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2024-07-14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共14篇)

篇1: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体现新课标思想:

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测量的实际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完成测量任务。培养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织学生测量长度,培养学生的.初步实践能力,巩固所学的米、厘米以及有关线段的认识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一些在生活中常遇到的有关长度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进一步巩固、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情感目标:增加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课前进行有关方面情况的了解,精心做好课上得组织工作,组织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进行有意义的活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填好统计表后,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米和厘米的认识了,也认识了线段,今天就要考验考验你们,看你们对于学过的知识是不是掌握了。

二、准备活动。

(一)自愿结合成组。(每组自己确定要测量的内容)

(二)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准备的测量工具是否准备齐。

(三)教师发给每组一张统计表,小组一起把统计表的表头填写完整。

三、实践活动。

(一)小组之间互相商量,进行分工。

(二)到各自要测量的目的地进行测量。

篇2: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统计的初步知识、1课时

教学要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表,会把数据填入表中,能根据表中得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学生已具备的认知水平:

已学习过分类与比较,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统计初步知识教学目的:

通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表,会把数据填入表中,能根据表中得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表,会把数据填入表中,能根据表中得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学导法,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学具,长正方体,圆柱、球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森林中要举办拔萝卜比赛,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进行拔萝卜比赛,想请同学们当裁判

二、引导

学习先数一数它们各拔了多少个萝卜,再将数据填入表里。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有序的填写统计表,出示水果图,观察有几类水果,分小组合作,给水果分类,再数一数水果的数量。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困

三、巩固练习

数一数他们各套中多少个圈?填在表里,提问题。填写统计表:分类可按形状分类,可按颜色分类。数一数各有几个?填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发散:生活中哪些地方

用到统计,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小结:学生对如何分类数数很熟,担不会提数学性质的问题。经老师提醒后会提出数学问题了。

教学板书:

小白兔 6个小灰兔 5个 一共(15)个小白兔拔的最多,小黑兔拔的最少,小白小黑兔4个兔比小黑兔多拔了(2)个

教学反思:

篇3: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2015 年4 月15 日, 笔者有幸被邀请参加 “2015 年上半年泰州市特级 (骨干) 教师 “牵手农村教育” 送教活动”, 观摩了苏科版 “§12.2 证明 (1) ” 课题的教学, 其中有一个片段:“议一议: 图1 中长方形草坪中间有1m宽的直道, 为了达到 “曲径通幽” 的效果, 现计划修改为处处1m宽的弯曲的小路 (如图2) , 请问这两条小道的面积相等吗?” 教者让学生思考片刻, 请学生回答, 结果学生纸上谈兵, 老师在黑板上画图说明, 课堂显得死气沉沉、 毫无活力, 本该让学生经历 “画一画、 剪一剪、 拼一拼” 的一个很好的素材就在老师的轻描淡写中滑过了, 用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 让学生错过了探索活动、 积累经验和获得结论的机会。 而在另一节课上有这样一个片段:“ 在下列表格中计算代数式x2-2x+2 的值, 你有什么发现, 请把你的结论写下来。 请你再取一些x的值代入代数式算一算, 你的结论是否正确? 你是否有新的发现? 新的结论?” 教师充分让学生体验取特殊值计算、 观察、 猜想、 验证的过程, 而忽视引导学生对用配方法判别代数式值的本质的提炼, 缺乏对活动过程的概括和对活动的结论的拓展, 使得显性知识背后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蜻蜓点水”, 数学思想的显化提炼肤浅, 使得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本文就以这节课为例, 谈谈对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的认识与思考, 与同行交流。

二、 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分析

由于 “直观判断不可靠”“直观无法做出确定判断”, 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可以确定一个结论的正确性的过程, 初步感知证明的必要性、 了解计算推理证明的格式和理解反例的作用, 利用反例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严谨、 结论的确定、 言之有理、 落笔有据的推理意识。

2.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中有大量的适宜学生活动的素材, 课本中采用了 “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 的流程, 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

环节一 “试一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度 (数学中的问题) , 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得到的结论并不可靠, 让学生明白可以借助于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验证, 如测量, 这是一种实验或操作活动。

环节二 “议一议”——长方形草坪中间1m宽的道路的面积的大小 (生活中的问题) , 让学生直观感知、 猜想哪条弯曲的道路面积大些,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的引导点拨, 发现图形的平移和计算的手段或者方法, 可以证实: 两条小道的面积相等。“议一议”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直觉并不可靠, 从而让学生感知 “证明” 是确定一个数学结论正确的有力工具。

环节三 “做一做”——计算代数式的值, 进而猜想, 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猜想的过程, 一方面, 感知利用反例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另一方面,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去论证结论的真假性, 从而感受 “证明” 的必要性, 体会“证明”是确认一个数学结论正确的有力工具。

环节四 “数学实验室” (1) ——边长为8 的正方形剪拼成一个长为13、 宽为5 的长方形, 这是一个直觉与逻辑不符的例子, 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 数学的结论, 完全凭直觉、 操作、 实践判断是不行的, 还需要通过演绎推理来验证, 虽然此问题学生现在暂时还不能解决, 但这类悬念有利于学生感知“证明” 的必要性; (2) 操作测量发现结论, 这是个正确的结论, 但暂时不能证实, 此悬念促使学生向往、 追求着 “证明”, 换言之, 这些活动的开设, 为激发学生探究为什么要证明、 什么是证明、 如何证明打下基础。

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经历直观并不可靠

师: 向放有一根筷子的杯中加水, 观察筷子的变化情况?

生1:筷子变粗了。

生2:筷子变弯了。

师: 筷子真的变粗了、 变弯了吗? (教师拿出水中的筷子让大家看)

生众: 没有。

师:说明我们的眼见一定为实吗?

生众:不一定。

【设计意图 】 选取学生的 “生活现实”, 开展活动, 激情引趣, 让学生经历眼见不一定为实的过程, 初步形成直观并不可靠的感知, 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

(以下活动素材以导学稿的形式在上课前印发给学生)

2. 动手操作, 掌握度量验证的方法

师: 先观察图3 中的两条线段AB与CD哪一条长一些? 请再想一想如何证实你的猜想。

生众:AB。

师:如何验证?

生1:度量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

生2: 可以把圆规的两脚张开先让两脚与线段AB两个端点重合, 再比较此时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与线段CD的长度。

师: 第一种方法是度量法, 第二种方法是叠合法,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来验证线段AB和CD的大小关系。

【设计意图 】 选取一个简单的 “数学现实” 问题作为学程的起点, 让学生了解观察获得的结论并不一定正确, 体会验证的必要性, 掌握度量和叠合法比较两条线段长度的方法,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3. 实验操作, 了解计算说理的方法

师: (1) 在提供的模板中取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直角梯形, 按图4 拼成8×8 的正方形, 用胶带粘好。 (苏科版数学实验手册提供的附录材料)

(2) 用同样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直角梯形, 能按图5 恰好拼成13×5 的矩形吗? 动手试一试!

(学生经历动手操作, 很快就依葫芦画瓢完成了图4 到图5 的剪拼)

生众: 能!

师: 真的能吗? 拼图的过程中什么保持不变? 你能发现什么呢?

生1: 不能。 因为图4 拼成8×8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64, 而图5 拼成13×5 的矩形的面积是65, 64≠65, 所以不能拼成。

师: 很好! 我们通过计算推理, 发现了由图4 到图5, 面积变大了, 这说明什么?

生2:图5中一定有空隙。

生众: (学生面带困惑)

师: 为了验证生2 的想法, 下面, 老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的图6 和图7 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把两幅图同时放大, 图7 中的空隙越来越明显)

生众: (点头)

师: 如何来说明图7 中有空隙, 随着今后我们的学习, 就能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 放手让学生经历操作探索活动, 学生由此获得的结论, 往往深信不疑, 而通过计算的方法来进行推理说明这个操作活动获得的结论并不正确, 再运用多媒体演示给学生观察, 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从直观感知上升到思辨推理, 体会实验、 操作获得的结论也不一定正确, 进一步感知证明的必要性, 为后续学习埋下了伏笔。

4. 计算猜想, 感受说理的两种策略

师: 在下列表格中计算代数式x2-2x+2 的值, 你有什么发现, 请把你的结论写下来。

请你再取一些x的值代入代数式算一算, 你的结论是否正确? 你是否有新的发现? 新的结论?

生1: (结论1) 当x=-2 和x=4 的时, 代数式x2-2x+2 的值相等;

生2: (结论2) 代数式x2-2x+2的值都是偶数。

生3: (结论3) 代数式x2-2x+2的值都是正数。

师:如何来说明这些结论是否正确呢?

生4: 结论1 一定正确, 因为当x=-2 和x=4 的时, 代数式x2-2x+2 的值都等于10。

师: 对, 我们通过计算能说明结论1 是正确的, 那结论2 呢?

生5: 不正确, 当x=1 的时, 代数式x2-2x+2 的值为1, 1 是奇数, 而不是偶数。

师: 很好, 像生5 这样, 通过举出一个符合命题的条件, 但命题结论不成立的例子来说明命题是假命题, 这样的例子称为反例, 通过举反例可以说明一个结论不正确, 那结论3 呢?

生6: 正确, 因为x2-2x+2= (x2-2x+1) +1= (x-1) 2+1, 因为 (x-1) 2为非负数, 所以 (x-1) 2+1 为正数, 所以代数式x2-2x+2 的值都是正数。

师: 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 对代数式进行变形、配方, 从而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这是说理的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 】 基于学生计算获得的猜想, 有的正确, 有的不正确, 从而让学生了解说明一个结论错误的方法, 即举反例, 而要说明一个结论正确必须经过严密的推理, 步步有理。 这样, 在互相交流中提升对归纳思想本质的认识, 克服思维定式, 完善认知结构。

5. 学以致用, 内化说理的方法

师: 某公园有一长方形草坪中间有1m宽的直道 (如图1) , 为了达到 “曲径通幽” 的效果, 现计划修改为处处1m宽的弯曲的小路 (如图2) , 这两条小道的面积相等吗?大家直观感觉呢? (教师提供模板张贴在黑板上)

生众: 图2 面积大些。

师: 今天下结论要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 怎样来说明呢?

生1: 图1 的小道的面积是b平方米, 而图2 小道的面积不怎么好求!

师: 怎样求出图2 中小道的面积? 请大家动手操作、思考一下。

生2: (到黑板前, 一边操作一边解释) 可以把图2左右两边的草坪拼到一起, 构成一个长为 (a-1) m、 宽为bm的长方形, 所以图2 中小道的面积为ab- (a-1) b=ab-ab+b=b (平方米) , 因此两条小道的面积相等。

师: 通过平移左右两个不规则图形, 把它们拼成一个规则的图形, 通过计算推理就可以判断结论的正确与否, 这里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设计意图 】 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 (平移) 和计算的过程, 运用数学说理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体现数学的价值,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6. 画图操作, 升华证明的必要性

师: 如图8: (1) 画∠AOB=90°, 并画∠AOB的角平分线OC;

(2) 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OC的任意一点P上, 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AOB的两边分别交于点E、 F, 并比较PE、 PF的长度;

(3) 把三角尺绕点P旋转, 比较PE与PF的长度。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你的结论一定成立吗? 与同学交流。

师:大家动手操作一下, 你能有什么发现?

生1:PE=PF。

生2:PE=PF。

师:大家都是这样吗?

生众:是。

师: 那能说明PE=PF吗?

生3: 不能, 仅通过几种特殊的位置得到的猜想, 不具有一般性。

师: 对, 特殊不能代表一般, 但特殊可以反映一般的某些特性, 这个结论是不是在一般情况下都成立? 我们借助于电脑探究一下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 制作如图9所示的图形, 将三角尺绕直角顶点P旋转, 从中度量PE、PF的长度, PE与PF的长度在任意位置都相等) 我们直观感觉PE=PF, 但如何说理呢? 这就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 】 前面几个观察、 操作、 实验活动, 获得的结论错误的较多, 而这个活动获得的结论是正确的, 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直观感知的结论有时正确有时并不正确, 使证明呼之欲出, 凸显数学证明的认识价值, 为下一节课对证明的深入探究做铺垫。

7. 归纳小结, 画龙点睛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1: 观察、 操作、 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 但仅凭观察、 操作、 实验探索发现的结论, 不一定都正确。

生2: 判断一个结论正确与否, 必须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推理。

师: 我们今天学到了怎样的推理方法呢?

生3: 运用计算进行推理确定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师: 像这样确定某个命题真实性的过程就叫作证明 (教师板书课题) , 下一节课开始我们来探究如何进行证明。今天我们还学到了说明一个结论不正确的方法?

生众: 举反例。

【设计意图 】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概括、 归纳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建构知识体系, 同时揭示课题, 使学生对证明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使学生对知识、 技能、 思想方法的总结融为一体, 使思想方法有了载体, 知识技能有了灵魂。

8. 当堂练习, 活化说理的方法

(1) 今年五一节期间, 王老板在其经营的服装店里卖出两件衣服, 售价均为168 元, 其中一件盈利20%, 另一件亏损20%, 问王老板在这次的交易过程中是赚了还是亏了, 还是不亏不赚?

(2) 如图10, 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15m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均匀的围起来, 那么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有多大? 能放进一颗红枣吗? (把地球看成球体, 赤道的周长C约为4 万千米)

【 设计意图 】 两个练习题, 一个是代数问题, 一个是几何问题, 一方面, 及时反馈发现学生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 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提出: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 一方面, “数学活动课” 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 另一方面, “ 数学活动课” 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认知基础, 利用活动资源,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实验、 操作、 归纳、 抽象、 概括、猜想、 验证、 交流、 反思等多样性的活动, 使学生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 数学活动课, 是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 创造性、 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实践、 主动思考、 主动探索、 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 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数学活动课的 “活动” 是一种启发、 一种诱导、 一种方式, 目的是通过 “活动” 激发学生的数学体验, 最终要转化为思维活动, 思维价值是数学活动课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设计数学活动课, 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 活动素材、 学情基础、活动环境和角色转换。

1. 活动素材——合理性

合理的数学活动素材, 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更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在数学活动素材的过程中, 要考虑素材的可操作性和探究性。

(1) 可操作性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活动素材要贴近生活, 来源于生活, 让学生有亲切感, 愿意参与并进行活动, 如本案例中第一个素材:“向放有一根筷子的杯中加水, 观察筷子的变化情况?”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数学经验, 这些知识经验经过再造方能成就新知的积极迁移; 二是操作活动所用到的知识与经验应该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或亲身经历的,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使用既有的知识与经验解决未知领域问题的成就感,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能力, 如本案例中的第二个素材:“先观察图中的两条线段AB与CD哪一条长一些? 请再想一想如何证实你的猜想.” 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 注意归纳活动结果, 把外显的活动转化教育形态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从数学活动中不仅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而且能有效地掌握内隐的数学思想方法。

(2) 探究性指: 活动素材具有探究价值, 活动素材有充分的探究空间,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按照自己的想象或者思路进行活动, 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体, 进而达到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的目的, 如本案例中的第三、 四、 五、 六个素材。 设计开发数学活动素材时, 要避免产生 “伪数学活动素材”, 即将 “抽象” 转化为 “形象” 的演示活动。 课堂上的演示活动既没有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也没有学生的经历、 探索和思考, 这种教师唱独角戏的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课。

2. 学情基础——可行性

学生认知基础是数学活动的起点。 在设计数学活动课时, 活动素材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 思考与探索; 活动的组织要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 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不同的人在数学活动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本案例中的第四个活动环节:“在下列表格中计算代数式x2-2x+2 的值, 你有什么发现, 请把你的结论写下来。” 此活动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个体性。 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的充满个性色彩的感受、 体验、 感悟与收获并不相同, 学生发现的结论呈现个体性和多样性; 二是情境性。 本题通过设计x取一些特殊的偶数值计算代数式的值这样的情境, 让学生获得丰富、深刻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适当的自我反思、 自我内化、讨论与交流, 不断引导学生拓展与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从而真正达到理性的领悟。 三是内隐性。 学生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清晰的, 可用语言来表达, 是外显的, 但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具有缄默知识的特点, 具有内隐性, 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如有一位学生在判断 “代数式x2-2x+2 的值都是偶数” 是错误时, 知道举例子说明, 这时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尽可能地清晰化、 明朗化、 外显化, 从而加深与拓展学生活动经验, 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3. 活动环境——保障性

从数学活动课的定义看, 数学活动课的环境一般可分为三类: 一是实物操作活动环境; 二是多媒体模拟活动环境; 三是数学思维活动环境。 苏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手册中提供了一些活动内容, 但是没有明确指出进行数学活动的环境。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其一, 适合在实物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数学活动, 如本案例中的第一个活动素材,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 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 实验, 不仅获得对问题的认识、 理解和解决, 也获得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感悟; 其二, 适合在多媒体模拟实验环境下进行的数学活动, 如本案例中的第三个活动素材, 虽然苏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手册中提供了活动模板, 但由于操作、观察误差等因素, 仅通过动手拼图操作, 不易发现中间的空隙, 而通过多媒体的模拟实验便可一目了然, 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了加工重组, 使知识的发生有理、 有序、 有据, 自然流畅, 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其三, 适合在头脑中模拟实验活动的全过程, 并通过思维活动检验实验的可行性, 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 如本案例中的第四个活动素材, 是数学知识内部的问题, 需要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进行计算、 变式推理来解决。 因此, 教师需要根据活动的目的、 特点和可操作性恰当地选择活动环境, 为活动的有效开展保驾护航。

4. 角色转换——灵活性

数学活动课是一个新课题。 教师在活动课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 在起始阶段,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需要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 鼓励学生参加活动, 活动的内容来源于教学内容, 活动素材应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并且适合不同的环境; 在实施阶段, 教师则是合作者和点评者, 教师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 发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背后蕴含的数学知识; 在活动评价阶段, 教师则是问题的发现者和思维的引领者, 在正面评价学生的同时, 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引领学生思维, 从活化学生的思维。 因此, 教学活动本身是设计数学活动的主体, 让学生从活动中经历、 感受、 探究数学过程是设计数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在设计数学活动过程中, 杜绝任何脱离学生认知规律的技术展示, 应将数学活动理解为数学教育的一部分, 是数学学习方式的一种进化, 数学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掌握方法、 发展思维。不能将数学活动只停留活动层面, 要将活动结果 “数学化”, 引导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 把握数学的规律。

最后, 需要提及的是, 数学活动课中常见问题, 例如, 方向不明, 忽视活动路径的设计; 力所不及, 忽视学生的数学基础; 买椟还珠, 忽视活动内容的选择; 无源之水, 忽视活动方法的衔接等。 因此, 设置 “数学活动课” 要注意五 “有”: 联系实际, 要有趣味性; 关注环境, 要有保障性; 把准学情, 要有可行性; 评价效果, 要有激励性; 凸显方法, 要有过程性。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学生在各种数学活动中生成、 拓展、 提升与内化, 有价值的、高效的数学活动课应当是一个 “生动活泼、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是一个思维层层递进、 论证步步为营、 收获粒粒归仓的学习 “场”, 并在这独具魅力的场景中生长出一个个明晰的 “生长节”, 形成一个个充满个性的 “知识烙印”。

参考文献

[1]马文杰, 鲍建生.论“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特征[J].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4, (2) :23-26.

[2]马敏.基于“数学经验再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4, (12) :37-39.

篇4: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2008年,现在的小学生正是关注奥运会的生力军,所以要让他们关注奥运、了解奥运,力争为奥运做贡献。借助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结合有关申办奥运会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学生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以“2008 ,和你去北京看奥运”为主题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利用统计的知识,能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

2.能够根据几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及其作用,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

3.学会用统计的结果去表达交流;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对统计图表的简单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要求

在“2008 ,和你去北京看奥运”的主题下,向学生提出问题,“北京要举办成一届最成功的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北京是否有能力举办第一流的奥运会?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分组学习,按各自分工先自行上网筛选和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处理;然后各小组将统计图表汇总,通过小组团结协作,对统计图表进行修改、加工、分析,形成初步的调查报告;在分析讨论过程中要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补充正确的观点;最后各小组将调查报告在课堂上展示、交流。从而对北京能否成功举办奥运会做出预测。

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开始,播放“北京申奥”的宣传片和萨马兰奇宣布申奥结果场面的录像片,激发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向往。

二、数据分析

1.回顾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取得的骄人成绩。

2.出示我国从第23届至第28届奥运会中奖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3.课件出示第28届奥运会各国的奖牌榜,同时复习三种统计图的特征,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三、提出研究的主题

北京在申办大会上向全世界承诺,“北京要举办成一届最成功的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这次活动的主题。

四、收集处理信息

1.让学生自由组合研究小组,利用统计知识对北京奥运会的各项技术指标(交通、环保、住宿、财政、场馆等)在互联网上进行调查。

2.搜集信息后,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让他们分析、整理数据,将数据存入电子表格并且根据需要选择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学生通过分析,初步形成自己的认识。

3.各小组将每个学生的统计图表汇总,通过浏览、分析、讨论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4.小组全体成员对初步形成的成果进行合作研究与讨论。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认识,并补充正确的观点。

5.各小组经过充分的研究、讨论后,再根据收集到的新信息,完善调查报告。

五、展示与交流

各小组将统计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对各组统计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发表看法,并引导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理解,对数据做出别具一格的解释。

六、活动总结

请学生谈一谈这次活动的体会与收获,同时评选出有创意的小组,颁发奥运之星。

七、活动预测

各个小组通过上网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最终得出了一条结论:“北京,有能力并且一定能办成一届最成功的奥运会!”

篇5: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使学生掌握乘加减的两步应用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

掌握两步应用问题的正确列式。

教学难点

两步应用问题的正确列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旧知识:

(1)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也有乘法或除法,怎样计算?

(2)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和小括号,怎样计算?

(3)先读题,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3+6×7=40-36÷6=2×4×8= 30+27-40=72÷(26-18)=8×(6+3)=

2.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一比谁在这一节课中的收获最大?

二、实践运用

1.观察第2题,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1)题中的问题是什么?

(2)要求一共有多少条金鱼?要先知道什么,再知道什么?怎样列式?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说:

分步算式:3×8=24(条)24+5=29(条)

综合算式:3×8+5=29(条)或5+3×8=29(条)

老师板书。

2.观察第3题:

每行8人,有4行,有男生18人,这三个条件中哪两个有直接关系?能解决什么问题?知道有32名学生,男生有18人,能解决什么问题?

(1)看图、把题意说清楚完整。

(2)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师板书:

4×8=32(人)32-18=14(人)

4×8-18=14(人)

答:女生有14人。

3.观察4、5、7题:

(1)按照上面的(方法)两个人一组先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2)集体汇报。

(3)评价。

4.第6题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三、总结:

1.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6: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再次体会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在操作观察中正确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判断图案是不是轴对称

理解轴对称的意义,掌握轴对称的判别方法。前两幅是轴对称图形,后两幅图不是轴对称图形。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折纸等方式确定对称轴。

(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知识画图

(1)只要确定小旗四个主要点平移后位置即可。对于平移的描述强调两要素: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

(2)同样是确定主要点旋转后的位置。旋转要求学生说出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对称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部分同学会先对折后确定对应点位置,也有部分直接在方格纸上找。

(注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三种变换的过程。)

三、淘气的枕席是竹篾编织成的,这是枕席的一部分图案,它可以看成是有一个长方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

这是一道来自生活中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应用平移、旋转等所学的知识分析图形,提高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的能力。学生可以选择某一部分,说明它具体的可以看成是由哪一小长方形经过怎样旋转、平移或轴对称得到的。

作业设计:

篇7: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感知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讨论。

3.情感目标: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请你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125+5+5+5=206+6+6=183+2+2+2=9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一)出示主题图:书包(实物投影):

(观察画面,说说图意,小组交流)

(二)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书包怎么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你发现了什么?

(注:3个6的和与6个3的和相同,都可以用下面的乘法算式表示)

即:6 × 3 = 18或3 × 6 = 18

∶∶

因数因数 积

(三)总结:乘法算式与与加法算式那个简便

三、练一练:

(一)做一做书上17页的练习题。(集体订正)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二)补充练习。

四、课后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己谈体会,说出自己的真实的想法。

课后反思:

篇8: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一、数学活动课的认识

数学活动课就是从教育目标出发, 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为主要依据, 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 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 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正确认识数学活动课的规律和特点, 彻底摒弃把数学活动课当做“专业训练课”、“学科竞赛辅导课”或学科教学的延伸等错误做法.数学活动课应加强实践环节, 重视数学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

(一) 与数学学科课程的区别

数学活动课与数学学科课程的区别在于:

1.学科课程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 而活动课程则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拓宽知识范围, 并观察和体会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 加深认识.

2.学科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 而活动课程则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 或校或班组, 灵活多样.

3.学科课程都有统一的课程标准, 明确规定了应学和应掌握的内容和要求, 而活动课程则可根据各班不同的情况, 以及学生各自的兴趣特长, 抓住有利时机, 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富有情趣与知识内涵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 它不限于知识的传授、理解, 而注重能力的训练和习惯的养成.

(二) 数学活动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先进的教学模式都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活动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尤其具有鲜明的特点和重要的作用.

1.数学活动变“规定思维”为“自由思考”,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总是惟恐学生答问、做题迟缓, 延误教学计划, 稍有“冷场”, 就赶紧“启发”, 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解题必须遵守“标准”的格式和方法, 不许标新立异;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教师的规定, 听从教师的指挥, 一步一步地做, 讨论往往稍“放”即“收”, 惟恐“失控”.这样, 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和压抑, 难以发散.活动教学则只是把问题交给学生,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索, 教师不加干预.教学要搞清楚:学生知识生长点在哪里, 就往哪里延伸、引导.

2.数学活动变“模仿一重复”为“探索一发现”, 培养学习的探索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学方法又主要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和反复练习, 练习题则主要地机械计算和简单模仿.这样, 学生的探索能力自然难以得到发展.活动教学则把“尽可能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作为一条教学原则, 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 尽量开发和挖掘其中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因素.

二、数学活动课的创新性实施, 是素质教育的源泉

联系生活, 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开展生活化数学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有四个基本特征, 即趣味性、活动性、探究性、综合性, 趣味性与活动性是属于过程的性质, 而探究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的长远目标.

(一) 活动课中注意正确引导, 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1.引导观察,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活动课教学中, 引导学生全面观察问题, 诱发学生的直觉灵感, 不仅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活动课中, 如果经常引导学生全面而灵活地思考问题, 探索新的解题途径, 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引导明理,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有着同样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不但要具有促进思维品质的形成的效用, 更应达到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提高的效果.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理, 说出解题的每一步依据, 逐步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寻求最佳的解答方法, 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深刻思考的习惯.

(二) 活动课中注意参与实践, 促进学生良好劳动技能素质的形成

现代数学教育思想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 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笔者以为, 数学活动课应融合数学课的教学内容,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和实践活动, 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良好劳动技能素质的形成.

1.鼓励学生使用学具,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活动课中, 我们非常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使用学具, 让学生在拼拼、折折、剪剪、量量的操作中获取知识.

2.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篇9: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改进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加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水平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但是当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良好作用,值得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现状分析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对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全面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意义,加之教学体系对该课程没有形成相配套的评价手段,也导致一些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致使这一课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没有真正表现出来,同时一些老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学业评价,也导致许多教师不愿意在教学实践活动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

(二)教学实践活动定位不清晰

当前一些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不够,仍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论知识的讲授层面,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定位不清晰,致使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实践课当做理论课,没有及时把握教学难度和教学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小学数学教学课程的改革发展。同时受到小学教师对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对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缺乏清晰的定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的实践课投入不多,这不利于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不够

在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可以说是很多学科都存在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活动中仍然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内容是按照先前设定好的程序进行教学,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当前小学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设施不够齐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实践活动的效果。

二、增加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效果的措施

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加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效果,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提高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加强对其的认识,提高对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充分理解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进一步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加深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进而有效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在学习周长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让他们主动去计量周围物体的周长,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周长,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去学习数学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优化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资源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效率,不仅要从教师个人层面采取措施,也要从教学资源等角度来入手,学校应该不断优化自身教学资源,比如,可以建立实践活动基地,为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必要保障,同时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教学实践过程的体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推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

(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教学

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需要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效教学,比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设计中,开展了“有趣的七巧板”的数学实践活动。按照普通数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而学生则处于听课的位置,而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能够用传统七巧板拼接出一些简单图形,而且教师还要结合具体实践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参与自主讨论与实践,比如,用七巧板拼出动物等图案。

教学实践活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加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陈之喜.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6).

[2]王平.论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与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4(11).

篇10: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学生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根据除法算式想出合适的口诀)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背69的乘法口诀。

2、师:今天我们学什么?(师边板课题边问)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新授

1、出示信息窗2情境图。

师:请看这幅图,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师:谁来说图上的这些同学再干什么?

生1:图上的这些同学正在做标本。

师:他们是怎样做保本的?(生说师板)

生2:①有56片黄叶子,每8片做一个标本。

生3:②有72片绿叶子,每9片做一个标本。

生4:③有42多花,每6朵做一个标本。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说师板)

生5:①能做几个标本?

生6:②能做几个标本?

生7:③能做几个标本?

2、出示自学指导,学生先学 自学指导

(一):认真看课本83页,试着把第1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出商的? ①、有42朵花,做一件标本需要6朵,能做几件花的标本 生:426=7(件)师:为什么这样列式?(求42里面有几个6?)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8:我是用口诀算的,六七四十二,所以,426=7(件)

3、后教:教师出示PPT课件总结列式过程和计算方法,求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就是求42里有几个6。计算时想:6和几相乘得42? 六七四十二,口诀中差几商就是几 同学们说得很好,再来试一试吧,PPT出示四道除法算式,学生口算并说出所用口诀。

4、出示自学指导

(二):认真看课本83页情境图,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②、有72片柳叶,做一件标本需要9片,能做几件柳叶标本? ③、有56片杨树叶,做一件标本需要8片,能做几件杨树叶标本?

(两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师巡查,发现问题算式,利用展台展示,让学生评价指正)。

四、自主练习

1、口算乘除法算式,并说出所用口诀,找出算式间的规律。

2、智砸鸡蛋。(口算)

3、有45辆玩具车,每9辆装一箱,可以装几箱?

4、小猴分水果

如果平均分,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做题时要想做的又对又快,你认为必须怎么样?(必须把口诀背熟)

六、课堂评价

让学生评价自己或同学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①有42朵花,每6朵做一件标本。能做几件标本?

426=7(件)②有56片黄叶子,每8片做一件标本。能做几件标本?

568=7(个)

③有72片绿叶子,每

729=8(个)

篇11: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一、活动内容:

智力活动中的数学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搜集资料,以故事形式介绍数学符号的来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2、通过巧填数学符号的学习,用扑克牌算24的游戏,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有趣和有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同时,实践也不断提供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变化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以及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另外,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美国教育家彼得 克来恩也认为:“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2、“人本心理学”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它重视人的自我实现、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以及亲身经历,是目前西方流行的一个心理学派。

四、活动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

2、扑克牌若干副,数学符号的头饰五个五、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师: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去数学王国里去玩一玩,高兴吗?(画面显示:数学王国,并配以优美音乐)师: 数学王国的大门上有一组有趣的算式。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些算式有趣在哪里?(出示):3 +3 -3- 3 = 3 +3- 3 ÷ 3= 3 -3 +3÷ 3 = 3+ 3+ 3 -3 = 3÷ 3- 3÷ 3 = 3 +3 +3 ÷3 = 3× 3 -3 -3 = 3 ×3 -3 ×3 =(3 ×3 +3)÷3 = 3 ×3 +3 -3 = 师:是呀,这10个算式中的各个运算符号都不一样。那么,计算结果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起来算一算。(指名口算,屏幕上随机显示计算结果)集体校对。师:你发现计算结果一样吗?为什么算式中的数字都是3,计算结果却不一样呢?指名回答。师:看来,数学符号真是神通广大、奇妙无比。数学课上,我们常常要和这些符号们打交道,数学符号成了我们天天见面的好朋友。你们看,展现在面前的这座又大又神奇的宫殿里就住着奇妙的数学符号们。(出示课题:奇妙的数学符号)齐读。

(二)、介绍数学符号来历

1、过渡:我们都认识哪些数学符号呢?(画面随机显示各种符号)师:早在几千年以前,我国古代人们就会计算加减法和乘除法了,但是却没有想到用符号来表示这些运算,而是用汉字的相加、相减、相乘、相除来表示。想一想,那该有多麻烦!所以,一些聪明的人就发明了运算符号。这些运算符号都是谁发明的,你想了解它们吗?

2、指名表演师:你们看,他们来了!(五位小朋友戴着头饰走上讲台)他们很愿意自我介绍,掌声欢迎他们,好吗?表演对话:加号:我是加号减号:我是减号合: 问:谁还有补充?师:小朋友了解的可真多。不过他们介绍的只是几个数学符号的来历,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的符号,课后,小朋友可以找找书,也可以上网查查。

(三)、探索应用

1、学生独立或合作思考,探求答案师:这里有一些不完整的算式,请你填上合适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出示:3 3=0 3 3=6 3 3=1 3 3=9 指名口答。再出示:3 3 3=0 3 3 3=2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再出示:3 3 3 3=3 3 3 3 3=9 同座讨论,寻找答案。问: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再出示:3 3 3 3 3 3=1 3 3 3 3 3=2 小组讨论,寻找答案。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2、问:通过解答刚才的几组题目,你想说什么?小结:数学符号真是奇妙无比。

四、玩“二十四点”

1、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一起玩“二十四点”,好吗?老师这里有这样四张牌:(画面显示:黑桃

8、方块

2、红桃

4、梅花6)你能用上合适的数学符号算出24吗?比一比谁的速度快、方法多。

2、介绍游戏规则。

3、四人小组游戏。

(四)、活动总结问:今天你玩得开心吗?你最开心的是什么?

篇12: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空间观念及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在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可以用什么方法?

2.教师出示两个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把它们贴在黑板上,让两个学生分别用边长5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去拼摆,摆完后,各自说出摆的结果。

请同学们比较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为什么不能比?

教师指出:刚才老师给出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但是由于两个同学所用的小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也就是面积单位不一样,所以量出结果就不相同。如果要使量得的结果相同,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二、新授(25分钟)。

(一)认识平方厘米。

师:统一的常用的面积单位有三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边说边板书出三种面积单位。)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教师指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让学生观察一下1平方厘米的大小,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和自己的手指甲比一比,看哪个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测量图形的面积。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中间不画虚线),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看这张长方形纸可以摆放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并说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二)认识平方分米。1.认识1平方分米。

量一量学具里正方形的纸板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师:这个正方形的纸板的就是1平方分米。2.用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面的面积。(三)认识平方米。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板,量出它的边长,告诉学生它的边长是1米,然后指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2.让学生观察1平方米的大小,并看一看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3.在地上围出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请同学站上去,看最多能站多少名同学。4.学生观察并说出黑板面大约是几平方米,再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测量黑板面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8分钟)。

1.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9平方厘米、6平方厘米的图形。2.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1)信封面的面积是240()(2)钟面的面积是9()(3)写字台桌面的面积是86()(4)乒乓球台台面的面积是420()

四、总结(2分钟)。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用心

爱心

篇13: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预习, 提高学习积极性

预习, 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对于语文课, 预习似乎很正常。对数学课的预习是否有必要, 看法却不尽相同。我认为, 预习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有效的预习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与整理,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发现与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合作讨论,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案例1】《平均分 (2) 》教学片段

师: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几个? 请小朋友拿出8根小棒代替8个桃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独立操作, 同桌交流。

师: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先给第1只小猴分4个, 再给第2只小猴也分4个。 (边操作边说)

师:还可以怎样分?

生:沉默……

【反思】在第一个班上课时, 把8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 课前我预设会出现多种分法。但是在课堂上, 学生很自然地进行了平均分“每只小猴分4个”, 追问学生:“还可以怎样分? ”此时的学生沉默。而在第二个班上课时, 不仅出现了书上的几种分法, 而且想到了别的分法。课后, 我陷入了思索中, 为什么两个班的差异这么大? 突然想起, 一个班前一天布置学生回家预习, 而另一个班忘记说了。也许是预习的原因, 造成了课堂上的差异。以前听同事说过, 数学课不需要预习, 预习了学生上课就没心思听了。从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来看, 要让学生把一些物体根据“平均分成几份”的要求进行平均分, 似乎不是很难, 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 对平均分配缺乏丰富的感性认识, 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也有限。基于认知水平, 大部分学生会想到“先给第1只小猴分4个, 再给第2只小猴也分4个”这种分法。只要预习, 学生就能从教材上学到其他几种方法, 这几种方法也有学习的必要。学生预习后, 提高了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看来, 低年级段的课前预习是很有必要的, 但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合理选择, 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恰当追问, 捕捉融错资源

特级教师华应龙的“融错教育观”令我记忆深刻。他指出:课堂差错是指互动情境下, 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正确的想法、说法、解法等。“融错”是指把课堂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 为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服务, 课堂并不是容纳了“差错”就精彩, 而是把“差错”融化为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才精彩。而追问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 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问题, 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 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深入理解、沟通联系。

【案例2】《口诀求商》教学片断

师:请小朋友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做)

汇报交流。

生1:3÷3=9。

生2:他算错了, 3÷3=1。

师:究竟谁的答案对呢?

生 (齐) :等于1。

教师追问:那为什么他会等于9呢?

生3:我想他可能题目没看清楚。

生4:他可能乘法口诀想错了, 想的是三三得九, 所以商是9了。

师:那么, 用口诀求商应该怎样想口诀呢?

生5:想3和几相乘得3, 因为一三得三, 所以商是1。

师:那这儿有两个3, 分别是“一三得三”中的哪个三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反思】以上片断 中 , 学生之所以发生 “3÷3=9”的错误 , 是因为学生在初次用口诀求商时和用口诀算乘法时发生了混淆, 特别是被除数和除数的数字相同, 有的学生就搞不清用哪一句口诀来算。我认为发生这样的错误是正常的,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就是教学的难点。当这位学生出现错误后, 我没有立即否定, 而是把即时性的问题抛给学生, 也把探究的机会给学生。在我的不断追问下, 学生找到了错误的根源:想错乘法口诀了, 找出错误原因后, 我再追问学生应该怎样想, 学生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方法。通过恰当地追问, 把“迷途的羔羊”顺利地牵引了回来。在这同时, 也带回了可能会犯错的一大批同学。正是这样一个看似“绕圈”的过程, 却在尊重学生现有的数学基础上将错误转化为资源, 将学生置于良好的“问题场”中, 实现学生数学认知的不断碰撞、圆融, 在恰当的追问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实现了融错的精彩。

三、观察比较, 引发认知冲突

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吸引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引发认知冲突, 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案例3】《除法竖式》教学片断

师: 用竖式计算6+2, 6-2, 6×2。请3位小朋友在黑板上板演。 (展示学生板演, 全班评价。 )

师:在用竖式计算加、减、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小结竖式计算要注意的地方。

……

师:6÷2等于几你们都会算了, 除法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想不想看除法竖式? (课件出示6÷2的竖式)

师:这就是除法竖式, 很奇怪吧! 仔细观察, 说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1:为什么会有2个“6“?

生2:“0“是从哪里来的?

生3:在竖式里, 除号怎么没有了, 到哪里去了?

师:孩子们, 你们的问题提得非常好。等你们学完除法竖式后就会明白了。除法的竖式比较难写, 想不想挑战一下啊?

师讲解除法竖式……

【反思】这是一节计算教学课, 从课的内容看肯定不如其他课生动有趣。怎样才能把这样的一节课上得“有滋有味”, 是我在设计这节课的初始就在思考的问题。首先我通过复习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6+2、6-2、6×2, 通过3个学生的板演, 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完全回忆起列竖式的注意事项。接着通过情境图的展示, 列算式, 很自然地过渡到如何列除法竖式的问题。由于除法竖式很特殊, 和加法、减法、乘法的竖式都不一样, 对学生来说, 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困难。在这里我是让学生先看除法竖式, 然后说一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我这样设计的目的, 是想让学生通过对除法竖式和加法、减法、乘法竖式的比较, 就从除法竖式的形状到具体的数字位置都打破了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常规壁垒, 撬动了学生知识库里从已知到未知的不平衡的支架,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产生疑惑, 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从而带着问题进行新知学习, 这样的学习更有效。

四、经历过程, 激发成功体验

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 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只有这样的教学, 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数学教学更有效。

【案例4】《6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

师:茄子老师给我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 有的小朋友记不住怎么办呀?

生:画张表算一算。 (有前面学习的经验)

师出示表格。

师:1次可以坐几人?

生:6人。 (师填6)

师:2次可以坐几人?

生:12人。 (师填12)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6+6=12 (人) 。

师:那3、4、5、6次分别可以坐多少人, 你会填吗? (学生在书上独立填表)

汇报交流 (略) 。

师:根据这张表中的数据, 你们会自己编写6的乘法口诀吗?

生: (大部分说会)

师:想想以前我们是怎样编乘法口诀的?

生1:先要列出乘法算式。

生2:要想一想几个几相加。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编一编6的乘法口诀。

【反思】这节 课在第1个班上时 , 编口诀的 环节还是和 前面一样, 我问学生答, 结果效果并不好。因为好多孩子在家父母已经教过, 学起来难免会感到无趣。课间我及时进行了反思, 有什么办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呢? 在第二个班上时, 及时进行了调整, 我把编口诀的权力交给学生, 这样一来学生就觉得有挑战成功的喜悦感, 接下来就能进行快速有效的自我探索, 从而由被动变为主动, 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就行了。然后我再引导学生找规律记忆口诀, 效果较好。探索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 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这样的教学, 为学生创造了有开放度的自主探究空间, 激发了学生主体体验的参与热情, 让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积极探索, 快乐发现, 掌握规律。这样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教师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学得积极有效。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让课堂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激发课堂活力, 提高教学效率, 强化教学效果,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是有效教学的追求之路。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 有实用性的知识, 促使学生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作者结合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以学生为本, 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课前预习,恰当追问,观察比较,经历过程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篇14:北京版数学二年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经历探索和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工整的习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直尺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复习

(1)开火车口算

30+40= 40+50= 83+5= 33+6=

20+60= 10+25= 21+30= 45+30=

(2)指名说说以下几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73、63、40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情景图,获得信息

师: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看,他们来到了博物馆门前,小精灵明明正热烈地欢迎他们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出示P11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全班汇报发现。(二(1)有35人,二(2)有32人,二(3)37 人,二(4)34人,每班由2名带队老师)

2.看图提问

师:你能根据图来提出数学问题吗?(生自由回答。)

师:有这么多的问题,关于二(一)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如何解答呢?二(一)班和二(二)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学生独立思考。)

二、探究建模

1.出示:二(1)班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5+2=37。(2)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也就是37。(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3+0=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师生共同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数位要对齐,分开点写,用尺子)。

2.出示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4.出示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2和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共同订正。

四、回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上一篇:有一种刺伤叫温暖作文下一篇:考研政治复习主客观题答题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