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

2024-07-11

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精选6篇)

篇1: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

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

[内容提要]由于历史的、政策的或法律的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多数不良资产来源于国有企业的贷款。这种银企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资产管理公司(AMC)的所有制形式最有可能是国有的。AMC的政府职能和行为模式决定其不应具有存续性。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都是国有的.,债转股并没有出现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所有权转移。债转股作为一种延缓矛盾和风险爆发时间应急性措施的债务重组手段再次提出有其积极意义,但它成功的关键还在于能否以此为契机,催生出一种国企良性运行的新体制:切实规范企业治理制度,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一、债转股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一)所谓债转股,实际上就是将企业所欠的银行债务转换成股权,使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股东,而企业则由债务人变成持股人的公司。债权转股权有三种途径:

1.是直接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为银行对企业的股权。

2.是银行将债权卖给第三方(如AMC),第三方再将这一笔债权转为股权。

3.是银行将股权交给AMC,由AMC管理,银行再从AMC处获得股息和分红。

问题是银行能否直接持股,这点各国均持谨慎态度,在实践中也不一致:日本、德国的银行可以投资实业,英国和美国不可以,但在美国的破产法中也允许银行在企业陷入困境时可以将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股权,不过银行不能长期持有,在限定时间内应将其转让。我国之所以立法禁止商业银行直接持股,主要出于两点担心:一是持股银行与企业互相包庇,银行过度援助企业,以致于与企业同归于尽(最终损失的仍是国家);二是一旦债转股企业没有激活,发生企业清盘,银行若持有债权则可优先受偿,而股权只能最后受偿,银行损失更大。我们倾向于由银行直接管理股权,把“较好”的不良资产变成股权,剩余的不良资产交由AMC处理。理由:1.AMC不具有存续性(原因详见后文),不能管理股权;2.“较好”的不良资产可能变好,银行投资有利可图,而AMC为独立法人,其利润与国有银行关联度不高;3.银行需要自己的关系客户,才能在未来的银行竞争中立足。鉴于此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各自成立了自己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独立法人)来专门从事不良金融资产的经营,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变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

(二)资产管理公司最有可能是国家所有。通过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具体方法是将不良贷款和资产从有问题的银行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理论上讲,该公司可以由国家、私人拥有或资助。不管它的结构特点如何,该公司有一个明确的任务,即先把所有的不良贷款转成资产,然后把这些资产变成易销售的资产,最后卖掉。资产管理公司所有制形式最可能是国家所有,理由:1.我国特殊的银企关系或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处理这些不良资产的责任理应由政府来承担。我国银行业大

[1] [2] [3] [4]

篇2: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

欢迎全球投行、VC、PE、并购、基金、券商、信托、银行、保险、租赁、投资等金融大咖关注中国投行第一品牌-中国投行俱乐部,寻找优质项目、资金及获得全球顶级金融圈层请联系:秘书长(***【同微信】,添加微信请注明:地区-企业-职位-姓名)分享:各行大咖请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关注:关注后查看更多,历史消息更加精彩,关注“中国投行俱乐部”或查找微信号“ibankclub”,关注后可回复您关注的方向(我们会根据您的需求发布重量级文章)导读:未来进行债转股的企业将主要包括钢铁、煤炭、机械以及有色金属等产能过剩行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而由第三方实施机构发起基金募集社会资本,承接银行债务并获得债务企业子公司股权,最终通过二级市场等实现资本退出将是今后债转股的重要模式。自2016年10月10日《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市场化债转股项目陆续落地。现将债转股案例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其业务模式进行总结分析。

一、案例梳理

(一)《指导意见》出台前案例梳理 1.长航凤凰 2014年2月25日,长航凤凰披露重整计划,普通债权以债权人为单位,20万元 以下(含20万元)的债权部分将获得全额现金清偿;超过20万元的债权部分,每100 元普通债权将获得约4.6股长航凤凰股票,确认的普通债权总额为45.74亿元,涉及 共计132家债权人。以长航凤凰股票2013年12月27日停牌价2.53元每股计算,该部分普通债权清偿比例约为11.64%。根据2015年12月18日长航凤凰恢复上市的首日交易情况,长航凤凰开盘价为18 元,股价当日最高冲至21.6元,最终报收21.2元,涨幅1154.44%,当日成交量3.3 亿股,成交额达65.64亿元,远超132家债权人45.74亿元的普通债权总额。而根据长航凤凰重整计划中每100元普通债权分得约4.6股长航凤凰股票,再按当日成交均价 19.89元出售进行估算,则长航凤凰债权人所持每100元普通债权换股后可套现约 91.5元,其实际清偿比例达91.5%。2.长航油运 2014年11月24日,长航油运公司重整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和全体股东让渡股票两部分。在公积金转增部分,以长航油运现有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4.8 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共计转增约16.29亿股。转增股票不向股东分配,全部用于根据本重整计划的规定进行分配和处置。转增后,长航油运总股本将由33.94亿股增至50.23亿股。另外,全体股东按照相应比例让渡其目前持有的长航油运股票,其中第一大股东南京油运让渡其持股总数的50%,共计让渡约9.32亿股股票;其他中小股东让渡其持股总数的10%,共计让渡约1.53亿股股票。全体股东合计让渡约10.85亿股股票。据此估算,上述转增及让渡股票合计27.14亿股,全部向债权人进行分配,用于抵偿部分债务,共计将抵偿约61.84亿元债务。照此计算,股票抵债价格约为2.27元/股。经统计,长航油运债权人申报及核查后的负债共计115亿元,这也意味着公司过半负债将通过“债转股”的方式进行清偿。3.华荣能源 2016年3月8日,中国最大民营造船厂——华荣能源宣布,向债权人发行171亿 股股票(向22家债权银行发行141亿股,向1000家供应商债权人发行30亿股),以抵消171亿元债务。其中,中国银行是其最大债权方,债务总额为63.1亿元,华容能 源向中国银行发行27.5亿股股票以抵消27.5亿元债务。按照华荣能源“以股抵债”的方案,其对银行和供应商等债权人的发行价根据假设股份合并已生效的紧接着最后交易日前最后十个交易日每日收市价的平均市价 给出,发行价设定为1.2港元每股(折算成人民币约为1元每股)。但在2016年3月 29日实施每5股合并为1股之后,华荣能源股价依然未能达到1.2港元每股,均价为 0.81港元每股,根据该平均股价,债权人通过股权获得的回报仅为拟定债务的66.5%,折损近三分之一。4.舜天船舶

2016年9月29日,国内首家破产重整的上市船企舜天船舶(*ST舜船)9月29公布了包括债转股计划在内的重整方案。除1.4亿元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和1.9亿元税款债权等获得优先现金清偿外,其余大部分债权均按照普通债权的受偿方案实施。每家普通债权人所持债权中,30万元以下部分将全部得到现金清偿,超过30万元以上的债权部分,则按10.56%的比例以现金方式清偿。而剩余部分则将采取债转股的方式清偿,涉及债务总额约71亿元。在完成债转股后,原债权不再对企业享有债权,而是成为企业的股东。具体方案为:以舜天船舶现有总股本为基数,按每 10 股转增 13.870379 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共计转增约 51,993.12 万股,转增后舜天船舶总股本将由 37,485 万股增至 89,478.12 万股。上述转增股票不向股东分配,全部由管理人根据本重整计划的规定向债权人进行分配或处置。5.中钢集团

2016年9月28日,中钢国际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控股股东中钢集团的通知,中钢债 务重组方案已正式获得批准。这也意味着,时隔17年后,国内新一轮债转股正式破 冰启动,中钢集团成为本轮债务重组当中首家推行债转股的国有企业。经德勤审计后,中钢集团的债务规模约600亿,在此次债务重组方案中,中钢集 团留债规模近300亿元,转股规模近300亿元,而此次债转股并非直接将债权转为股 权,而是转为“可转债”。其中,留债部分,中钢需付息,不过利率较低,在3%左 右;转股部分,该“可转债”拥有“债券 期权”的双重特性,期限拟定为六年期,第四年开始,如果企业经营改善,银行可将这笔债券转为股权,分享更多收益,若经营未能改善,银行可放弃行权,只求得债券的固定收益。

6.鑫联环保 2016年11月15日,鑫联环保发布《股票发行方案修订稿》,拟按7.51元的发行价格向4名合格投资者定向发行约1749万股,共募集资金1.31亿元。其中,两位投资者中金佳泰和达孜必泰为公司股东。2015年,鑫联环保向两名股东无息借款9500万元和3500万元。两个债权人合计将约1.18亿的债权转为约1571万股。7.云维股份 2016年11月16日,云维股份发布公告称,当日召开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及出资人会议表决通过了公司重整计划。计划中提出了“债转股”:金融普通债权30万元以下现金全额清偿,30万元以上部分清偿比例为30%。其中的6%以现金清偿,另外24%债转股。具体方案为:以云维股份现有总股本为基数,按照每 10 股转增 10 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共计转增 61,623.50 万股。转增后,云维股份总股本由 61,623.50 万股增至 123,247.00 万股。全体股东同比例无偿让渡本次转增股份的 30%,共计让渡 18,487.05 万股,用于按照重整计划的规定清偿债权人,如有剩余,由管理人处置变现用于公司后续经营。8.冀东发展 2016年12月18日,工行与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和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债转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工商银行将与冀东集团开展总规模50亿元的债转股业务,资金分期到位,首期为25亿元,将采用有限合伙基金模式投入企业,用于置换企业存量融资,实现债权转股权。若本次债转股资金全部到位,冀东集团杠杆率将下降8%左右,进而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杠杆、减轻成本负担。50亿资金全数用于债转股,和之前案例不同。冀东发展债转股项目是工行操刀的第二例债转股。这次债转股仍然以设立基金的方式进行债转股操作,而根据我们测算这个基金的50亿资金全数将用于债转股,这一点和之前披露的案例有所不同。此前建行债转股负责人张明合曾表示“帮助企业降杠杆,可以是直接通过股权融资帮助企业降低负债水平,即绝对降低企业的杠杆率。也可以通过长期债权置换短期债权的方式来调整企业的负债结构”。本次《债转股合作协议》是工行与北京金隅股份和冀东发展签订的,但协议内容是“工商银行将与冀东集团开展总规模50亿元的债转股业务”,并表示“若本次债转股资金全部到位,冀东集团杠杆率将下降8%左右”,这表明债转股主要是解决冀东集团的高杠杆问题,而不是母公司北京金隅股份。虽然冀东发展债转股不能降低其母公司金隅股份的杠杆率,但是能够使金隅股份合并报表中的资产负债率下降。金隅股份合并报表中2016年3季度总资产1422.45亿元,总负债941.3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18%,50亿元资金入股后偿还等量负债能使得金隅股份总资产不变,总负债下降50亿元变为891.35亿元,资产负债率变为62.66%,降低3.52个百分点。冀东发展债转股是由于冀东发展杠杆率远高于金隅股份,融资成本也高于金隅股份(债券隐含评级为 A,不及金隅股份的 AA),并且连续三年亏损,债转股的动力远大于整个金隅股份。而金隅股份将冀东发展单独拿出来降低杠杆率也能够实现债转股资金最大效率地使用。冀东发展在金隅股份所有资产中并不属于优质资产;工行具体投资入股冀东发展母公司还是子公司尚不确定,很可能围绕上市平台进行运作。金隅股份收购冀东发展,反向收购冀东水泥,是今年建材行业两大兼并重组案例之一。重组完成后冀东发展对上市公司冀东水泥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3.20%(金隅股份将以45.43%的持股比例成为冀东水泥第一大股东),仍控股上市平台*ST 冀装,但剩余资产和业务(包括装备工程、大宗商品贸易等)质量不佳。冀东发展在金隅股份中不属于最优质资产,也说明了这次债转股主要是想降低冀东发展的杠杆率。工行入股资产尚不确定,不过大概率仍是投资冀东发展中相对优质的板块,而债转股很可能是围绕上市平台*ST 冀装进行运作。9.陕西煤化工2016年12月28日,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安签署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规模400亿元。同日,陕西金资和陕煤化集团与北京银行西安分行签署了《首笔100亿元债转股增资协议》。按照三方签署的协议内容,将由陕西金资成立基金管理公司,陕煤化集团与陕西金资各出资10亿元,北京银行西安分行出资80亿元,联合成立债转股合资公司。合资公司首笔100亿元债转股资金,将对陕煤化集团全资子公司陕西陕煤榆北煤业有限公司进行债转股,从而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助推国企改革。陕煤化债转股是首例地方 AMC 主导的债转股,也是首例城商行参与的债转股。北京银行资金可能为银行理财、旗下基金公司的资金池、保险资金池、自有资金等,不过需要借助资管产品等通道。陕西金资于2016年8月18日成立,注册资本45亿元。陕西省国资委出资11.99亿元为其第一大股东,同时还引入了延长石油、西安城投、长安银行、陕国投等大型国有企业和优质金融机构为战略性股东,且已取得中国银监会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资格。此次陕西金资作为地方 AMC 主导债转股,和之前武钢、云锡案例中建行子公司主导债转股不同,扩展了债转股实施机构的范围。北京银行是规模较大的城商行,此次在拽转股投资中出资占绝大比例,和之前多数由四大行出资不同,扩展了债转股出资银行范围。此次北京银行出资绝大比例,但是具体资金来源并未披露,但根据以往案例以及债转股指导意见中鼓励社会化融资的规定,仍然主要是非银行自有资金。而北京银行旗下有消费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中荷保险,合资)、基金公司(中加基金,中加基金旗下也有基金子公司可做通道业务)和租赁公司(北银租赁)等。北京银行债转股资金可能来源于银行理财、保险资金、基金资金等,借道中加基金发行的资管产品。

篇3: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表示“要用市场化推动、探索用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2016年3月8日,华荣能源公告了熔盛重工债转股相关事宜,包括向22家债权银行和1000家供应商债权人发行股票抵消债务,并使得中国银行成为其最大股东。此举正式宣告债转股这项作为化解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率上升的手段重新步入视野,并成为配合供给侧和国企改革的重要措施。目前关于在银行间大力推进债转股的观点和论述也非常踊跃。

2 推进债转股的优势与必要性研究

在目前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市场需求日益低迷,同时杠杆率不断加大,市场风险显著增加,企业信用违约风险高企。从金融机构层面来看,“债转股”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各项经营行为和监管评级均受到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的制约。将不良资产转化为股权,能在短期内迅速制约不良资产率的上升,尤其是解决部分经营相对困难、问题资产相对较高,甚至濒临触碰红线银行的燃眉之急。第二,有助于提升短期利润相关指标。不良债权转化为股权,避免了当期直接计提贷款损失,有助于提升财务指标,对平抑外部评级、股价等因素的剧烈波动也能起到一定作用。第三,避免了彻底损失,获得潜在投资收益。对于部分现金流彻底枯竭的企业,强制其还债清算可能导致极低的现金收回率乃至彻底损失。债转股一方面可能取得一定的股息收入;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经营状况逐步改善时,可以通过上市、转让或者企业回购等方式收回借款。

从企业和宏观经济层面,其优点主要有三方面。第一,避免了企业的破产与倒闭。使得资不抵债的企业能够继续维持经营,让企业尤其是周期性行业的企业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促进了宏观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第二,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债转股导致企业负债的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一定程度上也完成了去杠杆任务,为供给侧改革增加了保障。第三,拓宽企业潜在的发展空间。债转股提高资金周转的灵活度,同时提高了转股企业信誉,有了金融机构股东作为后盾,为企业未来的业务拓展和进一步融资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3 银行推进债转股的阻碍

第一,法律障碍。我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能直接投资于实业企业股权。虽然随着银行混业经营需求的增加,以及债转股等措施的推进,上述法规存在修订的可能性;但允许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直接投资股权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改革措施,牵一发动全身,如果风险隔离防范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根本性的系统风险,动摇国家经济安全根基,因此,从顶层设计上对此处法律的修订必然需要经过大量试点、慎之又慎,短期内出台几无可能。

第二,道德风险与管理体制障碍。债转股面临较大的企业道德风险。部分经营和偿债困难的企业可能主动选择拒绝偿还本息,以获得银行资本金救助。同时,银行管理人员,尤其是分行、支行行长和项目经理等一线人员具有较强动力采用债转股方式掩盖坏账、避免损失。部分劣质股权可能长期无法产生收益或进行处置,待相关人员退休或离职后,相关责任也难以厘清。

同时,银行由于采用垂直化管理模式,总部决策机关难以把握债转股企业的经营和主要特征,这也不适应需要进行大量持续管理工作的股权投资于管理业务,同时为道德风险留下更大空间。另外,银行由于借贷两条线管理,资金使用相对隐蔽。债转股完成后,银行管理人员有动力对转股企业进行持续的输血融资,以避免企业经营彻底破产,但这伤害了投资人和股东的利益。强制对银行自有的低效率企业进行救助也危害了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运行。最后,众多的农商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由于管理体制和监督体系不够规范,数量众多,道德风险无法控制,更不适合进行债转股试点工作。

第三,资金性质和久期匹配障碍。除自有资金外,银行资金来源大多为债务资金,具有明确的固定本息属性和还款日约定,而股权投资的收益期限和金额均不确定,银行进行债转股具有明显的资金来源与运用不匹配性。

4 信托公司推行债转股试点的比较优势

4.1 制度和法律优势

投资实业是信托公司主营业务之一,根据《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不得以固有财产进行实业投资,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另有规定的除外。现实中也有平安信托等众多信托机构以自有资金投资实业企业并且获得批准。同时,信托资金投资实业不受限制,对于不动产、艺术品和实业企业股权等实体的投资也是国内外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因此信托债转股在法律上没有障碍。

4.2 管理体系和监管优势

中国目前经营的68家信托公司,大多采用扁平化的投资决策,决策层级少,管理透明度较高,因此公司决策层和股东对于拟债转股企业的了解更加深入,在抑制道德风险方面更有保障。同时信托公司长期进行房地产、矿业等领域的实业管理,对于股权变更后的管理与处置也更加具备经验。信托公司采取单笔资金对应单个项目的直接投资的模式,有效抑制了无限制的扩大对转股企业的继续输血和救助问题。

同时,由于目前中国信托公司大多具有央企或地方大型国企背景,且数量有限,业务规模有限,在全国各省分布均匀,也便于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督和风险防范,以及对债转股试点业务相关指标的监控。

4.3 资金安排的合理性

信托账户的资金来自于委托人,在债转股项目中,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召开委托人/受益人大会的方式,明确资金收益分配时间和期限的变更,使得债转股有法、有据可依。在后续管理中,信托公司也可以发行新的信托计划,对持股企业进行股权或债权投资,投资者可视企业被救助后的运作情况决定是否投资,使得债转股的全流程做到透明可监督,避免了暗箱操作。也避免了商业银行短期债权资金投资于长期股权项目的资金性质根本性错位。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产能过剩、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债转股政策具有优化金融企业指标、改善困难企业经营,防止社会风险的优势,但商业银行大面积推进债转股具有较高障碍和局限性,包括法律限制、道德风险、资金久期等。信托公司试点债转股合法合理,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债转股应在信托公司间推广试点。

摘要:在产能过剩、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债转股政策具有优化金融企业指标、改善困难企业经营,防范社会风险的优势,但商业银行大面积推进债转股具有较大障碍和局限性,包括法律限制、道德风险、资金久期等。信托公司试点债转股合法合理,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债转股应在信托公司间推广试点。

关键词:债转股,商业银行,信托,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周天勇.债转股的流程机理与运行风险[J].经济研究,2000(1).

[2]李志军.债转股治理效应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3]余国富.浅析债权转股权实务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

篇4:债转股:险棋如何成功

近期,市场和学界对债转股讨论很多。

谨慎赞成者有之,激烈反对者亦有之。谨慎赞成者寄希望于债转股的市场化机制,只要政府不随意干预,银行或可借此机会在不良贷款中掘金,化腐朽为神奇;激烈反对者则认为这次债转股可能会是一场“拉郎配”,让本该被淘汰的僵尸企业获得喘息之机,延缓经济转型。

到底应该怎么判断?

两个维度的判断

不妨先抛开对实际情况的推演,从合意规模和行业分布两个维度入手,先对债转股的基本特征进行判断。

首先是债转股的合意规模,即当前需要多大规模的债转股。从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角度出发,有现成的历史经验可供参考。1999年,四大AMC(资产管理公司)以账面价值从四大行共收购不良贷款1.4万亿,其中4050亿元采用债转股方式,占比约30%。如果按同样比例推算,2015年底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为1.27万亿元,因此要实行的债转股规模大约为3800亿元。然而,这个规模远低于市场的判断,也低于政府透露出的1万亿规模,因为不能只考虑银行部门。如果加上非金融企业部门对债转股的需求,即用债转股让相关企业能够保证利息的正常支付,那么哪怕是当前预期的1万亿恐怕也是不够的。

仅以钢铁行业为例,2015年钢铁行业的息前净利润大致为1670亿元(用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来大致估算),然后除以2015年平均贷款利率5.9%,就能得到钢铁行业理论上能够负担的债务总规模,即2.83万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末钢铁行业总负债约为4.14万亿元,理论负债规模与实际负债规模相差超过1万亿。即使考虑存在少部分无息负债,钢铁行业也大致需要万亿量级的债转股,才能做到正常的债务利息偿还。

其次是债转股的行业分布,即债转股应该重点在哪些企业展开。从历史经验来看,上世纪90年代实行的债转股对标的企业要求很高,结果这些企业中有80%左右都最终实现扭亏为盈,资产负债率得到有效控制。美国经验也表明,实行债转股的企业是优质企业,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因此,真能循此逻辑实行债转股,对企业和银行都是利好。但是,当前中国最需要债转股的企业往往是产能过剩行业和效率低下的企业,真正的优质企业并没有遇到很大麻烦。于是,市场化的债转股就会遇到一个两难问题:能够债转股的企业不需要转,而需要债转股的企业不能转。

综上,若单纯考虑债转股的规模和分布,就会得到多个结果,而这些结果的正确与否很难判断。究其原因,决定如何实施债转股的根本的决定因素是实施债转股的最终目的。不同的目的,对应了不同的规模和不同的分布,也对应了不同的风险和收益。

以“时间换空间”是否可行?

如果债转股的最终目的着眼于降低银行不良贷款风险,那么1.27万亿的不良贷款就是债转股规模的上限,实行债转股的企业也需要银行精挑细选。进一步来说,这需要保障银行的独立性,核心是将银行塑造成真正的市场化主体。

我国债转股的企业往往是产能过剩企业钢铁业尤其如此。

如果债转股的最终目的是去杠杆,那么高杠杆行业和企业自然就是债转股的重点对象。此时,债转股的规模就面临一个底线规模,即高杠杆企业在完成债转股后能够正常承担债务的还本付息。假如按照这个标准,就要采用上述计算钢铁行业债转股规模的计算逻辑,需要实施的债转股规模就会相当大,银行由此承担的实际资产价值损失也会相当大。

从当下的形势推断,第二种情况是最有可能的答案,即实行债转股的最终目的是要完成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果真如此,债转股的实质就是将风险从企业部门转移到银行部门。当然,后续可能还会有一系列的操作,将这部分风险从银行部门再剥离到其他部门。但无论如何操作,都只是风险的腾挪,并不能真正化解风险。或者说,这是一种用“时间换空间”的策略:凭借把高杠杆的风险推向未来,等待经济拐点在此之前到来,然后用经济回暖、企业盈利水平的回升来消化现有债务。

这种“时间换空间”的策略要想成功,关键在于时间够长且空间够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可以利用的时间并不会很长。实行债转股之后,银行将会承受相对大的实际资产价值减记。为了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政府大规模注资银行部门几乎是不可避免。经此操作,负债就从非金融企业部分转移到了政府部门。

要维持这部分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保持宽松的货币环境甚至继续压低利率水平就十分必要。然而,一方面,目前国内的利率水平已经非常低,进一步下降空间极其有限。同时,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带来较大的通胀压力。当前的通胀已经略有抬头,继续宽松会推高未来的通胀预期,这同样是货币当局不愿看到的结果。

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流动性提供者的美国基本进入加息周期,为了避免出现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加强资本管制甚至提高利率就将成为必要的政策应对。虽然短期中美两国在货币政策方面达成了一定的默契,但这种情况并不会长期持续。一旦美国经济复苏基础得到巩固,美联储的加息逻辑就会更加立足于美国国内的情况,加息的概率和幅度也会增加。如此下去,国内高杠杆部门——政府就会开始承压,而从当前来看,这一天并不遥远。

不仅可利用的时间不会太长,在有限时间里可能实现的空间更是有限。这里的悖论就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确实很大,但要释放这种巨大的发展潜力就必须要切实推进各领域结构性改革,并完成新一轮的市场出清。如果延缓当下应该强力推进的各项结构性改革,仅仅是不断地腾挪负债、得过且过,那么中国经济在短期内只有下行压力。也就是说,当下采取的“时间换空间”策略,反而是在压缩未来的发展空间。

篇5:实施债转股的障碍分析

关于实施债转股的障碍分析

“债转股”作为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方法,其运作可以采用三种模式.但是由于商业银行法的限制,我国只能采用银行将债权卖给资产管理公司,由其将债权转为股权并对股权实施管理,以达到最终收回不良债权价值的目的.必须确立资产管理公司的中心主体地位,并对其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法律障碍、机制障碍、动力障碍和人才缺乏的障碍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方能保证“债转股”最终目标的实现.

作 者:徐荣梅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经济经纬  PKU CSSCI英文刊名:ECONOMIC SURVEY 年,卷(期): “”(1) 分类号:F271 关键词:债转股   运作模式   边缘性不良资产  

篇6:企业债转股潜在问题的思考

企业债转股潜在问题的思考

目前,债转股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这并不等于债转股工作已经完成,有些问题已经暴露出来,有些则是属于暂时隐藏起来,在未来几年内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这其中,恐怕后一种情况更为可怕.

作 者:管卫东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财政学校,安徽,淮北,235000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2(2)分类号:F832.509.1关键词:债转股 股权变现 富余人员 败德行为

上一篇:地方人大机关群众路线经验交流下一篇:集团党委关于加强自身建设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