法学的概念, 一般定义为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犯罪心理学中`犯罪'的概念须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相一致。”梅传强老师在《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一书中也对犯罪的概念做出了界定:“犯罪心理学 (Criminal Psychology) 中的`犯罪'概念, 可以表述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 运用社会 (尤其是统治阶级) 不认可且不能容忍的方式满足自己折需要, 严重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主流价值, 依法应受到相应的刑罚惩罚的行为。'”还有国外的学者, 如RonaldBlackburn在其《犯罪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指出:“犯罪是一个法律概念, `犯罪 (crimeorof-fence) 是指一种可能引起刑事诉讼的法律过错行为 (legalwrong) , 这种刑事诉讼可能导致刑罚。'”由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 一些研究者在追求形式上的“刑事一体化”过程中, 忽视了本学科应当具有的研究视野与角度, 将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意义上的狭义的犯罪概念照搬到犯罪学或者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来, 但是在自身研究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在广义层面上使用犯罪的概念, 因而造成概念界定和使用上的混乱问题;而相对地, 另一些研究者则注意到了犯罪心理学研究与刑法学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视野与角度的不同, 并且各自对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进行了不同方式的界定。为了解决上述的理论争议, 在犯罪心理学研究当中, 对犯罪概念进行恰当的界定, 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笔者认为, 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概念, 首先应当包含的是社会危害性, 即一个行为是否被认为是犯罪, 应当以其社会危害性作为认定标准之一。如果是没有任何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那么即使该行为不符合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 那么即使是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也不应认为是犯罪。但是, 社会危害性并不是犯罪心理学界定犯罪是唯一标准, 在犯罪心理学意义上, 也并不是所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在具备社会危害性的同时, 还必须是具有一般违法性的行为, 如果一个行为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 但没有任何现行的法律对其进行禁止, 那么此种行为也不是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值得注意的是, 这样的违法性并不特指刑事违法性, 还包括对于其他各部门法的法律规定的违反。举例来说, 在民事法律中, 一定数额以下的欺诈行为是不必承担刑事责任的, 因而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研究领域是不应界定为犯罪的, 其根据在于其社会危害性并不足以启动国家刑事法律对其进行调整。换言之, 亦即此种行为的严重程度还未达到整个国家与社会无法容忍的地步, 所以, 刑事程序也不应被轻易启动。这种观点在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但是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则不应仅看到该民事欺诈行为并未造成国家和社会所无法容忍的严重后果, 而更应当注意的是行为人在实施欺诈行为时的心理状态等。事实上, 由于我国刑法对许多罪名的构成都有具体数额的限制, 造成许多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并不是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而仅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其他法律进行调整, 因而造成许多在行为上类似甚至基本相同的行为仅因程度上的差异, 使得行为人承担了民事或者行政责任而非刑事责任, 这样就使这类行为在刑法上和刑事诉讼法上都不被认定为犯罪。相比之下, 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上述民事欺诈行为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较小数额的盗窃行为、侵占行为、卖淫嫖娼行为、轻伤以下的故意伤害行为等, 无论是在违法性还是社会危害性方面, 都是可以且应当界定为犯罪的, 而不应仅根据其是否触犯刑事法律而对该行为界定为犯罪与否。当然, 不可否认, 上述各种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刑法学或刑事诉讼法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相比, 的确具有一定的程度上的差距, 正如上文提到的, 其并未达到国家和社会所无法容忍的地步。但是, 我们同样应当看到, 上述的各种违法行为有许多都是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行为的雏形或称幼苗, 如果在这种犯罪的初始形态或者发展形态下对其不加干预, 任其发展, 则很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上述行为会转化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行为, 亦即犯罪心理学中犯罪行为的完成形态, 举例来说, 当一个行为人挤上公交车准备实施扒窃行为时, 他可能并不知道此次盗窃可能收获的赃款数额, 而在其实施了扒窃行为之后, 我们才可以根据其所得的赃款数额对这次的行为界定为是否构成了刑法意义上的犯罪, 但是在犯罪心理学意义上, 在公交车上进行扒窃行为本身就已经可以认定为是犯罪了。因为, 此种行为不但具有社会危害性, 而且至少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即使其此次盗窃行为一无所获, 也并不妨碍其在犯罪心理学意义上被界定为实施了犯罪行为, 所以无论行为人最后所得赃款的数额多少, 均不影响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性质。同样的, 在民事领域, 行为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法, 使对方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做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此种行为已经构成了民事欺诈, 以合同诈骗为例, 行为人假借订立合同, 欺骗对方当事人以获得利益, 在其实施诈骗行为的时候, 也可能并不知道此次欺诈行为可能收获多少赃款, 如果对方当事人较为谨慎, 没有轻易上当, 则欺诈者可能一无所获。但是, 如果对方当事人防范意识不强, 则有可能上当受骗。但是, 又如果该被害人被骗的金额较少, 则可能只能构成一般的民事责任, 而不能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所以, 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上述的欺诈行为虽然仅构成了民事责任, 但是其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都是明显存在的, 因而也并不影响对其犯罪行为性质的界定。当然, 上述观点可能在刑法学领域被视为主观归罪的倾向, 这其实是由于刑法学研究与犯罪心理学研究侧重点的不同而造成的偏见, 在刑法学领域, 其学科特点和研究目的在于使刑罚更加合理化与人性化, 慎用刑罚已经是各国刑法学界普遍承认的价值取向。在此种情况下, 必然要求在刑法学研究中坚持客观归罪的要求, 即不仅要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刑法规定的各种构成要件作为其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 更要看其实施该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是否严重到足以启动国家刑事法律程序对其进行调整。仅从刑法学研究意义上看, 笔者是赞同这种看法的。但是, 在刑法学界, 也同样有着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理论争议, 亦即行为人实施一个行为, 其违法性的实质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对行为规范的违反。此种理论争议其实影响到了犯罪心理学研究对于犯罪概念的界定, 由于犯罪心理学更多关注的是个体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 而不是其在刑事法律上是否造成了足以被判处刑罚的具体罪名, 更应关注的是, 行为人实施一个违法行为时, 其对于行为规范的违反, 而不是该行为在客观上对法益造成的侵害程度。因而, 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 对于实质违法性的理解更侧重行为无价值的理论取向应当是合理的。易言之, 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更应侧重的是犯罪行为而非犯罪结果, 所以这并不是对刑法学上客观归罪和结果无价值理论的反驳, 而只是两个学科间研究角度的差异造成的侧重点的不同。

摘要: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在“刑事一体化”的视野中, 也应当对犯罪心理学与刑法学对于犯罪概念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整合。比较分析了刑法学与犯罪心理学中犯罪概念的界定, 希望可以对犯罪心理学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刑事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罗大华, 何为民.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2]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8.

[3][英]Ronald Blackburn著.吴宗宪, 刘邦惠译.犯罪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4]邱国梁.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运用研究.群众出版社, 2005.

[5]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3.

[6]乔治.B.沃尔德, 托马斯.J.伯纳德, 杰弗里.B.斯奈普斯.理论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篇4:犯罪心理学(三)晕轮效应

观众们热烈地讨论着。

“下稳离手!下稳离手!有赢钱的命也要有输钱的胆!赌本期老师是大袖遮天十个金币。赌本期是长耳老师十个金币!”

“酱酱老师呢?”

“酱酱老师半个铜币就可以了!”

“……”

大幕徐徐拉开。

走出来五雷轰顶发型的四月和万念俱灰脸型的夕女皇。

“那个……由于本期各位老师的档期问题……”

(四月内心吐槽:其实是因为骗不到人了。)

“所以……我们只好请四月老师代班……”

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倒地声。

“赔……光了。”

“果然是没有赢钱的命也没有输钱的胆……”

四月:今天我们给大家讲的是一个大家听名字可能会觉得有点生僻的——晕轮效应。

四月(无人反应。继续,扯扯僵硬的嘴角):说生僻呢,其实也还好,如果大家听完名词解释也许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就是晕轮效应啊。

夕女皇推出小黑板:

晕轮效应(英文TheHalo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四月:当然,大家就这么看这段话还是会觉得迷糊对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了,比如说开学的第一天一个满脸横肉的男生推了你一把,不仅没有道歉,反而蛮横不讲理地对你大吼了一阵。那么,从常理上来说,你就会在心底里给这个人贴上“坏”的标签,以后除非他做了什么感天动地的好事,一般来说你都是会很讨厌他,觉得他是一个大坏人的。

台下传来讨论声。

夕女皇:多说无益。不如举个例子来: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沭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同样被称为晕轮效应。

四月:用现代潮语来说,普希金被坑爹了……

夕女皇:所以说呀,凡是不能看表面,就像你老念叨的: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穿水晶鞋的也不一定是灰姑娘!但是说实话,看到此美女捂着耳朵大叫“不要听!不要听!”让我瞬间想起琼瑶剧的女主角……啊,这也算是晕轮效应吧?

四月(眼冒金星):BINGGO!有很多要进入职场的孩子,倒是可以关注一下这个“晕轮效应”,使用得好,可以产生很多积极效应的哟。比如在公司里,你对人诚恳,勤奋向上,那么即便你在某些方面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有很多心理学家曾经追溯过“晕轮效应”的根本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人对事物的把握喜欢追求全面性。而这种情况表现在人的身上更为明显,据说还在于内隐人格理论的作用。

夕女皇:不要念小纸条。讲通俗点!

四月:这个很好解释啊。如果大家仔细观察过周围的人就会发现。人的很多品质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比如,热情开朗的人一般就会善良,大方,有正义感,乐于助人。而内向孤僻的人往往就会比较古板,冷漠,自私。

台下一片赞同声。

四月:等等!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么?哇咔咔,那么恭喜你们,中了四月的圈套了。什么?还不明白么?你们这就是“晕轮效应”啊!!!

固然,我上面说的“一般”、“往往”是有其普遍性的,但是这正是“晕轮效应”的弊端,并不是每一个人外表热情开朗内心就一定善良大方,也许你身边有这样一个比谁都热情温暖的人,其实内心在暗暗算计分毫,甚至阴谋重重。喂,不要说我说得严重,你以为呢,不然推理小说怎么写出来的?都让你推出来了?

更大的可能,是你身边有个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的人。其实内心善良又正直,只是不爱表达心中的想法。或许有一天出现了紧急情况,你会突然发现身边有这样一颗闪亮的心!

夕女皇:你是在说我么?(星星眼)

四月:死开去!

总之,“晕轮效应”详加利用可能是会对大家有利的,但是它是一个惯性思维,是一个弊端重重的心理学现象。小学生都知道的故事“盲人摸象”,就从某个程度上向我们解释了“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以偏概全。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阐述一下这三大弊端吧。

小黑板上:

1、遮掩性。有时我们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根本足以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牵强附会地误推出其他特征。随意抓住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缺,或是一无是处,都犯了片面性的错误。

2、表面性。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己对莱个人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知觉的阶段l,因而容,易受感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的选择性的影响,从而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

3、弥散性。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晕轮效应弥散的体现。

四月:总的来说,给人贴标签是不对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要轻易因为什么表面现象而给某一个人或事下结论,也许你会错过至好的朋友,也许你会误结潜藏的敌人。尤其是在看我们小最的时候,不要被文中的烟雾弹所迷惑,不然狡猾的作者们就成功啦!

说到这里,要谈谈大家每次发来的短信了,某许某猫就一定是正太?夕女皇就一定是御姐?四月就一定是萌妹子?(众人大喊:不要脸!!!)酱酱就一定是二缺技术流?啊哈哈哈,不要轻易说出最后的答案哦!我们期待大家最新的感受哦!

夕女皇: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了。(小声)貌似四月讲得还不错啊,难道是我以前对她判断失误?

四月(摆出很酷的造型):你明显——晕轮效应了。

篇5:犯罪心理学感想

犯罪学选题

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

论被害预防

犯罪现象存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我国犯罪现象状况及特点

论现代化与犯罪

论文化与犯罪

浅谈不良传媒对犯罪的影响

论犯罪情境

浅谈人格异常对犯罪的影响

简论社会政策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

简论刑事惩罚政策的局限性

网络诈骗犯罪治理

网络盗窃犯罪探析

犯罪心理学选题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

女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

信仰型犯罪心理特征

物欲型罪犯心理特征

性欲型犯罪心理特征

群体犯罪心理分析

计算机犯罪心理分析

刑事侦查学选题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及侦查对策

当前贿赂案件的特点及侦查方法

论人权保障背景下审讯策略的运用

当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论网上追逃的优势与完善

中外秘密侦查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中美刑事侦查制度比较研究

计算机犯罪案件之侦查对策研究

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侦查取证初探

篇6:犯罪心理学1

①犯罪心理学可诞生的标志是1897年出版的《犯罪心理学》②犯罪: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以及应受刑法惩罚性。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理论联系实际,伦理性原则。④犯罪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形成,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⑤犯罪心理学上的犯罪人是刑事犯罪意义上的犯罪人。⑥犯罪心理学研究内容: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个体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理论。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⑦犯罪心理学的任务:理论→探索犯罪心理的规律。实践→研究要为揭露,惩治犯罪和改造罪犯提供心理学依据。⑧犯罪心理学研究主要方法→观察法,皮亚杰。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个案法。⑨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是由奥地利的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的。⑩弗洛伊德的犯罪观: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本能,人格,罪恶感。犯罪行为的防治→重视法律的作用,提倡运用认同作用和升华作用等方式防治犯罪。11,阿德勒的犯罪观→自卑和超越,对犯罪的防治→三大生活领域:友谊职业爱情。其途径是找出罪犯在儿童时期所遭受的合作障碍,额皮痒他们的社会兴趣,教会他们怎样与人合作。

12、心理防卫机制→五种合理化解释→否认责任、损害、被害者的被害、责难者、高度效忠的群体。防卫机制→合理化作用,投射作用,认同作用。

13、社会学习理论中人类行为的学习途径→观察法和亲历学习。人类行为的自我调节三个过程;自我观察、判断、反应。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变现、动机过程。14个体的人格特征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性格与犯罪心理、气质与犯罪心理。气质使犯罪类型打上气质特征的印记,不同气质的人在具体犯罪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指向性上。15犯罪人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

(一)犯罪前的西农历状态→自我辩解心理、犯罪决议状态、等待犯罪时机的焦虑状态。

(二)犯罪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三)犯罪后的心理状态→情绪表现,行为表现(试探或其他反常行为)

16、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条件:要产生内部心理矛盾、要有促进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的动因、要遵循转化规律。~~~类型→渐进型,顿悟型、反复型。17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征状→犯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个人欲望膨胀、反社会心理增强、作案经验更加丰富、犯罪活动向多方向发展。18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阶段;定型化、个性化、职业化阶段。19激情犯罪的动机→瞬间动机,既有一定的无意识性,导致的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容易产生,导致的犯罪行为结束后,行为人往往会产生后悔的心理。20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模式:渐进式(典型,常见)突发式、机遇式。21内外机制:从主体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影响到形成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从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22内化过程的五个阶段:不良的交往与模仿、个体对消极社会信息的选择、形成不健全人格、违法尝试获得体验、犯罪意向萌发。23犯罪情境:侵害对象,现场条件、现场气氛。24人格: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极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5犯罪人格:犯罪人格是犯罪人特有的导致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种严重的反社会人格。26犯罪人格特征:犯罪人格的本质是一种反社会人格,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不等于注定要犯罪的人格、是外显行为与内心心理的统一。27青少年犯罪的身心基础: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形态发育、内分泌变化、生理机能发育。28青少年时期身心矛盾与犯罪的关系→旺盛的精力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兴奋性发育与控制能力低的矛盾、性发育成熟与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29变态心理:变态心理是指行为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活动、个性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出个体辨别能力明显下降的偏离状态。

篇7:犯罪心理学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脑功能障碍与犯罪的关系 2.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癫痫,酒精中毒,精神发育迟滞的定义及其对犯罪的影响 难点:酒精中毒对犯罪的影响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引起犯罪的原因纷繁复杂,有些犯罪行为还与犯罪者的生理特征有关,其中脑功能障碍就是其中的一例。脑功能障碍在某种程度上也使这部分人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和潜在的隐患。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犯罪尽管在犯罪案件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却引起了犯罪学者的广泛注意。这里我们将讲到癫痫、控制不良,多动症、酒精中毒、药物依赖、精神发育迟滞与犯罪的关系。2. 讲授新课(1)癫痫与犯罪

①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定义:以中枢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作为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种发作性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即是癫痫所伴发的一组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感知,运动,植物神经功能和精神活动障碍等多种形式。

② 对犯罪的影响:癫痫对犯罪的影响,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刑事案件中,仅次于精神分裂和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病人作案的并不是癫痫本身,而是继发的各种精神病理造成的。癫痫病人往往在意识清晰度下降和意识范围狭隘下,出现丰富,生动的恐怖性错觉、视幻觉,病人表现为恐惧、兴奋、冲动和残暴的攻击性行为。在癫痫朦胧状态或情绪变化状态时,往往有伤人,杀人,猥亵,放火,暴力行为。

(2)控制不良与犯罪

① 控制不良综合症:人们对于他的定义仍有争议。这种综合症假定,颞叶和边缘系统的发作能引起暴力行为,即使在缺少可以观察到的发作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控制不良被看成是边缘系统病灶异常部位的癫痫样放电。不过,有关这些放电现象的证据,都是以脑电图异常,围产期损伤,头部损伤,多动,学习无能,软性神经症状这样的间接指标为基础的,也参考了轻微的脑功能障碍。人们还没有识别出攻击性行为的特异性神经激发因素。芒格斯的研究表明:脑功能障碍对暴力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非特异性的。

(3)多动症与犯罪

① 多动症的定义:又称为“注意缺陷性多动障碍”。有专家认为,许多儿童行为障碍时围产期或婴儿早期发生的脑损伤所造成的脑功能的症状。对医疗记录的分析表明,尽管围产期问题在矫正机构内少年犯罪人和暴力性少年犯罪人的历史中见到较多,但是一般的少年犯人和犯罪少女更有可能在婴儿期遭受头部损伤和脸部损伤。这样的研究表明:少年犯罪与轻微的脑功能障碍和多动症有一定的关系。② 对犯罪产生的影响:表现出多动症的儿童并不都是反社会的但当多动症与品行障碍的相结合的时候,反社会特征就非常明显。儿童多动症被砍做青少年后期和成年期发生反社会行为的前兆。多动症与形象犯罪行为的其他特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尽管多动症表现出这些障碍,但是仅仅多动症本身并不能引起后来的犯罪行为,只有在品行障碍结合起来以后,才构成产生犯罪的可能因素。(4)酒精中毒与犯罪

① 分类及其表现:酒精中毒分为寻常醉酒与异常醉酒(变态醉酒)。寻常醉酒与血液中酒精浓度有关,个体差异大。轻度时出现兴奋,多说多动、欣快轻浮、控制力差,感觉和运动技能失调等;重度则出现意识障碍和昏睡。此类醉酒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打斗伤人,性犯罪等。变态醉酒,患者可在对周围情况的认识能力的丧失的情况下做出犯罪行动。他们表现为急剧的兴奋,盲目攻击和安全健忘。其表现有朦胧型和谵妄型,前者有定向障碍,情绪不稳定性和反复动作,但尚未失去能力;后者醉酒多发生于慢性酒精中度的基础上,以震颤谵妄为主,有幻觉和强度的运动不安。

② 寻常与异常的区别:病态醉酒犯罪时不限于醉酒的当时,而是在犯罪前一时期就有心身异常状态。

③ 长期大量的酒滥用可能产生的几种精神障碍:普通醉酒、复杂性醉酒、酒依赖、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和酒精中毒性幻觉症。(5)药物依赖与犯罪

① 定义: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药物依赖是指由长期反复用药,形成机体精神和躯体改变,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致使精神,躯体症状恶化而强迫性长期持续用药。

② 可产生药物依赖的八类药物:吗啡类、巴比妥类,酒精类,可卡因类,印度大麻类,苯丙胺类,柯特类和致幻剂类。

③ 对犯罪产生的影响:这些药物最主要藕麻痹,兴奋,欣快和解除焦虑和烦恼的作用,但是极易产生戒断症状。除了躯体症状以外,患者有精神变态和行为改变,特别是反社会行为的出现。由药物引起的犯罪多为道德败坏,盗窃和性犯罪;女性多为卖淫,男性为暴力,偶尔有杀人的报导。(6)精神发育迟滞与犯罪

① 定义:精神发育迟滞也叫做精神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症,是一组由先天或早期的疾病,所引起的精神活动发育受阻导致以智能低下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临床习惯按照智能低下不同水平加以分类,国际分类(1978)按照智商将本病分为轻度(智商50——70),中度(智商35——49),重度(智商20——34)和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多数临床医生强调,应主要依靠临床标准适当参考智商进行疾病诊断。

② 对犯罪的影响:智力与犯罪的关系是犯罪学最关心的问题。精神测定始祖高德达提出的“精神薄弱犯罪病因论”具有一定影响力。精神发育迟滞犯罪者犯罪年龄以12——18居多,犯罪类型如性犯罪,放火,盗窃,欺诈等。最常见的就是性犯罪。3. 思考与讨论

(1)生活中常见的脑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犯罪,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2)你觉得智力与犯罪的关系是什么? 4. 布置作业

篇8:论激情犯罪心理与心理预防

一、激情概述

(一) 激情的概念

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自我控制力减弱的情绪。激情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激情状态下的人往往会改变自己惯常的道德理念和行为模式, 其认知活动范围会变得狭隘而集中指向引起激情体验的对象, 意识清晰度降低, 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 行动完全受激情支配, 不计后果地放纵自己的行为, 完全贯注于自己的激情体验。

(二) 激情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1. 激情的分类

激情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1) 积极的激情。这是由个人生活中高兴的事情或者具有极大的社会正面意义的情景所引起的激情, 这种情绪能推动个人积极投入正面的社会活动, 对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医学观察表明, 这种激情不应过分抑制。

(2) 消极的激情。这是由个人生活中不良的甚至令人厌恶、使人愤慨的情境引起的激情, 这种激情会促使个人进行严重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严重的会导致激情犯罪。

2. 激情的表现形式

激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 愤怒。愤怒是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表现形式。这种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外部对自己或对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的生命、身体、名誉、权利、财产等侵害, 为保全自己或者有亲密关系的人不受侵害而引发。愤怒情绪很难控制, 很容易引发冲动的行为而对侵害者施加暴力, 造成血案。

(2) 恐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恐惧既是一种应激情绪, 又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形式。恐惧情绪体验极度高涨时, 会导致行为人为逃避威胁或危险, 不暇思索地在消极情绪支配下实施暴力行为。

(3) 报复。报复是在社会交往中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表现形式。强烈的报复情绪体验同样会导致严重而残忍的暴力犯罪行为的产生。

二、激情犯罪概述

(一) 激情犯罪概念

激情状态下的犯罪, 是指由于犯罪人激情情绪体验发展到阈限而爆发的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在激情状态下, 犯罪行为人确定犯罪目的、选择犯罪方法和评价犯罪行为的心理过程会变得极其短暂, 一旦有了目标, 犯罪行为人就会立即实施犯罪行为, 因此, 激情犯罪一般具有无犯罪预谋、无预先确定的犯罪动机, 无事先选择好的犯罪目的和犯罪手段的特征, 犯罪行为往往是在偶然的、强烈的冲突遇境中突然发生, 往往表现出爆发性、冲动性的情绪渲染征像, 社会后果十分严重。

(二) 激情犯罪心理特征

1. 需要满足的畸形性和急迫性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索尔·罗森茨韦克的攻击理论, 人在遭受挫折的情况下会把挫折引起的愤怒情绪向外界发泄, 对外界的人或物实施语言的或身体的攻击的外罚性反应。外罚性反应引起的攻击行为往往导致暴力性犯罪。

激情犯罪作为一种情绪型的外罚性犯罪行为, 是犯罪行为人在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 把不良情绪向外界发泄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 这种不良情绪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犯罪行为人对需要短缺的不满, 由不满产生了挫折感, 由挫折感产生了填补需求短缺的畸形性和急迫性的心理体验, 由这种心理体验产生了犯罪行为人的需求欲望与现实供给短缺的对立, 由对立状态产生了冲突的不断升级和不满的郁积, 而不满的郁积就如储水大坝, 随着水位不断高涨, 要么合理泄洪, 解决问题;要么堤坝崩溃, 洪水泛滥。一旦出现后一种情况, 再加上不当情境的刺激, 犯罪行为人就会把郁积的情绪能量释放出来, 进而出现行为冲动失控, 不顾一切地实施犯罪的情况。因此, 畸形而急迫的需要满足是激情犯罪最主要的心理特征之一。

2. 不良心理体验的急剧扩展性

当犯罪行为人畸形而急迫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 犯罪行为人会出现不良的心理体验。一般而言, 任何人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 均会发生不良的心理体验状况, 但一般不会引发犯罪行为, 即使会引发犯罪行为, 其心理过程也相对较长。而激情犯罪心理则不然, 犯罪行为人在一定情境的刺激下, 不良心理体验会迅速地扩展和膨胀, 整个过程带有瞬间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其犯罪心理所引发的犯罪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瞬间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3. 情境刺激与反应的不对称性

对一般人而言, 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了大致对称的状况, 而激情犯罪行为人在与众人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对情境刺激的反应强度却大大高于一般人, 形成了情景刺激与反应显著的不对称性。当然, 如果没有足够的外部刺激, 激情犯罪行为人的不良心理也只是在潜藏状态下, 其尚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定向和行为选择, 心理处于平衡状态, 不会发生过激行为。但是, 一旦怀有不良情绪体验的犯罪行为人在不当情境的强烈刺激下, 其情绪便会立即发生急剧变化, 短时间内出现激情状态, 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志障碍, 出现不对称的超强烈反应, 导致行为失控的犯罪行为发生。

4. 犯罪决意形成的超坚定性

激情犯罪行为人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之前, 尽管没有犯罪预谋, 但犯罪意向和犯罪意志却异常的坚定。在情境的刺激下, 原本被犯罪行为人所抑制的不良心理会瞬间地释放出来并迅速地膨胀, 犯罪行为人会瞬间出现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认识范围狭隘、集中, 犯罪决意超常坚定的心理现象, 这种心理现象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使犯罪行为人不顾后果地实施严重的犯罪行为, 达到犯罪目的, 满足极端需要。

(三) 激情犯罪的类型

1. 根据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意识, 激情犯罪可以分为:

(1) 主动型激情犯罪。即犯罪行为人由于某一因素而产生激情心理, 对无过错的受害人实施高强度的过激犯罪行为。如犯罪行为人对某一穿着暴露的女性瞬间产生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念头并实施了该行为。

(2) 被动型激情犯罪。即犯罪行为人由于被害人的某一不当言行刺激而瞬间实施激情犯罪行为, 如被害人的辱骂等使其尊严严重受损, 恼怒之下对被害人实施的暴力行为。

2. 根据引起激情的时间, 激情犯罪可以分为:

(1) 事先引起型激情犯罪。即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发生前由于被害人的某一不当言行等的刺激而瞬间产生激情心理, 即刻实施犯罪的行为。如丈夫发现妻子不忠诚, 瞬间产生愤怒情绪, 即刻杀害妻子与第三者的行为。

事先引起型激情犯罪又可以分为两种亚类型:

A.突发型激情犯罪。突发型激情犯罪是指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素昧平生, 并无积怨, 只是由于即时不良情境的强烈刺激, 引发双方对立意向, 而导致犯罪行为人在激情状态下实施犯罪行为。此类犯罪的主要特征是: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时间间距极短, 缺乏均衡性。

B.蓄发型激情犯罪。蓄发型激情犯罪是指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彼此相识, 素有恩怨前嫌, 只是以往矛盾尚未达到激情化程度, 终于在某一事件的强烈刺激下, 以往矛盾激化, 犯罪行为人长期抑制积怨达到爆发程度, 在激情状态下实施了犯罪行为。此类犯罪的主要特征是:长期郁积不良情绪的犯罪行为人在事件情境的刺激下, 瞬间实施了原本不愿实施的犯罪行为。

(2) 事中引起型激情犯罪, 即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由于应激反应在激情状态下实施了危害性更大的犯罪行为。此类犯罪的主要特征是:情境刺激明显超出了犯罪行为人的预料和心理承受能力, 在应激和激情两种心理状态下, 非理性地选择了危害性更大的犯罪行为。

三、激情犯罪心理的预防

(一) 畸形需要的控制

激情犯罪是不良情绪的急剧扩展和膨胀所致, 但其根本原因在于需要欲求与现实冲突无法得到正常的排解, 不良情绪体验在情境的刺激下瞬间恶化的结果, 对他人和社会的侵害只不过是这种情绪发泄的替代品罢了。因此, 要预防这类犯罪心理的产生, 就必须及时关注和解决人们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避免冲突的激化。尤其对那些气质、性格方面有明显缺陷, 易冲动, 少理性、盲目行动不计后果的人, 平时要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力, 使他们在情绪激动时将理智因素和自我控制力调动起来, 最大限度地进行自我调节控制, 以减少突发性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 减轻不良情境的刺激

如前所述, 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自我控制力减弱的情绪。激情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

这个重大意义的事件就是激情犯罪行为发生的背景或情境, 缺乏背景环境的刺激, 激情犯罪行为不可能发生。因此, 要预防激情犯罪心理的产生, 必须减轻不良情境的刺激, 即至少要减轻如下不良刺激: (1) 犯罪前被害人不当言行的刺激; (2) 犯罪中被害人不当言行的刺激; (3) 犯罪后被害人不当言行的刺激。通过上述方法, 就能够在人际冲突中, 减轻冲突的烈度和强度, 避免因被害人的不当言行刺激、推动或激惹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 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 犯罪先兆的适当心理干预

情绪型犯罪往往会存在一些明显的先兆, 因此在犯罪行为发生前, 根据犯罪先兆, 对症下药地对这些先兆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往往能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就激情犯罪而言, 犯罪行为人由于某些个体的、社会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原因, 已经形成了不良的心理体验, 产生了对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意义的消极看法, 弥漫着深深的挫折感, 极易在不良情境的刺激下实施激情犯罪行为。因此, 对这些产生了严重挫折感的前犯罪人, 应当采取以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正面激励并积极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 用精神分析疗法、合理情绪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等心理治疗技术, 帮助前犯罪行为人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避免犯罪心理在不良情境的刺激下外化为激情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罗大华.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286.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474.

[3]罗大华.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282.

[4]许章润.犯罪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48.

[5]章恩友.罪犯心理矫治技术[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0:313-392.

上一篇:公司出租车管理制度下一篇:信用社(银行)员工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