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

2024-09-02

注册会计师考试(共9篇)

篇1:注册会计师考试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注册会计师考试: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机考通关指南

以下是中公会计——会计研究院为大家整理的机考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对参加2013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1、机考的题目会不会很难?

这个问题简章已经明确说明了,就是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考试方式变换而已,相反各科客观题目还有所增加。主观题的描述部分会简短些,这些迹象表明考试的难度可能会随着客观题的增加而有所下降,但是主观题的题干简短其实不一定是好事,充分的题干说明会让考生很容易理解出题意图,一旦简短的题干可能会给粗心大意的考生留下后患。

中公会计——会计考试研究院的各位老师建议大家认真复习基础课程,过难的题目少做,主观题要认真的审题,千万别跑题。同时多留心中公会计网定期对政策与题目的经典解析。

2、平时打字速度不快怎么办?

手写考试时候有人想机考就好了,打字速度能上去,现在真的来了,有害怕打字速度跟不上。其实这个根本不用担心,我们平时当中运用的打字完全能应付得来CPA机考了,客观题就是点击鼠标而已。其次,今年是CPA首次机考,在命题设计的时候肯定会意识到打字的平均速度了。命题组在试卷考试测试的时候招募的志愿者肯定有打字不快的!所以障碍不会放在这个上面的!放心吧!认真复习才是王道。

中公会计——会计考试研究院的各位老师建议大家没有把握的题目在草稿上先记录下来,回头检查的时候怕记不住题号,用心放在每个科目的基础课程学习上来。

3、机考打草稿怎么办?

说到这个,在我参加的各种机考来看,单纯的运用机考的试题需要大量草稿纸的不太多!注会既然决定机考,各种公式输入就不该是问题,或者是提供现成模型,或者是提供一些现有零件,供大家组装,如果是一步一步都需要输入,那么注会机考不就成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了吗?所谓会计第一考的注会考试,难道会考察一下大家的公式输入能力?相信合格的注册会计师也不是公式输入玩的很溜、花拳绣腿的人吧!所以这不是考试重点和目的所在,关键还是知识掌握的如何!话又说回来了,你知识掌握好了,输入几个公式也是信手拈来;即便是退一万步讲,注会最终没有提供公式模板,需要输入公式,那么这个问题也是大家都需要面对的,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也不需要抱怨和担心什么;现实你改变不了,那么你只能改变自己,如果你很熟悉公式闭着眼睛都能写出来,那么也不存在担心的问题了。

TEL:0351-8330622网站:

地 址:太原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下面呢中公会计——会计考试研究院的各位老师针对各位考生即将面对的问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妙招:

(1)准备个棉花类耳塞吧,保持自己心里平静。机考现场敲击键盘声音噼里啪啦的,肯定会影响考试情绪,尤其是自己做题卡壳的时候,听到别人不断的打字声音会很烦躁,心里更加平静不了,所以备个耳塞很重要!

(2)备用自己用的惯的鼠标之类的,当然现场如果允许的话!机器嘛还是自己的用的顺手,如果现场允许,用自己的顺手的东西,相信答题也会更加顺畅!

(3)改革年尤其要坚持。你会发现规律,凡是改革年,最终通过情况都比较好,是因为很多聪明的考生就知道面对改革会有很多考生动摇了,所以坚持到最后了,凡是认真一点学习的通过都不是问题!

(4)把教材打成电子版。很多人对自己打字能力没有自信,那么就开始用教材训练打字吧,从重要知识点开始吧,练字+记忆!等教材逐渐成为电子版之时,也是通过注会之日了!

(5)优先报考财管、税法:首先因为这两门内容删减比较多,另外是这两门计算比较多,加上机考第一年嫌麻烦的人会占多数,反其道报之也许会有好的效果;再者就是税法能促进会计、财管的学习。

(6)注重学习方法,加强深度学习。学习不求甚解的做法还是不对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多注意总结规律和方法,在嘈杂的考试环境中,学习不扎实很容易被环境影响,自乱阵脚;因此专题班的学习尤其要在第二遍学习的时候注意,相关知识点放在一起比较好总结。

(7)大龄考生要坚持,年轻考生也不要高兴太早!大龄考生理解能力还是有的,加上实务经验,考试能力能够弥补电脑水平这个可能的弱项;年轻考生虽然电脑可能熟练一些,不过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可能性更大,还是要端正心态,冷静面对!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学习!

(8)刚开始学习的考生可以利用下面的学习方法:第一遍学习的还是先看一遍教材,一开始就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和规律,然后再听课,学习思路上可以直接采用专题班思路,将相关知识点放在一起学习,打破自然章节限制,切忌按部就班、完成任务了事的心态。

(9)还在死磕某个章节的学习建议。切忌在某个章节花费太多时间,现在需要马上调整,首先是对之前学习过的东西再复习一遍,然后加快单个章节学习进度,迅速过一遍,整体架构的建立更为重要一些,否则学习是没有效率的。

TEL:0351-8330622网站:

地 址:太原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最后中公会计——会计考试研究院的各位老师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TEL:0351-8330622网站: 地 址:太原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篇2:注册会计师考试

下列各项中,在对境外经营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选用的有关汇率,符合会计准则的有( )。

A、实收资本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B、固定资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C、未分配利润项目采用报告期的平均汇率折算

D、长期应付款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篇3:注册会计师考试

从2012年注册会计师各科的考试情况来看,计算机考试这一新方式对各科目的考试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税法》和《财务成本管理》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大,考生普遍反映存在输入不快捷、查看不便等问题;但与此同时,机考也让报考《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和《经济法》这几科的考生摆脱了大量文字书写的负担。

日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已经将2012年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放入机考练习网站,考生可在备考时作为分析参考资料,细细研读。本文将对2012年各科目的考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复习建议,以帮助考生更加顺利的应对2013年考试,最后与考生分享几点机考模式下的考试技巧。

一、考题分析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度专业阶段考试有54万人报名,累计报考135万科次,平均出考率为43%;综合阶段考试有1.3万人报名,平均出考率为90%。在全国共设有700多个考点、6400余个考场。以出考人数为基数,以60分为合格分数线,2012年度专业阶段各科目平均合格率为26.58%,综合阶段合格率为41.15%。”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专业阶段考试的通过率较以前年度有略微上升,考虑到机考环境下考生的适应性问题,2012年试题的整体难度有所下降。为方便考生更好的了解,下面笔者将分科目来对2012年考题进行分析:

《会计》:从2012年考试考生反馈的信息来看,本科目的考试试卷整体难度有所降低。首先就客观题部分而言,比重较去年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一共有16个单选和10个多选,总分一共是44分。这当中大约有75%的单选涉及到计算,其余25%左右的都是基础的概念性题目,然而相较于单选中如此高比例的计算题,多选基本上未涉及到计算。从客观题的出题形式来看,难度与往年相比明显降低,每个题目都只是单个独立的选择题,不再有情景模式的选择题。而且题干阅读量明显减少,很多考题都能很快做出判断。再来看主观题,主观题部分一共有4个综合题,虽然题量相较于往年而言并未减少,但是主观题题干阅读量得到了一定的简化,降低了试卷的阅读难度。总体而言,2012年试题所囊括的考核点和内容变化不大,但是计算量大幅减少,主要考查对重要交易的会计分录掌握。

《审计》:首先从考试题量上来讲,2012年的审计试题一共包括25个单选和10个多选,简答题仍然是六道题,综合题只有一道,减少了一道,题量减少力度较大。其次,就考题本身而言,客观题难度较低,很多都属于能迅速做出判断的,考查的知识点难度不大。不过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不少题目涉及到细小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可能也正是很多考生在复习时容易忽略的。主观题部分的知识点考查风格和出题模式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考生在做题时不会感觉太难。从2012年的考题来看,职业道德、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审计抽样、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和应对、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集团财务报表审计和审计报告等仍然是考试的重点。整体来看,2012年的审计考试重点突出,考题覆盖面广,主要考查考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充分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

《财务成本管理》:2012年财务成本管理试题与其他科目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在做客观题时,有不少题目通常会需要将所有选项判断一遍才能得出正确答案,也就是说这些题目所设计的选项是从各个方面来考查题干内容,考生无法迅速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因此,考生在考试中,可能会有一种举步维艰的感觉,每做出一个题目都需要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再来看计算题和综合题,虽然这一部分的难度适中,但是从考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输入不便、阅读难度大等是考生在主观题作答时遇到的最大障碍,不少考生都表示这些难点正是机考实施后不适应的,足以可见机考改革对该科目的影响非常大。其实若单从考试试卷的分析情况来看,2012年该科目的考题重点突出、难度不大,与其他科目一样,综合题也减少了一道,题量减少幅度较大。笔者认为之所以考生普遍反映无法做完,可能并不在于该科目的考题难度大,而是源于大部分考生对于该科目考试在计算机环境下操作不熟练,或未能掌握好考试的一些答题技巧。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本科试卷包括24个单选、14个多选、4个简答和1个综合题,题量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客观题的分值和主观题的分值基本上各占一半。细细研究2012年的考题就会发现,虽然题量相对而言较大,但是题干的阅读量大大减少,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在计算机上进行作答让考生获益不少,首先这不仅让考生摆脱了繁重的文字书写负担,而且还能让考生通过“复制”功能来提高答题的速度。其次,这种考试方式对于语言组织能力较弱的考生也有一定的帮助。在计算机答题状态下,考生只需轻点鼠标便可以及时调整有关语序来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这种方式相对于纸质作答,全然不会影响到试卷的整洁,还能保证高质高量的作答。2012年的考题,无论从简答题还是综合题来看,都更倾向于采用情景模拟这种方式来进行考查。采用这种提问方式更有利于考生跳出书本知识的束缚,更好的实现本科目测试的目的。

《税法》:从客观题的构成上来看,38个选择题中大约只有30%的题目涉及到计算,其余全是考查考生对税法中某些条例的掌握情况。从其考查的内容来看,客观题的辐射面很广,除了三大流转税和两大所得税以外,还有很多考题都涉及到小税种。再来看主观题,简答题基本沿袭了以往的出题风格,只是题干阅读量有一定的减少,从而降低了难度,而综合题则从2011年的三个题减少到两个,题量减少幅度较大。纵观2012年税法考题,综合题可谓是其中的一大亮点。从出题风格来看,综合题出题思路很宽,其中不乏与实务的结合,如采用税务筹划方式来考查,对于这类实务性较强的题目,往往正是大多数考生不擅长的。通过对2012年考题的剖析,可以看到现在的税法考试体现了一种趋向,即考生不应仅仅具备税法所要求的计算能力,还要具备将税法运用到实务工作中的能力。后一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考生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充分打开自己的眼界,跳出书本来掌握实际中税务知识的运用。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日益发展,笔者相信考题与实际运用的结合会在以后的考试中得到延续,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注重培养解答这类问题的能力。

《经济法》: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中比较简单的一门课程,经济法一直是考生获取信心的源泉。然而2012年本科目的考试让不少考生感觉难度较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在题量上,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本科目题量未减少,与2011年基本保持一致,这就使得新考试方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被放大,大部分考生都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来完成考题。其次,认真分析过考题的考生会发现,2012年考题的阅读量较大,连客观题也不例外。正是这种大的阅读量增加了答题难度,因为这既不利于考生快速把握并分析题目,也容易给考生带来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和紧张感。最后,从考题的内容来看,客观题考查的知识点很细,很多都是考生在复习中容易忽略的。案例分析题部分则突出了“新颖”二字,更加侧重于考核考生处理综合性实务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中各独立章节的内容。此外,案例题还很好的将各个章节之间的相关知识点串连起来,使得题目的章节跨度大,解答较难。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建议考生在以后的考试中,应重视该科目的复习。

分析完专业阶段的六科考试,再来谈谈综合阶段的考试。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顾名思义,这项考试考查的是考生综合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处理问题的能力,其要求考生在掌握专业阶段各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经验积累,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相关技能对职业环境中的实务案例进行信息的筛选、甄别和判断,识别业务问题的性质、影响和要求等。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由两张试卷组成:以鉴证业务为核心的试卷一;以技术咨询和业务分析为核心的试卷二。每张试卷都是一个篇幅较长的案例,要求考生根据案例材料回答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出自专业阶段六科考试的任一部分,由此也足以看到综合阶段考试的复习难度是较大的。

从2012年的综合考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大特征:

1、与前两年的综合考试相比,题干阅读量明显减少。虽然每份试卷仍然是由一个案例组成,但是案例材料相较以往而言,案例背景介绍有一定减少,阅读难度下降,而且题干主旨突出、简单明了。

2、虽然综合阶段的考试一再强调综合性,但事实上考题却没有考生想象中那么难,各个科目的知识点在考题中还是可以相互拆开来看,只是在做题时科目之间的跨度会比较大。从2012年的考题内容来看,部分问题甚至可以脱离案例材料直接进行解答。

3、从试卷的整体上来看,考题并不是很难,基本上沿袭了前两年的出题风格。考题仍以简答分析为主,计算为辅,且计算题难度不大。就简答分析题的难度来看,虽然综合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拥有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但是考虑到出题难度及阅卷操作难度大等原因,考题一般还是会围绕书本上的知识来展开,因此复习还是不能脱离书本。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综合阶段的考试范围虽囊括了专业阶段六科的知识,但考题基本上都是围绕考纲指定的重点范围来展开,并且部分类似的考点多次出现在考试中。

4、再次加大了英语测试的比重。2010年英语测试题为10分,2011年英语测试题增至14分,而2012年提高到了18分。从英语题的考查内容来看,在2012年的几套综合考试试卷中,英语题分值较为分散,且英语题不再仅以单一的题目出现,每份试卷都会涉及到两至三个英语题。题目的考核范围很广,内容可能涉及各个科目的任一知识点。

针对综合阶段的测试,笔者主要强调三点:

1、综合阶段的真题十分宝贵,考生一定要反复看、反复记。笔者建议考生在备考时先将真题分析一遍,以对综合阶段的考试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记下以前考试的重点。

2、对于英语题这一部分的复习,笔者建议考生可以收集各专业的英语高频词汇来记忆,专业词汇对英语题的解答非常重要。对专业词汇来说,考生其实只需掌握到熟悉的地步,看懂并进行判断即可,至于判断的理由,也基本上只需用到一些常用词汇。

3、模拟题很重要。建议考生在考前选择几套质量较高的模拟题(如中华会计网校的)进行训练,最好能将部分考点背下来。此外,模拟题中的英语题也要做,实在不会的,至少要将当中的一些词汇、语句读熟,一来练练语感,二来可以记住一些常用的语句以备考试之用。

二、考试技巧

要在考试中取得胜利,除了认真复习书本知识外,还要掌握一些应试的技巧。根据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特点,现总结一些应试技巧与解题方法,仅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在看到试卷之后,考生不要急着答题,可以先大致浏览一下题量和题目的分值,以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我们首要目标是先把题做完,不会的题目不要做过多的停留,可以先做后面的题,也许后面的题并不难。一直以来让考生十分头疼的就属综合题,通过对近几年的考题研究、分析,笔者发现,综合题往往会给出大量的信息资料,给人一种难以突破的感觉,但其涉及的问题并不会很难。综合题对考生的要求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大量的信息中挖掘出有用的部分,进行提炼、形成自己的观点。考虑到考试中综合题分值都较重,考生在考试时需把握好答题速度,尽可能预留一部分时间来解答综合题,实在没时间的可以考虑战略性的放弃一个简答题,先做分值较高的综合题。

(二)注意语言的简洁

考生答题时一定要思路清晰,可以将答案分成一个个的小点,并按照顺序进行编号,这样不仅能提高答题效率,而且还能让阅卷人员迅速了解你的观点。关于答题,很多考生都存在一个误区,即考试时答案写得越多分数越高,其实不然,大篇幅的文字往往会传递一种信号——其实你并未真正把握题目的意思,而且这样也不利于阅卷人员把握答案的关键点。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抓住关键点,简洁明了。

(三)注意语言的逻辑

部分文字性较强的科目,在题目所给的资料中就隐含着一些答案,考试时可以从资料区中直接复制部分内容,节约考试时间。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考生不能只是简单的将材料复制过来,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否则也很难得到分数。对于复制过来的内容,考生要注意与自己的观点进行衔接,使答案看起来语句通顺、有逻辑,让阅卷人员迅速看清你的观点。

(四)注意答题技巧

对于案例分析题,考生可先看后面的问题,根据问题在材料中找到所需的资料再来解答,这样能帮助考生快速找到所需材料,节约考试时间。这种方法对综合阶段的考试也十分有用,综合阶段的考题材料多、问题多,但是基本上材料的顺序和问题的顺序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考生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答题。

(五)适应机考环境

毕竟考生参加机考经历不多,考前加强机考训练也就非常有必要了。考生通过机考训练可以充分适应机考环境和电子化试题模式,掌握机考系统的使用方法和答题方式,达到强化演练适应机考的目的,从而提升上机考试能力和技巧,提高答题效率。例如中华会计网校机考模拟系统就设计的比较好,在考试界面和功能设置与机考系统一致,还增加了一些打字练习等附加功能,并且可以在各章节学习时就可练习。机考的使用技巧应在平时训练时就使用。如复制、粘贴、恢复就可使用Ctrl+C、Ctrl+V、Ctrl+Z等快捷键;在使用计算器时,可将答题中的公式算式直接复制到科学计算器去计算,除了在答题中使用算式(阅卷卷老师看得懂这些符号)外,也可使用用公式编辑器,这个公式编辑器一定要先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考试系统支持多种输入法,在考试前应多加练习,掌握乘除号、分式、上标、下标等符号的快速输入,以节省时间,例如,如果考试时想输入“正确”,但是输入时输成了“zhongque”,此时只需按一次退格键backspace,就能将“zhongque”整个字符串全部删除,而不是只删除“e”。这样一来,如果考生习惯连续删除的话,有时也会将此前已经输入的文字信息一并删除,浪费考试时间。

(六)注意细节问题

由于每场考试都要提前进考场,考生可以在找到自己的座位之后,检查一遍考试相关的硬件设施是否有问题,如测试键盘的每个键是否有效,鼠标是否灵敏等,以免考试时才发现,浪费考试时间。如果在考试中计算机出现了故障(如黑屏、死机等),考生不必担心试卷的保存问题,计算机后台会自动为考生保存,而考试时间也会在故障时点自动暂停,待考生重新登陆后才会继续计算考试时间。因此,在故障排除期间,考生只需沉着冷静,等待考官处理。另外,如果考生担心考试时受到其他人键盘敲击声音的影响,可以提前准备一副耳塞,以排除外界干扰。

读到这,相信很多考生的心中都燃起了激情,那么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我们的梦想而努力。也许注册会计师考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是你坚持下来了吗?

篇4:谈会计继续教育与注册会计师考试

1我国会计继续教育制度的特点。

我国的会计继续教育制度具有强制性、在职性、实用性等特点。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每个会计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其中每年接受培训(面授)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24小时,若连续二、三年未参加,将在资格考试、会计证年检、评先表模等方面予以惩诫,直至吊销会计证,清理出会计队伍。会计继续教育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教育形式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以专门培训为主,其它学习形式为辅。继续教育的内容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财政局下属的会计管理部门是管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机构。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会计人员参加会计继续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适应形势,更新知识。不断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是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错综复杂、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具备较高的新技术知识,较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其次,要深化会计改革,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扭转我国会计队伍落后状况也给会计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忠于职守和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及时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当前会计人员素质还不高,只有大力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教育管理的不利局面。

3当前会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作为正式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对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其效果并不很好,管理不够完善,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总体水平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财会工作和广大会计人员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制度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和管理监督;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加的人员和学习的时间难以保证,观念陈旧,手段落后;教材滞后、教学内容不合理,师资水平普遍较低,培训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

二、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

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加入注册会计师队伍,我国于1991年起施行了注冊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财政部印发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财会[2001]1053号)的规定,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税法》,共五门课程。从1994年起,通过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成为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前提。通过考试,一大批优秀人才加入了注册会计师队伍。

虽然建立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加入到注册会计师队伍,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会计学科难度颇大的前沿考试,间接地对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每年每科10%左右的通过率充分说明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也正是因为其难度大,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成为整个会计群体关注的考试,而不单纯是一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入门考试。许多会计人员选择注册会计师考试, 目的不一定是为了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而更多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所进行的继续教育。

三、“会计继续教育”与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对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的比较

和传统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形式相比,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无疑是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习的内容更新颖,更广泛,更适应时代。虽然按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继续教育培训所讲的内容往往并不深入具体,缺乏实践性,与规定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而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会计前沿考试,其新颖性理论与实务始终代表行业最高水平。有助于会计人员获取更新颖,更全面的会计知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继续教育都是统一按一个内容进行培训,搞“一刀切”,使不同行业的会计人员学习同一内容,忽视了具体的工作差异。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税法》,共五门课程,会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来选择学习内容,针对自身的工作特点进行学习提高。

2在学习的时间安排上,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比“会计后续教育”更灵活。严格来说,继续教育应是随时进行、不受时间限制的,但由于受到培训单位条件的限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一般放在每年的一两个月份集中进行,培训时间短且集中,很多会计人员因工作等原因在当时没法抽时间来参加学习,更有很多出差在外地或在外地工作的学员,很难在规定的时间里参加学习,所以,继续教育的时间安排上不合理。而注册会计师考试因其难度大,虽然每年只在9月份举办一次考试,但参考人员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往往从当年的三、四月份或者更早就开始了学习,甚至有些会计人员是常年学习不辍。这样就为会计人员学习新的会计理论知识,接触行业最新动态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3教学手段,培训质量。会计继续教育培训教学手段落后,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极大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教学手段更趋现代化。然而,这一切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却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目前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具体实施手段、教学方式上,仍然停留在呆板课堂教学方式上,最多也只是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学课件,利用投影仪进行幻灯片式的教学。教学手段与更新知识之间极不和谐,相应地,教学效果也极不理想。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人员虽然大部分还是以自学为主,上级管理部门也没有统一的培训、辅导课程安排,但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各种社会办学、网络学堂层出不穷,其课程设计更科学,培训质量更高。

4继续教育的考试制度松懈。一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结束后进行的考试并未起到严格的约束作用,考试中抄袭现象比较突出,这样就削弱了继续教育的效果和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注册会计师考试由财政部主办,实行全国统考,其权威性和在公开、公平、公正方面是其它考试所不能及的。

5学习的自觉性。会计从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人员为了获得所在单位任职、晋升的机会,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参加主管部门举行的继续教育培训是会计主管部门的硬性要求,会计人员是被动参加,自觉程度不高,个别会计人员只

报名不参加学习,学习期满同样可获得合格的考试成绩。这样并没有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而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人员大多是自发要求接受会计知识的学习,因此其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很高。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引起的,继续教育也是如此,只有会计人员从自身的内因出发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改变那种为了应付会计从业资格年检而不得不来听课、考试的现象。

四、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最好的会计后续教育形式

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目标已经达到。对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人员来说,不管是否能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只要经过了为考试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以考试来带动学习,促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断更新,学习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普通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客观地说,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个较漫长、较难熬的过程,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人员必须通过扎实全面系统地学习才敢于走进考场。虽然仅凭考试本身说明不了什么,但是通过这个学习的过程为掌握财务知识、开拓思路奠定了基础,对提高会计人员财会方面信息的领悟力、理解力、严谨的思维能力是通过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

五、对未来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思考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个人素质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既是为了会计从业年检的需要更是会计人员自我提高的需要。对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就没有动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合理规划,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合格会计人才的知识体系。应按讲求实效、学以致用。本着学什么,用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及讲究“新”和“实”的原则来设计培训课程,以满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内在需要。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真正合格的会计人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诚信丧失,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行业信誉难以提高。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汲取知识掌握技能、适应现代会计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增强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的有效办法。应加强考核力度,激發学员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会计人员能够自觉地投入更大的热情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以达到继续教育的目标。

4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继续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是彼此前后联系的,应加强会计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形式应多样化。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正在迅速普及。应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会计继续教育服务,高效、经济地培养造就出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

5 大力宣传并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包括注册会计计师考试在内的各类会计考试,提升各种会计类考试合格证在继续教育考核中的地位。全面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篇5: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试题

单选题

甲投资公司20xx年10月将2400万元投资于未公开上市的乙公司,取得乙公司40%的股权。20xx年5月,甲公司撤回其在乙公司的全部投资,共计从乙公司收回4000万元。撤资时乙公司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600万元,累计盈余公积为400万元。则甲公司撤资应确认的投资资产转让所得为( )万元。

A、0

B、400

C、1200

D、1600

【正确答案】C

篇6:注册会计师考试

2、注册会计师考试实际上是一项执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采用百分制,一般情况下60分为合格分数线,不设数量和比率的限制。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可以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税法》。按照规定,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由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全科合格证书,并可申请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完成后续教育,成绩长期有效;否则,其全科合格成绩仅在自取得全科合格证书后的5年内有效。单科成绩合格者,颁发由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单科合格证书,单科合格成绩的有效期也是5年,即考生在取得单科合格证书后的连续4次考试中,免试已合格科目。在连续5次考试中,取得全部单科合格成绩者,可持有效的全部单科合格证书,向省级考试委员会申请换发全科合格证书。考试中允许单科报考,5科成绩均通过即合格。

3、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1)、高等专科以上学历;

2)、会计或者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下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从1994年起,港澳台地区居民及外籍公民可以报名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

师全国统一考试。按互惠原则确认的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考试: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或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认可的港澳台地区或外国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

b、已取得港澳台地区或外国法律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资格;

c、已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的单科合格成绩凭证。

注:有些地区大学本科三、四年级同学也可以报名,但是具体情况由各地注册会计师

协会掌握。

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或者以前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因违规而受到停考处理期限未满者,均不得报名参加。

每年注会考试一般在4月份开始报名。

篇7:注册会计师考试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重要的执业资格考试。取得这一资格的人,一旦从事注册会计师职业,就要直接或间接地面对社会,承担着较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执行上市公司审计时,他(她)不仅要鉴证一个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制度,而且要判定其会计报表是否遵循了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原则,并出具审计报告。这一审计报告,不仅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关注,而且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也关注。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作用决定了他的社会责任,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入门标准需要与其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吻合,起到测试选拔后备队伍的作用。因此,入门考试会有一个标准要求,比起其他职称考试,难度会大些,然而,注册会计师考试毕竟是“入门”考试,其难度定位在注册会计师应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上。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测试的标准是客观的和相对稳定的,不会大起大落。

篇8:如何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

文/兆丰年

2011注册会计师考试即将开始, 又到了一年一度激动人心的时刻, 新老考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即便注册会计师考试被公认为有难度、有挑战性, 但其含金量高、实用性强, 仍吸引一大批有志之士为之“赴汤蹈火, 在所不辞”。不为名利, 只为梦想, 勇于挑战, 证明自己!既然敢想, 就要敢做, 不要徘徊, 也勿犹豫, 心动不如行动, 有梦想, 就要尽快行动!

专业难度并不高

从绝对难度上说, 首先, 税法和经济法是比较简单的科目, 剩余的四科是相对比较复杂的科目, 这个是公认的。不过并不是高不可攀, 学习财管是不是需要高数的基础?其实大可不必, 只要有初中水平就足够了。财管中很多公式的模型推导都很复杂, 很多人把财管当成高数来学习, 恨不得每个公式的来龙去脉都搞清楚。其实也没有必要, 公式不用管它是怎么来的, 我们只需要知道是怎么用的就可以。那么怎么去记忆公式?首先是从整体上理解, 每个公式的整体都是表明了一个意思的, 比如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基础就是无风险利率, 然后加上风险溢价, 至于各个部分怎么计算, 再深入公式的细节看, 你会发现公式已经简化到很容易理解的地步,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分层次理解和掌握, 像庖丁解牛一样, 从细节入手。

其次, 注会如果注意科目的循序渐进和时间分配, 那么难度并不大。比方说要学习好财管, 就需要有会计和税法的基础, 而要学习好会计又需要税法的铺垫, 因此合理的学习顺序是先了解税法的基本内容和处理原则, 然后才能学习好会计, 进而学习好财管。对于审计来说, 首先要有会计基础, 然后要有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 那么建议看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本书。而从报考的整体计划上看, 第一个梯队适合第一年报考, 审计梯队适合第二年报考, 会计和审计一起报考的思路有一定参考性, 但是并不是唯一的, 注意难度上两年要分配好, 另外知识层次上做好准备。因此循序渐进和水到渠成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注会专业学习的难度。

学习方法很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可见方法和工具很重要。培训机构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的班次和老师, 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特点, 怎么去把握这些老师呢?需要自己慢慢去品味。比如徐经长老师很强调一个理念就是从资产的性质、企业持有意图等方面去理解, 可以说这个已经抓住了注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简单说说大家公认的金融资产这个章节, 为什么很多人混淆?就是因为没有做思考, 没有理解为什么存在差异, 以及如何理解这些差异。其实很简单, 第一步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些资产的特点, 交易性金融资产注重的是交易, 那么也就是随时都可能卖掉, 那么你关注的是什么?是给你带来多少钱, 所以是当期损益是处理特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出售也可以不出售, 所以持有意图不明确, 那么谨慎起见不能沦为你操纵利润的工具, 所以处理上突出的是资本化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因此你可以看到公允价值计量和实际利率摊销法两种核算方法的并存, 为什么?因为资产的性质不同以及企业的持有意图不同。

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勤于总结和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这个“罔”就是糊涂不明白的意思, 只知道有课程就听, 以为很有成就感, 其实在脑海里的都是散碎的东西, 反而更加没有章法。其实会计中计量方法就那么几种, 最新的是公允价值计量法, 那么公允价值计量法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针对不同的资产会有差异?和资产的性质有什么关系呢?和企业的持有意图又有什么关系?同样是资产转换, 为什么方向不同处理也不同?千万不要说这个是规定, 要知道规定也是有道理的, 道理在哪里?如果理解不到, 那么就等于没有学明白, 没有学明白怎么去应对更多的知识呢?以不变应万变怎么才能发挥出来呢?为了我们的学习不再是疲于奔命的应对这样那样的资产, 还不如搞定最本质的计量方法的问题, 其实质在哪里?其实就在于资产性质和企业的持有意图。所以说来说去都离不开这两个原则。可以说徐经长老师真的是大师级别的人物, 一开始就告诉大家两个重要法宝, 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样的理解方法。只要能够把握住, 那么很多实务问题也就没有问题了, 每个人都说实务问题千差万别, 其实只要一定性就什么都解决了, 而定性这个本事就是你从学习注会得到的。

职业规划早知晓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些规划, 但是不能孤注一掷。很多人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注会这样一个证书上, 以为自己过了就会涨多少工资, 换多好的工作, 可能吗?不是绝对不可能, 但是不太可能。为什么?因为证书只是证明你有这样的一个执业准入能力, 但是你是否能够真正拿得起来?你是否经验丰富?给你个税收筹划项目能否搞定?给你个审计项目你能否实施起来?给你一票人能否领导的好?这个都是问题。注会证书说白了就是个行业敲门砖, 你打开了这个行业的门, 你会发现有很多人早就已经在里面了, 你和这些人相比有多少优势?工作经验?证书?实务工作能力?

很多人从证书是否有效力上考虑, 没有将重点放在培训体系上面, 其实和注会注税等证书不同的是, 职业类证书目的在于提高实务能力, 所以在判断一个证书是否具有价值上要看这个证书的培训体系是不是全面, 每个点选择的是不是深入, 讲解的老师是不是实务和理论兼备, 考试体系和内容是否专业。说这么多其实只有一个讯息:考证了还是应该注重实务能力的提升。注会的培训教会了你一些判断问题的能力, 至于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工作经验的支持。所以对于证书带给自己的价值有多大, 还要看自己有多大的驾驭能力, 自我平台越高, 证书的效应也就越大。根本上还是自己能力的高低问题。

所以面对很多人询问的是否应该全职备考注会这个问题, 个人觉得应该有所慎重。如果你的目标在于一次通过六门, 那么可以全职备考。如果不是, 那么请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 因为实务经验是现在单位很看重的方面, 有证书的人很多, 实际上操作过真正拿得起来的不一定很多, 所以要珍惜每个工作的机会, 好好规划自己未来的考试和工作计划。没有证书的时候我们不卑不亢, 有证书的时候我们谦虚谨慎, 相信大家的未来都是光明的, 幸福的, 快乐的。

篇9:注册会计师考试

2007年是我国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一年,也是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始全面执行新执业准则的头一年。因此,《审计》教材变化很大,体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内容要求。加上审计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审计》教材的内容既抽象又具体,没有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历的人要想深刻地理解有关知识,顺利通过该科考试,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然而,《审计》也并不像很多考生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考生能够把握本科目的命题规律和特点,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和应试技巧,讲求学习的战略战术,巧学活用,同时树立敢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努力克服畏难情绪,就完全可以化难为易,顺利通过考试。也就是说,考生要顺利通过《审计》科目的考试,需要信心、实力加勇气。

一、近年《审计》科目的命题规律和特点

(一)命题规律和特点分析

1.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理论结合实务。这是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以来,审计科目一贯遵循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核,即试题一般要覆盖教材所有章节的内容;突出重点,即试题着重考核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审计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务操作性,因而考试的命题经常是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结合在一起,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融会贯通能力、实际运用能力、职业分析和判断能力。例如,将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同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测试程序的运用以及审计证据的获取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相关财务会计知识和审计一般原理运用到会计报表审计的实务中,并结合审计重要性原则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等。考生应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并注意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及整体把握。

2.注重实战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从2003年开始,《审计》科目的命题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实务操作”的特点,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更加贴近审计实务操作,将实务中可能遇到的某些具体审计问题集中于一个特定的情景中,考查考生能否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进而恰当地处理和解决这些实务问题;另一方面加大了对相关会计知识运用的考核力度,密切了审计与会计的关系,体现了会计知识是开展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的指导思想。命题方式的变化,说明试题内容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在不断提高,死记硬背的东西越来越少,越来越注重于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测试。考生应及时应对这种变化,注意从知识测试型向能力测试型转化,总结规律,理解记忆,努力培养自己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准则变化的新思想、新内容和知识更新的要求。《审计》考试教材充分体现了审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试题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对审计准则理解和运用的考核。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领会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内涵实质,特别是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2007年《审计》教材内容变动很大,这些内容往往成为考试中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面。因而,考生要注意了解当年教材的变化情况以及《会计》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

4.强调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在每年的客观题中都会设置一些涉及基本概念问题的“圈套”或“陷阱”,如果考生基本概念不清或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就很容易上当出错。

(二)题型题量分析

在题型方面,《审计》科目自1997年取消填空题型以来,一直保持着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五类题型。前三类属于客观题,主要考核考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后两类属于主观题,主要考核考生对本课程重点、难点的理解掌握以及对基本知识点的综合分析、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和职业判断的能力。在题量和分值分布方面,虽然每年的具体情况都略有不同,但试题总量基本控制在40个小题左右,其中主观题的题量基本保持在5-6道,所占总分值却高达60分以上;客观题的题量虽然由2004年和2005年的32道增加到2006年的37道,但判断题和多选题的单位分值却由原来的每小题1.5分降低到每小题1分,所占分值并没有太大的提升。近三年的题量和分值分布情况如下页表1所示。

客观题与主观题所占分值比重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对考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的要求。考生必须在掌握好审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审计实务,将理论灵活运用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二、今年教材内容的基本结构

2007年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年。伴随着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正式实施,2007年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材也充分体现了新执业准则的精神和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不仅整体上由原来的十六章扩展到现在的二十二章,而且几乎对每一章的内容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补充、删减。这些根据新执业准则增加和修改的内容都应引起考生的关注和重视,并作为2007年考试的重点加以对待。

从整体结构上来说,近年审计教材的内容大体可划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础知识,由第一章至第五章构成。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一些基本概念、业务范围、职业道德、执业准则体系及法律责任等。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易懂,也不具有太强的实务操作性,命题的综合性和难度一般不太大,所占分值也不高,主要是为理解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由第六章至第十二章构成。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审计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执行审计业务过程的主要工作,集中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审计实务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因而是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往往会与后面的实务部分结合起来,出一些灵活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所占分值较高。考生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与实务的融会贯通能力,能够在理解审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理论较好地运用于实践,做到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相结合。

第三部分:属于财务报表审计的实务技能,由第十三章至第十九章构成。主要按照企业各项业务循环分别阐述了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以及评价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整个过程和具体要求。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是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最主要的业务内容之一,也是企业与事务所发生业务关联的主要领域。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以及会计知识的结合与融会贯通,也是本课程的重点考核内容和分值较高的重点区域所在。

第四部分:属于除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由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一章构成。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了特殊目的审计业务、验资等特殊审计领域以及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是可能出简答题或综合题的区域。

第五部分:属于相关服务业务,由第二十二章构成。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了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和代编财务信息业务的基本原理。对这部分内容,考生应主要关注出客观题的可能。

三、今年考试中应注意理解和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在今年的应试准备中,考生应以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为依据,在对考试指定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注意按照熟练掌握、重点理解和一般了解等不同要求分层次地对待各章相关内容。具体来说,对各章学习要求的层次划分可参照表2所示:

根据上述划分,考生在学习中应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下列关键知识点和重点、难点问题: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考生首先应重点理解独立性的含义、影响独立性的有关因素以及维护独立性的措施;其次应结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指导意见》的各项具体要求,正确分析和判断哪些行为不违反职业道德而可以为之,哪些行为则违反职业道德而不能为之。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趋同的需要,我国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体系”改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以适应注册会计师业务多元化的需要。如下页图1。

1.鉴证业务准则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其中,审计准则是整个执业准则体系的核心。

2.审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在提供审计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的方式提出结论。

3.审阅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的方式提出结论。

4.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

5.相关服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管理咨询等其它服务。在提供相关服务时,注册会计师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

6.质量控制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各类业务时应当遵循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主要包括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收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和监控等七项要素。

(三)审计风险准则的相关内容

审计风险准则针对的是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问题,为注册会计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支持。审计风险准则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新要求,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拓展审计证据的内涵,强调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审计风险准则体系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报风险》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组成。

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确立了新的审计模型,即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2.《审计证据》拓展了审计证据的内涵(见图2);要求详细运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将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区分为总体程序和具体程序。总体程序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具体程序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3.《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要求从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4.《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要求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便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见图3)。

从图3可见,审计风险准则运用的思路,就是以新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为基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四)审计目标的确定

审计目标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以及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从逻辑关系上来说,审计目标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密切相关,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即对管理层的认定进行再认定。

所谓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均做出了认定,包括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以及与列报相关的认定三大类。考生应在理解、认定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掌握各类认定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即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见。具体审计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其确立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和审计的总目标。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相对应,具体审计目标也分为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以及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三大类。只有明确了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才能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通过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管理层认定做出结论,并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最终实现审计的目标。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大重要特性,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做出评价。

(五)审计重要性及其运用

1.重要性的含义。所谓重要性,是指鉴证对象信息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它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预期使用者依据鉴证对象信息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由于注册会计师并不能绝对保证将财务报表中所有的错报都被发现和揭示出来,因而必须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报表错报水平的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之下的错报将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反之,则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并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它不能离开被审单位的特定环境。

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意味着可以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大,则对审计证据数量的需求越小;而重要性水平越低,意味着可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小,则对审计证据数量的需求就越大。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也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意味着可以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大,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还没将超过重要性水平之上的重大错报检查出来,从而签发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意味着可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小,注册会计师未能将超过重要性水平之上的重大错报检查出来,从而签发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相对较高。

2.重要性的具体运用。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主要是基于对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的考虑。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分别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的重大错报。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通常为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去乘以适当的百分比。

在评价错报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尚未更正的错报(包括审计中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误差)加以汇总,并将汇总数与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价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是否重大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若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这使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和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的结论。运用审计抽样法,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进行审计抽样过程中,审计风险具体表现为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两大类,其中,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如表3所示:

审计抽样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1.进行样本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分层设计和样本规模设计,充分考虑影响样本规模的五个因素;2.选取样本,其基本方法有随机数表法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法、系统选样法和随意选样法;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4.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分析样本误差,推断总体误差和形成审计结论。应重点掌握对控制测试中的样本结果和细节测试中的样本结果进行评价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在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三种方法。在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等传统变量抽样方法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即PPS抽样)。考生应注意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应用。

(七)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前面各章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更多体现的是实务操作能力和对相关审计、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多作总结、归纳,并把握以下几点:

1.结合运用前面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财务会计知识,做到理论与实务的融合。

2.注意会计知识的更新,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内容的最新变化。

3.在了解各业务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的基础上,理解各循环内部控制的特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有关规定、控制测试及实质性程序的内容和方法,比较其异同,掌握其规律性。

4.掌握重点报表项目及重要测试程序,包括为验证管理当局的重要认定而实施的重要程序和具有鲜明审计技术色彩的实质性程序。例如:对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账款等往来项目的函证程序,对存货的监盘程序,对现金、有价证券、固定资产等的实物检查程序,对所有权的验证程序,对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长短期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和期间费用等项目的截止测试程序以及对有关报表项目的计价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等。

(八)完成审计工作时的特殊关注

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除了对各个业务循环包括的常规性项目实施审计测试外,还应特别关注对期初余额、或有事项、期后事项和持续经营等特殊内容的审计。

1.对于期初余额,应注意理解期初余额的含义,期初余额审计的目标和程序,掌握期初余额审计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2.对于期后事项,应理解其概念,熟练掌握对建议调整和建议披露这两类期后事项的区分,以及注册会计师对三个不同时段期后事项的不同审计责任问题。在往年的考试中,期后事项经常作为简答和综合题型的重点考核内容,对此,考生应予以关注和重视。

3.对于或有事项,应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了解或有事项审计的目标和审计的方法程序。

4.对于持续经营问题,应注意区分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不同责任,理解在计划审计工作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三个不同的工作阶段中,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见图4 。

5.在完成审计工作阶段,还应获取管理当局声明书和律师声明书,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对财务报表总体合理性实施分析程序,评价审计结果,与治理层沟通和完成质量控制复核等。

(九)审计意见的确定及审计报告的出具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和执业水准的综合反映。而审计意见是否恰当又直接影响审计报告的质量,集中反映出审计的风险。

1.熟练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内容和形成意见、出具报告的具体要求,具备恰当提出处理建议、正确做出调整会计分录、编制各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等实务操作和运用能力。

2.准确把握各种审计意见的出具。审计报告中表达的审计意见类型有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四种。正确把握发表各种审计意见应具备的条件,分清四种意见类型的界限,是出具正确的审计报告,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在这里,重要性水平是判断应出具何种审计意见类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发生某种不能提出无保留意见的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必须评价这一情况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影响,以决定其重要性。如果某项错报虽然重要,但对财务报表总体没有重要影响,则可以发表保留意见。如果某项错报金额非常重要又广泛影响财务报表总体上的公允性,则应发表否定意见。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使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就应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在判定某项错报是否非常重要时,还必须考虑这项错报对会计报表各个部分的影响程度,即牵扯性。一项错误越有牵扯性,则发表更严厉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

3.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的出具。除了四种基本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外,当存在下列情形时,可以在审计报告意见段的后面增加强调事项段:(1)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2)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持续经营问题除外);(3)存在其他审计准则规定需要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强调事项段并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目的只是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对某些重大事项予以关注。

4.理解注册会计师对比较数据的审计责任和报告责任以及对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重大不一致、对事实的重大错报和审计报告日后获取的其他信息的审计责任。

(十)特殊审计领域

1.特殊目的审计业务。了解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含义和发表意见的要求,理解四种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在出具审计报告时的特殊考虑以及不同特点。

2.验资业务。验资也是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及常规业务之一。考生应注意理解掌握验资的基本概念、审验范围、审验程序以及验资报告的基本要素和各类验资报告的编制方法。

(十一)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

1.财务报表审阅业务。应了解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目标、审阅范围和保证程度;理解审阅程序以及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和结论类型;掌握各种意见类型审阅报告的特点。

2.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应注意理解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基本概念,审阅范围和保证程度,审核程序及审核报告的要素内容和基本格式。

上一篇:产品推广策划书的下一篇:创业讲座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