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论文

2024-07-10

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论文(通用6篇)

篇1: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论文

题目: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

摘要:唐代诗人的生活与诗与酒都密不可分,酒酣之际诗兴大发即挥毫赋诗一首,偶得一联妙句便豪饮而庆,此两者可谓缺一不可。

关键字:唐诗 酒 文人风骨

引言: 酒是粮食的精华,它通过发酵酿造成为醇美的珍品,酒香阵阵,引人细细品味。而唐诗的创作也正如这酿酒,诗人将自己坎坷的一生,命运里的波澜都融入到诗句当中,成为千古绝唱。

正文:

(一)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大唐盛世,人民生活富足,国家富强,文人也得以在安宁中挥洒才情。五谷丰登,衣食无忧,酒这种奢侈的幸福便成为人人可得的日常。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可见盛唐时期,诗人作诗已是一件与饮酒密不可分的事了。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曾多次隐居学道,野山深林之中,“倾事幽酌,顾影还独尽”,这时他往往乐于独斟自饮,飘然来去。酒便成为了他精神上的伙伴。酒为诗侣,诗见酒魂,诗酒联袂而行的历史演进,在古人心目中积淀为一种逻辑模式:饮酒必须赋诗。不论是群饮行令,还是自斟独酌,诗情都应该是酒兴的必然产物。这种诗酒风习,在唐宋以下的元明清社会也得到传扬。

(二)试论酒及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饮酒,在唐代诗人使得在情感世界中,找到了创作灵感的媒介,想象丰富的奇妙载体。杜甫说:“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陆游说:“诗情恰在醉魂中。”他们都有李白、张旭式的艺术创作感受,说明酒之于诗,功莫大焉!除此之外,酒对于诗歌创作的情绪引动,环境气氛的薰陶也具有独特作用,酒对于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更是情有独钟。可以说,没有酒,就没有李白,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诗歌将大为逊色。

酒为诗侣,诗见酒魂,诗酒联袂而行的历史演进,在古人心目中积淀为一种逻辑模式:饮酒必须赋诗。不论是群饮行令,还是自斟独酌,诗情都应该是酒兴的必然产物。

总而言之,唐代文人的社会生活中,诗酒风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酒,往往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饮中八仙”诗酒情结的思考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这首诗结构十分特别。诗无头无尾,骤起骤落,段与段互不相关,如同一架屏风,分别展示着八幅酒徒画像,每幅都用写意的漫画手法,寥寥数笔就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每个人独具的神态,合而观之,又能共同体现那个时代特定的历史风貌。杜甫歌咏的“饮中八仙”,从其各自生平事迹看,多是欲有作为而难有作为,不得已沉湎于醉乡,以排遣忧愁,忘却世态昏浊,现实感极强,留人印象至深。其中,“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这一句侧面描写也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可以说杜甫以这一篇《饮中八仙歌》为中国三大文人诗酒集团之一的“饮中八仙”立传,传下“饮中八仙”的千古颂歌。“饮中八仙”诗酒情结的独特气质:浪漫而悲壮,潇洒而豪迈。“饮中八仙”的诗酒情结,反映了盛唐诗人以诗酒作为其目空一切,淡泊明志,任性逞才的情感宣泄。“饮中八仙”诗酒情结中的这种豪迈与乐观,代表了大唐盛世中文人的乐观与自信,张扬了雄浑昂扬的盛唐气象。“饮中八仙”诗酒情结中对独立人格和真正自由精神的追求,深受盛唐道侠任诞精神之影响。“饮中八仙”诗酒情结中浪漫昂扬的盛唐气象和憧憬独立自由人格的道侠文化精神,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体现。“饮中八仙”诗酒情结也是盛唐诗文化与酒文化的结合,彰显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并对我们的民族性格产生深远影响。“饮中八仙”在醉酒中张扬个性,在诗歌中直抒胸臆,饮酒作诗为其生活方式,诗酒情结的审美追求为其目空一切,淡泊明志,任性逞才的情感宣泄。诗酒情结之中,他们展现着昂扬的气概与豪壮的抱负。

(四)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月下独酌(之二)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醉,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这首诗,是李白称颂饮酒的一篇热情奔放的宣言书,是其一生中对酒的最高礼赞。酒为天地而设,酒为圣贤而存,酒是“通大道”,“合自然”的不二法门。这种李白独悟的“酒中趣”,就是他所孜孜追求的率情任真,不累世俗,自由解放的理想境界,就是他借酒而造设的心灵天国。

(五)论唐诗的酒文化内涵

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既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更是酒文化窥测的不变传统。这个传统,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们的心灵感受以及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过极为深远的潜在影响。兹撷采李白、杜甫、苏轼、陆游、李贽等唐宋明清诗作赏析,足见此风习一脉传扬。“诗寄情、酒遣愁”,浪漫酒兴催生文学艺术佳作的情结或可于兹稍得诠释。

唐诗中不仅酒与酒器名称多样,其饮酒场合也十分丰富。首先,宴会亲友,叙团聚之喜悦。“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时。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偶然的久别重逢,喜上眉间,煮一壶清酒共饮畅叙。此刻,再多的悲愁也将散尽,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感溢于言表。唐代写酒的诗歌中,宴会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次,饯行好友,叹离别之情愁。好友将远行,作为其挚友,为临行客设饯行宴。此间共同回味两人之间的美好友谊,为其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并表达自己的绵绵离愁,这是唐朝大多数文人会都有的饯行之举。“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少离愁尽现于此。

唐朝诗人在月明之夜设饯行酒为好友饯行

再次,犒飨将士,咏为国捐躯的英雄豪迈。唐边塞诗中,那些为国守边的将士,他们心中既有报效祖国的豪情,又有背井离乡,远离亲友的悲戚,于是借助酒兴,在荒凉大漠的衬托下,谱写出无数悲壮的战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令人钦佩。

最后,小酌独饮,抒人生之感慨。唐朝诗人们或感慨人生的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或悲叹生命旅程的坎坷艰难,或发泄放荡不羁的情怀,所有的感情最后都付诸于杯酒之中,以酒抒情,托物言志,咏成许多千古诗酒作。“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悠然之态尽显于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苦闷的内心可见一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的少侠之气颇具感染力。

总之,唐代诗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注于酒中,吟咏出生命的千姿百态。他们反复酝酿,促就了醇厚而浓烈的酒文化,也促成了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唐诗中的酒文化 Wine Culture in The Poem of Tang Dynasties-红酒世界网(2)“饮中八仙”诗酒情结的文化思考-熊英

篇2: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论文

唐代的酒文化

摘要:酒这个意向在唐诗中频繁出现,我国古代的酒文化发展可谓繁荣,我们直到今天仍受其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唐诗了解唐代的酒文化。

关键字:唐诗 酒文化 诗人

引言:酒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相传夏朝的杜康是发明酿酒的人。而最早出现的酒是水果酒,其次奶酒,最后出现的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酒——粮食酒。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已进入农业文明社会,粮食是主要的食品,粮食放久了,有时剩下的馊饭也发酵成酒。自此,随着酒的品质的升级,酒文化也在我国发扬光大,深远地影响着文化的进程(尤其是唐诗)。

而唐朝,便是诗酒结合最鼎盛的时期。唐诗中的酒文化,是请、酒、诗三者的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唐朝自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国势强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加之国家政策开明,朝廷百官宴游,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这些共同促成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盛之势。诗人多爱饮酒,诗歌的繁盛隐映着酒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后兴起而作的。诗人借酒表现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不经意间也展现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过来促进诗歌的发展,正所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唐诗中写酒的诗作可谓多矣,从它对酒和酒器的称谓便可探知一二。诗酒中酒的别称丰富多样,且区分细致。清酒叫“醥”,浊酒为“醪”,苦酒作“圣”,红酒作“醍”,白酒当“醙”;未过滤的酒可称绿蚁、浮蚁、椒浆、烧酒、腊酒、壶浆、酒醅和醽醁等;而酿造材料不同,酒名也不同,葡萄酒、菊花酒、黄花酒、桂酒、竹叶春和梨花春等等,不胜枚举。与酒相配的酒器也是纷繁多样,盛酒之器有缸、瓮、尊、罍、瓶、缶与壶等,饮酒器具有杯、盅、壶、卮、盏、钟、觞和碗等。

就唐诗中与酒相关的诗句,酒这个意向一般出现在以下几个场景中:

一、宴会亲友,叙团聚之喜悦。

“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时。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偶然的久别重逢,喜上眉间,煮一壶清酒共饮畅叙。此刻,再多的悲愁也将散尽,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感溢于言表。“轻舟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王维的这首《临湖亭》就表达了与朋友小宴的轻松愉悦之情。似乎,在唐朝的酒席之间无诗不欢。崔颢与人在黄鹤楼上宴饮,观黄鹤楼而写下《等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一代诗仙李白,后来看到此句,只能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之诗在上头”的喟叹。可见,唐代写酒的诗歌中,宴会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饯行好友,叹离别之情愁。

好友将远行,作为其挚友,为临行客设饯行宴。此间共同回味两人之间的美好友谊,为其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并表达自己的绵绵离愁,这是唐朝大多数文人会都有的饯行之举。“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少离愁尽现于此。“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因为离愁,我痴痴地守望友人离去的方向,直到再也见不到他的背影,只能看到奔涌不息的长江水。

三、犒飨将士,咏为国捐躯的英雄豪迈。

唐边塞诗中,那些为国守边的将士,他们心中既有报效祖国的豪情,又有背井离乡,远离亲友的悲戚,于是借助酒兴,在荒凉大漠的衬托下,谱写出无数悲壮的战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文采壮丽,风格遒劲,堪称盛唐边塞诗中的佳作,前两句言事,写将军战罢归营,设酒庆功。正欲开怀畅饮,琵琶弦音急促,催人出征。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都有着浓郁的边塞色彩和鲜明的军旅生活特征,诗人借用酒渲染出塞外军营的特有的情调,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入了塞外古战场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中。美酒、玉杯、琵琶催发,激起征戍将士无限感慨。于是,诗的后两句转入言情:休笑战士醉卧沙场,自古以来,远赴边庭征战的能有几人生还?“古来”句虽然用了夸张手法写出边陲战争的激烈残酷,但诗的基调仍然是雄壮高昂的。它不仅表现出战士开朗、达观的性格,也书法了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坦荡胸怀。其中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令人钦佩。

四、小酌独饮,抒人生之感慨。

唐朝诗人们或感慨人生的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或悲叹生命旅程的坎坷艰难,或发泄放荡不羁的情怀,所有的感情最后都付诸于杯酒之中,以酒抒情,托物言志,咏成许多千古诗酒作。白居易的这首《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是我最喜欢的饮酒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其诗渲染了温暖的氛围。在这熏熏的情态之中回忆友人,悠然之态尽显于前;李白有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苦闷的内心可见一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的少侠之气颇具感染力;诗圣杜甫晚年病中也不忘饮酒:“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若论饮酒,还是诗仙的诗更纯粹:“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似乎,诗仙的气质与酒更配。

五、思乡之酒。

戴叔伦有诗《对酒示申屠学士》:“三重江水万重山,山里春风度日闲。且向白云求一醉,莫教愁梦到乡关。”渴望喝醉梦回故乡的,恐怕不止是这位戴叔伦了;“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而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怀念的不仅仅是故乡,更是故乡的佳人吧;“年长归何处?青山未有家。赏春无酒饮,多看寺中花。”姚合的《春日游慈恩寺》表达的思乡愿归之情,也巧妙地借赏春饮酒表达出来,令人伤感。

除此之外,杜甫更有一首《饮中八仙歌》。此诗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写八人醉态各有特点,纯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的平生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对唐朝的酒文化,可从中窥探一二。诗曰:“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对这首诗,《杜诗镜铨》引李子德语:“似颂似赞,只一二语,可得其人生平。”我们又何尝不能体悟到酒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呢?

总之,唐代诗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注于酒中,吟咏出生命的千姿百态。他们反复酝酿,促就了醇厚而浓烈的酒文化,也促成了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同时,我们也能从唐诗中看出唐朝酒文化的空前繁盛,真可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篇3:唐诗与邮驿传播之关系

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认为传播是在物质流通的基础上动静结合、纵横交叉的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 而作为信息传送者和接受者中间信息传递的通道就是媒介。在中国历史上一段相当漫长的时期内, 由于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 传播媒介主要以文字为主。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文字就是唐代诗歌。唐诗既承载了文人墨客的情怀, 同时作为一种传播手段, 在当时是文人之间信息和感情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同时也是现代人了解当时社会的重要途径。而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 唐诗所承载的信息通过什么样的传播方式被广泛认同, 同时这种信息又对传播产生怎样的影响, 都值得探讨。

传播学理论认为, 信息的传播与接受总是存在着时间与空间的距离, 弥合距离必须依赖传播工具。在传播工具落后的古代, 信息的传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实交通条件的制约。中国古代政府为了有效地传播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类信息, 在开辟、整修道路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整套邮驿系统, 依靠这套邮驿系统, 古代社会才能进行相对高效的信息传播。

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化生活的重要产物, 之所以能引起当时文人之间的共鸣与交流, 很大程度上与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有关, 而关系最为密切的正是邮驿系统, 这也正是本文的立论依据。

二、走近唐代邮驿制度

在传播学史研究中, 邮驿传播是重要的研究范畴, 是文字时代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 它使得文书传播能延伸向更深远的地方。1那么何谓邮驿呢?驿, 《说文解字》解释:“置骑也”, 《辞海》解释:驿为古时供应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场所, 驿、邮二字意同。2见于史籍记载的邮驿制度和邮驿的正式名称始于周代。到春秋战国时代, 各诸侯国都建立起邮驿网;而秦王朝建立后, 短短几年就建成了以“驰道”为干线的全国交通网。进入汉代, 邮驿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 邮亭驿站已然星罗棋布。隋唐之时, 邮驿系统更是得到空前的大发展, 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邮驿网络。

通过考察《唐会要》和《大唐六典》中关于邮驿的律令, 不难看出唐王朝存在一个相当完备的邮驿系统:在中央和地方, 有专职的邮驿官吏, 六部中的兵部下设的驾部郎中, 专管国家的驾舆和驿传之事。此外法令还规定, 30里一驿, 即每里有驿兵五人。为了保证邮驿活动的正常开支, 全国各地的邮驿机构还拥有相应的驿产, 如驿舍、驿田、驿马、驿船和邮驿工具、办公用品和馆舍的食宿所需设施等。据《册府元龟》记载, 唐朝上等的驿, 拥田达2400亩, 下等驿也有720亩的田地。这些驿田, 用来种植苜蓿, 解决马饲料问题, 其他收益也用作驿站的日常开支。此外, 唐政府每年还予各驿站经费补助, 每年从全国各地收上驿税约150万贯左右, 分到每个驿站经费约1100贯。3

与其他时代相比, 唐代邮驿还有一个最为鲜明的特色:通过邮驿传递信息的范围比历代都有所扩大, 除了传递中央与地方的公文以外, 唐代在允许官员利用邮驿系统通信方面也有了突破, 官员间通信不再被禁止, 私信往来彼此唱和基本上没有障碍, 官员利用外出的驿使捎带书信成为合法行为。

这在唐代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传统邮驿系统的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一) 政治信息传播。在传播工具、交通工具都很落后的情况下, 中央政府的政令下达、地方政府的情况上报, 只有一个高效的邮驿系统才能做到。邮驿传递的政治信息包括政府下达的政令、官员上书的奏折、各地社会情况文书 (如灾情等) 及其邸报等; (二) 军事信息传播。军情要务是国之大事, 军事信息通常发自边疆, 而中央政府又必须及时应对, 因而对信息传播速度、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对军事信息的处理, 显示了一个社会邮驿系统运转的最高水平, 因此军事信息的传播是邮驿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 经济信息传播。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唐书·刘晏传》所载, 唐代宗时转运使刘晏善理财, 他的办法之一就是“置驿相望, 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 虽甚远, 不数日即知, 是能权万货重轻, 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 自言如见钱流地上。”当时的刘晏已经明确意识到经济信息的流通对平抑物价、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由此可见, 唐代邮驿系统允许官员之间私信往来, 而当时的官员中, 很大一部分正是活跃在唐代文化界的文士及诗人, 因此彼此之间除公务外的文学交流有了相当程度的物质基础。

三、唐诗中邮驿情景的文学再现

邮驿的功能除了各种信息的传播之外, 其提供食宿等的服务也促使士子能更好地流动及出行, 这从唐代游学风气的兴盛可以窥见一斑:唐代诗歌中反映邮驿生活的作品数量与历代相比, 增加很多。

这无疑有其深刻的背景:大唐, 国家空前统一, 经济繁荣, 交通发达, 政治清明, 使得“致君尧舜”成为那个时代文人们的最大理想。于是经过数载的寒窗苦读, 或出行游学, 或入京赶考, 或从军戍边, 这促使旅行成为其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因此与驿站结下不解之缘, 从而出现了大批与邮驿有关的诗歌。通过相关文献检索, 仅《全唐诗》中以驿为题目的诗就有275条, 而内容中提到驿的则有412条, 以邮为诗的有58条, 总计745条之多。

涉及驿站的唐代史料及诗集之多, 举要如下: (一) 有诗歌之中不经意中提到驿站名的, 《全唐诗》中提到的驿站名据有关研究者统计, 达到186处之多。 (二) 有介绍驿站设置的。如杜牧的《商山富水驿》中提到:“驿本名与阳谏议同姓名, 因此改为富水驿”。4 (三) 有直接描述驿站功能及生活的。岑参的《北廷西郊侯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驿马从西来, 双节夹路弛。喜鹊捧金印, 蛟龙盘画旗”, 描述了驿站的传递公务信息功能;5李郢的《茶山贡焙歌》:“研膏架动轰如雷, 茶成拜表贡天子……半夜驱夫谁复见,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九重城里虽玉石, 天涯吏役长纷纷……”描写了驿骑传送贡品的情形;6杜甫的《九日奉寄严大夫》:“小驿香酪嫩”, 描写的是驿站提供食宿的情形;7元稹的《使东川·望喜驿》:“满眼文书堆案边, 眼昏偷得暂时眠”, 反映了驿站中批示公文的情形。8 (四) 有反映驿站历史变迁的。如《避寇白沙驿作》:“避乱无深浅, 苍皇古驿东”, 《经荒驿》中的“古驿成幽境, 云萝隔四邻……废巷荆丛合, 荒庭虎迹新。昔年经此地, 终日是红尘”。9 (五) 有反映驿吏生活的。如《沙溪馆》:“翠湿衣襟山满楼, 竹间溪水绕床流。行人莫羡邮亭吏, 生向此中今白头”。10

不妨总结一下, 在《全唐诗》中, 所再现的邮驿生活反映了其方方面面, 它们有的是文士之间迎别送往而作, 有的是驿居感怀而写;有的是单纯描绘驿站外的山川风物, 有的是面对古迹的有感抒发;有的是彼此赠答呼应, 有的是自身遭贬谪后的内心拷问。由是观之, 邮驿在唐代士子生活之中, 成为重要的媒介工具、表现题材、灵感来源等等。

四、唐诗传播:“干谒”与“行卷”

以上的考证可以看到邮驿与唐诗发生交互关系的一个侧面:邮驿为诗人提供行走及流动的可能性;唐诗通过邮驿的传播媒介能够增强其影响力, 从而更好地流传。

对于邮驿承担的传播介质是如何发生的呢?首先, 就是上述我们曾经提到的文士之间私信交流更加频繁。对此我们并不陌生, 以大家熟知的“诗仙”李白及“诗圣”杜甫的交往来看, 二人之间相识之后常常书信往来, 以物入诗、以诗传情, 不少旷世佳作就是在书信之中完成交流和传递的。

除了私信交流之外, 邮驿传播还包括:干谒及行卷。

首先, 来看干谒。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 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一般是上呈地位更高的官吏或文坛泰斗。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 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 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有的干谒诗借助邮驿传播的方式, 从而能更好地交流和传递, 不经意中完成了诗歌的保存和流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作为其代表作, 就是不折不扣的干谒诗。

再来看看行卷。与干谒之风同样重要的是伴随唐代科举制度产生的“行卷”活动。所谓行卷, 就是应试士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 写成卷轴, 在考试之前送呈当时在政治上、文学上有一定地位的人, 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 从而增加自己及第希望。从某种程度上说, 行卷是为了扬名或宣传而出现的一种准出版物, 其异地传播也与邮驿有不解之缘, 对此不再赘述。11

此外, 除了私信、干谒、行卷之外, 唐诗的传播还有民众喜之后的自觉接受。唐代喜诗之风兴盛, 但凡稍通文墨的人不乏许多唐诗的追捧者, 白居易谈及自己诗作的流传时这样感叹:“士庶, 僧徒, 孀妇, 处女之口, 每每有咏仆诗者”;元稹的诗则“妃嫔近习皆诵之…”这样空前的热忱也形成了唐诗传播良好的群众基础。

从而,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唐诗的传播至少通过邮驿系统, 可以完成三方面的信息传递, 一是私信交往, 这主要承担着诗人或士子彼此之间的群体互动, 其传播阶层基本为平级传播;二是干谒及行卷, 这主要承担唐诗的向上传播, 影响者多为地位高于诗人或士子的显贵或文化贵族、文坛领袖;三是民众追捧, 这主要承担唐诗的向下传播, 影响者多为普通学士及百姓。如此看来, 唐诗的传播构建起了三个层次的立体途径。

五、结语

篇4:略论唐诗宋词中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关键词]意象意境对立统一

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唐诗宋词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也有其自身的语言和艺术的表现需求。诗词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它把情感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思与意象有了立体的感觉,从而形成一种诗性空间给人以美感,即所谓诗歌的意境。

那么究竟什么是意象和意境呢?

一、意象和意境的含义及发展

“意境”一词,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这里说的“智”与“境”,在文学方面就是“意”与“境”。

我国古代学者对“意境”也多有阐述: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从“情思”与“物境”互相交融的角度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则认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即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

而最早把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提出来是从唐朝开始的,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日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我们用现在的标准来分析王昌龄的“三境”就不难发现,他这里的所谓“意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意境,“物境”和“情境”也融入了很多“意象”的内容。然而“意境”一词的提出却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其后,意境为唐人所重,意境学说的探讨研究也发展开来。皎然《诗式》、司空图《=诗品》及宋人严羽《沧浪诗话》等对意境理论的形成多有建树。

到了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把“意境”描绘成“意象”: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笺注》中又把“意境”摹写成“兴象”:近代的王国维继承并发展了源远流长的“境界说”,深入探讨了“意境”的含义,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契机,他在《人间词话》等一系列著作中,对于“境界”有精辟的理解:“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二者随之矣。……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可见,王国维对“意境”的探讨与看法已经远远超过了前人对于“意境”的理解。然而“境界”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意境”的含义,但从细处来看,还是有区别的。早在50年代,李泽厚先生就指出,“意境”一词“比稍偏于单纯客观意味的‘境界’二字似更准确”。叶嘉莹女士也认为,“境界”一词含义太多,使用起来“不免导致种种误会”或者增加了理解上的“混淆和困难”,相比之下,还是“意境尤易于为人所了解和接受”

由以上意境发展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古代,意象与意境曾经是含混的,至明清才逐渐区分开来,基本上是把意象混为意境,或只重意境而忽视意象。

事实上,“意象”一词最早源于《周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是符号,是以阳爻阴爻配合而成的试图概括世间万事万物的六十四种符号,属于哲学范畴。后经诗学借用并引申之,在此过程中“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至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与意境的密切关系,终是没有摆脱意境的笼罩独立出来。到了现代,人们才将意象和意境真正区分开来。

其实意象是一个审美的表意系统,包括“意”和“象”两方面。“意”是精神因素,即诗人的视角或思想感情,是创作的主观动机:“象”是物质因素,即诗人通过感官触及而选取下笔的客观事物,是创作的客观载体。正如毛翰关于意象表述的公式:意象=物象×情思。

所以,今天从诗词的角度来看,意象就是经过人的感官认识加工,用来寄托人类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即寓“意”之“象”。

这样我们再反过来讨论意境了。现代人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简而言之,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通过意象生发和开拓出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

因为学术界对意象和意境范畴的界定分歧较大。所以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论断也很不统一,且多局限于某一方面。而笔者以为诗词中意象和意境联系甚密,交错在一起的枝节繁杂,涵盖了诗词诸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理清了意象和意境的含义及其发展历程。我们再回过头来进一步探讨唐诗宋词中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就容易多了。

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根据意象和意境的含义,我们可以得出,诗词中的意象是一个个融入作者感情的物象。是主观之象,是个体的,可以感知的,实实在在的:而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是整体的,它由意象表达或诱发,要通过体悟才可感知的。具体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前提与结果的关系,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实与虚的关系。

(一)前提与结果的关系

黑格尔说,诗人“应当深入到精神内容意蕴的深处,把隐藏在那里的东西搜寻出来,带到意识的光辉里”。这“艺术的光辉”就是意境之美。诗词在创作过程中要把握好很多问题,对于意境的营造是尤为重要。但要营造意境,首先要营造的是意象。

唐诗宋词都讲求情景交融,情和景融合也即诗词中的意象。而它所生发和开拓出的诗意的空间就是意境。情景交融的诗词,其景已非平常之景,而是表情之景,景后有情,言外有意。所以可以说意象就是意境在内容形式方面的特征,是形成意境的基础,而意境就是意象所追求的抽象化的美感。

正如毛翰所说:“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

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和坦克,意境就是白色恐怖。”,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渲染和夸张,但却形象地说明了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毛翰还说,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空间;意象让人从旁观赏,意境却让人身入其内、神游其中:诗词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没有意象的支持,意境也就变得空洞而无味了。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其中“雨后空山”、“月照清泉”、“竹间浣女”、“莲中渔舟”都是意象,经过组合。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从而传达出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构成一种宁静、幽远、平和、安宁的氛围,那就是意境。试想,若无那些意象,何来这里的意境,同样,若没有这样的意境,要那些意象何用?

又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词写暮春闺怨,通篇如泣如诉、凄婉动人,更兼语言清丽、情景浑融,一直颇受推赏。“深深庭院”、“重重帘幕”、“浓密杨柳”等意象,形象地交待了女主人公内外隔绝、阴森幽邃的生活环境和身心都受到压抑禁锢的境况。让人可以想见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形同囚居和心事深沉、怨恨莫诉。后面更是以“玉勒雕鞍”、“断肠楼台”、“狂风横鱼”、“迟暮空门”等意象为基础,逐层深入地展示了现实的凄风苦雨对女主人公内心的无情蹂躏:情人薄幸,冶游不归;春光将逝,年华如水。至篇末“问花泪眼”、“乱红”、“秋千”等意象则更清楚地昭示了女主人公面临的命运:在泪光莹莹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样难以避免被抛掷遗弃而沦落。这种用意象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女主人公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可谓不独语言流美、意蕴深厚,而且境界浑成、韵味悠长。这就是意境、意象生发开拓出的综合审美境界,及词人想要表达的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

故此可以说,意象是意境存在和产生的前提,意境是意象追求和期望达到的结果。

(二)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诗词的意境依赖于意象,是意境的前提: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又高于意象。但意象和意境又是相通的、统一的,统一于“意”,统一于作品的整体。

首先,诗词意象的构筑和意境的升华都体现着对立与统一。

诗词的思想内容离不开事物作为立足点。不能言之无物,亦即诗词的意境必须依托一定的意象才能表现和升华出来。而诗词的意象图画构筑主要是通过意象的合理分布和科学处理来实现的,各个意象立足点之间是通过相互对衬、相互联系来形成文字画面的,所以诗词从其意象构筑开始就体现着对立与统一的本性。再者,从意象构筑的图画上升到思想意境的过程是读者通过意象图画与生活图画、经验对比、联系而得到认识和感受,是将文字图画和生活经验、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的过程。从文字构筑的意象图画与生活经验的图画相比较和验证,这是一个经历“对立”的过程,而接受并从这个图画上生发出更高层次的思想感受,则是获得了“统一”。据此可以认为,诗词从意象构筑到意境升华的过程中就是对立与统一关系的体现。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意象是形成意境的基础,那么意象构图的对立与统一的效果越好,从意象所生发出来的意境效果也越好。

如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诗人把“犬吠”、“水声”、“带露桃花”等意象有机组合,相互映衬,以清幽的音响和绚丽的色彩营造出浓浓的诗意,让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一幅图画:诗人很早就启程起路了,这时大地还在晨曦中甜睡,四无人语,一片寂静,只听到潺潺流淌的溪水声和偶尔从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吠声。诗人走着走着,天渐渐亮起来了。只见路边新发的桃花上挂着明净清亮的露珠,在朝阳映照下,显得格外浓艳。我们在大脑中形成这样一幅意境幽远图画的过程,就是将文字图画和生活经验、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的过程。这就是意象与意境的对立与统一。

其次,诗词意象与意境在空间层次上体现着对立与统一。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有两个空间范畴上的关系,分别从狭义和广义上体现着诗词意象与意境。这两个空间范畴分别是意象与意境的同一时空范畴和意境对意象的超越时空范畴。

所谓同一时空范畴,即诗词的意象构图和由此生发的意境效果是在一个时空范畴内。即意象事物作为意境时空的支点可以直接让读者领悟到意境所属的空间,而意境所生发的空间也只局限在意象事物为支点的空间范畴内。

所谓意境对意象的超越时空范畴,即诗词的意象构图和由此生发的意境效果并非在一个狭义统一的范畴内,也就是意境所包含的言外之意,超越了原有意象所在的时空范畴。

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词写上元灯节,分为两个层次,但却不是依词作的一般规律按上下阕分层。而是上阕和下阕前两句为一层,其后为一层。第一层以“东风”、“火树”、“流星雨”、“宝马香车”、“凤箫”、“玉壶”“蛾儿”、“雪柳”等意象为构图的立足点,展现了一幅元宵佳节的热闹非凡的场面,让我们想见: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一一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然后又从空中落下来,好似那绚烂的流星雨。街道上车水马龙、鼓乐喧天、灯月交辉,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犹如人间仙境。游玩的女子,一个个雾鬓云鬟,她们说笑着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

词人把灯宵游人如织、仕女如云、笙箫齐鸣、彻夜狂欢的景象和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第一个空间,在此空间范畴内,多个意象实现了多重对立,最后统一于意境,是狭义的对立与统一。所有意象构图的时空和生发出的意境时空是同一时空,而没有产生另一个意境空间的上升。

但是,词的后一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不一样了。它紧随上一层的喧闹景象中的曼妙女子做了这样的表述:这么多丽人,都非我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

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就在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词的意境已经从原有的“元宵赏灯图”的第一时空上升到另外一个时空:这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那前面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和使人眼花缭乱的丽人,原来都只是尘嚣声色,唯那一个意中之人才是“我”之所求。倘无此人在,这一切又有何意义呢?这是一个虚的时空与前面的第一时空又形成了广义的对立统一,共同丰富了全词的意境。从而使意境从意象构图的第一空间到第二空间都体现出对立与统一。

(三)实与虚的关系

前面我们已经界定过,意象是经过人的感官认识加工,用来寄托人类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实的:意境是意象生发和开拓出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是虚的。

所谓意境的虚,其实就是一种艺术空白,犹如绘画中的“留白”。书法里的“非白”,音乐里的“休止”、“煞声”,等,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诗词的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用文字描述出来的都是一些意象,而意象背后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就是意境。诗词有了意境也就有了更深层的意蕴和韵味无穷的魅力。清人笪重光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唐人司空图说的“不着~字,尽得风流”,以及白居易所形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指的都是这种魅力。而这种魅力就是通过诗词意境与意象的虚实关系来展现的。

意境是虚的。是“无画处”。是“不着一字”,那么怎样来营造意境呢?关键是要处理好“实”,即意象。正如笪重光在《画荃》里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景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虽是在说作画,却但诗画有众多相通之处。这同样也适用于诗词。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问什么?省略了,但从童子的会答中可以想出。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暗示出来。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的答复托出所问的内涵。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而诗人采用了以答含问的手法。通过几个“松下童子”、“山”、“云”等意象就巧妙地表达了出来。那省去的、虚的、靠读者想象得到的就是意境,可谓以实出虚。

这短短二十个字,不仅托出了意象背后所隐藏的内涵,而且还托出访问者的深情和被访问者的性情。这是更广阔的意境。诗中一再的发问,就是访问者迫切想见被访者的心情。关于被访问者是怎样的人,实写的意象只有“采药去的深山”,其他都是“虚”。这“实”是不可少的,有了这实,读者就可以想象到他是个怎样的人:住在深山,是一位韬晦高蹈、仙风道骨的隐者:常去采药,有着济世救人的善心和与世无争的高洁志趣。

这首诗对实的意象做了合理的取舍和巧妙的安排。由于有取有舍,形成似断非断的跳跃性,这种似断非断跳跃处就形成了“虚”,营造了意境。

又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试问卷帘人”,问什么?没说,形成“断脉”。“知否,知否?”又未答,意脉又“断”。最后本以为作者该道出谜底了,然而作者没有,只是写了“肥嫩的绿叶”和“残瘦的红花”两个意象就此刹笔,留给读者了一个大大的空白。可谓无限凄怨,却又妙在含蓄。这种由空白营造的传神之美就虚的意境。

篇5: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两个老先生和两个禅师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唐诗是什么?”这是一个大有意味的问题。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原来,唐 诗与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境一脉相通。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什么是唐诗?”这是一个大有意味的问题。唐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我们仅从语言艺术和文学遗产去看唐诗,我们又可能把唐诗看得太专业了。唐诗还可不 可以指向一些更远更大的东西? 我知道,唐代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丝绸之路,以长安为中心,西至罗马,东至东京,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有世界主义的文化精神:国力极强盛,版图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既大胆拿来,又讲送去主义,元气淋漓,色彩瑰丽;有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秦汉帝国的文化格局,南北朝职官、府兵、刑律等等融为一炉。在教科书上,似乎只有这些才是唐诗的文化精神。不是说这些不重要,然而谈到唐诗的文化精神,就只能是“遥想汉唐多少宏放”,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成见。今天我们都不从这些大地方讲起,诗歌毕竟是关于心灵的事情,我们从唐诗的心灵世界讲起。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心灵 性才更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

诗是什么呢?马一浮先生有四句话说得好: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后来叶嘉莹教授说,这是关于诗的最精彩的一句定义了。诗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从风花雪月、语言艺术、文学遗产、汉唐气象等来读唐诗,总觉得不够呢,那就是 隔了一层,没有醒过来跟自己的真身相见。这似乎有点玄了。但是我这里姑且将它作一个比喻:人生有很多幻身、化身,诗是这当中那个比较有力量、自己也比较爱之惜之的那个自我,而且是直觉的美好。我又想起古代有两个禅师有一天讨论问题。第一个禅师说了一大套关于天地宇宙是什么的道理。轮到第二个禅师时,他忽然看到池子里边有一株荷花开了,就 说了一句:“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我读唐诗,似懂非懂、似问似答之间,正是“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因为读诗是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接触,多读诗,就是多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相接触、相释放,就像看花。也因为读诗读到会心,又恍然好像古人是我们的梦中人,我 们是古人的前世今身。

我只举一个小例子,我十五岁离开家去当工人的时候,心里只是想家呀,沛然莫之能御。有一天读一首 小小的唐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我忽然就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我自己的背影啊,心里一下子有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为什么唐诗会这样呢,我想这是因为唐诗表达了我们古今相通的人性,而且是用永远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来表达。所以唐诗一方面是永恒的人性,另一方面又永远是感性的、新鲜的。而这个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正是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我想我们中国文化做梦做得最深最美的地方,就是古今相通的人性精 神。永远的风花雪月,背后是永远的人性世界。具体而言,唐诗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的人性精神,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谈?我先把结论写在下面,然后再 来一个一个证明。尽气、尽才的精神,尽心、尽情的精神。

人生要尽气尽才,永不舍弃

唐诗里头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生。以诗仙李白为例,他一生集书生、侠客、神仙、道士、公子、顽童、流浪汉、酒徒、诗人于一身,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十分才, 即是尽气尽才,李白就是尽二十分、三十分。

《尚书》有一句老话:人为万物之灵。这包括以下几个意思:

一、人是宇宙的善意的创造。

二、生命是生来美好、高贵、不可贬抑的。

三、人在世的意义,正是善待生命的美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不负此生、不 虚此生。

四、无论如何艰难困顿,人生永不舍弃。为什么讲唐诗要讲到这里呢?我们说唐诗里头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生。以诗仙李白为例子。李白,我常常想,中国文化中有李白这个词语,真是一个美妙的亮点。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十分才,即是尽气尽才的生命,而李白是尽二十分、三十分。李白一生,集书生、侠客、神仙、道士、公子、顽童、流浪汉、酒徒、诗人于一身, 超量付出了才与气。尽才尽气的表现,现代人的说法说是自由。自由有两种。一是积极自由,即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二是消极自由,即不受外来力量的束缚。积极自由在李白身上,好像有光有热要燃烧,有不能自已的生命力。李白的消极自由表现在鄙弃权贵、笑傲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中国知识人中,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拘限的一个典型。李白,几乎成为真 正的文人自爱的一个美好的理想。

杜甫是一个厚字,结实扎根在地上。他最后死在回中原的船上,伏在船上写诗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中国唐代诗学的两座主峰,一个是天的精神,一个是大地的精神,真实做人、积极用世,不管他们有没有建立了什么功业,他们的生命是活得有声有色、有光有热。他们对于他们的时代、社会,是尽心、尽气、尽才的,他们并没有从他们的时代得到什么,但是他们的时代 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伟大。

唐代第二线的大诗人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做人做事有担当、有作为的。韩愈一生最精彩的是谏佛骨,苏东坡说他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在举世滔滔的佞佛大潮中,障百川而东之,挽狂澜于既倒。柳宗元一生最突出的是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被贬谪的后半生不屈身降志,又做出了影响深远的政绩。白居易最亮点的是领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让诗歌文学发生社会良心的作用,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李商隐与杜牧都是博学多识、才华盖世的士人,不仅仅是诗人。正是他们压抑的才华得不到实现,才成全了他们美丽的诗歌,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诗歌,正是他们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证明。所以我们可以说,唐代的第一流的诗人,个个都是要拿出自己生命的美好,要做一点 事情,都是想要让自己的才智充分得到表现的。

有关唐诗学的一些关键词,譬如盛唐气象、兴寄风骨、诗赋取士、诗史精神、歌诗合为事而作、讽谏诗等,都指向刚健有为、向社会负责、以天下有道的关怀,做到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精神。这些关键词,正可 以简明有力地代表唐诗的基本精神。

大家会问:你说的是盛唐精神,那么晚唐呢?不是都有点气脉衰败了吗?如果是跟盛唐比,晚唐是不够尽气了。但是不要忘记,晚唐诗人使尽才的生命精神突出出来了。到了晚唐,好诗才成为一种可以使人终身赴之、类似于宗教信仰一样的美好追求。王建说“惟有好诗名字出,倍教少年损心神”;白居易说“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所以,从初盛唐尽气的生命到中晚唐尽才尽情的生命精神,其实仍然是善待生命、高扬人性美好,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文化精神的表现。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这个人性亮色的底子,就不会有唐诗的这种表现。所以,我认为唐诗背后有一个秘密,有一种很深的精神气质,就是尽气尽才的精神,就是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集体意识。

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千年长途的风霜满面中有少年精神,在朝九晚五的风尘仆仆中 有做梦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现在我们来读读那些千年传诵的名句吧。我们看诗人动不动就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动不动就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动不动就说“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我们发现 唐诗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迈得很。初盛唐的人要是失恋了,痛苦了,说的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就会哂然一笑,心情好起来了。要是暂时经过苦难,重新克服了困境,就会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会对前途重新有希望。诗人要是曾经受大挫折,后来又东山再起,拨云见雾,就会说:“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重来!”心里充满自豪的感情。诗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他就会有这样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人看不惯有些小人得势,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是唐诗中骂人最厉害的一句话,骂得 很有力量,以历史作尺度,眼界十分开阔。

唐诗是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振作生命的活气的。说到不少唐诗,真的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心花怒放的感觉。这也是我们喜欢唐诗的一个原因。所以,叶嘉莹教授接着马一浮先生的话说,诗歌 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不死的心灵。

唐诗中常常提到大江大河、高山平原,因为唐诗主要是中国北方文化发展到极盛时期的诗,所以要写就写高山大河,所以宋词多半是小桥流水,唐诗多半是高山大河。中国文学写高山大河写得最好的作品,我敢说至今没有超过唐诗的。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豪情雄壮,比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比如“白日依山尽”“大漠孤烟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力量充沛得很,生命强健得很。长江、黄河、高山、大川、太阳、月亮,唐诗就是想来一个惊天动地,就是想贯通宇宙生命之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个风烟,大气得不得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天姥连天向天横”,这个“上青天”、“向天横”都是直上直下将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相贯通。盛唐诗人、宰相张说大书诗人王湾的诗于政事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正是代表唐人的审美意识:天地之大美、自然之伟观———黎明、春天、新年,一齐来到人间,使人间成为美好的存在。“生”字、“入”字,热情奔放,是生命化的大 自然。天行健,生命刚健、积极有为,迎向清新与博大。

有些看起来很平常、很安静的诗,也有一种有天有地、贯通宇宙的元气之美。比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起时”,那个“水穷处”,通往那个“云起时”,都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气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青未了”三个字,不正是生生不息的春色天边无际地流淌么?有一个诗人有一天晚上突然睡不着觉了,找不到原因,只觉得身子很暖和,原来经过了一个冬天,地气开始回暖了,于是他写诗说“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你们看,诗人的生命节奏,感通着宇宙的生命节奏。老杜有一句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后代的诗人特别喜欢。那是安史之乱后黑暗的唐朝社会,一个无月的黑夜,诗人忧心如焚,彻夜不眠,忽然,窗外那黑黝黝的山嘴里,一下子吐出了一轮晶莹的明月,楼外的水池,月色之中,也波光粼粼,明亮起来了,诗人的心境,也由忧苦而惊喜,而充满了对天意的默默的感动。杜甫有一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的文字,小孩子都懂得,平凡得不得了,但是读起来舒服极了,通透极了,有一种生命与宇宙透气的感觉。杜甫还有一首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一种生意盎然之美,一种随处生春之美,读久了就觉得生命很亮 丽,很新鲜活泼有力。

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有些感伤的诗,实际上骨子里生命的力量依然充沛得很。比如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么,是不是宇宙就死掉了呢?没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越是雪大风寒,越是千山万径,越显得那个钓鱼的渔翁,生命力十分强健。又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听起来诗人好感伤呀,怜香惜玉的一个样子,但你没有读懂。你想一下诗人半夜里被风雨声惊醒,但清晨又是一个好天气,又是一个春光明媚,他也又是一个好心情,躺在被窝里,听叽叽喳喳鸟儿窗前啼叫,阳光透过窗格儿满满地洒进来,好不开心!那些风风雨雨,雨雨风风,总会过去,而人类社会,宇宙自然,正是这样,在风风雨雨中,花开花落中,永恒地往前生长,往前发展,任何东西也阻挡不了生命的生长。小小的一首唐诗,一共才不过二十个字,说的竟然是这样有益于人生、有益于生命的道理,敞开的竟然是这样一个无限的世界,你能说唐诗不是一个不死的心灵么?唐诗难道不正是这样表达了中国文化青春少年的梦么?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式的,要不停想问题的,而早晨是不提问题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千年长途的风霜满面中有少年精神,在朝九晚五的风尘仆仆中有做 梦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

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即科举、尚贤、纳谏。“进士致身卿相为社会心理群趋之鹄的”,这跟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即汉魏以来中国古代知识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的关系,跟全社 会崇尚诗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的关系,跟唐代的国力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象。只有这样的时代,才会有尽气的精神突出表现,只有社会上有一种尽理尽心的气象,文学上才会有尽才尽气的 表现。

我们今天似乎特别缺少英雄主义了,特别缺少提澌生命的真实力量了。这跟我们对人性的看法有关。现代以来,科学主义将人性不当回事。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义的物化浪潮,人性这个东西,要么是零散化;要么是空洞化;要么是幽暗化了;要么游戏化。这些问题很大,但我们对于现代思想的反思与怀疑,也成为读 唐诗的一个背景,使我们懂得珍惜,懂得引申发扬。

人心与人心的照面

白居易说:“以心感人人心归。”是说只要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就是天下富有人心的世界。李白说:“明月直入,无心可猜。”是说人心与人心相通,就像明月那样 明白、纯朴,没有一点杂质。唐诗正是表达了这个梦。

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与人心不是隔绝不通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也。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孔子说“兴于诗”,就是以诗歌来开发人性人心的根本。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尽心尽情的精神,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基石,也成为 中国文化千年来的一个精神祈向。我观看唐代的音乐俑、舞蹈俑,有一个感觉,他们都非常投入、非常用心。表情动态,简简单单,却有一种各自入神的空气,好像大家都忘记了自己,沉浸在当下的音乐心情之中。这表明,唐人对于艺术的创造、对于诗歌的生活,有一种宗教式的虔敬,这就是对自己生命 创造的尽心。

白居易的诗歌说:“以心感人人心归。”是说只要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就是天下富有人心的世界。李白的诗歌说:“明月直入,无心可猜。”是说人心与人心相通,就像明月那样明白、纯朴,没有一点杂质。唐诗正是表 达了这个梦。

以友情为例,中国文化非常重友情。友情是朋友之间尽心尽情的表现,不以理为原则,也不受其他外在的 因素左右。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是表达朋友之情的唐诗名篇,非常质朴。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饮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河,世事两茫 茫。

我每次读这首诗,都觉得这里头的感情,就像好酒一样,味长而美。古人评这首诗:“语语从肺腑流出”。用 我们今天的话来说,真是写得掏心掏肺的。第一句“人生不相见”五个字,朴素得不得了,像聊天拉家常,又厚实得不得了。在茫茫宇宙背景中,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聚散,太不容易了。“今夕”两句,如歌如叹,又随意又深情。“少壮”四句,全是老友重逢的普通人情。“惊呼”两字,写得神情活现,一片童真,一点都没有主客的隔阂。“昔别”四句,场面气氛非常真切,我们今天读来,就像我们的老同学的子女,在叫我们一声伯伯叔叔的时候,我们忽然就感觉到了生命的流逝,人生的短暂。“怡然”这两个字,何等的真诚,何等的古道!老辈与小辈之间,再也没有客气。接下来就是酒浆、春韭、黄粱饭,就是比 十觞还要浓、穿过万水千山的情义。再看杜甫的另一首写乱世回家的小诗: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嘘唏。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 寐。

诗人杜甫从千里之外的豺狼世界,终于逃脱出来,终于到家了,那黄昏的晚霞、村头的日脚,柴门的喜鹊,都充满了真切动人的人性世界回归的意味。妻子见到亲人,又是惊叹,又是伤心落泪。更重要的是,左邻四舍,也都爬满了墙头,一起感叹唏嘘,一起伤心落泪,共 同分享此时此刻人伦的歆幸。

这首诗最后两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把夫妻的相聚之美妙,写得胜过神仙的遇合。我再没有看到诗歌里写夫妻相聚写得比这更好的了。这里不仅有诗人对女性的在情在义,不仅有对于在艰难人生挣扎中尝尽苦味的女性的体贴,而且写出了苦尽之后的夫 妇间相濡以沫的温馨。

唐诗是天才情种必读书

唐诗一提起女性,就有一种多情多义,就有一种温馨体贴。唐诗绝不是大男子主义,也绝不是轻薄浪子。常常有一种多情多义的心灵,常存一种对女性的同情爱慕关心思念的心灵,就是富于人性优美的心灵。唐诗 就是这样充满着人情味。

再以唐诗写女性为例。唐诗一提起女性,就有一种多情多义,就有一种温馨体贴。唐诗绝不是大男子主义,也绝不是轻薄浪子。女性与山水,乃是千年来中国诗人在专制制度下舒展精神自由的两大乐土!而唐诗的骨子里是尊重女性的。大家都知道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那其实是最无奈的自嘲:“才人不得见重于时之意,读来但见其傲兀不平之志”。杜牧尽管是风流倜傥的才人,也曾经与一位女子深宵话别,难分难舍,写下“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样深情的诗句,这哪里是后代的浮艳轻佻之作能比得上的!写闺妇的诗我最喜欢王昌龄的名篇:“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将夫婿觅封侯。”写少妇的怀春,替女性唱出情感饥渴与心灵苦闷的心声。我们想一想:如果不是唐诗善于站在女性的立场上说话,哪里会将女性的基本幸福,看得比封侯还要重要?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当她刚与梦中的辽西男人相会,就被一阵黄莺的叫声吵醒。思妇的心思情绪,当下可感。古人称这样的诗歌,真是一片神行。诗人的心,思妇的心,远方辽西男人的心,都连在一起,唐诗就是这样一个心心相通的世界。还有一首七绝,记不清是哪一位诗人写的了。“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枝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入得来?”在一个春天的清晨,忽然庭前梅花开花了。白玉堂的那个少女看在心里,又是惊喜又是感动,问了一个很痴呆气很女孩子气的问题:我女儿家的门一道一道关得好好的,你这个春色究竟是从哪里进来的?这少女怀春之心,诗人写之何其美好。这里共同精彩的是唐诗对于女性的心理竟如此体贴入微!所以这首诗听起来好像已经不是一位男性诗人写的,而仿佛是一位女子在那里自言自语。李白的名篇《玉阶怨》也是如此,“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一个女子深夜难眠,站在户外看月亮看了好久,一直到寒露侵身,回到屋里还是睡不着,还是隔着水晶帘望月,那一副眼神,真是写活了,有好多好多的心情意思,都在那玲珑望秋月的眼神里面。唐诗对于女性的同情、关切、体贴、理解,也都由这一眼神写活了。我们今天一读到这首诗,就会分明感觉到这个女性的心情,甚至她的神情动态,一千多年过去了,印象依然如此新鲜,这真是很奇怪的事情。所以说唐诗是不死的心灵,是永远的不麻木,永远的感动,永远的人心与 人心的相通。

唐诗写女性的名篇多得说不完。我们再回到杜甫,对远在长安月夜中的妻子的思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青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你看他对妻子独自寂寞的设身处地的同情,对美丽的妻子在月光中独自寂寞忧伤的想像,都是那样的温情美好。“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贫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表达诗人对一个可怜的无依无靠的隔壁老妇人的同情心、平等心、尊重心,以及在艰难人生中温厚的人情美。我们看李白是那样一个有公子气、飞扬跋扈的诗人,但是他在安徽时住在一个老太婆家里:“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千金散尽的诗人一下子变得那样迟疑、那样小心翼翼,全失平时的豪气。在艰苦的农家面前,诗人是完全平等的,他的 心就像月光那样的清朗温情。

李商隐的那些神秘的无题诗,中间总有美丽而多情的女子面影在晃动。李商隐写给妻子的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总有一种唱叹生情、一种低回反复、一种绻缱缠绵。总之,诗人无限温情的心,流注于亲人的心,超越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白居易 的《琵琶行》里,琵琶女为什么要有两次演奏呢?一次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次是“凄凄不似向前声”。为什么第二次结束的时候是“满座重闻皆掩泣”?因为第一次演奏是技术的、技巧的;而第二次则是心灵的,是白居易作词、琵琶女演奏,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交流。《长恨歌》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君王掩面看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呈示了一幅对比强烈的画面;一边是代表战争、代表权力、代表无情的历史的一头高大的骏马,而另一边是代表美、代表感性、代表柔情与弱者的蛾眉。我们会想到那个“江州司马春衫湿”的诗人,真的是一个大情种。而唐诗,正是属于情种的诗,毫无疑问,唐诗是天才情种必读书,常常有一种多情多义的心灵,常存一种对女性的同情爱慕关心思念的心灵,就是富于人性优美的心灵。中国文化中说大地的气质是女性气质,大地之气温暖地润泽万物,唐诗就是这样充满着阴阳交感的人情味,杨玉环虽然死了,唐明皇虽然死了,白乐天虽然也死了,但是那种宛转蛾眉的美却没有死,天长地久的绵绵长恨没有死,永远感动着后代,超越了战争与暴力,也超越了历史与政治。永远的痴男怨 女的性情天地,就是生生不息的不死的心灵。

打开唐诗奥秘的钥匙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奇迹。诗人张若虚仅以一首作品,跻身于文学大家的行列。闻一多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都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首名诗隐藏着一个大的秘密,谁破译了这个秘密,谁 就掌握了打开唐诗奥秘的钥匙。

在现代社会中保留一点唐诗精神,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语言艺术,而是回到唐人的梦,回到可以通而不隔的心,从爱女性、爱小孩、爱老人、爱孤苦无告者做起,人人都关心他人,人人都有意去点点滴滴地营造仁义 社会开始做起。

所以,结论是:尽才尽气、尽心尽情,正是唐诗整幅的特点。现在,有没有一首诗歌,可以把我上面所说的两个特点集中结合在一起,让我们读了它,就直观地理解到唐诗的美好呢?如果让我找一首,那就是《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奇迹。晚清的王闿运就感叹:“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人张若虚仅以一首作品,跻身于文学大家的行列,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相当罕见的。更重要的是这首诗解说的困难。闻一多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都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首名诗隐藏着一个大的秘密,谁破译了这个秘 密,谁就掌握了打开唐诗奥秘的钥匙。

全诗由九首七言绝句组成(每四句一换韵);九首可分为上四首、下五首两个部分;春、江、花、月、夜五字中,月字最重要。天上的月与人间的月,正是划分上下两部分的依据;第一部分:宇宙中的月亮。月代表着永恒超越的美;第二部分:人心中的月亮。月代表着永恒 普遍的爱;秘密:表面上看,全诗通过月亮的流行,将上下两部分组成一有机联系的整体,但是深层的精神内容,却是一种类似诗化的信仰:人心与自然的一幅大和 谐,人性与宇宙本性的相互成全。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海天地的宇宙图式)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沙白看不见。(无限透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有限宇宙无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永恒的美、永恒的爱美之心)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思妇代表爱心)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从女子心波流出)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爱心)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珍惜有限人生)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爱心的无 限辐射)(《春江花月夜》)

上半部分,那一波一波歌唱般的旋律与长卷般的春江月夜图,不仅呈现了月光的灵性、透明、美丽,更表现了春江月夜之美的神秘、永恒、无限。可是,我们面对那样的美,是几乎有些失望了。她几乎是那样的一种遥远仙界的事物,几乎是一种令人绝望的美丽。因为人生是多么有限、有缺点呀!然而戏剧性的转折发生了,下半部分开始,月光不再是那样空灵了,月光对人间有了流连顾念,月光从思妇的心波里脉脉流出:同样的万千情意、同样的纯洁无玷。尤其是诗的结尾,春尽、月沉,当黑夜与无边的海雾来临,在夜的深处,依然有月光如眸,向着迢迢远方之路凝眺,依然有月色脉脉,摇曳于江边树影中不胜温情,表达千古如斯的希望,与永不放弃的等待。这一份希望与不放弃,正是一种诗化的信仰表达。这一信仰的核心,即是人生虽有限却可以无限的哲思与爱心。其实闻一多早就极有识见地指出:“这首诗有强烈的宇宙意识,有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不仅是“少年式的憧憬”,更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精神在盛唐来临之际焕发出来的年轻的生命光华,是诗歌传统、儒家经典信念、佛家色空意境和民间文化集为一身,借诗人张若虚 之手弹出的一声妙响。唐诗是“以山水为教堂,以文字为智珠”。由此诗可以看出,珍视人间的美好,成全宇宙的大美,礼赞生命,礼赞自然,尽气尽才的精神,也是尽心尽情的精神,同时,心气与才情,又有着超越的根据,人心与自然同一美好、同一无限、同一充满无限美好的希望。这正是唐 诗中跃动的人文精神。

篇6: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论文

班级:专业选修课 成绩: 98.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咏蝉三绝不包括

1.0 分

A、虞世南的《蝉》 B、骆宾王的《咏蝉》 C、杜牧的《咏蝉》 D、我的答案:C 2

明代高棅将唐诗划分为几个时期

1.0 分

A、四 B、三 C、二 D、我的答案:A 3

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是

1.0 分

A、《切韵》 B、《韵律》 C、《音韵》 D、我的答案:A 4

能够充分表达李白愤世嫉俗的心理的诗作是

1.0 分

A、《蜀道难》 B、《静夜思》 C、《月下独酌》 D、我的答案:D 5

南方汉人生活在安逸富裕的生活环境中,他们的文化以什么为主

1.0 分 A、贵族化 B、民族化 C、平民化 D、我的答案:A 6

与李白等人相比,王维的诗歌里多了一定的

1.0 分

A、洒脱 B、气势 C、胸怀 D、我的答案:D 7

《将进酒》作者是谁?()

1.0 分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我的答案:C 8

古人用什么来比喻监察官的威严

1.0 分

A、天平B、柏台 C、尺子 D、我的答案:B 9

占据唐代文学三分之一的是

0.0 分

A、唐代小说 B、唐代诗歌 C、唐代小史 D、我的答案:B 10 卢照邻拜的老师不包括

1.0 分

A、张芳龄 B、王义方 C、曹宪 D、我的答案:A 11

“苍梧云”是什么之乡

1.0 分

A、鬼魂 B、农民 C、达官 D、我的答案:A 12

一般的唐诗选本里,是以谁作为唐代的第一个诗人

1.0 分

A、李白 B、王绩 C、杜甫 D、我的答案:B 13

南北朝南北分割,学术异流,当时人认为北学

1.0 分

A、精细 B、粗朴 C、简约 D、我的答案:B 14

对四杰风格的定性是

1.0 分

A、少年 B、晚年 C、壮年 D、我的答案:D 15

《将进酒》中的“陈王昔时宴平乐”的“陈王”指的是

1.0 分

A、曹丕 B、曹植 C、曹操 D、我的答案:B 16

声律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韵律,另一个是()

1.0 分

A、词律 B、段律 C、句律 D、我的答案:C 17

开元中诗人,下面哪一个不与其他三个齐名 1.0 分

A、岑参 B、王昌龄 C、高适 D、我的答案:A 18

“烽火照西京”的“烽火”渲染的是一种什么情况?

1.0 分

A、打仗 B、我军胜利 C、军情紧急 D、我的答案:C 19

名士文化传统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一种独立意识

1.0 分

A、传统王权 B、大家望族 C、老庄哲学 D、我的答案:A 20

“返景入深林”的“返景”指的是

1.0 分

A、归程 B、落日 C、晚上 D、我的答案:B 21

名士文化传统在弘扬个性价值的同时也逐渐淡化了那个学派的社会意识

1.0 分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我的答案:B 22

“人日”指的是古代正月前面七天的第几天

1.0 分

A、五 B、四 C、七 D、我的答案:C 23

四杰在性格上都有一种

1.0 分

A、独到性 B、叛逆性 C、屈服性 D、我的答案:B 24

705年,谁带人发动了政变

1.0 分 A、张易之 B、玄宗 C、张柬之 D、我的答案:C 25

宋代人特别讲究()之辩。

1.0 分

A、文明 B、思想 C、法律 D、我的答案:D 26

北人通过什么对南朝文风进行批判与压制

1.0 分

A、政治意识 B、武力 C、法律 D、我的答案:A 27

被称为李东川的诗人是

1.0 分

A、李白 B、李商隐 C、李欣 D、我的答案:C 28

在唐时代的东亚,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是

1.0 分

A、秦书 B、白话文 C、文言文 D、我的答案:D 29 高棅把诗人分成了几等

1.0 分

A、三 B、六 C、九 D、我的答案:C 30

支撑唐朝诗人力度和气派的核心在于诗人

1.0 分

A、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B、强烈的爱国情怀 C、强烈的政治热情 D、我的答案:C 31

玄宗采用什么制度管理军事

1.0 分

A、府兵制 B、募兵制 C、裁军制 D、我的答案:B 32

最早运用四声来写作诗歌的是在哪个时代

1.0 分

A、南史 B、陆厥 C、胡永明 D、我的答案:D 33

在《河岳英灵集》里面排名第一的诗人是

1.0 分

A、常建 B、王维 C、祖咏 D、我的答案:A 34

人们用什么来概括唐代独有的时代气质

1.0 分

A、疆域辽阔 B、物质资源丰富 C、精神文明建设 D、我的答案:D 35

杜甫在思想上是一个

1.0 分

A、正统的道家 B、正统的儒家

C、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者 D、我的答案:B 36

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倡导者是 1.0 分

A、宋之问 B、陈子昂 C、沈佺期 D、我的答案:B 37

李白到了京城后,因为不习惯京城和宫中的约束,去了哪里

1.0 分

A、梅园 B、关山 C、梁园 D、我的答案:C 38

李白立足道家的超然独立的人生趣味,表现了他对()的热爱

1.0 分

A、仙境 B、现实 C、圣贤 D、我的答案:D 39

什么时候,佛教开始全面走向中国化

1.0 分

A、武则天时代 B、唐太宗时代 C、唐玄宗时代 D、我的答案:A 40

御史台负责监察()。

1.0 分

A、宦官 B、廷尉 C、老百姓 D、我的答案:D 41

五乱中华的民族不包括

1.0 分

A、匈奴 B、鲜卑 C、氐 D、我的答案:D 42

武后是用什么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的

1.0 分

A、佛教 B、道教 C、儒教 D、我的答案:A 43

进士科考试是由谁主持的

1.0 分 A、户部 B、吏部 C、兵部 D、我的答案:D 44

对于“采薇”解释正确的是

1.0 分

A、表达一种隐居的状态 B、渴望人理解

C、找到人生伴侣的期盼 D、我的答案:A 45

唐中宗复位后奉召搜访骆宾王诗文的朝廷官员是

1.0 分

A、徐敬业 B、许敬宗 C、郗云卿 D、我的答案:C 46

古典诗歌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发展期

1.0 分

A、诗经 B、楚辞 C、建安 D、我的答案:C 47

入声字被分散到了()个音部里。

1.0 分

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我的答案:B 48 滕王阁是谁建的

1.0 分

A、李元霸 B、唐太宗 C、唐高祖 D、我的答案:D 49

下面哪一位是“吴中四士”之一

1.0 分

A、何春章 B、孔融 C、张栩 D、我的答案:D 50

《襄阳歌》写于李白居住在()的期间。

1.0 分

A、洛阳 B、西安 C、安落 D、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王昌龄的身世非常的坎坷

1.0 分

我的答案: √

虞世南是陈朝后裔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朝取代隋朝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1.0 分

我的答案: ×

陈子昂在监狱里被迫害致死

1.0 分 我的答案: √

四杰在学习宫体诗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其改造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朝的诗可以对当朝的事情直接批评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代盛世的到来,都是用鲜血换来的

1.0 分

我的答案: √

盛唐是从712年开始的

1.0 分

我的答案: √

《山中》是王勃的早年之作

1.0 分

我的答案: √ 10

李白不赞成叔齐伯夷的生活态度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代盛世里面影响最大的诗人是李白

1.0 分

我的答案: √

边塞诗在整体上带有一种浪漫的情怀

1.0 分

我的答案: √

王翰载入《全唐诗》的诗作有140首

1.0 分

我的答案: ×

杨炯有过真正的从军经历

1.0 分

我的答案: × 15

佛教是从汉朝末年来到中国

1.0 分

我的答案: √

四杰的一夜成名方式在当时具有偶像效应

1.0 分

我的答案: √

伯夷叔齐不满意商纣王的暴政,建议周朝用暴力灭了它

1.0 分

我的答案: ×

李白的诗歌以佛家为中心

1.0 分

我的答案: ×

盛唐气象是中国现代诗学对于民族历史的一种文化记忆

0.0 分

我的答案: √ 20

沈佺期在诗上更多的是划用古人的乐府

1.0 分

我的答案: √

武后朝没有战乱

1.0 分

我的答案: ×

四杰命运都特别悲惨,都没有得到善终

1.0 分

我的答案: ×

王绩爱喝酒

1.0 分

我的答案: √

折杨黄华都是雅俗同赏的曲子

1.0 分

我的答案: × 25

唐代是627年开国

1.0 分

我的答案: ×

《春江花月夜》作者沿用了游子诗赋的题材,但是使用了全新的格调,以洗怨趣的浅俗

1.0 分

我的答案: √

《刘生》是杨炯写给自己的诗作

1.0 分

我的答案: √

盛唐诗歌里除了一种自信外,还有一种自然的率真的生活情趣

1.0 分

我的答案: √

李世民20岁开始跟着太祖打江山

1.0 分

我的答案: × 30

沈宋是以精致的内容确定了唐诗的繁荣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代的文化是比较开放的

1.0 分

我的答案: √

四杰的诗歌里面并没有行使年轻人那种宣泄的权力

1.0 分

我的答案: ×

《春江花月夜》的题目是现代的乐府歌题

1.0 分

我的答案: ×

高适一生都在写边塞诗

1.0 分

我的答案: × 35

如今留下的关于四杰的文章都是赞扬他们的

1.0 分

我的答案: ×

交错率指的就是每一句之中平仄要错开

1.0 分

我的答案: ×

诗发展到唐诗为现代诗歌之最盛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代流行的边塞诗大多是为了表现功名只向马上取的一种报国心态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人的诗里面都有禅意

1.0 分

我的答案: × 40

隋唐前的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1.0 分

我的答案: √

岑参在15岁的时候就上书皇上的事迹

1.0 分

我的答案: ×

杜甫的家里非常穷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诗分期中的盛唐和历史分期的并不一致

1.0 分

我的答案: √

“复值接舆醉”中的“接舆”本来是指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在楚国遇到的一个狂人

1.0 分

我的答案: √ 45

在艺术上,李白极其复古

1.0 分

我的答案: √

真正的《唐韵》一直在读书人的视野里

1.0 分

我的答案: ×

“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指的就是唐朝达官贵人

1.0 分

我的答案: ×

李白傲岸独立的人格意志对世俗社会并没有冲撞力

1.0 分

我的答案: ×

格律的定型和科举考试密切相关

1.0 分

我的答案: √ 50

唐代人评价诗歌主要是看诗人描绘的自然景象的本领

1.0 分

上一篇:班会课培养核心素养下一篇:玉米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