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改与优化的原则及其实施

2024-07-23

英语教改与优化的原则及其实施(通用9篇)

篇1:英语教改与优化的原则及其实施

英语教改与优化的原则及其实施

[作者] 杨柳

[内容]

多年来,在不断进行外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执教者们逐渐认识到,探索教

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是搞 好外语教学的有效途径,而改革、优化课堂教学,

并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丰富课堂教学,是提高外语教学质 量的关键。

一、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明确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应弄清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

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长短和难易 程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即结合学生的知识与

能力来选择教学方法。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应略高于学生现有的 知识与能力,经

学生努力后又可以达到,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

学生实际运用 语言的能力。

2.精讲多练,培养能力。语言是由于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外语,听说

是最重要的基础和技能,要学 好语言,首先得过好语音关。语音是否正确,对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获得都有很大影响。而要过好语音 关,最主要的是

靠听说训练、靠模仿。作为一种约定的符号系统的语言,如果不通过模仿,不依

靠一定的外部 的强化作用,是难以获得的。所以课堂上教师应注意“精讲”,

不宜过多占用时间,主要应对学生进行操练, 广泛进行语言实践。一是在讲与

练的时间分配上,进行语言分析的时间最好不得超过课时总量的五分之二,大 部

分时间都由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二是注重练的方法,提高练的效果,培养实际能

力。因为外语教学的目的不 仅仅是传递外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

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其实,交际性和实践性是外语教学 的实质所在。而学

生要想掌握这种交际能力,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具备。然而我们的学生缺少这

样一个外语 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也得不到像学习自己母语一样的训练。所以,

最重要的途径,还在于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 的时效进行有关训练。

3.分散难点,由浅入深。一般地认识事物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而入深的。

而教材则由于语言本身体系 的原因,往往知识的跳跃性较大,有些则缺少过度

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按照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原则, 以学生的接受能力

为教学出发点,妥善、恰当地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或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缩小

知识衔接的 坡度,使学生每学一课新的知识,都能熟练地掌握。

4.培养兴趣,灵活用法。此处的“法”,显然是指教学方法。俗话说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在外语教学中, 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十分重要。外语

毕竟不同于母语,外语的词汇、语法、语序等都与母语之间存 在较大的差别,

有些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就干脆放弃,觉得学不下去,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

的兴趣,在传 授知识的过程中,把语言讲活,并不断更新形式,形式好比色彩,

色彩不断变化,就会避免单调、沉闷。一个 训练项目如果长期采用一种固定的

形式,就会使学生产生单调、乏味、枯燥的感觉,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就会 消

磨殆尽。教师若能将与所授知识内容有关的故事、人物传记、小幽默等等穿插在

课堂上所授内容中,把知识 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变单纯性地讲解为灵活多变

的传授,根据不同的课题,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则能大大 提高学生学习外语

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外语的兴趣。

5.启发教学,加强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求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再现 率,及时地复习,特别注意语言训练的反复性,

并遵循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果。

6.坚持外语、母语并用。在外语教学中,应尽量坚持用外语教学,适当利用

母语。坚持用外语教学,可使 学生有一个语言环境,造成一种学习语言的氛围,

同时,对知识的复现巩固、交际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促 进作用。由于教育

对象的母语习惯已根深蒂固,故要想在外语教学中绝对排除母语是不可能的,也

是不现实的 。所以,适当利用母语,并通过母语与外语的比较,则有利于学好

外语,当然,不能过多地使用母语,否则对 外语教学和学习也会起一定的干扰

作用。

二、英语教学各个环节中优化原则的实施

综合性讲授课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最常见的课型。所谓综合性讲授课,就是以

讲授新内容为主,并兼有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和内容。根据这一课型特点及英语

教学的原则,该课型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即:1.日常会话; 2.复习检查;3.

讲授新课;4.归纳该课所授内容的重点、难点;5.巩固性地反复操练;6.练习(课

内、课后) 。

第一环节的日常会话,可使课一开始就有较浓厚的外语气氛,引入情景,引

起兴趣。外语教师们的常规做 法是“例行公事”,谈谈天气、日期、出勤率等

等,所操练的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句型对话而已,而日常会话单 靠这些简单的句

型是难以提高学生会话能力及交际能力的,我们不妨把教材中的句型放在这一环

节中来,即把 日常会话作为提高词汇复现率和分散教学难点的一种手段,可以

在讲授完新句型和课文之后,有意识地把前面 所学内容但又易遗忘的语言材料

编成问答或小对话,利用日常会话,师生共同练习,让这些语言材料反复出现 ,

以增加其再现率,减少遗忘,同时,还可以把新课中将要出现的词汇、新句型适

量地出现在日常会话中,让 学生先听一听,说一说,只要求听懂,暂不要求掌

握,这样,上新课时再出现这些生词或句型也就不那么感到 陌生、突然了。

第二个环节是复习检查。检查旧知识的巩固程度和学习实际运用的能力。检

查上堂课所学内容和不久前才 讲过的内容。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口头,也

可以是笔头,也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或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不 同角色的方式,

这样不仅巩固复习了前面所学的内容,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把新课所要

讲的内容与其 自然地衔接起来了。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花大量时间巧妙地设计。

第三、第四、第五环节是讲授新课的.几个主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教师要

注意精讲多练,启发性教学, 语言本身特点决定了学习外语不必讲得太多,应

通过反复操练达到巩固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如在教宾语从句时 ,教师可先给学

生复习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的句型,让学生观察划线部分,然后提醒写出这

一部分(间接 引语)实际上就是一个宾语从句。

1.He said that he is a maths teacher.

2.They said that they have fulfiled all the tasks.

然后,教师列出大量直接引语的句型,让学生变换成间接引语并反复操练。

再如,在教特殊疑问句作宾语从句的句型时,教师事先做示范的联句练习,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醒学生 特别注意划线部分的语序变化。

1.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Can you tell me?

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 post office is?

2.How did you get it? Can you tell me?

Can you tell me how you get it.

通过观察,大多数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当疑问句作宾语从句时,应当用陈述

[1][2]下一页

>句语序,然后,经过归纳,可 做一系列的联句操练。(教师可将其板书在黑板上)

Can you tell me…?

1.Where is Mr Wang?

2.When are you going to go?

3.How long have you learned English?

……

做完这类操练后,可以Can you tell me…?为主句,教师口述一组特殊疑

问句(不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 进行类似上面的联句练习,发现问题,教师可

以当即指出且纠正。

通过上述两组练习,学生既弄懂了宾语从句的句型和特殊疑问句作宾语从句

时的语序,又锻炼了听说能力 。

第六个环节是做练习,包括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的布置。这是课堂教学的结

尾环节,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操 作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所获

知识的手段。在这一环节里,我们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需要安 排练习,不受练

习编写体系的限制,做到练习与句型、课文、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同步进行,做到

练习服从教学 的需要。

在以上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自始至终都坚持用英语进行教学,培养、提高

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学生语 言知识的增加,听力的提高,教师逐渐扩大用词

范围,锻炼学生听、用英语讲授的习惯和能力。同时,鼓励学 生多开口,不要

怕出错,就是出了错误,教师也不必逐一纠正,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多,学生所出

现的错误自然 就减少了。

上一页[1][2]

篇2:实施英语教改的困惑与策略

一、困惑

1. 教改中理论和实践处于“若即若离”状态。

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而教改活动的具体决策者大都是教研员,他们的理论知识十分丰富,研读过大量的教改资料,也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可是他们多数不再继续一线的教育教学,也没有多接触教育的对象———学生,这样就不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很多的一线的英语教师虽然总结了不少的教改经验,但是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资源贫乏,不能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高度,这样的教改只局限于原始阶段,难以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理论和实践无法有机结合起来。

2. 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能力,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创造意识的培养。有些学校受到升学率的冲击,加上教研开展不到位,虽然形式上使用的是新教材,但事实上却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仍然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考不教,遨游于“题海”,转战于“千题百练”,忽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3. 对教改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艰巨性,不是轻易就可以成功的。有些教师缺乏对教改的正确认识,意志薄弱,遇到一些挫折就打“退堂鼓”,草草收场;有的是“蜻蜓点水”,走个过场,使得教改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4. 教改过程中没有创新精神或者急功近利。

教育的改革要有针对性,不能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别的地区的成功经验,盲目“克隆”。比如对于新教材的使用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和很多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学校的教学设备缺乏,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有的好大喜功者盲目标榜自己,急于求成,治学不严谨,搞“花架子”,不能把教改落到实处,导致失败。

5. 对教改成果评价的误区。

由于对新课标的评价标准认识不够,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仅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教师,教师也拿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如此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进行加班补课的现象就会一直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会一如既往。

二、应对策略

1.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加强理论学习。

教师自身素质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他们的教育智慧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自我教育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我们应该认真钻研新课标理论知识,领悟教改精神,正确合理使用新教材。新课标教材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文学性,而是包含文化、地理、历史、科技、民族、民俗等各方面相关知识的综合性教材。我们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而且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掌握最新发展与方向,与教材同步,与时代同步。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情趣,多与学生沟通,师生平等对话,互动教学。也要学会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有教学监控能力,学习教学艺术,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

2. 要有创新意识,不断完善教改指导框架。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顺利成功的,要经历多年的锤炼,我们要有信心和勇气,要不满足已有的经验,突破传统的樊篱,展现独特的个性,有创新意识。创造活动是长期的探索,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是对我们意志的考验。新教改提出更高的要求,角色、观念、行为等发生了变化。而新教材只是提供信息的平台,它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并且有些信息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当增删教学材料,不依赖于教材,多挖掘、补充、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

3. 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精诚合作,资源共享。

我们要改进教学手段,提供可利用的现代化教学辅助设施、视听仪器,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意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学生的视野,课堂容量大,教学效果显著,还能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我们要加强集体备课,脑力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健全新课标教改的评价原则体系。

教改评价是对教与学活动的评价,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心理学家鲁克说:“人的创造潜力无论怎样巨大,如果他不用在学习和观察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具体实施的知识来进行‘授胎’的话,那么他的智慧也是‘无生殖力’的。”教改评价要遵循以下原则:多元化原则,情感原则,激励性原则。新课标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智力智能,发展语言能力,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不能单纯用分数来衡量的。教育的本质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有健全人格的人,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不能用应试教育的标准衡量新课标教改的成果。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改从课程结构、组织形式与评价体系几方面来说,都是开放的、多元化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对教师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整合英语教学策略”,强调“以人为本”。对于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虽然在教改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把握教改的精神,进行科学务实的探索,就一定能够走出教改的误区,取得教改的硕果。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1983.

篇3:英语教改与优化的原则及其实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原则;实施方法

不同的教育阶段皆存在其该有的特征,小学教育更是如此,目前国内流行的各家教育流派总的来说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在选择上要有所考量。就小学教育阶段而言,学生具备年龄小、经验少、不成熟的特征,所以,教学原则与实施方法要适合儿童发展的特点需要。下面是几个教学原则的实施方法。

一、坚持趣味性原则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年龄都普遍较小,接受事物的能力非常有限,且注意力的集中也较为有限,这是该阶段特有的属性,但同时儿童往往都喜欢对未知的事物抱有兴趣,所以,在教学方面,个人认为不妨抓住儿童的特点,不一定要强调学生争优,但要保持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上,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设备,计算机和投影的使用都可以是不错的方法,这样既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又能用声音、图像等形式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

二、以情景原则为保障

在教学实践中,情景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个人认为情景教学亦是遵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情景教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创造某种特定的环境,让学生能置身其中,让他们能保持较高的兴趣;另一方面就是要还原对话的场景,例如英文对话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模拟,而主人翁的感觉会让他们更乐意去学习,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三、全身反应原则教学法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国外学者提出,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的学习能力是事半功倍的,而紧张、急躁的氛围只会起到阻碍的作用,所以,个人认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妨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缓和紧张的气氛,此外,还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来教授英语,如,某个英文单词,可以通过老师自己的比划让学生猜测是什么,通过相互之间的互动化解躁动,吸引学生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正如上文所述,小学生有其独特性,而时代的发展又给了教育新的设备,如何将之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偏颇之处望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张正东.小学英语教学的四点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11).

篇4:英语教改与优化的原则及其实施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操作方法,实施原则

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严峻课题。从目前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 由于深受传统教育影响, 还有部分教师仍然没有走出传统教学, 也没有构建起适合师生的教学理念。为此, 本文拟对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271”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操作方法和实施原则作初步探讨, 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271”课堂教学模式释义

我们借鉴山东杜朗口中学和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成功教学经验, 同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提出“271”课堂教学模式。什么是“271”课堂教学模式呢?“271”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在每节课的时间安排上:20%的时间由学生自学;70%的时间由学生讨论, 合作完成规定的任务;10%的时间由教师点拨总结。教学内容也为“271”比例, 即新课中20%的内容学生可以自学;70%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完成;10%的内容必须由教师讲解才能理解。“271”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可以让教师、课堂、学生有机统一起来,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倡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271”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

1. 对话课教学

(1) 课堂前几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Free talk, 内容可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或是小组排练的节目, 对话形式结果代表小组意见和水平。

(2) 引入课文对话。小组内进行模仿性操练和表演课文中的对话, 在操练过程中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参与, 进行合作训练。

(3) 创设对话情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新性的交际性练习, 小组内的学生按教师的提示进行讨论。开展这次合作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4) 教师总结本节对话课的成果, 并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如课后把小组合作操练过的对话改写成短文等, 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文章写好后, 小组交流批改。

2. 阅读课教学

(1) 自主学习阶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做阅读文章的预习工作。小组每位学生快速阅读, 通读全文, 了解文章大意, 找出文中出现的重要句型和短语, 标出自己在阅读中不能完全理解的疑难问题。

(2) 交流共享阶段。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涉及课文的一般事实, 还可以扩展到相关知识与现实联系, 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后, 教师可以播放录音让学生轻声跟读, 也可以限时让学生默读, 读后要求学生快速给出问题的答案。

(3) 交流讨论, 释难解惑。在这个学习阶段, 小组内的学生可以把在自读过程中不能完全理解的问题在组内进行讨论, 也可以商讨文章中出现的词汇、语法结构及固定表达法, 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教师要控制好局面, 允许学生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论, 创设出自由、宽松、活泼英语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 逐步使学生实现由知识技能到交际能力的转化。

(4) 教师点拨。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 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 整合知识, 激活思维, 重点弄清学生的疑点和难点, 也可以让已掌握该知识的学生讲评, 教师补充。

(5) 巩固训练。教师可以以提问为线索进行追忆, 把问题的答案组织起来复述;可以借助图表把主要情节发展成对话, 有序地列出来, 帮助学生归纳, 以达到对阅读文章巩固的目的。

3. 练习课教学

教师将练习或试卷批阅后分发给学生, 学生先进行自我分析, 自我解答;然后小组内讨论, 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接着练习完成后, 小组和小组之间交流批改, 可参看正确答案, 各组组长把所改小组的分数记下来, 获得分数最高的小组当选为本节课的星级小组;最后教师点拨该练习或试卷的重点和难点, 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

三、“27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271”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模式, 它需要教师的有效点拨和学生的集体讨论, 共同创造, 使教师、课堂、学生有机统一起来,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尊重学生, 创设心理安全氛围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强调学生尊重教师的同时, 教师也要尊重学生, 把学生置于同自己平等的地位。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允许学生存在不同见解, 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自由、民主、宽松的氛围中,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进入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

2. 教师平等参与, 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

在“27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 而是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 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 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学生成为了教师的朋友, 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体验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 形成自觉自主的意识, 探索求知的欲望, 渴望通过共同合作完成知识的建构。

3.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提高主动参与能力

在实施“271”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应该做到: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与学生一起分享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4. 给学生更多的赏识和适度评价

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正视学生, 用自己崇高的敬业之心善待学生, 用多元发展的理念关注和容纳学生。在“271”课堂教学模式中,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 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激励, 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做出积极评价。当学生出错或表达不恰当时, 教师要用博大的教学情怀给予赏识性评价, 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 也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评价模式, 形成师生互动、合作的新型课堂模式。

总之, 在有效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语言评价与非语言评价相结合, 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相结合, 注重评价话语, 改善评价语言的表达方式, 使学生在充满爱的课堂氛围中轻松愉快地进行个性化学习。

篇5:英语教改与优化的原则及其实施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是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把握整个单元的主题和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设计每课时内容,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目的。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最需要关注的就是教学设计的关联性原则。本文笔者将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Unit One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为例,阐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本单元学生将要学习如何谈论假期生活。我将本单元设计为五课时。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The first period: 1a-2c, 3a

教学内容分析:

1.谈论过去发生的事。

2.学习不定代词的用法。

3.技能训练重点为听。

教学设计和思考: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去过那里旅游和做了什么?

新课:完成Section A 1a, 1b, 1c 复习有关短语和句型,并引出不定代词的用法。

练习:Grammar Focus 3a 练习不定代词。

听力训练:2a,2b

练习: 2c Role-play conversations. 本环节是一个控制性对话训练,学生在使用听力中出现的信息进行对话操练同时也检查上个环节的答案。逐步从听到说,循序渐进。

作业:Collec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your own vacation. 本环节既是巩固本单元的内容,也是为下一课时埋下的伏笔,作业简单,学生容易达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The second period: 2d, 3a, 3b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要在第一节听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使用目标语言谈论自己和别人的假期生活。重点在于巩固和提高。

2.技能训练重点为说。

教学设计和思考:

导入:作业反馈,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经历。

新课: 1.出示4d 的图片进行推测,然后引导学生关注Helen的假期生活,并听录音回答教师设定的问题。(本环节可以同时带领学生学习生词。)

2.表演对话。

练习: 1.Grammar Focus 3b帮助学生完成并了解如何写电子邮件。将2d对话改写成电子邮件。

2.3c调查小组内同学的假期活动并作出报告。教师要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因此给出一个简单的,半开放的范例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组织语言。

作业: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的好朋友的假期生活(练习使用第三人称)。

The third period: P8-4, 1a-1e, 3a-3b

教学内容分析:

1.引导学生复习并使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述假期生活中遇到的人和物。

2.从听的技能过渡到写的技能训练。技能训练重点为听和写。

教学设计和思考:

导入:头脑风暴,你知道的描述性词语。

新课:Section B 1a

练习:P8-4 Imagine you are all foreigners on vacation in China. You meet each other at the airport on your way home. Talk about what you did on your vacation. (整合教材资源,把后面的内容提前到这里,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可能多的使用形容词。)

新课:听力 1b, 1c

练习:1.3a 本环节教师会引导学生了解日记的格式。

2.将1b改写成一篇日记,描写Lisa的旅行。

作业:写写你自己的一次旅行。 (教师在这篇日记批改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是否能准确使用本单元的句型和语法。)

The fourth period: 2a-2e, self check

教学内容分析:

1.阅读两篇关于旅行的日记,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事情发展的顺序和人物的情绪变化。

2.技能训练重点为读。运用以下阅读技巧: 略读,寻读,猜测词义。

教学设计和思考:

导入:讨论2a的两个问题

阅读:1.阅读文章并完成3c的表格,在阅读过程中要先读懂大意再关注细节,从整体角度把握文章,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而不是知识点的罗列。

2.通过图片和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文章,通过教师出示的问题和图片复述课文。

练习:读后训练2d,2e

作业:self check

The fifth period: 3c

教学内容分析:

带领学生再读2b的两篇日记,从结构和语言的角度分析两篇文章。针对四课时的作业,对自己的一次旅行进行修改。技能训练重点为写。

教学设计和思考:

1.从文章结构上分析。

第一篇日记讲诉了作者一天的经历,每个阶段都描写了自己的感受,能做到详略得当。

第二篇日记讲诉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去爬山,故事情节精彩。

2.从文章语言上分析。

关注文章的开头

关注文章中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合理使用连词

篇6:英语教改与优化的原则及其实施

基础英语是英语类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必修课, 它贯穿于整个基础阶段, 分四个学期开设, 分别称为基础英语I, II, III和IV。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英语类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现用教材依次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第二版精读学生用书第一至四册。 每册教材均由16个单元组成, 除去 “Unit 7 Inter-Lesson (I) ” 和 “Unit 14 Inter-Lesson (II) ”, 其余的14个单元均由两篇课文, 即Text A和Text B, 以及与Text A配套的训练组成。

依据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大一学年和大二学年基础英语课程的计划课时数为72-96;完成授课计划8-10个单元的Text A。 各册教材中每个单元Text B的部分及不在计划教学任务中的各单元则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由于每学期课时数量有限、教学任务繁重, 基础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连贯性。 学生在大一学年上半学期完成了第一册书的前8个单元的学习后, 在下半学期直接跨到第二册书的学习。 第二册书无论是从课文的篇幅还是单词表中的生词量抑或是课文的难易程度都要长于、多于且难于第一册书。 一学期结束后不难发现, 传统的课堂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学生们普遍存在单词记不牢、词汇量小、语法基础薄弱、翻译和写作不得要领等问题。如何弥补不连贯性、 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夯实专业基本功,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

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 三本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自觉性且自学能力不够。 因此, 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而言, 不能光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和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剩余各单元的内容, 还必须有能监督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能辅助和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 以及能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体系。

开发微课资源、 搭建微课应用网络平台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基础英语微课资源的开发

近年来, 随着微课概念和实践的迅速升温, 众多教育技术学界的专家学者、 教育企业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微课给出了各方定义。 目前, 得到众多专家和一线教师肯定的一种微课定义是由国内微课的先行者胡铁生提出来的。 他认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 (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 或教学环节 (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 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 (如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

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 具有主题突出 (围绕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 、短小精悍 (视频时长一般在10分钟左右) 、交互性好 (以网络为平台可以实现即时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应用面广 (既可以用于教学活动, 又可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 还可以用于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 等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既包括针对课堂讲授的预习和复习环节, 又包括自学非课堂讲授的内容。 因此, 基础英语微课资源须分课堂讲授和非课堂讲授两个方面进行开发。 由基础英语任课教师结合现有教材、 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微课的具体内容, 进行教学设计;再在专业教育技术人员的协助下, 运用软硬件设备录制、剪辑、加工教学视频。

以基础英语现用教材为基础, 参考新版教学大纲, 结合学生学情, 下列课堂讲授内容可以考虑以微课的形式呈现。

(一) 客观知识型内容。

每篇课文的背景信息, 包括作者简介、作品简介, 以及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可以制作成微课, 供学生预习。 具体做法如下: (1) 将各上课班级的同学分成4-5人的小组; (2) 由任课教师发布每个单元的具体任务, 各组轮流完成; (3) 各组搜集整理资料, 制作PPT, 并录制成10-15分钟的视频; (4) 各上课班级协调好授课进度, 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视频和PPT到微课应用网络平台 (关于微课网络平台的构建将在后文中详细论述) ; (5) 全年级同学可以登入平台观看、评论、下载视频并进行投票; (6) 学生投票截止后由各任课老师分别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打分, 并结合学生投票结果评选出本次主题的前三名, 给予适当奖励。 这种依托微课应用网络平台的线上汇报展示无疑更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增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 同时增强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以基础英语I为例, 课堂讲授的7个单元中有5个单元的文章体裁为记叙文。 那么, 记叙文这一文章体裁无疑是学生们通过这册书的学习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内容。 因此, 可针对记叙文这一专题制作一组微课, 包括记叙文的六要素、叙事线索、记叙顺序、描写方法、写作技巧等。 学生在上课前利用空余时间学习视频内容并完成相应的思考题, 有利于节约有限的课堂讲授时间。 在实际课堂中, 教师不需要再花时间来讲解上述内容, 而是通过提问、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仍以基础英语I为例, 虚拟语气是贯穿课堂讲授各单元的一个语法重点和难点, 因此可针对虚拟语气这一专题制作一组微课。 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时, 如果发现某个要点模糊不清, 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再次学习, 达到查缺补漏的效果。 视频末尾还可以链接题库, 学生可以通过做题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三) 学生通过做练习呈现出的普遍问题。

以笔者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的实际教学经验为例, 笔者在给学生布置写作练习时, 要求学生以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但从学生提交的作业来看普遍存在时态不统一的问题。 因此, 可以就时态统一这一专题制作一组微课, 包括主从句的时态配合问题、直接引语如何改写成间接引语等。 为指导、辅助学生自学基础英语非课堂讲授内容, 可将每个单元的Text B和不在授课计划中的各单元的相应知识点制作成微课。

三、微课应用网络平台的建构

如何使微课资源物尽其用, 以及如何监管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就有赖于微课网络应用平台。 笔者认为可以依托我系正在建设中的基础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 (http://221.4.242.271:10021/) 来搭建微课应用网络平台。

可在现有网站首页的“教学资源”栏目下增加“微课资源”条目。 点击进入“微课资源”条目之后是按照每学期课程名称罗列的子条目, 分别是“基础英语I (II, III, IV) ”。点击子条目, 例如点击“基础英语I”之后进入该课程的“知识地图”。

点击图中的“课程简介”按钮进入《课程简介》微课, 该微课旨在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该课程的学习目标, 同时可看做是对该课程知识地图的简要说明。 如前文所述“文章体裁”、“虚拟语气”这类知识点是贯穿该门课程课堂讲授的要点, 可以在知识地图中单独列出。 点击“文章体裁”按钮进入二级知识地图。 点击二级知识地图上的 “记叙文的六要素”按钮进入《记叙文的六要素》微课。

点击知识地图上的“Text A精读”按钮可进入二级知识地图, 二级知识地图上的各个按钮依次以教材中所有单元Text A的标题命名, 例如Unit 1-A Half a Day。点击“Unit 1-A Half a Day” 按钮进入三级知识地图即由该篇课文的各知识点 (如重点、难点、疑点) 构成的结构图。点击三级知识地图上的各按钮进入具体的微课学习。

为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监管, 可以给知识地图增加第二项功能即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进程。 可以采取在知识地图的方块上填充颜色的方法。 同时给予任课教师查看学生知识地图的权限, 方便任课教师监管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进度。

另外, 可在首页“交流互动”栏目下增加“汇报展示”条目供学生上传汇报展示视频和PPT。 任课教师也可以将对每次作业的点评录制成微视频上传到这个条目下, 供学生学习、参考, 最后将每次点评进行有机整合, 就能变成《如何做好英语汇报展示》的微课专题。在“作业提交”条目下设置“优秀作文”子条目, 将每次写作练习的优秀作文上传, 供同学们参考, 使同学们知道与优秀作文相比自己的差距在何处, 明确努力的方向。

四、结语

在开发基础英语微课资源时, 应在教研室的统筹组织下由任课教师结合教材、教学大纲和学情来执行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 不应盲目过度执行, 也就是说, 没有必要把所有与课程有关的内容都转换成微课。 同时要注意把微课与一般的视频公开课和传统意义上的网络课程区分开来, 避免把微课弄成视频公开课的切片或是传统网络课程的微缩版。

微课资源的开发应做到“以用促建, 应用引领”, 光建不用, 微课资源将起不到任何效果。 在微课应用的尝试阶段, 依托现有的基础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来发展微课应用网络平台是一条快速高效的途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对现有网站的完善。

目前, 我系的微课资源开发和网络平台的建设仍处于尝试阶段, 真实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跟踪调研。

参考文献

[1]胡铁生, 黄明燕, 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4) :36-42.

[2]梁乐明, 曹俏俏, 张宝辉.微课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2) :65-73.

[3]叶小娇, 李检舟, 郑辅伦.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平台的构建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4 (4) :70-74.

篇7:英语教改与优化的原则及其实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 储备 战略性思考

0 引言

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战略思考就是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存在以上问题而提出的,以此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储备战略指的是企业根据未来的发展和可能出能出现人才缺位,在企业整体战略框架上,事先做好各职位候选人的规划、招聘、培训、晋升和考核,并辅于相关的制度安排和后勤建设的全局思考和预见性的谋划,实现科学的留才、育才、用才观念,使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步、稳定、协调的运作。

1 实施人力资源储备战略的原则

1.1 自知自明原则 人力资源储备战略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人才缺位,并满足企业战略发展需求。而保持企业员工的稳定,企业应该定位好自己,企业规模、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地理区域、资源条件等,对人才的要求绝对不能脱离或超越企业所能为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一个位于边缘城市中的中等规模企业,市场的品牌度不高,欲招聘大城市中一般以上高校的毕业生,可以说其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即使是招进来了,也将很容易离去,关键还要全面衡量企业所提供待遇与他所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之间的距离。当然例外的也有,在企业的诚恳承诺加上高薪的条件下也会有“勇夫”。总之,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量体裁衣,合身就行,重在实用。

1.2 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重在要求企业要建立与新老员工之间的诚实信用关系,以员工的实际利益为中心,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未来发展晋升规划等方面内容全部向员工交待清楚,使之有较好的心理准备或重新进行职业选择,这样才能使员工从内心深处树立起自身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血肉相连的关系,忠诚于企业。

1.3 权变原则 权变原则不仅是针对市场变化,而且也可以运用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内部人员调整。企业经营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企业的人才储备方向和人力资源要求层次、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等也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要善于把握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2 人才储备战略实施的流程

有效人力资源的储备战略要做到两个方面:企业自身的准确认知、多渠道合理选才、进行人才的内外部培养、辅助制度和措施的实施、战略实施的绩效反馈。

2.1 分析和认知企业的主客观环境 企业的主客观环境的分析和认知是为了使企业对所处的地理区位、拥有的资源条件、未来的发展前景、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企业所能提供的各种发展空间和福利空间有一个明确的把握,从自身着手分析以往员工流失的原因是否与这些要素相联系,如果偏离这些要素的实际情况,那么,企业就应该进行调整,而不是凌驾于这些资源能力之上,使得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与企业自身所能提供环境相一致,这样才能留住与企业实际情况要求相一致的员工。

2.2 多渠道合理选才 基于上面的多因素分析,企业基本上对自身的总体情况有了明确的把握,那么企业就可以量体裁衣,制作合身的“衣服”,将合适的人才充实到具体的岗位上。多渠道选才按人才来源方向可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但主要是企业立足于人才市场,通过外部的人才的引进,补充新鲜的血液;外部招聘的渠道通常有:招聘广告、职业介绍机构、大学校园、网上招聘及猎头公司等。外部招聘人才,有利于企业解决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有利于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的产生。外部招聘人才,同样应遵循“适才”观点,企业不一定要选聘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用的,只有招聘来的是合适的人才,人才才能为我所用。而如果招聘的人才不适合,则会浪费企业资金,增加企业运行成本,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外才”若能为我所用,就必须打破国企传统的用人机制,制订一系列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3 培养和塑造储备人才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企业要对储备人才进行战略性的素质能力培养,细分不同岗位不同人才的培养方案,或针对不同的储备人才特点进行专业化的引导和培养,使各种人材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脱颖而出,在需要的时刻发挥其作用。储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包括专向培养和内部培养。专向培养,择优而用,企业可将部分优秀员工带薪送往大学脱产进行专业学习,形成优选、代培、优用的人才激励机制。内部培养,岗位成材。内部知识培训,使新进员工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目标、方针、规章制度以及知识的及时更新,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2.4 建立辅助制度和措施实施人才储备 辅助制度和措施的实施,不仅是对新进员工的一种承诺,如:薪资制度、福利制度、工作场所的优越性、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其实更多的是为了使这些人才在心里上认可公司,减少内心的紧张和压力,增强自己对未来的发展信心,避免由于自己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重用而产生思想动摇,有利于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保持良好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各种工作考验中去,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能力。辅助制度主要有企业为引进人才而制定的各种优惠政策,例如对于有困难的优秀大学生,向其提供学费和生活费的支持;对于积极进取的学生,要支持其进一步的进修和深造;对新进员工要在生活住宿福利待遇上使其有一定的满足感,对企业所提供环境不满意的员工,企业领导者与其进行思想指导,定期的关心疏导,稳定队伍。当然,企业的文化也是员工感受企业凝聚力和发展未来很好的一面镜子,丰富多彩的生活能让员工更真切的感受到新环境的温暖,和睦融洽的工作环境能让员工心情舒畅,和谐竞争合作的环境使大家竞相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在合作中深化感情,沟通你我。

2.5 分析储备战略实施效果的反馈信息 衡量储备战略实施的效果反馈目的在于不断优化战略,衡量此战略实施的效果与投入成本之间的比较,取得成功的关键点在哪里,出现问题的点在哪里,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哪些需要不断改进等,都是这个阶段企业要考虑的。效果反馈的数据和材料获取途径可以采用调查问卷、谈话、讨论会、深度会谈等,内容涉及企业的绩效、企业人力资源的总体表现(缺位率、流失率、人才结构、技能结构等)、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制度措施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影响员工心理活动的措施)、企业其他部门的评价、人力资本的支出和企业业绩利润等,具体内容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通过这个阶段的反馈和考核,企业就能更加明确储备战略实施的整个过程的成果和问题所在,帮助企业进一步修正原有的储备战略,以更加准确科学的战略计划指导企业的人才储备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持续优化。

篇8:实施乐学原则, 优化教学结构

在学生及家长的心目中, 初中地理常被看成可有可无的学科。可是初中地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却是非常重要, 试想:一个不知道祖国美丽山河的学生, 怎么能产生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传统的教学中, 老师常采用灌输法讲解地理知识, 然后再让学生死记一些常识性的知识, 在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 初中地理在很多学校里如同虚设的学科。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深刻体会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优化教学结构, 实施乐学原则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乐学原则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 老师不顾学生的内心感受, 只知道将知识与技能灌输给学生, 老师只在乎学生懂了没有, 会了没有, 根本不在乎学生乐意不乐意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 是否有快乐的感觉。所谓乐学, 就是寓教于乐, 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二、乐学的教学策略

1. 良好开端。

当学生拿到地理新书的时候, 心里是充满着期待的,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学好它的。假如我们的地理老师一进课堂, 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以后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 在学习地理的伊始, 就问学生: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 为什么不换从西边升呢?世界上为什么有好几种肤色的人种呢?这些是学生心中的谜, 他们很想解开, 进而产生愉快的学习心情。

2. 巧用多媒体。

多媒体它绘声绘色给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予极大的冲击,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比如, 东、西半球的划分;各国的地貌等等,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很方便的展示它们。

3. 利用漫画。

初中学生很喜欢看漫画, 漫画有具体直观的教学功能, 也有促进学生思考, 引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比如, 在讲到水资源受污染的时候, 我们可以出示“钓鱼者的困惑”的漫画。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漫画来表示地理知识, 比如, 南北差距大, 要开展南北合作, 可以画一幅巨人与小人手拉手共前进的画;人口越来越多, 带来的医疗、教育、粮食、住房等诸多问题, 地球已经不堪重负, 可以出示一幅“苦难的地球母亲”的漫画。

4. 利用诗歌。

古代的优美诗句中有很多有关地理知识的句子, 如果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加以却到好处的运用, 就能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比如, 在学习黄梅时节的“梅雨”特征时, 就有很多诗句, 如“熟梅天气半阴晴”、“黄梅时节家家雨”等等。还有说明我们国家地势西高东低的诗句有:“百川到东海”,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还”等等, 这些美丽的诗句都能让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心情。

三、优化教学结构

在传统的教学中, 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 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 而地理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并不突出, 因此, 学生在上地理课的时候, 根本无心听讲。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连起码的知识与技能都不能很好的向学生传授, 更不要说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了。新课程教学的宗旨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大力提倡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活动, 这样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让学生体验到知识获得的过程, 并在掌握探知的过程中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 从而大幅度的提高科学素养。比如, 在探索印度人口的增长速度为什么比较快的时候, 老师先出示以下材料:20世纪70年代,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 印度政府开始推行生育计划, 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政府对不多于两个孩子的夫妇提供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照顾, 退休后提供退休金。这项计划在城市受到了一定的效果。广大的农村, 农民还是认为有较多的孩子好, 因为有了较多的孩子能帮助他们种地, 增加家庭收入, 还能使他们老有所养。学生在讨论中踊跃发言, 有些学生认为, 印度政府的鼓励政策不到位, 广大农民没有解决后顾之忧;有些学生认为, 思想观念落后, 他们还抱着多子多福的旧思想;有些学生认为, 印度政府没有将计划生育当着基本国策来抓等等, 这些因素造成印度人口不降反而高速增长的原因。假如这些知识由老师讲解, 或许用时并不多, 但收效甚微。

2. 重视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也是将地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的最后方式。在课外活动中, 我们可以成立地理学习小组, 让学生做一些小的制作, 比如, 用球类制作地球仪等, 也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乡土人情以及家乡的变化, 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篇9:英语教改与优化的原则及其实施

关键词:惩罚教育;必要性;教育手段 一、学校惩罚教育的现状

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惩罚”这个词争议不断,有人赞成惩罚也有人极力反对,导致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两种较为极端的现象:一是教师不敢惩罚;一是教师滥用惩罚。这两种极端的现象都是不正常的,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无益。笔者认为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还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在合法、合理的范围之内。

二、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1.惩罚教育是对学生错误行为矫正的必要教育手段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以鼓励自然是好的,但是当学生做出一些错误的、违反规则的行为时,如不进行惩罚则是一种纵容。有人说在学生犯错时我们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但这种模式往往只是我们的主观意愿而已,太过理想化,在实际情况中遇到一些不服从管教的学生时,说理教育无法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的教师则因为对学生束手无策却又不敢惩罚,只好放任自流,这是一种教师失职的表现,只会扩大事情的消极影响,只有及时对这种错误行为进行遏制并促进学生的改造才是积极有效的教育。

2.惩罚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够成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加上受到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个时候如果不采取惩罚措施会使学生无法正确地判断自我,很容易走上歧途。惩罚是对学生不良品行进行否定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通过惩罚可以改变学生的不道德行为,把学生从过失的边缘拉回来,让学生懂得辨别是非善恶,更准确地认识生活。

3.惩罚教育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对社会竞争

现在家庭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宠溺导致许多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小公主”“小皇帝”“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一直享受着家长、老师给予的关爱和温暖,殊不知走入社会后要面临的各种竞争是复杂而残酷的,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根本无法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注重奖赏的方法会使惩罚教育迷失与萎缩,从小听惯了赞扬声的孩子会经历不起失败和打击,甚至没有抵御挫折的能力。正如飞蛾没有经历破茧的痛苦就无法展翅飞翔,凤凰不经历涅槃就无法获得重生,孩子也只有在一次次挫折和磨难中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三、惩罚教育的实施原则

虽然说教育惩罚是必要的,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法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用之不当也会后患无穷。笔者认为实施惩罚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 实施奖励或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些法律都肯定了学校和教师的惩罚权,但是学校和教师也不能滥用这个权利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学生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都明文规定禁止教师体罚学生,

否则将依据不同情况追究法律责任。所以说教师有惩罚权,但在实施惩罚教育时要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超越法定权限,这

是最基本的原则。

2.公正性原则

惩罚教育孩子时还要尽可能做到对事不对人,教师的教育手段不能与教育目的相分离,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些教师在惩罚学生时不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严厉批评,这样反而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偏离了最初的教育目的。同时惩罚教育的公正性还体现在面对犯同样错误的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一视同仁,面对犯错程度不同的学生也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

不能一概而论。

3.教育性原则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性。惩戒的目的不在于“惩”而在于“戒”,“惩”只是一种方式,惩罚的目的是教育。所以,惩罚必须触及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从一件事情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明白以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马卡连柯也注意到惩罚的教育作用,他谈到:“惩罚的内容应当是对违背集体利益的行为的指责,指责儿童的行为是把儿童不正确的行为与一些明确的积极的要求进行比较。理解到自己做得不好,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就能够提高自觉性,这就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惩罚教育只注重一时的“惩”是不够的,而应该着眼于长远的教育意义,让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因人施惩原则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因材施教”。由于人具有个别差异性,对于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惩罚教育也一样,对待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孩子应该采用不同的惩罚方法。教师在实施惩罚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性格外向、大大咧咧的学生应该当面指出错误所在;对于自尊心较强、内心较敏感的学生则不应该当众批评,还要注意言语尽量委婉;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也要根据其年龄特征和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惩罚。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育既需要温和的鼓励,也需要适当的惩罚,要将惩罚和奖励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我国中小学教师无度惩戒现象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2]吴式颖.马卡连柯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董新良,李玉华.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惩戒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8):17-18.

[4]冉玉霞.学校教育中的惩罚与学生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可爱的狗狗小学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商品说明书写作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