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裂缝处理方案

2024-07-08

墙体裂缝处理方案(精选6篇)

篇1:墙体裂缝处理方案

墙体裂缝处理方案

一、本工程±0.00m以下砌体为240mm厚普通烧结粘土实心砖,砂浆采用M5水泥砂浆;±0.00m以上砌体为200mm厚陶粒空心砌块及安装轻者隔墙板,部分为300mm厚加气砼块,砂浆采用M5混合砂浆。为防止后砌墙发生墙体裂缝的现象,现对其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二、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1、地基原因引起的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由于应力的扩散作用,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上部开始冻结,下部水由于毛细管作用不断上升在冻结层中形成冰晶,体积膨胀,使土体向上隆起。

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热胀冷缩是绝大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质。砌体也不例外。由于温度变化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或者砌体的伸缩受到不均匀的约束,温度应力超过砌体的强度而引起砌体开裂。

3、干缩裂缝

加气砼砌块、水泥砌块、水泥砖、灰砂砖等砌体材料会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产生收缩变形。在含水率降低的过程中,如果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水分散失过快过急时,变形将不均匀,甚至突变,这时将会引起较大的收缩变形,而引发墙体裂缝。这类变形裂缝在墙体上分布广、数量多,程度也比较严重。

4、材料原因引起的裂缝

水泥类砌块墙体存在着普遍的裂缝渗水现象,砌块的湿胀干缩尤其在外墙表现得相当明显,当砌块的干燥收缩率较大时,墙体容易产生裂缝。

5、施工原因引起的裂缝

半头砖集中砌筑或对非标准砌块随意砍凿砌筑;用不同块材混砌;使用龄期不足的砌块等;砌块上墙时含水量过大或雨期施工淋湿砌块,组砌方法不合理,未按规范规定砌筑或出现通缝,水平、竖缝厚薄不均且砂浆不饱满,砂浆和易性、保水性能差砌筑高度过大,及拉结筋留置数量不足或拉结不牢固等。在施工过程中,砌筑工人技术水平低、质量意识不高以及承包商有意偷工减料都可能导致墙体裂

缝。

6、因设计、构造产生裂缝

其因素有:承重墙体的材料设计强度不足,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应力裂缝;后填充起围护结构的非承重墙体,在墙体过长、过高时,未采取加强构造措施,而产生裂缝;门窗洞及预留洞的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而产生裂缝。一层门窗洞口过大,在地基反力作用下,会产生窗下裂缝;墙面开槽、开洞安装管线、线盒及插座等,未提出细部处理要求,会出现裂缝;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泛水及滴水等构造措施,引起浆溶开裂。

7、轻质隔墙板裂缝

其因素有:板自身的质量对板裂缝的影响;配合比不合理,强度低,极易开裂;养护期不足,收缩未完成即出厂;墙板接缝处有油污,板生产时使用的废机油做脱模剂,会严重降低墙板与嵌缝砂浆之间的粘结力;墙板企口形状对开裂有一定影响,半圆弧行企口有利于消除和避免板缝的产生;墙板施工时,湿板上墙,安装后的墙板产生干燥收缩,在抗拉最薄弱环节——板与板、板与墙柱、板与梁板或房顶交接处,易产生裂缝;连续长墙安装,大开间结构的建筑,一次安装过长的墙板,由于各种收缩因素的累积产生收缩应力,造成墙板开裂;墙板开槽回填不实,填洞材料与尺寸不规范,产生内应力,易造成墙板开裂;配置胶黏剂的水泥标号与墙板缩用的水泥标号不一致,也容易在粘结处因两种水泥的缩水性能不一致而导致墙板开裂;板缝构造处处理的不合理,门窗洞口构造薄弱;墙板所采用的组合件为U型钢板片,按规程要求要有两个孔位,若按照时只钉一个孔,则会造成固定点约束能力降低,导致墙体开裂;墙板安装时,支撑在板底的木楔若没有拆除,在加板底缝隙处理不认真,会造成条板在木头支撑下产生挤压变形;安装过程中,各工种配合不密切,事后开槽、开洞,减弱墙板的刚度和整体性;板缝处未设耐碱玻纤网格布或聚酯无纺布,聚酯无纺布延伸率很高,抗裂性能突出,施工选用普通玻纤网格布,也是导致板缝开裂的原因;条板搭接处理不当;在墙体上设定浴缸或其他卫生器具的部位和管道通过立墙位置,由于条板见连接节点的粘结剂或玻纤带施工不认真,未做防水处理引起的开裂渗漏现象。

三、墙体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1、砌体材料要求砌体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规定;砌体材料的龄期

超过28天才能上墙砌筑;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不可堆放过高和被雨淋、暴晒。

2、灌浆加固方法: 前提条件:裂缝较细、缝数量较少、裂缝已基本稳定

具体做法:用同样的材料做两个或四个试验砌体柱。分为两组,一组用压力机先压裂,再灌浆,然后对两组砌体柱做破坏试验进行对比,如灌浆补强的砌体与原砌体强度基本相同,则认为补强合格。对于宽度为3.0mm左右的裂缝可以灌实;实际裂缝宽度大于5.0mm时,可采用水泥砂浆;裂缝细小时,可采用压力灌浆。

3、墙体砌筑施工的基本要求:砌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弹出墙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位置,并应以皮数杆为标志,拉好水准线。块材砌筑时应进行预排,并适当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砌体砌筑时,应严格控制水平度、平整度,并应错缝搭砌,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接筋或钢筋网片,不能满足搭砌长度要求的通缝不应大于2皮。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砌体的水平、竖向灰缝厚度宜为10mm,砌筑的水平、垂直砂浆饱满度均应≥80%.墙面抹灰应严格执行施工要求。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茬。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也不得和其他砖、砌块混砌。在框架结构非承重墙体施工中加气砼砌体、水泥砌块的砌体工程施工,除应符合规范GB50203-2002的基本规定外,在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砌体含水率应小于15%,并进行干砌,对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时,应提前一两天浇水湿润。在高温季节砌筑时,宜向砌筑面适量浇水。多水房间填充墙体底部应砌高强度砖,如灰砂砖、页岩砖、砼砖等。其高度不宜小于150mm。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位置应与砌块皮数吻合。其钢筋宜采用植筋方法固定在框架柱上。其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的缝隙应用砂浆嵌填密实。填充墙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并应至少间隔7天后,采用砌块斜砌挤紧,其倾斜度约为60度或45度,砌筑砂浆应饱满。外墙顶部应每隔1200mm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m、宽度不小于120mm的现浇混凝土块。

4、嵌补法

前提条件:裂缝较宽但数量不多 具体做法:可在裂缝相交的灰缝中,用高标号砂浆和细钢筋填缝,也可以用块体嵌补法,即在裂缝两端及中部用钢筋混凝土楔子或扒锯加固。楔子或扒锯可与墙体等厚,或为墙体厚度的1/2或1/3。

5、增设钢拉杆法

前提条件:墙体因受水平推力,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引起伸缩等原因而发生外闪,墙体产生较大裂缝或使外纵墙与内横墙拉结不良

具体做法:采用钢筋拉杆宜通长拉结,并沿墙两边设置,较长的拉杆中间应加花兰螺丝,以便拧紧拉杆,拉杆接长应采用焊接。露在墙外的拉杆或垫板螺帽,可适当做建筑处理,拉杆和垫板都要涂防锈漆。

6、增设圈梁法

前提条件:墙体开裂比较严重.为了增加房屋的整体刚性

具体做法: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截面至少120×180mm,每隔1.5—2.5m应有牛腿(或螺栓、锚固件等)伸进墙内与墙拉结好,并承受圈梁自重。浇筑圈梁时应将墙面凿毛、淋水以加强粘结。

7、轻质隔墙板裂缝处理: 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条板要求质地均与、密实,棱角楔头完整,板面平整,纵向无扭曲等缺陷;强度低、养护期不到的不得进场,选用非废机油脱模剂的板材,或安装前及时、认真清理,尽量选用半圆弧企口形板缝的板材;施工前必须选用充分干燥的墙板。

改进施工工序,严格按下列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清理基层→定位放线→配板→安装上端固定卡件→配置胶粘料→接口抹灰→立板临时固定→板缝处理及粘贴嵌缝带→安装下端固定卡件→板缝养护→装饰层施工前基层处理→设置标点(筋)→装饰粘结层→装饰基层→装饰面层→涂层。

设置钢卡板,每块墙板顶端设置两块槽钢卡板,下端设置两组四块钢卡板,在门窗洞口处设置通长槽钢固定,当水平长度大于6m时,在中间设这构造柱加固。安装墙板的U型钢板的两个孔位,若因射钉枪引力大而无法达到两个孔位同时固定,可固定一个孔位,而另一个孔位可用环氧胶泥粘结在楼板面;

对板根部处理:在条板安装完毕后,派专人进行根部检查,并待混凝土终凝以后,在拔掉木楔,填细石混凝土。

选用和墙板同标号、同品种的水泥配置粘结胶浆;板间竖向接口用低碱水泥胶结料,也可采用专用嵌缝剂,嵌缝剂应具有抗裂性,一

般需在产品中掺加抗裂纤维以增加柔韧性、提高抗裂性能;竖向板缝,要将接口胶结料挤压密实,随时捻口,墙板上下水平缝要用低碱水泥浆嵌缝并抹成八字角;在竖向板缝两侧粘贴80m嵌缝带;对条板非整块板搭接位置的处理,立板时,由于楼层高度与板长模数不相符时,允许搭接,但接缝位置应相互错开;

对于大开间的结构,安装时每隔3~5m预留一处安装缝不处理,待应力释放完毕后在处理;

做好配板和专业预埋准备工作,严禁事后剔凿开洞。配板时,不仅要考虑墙板组合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小于2/3板,同时应将水电等专业预留洞的位置在配板图上标注出来,要求小洞口应在板安装前完成,减少安装后由于开槽、管道开洞,必须待接缝砂浆强度达到100%之后方可进行。其凿洞必须用电动锯、切割机裁口,以免板面损伤太大缺口。在补洞时,严禁用水泥砂浆,需用低碱水泥拌成的C15以上细石混凝土。在补缝保证密实之后,另在其位置增贴两道玻纤带,其宽度要覆盖补洞处30mm以上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粉刷。

对厨卫间等有水房间隔墙应做好防水防裂处理,在隔墙下端做出地面50mm的混凝土垫层,根据卫生洁具的安装位置状况,分别在做防水层处理,如抹防水砂浆或涂刷防水涂料,并经试水实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吓到工序施工。

篇2:墙体裂缝处理方案

港华办公楼在2011年末前抹灰已施工完毕,由于施工中顶梁与砌块为硬连接,经过一冬天的沉淀在每层的墙体和梁底间产生水平裂缝,个别墙体在钢筋混凝土柱和陶粒砌块相结合处产生竖向裂缝。小型砌块产生的因素,砌块存在着干缩性的特点,其性能不够稳定,因此产生裂缝。进场后现场工作人员把施工完的墙体全面检查一遍,对墙体有细微裂缝的墙体做好记录。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1、填充墙砌体的砌浆发生压缩沉降而导致顶梁与墙面脱开。

2、温度变化,引起梁、柱混凝土和墙体两种不同材料的变形而引起墙与梁交界应变大导致的裂缝。

二、裂缝的处理:

1、首先组织对现场施工的管理人员对每个单位进行逐层逐房间排查,并对存在裂缝记录好,待工人进场后将所有存在问题的单子发放到工人手中,并对参加返修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将排查有裂缝的墙面剔除,每边不小于5㎝,靠梁侧一面进行剔除,柱部位两面剔除,修复前将有问题的墙进行提前浇水湿润,使墙体达到湿润后进行抹灰。

3、抹灰用的原材料和使用的砂浆符合质量要求,由于砂浆强度会随着停放时间而降低强度,因此砂浆要在3~4小时内使用完。

4、砂浆使用膨胀水泥砂浆,将缝隙充分填充饱满,以防止裂开再度开裂。

5、在梁与墙之间如果缝隙较大时采用发泡胶,使其与混凝土产生软边结,以达到其没有裂缝的标准。

三、质量要求

1、在抹灰和打发泡胶时要认真按技术交底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全方位进行质量检查。

2、设专职质检员进行质量检查,对不合格的立即整改,并停止继续施工。

篇3:砖混房屋墙体裂缝的处理措施

1 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裂缝

1.1 当地基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时, 其表现形式大多是底层墙体开裂, 严重时可能向上继续延伸。

1.1.1 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窗台墙, 建筑物纵墙的两端, 外墙, 建筑物的中部以及建筑物的阳角。

大部分裂缝是通过窗口的两对角, 在紧靠窗口处缝宽较大, 向两边和上下逐渐缩小。斜裂缝成因是由于地基局部沉降, 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力, 造成了墙体受主拉应力的破坏而发生断裂。

1.1.2 水平裂缝多发生在窗间墙两对角处, 成对出现。

当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时, 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 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 当砂浆强度不足以抵抗该剪力时, 即发生水平裂缝。

1.1.3 竖向裂缝大多在较宽窗的窗台中部和纵墙的顶部。

当发生不均匀沉降时, 窗间墙因受荷载较大, 窗台因其上伏有窗重, 荷载很小, 因此窗台墙相当于反梁而窗间墙相当于反梁支座, 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 上宽下窄。

1.1.4 沉降严重时, 会发展到顶层, 成“八”字缝。

一般位于顶层墙身两端的一至两个开间内, 有时发展到墙身长度的1/3左右, 内外纵墙、横墙都可能发生。裂缝一般由两端向中间升高, 呈对称形, 有时也有倒“八”字出现。

1.2 防治措施

填充墙体裂缝一般不是不均匀沉降造成的, 首先要看是什么样的裂缝, 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然后有针对性的解决!一般真正能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就是批墙的时候在砂浆中加入聚丙稀纤维或者钢纤维--当然有一定的掺入量, 太少了不行, 这样墙体就不会裂了!如果只是填充墙体开裂, 一般是施工原因造成的, 使用粘土砖和加砌块施工的方式不同, 工人还按照以前的方式施工就会造成墙体开裂。使用加砌块抹灰前要在加砌块表面刷胶, 而粘土砖没有这一道工序, 如果没有抹胶或抹胶不好就会造成墙体开裂。质量要求高的墙体还要在加砌块表面挂一层铅丝网, 这样墙体更不会开裂了。

2 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墙体裂缝

2.1 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度变形。由于钢筋混凝土楼盖和砖砌体组成的砖混房屋是一个空间结构。当外界自然温度发生变化时, 房屋各部分构件都会发生各自不同的变形, 首先我们知道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0×10-6/℃, 砖砌体线膨胀系数约为5×10-6/℃, 两者相差2倍。钢筋混凝土楼盖与砖砌墙体彼此间相互制约作用而产生附加应力, 当砖砌墙体所受到的附加应力超过其极限抗拉强度时, 墙面就会变形开裂出现温度裂缝。

2.2 防治措施

2.2.1 屋面加设保温层可以有效减小屋盖与墙体的温差, 保温层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 且应设隔气层、保护层、透气孔等。

2.2.2 当房屋较长、体型较复杂时, 应合理设置伸缩缝。

2.2.3 当纵墙两端开间内设有较大洞口, 可以在洞口两侧设置

砼构造柱, 与上、下圈梁拉结, 既可以加强该开间的刚度, 又可以阻止裂缝发展。

2.2.4 在斜屋面的横纵墙相交处设置构造柱, 增加顶层墙体刚

度。

2.2.5 提高顶层砌体强度, 提高施工质量, 砌筑时砂浆要饱满, 以加强墙体抗温应力的能力。

2.2.6 合理安排屋面施工时间及施工工序, 施工时尽量避开高

温或寒冷季节, 加强屋面养护, 必要时设置后浇带, 以解决砼施工中的内应力问题。

2.2.7 一幢房屋有两种不同层数的错层处楼板、墙应彻底断开。

3 施工或材料原因而产生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3.1 保证使用的原材料都是符合各项指标的, 骨料中所含的有

害物质, 如果超标就会妨碍水泥水化, 减少混凝土强度, 降低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 与水泥的水化物产生化学反映, 不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粘土、淤泥超过一定的碎石和卵石的话, 就会在混合的时候出现一层包裹层, 不利于集料和水泥石的粘结, 导致松散的颗粒出现, 这样需水量就会加大。用来拌制混凝土的水也需要注意, 变质的沼泽水和海水作为原料的话, 在混凝土表面会出现盐霜, 综上所述, 对于混凝土强度会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含水率、含泥量和石子含粉量这三个方面, 在制作混凝土时, 要想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除了时常的对其进行检测, 还应该要求质量控制人员对于混凝土的含量变化规律有所了解, 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当砂石含量超标时要向生产部门反映, 及时的进行筛选, 制定方案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含水过高的砂子要使用干炒法, 常检测其含水率, 以调整混凝土配比中的水量与集料的含量比例。

3.2 根据房屋结构的不同合理的安排施工的工序, 和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的质量。

对于事先设置的沉降缝或伸缩缝等一定在保持缝内的清洁, 以免影响到缝的正常功能。

4 设计原因而引起的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在设计时有时会忽略局部的地基问题, 如果在施工中碰到软地基的地方要对此处进行加强处理, 与些同时, 上部的构件刚度也应加强, 这样才能保证地基的硬度, 防止因地基沉陷形成结构的裂缝。砖混房屋邻近的建筑物在设计时要考虑到, 在基础上留有一定的空间, 这就不会发生二个沉降量的叠加, 以免加大建筑物的沉降量。对房屋的各构件在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来进行选购, 要满足个体的刚度要求, 还要满足整体的刚度要求, 以免因刚度不够产生变形。

5 房屋竣工验收后, 业主要使用过程中因使用不当也可能产生裂缝。

现在房屋交付后业主都要进行一些装修, 装修是引发使用不当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房屋在装修过程, 装修人员与房屋设计人员没有交流, 致使装修过程中破坏了房屋的主体结构, 或因装修材质的问题, 使房屋的荷载量超过了原设计之初的数值, 这些原因都会引起裂缝的产生。所以在装修过程中, 要及时与原设计人员进行沟通, 在不破坏整体结构的基础上, 完成装修工作。

6 结束语

随着现在建筑的不断增加, 人们对建筑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所以砖混结构房屋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裂缝的问题, 严把控制好材料的施工的质量关, 使房屋的整体结构坚固牢靠, 使人们安心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蔡红涛.砌体结构住宅裂缝预防浅析[J].山西建筑, 2007, 33 (2) :156.157.[1]蔡红涛.砌体结构住宅裂缝预防浅析[J].山西建筑, 2007, 33 (2) :156.157.

篇4: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分析与处理

【关键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防治

0.引言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承载重量及维护的结构。其质量好坏对建筑物的影响非常重要。墙体出现裂缝是最常见的墙体质量问题,也是建筑中的通病。为保证建筑质量及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广大建筑从业人员都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对常见墙体裂缝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有许多不同见解,笔者仅仅阐述几点见解仅供参考。

1.常见的墙体裂缝种类

(1)斜向裂缝,目前绝大多数的新建房屋多为平顶建筑,这类建筑中的墙体裂缝大部分集中在建筑物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1-2开间的范围内),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且沿建筑物两端大、中间小。特别是在建筑物较长而未设置伸缩缝时,顶层端跨内纵墙会出现斜向裂缝。

(2)垂直裂缝,垂直裂缝又叫竖向裂缝,主要有底层窗下墙的垂直上下方向的裂缝,过梁端部的垂直裂缝等几种类型[1]。

(3)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平屋顶房屋由于屋面伸长或缩短引起向外或向内的推拉力。从而使屋面板底部附近或顶层,顶层梁附近出现沿外墙顶部的纵向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

(4)女儿墙根部和竖向裂缝,女儿墙根部由于屋面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内的推拉力,使女儿墙体根部的砌体外凸或墙外侧线条形成水平裂缝,有时由于钢筋混凝土屋面的收缩也可能使女儿墙处于偏心受压状态,从而造成女儿墙上部沿竖向开裂。女儿墙裂缝的出现会导致防水层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2.墙体裂缝形成成因的分析

2.1设计不合理

设计时没有认真的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防裂缝设计。在许多工程中,设计虽有防裂缝措施,但与规程要求不完全相符,致使墙体防裂缝得不到有效保障,或保质年限大大缩短。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墙砌体材料强度偏低、不同砌体混合砌筑、砌体强度与砌筑砂浆强度相差过大或外墙批荡砂浆强度与墙体强度差距过大等设计方面的不当都会导致墙体开裂。

2.2建筑材料及施工质量不合格

相关人员未认真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砖砌体材料强度较设计要求低,抗压强度未达到要求,或是偷工减料以劣代好等。

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一些工人贪图方便,先砌纵墙或横墙,又未能按规定留设斜搓或拉结筋。使纵横墙体交接处成了薄弱点。墙体干缩或在外力作用下,纵横墙体交接处就会出现裂缝[2]。

2.3温度应力造成裂缝

这种裂缝是最常见的,常出现在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如圈梁和砖砌体交接处的水平裂缝。一般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能,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变形,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导致产生温度性的裂缝。

2.4地基沉降不均引起的墙体裂缝

①由于地基土质软弱或建筑地基局部土质不均匀,存在暗沟、洞穴,基坑等,土质软硬差异大,受压后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②由于地基处理不当和基础设计不合理,使建筑荷载对地基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尤其是对承载力低、变形大的软弱地基,导致建筑物沉降不均,墙体开裂。③由于地基边坡破坏,使边坡失稳,再加上地基附加应力的作用,使建筑物沉降不均,墙体开裂。④因周围环境某些变化,使建筑物场地地下水位升高,或上下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地基,长期浸泡,使土质软化甚至冲刷掏空,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⑤因建筑物使用不当,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3]。

2.5构件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

通常是由于作用在墙体局部的抗压及抗剪应力过大而引起,比如在砌体内埋设各类管线,破坏了砌体的整体性,减小了砌体截面面积,使得墙体局压过大;或者因为设计者有时过分依赖以往经验,支座及节点简化不当、荷载计算有遗漏、构造处理不到位,同时又没有认真地进行结构承载力验算;或者随意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增大其使用荷载,超越了设计要求。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墙体裂缝原因之外,还存在因地震、爆炸或其他外力作用等引起的墙体裂缝等。由于这些情形在实际生活在发生的比例要低得多,因此我们在这里不加以过多的分析。

3.防治建筑墙体裂缝的措施

(1)充分了解施工时的工程作法、施工工艺及流程要求。搞好工程设计强化墙体防裂缝设计的要领与理论,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墙体设计,确保墙体质量。例如,墙体抹灰砂浆中掺一定量纤维,可以增强抗裂能力。

(2)用于墙体建筑的所有材料必须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使用。要严把施工质量关,施工时要严格按规范施工,每道工序都必须经监理部门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向操作工人交待清楚,并且定出有关的奖罚制度,促使工人按正确的方法施工以保证质量。

(3)温度性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手段,屋面没有保温隔热屋的增设保温隔热层。屋面板受阳光辐射吸收热量较多,增设空气隔热层或选用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优良材料作保温层能有效控制层面板的升温。层面板温度降低下,它与墙体的温差大大缩小,能有效防止顶层墙体裂缝。对已存在的温度性裂缝且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在其裂缝稳定后用砂浆堵抹即可。

(4)地基沉降的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在进行建筑基础设计前,应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查明地基土质分布情况、承载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并对周边环境进行地质差异考察。然后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类型,并正确选用基础形式,以使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当沉降裂缝发生后沉降发展较为缓慢且有减弱趋势时,应在裂缝稳定后对裂缝修复。修复一般用水泥砂浆、树脂砂浆填缝或水泥灌浆封闭保护的方法处理。当沉降裂缝发展较快且有加速趋势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减小基础荷载,加固基础后修复[4]。

(5)构件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的防治措施,在设计阶段要做到正确结构计算和设计,这是应对结构裂缝最基础性的工作。设计资料要仔细审查,当荷载较大而构件截面尺寸受到限制时,应提高块体和砂浆强度等级,或采用配筋砌体[5]。对于应经产生裂缝的墙体可以通过卸载方法减轻墙体荷载,结构加固补强等方法。

4.结语

墙体裂缝是房屋建筑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因此,对于已经出现的墙体裂缝,我们也不必慌张,首(下转第381页)(上接第369页)先要仔细观察,找出裂缝的特点与基本规律,确定裂缝发生的原因,在采取相应的措施补救。 [科]

【参考文献】

[1]李爱云.浅谈墙体裂缝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西北职教,2007,(06).

[2]王科.墙体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9,(06).

[3]陈体.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8).

[4]周文瑞.新型墙体材料裂缝分析与防治[J].山西建筑,2009,(22).

篇5:墙体裂缝怎么处理荐读

此外,墙面开裂与装修施工有很大关系,这涉及到装修公司工人的责任心以及专业素质。由施工工艺不规范导致墙面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1) 施工气候选择不当

工艺上说,梅雨季节或者严寒气候都对墙面油漆不利。梅雨季节墙体含水率高,腻子与乳胶漆的施工效果不良。而在严寒气候下,腻子和乳胶漆干燥困难,一旦发生冰冻现象如果再仓促施工的话,墙面极有可能不久就会开裂。

(2) 墙面开槽修补不当

水电改造需要对墙面开槽埋设管线,墙面开槽后的修补不当也会导致墙面油漆出现裂纹。修补不当的原因,可能是回填用水泥砂浆配比有误,也肯能是工人对开槽处马虎处理没有使用防裂涂料以及没有粘贴接缝绷带等等。

(3) 乳胶漆配比不当

很多时候,乳胶漆配比不当也会导致墙面裂纹。许多不良的装修公司为了偷梁换柱、加快施工进度,最常用的伎俩就是往乳胶漆内多掺水。大量掺水的后果就是使得乳胶漆涂刷以后的物理性能变差,最后自然容易失效开裂。

Part3:缓解墙面开裂 巧妙遮瑕有方法

通过以上种种,我们知道墙面油漆开裂原因很多,绝大部分是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的,而有的却几乎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将危害减少到最低。

巧用设计遮瑕

我们知道房屋的不均匀沉降基本上不可避免,为此不妨从设计开始就做相关打算。比如,在顶面与墙面的连接处设置顶角线,这样就可以遮蔽未来这个部位未来的裂纹。吊顶和假墙的设计也可以遮蔽某些裂纹。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吊顶最好使用正确的轻钢龙骨工艺,这样顶面石膏板就不容易开裂,这样顶面石膏板就不容易开裂。而假墙多数使用木质龙骨,考虑到石膏板开裂的可能性和假墙自身的承重,最好在石膏板与木龙骨之间加设一层细木工板,以防止开裂。

可靠的材料

选择可靠的材料,是防止墙面开裂的不二法则。那么如何选择可靠的材料呢?在选择材料的同时,辅料也是不容忽视的。下面我们看看如何正确选择可靠的材料。

(1) 可靠材料

首先消费者要确保产品的货真价实,其次对于所选的墙面材料的物理性能也要有清醒的人事。消费者按照自家墙体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对应的材料。其中,遮盖力、持久性、稳定性是最为关键的数据。对于特别容易开裂的部位,还应该选择专用的抗裂产品。

(2) 辅料也须关注

墙面油漆材料的分类其实很细,消费者在选择时,千万不要只关注常见面漆,辅料也必须关注,如对于底漆、腻子、石膏粉、绷带、网格布以及水泥砂浆的成分与性能也要重视。

Part4:正确进行施工 避免墙面再开裂

墙面裂缝是家庭装修中出现最多的问题,防止墙面开裂除了要注意原材料的选择外,正确的施工也是很关键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正确施工,避免墙面开裂。

墙体大面积空鼓处理

发现墙体大面积的空鼓,必须铲除发生状况的基层,必要时,可将墙面抹灰层全部铲除直至红砖,再在其表面加设钢丝网粉刷。对于抹灰层的裂缝,应该事先仔细使用防裂涂料修补然后再进行批嵌处理。如果是腻子层空鼓,那么就必须将原有腻子层清楚,再涂刷界面剂量新批刮腻子。

原始腻子好的处理方法

如果原始腻子层质量不错,这是就应该把原始涂料去除,针对小面积的裂缝可以采取绷带、网格布修补,然后再上一层腻子,再进行油漆施工。石膏板吊顶的处理同样如此,每块石膏板的接缝处都要贴上绷带,以防开裂。

乳胶漆配比

篇6:墙体裂缝的种类及处理方法1

砌体裂缝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常遇到的一个质量通病,引起这的通病裂缝原因是多方面,既有设计上的原因,又有施工方面的因素。但一旦出现的砌体裂缝往往施工单位无从着手,设计单位拿到后感到措施贫乏,该维修的裂缝不修,不该修的裂缝作处理,修了裂、裂了修,反反复复,施工单位与设计方面常常引发争议。住户在准备做装璜时,认为房屋有质量问题,能理解的住户只要作维修,遇到不太理解的住户提出种种理由。至于什么样的裂缝需要处理呢?我们在这里借此一页与同行们探讨,关键在于裂缝的性质及其危害程度要有专业性鉴别。例如,砌体因抗压强度不足而产生竖向裂缝,是构件达不到临界状态的重要特性之一,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固或卸荷;而常见的温度裂缝,一般不会危及结构安全,通常都不必加固补强,只在其砌体表面维修即可。因此,鉴别裂缝的不同性质是十分重要的。

一、裂缝性质鉴别

砌体最常见的裂缝原因是温度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这二类裂缝统称为变形裂缝。荷载过大或截面过小导致受力裂缝虽然不多见,但其危害性往很严重。由于设计构造不当,材料或施工质量低劣造成的裂缝比较容易鉴别,但这种情况较少见。因此,本文重点阐述鉴别裂缝的方法和根据,下面主要经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从裂缝位置、形态特征、开裂时间、发展变化、建筑特征、使用条件和建筑变形方面,以下介绍三类裂缝的鉴别方法,供参考:

二、砌体裂缝是否需要处理的界限

(一)标准规范的规定

1.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对砌体裂缝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但有一节“防止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以往设计中虽在构造措施上作了规定,砌体裂缝依然屡见不鲜。

2.《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中,对砌体裂缝是否需要处理的界限作了规定:

(1)受力裂缝:当砌体结构或构件已出现明显的受压、受弯、受剪等受力裂缝时,应采取措施处理。

(2)变形裂缝:当砌体结构或构件因温度、收缩、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裂缝时,应处理和必须处理。

3.建设部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有关砌体危险构件的规定:

(1)砌体裂缝长超过层高的1/

2、缝宽大于20mm的竖向裂缝,或产生缝长超过1/3的多条竖向裂缝。

(2)梁支座下的墙体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柱体产生多条水平面裂缝。

(3)门窗洞口或窗间墙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竖向裂缝或水平面裂缝。

(4)砌体柱身出现水平裂缝,或产生竖向贯通裂缝,其缝长超过柱高的1/2。

(二)砌体裂缝处理界限的建议

1.根据裂缝鉴别的依据,正确区别受力或变形两类不同性质的裂缝。

2.当确认为受力裂缝后,由原设计部门根据砌体的实际强度和尺寸进行验算,作出“应进行处理”或“必须处理”的结论。

对于明显的受力裂缝均认真分析,尤其是受压砌体的竖向裂缝,梁或梁垫下的斜向裂缝或竖向裂缝,柱身的水平裂缝。只有在取得足够的依据时,可不作处理。

3.当确认为变形裂缝时,应根据结构特征、环境条件、使用要求和可能造成的危害作适当的处理。对已经稳定的变形裂缝,一般不作结构性修补,而仅作恢复建筑功能的局部修补。对造成柱断裂或产生水平错位的裂缝,必须及时加固处理。

4.墙体出现明显的交叉裂缝时,必须认真分析处理。

三、裂缝处理原则

(一)基本原则

1.查清原因:从消除裂缝因素着手,防止再次开裂。如控制荷载,改善屋盖隔热性能等。如有人字形屋架或屋盖,采取加固措施,减少下弦伸长值,降低屋盖对墙或柱施加水平推力等。

2.鉴别裂缝性质:重点区别受力或变形两类性质不同的裂缝,尤应注意受力裂缝的严重性与迫切性,杜绝裂缝急剧扩展而导致倒塌事故的发生。

3.观测裂缝变化规律:对变形裂缝应作观测,寻找裂缝变化规律,或确定裂缝是否稳定,作为选择处理方案的依据。

4.明确处理目的:如对裂缝封闭、地基加固、结构补强、减少荷载等。

5.选定适当的处理时间:受力裂缝应及时处理,地基变形最好在裂缝稳定后处理;温度变形裂缝宜在裂缝最宽时处理。

(二)具体原则

如我们经常遇到的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和荷载裂缝等,可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

1.温度裂缝:一般不影响结构安全。经过一段时间观测,找到裂缝最宽的时间后,通常采用封闭保护或局部修复方法处理,有的还需要改变建筑热工构造。

2.沉降裂缝:绝大多数裂缝不会严重恶化而危急结构安全。难过沉降观测和裂缝变化状态,对那些沉降逐步减小的裂缝,待地基基本稳定后,作逐步修复或封闭堵塞处理;如地基变形长期不稳定,可能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时,应先加固地基,再处理裂缝。

3.荷载裂缝:因承载能力或稳定性不足或危及结构物安全的裂缝,应及时采取卸荷或加固补强等方法处理,并应立即采取应急防护措施。

---------------------------------------

填充墙体截面缝的预防与修补

填充墙体的界面裂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新老建筑中都存在,尤其是用某些收缩较大的新型墙体材料,且未根据新型墙体材料的特性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建筑中,界面裂缝较为多见。

l 界面裂缝及产生原因

常见于填充墙墙体与混凝土梁、柱等结构构件之间的结合处。当墙体材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材料养护期、设计和施工未根据其特性,而处置不当时,在施工后一定时间内会产生一些裂缝。

裂缝的产生和材料的抗拉强度与材料内部的拉应力有关,当墙体的抗拉强度大于拉应力时,不会出现裂缝;当墙体抗拉强度小于拉应力时,产生裂缝,且裂缝必在拉应力大于抗拉强度处产生。

凝土砌块和混凝土砌块,都是含水的硅酸盐制品,都经过带水的养护,制品从较高的含水量至平衡含水率,是一个水份减少的过程,随着水份的减少,制品产生收缩;水化硅酸盐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质物,会与大气中的CO2进行碳化反应,碳化反应的结果释放出水化产物中的水,也会引起制品的收缩,新型墙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收缩,当墙体的两端受约束,随着墙体的收缩。在墙体内部产生拉应力,在墙体中两边的应力小,中间的应力大。当墙体与柱子的连接强度大且墙体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小时,在墙体的中间的位置呈拉应力>抗拉强度,变形在该处体现出现裂缝;当墙体与柱子的连接强度较小且墙体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大时,变形出现在界面处,产生界面缝。

界面缝一般是安全的

填充墙是自承重墙,与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无关。墙体与柱、梁等结构构件有拉接筋相连等构造措施,能经受一定量的侧向力、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界面缝的出现,一般不会对结构安全产生威胁,仅仅是影响美观。

界面缝的测试及观察结果

为了解决新型墙体材料作为填充墙时的界面缝问题,按目前常用的材料和常用的方法进行试验,其中部分试验为选具有代表性的墙体材料,砌成填充墙,测试界面处的变形情况和观察裂缝的生成情况。试验选用的墙体为: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按现行规范,砌筑成高2.8~3m的填充墙,柱子的间距为3.3~3.4m,砌筑砂浆为M5.0砂浆,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专用粘结剂砌筑。砌筑完成28天后,做外饰面,共计有4种方法:(a)抹1:4:0.01(水泥:砂:AD4002稠化粉)砂浆;(b)抹l:3(砂泥:石膏)砂浆;(c)覆石膏板;(d)覆防火板。

为比较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解决裂缝的效果,选择下列四种方法对填充墙体与混凝土柱的界面的对应部位作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a)在对应界面位置的水泥砂浆中加钢丝网。(b)在对应界面位置的石膏砂浆中加玻纤网格布或钢丝网。(c)在对应界面位置的水泥砂浆表面采用AD4005弹性腻子作柔性连接。(d)在对应界面位置的覆纸面石膏板和DF防火板,界面缝与板的拼缝采取对缝和错缝二种方式。板缝采用弹性腻子、柔性腻子。变形的测试:

在每条界面缝位置的两侧埋测试头子,间距5~7cm,长度方向共同4对,早期每隔一周测一次,中后期每隔二周测一次变形。

经一年半的测试和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现象,分析结果如下:

(1)界面缝的产生与材料本身的收缩值有关,并与施工时的状态和环境有关。砂加气墙体裂缝较小,多孔砖墙体裂缝较大:砂加气采用专用粘结剂砌筑,水份较小;多孔砖墙体采用砂浆砌筑,砌筑后第二天,墙面者昕艮潮湿,水分较多。

砂加气在温度湿度变化较小的一楼裂缝较小,在温度湿度变化较大的二楼裂缝较大。

(2)界面缝产生后,缝的大小随着温湿度的变化而变,阴雨天裂缝较小,晴好天裂缝较大,主要为热膨冷缩和湿胀干缩引起。

(3)当变形>0.2mm时,采用刚性材料处理的位置都出现了裂缝。即在本试验中所用的几种刚性材料,抗变形的能力都小于0.2mm。不采用增强材料的刚性材料处理部位,产生一条连贯的裂缝;采用钢丝网或玻纤网格布增强的刚性处理部位,产生多条不连贯的小裂缝;主要原因为增强材料分散了变形引起的应力所致。

(4)采用柔性处理时,变形≥l mm时仍未见裂缝。柔性材料的相对变形较大,在该部位柔性材料的绝对变形能力大于缝的变形量。4界面缝的预防

根据界面缝的特点,产生原因及试验得到的结论,对解决界面缝提出下列一些预防方法与措施:

(1)减少卜墙时墙体材料本身的收缩值。对加气混凝土砌块注意出釜适当的时间、存放时注意防止淋雨,使砌块在含水率较低时上墙;对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孔砖,注意材料的配比(有些厂家的制品不用石子做骨料,收缩值偏大)和一定的养护期。

(2)减少墙体的收缩,尤其是粉刷后的收缩尽可能少。砌筑前砌块浇水会增大收缩,故不应浇水;加气混凝土可采取=F作业法,用专用粘结剂砌筑;砌筑后间隔较长时间再做饰面;加气混凝土砌块可用批嵌方法做饰面,减少饰面后的收缩。

(3)减少墙体的绝对收缩值,释放墙体的应力。减少构造柱间距,控制墙的长度一般为2.5~3m;对收缩较大、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构造柱不设马牙槎。设马牙槎使构造柱对墙体的约束力加强,绝对收缩值增加不利于拉应力的释放,实际使用中采用马牙槎的墙体有在离构造柱一米左右处出现纵向收缩裂缝的现象。

(4)墙体材料与梁柱采用发泡聚氨酯连接。

(5)在对应界面接缝处的表面采用柔性连接。根据界面缝是安全裂缝,仅影响美观,可在表面进行处理。表面处理的方法和所用的材料,按界面处的变形情况而定,如果变形小于0.2mm,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石膏砂浆,并在砂浆中加入钢丝网片或玻纤网格布。钢丝网片或玻纤网格布的加固,虽对抑制墙体的变形没多大的作用,但可使墙体变形时在该部位产生的应力。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分散,提高砂浆层的抗变形能力。当变形大于0.2mm时,应采用柔性连接,采用性能较好的弹性腻子和合适的施工方法可解决较大变形的界面缝。柔性连接的方法为:

(a)在对应混凝土与砌块接缝处的粉刷砂浆表面,留一个宽40~50ram,深3—5mm的斜槽;

(b)在中间部位涂隔离剂,宽20mm左右;

(c)分二次将斜槽填平,前一次填忱粥厚度,干固后填第二次;

(d)弹性腻子干固后,批AD4008柔性腻子使表面光洁;

5界面缝的修补

已建成的房屋如产生界面缝可进行一些修补:裂缝的修补,关键不在于裂缝的大小而在于裂缝的变形,应根据变形情况选择修补材料和方法,曾见修补不当裂缝由一条变成两条和修补材料因裂缝变小而鼓出。如果裂缝稳定不变形,在裂缝上批嵌建筑腻子即可;如果裂缝变形小于0.2mm,可去掉原饰面层,在裂缝处抹水泥砂浆或石膏砂浆,并用钢丝网片或玻纤网络布加强。水泥砂浆中不宜用玻纤网格布。石膏砂浆中不宜用普通钢丝网片,以免砂浆对加强材料的腐蚀;加强材料应靠近砂浆的表面层,这样有较好的抗裂效果;如果裂缝变形较大,可在裂缝处的表面采用柔性处理,并估计裂缝变形的大小,根据弹性腻子的性能,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弹性层在一定的相对变形范围内,保证有较好的美观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墙体裂缝修补:

(1)清理裂缝两边,使产生宽30~50mm,深2~3mm的斜槽;

(2)裂缝变化较大时,斜槽深3~5mm,中间涂隔离剂,宽20mm左右;

(3)其他与柔性连接相同。

柔性处理方法,已在多个工程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结语

(1)一般主要由墙体收缩引起界面裂缝是安全的。

(2)新型墙体材料因本身收缩较大,抗拉强度较小,作填充墙时,较易产生界面缝。

(3)可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产生界面缝,已产生的界面缝可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修补。

(4)裂缝的处理,关键是变形,变形小于0.2mm时,可采用刚性材料处理,变形大于0.2mm时须用柔性处理

---------------------------------------

框简结构的,裂缝是砖块与钢筋混凝土之间出现的,因为砖与混凝土吸水率和伸缩率不同造成的,应该是开槽2CM,先用弹性腻子填上,再用石膏批上,干贴一层牛皮纸,有是批一层石膏,湿贴一牛皮纸,再做含901胶的腻子,必要时要加钢丝网。

对于墙体上的施工洞的填充墙与墙体接口处的裂缝处理,应将裂缝两边的基层铲除约150毫米,用膨胀螺栓固定钢丝网,分层抹灰到原墙面基层厚度,干燥后再进行饰面层施工。

---------------------------------------

浅析轻质砌块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轻质砌块作为一种新型墙材产品,以其容重轻、保温隔音好、施工方便等优点,被普遍采用,用作框架结构房屋的分隔和填充材料。轻质砌块主要包括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砼砌块、粉煤灰砌块等。目前,在山西太原市建筑工程当中应用较多的是加气砼砌块,使用量占新型墙材使用量的85%以上。然而,轻质砌块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墙体抹灰后出现了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裂缝。作为一名墙改工作者,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对生产、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做过调查,想就轻质砌块填充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一番探讨。砌体裂缝的原因分析

1.砌块本身材性产生的问题。一是由于砌块本身的性能即它的收缩性引起的裂缝。轻质砌块收缩率比黏土砖大,在自然收缩过程中,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缝;二是由于砌块单体体积大,灰缝面积小,砌体的抗拉、抗剪度低,仅为黏土砖的1/2,容易沿灰缝方向产生裂缝;三是填充墙自身收缩而产生裂缝,这主要是由于砂浆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而引起的收缩。再者,是由于砌筑砂浆凝结硬化时会产生收缩;四是砌块强度达不到要求产生的裂缝。由于非承重填充墙主要承受自重受压荷载作用,因此这种裂缝多为垂直裂缝;五是因不同材料差异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如框架柱、梁与填充墙之间、填充墙与剪力墙之间的裂缝。这种裂缝实际上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由于填充墙和钢筋砼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得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的收缩量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在两种材料结合处的裂缝。

2.设计构造产生的问题。设计单位对轻质砌块材质、性能认识不足,缺少经验,考虑不周,在设计中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造成一些设计缺陷。主要问题有:一是当墙体尺寸与砌块规格不配时,难以用砌块完全填满,造成砌体与砼框架结构的梁、柱、板部位空隙过大,容易开裂;二是在设计中对单片墙体水平长度超过5m的砌体未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三是房地产商为了室内的美观,采用将大量的管线凿墙暗埋的方式;四是在门窗洞及预留洞边等应力集中区,未采取有效的拉结加强措施时,会由于撞击振动引起开裂;五是砌筑砂浆设计强度过低,会使墙体刚度不足,也容易引起裂缝。

3.施工引起的问题。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中未能严格按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程操作,对轻质砌块本身的性能及特点认识不足,措施不力,从而造成一些裂缝问题。主要有:一是施工前不做砌块的排列图设计,砌块无错缝对孔搭砌,日砌高度过大,均容易引起墙体开裂;二是使用了龄期不足或雨期淋过雨的砌块;三是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灰缝不饱满,削弱了墙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而引起墙体开裂;四是砌块与砼柱或剪力墙连接处及施工洞口填砌处理不当;五是在不同材料的接口部、新旧砌体连接处及开槽位置,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可因起抹灰层的开裂;六是开洞槽埋管线后,填塞及抹灰层面处理不当往往引起局部开裂。

防止裂缝产生的措施引起轻质砌块填充墙体裂缝的原因较为复杂,因此,防止裂缝的产生应该从材料的生产、设计、施工3个方面入手。具体措施有:

1.严格控制砌筑材料的质量。对龄期不到28天或淋过雨的湿砌块不得马上使用。另外,砌块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和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并且要有出厂合格证。要强化生产厂家的管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工程上使用的砌块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和备案。

2.严把设计关。设计单位应根据设计和技术规范,结合具体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本地区的实际,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墙体的开裂。

3.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一是砌筑前应根据砌块的尺寸编制排列图,并考虑墙体的上下搭接长度不小于块高的1/3,也不应小于15㎝.必须镶砖时,应分散布置。二是砌筑时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尽量对孔搭砌。砌筑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以确保墙体的质量。三是为了避免砌体沉缩变形过大,日砌高度严格控制在1.8m以内,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有小于一皮轻质砖高度的空隙。待砌体沉实(约5天)后,再用斜砌法砌实。四是砌体和钢筋砼柱(或剪力墙)要拉结。沿柱(或剪力墙)高度方向约每隔500mm~600mm(应按砌块高度调整)预留两根Ф6mm拉结钢筋,其拉结钢筋深入砌体内的长度不小于500mm.五是当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3m,单片墙体长度小于4m,在墙体中间应加设一道50mm~60mm厚的水平砼板带;当墙面高度超过3m时,长度超过4m,在墙中间应设置构造柱及现浇砼板带。六是轻质砌块填充墙在砌筑后应尽量让墙体有一定的稳定时间,保证墙体有充分的收缩变形,而后再进行抹灰。七是在填充墙与梁、柱的接合处钉钢丝网或贴麻片,墙体材料的强度较高时应钉钢丝网,强度较低时应贴麻片。八是为了增强抹灰砂浆和砌体的粘结力,外墙抹灰前基层表面必须做处理,在施工中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具体操作时要严格按施工程序,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九是抹灰完后必须加强对抹灰面的养护,防止砂浆收缩过大。

上一篇:廉政教育片心得下一篇:能源资源企业今年跨国并购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