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2024-07-31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内容(精选6篇)

篇1: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5•25”心理健康日心理学知识宣传手册

一、心理学含义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我国心理学发展概况

心理学在中国不是由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直接演化来的,而是由西方心理学传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时期:

1西方心理学思想传入中国的开端

这一时期大约为明代末期(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在公元16世纪,新航路发现以后,西欧殖民国家进行海外扩张的形势下。有的传教士来华后,学会中文,著译了不少与心理学问题有关的书籍,这类书中都包含了一些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心理学思想,这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想。

2西方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传入中国

这一时期约在清代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这个时期,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是直接传入,一是通过日本间接传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重要城市设立“教会学校”。在1896年著名学者康有为编《日本书目志》时,在中国首次出现汉译

“心理学”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这时期促进西方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还有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他担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直接推动了心理系和心理研究所的设立。积极提倡和发展心理科学,对后来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是有深远影响的。3中国心理科学的创建与早期发展

1920年前后,中国的第一辈心理学者唐钺、陆志韦、陈鹤琴、张耀翔等赴美留学,相继归国,分别在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校教授心理学课,使西方心理学从此广泛地传播开来。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系,并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在这一年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心理系改为东南大学心理系,成为当时中国有独立心理系的唯一大学。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心理学发展历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很快地设臵了心理学研究机构,重建了中国心理学会,学习辩证唯物论哲学和巴甫洛夫学说以及苏联心理学,并试图改造西方的心理学。心理学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培养新生力量的工作都逐步开展起来,为心理学的发展打下新的基础。但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一场**全面扼杀了心理学。直至打倒“四人帮”之后,经过恢复又重新走上发展的道路。中国心理学在整个80年代和步入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心理学各方面的工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科研和教学工作逐步稳定发展。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已成为国内第一流心理学研究中心。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与医学心理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与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心理学文献情报等六个研究室,为到达21世纪将心理所办成一个开放性的,具有国际前沿研究水平的科学研究机构的目标开始迈步前进。

高等学校的五大心理学系:北京大学(1978)、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79)、杭州大学(1980)、北京师范大学(1981)和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86)先后建成心理学系。其他院校还有东北、西北、西南、华中等高等师范院校建有心理专业;90年代以来,东北师大、华中师大已建立心理系。其他省、市、自治区高等师范院校均设有心理学教研室;有的师范大学也成立了心理研究所。随着心理科学的日益发展,学科分支增加了许多新领域,出版了大量的心理学书籍,定期出版了六种心理学刊物,报导心理学的科研与教学成果。此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地方性的心理学会,各自开展活动。

三、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 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 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

4.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

5.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

6.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2.能客观了解他人;

3.关心他人的要求;

4.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

5.积极地沟通;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

3.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

6.具有自制力。[

篇2: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马尔康县卫生局宣

一、冬天取暖也要注意方法

寒流一来,有些人就瑟瑟发抖,想方设法取暖,可其中十之八九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如:

活动取暖幅度过强。冬天多活动,一来能锻炼身体,二来可驱走寒冷,但对老年人来说,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别选择那些活动幅度过强、活动量太大的运动项目,而应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运动量小的项目。如果在运动后出现了头晕、头疼、四肢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等症状,说明这项运动量过大,就应该注意减少运动量,要及时停止不良反应特别大的运动项目。

驱寒取暖方法失度。由于大多数老年人怕冷,在睡觉时都喜欢用热水袋贴身而卧,或让电热毯把被窝搞得热热的以驱寒取暖,这样常常会引起皮肤红斑或烫伤,一般室温达到18——25摄氏度时,也是人体适宜温度,就无需用其他方式来加温取暖。

日晒取暖时间过长。一些老年人,冬天一来,有事没事就喜欢带着孙辈搬只椅子到能晒到太阳的坝坝里取暖,这本是好事,适当晒晒太阳有利于对钙质的吸收,但晒太阳也有个度,如时间太长对身体就有害无益了,因为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特别婴幼儿皮肤娇嫩,更不能直接暴露在直射光下久晒。

捂头睡觉有损健康。有些老人冬季喜欢捂头睡觉,以为这样可以暖和些,而这样的睡眠方法对健康是有害无益的。一则会因被窝内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影响了正常的呼吸运动,甚至造成窒息。二则是因被窝内缺氧,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二、感冒不是因天冷

由于担心感冒,总是给外出多加一点衣服。但事实是,人们一般认为的伤风、感冒和其他类型的感染并非因为气候或寒冷。美国肺脏联合会指出,人们之所以得出这一错误的结论,是因为这类疾病大多发生在冬季,但这类疾病与气候没有多大联系,只是因为在冬季,病毒更容易四处传播。

病毒最普通的传播方式是通过另一个人的皮肤接触呼吸分泌物,例如,握手;或间接地接触环境表面,例如接触到门把手,然后再用同一只手揉眼睛或擦嘴巴。这也是专家们强烈建议人们勤洗手的原因,不管你是否患了感冒,勤洗手是预防细菌传播的最佳方式。但即使你的手洗得很干净,伤风或流感也会通过吸入被感染的空气中的微粒而传播,比如,如果你距离感冒的人太近,就容易被感染。

伤风、流感和其他类型的感染在孩子们中间最为常见,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在玩时有更多的身体接触机会,还因为他们在幼儿园或学校中经常遇到其他人群。

三、春季防病四大建议

春季气温不稳,风雨多变,体弱者要注意保暖防风寒,多食醋、蒜之类有助于预防外感。过敏体质者要注意避开花粉等过敏原,外出最好戴口罩。增强体质

春季主要是多参加户外体力活动,包括各种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跑步、打球、做操、打太极拳、郊游等。调节情绪

春季宜酌情增加一些富含苯乙胺、咖啡因的饮食,诸如绿茶、咖啡、香蕉、巧克力等,这些食品能兴奋神经系统,消除疲劳,防止“春困”和情绪低沉。另外,处事不要过激,力求心平气和,情绪安定。养鱼、赏花、垂钓等都可调节情绪,怡情养性。采取必要防治措施

在天气多变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对一些慢性病进行预防性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结核病、风湿病以及精神病等疾病的患者在春季不宜停药或减药,而需要强化或做必要的调整,严防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家长应及时为孩子接种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疫苗,不要随便带孩子出入公共场所。一旦发生有关病情,要尽早到医院妥善查治。

四、老年人药物中毒的院前急救

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常接受多种药物的治疗。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有时老年人又因神经系统的衰老而伴有精神及思维的异常,常出现服药过量、滥用、误服等情况而引起药物中毒。所以,掌握老年人急性药物中毒的临时急救就显得十分重要,有时甚至成为拯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在发观病人药物中毒时,首先要尽快查出中毒原因,如果一时查不清也要了解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进入的量和中毒时间。准备送医院治疗或医生未到之前,应先做一些临时的急救工作,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加速毒物的排出。1.若病人出现昏迷,应迅速将病人平卧,如发现病人面色青白,表示脑部缺血,应取头低脚高位;如病人面色发红,则表示头部充血,应取头高脚低位。同时注意保暖,严密注意病人的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

2.若病人出现窒息,应尽快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并施行人工呼吸,必要时可行环甲膜穿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仍需注意保暖及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3.若明确毒物经口进入,由胃肠道吸收引起的中毒,一般无特殊禁忌的情况,应立即采取催吐、导泻等方法,以加快毒物的排除。可采用手指、筷子、汤匙等刺激咽后壁和咽弓,反射性地引起呕吐。但是,如果病人呈昏迷状态或出 现抽搐、惊厥状态;服用腐蚀性(或强酸、强碱)毒物;病人有食管静脉曲张、溃疡病、严重心衰和全身极度衰竭等情况禁用催吐。催吐时应将病人头部放低或偏向一例,避免呕吐

五、保护心脏的七条措施

心脏病专家针对生活中最常见的危害心脏健康与安全因素,提出爱心与护心的7条建议,以供参考:

(1)少脂肪:应少食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虾、肝、蛋黄等。提倡每周至少吃2次鱼,可防止发生冠心病。每日摄盐量限于5克以内,坚持每天进食一定数量的瓜果及鲜蔬。

(2)不吸烟:烟草毒害心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内皮系统功能,可致心肌肥大、变厚,殃及正常的舒缩运动。

(3)多运动:每天最好坚持不短于30分钟的活动,可一次性完成或分3次进行,每次10分钟,可进行跳绳、舞蹈、骑车、步行等。

(4)调血脂:高血脂仍为酿成动脉粥样硬化或形成冠心病的因素。应注意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降减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5)放轻松:慢性忧郁或持续的紧张,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缩、冠状动脉痉挛,冠脉血管 阻力加大;血压上升,血流减少而加剧心肌缺血少氧,其心肌梗死率较乐观又豁达者高70%左右。

(6)睡眠好:良好又充裕的睡眠,可使呼吸及心跳趋缓,心肌对血氧需求减少,是心脏自我保护措施。

(7)适当多食坚果果仁:食用杏仁等富镁的果仁,可防治心律紊乱,养护心肌,少发生冠心病及心源性猝死等。

六、认识霍乱弧菌

引起人类霍乱病的罪魁祸首是霍乱弧菌,属细菌。菌体弯曲如弧形或逗点状。菌体一端有单生鞭毛,运动活泼。耐碱不耐酸。主要通过污染水源或食物而引起肠道感染。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霍乱弧菌进入消化道到达小肠,在肠粘膜表面吸附并迅速繁殖。产生的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粘膜,引起小肠液过度的分泌。严重者出现上吐下泻,导致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循环衰竭,甚至产生休克和死亡。

霍乱弧菌曾引起6次霍乱病的世界大流,造成了人类的大量死亡。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的较为少见。

霍乱弧菌对热和消毒剂抵抗力弱,在55℃湿热下15分钟即死亡。用百分之0.1的高锰酸钾处理蔬菜、水果30分钟,均可达到消毒的目的。预防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加强卫生教育,加强水和粪便的管理,消灭苍蝇,注意饮食及食品 卫生。

篇3: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一、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作用定位

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 小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身结构、认识体育项目、明确锻炼目的、掌握动作原理, 从而提高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为今后参加体育活动乃至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新课标对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提出更为具体的详细要求, 主要有以下三点。

1.“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中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定位

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可以看出,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三基”之一, 它与基本技能和方法一样,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对“课程基本理念”的描述中可以进一步肯定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中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强化

季浏教授在解读“身体健康”方面的目标时指出:“本课程除了以体育教学为主以外, 还要融合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教学, 使学生不但了解科学锻炼的知识和方法, 而且了解营养、疾病预防、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健康维护的意识和能力。”除此之外, 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 新课标都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范畴, 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

3.“实施建议”中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和教材编写的要求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重视健康教育……”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也提出了将健康教育的内容编写在教师教学参考书或教科书中的建议。季浏教授解释提出这条建议的原因是为了“考虑到健康教育和从小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的重要性, 以及目前我国小学阶段健康教育的严峻现实和迫切需要”和“便于体育教师开展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

综上所述, 新课标对于包括健康教育知识在内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肯定和强调其地位作用的同时, 对其内容范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并针对其异于技能教学的特殊性, 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二、新课标下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分类梳理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中, 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以“综合性”特点为例,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 表现为一个综合的、有序的体系, 多种学科相互交叉, 深度虽各不相同, 但均有涉及。

1. 小学阶段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分类

笔者对新课标中水平一至水平三“课程内容”要求中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进行逐条梳理, 尝试性地将其分为8类知识, 具体名称和内容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上述的分类方法仍然有待完善, 部分类别之间的知识存在一定的交叉, 但8类知识基本上涵盖了新课标要求的全部内容, 同时以知识内在特征为分类依据, 为体育教师针对不同类别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参考。

2. 小学各水平阶段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分布

新课标在保证学科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 对小学阶段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进行了统筹安排。表2是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8类内容在新课标中水平一至水平三的“课程内容”中分布情况的梳理。

在合理安排同一水平8类知识的横向分布的基础上, 新课标非常注重同一类知识在不同水平之间的纵向联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按照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 力争保持各水平之间的同类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以“了解身体”类知识中关于身体姿态的内容为例, 从水平一至水平三的要求依次为:水平一, 知道并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水平二, 纠正不正确的体态, 监督和矫正同伴不正确的身体姿态;水平三, 保持正确姿态, 并了解不同身体姿态的礼仪内涵和表达的情绪。再以“心理健康”类知识的情绪部分的内容为例, 三个水平的要求依次可以概括为:水平一, 体验情绪的变化;水平二, 保持稳定的情绪;水平三, 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特别指出:“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因此, 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 应该充分领会新课标精神, 把握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点在新课标中分布的横向和纵向规律, 在教学中力争体现学科内容的系统完整和递进顺序。同时, 应该在对本地区和本校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现有课程资源等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体育与健康实践类教材和其他学科教学的联系, 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融入各学年和学期的教学计划, 明确各水平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三、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内容非常广泛, 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形式多样的, 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和固定的形式和方法。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时, 应该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 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特征, 灵活地选择并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8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形式和方法。

注:空白代表没有, *代表内容较少, **代表内容中等, ***代表内容较多。

1. 运动实践渗透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辅助性, 相当一部分基础知识可以与学生的技能学习紧密结合, 在体育实践课中进行渗透。这些内容包括“了解身体”类的绝大多数知识、“认知运动”类、“安全防范”类以及“心理健康”类的部分内容等, 其特点是与运动实践联系紧密, 均可以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开展。

以水平三“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知识点教学为例。很多教师采用室内课结合挂图的形式讲解, 这种方式确实能够比较系统直观地介绍人体的主要骨骼、肌肉和关节, 却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学生较难体验学习这些知识对自身的运动实践和技能学习有怎样的帮助。针对这种情况, 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往往将这部分的知识教学融入到技能教学中, 具体的做法是在讲解技术动作要领的同时, 向学生介绍完成这些动作的主要骨骼和肌肉 (包括原动肌和协同肌) , 以及它们在完成技术动作中发挥的作用。还有一些教师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安排小学生活动身体各部位时, 要求他们同步说出活动部位名称, 在身体练习的同时巩固了身体结构名称的知识。

另外, 新课标在水平一“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部分“基本的安全运动知识和方法”知识点, 提出了“注意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上课, 运动前做准备活动, 在规定的场地内活动, 合理、正确使用体育器材”的具体要求。对于绝大多数体育教师来说, 这些知识已经贯穿在体育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 贯彻在课堂常规中。体育教师应该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安全要求的同时, 耐心讲解这些做法的意义;对高年级学生则在进行热身练习的时候, 讲解准备活动的原理。总之, 让小学生在知道应该怎么做的同时, 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可以预见, 只要体育教师具备将基础知识渗透在实践教学中的意识, 始终贯彻并加以坚持, 随着时间的积累, 所传授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是海量的, 而且会是学生印象深刻和牢固的。因此, 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渗透体育知识的做法, 是一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做法, 是以运动规律指导体育实践的做法, 是受学生欢迎的做法。

2. 室内理论讲解

在鼓励结合运动实践讲解的同时, 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适宜以理论讲解的方法来传授。这部分内容多属于保健卫生知识的范畴, 包括“营养饮食”类、“疾病预防”类和“生活方式”中的部分内容等, 其理论性较强, 知识体系相对独立, 适合以室内课的形式讲授。

但在实际教学中, 令部分教师苦恼的是很多小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缺乏重视和兴趣, 表现出厌倦甚至抵触情绪。反思这种现象的产生, 关键问题还在教师。如果教师不能准确掌握小学生的心理活动, 一味照本宣科地讲解体育理论, 当然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因此, 即便是在室内开展体育理论教学, 教师也要动脑筋、下工夫, 在讲授形式和方法上积极创新, 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以水平二中的“主要营养素的作用”的知识点教学为例。课标中提出要“知道人体所需的几种主要营养素 (如脂肪、蛋白质、糖类等) ”的任务。在开展这一部分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按照主要营养素将学生分组, 要求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学习教材、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途径, 准备5~10分钟的“讲课”, 介绍指定的营养素的组成、特点、来源, 以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和运动中的功能等等, 还可以鼓励有条件和有能力的学生制作PP T文稿。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依次进行讲解并回答其他组学生的提问, 争做“优秀小老师”。学生在对每种营养素讲解结束后, 教师本着鼓励和肯定的态度, 对他们的讲解进行点评、补充、串联, 并灌输全面营养和平衡饮食的观念和知识, 讲解偏食挑食的危害等, 完成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活跃和热烈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不仅认真准备, 踊跃发言, 既学到了系统的营养知识, 也初步树立了健康饮食的观念, 更重要的是, 在学习的过程中, 发展了知识拓展、小组合作、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多重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3. 专题活动教育

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包括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等多种途径来落实和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因此, 对于部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可以采用专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 例如“奥林匹克”类、“心理健康”类以及“安全防范”类知识的部分内容等。

以“奥林匹克”相关知识为例。课标对水平二和水平三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均以奥林匹克基本知识的了解为主。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结合四年一届的奥运会, 设计和开展适时、应时和及时的奥运主题教育活动, 让孩子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学到知识, 在运动竞赛中亲身体验和践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

此外,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素质拓展类活动, 比如, 团结一致、卧式传递、电脑键盘等。这些类似游戏性质的活动, 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 教师通过特定的环境和气氛的创设,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 塑造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打造团队精神等。这类素质拓展的活动既可在室外开展, 也能在室内进行, 是一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在设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育的专题活动时要充分准备, 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设计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保障学生的活动安全。

4. 环境影响灌输

除了上述途径之外, 体育教师利用课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为小学生搭建学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环境, 在潜移默化中向其灌输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行为。新课标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章节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提出“学校和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各种媒体 (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 多渠道地获取体育与健康的有关信息, 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健康知识和素养, 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这一建议同样适合于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部分内容的教学。

比如, 对于“疾病防治”、“安全防范”、“生活方式”等类知识,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板报、宣传册等方法和途径加大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宣教。定期举办一些体育健康知识竞赛及讲座活动, 营造人人关注健康知识的校园氛围。此外, 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课外读物, 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扩大知识面。还可以鼓励高年级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从网络、电视及其电子媒介中获取相应的知识。

表面上看“环境影响灌输”似乎已脱离了课堂教学的范畴, 但实际上, 新时期的体育教师要树立“大课程观”, 要积极开发、整合和利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 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 将课堂拓展到家庭、社区, 探索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学习的创新途径。

四、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建议

1. 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和知识基础, 满足学生需求

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时, 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 并据此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方法。在此要特别说明两点:第一, 除了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等基本情况外, 体育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借助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体格检查等途径掌握不同个体的身体素质和体能状态, 了解他们在平时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问题、困惑和需求, 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第二, 教师要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已有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基础, 通过体育课堂将学生原有的通过其他课程、大众媒体、生活经验以及家庭教育等途径获取的“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 既有事半功倍之效, 又能有效避免重复教学。

2. 联系学生的运动实践和生活实际, 提升教学实效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 很多内容与学生的运动实践和生活实践息息相关, 因此,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应该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比较典型的案例, 有针对性地教学, 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考和讨论, 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相应的解决方法。

例如水平三“初步掌握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坚持处理方法”内容的教学。体育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发生扭伤、挫伤、擦伤等损伤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分析现象, 讨论原因, 介绍对策等。因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运动实践和生活经验有紧密联系,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 学习效果很好。

此外, 教师在选择和安排具体教学内容时, 可以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例如春季可以介绍流感防护知识, 夏季结合游泳开展运动安全的教育、中暑的预防和急救等;秋冬季则可以结合阳光体育长跑活动的开展渗透一些极点、第二次呼吸的知识等。

3. 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 丰富教学手段

受限于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和室外教学的特殊环境,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在室内开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其优势有三点:一是将与教学主题有关的各种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及动画等多种信息形式有机整合, 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二是发挥多媒体技术对人脑左右半球的多种感觉中枢同时进行刺激的优势, 帮助小学生建立稳固的神经联系, 实现学习效果的长久保持;三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法和学法, 使用其交互性功能, 调动小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提升学习兴趣, 避免由于理论知识枯燥、教学手段单一而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4. 合理运用多元评价手段, 促进行为养成

新课标倡导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以多元的内容、多样的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 构成科学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在“课程内容”部分对每一项内容提供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 为教师包括基础知识内容在内的教学评价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健康基础知识的评价不应该简单等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考试, 其评价的内容不应仅限于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 更应着眼于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着眼于学到的知识对其行为的影响, 如理论知识在技能学习中的应用, 保健卫生常识在日常行为中的体现, 以及是否促进了锻炼习惯的养成等等。同时,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 评价的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 比如定期举办一些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竞赛, 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总之,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绝非可有可无的环节, 更不应该被忽视。在“近20年来,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的社会大背景下, 开展体育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应该成为传播健康知识、形成健康行为和培养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应该以体育课程改革为契机, 以新课标为引领, 深研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 以高质量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

[2]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与分析 (二) ——课程目标[J].中国学校体育, 2012 (5)

[3]吴庆茂.小学体育基础知识教材与教法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 1989 (6)

[4]李国峰.利用“六小”形式使学生学好体育理论[J].中国学校体育, 2008 (11)

篇4: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关键词】新媒体;健康知识宣传;创新;形式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时代,新媒体的优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新媒体具有一定的外向性以及立体性,为信息的交换和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而且这种平台的开放性也正好适合市场的开放性。新媒体的兴起,不仅是社交领域的一次变革,对于我国很多领域的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新媒体开始扮演了信息和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当癌症、转基因、雾霾这些名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人们变得越来越关注健康,新媒体传递的健康知识正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通过新媒体接受这些信息便捷程度较高,大众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将这些信息分享给其他人,达到了信息共享的目的。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必须要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实现大范围的传播。

二、新媒体对健康知识宣传的作用

(一)有助于大众加强对健康的认知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具有超越时空限制、信息传播量大、传播及时等特点,使得新媒体成为目前的主流媒体,为其在健康知识的宣传过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对大众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大众加深对健康的认知,在接受各種健康知识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

(二)新媒体促进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效果的提升

新媒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外向性以及立体性,而且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使用网络,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媒体而言,是一种没有界限的媒体形式,这也使得健康知识宣传普及范围得到拓展,有助于引导全民关注健康。

(三)新媒体为大众辨识健康知识的真伪提供了探索的可能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产品的总需求在增加,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被认为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随之而来的以营销为目的、片面、夸大其词的健康信息得以大量在新媒体上投放,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上专业的医学平台搜索相应文章以及向专业人士求证,在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健康知识的认识。

三、新媒体在健康知识宣传普及中的应用

当前大众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越来越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和保健,在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过程中,新媒体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宣传普及优势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健康知识宣传普及,传递过程更加直接、快捷,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对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利用,充分发挥新媒体快速、便捷的特点,同时加强对各种健康知识的内容的精细化处理,及时将各种健康信息传递给受众,最终不断提高大众对各类健康知识的接受度。以东莞科学馆推出的品牌项目“健康新生活”科普系列讲座在微信公众号上的推送内容为例,该项目通过线下邀请专家与市民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开展。公众号发送的文章除介绍活动的开展情况外,都会将活动中专家讲到的内容提炼一到两个知识点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

(二)对新媒体平台中的信息进行规范

新媒体中的消息是多种多样的,有积极健康的消息,也存在一些片面、负面和虚假的信息,这些消息则很有可能会对大众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一些没有经过证实的健康方面的信息在网络上疯传,误导大众。因此在利用新媒体对大众进行健康知识传播时,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对于各个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要进行审核,防止一些不合格甚至是严重负面的信息出现在新媒体平台上。例如在网络上传播的一则由益生菌微商发出的小孩发烧通过益生菌产品治愈的信息,读者需要结合科学处理退烧的知识,不要盲目相信服用益生菌便可达到退烧的目的。

(三)创新社会大众的健康实践形式

新媒体的传播效率较高,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利用新媒体对健康知识进行宣传的时候,也要注重通过创新的方法引导大众学会深入探究健康知识,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手机应用软件、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对大众进行召集,让大众能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就健康知识进行交流,拓展大众的思维和视野。如微信公众号“健康不是闹着玩儿”(由国内外顶尖大学毕业的生物医学博士,目前在世界顶级研究机构、公司从事医疗健康相关工作的人员组成的团体)曾发出一篇名为《健康谣言“通缉令”》的文章后受到读者的热烈反馈,该公众号收集读者提供的众多“流言”案例,撰写名为《伪科学,长啥样?》的科普文章,总结出伪科学文章的“七大特点”,引导读者做出辨别;又如今年5月刚上线的应用软件“分答”(一个付费语音问答平台,除提问者和被提问者外,第三者用户可以通过支付1元费用“偷听”问题和回答,提问者和被提问者从中获得相同的偷听分成),上线42天内得到1000万用户体验,超过100万用户为内容买单,产生了50万条问答内容,交易金额超过1800万,其中不乏北京协和等知名医院的医生回答用户的提问。此应用软件的创新,让提问者可以得到专业人士提供的答案,被提问者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的人,而两者皆可从众多第三者的支付中获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创新健康知识传播方式,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有了更多新的途径,新媒体为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应该要积极结合新媒体平台,引导大众加强对健康的关注,促进科学的健康知识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篇5:交通安全宣传知识内容

1.走路一定要靠边走在人行道上。

2.过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横道,市区路口设有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还应遵守绿灯通行信号,严禁闯红灯。没有人行横道的,一定要走直线而不要斜线穿越。严禁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骑自行车、行走。严禁不经过人行天桥穿越高速公路。

3.过马路时要先看左后看右,即使是在人行横道上走也不要忘记这一点。

4.过马路时要学会估测来车与自己之间的距离和车辆通过这段距离约需多长时间,以便决定自己是在车辆开来之前迅速穿过还是等车辆开过之后再通过。一般来说,如果你与来车的距离不到15米时,绝对不要抢过;距离来车至少在25米时才比较安全。对于老年人来说,过马路时与来车的距离还要再长些才安全。

5.在郊区公路上横过马路时,更要注意自己与车的距离。因为郊区各种车辆一般都开得比较快,这时通过马路,与来车的距离要在40米以上才安全。

6.在雨雪天或大雾时,尽管车辆速度较慢,但此时天气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过马路时要格外小心。

7.老年人应使用手杖,以防在马路上发生意外。老年人外出,最好有年轻人陪伴,一个人尽量少到马路上活动,也尽可能不要在交通高峰期骑自行车上马路或到车多人多的地方去。小孩过马路,最好与大人手拉手一起走。

8.近年来摩托车已逐渐进入农家,摩托车属高速机动车,较容易发生事故。骑乘时除了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外,还要注意:

(1)酒后不要骑乘;(2)患色盲、高度近视、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精神病、头晕病等不宜骑车;(3)服药后或情绪波动时或刚看过一段时间电影(电视)不宜骑乘;(4)一定要戴头盔、防护眼镜,以保护头部和眼睛。(5)骑乘不能超员、超重、超宽、超长;(6)骑乘不能拖带其他车辆;(7)严禁超速行驶和互相追逐。

9.禁止拖拉机、农业机械载客、非法营运。骑自行车严禁在机动车道内骑行,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上,应靠右边骑行。

10.禁止自行车超宽、超高、超长载货;禁止自行车搭人。

11.骑自行车严禁在机动车道内骑行,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上,应靠左边骑自行车。

12.严禁在道路上出摊占道,乱停乱放车辆,严禁在城郊公路上堆晒农作物、乱停乱占,乡镇要道、交叉路口乱停乱放车辆、兜售物品、堵塞交通。

二、安全乘座飞机

安全乘机从购买机票开始,购买机票需出具本人身份证,机票不能转让、涂改。应提前半小时以上到达机场。

旅客进入机场,要接受机场的安全检查, 、、凶器、、腐蚀品、放射性物品严禁携带上机。

登机前,要关闭手持电话、寻呼机、电子游戏机等。

登机后,要对号入座,不要随意走动,机舱内严禁吸烟。

飞机起飞和降落时要系好安全带。

患心肌梗塞、严重高血压、传染病等疾病的人、怀孕8个月以上的孕妇及不到2周的新生儿均不宜乘坐飞机。

飞机起飞及降落时,可吃点糖果,口腔张合、咀嚼吞咽,消除由于气压急剧变化引起的不适。

飞机上配有灭火器、氧气袋、救生衣、救生船等安全设施,并设有紧急出口,这些设施只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由机组人员组织使用,不能随意乱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旅客要保持冷静,听从机组人员指挥。

三、安全乘座火车

乘坐火车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车次。乘坐火车要照章购票,按时剪票。未剪票乘车的,列车一旦发生事故将得不到保险赔偿。乘车不能携带易燃品、易爆品和危险品。

乘坐火车:不能将身体伸出窗外,不能将列车上的废弃物扔出窗外,不要让孩子在车门及车厢连接处玩。在列车上不要饮酒过量,以免摔伤、碰伤;沏茶时不要倒水过满,以免列车晃动烫伤人。车厢内禁止吸烟,以免引起火灾。行李架上的物品按要求放牢固,避免掉下伤人。列车的制动阀不能乱动,以免紧急情况下失灵,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四、安全乘座汽车

1.不准在车道上候车或招呼出租车,必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依次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2.按核载人数乘坐,不得超员乘坐。

3.关好车门,坐稳扶牢,不要追逐打闹。

4.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敲击车体。

5.严禁将肢体探出车外。

6.不要与司机攀谈,以免影响司机安全驾驶。

7.不要向车外投弃物品。

8.严禁用拖拉机、农用车、货运车违章载人。

9.行驶中不能上下车。停车开门,不得妨碍其它车辆和行人通行,下车注意观察,不得突然横穿道路。

五、安全乘座轮船

乘船旅行别有情趣,但了解并掌握水上救生和自救的知识,做到安全乘船十分重要。

上船前要核实船名、到达地、日期。严禁把国家限制运输的物品及爆炸物、易燃品、腐蚀品、有毒物品等携带上船。舱内不准吸烟,更不准躺在铺上吸烟。夜间航行时不要用手电筒向窗外探照。船上电路和蒸气开关很多,不要乱摸乱动。遇有风浪时船左右摇摆,不要在船上随意走动。上下楼梯要扶好栏杆以防摔伤。不要将身体伸到船栏杆以外。

一旦遇险,首先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离舱前尽可能多穿衣服,然后再穿救生衣,湿衣服在水中可以保温。弃船落水后一时找不到可攀附的东西时,要靠身体自救法:将双腿并拢屈曲到胸前,两肘紧贴身旁,双臂交叉放在救生衣前。采取这种姿势,尽可能不游动,使头部露出水面。设法发出求救信号。无论怎样干渴,不能喝海水。无论怎样疲倦,不能入睡。坚持获救信心,坚持时间越长,获救机会越大。

六、安全骑自行车

1.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骑车。

2.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

3.不准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4.骑车不准带人,带学龄前儿童时须谨慎骑行。

5.拐弯时要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6.超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车的行驶。

7.在允许自行车借用人行道通行的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注意避让行人。

8.车辆须依次、规范停放在存车处或指定地点,不准沿街随意停放,妨碍交通安全畅通。

9.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

10.不准在车行道上滞留。

11.遇红灯信号不准通过路口,须依次停候在停车线内,不准沿路口绕行。

12.不准进入非机动车禁驶区。

13.左转弯时,沿路口中心右侧大转弯,并注意让直行或左转弯的机动车先行。

14.自行车不得擅自加装动力装置或拼装,道路上严禁无牌无证、改、拼装三轮车、非法营运的老年车通行。

七、安全驾驶汽车

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是城市交通安全的重要保证。

1.行车前要检查车辆各部位的技术状况,重点检查汽车的方向盘、刹车、雨刮器、后视镜、灯光等主要安全装置,有毛病不能出车。

2.按规定车道行驶。

3.严禁超速驾驶和疲劳驾驶。

4.不准驶入实施交通安全管制的车道或交通堵塞的路口,不准在人行横道、禁止停车区和禁停路段停车。

5.不准越中心实线超车穿插排队等候的车辆,在允许借用的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必须确保安全,时速不超过15公里,并注意避让非机动车。

6.驾驶车辆时,不能吸烟、饮食、闲谈、使用移动电话等其它妨碍安全行驶的行为。

7.严禁酒后驾车。

8.要按规定使用安全带,要配带有效的灭火器具,要按规定使用汽车喇叭和灯光。

9.严禁超重、超高装运物品。

10.自觉遵守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

11.车辆在经过人行横道,遇交通信号放行行人时,必须停车让行,通过没有信号控制的人行道必须减速避让。

12.车辆通过没有信号灯或交通标志控制的交叉路口,支路(中、小街道)车让干路车先行,非公交车让公交车先行,相同方向同类车相遇时,左转弯车让直行或右拐的车先行。

13.车辆停放应在停车场内规范停放,并关闭电路、拉紧手刹、锁好车门。不准在车行道、人行道或其他妨碍交通的地点任意停放。

八、行人注意安全

行人在道路上行走,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

1.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

2.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先左、右观察后走;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规定;注意车辆,不要追逐、猛跑。

3.不得横跨翻越道路之间的路栏,要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没有人行横道、过街通道的,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穿。

4.不得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不得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护栏。

5.学龄前儿童在街道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6.在交叉路口通过无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时,须让按放行信号直行或者左转弯的车辆先行。

7.通过铁路道口,如果遇有道口栏杆关闭,须等候放行,通过无人看管的道口,一定要左右了望,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九、高速公路安全注意事项

保证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必须严格执行《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

1.严格按照路段要求的车速行驶。

2.严格按照规定车距行驶。

3.严格按照规定车道行驶。

4.严格按照规定将车停在规定停车区。

5.遇雾天或行车视线不清时,靠右停车;暂不行驶时,驾驶员要离开车辆,要在距车后方50米处放置明显标志。

6. 严禁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骑自行车、行走。严禁不经过人行天桥穿越高速公路。

十、铁路道口安全

车辆和行人通过铁路道口,必须听从道口管理人员的指挥。

凡遇到道口栏杆(栏门)关闭、音响器发出报警、道口信号显示红灯或道口管理人员示意停止行进时,车辆和行人必须依次靠右停在停车线以外,没有停车线的,停在距最外的钢轨5米以外。铁路道口的信号灯,两个红灯交替闪烁或红灯亮时,表示火车接近道口,禁止车辆、行人通行。当红灯熄灭白灯亮时,表示道口开通,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通过无人看守的道口时,需停车和止步观望,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

车辆在铁路道口停车等待通过时,要拉紧手闸制动,以防车辆溜滑。

篇6: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2、家中不要存放危险品和易燃易爆品。

3、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4、119电话要记清,及时准确报火警。

5、安全使用液化气,经常检查多警惕。

其他的消防安全知识有:

1、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等。

2、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3、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4、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

5、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气设备。

6、家中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酒精、天那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7、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上一篇:儿童绘本与普通图画书下一篇:建筑设计资料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