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总结

2024-07-23

2005年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2005年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总结

05年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厂、分场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结合二分场设备多,设备陈旧,缺陷多且运行维护人员技术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采取了有重点、有计划,落实到人,发动群众,严格奖惩等一系列方式方法,督促运行、维护人员认真巡视检查,严格“两票三制”,定期或适时地做好设备的清洁、维护、检查工作,对设备缺陷力争早发现,早处理,竭力提高发电设备的健康水平,使主设备消缺率达100%,辅助设备消缺率达90%以上,确保了2005年设备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由此,特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年共完成了3F、101DL大修工作各1次,大坝、复兴寺起闭机闸门大修一次,1F、2F、3F、4F小修工作各1次,2F临修工作1次,机组消缺工作多次,发现一般主、辅助设备缺陷175次,处理175次,消缺率100%;

二、充分利用停电机会对各设备进行清洁、除锈、上漆,保证了设备的绝缘和散热,尤其是加强了瓷瓶的清洁,全年没有出现污闪事故。

三、坚持每月的机组安检。由于职工入住基地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员的流动性日益加大,这给安检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此情况,车间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加强了监督考核,要求每个工作班人员每次必须签字,并同一轮班上班不能相互代班做安检,保证值班员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每次安检技干都亲临现场进行把关,顺利地保证了安检工作的完成。在安检中发现并处理了大量的隐患和缺陷,诸如灭磁开关跳不脱、油开关合不上或跳不脱、PT缺油、副机不联跳等,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了干部值班工作。坚持节假日及雷雨时有管理人员在厂房,以保证有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同时加强了防雷设备设施的维护。配合完成了分场所有避雷针、避雷器的预试工作。

五、加强了充油设备的油位的检查,为时对充油设备进行补充油,保证安全生产。其次,吸取2004年10.3事故教训,加大了对充油设备的定期或适时的检查工作,同时,吸取5.24事故教训,先后在各高压开关室、母线道、厂用变室、副机开关室10KV开关室、励磁室以及升压站进行了孔洞堵塞,为进一步防止小动物短路打下了基础。

六、本设备改造项目较多,3DL、4DL、12DL、IIYH及3F转子线圈、制动闸块、刹车系统等一系列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投运。工作面多,临时性工作复杂,设备试验项目多,经过运行维护管理人员的努力,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设备问题,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投运。

七、加强电机绝缘监测工作。对测量工器具及时进行了送检,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八、加强重点设备的维护。全年多次处理好励磁系统故障,机组不能自动开出,机组刹不死车,运行中自动关DF、油开关合不上或跳不脱等等一系列问题。

九、加强技术台帐的管理。对技术台帐进行了分工,修正了一些错误之处,并及时补充了新的数据,保证了生产运行中能及时快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数据。

十、加强了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在督促运行维护人员遵章守纪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设备的缺陷管理,加强了对设备巡视检查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杜绝巡视检查走过场的现象,提高巡视检查的质量和数量,要求每个运行值班人员必须认真监盘和抄表,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和汇报。技干每天必须认真查阅各种记录并进行现场巡检,发现异常及时组织人员分析、解决,及时处理设备存在的隐患,确保设备的健康运行。这样,从技术上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把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增强技术所起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总之,一年来,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和进步,为分场、厂的安全生产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如督促运行维护人员巡检的力度不够,对现场数据的审阅不够全面等,来年内我将取长补短,认真修正不妥之处,争取将分场的设备运行维护工作做得更好,尽心竭力提高发电设备的健康水平,为分场、厂的安全生产提供前提和保证。附:一年来的主要生产运行维护工作如下:

1.1月5日,2F运行中负荷降为零,DF自行关闭,检查是电柜测频板坏和DF油路转换器漏油引起;6日更换2F测频板拆除DF现地全关、全开按扭接线,更换2F DF接力器高压油管;10日、11日、13日分别对大水线554DL、552DL、35KV母线、122DL、3B、10KV各线路进行年检预试;15日拆除了2F DF接力器上的接流垫。

2.2月4日,2F在运行中出现自动关DF、PF,5日检查发现是22SCJ误动引起,后更换正常;13日发电机层动力盘着火,引起1#厂用变过流限时保护动作,2XJ掉牌,11DL跳,后检查是漏油泵空开及胶木板绝缘击穿短路引起,分场更换空开及胶木板正常;24日开2F时,主机并列正常,副机起励正常,但投入副机同期开关后,副机不能与主机并列,将副机逆变,加2F负荷加不起,换机停2F时2DL跳不脱,经手动打跳,后经分场调整2DL机构处理正常;25日,3F开始大修。

3.3月10日,厂派人对高、中、低压储气罐及对1#、2#公用压油槽进行了探伤;19日厂用事故照明交流接触器起火,分场更换正常;19日至31日6.3KV二段母线停电,对12DL、3DL、4DL、5DL、二YH及柜体进行了更换,同时对21F、22F、23F、24F、2F、5F、4F表计进行年检,对4F进行了保护年检;25日大统线553DL年检预试及进行了大水线和大统线门型架防腐加固处理;26日对1B、110KV一段母线、121DL进行年检预试及门型架防腐加固处理;

29、30日分别对12B、4B进行预试和保护年检;31日对6.3KV二段母线做了递升加压及定相实验。

4.4月1日,12B、5B保护年检;2日6.3KV二段开关柜改造完并转运行,4F恢复备用;3日11DL、11B年检预试;9日17:15 3F交系统;20日发现2DL假合,立杆传动销脱落,更换正常;21日,555DL、FZ、31YH年检预试、35KV门型架防护;23日,大朱东线、西线跨接架空线停电,110KV门型构架防护处理、1B、41YH、FZ、2B、大朱东线年检预试;24日处理1B110KV B相端面漏油。

5.5月3日,3F运行中线圈2、3点温度升高,取下了24XJ;13日11、12DL跳,过流限时2XJ掉牌,发电机层动力柜五路开关短路,更换为刀闸;24日0:43老鼠短路引起11DL上穿墙套管处三根母线熔断,101DL跳闸、L1动作,11DL、1F、2F开关柜穿墙套管表面炭化,三个支持瓷瓶炸裂,厂用瓷瓶四个坏,11G支持瓷瓶表面炭化,个别炸裂,26日1B恢复备用,24日对101DL进行检查性大修。

6.6月4日,检修队对大坝、复兴寺起闭机闸门大修;

13、14日对高压储气罐、1#、2#低压储气罐从水耐压实验。

7.7月9日,2DL合不上,合闸线圈烧坏,更换正常;21日复兴寺、23日大坝闸门检修完成。

8.8月12日水工分场对尾水位井进行了除锈刷漆;29日大坝闸门开启泄洪。

9.9月24日检修公司更换了4F出口油开关4DL的绝缘支持瓷瓶三个;同时3F开始小修。

10.10月10日处理了3B分接头漏油,并对3B、5B进行了加油;14日3F调速器配压阀锥形销子脱落、接力器斜块脱落、1F调速器斜块脱落;27日、30日4次事故跳闸并过速管蝶阀,轴承温度过高投信号位置,检查发现4F1LJ117-118绝缘坏;31日发现4FMK发热严重,一触头发热,铜辫变色,更换正常。

11.11月9日,3F调速器滚轮偏离正常位置,检修公司处理好。12.12月2日,2F退出备用,2FYH夹层、2DL开关柜旁电缆沟灌浆;10日4F退出备用,4F加装单点温度测温盘,4F母线道灌浆。

篇2:2005年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总结

在2005年中,500kv变电运行工区在公司及有关部室的领导和支持下,本工区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500kv变电运行工区安全情况整体较好,共发生公司定异常一次,未出现事故和障碍等。本工区在2005年度重点强化了安全知识培训和现场操作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以防人身、设备、电网事故为主,开展安全性评价常态管理、生产现场安全控制工作、反事故斗争及各种作业标准化工作和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切实有效地抓好安全工作。截止2005年12月25日,500kv变电运行工区连续安全运行1297天。现将我工区一年来的安全工作汇报如下:编辑。

一、2005年安全工作回顾

1、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

年初工区领导组织全体职工认真讨论公司2005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和计划,按“三级控制”的原则,结合工区的实际重新修订了工区和班组安全目标和保证措施,并与各班组和职工逐级签订2005年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安全承诺书,使广大职工都能清楚地认识到“安全责任”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个人安全保班组,班组安全保工区、工区安全保全局的思想。建立健全了工区安全网络,保证了安全监督体系的正常运作,使每位员工根据自己岗位真正负起了安全职责。

2、以开展生产现场安全控制为抓手,继续大力开展反违章活动:

按照省市公司目标管理要求,工区把生产现场安全控制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把抓现场安全管理作为评价各级人员是否落实安全责任制的主要指标,工区领导带头深入现场抓违章。把抓倒闸操作的全过程和许可验收工作作为反违章的重点,有效地遏止了违章的重复发生。运行班组主要抓了运行值班劳动纪律和交接班、设备巡回检查制度的执行过程管理,对重大操作落实三级监护制度,操作中严格执行倒闸操作“六要、八步骤”。全年共查处违章现象30起,违章记分32分,罚款960元。较去年48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对违章现象进行了分析、安全教育和采取防范措施,完成了公司下达了违章记分指标。

3、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自查、整改、常态化工作,夯实安全基础:

工区按照公司统一部署,组织人员对安全性评价华北第二版进行学习、自查、整改。并将内容逐条分解到个人,坚持每月自评,有效地提高颍州变电站的安全度。截止12月底,共查出问题61处,整改44条,安全度为73%,遗留问题主要是设备问题16条、安全管理1条。目前我工区还存在安全度不高、常态化执行不好和未使用软件等问题,因此明年将把该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抓好。

4、做好各种工作的标准化作业执行工作:

工区成立了标准化作业领导小组,按照公司要求本工区组织人员编写了设备巡视标准化指导书、倒闸操作标准化指导书和设备定期试验轮换作业指导书。工区组织人员进行了学习,让每位值班人员清楚各项工作中的危险点,规范了运行人员的作业行为,提高了人员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有效地防范了人身事故和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了人员思想教育,让运行人员明白干任何工作均要使用作业指导书,不使用就是违章。通过正确使用帮助运行人员减少了差错,保证设备的完好性,提高变电站设备健康水平。

5、提高认识,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一种保证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我工区今年按照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实施纲要进行了细化,并成立领导小组,从颍州变电站的实际出发,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分别到合肥、六安、宣城及本公司太和、牛庄、阜阳变电站等单位进行了参观学习。我工区把环境治理作为突破口,加强设备标准化管理,通过培训和思想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并认真开展安全文化制度建设,全面落实省公司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文件精神。我们将利用明年超高压公司组织的星级变电站评价活动继续做好此项工作,争取在明年能够有质的突破。

6、认真开展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和迎峰度夏安全检查及全国安全月活动:

根据华东、省、市公司的要求,我工区分别在4月和10月开展了春、秋季安全大检查活动,共发现问题71条,整改结束65条,其他的已汇报公司主管部室。在迎峰度夏工作中,本工区严格按照华东公司的要求进行检查,制定防汛预案,迎峰度夏期间保电措施和修订防全站停电措施并落实到责任人。通过这一系列的安全检查,提高了本工区的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及运行管理水平。在全国安全月活动中,工区做好安全宣传工作,组织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强化了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7、强化两票三制的管理:

这是工区的一贯宗旨。工区每月审核两票执行情况,对两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考核,班组利用安全活动会每周对两票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由于今年的扩建工作任务繁重,工期拖的时间长,运行人员思想有所放松,于8月份在公司安全检查中被查出有不少两票存在问题,被定为异常。工区及时召开专题会,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的根源,认真进行了考核,避免了问题的重复发生。全年共执行工作票170份,其中不合格5份,合格率96.9%。执行倒闸操作票238份,其中作废89页,操作票合格率达100%,实现安全操作5438项,共有12人次实现千次操作无差错。这与工区安全目标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在明年对两票考核细则作调整,加大考核力度来提高合格率。

8、认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篇3:2005年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总结

1 方法与内容

根据铜陵县2005—2007年新农合补偿基本信息月报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参合人数、筹资情况、农民受益情况、住院费用及补偿费用等情况。调查资料用Excel软件进行录入、汇总、整理及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参合情况

2005年全县农业人口267 991人, 参合人数213 711人, 参合率为79.75%;2006年农业人口268 597人, 参合人数230 206人, 参合率为85.71%;2007年农业人口267 661人, 参合人数241 535人, 参合率为90.24%。

2.2 筹资情况

2005年共筹集基金641.13万元, 其中统筹基金512.91万元, 家庭账户128.22万元。2006年共筹集基金1 035.92万元, 其中统筹基金920.82万元, 家庭账户115.10万元。2007年共筹集基金1 314万元, 其中统筹基金1 193.22万元, 家庭账户120.77万元。

2.3 参合农民受益情况

2005年住院补偿5 600人次, 住院受益率为2.62%, 慢性病补偿261人, 住院分娩补偿1 769人, 家庭账户报销88 087人, 总受益率为44.79%。2006年

安徽铜陵244100住院补偿6 074人次, 住院受益率为2.64%, 慢性病补偿347人, 住院分娩补偿1 101人, 免费健康体检71 377人, 家庭账户报销34 501人, 总受益率为49.26%。2007年住院补偿7 640人次, 住院受益率3.16%, 慢性病补偿753人, 住院分娩补偿1 503人, 免费健康体检13 097人, 家庭账户报销69 776人, 总受益率为38.41%。

2.4 不同级别医院住院病人分布情况

2005年住院病人5 600人次, 其中乡、县、市和市外各级分别占10.77%、54.91%、29.43%和4.89%。2006年住院病人6 074人次, 分别占10.42%、53.81%、30.85%和4.92%。2007年住院7 640人次, 分别占8.34%、51.09%、33.79%和6.78%。

2.5 在不同级别医院住院费用构成情况

2005年住院总费用2 137.33万元, 其中乡、县、市和市外各级分别为93.31万元、912.58万元、821.65万元和309.78万元;住院费用构成比分别占4.37%、42.70%、38.44%和14.49%;次均费用分别为1 547.43元、2 967.77元、4 985.74元和11 305.84元。2006年住院总费用2 513.75万元, 乡、县、市、市外各级分别为119.90万元、1 022.72万元、973万元和398.13万元;住院费用构成比分别占4.77%、40.69%、38.71%和15.83%;次均费用分别为1 894.15元、3 129.50元、5 192.10元和13 315.38元。2007年住院总费用3 409.76万元, 乡、县、市、市外各级分别为125.03万元、1 211.17万元、1 446.24万元和627.32万元;住院费用构成比分别占3.67%、35.52%、42.41%和18.40%;次均费用分别为1 962.79元、3 103.19元、5 601.25元和1 2110.44元。

2.6 在不同级别医院补偿费用构成情况

2005年补偿经费511.24万元, 其中乡、县、市和市外各级分别为28.53万元、255.49万元、158.14万元和69.08万元;补偿费用构成比分别为5.58%、49.98%、30.93%和13.51%;次均费用分别为473.13元、830.86元、959.59元和2 521.17元;补偿比分别为30.58%、28.00%、19.25%和22.30%。2006年补偿经费687.68万元, 其中各级分别为40.92万元、345.20万元、210.25万元和91.31万元;构成比分别为5.95%、50.20%、30.57%和13.28%;次均补偿分别为646.45元、1 056.30元、1 121.93元和3 053.85元;补偿比分别为34.13%、33.75%、21.61%和22.93%。2007年补偿经费1 090.42万元, 其中各级分别为48.46万元、442.07万元、390.77万元和209.13万元;构成比分别为4.44%、40.54%、35.84%和19.18%;次均补偿分别为760.70元、1 132.65元、1 513.43元和4 037.16元;补偿比分别为38.75%、36.50%、27.02%和33.34%。

3 讨论

3.1 新农合基金运行基本平稳

纵观铜陵县3年来新农合运行情况, 农民参合率稳中有升, 由79.75%上升到90.24%;总受益率每年稳定在40.00%左右, 其中住院受益率由2.62%上升到3.16%;住院病人实际补偿比由23.92%上升到31.98%;3年来统筹基金结余64.63万元, 结余率占总统筹基金收入的2.46%。以上均显示新农合制度设计及其运行基本平稳、安全。

3.2 补偿项目实行了“一主多辅”的模式

从运行情况看, 补偿项目有住院补偿、慢性病补偿、住院分娩补偿、家庭账户补偿和免费健康体检5种项目, 其中住院补偿是主要补偿项目, 3年来共占统筹基金总支出的89.35%, 慢性病补偿占4.35%, 住院分娩补偿占1.12%, 免费健康体检占5.18%;家庭账户基金使用率占64.88%。从效果看, 扩大了受益面和受益水平, 减少了基金的沉淀。

3.3 住院费用增幅较快

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费用逐年上升, 平均每年以8.00%左右的幅度增长, 其中县外上升较快, 县内稳中有降。说明新农合实施以来, 县内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增长能得到控制, 但市及市外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增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55.77%的住院费用和49.30%的补偿费用消耗在县外, 并且仍呈上升趋势,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改变病人不合理的就医状况, 减轻农民就医负担和减少基金支出。

3.4 新农合筹资水平仍然偏低

虽然从2006年起, 各级政府加大投入, 使人均筹资标准达到45~50元, 但最终的实际补偿比仍不高, 只有31.98%, 农民仍自付约70.00%的医疗费用, 要想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必须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 提高筹资标准, 同时也相应提高农民个人缴费标准。

3.5 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较弱

虽然乡镇卫生院占有农民就诊距离近、住院门槛费低和报销比例高等优势, 但从调查可见, 住院病人在逐年下降, 只有8.34%, 并且仍呈下降趋势。在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偏低的情况下, 引导农民到乡镇卫生院就医, 将有利于新农合基金的安全, 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

3.6 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滞后

由于新农合管理工作量大, 涉及面广, 以人工手段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效率低, 难度大, 迫切需要改善管理手段。虽然新农合管理办公室配置了计算机等设备, 但管理软件开发滞后, 未形成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 而县级以上定点医院自行开发的软件无法与县合管办统一联网, 在补偿过程中, 增加重复录入的过程, 容易发生错误。

4 建议

4.1 加大宣传力度, 不断提高参合农民互助共济意识

自2003年铜陵县开展新农合工作以来, 虽然每年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但仍有部分农民对新农合政策和报销程序不甚了解, 从而在报销中因对政策的误解而产生矛盾。因此,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 把合作医疗这一惠农政策耐心、细致地告诉农民, 如报销程序、各级医院门槛费、报销比例、最高封顶线和补偿方案中报销部分和不予报销部分等详细告诉农民, 提高他们的认知程度和互助共济意识。只有让他们真正了解政策, 才能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其次是提高经办机构和各定点医院新农合报销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树立良好形象, 使新农合制度真正深入人心, 成为农民热心参与、积极拥护的德政工程。

4.2 提高筹资标准, 建立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

确保新农合良好运行的前提是基金的筹集, 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医疗费用也随之增长, 加上农民潜在的医疗需求在增加, 当前人均筹资标准50元, 只有次均费用的1/90, 导致农民自付比例高, 达不到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目的,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新农合资金的投入, 逐年提高筹资标准, 将每年财政收入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用于合作医疗这一民心工程, 同时也相应提高农民的缴费标准。国内学者研究认为, 农民个人缴费的合理比例约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1%~3%的范围内, 如按铜陵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 519元计算, 农民个人最低缴费为45元。形成“政府出大头, 个人出小头”的动态筹资机制。不断增加基金总量和抗风险能力, 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

4.3 完善补偿方案, 引导农民合理就医

本次调查可见, 乡镇卫生院3年平均9.70%的住院病人只用去了5.15%的补偿经费, 而市及市外3年平均37.25%的病人却用去了49.30%的补偿经费。因此要合理测算补偿方案, 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和补偿比例, 用经济杠杆调节病人的流向, 这样既降低了基金的支出, 又增加了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次, 达到合理分流病人的目的, 形成“小病在乡镇, 大病进县城, 疑难重症才到大医院”的良性循环, 促使有限的卫生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

4.4 加大监管力度, 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

由于医疗费用的增长不仅导致新农合较低的补偿水平, 也可导致新农合基金使用的低效率, 从而影响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首先应严格贯彻《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方案》, 对定点医院实行准入制度, 进行动态监管, 对服务不规范或医疗费用控制不力的医疗单位取消其定点资格。其次是完善病历评审制度, 组织专家对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历进行评审, 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的医院给予通报批评。三是加强公示制度, 要求各定点医院对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价格、参合农民费用补偿情况以及监督举报电话等进行公示, 让农民参与监督。四是医疗费用通报制度, 每月对各定点医院次均费用和目录外用药比例、日均费用等进行通报, 促使定点医院规范其医疗服务行为。五是科学测算, 制定不同级别医院次均费用增长指标。六是巩固和扩大单病种限额付费病种数, 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4.5 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

作为实施新农合主要载体的乡镇卫生院, 其服务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新农合的健康发展,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一是结合农村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建立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二是加强人才培养, 大力开展农村在岗卫生人员学历教育、在岗培训工作, 提高其诊疗技术。三是在贯彻落实省“卫生人才双千工程”的同时, 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迅速培养一批能下得去、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的专业人员, 不断提高其整体服务水平。

4.6 提高管理能力, 加快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步伐

篇4:2005年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总结

一、2005年黄金行业运行情况

2005年,全国产金224.05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增产11.7吨,同比增长5.5%。黄金行业实现总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利润40.36亿元,同比增长32.7%。2005年黄金行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黄金地质勘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统计新增金矿资源/储量620吨,较去年净增120吨,同比增长24%。

二是技术创新带动难选冶金矿资源开发。我国保有难选冶金矿储量1000余吨,过去受技术限制,资源利用程度较低。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加大了支持力度,安排了一批国债专项,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一些大型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或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将实验室直接建设在矿区,通过攻关,目前已掌握了世界上处理难选冶金矿的全部技术工艺,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菌提金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原矿焙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利用尾矿、残矿及废弃的低品位矿石取得进展。吉林夹皮沟、辽宁五龙、山东招远金矿等一批老矿山,通过国债项目支持,扩大处理矿石能力,二次开发了尾矿、井下边角矿和废弃资源,延长了矿山开采年限,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5年,黄金行业开采矿石的最低品位降低到0.3克/吨,从过去的“废石”中提取的黄金达10吨以上。

四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已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识。河南省灵宝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整合境内黄金资源,将原来20多座金矿首先整合为3个矿业公司,解决了资源纠纷,提高了生产设施和资源利用效率,随着灵宝黄金股份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成功,还将继续进行资源整合工作,进一步减少小型金矿数量,提高企业规模,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企业效益显著提高。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黄金企业基本消化了原材料、电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与2004年持平,其中,难选冶金矿的处理成本降低8%左右。去年黄金行业产金同比增长5.5%,利润同比增长32.7%,一些大型企业的利润增长超过40%。

二、2006年工作要点

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2006年初,国际金价上涨10%以上,并有继续上涨的趋势。金价持续提高对黄金工业发展是难得的历史机遇。2006年黄金行业的工作重点:一是尽快出台黄金工业产业政策和“十一五”行业规划,适时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黄金工业运行调控,计划新增产量和地质储量5%左右。三是强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一方面防止滥采乱挖抬头;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进一步利用低品位和废弃尾矿等资源。四是加大重点地区的结构调整力度,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实现资源规模开发并以此帶动矿业秩序的好转。五是鼓励和积极引导技术创新,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益和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竞争能力,更多地利用境外资源。六是加强黄金地质勘查工作,充分发挥武警黄金部队的作用,探明更多的金矿资源,保证黄金工业持续发展。

篇5:2005年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公司担当国网代维护业务,光缆代维总长**公里,由公司有运行维护部负责。

部门根据江山、常山和开化三个维护段的实际情况,配备名巡线员进行日常巡查和维护。在市所有级和常山分别设维护站,以协助日常的管理和突发抢修。我部现配备两辆车作为光缆代维专用车,同时拥有齐全的各种仪器仪表和工具:*台、*台光纤熔接机、台光功率计、台光源、台抽水机、只照明工具、台传真机、台打印机、台电脑以及其他常用的抢修工具。

我部根据《移动光缆传输维护规程》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按照移动公司对线路的考核标准及要求,以“严格管理,精心维护,抢修及时”为工作方针,认真对光缆线路进行维护。

一、加强日常维护管理。

⒈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严格执行维护规范和维修作业计划,加强线路巡回护线宣传,对架空光缆距路面高度不够、路旁电杆防撞、穿越树林光缆的防鼠咬等安全问题及时整改,排除线路上的重大外力隐患。年共向施工地派驻“三盯”人员人次,排除障碍隐患点处,整理线路公里,清洗人孔管道公里,修理管道处,更换人手孔盖板块;备用纤测试总芯数芯;更换(新立)电杆根;进行移动抢修次,其中因松鼠咬断纤次,被车刮断次,被枪击断纤次,森林火灾次,因外力施工断纤次,自然断纤次,全年抢修超时次;巡线员徒步巡回天;特殊巡回天;线路维护质量检查天;护线宣传平均每人天,对沿线个村庄张贴了宣传标语,与沿线名村支书及村长的建立了联系。

⒉根据移动公司的维护要求,完成⒊网的线路整治工作公里,其中套塑料支管公里左右,新增拉线多条,并完成了补套拉线警示管、补做电力保护板、跨路警示牌、电杆扶正等工作,并通过了验收,为移动公司争创精品网络奠定了扎实基础。

⒊每月定期召开全市巡线员会议,听取线路维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针对巡线员提出的线路维护工作中的建议和意见,进行维护质量分析,及时改进不足之处,不断提高线路维护质量。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

通信技术部按照移动公司线路维护要求及公司内部管理要求,建立健全了《维护部主任工作职责》、《代维管理员工作职责》、《资料管理员工作职责》、《维护站长工作职责》、《巡线员工作职责》等,建立考核制度。分别对巡线员、接续抢修员、资料员和管理员进行月度考核。迁改、抢修、割接工作等按移动公司管理流程要求执行,制定规范手册。巡线员招聘实行岗前培训、考核、年度培训考核。

移动维护办公室及仓库已经建立,制度、图表也已上墙,并将详细的线路资料做成电子文档,并配合移动公司完成了已有线路资源管理系统录入工作。

同时,通信技术部进一步加大对员工个人的考核力度,科学评价员工的工作实绩,形成科学的考核机制。定期深入施工维护现场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并实行现场落实、现场考核,根据不同的考核结果,实行有差别培养,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三、狠抓技术维护,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⒈为了增强抢修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我们对巡线员、修理员、抢修技术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和岗位自学,并进行岗位考核;

⒉保证抢修车辆、工具、仪表的正常运转和器材的充足可靠,在市本级我们始终保持有两套完整好用的仪表、工具专用于移动线路维护;

⒊针对由于缺乏经验而导致抢修容易超时这一情况,通信技术部制定了相应的割接、抢修流程,很好地规范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抢修质量和效率,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突破。

四、初步建立了“预防为主,主动维护”的运行维护体系

“预防为主,主动维护”的运行维护体系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建设、基础工作、质量督察制、预警机制、外力影响动态管理系统、应急抢修、重要通信保障、技术支撑、考核体系等内容。虽然在预警机制、技术支撑、考核体系等方面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但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在日常维护中,碰到最多的也是最当心是建房、修路对我们线路造成的安全隐患。

个别施工单位对我们的线路安全并不是很重视,甚至出现野蛮施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一套防障台帐体系,内容包括有《防障协议书》、《违章通知书》、《工作联系单》、《‘三盯’人员检查表》、《防障检查表》等,当发现有碍光缆安全的外力影响时,巡线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有关单位和个人取得联系,并填写《工作联系单》,请对方签字后,一式三份,交对方一份,报通信技术部一份,自己留一份;若外力影响比较严重,问题较难处理时,则会同通信技术部和对方签订《防障协议书》;如果情况比较紧急,巡线员可请示通信技术部同意后采取应急防障措施,包括向当地公安部门汇报求援,制止对方施工,或派人实行二十四小时现场看护等手段。同时立即布置护线环境,包括增设标石、宣传牌,使光缆路由明显化;如果施工单位在没有对光缆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前,要在直埋光缆上取(填)土等作业文秘114版权所有,则可对光缆左右各三米范围内采取全封闭保护(建筑用的毛竹脚手片进行封闭),同时设立宣传牌,并现场看护。严格执行看护合同,遵守看护纪律,做到防障现场不离人。

通过实施防障台帐体系,我们可以有效控制施工对我们光缆线路造成的安全隐患,占据了主动权。

五、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通信技术部及时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把安全生产当作日常要事来抓,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健全监督、检查、考核体系。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的安全生产检查,整治薄弱环节,及时消除隐患。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巡线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通信技术部全年组织了次安全教育培训,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为保障线路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通信技术部积极采取措施,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生产。一方面,在每年的寒暑季节,公司制定相应的措施,做好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工作;另一方面,公司领导重视,冬季配备好齐全的防寒衣物,做好冬季安全的基础工作,夏季配备必要的防暑物品,并对一线员工进行高温慰问。

六、存在问题

经过通信技术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年,在移动光缆维护工作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⒈线路预防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下步将把护线宣传、护线联防列为加强线路保护,预防外力障碍的重点。同时将加强对沿线群众的走访和宣传,充分利用沿线群众力量来达到护线联防的效果。

⒉进一步做好工程遗留问题的整治工作,工程遗留问题对线路有着不同程度是安全隐患,下步将把该项工作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⒊由于新员工抢修经验不足,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抢修超时,针对这一情况,下步我们将利用“传、帮、带”以及技术练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年轻技术员的业务水平。

篇6:2005年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内容摘要]

2005年,四川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并取得实效,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经济增长位于1978年以来的较高水平,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一、二、三次产业稳定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需求扩大,投资和消费增长加快。市场物价涨幅逐步回稳。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金融运行平稳。银行、证券、保险业继续发展,服务经济的可持续能力有所增强。银行业总资产突破1万亿元。货币信贷平稳增加,信贷增幅自2001年来连续60个月低于全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市场主体行为变化,融资方式继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利率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2006年,四川经济加快发展的内外部动力仍然强劲。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业强省等战略的实施,经济增长仍可保持较高水平,但增速会有所回调。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将影响市场物价适度上涨。金融机构资金仍然总体宽松,贷款增长与2005年基本持平,金融市场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

目 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3

(一)银行业稳步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3

(二)证券业发展放缓,改革进一步深化...............................................5

(三)保险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经济的作用不断增强...................................5

(四)金融市场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主体融资渠道.........................................5

(五)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展开.................................................6

二、经济运行情况.................................................6

(一)投资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活跃,内需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6

(二)工农业生产增长加快得到了效益的支撑...........................................8

(三)市场物价平稳回落,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仍然较快...................................8

(四)主要行业分析.................................................................9

三、预测与展望..................................................10 附录:..........................................................10

(一)四川省经济金融大事记......................................10

(二)四川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11

专 栏

专栏 1 四川票据市场发展特点...........................................................4 专栏 2 四川农村消费水平偏低面临结构升级...............................................7

表 1 2005年四川省银行业机构从业人员及其资产规模情况..................................3 表 2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4 表 3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利率表...........................................................4 表 4 2005年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5 表 5 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结构表.........................................................5

图 1 人民币存款结构及增量情况.........................................................3 图 2 人民币贷款结构及增量情况.........................................................3 图 3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6 图 4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6 图 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率...................................................7 图 6 进出口及其增长率.............................................................7 图 7 财政收支额及其增长率.........................................................8 图 8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8 图 9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8 图 10 商品房施工及销售变动趋势........................................................9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05年,四川金融业结合实际认真贯彻稳健货币政策,在改革中实现了平稳运行,综合服务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银行业稳步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财务状况明显改善。2005年,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进一步增长并突破1万亿元。银行业稳健经营,风险控制能力得到加强,剥离不良资产和央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以及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处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促进了资产质量的提高和效益增长,全年银行业实现利润增长超过50%。金融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汇丰、花旗、渣打银行成都分行相继成立,为四川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表 1 2005年四川省银行业机构从业人员及其资产规模情况

机构类别机构个数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亿元)

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3423622586663.1二、政策性银行11328811154.3三、股份制商业银行***.3四、城市商业银行3354530549.0

五、城市信用社127129193.7

六、农村信用社6666404841582.6

七、财务公司27447.1八、邮政储蓄281514069508.0

九、外资银行513112.3合计***11732.3 数据来源:四川银监局

货币信贷运行平稳,存贷款增长中结构变化突出。2005年末,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0050亿元,比年初增加1356.8亿元,增长17%;贷款余额6898.6亿元,比年初增加543.9亿元,增长8.7%。

货币信贷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势良好,资金总体充裕。但企业扩大生产资金支出增加和规模以下企业资金形势较紧,引起企业存款增速明显下滑。居民储蓄意愿较强,且呈现定期偏好,使储蓄存款成为各项存款增加的主要原 3

因。储蓄问卷调查显示,四季度首选储蓄的居民比例达36%,有30%的居民首选消费。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幅趋缓,增长率创近年新低。与上年不同的是季中和季末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小。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和风险管理逐步加强,贷款投放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与四川经济结构相适应,信贷重点投向基本建设、工业和农业,其中工业贷款多以票据方式支持。金融市场的发展拓宽了银行资金运用渠道,也增强了企业直接融资倾向,融资渠道多元化特征进一步显现。受近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外汇存款规模不断缩小。2005年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调缓解了存款下滑趋势,外汇贷款略有下降。现金延续了去年大回笼的特点。

图 1 人民币存款结构及增量情况

亿元300%2525020020***00-505-100-******01............*********222储蓄存款当月新增(左坐标)企业存款当月新增(左坐标)其他存款当月新增(左坐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当月新增(左坐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右坐标)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统计月报》。

图 2 人民币贷款结构及增量情况

亿元%***80106040820604-202-400***1000001000001............*********222中长期贷款当月新增(左坐标)短期贷款当月新增(左坐标)其他类贷款当月新增(左坐标)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左坐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右坐标)

数据来源:同上。

票据业务增速加快,已成为重要的短期融资方式。2005年,超额准备金利率调低后,票据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运用资金、改善资产结构、企业融通资金的重要工具和渠道。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贴现量均比上年大幅增加。票据市场竞争加剧,全年贴现利率呈单边下降态势,四季度加权平均利率已经跌破再贴现利率。

表 2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银行承兑汇票承兑贴 现季度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余额累计发生额余额累计发生额余额累计发生额1376.1229.1338.3260.318.920.62406.2477.0335.0537.511.835.73472.4792.2453.9941.218.552.04536.41148.5473.61406.210.271.3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表 3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利率表

单位:亿元

贴 现转贴现季度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票据买断票据回购13.693.952.832.6923.544.022.032.5233.343.641.671.6843.173.941.711.8 数据来源:同上。

专栏 1 四川票据市场发展特点

2005年,受诸多因素影响,票据融资成为银行业务发展重点,其收入占比也有所提高。

一是业务量迅速增长。在三季度后,票据融资增长速度加快,全年新增票据融资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6.8%,较上年提高近15个百分点。转贴现中,买断式转贴现较上年翻了一番。

二是利率市场化程度高。转贴现利率与银行

间市场利率走势基本一致,贴现利率逐渐突破再贴现利率限制,受转贴现利率影响明显,与市场利率差异不断缩小。票据市场利率与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关联度日益增强。

三是票据功能扩大。随着票据使用范围扩大和流通转让手续简化,票据的融资性功能增强。从以前主要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扩大为亦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需求。

四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票据市场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但存在的风险隐患也不容忽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发展中,往往将承兑和贴现捆绑在一起获取收益,而风险又主要集中在承兑环节,不当的市场竞争容易引发风险。

五是再贴现利率政策有待进一步改进。实际交易中,部分商业银行的贴现利率已经常性地向下突破再贴现利率,并由此在行际间引发规范竞争争议。随着票据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需要探索更加灵活的再贴现利率,引导票据市场健康发展。

利率变动呈现出新特点,各利率间的相关性有所增强。金融机构积极尝试存款利率市场化。建行四川省分行对人民币小额存款首试利率下浮;少数农村信用社全面调整人民币存款计结息规则,使实际利率水平低于基准利率;成都市商业银行推出13个月、18个月外币小额存款,利率根据LIBOR定期调整。

市场竞争对定价影响较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重心下移。全年四川金融机构执行下浮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较去年有所上升,执行上浮利率贷款的占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资金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导致对大型优质企业的竞争加剧,而宏观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和业务拓展、市场细分不足,对中小企业贷款更加谨慎。另外,个人住房贷款主要执行下浮和基准利率,2005年纳入利率统计也使浮动区间重心下移。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定价制度、定价技术和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但由于目标客户趋同,市场竞争激烈,使得利率执行水平整体较低。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定价意识和定价能力普遍较弱,农村信用社通过利率定价模板试点后,定价主动性有所增强,因具有市场垄断性,利率执行水平也最高。

各种利率的相关性明显增强,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顺畅。央行票据利率——货币市场利率——转贴现利率——贴现利率的作用通道开始明朗,金融机构内部资金调剂利率对同业存款、贴现以及转贴现利率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日益凸现。

表 4 2005年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合计国有独资商股份制商区域性商业业银行业银行银行城乡信用社合计***0.9-1.022.021.623.18.81.91.034.429.048.723.33.7小计43.649.428.367.894.4上1.0-1.3浮40.645.826.941.215.2水1.3-1.52.73.31.220.137.9平1.5-2.00.30.30.06.636.52.0以上0.00.00.20.04.8 数据来源:同上。

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能力继续提高。按照统一部署,中行、建行和交行分支行进一步深化股份制改革,工行实施并完成了财务重组,4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整合、内控建设、财务管理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中小法人机构改革稳步推进,4家城市商业银行实施了资产置换、1家引进了国外战略投资者。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展顺利,省联社挂牌成立,全年有92%的县(区)联社认购了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正在促进经营机制转换等改革。改革中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明显上升,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作为全国五个小额贷款组织创新试点省之一,四川广元选取引入民间投资建立商业化小额贷款组织的模式。目前,小额贷款组织发起人的公开招募已经完成,机构组建的有关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二)证券业发展放缓,改革进一步深化

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四川证券业从业人员大幅减少,证券交易量亦大幅萎缩,全年证券交易量不足3000亿元,减少25%。证券公司总体经营困难,部分公司持续亏损。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总体良好,少数公司经营风险有所显现。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证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违规经营等问题得到改善,规范运作水平有所提高。A股63 5

家上市公司中,22.2%的公司完成或正在实施股

改,整体进度略慢于全国水平。

(三)保险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经济的作用不断增强

保险主体不断增加,省级保险机构25家,保险分支机构及其网点增速达15%—20%,从业人员比去年略有增加。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受保险公司调整业务结构影响,9月以来,全省保费收入增速逐月攀升,全年保费增速仅次于北京和贵州,创历史最好水平。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保费集中于大城市的情况有所改变。保险密度和深度持续上升,保险密度突破200元,保险深度2.6%,略高于去年。全年为企业、家庭和个人提供了5.3万亿元的保险保障,农业保险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出口贸易提供了风险保障。

(四)金融市场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主体融资渠道

2005年,四川融资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伴随间接融资比重的下降,直接融资比重有所上升。银行间市场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使部分全国性大集团在川分公司取得市场资金、川投集团长期债券成功发行以及民间融资逐步活跃等使直接融资占比达到近年新高。2005年末,攀钢集团通过了短期融资券发行备案,代表四川企业率先进入全国银行间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表 5 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结构表

融资量(亿比重(%)元人民币)贷款债券(含可转债)股票2000458.094.305.82001505.688.1011.92002652.398.601.42003784.197.120.92004645.498.301.72005580.096.63.50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证监局

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交易,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收益。全年全部交易品种累计成交7308亿元,比上年增长55.7%,而净融入资金增速则大幅减小。市场成员应对市场环境复杂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逆回购交易迅速增长,市场预期不明时短期操作相应增加,交易热点随各债券品种收益率的变化迅速转移,套利和避险组合不断丰富,货币市场日益成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和资金运用的重要平台。

外汇市场交易活跃,市场会员单位在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比上年大幅度增长。随着黄金价格大幅上扬,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黄金投资产品,逐渐参与市场交易。民间借贷日趋活跃,借贷利率水平总体较高。

(五)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展开

2005年,自四川省政府批转人行成都分行《关于加强四川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之后,以政府为主导的建设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工作机制开始形成。为此省内各级政府结合实际,积极研究方案、提出措施,并按照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推动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此相适应的是,四川大力推进征信体系建设,银行的企业贷款数据和个人信贷业务数据入库率分别达到96.4%和97.3%,地方有关部门建设的信息系统也取得一定成果,在部分经济条件较好城市开展的全国借款企业资信评级试点也取得明显进展,这为营造全省社会诚信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省内一些金融生态建设重点推动地区显示,经济与金融生态的相互促进,不仅增强了金融机构的信心,也对外部资金形成了一定的吸引力。

二、经济运行情况

14年来,四川经济增长呈现“V”型走势。2005年在2004年高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平稳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6%,比去年回落0.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仍处于潜在经济增长能力之上。四川总人口8750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

图 3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亿元%70006000******3008******9001111111122地区生产总值(左坐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右坐标)注:2003、2004年数据为经济普查后调整数。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局《四川省统计年鉴》

(一)投资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活跃,内需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本轮国家宏观调控以来,四川投资增幅逐渐趋于稳定。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去年加快8个百分点。城镇投资增速变异系数为0.1,比上年同期减少一半,比前5年平均水平减少近8成,显示投资增长的稳定性有所提高。投资结构继续调整优化,非国有投资增长加快,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继续上升。房地产业和能源工业投资增长较快,而高耗能工业投资增幅回落。首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四川投资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四川发展水平较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国家产业布局中重大项目较多,较高的投资率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加快发展。

图 4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亿元4000%***500302000***050000-108******9001111111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左坐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右坐标)6

数据来源:同上。

消费需求继续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四川消费需求增长延续了2002年以来的较快增长态势,剔除物价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大的年份,列全国第10位。住房、汽车、通讯、旅游、教育等是主要的消费热点。农村消费市场增速低于城市,主要是全年农民增收放缓,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扩大。

图 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率

亿元3500%***0002520***05005008******9001111111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左坐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右坐标)

数据来源:同上。

专栏 2:

四川农村消费水平偏低面临结构升级

统计数据显示,四川农业人口占比在79%以上,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直接关系到全省消费水平的提高,并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全省平原、丘陵、山区三个不同类型地区农村消费情况典型调查表明,四川农村消费总体水平偏低,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2004年为55.6%,与80年代末城市居民该系数大致相当。即使经济条件最好的平原地区,其恩格尔系数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调查还显示,消费层次差距较大,成都等平原地区农村消费的城市化特点较明显,而其余地区的农村消费仍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主。

近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实施,农民收入增加,“十五”期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9%,累计增加近900元。消费需求有所扩大,与2000年相比,农村消费正逐步从满足基本生活

需求向追求生活质量转变,用于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新兴消费热点的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均上升了2-3个百分点。调查显示,手机、电视、摩托车是当前农村消费热点,下一热点将是改善住房、提高生活质量的电器消费和子女教育,这与90年代中期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特点相似。而且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与1993-1994年城镇居民相当,农村消费正面临升级。因此,政策上要针对农村消费市场群体和地域差异,建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市场培育,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使农村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出口增幅回落,对外贸易增速减缓。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四川外贸从出口增长较快、进口负增长变为进口回升,出口回调,全年进出口增幅较上年回落6.9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对以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四川影响明显。2005年进出口总值和外商直接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比全国低54.3和1.7个百分点,表明四川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不高。

图 6 进出口及其增长率

亿美元亿美元******05-20-*********2222出口总值(左坐标)进口总值(左坐标)进出口差额(右坐标)数据来源:同上。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改善。财政收支差额趋稳且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这是因为近年来经济的景气攀升、企业效益好转和税源增加,既促进了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较快增长,也实现了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图 7 财政收支额及其增长率

亿元亿元120001000-100-200800-300600-400400-500200-6000-700579*********政府财政总收入政府财政总支出财政收支差额数据来源:同上。

(二)工农业生产增长加快得到了效益的支撑

农业实现零税赋,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实现增产,油料产量创新纪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但经过2002-2004年快速增长后,景气平稳回调。轻工业增长加快而重工业增速回落,显示以重化工行业增长引发的此轮经济周期开始回调。企业亏损有所加大,但亏损程度小于全国。在上游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利润支撑下,总体效益状况仍然较好。四川214户景气监测企业问卷调查显示,4季度企业产品销售情况景气指数比去年下降。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9.2万元/人,提高了2.1万元/人。

图 8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亿元%25003020002520*********22222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左坐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右坐标)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局《四川省统计月报》

服务业发展加快。其中旅游业快速发展是2005年第三产业中的一大亮点,实现总收入相当于GDP的1/10。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邮政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总体看,2005年四川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20.3:41.3:38.4,工业比重上升显示出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特征。

(三)市场物价平稳回落,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仍然较快

各类价格中,居民消费价格受食品类价格回落影响,全年涨幅1.7%,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因素,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下半年部分公共产品价格上调虽未能左右全年物价的总体走势,但形成居民较强的物价上涨预期。4季度四川省2000户消费者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度指数为-7.5,72.5%的居民认为物价偏高。

生产环节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工业品出厂价格回落,4季度PPI与CPI的涨幅差距收窄。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年增长9.3%,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维持高位,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农民增收。图 9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51050-5******.............*********22222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月同比)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当月同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当月同比)数据来源:同上。

劳动力价格呈上涨态势,但增幅有所回落。全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增长12.5%,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另据对250户农民工抽样调查,2005年平均工资收入增长4.9%,增幅回落较

多。

(四)主要行业分析

1.房地产业在调控中呈现总体平稳态势(1)房地产投资快速回升,市场供需两旺,方米,增长18.9%。但商品房中的营业用房供过于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2)房地产贷款稳定增加,风险控制总体较好

随着四川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贷款房价上涨势头趋缓

2004和2005年,四川房地产投资与全国走势均出现背离,2005年投资增幅比2004年回升24个百分点。全省商品房施工和新开工面积快速增长,竣工面积略有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继续增长,需求旺盛。商品房价格继续上涨8.8%,但上涨势头趋缓。新建商品房中的非住宅类、二手房、土地和租赁价格涨幅均出现回落。

图 10 商品房施工及销售变动趋势

%150100500-50******.............*********2222222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增长率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率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率注: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统计口径包括期房转现房和现房。以上指标均为从年初累计。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一是投资快速增长,尤其是外资进入明显,土地拍卖竞价一路走高,土地购置费用大幅增加。二是供求关系变化与政策作用吻合。2004年到2005年一季度,五城区楼市处于热销状态,住宅销售面积超过供应面积。一季度全市房价涨幅全国第三。二季度随着房产新政实施,市场观望气氛加重,新房销售面积下降,二手房交易清淡,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中定金和预付款持续负增长。9月以后,需求较前期有所回升。全年供需两旺。三是商品房价格趋稳。商品房交易均价3173元/平方米,增长13.2%;商品住宅交易均价2875元/平

快速增长。2005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突破900亿元,1998-2005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均快于人民币贷款平均增速。房地产贷款继续支持个人住房消费,2005年末个人住房贷款占房地产贷款的比重为67.8%。其中成都市房地产贷款增速远远快于全省平均增速,占全省房地产贷款的比重达到77.4%,主要集中于个人住房贷款和土地储备中心贷款,两项合计占房地产贷款比重接近80%。由于房地产业在调控中走势不确定性加大,金融机构更加注重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全年银行贷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中比重继续下降。房地产贷款总体质量较好,不良率较低。但有关统计表明,2005年,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笔数增长较快,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财务和道德等风险带来的信贷风险。

2.电力行业扩张动力减弱迹象显现

四川是水力资源大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45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技术可开发量为1.2亿千瓦,居全国第1位。2004年以来,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全国电力建设投资爆发性增长,四川以水力为主的电力建设投资大幅增长。随着一些电力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目前四川电力供需形势已大有改观,枯水期缺电形势已有较大缓解。尤其是随着前期项目陆续投产和溪洛渡、锦屏一级等项目开工建设,四川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

受投资周期制约和四川水能丰富的产业特点影响,国家政策性引导资本和社会资本总体上仍在涌入该行业。2005年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49.8%。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数据显示,2005年末,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7.2%,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目前,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仍很紧张,但从四川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看,景气回落迹象有所显现。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力设备制造中心,四川省电站锅炉、汽轮机和水轮机等母机生产作为电力行业的上游环节,其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对电力行业景气具有预警作用。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监测显示,占重装调查企业总产值50%以上的4户电力设备制造企业,2005年1至3季度订货额增加26.6亿元,而上年仅四季度就增加93.3亿元;4季度上述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加12.1%,而去年同期为下降32.4%,预示电力行业扩张动力已经开始减弱。因此,随着行业产能的陆续释放,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应引起密切关注。

三、预测与展望

经过本轮的宏观调控,四川经济生活中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得到抑制,2005年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趋好。首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四川经济增长较快,结构趋于合理,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因此,“十一五”期间,经济加快发展的内外部动力仍然强劲。从城镇投资新开工项目、工业利润增速、重装企业预收账款增速和资金供给等先行指标趋势看,影响经济增长大幅波动的因素尚不明显,经济稳定增长的惯性在2006年仍可延续,模型预测经济增长11%左右。经济依赖投资拉动的格局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推进、新农村建设启动也将支撑投资保持一定增速。消费增长的潜力较大,特别是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2006年投入农业的资金大幅度增长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村消费增长。物价走势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食品价格稳中略降和生产资料供求改善是促使价格向下的主要因素,但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存在上涨压力。通过对近10年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四川省CPI运行平均滞后于贷款增速约1年,2005年信贷增速下滑将在2006年物价运行中体现出来。ARIMA(1,0,2)模型预测显示,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在-1.5%到3.5%之间。

2006年,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入,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经营行为,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也将调整优化融资结构,预计银行间接融资比例继续下降。利用ARIMA模型对1998年以来剔除季节因素的可比口径人民币贷款数据进行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06年贷款增加额与2005年基本持平。金融机构资金总体保持宽松,资金运用压力将影响市场资金价格,并促使商业银行加大信贷市场拓展力度和资

产多样化。货币信贷政策方面,结合四川实际,一是继续贯彻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四川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二是继续推进金融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改革,密切关注和分析商业银行改革及其行为。三是运用利率、汇率等价格杠杆,提高金融机构定价能力,促进资金在各市场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四是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对西部开发、新农村建设、消费、企业自主创新、中小企业以及助学、再就业等信贷支持。五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转变到更加规范的轨道上来。

附录:

(一)四川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1月1日起,四川全省范围内停止征收农业税及其附加,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农业零税赋。

2.1月20日、1月29日、2月5日,人行成都分行、四川省银监局、证监局分别召开金融工作会议,传达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05年金融工作。

3.4月下旬,温家宝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把深化改革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5月25日,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政府列出了50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清单,涉及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工业及制造、文化旅游、服务贸易等领域。

5.6月下旬起,四川省资阳、内江等12个市相继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8月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此次疫情给四川省经济造成较大损失。

6.7月8日,南充市商业银行与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德国国际合作储蓄银行基金签订400万欧元入股协议,成为中国加入WTO以来西南首家获外资参股的内资银行。

7.7月25日至28日,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在成都召开,期间“9+2”各方共签订合作项目703个,投资总额达到1150亿元。

8.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9.9月12日,花旗银行宣布在成都设立分行,汇丰成都分行同日开业;12月8日,渣打成都分行成立,随着多家外资银行的进驻,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渐显。

10.12月7日,四川省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

上一篇:家长对初中生的评语下一篇:四年级四班班规积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