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道德课堂标准教师心得体会

2024-07-10

我心中的道德课堂标准教师心得体会(精选11篇)

篇1:我心中的道德课堂标准教师心得体会

我心中合格教师标准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我们要把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带入新世纪,怎样才能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是事关素质教育能否全面落实的问题。我认为一名合格教师应符合以下标准:

一.热爱尊重学生。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热爱学生,首先是善于理解学生。因为理解是产生关心和爱的情感的前提。差生之所以差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许多行为不能被教师理解。其次是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体验学生的心理,正如苏霍姆斯基说的“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他认为这一点对做好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如果自己是学生,犯了错,希望老师怎样对待自己呢?同时也想到孩子虽然有时不懂事,但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人才,教师有责任更多关心他们,帮助、指导他们健康成长。对学生的尊重,归根到底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应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也不能对学生进行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来侮辱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感情,也不能进行罚站、罚跪、罚跑、脚踢手打、扯头发、拧耳朵、扇耳光、等非人道性的体罚。

二.正确处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这个现象在本质上反映了学校教育实践中师生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老师自己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着和促进者。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培养各种能力。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模式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教师本位观”、“教师中心论”的影响之深,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尤为重要。

三.爱岗敬业。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自责,志存高远。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鲁迅先生的“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高尚师德,都体现出教师的奉献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许多教师努力进取,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储备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的行家和能手。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

四.具备专业知识与终身学习的观念。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师通过对自己学科的深入研究,真正领会了学科的精髓并掌握其精神实质。然后把它们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或是贯彻于行动,应用于社会。韩愈曾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位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怎么能够传其道解其惑呢!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从这个意义上说,终身学习对于教师这样一个以人类文明的传承为职业者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也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和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学习中汲取营养,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教师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职业,其对象是洋溢着活泼可爱的青少年儿童,即祖国的未来。因此教师应该时时刻刻以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学生为本,热爱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学习主体,做学生的促进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同时应具有专业知识及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篇2:我心中的道德课堂标准教师心得体会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充满理想和激情,富有诗情画意的人。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追求,是人体内原始爆发力的归宿。用激情释放能量,在阳光的心情下,在无尽的动力中为了自己从未泯灭的童心和对教育的初衷不懈努力和拼搏。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我们不仅仅活在梦中,因为我们有行动。生命的奋斗意义将永垂不朽。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和挑战的人。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和准备,随时准备着挑战困惑,更重要的是挑战自己的人生极限。人的追求往往是无止境的,有自信心的人,能够通过自强不息的挑战将困难和自己心中的惰性踏之脚下。挑战困境的同时,挑战人本身这一屏障,只有不畏艰难险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合作的社会需要合作的人才。与人合作,善于交流,讲究策略,尊重他人,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同时,这种魅力又在合作中得以体现,在我们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这要求我们懂得奉献,奉献比仅仅的获取更快乐。所以,我们应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和意识。

爱,是伟大的教育,充满爱的教育将是教育的终极。孩子是个性的,在尊重的基础上更爱,理解和相信每一个孩子是无比重要的。没有爱就没有美好的教育,用微笑感召心灵,为爱忙碌,为爱诠释,为爱造句,用爱的风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孩子支撑一方永远没有委屈的天空。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自己的尊严,所以,教师应该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把我们工作中的小事做好,记录成册,就是一部名著。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民族优化的灵魂,也是我们教师永葆青春的法宝。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心我转,充满创新,是我们与众不同的追求。

教师的本质工作是教书育人。给孩子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一桶鲜活的水。水之源泉,学习所致。试想:一个不读书的教育者,如何给我们的学生时代的美感,追求的力量和共进的最强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让人明智。工作之余,以书为友,沉思反想,才能为教育奠定自身的基础。一粒饱满的庄稼才能果人饥腹就是这个道理。

关注人类命运,教会学生如何的生存,如何的生活,如何的劳动,如何的创造,如何的学习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用我们手中书籍的力量改变一个病态的社会根源,从我们手中的每一个孩子抓起,我们义不容辞,也责无旁贷。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祖国的未来如何是鲜花怒放的世界。作为知识的层面,我们更加肩负着民族进步,国家振兴的历史使命。

当然,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如何的面对?请挺起我们不屈的脊梁,同所有恶劣的环境做不挠 的抗争,我们是铁,我们是钢,是我们的坚韧塑造了孩子的坚强。

篇3:论先秦教师的道德标准

一、先秦教师道德标准产生的社会条件

中国古代教师的道德标准萌芽于原始社会, 形成于奴隶社会, 定型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西周王朝的没落, 奴隶制度渐渐瓦解, 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西周王朝的“官学”的衰落与“私学”的兴起, 从“学在官府, 教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而变成了学问下移、学在民间的开放式局面, 大量的士阶层的出现引发了对知识的更大需求, 也使得教育行业正式从政治活动场所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私学与官学并行、私人办学之风兴盛虽然给渴望得到知识的平民子弟和士子们带来了便利, 但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先秦的教师可以四处讲学, 学生也可以自由择师, 受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 也就逐步形成了对教师的道德、观念、学问等各方面的评定, 所以就渐渐形成了理论上的教师道德标准的评判, 这是促进教师道德标准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因素。

其次, 西周的礼乐制度是西周上层建筑的主要形式, 也是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西周的礼乐制度作为统治者的政治工具, 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级制社会, 用音乐的感染力和礼仪的威严来辅助礼制的维持。产生于这个时期的教师道德标准, 当然会融入大量的礼乐等级思想。

三是在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中, 因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是部落里的德高之人, 或是某项技能熟练而智力明显地高出别人的人, 所以在原始人群里就自然地产生了对这类人物的敬仰之心, 也积累了关于教育工作是神圣而高尚的意识, 形成了“学高为师, 身正乃范”的集体意识。其“学高为师, 身正乃范”的理念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教师学问的肯定, 二是对教师的师德的要求, 从教者必须具备这二者, 方可从事教育行业。于是以原始先民这种对教师的崇拜为基础, 形成了先秦教师道德标准的基础。总之, 教师道德标准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教育需求之中, 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在教育劳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的, 这也是社会道德进步的一种体现。

二、先秦教师道德标准的内涵

在先秦社会“明人伦”“知廉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道德诉求之中, 才产生了“崇四术, 立四教, 顺先王诗礼乐以造士”的育人之道。而先秦教师道德标准, 也是与这种教育理念紧密配合的。因此, 先秦教师的道德标准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对知识的执著追求和耐心的教育态度。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是中国古代第一位教育专家孔子提出来的, 孔子认为, 作为一个教师, 首先要有充足的知识以传授给弟子。《论语集解义疏》卷四云:“学而不厌者, 学先王之道而不厌止。”孔子认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学习, 要时时处处虚心求教, 要做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共不善者而改之”。正如韩愈在《师说》里所云:“孔子师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这说明孔子本人就是一个执著追求知识的人, 所以他不但要向苌弘学乐, 向老子问礼, 向师襄子学琴, 还要向郯子请教官名, 尽管这些人在学问总体结构上都不及孔子, 但却在某个领域积累了较多的信息, 所以孔子要博采众长, 吸纳百家,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因此子贡云“学不厌, 智也, 教不倦, 仁也”, 这说明追求知识不仅仅是一种品德, 更是一种提升自己智慧的途径。“学而不厌”的另一个境界是“诲人不倦”, 但“诲人不倦”必须有“学而不厌”作为前提。《论语集解义疏》卷四云:“诲人不倦者, 教一切之人而不疲倦。”因此在孔子提出的“诲人不倦”里还包含着平等待人的处世态度和耐心细致的教学态度。身为教师, 就是一个对全社会推广知识的人, 在孔子“有教无类”的仁爱思想指导下, 教师对受教育者应当一视同仁, 应当用平等的态度去传授知识给所有的人。

2. 要做道德上的楷模。

孔子有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虽然是对执政者的教诲, 但在春秋政教一体的教育体制之下, 这种正身正己以教人的管理理念同样适合于教师阶层。因此孔子又云:“苟正其身者, 于从政乎?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论语注疏》卷十三解释此句云:“欲正他人, 要先正其身, 能正其身在于从政乎, 何有言不难也。”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是弟子的道德楷模, 要用自己高尚的行为来感染弟子, 教育弟子。“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是孔子主张的求学之道, 也是孔子自身的道德标高。孔子一生主张仁爱, 所以在教师的道德标准里, 也体现出教师对弟子的关爱。孔子认为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敬业精神。孔子指出:“爱之能勿劳平?忠焉能勿诲乎?”《论语注疏》卷十四解释此句云:“此章论忠爱之心也, 言有所爱, 必欲劳来之, 有所忠, 必欲教诲之。”身为教师必须有忠爱之心, 才能对自己的弟子施以知识教诲和生活上的呵护。在这种广博的仁爱之心笼罩之下,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才能得以实现。

3.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这既是孔子的重要教学原则, 也是孔子对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关系上提出的基本道德标准。“因材”就是依照弟子的天性而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如对于有着极高文学天赋的子夏, 孔子则与他研讨《诗经》;对有着深刻的理论钻研劲头的颜渊, 孔子则与之讨论学术;对于有着强烈的报国之心的子路, 孔子则与其谈论治国安邦之道。颜渊赞美孔子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使弟子们在学习上“欲罢不能”, 使学习者“升堂入室”, 最终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高度。因材施教的结果是孔门出了十位伟大的哲人, 他们就是:“德行:子渊、子骞、伯牛、仲弓;政事:子有、子路;言语:子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

4. 教师还要一专多能,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教师是先秦时期一个受人尊敬的阶层, 无论是孔子、孟子、荀子, 还是稷下学宫的先生们, 都在当时受到世人的尊重, 享受着世人的赞美, 这就是因为教师是知识的代表, 因此, 教师要有“君子不器”的精神, 让自己发展得更全面, 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服务于社会。孔子自己就是一位一专多能的人才, 孔子不但饱读诗书, 而且还精通音乐、体育、射箭等知识技能, 所以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 能够就各种艺术门类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5. 教师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先秦时期, 人们对口语表达规范性的认知是不够的, 但身为教师的孔子已经意识到口语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 《论语·述而》有云:“子所雅言, 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此句下注释云:“雅言, 正言也。读先王法典必正言”, “所正言也, 诗书礼三者也。先王法典, 临文教学读之, 必正言其音, 然后义全故。”这里所说的“雅言”就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 也就是说在礼仪场合或教学场合, 教师应以“雅言”来主持教学过程, 而不能用方言土语, 以免不准确的语音违反了先王法典的原意。在这里, 孔子是第一个对教学语言提出要求的人。

继孔子之后, 孟子荀子等人进一步完善了先秦教师道德标准的体系。荀子提出了“师术有四, 而搏习不与焉。尊严而惮, 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 可以为师;知微而论, 可以为师”的教师道德标准, 唐杨倞在《荀子》卷九注释此句云:“言有四德则可以为人师。”荀子提出的教师四德就是:做人要有尊严, 对于老者要尊重而信任, 对于前世的经验要有正确的体会和解说, 对于学术要有正确的阐发。归纳之, 就是说教师要自尊、敬老、有学问、有见的。

墨子从“兼相爱, 交相利”的政治主张出发, 要求教帅要有以教人为己任的胸怀。他把“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视为教师的大恶, 把“有道者劝以教人”视为教师的大善。身为知识的传授者, 不能因为世道不顺就放弃了自己的职责, 而是要坚持“叩则呜, 不叩也鸣”的积极入世态度, 主动而热情地向世人进行“劝教”、“说教”。

先秦教师的道德标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标准的组成部分, 所以, 先秦教师道德标准的确立, 也是对中华传统道德建设的贡献。同时, 先秦教师道德标准是中国师德的基石, 此后,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师道德规范基本上是对孔子所建立的师德体系的继承与发展。先秦时期所形成的这些“求知、高尚、仁爱、多能”的师德意识, 形成了中国师德传统中最宝贵的元素。而正是因为这种高尚的师德的存在, 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敬师传统, 也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在代代相传的文明传递之中, 将祖先的优良品质不断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毛礼锐.中国教育通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5.

[2]李椿.教师道德导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何晏注, 朱汉民整理.论语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篇4:我心中的最美教师

人,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懂得珍惜……

虽然在小学时我就明白这个道理,却始终悟不出它的意思。然而在今天,我却深深地领悟了这句金玉良言。

姜老师教了我们三年,她兢兢业业地把我们四年二班从“一盘散沙”培养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中间,她付出了多少努力啊!她,为我们流的泪最多;她,为我们操的心最多;她,为我们付出的最多。从漂流日记,到评比栏,再到名人名言,黑板报,宣传栏,图书角,好人好事簿……为了我们这个班,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啊!姜老师的博客,从相册到日志哪一篇不是在“描写”我们这个班级的呀?

她是2007年参加工作的,一接手就是我们这个班级,那时候,我们班是全校最不团结,最不争气的一个班,没有一个老师愿意教我们,天真的她说:“我来教,我会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化他们。”这样,姜老师便成了我们的班主任。可是,姜老师只不过是一个比我们大了十几岁的大姐姐啊!面对着三十五个不听话的学生,她心中荡漾着的感情我们又怎么能体会?

姜老师是真心爱我们的。有一次,我头疼得厉害,趴在座位上,撕心裂肺地疼啊,疼得脸都发白了。姜老师站在我旁边,不停地跺脚,心里很着急,最后竟然哭了,老师啊,您还记得么?老师啊,我的身体在疼,您的心也在跟着疼,对么?

毕业考前夕,班上的同学特别浮躁。中午自习,说话的说话,下棋的下棋,没有一点毕业班的样子。姜老师好说歹说,可我们总听不进去,她伤心啊!嘴上也总说着,不管你们了,不管你们了……后来才得知,她心里还是有我们的。还记得她给我日记的评语是:是很伤心,虽然嘴上说不管你们了,其实,心里还是很疼你们每一个人,包括最较真的小慷,不爱学习的小星、小烁,有点笨的小和,每个人都有可爱之处。是啊!姜老师是最疼我们,最关心我们的人了。

姜老师,一个最令我感动,最令我折服,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老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姜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山东省崂山十一中文学社九年级一班

篇5:教师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一、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事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

二、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

篇6:我心中的道德模范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道德模范。大家眼中的道德模范,可能是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可能是坚守岗位的交警叔叔还可能是毫无怨言的“城市美容师”---清洁工。可我心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德模范却是我们村的电工---吕学金爷爷。

在我的记忆中,吕爷爷总是带着电工帽,肩上背着一个斜挎包,挨家挨户地收电费。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毫不退缩。他就像一棵高大的松柏,坚强、勇敢、百折不挠。但是,别看他的外表这么刚强,他可是十分和蔼可亲的,记得他每次收电费时都笑嘻嘻的,看不出一丝的疲倦、抱怨。我想:他的内心是快乐的、幸福的,他深深地爱着这份工作,也爱着村里的人们。

记得有一年冬天,那时地面都被雪花覆盖了,气温极低,人们都在家里不愿出去。可是那天刚好是收电费的日子。吕爷爷为了不耽误收电费的时间,便迎着寒风出门了。他走过了一家又一家,终于,来到了我家门前,此时,他的脸、耳朵、手已经冻得白里透红,红得发紫。我对他说:“吕爷爷,你为什么冷的天还跑出来收电费呀?其实,电费晚收几天没关系的,你是个好人,我们都理解你的。”吕爷爷哆哆嗦嗦地说:“这点苦算不了什么的,正因为大家信任我,理解我,我才更要多为大家服务,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理解和信任。”吕爷爷收过电费又去下一家了。收完了最后一家电费时,他病倒了。村里的人都很担心,大家买了一些水果营养品去看望他,吕爷爷仍然笑嘻嘻地和村民们聊天,也仍然看不出丝毫的疲倦、抱怨、痛苦。

在医院呆了一阵子,吕爷爷就吵着要出院,他说:“村里的电线杆还有一些歪,再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整个村的用电,我必须回去!”他的家人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回去,

他一回来就忙着整修电线杆,直道修好,他才松了一口气。

吕爷爷是个坚强、勇敢、热爱工作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个热心肠的人。

如果有谁家的灯泡坏了,他去修;谁家孩子满月,他就去给客人端盘子倒水;谁家的麦子熟了,他就背着镰刀去帮忙收割……他做这些,从来没有收过村民的钱,不过是在人家家里吃顿便饭就走了。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了高烧,三十九度八,妈妈很着急,就立刻背着我去村里的诊所,那时吕爷爷正好在诊所买药,看到我发了高烧,就让医生先给我治病。打过针后我在诊所的病房里躺着。不知道妈妈和大夫说些什么。后来,我病好了才知道。那时,家里条件特别困难,本想和医生商量着医药费过一阵子再付,后来吕爷爷说,孩子治病要紧,就先垫付了医药费。妈妈说:“吕爷爷这次可帮了我们家大忙了,你以后一定要感激吕爷爷呀。”其实妈妈不说我也知道,吕爷爷是个好人,他值得我们去尊敬。

吕爷爷,你是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直到去年,我们村每家每户都安上了新的电表,而且是插卡的。吕爷爷终于可以轻松点儿了。但是吕爷爷还是在村里跑来跑去的,如果看到别人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还是会尽力帮忙。他说,自己忙了一辈子,现在好不容易闲下来了,但是,他现在才发现,他是那么那么地热爱这份工作

,热爱村里的.人。他发现他已经离不开这份工作了。他还说:“我就要退休了,我希望在退休前可以尽可能多的为大家做一些事。我就要老了,等我走不动的时候,我希望那个时候,村民们常来看看我,陪我说说话。”

吕爷爷,我们一定会常去看你的。

现在,吕爷爷已经退休了,但他依然能跑能跳,过得舒心,快乐、幸福。他在家门前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红的、黄的、白的、粉的,但尽管花再怎么美丽,也比不上

吕爷爷那一颗火热的心。吕爷爷现在和家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全村人都为他感到高兴。吕爷爷,你是我们全村的道德模范。

现在我们村的电工是吕爷爷的儿子,他和吕爷爷一样热情、坚强、无私。

篇7:我心中的道德模范演讲比赛证书

在高二上学期举行“我心目中的道德模范” 演讲比赛中,荣获

等奖。

特发此奖,以资鼓励。

于都二中

篇8:道德在我心中

中国的孔子又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别人不了解你,你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把道德作为一件非常崇高的事,我们更应该努力地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与气量。如果说一个人生命是一朵花,而道德就是帮你点缀的饰物,使你更让人欢迎,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记得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篇课文,作者的父亲帮朋友买彩票,结果朋友的彩票中了一辆价值不菲的汽车,而自己那张却没有中奖。这时作者建议,反正他不知道,我们可以把车给自己,但是被父亲否决了,第二天父亲上门把车给了那位朋友,尽管朋友家里很富有。这件事也告诉我们,其实真正的道德就在我们的心中,如果我们通过这种不道德的手段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已有,那样做不仅会让身边的人厌恶你,也会让自己承受内心的折磨。

再讲讲我自己生活中的事吧!我的父亲是个很有爱心的人。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马上捐了1000多元,后来又自愿上缴特殊党费1200多元。还有一次,在时代广场举行一个为一位身患白血病的中学生开展的捐款活动,我的父亲当场就把身上仅有的300多元钱毫不犹豫地捐了,除了这些,他平时还经常去无偿献血。就在最近的一个星期六,我们去吃肯德基,这时店里正在搞一个“捐一元”让灾区儿童吃营养饭菜活动,爸爸看了也捐了一元钱。

后来,我问父亲,捐一元钱能有用吗?!我的父亲对我说,我们不能因“善小而不为”呀!我想,可别看这不起眼的一元钱,竟能使灾区上万个小朋友们吃到营养饭菜,这正是因为有成千上万个像我的父亲一样普通而有爱心的人,这些一元钱汇聚成了一条暖流,流进灾区小朋友的心中。正因为有了全国人民的无私奉献,灾区人民才能挺得下去,灾区的小朋友才能继续过上幸福的生活。

来吧!让我们一起加入道德,融入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我们每人用道德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向前跨出一大步。

篇9:道德在我心中作文

脱下脏鞋上厕所,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体现着易师傅大大的人品。相反那些质疑易师傅作秀,上公家厕所不需感激的人,他们把平等看得很重,孰不知,自尊自爱才是平等的前提。试问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爱,懂得感激的人,又怎能去奢望他人的尊重,获得社会平等对待呢?

饶毅在去年北大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告诫同学们社会上虽然存在着很多离异现象,他也不能保证他们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但他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自尊,自爱,自重。这段短短几分钟的演讲却引起了全场九次热烈的掌声,不是因为这演讲多么精彩,而是饶毅对心中的道德律令让人尊重与深受启发。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酸甜苦辣皆在其中,有的人在熔炉中慢慢熔化了自己,也有人能在其中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究其根本,成功的人除了坚持努力之外,还懂自尊自爱,懂得恪守自己内心的道德。那些质疑易师傅不必太感激上公家厕所的人,他们中大多也应不感激社会的公共设施,随意地踩踏公共设施并丝毫无愧疚意。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公共厕所脏乱不堪,国人素质一次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以至于国外一些旅游胜地贴出禁止中国人游览的令人心酸的警示。道德律令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不变真理,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言:“当中国人把他们自身文化丢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攻打这个国家了。”而在中华文化中,‘克己复礼’一直都是儒家的道德要求,中华泱泱五千年历史,道德律令一直都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由此可见,倘若没了道德律令,这个社会该变得多么脏乱不堪。

我感动于易师傅的道德之心,也感慨于质疑人的无知愚蠢,他们质疑好人,质疑善举,但我认为他们应质疑,应反思的是他们的底线,他们的人品。

篇10:道德在我心中作文

我有一个舅舅叫张博,现在才六年级,在我三年级时,他住在我家。

有一次,我爸和我妈的年级组都要搞活动,老妈便给了我们10元,叫我们自己去吃晚饭,因为我们两个都想买一些小玩意儿,晚饭就吃在离学校不远的面包店的面包,只需两块钱,我拿来面包,自己走在前面,张博正在付钱,我就在那个等车的地方等他,他来了,我习惯性的看他手中的钱,这时,我愣住了,“怎么还剩9元啊?”“我没付你的面包钱,这会儿我们可以多用5角了!”当时,我还蛮高兴的,可是一想,不行啊,那间店本身就是做小生意的,这样都要骗,那每人都骗1元,那家店企不是要破产啦!可是,钱对我的诱惑太大了,我只好默不作声。

第二天,我们路过那家店,那家店的老板看着我,我心里有点不安,放学了,我的不安更大了,就走进店,向他说明了事实,付了钱。

还有一次,看过“古都九日游”的因该知道,我们12个人去西安旅游,在第七天,从游乐场回来,路过一家玩具店,一个小弟弟偷偷的拿了一样玩具,我们都不知道,到了宾馆,我才发现他有了这个玩具,我叫他去还掉,他还不肯,我只好老将出马,一个顶十,(除了我和他,还有十人,都还不知道)亲自去还玩具了。

篇11:我心中的党员标准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对优秀共产党员的衡量标准,而我心目中优秀共产党员的衡量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不以他的身份、地位、学识和岗位来区分自己的价值的,他们区分的标准是自己对社会的贡献价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7000多万名共产党员中,有主席、总理,也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有私营企业家,他们贯穿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党旗下的一分子,是因为他们各尽所能的在各自的角色里,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体现出了一种不同于一般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回想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在举国皆殇的悲惨景象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来自全社会的爱心援助。在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后,我们亲爱的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他在废墟上讲的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出被困者,每个人的生命都同等可贵,人的生命高于一切······那一席席话深深的感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温总理也告诉了我们作为一名新中国的共产党员,我们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的有着崇高思想领导人的带领下,使之变得更加的强大昌盛。望眼全社会,来到汶川的志愿者一批接着一批。地震能震垮一条条道路,但震不垮我们前进的心;地震能震倒一座座的大桥,但震不倒我们心中的爱之桥;地震能摧毁我们的家园,但绝摧不毁我们伟大民族的脊梁。慕名而来的志愿者们,他们正是靠着一颗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才来到一起,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只为能为灾民们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们明白,他们的今天所失去的绝对不是一个美好的未来,全社会都在牵挂着他们,他们没有孤单,灾区不只是悲凉,更多的爱心援助。当孩子们一双双渴望无助惊恐的眼神看着志愿者,偷过电视,报纸等媒介传到祖国的大街小巷后,面对废墟中一个个坚强的生还者,全中国的党员代表们自发的捐款,亲赴灾区,参与灾区的筹建等等,让灾区人民深深的感受到,全中国人民与他们同在一起,心连心永不放弃。而在这些大难面前勇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他们的无私奉献,也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我们为他们而骄傲,他们为自己而骄傲。对于我,在我看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我对其骄傲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们崇高的敬意,在他们身上散发着的不仅是伟大的无私精神,更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灵魂。

上一篇:巡回指导组组长在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下一篇:谈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