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涩记忆的观后感

2024-07-14

关于青涩记忆的观后感(精选12篇)

篇1:关于青涩记忆的观后感

《青涩记忆》观后感

近期,学校组织我们看了电影《青涩记忆》,我感触良多。

电影以四个中学生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展现了当今社会青少年群体的一个侧面。四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经历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却都迷恋上网络游戏,最终走上相近的歧途,让人扼腕叹息。。

看电影时,我总是在琢磨:接下来剧情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大多数时候,我们估计到了开头,却没想到结尾。走出阶梯教室,天阴沉沉的,就像我沉重的心情。四个人,两个受到法律制裁,一个患上了心理疾病,剩下的一个竟然自杀了。

我不禁会思考:这样的结局,究竟是谁的错?孩子们没有抵挡住诱惑,迷恋上网络游戏,这是他们自身的过错,我想说,那所谓可以放松身心的网络游戏没有错吗?那网络游戏,可以缓解学习紧张带来的压力,但是充斥血腥暴力的画面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杜鹏的偷盗误伤导致别人死亡,应该是网络游戏的错吧。

杜鹏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本该有光明美好的发展前途,可是,她的家庭很不幸福,虽然有较好的经济条件,但是,父亲不顾家,妈妈希望他能出国学习,可是并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想法。他跳楼自尽时的内心独白,震撼了许多人。小时候的他拥有着快乐,想象长大会成为物理学家,甚至拿到了诺贝尔奖。可是残酷的现实,让他感觉不到家庭的温馨,一切都改变了,也包括杜鹏。她不愿意回到那个冰冷的家,只能幻想在游戏中忘记现实的苦痛,慢慢的迷失掉自我。我想,这应该是父母的过错吧。

影片结尾重现了以前的美好:四个少年一起放风筝,一起打棒球的情景,那时的他们真的很快乐,天真烂漫的笑容,纯洁的不带一点杂质的心灵,让人感动。然而这一切终归是回忆。

愿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家庭,远离网络游戏,快乐健康的成长。

篇2:关于青涩记忆的观后感

全国自1998年以来,14-18周岁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占青少年总犯罪率的百分之五十二。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时期,是最不会与他人沟通的时光段,他们往往都把心事放在心上,从不会主动找父母、老师和朋友倾诉,而那心事就犹如沉重的石头一般压在青少年的心上,一点一点地往下坠,直到再也承受不住之时,便寻求舒缓的途径。此时网络游戏便趁虚而入,表面上是能解百病的灵药,但实际上却是能置人于死地的毒药,慢慢地把你拖下犯罪的深渊。

以前人们总是相信“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但人们是否真正地想过,此刻青少年还会理解老一辈的教育方式吗?此刻的孩子总是向往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父母对孩子的宽容、自由,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生活。可每一个国家都有不一样的制度,我们国家注重的却是“从娃娃抓起”,所以,在中国,每一位孩子的童年都有着成堆的书本与功课的陪伴,有多少个孩子是真正能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呢?或许是日益增多的功课让孩子厌倦了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折磨,网络游戏却能带给青少年心理上暂时的解放,尽情地在虚幻世界中发挥自我的“才能”,以获得心灵的安慰。

我承认,网络游戏的确能使舒缓压力,因为我之前也曾一度地沉迷于其中,它能让我暂时地忘却父母的唠叨与学习的繁重,之后,我逐渐地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上课时想着,做作业时想着,就连睡觉时也想着,网络游戏好像已侵入了我的思想,满脑子都网络游戏中的画面。随着我对网络游戏的沉迷越来越深,成绩也成正比似呈下滑的趋势。父母的责骂与老师的失望表情让深深地反思自我的行为,我是否做得很错,是否不就应再沉迷下去,最终得到的答案是“是的”。当我看了《青涩记忆》这部电影时,我更加确信自我做的是对的,也庆幸自我能及时回头,没有造成更严重的错误,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啊!

社会,家庭,是影响青少年的两大重要因素。社会的冷漠,家庭的分离带给了孩子们无尽的伤害。而我们唯一需要明白的是——青少年的堕落不是自我本身的错。做一个好孩子,至始至终,都是他们内心的渴望与追求。而当我们想要挽住将要落入深渊的迷途儿童时,不要忽略那隐藏在他们漠不关心的外表下波涛汹涌的内心,而在关注他的内心并且试图为他指引的时候不要忘记征求他们的意见。不管他有多叛逆,有多讨人厌,其实都是一样的,由始至终,孩子才是最深的受害者。

篇3:一本青涩的日记一场青涩的记忆

她不是去杭州旅游的,而是赶赴一场盛会—当天下午,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在杭州开幕,16部来自国内的最新青年电影、2部波兰影片和无数电影专家、爱好者汇聚到这座城市。

张涵告诉我,她的同学参加了本次展映电影《换爱7日》的摄制团队,因此来这里“凑个热闹”,但专程赶来的目的:“又不仅仅是凑个热闹,这是属于青年自己的电影节,我是学这个专业的,来接受一些新的想法、新的思路,认识一些新的朋友,或许会给自己以后的道路做更多铺垫。”

张涵的故事很能代表来参加这次青年电影节的许多年轻人。正是他们青涩而懵懂的气质,勾画出电影节的特色所在。

《青涩日记》:年轻人的青涩尝试

本次青年电影节,在长达一周、10家影院120场次的集中展映里,如果要挑出一部最有代表性的影片,无疑,《青涩日记》应该拔得头筹。

究其原因,不仅因为这部电影被作为开幕影片展映,也不仅因为它赢得了无数出席嘉宾的称赞,更重要的是,它的主题—关注“问题少年”最符合电影节的题材定位,而年仅24岁的导演谢悠,更是参展电影人的最佳代表。

电影描述了一名12岁的少年,他身处濒临破碎的家庭:父亲跟情人生了孩子,母亲整天沉迷于麻将。敏感的少年于是变得冷漠和怪异,没人理解他,直到一位少女的出现改变了他,于是12岁开始了初恋。

影片反映了当下社会中广泛存在的青少年家庭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社会意义。导演谢悠说:“之所以起名《青涩日记》,因为它反映了主人公的青涩情感,也反映了我们这个年轻团队的青涩尝试。”

今年24岁的谢悠毕业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是非电影专业的“外行人”,《青涩日记》是他编剧、执导的处女作。当有人问他“第一次当导演最难的是什么?”时,谢悠表示:“因为电影是一个集体的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我的年轻是一种障碍,会让整个团队在潜意识里对我缺乏信心。他们会不自觉给我更多的意见和要求,希望能使这个电影更完善。”

“因为我们组建的是一个很专业的团队,我资历最浅,却是这个团队的核心,这就意味着,我必须要展示出作为导演的能力以增添大家的信心。”一个年轻人的努力、天赋与决心,感动了周围很多人。

教育部艺术司副司长万丽君评论说:“《青涩日记》传递正能量、色调温暖。现阶段2.7亿青少年身体成长跟不上心理成长,于是失衡。以前很多电影只是去表现真实,却很少从心理的角度去关注这个庞大的群体。”

事实上,谢悠和《青涩日记》并非本次电影节的个例,在电影节开幕式上,当16位导演齐刷刷地亮相舞台时,有一种特别的青春逼人。“参加电影节的导演有一个年龄门槛,必须是在45岁以下的青年导演,之前没有公开发行放映过作品。”组委会工作人员表示。

《少年师爷》:动漫片的青涩跨界

事实上,年轻人并不是本届电影节唯一的主题词,另一个吸引人的亮点是“动漫”。

作为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的活动之一,“聚焦浙江动画电影”主题论坛在开幕式的后一天举行。

论坛上,浙江特立宙动画总经理丁立清说,他们根据“绍兴师爷”这一家乡独特文化制作的动画电视片《少年师爷》惹人注目。除了情节幽默寓教于乐之外,这部动画电视片明年就将推出电影版。这让无数正在致力于动漫电影的年轻人精神振奋。

据悉,从2007年5月至2014年9月,浙产动画电影一共生产了16部。虽然数量不多,但票房涨幅惊人,一开始票房只有20万甚至更低,但今年《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的票房超过了5000万。浙产动画电影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而且越来越多的影视企业加入到动画电影的大军中来。

来自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的盘剑教授认为,“(浙产动画)未来也许会形成以杭州为主,宁波、绍兴、海宁、横店为辅的这么一个‘四星拱月’的现象。”美国国际动漫产业协会执行长戴维·伍迪也出现在了现场,他大胆提议:“像冯小刚、张艺谋这样的中国大导演,能尽量多尝试在他们的电影中使用动漫技术,这样慢慢的,动画电影就不再只是‘卡通片’,而是能够与大制作电影具有同等地位的电影工业产物了。”

论坛的最后,还播放了即将于明年和后年上映的《摩登恐龙》《梦幻列车》《地心游记》《天眼前传:三星王国》等浙产动画电影的片花。精良的制作让台下动漫专业的学生不禁怀疑:“这真的是国产动画片吗?”对于浙产动画电影的未来,大家满怀期待。

《请不要离开》:国际范的青涩课堂

虽然青年电影节立足浙江,但活动中,不乏优秀的国内其他地区的作品参展。更难能可贵的是,主办方还特邀两部优秀的波兰电影《请不要离开》和《妇女节》参展。这让本就正能量满满的电影节,成了国际范的课堂。

11月8日下午,“电影名家进校园”活动在浙江传媒学院举行。两部波兰电影的主创团队—波兰电影协会主席Jacek、《请不要离开》的制片人Eric和《妇女节》的女主角Katarzyna,在《请不要离开》放映结束后,与大学生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

Jacek告诉同学们,全世界所有的导演里,他最喜欢的是张艺谋:“尤其是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故事虽然简单,但真实反映了生活,拍得意味深长。”此话一出,博得大学生们的满场掌声。

一位编导系的女生对波兰电影人说,早几个月前她就看过《请不要离开》,被波兰电影的人文情怀深深打动。听说制作团队来学校了,她是专程冒雨来参加的。Jacek听后感动地给了女生一个熊抱。他对这些怀揣导演梦的大学生说,一定要吃得了苦,事事劳心,这样才能保证电影最终的质量。

Jacek说的其实并不夸张,电影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许是一条崎岖的道路。根据2014电影理论品论年会发布的《201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披露的数据,尽管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额打破200亿大关,电影产量有638部,但能在院线上映的只有约250部。也就是说,有约380部电影拍完后处于内部消化或者是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从一本电影变成一本“院线”电影,对于大牌导演来说或许很简单,但对于青年导演而言,实在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门槛。

但好在本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已经展现出提拔新秀的能力。活动会刊上,主办方说:“浙江青年电影节在这个电影最好的时候出生。”与第一届相比,今年的青年电影节又往上走了一个台阶。本届电影节设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五个奖项,并增设了电影节评奖单元和颁奖仪式。

而且,为了突出本届电影节的“浙江概念”,除了特邀浙江籍演员周迅担任评委会主席外,还筛选了两部品质优良的浙江制造影片《我的老公是卧底》《花咒》参加展映,以此展现浙江青年电影创作团队的水平。□

篇4:青涩记忆观后感

心中那些被压抑住的感情又随着回想被抽离出来,有可惜,有疼惜,有叹息,有惋惜……

为林鹏可惜。其实他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有着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同学们羡慕的人,他的前方是光明的未来。只因着那一次不经意间的一瞥,他才明白,一切的幸福全部都是捏造,他所看到的原来只是他父母为他构筑的一个假象,于是他放纵了自己。电影中他说的做多的一句话便是“没意思”。可是生活真的如此乏味吗?父亲外遇固然是不幸,但因着这个借口肆意青春,林鹏什么也没得到。他第一次被小胡老师的时候,他是渴望救赎的,因为另一个多话的老师,他放弃了被拉向光明的机会,选择堕落,直至青春底处。林鹏执拗于自己的死角不愿出来,家庭不幸又怎样?他可曾看过那些更不幸的人在努力生活?为林鹏可惜,可惜他的偏执,可惜他的逝去。

为林绍远疼惜。他是旧式棍棒教育下的成品,只能从虚拟的网络中寻找安慰。越玩越被打,越被打越玩,如此恶性循环。如果小胡老师的家访能够再早一些,绍远父亲的醒悟再早一些,或许一切都可以追忆。警察终究是到了绍远家,打破了才刚刚建立的和睦、温馨,父母亲在警车后不停的追逐,撕心裂肺的呼唤成了绍远心中永远的伤。之前的笑脸与之后的垂眼刺痛了众人,望着法庭内白了头发的父亲,林绍远追悔不已。不过希望仍在,终有一天他能回来。

为陈志叹息。他是留守孩子,终日与奶奶为伴。奶奶可以为他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却到达不了他的内心,给他一份完整的亲情。终日沉溺于网络之中的陈志最后精神失常,休学在家,对看望者只能回以一个微笑。现在很多父母为了多赚钱,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远离孩子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的出现引发重大的社会问题。殊不知,这无法追忆的孩子们的时光是用再多的金钱也弥补不了的。为陈志叹息,叹息他从未看到的关爱,叹息他最终的报应。

为许枫惋惜。影片中对于他本身的描述不多,但从一些细节可以捕捉到信息。许枫是典型的自闭,性格懦弱。不难思考,这是因为教育缺失。

再问问他们,如果再重来一次,他们还会这样吗?没有回答也不需要回答,这是由网络引发的悲剧,是教育体制的悲剧,是畸形家庭的悲剧,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救救孩子们吧!救救那些思想偏颇的孩子们吧!不要一味注重卷面上干巴巴的数字,因为将会错过更多不可追忆的年岁。纵使无法改变现阶段的制度,但也请带着人情味来引导这段特殊的日子。网络只是一个导火线,并不是杜绝了青少年上网就可以解决的。究其本质,不过是因为过快的物质增长满足使得人们精神世界日益空虚,青少年从周身事物中寻找安慰而已。

篇5:青涩记忆观后感

电影开始播放,一路不平不淡的过着。看完后,直觉得老套,就是讲了一群中学生疯狂的日子,一开始他们也很听话,有理想抱负,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于是你可以看到慢慢的,他们都变了。像大多数学坏的孩子那样,沉迷游戏,打架群殴,逃学……

至于变化,只是各人的不同看法。在我看来,他们叛逆却有思想,他们顽皮而活力四射。不是他们想学坏,是坏境逼着他们改变,如果不变的话,就很容易被各种杂乱的事物掩盖。而很多看客却更愿意这样理解:他们不成熟,他们为了虚荣。对,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话。

我们也可以从电影里看到很多东西,它深刻的反应了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环境,比如父母总是喜欢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父母总是认为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然后我们接受,他们美满的安排出一条路,你只要充当着主角走下去,就是你该过的人生。可谁能按部就班机械一样的过,我们不是机器,我们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有思想,我们更喜欢充满生机的人生。

当这两种思想一冲突,矛盾就跟着来,父母会说我们不懂事,我们会怪父母不理解,渐而,渐行渐远。又比如家庭暴力,父母认为打你是为了你好,不打不成材。

让我觉得感动的是电影里,他们几个男生在棒球队打球的情景。我想那时的他们应该是最开心的,没有父母的念叨,学习的压力。

欢呼,跳跃,青春就该如此灿烂飞扬。青春是首美丽的诗,它的曲调由我们自己来谱。

篇6:青涩记忆观后感

故事讲述了好学生杜涛上了中学以后,发现原本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父母突然疏远了自己。原来杜涛的父亲有了外遇,然后他们吵着、闹着离婚,杜涛心里难受,于是被他的那群狐朋拉去了网吧打了通宵的游戏,后来又因没钱打游戏了犯罪道。最终自然是因为受不了生活的压力、父母的离异,上演了跳楼的悲剧。

镜头一:杜涛原本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康家庭,后来却因为父亲的一己,地摧毁了这份生活的恬静。杜涛从此变得萎靡不振,对生活逐渐失去了信心,开始自暴自弃。这时,他的老师出来杜涛,希望他能够,杜涛答应了,最后却发现自己兑现不了这个承诺。这告诉我们:杜涛那样的人正在重演着他的故事,对于他们,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信心,让他们看到人生的。还有一种人,拥有良好的,幸福的家庭,却从不去珍惜,等到失去了才来后悔,早已为时过晚。今天我们积极向上,努力奋斗,明天就是而又美好的未来。而放弃,悲观面对生活,前途将一片。

镜头二:杜涛在他的父母离婚的时候选择了跳楼。他的一个朋友也进了医院,经过老师和家长的配合,才将他治好,而治好的并不是身体,而是心灵上的创伤。杜涛不仅仅害了自己,还拖累了别人。如果杜涛有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便不会因为恶劣的生活而倒下。

其实,打败他的不是命运,是他自己的心。如果杜涛一直认真学习,不被周围的事物所,也许,他长大后会是一名出色的工作者,也许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也许会因为做了某些事情而受到人们的尊敬也说不定呢?老师曾过我们珍爱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为何不利用这个短暂的年华去创造一个的未来呢?

篇7:那些记忆深处的青涩故事

离开校园多年的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的我们朋友几个,这天难得凑到了一起,东侃西聊着,不觉聊起了上学那会儿的事,不知是谁提议大家抖抖那时的糗事、小情事,于是接下来,有人滔滔不绝,有人羞羞答答地说起了——当年那些初恋的小情节。

写检查

峰私营企业总经理单身

上高中的时候,喜欢一个女孩琳。那时害羞,不敢表达,放学后总跟在她身后走。终于有天被她发现告诉老师,我被罚写检查。高中毕业后,和琳失去了联系。那份检查的事却一直留在脑海。

多年过去了,已经工作的我,偶遇到琳的好友菲,我向她打听琳的联系方式,菲却推脱说没有。后来才知道,菲和琳一直有联系,而菲没有告诉我,是因为那时,她是喜欢我的。但是我一心寻找琳,没有在意菲的感受。

后来菲考上空姐,出发的前一天,她约我小聚,几杯酒后,说出了对我深藏心底多年的感情,我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些什么,心里像打翻五味瓶一样复杂。细想起这些年,菲的贴心照顾无时不在,而粗心的我,怎么就忽略了这份身边的真挚情感?心里懊悔不已。如今这份感情仍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甜蜜手绢

成媒体公司总经理单身

有次找东西,翻开衣橱顶上的箱子,偶然在箱底发现一个用塑料纸精心包裹的手绢,那熟悉的花纹,顿时唤醒了初中时的一段美好记忆。

那时,我喜欢一个同班女生薇,但是一直没有勇气表白。有一次感冒了,鼻涕止不住的流,纸又用完了,正当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一个手绢从旁边递过来,抬头一看,是薇。于是,激动地接下。这件事一直记得,初中毕业后,我们各自去了不同的学校,渐渐失去联系。那手绢作为甜蜜的回忆,还一直珍藏着。

意大利面

传媒公司总经理

已婚

从内蒙古刚来青岛的那些年,认识的人不多。有段时间在QQ上认识了女孩玲,很聊得来。后来相约见面,互相感觉都很好。但是,玲的家人坚决要送她出国,相处两年的感情不得不面对分离,心里很痛。

在我还没走出悲伤的那段时间,有天,朋友邀我去他家尝尝新厨艺——意大利面。那时心情低落,一直谢绝邀请,但朋友一再坚持,就去了。

在进屋的时候,却看到一个陌生女孩坐在桌旁。朋友介绍,女孩叫菁,是他的中学同学。后来朋友组织的自驾游活动中,多次制造机会让菁和我独处,渐渐我们由相知到相熟,到成为恋人。后来聊起来,那次意大利面相遇,菁对颓废的我并没有好感。但后来相处中,发现走出阴霾中的我原来竟和她这样投缘,最后走到一起。

栈桥趣事

睿传媒公司已婚

记得第一次和大伟约会是在栈桥。那是个炎炎夏天,虽然已经到了傍晚,但是依然暑气难挡。刚约会地点时,看到大伟从远处跑来,手拿两支巧乐滋雪糕,递给我一支。要知道,这是我最爱的雪糕。顿时觉得这个男人很细心,懂得体贴女孩。

我们沿着海边漫步,夕阳下,沙滩上,海风吹拂,浪漫感十足。逛到到栈桥上时,大伟聊起了大学宿舍的趣事,讲到兴奋处时手脚并用比划着,没想到正走在栈桥的护栏边,一不小心,竟然把鞋踢到海里了,场面顿时尴尬了。大伟笑着说没事,幸好只掉在浅海的岩石上。于是颠着脚走到桥下,捡起湿鞋,将就着穿上继续走。这件事我印象深刻,现在讲起来还忍不住大笑。

如今我和大伟已经走到了一起,发现生活中他确实很体贴,而且还时不时的还会幽默一把。

纸条情缘

永 传媒公司总经理 已婚

上学那会,喜欢一个叫帆的女孩,那时还不懂得主动向女孩表达;想写情书,但又不知道能不能打动她。于是想到个办法,拿着纸条向帆请教,说想给女孩写情书,但不知道这么写合不合适。一遍遍修改后,帆终于满意。最后,我双手奉上,纸条中的那个她,其实就是你。她吃惊的表情和愣在那里的样子,我一直记得。

小树林

明媒体人 已婚

年轻那会,经熟人介绍认识了静。第一次见面是在栈桥海边,我们沿第一海水浴场的岸边漫步。那时天色已晚,走了很长的路,却难找到坐下休息的地方。想到不远处的鲁迅公园,那里一定有座椅,于是就走了进去。当时的情景是,明月当空,松木葱葱的树林,一男一女独坐树下,不觉间造就了天然的浪漫气氛。静笑称,第一次见面就进小树林,难道是有意为之?一番话顿时化解了当时的尴尬气氛。后来虽然我们没有走到一起,但第一次见面那片小树林,被留在了记忆的深处。

篇8:青涩记忆观后感

《青涩记忆》讲述的是:杜鹏、绍远、陈志和许枫,他们四个人的家庭背景都不一样,却阴差阳错的走到了一齐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沉迷于电脑游戏,不好好上学,偷偷跑去网吧玩,没钱就去偷,有时候在网吧一玩就是几天,吃在网吧、睡也在网吧……他们沉迷不悟,无法自拔,犯下了一宗宗罪行。有一次在犯罪过程中,杜鹏无意间重伤了一名保安,他们却不明白自我行为的严重性。

胡老师努力与他们沟通,但却被他们误解了,还一再三去做一些犯法的事。之后,陈志首先意识自我的错误,但他的心里却无法承受住自我所做过的那些事情,之后竟然落到发疯的地步。当杜鹏得知被他打成重伤的人竟然是自我家保姆的丈夫时,心里充满了恐惧,结束了自我短暂的生命。

胡老师的一次家访给绍远带来了很大的出动,他决定做一个好孩子,从此不再犯错。正当绍远和父母在家里欢聚的时候,警察找上门来,要求绍远跟他们走一趟。看到父母边哭边追赶着警车,绍远心里既难受又悔恨。许枫犯罪不多也不重,没有受到法院的刑事处罚,但他的心中仍然充满惶惑。

我看完影片之后深深为他们而难过,因为原本完美的四个家庭,被网络给弄成死气沉沉,没有欢声笑语。

网络也会带来必须的好处。我认为网络就像一个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它能带我们到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界,人们透过网络能够互相交流、沟通;还能够大大短少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时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坏的一面是它也同时具有一些不良的功能,这让心怀鬼胎的找到害人的机会。他们会不择手段地把不好的东西给放到网络上,比如说电脑病毒、暴力游戏、骗人广告等等,反正是些不好的东西,那是万万不能点击进去的。

我还明白那些因网络而犯罪的青少年是被诱骗一步一步走上不归路的。在网上查资料是很平常的事,本来好好的却有一个恶意网站忽然跳出来。

这些网站就像毒品一样,你一点进去就会上瘾,从而无法自拔,结果逐步学坏甚至走向犯罪。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是好的,也不是所有网站都是坏。正确的做法是,拒绝那些不良诱惑,永远只看那些健康有意的网站。

篇9:青涩记忆观后感

影片讲述的是四名正处花季的少年因为种种因素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的故事。影片中的主人公杜鹏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学校棒球队的主力,却因父母感情不和而放弃生活的希望,在网吧通宵打游戏流连忘返。他和笼罩在父亲暴力阴影下的绍远、与奶奶相依为命的陈志以及性格懦弱的许枫一起去网吧疯狂打游戏。四个男孩在游戏中分别找到了自己的需要。后来因为没钱被网吧老板赶走,身无分文的四个人决定铤而走险。在逃跑的路上失手重伤了保安,保安因未能及时救治而亡。然而生活是现实的,无奈的,金钱的诱惑,最终留给他们的却是一副冰冷的手铐和无尽的悲哀。杜鹏选择了死亡,绍远和许枫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陈志因过度沉迷网络精神错乱了。影片的最后响起了欢快跳跃的音乐声,青春阳光的少年棒球队队员印入眼帘。微微悲凉的钢琴曲,这些青春少年随之出现在暗淡的画面,立刻让我们心里布满灰暗。这,就是他们的青涩记忆。

看完之后,我的眼中已经溢满泪水,为这些同学的悲惨结局,为他们因任性而轻易输掉的青春,更为他们的家人。他们的行为不仅给自己留下了青涩的记忆,也在亲人的心上划了一道连时间都无法治愈的伤。

我被这部影片深深震撼。我希望社会能够还我们一个纯净的成长空间,父母能够不让我们的心灵出现空白,让我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另外,我认为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体谅他们,用心感受身边的幸福并让自己拥有坚强、理智的性格!

杜鹏的家境优越,父母给了他丰富的物质生活却不能给他一个美满的家。豪华的别墅对他而言只是一座房子。面对父亲有外遇,母亲闹离婚,他没有找父母谈自己的苦恼,而是自甘堕落,在事发之后选择跳楼自杀。但他可曾想过这轻轻一跃,死了的人解脱了,活着的人怎么办?他的妈妈已经失去了丈夫,他怎能忍心让母亲再遭受这种打击?为什么不能勇敢的承担自己的错误?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我还记得绍远被警察带走时,他的爸爸妈妈在拼命地追在警车后面,满脸的心痛和失望令人心酸!他们不相信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会做犯罪的事情。没错,父亲的棍棒教育和母亲的宠溺是他沉迷网络的原因之一。那他为什么不能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努力学习?为什么不帮父母做点家务,赢得他们欣慰的笑容?

环境固然会影响人生,但是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偏僻的南阳没有把诸葛孔明变成鄙陋的村夫,蛮荒的北海没有把苏武变成西伯利亚的牧民,清静的寺庙也没能让朱元璋变成安分的和尚。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梅,凌寒独自开,暗香盈风雪。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它会在你不备的时候打击你,但我们一定要坚强,如梅如莲地坚守自己的信仰。我们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偶尔会被失望绊倒。面对落叶凋零,而去憧憬含苞待放.这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坚定的心去感受生命中的草绿花红!

这部电影的结局是发人深思的。他们的沉沦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果父母能够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能够给孩子完整的爱,能有足够的家庭责任感,如果网吧老板能够恪守职业道德,如果这些少年能有正确的法制观念,能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能听从老师的劝导,能有坚强的性格和善于感受爱的心灵……然而那么多的如果都没有出现,这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我们所能做的是不去重复他们的悲剧,经历那些青涩记忆,流泪的回忆。

篇10:青涩记忆观后感

他,曾是棒球队出色的队员,用满腔的激情肆意抒写着自己的青春。

他,曾是温热阳光下热血奔腾的活力因子,都满怀梦想,活力十足。

然而,偶然。他——杜鹏,那个佼佼者,偶然发现父亲的婚外情,情绪转到了一个怎么走也走不出的迷宫,竟慢慢走上了死亡之路。而其他三位也因迷上了网络游戏,也渐渐坠入了一个深谷中。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杜鹏在天桥上绝望地如一潭死般灰暗的双眼,更不敢抹平压在我心上那封沉痛的遗书的内容。他终于改悔了!却选择用死作为终结曲。四个正直青春努力绽放的花朵还未至鼎盛期就已枯萎在摇篮。

他们不该迷恋上网络游戏啊!在那片虚拟的厮杀声中究竟留下的还有什么?除了让自己身心俱疲外,他们能找到些什么?是空虚的心灵的一丝慰藉么?我不清楚,亦不想清楚。因为一切都已是那么明了了。假若他们能跳开那一片血腥的画面,多发现一下围绕在他们身边的爱,多与父母沟通,交流一番,也许,在那温暖的阳光底下,还可以看到那些少年无忧的笑容,还可以看见美丽的风筝载着他们的梦想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

他们不该如此放纵自己啊!父母的泪水已流了太多太多,老师的心已为他们的不守承诺失望了太多太多,他们自己到最后也忏悔了愤恨了太多太多啊!为什么一切的一切非要等到什么都来不及,什么都无法挽回的时候才来后悔呢?难道有些东西真的非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要珍惜么?如果他们能多一份克制,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清醒,这桩悲剧根本就不会上演了吧!

我为他们惋惜,我为他们痛心,我为他们叹息。本是如此蓬勃如此靓丽的生命,却因他们的一步走错,就如此凋零在悲凉的秋。

警笛还在响,空留在原地的只是一张怀念从前单纯天真生活的已经呆滞的面孔。他流泪了,却伴随着微笑。也许,他是在怀念从前,也许,他还相信,未来的路还很美好。只是悲痛的是,他已无法继续走下去。

阳光还是耀眼温暖,花,却已枯萎得不带一丝颜色,那么苍白无力,想要回来原有的灿烂娇嫩,却只能流下那一串露珠来诉说它经历了一个怎样悲凉的经历。

篇11:关于青涩记忆的观后感

在北京昌平,16岁少年的母亲一次意外出轨,导致父母分道扬镳。青涩少年用心良苦,想尽各种办法撮合父母破镜重圆。然而,父亲始终无法抹去母亲带来的耻辱记忆,这个复合之家矛盾重重,风雨飘摇。为了挽救父母的婚姻,悲情少年竟然为父亲开出让他忘记耻辱的“药方”,想让他删掉痛苦的记忆。然而,他能找到这种药物并能最终挽救这个家吗?

不做单亲孩子,

青涩少年撮合父母复婚

2009年6月3日,对于12岁的少年彭凯来说是个“黑色星期五”。这天母亲高玉华与父亲彭建东办理了离婚手续,彭凯随母亲生活。当父亲拎着简单的行李走出家门时,望着父亲沧桑的背影,彭凯苦涩的泪顺着眼角流下……

小小的彭凯哪里知道父母的恩怨?37岁的彭建东是北京一家机电公司的工程师,比他小两岁的高玉华在联通公司卖手机。夫妻俩1996年结婚,次年有了儿子彭凯,一家三口也曾有过平静幸福的时光。因为经常出差,聚少离多的生活让彭建东与妻子渐渐有了隔阂。2008年10月,寂寞的高玉华与同事聚会,借酒消愁,有几分醉意的她在男上司的引诱下,投入了他的怀抱……

彭建东是公司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他将妻子暴打一顿后提出离婚。高玉华深知自己对不起丈夫,但她实在不愿意这个家就这么散了,跪在丈夫的面前,声泪俱下地哀求:“是我一时糊涂,求你看在孩子的份上,给我一次机会吧。”彭建东心疼儿子,可屈辱就像刺一样插在他的心口。高玉华见丈夫去意已决,含泪同意离婚,一个好端端的家就这样支离破碎。但她和丈夫商定,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离婚的原因一定不要告诉他。

离婚带给高玉华的不仅是冷寂,还有生活的艰难与沉重。2010年3月,在朋友介绍下,高玉华有了第二段婚姻,然而婚后夫妻俩经常为鸡毛蒜皮的琐事发生摩擦。婚后不到一年,高玉华再次离婚,剩下母子俩相依为命。

而彭建东离婚后,在熟人介绍下先后与两个女人交往过,但都觉得她们不适合自己,至今孑然一身。这时,彭凯已经14岁,家庭的变故让他比同龄孩子多了一份成熟与敏感。母亲的两段婚姻给他幼小的心灵烙下了创伤,一听到别人说单亲家庭,他就会伤心难过。他多么渴望自己有个完整幸福的家,能得到父母完整的爱呀!

这年中秋节,彭凯去看望父亲。父亲明显苍老了,看得出来,父亲过得很不好。再想想母亲,这些年来又何尝有过舒心日子?为什么就不能说服他们复婚呢?那一刻,这个念头在少年的心里格外强烈!彭凯哭了:“爸爸,你和妈妈复婚吧,我做梦都想和你们在一起。你們当初为什么非要离婚呀?”儿子的话一下子又触痛了彭建东心灵的伤口,他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因为他答应高玉华在儿子面前永远保守这个秘密。

彭凯满腹心酸地回到家。见说服不了父亲,他又想从母亲身上打开缺口。他在一张纸上画了两个男孩,一个戴着博士帽,一个戴着手铐,对母亲说:“妈,这两个男孩一块长大,一块上学,你知道他们的命运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吗?”高玉华不解地望着儿子。“戴博士帽的这个男孩家庭完整幸福,父母恩爱;而戴手铐的男孩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心灵遭受创伤。”彭凯哽咽了,“妈,你和爸爸复婚吧!”高玉华心如刀割,自己复杂的情感经历给儿子带来多少伤害呀!她与彭建东的感情就像一面摔碎的镜子,即使将碎片重新粘合在一起,也是千疮百孔,伤痕累累。

这年11月15日是彭凯14岁生日,在他的要求下,彭建东赶来祝贺,高玉华做了满满一桌子菜。席间,彭凯又要求父母复婚,并将父母的手搭在一起。彭建东和高玉华颤抖了一下,尴尬地将手缩了回去。这顿饭吃得异常沉闷。

复合之家硝烟再起,

少年的心水深火热

半个月后,彭凯与班上几个男孩踢足球,奔跑时不小心将对方撞倒在地,导致对方鼻子流血,两人吵了起来。放学时,那个男孩的父母赶来了,大骂彭凯:“单亲孩子就是没教养!”这一切让彭凯伤心不已,想着自从父母离婚后自己经常在同学面前遭受冷眼,这个少年的心都碎了:如果父母不离婚,如果父亲在身边保护自己,对方还敢这样欺负自己吗?

当天晚上,彭凯怀着悲壮的心情告诉父母,如果他们不复婚,他就死给他们看。高玉华和彭建东以为儿子说的是赌气话,没有放在心上。当天夜里10点,彭凯爬上6楼,一脚跨过楼顶的护栏……高玉华吓得脸都白了,浑身瘫软,连忙给彭建东打电话。

彭建东心急火燎地赶来了。夫妇俩跪在楼顶上,苦苦哀求儿子:“小凯,只要你不做傻事,我们什么都答应你,好吗?”这时,泪流满面的彭凯才从护栏上慢慢爬下来。高玉华和彭建东一下子瘫倒在了地上……

儿子的过激举动深深震撼了高玉华和彭建东的心,他们这才认真考虑复婚的事。在高玉华看来,当初与彭建东离婚,是自己有错在先,为了儿子有个完整的家,只要彭建东没意见,她同意复婚。而彭建东经过这么多年的生活磨砺,也渐渐意识到,当初与高玉华分手有些冲动,她是一时糊涂,也真心悔过了,自己为什么就不能给她一个机会呢?为了儿子,高玉华和彭建东决定放弃过去的恩怨,重新给儿子一个完整的家。2012年元旦,高玉华和彭建东复婚。

离异三年再聚首,高玉华和彭建东感慨万千,曾经的不快被两人压在心底,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新鲜与幸福。彭建东能吃上可口的热饭菜,脏衣服有人洗干净熨烫整齐;有时深夜从单位回来,高玉华还坐在温暖的灯光下等他……而高玉华也觉察到了彭建东的不同,复婚不久,彭建东就主动将工资卡上交,她每个月再“派发”给彭建东零花钱;高玉华患有慢性咽炎一上火就嗓子疼,彭建东每天早上一起来,就烧开水给她泡上甘草、冰糖和红枣,让她润嗓子。在高玉华和彭建东的苦心经营下,这个复合的家庭里流淌着爱与温情。

家庭的和睦、父母的恩爱,让彭凯觉得自己生活在蜜罐里,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这个早熟的少年,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也明显提升。2012年3月,他特意拉着父母去影楼拍了一张“全家福”,放大后挂在客厅的墙上。

nlc202309020348

但毕竟是走过弯路的婚姻,两人心里有过伤痕,时间一长,被高玉华和彭建东强行压制的矛盾和隔阂,又在彼此心头沉渣泛起。与高玉华生活在一起后,彭建东每天晚上10点得准时睡觉,不能再整夜上网,不能再与朋友在外面喝酒打牌,更难以启齿的是,与高玉华复婚后,彭建东反而不习惯与她进行夫妻生活。高玉华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却感到憋屈。

渐渐地,夫妻俩开始争吵不断。有一天,彭凯流着泪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别吵架好吗?我不要你们给我买电脑,也不要你们给我买MP4,只要你们和睦相处,我就心满意足了。”儿子的话让高玉华和彭建东的内心五味杂陈,他们当着儿子的面表态:以后再也不吵架了。但心灵的隔阂岂是几句话就能消除的?

当着儿子的面,他们努力表现出和睦相处的样子;但背着儿子,夫妻俩冷战、争吵,互相揭对方的伤疤。因为对彼此都很失望,高玉华和彭建东再也无心修补婚姻的裂痕。彭建东甚至在心里泛起一种醋意:除自己外,高玉华还经历过另外两个男人,而自己与她离婚那几年里,一直是单身,没有与任何女人有过亲密接触。这样一想,彭建东心里强烈不平衡,这个心结在彭建东心里迅速膨胀。

看到夫妻关系的恶化,高玉华也曾想尽办法和丈夫沟通,但彭建东性格内向,往往是两人说不上几句,就又吵了起来。在内心深处,彭建东越来越觉得是高玉华对不起自己,在这场婚姻中,高玉华应该一切以他为中心,这样他才能挽回一些男子汉的尊严。他向高玉华要回了工资卡,经常在外面与朋友喝酒不回家。高玉华抱怨几句,他就大发雷霆。

不仅如此,彭建东对高玉华很不放心,生怕她又背着自己与别的男人在一起,常常电话“查岗”。这一切,让高玉华与彭建东的心越走越远,夫妻感情日益淡薄。

悲情捍卫一个家,

少年药物删掉父亲痛苦记忆

2012年10月19日深夜,睡得迷迷糊糊的彭凯,突然听到父母的房间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彭凯知道父母又吵架了,推开门进去,眼前的一幕让他痛心疾首:父母扭打成一团,地面上满是摔碎的玻璃杯屑……彭凯哭着哀求:“爸爸妈妈,为了我,你们别打了好吗?”

这时的高玉华和彭建东就像两只斗红了眼的公鸡,谁也不肯让步。彭凯的心都要碎了,他惨叫一声,冲进厨房,抄起菜刀在自己左手腕上划了一刀,血顿时涌了出来。高玉华和彭建东见状,赶紧“熄火”,将儿子送到医院。幸亏血管没被割断,医生为彭凯止血消炎包扎后,第二天他就出院了。

次日上午,彭建东上班去了,高玉华在家里陪伴儿子。彭凯流着眼泪问母亲:“妈,你和爸爸为什么老吵架?”高玉华长叹一声:“孩子,你也这么大了,有些事妈妈不想再瞒你。当初妈妈一时糊涂,做了对不起你爸爸的事,你爸爸一直耿耿于怀,总是拿此事惩罚我。这些年我过得生不如死啊。”说着说着,高玉华禁不住在儿子面前痛哭起来。得知真相,彭凯惊讶不已,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母亲会做出这种事。然而看着母亲痛苦不堪,少年的心像针扎一样难受:看得出来,母亲的内心其实很苦,她一直为自己当年所犯的错误悔恨不已。

原来父母吵架的症结在这里!彭凯想了整整一下午,他决定做父亲的工作,恳求他原谅母亲。当天晚上,高玉华在卫生间里洗衣服,彭建东在书房里上网,彭凯悄悄走了进去,直言不讳地对父亲说:“爸,妈的那些事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你为什么还总是提起?你知道妈妈的心里有多么痛苦吗?”

彭建东重重地叹了口气:“孩子,你不知道,其实爸爸的心更苦。爸爸也想把过去的一切统统忘记,可我忘不掉。这些年以来,爸爸就像在油锅里过日子……”说着说着,彭建东泪流满面。

因为担心儿子再做出什么过激举动,彭建东和高玉华不再提离婚的事,但两人在家里很少说话,家冷得像冰窖。为了忘记过去屈辱的记忆,彭建东常常将自己灌得酩酊大醉。

彭凯觉得,父亲对母亲、对这个家还是有感情的,不然他也不会这么痛苦,只是他忘不了过去。如果有什么办法能让父亲忘记过去的痛苦记忆,他们会是多么和谐的一家呀!

很长一段时间里,彭凯苦恼不已,放学后也不愿意回家,经常和同学一起去网吧看电影。一个偶然的机会,彭凯看到一部美国侦破片,男主人公为争夺遗产,给爷爷服用一种叫Propranolol(普萘洛尔)的药物,让他对以前的事失去了记忆。彭凯脑海里突然迸出一个念头:要是用这种药物使父亲忘记过去的痛苦,那么父亲就不会再恨母亲,他们家不就又是和谐之家了吗?彭凯来到网吧,立即搜索这种药物的功效。他发现这种药能抑制压力荷尔蒙产生,慢慢地会使破坏性记忆在脑中无法扎根,不过会出现眩晕、神智模糊、反应慢慢迟钝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但对生命没有危险。彭凯心里一阵惊喜。

2013年9月13日,彭凯放学后去药店询问有没有这种药卖。对方见他是个孩子,就摇了摇头。彭凯一连找了三家药店,终于买到一瓶普萘洛尔(片剂)。回到家里,在认真看了说明书后,他将15片碾碎的普萘洛尔粉末放进父亲的茶水里。傍晚,彭建东从外面回来了,习惯性地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夜里躺在床上,彭建东感到全身乏力,心跳减慢,头痛欲裂,一宿没睡好。

接下来一整天,彭建东感到脑袋都要爆炸了,反应迟钝。高玉华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为他做了全身检查后,惊讶地问:“病人是不是服用了超剂量的普萘洛尔?这种药能慢慢让人失去记忆,副作用很大。”听到医生这么说,彭建东觉得是有人在害自己,马上报警。警方经过侦破,很快将彭凯抓获归案。彭凯原原本本地交代了自己伤害父亲的隐情。办案民警感慨不已。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彭建东的脑神经受到严重的损伤,经医院尽力救治,但他的部分记忆永远无法恢复,经鉴定,属于四级脑伤残。目前,彭凯已经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

编后:在这起事件中,作为父亲的彭建东无法相信这一切是儿子所为。自己这么爱儿子,他怎么会伤害自己呢?作为母亲的高玉华更是痛不欲生,丈夫成了残疾,儿子可能又要受法律制裁。而无辜的孩子因为“良苦用心”,变相地成为了施害者。究其原因,父母的情感恩怨,无论谁对谁错,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阴影和伤痕。当感情破裂,婚姻中的双方都应该进行反思,如果是有一方走错了一步,那就必须承受一些东西,要主动、努力去修补情感裂痕,抚慰对方的伤痛;而另一方也应做好心理调适,如果选择原谅和接受,就应该以一种宽容、平和的心态去重新建造和谐家园,努力忘记过去,让过往的不愉快记忆尽可能小地影响现在的生活。即使婚姻走到了尽头,只要双方有共同的孩子,就应该一起想办法做孩子的心理工作,修复孩子受伤的心灵,给他们的心灵成长一个温馨的港湾。否则,父母的恩怨纠纷,令孩子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悲剧的代价太大了。

责编:方堃

篇12:《青涩记忆》观后感

第一个孩子,他本是个好学生,可因为爸爸的外遇引发了家庭矛盾,他感到什么都没有意思,便开始沉迷网络。一天和同学 看电影发现了他爸爸,因为生气,便把自己泡在网吧两天两夜,没钱了便和另外二个同学偷东西,可是被保安发现了,他们便把保安打昏并偷走了一箱充值卡,逃走了,更加沉迷网络。

第二个孩子,他学习不好,所以他爸爸经常打他,他对爸爸非常憎恨,对学习愈加没有兴趣,也开始沉迷网络。有一次,看见了一个在网吧因不给钱被赶出去的人在偷东西,他被误认为是同伙也被抓了起来,后来因为老师的家访,他爸爸不再打他,他便开始好好学习了,可是好景不长------

第三个孩子,他学习也不好,爸、妈长年在外打工,只有奶奶照看他,他也经常在网吧和自己家电脑上玩游戏,后来也和前两位同学一起偷东西,更严重的是:最后他走火入魔看什么都象游戏中的怪物,终于病倒了。

看了这些,还 让我想起我身边的一件事。20xx年8月份,光山一个13岁的小男孩,呆在网吧7天7夜,当他单身的妈妈忙完生意把他找回来后,因生气把他关在闷热的车库里,最后他因缺水缺氧死亡。这一个个沉痛的教训难道不是一个个警钟?

家长们,当你们生下他们的时候,你们无疑是爱他们的,但也不能以爱的名义打他们以至于剥夺他的生命。爱他们请抽一点时间陪陪他们,他们必竟是个孩子,他们最后走上犯罪,难道是他们的错吗?如果没家庭暴力,没有家庭矛盾,没有父母和孩子的长期分离,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和平的家,一个多沟通的家。他们也不会到网络上寻求寄托。我还 想对天下所有的父母说:“上梁不正下梁能正吗?”我也想对他们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上一篇:家庭里的小喜剧作文下一篇:物流装卸搬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