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教学设计

2024-07-08

高中化学课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高中化学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氨气的理化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阅读,提高观察、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氨气理化性质及用途的研究,提高学习兴趣,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气的理化性质。

【难点】喷泉实验。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首先我给大家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叫做喷泉实验。倒置的烧瓶中装满氨气,胶头滴管中有少量水,老师在烧杯中的水里滴加少量的酚酞。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并回答】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很快倒吸进入烧瓶形成喷泉,同时水由无色变成红色。

【教师引导】同学们,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说明氨气有哪些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具体来学习《氨气的性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实验4-8的内容,解释喷泉实验中所出现的实验现象。

篇2:高中化学课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烃的衍生物。

2.能说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能写出化学方程式,能推测乙醇的结构简式。

3.认识到乙醇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测乙醇结构简式的过程,认识到有机物的性质与其官能团息息相关,初步学会“结构—性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化学带来的乐趣,感受学到知识带来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简式。

【难点】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物质的结构决定了性质,性质决定了用途,反过来说,通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我们也可以推知物质的结构。【提出问题】已经知道了乙醇的分子式是,那么乙醇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又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

【提出问题】金属钠与水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乙醇能否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播放视频】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

【提出问题】根据现象判断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金属钠与乙醇反应生成了一种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由此判断金属钠与乙醇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2.乙醇的结构

【提出问题】金属钠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但是不能与烃发生反应,由此判断乙醇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与烃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相同吗?

【学生回答】不同。

【提出问题】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是如何连接的?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是这样连接的吗?

【学生回答】烃分子中的氢原子都是与C原子直接相连的。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并不都是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连接方式相同。

篇3:高中化学概念课教学的探究

一、培养学生概括知识要注意严谨、精炼、科学

如在氧化还原反应这节教学中, 由于要采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教学方法, 很多结论都是由学生得出, 所以在概括时可以利用学生的评价对概念进行系统化、严谨化、科学化。例如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跟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中, 通过Ca CO3==Ca O+CO2;2KClO3==2KCl+3O2这两个反应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概括出化合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评价时可以引导学生判断“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有单质参与”等等的语句, 引导学生能科学、严谨的概括出氧化还原反应跟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这是教师进行知识整合, 学生的科学认识进一步深化的阶段。教师把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和教学目标进行比较, 进行必要的知识整合, 使学生获得的科学认识融入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解决相关的其他问题或者让学生解释与科学认识相关的自然现象。

二、挖掘概念内涵, 开阔学生知识面

教学理论认为, 能力与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双向促进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对基本知识的内涵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深层分析、比较分析。除了把握教材的显性知识外 (大多数学生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 , 对教材知识延伸的隐性知识, 即所谓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 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重点把握, 还有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知识需要重视。

例如在总结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时, 当学生得出“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等结论以后, 可以尝试让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物质的化合价变化。紧接着可以利用数学上集合的概念, 让学生自己用集合的概念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进一步加深理解, 并锻炼学科迁移能力。

三、准确理解概念, 强化科学探究意识

化学概念有着严密的科学定义, 教学中抓住概念的要领, 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而且能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如可逆反应的概念要领就是定义中的前提“在同一条件下”。因此, 确定两个互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 它们发生反应的条件就成为了“度量尺”。抓住概念的要领, 学生必须对定义的严密性有清楚的认识。这种认识的获得, 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概念的定义作深入思考辩析的基础之上, 对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大有帮助。

四、全面把握概念,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概念有简单有复杂, 学习者初学时往往知其一点不及其余。有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一个完整概念的认识, 需要从多侧面多角度甚至分阶段加以把握。

全面把握概念, 还应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例如学习气体摩尔体积, 首先从概念的名称入手可知, 其一, 限定的物质对象是气体, 而非固体或液体;其二, 气体物质的量指定为1摩尔。再分析概念的定义, 它要求“一定的温度和压强”。那么,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只有明其理, 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原来固体或液体物质的分子间距非常小, 同样1摩尔的物质 (粒子数目约6.02×1023个) 体积就主要决定于粒子大小, 而不同的固体或液体物质的粒子大小不同, 1摩尔不同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当然不相同。“固体 (或液体) 摩尔体积”这个概念也就自然不存在 (或无存在意义) !但是气体的情况大不一样, 气体分子间距比分子本身体积大很多倍, 当分子数目确定, 如6.02×1023个, 即物质的量为1摩尔 (显然不限定物质的量, 就谈不上确定的体积数) 时, 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距。而气体分子间距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关系密切, 所以气体摩尔体积这个概念作了温度和压强的条件限制。

全面把握概念, 有一个对概念质疑的过程。通过质疑, 学生领会概念的科学性的同时, 也能从中感悟探究的意义, 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篇4: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标理念;教学设计

G633.8

0.引言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符合学生的特点出发,有序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形成合适的教学方案计划[1]。它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应更加重视教学设计,利用完善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文章就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进行简要探讨。

1.高新化学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第一,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多个环节,优化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化学知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

第二,新课改环境下的必然要求。我国国家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文件中明确规定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的缺点,而是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课堂中积极思考,锻炼学生实际动手定力。高中化学教师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思考并完善化学教学设计,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达到师生共同发展。

第三,它是教学工作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化学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的教学经验在决定教学质量上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标准下的师生不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教师和学生而是互为主体的关系[2]。因此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设计,以系统的方法做化学教学设计的基础,并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纳入教学设计的参考对象,促进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改变师生主被动的关系。

2.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策略

2.1兴趣化教学设计

兴趣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兴趣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不仅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教师要采用兴趣化的教学设计,从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的风格来看,教师也应该充分利实验教学法、课外活动、问题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锻炼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过氧化钠的性质这一章节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介绍过氧化钠具有活泼的特性之前,教师可先做一个趣味实验。

教师将氧化钠粉末放在脱脂棉上,并使用玻璃棒将过氧化钠压入脱脂棉内,完成后使用镊子卷好混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放入准备好的蒸发皿内。教师使用滴管向蒸发皿内的脱脂棉滴入少许水,学生会发现脱脂棉在燃烧。同样,教师在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放在脱脂棉上,并以同样的方式压入脱脂棉内以及将过脱脂棉放入蒸发皿内。教师再取一细长玻璃管,通过玻璃管向蒸发皿内吹气,学生也会发现脱脂棉在燃烧。学生看见脱脂棉在燃烧不禁会产生疑问,是什么让脱脂棉发生燃烧,难道与滴入的水和吹入的空气有关?学生对趣味实验产生疑问也正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具体体现,促使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认真的听教师的讲解,此时教师再深入讲解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会发生反应的性质,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去回忆刚才的趣味实验,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过氧化钠的性质的认识和理解。

2.2创设情景化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即将经历的实际,让学生了解化学和生活的内在联系,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判断能力和参与意识。因此,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学情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在情境中观察、思考、置疑、释义,让学生在参与化学活动过程中掌握化学知识,锻炼化学基本技能[3]。此外,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产生的观察和思考等一系列行为会让学生无意识的产生对化学的兴趣以及学好化学的愿望。例如二氧化硫这一章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酸雨的危害的影音资料,如“上帝的眼泪”影片,利用影音资料去冲击和触动大学生的心灵。

3.结语

优化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必须把握每个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并从全局角度把握教学设计的整体,才能实现优化教学设计。此外,教师在优化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必须积极落实新课标理念,也只有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教学设计,并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落实新课标理念,才能實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优化教学设计目的。

【参考文献】

[1]秦晓杰.新课标下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2]尚帮全.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高中数理化,2014,(14).

篇5:高中化学课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 巫伟平

论文关键词:高中化学课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

论文摘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学生的素质外,还取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劣。即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

新课标指出: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面对新课标的要求,以前的教学方法,靠单一传授来完成教学任务,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新的有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我们所有高中化学教师的当务之急。

优化高中化学课教学,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力求在教学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因此,如何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好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目标设计要多元化

现代化教育的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我们的教学必须立足于使学生主动求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有效教学仅仅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新课标呼唤优质教学,优质教学是一种教学体系,它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目标卓越、过程优化、效果优质为价值追求。通过优化教学系统中的诸要素,形成优教优学互动模式,旨在适度负担的前提下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并使学生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其素质得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求教师要目中有“人”,教学有对象意识,能因材施教;有“全人”概念,努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我们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①需要巩固哪些知识?与哪些知识做好衔接?②学生学到哪些新的知识?学到什么程度?③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程度?④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等。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非常重视教学的认知目标,但是对非认知目标则没有足够的重视。

例如,在教授知识的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的内容直接与高考接轨,而很少考虑教学内容与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更很少考虑到对学生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更应该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重引人现实生中的实际问题,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目标运作。要关注教学质量,体现三维目标,关注师生互动,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二、教学过程要科学化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如何让学生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就要求教师要创造各种有利情景,寓教于乐,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加练习,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训练,动手写、动嘴说,以提高说、写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技巧、熟练的化学用语。

1.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一般认为,按时间顺序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这样定的三个部分。这种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是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就在这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2.创设问题情境。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叠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化学对高中生来说是-门新鲜而神奇的课程,他们对此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借助身边的化学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如酸碱指示剂的学习可让学生采集花朵自行制作酸碱指示剂,并用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同学们探究学习。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3.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练习的形式有两种: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的训练活动,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领会、巩固、运用以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的选择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且基础、典型、新颖。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业的布置的时候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杜绝“一刀切”的习惯。

课后作业是是一个增效过程,它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强化。所以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注意。和课堂作业一样,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还要加强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防止部分学生的“偷懒”。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4.进行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师教学思维的文字表达形式,它既可以弥补语言难以表达的不足,如化学用语,又可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一份好的化学教学板书,应有科学性、直观性和艺术性。板书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性,能揭示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是一堂课的精髓;同时体现教学的系统性,能形成完整的知识链;还要体现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上课的注意中心。

三、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化学教学方法比较多,如探索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等等。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更要重视掌握好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如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针对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着重运用探索法、讨论法、自学法等。应用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认真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这样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验法教学中实验问题要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学生在完成一系列实验的进程中,经老师点拨,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篇6:高中词汇课教学设计

1、lead-in t: what’s the topic of this unit? ss: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t: what can you think of about “festivals”? ss: celebration, custom, gather, ancestor, religious, feast, in memory of, look forward to„

t: well done.this class we’ll learn a pile of words related to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let’s begin.4.key phrases.(guess the meaning and make familiar sentences)t: look a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try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phrases.b: look at lubing he(a student in our class), it looks he were enjoying himself.5.key words(try translating)day;you can’’s too clever for that;’ve lost.adj: religious belief;independent nation;energetic children;a worldwide festival.5.anomalistic verbs: a: weep-wept-wept;b: forgive-forgave-forgiven.6.n to adj+ous eg: religion-religious v to n +tion eg: relate-relation you can refer to the exercise one on page 4.7.remember the above words in limited time and have word games.a: racing to be the first one to answer questions.t gives chinese;ss race to tell what the word is.then t gives a star to the group he belongs to.b: name one student of every group to write all the words he can think of related to festivals onto the blackboard.the more right words, the more stars.8.homework exercise 2 and exercise 3 on page 4.ⅵ.post-course reflections in this class, the students learned the vocabulary actively.however, in the next class, i found that they have forgotten most of the words that they got in the last class.why? it is because that they didn’t 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after class.so next time, i would leave them some proper homework to finish and do a dictation before a new lesson.篇二:一堂词汇课的教学设计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1 school life word power

一、课程类型:词汇课

二、教材分析:本次课是阅读课部分词汇的拓展与延伸,主要内容是:与学校设

施相关的词汇以及问路方式的表达。通过这节课的展示与学习,增加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趣味性,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并且灵活运用这些单词。

三、学生的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此时的知识能力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教学中应

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并且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新的学习中,以积极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重点词汇:(2)、重点句型:

„„among other things, and unless you recognize when an idiom is being used,you can easily misunderstand„„

2、能力目标:拓展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日常情景交流技巧。

五、教学重难点:

1、拓展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

六、教学过程: step1: lead in(2)ask the students to find more words about the mid-autumn day:(引导学生说出moon, mooncake, fullmoon等一系列单词)moon(月亮)+cake(蛋糕)=月饼

(通过熟悉的单词,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词汇的记忆法之一:联想法,并引起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的兴趣与注意力)(3)ask student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how many kinds of school facilities do you know in our school?(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引入本次课的主题:new words about the school facilities)step 2 individual presentation(1)share some pictures about school facilities and ask students to say them in english one by one teaching building school field dormitory car park canteen library school hall store(2)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more about school facilities: classroom medicalcentre lecture hall gym art room/ dancing room garden science laboratory office swimming pool golf course(告诉学生这些单词的英文意思的同时,带学生读一遍,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纠正某些错音;然后让学生站起来一个一个地读)step 3 group discussion ask students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first and then conclude ways of asking the ways:(1)do you have any difficulty of finding your way on the first day you came to this school?(2)if you don’t know your way, how can you ask the way?(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回顾一下初中已经学过的几种问路方式,并且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负责在黑板上归纳总结)

(3)ways of asking the way: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which is the nearest way to„? how can i get to/arrive at/reach„? where is the nearest..? is there a„ near here? step 4 how to read wei hua’s thoughts(1)give the students about three minutes to read the short passage(wei hua’s thoughts)and then ask them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ich route will she take? the red one or blue one?(2)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sentences one by one and then translate them and then conclude some expressions of describing directions and positions on the blackboard: here i’m at„

walk towards/past„ go/walk between turn left/right„ go/walk past„ go straight„

take the first/second/third„ turning on the right.turn left/right at the second turning.(在黑板上板书,一边问,一边答,为学生的整理好上课思路,明确本次课的重难点)step 5 consolidation and practice draw some pictures about the layout plan of the school, and give students several minutes to think about how to describe the route from one place to the other.then ask them to write down on their paper and ask several students to present their answers in groups.(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要求学生灵活运用以上词汇和句型描述位置,以期达到学习与运用相结合的目的)step 6 homework(2)ask students to conclude more words about “school life”

七、教学设计反思: 1.课堂导入从日常生活中截取,贴近生活,使课堂富有亲和力。从中秋节的词汇联想过渡到本次课所学习的词汇记忆方法,与课文的衔接比较自然、合理,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课堂教学实行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既有小组展示,又有个体展示,调动了课堂气氛。3.本节课的讲授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生学会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学会思考,以充分调动其学习余思考的积极性。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对学生进行了训练,重点对学生进行了写作与口头交际能力的指导。

个人小结:本人认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的关键点在于,找好学生新旧知识的契合点,给与学生学习的信心,并提升学生独立完成听说写的能力。第一步导入很重要,英语词汇教学不是为了教单词而教单词,而应该提升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词汇与表达进行练习。正所谓熟能生巧,所以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练习的机会。经全体教师考察,本次授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篇三: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词汇教学活动设计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活动设计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阅读课中词汇处理存在的问题,并用教学实例说明了如何在阅读课的读前、读中和读后进行词汇教学设计。关键词:阅读课;词汇教学问题;词汇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027

一、阅读课词汇教学的问题

英语新课标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而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每单元的40-70个生词主要出现在阅读材料中。因此,词汇教学与阅读教学理应相辅相成。然而,目前在阅读课的词汇教学上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读前预教生词

篇7:化学课教学反思

另外,依据当今教学形势特点,我还特别设计了两条题目:一条是自编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题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参与评价的能力,知道在升学会考中正确规范书写的重要性。另一条是实验设计题,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注重学生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进一步明确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是必须通过实验探究才能验证实验结论。

在评讲中,基本能按预期达到目的。其中较为理想的题目有:

二、3、考查化学方程式能够提供的信息:

学生发表自我见解,信息有很多,反应热烈,归纳如下:

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

②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④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

⑤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⑥每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⑦每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

⑧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反应需要的条件是通电。

⑨2分子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2分子氢气和1分子氧气。

⑩电解时产生的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三、2、通过分析比较五个化学反应中哪一个最适宜在潜艇里制氧气。

通电

①加热高锰酸钾2KMn04====2K2MnO4+MnO2+O2↑

②电解水2H2O====2H2↑+O2↑

③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

MnO2

④加热氧化汞2HgO====2Hg+O2↑

⑤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2H2O2====2H2O+O2↑

学生发表意见:

学生1:选取电解水。潜艇是在大海里航行,水资源广泛,潜艇里又可以发电。

学生2:选取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物为固体和液体,容易分离。

学生3:选取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利用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循环再用,保护环境。

篇8:例谈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1. 提高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例题:与5mol CH4有相同H原子数的H2SO4为mol。此题常出现于物质的量教学课后习题, 上课时, 教师一般选择先算出CH4有H:20mol, 再转换成H2SO4时为10mol。其实对于学生而言, 物质的量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 如果解题时能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找到合适的素材引起学生的共鸣,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如我们将其换一个教学方法, 拿牛和鸡脚的个数做对比。5头牛脚的个数和_____只鸡脚的个数相等?看到可爱的图像, 然后又是很简单的问题, 马上就会有学生很踊跃的回答, 同时也将原子数、分子数之间的关系理得很清楚。

2. 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例题:将下列微粒半径由大到小排列:K、Mg、Al3+、Mg2+、Na。此题常出现于元素周期律教学课后习题, 利用元素周期律判断微粒半径大小。上课时, 教师一般将元素周期律半径规律套进去, 先同主族:K>Na, 同周期:Na>Mg, 相同电子层排布:Mg2+>Al3+。在这类概念型的习题课, 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教师预设的框框中, 严重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 能否设置适当的情境, 使学生主动探究相关规律。比如我们比较Mg和Mg2+大小的时候, 可以让班级一位学生站起来, 让同学们比较穿上衣服和脱掉衣服胖瘦比较。又比如我们比较K和Na半径大小的时候, 可以把班级学生1岁, 5岁, 10岁, 15岁不同年龄的时候的照片贴出来, 比较体积。创设情境, 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使学生主动去分析总结。

3. 优化选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这两题常出现于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课后习题。对比以上两题, 我们可以发现, 相同都是问氧化剂, 问法不同, 对学生而言难度就相差比较大。解第一道题相对比较简单, 只是要求简单化合价判断和氧化剂还原剂基本概念理解, 对于巩固知识起着一定的作用;解第二道题相对而言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 需要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解题应用的知识更多, 正确解题所获得的成就感就更强。所以教师在选题时, 尽可能选择一些有价值的题目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4. 建构知识体系, 提高解题的可操作性

小结

一堂化学习题课, 可以枯燥无味也可以简单而充实, 取决于采用什么态度和策略。教师应利用化学习题课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上的不足的同时, 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建构化学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究精神, 不断充实自己, 达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糜红叶, 李爱林.培养高中学生主动学习化学能力的策略[J].化学教与学, 2014 (3) :45, 67.

[2].李铜, 刘玥璞, 罗世翠.刍议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J].化学教学, 2013 (9) :37-38, 47.

上一篇:中小学生安全与传染病防治教育知识讲座观后感下一篇:小草大树和大地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