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民族之魂

2024-06-06

不朽的民族之魂(通用10篇)

篇1:不朽的民族之魂

不朽的民族之魂

杜尔伯特蒙古族中学张卓丹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来自杜尔伯特蒙古族中学我叫张卓丹,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不朽的民族之魂》

巍巍中华,泱泱大国,沉浮千年不变;滚滚黄河,浩浩长江,翻涌万年不息。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祖国,一个响彻全世界的名字——中国。啊!中国!您是敦煌飞天的轻歌漫舞;您是杭州西湖的浓装淡抹;您是桂林山水的绮丽清秀;您是黄山云海的神秘莫测。饮誉四海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透过那厚厚的历史书,我看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四大发明的诞生,在世界上引以为傲。昔秦皇汉武的掘起,今中华民族的强盛,让我感到中华精神无处不在,中华魂魄源远流长。

我感动着,赞叹着,敬佩着,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心中油然而生。我知道,在书中读到的不仅仅是久远的故事,也不仅仅因为故事而感动,那是一种共鸣,一种洒在神州大地上悄然润物又热情无限的光辉,一种流在中国人血管里无声无息又惊天动地的灵魂!

在今天,不仅要在书中得到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还要将这些精神财富传承光大,用我们的才智与中华的精神贡献于中华的崛起、祖国的腾飞和民族的兴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牢记的使命,是我们奋发求志的理想和追求。

遥望中华精神,我看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诗句;知道了林则徐置生死于不顾,愤怒地点燃了虎门硝烟的怒火;少年时代的周恩来为了报效祖国立志写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更看到了多少将士为了不受外辱,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锦锈河山。

不会忘记2001年7月13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传来国

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庄严的声音:“取得2008年奥运会

主办权的城市是——中国北京!”立刻,世界华人热泪盈眶,振臂高呼“我爱你,中国!”“我爱你北京”。

不会忘记2003年春天,白衣天使身临一线,抗战Sars,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千百患者的康复。

不会忘记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

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实现了亿万华人的“蓝天梦”。

不会忘记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那欢欣鼓舞的情景,那飞天神州的英姿,那震耳欲聋的轰鸣,“神州六号”恰似一条东方巨龙,从“酒泉”冲天而起,仰天长啸,傲然升空,成功了!成功了!又一次成功了!五代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圆梦太空。山在欢呼。海在歌唱,人在激动,梦想在奋斗中实现,希望在追求中诞生。

2008年9月27日,神七的成功,是民族的荣耀,国家的骄傲,永远铭刻在中国人心中。

2008年奥运圣火在华大地的熊熊燃起,中国健儿早奥运

盛会上大显国威,当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赛场上空,当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的的时候,那一刻有着十三亿人民的骄傲!

亲爱的同学们,难道这历史的一幕幕不值得我们骄傲

吗?

眺望未来,二十一世纪的霞光如此绚丽;放眼世界,二十

一世纪的壮丽神奇;展望未来,二十一世纪的舞台充满了挑战也蕴藏着机遇。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心连着心,接过父辈手中的旗帜,带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一路飞扬,用我们的热血来复苏祖国的生机,而这生机,正是不朽的民族之魂!

站在时代的今天,我们回望:一个民族要独立,要生存,要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民族经济、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需要一种更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这是支撑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柱。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国家有难,舍我其谁!汶川地震把中国人民的心震在了一起。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天大的灾难都不可能将中华民族压倒!全中国的大爱,全世界的大爱,全人类的大爱,涌向地震灾区,献给了灾区人民。艰难困苦砥砺伟大精神,风险挑战锻炼坚强意志。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把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推到了极致。让亿万中国人结成了一个血脉相通、牢不可破的生命体,告诉世界什么叫“中国精神的力量”!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永远要记住的时刻,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的勇气、坚强、信心和智慧,它再次锻铸了中国人民全新的时代精神。

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

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在当代和平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又有了崭新的表现。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的抗洪精神;我国航天工作者在长期的奋斗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我们的民族精神蓬勃向上,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篇2:不朽的民族之魂

中国足球落后了,这是事实, 我们要勇敢面对,唯一的方法就是静下心来找出差距,对自己的水平和实力认真的摸底。要想取得胜利一定要知己知彼,。目前没有国际大赛, 也正是我们组建球队的最佳良机, 选材范围可以更大,年龄可以更小,让有灵气有潜力的队员更多机会,通过比赛来不断磨合队型和打法,胜负并不重要, 关键是在比赛中是否发挥了我们的战术要求,找出差距,不管对手的强弱,我们都要按照国际大赛的水平来要求去做,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球员的战术素养,完善我们的战术思路。我们的战术打法一定要坚持不懈!只有积累才有提高!

以前我们的一定要找强队比赛的思路现在看来是不明智的, 因为所谓的强队根本就没有真正来跟我们赛,有很大的水分, 而恰恰害得我们自以为水平不错,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提升了我们浮躁的心态,不图上进, 最后结果我们都看见了,别人的烟幕弹把我们害的好惨。我们和对手的差距已经扩大了好几个级别,短时间根本无法赶上。

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只有面对现实, 卧薪尝胆,把历史沉痛的教训化为我们的动力,好好的`

组建好我们的未来。

现在对手都轻视我们, 也正是我们潜心发展的好时机。只要我们下真功夫,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让他们尝尝苦头!

中华文明之所以连绵五千年而不落。就是因为我们民族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倒下过。

中国经济奇迹也告诉世人:中华民族不可辱!

中华民族是真正的优秀民族!

中国足球一定有希望!一定会笑到最后!

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我们一定会站起来!

篇3:不朽的民族之魂

歌剧《苍原》作为一部具有史诗般气概的民族歌剧,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是不容小觑的。

一、歌剧取材具有历史厚重感

歌剧《苍原》的故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公元1771年1月5日即清乾隆35年,寄居于伏尔加河沿岸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由于不堪忍受沙俄的残暴统治,在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决定举旗东迁,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返回故土中国。这一历史题材充分反应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深深眷恋祖国母亲,期盼回归祖国怀抱的深刻内涵。 它穿越历史来到今天,具备了一种历史厚重感,它象征着一种精神,同时,它也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种体现,是异乡人对祖国故土的深深眷恋,是海外赤子的一腔热情;它是生命的礼赞,是马背民族不朽的民族魂,是土尔扈特部落庄严的赞歌,是为了自由与和平, 为了民族的繁荣昌盛不惜付出巨大牺牲企盼回归祖国的一种痴情。

二、歌剧人物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

歌剧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是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音乐形式,这种形式必然具备戏剧的特征, 而这些戏剧特征与戏剧冲突又是通过戏剧人物而展开发展的。

歌剧《苍原》的创作采用了交响乐式的结构,以“乐章”来替代过去歌剧中所采用的“幕”。歌剧《苍原》主要由四个乐章与一个尾声构成。

第一乐章“踏上归途”,全剧矛盾冲突的导火线。舞台上烟雾袅绕,一片昏暗,喇嘛们在诵经,人们在召唤着亲人的亡灵。首领渥巴锡点燃了人们回归祖国的信心。然而在东归途中,部落中却出现了内奸,渥巴锡将计就计使得剧情发生了扭转。而此时的娜仁高娃并不知道实情,艾培雷的挑拨离间使娜仁高娃燃起了仇恨之火,这预示着部落一路的不平静。

第二乐章“绝路逢生”,主要人物之间感情激烈冲突的乐章。在望不到边际的沙漠上,黄沙滚滚,狂风怒号,人们意志消沉,队伍涣散,渥巴锡在场上鼓舞着人们的决心和斗志。由于娜仁高娃听信了艾培雷的话,误刺了渥巴锡,此时被假处死的舍楞立下了大功而回,娜仁高娃才明白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第三乐章“风云突变”,在奥琴山谷,渥巴锡与舍愣的两大部队会合。娜仁高娃为自己犯下的错误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渥巴锡不计前嫌与她结拜为兄妹,却被舍愣误以为娜仁高娃已变心。艾培雷再次挑拨,使得剧情又一次掀起波澜,预示着一场更大的矛盾冲突。 天朝使者带来伊犁总督手谕却因舍楞曾杀死清朝官员,需交出他才允许部落回归,这当头一棒,使回归的希望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第四乐章“英勇献身”,全剧的高潮,即“扎尔固会议”。会议一度出现僵局,人们无从选择。渥巴锡作为大汗不忍交出舍愣可是为了民族的利益他又必须交出舍愣,两难相加下艾培雷推波助澜,逼迫渥巴锡交出汗位让给舍楞,娜仁高娃劝舍楞做出牺牲,舍楞为此恼羞成怒,认为娜仁高娃已变心。娜仁高娃为了土尔扈特民族,毅然决然的死在了舍愣的刀尖上。舍愣因此而震惊,决心为部落献身。

尾声“壮烈归来”,悲壮的旋律席卷而来,渥巴锡站在英勇战死的英雄遗体面前深刻缅怀,艾培雷也来悼念死去的亡灵,两位政治家展开了最后的较量,最终艾培雷阴谋破产选择跳崖自尽。最后, 圣旨从天徐徐而降,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庄严归来。

三、歌剧音乐具有史诗般的悲壮

歌剧《苍原》的整体音乐具有悲壮与苍凉之感,音乐素材主要来自蒙古族的民间音乐,同时又有一些俄罗斯小调以及佛教当中的诵经音乐,作曲家以蒙古长调贯穿全剧,使得全剧首尾呼应,浑然天成。大量的合唱在剧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使它与剧本的史诗性风格相一致。

歌剧《苍原》中的合唱在剧中份量最重,多达24首,合唱队成为了土尔扈特民族的化身,在东归途中唱响了一曲血与泪相互交融的史诗,正是合唱队才使得这部歌剧拥有了史诗品格,使东归这一壮举显得格外壮烈。

第一乐章中《喇嘛与牧民的合唱》,喇嘛的诵经和牧民的祈求长短相连,在钟声和喇嘛摇铃声的伴奏下,组成了一片哀怨、凄凉之声,很有意境地刻画出土尔扈特部落处于危难之中的生活情景。尾声的合唱则以浩大浑厚的气概唱出了土尔扈特人战胜万般艰苦、战胜阻扰东归的艾培雷和沙皇军队以及部落内部的偏见,胜利地回归祖国天山的喜悦心情,把全剧推向了高潮。

摘要:歌剧《苍原》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在我国的歌剧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以歌剧《苍原》为研究载体,通过对歌剧《苍原》的取材、人物、音乐等方面的深入解剖,进一步挖掘其内在价值与艺术魅力。

篇4:挪威民族乐派的不朽丰碑

19世纪,随着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欧洲各国的民族乐派相继产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除俄罗斯民族乐派、捷克民族乐派、匈牙利民族乐派和波兰民族乐派外,北欧国家的民族乐派也开始步入到这个实力雄厚的大家庭中。在这个绚丽多彩的舞台上,挪威民族乐派以它特有的风格和韵味,成为体现北欧乐风的重要一员,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被人们誉为“北欧音乐巨星”的格里格。格里格充满天才而又不拘一格,他一生的创作影响巨大,当时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挪威民族音乐旋风,被人们看作是挪威民族乐派中的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年是这位伟大的挪威作曲家逝世100周年,他的经历和创作,在今天看来仍然有着特殊的回味感和吸引力。

爱德华·格里格于1843年6月15日出生在挪威卑尔根城的一个商人家庭。格里格从小受到了音乐的强烈熏陶,很早就显露出惊人的音乐才能,他5岁就在钢琴上发现了九和弦,并开始对和声发生了浓厚兴趣。6岁起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通过母亲的严格指导,他的音乐技能得到了迅速提高。在学习过程中,他大量接触了莫扎特、门德尔松、肖邦、舒曼等作曲家的作品,1852年,9岁的格里格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钢琴曲《德国主题变奏曲》。

1858年,格里格在著名小提琴家奥列·布尔的面前演奏了自己的作品,受到了布尔的高度赞扬。布尔看中了格里格的音乐才能,将15岁的格里格送到德国的莱比锡深造。1858年至1862年间,格里格就读于莱比锡音乐学院,这段时期,门德尔松和舒曼的作品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1865年至1870的5年间,格里格两次访问了意大利,并在那里结识了当时欧洲最有影响的音乐大师李斯特。李斯特听了格里格的作品后大加赞赏,激动之下还亲自演奏了这些作品,这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格里格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舞。1879年,格里格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森音乐厅演奏自己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获得极大成功,自此之后,他的名声大振,一跃成为誉满欧洲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

格里格的早期创作风格受门德尔松和舒曼的影响较深,但自从他与挪威国歌作者、作曲家诺尔德拉克相识后,便逐渐对挪威民族音乐产生了新的认识。诺尔德拉克鼓励他钻研民族音乐,从挪威民歌中挖掘和吸取素材,借以创作富有挪威民族风格的作品。格里格在自己日后的创作中写出了一部富有北欧独特风格的重要代表作品,就是根据易卜生的原作写成的戏剧配乐《培尔·金特》,这部作品真正奠定了格里格作为世界一流作曲家的地位。

格里格成名后,很快就成为了挪威音乐界的代表人物,1880-1882年间,他在家乡卑尔根创办并主持了一个名叫“和声社”的演出团体,1898年还创办了第一届挪威音乐节。

在格里格的全部作品中,钢琴曲和歌曲占有很大比重且有着特殊的魅力,短小精致,美不胜收,因此获得了“小品大师”的称号。他的一些大型体裁的作品也写得十分精彩,如《a小调钢琴协奏曲》、戏剧配乐《培尔·金特》、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一首大提琴奏鸣曲、《霍尔堡组曲》等,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很多的室内乐作品和艺术歌曲。

格里格的音乐深深扎根在挪威民族音乐的土壤中,处处散发着其特有的芳香,他的创作风格和技巧都源自于挪威民族音乐宝库。其作品中清新动人、淡雅恬静的北欧特色,美丽的旋律和别致的色彩令人赞叹不已,难怪19世纪著名的钢琴家、指挥家汉斯·冯·彪罗将他誉为“北方的肖邦”。

篇5:民族之魂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我叫陈珂,是六年级76班的一名学生,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民族之魂——爱我中华》。

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国家的未来靠年轻的一代,年轻人永远是最敏锐、最勇敢的。这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

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起,青年就站在爱国的前沿,当时,北京和各地爱国学生为了维护国家民族挺身而出,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与工人阶级一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这次运动的光辉胜利。凭着一股力量,学生们最先站了起来;凭着一股力量,他们勇敢地游行示威,不怕军警的镇压和逮捕。这股力量,是从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心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而可贵的爱国思想。这股力量多么伟大啊!在它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在那个黑暗践踏着光明的旧生会,面对着帝国主义侵略者疯狂的侵略行为;面对着军阀政府可悲的卖国行为;面对着武装军警可怕的镇压和逮捕,北京的爱国大学生们——这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毅然勇敢地站了起来。“爱国高于一切!”这是肖邦说过的话,这一点在北京学生身上充分体现了出来,他们用自己尚还稚嫩的血肉的胸膛,迎向了北洋军阀那闪亮的刺刀。中国现代女作家,翻译家冰心说过:“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北京学生不正是这样吗?那种视死如归、豪不退宿的可贵精神,不正是来自那颗炽热火红的爱国心吗?

真正的爱党和爱国不应该仅仅表现在漂亮的言辞中,而是应该表现在为祖国、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中。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又该怎样去做呢?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远去足音凝重,再创辉煌更撼心”!

篇6:信仰——民族之魂

信仰究竟是什么呢?无数人在苦苦思索。“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以这样的诗句作答。

在我看来,信仰是人们对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信仰是人类心灵的自律,是人类道德品质中信任、忠诚、奉献等品格的基本动力;信仰更是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如果这个精神支柱坍塌了,就会党将不党,国将不国,社会就失去了思想的支撑和精神的维系,民心就会呈现一片松散和混乱。

现在很多人认为,西方普遍以基督教的精神为信仰,我们中国人没有什么信仰。这样的言论看似危言耸听,但事实上,信仰问题已经引起中国人的广泛思考被当今社会所关注。

其实,中华民族一直是有信仰的民族,回望中国的历史,只需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其实信仰一直都在。

在古代中国,人们尊崇孔子、老子,信奉儒家思想,是那一代的信仰。我们现在看来存在种种缺陷的三纲五常,对于那个时代来说,就是他们的信仰。人们日常行为受到它的约束,人们以它作为评判好人坏人好坏事物的准则。古代中国,其实一直有两套完整的信仰体系:官士阶层信历史,为了青史留名可以牺牲生命;民间百姓信奉鬼神,所谓“离地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我们的先辈因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在刑场上视死如归、大义凌然。李大钊,在敌人的绞刑架下,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不会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辉的胜利。”夏明翰,年仅28岁,临刑前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信仰,他早已深深融入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翻开历史,有这样一组耐人寻味的对比: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号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然而仅仅十几年过去,抗战“前方吃紧”,国民党要员却在“后方紧吃”,等到抗战胜利,当年的革命理想,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反观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坚定信仰武装起来的革命队伍,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舍生忘死的紧密追随,让“小米加步枪”生发出战胜“飞机和大炮”的巨大威力。

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坚定的信仰,是催人奋进的动力,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洁白朴素。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他却不动丝毫,清贫如洗;灯红酒绿的和平时期,杨善洲毕生积蓄只是草帽、砍刀和烟斗,但在后人看来,他们留下的岂止是金山银山。“人生是奉献,不是索取”,“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道破天机。

信仰坚定,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李大钊信仰怀胸,“不怕死,不要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殷夫视反动派的爵禄为“薄纸糊成的高帽”,为革命信仰不惜兄弟割袍、舍生取义。虽然“抵御诱惑有时比打仗还难”,但“南京路上好八连”却至今葆守“为人民”“拒腐蚀”的英雄本色„„

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先辈能坚定信仰死而后已,多少仁人志士的鲜血染红了天边的云霞,多少革命先烈的躯体铸就了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信仰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在的时代,是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的转型期,少数党员观念变了,信仰动摇了,经受不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诱惑和权、钱、色的考验,腐败现象滋生,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总书记曾指出,“信仰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那么中国现在的信仰是什么? 进入21世纪,我们的信仰并没有消失,这并不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的信仰,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现在全世界几乎都在讲大国崛起问题。什么是大国崛起?大国崛起是文明的崛起,也是信仰的崛起,只有立身于信仰的制高点,发挥引领作用,才敢言崛起。

让我们在信仰中国共产党这条路上,坚定地的走下去,只有牢牢抓住信仰这一民族之魂,才能让我们的民族屹立于在世界之林。

篇7:高考作文题目:民族之魂

通过观看<<激励永远>>这部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片,使我深受教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宛如一首民族之魂的历史之歌,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积淀,在我的心中扎根,点点滴滴如细雨润土,,浇灌着我的心,激荡着我的灵魂,激励着我前行。

影片展现了中国几千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血与火的历史。无数民族英雄,无数革命先烈,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压抑与禁锢中,在血与火的摧残和洗礼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管环境怎样恶劣残酷,不管什么时候,为民为国奋勇直前,义无反顾,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人民的好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的祖国;雨花台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自由而生,为自由而死”的生命之歌;号称“铁军”的新四军,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书写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震惊世界“皖南事变”的悲状历史;人民的好儿子邓小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逐渐懂得了,在我心目中,祖国的神圣含义。祖国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天空以及广阔的蓝色海洋;祖国是长江、黄河;是天山、泰山、五指山、阿里山、喜马拉雅山;是呼伦贝尔草原、西双版纳、日月潭…..。祖国在我心中高于一切。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犹如一幅幅画卷,在我眼前浮现,他们才是新中**亲的缔造者,是960万平方公里祖国的守护者、民族魂。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仿佛看到了,那段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八国联军耀武扬威地在中国土地上践踏,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大火焚烧;日本帝国主义肆意侵略中国达八年之久,南京大屠杀三十万中华儿女的惨死…..。我仿佛听到了那些逝者的呐喊声,呐喊着祖国的富强,呐喊着中国的复兴和昌盛。现在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了祖国的复兴。香港、澳门已回到祖**亲的怀抱;神州载人飞船已经上了太空;20xx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名列世界前列。古老的祖国犹如一头睡醒的巨龙,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篇8:统一战线民族不朽

在两位主要作者中,李济深曾因反对蒋介石先后三次被永远开除国民党党籍,从“福建事变”以来便与中共建立联络并多次支持中共主张。其与中共合作的态度亦表现于此批材料中。

另一位作者胡鄂公为辛亥功臣、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与李大钊相友善,曾将李氏转移到前苏联公使馆以躲避张作霖的追捕,而且上世纪30年代曾在上海照顾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总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他的公开身份为《大中华日报》创办人士、《时事新报》总经理等,但实际上,他即便不是一位地下党员,至少也是思想上极其亲共的民主人士。是以,在一定程度上,这批材料亦可视为中共通过做国民党反对派和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证据与说明。

对这批材料的解读可从一通周恩来致胡鄂公的亲笔信札入手。兹录全文如下:

南湖兄左右:不晤数载,甚以为念。现尊友寿康兄来,得悉近状,并审前年遭人陷构,幸应付得法,始脱于难,远道闻之,尤为欣慰,目前我国所遭际之大难,非集中全国力量,不足以谋挽救。年前弟等已发宣言,吁求全国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响应者已渐蔚成国论。现更发布致国民党公函,附陈审阅。兄为政界前辈,年来奔走,已着显效,尚望底此交游,力说各方当道,赞助弟等主张,迅停内战,早成合作,以共赴国难。他日抗战胜利,民族解放,我兄推挽之功,将不朽矣。专此,敬颂时祉,不一。弟周恩来。九月廿三日,陕北。

此信作于1936年9月23日,恰为“两广事变”与“西安事变”之间的关键阶段,是了解这批材料的关键,乃至对了解统一战线的形成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在时间序列上,周恩来选择1933年为起始。当年,李济深联合十九路军陈铭枢、蔡延锴、蒋光鼐在福建发起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曾向中共寻求合作,共同抗日反蒋。作为中共情报人员的胡鄂公曾参与联络事宜,但最终因中共的“关门主义”而不果,且自身为叛徒出卖而被捕,即信中所谓“前年遭人陷构”。但是,这年1月,中共曾发表宣言,首次提出在“立即停止进攻苏区”等三个条件下,愿意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议,可视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雏形。

在下一个时间节点,即1935年8月1日,王明等根据共产国际的决议,以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布《为抗战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简称《八一宣言》,即周信中所述“年前弟等已发宣言”),明确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嗣后,毛泽东等国内领导人于同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

之后,是“现更发布致国民党公函”的时间,时在1936年8月25日。这天,中共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不再将国民党作为批判对象和假想敌,而是明确表示“准备在任何地方与任何时候派出自己的全权代表同贵党(指国民党)的全权代表一道,开始具体的实际的谈判,以期迅速订立抗日救国的协议,并愿坚决遵守这个协议”,意味着中共准备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民族存亡而斗争。这是中共统一战线思想完全成熟的阶段,而且“逼蒋抗日”的方针确实通过“西安事变”得到了实现。

这批资料的开篇,就是胡鄂公、宣侠父、胡兰畦、陶行知、杨东莼等中共地下党员或左派进步人士奔走于香港、广州、梧州等地,穿梭于李济深、陈济棠、李宗仁等人的势力范围,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努力。时间约从1936年2月至同年9月29日,期间最重要的事情即为“两广事变”的发生和结束。

自1931年蒋介石囚禁国民党元老、理论领袖胡汉民于汤山以来,两广就以拥护胡汉民为由,成为半独立的状态。1936年5月胡汉民去世后,蒋介石再无所顾忌,遂发布五条针对两广的建议,迫使两广地方势力铤而走险,以抗日反蒋为名出兵北上。战事甫起,中共即对两广的军事行动表示声援,而李宗仁、李济深等亦曾派钱寿康(即周恩来信中的“寿康兄”)前往陕北,面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足见中共与地方势力联络之密切。

然而,还有更甚于此者。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年9月,李济深等人曾发起“中华民国抗日救国各政团各民众团体联席会议”,参与准备会的出席代表有李济深(民族革命同盟)、李任仁(广西救国会)、杜畏之(中国工党)、詹天籁(十九路军)、何思敬(全国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华南区总部)、胡南湖(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王公度(广西救国会)。其中李济深与詹天籁代表的十九路军与中共早有往来,且李氏当时的秘书宣侠父乃中共地下党员;杜畏之和何思敬皆为马克思主义者,后者于1937年前往延安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再加上胡鄂公(号南湖),七人之中已经有四人与中共有或深或浅的联系,可见共产党统战工作之成功,确如周恩来所说—“年来奔走,已着显效”。

而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的成果,无疑是和张学良取得共识与和解,促成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并和平解决该事件,最终促成统一战线的建立。但是从1936年12月26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到1937年8月23日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期间还有漫长而充满变数的半年多时间。这批材料中李济深分别写给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学良、杨虎城的信正是写于这个阶段,是对统一战线将成未成时期局势和人情的真实反映。在写给中共、张学良、杨虎城的信中,李济深表示“极盼示以后此(指“西安事变”)如何达到联合全国力量”;而在写给蒋介石的信中,李氏认为蒋介石“前此过分持重政策,实未足餍国人之望”,“亟盼改弦更张”。居间奔走的,仍是我们已经熟悉的胡鄂公。

此外,透过这批材料,我们亦可见出中共提倡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何以会“蔚成国论”。“目前我国所遭际之大难,非集中全国力量,不足以谋挽救”,固然是实际存在的客观原因,但国共两党不同的行动方针亦是促使地方势力和民主人士青睐统一战线的重要原因。

抗战爆发之前,蒋介石长期主张“攘外必先安内”,非惟不能团结各方,更导致了连续不断的内战,以致于“卢沟桥事变”后各方仍心存顾忌,不能竭诚合作。抗战爆发初期,李济深在致宋哲元、韩复榘、阎锡山、刘湘等地方势力的信中,皆有这么一句话——“揆之中央当局已往之措施,颟顸有不能不令吾人过虑者,即故作紧张之宣传,装腔作势以避国人之责难,暗示意于当其冲者求妥协,或诿迫于当其冲者不得不妥协,更或陷之于孤军抵抗,而结果必至于屈辱妥协”。抗战初期,韩复榘在多次击退日军后、因猜忌蒋介石意欲消耗自身力量而下令全线撤退,导致山东失守,居然不幸为李济深所言中!适足以说明地方势力对蒋介石之忌惮及对其抗日决心的怀疑。

篇9:自强民族之魂书信作文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到年终时,郡守派邮督来县巡视,县吏对陶渊明说按官场礼节要整衣齐冠,束紧衣带,以下属礼参见。陶渊明本来随意惯了,诸事不拘常礼,更何况胸有高情逸志。于是仰天长叹摇摇头双袖一甩:“岂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即日辞官归隐,不再出仕。他的这声长叹叹出了气节与尊严,叹出了一个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陶渊明。于是这声叹被历史所承载,被千古所传唱,成为历史的感叹!他毅然归隐展现的是华厦儿女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南宋著名思想家,爱国诗人陈亮,曾六次上书朝廷,批评时政,提出富国强兵,抗金统一的主张,遭受打击迫害三次被诬入狱,但他始终不屈,最后在一首咏梅中唱出:“欲报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豪壮情怀。民族英雄于谦,保卫京城立汗马功劳,却受昏君奸臣所诬,蒙冤被害。他临难不惧,铁骨铮铮在《石灰吟》一诗中吟出:“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迈气概。这一唱一吟,唱出了民族气节,吟出了热血男儿的满腔热忱,展现了民族灵魂的气魄。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霍元甲是我国近代武学宗师,是精武会的创始人奠基者。他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与外国人比武,展示了中华武术的精华,为国人在世界武术界争了光,同时不断壮大精武会馆,发扬中华武学传统美德,破除中华武术界传统陋习,授独门绝技,广收门徒……在最后一次比武中不幸遭日本人所害。在毒已攻心的情况下毅然拒绝抢救,断然决定带毒上阵比武。在自强不息的武学精神的支持下用最后一口气,最后一招感动世界,感动国人,获得冠军,同时与世长眠。他不愧是中华儿女,不愧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永远记得他,中华武学永远照耀着他。是他令中华武学得以宏扬,是他以中国武德征服世界,是他用最后一口气,一股热血,让所有外国人得以信服,让所有中国人得以抬头挺胸。是他的一生演绎出:“一生轻似叶,所重全名节”的民族精神,与大义凛然的豪壮之气。

篇10:专题13 国情教育之民族之魂

国情教育—民族之魂

◎ 内容整合

1.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锻造积极有为的民族品格,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需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而且需要我们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努力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加快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履行基本道德规范一一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5.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6.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而努力学习。

7.中学生要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把握自己的人生选择,努力完善自我,勇于挑战到底。

重点演练

重点一: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1.理想,是人们对自己未来的蓝图和设想。拥有理想要有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动力、勇气和方法,这是理想与幻想、空想的本质区别。

2.社会共同理想是对美好社会制度的追求和向往,是处在一定历史环境中的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

3.在当代,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4.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5.实现理想、担当使命要靠实际行动。要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生,用实践锻造人生。

6.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理想和承担历史使命的指导思想。

7.勤于学习、立志成才是我们实现理想、担当使命的重要保证;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是我们实现理想、担当使命的必要条件。

【例题】(2011.内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中国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这部功载千秋的科学巨著由164个单位的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80年的工作积累、45年的艰辛编撰才得以最终完成,实现了我国四代植物学家的夙愿。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兴趣爱好是职业选择的唯一依据②要把个人的人生目标同社会的需要、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③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

④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解答方法:

首先读懂材料,找准材料的主题:理想是实现需要经过艰苦奋斗。然后排除与本题无关的错误答案①。

◆参考答案:C 20

◆中考预测: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是我们成长的目标。有关“理想”的内容中考时有涉及。所以,复习备考时,最好以选择题训练为主,适当兼顾主观题。

重点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时代的集中体现。

3.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广泛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

【例题】(2011.潼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5月31日晚,“全国青少年‘永远跟党走’青春歌会·重庆传唱活动”在潼南奋进广场举行。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歌颂了党的光辉历程和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了青少年对党的忠诚和投身革命事业的青春激情。

你校也要开展类似的庆祝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赞辉煌·我知道】请你列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至少两项)

【庆佳节·我出谋】你觉得还可以采取哪些其他方式庆祝党的生日?(至少两种)

【看行动·我传承】说说我们应怎样继承和发扬优秀共产党人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解析】

◆解答方法:

本题是一道实践探究题,以建党90周年的时政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列举”可结合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备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或时政热点中的成就来答。第二问只要是与本主题相宜的活动形式均可。第三问主要是答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答案:

【赞辉煌·我知道】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港澳回归;三峡水库;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神舟飞船;天河一号;蛟龙号深潜海试成功;嫦娥二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举办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抗洪、抗旱、抗震救灾;医保、社保、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免除农业税;两免一补;等等。

【庆佳节·我出谋】诗歌朗诵;办板报;手抄报、墙报;重走长征路;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网络宣传;讲革命故事;传红色箴言;读红色经典;祭扫烈士墓;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 21

地;等等。

【看行动·我传承】①我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②要勇于创新;③要发扬(艰苦创业;与时俱进;承担责任;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热爱祖国;勤劳勇敢;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精神;④要以优秀共产党人为榜样;⑤要树立崇高理想;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⑦做德才兼备的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等等。(任意两点即可)

◆中考预测:

“民族精神”的内容一直就是备考的重点,有时考选择题,有时考主观题。2012年我市的中考复习可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训练为主。◎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娄底)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

()

①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确立我国在地区及世界的霸主地位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③增强民族的亲和力和向心力’④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2.(2011.娄底)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学习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实质上是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

A.艰苦奋斗精神

B.勇于奉献精神

C.时代精神

D.民族精神 3.(2011.淮安)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唱“红歌”、诵“红诗”等系列庆祝活动。开展这些“红色”活动有利于

()

①传承中华民族精神②促进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③培养爱国、爱党的情感

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1.丽水)“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写下这一对联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C.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洋洋锐气

D.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5.(2011.乐山)2011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以

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

()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团结统一

D.自强不息

6.(2011,桂林)孙中山先生“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不挠”地从事革命工作,主要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

A.自强不息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 7.(2011.黄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了“唱响中国”“红歌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有利于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8.(2011.乐山)在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优秀团员、团干部、团组织表彰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要求中国青年“要牢牢把握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始终与祖国命运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主动 22

融人人民群众之中,深入基层一线,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在奋斗中成就人生。”这对我们思考人生和理想的启示是

()

④我们要理智地思考自己的理想,设计自己的人生②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懈地追求、努力与奋斗③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④我们要承载着祖国的希望,满怀理想与憧憬,踏上新的旅程⑤树立理想的依据主要是自己的兴趣爱好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⑤

9.(2011*黄冈)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中国选手李娜经过顽强拼搏,夺得了法网女单冠军,创造了亚洲历史。10多年的执著追求终于变成了现实。这启示我们

()

①人生需要理想

②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理想进行调整

④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7年来,她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还欠下了8万元的外债,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看了李灵的事迹后,某班同学很受感动,他们决定围绕“理想·责任·使命”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为此次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如学习先进事迹,承担社会责任;磨砺坚强意志,实现人生理想;立志成才,不辱使命;勇担责任,搏击理想;等等。(2)围绕主题,写一封倡议书。

倡议的内容可为:①增强责任感,为父母分忧,服务社会,报效祖国;②艰苦奋斗,发愤图强,为理想而奋斗;③努力学习,自强不息,乐观向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虽;等等。

【解析】这是一个考查“理想与使命”的实践探究题。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李灵的事迹体现了她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人。答题时要紧扣材料反映的主题,倡议同学们坚持理想担当使命。

11.(2011.黄冈)真情实感

材料一:图片

材料二:三年前,山崩地裂,残垣断壁,家破园毁;三年间,受苦受累,流血流汗,殚精竭虑;三年后,汶川重生,巴蜀崛起,这里处处见证着不屈的脊梁„„在这场集全国之力的重建工作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家顾灾区,默默奉献,倾尽全力,不求回报,23

崔学选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崔学选,山东援建者,全身心投入北川县城重建工作。他克服重重困难,强忍病痛折磨,把工地当成家,把灾区群众当亲人,每天超负荷工作15小时以上,倒在了援建一线。上海援建者吴世伟、福建援建者孙建平、重庆援建者游久刚„„数不尽的名字,道不完的故事。三年来,庞大的援建者队伍和散布在祖国各地的援建者家属们,用他们的朴实行动,谱写出一首壮丽的援建之歌。请你认真阅读上述材料,然后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写出你的感想。(相关知识点提示:“承担社会责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1)①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②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③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2)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命肌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和巨大灾难,中华民族从来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哉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④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抗震精神体现了广大志愿者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⑤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抗震精神就是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⑦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薪篇章。

【解析】本题通过图片鲜明对比了地震后的汶川和重建后的汶川。材料二揭示了汶川迅速重生的原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许许多多的人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家顾灾区,默默奉献,倾尽全力,不求回报。这正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这些援建者们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结合材料谈感想的时候,要综合归纳与承担社会责任、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相关的知识点。

12.(2011.安徽)【红歌满江淮

党恩耀中华】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部署全国开展隆重热烈的纪念活动。为此,安徽省 文明办宣布,将于2011年6月19日在合肥举办全省性的以“红歌满江淮,合唱促崛起”为主题的大型合唱比赛总决赛。某校为响应中央、省文明办的号召,开展“红歌传唱,众心向 24

党”歌咏比赛活动。

(1)“唱红歌”活动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小华所在班级参赛的曲目是《颂歌献给亲爱的党》。歌中喝道:“党啊党啊亲爱的党/„„/把幸福的光辉洒遍新疆/哎/有了你天山春水流淌/有了你草原牛羊肥壮/有了你毡房奶茶飘香/有了你生活蒸蒸日上„„”

精神文明。或:先进文化。

(2)歌词表明,在党的领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了巨变。请你说出我国在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小华演出后情不自禁地改写了歌词:“党啊党啊亲爱的党/„„/温暖着各族儿女的心房/哎/有了你人民生活小康/有了你①/布了你②/哎/有了你祖国灿烂辉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请你以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成就为内容,仿照划线部分,写出①、②两句歌词,与小华共同感受祖国的巨变。(不得与原歌词重复)‘

示例:太空“嫦娥”翱翔;上海世博赢赞扬;港澳回归国兴旺;等等。

(4)小华还在微博(一种网络日志)上写下自己的体会,请你将其内容补充完整。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爱党的热情转化为具体行动;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唱红歌庆祝建党90周年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唱红歌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增强爱党之情。本题开放性较强,要尽量结合课本中相关的知识点来谈自己的体会

参考答案

国情教育——民族之魂

1.B【解析】此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振奋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我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表明中国永不称霸,所以要排除题肢①。

2.D【解析】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体现。

3.C 【解析】“红色”系列活动是庆祝建党90周年,没有涉及到与国外的文化交往,应此要排除②,选C。

4.C【解析】本趣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A、B主要体现了公民爱岗敬业的个人素养;D体现的是社会理想,完全与对联无关,所以应选C。

5.B【解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这是政治学科中的一个基本观点。

6.A【解析】孙中山先生“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不挠”地 从事革命工作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

7.A【解析】题肢中所有选项都是为庆祝建党90周年举办的唱红歌活动的意义。

8.A【解析】“理想源予现实又高于现实”在王兆国同志的讲话中没有体现;而树立理想的依据不能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条件等。所以要排除这两项。

9.B【解析】李娜十多年执著追求的理想终于变成现实对我们启示不应选“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理想进行调整”,因为该选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没有体现执著追求一个理想。

10.(1)如学习先进事迹,承担社会责任;磨砺坚强意志,实现人生理想;立志成才,不辱使命;勇担责任,搏击理想;等等。

(2)倡议的内容可为:①增强责任感,为父母分忧,服务社会,报效祖国;②艰苦奋斗,发愤图强,为理想而奋斗;③努力学习,自强不息,乐观向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虽;等等。

【解析】这是一个考查“理想与使命”的实践探究题。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李灵的事迹体现了她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人。答题时要紧扣材料反映的主题,倡议同学们坚持理想担当使命。

11.(1)①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②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③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2)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命肌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和巨大灾难,中华民族从来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哉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④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抗震精神体现了广大志愿者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⑤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抗震精神就是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⑦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薪篇章。

【解析】本题通过图片鲜明对比了地震后的汶川和重建后的汶川。材料二揭示了汶川迅速重生的原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许许多多的人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家顾灾区,默默奉献,倾尽全力,不求回报。这正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这些援建者们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结合材料谈感想的时候,要综合归纳与承担社会责任、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相关的知识点。

12.(1)精神文明。或:先进文化。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示例:太空“嫦娥”翱翔;上海世博赢赞扬;港澳回归国兴旺;等等。

(4)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爱党的热情转化为具体行动;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上一篇:数学教案-第七册--除法的简便算法下一篇:教师语言文字应用工作评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