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材料管理规程

2024-07-26

包装材料管理规程(共9篇)

篇1:包装材料管理规程

文件编号

包装材料使用

管理规程

颁发部门

技术质量部

总页码

生效日期

编制者

审核者

批准者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

A0

修订状态

第0次

分发

物料部

1.目的:建立包装材料的管理标规程,使仓库发料及车间领料规范进行。

2.范围:包装材料。

3.职责:包装材料设计人员,物料部采购、库房管理人员负责实施。

4.内容:

4.1

包装材料采购、验收及入库。

4.1.1

内包装材料(直接接触产品)的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质量标准

及行业标准,并保证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在有效期内保持产品无菌,以及在包装、运输、储存和使用时不会对无菌医疗器械进行污染,必要时进行确认。

4.1.2

非直接接触产品的外包装材料除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外,其规格、尺

寸、文字装璜等也应遵循有关规定。

4.1.3

包材的采购也应在定点厂家采购。

4.1.4

包装材料到货后,先由库房人员对其外观(包括尺寸、式样、颜色、有无污染、破损)

进行检测,凡不符合要求的,点数封存。合格品由仓库保管员按货物凭证进行品名、规格、数量验收,无误后贮于待验区,用黄色(代表待检)绳围住,挂黄色“待检”标志。

4.1.5

仓库保管员应及时填写请验单,交技术质量部抽样检查。

4.1.6

检验不合格的包装材料依不合格品管理规程处理。

4.1.7

检验合格的包装材料由仓库保管员将技术质量部发放的包装材料合格证放到货位卡上,并办理相关的入库手续。

4.2

包材的贮存。

4.2.1合格与不合格包装材料分类存放并明显标识。

4.2.2

入库的包装材料要按品种、规格,分类存放,并应分类入帐。

4.2.3包装材料一定要放置在垫板上或货架上,防潮防霉,库房应有通风装

置,应防止霉变、水渍、虫蛀、鼠咬等。

4.3

包材的运输:包材的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防护材料的完整性,防止雨淋、暴晒等。

4.4

包装材料的使用及发放:

4.4.1

包装材料发放原则:

4.4.1.1

包装材料的发放必须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应整批

发放使用。库管员应认真清点核对发放物料的品名、规格、流水号、数量、与需料送料单一致,并签名验收。

4.4.1.2

包装材料的发放凭质量部QA包装材料合格证和生产部包装材料需

料送料单限额发放,印有本公司品名、商标等标志的包装材料和标签发放,按标签管理办法执行。

4.4.1.3

每次发料后,库管员要在库存货位卡上和台帐上填清货物去向、结

存情况。拆散包装的包装材料应立即包裹好,贴好标签。发料时应复核存量,如有差错,应查明原因,并报QA处理后,方可继续发料。

4.4.1.4

仓库保管员按包装指令单备料,按包装指令单和领料单发料。发料人、领料人均应在领料单上签名。

4.4.1.5

车间剩余不用的包装材料退库时,应清洁完整,经仓库保管员核对无误后,由车间填写退库

清单。

4.4.2

包装材料发放操作规程:

4.3.2.1

仓库应按生产部下达的包装指令单,对车间领用包装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负责备料,做到按计划限额发料。

4.4.2.2

车间领料人对照包装材料质量制度和标签、说明书样张进行核对,仓库保管员和领料人均应在领料单上签字。

4.4.2.3

车间物料核算员根据生产计划对某一制剂经化验合格后,需进行包

装前开具该制剂的包装领料单,该单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包装物批量、各包装材料的名称、用量。一式二份交生产部负责人复核并签名。

4.4.2.4由生产部负责人交QA审核,QA逐项审核,审核后交质量部负责人

复核审定。先后签名,审核工作应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

4.4.2.5

经上述审核后,QA将包装材料领料单退回车间。车间物料管理员

将一份送到仓库,一份留存,作为领料的依据。

4.4.2.6

库管员收到包装需料送料单后与车间物料管理员联系约定时间,一

次分批送料至车间。

4.4.2.7

库管员按领料单的批准物料及数量,在送料前将应发物料外面清洁后放在垫仓板上(用吸尘器吸去灰尘),以清洁的塑料布盖严,用小车送到车间的包装收料区。内包装材料送至缓冲间,通知生产部接收。外包装材料送至包装间门口,移入包装操作间垫板,由生产部接收。

4.4.2.8

车间主任按照经审核的包装领料单逐项清点物料,核对品名、数量及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在领料上签字,将仓库联退回库管员存档,车间操作工除去外包装后移入洁净区专用托盘,由操作工将包装材料移至车间指定区域保存。外包装及仓库垫板由仓库送料员退回仓库处理。

4.4.2.9

包装过程中因损耗、计量不足等原因,车间物料核算员按领料手续

补领。

4.5.包装材料的退库和销毁:

4.5.1

对于未使用完的包装材料,依相应的规程退回库房,由库房办理退库

手续并记录,主要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退库原因、是否或继续使用等。

4.5.2

对于不能使用的包装材料应由库房依不合格品管理规程销毁处理。

4.6

技术质量部对包装材料贮存、运输及使用进行监督。

篇2:包装材料管理规程

材料仓库管理规程

一、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物资入库验收、工作职责、物资保管、等管理内容。本制度中的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和配件等。

二、物资的入库与验收:

1.物资到库,仓库管理员必须凭送货单、物资采购申请单或相关资料办理入库手续。2.进库物资必须由仓库管理员会同采购申请部门共同检验,经验证合格后,方可入库。

三、仓库工作责职:

1.在公司财务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落实做好仓库物资的管理工作。

2.负责对材料的验收入库、堆放、保管、出库工作,分类堆放,标识清晰,防止材料堆放混乱,对易受潮霉变的包装材料应堆放通风干燥区域。

3.做好材料入库的报表工作,要求字迹清晰、台帐完整、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严格控制材料仓库库存量,定期对存货进行分类整理,对较长时间未动的材料应编制报表报公司采购部门,以便节省采购成本。

4.仓库管管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做好仓库6S管理工作,提高素质,避免工作中发生不必要的失误。

四、物资的保管:

1.负责对材料的巡检、定期进行盘点、整理工作,做到安全、整洁、规范、防火、防霉变。

2.进仓物资做到先进先出的原则,露天堆放的物资,要定期查看,核实。

3.公司相关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仓库的帐、卡、物进行检查,对库容、文明卫生进行检查。

编制:

批准:

篇3:包装材料管理规程

1 标准的编制过程

上世纪90年代, 我国水泥预分解窑正值发展初期, 当时影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 除了国产化的主机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尚有待攻关改进外, 国内耐火材料的品种、质量及工艺技术管理和窑操人员的技术掌握也是影响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优势发挥的重要原因。业内人士对新型干法窑用耐火材料的应用要求、受到哪些生产工艺条件和设备的影响、怎样的质量才算合格、窑衬的设计施工和应用方法、如何保证窑衬的正常使用寿命等都没有统一的认识, 也没有相关的标准可以借鉴。为了推动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应用, 尽快实现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达产达标, 原国家建材局组织一批业内专家编撰了《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使用规程》试行本, 其内容主要是借鉴国外先进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生产商的操作手册, 并结合我国当时业内的现状所编, 虽算不上是标准却对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工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进入21世纪,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预分解窑熟料产量增长了40余倍, 窑的规模大幅度提高, 工业废物消纳量大量增加, 有害物排放限制值逐步严格。随着水泥窑用耐火材料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所承受的热、热化学、热机械应力大幅增高, 对耐火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而促进了我国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的技术进步, 如今在品种、性能、使用、维护等方面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了落实水泥工业“十二五”规划, 亟需根据我国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技术进步和水泥企业的实践经验制定一部对我国21世纪水泥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使用规程》。下面就目前水泥窑用耐火材料与上世纪90年代的差别, 阐述制定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使用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 水泥回转窑系统用耐火材料承受的工况差别

窑的规格和产能变化: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产最大预分解窑规格为ϕ4m×60m, 2000t/d级, 该窑产量现已提高至3000t/d级。国内目前最大窑规格为ϕ6m×96m, 12000t/d, 这意味着窑内耐火材料衬里所承受的热机械应力大幅增加。

原燃料性能变化:90年代我国水泥工业主要使用低碱、硫、氯的原料, 少量使用一些低碱、硫、氯的工业废料作原料, 目前, 我国水泥工业大量使用含碱、硫、氯的工业废物作原燃料, 相应增加了回转窑系统耐火衬里的化学应力。90年代水泥回转窑燃料主要为烟煤, 挥发分一般控制在20%~30%, 全硫含量低于2%。随着燃料价格大幅上涨, 水泥工业大量使用挥发分低于10%、含硫量约3%的燃料, 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火焰集中及碱硫循环, 对耐火材料提出较高的抗热化学需求。

熟料质量变化:从2000年开始, 我国熟料检测标准与国际接轨, 熟料煅烧温度从90年代平均低于1360℃提高至1400℃左右, 熟料煅烧温度的提高, 必然带来熟料强度的增长。十二五期间, 随着水泥标号的进一步提高, 熟料质量须进一步提高, 熟料煅烧温度近期可能接近工业化国家的水平。

2.2 耐火材料品种差别

90年代初期, 大中型预分解窑使用的碱性砖几乎全部进口, 主要为镁铬砖和无铬的镁铝尖晶石砖。镁铬砖的铬含量较高, 尖晶石砖只能满足当时的工况条件, 产品性能较低。发展至今, 一些国产镁铬砖的含铬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镁铝尖晶石的抗热化学侵蚀及性能稳定性均有大幅提高。

90年代初期开始推广使用特种高铝质抗剥落砖, 现在这类砖和硅莫系列砖正在大量应用, 部分性能优良的衬砖已用于回转窑内碱性砖使用部位, 大幅降低了筒体表面温度。

90年初期开始应用性能优良的低水泥耐火浇注料、硅酸钙板, 而目前满足不同工况的不同品种的低水泥耐火浇注料及硅酸钙板已广泛应用于水泥回转窑系统装备上。

2.3 衬里结构的差别

90年代初期, 水泥回转窑系统耐火衬里主要为耐火砖结构, 约占总量的85%以上, 随着低水泥耐火浇注料的推广应用, 耐火砖结构已降至50%以下。耐火砖外形尺寸精度大为提高, 衬里结构托砖板间距从<2m提升至3m, 托砖板与托砖已发展为密闭结构。耐火浇注料锚固钉从单一Y型发展为各种型式, 材料已从单一金属发展为金属和非金属。

90年代初期, 硅酸钙板等隔热材料正待推广, 衬里厚度一般超过300mm (高温部位400mm) , 单位熟料衬里重量>1t耐火材料/t/d, 单位熟料筒体散热损失一般为≈418kJ/kg。目前衬里厚度一般为230mm, 单位熟料衬里重量0.6~0.75t耐火材料/t/d, 单用与维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大型预分解窑的砖耗大幅降低, 较好的约300g/t熟料, 先进的低于200g/t, 回转窑的检修周期超过12个月, 一些生产数据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现在, 绝大多数企业已明确了耐火材料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重视生料、熟料的成分与细度, 燃烧器的正确使用, 回转窑系统耐火材料的升温与冷却控制, 检修、停窑的控制, 运行中耐火材料的监控与窑皮的控制操作及回转窑装备运行中的控制等, 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 结语

篇4: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管理规程

摘要:在育肥饲养研究基础上,制定本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标准。标准对环境要求、牛舍建设、饲养管理技术、适时出栏、疾病防治、兽药的使用原则及卫生消毒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

关键词: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标准

中图分类号: S835.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49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奶公犊的留种比例极小,大批奶公犊只供肥育用。围绕着如何养好和充分利用奶公犊资源,出现了五花八门的饲养方法,效果参差不齐。清镇奶牛场为了去粗取精,在进行了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研究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制定了本技术操作规程。

1 标准规定

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的养殖环境、牛舍建设、饲养管理技术、出栏时机、疾病防治、卫生消毒、兽药的使用原则等。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清镇奶牛场对奶公犊的养殖。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128《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NY/5126《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T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3 环境要求

奶公犊养殖基地要远离工业三废污染区域,基地要远离城市、公路和屠宰场,防止城市污水的污染和预防疾病的传播。其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88的要求,青饲料种植地的重金属含量要求要低于国家允许标准。

4 牛舍建设

4.1 犊牛舍选址

犊牛舍选址应在地势较高、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修建。在修建时必须对土壤进行翻新和消毒处理。

4.2 牛舍建造的基本要求

4.2.1 牛舍面积 一般在9~10平方米,门高1.8~2米,宽1~1.2米。

4.2.2 牛舍内壁及地面建设要求 牛舍内墙四周需用水泥打1.5米高的贴角线,牛舍要求混凝土打底,有4~5度的坡度,并建好防滑线。

4.2.3 牛床 牛床是牛采食和休息的地方,坚固耐用。成年牛每头占牛床位置长约1.8米,宽1.3米,牛床由前向后应有2~3度的坡度。

4.2.4 拴牛栏 拴牛栏位于牛栏及饲槽之间,栏架用钢管或角钢制作,高度为1.4~1.5米,固定焊牢。

4.2.5 饲槽 饲槽位于拴牛栏前。饲槽底面必须高于牛床前沿0.2~0.3米,内空宽度0.5米,槽底建成弧形;饲槽上面要设供水管和阀门;饲槽两端设排水孔。

4.2.6 喂料通道 喂料通道位于饲槽前面,通道宽1.5米。

4.2.7 排粪尿沟 粪尿沟最常见的是明沟,沟宽0.3~0.35米。为便于排水,应由中间向两边出水口(或一边向另一边出水口)有约6%的坡度,最浅处为0.05米,最深处不宜超过0.3米。

4.2.8 运动场 运动场应有1.5米的围墙,面积可根据土地条件确定,有条件的可大一点,无条件的可小一点。

5 饲养管理技术

5.1 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

初生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粘液,断脐,并排出脐内污物,然后用5%碘酒消毒,擦干牛体,进行称重,戴耳号。犊牛出生后1个小时内,必须吃到初乳,喂量应不少于1公斤。

5.2 育肥分期

育肥分为三个阶段,即犊牛期(0~6月龄)、育成期(7~12月龄)、肥育期(13~18月龄)。

5.2.1 犊牛期 采用低奶量、早期断奶的方法。犊牛l~7日龄,每头每日饲喂初乳5~6公斤,从8日龄开始饲喂常乳或代乳,并训练采食干草和犊牛料,1月龄左右犊牛能够正常吃草料,40日龄断奶饲喂法和41~180日龄饲喂法(见表1和表2)。

玉米68%、熟豆饼28%、骨粉1%、食盐1%、矿物质添加剂1%、多种维生素0.01%。

5.2.2 育成期 育成期采取舍饲育肥方法,粗饲料以黑麦草、青贮玉米、秸杆或杂草等为主,少量补给精料。育成期精料配方是:玉米58%、麸皮28%、熟豆粕11%、磷酸氢钙1%、食盐1%、预混料1%。预混料中含有徽量元素、复合多维和复合酶制剂。饲喂方法:采取控制饲料给量,利用小型铡切机械将青粗饲料切割成10厘米左右长短, 人工按比例拌和为简单的全混料投喂, 饲喂方式:每天饲喂2次,上午8~9点和晚间6~7点,自由饮水(见表3)。

5.2.3 肥育期 仍然采取舍饲育肥方法,蛋白质和维生素A的比例加强,提高精饲料比例。肥育期精料配方是:玉米54%,麸皮25%,熟豆粕18%,磷酸氢钙1%,食盐1%,预混料1%(见表4)。

6 适时出栏

奶公犊饲养18个月,体重达到500公斤左右即可出栏,此时的奶公犊肌肉丰满,膘情良好,是出栏及屠宰的最佳时机,若此时不出栏,虽采食量增加,但增重速度明显减慢。因此适时出栏可达到既降低成本又增加奶公犊育肥的经济效益。

7 疾病防治

疾病的诊疗应由动物防疫部门取得兽医行医许可证的人员负责。奶公犊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预防免疫,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使用。确需使用治疗用药的,需在畜牧兽医人员的指导下按NY/T 5125的要求执行,禁止使用未经兽药管理部门批准的兽药。允许使用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钙、磷、硒、钾等补充药、酸碱平衡药、体液补充药、电解质补充药、血容量补充药、抗贫血药、维生素类药,吸附药、泻药、润滑剂、酸化剂、局部止血药、收敛药和助消化药、微生态制剂。慎用作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兽药、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禁止使用催眠镇静药和肾上腺素等兽药。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依照《动物防疫法》规定执行。由动物疫病监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定期对牛群进行布病、结核病的检疫,定期对牛群进行驱虫。

8 卫生消毒

允许使用消毒防腐剂对饲养环境、厩舍和器具进行消毒,但不能使用酚类消毒剂。对牛舍、料、水槽进行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也可采用次氯酸盐、生石灰、氢氧化钠、高锰酸钾。

作者简介:金睿,硕士,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动物养殖教学与科研。

摘要:在育肥饲养研究基础上,制定本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标准。标准对环境要求、牛舍建设、饲养管理技术、适时出栏、疾病防治、兽药的使用原则及卫生消毒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

关键词: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标准

中图分类号: S835.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49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奶公犊的留种比例极小,大批奶公犊只供肥育用。围绕着如何养好和充分利用奶公犊资源,出现了五花八门的饲养方法,效果参差不齐。清镇奶牛场为了去粗取精,在进行了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研究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制定了本技术操作规程。

1 标准规定

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的养殖环境、牛舍建设、饲养管理技术、出栏时机、疾病防治、卫生消毒、兽药的使用原则等。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清镇奶牛场对奶公犊的养殖。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128《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NY/5126《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T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3 环境要求

奶公犊养殖基地要远离工业三废污染区域,基地要远离城市、公路和屠宰场,防止城市污水的污染和预防疾病的传播。其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88的要求,青饲料种植地的重金属含量要求要低于国家允许标准。

4 牛舍建设

4.1 犊牛舍选址

犊牛舍选址应在地势较高、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修建。在修建时必须对土壤进行翻新和消毒处理。

4.2 牛舍建造的基本要求

4.2.1 牛舍面积 一般在9~10平方米,门高1.8~2米,宽1~1.2米。

4.2.2 牛舍内壁及地面建设要求 牛舍内墙四周需用水泥打1.5米高的贴角线,牛舍要求混凝土打底,有4~5度的坡度,并建好防滑线。

4.2.3 牛床 牛床是牛采食和休息的地方,坚固耐用。成年牛每头占牛床位置长约1.8米,宽1.3米,牛床由前向后应有2~3度的坡度。

4.2.4 拴牛栏 拴牛栏位于牛栏及饲槽之间,栏架用钢管或角钢制作,高度为1.4~1.5米,固定焊牢。

4.2.5 饲槽 饲槽位于拴牛栏前。饲槽底面必须高于牛床前沿0.2~0.3米,内空宽度0.5米,槽底建成弧形;饲槽上面要设供水管和阀门;饲槽两端设排水孔。

4.2.6 喂料通道 喂料通道位于饲槽前面,通道宽1.5米。

4.2.7 排粪尿沟 粪尿沟最常见的是明沟,沟宽0.3~0.35米。为便于排水,应由中间向两边出水口(或一边向另一边出水口)有约6%的坡度,最浅处为0.05米,最深处不宜超过0.3米。

4.2.8 运动场 运动场应有1.5米的围墙,面积可根据土地条件确定,有条件的可大一点,无条件的可小一点。

5 饲养管理技术

5.1 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

初生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粘液,断脐,并排出脐内污物,然后用5%碘酒消毒,擦干牛体,进行称重,戴耳号。犊牛出生后1个小时内,必须吃到初乳,喂量应不少于1公斤。

5.2 育肥分期

育肥分为三个阶段,即犊牛期(0~6月龄)、育成期(7~12月龄)、肥育期(13~18月龄)。

5.2.1 犊牛期 采用低奶量、早期断奶的方法。犊牛l~7日龄,每头每日饲喂初乳5~6公斤,从8日龄开始饲喂常乳或代乳,并训练采食干草和犊牛料,1月龄左右犊牛能够正常吃草料,40日龄断奶饲喂法和41~180日龄饲喂法(见表1和表2)。

玉米68%、熟豆饼28%、骨粉1%、食盐1%、矿物质添加剂1%、多种维生素0.01%。

5.2.2 育成期 育成期采取舍饲育肥方法,粗饲料以黑麦草、青贮玉米、秸杆或杂草等为主,少量补给精料。育成期精料配方是:玉米58%、麸皮28%、熟豆粕11%、磷酸氢钙1%、食盐1%、预混料1%。预混料中含有徽量元素、复合多维和复合酶制剂。饲喂方法:采取控制饲料给量,利用小型铡切机械将青粗饲料切割成10厘米左右长短, 人工按比例拌和为简单的全混料投喂, 饲喂方式:每天饲喂2次,上午8~9点和晚间6~7点,自由饮水(见表3)。

5.2.3 肥育期 仍然采取舍饲育肥方法,蛋白质和维生素A的比例加强,提高精饲料比例。肥育期精料配方是:玉米54%,麸皮25%,熟豆粕18%,磷酸氢钙1%,食盐1%,预混料1%(见表4)。

6 适时出栏

奶公犊饲养18个月,体重达到500公斤左右即可出栏,此时的奶公犊肌肉丰满,膘情良好,是出栏及屠宰的最佳时机,若此时不出栏,虽采食量增加,但增重速度明显减慢。因此适时出栏可达到既降低成本又增加奶公犊育肥的经济效益。

7 疾病防治

疾病的诊疗应由动物防疫部门取得兽医行医许可证的人员负责。奶公犊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预防免疫,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使用。确需使用治疗用药的,需在畜牧兽医人员的指导下按NY/T 5125的要求执行,禁止使用未经兽药管理部门批准的兽药。允许使用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钙、磷、硒、钾等补充药、酸碱平衡药、体液补充药、电解质补充药、血容量补充药、抗贫血药、维生素类药,吸附药、泻药、润滑剂、酸化剂、局部止血药、收敛药和助消化药、微生态制剂。慎用作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兽药、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禁止使用催眠镇静药和肾上腺素等兽药。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依照《动物防疫法》规定执行。由动物疫病监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定期对牛群进行布病、结核病的检疫,定期对牛群进行驱虫。

8 卫生消毒

允许使用消毒防腐剂对饲养环境、厩舍和器具进行消毒,但不能使用酚类消毒剂。对牛舍、料、水槽进行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也可采用次氯酸盐、生石灰、氢氧化钠、高锰酸钾。

作者简介:金睿,硕士,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动物养殖教学与科研。

摘要:在育肥饲养研究基础上,制定本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标准。标准对环境要求、牛舍建设、饲养管理技术、适时出栏、疾病防治、兽药的使用原则及卫生消毒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

关键词: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标准

中图分类号: S835.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49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奶公犊的留种比例极小,大批奶公犊只供肥育用。围绕着如何养好和充分利用奶公犊资源,出现了五花八门的饲养方法,效果参差不齐。清镇奶牛场为了去粗取精,在进行了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研究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制定了本技术操作规程。

1 标准规定

奶公犊快速育肥饲养的养殖环境、牛舍建设、饲养管理技术、出栏时机、疾病防治、卫生消毒、兽药的使用原则等。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清镇奶牛场对奶公犊的养殖。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128《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NY/5126《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T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3 环境要求

奶公犊养殖基地要远离工业三废污染区域,基地要远离城市、公路和屠宰场,防止城市污水的污染和预防疾病的传播。其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88的要求,青饲料种植地的重金属含量要求要低于国家允许标准。

4 牛舍建设

4.1 犊牛舍选址

犊牛舍选址应在地势较高、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修建。在修建时必须对土壤进行翻新和消毒处理。

4.2 牛舍建造的基本要求

4.2.1 牛舍面积 一般在9~10平方米,门高1.8~2米,宽1~1.2米。

4.2.2 牛舍内壁及地面建设要求 牛舍内墙四周需用水泥打1.5米高的贴角线,牛舍要求混凝土打底,有4~5度的坡度,并建好防滑线。

4.2.3 牛床 牛床是牛采食和休息的地方,坚固耐用。成年牛每头占牛床位置长约1.8米,宽1.3米,牛床由前向后应有2~3度的坡度。

4.2.4 拴牛栏 拴牛栏位于牛栏及饲槽之间,栏架用钢管或角钢制作,高度为1.4~1.5米,固定焊牢。

4.2.5 饲槽 饲槽位于拴牛栏前。饲槽底面必须高于牛床前沿0.2~0.3米,内空宽度0.5米,槽底建成弧形;饲槽上面要设供水管和阀门;饲槽两端设排水孔。

4.2.6 喂料通道 喂料通道位于饲槽前面,通道宽1.5米。

4.2.7 排粪尿沟 粪尿沟最常见的是明沟,沟宽0.3~0.35米。为便于排水,应由中间向两边出水口(或一边向另一边出水口)有约6%的坡度,最浅处为0.05米,最深处不宜超过0.3米。

4.2.8 运动场 运动场应有1.5米的围墙,面积可根据土地条件确定,有条件的可大一点,无条件的可小一点。

5 饲养管理技术

5.1 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

初生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粘液,断脐,并排出脐内污物,然后用5%碘酒消毒,擦干牛体,进行称重,戴耳号。犊牛出生后1个小时内,必须吃到初乳,喂量应不少于1公斤。

5.2 育肥分期

育肥分为三个阶段,即犊牛期(0~6月龄)、育成期(7~12月龄)、肥育期(13~18月龄)。

5.2.1 犊牛期 采用低奶量、早期断奶的方法。犊牛l~7日龄,每头每日饲喂初乳5~6公斤,从8日龄开始饲喂常乳或代乳,并训练采食干草和犊牛料,1月龄左右犊牛能够正常吃草料,40日龄断奶饲喂法和41~180日龄饲喂法(见表1和表2)。

玉米68%、熟豆饼28%、骨粉1%、食盐1%、矿物质添加剂1%、多种维生素0.01%。

5.2.2 育成期 育成期采取舍饲育肥方法,粗饲料以黑麦草、青贮玉米、秸杆或杂草等为主,少量补给精料。育成期精料配方是:玉米58%、麸皮28%、熟豆粕11%、磷酸氢钙1%、食盐1%、预混料1%。预混料中含有徽量元素、复合多维和复合酶制剂。饲喂方法:采取控制饲料给量,利用小型铡切机械将青粗饲料切割成10厘米左右长短, 人工按比例拌和为简单的全混料投喂, 饲喂方式:每天饲喂2次,上午8~9点和晚间6~7点,自由饮水(见表3)。

5.2.3 肥育期 仍然采取舍饲育肥方法,蛋白质和维生素A的比例加强,提高精饲料比例。肥育期精料配方是:玉米54%,麸皮25%,熟豆粕18%,磷酸氢钙1%,食盐1%,预混料1%(见表4)。

6 适时出栏

奶公犊饲养18个月,体重达到500公斤左右即可出栏,此时的奶公犊肌肉丰满,膘情良好,是出栏及屠宰的最佳时机,若此时不出栏,虽采食量增加,但增重速度明显减慢。因此适时出栏可达到既降低成本又增加奶公犊育肥的经济效益。

7 疾病防治

疾病的诊疗应由动物防疫部门取得兽医行医许可证的人员负责。奶公犊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预防免疫,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使用。确需使用治疗用药的,需在畜牧兽医人员的指导下按NY/T 5125的要求执行,禁止使用未经兽药管理部门批准的兽药。允许使用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钙、磷、硒、钾等补充药、酸碱平衡药、体液补充药、电解质补充药、血容量补充药、抗贫血药、维生素类药,吸附药、泻药、润滑剂、酸化剂、局部止血药、收敛药和助消化药、微生态制剂。慎用作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兽药、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禁止使用催眠镇静药和肾上腺素等兽药。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依照《动物防疫法》规定执行。由动物疫病监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定期对牛群进行布病、结核病的检疫,定期对牛群进行驱虫。

8 卫生消毒

允许使用消毒防腐剂对饲养环境、厩舍和器具进行消毒,但不能使用酚类消毒剂。对牛舍、料、水槽进行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也可采用次氯酸盐、生石灰、氢氧化钠、高锰酸钾。

篇5:维修材料管理制度规程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为加强维修材料的管理,使维修材料在维修过程中得到合理的使用,避免材料的浪费,特制订本规定。1.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服务中心维修材料的管理。

2.职责

2.1采购员根据工程维修部的材料计划单采购材料,所采购的材料必须合乎维修使用的要求。

2.2仓库材料必须分类堆放,并做好材料入账登记,以便备查。

2.3发放材料时,材料保管员应审核维修单的项目要求,合理发放材料,作好签领记录。

2.4维修工领到材料后,必须如实按申报单使用,维修完毕后将实际耗用材料的名称及数量,填报进维修单,并要求住户签证,对未用完的材料必须退还材料。

2.5材料保管员必须对材料的出、入库负责,不能私自转卖材料,不能将材料转送给他人,一经查实,按情节给予罚款或辞退处理。

2.6工程维修部经理每周要对维修过的住户进行材料的使用抽查回访,检核材料使用情况,回访中如发现维修工虚报领取材料,必须向主任及上级领导汇报,按其情节轻重将给予罚款、警告或辞退处理。

3.工作程序

3.1 机电检修、运行材料计划由班组技术员根据实际需要编制,上报服务中心主任审核,工程部经理复审,工程部经理批准后由公司材料员汇总安排采购。

3.2机电组大、小修、技改工程计划由专业工程师安排班组技术员上报所需材料,专业工程师统一编写,工程部经理批准,公司总经理审阅后,报公司材料员安排采购。

篇6:包装材料管理规程

1. 气温不得超过32℃.

2. 暴雨雷电天气不得插引。

3. 高温期间,节日期间,及政策性期间不得插引。

二、人员要求

1、必须年满18周岁

2、必须穿带全棉或阻燃衣裤,柔底平根鞋,防护口罩,防护帽

三、操作工操作步骤

更衣入库触摸防静电装置检查机械、工具是否符合要求领料粉碎打包清理机械工具和工房下班

四、其它安全要求

1、粉碎前后须经筛选,筛选时不得使用铁筐等产生火花的工具

2、原材料只能分机单独进行粉碎,敏感度高的物料应单击粉碎

3、机械粉碎物料应注意事项

A、粉碎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认真清扫灰尘

B、必须远离机房操作,人员未离开机房,严禁开机

C、出料时必须停机断电

D、换料和出料时应停机十分钟

E、通风散热,防止灰尘浓度超标

F、机械有故障时,应停机十分钟,清理所有药物,用水冲洗后方可进行维修

G、物料粉碎时严禁物料泡沫外溢

篇7:包装材料管理规程

编码:GMPC-CC-012

制订: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生效日期:

颁发部门:仓储部

分发部门:市场部、生产车间、品管部

目的:建立标签、使用说明书及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包装物管理规程加强其管理,防止差错、混淆和流失。

适用范围:标签、使用说明书及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包装物

责任:仓管员、生产车间领料人员、包材管理员和质量部相关人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规程: 关键词定义

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包装物——系指阴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小盒、中盒、封口签、铝箔以及合格证(装箱单)等需计数管理的药品包装材料,以下称“标签类包材”。2 验收入库

2.1 来货应标有物料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及供货单位,并有检验报告单或合格证。2.2 “标签类包装”进库,仓管员根据购货合同核对名称、规格、批号,并对来料进行抽查核对数量应正确。

2.3 仓管员检查外包装应无受潮、破损、污染,物料标签完好。

2.4 仓管员按本公司制定的包装材料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并以包装材料标准样稿核对实样。2.5 验收合格后,仓管员将标签放入专柜保存;说明书及印有与标签内同相同的包装物移入专库(区)存放,挂黄色待验状态袋,袋内装正确填写的“物料货位卡”,填写“物料验收清洁外包记录”,并及时填写“样品检验传递卡”并送验。2.6 质量部按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后出具检验报告书、“合格证”或“不合格”。2.7 检验合格的标签、说明书及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包装物分别转移至不合格标签专柜或不合格包材专库(区),同时挂红色不合格状态袋,袋内方正确填写的“物料货位卡”,并填写“不合格物料台帐”。3 储存保管

标签类包材按品种、规格、专柜(区)存放、专人管理、上锁保管,并做到帐、物、卡相符。4 发放的原则

4.1.1 未收到标签类包材的检验合格报告单,仓管员不得发放。4.1.2 发料时必须执行按批号顺序“先进先出”的原则。4.2 发放及领取的依据

4.2.1 生产车间包材管理员根据生产进度,批包装指令、物料消耗定额,预算标签类包材的数量填制“出库单”。

4.2.2 仓管员凭生产部下达的月产品计划、月材料消耗定额,以及车间下达的生产计划,按出库单发料。

4.3 发放及领料的复核

4.3.1 发料前,仓管员认真审核生产部填写制的出库单上的品名、规格、代码、批号及数量应无误。

4.3.2 在生产车间领料人员与仓管员双方复核品名、规格、代码、批号及数量,无误后,由双方在出库单上签名,第一联仓管员留存;第二联交财务部;第三联交生产车间统计员,第四联交生产车间包材管理员。

4.3.3 大宗包材首次发放时,仓管员需将检验报告单同时交生产车间包材管理员。4.3.4 发料时,仓管员应及时填写“物料货位卡”。

4.3.5 领料人员将所领取的包装材料交生产车间包材管理员验收,并核对品名、规格、批号、版本、数量。

4.3.6 经检查确认无误的标签类包材由领料人员对其进行脱外包处理后移入生产车间标签类包材专用储存间。5 使用

5.1 标签类包材,包材管理员根据批包装指令,按实际需要量计数发放,并由领料人和发料人员共同复核数量。

5.2 使用标签类包材的生产工序,应在批包装记录中记录中记录具体的使用情况,核实领用数应与使用数、剩余数、残损数之和相符;否则应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释,并确认无潜在质量事故。

5.3 标签类包材不得改作它用或涂改后再用。

5.4 生产车间包装工序不能使用及剩余的印有批号的标签类包材,应指定专人在QA监督下及时进行销毁,并在批包装记录中的指定栏目内做好销毁记录和双方签名。6 标签、使用说明书的印刷模板的管理 6.1 再用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印刷模版由本公司与印刷厂家签订使用及管理合同,防止标签、使用说明书的外流。

篇8:发酵床养鸭管理规程

1 整体饲养流程

1.1 整体流程

商品鸭苗引进 (1~3日龄) →育雏 (1~2周龄) →育成 (3~4周龄) →成鸭 (5~6周龄) →出栏 (整个流程为35~40d左右) 。

1.2 饲养规模

饲养场每批次以3~5万只为适, 额定为3000~5000只/人, 农户单批以5000~10000只。

1.3 消毒及整理

每批次完后, 间隔5~7d, 主要工作是对周边用消毒药水和石灰进行一次处理, 对发酵床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翻 (以便以后进雏后能充分发酵) , 并整理发酵床, 打扫鸭栏灰尘卫生及周边地带沟渠的卫生, 检修饮水器、水箱、管道、沟渠等。

1.4 发酵床养鸭优势

肉鸭出笼体重2.8kg左右, 采用发酵床规模养殖比传统养殖方式出栏肉鸭增重0.5kg左右。

2 具体饲养流程

2.1 育雏期的日常管理

2.1.1 做好保温

育雏室的温度是否合适, 需观察雏鸭的动态。雏鸭散开, 没有怪叫声, 说明温度适宜;雏鸭缩颈耸翅, 互相堆挤靠近热源处, 发出“吱吱”的尖叫声, 说明温度太低;雏鸭远离热源, 张嘴喘气, 张开翅膀, 饮水量增加, 则说明温度太高。

2.1.2 及时分群, 严防扎堆

育雏时要按大小、强弱、年龄等分为若干个小群, 每群300~500只, 以便于喂食和管理。以后每隔1周调整1次。育雏期间要防止雏鸭互相堆挤, 10日龄以内最重要, 稍不注意, 轻则全身“湿毛”, 重则窒息而亡。若出现扎堆, 要及时分开。分堆与保温工作可结合进行。

2.2 育肥过渡期的日常管理

2.2.1 脱温转群

转群前3~5d打开门窗, 使雏鸭逐步适应外界气温, 若遇外界气温较低或气温变化不定时, 应推迟脱温日龄。从转群 (转群必须空腹进行) 前1d起, 最好在饲料中增加多种维生素或抗应激电解质, 以防转群时的应激影响, 直到鸭群转群后采食正常为止。

2.2.2 及时分群

在脱温转群时, 应按强弱、大小分群饲养, 每群的数量以控制在200~250只为宜, 发酵床肉鸭养殖密度为5~6只/m2PP。对体质较差、体重偏轻的鸭, 应单独给予补充营养, 使其后期迅速生长发育, 保证出栏时的体重要求。

2.2.3 更换饲粮

4周龄起换用肉鸭育肥期的饲粮, 即适当降低粗蛋白质水平, 提高能量水平。但要注意, 饲粮更换要有一个过渡阶段。

2.3 育肥期的日常管理

篇9:浅谈螺杆泵维护与管理规程

【关键词】螺杆泵、管理、泵井、维护

【中图分类号】 TE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13-02

前言

为了保证螺杆泵采油井正常生产,延长螺杆泵机组的使用寿命和适应螺杆泵采油井管理的需要,需要增加采油工的职责以及制定相应的螺杆泵井管理规程来保证螺杆泵的正常运转。

一、增加采油工职责

1)采油工必须掌握螺杆泵采油原理及地面减速装置的结构,了解螺杆泵井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方法,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取全取准生产资料,(包括产液量、产油量、产水量、油压、套压、回压、油气比、电机电流、热洗情况、转速、测试日期及动液面),对所管油井地下、地面情况、管柱结构及减速装置、泵、杆参数清楚。做到资料、报表填写整理及时准确。

3)严格执行岗位经济责任制,按时巡回检查,做到安全生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解决不了的问题立即上报小队、矿或下泵试验单位。

4)摸索合理的热洗清蜡周期,按制定的热洗清蜡制度进行热洗,严格控制好热洗排量和热洗温度,并在日报上填好记录。

5)认真搞好施工质量,发现下入不合格的管柱、杆柱、井下工具或不按照施工设计书进行施工时,有权向上级业务部门反映。

6)认真作好生产情况分析,应经常向小队提出增产挖潜措施和各种管理措施。

7)协助和配合好有关人员在机械采油井上的各种实验,积极做好新技术推广工作。

二、制定螺杆泵井标准,按标准进行工作

1)螺杆泵井试抽合格移交后由采油队负责管理,包括井场电气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保养。

2)按配产的规定,充分发挥油井生产能力,稳定生产,时效达到95%以上,螺杆泵机组工作状况良好,泵效达到60%以上。

3)油井记录,资料齐全准确。

4)油井管理做到三清、四无、五不漏。地面设备配件工具齐全完好,井下无落物。

5)做好地面减速装置,电控箱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到紧固、清洁、润滑、调整、减少机械振动,延长使用寿命。

6)作好热洗、加药、保温工作,做到安全无事故。

7)螺杆泵井的流压达到规定的范围。

8)每个岗位必须有两表:螺杆泵井日报表,配产表。

三、加强螺杆泵井的生产管理

1)螺杆泵井移交后由采油队负责管理,做好正常维护和保养,两天内要加密检查,注意螺杆泵的运行情况和电流变化。

2)大排量螺杆泵采用电流记录卡片的,更换要及时,每更换一次记录卡片都须填写井号、日期,并对准起始时间,停机必须注明原因。

3)螺杆泵正常运行后除特殊情况(如停电、更换盘根等)外,不允许随便停机,机组一旦出现故障自动停机时,采油工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在弄清故障原因之前,不允许擅自强行启动。

4)投产后的螺杆泵应在最低转速下运行,当液面稳定后,过载电流最高极限不允许超出正常运行的1.2倍,时间整定不大于10min,变转速后的方法同上。

5)开井启抽前必须先检查地面管线流程,然后启动机组,启动后至少观察10min以上。

6)经常观察减速箱的油面,每半年更换一次减速箱内齿轮油。

7)遇天气突变(下雪、下雨等)应加强检查,并采取措施严防雨水浸入变速箱及电器设备发生漏电现象,操作人员接近电器设备,应加注意,避免发生触电危险。

8)螺杆泵投产后,电源相序不得任意改动,若需停机重整定过载和时间时,待机组运转正常后才能离开现场。停机维修时,必须先做好相序标记。

9)变换转速时,要检查三角皮带的松紧度。

10)当人为或过载(停电)自动停机时,装于减速箱上的防反转装置可自动锁死抽油杆以防止抽油杆脱扣。检查人员可慢慢松开锁紧螺帽,使抽油杆贮存的扭矩释放,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11)抽油杆出现断杆或在不同深度脱扣,应上160kN以上吊车,用杆柱打捞器打捞,或根据吊重判断脱扣深度,当指重表稍有下降时,刹车正转抽油杆上扣对接,恢复正常生产。

12)确定螺杆泵井热洗周期,观察产液量变化,定期测动液面及观察电机电流变化,及时分析泵的工作状态。对不同的油井制定相应的热洗制度(同抽油机热洗井);对于无热洗流程,采用在空心杆内或环空加药、空心杆内下加热电缆解堵工艺措施。详见螺杆泵井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

四、制订螺杆泵井巡回检查制度

1)每8h必须上井检查一次,不正常井要加密检查。

2)上井必须带上常用工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小队、矿或主管技术部门汇报。

3)螺杆泵井巡回检查要求:先听,先看井口及减速箱,电控设备有无异常,按表螺杆泵井巡回检查表内容检查。

五、加强螺杆泵井取资料与管理

螺杆泵录取资料要达到九全九准:系指油压、套压、动液面(流压)、静液面(静压)、产量、转速、电流、油气比、原油含水化验资料全准。

1)油压、套压全准:正常情况下,油压、套压每天录取一次,特殊情况要加密观察,每月有25天以上(不得连续缺)压力资料为全,误差不超过规定误差界限为准。压力值应在使用压力表量程的1/3~2/3 的范围。压力表要按检定周期检定,并有保证其准确的措施。

2)产量全准,螺杆泵投产和调参后5天内天天量油,对措施井要求措施前2天,措施后5天内天天量油,以后每5天量油一次,每月必须有8次量油,对变化比较大的井,要加密量油次数。达到上述要求者,量油资料为全。用流量计量的井每次量油1~2小时,选用规定的不同直径分离器量油,每次要3~5次,取平均值;对于低产量井(产液量低于10m3/d),每次量油时间不少于2小时,产液在30m3/d以上,量油波动不超过±5%,产液在30 m3/d以下,量油波动不超过±2 m3/d,热洗井待热洗结束生产正常时量油。

3)原油含水化验资料全准:正常见水井每5天取样一次(与量油同日进行)进行含水化验分析,含水波动不超过±5% ;含水在40%以下,化验含水波动不超过±3%,超差必须重新取样, 找出波动原因。未见水油井每月取样一次。发现油井有含水痕迹后,每5天取样一次进行含水化验。取样时一律要求在井口取,先放空,见新鲜油后再取样,一筒样要分3次取完。

4)油气比全准:每月测气2次。对放套管气的井,测气前10天不得放套管气(套管气放进干线的井不在此限)。

5)动液面全准:根据油井产能,选泵确定合理转速,螺杆泵投产应在最低转速下抽汲井液,视液面波动调整转速直至合理沉没度300~500m。每变一次转速需2天测一次液面直至稳定,严防抽干烧泵。稳定后每半月测一次液面,并要求在同日内测产量。记录转速、电流、油压、套压等数据,液面资料由测试单位计算。

6)电流转速全准:正常情况下,电流每天录取一次,转速每3个月测一次,每月有25天以上资料为全。

7)静液面全准:每半年至一年测一次静液面。

8)螺杆泵试验井:新研制的螺杆泵下井试验,应由所属的采油队和科研单位共同管理录取资料,做好螺杆泵下井施工操作与正常管理的质量控制。

9)各采油厂采油队负责填写每口螺杆泵井的生产月报,并一试三份,在每月30日前分别送交采油厂和有关单位。

结束语

上一篇:我敬佩的人初二作文下一篇:电力工程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