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4-07-09

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精选8篇)

篇1: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党和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低保补助标准的不断提高,低保已经成为村民关注的焦点,而一些上访户更是将低保作为上访的理由;对于基层政府,低保也成为了维护信访稳定的一种重要工作方法。对于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低保收入难以核定。

农村居民收入中农作物等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但务工及隐性就业等收入难于核实,收入核实只能靠申请人自报和村居干部调查了解,真实情况难于掌握。在农村,有些人采取人与户口分离的办法,把有赡养义务的子女有意分开,使老人成为无收入的孤寡老人,把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赡养义务推向政府。

而有些家庭往往会因病、因学、因灾等情况导致深度贫困,这部分对象生活水平处于低保临界状态的低收入户,按政策不能纳入低保范围。

所以低保户申请、评议、审核、审批表栏中,只是简单写了生活困难几个字,家庭收入也只是按吃低保标准套算家庭收入。难于反映出低保户困难的程度。

二、少数人对低保产生误解(1)对低保产生依赖情绪,在已享受低保待遇的人群中,有些具备劳动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生活现状,但他们依赖于吃低保,得过且过混日子。

(2)存在攀比现象,有些人没有吃透低保政策,对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缺乏正确估价,盲目的认为别人能享受低保待遇自己也能享受,而且和享受低保标准高的户比,从而要求提高自己低保标准,如没达到目的,则开始抱怨,进而到上级部门上访,走上访的道路。

(3)少数低保户心态出现问题,有些低保户认为低保金是国家的,“不吃白不吃”,心态也由过去的“以吃救济为耻变为如今以吃低保为荣”,到处吹嘘炫耀,引发其他村民不满。因此,有人就开始想方设法找关系、走后门挤进保障圈子,弄虚作假骗取低保。

三、存在人情关系办理低保现象。低保工作中,干部家庭或亲朋好友吃低保的现象在少数乡镇村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村干部以权谋私,为亲属或者其他关系户办理低保,没有按照低保标准去认真核实,从而引发群众反强烈不满,导致信访问题不断发生。

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对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乡、镇政府建立谁主管、谁经办、谁负责的严格问责制,同时把低保工作纳入相关部门责任目标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乡镇纪委对低保工作监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级纪委设立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乡镇纪委加强监督、检查,发现截流、贪污、克扣、优亲厚友和人情保等现象,要及时予以纠正,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要从严查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村头宣传栏、进村入户宣传等方式将农村低保政策、标准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更要提高村民对吃低保的思想认识和思想觉悟。

篇2: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戴光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贫困山区县道路通行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客运市场迅速发展,但也存在监管难度大、发展欠规范等问题。为此,笔者以湘西自治州永顺县为例,对农村道路客运市场进行了专门调查和分析。

一、永顺县道路客运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州北部,国土面积381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32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0.4万人。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全县基础设施薄弱,交通、电力、水利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尚未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0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6127元,财政收入1.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942元。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334.89公里,在建二级客运汽车站1个,拥有二级甲等(县)客运汽车站1个,农村客运站场11个,道路客运经营企业2家,客运经营车队3家,营业性客车464辆。农村客运班车线路不断延伸扩展,已开通跨省班线8条、跨县班线16条、县内短途班线88条,日发班次380余个,日发送客运量1.2万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永顺县农村道路客运市场发展态势良好,运转正常,但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客运规模小。农村乡镇与乡镇,偏远乡镇与县城之间从事客运业务车辆的班次少、密度小,难以满足群众出行的需求。一些非县乡道附近的行政村受客源分散、人流量少、季节性和时段性等因素影响,加之道路未硬化,通行条件较差,营运成本相对高,经营者不愿投入,根本没有客运车辆通行,仅乡镇逢场或节假日,才有拖拉机、农用车等非客运车辆营运,且多数是“插笋式”、“多层式”载客,安全隐患突出。

二是垄断经营问题突出。近年来,从事客运经营业主为追求高额利润,纷纷组建联营车队,垄断线路客运市场,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是线路牌价格泡沫高。当前客运市场出现一股不正常炒线路牌价格现象,造成线路牌价格节节攀高,特别是一些热点线路的线路牌价格已被炒出市场实际价格,给客运市场的公平竞争带来阻力。其次是随意抬高票价。各经营业主经常以春运、油价上涨、道路状况差等为由,随意抬高票价,且只涨不降,加重乘客经济负担,同时给非客运车辆载客和“黑车”非法经营留下较大空间,增大了职能部门管理难度。第三是诱发矛盾纠纷。由于县城至各乡镇客运线路营运权的垄断,同方向客运线路的各联营车队经常为争客源发生纠纷,动辄以上访、罢运相威胁,甚至聚众闹事、打架。

三是日常监管难到位。由于农村客运市场线长、面广、情况复杂,监管难度大,非法营运屡禁不止。除县政府每年组织几次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外,各职能部门很少也很难组织联合执法,监管职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同时受执法员的能力和素质因素影响,对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打击欠力度,效果不明显。

四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主要表现在国省道管护不够,路面破损严重,如永顺至石堤、永顺至小龙村、永顺至保靖等公路路面破损特别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农村公路等级低,弯多坡陡路窄,断头路多,无法投放客运车辆;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固定的客运站,一些乡镇虽新建有客运站,但配套设施缺乏,给乘客造成不便。

二、规范道路客运市场的建议

(一)要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的规划 一是做好客运站点规划。按照“乡镇有站场、村里有亭牌”的要求,建好一批经济实用、布局合理、方便群众、满足需要、避免浪费的农村客运站点,为客运经营提供方便。二是做好客运路线规划。坚持“安全第一,方便乘车,利于经营”的原则,结合交通基础设施、旅客流量、流向、流时及旅客的运输需求等情况,认真

做好整个客运行业的发展、线路布局、运力调控等远景规划和近期计划,正确引导客运线路牌发放工作,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最大限度减少矛盾和纠纷。三是做好运力投放规划。区别情况,在保持运力与运量基本平衡的前提下,运力投放较多的线路,车辆应以更新、调整为主;运力不足的线路,可适当新增车辆。客流量较大的乡镇,以发展中型中级客车为主,客流量较小的乡镇,以中小型普通客车为主。

(二)要强化农村客运市场的日常监管 一是严厉打击非法客运行为。坚决依法取缔无牌、无证、无照的“黑车”和农用车等非客运车辆非法载客行为,查处乱涨价、无资质非法揽客及甩、欺、宰客等违规经营行为,打击黑恶势力欺行霸市、垄断客运市场行为。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和“持证上岗”制度,着力提高司乘人员的素质,并坚持审验、检查监督等手段,制定完善车队(业主)自身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大力开展“安全正点,文明服务,定点停靠,票证票价齐全合理”等创建活动,实现车队(业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努力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三是建立不正当竞争行为查处机制。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为依托,制定《农村道路客运市场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查处办法》,从严查处客运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全面建立农村道路客运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

(三)要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一是积极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和通达工程。要积极采取“一事一议”等办法,用好乡村道路建设项目补助资金,全力加快乡村道路建设,解决边远山区交通不畅、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二是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体制上要引入竞争机制,培育养护市场,打破养管一体,实施养管分离,逐步推行养路市场化、工程招标化、管理合同化。投入上要适当增加公路养护经费,稳定县、乡、村道养护队伍,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管理上要依法维护路产路权,严格控制路边建房及破坏道路边沟、路基和侵蚀路面等行为,坚决整治“以路为市”、“以路为场”顽症。三是加强农村道路安全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好山区落差4米以上的临水、临崖公路及陡坡、急弯路段的安全防护问题,设置必要的防护栏、防撞墙(墩)、警示牌等交通安全设施,确保农村道路良好的安全通行条件。

(四)要着力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 借鉴已开通的城乡公交车及周边地区的经验,积极探索发展多种运输组织形式,如开行循环班、赶集班等,全面拓展农村客运市场领域,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合理配置农村客运线路资源,切实解决争热线、弃冷线和农村山区支线运输问题。整合现有城乡间客运班线资源,推行公司化经营或公司化管理,打造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经营主体,着力消除农村客运盲点,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便利的运输服务。

(五)要切实落实相关扶持政策 加大农村客运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农村客运班线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科学规范、简化线路审批手续,实行农村客运线路审核登记制,凡具备客运线路开通条件的,开通行政许可绿色通道。全面建立农村客运油料补贴、规费减免以及奖励补偿等激励机制,降低票价,扶持农村客运发展,逐步实现通公路的乡村全部通客车,让农村客运班车“开得通、坐得起”。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进来,解决农村客运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

篇3: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些要求

1.1 经济性要求

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和建设的时候, 都应该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 用最少的资金做好工程的建设, 降低工程的成本。所以, 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道路的断面和布局, 尽可能的让那些对车速要求比较高、流量大的道路减少干扰和停顿, 对于那些次要的道路, 不要强求道路的平顺, 应该重视道路的地形, 尽量的降低建设费用。

1.2 要保证道路的畅通和安全

在城市道路中, 车速和实际的通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车速的情况能够直观的将城市道路交通的质量和水平反映出来。所以, 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道路的性质和路段保证交通的安全和流畅。

1.3 重视道路对环境的影响

人们的居住、生活和工作都是离不开城市的, 但是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 机动车辆的增加也带来了严重的噪音干扰和大气污染, 所以, 在进行道路设计和规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环境方面的影响, 根据地形和道路的性质来进行分隔带的设置, 尽量的做好绿化方面的工作, 并且在交通干道以及居住区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距离来消音。

2 在进行城市道路建设的时候, 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 我国的城市道路设计和建设也有了明显的改观, 但是, 现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2.1 协调性和连续性比较的差

我国的城市建设是非常快的, 城市的建筑也在不断的增加, 这就导致了周边设施和建筑和道路不协调。比如说有些老城市建筑是比较复古的, 但是道路却非常的现代, 这也导致了设施杂乱。这种情况出现是因为业主仅仅考虑到了自己的实际需求对于建筑形式以及道路的实际风格, 并且相关的部门并没有这一方面的规定, 相关的引导工作做的也不够到位, 这就直接导致了城市道路在设计和建设的时候协调性和连续性比较差。

2.2 进行交叉口设计的时候不够合理, 非常的随意

在城市道路中, 交叉口是重要的转换和汇合的地方, 交通管理和组织主要是通过交叉口。但是行人。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之间会互相的干扰, 这也对交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导致了交叉口的车速比较低, 通行的能力很差, 很容易发生各种交通事故。但是在进行交叉口设计的时候由于车道的数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相关的设施不够完善, 导致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无法和道路的通行能力匹配;排水的时候不够畅通, 相关的设施也不够完善, 下雨的时候容易出现积水;在进行交叉口设置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整个路网系统, 交叉口比较多, 互相的间距比较的短。

2.3 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非机动车辆和行人

我国的很多城市人口都非常的密集, 行人和非机动车辆是非常多的。但是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 却没有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辆, 这就导致了交通的效率比较低下, 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3 针对上述问题, 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改进的措施

3.1 在进行横断面设置的时候应该保证其合理

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时候, 进行横断面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横断面设计的时候, 主要任务便是根据道路的性质以及实际的等级, 根据相应的资料来进行宽度的设计, 并保证其布局的合理。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证车道数设计的合理。在多车道的时候, 由于会出现超车、停车以及绕越等情况, 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通行能力, 并且由于上述的情况还会导致交通比较集中, 加大交叉口的压力, 导致出现交通混乱的情况,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保证车道数辆的合理。

(2) 对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进行设计。很多人在出行的时候会选择步行和乘坐非机动车辆, 这样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便必须考虑到这方面的影响, 对这些方面进行设计, 保证其合理性。

3.2 在进行平、纵面线形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在进行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的时候, 必须考虑到安全舒适、道路造价、驾驶员视觉、心理以及道路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在进行线形设计的时候应该保证驾驶员视觉是连续的, 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让视觉和心理是平衡的。

3.3 保证线性在视觉方面的连续性

最理想的组合便是竖曲线和平曲线一对应的时候, 边坡点应该在平曲线的中点。所以, 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平面线形和纵面线性之间的对应。但是在实际设计的时候, 在考虑到工程量和各种标高要求的情况下, 对这种对应进行考虑是比较困难的。

3.4 应该保证视觉方面线形的均衡

若是道路的竖曲线和平曲线的大小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这会让人觉得不愉快, 视觉方面也会比较的不平衡。所以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3.5 保证线性和环境之间是协调的

现在愈加重视环境的保护, 所以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也必须考虑到环境方面的因素。在进行线的选择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视野本身的多样性, 尽量不要出现单调的情况, 尽量让道路和环境是协调的。并且在竣工之后, 应该努力的恢复自然景观, 做好绿化方面的处理。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的增加, 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时候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实际需要, 保证整个交通系统的发展是健康的。

摘要:在城市建设中, 城市道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的交通和生活生产都离不开道路。并且城市道路设计的水平和情况也会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建设的水平。但是现在, 在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 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对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找到了一些解决措施, 希望能够提高城市道路设计水平和城市的规划建设水平。

关键词:城市道路,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眭封云, 蔡畅.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1 (01) .

[2]贾浩.浅析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河南建材, 2011 (06) .

[3]燕春林.对当前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门窗, 2013 (11) .

[4]缪江梅.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33) .

篇4: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道路货运市场;问题;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道路货运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论是货运量还是货物周转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日益彰显,比如市场秩序混乱,运力结构不尽合理,企业现代化水平及经营绩效较差,市场竞争手段不正当,部分企业存在较严重的诚信问题等。

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是运输,道路运输业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开发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行业。纵观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五种运输方式,最易于大众所接受的方式,要数道路运输中的货物运输,它不仅具有批量小、易组织、速度快的特点,更是因为它具有“门到门”的运输服务优势,最能降低运输过程总成本 。因此,道路货运对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發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何进一步推进道路货运快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

1.我国道路货运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道路货运业基础较差,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近几年政策环境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货运业取得明显的发展,但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我国道路货运行业的“多、乱、散、小”的状况依然没有太大改变,道路货运企业也直处于经营不佳的尴尬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政策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货运企业自身发展不当的原因。

1.1来自社会、货运市场方面的问题

1.1.1主管部门不明确,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管理效率低下。而近几年市场准入较乱,在缺乏物流企业标准和物流企业分类标准的情况下,许多名不副实的物流企业登记注册,交通运管和工商部门只负责核准其营运资格和经营资格,至于营运中出现的问题,他们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去解决。由于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使整个行业的监督管理失控,治安问题陡增。

1.1.2道路货运业的发展涉及很多政府部门,如交通、工商、劳动、科技、教育、财政、税务、质检、信息等,虽然各部门对道路货运业发展都很重视,但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合作,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尽管都很卖力,但这种无序的齐抓共管终难取得好的效果。

1.2来自货运企业方面的问题

1.2.1盲目进入,导致竞争主体众多

由于道路货运市场进入门槛低,且传统货运业进入成本也较低,一辆货车、几个人,就可以从事货物运输,因此经营主体迅速增加。由于竞争主体众多,致使企业间竞争激烈,加上市场机制不完善,有些企业就采取非市场性行为进行竞争,不仅加剧了竞争程度,也导致了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

1.2.2规模小、基础设施差

物流系统效率低、综合水平不高。货运企业经营投入不够,导致技术装备落后,服务质量偏低。许多货运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极低,仍普遍采用电话、传真等传统设备开展业务,从而使企业反应迟缓、效率低下。少数一些货运企业虽然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但其使用的相当一部分国产物流管理软件仍停留在““电算化”的层次,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不能实现集成和实时控制,无法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

1.2.3我国道路货运企业的服务理念有待开发

物流活动的本质是服务,但是我国部分货运企业对于服务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随着物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货运企业要求生存就必须提高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

2.国外道路货运市场的经验

纵观发达国家的货运市场,在分析其货运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道路货运市场发展的经验。

2.1规范的市场

国外物流市场的规范表现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与健全。自从运输活动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以来,各国政府就特别关注如何控制和促进运输活动,为物流企业创造一个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而且这一切通常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

2.2成熟的市场

国外物流市场的成熟,表现在政府对物流网络的规划与统一布局。在物流管理上打破行业分割、地区分割,建立跨地区、跨行业、全国统一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货运市场。

3.现代道路货运市场发展建议

为了促进我国道路货运业快速健康发展,以尽快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货运业的需求,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我国货运业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交通、工商、税务联手,严格控制市场准入条件,不是为了提高准入门槛,而是通过优化服务,拓宽准入渠道。交通、工商、税务和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对市区的货运服务业发展制定规划,共同把好货运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关。凡申请从事货运服务业的业户,需凭运管部门核发的运输许可证,到工商局申请开业登记,而没有取得营业许可证的,工商部门应不予登记发照;交通部门没有年审过的业户,工商部门不得对其营业执照进行年审;税务部门对货运服务业主发放运输票据时,应先由交通部门对其经营行为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方可发放。

3.2清理整顿货运服务市场,针对整顿货运服务业的实际困难,必须对当前的货运服务业市场实行综合整治,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予以取缔。加快市场诚信规范建设,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不断规范市场主体各方的行为,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打造诚信行业,逐步形成有序竞争和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要联合工商稽查等有关部门对市区货运服务市场进行全面整顿,实行持证经营,坚决打击无证经营业户,使货运服务业户基本上做到持证经营,公平交易。

3.3联合无线电管委会,加强对已安装网上货运信息交易接收器用户的管理。由于安装网上货运信息交易接收器的业户较多,而且有迅猛发展的势头,如果不管好这些业户,将对货运服务市场的管理带来很大冲击。因此,要联合有关部门,将这些业户纳入行业管理,维护货运服务市场秩序,并将网上货运信息系统引进到货运市场,提高货运市场的信息化程度。

4.结束语

道路货运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它的发展具有长期性、科学性和宏观性,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运输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同时,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保证.在不断提高生产力要素质量和现代化水平的同时,引导企业公平竞争,严格市场监管,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制度和法规,使道路货运行业健康发展,进而带动运输业全面提升运输质量品质。■

【参考文献】

[1]杨兆升.杨庆芳.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分析与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2001,(5).

[2]仲维庆. 国外物流业发展经验与启示[J].学术交流,2008,(7).

[3]郭秀春.王东平.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分析[J].现代商业,2008,(23).

篇5: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群众对农村低保的政策了解不清。二是部分乡村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群众意见极大。三是个别乡镇对低保对象核查不到位,出现漏保、错保现象。四是一些乡镇没有把农村保工作真正作为救助体系建设和为民排忧解难的重要工作。五是档案不齐全、监督不到位。没有严格遵守低保评议、公示、监督等制度,出现“人情保”、“关系保”、“政策保”等问题,80%以上的村未设置举报箱,缺乏社会监督。建议: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责任,准确核定低保对象,严把申请、审核、审批、评议、公示等关口,坚持“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调查责任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

篇6: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道路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同时农村的汽车、农用车、摩托车数量猛增,加之农村道路基础设施还没有得到完善,防护、警示等设施不到位,特别是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带来了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强安全感和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结合当前本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就如何有效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浅谈已见。

一、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面比较狭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较差,特别是老年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固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随意穿越马路;幼儿更是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许多青壮年村民法制意识淡薄,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超载、加载等违法行为十分突出。而且在公安机关在制止查处违章时群众有时不但不支持配合,反而为违章车辆和驾驶员开脱,指责交警多管闲事,甚至阻碍执法的现象都时有发生。同时还存在乱设摊点、乱停车、占道多等情况。乡村道路条件改善后,沿线部分村民在道路两边摆摊设点,招商做生意。到了收获季节,占用道路打谷晒场,有的单位和个人占用道路存放楼板、沙石、砖块等建筑材料,把道路当作各种物质的集散地、转运场和加工厂。如海姜大道苏陈钢材市场段的非机动车道就成了商家的物资集散地以及茶庵桥段的机动车道就是水果商贩的领地,还有苏陈镇内老通扬路的两侧道路的占用。这些都严重妨碍了道路的畅通。

(二)交通压力不断增大。

近年来,农村驾驶人员和机动车量迅速增加,基础建设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车辆和务工人员,加重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农村中从事非法运营的面包车,驾驶的报废车、无牌无证的摩托车等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的盲点和难点,尤其是在农村主要道口、农贸集镇上,各种车辆混杂,交通拥挤,交通安全问题非常突出,这些都加剧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也成为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患。

(三)农村路面交通安全隐患突出。

一是农村公路条件、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再加上车辆超载超员平繁,路面损坏的程度大,容易造成路面颠簸甚至有大坑现象,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二是农村道路由于缺乏维护经费,基本上是修成后就不维护,任由车辆挤压无人管,道路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当严重。在辖区发生的一些交通事故,就是因为路面路况极差,酿成的车祸。

(四)基层交警队伍警力严重不足。

在管理工作中,人是第一要素。而在当前交通管理科技应用水平较低,还无法将交通管理中的大量警力解放出来的条件下,警力不足直接制约着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成效。一方面在人车流量不断增加,道路范围不断扩大,民警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各类频繁的交通安全保卫工作和各项活动增加,在警力布控上,大部份民警连续作战,一线民警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集中时间,集中警力开展日常的交通管理工作就有困难。

(五)人情压力过大管理环境不良。

“人熟、地熟、情况熟”既是农村基层交警中队参与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优势,也是障碍。中国人讲究人情世故,所谓“官大不如人熟”,开展驾驶人、机动车台帐登记等工作需要坚实的群众基础,否则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当对熟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法制自觉性还不够的老百姓,甚至地方工作人员心理都无法接受,认为民警不通人情,抗拒表现更加剧烈,民警承受压力过大。

二、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夯实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管理基础,及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切实有效预防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本人就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

一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这显得尤为重要。要经常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道路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报道,结合“五进”活动的有关要求,以创建交通安全文明村为载体,加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二要强化对农村青壮年的教育。农村中的青壮年往往是农村交通违法行为的主要和主动参与者,他们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交通是否安全。要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纳入农民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强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村民素质。三要增强弱势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乡农村中的老年人、幼儿和外来人员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要采取他们易懂、易记、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加他们的交通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强化政府督导作用,落实道路维护措施。

建议政府增加对乡道、村道的建设投入,特别是尽快加大对现有乡村道路危险路面的加固维修、养护维修工作,对危险路面增设警示标志线;对现有的乡村道路按照地域管辖的原则落实好道路养护责任制,保证乡村道路畅通。乡镇党委、政府和公路管理部门应重视农村道路的修护问题,应实行政府解决与受益群众自护相结合的办法维护好农村道路,政府主要解决工程相对较大的道路维修,同时按照“谁受益谁管理、谁管理谁维护”的原则按村组划定道路维护段,督促村、组进行维护,政府应组织安全部门每季度开展一次对农村道路的检查和督促维修工作。

(三)强化交通安全制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充分发挥农村交通协管员的作用,弥补警力上的不足。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当前情况下,要弥补警力不足,加强基础管理,必须通过建立农村交通安全协管员、信息员、联络员制度,调动和发挥好群防群治的作用,深入推进农村交通安全社会综合治理。

(四)强化道路交通管控,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一是强化源头管理。对辖区交通管理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同步开展各项交通管理工作。掌握的辖区交通情况包括:辖区人口数,辖区总面积,道路总长度、名称和等级,行政村及自然村数量,各种车辆型号、数量,专业驾驶员人数,分布规律等等,制订详尽的台帐,掌握了这些材料将为创造和谐的执法环境奠定坚定的基础。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的整治和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守法意识。一要克服畏难情绪。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难度相对较大。我们要克服畏难情绪,改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管不好、管不了的惯性思维,要善于总结管理和整治经验,攻难克坚,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信心。二要联合实施专项整治。会同安全生产管理、交通、农机管理、城管等部门,经常性地联合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对农村中的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超载等违法行为要严格依法处理,绝不姑息纵容,要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教育和惩罚。三要进一步扩大整治成果。要及时将管理整治和处理处罚的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宣传,从而让更多的村民能从中得到教育和启示,从而增强自觉守法的意识。

(五)强化科技投入力度,维护交通管理秩序。

一是加强对农村道路的巡逻管控覆盖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向科技要警力,改变“人海战术”和靠交警“站马路”来管理交通等陈旧管理模式,将有限资源投入到交通管理科技的设施建设上,逐步改善装备,改进执法手段,提供工作效率效率。二是加强监控设备和违法电子抓拍设备等科技装备投入,积极推广非现场执法,努力做到对交通违法行为查处“以监控为主,以机动巡逻为辅”,尽快落实集镇、学校等重点路段电子监控。

篇7: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农村“三资”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农村集体资金往来多元化、资产利用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形势逐渐显现,对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目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焦点。村民为承包耕地和非家庭承包的旱地发生纠纷;村民为高速征地发生农户与农户、农户与集体之间的纠纷;村民为承包山林纠纷发生群体事件,就是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笔者通过对京山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初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粗浅对策。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三资”登记的台帐管理不完善、不全面

对村级集体的资金、资产的管理做到了帐、款、帐物相符管理也很严格,而对资源,尤其是土地、“四荒”等的管理一是登记不全、不细,从而造成资源底子不清、管理不规范。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性资产权属界定不清,导致群众与村权属纠纷,甚至酿成群体事件。

(二)财务管理不规范 一是财务制度执行不力,有的村开支不经集体研究,大额支出不讨论,支出凭证手续不完整;二是有的村报帐员对农户往来、应收应付帐款不过明细帐,造成农户查帐较难。

(三)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

有的村干部把机动承包收入直接冲抵抗旱排涝费,有的资产收益使用无计划,有钱就用,用完为止。

(四)集体资产、资源对外出售、租赁和发包不规范。

有的集体资产、资源对外出售、租赁和发包时不按制度办事,民主程序、民主公开不到位,不搞招投标,只是凭个别人说了算,让个别人的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获得承包权和所有权。尤其是集城的中心村在收取占地征用费时不按政策规定办事,不召开村民议事会,不搞竞标,只是凭个别村领导表态,损害集体利益。有的为缓解一时资金所缺,将非家庭承包土地发包期限延长指标降低一次性收取资金,为下一任留下一个烂摊子。

(五)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不够规范。

虽然乡镇由镇纪委牵头,对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同时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但是在个别村,由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群众意识淡薄,公布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不符合要求,公开不及时。

(六)个别村会计人员素质低,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

有的村级财务人员对开支条据不审核、不把关,违规条据也要报帐,有的财务会计人员报帐有意拖延报帐时间,无法正常结帐。

三、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力量薄弱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乡镇财政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管理职能之一。但由于农村实行改革后将原来乡镇经管站与乡镇财政所合并,组建乡镇财政所(财政分局),由于人员大量调减,使其专门从事农村“三资”管理的人员越来越少,每个乡镇只有两、三人,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经管机构虚设及职能逐年弱化,从事经管工作人员年龄老化、青黄不接也是导致对农村集体“三资”工作管理监督跟不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不力

一是群众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有的村民只忙于在外打工,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给予个别不廉洁的村干部可乘之机。二是村班子内部监督不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大事不开会,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员无法监督。三是村委会财务队伍不稳定,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会计也跟着换,由于经费紧张,镇党委、镇政府对村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基层财务人员业务难以提高。有些村干部自己对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熟悉,也不学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不规范。

四、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是党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更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实践证明,管好农村集体“三资”,有利于巩固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契机,加大对村级基层干部的培训管理力度。

镇党委、政府每年定期对村支部书记、主任和财会人员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财经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法纪观念,同时把“三资”管理纳入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之一,从机制上建立一套“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的有效管理模式。对违反制度的村干部要严肃处理,对管理民主、严格执行制度要给予奖励。

2、对通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后的资金、资产、资源要建立台帐,明确界定产权。

建立“三资”产权明晰动态管理档案,是保证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有效防止资产流失的首要前提。为此,乡镇必须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专门组织,由镇纪委牵头,乡镇财经所组织实施,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台帐式”管理办法,每年底还应对集体“三资”进行一次清理核资,对因资产出售、征地拆迁、中心村规划建设、资产资源数量增减的情况,应及时记录归档,完善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3、健全制度,加强“三资”管理。

(1)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一年必须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纳入公开范畴,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季度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务公开要严格按照村务公开项目进行公开,实行微机打印张贴在村部公开栏,方便村民就近查询。

(2)建立民主管理与审计监督制度。一是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村集体组织“三资”民主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村集体组织“三资”审计制度和监督渠道,组织定期审计、专项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

(3)实行镇村招投标委托制度。各村招投标事务要全部委托“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办理,各村不得自行组织招投标活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在5万元以上、村集体资产转让金3万元以上的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后,由“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招投标。

(4)推行集体资产监管制度,“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采取“台帐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对村级资产资源登记造册,建立资产管理台帐。各村台帐一式两份,村委会和“三资”服务中心各执管一份,每年组织一次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4、加强乡镇财政经管队伍建设。县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乡镇经管队伍建设。一是按照工作的职能配齐服务工作人员6人-8人,每个乡镇设“三资”管理办公室主任1人、副主任1人、资金会计1人、核算会计1人、土地流转调解员2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1人、档案管理员1人。二是人员工作经费要保障,彻底转变“三资”管理业务的职能部门肩负着“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三是多渠道招聘实用人才,对缺编的人员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吸收新鲜能力,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四是县局主管部门加大对“三资”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一年培训1次,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达到依法依规管理农村“三资”。

篇8:福建农村食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当前农村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引起全国关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仍不断发生, 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涉及质量安全和假冒伪劣问题种类相当之多:毒猪油事件、福寿螺致病、人造蜂蜜事件、“苏丹红”鸭蛋、孔雀石绿事件等等。农村食品市场依然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

(一) 农村食品市场的“三多”

一是“三无”食品多。农村消费者主要生活用品主要来源于小食杂店、小超市、小集贸市场等, 很多食品是城市中失去市场的劣质、即将过期的“三无”食品, 特别是针对儿童消费群体的饼干、方便面、棒棒冰等, 危害着农村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二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环境差的较多。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管理意识不强, 在经济效益不景气的情况下, 更多地注重经济效益, 不愿投入资金改造食品生产经营环境, 尤其是小型食品生产加工厂、小食杂店, 市场占有率较低, 存在生产厂房和居住区不分, 商品、食品与生活用品存放不当, 小餐饮店无消毒灭菌设备等现象, 极易产生二次污染;

三是农民缺乏食品安全知识较多。劣质食品之所以有市场,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部分农村消费都不关注食品安全。目前部分农村消费者安全意识普遍淡薄, 表现在消费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 首选“便宜”的商品。农村消费者安全意识淡薄, 一方面助长了不法厂商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为安全监管工作增加困难。

(二) 农村食品市场的“三少”

一是从事食品行业人员拥有健康证的少。尤其是直接接触食品的从业人员健康证也很少, 一旦这些人患有疾病感染, 就餐的农村消费者有可能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

二是监管人员监管次数少。目前的监管体制, 很多职能部门由于农村监管成本较高等诸多原因, 使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检查次数远远少于城市的监管次数;

三是农村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的少。农村是最大的食品市场, 农村消费者是弱势群体, 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力度较小、覆盖面不足, 应该对全民特别是农村消费者普及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 规范农产品广告的宣传。

二、当前福建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一) 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交叉, 执法体制不顺。现行监管食品安全的部门和法律众多, 《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食品质量管理交叉规定, 分工不明。事实证明, 很多按食品链来分工监管, 容易出现环节监管空隙, 形成“两不管”地带, 形成监管盲区。

(二) 农村消费者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不够, 广大农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 甚至很多农民对于购买商品主要是“价格优先”, 很少注意产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至于是否过量使用色素等方面关注的更少。

(三)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

很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乡镇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 要开展对全县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监管, 监管力量远远不足, 便造成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较为薄弱的状况。一些监管人员不能耐下心来研究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 只是硬背条文, 理解能力差, 实际操作能力不高。

(四) 监管部门硬件设施不足

一方面, 由于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不完善, 检测手段单一, 甚至某些乡镇连检测设备都没有;另一方面, 监测人员没有具备专业的监测知识, 对于食品添加剂、成分含量是否合格等无法检测, 而且在农村由于受经费的限制, 有些应该检测的食品项目却不能得到检测, 从而滋生出更多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建立保障农村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因此, 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 做到对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源头治理, 预防为主, 完善体制, 健全机制。

(一) 构建食品安全“宣传网”

首先, 由于农村消费者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对商品的认知水平与城市消费者有差别。因此, 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转变农村消费者的观念上。要通过农民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食用农产品的知识, 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其次, 可通过开通热线的方法, 使更多的农民了解正确的食用农产品知识,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并且可以及时举报农民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食用农产品问题。最后,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应该深入到中小学校, 增加食品安全授课内容, 引导学生从小就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二)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

健全农村监管网络是无缝隙的监管工作的保证, 建设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

一是要从源头上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在食用农产品生产中, 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是保证农业产量和农业品质的重要手段, 但是, 不科学地使用农药, 就会严重污染食品, 继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污染环境。因此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 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也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安定。

二是要从生产环节加强食品问题整治。构建食用农产品流通的预警机制, 以抽查、巡查和专项检查形式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测, 及时公布检测结果。

三是积极构建食品生产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建立并完善与标识管理相联系的可追溯制度, 有助于确定产品的身份、历史和来源。实行现场巡查制度,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的抽检力度, 严把市场准入关。

(三) 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

实践已经证明, 社会监督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爆发的“苏丹红非法添加物”“三鹿婴幼儿奶粉”“膨胀西瓜”等食品安全事件, 几乎都是先被消费者或媒体披露的, 这充分证明了社会监督不可低估的作用。

要实现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全面和到位, 需要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多重方面的总体配合和完善。

摘要:新农村建设使中国农村建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本文从福建省的农村食品安全环境及主要问题出发, 分析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并在综合考虑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现实情况, 对进一步建立保障农村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事件

参考文献

[1]刘大良.新农村建设中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8, 28.

[2]杨洁彬, 梁春穗等.食品安全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3]郑刚, 王淑玲.中国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J].财经界, 2008.

[4]范梅华.关注农村食品安全[J].食品安全, 2005, 22.

[5]王临安.临沧市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N].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5.

上一篇: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下一篇:led照明路灯技术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