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

2024-06-05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通用6篇)

篇1: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1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有些高中历史教师开始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却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有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才是好课堂。于是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课堂上必要的“形式”,许多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也成了“伪合作”,这必然暴露出许多问题。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真实有效的“小组合作”呢?下面就本人的认识谈些浅显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也“合作学习”。有些问题没有开放性,教师也没有设置巧妙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无从下手。如必修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和“认识”决定了这部分内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教师只对概念进行简单解释,学生是无法形成深层认识的,那么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评价就会无从思考和合作,何况宗法制的内容相当复杂和深奥,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就算靠集体智慧也未必能“合作”出成效来。

2、分组的现成化。所谓分组的现成化,是指把全班分成小组时,按照原来座位的编排,前后两桌分成4人一小组或者按纵队分为2至4大组。众所周知,班级座位基本上是按照身高、性别而不是知识水平、能力、性格编排的,这种分组的现成化导致有的组沉默寡言,有的组异常热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内部应该具有互补性,小组之间整体水平应相当,从而与他组进行“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成员的发展。3、小组内部缺少应有的纪律和组织原则。教师布置完合作学习的课题后,小组内有些同学积极参与,埋头“钻研”教材,积极讨论,而有些小组成员则无动于衷,甚至趴着睡觉,好像这事与他没关系,小组内部缺少对这类学生的约束。另外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时候,总是小组里的一个或者两个学生展示,其他同学则“洗耳恭听”,小组内部缺乏应有的组织原则。甚至小组的所有成员都不愿展示成果,造成课堂上的“冷场”,也让教师很尴尬。

4、小组之间缺少必要的竞争。合作学习时,有些小组很积极活跃,有些很冷淡,这样的课堂就不是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堂。

5、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时间把握不到位,造成或紧或松的现象。时间紧了,学生合作的不充分,合作学习成果也不完整,在展示时,甚至应付老师;时间松了,会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也容易造成课堂进度完成不了。

二、对策

1、在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确定哪些内容适宜合作学习。高中历史较适宜采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有:

(1)拓展性的思考题,需要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的。如:“不同阶层的中国人是如何进行抗争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以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比较性的分析题,如“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异同”。

(3)教学重难点,像“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这种重点问题。

(4)开放性问题,如“经济全球化的利弊问题”。另外,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新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时时观察小组成员:为什么这个组毫无动静、鸦雀无声?那个组是否已经完成了任务?

2、教师对分组应下一番功夫。要按照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性格等重新编排,课堂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内部应该具有互补性,小组之间整体水平应相当,从而与他组进行“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成员的发展。

3、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成员应有纪律要求。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四是小组的发言人不能固定,要经常更换或者轮流,这样教师才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

4、适当引入竞争奖励机制,优化合作探究。要加强小组评比,其表现好坏直接影响到本小组每一个成员的评价,让小组成员能肩负一定的责任,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不可替代的感觉。这样每个小组成员为了让小组获得好的成绩,都必须进行个人的努力,否则就会拖小组的后腿。同时,学得快或好的学生也会从小组和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去积极帮助学得慢或不好的学生,而学得慢或不好的学生也自然更开放地接受帮助,积极地寻求组员的帮助,这就加大了组员间的相互依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让组员各自承担总体任务的一部分,并对这部分工作负责,这样就使个人贡献在组中真正不可替代。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2

高效课堂教学是适合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一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本次的培训主题是“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听了一节报告会,深圳松坪学校校长罗楚春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论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合作教学,他提到:社会的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发展,从而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想在较短的时间教授更多的知识,并且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模式,而合作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他还非常倡导教育要反朴归真,从而真正进行高效课堂教学。他论述了“先学后研教学模式”,我受益匪浅,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是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须,是以小组合作为载体,以培养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模式是自主互助学习型,其合作的根本是让学生走向自主(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听了这个报告会我认为教育只有真心切入并融于生命的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生命,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而在先学后研的课堂中,学生全身地投入学习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阅读、研讨、思考、追问、质疑、争辩……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沉浸在一种专注的探索、高尚的情绪之中,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仿佛看到学生的生命在拔节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是认知的,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德性的、人格的、人性的、气质的……也即生命的整体成长。所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告诉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小组不仅仅是座位的变化,更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化,它可以培养自己适应未来社会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和进步,使能力强的人得到更大的提升。

我体会到一个好的团队,需要有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因此培训组长对提高小组的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对组长的培训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指导:一是精神上要让孩子感觉到身为组长的荣耀,责任;二是告诉孩子怎样做事,怎样组织讨论,怎样安排角色等;三是指导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团结小组成员,怎样鼓励落后组员,怎样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作用,怎样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等。

我个人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2、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组教学,分组要合理有序。

3、学校要构建合理的评价制度。以上是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浅析体会和感受,我对教育改革充满信息,相信:明天的教育会更好。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3

最新整理《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有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为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见解。

一、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和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从而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可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首先,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到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再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最后,教师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二、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友善互助。

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多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发言,保证他们容入小组讨论中,同时,既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机会发挥潜能,也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合作技能培养。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善于接受异质的组员,能够接受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组员在一起合作;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并积极思考;能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疑问或建议,能围绕发表意见同学的思路积极思考;乐于帮助其他,共同进步等。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合作伙伴要友善。学会赞美别人,对同学的精彩发要学会给予鼓励,在互相赞美和鼓励中激发自信心。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要以朋友式的关爱去帮助他们。要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相的关系。互助、互帮、团结、协作,共同提高,这也正是合作学习的本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加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互动,有效的合作学习能挖掘学生合作的潜能。

篇2: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

薛家湾第一小学

任瑞清

二〇一三年十月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是创建高校课堂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我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理论指导之一。聆听了温思涵教授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我受益匪浅,确实有一种感觉小组合作学习与以前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培训后的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2.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3.全班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学生在课堂上互帮互学的客观条

件,提供了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己学习,互助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集体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听”地位的被动状况,为各层次学生的普遍参与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合作小组中,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由表述自己的意见,这种信息的多向交流能促进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合作以及学习结果的相互评价,最 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学习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理解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它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更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合作,合作学习是培养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为达成小组的预期目标,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因此,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同伴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伙伴关系,许多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逐步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概括吸收同伴经验,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优良作风。

篇3: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培训课程,运用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界的盛会, 具有组织层次高、参赛面广、竞赛内容丰富、竞技难度大等特点。各职业院校的竞赛培训课程是针对比赛内容, 组织参赛选手以如何提高比赛成绩为出发点的训练课程。该课程将基础知识和行业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 按照竞赛项目要求制定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管理, 使参赛选手掌握作业现场技术问题的分析方法与处理技巧, 使专业知识、操作熟练程度及职业技能水平得以提升, 培养协作能力与团队精神。开展竞赛培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教学过程的实践研究, 不仅能提高比赛成绩, 同时对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的培训课程为例, 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 进而推广应用于专业实践课程之中。研究表明, 小组合作教学法能有效提高专业实践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 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竞赛选拔培训课程的背景与教学思路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广东省选拔赛中的电梯导轨安装与调整项目, 分为4个竞赛单元内容: (1) 制作样板架; (2) 安装样板架; (3) 安装导轨支架; (4) 安装调整导轨。该竞赛要求参赛选手在三个小时内根据所提供的电梯井道布置图, 正确使用赛场提供的工具、量具, 绘制样板架示意图并标注尺寸, 完成样板架制作和放样线, 并根据样线的正确位置安装和调整电梯的导轨支架及导轨。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满足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要求, 因此, 只能采取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观, 才能构建出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培训课程的教学计划。从开始组队到正式比赛的时间有限, 应将竞赛选拔培训课程的总学时定为64学时, 以此筛选出竞赛队员做进一步强化训练。

竞赛培训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研究

竞赛培训课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 以师生之间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 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竞赛设备为载体, 通过学生分组合作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共同完成竞赛单元内容的学习任务。

(一) 合理分组, 分工合作

以学生为中心, 遵循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强化小组工作过程的操作配合, 培养个人的责任感。

学习小组的人员构成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结构分组是合作学习得以持续的前提。笔者所在的学校共有40名学生参加“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校内选拔培训课程, 依据比赛要求3人一组, 竞赛培训课程应依照学生特质来分组, 即按照专长和操作水平, 合理搭配操作熟练程度不一的学生, 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依据操作技能的提升状况动态化变更小组成员, 活跃合作学习的气氛, 提高学生整体的技术水平。

制作样板架单元需要参赛选手将4根2 000mm×100mm×50mm的木方用木工锯依据井道图计算的尺寸锯成几段, 用5米卷尺量准尺寸后用羊角锤将锯下的木方用铁钉钉在一起构成放样用的样板架。此赛项考核学生对井道图的识图能力以及放样点尺寸计算、锯木的操作、划线、拼接钉孔的操作能力。在参赛小组的反复练习与操作中, 由于学生动手能力的高低、性格的差异、责任心荣誉感的不同, 一部分小组的学生能较快掌握操作的要领, 使样板架上的放样点实际尺寸 (包括对角尺寸) 与理论计算尺寸误差不大于±1mm, 样板架拼装质量良好, 无裂纹。而部分小组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规定质量的任务。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落后小组积极向优秀小组及教师求助, 共同总结讨论操作技巧与方法, 重新调整分工, 提高个人责任心与操作的熟练程度, 加强团结协作, 增强小组凝聚力及工作效率。

安装调整样板架单元需要参赛选手根据井道布置图, 将制作好的样板架安装到电梯井道顶层端站木方横梁上, 并用500mm水平尺调整样板架水平度, 依据放样点放置铅垂样线的线坠到底层端站, 然后使用钢丝钳将样板架与木方横梁用细铁线捆扎固定, 并固定下样线。小组长要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 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 小组成员要各司其责, 积极参与到小组工作任务中来。由于在电梯井道中是垂直高空作业, 需两名成员在顶层端站, 一名成员在底层端站, 因此每位成员都需聚精会神的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 组内成员在作业过程中有序配合, 有效交流沟通, 才能以较快速度确定放样靶点, 使样板架安装水平, 样线与基准重合。

(二) 科学设计学习任务

设计详细具体的学习任务, 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完成的时间, 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合作学习任务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影响着合作学习的实效。设计小组任务时,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 既要把理论知识渗透到工作任务中, 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 通过工作任务掌握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 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任务有关的背景知识或相关资料, 布置学生课前自学, 从而在上课时有一定的基础。

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要难度适中, 任务太难, 会出现冷场, 学生不知如何下手等情况;任务太易, 学生合借此闲聊、说笑。因此, 教师在课前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对于具体工作任务需亲自动手实践完成, 掌握任务的难易, 才能发现学生操作的问题, 并及时总结与纠正, 示范正确操作方法。

安装导轨支架单元需要参赛选手根据电梯导轨长度, 使用两用扳手及活络扳手通过螺栓、螺母、垫圈紧固导轨支架, 依据样线调整导轨连接板的位置, 要求导轨支架错开导轨接头200mm以上, 保证支架水平度小于1.5%, 且每根导轨至少应有两个导轨支架, 导轨支架安装如图1所示。课程时间有限, 为了完成本课时的任务, 学生还没有完全展开合作学习就匆匆结束, 不但达不到学习目的, 而且易挫伤学生的合作热情, 导致其对合作学习失去兴趣, 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学生刚开始训练本单元任务时, 所用时间常常超过比赛规定的“3小时”数倍, 且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这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操作和总结的时间:在进行合作学习前, 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在进行合作学习时, 要给学生足够的交流讨论时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思考、更正和再操作;在结束合作学习后, 要给学生足够的汇报、反馈时间, 从而完全掌握学生合作学习的准确信息, 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

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学设施等合理安排训练次数和时间, 防止形式化和随意性, 选择最具价值的知识点或技能, 以适当的次数让学生反复进行合作学习。同时, 教师应把所有学生集中起来, 有针对性的将各组完成的情况进行集体评议与讲解, 对学生考虑不全的综合性问题和有多种解决途径而存在争议的难点集中讨论。教师应在平时授课中充分挖掘技能要点, 把具有思维含量、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任务及时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 同时也可请一些专家或能手来到现场进行指导, 使学生认识到差距。

(三) 有效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相互依赖、合作学习的活动能力, 培养社交技能及合作技巧。首先, 组员要学会尊重、接受别人不同意见, 协调合作关系, 力求做到相互理解、取长补短、彼此支持。其次, 组与组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团体, 相互间独立思考, 因此要避免盲目从众的情况。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有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 还要有协作、倾听、表达、申述等重要的合作技巧, 学生共同分析工作任务、制定计划、分工合作、消除冲突、统一意见、公平劳动和承担责任, 潜移默化地培养了综合职业能力, 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四) 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

以小组综合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 形成恰当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评价角色, 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要担当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和调控者,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各组成员的工作情况, 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介入并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担当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裁判员, 深入合作学习小组, 参与其中的学习、交流与操作, 从而增进师生间的了解, 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情境, 提升教学质量。

安装调整导轨单元需要参赛选手将导轨用压码压紧到导轨连接板上, 用磁力线坠测量导轨的垂直度, 通过校导尺和导轨卡板测量导轨安装的间距与位置是否与井道布置图纸要求一致, 用导轨垫片调整两列导轨的顶面间距、侧工作面平行度及每列导轨的垂直度, 达到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为+1~0mm, 导轨顶工作面和侧工作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6mm, 两列导轨侧工作面共面度偏差不大于±1mm, 电梯导轨调校如图2所示。在安装过程中, 教师与小组成员互相检测安装结果, 反复校正, 组与组之间互相对比, 彼此评价, 这样小组中每个人都可意识到个人所起的作用、个人的水平与价值以及个人的潜力与努力方向。小组每位组员主动地学习各种技巧, 在不断的尝试与验证过程中运用创新, 然后再重复应用到训练中, 获得熟练的技能。

因此, 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获得成就感, 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将工作过程单项评价与学习结果整体评价相结合, 将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安全操作、合作精神等职业表现相结合, 可以促使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打消凡事依赖别人的想法与念头, 克服困难不断进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 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 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 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享受成功的快感。

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学会合作是工作分工的要求, 强调合作是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广东省选拔赛中, 我校推选的参赛选手获得了广东省选拔赛的一等奖, 并代表广东省荣获国赛三等奖。笔者将多年竞赛培训课程总结出的小组合作教学经验推广到专业实践课程中, 进行实践课程设计与改革, 教学设计方案如表1所示。

课程改革的结果表明, 小组合作方式能提高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督促学生反复练习, 提高自我探讨摸索的能力, 让学生体验到职业技能技巧的有效性, 从而将技能技巧直接内化为职业行为与习惯。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 给以适度、健康的外部压力与鼓励, 促进小组积极互赖氛围的建立, 帮助每位学生树立学好技术的自信心。教师也应该提醒学生, 工作的时候不能过于感性, 要有意识地关注和向具有不同特长和背景的学生学习, 培养职业能力。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有互查作用, 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别人的方法、思路和行为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形成自觉的自我反思能力。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教师评价的过程, 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该评价体系能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水平和理解程度。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 尤其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参与机会,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协作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证明, 小组合作教学法对培养电梯类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教学方式把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观相结合, 不仅适用于电梯类专业实践课程, 同时也可为工科其他专业实践课程所借鉴, 为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工作能力和提升综合职业素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改燕, 张海泉.合作学习: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 :41-44.

[2]郝莉, 吴志刚.培训中学习小组的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1) :33-34.

[3]谢春林.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的课外合作学习实践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62-65.

[4]姜大源.职业教育的小组动力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4) :10.

篇4: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

一、“小组合作学习”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根据学员特质将其分组(每组各选派出一名组长,负责监督管理组内学员),以小组为基本形式,在教学中运用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对小组各环节学习及表现情况进行评分,分数以累计形式进行叠加积分,定期对小组按成绩积分高低进行排名,根据排名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评价,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小组合作学习”优势特点

在传统的农民培训教学中,多采用讲授法、引导法等,这些教学模式虽然也能达到教学目的,但在培训教学时,多发生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打盹、逃课等现象,不能激发学员对学习的渴望,培训效果也不理想。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起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员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激发,主动探究问题能力也逐步提高,使学员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教学效果明显,这也符合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需要。

三、“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一)科学、合理将学员进行分组

农民职业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更不同于全日制教育,培训的农民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年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必须对学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分组合理化。在编组的时候,要采取“同组异质”分组法,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一般每个小组4~6名学员为宜。分组要保证4点:一是组里成员男女比例相当,不能出现组里都是男学员或女学员的情况;二是组里成员年龄大小要有幅度,不能出现都是岁数偏大或岁数偏小情况,年龄结构要合理化;三是组里成员知识水平要有层次,要保证组里既有学习情况良好的学员,又要有知识水平较差的学员;四是组里成员的兴趣、爱好、个性都要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同一小组的学员要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二)小组成员要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由于组里学员层次不同,可以根据特长、性格进行合理分工。除了选一名优等生作为组长外,还要选派出纪律员、操作员、检查员、汇报员等。例如:技术好、动手能力强的学员可以担任操作员,负责指导本组学员操作方面内容;严于律己、做事认真的学员可以担任纪律员,负责本组纪律保证听课质量;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员可以担任汇报员,负责汇报本组掌握知识情况等。这样,组里每个学员都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便于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要考虑学员的全面发展,保证每个学员都有锻炼的机会,学员之间的分工可以经常轮换,以便树立学员的信心。

(三)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主导作用放在指导学员提高能力上,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根据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进行小组合作,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线,引导法、演示法、陶冶法穿插其中,才能使一堂课生动活跃起来。

例如,农民中专学历教育《果树生产技术》课程,在讲授葡萄生产技术时,组内学员可以结合自己在生产实际中积累的经验,阅读课本知识后,完成思考题,有的学员会提出问题,如:葡萄生长季怎样修剪,才能保持树势健壮,提高产量和品质;如何使种植出来的葡萄色相好、味甜,如何从生产技术上提高葡萄保存时间避免烂果等。像这样的问题由学员自己提出来,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再通过教师适时引导、点播、启发,最后得到结论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到的知识更容易掌握,学习积极性也明显得到了提高。

再如,《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这门课程,在讲授Excel表格的使用时,有了上节课所学到的Word使用的操作基础,通过课前复习,引入新课,学员预习课本,教师列出两道有关Excel操作的试题,让每个小组先通过合作的方式试着摸索操作方法。规定时间,时间一到,教师请每个小组的汇报员说出本组探索新知的结果,然后公布正确答案,对答对的小组加以鼓励,对有错的小组开展组间互助,解决问题。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回顾新知。通过这种方式,学员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四)评价奖励机制尤为重要

评价不仅是为了全面了解学员学习的过程,更是为了激励学员掌握本领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同时,也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下去。评价可以在每次培训结束时,也可以定期对学员做出评价。评价依据的标准可以多样,不仅要关注学员的学习结果,还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比如,从几个小组中评选出上课各方面表现最出色的小组,颁发“集体智慧奖”;对小组成员之间沟通最好、学习互相促进明显的小组颁发“集体配合默契奖”;对组内学员表现的最踊跃、敢于提出疑问的个人颁发“模范带头兵奖”;对进步明显、态度认真的学员颁发“个人进步奖”等。奖励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口头表扬、颁发奖状、颁发奖品等。这种奖励评价机制,有助于学员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激励学员迫切掌握技能知识的渴望,从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四、“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许多教师虽然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涵义及操作方法,但是大多停留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为了提高其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合作,不是整堂课都要学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是分步骤逐步引导进行小组合作。如:农业行业技能培训的操作课上,在田间地头进行农业技术性指导培训,可以先把教学重点进行讲授演示,然后让学员进行分组合作练习所学技能,这样学员才能将操作铭记于心;二是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模式,要多种教学方法穿插其中。教师要在学员合作时多留心观察,根据情况采用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帮助学员顺利完成小组合作,确保学员能将未知与已知联系起来;三是小组合作学习要保证充足的时间,切忌合作刚开始就结束。要给学员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员真正做到独立思考问题,有了问题有了想法再和组内成员进行交流合作,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汉沽分校

篇5:小组合作培训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怎么样有效地开展工作是我们学校一直探索的课题。上个学期的期末房教授带领华师团队给我们进行了手把手的演示和教导,教育我们怎样当好“导演”,怎么样培养好“演员”。这次桑大师的再次讲授,让我对小组合作有了新的认识。

在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尽量使各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并民主选出一名组长。若是学生不适应,也可一个月后适当微调,待教师完全熟悉了学生,二个月后再调。

第一步,情景导入。

课堂教学就跟小说一样,要有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等,其中课堂导入就像小说的序幕和开端。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常常会贯穿整个课堂。一个良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引人入胜。上次房院长就是用普通火车和高铁的区别形象地说明了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第二步,明确目标。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要概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也要有助于优等生的拔高。教师布置了教学目标后,也可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难点,适当补充教学目标。

第三步,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主要有两步,第一步是独学,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独立学习五分钟,独自解决简单问题。第二步是对学,群学,组员之间交换学习成果,交流讨论,讨论解疑。

第四步,合作交流,展示反馈。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例如简单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快速解决问题;而复杂的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的精讲。学生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内容不用上台展示,有一定难度而且是重点的内容需要教师精讲点拨。对于学生的展示,教师要积极评价。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但是如何有序高效的组织学生展示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总结。

第五步,小结拓展。

学生热闹的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对学习内容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梳理,教师需要把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整理。而且如果时间充足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展,帮助优等生拔高,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篇6: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材料

在课堂中,广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单位内学生的学习、交往、表达,同学之间优势互补,互相帮助,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所以现在在全国学校在积极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优质课和公开观摩课上增加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

我们在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论的同时,正在推进小组合作教学,在教学中出现许多问题也得到一些经验。

首先我们认识“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它有利于当前的教育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也有利于尖子生的知识巩固与提高。在小组交流,互帮互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我管理与调节能力,为他们最终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和过程体验。其次“小组合作”也能够锻炼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观察能力,对教师的课堂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同时也把学习的方法也教给了学生,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以往学生只知道学,不知道怎样学的困惑。

但我们在进行改革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把小组学习当成一种点缀,而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出小组合作的优势和特点,甚至于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了社会上流行的面子工程,极大地抹杀了小组合作的真正作用,这些做法集中折射出以下几种错误现象。错误之一:盲目追求合作。

在一些课堂上,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小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高涨,一改以往安静倾听教师讲课的学习方式,但结果却造成小组内学习效率低下。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仅凭借学生自身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最终得出答案。小组马上陷入混乱当中,有的小组成员思想开小差,聊侃与任务无关的事;有的为挑选临时组长,你推我让;有的学生趁机偷懒,小组成为他们的“避风港”„„凡此种种,结果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学不会,一节课的时间被彻底的浪费掉,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往往完成不了。表面上这节课学生的活动时间延长,好象学生提高了动手放动脑能力,其实不然,学生真正需要学习的东西都没有得到,这种缺乏正确指导的“自然”合作学习,很难产生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思维、培养协作精神的良好效果。

解决方法:针对此种情况,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做出学生讨论合作可能出现的预案情况,提前准备,同时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的同时,要仔细观察,注意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对于小组中可能出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和提出建设性意见,或者将问题总结记录在案,在下面的讲课过程当中,做为一个重点让其它同学帮助解决,如果学生都不能得到正确答案,就需要教师给以讲解和释疑,不能让学生无限制的进行讨论,即浪费时间,也无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错误之二:为完成无合作价值的学习任务而合作。

有些教师备课时,设计小组学习任务仅仅依据于教材、教参,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需要,也不考虑合作学习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不管什么问题,也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一律要求学生参与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结果往往造成:学生对任务缺乏兴趣和准备,合作学习动机不强,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偏偏要花时间、费力气,在小组内反复讨论交流。由于单一方式方法的刺激,学生逐渐感到厌倦。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课堂讨论热热闹闹摆摆样子走过场,也使得课堂教学失去了人文教育的实效性。

解决方法:针对此种情况,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适当选取课堂当中难易程度合适的问题设置讨论题目,并且一堂课当中小组活动讨论的题目至多二到三个,不能让整个教学环节全部设置成小组合作讨论,整个课堂完全成为学生讨论的舞台,而让教师淡出舞台。而且在设计小组讨论题目时,要适当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理解,减少学生的弯路,尽快找到正确的答案,同时由尖子生教会后进生,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错误之三:锻炼了尖子生而忽略了后进生。

众所周知,为了能够协调好合作小组内活动,每个合作小组都需要有一个小组长。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都给每个小组指定了小组长(那些小组长基本上是学优生)。然而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同时他们的积极发挥压制了学困生的表现和发挥,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同时他们感觉反正有优生给自己解决问题,自己也懒于动脑思考,由半思考状态变为了不思考状态,游离于一种等待状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结果是,优生更优,差生更差,没有达到优生带动差生的积极效果,反而更多的拉大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差距。

解决方法:针对此种情况,要求教师在小组讨论找出规律或答案时,要求小组当中下游的学生进行讲解和板演,给他们实施一定的压力,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并且当他们回答课堂当中讨论题目,及时适当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如给他们小组加分的同时给他个人也适当加分,出现错误也不要打击,要诱导他自己找出错误,提高他们的自信力。让课堂成为全部学生讨论的舞台,而不仅是几个尖子生的演出舞台。也就是教师要把表现的时间尽可能分配给各个阶层的学生来展示,不能让优秀生唱独角戏。

错误之四:忽视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笔者发现某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或者一个小组的答案是错误时,马上就提问下一个小组,直到找到一个能够谈出正确答案的小组来,对遇到的问题和错误答案轻易的放弃了,这样做很容易造成要么小组优生一言堂,要么使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根本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这种“赶鸭式”的合作只求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思维及探究新知的过程,违背了《课程标准》中的过程性目标,扼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解决方法:针对此种情况,要求教师在让小组进行讨论时,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讨论,同时,教师尽量在观察小组活动时,关注到每一个小组的结论,对于找出正确的规律或答案的小组,马上给小组的中下游的学生进行讲解和演示,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最后,在汇总答案时,将几个小组的优秀解题方法都用投影仪展现给全班同学,甚至可以在课后将每个小组成员的答案都挂在小组的展示栏中,互相学习与竞争。

错误之五:汇报流于形式。

汇报是展现一个小组合作成果的重要载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在实际汇报中存在两个问题。

1、师生淡化合作成果。讨论了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议论声嘎然而止。教师要求学生汇报发言时,也只是有几个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来汇报了事。教师往往问的是“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而不是“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学生一张口也是“我认为怎么样”、“我觉得如何如何”,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这种发言折射出来的是个人智慧,而不是集体智慧,有悖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2、教师缺乏理性点拨。教师在听了小组汇报后,常以“很好”或“请另外小组汇报”等无意义性语言。汇报成果,应促进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从而把问题往宽度深度方向发展。小组合作教学在这里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辅助手段,成了作秀的表演,并不体现真正意义上合作学习。

解决方法:针对此种情况,要求教师在让小组进行汇报总结时,不能仅仅是一个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同学默默地倾听,要求其它小组成员必须给这个小组提出问题,让这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讲解和板演,或者当这个小组讲解完了以后,可以当时就提问同学回答问题和根据讲解的内容解决一定的习题。这时,教师在观察小组互动时,要关注到全班每一个小组行为,争取让所有小组都能够积极参与,不能掉队。

综上所述,针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怎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的进入课堂教学当中?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在课教学中大放异彩,真正发挥其功效呢?

我认为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是小组合作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需转变教学观念,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而是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朋友和伙伴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备知识,更要备学生,要把学情放在首位,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知道他们能够充当某一方面的角色;小组合作教学应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需要,要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讨论平台;要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探索求异的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之中,尤其是必须让班上学习最有困难的与基础最好的学生都参与,发挥集体合作讨论功能。同时要注意学生回答差强人意或者与答案大相径庭时,此时教师要正确对待,不能凶神恶煞式的呵斥或冷嘲热讽,特别是对学困生,要肯定他们回答问题的勇气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走出思维压抑状态,诱发学生敢于质疑,探索的欲望,使讨论更具有发散和创新,让自己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享受教学,是新课标的要求,是学生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新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实践活动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大胆设想,主动去发现问题,积极学习知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体验从中带来的乐趣,在大脑细胞的兴奋状态下迸发出创造性的智慧的火花,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

上一篇:李强演讲与口才经典下一篇:居委会开展爱耳日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