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酒文化比较论文

2024-07-17

中西方酒文化比较论文(通用6篇)

篇1:中西方酒文化比较论文

课程论文

题目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学生姓名学号院系 专业

二O一零十一月二十日

中西方酒文化的比较

摘要: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有较明显的差异:在酒的用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用粮食酿造的粮食酒;西方则是用麦类和葡萄酿的啤酒和葡萄酒。在酿造工艺上,中国讲究料、水、曲三者统一,采用固态、复式发酵法;西方以料为核心,采用液态、单式发酵法。在酒文化的核心上,中国视酒为工具,意不在酒;西方视酒为艺术品,意就在酒。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物产、原料和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的不同。

关键词:酒文化;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比较

在人类生活史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酒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酒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饮食中存在,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出现。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东西方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对东西方酒文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颇有意义。

一、酒的起源

说到酒的起源,最先想起来的必然是传说神话了。神话传说本就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折射,在传说中,中国酒的起源是人们无意间变废为宝的一个过程,而西方则倾向于就是酒神赐予人们的礼物,也是丰收的象征。

中国古酒可分为两类,一为果酒,二位米酒。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种,历史文献记载的说法有几种。

①猿猴造酒说:唐陆柞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酒是一种由发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咱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广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是合乎逻辑与情理的。

②仪狄造酒说: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一种说法

叫“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讲他们在作不同的酒。“拨”,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醒糟儿。醋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林”,高梁的别称。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由此看来,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梁酒创始人。

③杜康造酒说 :相传杜康是位牧羊人,于放牧中不慎丢失装有小米粥的竹筒,半月后竹筒复得,竟意外发现小米粥发酵而成为醇香扑鼻的琼浆。杜康于是弃鞭停牧,创酒坊,酿美酒,开酒肆,售佳酿,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酒圣。而“杜康”也成为酒的代名词。古书中说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杜康因此成为酿酒的鼻祖。

西方关于酒的起源也有许多,大都把酒解释为神造的产物,是属于人类的神赐的礼物。古埃及认为酒是由死者的庇护神奥里西斯发明的,而希腊人认为酒是由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带到人间来的,是酒神赐给人们的礼物,也是人们丰收的象征。相传狄奥尼索斯是从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西姆莱所生,长大后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技术,酒便在欧洲在陆上渐渐盛行起来。酒神带着他的随从四处流浪,所到之处便飘起了酒香。

二、酿酒的原料与品类

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以粮食为原料酿造的黄酒、白酒,习惯上称作粮食酒;西方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葡萄酒、白兰地以及以麦类酿造的啤酒。中西方酿酒原料及品种差异主要原因是地域及气候差异以及社会经济体系不同造成的,这些差异在文化全球化的现代才互相交流而传播开来。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温和,有良田沃土万顷,极适宜农作物的耕种,农业发展迅速,很早就成为农业大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人们便大量用粮食酿造出很有中国特色的白酒、黄酒。宋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酿酒原料主要取用北方所产的小麦、高粱和粟等;从宋代开始,南方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南移,酿酒原料则主要取用江南等地大量出产的稻谷。

与之不同的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中,主要的农作物是麦类,众多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远

古时代,巴比伦人就已用小麦制成啤酒,远古埃及人也有如何酿造啤酒的记载,且西方国家大多以畜牧业或者商业为主、农业为辅,许多地方的气和土壤等不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却对葡萄的生长非常有利,因而,在西方国家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都首屈一指。在这样的条件下,西方的人们可以大量地用葡萄酿制并享用葡萄酒,所以古代西方盛行“啤酒和葡萄酒文 化”。

三、酿造工艺

在酒酿造工艺上中国主要以粮食为原料,讲究料、水、曲三者统一,采用固态与半固态、复式发酵方法;西方主要以葡萄为原料,则重在讲究料为核心、桶和窖为保障,采用液态、单式发酵方法。

五谷 杂 粮 是固体物质,不能直接发酵,必须通过对粮食的浸渍、蒸煮、加入水和酒曲等,使淀粉糊化后再进行糖化、发酵而制成酒。在中国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料为酒之肉,水为酒之血,曲为酒之骨。它形象地说明了酿造粮食酒的三个关键:

其一 是 原 料。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发现,五谷杂粮与酒的品类、质量密切相关,如用糯米酿造的黄酒味醇厚、品质最好,用高粱酿造的白酒味很香,且酒精度和出酒率都比较高;而在白酒中,用玉米酿的甜,大米酿的净,大麦酿的冲。此外,人们还注意到,选用独具特色的土特产原料,对酿造风味独特的名酒至关重要。如四川古蔺的郎酒,最理想的原料是当地出产的古蔺高粱,因为它皮薄壳少、颗粒饱满、淀粉含量大,能酿出高品质的郎酒。关键 之 二 是水。“美酒必有佳泉”,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酒的品质、风格等,为此人们特别注意识水性、知水味、选好水。如绍兴黄酒,常常用运水船到鉴湖中心取湖心水来酿造,因为这种水的水质清澈、硬度适宜、含适量盐类,是优质酿造用水。茅台、郎酒、沪州老窖则离不开赤水河及河边甘甜、清冽的泉水。

关键 之 三 是酒曲。它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与酶类,不仅是糖化发酵剂,而且能赋予酒特殊的风味和品质,是中国酿酒的重要而精妙之处。《齐民要术》记载道:制曲要选择七月甲寅日,让儿童穿着青衣来和曲、团曲,摊放酒曲的地方要画上吁陌街巷、摆上用面粉捏的曲人和曲王,摊完酒曲后要给曲王供酒脯等食品,并读三遍《祝曲文》。

有了 这 三 个关键因素作为基础,还需要酿酒师的妙手点化才能酿成酒。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人们就已经系统地总结出酿酒的6条原则:“林稻必齐,曲聚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无有差忒。”即原料要充足、酒曲供应、制作要适时,浸泡、蒸煮要清洁,水质要清冽、无杂质,酿造器具要精良,蒸煮时的火力要适当。中国的酿酒技艺高超而精湛,巧夺天工,各种名酒各得其妙。

西方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与中国酒三个关键一样,葡萄酒的酿造也有三个很关键的地方,即葡萄品种的选择,橡木桶的培养及酒窖的存放和酿酒师的技术。

葡萄的品种和质量,决定着葡萄酒的品质、特色和主要香型。在西方国家,可以酿酒的葡萄数以千计,但真正能酿造出顶级、名贵葡萄酒的葡萄,只有十余种而已,著名的有赤霞珠、黑品诺、梅辘辄等。和中国选原料一样,原料的产地对葡萄酒的品质影响也很大。也就是说酿酒时对葡萄的选择,除了品种,还要看产地和年份,这意味着土壤、气候、产量等方面同样存在差异。

在完成了对葡萄的精心选择后,葡萄酒的酿造大多进人葡萄去梗破皮、压榨、发酵、培养、装瓶等阶段,而起重要作用的是橡木桶、酒窖和酿酒师的技术。橡木桶是发酵和培养葡萄酒的最经典容器。其木材多孔,外界的氧气缓缓渗人,包括酒精在内的挥发物质部分蒸发,使酒变得更加细腻、芳香;橡木释放出的辛香和单宁酸,给葡萄酒增添华美复合的润饰,使酒质不断成熟、稳定。

酒成熟以后就必须离桶、装瓶,但无论装瓶前的培养阶段还是装瓶后的贮藏期间,只要没有饮用,酒窖都是葡萄酒最好的栖身之所,决定着葡萄酒的最终品质。任何好酒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藏酿,葡萄酒在橡木桶中的陈化不是全部过程,要达到最佳饮用状态,更需要继续贮存、陈化。酒窖的理想温度是IO`C-151C,湿度是70%左右,要求背光、阴凉、通风良好等,因此常常显得阴暗、潮湿。置身于酒窖中的葡萄酒,常用软橡木做瓶塞,瓶口稍微向下、横放在酒架上,以防止瓶塞干燥开裂,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在整个酿酒过程中,酿酒师的技术贯穿始终,其高超技艺主要体现在对原料演变过程中的最佳时机把握上。当葡萄成熟时,必须看准时间尽快采摘、精心挑选,然后压榨和取汁、使其直接发酵;而当发酵过的酒装人橡木桶培养以后,要定时、准确查看桶中酒质的变化,不能出现丝毫闪失;一旦发现葡萄酒在桶中培养成熟,就要立即装瓶、小心贮藏,同时密切注意酒窖的状况,为葡萄酒创造最好的贮藏环境。

四、酒文化核心差异

中国:醉翁之意不在酒。许多中国人认为, 酒是一种供人使用的工具,中国人虽然十分热爱它、经常使用它,但很少注重酒本身,缺少对美酒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性分析和品评、鉴别,更在意的是使用它以后产生的美妙作用,在于“味外之味”,就像欧阳修说的那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即使是现在,网络上常有人

说“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因此中国酒,喝的不是它本身风貌,而是这个清醒到微醺过程里的韵味趣事。人们借酒只是为了或抒发自己清醒时不能或不敢抒发的情感,或忘却现世的烦恼,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或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再者中国的礼教也不允许人们饮酒采取豪饮、“牛饮”的方式,而是主张浅斟低酌,适可而止。

西方:醉翁之意就在酒,在他们的文化里有“葡萄酒——充满魅力和生命的神圣艺术品。”在不少西方人眼里,酒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拥有魅力和生命,而葡萄酒更是其中的代表。对于西方人而言,醉翁之意就在酒,在酒的“味内之味”。仅以葡萄酒为例,他们把酿造葡萄酒看成是在制造艺术品,把饮用葡萄酒看成是欣赏艺术品,认为每一种葡萄酒都有自己的温度、味道和与其搭配饮用的杯子、菜肴,只有相互间完美的搭配,只有仔细地观色、闻香、品味,才无愧于美妙的葡萄酒。受酒神文化的影响西方人喝酒方式往往是牛饮,追求的是速醉、醉昏,一种生命的狂欢与纵欲。

与中国的借酒忘欲不同,西方人更多的是借酒纵欲。这种酒文化差异折射东方人委婉含蓄的性格,而西方人则爽朗直接的性格。这就让人想起了有国外留学生说听不懂中国人说得话,就一句你累不累呀就整出几个意思。

综上所述,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差异,包括酒的起源、酿造原料、品种类别、酿造工艺和酒文化的核心等的差异,都可以归结为物质和精神两大类。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地理环境、物产和原料特点等因素的不同,而且有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因素的不同,但是也不外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各方面都趋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的酒文化也在不断地相互融合渗透,了解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能够更恰当地使酒这一媒介更好地为我们服务。需要承认的是,虽然中西方酒文化有着巨大差异,但也都具有各自的内涵与特色,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如璀璨的明星,光彩熠熠,源远流长。了解而这酒文化的差异及酒文化折射出的东西方言谈思维的差异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能更好的将中华文化传播开来,彼此文化交流能加深世界各族人民的感情纽带,促进世界文化和谐发展。

篇2:中西方酒文化比较论文

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修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素质,还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观念利意识,其中既包括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同时还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每个人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能够不断地总结自身发展的历史,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接受惨痛的教训。从而推进人类自身从低级向高级,社会从野蛮向文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

在文化进程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沿着时间的长河,此消彼长,又各具特色。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平衡和现实主义

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即平衡与现实主义,也反映了民族间观念、意识的差异。而这两种基本的文化特征,在具体的文化现象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又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即中国传统文化以稳重、平和、和谐及写意为特色;西方传统文化则以个性化鲜明、写实性强为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平衡,以稳重、平和、和谐为特征

追求平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小形成的—种特定的观念、农业生产受季节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的制约,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农业生产随时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需要人们团结合作,建构一种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自然气候条件,各种气象因素:光照温度、防水等,都需要适宜,即“无过不及”。中国的传统武术太极功,强调刚柔并济,古人认为天地,阴阳,昼夜,都是相对,要保持他们的平衡。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孔子对“为人之道”提出“中庸”的思想:“君子中庸,小人反小庙”。明代理学家对“中庸”作了解释:“中者,不偏不倚,元过不及”。即为人处世个能左、右偏激,需沿着正直的方向发展和前进。这种为人处世正直的认识,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由此也养成了中华民族坚持原则,是非分明的优秀品德。

中国的传统饮食则具有“平衡”的特点,而且多为经验型的。在古代,人们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将各种食物分为温、热、凉、寒,四种“属性”,又称“四气”,且按味道分为辛、酸、甘、苦、咸等“五味”。中国传统饮食的“平衡”,就是根据各种食物的“属性”和“五味”,将不同的食物相搭配,使之实现“四气”和“五味”的“平衡”。

与之相比较,因为西方生活工作节奏快,方便快洁的就餐方式和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成为主旨,也表现了现实主义在饮食上的差别。2.西方传统文化的特色:现实主义

西方民族受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而形成了许多特有的观念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现实主义,即注审现实。2.1 现实主义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的社会生活中.是十分明显的。反映在西方民族审视社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等,都是以现实作为基础。

西方民族在消费理念上的“超前消费”,即先消费,后还贷的作法,就是从现实出发.先考虑眼前的实际需要,满足人们对现实的需求。至于下一步的还贷,也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决定的,所以西方人常出现重复借贷的现象。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民族及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发明,近代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历史上曾是游牧民族的后裔的贡献。

在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中,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观念。“圆桌会议”,最早便出现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在举行国际会议或国内外政治派别的谈判时,用圆桌可以避免座次的尊卑、贵贱.亦无主、次之分,使与会各方感到地位平等。2.2 现实主义在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反映

西方文化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传统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同样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传统文化艺术中体现得十分充分。

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真实、直接反映作者所处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很多。如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等,英国作家狄更新的《老古玩店》、《双城记》等,法国作家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剑客》等,小仲马的《茶花女》等诸多的文学作品,还包括丹麦作 家安徒生、德国作家格林创作的童话故事,都以现实为题材,或讴歌赞美.或批判、讽刺。

戏剧作品也是如此。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哈姆雷持》、《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

西方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还表现了作品真实地、直接地抒发感情。人的喜怒哀乐,喜好与厌恶的情感,直接流露于作品中。

二、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东方比西方早进入封建社会,它的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有许多辉煌灿烂的发明与创念,所以河东的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可是西方后来居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先在西欧出现,并逐渐取代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就是这一历史变革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当时科学、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涌现一大批时代的巨人.资本主义的文化亦随之取代封建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流,即所谓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让位于四十年河西的文化。这次让位是人类文化的一次伟大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进步。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发展时期,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到了资本主义的后期时,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固有的基本矛盾更趋尖锐了,种种迹象表明,资本主义到了垄断阶段,文化思想出现危机。

李政道博士在“中美文化交流研讨会”上,有一段发言.提到了中美文化传统的差异问题:“中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明显的。中国文化传统要求个人以社会为重,美国正相反。在个人和社会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的自由权力,这有利于激发个人的主动进取精神.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但这种观念也导致滥用自由。现在美国乱象从生,不能说与此无关。”

追求物质增长和生活享受已是现代人的主要人生目标在—些人那里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在这样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切都只是为了功利,为了纵情享乐。“文化危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在西方国家泛滥。

此种观念下,自然和科技只不过是达到人们某种功利和享受的环境、资源、工具和手段,可以不顾一切后果地去利用它、掘取它。甚至于连他人也和物一样,只不过是一种资源或手段,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而已。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都被严重地扭曲了。这才是上述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与人关系疏远(或对立)急剧加深的深层根源之所在。这种短视的做法必将影响今后的发展。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自然,他人的和谐相处,这必然更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

因此,新情况下,河西文化让位于比它先进的河东新文化,螺旋式上升,一次比一次高级,一次比一次进步,反映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有一个自我认识的问题。特别是当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人类更需要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人和个人既要能认识自己的大,也要能认识自己的小,要能不以大自居,不以小自卑。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人的自我失落,大都来自与自然和他人的不融洽、不协调,而其根子则还是在于自我本身,即不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小而妄自菲薄,就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大而盲目尊大,也就是说,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缺乏自如之明。

儒家的这一套人格发展形态在世界文明中,有着十分独特的价值。儒家认为,个人的完成不能离开群体大众的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个个人人格完成的过程,一方面,个人的精神要通过转化社会来完成自我,另一方面要通过身、心、灵、神这四个层面逐渐深化。

中国古代儒家的修身养性理论中的—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种与他人和社会群体和谐、协调的道德品格。儒家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推己及人”的精神,这些是对西方文化思想危机的一种良药。

目前世界上一股学习中国佛教的热潮正在升起。学禅打坐不仅能治病健身,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信禅学禅的人来说,它能在相当的范围和程度上调解人们心理上的失衡。禅学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自我的本性,着重揭示了造成人生痛苦、烦恼的主观自我方面的原因,并且探求丁如何让自我从怨天尤人、授命于环境的被动中摆脱出来,而通过自我主动的努力去解除种种的痛苦和烦恼,做自我的主人翁等等。

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存在和发展,从文化角度讲,它本身说明,东方掘起了一种社会主义文化,其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以及邓小平的建国理论,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新文化及其指导思想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就已经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巨大的威力和高度的创造性。在它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有10几亿人口的大国相继取得了胜利,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

东方的思维方式,东方文化的特点是综合,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分析。从总体上来看。从伽利略以来400年中,西方的自然科学走的是—条分析的道路。

人权观点上,我国政府人权观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即人在一个社会环境中生活,就应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中国的人权观是以社会为前提的,即以共性、整体性原则为前提,从全局和整体的利益出发,去阐明人的权利。

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人权现,则是以西方传统的自我中心意识为基础的。它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权力。即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意志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强调和突出个性和个人的需要和欲望,所以西方社会的暴力犯罪、枪击事件不断.以及高离婚率、老人及儿童遭遗弃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且难以改变和扭转的。

因此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汲取西方的分析方法,科学精神,丰富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文明,融合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东方文化将成为更先进与西方的文化。

总之,通过比较历史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中西方文化的关系,我将在以后学习和认识东西方文化时将更具有针对性。

篇3: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探究

法律文化是法律生活中群体性的行为模式与观念模式的总称。有学者认为法律文化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律实体;二是法律意识。由此可见, 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颁布的法律规范是法律文化的一种表层结构, 而其深层结构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关于法律的基本观念、范畴, 基本的法律价值以及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法律思维模式或方式, 本文侧重对法律文化传统的探究。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包括三个既依赖又独立的范畴, 它们是礼制、德治、刑政, 首先, 礼制是中国传统法律形态。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法律文化非常推崇“礼”。其次, “德治”提出在西周, 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思想, 首次提出了“德主刑辅”。最后, 中国传统法律以刑治主义为功能取向, 即使倡言“德治”的儒家, 也不反对刑罚, 有时还持颇为赞许的态度, 认为“宽猛相济”乃是治国的基本道理和手段。

具体论述, 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有如下特点:

第一、以言代法, 权大于法。

儒家文化认为,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 统治者的个人意志相比法律制度要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尤为强调执政者在治国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等级特权制鲜明。

“法有差等”的原则被贯彻在了封建等级特权制法律思想上, 皇帝九五至尊, 不受任何法律约束, 官吏若犯法, 可分别享有“议、请、减、赎、当、免”的特权, 称之为“八议”、“官当”制度。特权、权力随着级别的程度不同而变大。

第三、民刑不分, 重刑轻民。

从李悝的《法经》直至《大清律例》, 历代法典基本上就是刑法典, 内容均以刑法为主, 其中搀杂着一些民事法规, 民法在法典中没有自己的位置。

第四、民众的法律意识误区。

长期以来, 由于封建皇权主义至高无上及宗法家长制的影响, 对民众而言, 守法是义务, 其很少能从法律中得到该有的权利和保障。

第五、惰性。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法律文化, 是相互承袭所形成的。法律制度一旦创立和形成, 几乎都强调“祖制不可变”。

三、对于西方法律文化来讲, 法律并非是一个规则体, 而是一个过程和一种事业

在其中, 规则只有在程序、制度、价值和思想方式的具体关系中才具有意义。首先, 西方法律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哲学基础上以自然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其次, 是神学自然法思想。《圣经》中的“原罪说”, 是对人类终极犯罪原因的最初的探讨, 它解说了犯罪的最初诱因, 解说了法律制度产生的必要性。

具体阐述, 西方传统法律文化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 法律至上。

西方人心中, 法律源自于自然和上帝, 上帝的子民永远也不能超越代表神灵意志的法律。

第二, 法律代表了公平、正义、善良。

西方人认为, 对于自然和上帝, 人类是相对独立的, 具有有限的自主权。人类在约定的范围内可以立法定制管理社会, 上帝也不能随意干涉任何事情。因此, 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管理者而不是主人。

第三, 私法发达。

在西方社会, 宗教和传统对于法律的形成和人民的思维导向起了重要的作用。西方人向往和信仰一切源于自然和自主的意识。因此, 西方的民法和契约的发展比较完善。

其四, 法律的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在西方传统法律文化中, 变化并不是随机发生的, 而是对过去的重新诠释, 以满足当时和未来的需要。

四、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

由于中国和西方两条法律文化长河所蕴含的内容实在博大精深, 但是我们可以从上述对两种文化传统的提炼中看出一些宏观上的差异:

第一, 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等级观和西方文化传统中平等观的差异。

第二, 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集体本位观和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中个人本位观的差异。

第三, “德治”的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与西方法治思想的差异。

第四, 以“刑治”主义为倾向的中国公法文化和以“权利法”为特征的西方私法文化的差异。

中国法律文化较西方法律文化存在着巨大落差, 其传统中很多固有的因子很难为现代社会所接受, 如官本位意识、忽视个人权利等,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直面和改正的。但是, 也有有利用价值的部分, 如:廉洁奉公、上下合作、团结和睦等精神是现代法律文化中所不可丢弃的。因此, 我国要建立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法律文化, 既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 又要放眼世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既要体现时代精神, 又要发扬我国的历史传统, 与西方法律文化尽可能的相互融合, 创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文化。

摘要:法律文化是人类几千年来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历史沉淀,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中、西方法律文化如同两条长河, 各自顺着自己发展的洪流, 奔涌向前, 因此也就形成了它们不同的特点。对这两条主线上的法律文化传统差异的研究和探寻, 是正确认识、理解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前提, 有着巨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律,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汤唯, 于飞.中华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传统比较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 1999 (24) .

[3]诸江.从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中重构中国法的价值[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4]江山.历史文化中的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篇4: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

【关键词】中国 西方 体育文化

1.体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恒古恒久的社会现象,但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可谓五花八门,没有达成共识,总的概括起来看,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应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历史进步、生产经验以及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达到的水平,自然与体育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体育是文化传播、传递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文化方面的变动,对体育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积极发展体育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体育活动及其成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体育在培养人的健康,改善人类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有文化的健康的人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中国体育文化

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她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如同哺育了华夏文化的长江、黄河一样源远流长,而体育文化的各种形态,更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呈繁荣发展之势。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研究它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

2.1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古代中国注重情感和尊重道德的观念,在体育运动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自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如孔子的“尚仁”,墨子的“兼爱”。其积极意义在于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平和了社会气氛。中国人的个体竞争需要过早受到压抑,社会需要以伦理需要为主体进行构建,至善道德的追求强制性地成为中国人的主体需要,从而压倒一切,涵盖一切。重义轻利的观念历代相传,渗透于人们精神意识的深层,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反映在体育上即是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体育的实用价值,这种观念一直在中国体育史上绵延不绝,直到今天仍可以在人们的体育观念中找到它的踪迹。

2.2重和谐与统一

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古代中国的个人显得毫无意义,仅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存在,人的个性几乎消失在集体当中,使得个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全面压抑,总是被动接受某中盲目力量的驱使,而现实社会中人的快乐和痛苦完全被一种理想的是非、善于恶的伦理价值判断所代替,这对体育文化的影响极大。

2.3重适用,追求稳重

中国农业型社会自给自足的特征,使安居乐业的中华民族不必把走向遥远的外部世界观视为谋生的必由之路,封闭的地理环境,封闭的生产方式,封闭的文化心理特征,使中国文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中国先哲追求的价值目标就是达到某种和谐的境界,核心是合,教诲人们不是向外开拓、追求、向大自然索取,而是在充满温情的志“中和”、求“中庸”的人生修养中,潜身于所谓自省。在中庸之道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表现为生活朴素,知足常乐,这种中庸之道的观念,限制了人们的开拓能力,淡化的人们的竞争意识。在体育文化的活动表演方式上,技艺性、表演性的项目为主,而竞争性强的,集体的项目在中国开展的很少。

2.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中国重理性与人文教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具有超宗教和情感的功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礼”提倡中庸思想讲究忠恕之道,凡是要拾到好处,不能过分,要不偏激,体育往往是一种诉诸情感的活动,它往往是非功利和超现实的。中国体育文化注重对身体文化之外的拓展性价值,重视对集体和社会的意义,忽略体育文化的本体,重视的是体育文化中的理性思辨,而忽略实际操作。

3.西方文化及其影响下的西方体育文化

在西方,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体育现代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古希腊所创造的古奥运会辉煌的背后,是西方体育文化的根基所在,与其古代奥运会一样闪烁着使世界人民敬仰的光辉,因此在论及西方体育文化的时候不能忽略古希腊文化对西方体育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奠基作用。西方文化在影响体育文化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强调以人为中心

强调人是万物之灵,从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出发,主张人可以认识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希腊社会同样也是以个性发展、个体生命能力弘扬为主体而构建的,于是他们选择了生机勃勃的生活方式,向大自然挑战是希腊人永恒的信念,社会竞技活动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自然和谐的得到发展。西方文化注重人的智力和身体能力的特征,这一观点起到了鼓舞人的创造性,大胆的向大自然索取,这与东方人恒定不变,顺应效忠的社会理想大相径庭。

3.2重视宗教的特殊地位

西方古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宗教对社会、个体具有巨大的权威,但它又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表现出一种弹性和自我保护、自我适应机制,即用新的意识和行为来维持自身生存和复兴。古希腊宗教有的神人同型同性特征与城邦公民相结合,陶冶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人独具的人体审美意识和体育意识,这种宗教观念意识在人们的心里上沉淀的结果,就是全体公民阶级从个性原则和人格意识出发而形成的体育风尚。

3.3以个人为社会本位

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具有个人精神的个体。在西方这种以个体人格为主体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文化中的传统始终未间断,西方体育文化中的个人奋斗精神表现在体育思维方式、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及体育价值心态等方面。个人主义是西方体育中的一种主导精神,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价值标准,它充分肯定运动者的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体育的文化精神到文化的行为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影响到西方体育运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和选择。

3.4强调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欧洲历史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文化来源的多样性,民族划分的多样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无论是古罗马的罗马帝国、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拿破仑帝国都是松散的集合体,西方体育的发展也反映了这一特征。不同文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体育一经产生,在融入西方体育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排斥,同样在人们选择运用这种体育运动时也体现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体育汇集成了西方体育文化这一大家庭,经过融化而成为今天西方体育乃至世界体育的主流。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4.1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与体育价值观的比较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特征。首先,在哲学观方面,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而西方哲学讲天人相对、天人有别。第二,在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求和合;西方人求价值、某进取、趋极端 。第三,在认知形式上,中国人重直观感受,求整体把握;西方人重知行分析,细解层究。第四,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人重抽象思辨。第五,在生活观上,中国人知足常乐,守成务实;西方人冒险创新、放荡不羁等。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追求静态美的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种动态文化,这决定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形态和体育价值观的实质性差异。

4.2中西方体育运动手段、方式的认识的差别

中国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尤其重“养” 。中国体育文化认为人和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是自然的一部分;透过与自然的交换,从而排除浊气,汲取真气,五脏通达,六腑协调,决定人健康和寿命的根本原因在内不在外。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不同,它特别强调竞争和对抗,全力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显然中西方的体育差异是巨大的。中国传统的养身文化就像温柔的月亮,使人平心静气、恬淡适意,从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逐渐达到身心健康。西方运动则强调运动与肌肉健美,体格健壮,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且肌肉运动激烈,提倡科学,讲究竞争与对抗等。

4.3中西方对待竞技体育的态度和胜负观的差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爱非攻”压抑竞争性、“中庸之道”否定突破和超越,以静为美,排斥激烈的运动,这是传统文化对体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武术文化、养生文化也没有摆脱上述影响,这造成的中国古代缺乏对抗力量型的竞技体育;中国柔性文化产生老子辩证法和儒家中庸辩证法,共同点是“和”,达到物我皆忘的“天人合一”便是气功的最高境界,西方崇尚“竞”;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上,中国养生在于追求生命延续,西方则追求有限时间的生命质量。

总之,中西方体育文化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中西体育文化并不能确定其本身的优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认识将越来越深刻。

5.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及其对策

现代化就是文化的现代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再创造。中国传统思维有着封闭性、求和性、直观性、超稳定性等特点,在这基础上,形成了包括中国传统的经济、政治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方面内容的统一体,而现代化就是要否定和超越传统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与传统文化不同的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应顺应“世界一体化”的体育文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克服单向发展的弊端,发挥传统文化的健身性、民俗性、娱乐性等优势,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开展传统体育,运用竞争机制培养传统体育活动专门人才来推动传统体育的发展,另外,就是吸收世界先进体育文化,把握时代体育文化精神,加快体育改革与发展。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的视野要开阔,很多体育实践中的问题的根源都能在文化找到,这样使体育价值观更加合理,更合乎人性,使体育的科学化与人本化趋于融合。

参考文献:

[1]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向家俊. 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2)

篇5: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

文化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现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定文化,而饮食文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现在,世界文明在不断地进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加强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我们必须在文化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彰显彼此之间的尊重,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交流。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实中西方在饮食上有许多差异,其表现在方方面面上,饮食观念,饮食结构,饮食方式等等。正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差异,让中西方饮食各有各的鲜明特色,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并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烹饪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吃生蔬菜,比如黄瓜,洋白菜和西兰花等。因为他们知道蔬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就会被破坏。可以说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使口味永无变化,他们照吃不误。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对食物感性强于理性,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终其原因,是中西方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西方的世界里,理性显然是比感性更受推崇,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到近代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思维是一种篇中理性的思维,这也体现在西方的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在中国,饮食的追求感性显然压倒理性,这种饮食观念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吻合。作为东方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模糊及不可捉摸。就像中医的治病方法,望闻问切,治疗从整体出发,辅之于有效的中药,但中药的药理却始终令人难以道明。从中医药我们就可以大概了解中国哲学。中国菜也是如此,讲究分寸,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道美好,协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的特点。二:饮食结构的差异。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总的来说,中国人以素食为主,中国人每天吃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西方人则喜好荤食,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喜爱豆浆、豆腐、豆芽等豆制品,而西方人却往往不喜欢。另外,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例如鸡鸭的舌头,脚掌等,一到中国厨房,经过厨师加工便成为一道道美食佳肴。三: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宴席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变。而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四:用餐礼仪差异。

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常首先入座并坐首席。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主人一般请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中国的用餐礼仪深深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孝”文化。在中国,有句话“百行孝为先”,由此可看出“孝”在中国的地位。孩子孝敬父母,后辈尊敬师长,重视对年长者的尊重,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就产生了“让”的进餐礼仪精神。西方排座位的标准则是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在安排座位时,如果是男女共同参加的宴会,则由男女主人共同主持,必须将男女宾客分开列成两个名单,通常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接着按时针方向朝外侧排列。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男宾常依地位而不是根据年龄安排;二是夫妇座位应在同一边但不相连。另外,如果男女结伴同时赶赴宴会,那么男士应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行;当主人把女宾客领进大厅时,首先由男主人邀请第一女主宾入席,并帮她拉椅子、入座,女主人则同男贵宾最后进入。在上菜与进餐时,应首先从左侧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送给其他女士,最后给女主人;接着,再按同样的顺序给男士上菜。当女主人及其他女士拿起餐巾、刀叉开始进餐后男士们才能开始。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且仍然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在西方,人们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女士优先,尊重妇女的精神。五:用餐器具差异。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分工非常明确。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推测,当时人是用手把饭送入口的。后来由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取食,久而久之,聪明的先民逐渐学会用竹条来夹取,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与其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西方地域广阔,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地间隔较远,一碰到什么突发情况,全都得靠自己。而中国人却住得相对集中,常常是一个部落,一个村落集中在一块,一遇到野兽或者突发事件,都是大家联手对抗。从而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平和闲静。

篇6: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论文

姓名:

年级:

专业:

联系方式:邮箱:学号:

教师:

完成日期:

——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论文 刘钰级4班材料类罗海山年7月1日11***1120910474@qq.com2011651032012

《美国政治基础》读后感

——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论文

我读的书是由美国加里·沃塞曼著的《美国政治基础》。该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什么是政治,第二章为宪法:政治竞赛规则,第三章为行政部门:总统和官僚机构,第四章为立法部门:国会,第五章为司法部门:最高法院与联邦法院系统,第六章为公民权利和自由:保护整治竞赛参与者,第七章选民和政党,第八章为利益集团和新闻媒介,第九章为谁胜谁负:多元论和精英论。书后还有关于独立宣言以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附录。

【1】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是全国政治竞赛中主要参与者的得分卡。第一章介绍某些政治学上的术语和实质——竞赛的手段(权利和权威)和目的(有价值的东西)。第二章和第六章将指导竞赛进行的正式宪法规则。公民自由和公民权利。第三、四、五章探讨政府部门的参与者——总统和官僚机构、国会以及联邦法院——他们的历史结构,力量和弱点。第七、八两章将涉及若干重要的非政府参与者——选民,政党,利益集团和新闻媒介。他们虽不属于政府,但对政治冲突结局的影响是不小的。最后一章探讨有关谁胜谁负,谁参加谁不参加的不同理论。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理解将在以下几章中我个人的整理中体现。

这本书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善于以实例引起话题的探究,比如在第一章中引出什么是政治这个问题的时候,用的方法是通过第一堂政治课中老师与学生之间权力问题的认识。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的:政治就是什么人、什么时候、怎样获得什么的过程。本身,政治就是个大问题,包含的范围也很广,这样一个大问题若要直接叙述难度很大,然而作者用一件课堂发生的小事情,类比到政治问题,形象的解释了政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政治为何物。在说到权利,书上所给的定义则是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而那些确实掌握权力的人通常被成为精英。精英就是获得社会上大部分价值的那些人。而精英成员常常以取得权威来加强自己的地位,这里所说的权威就是合法的权利。书里非常巧妙的用政治引出权利,由权利引出精英,再有精英引出权威,保证了连续性又间接地说明了关联性。

将第二章与第六章捏合在一起,我个人认为第二章是说明作为竞赛参与者我们必须要遵

守的规则是什么,可以类比成义务。而第六章则说明作为竞赛参与者我们又受到了什么保护,可以类比成权利。宪法作为政治竞赛规则作为参赛者必须要遵守的义务,公民权利和自由则是以保护竞赛参与者为目的赋予我们的权利。

宪法除了包含着政治竞赛的规则,还确立了三个主要参与者——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以及他们拥有的权力。1787年聚会于费城起草宪法的人民不是不是凭空设想的,他们把(1)英国的法律传统,(2)美洲殖民地政府和州政府的模式,(3)邦联条款的经验作为起草宪法的依据,再加上制宪会议、制宪者、以及制宪动机,以上则是美国宪法的背景。再由宪法到公民权利与自由,公民自由指的是言论、请愿、集会和出版自由,这些自由权保护公民不受干涉他们参与民主政治制度的政府行动所伤害。其中包括了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隐私权、正当程序权利。公民权利是法律赋予的、承认所有公民必须依法受到同等对待的权利。但是公民自由与舆论一同出现时,就容易发生矛盾。书上伊利诺州的纳粹这个案例的分析就是一个在政治过程中有关公民自由的例子。

将三、四、五章捏在一起,则是在探讨宪法时谈到的宪法所确立的三个主要参与者。在说到总统问题时,书中是从宪法授予此职务的优先权利开始,来探索总统职权扩大的历史。总统并非由普选产生,而是由选举人团选出的,选举人团则是宪法起草人作为另一种过滤手段而创造的。书中有对待职务的方式为标准具体的将总统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布坎南型总统、林肯型总统、艾森豪威尔型总统以及现代的总统。副总统的主要宪法职责则是主持参议院以及当总统职位空缺时继任总统。在历史上,副总统被看做是【2】“像是母牛的第五个乳头一样”权利较小的做不了什么事儿的职位。而行政部门和官僚机构比如:总统府、内阁部、管理委员会、政府公司等等通常增加了总统的权力。

说到国会--美国的立法部门,可以说国会的权力要高于总统权力很多。美国的国会实行两院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而这两院是按政党组织的。众议院的议员必须年满25岁,成为美国公民满七年并且是他或她当选州的居民。参议院则需年满30岁,成为美国公民满九年并且是他或她当选州的居民。说完组成之后书中提到了国会的运作问题。一个议案可向两个议院同时提出或任一提出,提出后交于国会运作的核心--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展开两院辩论,通常情况下参议院中的辩论是无时间限制的,且不得被打断。那么不可避免的就发生了【3】“冗长发言”这种现象。

第三个方面则是司法部门:最高法院与联邦法院系统。书里详细的说明了法院与法院之间的关系。比如,联邦法院系统中最基层的法院是美国的地方法院,地方法院之上是上诉法院,他们所审理的少数案件则上诉到最高法院。也就是说美国最高法院是联邦法院系统中最

高级的法院。

说完政府之后,作者又对非政府的选民,政党,利益集团和新闻媒介进行详细的解释。在选民这一方面,作者提到了:什么人参加选举,政治社会化、阶级与选举、什么人放弃选举这四个问题。政党方面该章主题讲的是政党在美国的发展史,为了掌握政权他们是如何组建的,以及他们实际做得怎么样。作者先从当代政党起源开始讲起,说明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组建过程。说完组建就到了两党发展过程,即从维持原状到脱离常轨再到重新调整的选举。书中还说政党是由全国委员会进行正式管理的,政党活动中最受到公众关注的是全国会议。两党制的实行具有着两面性。美国的政党体制能够使持有过激观点的派系无法擅权,从而阻止国家出现两极对立或严重分裂。但这也意味着是选民对许多不用的意见不予考虑。至于在说明利益集团与新闻媒介影响选举结果情况,书中则用一个1970年在马里兰州,参议员约瑟夫·泰丁斯企图击败对手J·格伦·比尔,争取连任的案例研究来讲明其重要性。利益集团在竞选运动中扮演了显著角色,工会给泰丁斯称腰和捐款,而比较保守的企业集团支持比尔。新闻媒介责备两位候选人用来影响选民,同时也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在竞选活动中独立发生作用。

书中最后一部分作者则用来探讨多元论和精英论。可以发现,书中大部分是在探讨政府与非政府参与者的历史、结构以及权力。而最后一章则是将政治这一场竞赛中的两种思想流派拿出来进行讨论。多元论者声称,美国的政治是民主的,决策是经过广泛参与而且取得大多数人同意的。精英论者则说,政治是受控制和操纵我们、为我们谋利变革,以便建立多元的民主。而最近又在讨论一种多元精英论。至于每个人采取如何的观点,作者则给出了一个中间答案,每个人的政治理解和研究基础不一样,政治理想和参与政治的理解和研究的方向又不一样,所以观点也不一样。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所说的每一个定义,作者对问题的探讨以及个人观点的叙述都很严谨。用简单的实例来解释晦涩难懂的政治问题以及政治定义,给我一种很不一样的读书经历,原本以为政治类的图书会很枯燥乏味,但实际上整本书读下来思路都很清晰,读的也很顺畅,颇有“李清照”的风格。

注释:

【1】此处引于《美国政治基础》一书中第一章小节。

【2】此处引于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副总统哈利·杜鲁门的一句话,“副总统长不多像母牛的第五个乳头那样没有多大用处。

上一篇:美容化妆品业职场动态下一篇:带有意字的成语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