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脱落的防范措施

2024-07-18

管道脱落的防范措施(精选10篇)

篇1:管道脱落的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管道脱落、跌倒、坠床)防范制度(修改稿)

1.病人住期间应及时评估患者有无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做好各类管道的检查及效果评估。

2.对高危病人重点防护:意识不清、燥动不安、年老体弱、偏瘫患者应加床栏,必要时实施约束带保护性约束,并有家属陪伴,床旁悬挂“防跌倒、防坠床、防管道脱落”警示标识,做好病人及家属的相关指导及知情签字。

3.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各种管道使用目的及注意事项,各类管道标识清楚,记录并做好交接班。

4.经常巡视病人,为具有管道脱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提供及时的帮助病检查各项预防性保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6.认真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对床上活动的病人嘱其活动时小心,必要时护士给予协助;告知病人勿做突然体位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而昏厥,教会患者如有不适,及时使用信号灯。

7.维持病室环境安全,保持地面清洁干燥、病区通道通畅和足够的照明,病区其它设施安全性及功能完好。

8.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立即启动跌倒、坠床处理流程,护士及时赶到现场,与医生一起及时积极妥善处理,认真记录患者跌倒的经过及抢救处理过程;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9.事后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表,逐级汇报,组织分析讨论和总结,改进工作。

篇2:管道脱落的防范措施

2016年7月28日 地点:护士长办公室

参加人员:心胸、普外一科全体护士 主讲人:何家妹

内容:导管脱落的防范措施 常见置管种类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套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型引流管、脑室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透析管路、PICC管、造瘘管、胃管、尿管、输液管、静脉留置针等。根据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病人活动情况、管道的种类、疼痛的程度及沟通能力对患者进行管路滑脱的风险评估,评估患者可能发生导管滑脱的危险因素,做好护理安全工作,进行健康教育,避免管路滑脱,减少医疗纠纷。导管脱落应积极预防为主,针对脱落的原因认真、切实做好各种预防措施。根据我院制定的住院患者管道滑脱风险评估表分,低度风险(小于8分)、中度风险(8—12)分、高度风险(大于12分)对各类置管患者进行管路滑脱风险评估,并相应做出有效防范措施来预防。

导管脱落常见原因:

1、导管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固定带不合适或固定太松。

2、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不配合。

3、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

4、翻身、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大,管道受牵拉。

5、病人在活动时不小心拔除或护士在做操作时不慎管道拉出。

低度风险预防措施:总分小于8分为低度风险,采取一般预防措施,各类导管表示清楚,须注明置管名称、时间。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留置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和指导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拉出导管。每天早晨固定更换胶布,并做好固定部位的皮肤护理,使皮肤清洁、易于固定。护士应树立管路安全的观念,掌握管路固定的有效方法,护理常规、观察要点及进行操作时避免管路异常滑脱的措施。标志分明,各种管路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淆。指导患者正确带管活动,以免不慎管路滑脱。向病人解释呼叫器的使用,保持呼叫器的完好。

中度危险预防措施:总分8—12分为中度危险,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巡视,牢固固定各种管道,保持各部分紧密连接。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置管前向其解释操作的目的、作用、所带来的不适及自行拔管的危害性。告知其拔管的时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无法言语的患者,正确灵活的运用非语言沟通,建立文字、图标,手势等沟通形式。做好健康宣教,昏迷躁动、神志不清病人,幼儿或不配合者防止自行拔出导管,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固定。要详细向家属及患者解释约束的目的,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固定好各导管动作应轻稳,以防导管脱出。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治疗,各科根据实际情况备好急救用物,如有导管脱落情况发生,及时告知医生迅速处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篇3:管道脱落的防范措施

1 设计方面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1.1 产生原因

1.1.1 设计与现场实际标高不符

由于旧建筑区管网技术档案资料不完全, 所以在这些地区做建筑物设计时, 必须对小区排水系统的终端接合点位置、接合点管径、标高以及土质情况等做认真的实际调研, 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不够理想。由于建设项目时间紧张, 需按期完成设计, 因此常常不是先准备第一手资料, 而是设计起来再说。另外受其它因素干扰和限制, 使一些设计问题处理不妥。有的设计人员只管画图, 不管实际发生的情况, 生搬硬套, 有的甚至标高不注, 或注上“由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根据现场实际而定”的推托词, 这就给管道堵寒带来了隐患。

1.1.2 设计与地下管交叉线的矛盾

设计人员对原有的地下综合隐藏管线缺乏了解, 又不认真做调查, 而建设单位又提不出详细的地下管线资料, 就匆忙出图。既不做管道的综合归类, 又不认真处理管道交叉矛盾, 结果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按此设计, 施工, 一旦出现各管线交叉, 不是认真解决问题, 而是凑合了事, 给排水管道堵塞埋下隐患。

1.1.3 设计中考虑管道基础土质不周

有的设计者对管线周围的土质情况掌握不够或忽视, 不对管线基础作相应处理。一旦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 经过一段时间, 由于外部荷载作用或由于下雨后管基土壤下沉, 使管道也随之下沉, 该处就成为排水堵塞的症结。

1.1.4 设计管道变径处接法不妥

排水管道变径处应采取水平面平接或管底平接, 这样可确保污水流通断面、水流最小流速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这两点往往被设计人员忽略, 造成竣工交付后污物堵塞的一个堵点。

1.1.5 设计中无原则地放大管径

一些设计人员由于受非专业人员的干扰, 特别是一些建设单位人员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他们认为管径越大越保险) 。一些设计人员就无原则地放大管径, 违背了管径计算中80%的充满度标准, 使充满度减少, 降低了排水流速。净流速不能保证, 则导致污物杂质易于沉积管底, 日积月累, 沉积堵塞, 造成污物堵塞的“段区”。

1.2 防范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 设计图纸是一项工程的先行, 仅有设计人员精心制图是不够的, 还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切实做到“用户至上”, 必须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作调查研究, 将排水管道堵塞隐患消灭在设计中。

2 施工方面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1 产生原因

2.1.1 管道基础处理问题

管道基础开挖后不夯实, 仅用虚土回填, 有的在虚填的管沟上用拖拉机振压, 野蛮施工。造成了管道不均匀下沉, 甚至管子断裂, 形成污水堵塞与渗漏的恶果。

2.1.2 管道位置控制不准

管道施工不挂线, 管段中间不测标高或方位控制点, 上下左右都不直, 使坡度失去意义, 造成污水排水不畅。

2.1.3 室外管道接口施工不认真

室外排水管道接口采用水泥砂浆施工, 但往往在接口处由于填浆过多, 在接口管内壁残留一道“舌灰”。一些施工人员不检查, 不刮掉, 日后就成了截留污物的障碍。

2.1.4 污水检查井施工中的问题

污水检查井的砌筑质量不符合要求, 砌砖缝隙大, 水泥强度不够, 进出管与井室相接处严重渗漏。一些施工人员不做流槽, 即使做了流槽也比较粗糙, 使这一管段成为“堵段”。

2.1.5 室内外相接处标高问题

室内污水排出管的管底低于室外检查井井底。出现这种状况, 是施工人员没有按施工图施工, 室内地坪正负零没有找准或有其它偏差, 以及管沟开挖不夯实, 或者排水管被脚手架等重物压沉而未处理。另一种原因是室外管道为两家施工队伍施工, 各管一段的相接处未经协调处理所形成污水堵塞的隐患。

2.1.6 室内管道施工中的问题

室内安装施工中没有同时将支管及管道配件安装好或中途排水配件预留处的暂留口封堵不牢固, 使得一些人有意无意将一些建筑垃圾诸如水泥砂浆、磨石浆、碎砖渣、木棒等随意塞进管中, 这样导致日后管道堵塞, 排水不利, 堵塞的原因难以发现, 且疏通困难。

2.2 防范措施

要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加强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 强化施工队伍的职业道德及业务素质教育。

建立一套适用于管道工程的管理、检查、验收制度, 加强岗位责任制建设, 形成人人重视管道工程质量的氛围, 奖罚分明, 将管道工程隐患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中。

3 使用方面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3.1 产生原因

一个排水管道系统, 即使设计合理, 施工质量优良, 如果用户使用不当, 仍然会造成堵塞。此外, 一些住宅区域或单位工作区域, 如不定期对污水井、化粪池及排水管道等定期清掏, 久而久之杂物越积越多, 致使堵塞。

3.2 防范措施

各级物业管理部门要对业主进行建筑物公用设施的使用常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使其养成良好的使用居住设施的习惯, 爱护公共设施, 预防排水管道堵塞。

4 结论

篇4:管道脱落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质量通病;防范措施

作为整个市政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管道多数位于市区中心,同时周围存在着非常密集的建筑物,并在道路下面布置各种管线,这些排水管道埋的非常深,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施工质量通病。下面针对市政工程大管径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及质量通病的防范展开分析。

1、管道位移或积水问题的防范

1.1问题产生的原因。施工走样、测量上存在差错或者意外避让建筑物等原因,都可能会在平面上出现位置偏移问题,将会在立面上出现积水甚至倒坡的问题。

1.2问题的防范措施。在大管径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要想避免因为测量等因素造成的病害,主要应通过以下施工技术进行施工:首先,在开始施工之前应严格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对其展开交接桩复测以及相应的保护;其次,在施工放样过程中应与水文地質条件相结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埋置深度进行放样,同时保证复测检验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交付施工;第三,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样桩进行,并将沟槽和平基轴线与测量验收工作做好。此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意外遇到建筑物需要避让的时候,应将连接井增设在适当的位置上,期间可以利用直线进行连通。

2、管道线位置偏移或积水问题的防范

2.1问题产生的原因。之所以会出现管道线位置偏移或积水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测量上的差错,或者施工人员在施工走样和对接接头的时候出现差错,对原有构筑物进行避让,而在位置上出现了偏移,在立面上出现积水等现象。

2.2问题的防治措施。首先,应该在开始施工之前对排水管道线工程项目展开测量方向,并组织人员将不同测量控制点交接工作做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复测,对沿线不同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做好,避免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受到影响。其次,在施工放样过程中应与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相结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埋置深度进行放样,同时还要进行复测,保证误差在要求范围内,这样才能对工程进行交付施工。第三,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施工,并将沟槽和平基的轴线与纵坡测量验收工作做好。

3、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问题的防范

3.1问题产生的原因。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基础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均匀下沉问题,管道、接口质量等原因造成的。

3.2问题的防治措施。

首先,基础条件不良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会使管道出现开裂,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其进行预防:一是要按照设计要求展开施工,对管道基础的稳定性进行保证,如果出现地基水文条件不良问题时,应及时对其进行改良,促进基槽底部承载力的提高。二是如果槽底土壤出现扰动等问题,应将松软土层挖出,并利用稳定性比较好的材料进行回填。三是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开挖的时候,应通过有效措施将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做好。

其次,在管材质量较差,或者存在裂缝的情况下,其抗渗能力会变差,这时很容易会漏水,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施工:使用的所有管材一定要具备相关部门提供的力学实验报告以及合格证等材料,管材外观一定要平整,不存在松散露骨等现象,轻敲管壁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还要在开始管道施工之前进行再次的检查,并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管材进行及时的处理。

第三,检查井的施工质量不好,在连接管和井壁结合处存在渗漏现象,这种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预防:检查井在砌筑过程中应保证砂浆的饱满程度,在勾缝位置不能有遗漏现象,抹面之前应对表面进行清洁,还要做好养护工作,当遇到地下水的时候,应及时完成膜面和勾缝砌筑,不能在完成回填以后再抹面。还要注意再管外表面均匀的刷上一层水泥原浆,然后将内外抹面工作做好。

第四,闭水试验主要是指针对管道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在试验期间难免会出现不合格现象,这时应将渗漏处的记号做好,当排干管中水以后展开认真的处理。可以采用水泥浆涂刷的方式对细小裂缝进行涂刷,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进行返工,采用喷灯对油膏接口处表面进行处理,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将其挖开重填。

4、检查井变形、下沉等问题的防范

4.1问题产生原因。检查井之所以会出现变形或者下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井盖安装质量以及其自身质量差,铁爬梯安装中存在较大随意性,对外观和使用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2问题的防治措施。首先,应该对检查井基层及垫层进行认真检查,采用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避免井体下沉问题的出现。其次,应该将井室及井口中心位置和高度控制好,避免出现井体变形问题。第三,保证井盖和座配套,在安装的时候保证座浆是饱满的,不错用轻重型号和面底,铁爬安装过程中应将上下第一步位置控制好,不能出现过大偏差,保证平面位置的准确性。

5、回填土沉陷问题的防范

5.1问题产生原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压实机具不合适,使用的填料质量欠佳,或者含水量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使得压实效果受到了影响,造成了严重的沉降问题。

5.2问题的防治措施。首先,在管槽回填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回填部位及施工情况,对合适的填料和压实机具进行选择。其次,在管槽比较窄的位置可以利用微型压路机进行填压,或者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打夯。不同的填料或者不同的填筑厚度,应该选择不同的夯实器具,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压实效果。第三,填料中如果存在草皮、淤泥以及树根等杂质,不仅户对压实效果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在土中形成孔洞,这些材料是不能用来最为填料的,以免出现沉陷问题。第四,填料含水量睡好可以大于最佳含水量的2%,雨后施工或者施工过程中遇到地下水的时候,必须将水排干然后进行随填岁压实。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结合沉降破坏程度的不同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施工:首先,在不影响其他建筑物的情况下进行表面处理,其次,如果其他建筑物因此基础出现脱空破坏现象,可以利用泵压水泥浆的方式进行填充,第三,如果出现结构破坏现象应该将不良填料挖除,换成稳定性比较好的填料,经过压实之后再对破坏的构筑物进行恢复。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排水系统工程属于隐蔽的地下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各种常见质量通病克服掉,对整个地下排水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合理控制,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从而更好的为城市中各种排水运用功能的实现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梁沛坤.市政工程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及监理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7):5-6.

[2]肖海文,朱林海,翟俊,李华飞.一种新型大管径排水管道清淤装置[J].中国给水排水,2013,(20):140-144.

[3]柴建利.管道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道路排水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4,(32):134-135.

[4]刘永红.地下水丰富区域双排大管径混凝土管道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公用事业,2013,(4):37-40+59.

篇5:蒸汽管道水击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蒸汽在输送过程中, 总会产生冷凝水, 这些水汇集于管道末端或管道上折位置, 如不能被及时排除, 承受后面输送蒸汽的压力作用, 其本身不可压缩, 就将压力传递给管道, 势如锤击, 力量巨大, 管道震动, 声响震耳, 形成“水击”。它是发生在汽、水两相介质中的汽、水冲击和冲击反复传导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形成:

(1) 蒸汽管道由冷态状态投入运行, 因进汽阀门开启过快或过大致使管道暖管不足;或是管道疏水未开启及疏水管堵塞时, 管道比较容易发生水击。

(2) 运行的蒸汽管道停运后相应疏水没有及时开启或开度不足, 进汽阀门关闭不严, 漏汽进入停运管道内逐渐冷却为水, 在一定时间后, 管道将发生水击。

(3) 由于用汽量增加速度过快, 汽水分离设备发生满水、汽水共腾等现象, 使水随蒸汽进入管道, 管道比较容易发生水击。

2 蒸汽管道发生水击的危害

当蒸汽管道发生水击时, 主要表现为管道系统强烈振动, 管系上发生周期性地“咚咚”声响或连续刺耳的声响。轻者造成管系损伤, 重者造成管系支吊架松脱、法兰连接处泄漏、焊口泄漏等现象, 对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 甚至对企业生产造成损失。因此, 防止蒸汽管道发生水击现象十分必要。

3 对蒸汽管道水击的防范措施

蒸汽管道水击严重危害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必须加强避免水击的发生和制定发生后可靠的操作处理办法, 以防对系统造成危害, 引发事故。

3.1. 合理设置疏水点。

在管道的设计时就充分考虑防范发生管道水击的可能, 在热力管道设计规程中明确规定, 对于不经常流通的管道死端以及管段的低位点, 均应考虑设置疏水阀、疏水管。蒸汽管线在低点处的末端、最低点、立管下端设置疏水点, 如蒸汽管上翻前和末端要设集液管和疏水点以排出管线内的冷凝水。另外在蒸汽管道中减压阀、调节阀前也要设疏水点用疏水器把冷凝水排出。水平蒸汽管道每隔100m~150m必须设置疏水点。

3.2 疏水器要加设旁路。

蒸汽管线在试车及吹扫阶段由于在升温过程中冷凝水的量比较大, 而疏水器往往是按正常流量考虑, 不能排净管道中的冷凝液因此形成两相流。因此, 疏水器加设旁路设计。

3.3 保证管道坡度及坡向。

为了防止和消除水击现象的危害, 水平管道布置坡度必须不小于2‰。安装时必须保证管道坡向正确, 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3.4 投运前充分暖管。

蒸汽管道送汽前要充分暖管, 彻底疏水。然后缓慢开启阀门送汽。在管道投运时发生水击, 可关小或关闭进汽阀以控制适当的暖管速度, 并及时开启蒸汽管道疏水阀, 及时疏水。

3.5 定期检查疏水系统。

为保证管道疏水畅通, 必须定期检查疏水系统, 及时发现及早更换疏水器。系统检修时, 所有疏水阀需全部拆下清洗, 疏水管道去除杂质, 不能用的疏水阀全部更换, 使每个疏水点能正常使用, 保证冷凝水自动外排。

3.6 要避免用汽量的快速大幅度调节, 因特殊情况需大

幅度变动时, 要注意汽水分离器水位的调节, 适当降低水位, 同时要及时开启相应蒸汽管道疏水。

3.7 停运后的蒸汽管道发生水击时, 一要检查相关进汽

阀门是否关闭严密, 二要检查停运管道疏水是否开启, 如未开启要及时缓慢开启, 采用疏水母管系统时, 还要避免疏水母管带压, 其它管道的蒸汽通过疏水管道串入停运的蒸汽管道内, 致使管道的水击现象加剧。在蒸汽管道停运后或某运行管段短停后, 在重新输送前打开控制阀前各泄水阀排除管道系统内的凝结水。

3.8 管线要选用合适的支撑形式和支撑位置防止管线中水击现象的发生。

管线布置中, 支吊架主要承受着管系的自重、阻止管道发生非预期方向的位移、控制摆动、振动或冲击, 因此其尤其重要, 必须选择合适的形式及位置。对于有垂直位移的蒸汽管道, 需要考虑设计弹簧支吊架;当有水平位移时, 必须保证管道能自由膨胀。蒸汽管线的固定支架不仅承受管线的重量还要承受热变形产生的水平推力和位移磨擦力, 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管道支吊架布置的间隔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 蒸汽管道系统发生水击, 不仅会损坏管道及设备, 甚至会危及企业生产安全, 因此要对蒸汽管道系统的水击给予足够的重视, 清楚地认识蒸汽管道水击现象的形成和防范措施, 才能有效防止水击现象的发生。

摘要:目前, 工业生产中蒸汽管道的使用已非常普遍, 但蒸汽管道经常会发生汽水冲击的水击现象, 对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如处理不当, 蒸汽管道的水击轻者增大了管道的流动阻力, 重者损坏管道及设备, 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对蒸汽管道水击现象的防范处理对于企业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篇6:管道脱落的防范措施

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探讨护理干预与减少新生儿皮肤抓伤和降低管道脱落的关系,现对2014年1~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120例的新生儿护理干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四肢活动自如、活力好、神志清、反应好、无禁食、均每3小时喂养1次、无使用镇静药的新生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8例,男39例,女19例,胎龄32~42周,平均(36.3±1.8)周,年龄生后1h~25d,出生体重1500~4000g,平均(2900±360)g,鼻导管输氧10例、留置针输液56例、经口留置胃管12例;对照组62例,男42例,女20例,胎龄32~40周,平均(36.2±1.4)周,年龄生后1.8h~21d,出生体重1460~3200g,平均(2910±330)g,鼻导管输氧164例、留置针输液51例、经口留置胃管11例;两组患儿四肢活动、活力、神志、反应、喂养情况、胎龄、年龄、体重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

2.研究方法两组输液留置针均选择头皮静脉、手背静脉穿刺,用3M透明敷料固定后,外加3L防过敏纸胶布固定一圈。

干预组患儿输氧鼻导管使用医用胶布剪成蝶型状,固定在输氧鼻导管前端和新生儿鼻梁上,脸颊部再用一条3L防过敏纸胶布固定;经口留置胃管采用一种新型胃管固定方法[1]:3M透明敷料固定在下颌处;入院后即给予戴棉布小手套或用无菌纱布包裹小手。

对照组输氧鼻导管用传统固定方法:医用胶布贴在鼻导管前端交叉贴在患儿上嘴唇,再用一条胶布贴在脸颊部固定;经口留置胃管用传统固定方法:医用胶布贴在胃管后交叉贴在患儿下颌部。不戴小手套,不包裹小手。

值班护士负责记录皮肤抓伤,氧管、胃管、输液留置针脱落情况,管道脱落、皮肤抓伤1次均分别按1例计算。观察两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皮肤自我抓伤及管道脱落的发生率,并给予评价。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P=0.05。

3.结果进行护理干预的干预组均无管道脱落或抓伤,吸氧管道脱落率为13.2%,鼻饲管道脱落率为4.36%,静脉留置针脱落率为2.98%;未经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皮肤损伤率为8.42%,管道脱落及皮肤损伤率为10.06%,吸氧管道脱落率为7.86%,鼻饲管道脱落率为36.99%,静脉留置针脱落率为7.02%。实验数据表明除静脉留置针的脱落率以外,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新生儿有其独特的特点,住院期间,住院新生儿是一群无自主能力和意识的群体,自我抓伤皮肤、抓脱氧管、胃管、输液留置针的风险事件常有发生。因此,及早给予护理干预是预防新生儿皮肤自我抓伤和管道脱落的关键。很多新生儿科室对防止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方式多为为肢体束缚或戴小手套的方法。全身或肢体约束有很大的缺点由于对新生儿采取全身包裹的方式具有不良影响,因新生儿生长发育初期,全身的束缚会导致患儿肌肉组织的损伤,更有甚者会导致患儿的骨折。还不利于新生儿病情及大小便的观察。全身的束缚甚至可以造成新生儿烦躁与恐惧,甚至死亡[2]。而采用小手套或纱布包裹小手约束新生儿双手不影响新生儿的四肢活动,仅使小手失去抓力,没有皮肤损伤及其他约束的不良后果,我院自制的小手套是纯棉布、无纤维毛、可高压灭菌,可以重复使用。纱布包裹小手的纱布是一次性使用无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新生儿双手戴小手套或用纱布包裹小手约束法,在防止新生儿皮肤自我抓伤、抓脱管道上确实有效,而且更为安全。

防止管道脱落的关键除防止新生儿自身的抓脱以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恰当的固定。固定位置、固定手法的缺失,是影響管道脱落的重点。本院自建院以来对新生儿输液均应用静脉留置针,采用配套3M敷贴固定,外加新生儿专用外固定胶带缠绕法固定。经多方实验得以证实,此类固定敷料透气性强,不易引发新生儿的皮肤不适感。此种方法的改良下,新生儿管道脱落的概率大大降低。经试用,以棉球固定新生儿手掌的方式能够大大降低新生儿的皮肤抓伤已经管道滑脱的概率,实为一种值得在临床经行大力全面推广的护理措施。

综上,给新生儿戴小手套或纱布包裹双手及管道固定方法妥当、牢固,可减少新生儿皮肤抓伤和降低管道脱落的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丽元,杨红.一种新型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介绍[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9,13(15):1707.

篇7:管道脱落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术后宣教,预防,躁动

全身麻醉术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 手术创伤、长时间平卧等都会引起病人躁动。术后躁动可增加循环系统负荷, 病人的体动与挣扎直接危及手术缝合线、整形固定、血管移植及伤口裂开并出血, 不仅会导致手术失败, 还可致使引流管、鼻饲管、导尿管、输液管以及气管导管脱出, 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或窒息意外、意外性伤害[1,2]。管道的护理对于术后的治疗与康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2008年6月—2009年2月对我科86例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进行调查发现, 加强术后36 h宣教, 可预防病人因为躁动而自行拔除管道, 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胃肠择期手术及急腹症手术病人为观察对象, 手术种类包括胃癌根治术、胃空肠吻合术、直肠癌根治术、右半结肠切除术、肠松解术, 共56例, 男39例, 女17例;年龄23岁~70岁;ASA分级为Ⅰ级~Ⅱ级, 无心、脑、肝、肾疾患。

1.2 方法

本组病人全身麻醉术后大多留置胃管、切口引流管及尿管。笔者发现, 仅仅注重术前访视与宣教, 术后病人仍有不清楚管道放置的意义与重要性。斯金纳 (Skinner) 强化论中阐述强化是指任何一个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事物。在斯金纳的实验中, 他发现某行为之后的强化可提高该行为以后发生几率。术后1 d~3 d是影响病人病情恢复最重要的时段。根据斯金纳的强化论, 我科加强了术后36 h宣教, 分别从告知、心理疏导、加强巡视三方面进行宣教。结果发现:除1例因为咳痰不慎将胃管滑落外, 其余55例均未发生管道被自行拔除或脱落的情况。

2 讨论

2.1 告知

全身麻醉术后病人, 待意识清醒后, 才能返回病房, 多数病人在4 h~6 h后会完全清醒。所以我们要及时梳理各种管道, 并告知病人, 手术留置了几根管道、具体位置、留置的意义, 防止病人忽略管道的重要性而拔管, 或因为不清楚管道的部位翻身导致管道脱落。

2.2 心理疏导

有病人面对身体的管道和创伤不知所措, 导致心理焦虑、恐惧。我们应当及时疏导病人, 留置管道是为了疾病康复采取的保护措施, 并非永久性的, 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3], 防止病人叛逆性的拔管。

2.3 加强巡视

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 术后病人有出现烦躁、谵妄等现象。加强术后巡视, 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对于极度躁动的病人, 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 也可制止自行拔管的情况。

3 小结

通过加强术后36 h宣教, 我科有效地避免了病人因为术后躁动而导致的管道脱落现象, 也提高了病人及陪伴对管道的重视, 有利于术后的治疗与康复。

参考文献

[1]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50.

[2]钱娟芳.全身麻醉术后烦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6 (11) :608-609.

篇8: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

1. 光照不足。光照不足使棉株的光合能力降低,光合产物减少,叶片向果枝运输有机物质的速度也降低,满足不了开花和幼铃生长所需要的有机养料,从而引起大量蕾铃脱落。

2. 无机营养供应不足或失衡。蕾铃期是棉花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如果土壤无机养分供应不足,则棉株生长不良,蕾铃的正常发育所需养分就会供不应求,从而引起严重脱落。反之,棉田施肥过量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氮、磷、钾三要素配比不当,造成营养生长过旺,使蕾铃生长受到抑制,蕾花和幼铃虽然着生多,但脱落也多,最后使棉株形成“高、大、空”。

3. 水分供应失调。如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不仅日照时数减少,土壤中过多的水分还会使地温下降、相对湿度增加,使植株表现出营养不良,造成大量蕾铃脱落。如蕾铃期天气干旱少雨,水分供应不足,则棉株体内代谢就会受到抑制,导致营养失调,也会引起蕾铃大量脱落。

4. 病虫为害。病虫害发生后,一是直接伤害花、蕾和铃,致使其脱落;二是扰乱了棉株的正常生理过程,影响叶片的机能,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使有机养分制造减少、分配不均,从而造成蕾铃脱落。

二、蕾铃脱落的预防措施

1. 合理密植。一是在品种的选择上,要选用光合效率高、单株结铃性好、抗病虫能力及抗逆性强且脱落率低的优良品种。对株型较紧凑、叶片上举、通透性好的品种及早熟品种,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对中晚熟、株型松散、后发性强的品种及杂交品种,宜适当稀植。二是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土壤肥力高,条件好,肥料施入量大的棉田密度宜小,反之密度宜适当增加。通过合理密植,保持田间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对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和群体效能有很大作用。

2. 平衡施肥,改善植株营养条件。在施肥方法上,要做到施足底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一般来说,底肥占30%~40%,追肥占60%~70%。根据棉株长势,在蕾铃期结合施药,每亩用1%~2%尿素+0.8%磷酸二氢钾+“绿风95”500倍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补充棉株体内营养,这对延长叶片功能、促进光合作用、增蕾保铃有很好的效果。

3. 科学灌排,为棉花生长创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在棉花的整个生育过程中,花铃期是其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50%以上,一般来说0~80厘米土层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根据棉花的需水规律,结合土壤墒情、苗情及天气情况,灵活进行水分管理,坚持防旱排涝两手抓,既要防止棉花蕾铃期水分供应不足,还要防止水分过多造成徒长或涝渍,为棉花的稳健生长提供良好环境,确保其生育正常,减少蕾铃脱落。

4. 适时调控,促进棉株稳发健长。适时适量进行化学调控,能有效抑制棉株旺长,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保证棉株个体生长发育平衡和稳健,对增蕾保铃有显著作用。现蕾至打顶前掌握少量多次、轻控勤控的调控原则。缩节安每亩用量:蕾期0.5~1克,初花期1.5~2克,花铃期2~3克。通过化控,确保棉株“壮而不旺、稳健生长”,塑造高产株型,达到多结铃、结大铃的目的。

5. 及时整枝,形成良好的高产植株态势。一是在棉花现蕾后,及时去掉第一果枝以下的枝叶,避免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以利于塑造高光效群体。二是根据地力、密度、长势等情况做到适时打顶,遵循“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时间一般在7月20日前后。同时结合打群尖、抹赘芽、剪空枝及推株并垄等措施,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使棉株体内营养物质供应状况得以改善,使养分集中运向果枝,供应结实器官,减少蕾铃脱落。

6. 加强病虫害监测,做到科学防治。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对棉蚜、红蜘蛛、盲椿象、棉铃虫等害虫,要严密观察其发生动态和分布特点,达到防治指标(如盲椿象蕾期百株虫量达5~10头,红蜘蛛棉田受害株率达20%)时及时用药,力争将其为害控制和消灭在中心株或点片阶段。盲蝽象可用10%吡虫啉3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15%扫螨净2000倍液喷雾防治。在病害的防治上,还要做到合理轮作倒茬,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菌积累。

篇9:管道脱落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管道脱落

新生儿因不具备自主能力, 其在住院期间易出现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等现象, 若护士及家属未及早发现, 会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1]。因此, 对新生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防止其管道脱落及皮肤抓伤具有重要作用, 本院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98例新生儿临床资料, 且均肢体灵活, 神志清楚, 按护理所用方法分两组, 观察组54例, 男女比例28∶26, 胎龄33-41w, 平均 (37.1±1.4) w, 体重1.3-3.4kg, 平均 (2.7±0.3) kg;对照组44例, 男女比例21∶23, 胎龄34-40w, 平均 (38.0±0.7) w, 体重1.4-3.5kg, 平均 (2.8±0.6) kg。两组体重、胎龄及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吸氧鼻导管及胃管固定:鼻导管前端在新生儿嘴唇上予以医用胶布交叉贴, 再在其脸部用胶布固定;胃管在新生儿下颌予以医用胶布交叉贴, 不予以新生儿手部任何包裹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手足背、头皮行常规静脉输液, 采用新生儿特定的3M透明贴, 固定方式为普通敷料缠绕, 在其手心放置棉球, 用砂纸对其指甲打磨, 小手用纱布包裹, 鼻部输氧管以蝶翼法固定, 脸部采用小儿防过敏专用敷贴固定, 定时予以石蜡油擦拭, 新生儿下颚处用透明敷料固定胃管。每天更换手部纱布, 打磨指甲。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皮肤抓伤、留置针、胃管及输氧管脱落情况, 管道脱落及抓伤1次算1例。比较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按问卷方式评定, 包括护理的全面性、态度及技巧3个方面, 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 (满意+较满意) /总数×100%[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 均数标准差 (±s) 表计量资料, 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 (%) 表计数资料, X2行组间比较, 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皮肤抓伤与管道脱落情况比较

观察组皮肤抓伤、留置针、胃管、输氧管脱落发生率分别为0.0%、9.3%、3.7%、9.3%均比对照组40.9%、27.3%、31.8%、38.6%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组间比较, a 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3%比对照组77.3%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皮肤抓伤0.0%、留置针脱落发生率9.3%、胃管脱落发生率3.7%、输氧管脱落发生率9.3%均比对照组40.9%、27.3%、31.8%、38.6%低, 说明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发生, 可起到较好预防作用。分析原因可能为:为防止新生儿皮肤抓伤的关键在于手的约束, 因此护士为新生儿双手套上手套或用纱布包裹, 使其手无抓力, 且对四肢无影响, 进而防止皮肤抓伤, 手套采用无纤维毛、纯棉等材料制成, 可高温灭菌、反复利用, 而纱布是一次性避免交叉感染发生[3]。留置针采取3M透明敷料, 再予以3L防过敏胶布进行固定, 经实践证实, 该固定方式能减少留置针发生脱管, 且可避免穿刺口感染、皮肤过敏;通过对新生儿输氧管及胃管固定方式进行改良后, 进一步减少管道脱落发生, 针对输氧鼻导管固定, 护士将医用胶布按蝶型状剪下后, 贴在新生儿鼻梁处将输氧鼻导管前端固定, 再在其脸部贴一圈3L防过敏胶布加强固定;在新生儿下颌处予以3M透明敷料将胃管固定。同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3%比对照组77.3%高, 说明新生儿家属对于此护理干预十分满意。分析原因可能为:护士通过戴小手套及纱布包裹手部的方式, 不但可达到防止皮肤抓伤的目的, 也可避免发生感染, 同时在新生儿手心放置棉球, 可提高其持握反射能力[4]。同时通过对新生儿管道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后, 提高管道的稳固率, 在胶布材料方面小心选用, 以减少新生儿出现皮肤过敏现象, 进而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的。

综上所述, 通过对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后可有效预防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 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戴月映.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20) :1904-1905.

[2]杨新芳.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16) :198-199.

[3]陈秀丽, 钟奎英, 魏贤娇, 等.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5, 22 (16) :180-182.

篇10:管道脱落的防范措施

1 影响蕾铃脱落的原因

1.1 品种差异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不同的品种之间在抗虫性、抗病性、产量品质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同样,在现蕾多少、落铃性高低方面也有很大差别。

1.2 栽培措施常表现为密度过大,造成田间郁蔽,植株中下部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受阻,引起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比例失调,造成蕾铃大量脱落。另外,密度过大常引起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加重,也能直接引起蕾铃脱落。

1.3 施肥不当常表现为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当。棉花为喜钾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较大,而棉农在施肥时普遍偏氮肥、轻磷钾、缺微肥,致使棉株徒长,田间郁蔽,光合作用弱,制造养分不足。且营养物质常用于营养生长,使生殖生长受抑制,蕾铃得不到足够的养分而脱落,形成“高大空”棉株。另外,硼、钼等微量元素的不足,常引起棉株矮小、失绿、畸形,从而导致蕾铃脱落。

1.4 病虫为害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等病害常能导致蕾铃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在虫害上,除了棉铃虫为害引起蕾铃脱落外,盲蝽象、象鼻虫等也能造成蕾铃脱落。另外,棉蚜、红蜘蛛等也可为害植株造成营养不良,引起蕾铃脱落。

1.5 化控不当化学控制的时期不当。棉农控旺,往往等到棉花旺长后才开始,并且大都是一次大剂量封顶,导致植株生长不协调,果节拉长,株型不理想,蕾铃脱落严重。

1.6 生理原因棉株体内的内源激素作用,也是引起棉花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棉铃内含有脱落酸、乙烯两种激素。脱落酸含量在开花后3天急增,一周后达到高峰,这一周内落铃最多,此后则逐渐减少。乙烯在开花当天和吐絮前两天浓度最高,前期的乙烯往往引起幼铃脱落。

1.7 气候原因

1.7.1 高温气温超过35℃以上,植株光合作用就会受到抑制,且这种现象会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加剧,从而导致有机营养的合成减少,无法满足植株生长的正常需要。高温还促使叶片蒸腾作用加快,使蕾铃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脱落,另外高温还可导致花粉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使子房受精不良而引发花蕾脱落。

1.7.2 高湿在雨季因边疆降雨,土壤水分过多,氧气缺乏,棉株根系呼吸和吸收作用受阻,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失调,从而造成蕾铃脱落。

1.7.3 干旱土壤水分不足,根部吸不到充足的水分,无法满足地上部分因蒸腾作用而消耗的需要,叶子出现萎缩,光合作用随之减弱,影响有机养分的合成,造成营养不足而导致蕾铃脱落。

1.7.4 光照不足连续阴雨,使光照不足,影响光合作用,营养物质合成受抑制,致使蕾铃有机养分不足而脱落。

2 预防措施

2.1 选择适宜的棉花品种要选用抗病性强、现蕾多、结铃性好的品种。尽是先用光滑叶品种。据中棉所试验结果,光滑叶品种比茸毛叶品种的蕾铃受害率少40%左右。

2.2 合理稀植要根据地力水平、品种性状及种植要求做到合理稀植。一般来讲,肥力高的地块种植密度应低于肥力差的地块,植株松散型的品种种植密度应小于紧凑型的品种密度。

2.3 科学管理

2.3.1 合理施肥根据棉花的需肥特点,底肥以二铵配钾肥为宜。有条件的尽是多施有机肥。追肥以氮肥为主,但要找准追肥的时机,应做到适量,避免偎根施肥,必要时追肥后应及时浇水。另外根据需要在干旱、高温、阴雨等不良气候条件下,可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硼肥等以满足植株生长需要。

2.3.2 合理化控为预防植株旺长,要合理利用生长调节剂进行控制。要做到少吃多餐,轻控勤调。不可一次性大剂量施用,造成植株内松外紧、通风透光性差。

2.3.3 做好病虫害防治要勤观察、早用药

上一篇:地产公司材料管理下一篇:县委班子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