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客家端午习俗

2024-06-02

惠州客家端午习俗(通用9篇)

篇1:惠州客家端午习俗

惠州客家端午习俗

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亦称端阳节、五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是客家人的大节,有“五月初五年初二”俗称。要包粽子、杀鸡宰鸭、网鱼、磨豆腐等,要祭神。虽不像过年那样紧张操办,但节日气氛也很浓,为尊重“一年一节”习俗,出外打工的人有条件都要回家过节。过节菜肴很丰富,有鸡、鸭、鹅、酿苦瓜、酿豆腐、酿茄子等。出嫁女在端午节第二天初六日要返回娘家探望父母和兄弟姐妹,通常说:“五月初六年初四”,是走访亲戚的高潮日。端午节有很多花样,如包粽子、挂艾草、戴香包、洗午时水、扒龙船等。

包粽子

端午节的前几天,大多数家庭要裹粽子,粽子分咸、甜两种,咸粽是纯糯米混合赤豆,内装爆炒过的猪肉、虾米、咸鸭蛋黄和葱头等馅料,也有用麦豆、绿豆等。此粽需经大锅煮5个小时以上,吃时既有豆的香味又有馅料的`香味;甜粽即碱水粽,用料也是拣过生米的纯糯米和灰碱水制成,也要煮4个小时以上。剥开粽叶后要蘸糖才好吃,这种粽子比较耐放。

有些地方包粽子有些讲究,如水口龙津村的客家人,端午前至前一年内,家里办过白事的家庭,不能包粽子。而是由族人每家送给一定数(5至10只不等)的甜、咸粽子。族人送粽子来时不能谢绝不收,收了粽子以后也不用致谢。如收得粽子太多吃不完,不能转送他人,而是将粽子切片晒干,存放后有的家庭熬粥食用,有的用来做饲料。惠东高潭及部分山区客家人端午节习惯用铜盆或其它盆蒸碱水{,蒸好后想吃多少切多少,沾蜂蜜或白糖吃,

挂艾草、戴香包

端午节前几天,各家各户准备好艾草、石菖蒲、桃叶、茅根等。还自制或购买香包、蚊香和“布蛇”,中午12时正,把土制蚊香点燃挂在大门边,并把早备好的生艾、石菖蒲等青草也摆在门边上则,借此以避疫、保平安。把“香包”给小孩戴在胸前或挂在衣服的纽扣上,香包形状各样,心形、枕形、粽子形等都有,非常漂亮,有辟邪驱秽,消疫除毒以保宅舍和人身安宁。谓“五月五日五时书,蛇、虫、鼠、蚁等尽扫除”。

洗“午时水”

端午节这天中午12时,男人要到河里去洗“午时水”,沿海的客家人要到海边去游水,据说洗了“午时水”会平安大吉。午时一到,东江河上就有龙舟竞渡,不少大人带着小孩跳进江里游水,名曰“洗龙舟水”,以图吉利。

扒龙船

惠州农村客家人、特别是临水而居的客家人,如吉隆的蕉园、大华、稔山的牛牯墩等村都有扒龙船的习惯,牛古墩村至今还有4条龙舟,每年端午节都举行龙舟赛。扒龙船的过程,有竞赛、有不竞赛,就图个节日气氛。如惠东吉隆的窑埠村扒龙船,将村子里的壮年男人分成两个组,18~25岁的一个组,26~40的一个组。前者为正青年,后者为下青年。比赛开始到结束,如果是正青年赢了,下青年不甘心,提出再比赛;如果下青年赢了,正青年又不甘心,又继续比,从端午节开始直至初八或初九,他们有句俗语“吾怕丑,龙船扒到初八、九。”

篇2:惠州客家端午习俗

1、“挑箩筐”;实际是那个是用一根担子,挑上两个装满嫁妆的箩筐到新人的新房去,用客家话来说就是“挑箩筐”,一般负责挑的那个人是女方的家长,通常由妈妈扮演。仪式完成后就意味着女儿正式脱离娘家。

2、嫁妆准备;惠州客家的嫁妆是有讲究的,通常是一个大水盆、两张椅子、一面镜子等等日常用品,另外还要准备一袋子米,上面放几颗花生,寓意生龙凤胎,还需要一对柚子,谐音“佑子”,这些都放在大水盆里面,再放到新娘的床上,第二天就开始正式接新娘。

3、找婚鞋;找婚鞋是较有惠州客家特色的一个习俗,新人来到新娘的房间后,需要再房间内寻找已经藏好的婚鞋,找到了才能将新娘抱走,通常在找到婚鞋之后,新娘会跟新郎接吻,然后伴娘会给一块饼干给新郎吃,以示奖励。

篇3:客家传统医药卫生习俗述略

一、传统治病习俗

客家人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 不断摸索总结, 保留了大量的验方、偏方和特色疗法, 保证了客家人的身心健康和繁衍生息。受楚越文化和畲瑶等少数民族的影响, 江西客家巫文化盛行, 在疾病诊治方面亦是如此。康熙《瑞金县志》记载:“瑞之俗, 颇不近古, 多信巫觋, 凡有疾病, 则用巫觋架刀山, 闭黄泉门, 杀牲狼, 借子胆, 所谓人俱 (惧) 毙者是也。”[2]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 赣南客家形成了独特的病因观, 他们认为, 人之所以生病, 是遇到妖魔鬼怪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而受到惊吓。小孩受到惊吓会丢失魂魄, 魂魄不在身导致生病。所以家人通常会请道士帮小孩子“叫夜” (也叫喊魂) , 把丢失的魂魄找回来, 这样病就好起来。抑或请巫师在小孩子熟睡时, 用米检测是否受到惊吓, 受到什么样的惊吓, 然后除之。

大人受到惊吓而生病, 通常会找巫师问诊, 俗称“问仙”。巫师会配置“仙水”, 病人喝之治病。或到各大寺庙找各路神明问诊, 抽药签, 找相应的药方用于治病。如果病情严重, 则要请道士“做法”, 捉拿妖孽;更有甚者, 请道士“上刀山”、“闭黄泉门”等, 用以治疗恶疾。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现在已经被剔除了。客家人在长期的实践中, 根据我国中医药原理在医疗上总结出许多偏方、验方, 创造出许多特色疗法。如“挑积”, 是赣南客家民间中医先辈们根据中医针灸学中的挑刺疗法, 摸索总结的一套专治小儿疳积的民间医术。历经师徒世代相传, 盛行一方。挑积, 专治小儿消化不良、疳积等症及小儿腹胀、便秘、烦躁不安、眨眼、咬手指过于频繁均可用挑积疗法医治。

客家人还利用当地资源, 创造出许多药方、验方。兴国解毒剂系兴国县一民间医生捐献方, 曾用于国内某集体食物中毒的抢救治疗, 获得满意疗效而得名。其组方为:鲜小叶鸡尾草、青木香、田七、鸡血藤、茜草、香附子和冰片。兴国解毒剂的主要功用是解毒、凉血、化瘀。主药小叶鸡尾草是常用解毒草药, 当地民间有用其鲜品捣烂外敷治疗虫蛇咬伤、疔疮疖肿的传统, 临床中用其干品煎服也有较好的解毒之功。

二、预防保健习俗

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 发掘了许多医疗保健知识, 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预防保健习俗。

1. 端午药俗。

每年的端午节前后, 赣南各地集贸市场都会聚集大量的草药摊, 有的甚至整条街都是。农村集镇、大街小巷中草药亦篮担成市。赣南客家人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买些草药, 或煎汤沐浴, 或泡茶饮用, 抑或晒干保存, 以备不时之需, 逐渐演变成赣南客家一大习俗。赣南农村集市和篮担卖的草药主要以鱼腥草、夏枯草、艾草、桑枝、枫枝、节节草 (俗称驳节草) 、海金沙 (俗称蛤蟆藤) 、金银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黄荆、石菖蒲为主。这些药都生长在房前屋后, 非常常见, 也比较容易采集, 普遍价格低廉。赣南客家人会把市场上买来的或自己采来的海金沙、艾草、桑枝、枫枝、节节草、痱子草、忍冬藤等煎水沐浴, 可祛风除湿, 消毒止痒, 对关节痛, 皮肤病如痱子、疖子、湿疹、风疹等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也会买或自采金银花、野菊花等泡茶, 用于清热解毒, 疏风平肝。也会单独买白花蛇舌草用于凉血消肿, 祛瘀散气;会买石菖蒲, 用于端午泡药酒, 据说饮之能“通血脉、治骨痿, 久服耳目聪明”。赣南客家人还将艾草、辛夷、薄荷等置于家中以防时疾, 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用于消毒止痛、温通血脉、消肿止痛等。农历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从现代医学角度看, 这一时期确实是赣南各种传染病、流行病易发期。由于空气闷热潮湿, 很容易滋生细菌, 食物也极易腐败, 饮食不洁可使细菌及其毒素进入体内而导致急性胃肠炎、腹泻、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疾病。

2. 月子药浴。

坐月子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到产妇机体和生殖器官复原的时期, 一般需要6—8周。医学上称之为产褥期或产后期。客家妇女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 是家庭的传后人, 所以对坐月子非常讲究, 认为坐月子是女人的一次重生。月子做不好, 将来会落下病根, 会得“月子病”。有些客家妇女身体不好, 甚至会再生一胎补做一次月子, 以求把身体养好。客家妇女坐月子期间主要有“食补”和“药浴”两大特色。食补水分的补给以糯米酒 (酒娘也叫月子酒) 为主, 把糯米酒放在锅里煮沸, 渴了当水喝。在酒里除了勾兑水外, 还可以放生姜、枸杞、红枣、鸡蛋等一起煮。动物蛋白来源主要以土鸡为主, 月子期间一般要吃20—30只鸡。赣南客家人还会把酒娘和土鸡一起煮, 做成鸡子酒。鸡用油和姜一起炒, 再加上酒娘, 用文火煮熟。产后的当天要吃一只能祛风驱寒化瘀活血的大公鸡, 此后一般食用子鸡。酒娘的作用是活血, 有助于排恶露, 同时可以温暖子宫, 帮助子宫内膜调理。

药浴是指客家人坐月子期间 (产后的第三天开始) 要用草药进行沐浴, 擦洗身子。通常的做法是在端午期间把药采回、晾干, 然后一扎扎捆好备用。月子期间将药材放至大锅里煎熬, 待冷却至与人的体温相仿时, 产妇进卫生间坐在椅上洗浴 (一定不能坐在盆里洗, 亦不能洗太久) 。洗的次数因人而异, 有些产妇整个月子期间都洗, 一个星期洗一到二次的占多数。药材主要包括:艾草、姜苗、枫枝 (叶) 、菖蒲、勾藤、九节茶 (赣南叫白节风) 。这些药物合用具有温散寒邪、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作用。可治产后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的恶寒头痛、全身酸胀、手足麻木、关节不利、腰膝无力等症, 也可以预防由于产后体质虚弱所致的其他各种病症, 增强肌体抗病能力。凡产后坐月子进行药浴的客家妇女, 大多身体健强, 面色红润, 不易感受外邪, 少生疾病。

三、食疗养生习俗

食物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合理饮食, 保证机体有充足的营养供给, 人体气血充足, 五脏六腑功能旺盛。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主张:“为医者, 当晓病源, 如其所犯, 以食治之, 食疗不愈, 然后命药。”饮膳为养生之首务, 饮食养生是我国中医重要的传统理论。客家人也积累了丰富的食疗养生经验。

客家人饮食偏咸辣。中医认为, 咸能补肾, 且能软坚散结;辛能散风除湿。这与当地气候潮湿, 疾病多发的环境特点是相适应的。同时也喜欢食酸, 他们会把萝卜、豆角和白菜等腌制起来, 制成酸菜, 逐渐演变成为当地的开胃美食。在蔬菜缺乏的季节, 普通人家又不容易吃到肉, 这时赣南客家人往往会炒几升大豆, 既作小孩的零食, 又补充蛋白质。客家人通常就地取材, 青蛙、泥鳅、鳝鱼、鳖、蛤、蚌、田螺、小螃蟹等水中之物, 无不成为餐桌上的美食, 也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在米酒里放鸡蛋煮熟就变成了家喻户晓的酒娘蛋。酒娘蛋是客家人招待贵宾的必需品, 是对客人最尊敬的表达形式。酒娘蛋滑嫩爽口, 滋阴补阳, 对哺乳期妇女通利乳汁效果明显, 对女孩子丰胸、缓和痛经亦有一定的疗效。客家人亦有“补夏”、“冬补”的习俗。补夏以鸡蛋为主, 并有“立夏不食蛋, 上墈滚下墈”的谚语。冬至食狗肉, 据说冬至吃狗肉, 可以消灾祛病, 亦可以御寒、大补元气之功效。

四、起居卫生习俗

客家人笃信风水, 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并有着自身的和谐观[3]。赣南客家人勤劳简朴, 恬淡为上, 早睡早起, 辛勤劳作, 形成了自身的起居习惯;热衷宗族民俗活动, 积极参与民俗体育健身运动;一生无求, 知足常乐, 身心健康, 延年益寿。

赣南客家人爱洁净、讲卫生。同治《安远县志》在“风俗”中描述安远客家人“嗜好:沙明水净, 人生其间, 好洁几于成癖。”[4]著名客家研究学者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的特性》中对客家人爱干净、讲卫生为“一般汉人留意”的良好习惯颇有好评:“客家人是最勤劳的民系……他们最爱洁净, 虽以经济限人, 饮食居住, 不能纯合卫生原则, 然其对于身体及衣服器用的洗戳, 实较一般汉人为留意。”[5]千百年来, 这种讲卫生、爱洁净的习俗得以延续。赣南客家人庭院收拾整齐, 人畜分离, 讲究卫生。我们在江西赣方言区和客家方言区田野考察时, 也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摘要:客家人在恶劣的环境和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客家特色的医药文化。本文以赣南为例, 从传统治病、预防保健、食疗养生、起居卫生等四方面阐述了客家传统医药卫生习俗。

关键词:赣南客家,医药卫生,习俗

参考文献

[1]安远县志:卷一之八一.地理·星野.

[2]瑞金县志:卷二.风俗.

[3]李晓文, 叶金莲.试论客家人的和谐观——以生态美学为研究视角[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4) .

[4]安远县志:卷一之八.风俗.

篇4:客家习俗趣谈

山道一头连着山里,另一头连着山外世界。山道延伸着山里人的目光,山道也牵引着山外人的好奇。好奇引来了客,又反客为主形成了客家人。

他们靠山吃山,一脚一脚踩出了山道。年复一年,一代复一代,客家人就在这山上,踩出了一条条蜿蜒细长的通道。他们手里有锄头镰刀,自己动手修路,于是有了“路会”。

农历八月上旬路会这天,客家人都自带米、钱和锄头镰刀等工具,到本会路段参加修路。一天三餐伙食由会首筹办。从上届路会后到本期路会前的一年中,凡是会员家庭中有娶了亲的;生了儿孙的,都必须送喜酒和米果等给修路者作点心,名曰送“添丁酒”。生活好的为人大方的,送的米果较多,点心也精美,酒的质量也好。

临近中午,各户送酒人家到齐,于是会首安排桌席,分匀米果点心,把酒坛一字排开,再挑出几坛上乘的,留着晚上修完路庆祝用,然后让各户送酒人家把自带的鞭炮点燃,让鞭炮声唤回修路人来吃点心。过路者、砍柴的遇上了,都可以前来饱餐醉饮,此时修路人反而不愿多喝,因为他们还要修路。到了晚上,“会首”让人把好酒抬出来,大家这才开怀畅饮,“拳手”逐桌打关,会首还会介绍谁家送的是哪坛酒,点心是什么,大家彼此祝贺、干杯,直到酩酊大醉。边吃边喝中还要拈阄确定明年路会的“会首”,公布本年的开支。最后会首在各坛里分匀一些酒,并在酒坛口上蒙块红布,名曰“回坛酒”,表示谢意。

在瑞金的九堡去万田交云石山处,有个沙垅水库路会,会员最多时有近百户,跨三乡(镇)数村。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男女平等逐渐被人们接受,如今,有许多家庭不论生男生女都会送“添丁酒”了。

风雨亭

笔者十余年来,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有趣地发现:凡是客家乡野,都可见到一种建筑简单,却古色古香的实用型风景——茶亭。以至于用“X亭”或“茶亭”为地名的不胜枚举:瑞金有“茶亭村”,崇义有“古亭乡”,福建有“盘亭乡”……以亭命名的村镇数不胜数。

茶亭,大多建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崎岖难行的山路和人烟稀少的乡道中。这种亭子又叫风雨亭。顾名思义,它是供人躲避风雨、解困散乏的休息场地。

在闽、粤、湘、赣等客乡,有许多修在桥上的亭子,如同长廊,多的有十余间;修在山路上,也有三五间的,但大都只有一间。我见过有的在桥亭中部一侧塑一黑神菩萨,这黑神菩萨左手执锏,右手向前平伸,气象森严。

旧时交通不便,山多路窄,客家人大多肩挑步行,历尽跋山涉水、崎岖坎坷之苦。于是一些行善好义人士,慷慨解囊,在这漫长的旅途上,星罗棋布地建造了一座座充满人间温情的茶亭,亭子两边靠壁摆着长长的石板凳或长条木凳,瓮缸里盛满了清香的茶水或山泉水,无偿地供来往行人休憩畅饮。这些道上,三里亭、五里亭如阁似榭,点缀着客家山乡。

在瑞金万田乡往九堡途中的黄狮寮附近,有个叫茶亭岽的地方,该茶亭不但至今完好,且两根横梁上面的字清晰完整:“光绪戊寅年仲冬月曾彩荣捐造吉旦。”我在上小学时,每天早晚都要经过,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时下起了大雨,当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我和同学挤在茶亭里躲雨,否则肯定会冻病!

近年有许多从海外归来的客家人,回乡后也建起一座座“望乡亭”“思乡亭”,以造福乡梓。

可以想象,烈日当空,酷暑逼人,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或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暴雨将至,走投无路的时候,旅途中突然出现这么一座茶亭,行旅者的惊喜之状和激动之情,该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茶亭,不仅是供人休憩之所,而且是故旧重遇,情人邂逅,亲友送迎的悲欢离合之地。自古以来,留下多少佳话传说,给人以温馨甜蜜或者悲凉凄苦的记忆!

踩桥

“踩桥”这一习俗,在客家地区至今犹存。在建造一座桥时,建桥师傅会用木桩把桥两头钉住,暂时不许人通行。桥竣工后,要举行首通仪式,这种仪式十分隆重,气氛异常热烈,它充满了古朴的乡风,不亚于当今的“剪彩”。这种仪式就是“踩桥’,

要修一座桥,要有“头家”发起组织桥会,组织一些“理事”们到当地附近村镇化缘募捐。这些热心的“头家”“理事”们都带头捐得较多。在乡间,对于修路造桥做茶亭,一般人都乐于捐助,多的几十几百银元,少则几斗几升稻谷等。但也有个别财主惜金如命一毛不拔。若碰到这种财主,修桥头家只能惦记于心,等到财主家有婚丧嫁娶需要经过该桥时再来刁难他。到了那时,他就会脸面丢尽,声名狼藉,成为永久的笑柄。

新桥建成,贴喜报于四乡八村,告诉大家某吉日踩桥,望众乡亲参加。

踩桥时,富门大户不仅要慷慨解囊,而且还要比气魄。一般有相应家业、有点地位者,急公好义的热心人,都会参加。届时骑马坐轿者一到桥头,必须下鞍下轿。一阵爆竹后,头家让工匠拆除桥头木桩,开始“踩桥”。排列于桥头的人们,习惯地依各自身份或家业,排成队列。头家先请一位特选的德高望重长者“踩头桥”。据说过去也有过选36岁牵着孙子踩头桥的例子,谓之“好命人”踩桥。瑞金城里的云龙桥,有“绵贡江流第一桥”之称,最近一次重修,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代初,那次“踩头桥”请的是一位100多岁的小脚老太太,这恐怕是较少见的一例女人踩头桥。

一般头家要给踩头桥人一个红包,踩头桥人也会把“红包”再捐出来。

篇5:客家结婚习俗礼仪

婚礼之行,新郎要按时辰去接新娘,带一个小男孩子去叫“压轿”,即使是自由恋爱的也须找个伐柯人同行。这时候的新郎,身上不能带钥匙、指甲剪等“铁器”。婚嫁的风俗对新郎要求未几,对新娘的要求就多了:在出嫁确当日,新娘不能吃外家的饭,表示不吃两家饭(从一而终);走出家门到上轿,是绝对不能回头看的,这时候能哭出来,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安慰;上轿之前,新娘的兄弟姐妹还要进行“抽姊妹带”的典礼;新娘的衣服上别上缝衣针(利器),表示“利是”;做母亲的会让女儿反穿亵服,据说这是表示忠诚于爱情毫不“反骨”;新娘下了轿,必需由有品德、多子的妇女扶着新娘进洞房,叫做“牵新娘”,经由大门时,新娘还必需跨过燃烧的秆火避邪;假如这时新娘已经怀孕,还要叫人扛着一架梯子跟随,这也有一个叫法“时来运来,娶个老婆带梯来”,客家话中“梯”、“胎”同音,意为上梯步步高;迎回新娘的时候,公公婆婆要回避,等星星亮了或第二天才可以相见;喜宴上,新娘最大,因此宴席上的鸡头是不能吃的,由于那是“凤头”;假如宾客不小心打破了碗,主家会很小心地把碎片逐一拾起,用红纸包好放到厨房里去,主家的白叟不求全宾客,就算宽容了。增补一点:新娘的嫁奁里,一定会有两条甘蔗,表示双双对对、甜甜美蜜、从头到尾,新娘在上轿前,要坐在一个土话叫“母栏”的很大的竹盆里面,由一个“梳妆新娘的”妇女主持进行打扮梳妆。据说跨进竹盆时,知道自己从此离开生已养已的家,成为另一家的人,一刹那心情的滋味,至今无法表达。“梳妆新娘的”一边梳妆一边还要说吉利的话,当年大漠看自己的新娘坐着梳妆的时候,太兴奋了,那词却顾不上记。只知道她念一梳梳到尾,夫妻什么什么有头有尾确当真样子容貌很好玩。梳妆完毕,大家一涌而上包“上轿钱”给新娘,上轿的时候,由“梳妆新娘的”执一个米筛,象伞似的开在新娘头上,里边放着新娘袋,袋子装满了青青的“长命草”,其中意义,不问可知。

篇6:三明客家婚嫁习俗

旧时,三明男女婚嫁基本上沿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以及“早婚”的陋习。婚嫁主要程序与中原“纳采”、“问名”、“纳吉”、“纳微”、“请期”、“亲迎”等婚姻礼俗大体相同,只是名称大同小异而已。

议〓婚

按客家习俗,过去女子不能在娘家过二十岁。十余岁之后,家长便择日做米粉丸,分送亲朋,表示女儿长大成人,可以配婚了。男方家长得知信息,便托媒人向女方“求婚”,旧称“纳采”、“问名”,俗称“提亲”、“说亲”。先从探问开始,女方家长经过调查,认为“门当户对”,有意联姻,便开出女儿生辰八字(称庚贴)交男家(沙县则互换子女庚贴,称此为“请庚”)。男家接到女方“八字”后,便请算命先生将男方“八字”对照,进行推算或拜神问卜,俗称“合八字”,并将双方“八字”压于灶堂神龛下,倘若三日灶灯明亮、且家中一切平安,说是“相生”而不是“相克”,是“天作之合”,就可以托媒人前往女家议聘订婚。

订〓婚

俗称“定亲”。又有称“压礼”、“插记”的。男家择日请媒人带上鸡鸭鱼肉、喜炮花烛、糕饼寿带、耳环戒指、衫裤鞋袜、胭脂花粉及半数聘金等送到女方。关于订婚送戒指,出嫁要戴戒指,还有个传说:有个皇帝,把一个民家女子选进了宫,当晚就传旨要她伴驾。这女子一不愿为妃,二因“身子来了”,但是不好意思明说,只得暗自流泪。幸亏有个宫女献计,给这女子左手指戴了一只白玉环。皇帝驾到一看,忙问:“带这何用?”这女子边揩泪边奏道:“这是戒旨,因为奴家今日见红,用它作为标记。请皇上戒旨,戒旨!”皇帝听说戒旨,只好扫兴地走了。后来,为逃避皇帝挑选美女进宫为妃,家家户户在姑娘成人,特别是出嫁时都给戴戒旨。这样,戴戒指的风俗就传下来。女方收了聘金,双方议定后写上红贴(即婚书,俗称“乾坤书”),之后女方宴请女婿亲朋,分发糕饼,并且回赠女婿衣裤鞋帽等,还有回赠雌雄雏鸡的,取其日后生育有男有女。订婚后,两家即以姻亲来往;迎娶前,逢年过节男方都要向女方送礼,表示孝敬岳父岳母。送日子旧称“请期”,也有称“做定”、“脱鞋样”的。男方定下娶亲日子后,提前数月或半年用红贴写好送至女家,并附上若干彩礼,称为“压贴”,红贴内写明何时裁衣、何时上轿、何时进门等。媒人还带去男方公嬷、父母、舅公以及未来新郎的鞋样,让未出嫁的新娘制作布鞋,以示孝敬和闺女手工技巧。女家接到接亲日贴时,由母亲酌情择日,如嫌日子“不吉”,可通知男方另择佳期。日子一定,除非有突发重大事故可以推迟于归之期外,一般不得延误。此后,男方加紧置新房、置礼品、备花轿等,女方则为女儿赶置嫁妆,为女儿出嫁做准备,民间还有居丧3年不能操办婚事之俗,故在定亲与结婚之间,双方若有家长病危,即提前迎娶新娘过门,俗称“抢亲”。宁化真正“送日子”是在“归亲”的前四、五天。男家把备好的凤冠、红头巾、宫衣、霞披、宫裙、花烛喜炮和礼帖议定的未尽礼数,由媒人送到女家。客家人对聘金的尾数喜欢用“8”或“9”,图其谐音“发”或“久”的吉利,有“若要发,不离八”的歌谣。出嫁女客在这一天梳妆打扮试新衣,叫做“上

脑”。之后必须由内亲的童男伴睡,预祈来年生男孩。此后几天来送红蛋的邻里乡亲络绎不绝,多由妇女随带擂好的“茶泥”来煎擂茶招待女客,以示送别。 迎〓娶

迎亲之日,女方叫“行嫁”、也有叫“接亲”,“送花”、“起轿日”。男女双方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女方在出嫁前一天或迎亲后一天,将嫁妆送往男家。嫁妆厚薄不等,主要有四季衣服、家具箱笼之类,官绅人家还有奁田、使女等。嫁妆送到后,男家宴请亲朋“看嫁妆”。是夜,男方备花轿、礼担、礼贴及灯笼凉伞,请全堂鼓手,按新人入门的时刻,由“起嫁客”带领着出门接亲。接亲人数必须是单数去,双数回。女方则要等迎亲者上门,喜炮频催之后,接过腊烛火种,才开门恭迎。其母必须“哭担”,意为女儿到夫家才会得到疼爱;女方的母舅来“开担”,有意“骂担”(即嫌礼担欠丰厚,意为有骂,亲家才会亲)。女家收礼后,回拜礼贴。同时,请舅母或好命妈(公婆、夫婿、子女皆全的妇人)在闺房用线给新娘“挽面”,谓之“开脸”。出嫁日清晨前,由媒人和喜娘为之梳妆打扮,家长为戴上凤冠、红巾。

明溪有《梳妆歌》很形象:梳两鬓,黑似墨,调和胭脂把脸搽。点口红,画眉毛,一对金环坠耳下。金簪银钗插满头,压邪铜钱身边挂。大田新娘梳妆时桌上焚香点烛,坐在交椅上,脸朝厅尾,两脚踏在“七星斗”

上(米斗中点燃一盏七星油灯,斗上置一块米筛),左右两边站着童男童女,舅母或“好命妈”为其梳妆,童男童女也要为其梳三下头,再把头发挽成一个髻,插上簪子、白花(以示“白头偕老),母舅或兄长还要向厅尾开新伞三下,谓之“出伞”,边开伞边念:“阿使(女儿)到(某)姓做祖妈,人未去,魂先去,传枝传叶,旺子旺孙。”然后将挂红的伞,头朝上放在厅头。同时辰,男方开洞房,在厅头、洞房点灯火,表示将新娘灵魂迎进了男家房中。宁化在新娘出门前,要端来白米饭先给新人喂几口,再按自家的辈份由大到小,每人吃上一口,叫做吃“分田庄饭”,是一种告别仪式。上轿时,家长又用新娘梳妆用过的洗面水,从轿后泼回自家门口,这叫“长流水”,意味着两家好合长存。此时新娘要哭,表示“情深难舍”,否则“新人不哭,娘家没福。”尤其永安畲乡青水一带,女子出嫁要穿轿衣(白衣、青衣、蓝衣三件),母女等还要大哭一场。关于哭嫁还有个传说。相传,古代鬼谷子为儿子定了一门亲,听说未过门的儿媳妇很聪明,样样都会,特别是看相算命、择吉日这方面很厉害,甚至超过鬼谷子。鬼谷子自己早就精于看相算命、择吉日,据说他还是相命、择吉的鼻祖呢!他想,如今儿媳妇比自己更厉害,那还了得?往后自己往哪搁?于是,就起了害人之念。他选定了娶亲那天让新娘受死。新娘知道公公想害她,怎么办呢?最后她想了一个化解的办法。她叫人做一身白衣,梳妆时穿上白衣裳,跟母亲等人像哭丧一样大哭一场,邪气被驱散了,这样她就安然嫁到夫家。从那时起就有了哭嫁这一习俗了。

沙县旧时城关是凌晨接亲,男方四抬大花轿一直抬进女方的客厅下。由一小男孩进入闺房叫一声:“嫂嫂,请上花轿。”吹鼓手开始打奏乐,头披红巾的新娘在伴娘的挽扶下,娉娉婷婷走出闺房,撕去贴在新娘鞋底的红纸后,才跨上花轿。轿子一出大门,女家的人赶紧用新扫帚往台阶上扫三下,然后关紧大门,以免被女儿带走财气。城关喜欢白天接新娘,农村则在晚上点火把、提灯笼接亲,赶在卯时赶到男家。将乐、明溪迎亲队半夜路过村庄、凉亭、叉路口等,都要放土铳,以驱赶鬼神,让新娘平安到达。如今,各地县城迎亲已经鸟枪换炮,大车小车扎花披彩,一路鞭炮一路音乐,风光气派岂是昔日可比。然在农村,带着乡土风韵的抬花轿迎新娘习俗仍然不时可见,而踩米筛、鞋底贴红纸、扫地关门等传统习俗更是百代流传。轿到男家,如时辰未到,必须“顿轿”,即把娇放在两把长凳上,等吉时落地。还须在门前举行落桥仪式,有的地方要在轿前撒茶叶米和古钱,宰猪庆轿后新娘方能出轿;有的地方则在门口两侧燃两堆火,在厅堂放置火盆或火笼,并撒盐粒,让新娘跨火进门。新娘由伴娘扶下轿后,头不可顶天,脚不得踩地。须撑伞遮盖头顶,以两个米筛轮流交替为垫入大门。新娘下轿,亲朋争看。男方兄弟父母则应回避,到拜堂时相见,以避免“相撞”,恐造成日后不和。新郎则站到自家门槛上,向新娘撒三把米,口呼“迎新添丁”之类的吉利话。之后,新娘由媒人喜娘扶进洞房休息。

拜〓堂

新人迎回之后,男方在自己的前厅铺张摆设,燃起红烛高香,摆上“三牲”茶酒,铺上三个品字形的红毡拜垫,由司仪领着,在喜炮中,举行拜堂仪式。一拜天地神祗、二拜祖宗、三拜高堂、最后夫妻交拜。嗣后,还要依次由新郎奉茶、新娘作揖,拜外公外婆、拜娘舅、拜叔伯、拜姑姨,依个拜见行礼,受礼者要给新娘拜见红包。拜堂时还有《拜堂歌》,颇为生动:一拜天地日月光,乾坤赐福纳千祥。天地三光同拜毕,永保夫妻百年长。再拜星君共祖先,新人恰似并头莲。夫妻二人同交拜,喜结同心永团圆。拜堂毕,厅堂举办婚宴,民间多以女客参加午宴,男客参加晚宴,赴宴宾客均有一定规格的礼物和贺仪。

合〓卺

新郎、新娘喝合卺酒,俗称交杯酒(旧时用红线将两个酒杯拴在一起),这是新娘入门第一次与新郎进食,需选吉时。届时洞房中点起红烛高香,燃放喜炮。由长亲中两位德高望重者,一位持盘端鸡,一位持壶斟酒,侍候新郎新娘交换吃鸡、喝酒。围观者笑语喧天,说些“公口吃来婆口香,翻云复雨到天光”,“公口吃来婆口尝,甜甜密密日月长”之类的戏谑话。

闹洞房

入夜,大家便开始闹洞房,客家俗语说:“三天新娘无大小”,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可参加。方式多种多样,都是围绕着新娘取闹,要新娘说唱捧逗,一人出题,众人响应,尽情笑闹。旧志谓“俗闹新房,酗酒嘲谑,备极亵态”。另外还有“叠罗汉”的陋习,就是一层层压到新娘身上。这种现象,多少带着人类早期野蛮群婚的遗风,现已革除。

客家闹房,认为越闹越吉祥,这里还流传着一则“闹房驱邪”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皇帝微服民访,路上见到一乘花轿迎亲,后边跟着一个鬼怪,他担心这家迎亲会出事,便扮成乞丐跟踪而来,果然发现鬼怪躲在洞房里。他便召来几个留宿的亲朋到洞房里去喝酒谈笑,终于把那鬼怪撵走了。于是他第二天临走时,定下了闹房的规矩。闹房之后,新婚夫妻上床休息,洞房窗外却还有人偷听偷看,甚至还有人进房偷新娘的绣裙花鞋。据说也是吉利的事,把偷到的东西于第二天送还,还能得到新郎的酒菜赏赐。

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拜见岳父母(父母亲),称“回门”(有的地方是第二天回门)。中午请“回门酒”,女方亲友要送给新郎见面礼。午后,新郎新娘回男家,晚餐男方请“三朝酒”。第四天,新娘去掉凤冠,开始下厨房、操持家务,并办“新亲酒”。有《新娘下厨歌》亦挺有趣:菜自菜,姜自姜,各样果子各样妆。肉自肉,鱼自鱼,莫把鸡蛋当凤梨。酒自酒,汤自汤,煮蛋不宜放生姜。三朝下厨手艺好,芥菜炒得喷喷香。

篇7:客家婚礼习俗

摘要:客家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在我们赣南地区分散着许多客家人,他们现存的风俗习惯许多有别于我们其他群体,但也存在相似之处。除了一年中重要的民俗外,还包括民间文艺,像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歌谣等。我对于赣南客家人的婚嫁习俗甚是好奇。这篇论文是我在参加了南康一个朋友的婚礼后选定的题材,是我觉得最为好的内容。

关键字:合八字;过聘;哭嫁;送嫁;拜堂---闹房;回门;送满月

正文:

(一):

一、婚前习俗:

1、合八字。“合八字”也可以说成是“传庚”,在现代则称之为“相亲”。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联姻,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先生”将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后(俗称“合八字”),看是否“相克”,这个过程即为传庚。进入新时代后,这个“合八字”的仪式已经极少见了。这第一道程序就已经吸引我了,对于接下来的也甚是好奇。我的朋友他们是通过交往后才决定结婚,但却也走了这样一道程序,想必这是必须要履行的规矩了!而,在我们老家没有这个规定,也没有与之相似的习俗。

2、过聘即订婚。相亲允婚之后,本来是存在一段“男女双方有一段‘思考期’”的,而我朋友他俩因为是交往走到一起的,就直接省去了中间一段。女方选定一个日子,携着一群亲属到男方住处“看屋场(采家风)”。届时,男方百般殷勤,用美酒佳肴将女方带来的亲属灌醉之后,便在宴席上与他们讨价还价,议定恩恤金、礼金、鱼肉、米酒的数量与嫁妆的项目,并敲定行嫁娶亲的日子。如若不能近期嫁娶,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男方必须携带礼品到女方家“捎节”——慰敬女方的长辈。过礼是迎亲的第一步,也就是履行订婚手续,先由媒人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交换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姻就要重新考虑,通过换帖合八字后媒人选个日子带男方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笔重礼,礼金多少、给姑娘一些什么订婚礼物一般都由媒人事先协商好.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良辰吉日准备迎娶,古代择日一般请星象学者或算命先生择日后来有通书和日历参照进行择日发请柬,由嫁娶者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虽然我只是从朋友口中得知这些关于过聘的内容,但和赣南客家婚礼习俗几乎一致,改变的很少。当你看到这里时,脑海里是不是和我一样已经在想象那样画面了?我们老家虽然也属客家范围,但习俗和礼数完全不一样,在婚礼时,难免我问东问西了。那些老一辈的人们都会很开心的告诉我,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二、婚事礼俗:

1、哭嫁。正日子那天,新郎随同唢呐手、先生(礼生)、媒人等到新娘家迎亲。他们会带有一个木箱(我不知道该怎么称乎它,暂且叫它木箱吧),里面放有衣服、大葱大蒜、新娘的礼服和鞋,外边挂着一只大公鸡和鱼。其间,男方必须完成以下礼仪:分别给女方家的先生(礼生)、沐浴(为新娘穿衣服的人)、开厨(厨师)、走堂(端菜的人)、美容(为新娘化妆的人)、扶鸾(伴娘)等三十多人(为喜事帮忙的人)分发红包,以示谢意。新娘除化妆外,要叩拜祖宗,还有一个特别的程序“哭嫁”,哭嫁没有固定的哭词,是触景生情,即兴而作,诉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娘家的依恋之情等。当新郎准备背新娘时,新娘跪在床上想她父母作揖,说了一句:“女儿今天就要出嫁了,很感激您们这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您们辛苦了!”。当时房里全是她的亲戚,我忍不住哭了。那个画面到现在我还是很清楚记得。新娘出嫁时更为有趣的是抢手箱(箱内装的是新娘哭嫁钱),抢手箱是由新娘的哥哥和叔叔到新娘房间把手箱抢出来。我们在这个程序里都玩开了,完全没觉得拘束。凤冠霞披、红衣绣鞋的新娘出屋时,在喜炮声中由长辈和媒人牵着,头顶簸箕的新娘走出闺房,过一门槛给一个红包,然后在大厅的上厅叩拜祖宗,再由哥哥或弟弟背到大门前送进香车(或花轿、单车、汽车),由新郎带路。我因为是她的好朋友,可以陪在身边。这期间,我看到全部的礼节。特别是注意到了由新郎背新娘出屋时的那个持簸箕的过程。簸箕必须是反过来,还必须是在之前就要涂有红色,这意味着什么呢?我没来得及问就随同新郎的队伍送朋友去了。因为她弟弟在外省当兵,没能回来参加婚礼。于是就由我和她小姑还有她小姑的儿子一同送嫁了。

2、送嫁。在送嫁姐妹和弟弟(一般是小男孩,寓意早生贵子)的随同下起程,在吹吹打打的男方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鼓乐相迎的新郎家。我们会在刚才那个木箱里放进女方这准备好的嫁妆。有毛线鞋、休闲鞋、靴子等,也会放有水果和坚果,以便男方家那的人们路上渴了,或饿了。在客家人看来,这些东西越多,说明女方家父母很勤快,很心细。在送的途中我有一项任务,就是要帮新娘注意好红盖头,还有戴着的一条由花生、桂圆、红枣连成的“项链”。这只能由新郎新娘吃,其他的人都不可以。好像说是他们要早生贵子。因为路途遥远,我们到达男方家时天已渐黑了,下车后好多礼节都没能看清。只是依稀记得男方家的亲朋好友恭候在门口用鞭炮迎接,并请送嫁的我们进屋喝茶,但新娘仍要站在门前的摸篮(米筛)中“站性子”(表示到婆家后不能任性,必须蹈规守矩,懂得方圆),待鞭炮燃放后,由手持点燃火把的婶子或嫂子牵着新娘进入新房(火把一般由竹片、丝茅、桃树枝、红绳组成,寓意驱邪迎新),并分撒花生等果品。我们老家没有这样的习俗。我记得当新娘将分撒花生果等果品时,南方家亲戚们的孩子就会抢,这也意味着一种好的迹象。接下来便是就餐了。其入席是很有讲究的,正酒那天的首席是由舅舅坐。在酒席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客家分菜(寓意分财)习俗,就是把一些便于携带的菜肴分给来客带回家中,让其家中老小一起分享丰盛的喜宴。那天晚饭,我是和新娘、她小姑他们一起在新房里吃。菜几乎是一样的,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菜叫“荷包肉”。在朋友家吃中午那次正餐时,这个菜放在桌子上后会有盘子来盛,而男方家却没有。后来才知道是不能吃的,而是用来送的。他们相隔很远,习俗便有了不同。有一句话叫做“十里不同俗”,看来在客家也同样存在。

3、拜堂--闹房。拜堂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后是夫妻相拜送入洞房。进入洞房的新郎新娘,喝两碗交杯酒,然后勾肩搭膀吃两个鸡公腿。礼毕,婚礼正宴开始,新郎新娘在礼生的引导下,敬请嘉宾对号入席。这一幕让我想起了自己看的古装戏电视剧,里面的情节跟当时几乎一模一样。我很是诧异,这种习惯怎么还会存在得这么完整!而,这边的正餐也和古时候一样,都安排在晚上。这让我甚是激动吧,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表达那种情感!

4、入夜。青年宾客相聚新娘新郎洞房,尽情戏耍搞笑新郎新娘,戏耍程度要看新郎平时在本村的为人、交友是否厚道。直到淋漓尽致为止,新郎新娘洗澡更衣,同床入梦。婚嫁礼仪遂告完毕。这一项我没能参与,作为客人饭后便回学校了,有点遗憾!

三、婚后礼俗:

1、婚后的第三天叫“拉三朝”,也叫“回门”。新郎新娘要到女方家拜见父母、兄妹,一表孝心,二报平安。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2、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这婚后的礼数,在我们家也是有的,差不多一致。)

客家婚礼的习俗多,程序也多,于是给人一种繁琐的感觉。结婚程序、礼节是挺繁琐的,但却也给我们一种婚嫁重要性的认同感。这正是客家婚嫁和其他族群的不同之处,也正体现出了客家婚嫁的特别之处。与其他族群的婚嫁习俗相比,赣南客家族群的婚嫁习俗,没有包办婚姻的遗迹,它处处都表现出对青年男女的自由和意念的尊重。这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着很大的联系,也让我们发觉人权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以上这些便是我了解到的赣南客家婚嫁习俗,很有趣、很让我觉得浪漫。从古自今还保留着这些令人感叹的习俗,而且还保存得这么完整,很难得!

(二)参考书目及书刊:

篇8:四川客家春节习俗

四川客家春节习俗

客家人的不断迁徙,使他们对故土更为留恋。对家乡山水、习俗的怀念使他们紧紧地团结起来,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传统习俗成为联系客家人的坚强纽带。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来仍保持了客家的传统风俗习惯。

客家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客家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其中,尤以上川龙最有特色。上川龙是清初江西刘氏移民带到川西的,由刘氏族人年年扎龙,年年舞龙,用于拜年冲喜,祈求风调雨顺。上川龙巨大雄伟,由三五十人操作舞动,龙头重达三五十斤,耍龙技巧性强、路数多。

篇9:始兴客家节日习俗

我的家乡位于粤北山区的一个小县城--始兴县,2011年,荣获“中国围楼文化之乡”和“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称号。汉族人口约占 97%,少数民族 3%左右。大的节日活动基本相同,全县较为盛行的大节日有:除夕过大年和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另每月有不同的小节日,如二月春分节、三月清明节、四月立夏节、六月初六太阳节、九月九重阳节、十一月冬至节、十二月十六圆牙、二十四小年夜等,此外有扫墓祭祖及地方性的安龙、打醮。除夕过年是最大的节日,最隆重。从十二月十六开始为进入年关,至正月十五过完元宵才为解除年关。年前半个月是筹备过年,大年初一开始是新年快乐的十五天。年前,忙忙碌碌为吃穿住用玩作准备,如修补或作炉灶、修整房子和门前屋后的檐街小道,打扫环境卫生,有的添置家具或修理家具。敝帚自珍,家具虽旧,但刷洗锃光,重新摆设,意惑舒适。家家户户张贴门画对联,富豪人家还张灯结彩,人人都设法把旧貌变为新颜,形成一种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准备穿的。农家平时极少穿新衣,辛苦了一年,想换上一件新衣,特别小孩,穿上新衣表示高高兴兴过新年,又增添了一岁。男人服装以唐装居多,少数人穿长大褂,头上戴毡帽,亦有人戴礼帽,脚上穿布鞋,少数穿皮鞋。女人穿托边大襟衫,其中有双托边和半托边及青年穿的托牙边等大襟衫裤。头上戴软耳,额栏,平时做工包扎长方形布巾。脚上穿绣花布鞋,花样款式之多,具有始兴独特风格。准备吃的。年料品种繁多,盛行的灰水糍是送年的礼品之一,大部份人家要做。粳米糍、麻糍也有人同时制作。有制盐水、淡水花生、印米粉饼,做花生糕、炒米糕,有烧油饼、草果、麻筒、豆饼、糍壳、芋壳等油炸食品,还有做腊味、酿黄酒、烧酒,较 有名的是澄江黄酒、清化烧。此外,准备玩的,如舞龙舞狮、彩灯、鞭炮以及小孩玩具等。十二月二十四日为过小年,里里外外全面进行大扫除,有的更换炉灶,把家具洗刷干净,晚上祭灶和小加菜。亲友互相送年也开始了。入了年关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如不能在墙上打钉子,不能打骂小孩,尽量少说不吉祥的话,表示接近过年,大家过个团结、祥和的年,这也是思想上、语言上、行动上的准备。除夕过年,是大团圆,合家欢乐的一个晚上,家家户户加菜吃团圆饭,饮高兴酒,庆祝一年来辛勤劳动获得的丰硕成果,迎接新一年的顺利吉祥,回顾过去的一年,计划新到来的一年,长辈教育晚辈遵纪守法,和善待人处事,尊老爱幼。同时,老小高高兴兴、热热闹闹,一边试穿新衣新鞋,一边谈笑,很快过了几个钟头,有些当家的还给老人和小孩一点压岁钱。有的家庭睡前鸣放鞭炮,以示封门。大年初一,新年开始的第一天,首先是选择吉辰开门,多数人在零时至三点左右,少数人在寅时开门。良辰到,打开厅门,烧香点烛放鞭炮,迎吉神。接着到就近寺庙里烧香 敬茶拜神求保吉祥。随后,有的地方打锣敲鼓到天亮。白天,晚辈向长辈拜年,互说吉祥话,长辈给小孩发糖果,有钱人家给发小红包,有的地方互相请饮新年酒。初二,是开牙日,据说初一吃斋,初二开始吃荤,叫开牙,所以早晨起来首先要提着大雄鸡或大阉鸡到就近寺庙里开杀。一年里每月初二日和十六日定为牙祭日。故正月初二为开牙,十二月十六日为圆牙。初二的另一个习俗是:亲戚家里头年有老人过世,在这天则要去他家祖堂拜祭一次新置的灵台,表示尊敬,俗称 “拜新台”。初三,俗称 “穷鬼日”,每家都是进行一次打扫卫生,并用香烛纸爆将垃圾送到外面,表示送衰迎旺。衣服也彻底洗刷干净,为走亲访友作准备。初四,是新年的吉日,男女老幼开始相互走亲访友做客数天。妇女带着小孩去娘家住上几晚,老小相会,愉快玩上几天。男人访友交流新年的生财之道。新嫁娶的新郎新娘家里互请新客,男人到女家及其亲房家里轮流吃饭,女人去男家的亲戚家里做客一次。新年期间,每个村庄都可听到老百姓演奏着跷板锣鼓、龙锣鼓、狮头锣鼓、大锣大鼓声音。有些地方还有八音乐队演奏,这是一种民间乐团组织,节日里为了热闹庆祝而表演,平时为民众婚丧大事演奏。其乐器有:锣、钹、鼓、梆、笛、箫、二胡、唢呐等组成。一边奏乐一边唱词,很入耳动听,有时加放三连炮,热闹倍增。舞龙舞狮从初一开始到县城商店、农村大厅拜年,直至元宵结束。细狮头的表演最引人观看,因为舞狮后接着还表演武艺,有打拳、有戈矛、耙头、关刀的比武,有跳台、飞斗斛、穿刀圈„„花样多,武术精彩。在元宵节晚上活动内容更丰富,有舞蚌精、龟精、火龙、有扛春色、迎着彩灯、鸡公灯、走马灯游行,火光四射,热闹非凡,共庆元宵佳节。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盛行做蕉叶糍,裹粽子。据说做粽子是为了怀念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注)。五月节那天每户门框上悬挂艾和菖蒲的传说是:福建某地有人被官府定为株连九族问斩之罪,皇宫派出杀手时嘱咐:“除门前挂有树青(带叶树枝)的不杀外,其余的斩光杀绝。”由于挂树青的人在其街头街尾都挂上一棵树青。杀手看见挂有树青就未进入这条街了。树青保了全街人的平安。后来,为纪念这个死里逃生的吉祥日,每年的这天都在门前挂上平安树青,后有人迁居外地传入始兴。后来人们把树青改用生菖蒲和艾,挂后用来泡水洗澡可散风除湿辟邪恶,更为平安。因为这个日子与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沉的日子相近,则同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纪念。上午挂青迎吉祥,丢粽子入江送水怪及划龙船驱赶水怪,午时喷撒雄黄酒驱除虫蚁毒物,晚上加菜庆平安。端午节日活动主要是观看龙舟。五月初六逢始兴街日,县城附近十多公里的男女老少都云集到县城。墨江河两岸人山人海,观看大井头村和罗所村的龙船表演和比赛。那时的龙船装饰得很华丽,有凉伞、帅旗、彩旗和人字形的各色小旗,有人打鼓,中间有人敲锣,有人对着龙王菩萨摇扇子,船尾有舵手把舵,船两边几十人手拿划桨使劲地划。在龙舟竞渡,众目睽睽,万掌齐挥时,龙嘴里不时吐放出黄色烟雾,河岸上还有人配合放三连炮,热热闹闹,节日气氛浓。民间还有一段龙船歌词:“五月里来五月花,新打龙船照(顺)河下,三十六人齐下水,中间打鼓两边划。” 八月十五是中秋佳节。中秋节盛行月饼是和全国各地一样,传说吃月饼有个小故事:起初,民间在八月十五的月圆日,家里也团圆,大都做圆形饼吃,并互相送圆饼,作为礼物之一。一次民众为了约定时间反贪官污吏,就在大圆饼里包上字条,待打开圆饼时详知一切。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大圆饼,称为月饼,并在饼里添加配料,把月饼做得更好吃。每年八月十五都在月夜里赏月吃月饼。团圆节,除月饼之外还有许多圆形的东西,如把芋头磨刷烂做成圆形用油炸至金黄色叫芋圆,还吃大圆柑子等。在赏月期间,不少地方,女人玩 “扛月光姊”,男人玩“打迷魂童子”活动。扛月光姊。女人聚集在明月下,摆上方桌,桌上摆放着柑子,月饼、苎麻、棉花、女绸衫、缎鞋,一托盘白米,一碗白水,几束鲜花。由两个十多岁的闺女,把后端插上一根筷子的小擦箕(俗称炒米擦)翻倒过来,盖上红绸布,用双手抬着在米上空。另一女人点燃三根香,面对着月亮请神说:“月光姊,月光娘,请你下来料(玩)一场,柑子有你吃,月饼有你尝苎麻有你织,棉花有你纺„„。”之后,过十多分钟,扛着小擦箕的手显得比原来重了许多,而且会自然移动,这就是月光姊下来了。若说 “请月光姊画莲花”,擦箕就慢慢移动,筷子则在米上面画出一朵莲花样,叫画 “月月红花”,它就画出月月红花样,还会写简单的字„„玩得开心。打迷魂童子。在明月下,由一个男子汉伏在桌子上,闭上眼睛,由另一个男人在后面对着月亮请神之后,过十多分钟,伏在桌面上的人会起来行走,自己打拳、唱歌,若有人叫:“师傅捉鱼 ”,他就自然做起捉鱼的动作来,并边说话: “捉鱼”。叫 “师傅捉鸟”,他就做爬树的动作,一边玩 “捉鸟”。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由别人大声叫他才醒过来,又与正常人一样,他不知道刚才做了什么。下面略述其余小节日习俗: 春分至清明为扫墓祭醮祖坟时间,老祖公一般都有蒸尝岭、蒸尝田。山岭可卖木头,良田可收租谷,每年收一大笔款。在祭醮时,裔孙们打锣敲鼓,杀猪杀鸡祭祖很热闹,有的集中吃上一餐饭,有的发人丁肉,有的让绅士(有学历官职)、老者(六十岁以上)陪做头的人多吃几餐饭,有的七十岁以上者加倍人丁肉,八十岁以上老人由他拿肉,能背出祠堂门就可以。祭醮有吃有拿,所以有 “松树尾哩三尺长,大人小孩闹蒸尝”的歌谣。扫墓祭祖,个别坟墓举行两次仪式,一杀生(俗称橙生)祭祀,二用祭品隆重拜祭。具体是:

一、杀生祭祀。派少数或个别人去墓前点燃香烛鸣炮,接着进行杀猪鸡祭醮(一般用鸡),意思是使更旺盛显灵。

上一篇:美术课如何说课下一篇:企业讲师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