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2024-07-27

读《容忍与自由》有感(通用8篇)

篇1: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在文中,胡适提到了“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接下来举出了年轻时在报纸上发表的与容忍背道而驰的文章进行自我反思。能够反躬自省就是一种容忍,对自己过失的容忍。对于任何事物都应该在充分的认识后才能发表评论。这样的评论才具有时代意义和尊重原创的精神。

“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容忍与自由》)这里将不容忍的根源讲出来了。“喜同而恶异”是人性中的普遍现象。所有的争吵也都是因为与己所持意见相左而产生的。然而中国自古就有“宰相肚里能撑船”,试想,人的肚子里怎么可能装下一条船呢?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了。但是的确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容忍的思考。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上层阶级是极不愿意听到正直的柬言的。所谓“忠言逆耳”,太多的大臣就是因为直言上书为自身乃至家族招致祸端。《赵氏孤儿》中的赵循就是不懂得向皇帝献媚、说好话,不懂得和那些小人勾搭成奸,使得被奸臣“恶异”,最后被诬陷,放恶犬咬死,满门抄斩。这是权臣奸臣的“不容忍”。而后来赵氏孤儿对杀父仇人的报复绝不能说是不容忍。这是原则问题,当了18年的义父又如何?一个人连道德都沦丧了,和他谈容忍又有什么意义?相比之下,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杀人案,却能够得到更多的谅解。他的道德被室友逼到了极限,毫无自尊可言。穷是他的错吗?那些人凭什么耀武扬威,对他人格侮辱呢?他们太过自由的行为将马加爵的容忍极限打破了。这里如果说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那就是马对于他们的言行太过容忍了。他的案例值得我们永远思考和反思。

一个王朝的兴衰与否,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帝王是否愿意察纳雅言。但是,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且不易,何况帝王乎?中国人一向注视面子工程,比如,晚辈不能忤逆长辈的意思。那九五至尊的皇帝就更加不可能那么容易的接纳不同的意见了。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便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唐太宗虽然有时对于魏征太过耿直的性子气得牙痒痒,但是对于魏征正确的且对国家有益的建议还是会欣然接受。唐太宗还是非常大度的,至少对于帝王来说。因此更可以看是容忍是自由的前提。如果唐太宗也听不得逆耳之忠言,那大臣的自由进谏之风遍不可能开启,那对于国家的治理一定不是一件好事。

容忍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容忍不等于纵容。容忍是建立在每个人不同的价值取向上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度。在这个度之内可以自由的驰骋。要学习容忍,首先可以从广泛阅读经典开始。学会容忍不同的思想,这才是真正的容忍,这样才可以活得真正的自由。

音教1031班周江平

篇2: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嫩叶钻出坚硬的土壤,阳光洒遍和谐万物; 小荷露出翠绿的尖角,微风轻曳平静湖面;

雪落地无痕,雨掷地有声,生命不息,精神伟大。世间万般情趣,——读《爱与自由》有感

似乎在不经意间诞生。没有压迫,没有束缚,就这样以他们的姿态自由祥和的适应着冬去春来,莺飞燕长。

儿童的生命就像这些看似渺小却伟大的生命,由胚胎在母体中发育成长,看似不经意的平淡生活,却因为生命的顽强而越发的妙趣横生。小宝宝的诞生,让期待变得更美丽;小宝宝的成长,也让亲人倍加仔细。在生养他们的同时,家长所面对的是育人这个更加艰难的话题。

我一直在深思教育的问题,教育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怎样才做到合适的位置,怎样才能用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更多的处在成长阶段的那些孩子让他们能更加茁壮。

在读到《爱与自由》一书后,深得感悟……

感知

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从幼儿到青年,生活中父母扮演的角色,学校里老师扮演的角色,社会成员的角色等,都对他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些重要的影响中,我们始终离不开爱的呵护,只有用真正的爱去关心他们的成长并让他们感觉到这份爱,才是在教育方面所推崇的“获得”…… 孙瑞雪在这本书中推崇的是一种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只有当用心去给予孩子爱时,才能让孩子在无形中自我感知地在这样的爱中成长。

她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当一个孩子吃饭时喜欢用她的手乱抓饭桌上的东西,甚至用手去抓自己吃的东西,弄的是一片狼藉。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一些父母喜欢把孩子脖子围的干净利索并且一口一口的喂饭吃,这样的目的我想大多数都是为了让孩子爱干净,其实不然,这样恰恰是父母在爱自己。因为怕脏所以替孩子围上围脖,因为怕麻烦所以不准孩子动手动脚。家长在无形中把爱转移了。

研究表明手是智慧的工具,当孩子在用手去抓东西时其实是在感悟他们对世间万物的感受:饭是软的,桌子是硬的,碗是滑的。这样的自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孩子在成长。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替代;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就会使他失去把握食物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

我们不懂得他们的感觉,但我们可以让他们感觉。所以父母该给的爱是真正的爱孩子而不是爱自己,如果长时间的打断孩子这种自我感觉的方式,世间长了,变大了,孩子的感觉最终被大人的束缚。这种可怕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孙瑞雪在这本书中阐释了蒙氏教育理念,怎么去理解孩子,怎么看待孩子的各种表现,怎么处理他们的表现,这么做,到底为什么?又有什么后果?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不该忽略的。蒙氏教育表明:孩子6岁前,其成长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信息环境,让孩子接收积极信号。在6岁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因为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自由到极致,他就变得自律与顺从。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认知的是真理,而不是畏惧强权,迷失真正的自我。

所以一定的爱地给予,一定得自由地给予,都是为着儿童的成长做出着重要的贡献。我们的方式方法关乎着儿童对认知世界的取向,关乎着孩子是否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多么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去感知。感知爱,感知能否,感知快乐与悲伤,感知所有需要他们慢慢去了解的东西,比之如色彩,形状。有的人把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比成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其实就是蒙特梭利说的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我们无需在孩子还很幼小的这样一个阶段中强行的去灌输外界的知识给孩子,比如唐诗三百首,比如珠算技巧。懂了这些并不代表这个孩子有多么的聪明,只能说父母下的苦功夫的确很多。这样其实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他们也并不知道这些东西内在的含义,唐诗三百首是很多的大人都无法理解的意境化的东西,怎样去让一个小孩理解?珠算技巧性的拨弄是否真的让孩子了解到了其中的内涵?其实这些都是灌输,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去感知,这是教育者应该关注的,学习是从一个不懂到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何为真正的懂得,是指是否领悟到个中的道理。假使只是简单的知道表象,那又有何意义,我们希望的是孩子在自我学习的这一过程中能用自己对事物的感知的概念去应对更多在实际中出现的情况。

我们感知风的存在,是它轻拂过我们的面颊,让我们倍感轻切; 我们感知光的存在,是它洒遍我们的生活,让身心都变得温暖; 我们感知爱的存在,是它占据我们的心房,让我们温暖着他人; 感知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学到的应该让孩子具备该能力的第一个感悟,是从孙瑞雪对待儿童的行为上得到的深切体会。无论孩子多大,在教育这个阶段就应该让他们去自我感知,过分的干预会让他们丧失起码的分析能力甚至是自立的能力。我们所做的是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感知,让他们理解,让他们独立,从旁的观察他们的感知过程并在他们遇到疑惑需要帮助时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

尊重

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不是引导者,而是协助者。在协助的过程中老师发挥更多的作用应该是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更好的带动他们的成长。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讲究尊重二字,友爱源于尊重,理解离不开尊重,尊重获得相应的回报与恩惠。我们尊重学生,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爱,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爱,才能更好的作为钟声,加深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孙园长讲过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小孩在回家后把家长买给她的一长溜娃娃排排坐的摆在床上,那小孩说:“不许说话,赶快睡觉!要不睡觉我就要管你们了。”她妈妈说这个小孩把娃娃当木偶在表现她的老师的所作所为,其他场合的情况就更糟。这其实是幼儿园的老师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为了自己轻松而让孩子规规矩矩。这样反倒严重的影响了孩子。成人好压制控制它人,却将这样的思想传递给孩子,孩子却成了成人的一面镜子,映射出他们的思想束缚。

我们尊重孩子,从他们的角度去认知世界,陪他们一起感悟环境,我们不可嘲笑这为幼稚,我们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一个儿童的成长就像孕育着的花骨朵,没有适当的生存环境,即便是快要开放也可能会一不小心夭折。我们尊重他们,也同时培养了他们去尊重他人。所以,我们给孩子尊重,是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给自由是给品质,不是条件”,只有我们爱孩子,尊重孩子,让他们自由的感知生活的智慧,从中摄取对世界的探索意识,开发意识,具备常人无法想象的创造力,而这样的原始创造力是多么的伟大!

《尊重你的选择》

我会尊重你的选择,既然放弃是你的意愿

我会让白鸽停留在你的肩头,为你唱着动听的歌 我会尊重你的选择,既然转头是你的决定

我会给你自由的清茶,让你品味我的大度 我会尊重你的选择,既然是注定的结局

我不会追问那难言的困惑,让你自由的走开

结合到自身,一个将阳光洒遍生命的职业——老师。是多么神圣而伟大,当我们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用开朗,豁达,阳光般的心态去做那森林深处的那声钟声时,我们其实也收获了幸福深处的感动。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当用爱去让他们自由成长时,我们收获到的是更多的意料之外,这是苛求所远远换不来的„„我们互相的尊重,才能更加和谐的让学生成长,才能让他们在体会自由中前行。语言

语言是推开心灵的把手,语言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语言是行动的指南针,语言是万物归于和谐的宝贝。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好的语言也是一种行为艺术。能将丑恶的伏地魔变成天使,他能将灭亡的世界变成天堂。语言是多么美妙的东西!

教育语言也是一门可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的行为艺术。它能带给孩子美妙的天堂也可以带给他们丑陋的地狱。

在中国的教育理念中,所有的家长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发展的非常好。中国的传统叫法称为“光宗耀祖”,能出人头地,能成名成家。所以在对待孩子时,首先在语言方面就在不断的破坏其原来设定的目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孙园长这样解释:因为从大人嘴巴出现大多数的语言是阻止孩子这样发展。比如,孩子一往高处爬,我们会说“摔下来了”,去抓杯子,会说:“烫着了”。所以从头到尾一个家长给孩子说的都是孩子每做一件事,最后的结果对孩子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这就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语言。

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反过来给孩子一种更好的,更准确的,更具有积极心态的语言。孙园长又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来作为帮助孩子成长的范例。

有一个孩子双目失明,长到6岁时,发生了一件他所不能理解的事。一天下午,他正在同另一个孩子玩耍,那孩子抛出球给他时喊到:“当心!球要击中你了!” 球击中了他,他极为迷惘不解地回去问妈妈:“他怎么在我之前知道我将要发生的事?”他妈妈温和的告诉他:“你是个瞎子。”她把孩子的一只小手握在手中,数着孩子的手指说:“人有五种感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这五种感觉中的每一种都把信息传到你的大脑中。”她把孩子表示视觉的手指弯起来,按在手心里说:“你和别的孩子不同,你没有视觉”她温和地对孩子说:“你站起来。”她拾起他的球。“现在,伸出你的手,你能用四个而不是五个手指抓住球。如果你由那里入门,并不断努力,你也能用四种感觉代替五种感觉抓住丰富而幸福的生活。这个孩子一生都没有忘记他母亲的话,他确实以”用四个手指代替五个手指"的信条,抓住了他完美的生活。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前者是在摧残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长久的在打断与恐惧的后果中挣扎,后者是善良的的抚摸,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不畏惧,用阳光般的心态去看待他生活中的美好。这样的语言何其神奇,何其让人惊叹!

老师也是一样,学会用适当的美妙的语言去与学生交流也是一门该学习的艺术,作为大学的老师往往会遇到叛逆的学生,因为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如果一味的去逆着他们与他们不知该如何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样就会不利于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去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更不用说带给学生如源泉慰藉般的工作。我们爱他们,也要懂该用什么样的语言与他们沟通。我们给他们自由,也要知道,我们也有纪律去要求一些。我们离不开的是语言带给我们表达思想的方式,我们离不开的是语言带给学生的我们如阳光般辐照的爱。

和谐成长,让爱与自由同行,让学生在感知,尊重,与语言的艺术中学着去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只有端正爱的态度,给学生成长的空间与自由,我们相信,这样的心态能带给学生阳光般的心态与人生。

感知是学生的自由与能力,让它们在阳光下变成品德; 尊重是学生的态度与思想,让它们在交流中变成灵魂; 语言是老师的行为与方式,让它们在交流中变成桥梁; 《爱与自由》有很多让我感动的片点,总结以上,是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有更大的发挥。也是希望把教育作为一门神圣的职业,陪伴我走过我的年华。一种坚持是一种伟大,一种向往是一种梦想。怀着梦想去推己及人,怀着梦想去寻找灯塔。我一直相信,我会为自己也为我的学生开启一条幸福之路。

我们一直都在关心这样的问题:爱是什么?我们用嘴巴讲着我们的爱,讲着我们是多么的爱孩子,爱亲人,其实我们却在实际的生活中,用言语将那份停留在心间似乎是爱的东西变得面目全非。所以爱对孩子来说到底是什么呢?

“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无论是否是亲人,朋友,用心中的博爱去爱他人,也会在漫长无尽的追求长河中找到属于我们的那一泓清泉。也会在绵延山河,万古翠绿里找到那归寂心田,荡漾苍穹的一揽枝条。

给孩子那无私般真正的爱,让孩子在他们美丽的蓝图中勾画出那至善的自由!

篇3: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如此之类仰慕的话、赞美的词已经有太多, 太多, 定会将我的声音淹没。没关系, 我依然乐意拾人牙慧, 重复的说, 唯愿对那个时代, 报以独属于我的一份关注, 还有心意。

独立之人格, 与先秦贤人孟子“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武不能屈”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份不为世事转移的执着信念, 一份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脱俗, 一份冷眼旁观的质疑和清醒, 是为士之品格。这种理念、人格、气度得到历史的认可, 成为历史的栋梁, 也守护着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然而, 在这正统的价值观念下, 在这历史栋梁的荫蔽下, 是否也生长着一些草本、灌木、枝枝蔓蔓呢?我想,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既如此, 那我们是放任其自由蔓延, 还是一并剪除?

历史与文化是多元化、多视角的。无可否认, 生命对于美好的事物有其本身的坚持, 然则更多时候, 社会价值体系却是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因此, 生命、爱情、自由的取舍成为一个常谈常新的恒久话题。有视信仰重于生命之人, 自然就有惜命之徒。正因这个世上为自由、为信念、为追求祭奠出生命亦无悔的人们总是少数, 所以才更为难得可贵。大江东去浪淘尽, 淘不尽的是“贰臣”。很多时候, 人渴望活着, 还渴望活得好, 于是搭上历史的顺风车, 便胜过一路荆棘的走过。不然, “过江之鲫”“随波逐流”这些精妙的汉语词语何来出处呢?

在社会、历史、文化大变革来临之际, 保全自己是人之本能, 其次是选择如何生活。如此, 知识分子在生存方式的选择上就出现了分歧:如王观堂先生, 思想为前朝思想所化者, 必死国;如陈寅恪先生者, 感时伤世, 冷眼旁观, 非暴力不合作;再如陆侃如、冯沅君、高亨、翁文灏等学者, 则为积极进取者。历史真的很有趣, 数百年一个轮回, 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又要面临一次文化抉择。观陈寅恪先生一生, 都颇具魏晋林下之风, 尤其晚年, 在为当世所容和坚守学人操守之间艰难跋涉。无奈, 可叹, 修竹终不敌风刀霜剑严相逼, 为乱世所折, 然其著述与人格, 则成百年绝响, 与日月同光。

在陈先生人格光辉的映衬下, 陆侃如、高亨等学者政治心态、文化人格不免沾染了太多尘埃, 若明珠蒙尘、暗淡无光。他们缺的, 正是可独立于世界、独立于寰宇、独立于人类文明之自由之思想, 因此, 必然会依附于社会主流思潮, 就像紧紧抓住可以看到的那个思想的浮木, 方才不至于在急流中迷失和消亡。也或许, 他们未尝没有坚守独立自由人格思想的初衷, 只是, 他们是在精神守护和物质社会追逐的拉锯战中输掉的一方。

先秦时, 诸子以其个人魅力在中国五千年的学术文化史上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当世亦不免怀才不遇, 流离颠沛;魏晋时期, 知识分子以个性鲜明的群体形象登上中国文化思想史的舞台, 自此可说是饱经风霜, 翻开《晋书》, 嵇康、吕安、张华、潘岳、陆机陆云兄弟、石崇、范晔、谢灵运……这个时代的文化史想来应是鲜血在浇灌吧。真是可悲又可叹, 知识分子本身从来都未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 他可以为一个时代带来文化繁荣, 注入精神活力, 却必须依附于某一个阶级而存在。往往是在乱世, 学术因其生存空间和政治意义的膨胀而焕发生机, 一旦权力的天平倾斜, 百花争艳被修剪成一枝独秀的时代模式势必启动。于此尴尬困境, 独立、自由实属不易。陈寅恪先生坚守独立自由之人格思想, 足见先生思想信念之坚毅, 但也离不开他个人的学界声望和学术权威。然狂风暴雨之中, 大树岿然而立, 小树难免风雨飘摇, 力不从心。

独立自由是人格, 随波逐流是人性。强权之下, 人格被摧折, 人性被扭曲, 文坛万马齐喑, 文人战战兢兢。有人把知识分子比作女子, 身似无根之浮萍、随风之蒲柳, 虽是轻薄, 但有一点不错, 便是作为弱者的知识分子也需要历史和时代的呵护。一个健康、健全的社会, 应是自由的、民主的、包容的。还文人一个美丽的梦, 还他应有的自由、自尊、自信, 乃至自负和清高, 是否也是人文关怀的一个命题, 是中国梦的一种美丽。

逆风如解意, 容易莫摧残。每个个体都有他独具特质的心路历程, 对于高亨、陆侃如这样一流的学者, 世人在批判、嘲讽、惋惜的同时, 是否还需给予一份理解和同情?

附诗:

《偶观〈十三妹〉新剧戏作》

涂脂抹粉厚几许, 欲改衰翁成姹女;

满堂观众笑且怜, 黄花一枝秋带雨。

红柳村中怪事多, 闲人燕北费描摹;

周三狡计原因尔, 邓九甘心可奈何。

《贫女》

绮罗高价等珠玑, 白叠虽廉限敢违。

幸有阿婆花布破, 挑灯裁作入时衣。

《高唱》

高唱军歌曲调新, 惊回残梦太平人。

如何鹤发开元叟, 也上巢车望战尘。

参考文献

篇4:容忍与自由

一切好听的主义,都有危险

【解析】胡适晚年回顾说,所有的主义和学理都是该研究的,但我们应把它们当一种假设的观念来研究,而不应把它们当成绝对的真理或终极的教条,或是把它们当成宗教信条一样来奉行、来膜拜。这样才能培植自身创造性的智慧,训练我们对解决当前团体和社会里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从含有迷信的抽象名词或学理中解放出来。

我曾说过:现在舆论界的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要知道舆论家第一天职就是要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一切学理,一切“主义”,都只是这种考察的工具。

我这种议论,有许多人一定不愿意听。但是前几天北京《公言报》、《新民报》和日本文的《新支那报》,都极力恭维安福部首领王揖唐主张民生主义的演说。有许多人自然嘲笑这种假充时髦的行为。我看了这种消息的感想是:“安福部也来高谈民生主义了,这不是给我们这班新舆论家作一种教训吗?”什么样的教训呢?这个可分三层说:

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器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用处的。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高谈某某主义,好比医生单记得许多汤头歌诀,不去研究病人的症候,如何能有用呢?

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危险的。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欧洲政客利用国家主义的流毒,人所共知。现在中国政客又要利用它来欺人了。罗兰夫人说,“自由!多少罪恶都是借你的名做出的!”一切好听的主义,都有这种危险。

凡“主义”都是应时势而起的。主义初起时,大都是一种救时的具体主张。后来这种主张传播出去,传播的人要图简便,便用一两个字来代表这种具体的主张,所以叫它做“某某主义”。主张成了主义,主义的弱点和危险就在这里。因为世间没有一个抽象名词能把某人某派的具体主张都包括在里面。比如“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和王揖唐的社会主义不同;你的社会主义和我的不同:决不是这一个名词所能包括。你谈你的,我谈我的,王揖唐又谈他的社会主义,同用一个名词,中间也许隔开七八个世纪,隔开两三万里路,然而你和我和王揖唐都可自称社会主义。

为什么谈主义的人那么多

这都由于一个懒字

我因为深觉高谈主义的危险,所以我奉劝现在新舆论界的同志:“请你们多提出一些问题,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更进一步说:“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从解散安福部问题到加入国际联盟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的紧急问题?

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去高谈无政府主义!—我们还要得意扬扬地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老实说罢,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

为什么谈主义的人那么多?为什么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呢?这都由于一个懒字。懒的定义是避难就易。研究问题是极困难的事,高谈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比如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研究南北和议如何解决,这都是要费工夫、挖心血、收集材料、征求意见、考察情形,还要冒险吃苦,方才可以得一种解决的意见。又没有成例可援,又没有黄梨洲、柏拉图的话可引,又没有《大英百科全书》可查,全凭研究考察的工夫,这岂不是难事吗?高谈“无政府主义”便不同了。买一两本实社《自由录》,看一两本西文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再翻一翻《大英百科全书》,便可以高谈无忌了!

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具体的问题下手的。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的种种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第一步工夫。然后根据于一生的经验学问,提出种种解决的方法,这是思想的第二步工夫。然后用一生的经验学问,加上想象的能力,推想每一种假定的解决法该有什么样的效果,推想这种效果是否真能解决眼前这个困难问题。推想的结果,拣定一种假定的解决,认为我的主张。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是有价值的主张,都是先经过这三步工夫来的。不如此,算不得舆论家,只可算是钞书手。

我希望中国的舆论家把“主义”摆在脑后做参考,不要挂在嘴上做招牌,不要教一知半解的人拾了这些半生不熟的主义去做口头禅。“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了。

新思潮的意义

研究问题 输入学理 整理国故 再造文明

【解析】胡适认为,“评判的态度”乃是“新思潮”的根本意义与共同精神,要求“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打破既定的观念。他主张针对具体的问题,以积累渐进的方式推动中国文化的解放和改造。他对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的构想,自成理路。不过,“新思潮”的流播,虽需要社会条件的配合,但往往也会受其制约;而且,正如余英时教授的提醒,当时的思想世界,是由多重而又变动无常的“心灵社群”(Community of Mind)构成的;因此,胡适的论说,也只是一家之言,并非普遍真理。然而,对于那些既存的制度风俗、圣贤教训或是公认的行为与信仰,胡适希望人们都要出于“评判的态度”,他的提示,值得吟咏回味。

近来报纸上有过几篇解释“新思潮”的文章。我觉得或太琐碎,或太笼统,不能算作新思潮运动的真确解释。据我的观察,新思潮的根本意义是种新态度。此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仔细说来,它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

(1)对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2)对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日还是不错吗?”(3)对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难道没有别样做法比这个更好、更有理、更有益吗?”

尼采说现今时代是一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时代。“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从前的人说妇女的脚越小越美。现在我们不但不认小脚是“美”,简直说这是“惨无人道”了。十年前,人家和店家都用鸦片烟敬客。现在鸦片烟变成犯禁品了。二十年前,康有为是洪水猛兽一般的维新党。现在康有为变成老古董了。康有为并不曾变换,估价的人变了,故他的价值也跟着变了。这叫做“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我以为现在所谓“新思潮”,无论怎样不一致,根本上都得有这公共的一点—评判的态度。

篇5:容忍与自由

我们谈到英国文学大师阿克顿(Lord Acton)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写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tolerance)比自由更重要。”

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我十七岁的时候(一九○八)曾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我说:

《王制》有之:“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吾独怪夫数千年来之排 治权者,之以济世明道自期者,乃懵然不之注意,惑世诬民之学说得以大行,遂举我 神州民族投诸极黑暗之世界!

这是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我在那时候已是一个无鬼论者、无神论者,所以发出那种摧除迷信的狂论,要实行《王制》(《礼记》的一篇)的“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一条经典!

我在那时候当然没有梦想到说这话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一九二三)会很热心的给《西游记》作两万字的考证!我在那时候当然更没有想到那个小孩子在二、三十年后还时时留心搜求可以考证《封神榜》的作者的材料!我在那时候也完全没有想想《王制》那句话的历史意义。那一段《王制》的全文是这样的: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话的“诛”正是中国专制政体之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所以拥护那“四诛”之中的第四诛:“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我当时完全没有梦到第四诛的“假于鬼神„„以疑众”和第一诛的“执左道以乱政”的两条罪名都可以用来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里用了公输般作“奇技异器”的例子;更没有注意到孔颖达“正义”里举了“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例子来解释“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故第二诛可以用来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也可以用来“杀”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故第三诛可以用来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们。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只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都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但我的无神论与共产党的无神论有一点根本的不同。我能够容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也能够容忍一切诚心信仰宗教的人。共产党自己主张无神论,就要消灭一切有神的信仰,要禁绝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这就是我五十年前幼稚而又狂妄的不容忍的态度了。

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是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也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度量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

所以我自己总觉得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诚心的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的容忍并且敬重—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重要意义。若社会没有这点容忍的气度,我决不能享受四十多年大胆怀疑的自由,公开主张无神论的自由。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个宗教团体总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端,邪教。一个政治团体总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必定是错的,必定是敌人。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试看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约翰·高尔文(John Calvin)等人起来革新宗教,本来是因为他们不满意于罗马旧教的种种不容忍,种种不自由。但是新教在中欧、北欧胜利之后,新教的领袖们又都渐渐走上了不容忍的路上去,也不容许别人起来批评他们的新教条了。高尔文在日内瓦掌握了宗教大权,居然会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塞维图斯(Servetus)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把他用铁链锁在木桩上,堆起柴来,慢慢的活烧死。这是一五五三年十月二十三日的事。

这个殉道者塞维图斯的惨史,最值得人们的追念和反省。宗教革新运动原来的目标是要争取“基督教的人的自由”和“良心的自由”。何以高尔文和他的信徒们居然会把一位独立思想的新教徒用慢慢的火烧死呢?何以高尔文的门徒(后来继任高尔文为日内瓦的宗教独裁者)柏时(de Beze)竟会宣言“良心的自由是魔鬼的教条”呢?

基本的原因还是那一点深信我自己是“不会错的”的心理。像高尔文那样虔诚的宗教改革家,他自己深信他的良心确是代表上帝的命令,他的口和他的笔确是代表上帝的意志,那末他的意见还会错吗?他还有错误的可能吗?在塞维图斯被烧死之后,高尔文曾受到不少人的批评。一五五四年,高尔文发表一篇文字为他自己辩护,他毫不迟疑的说:“严厉惩治邪说者的权威是无可疑的,因为这就是上帝自己说话。„„这工作是为上帝的光荣战斗。”上帝自己说话,还会错吗?为上帝的光荣作战,还会错吗?这一点“我不会错”的心理,就是一切不容忍的根苗。深信我自己的信念没有错误的可能(infallible),我的意见就是“正义”,反对我的人当然都是“邪说”了。我的意见代表上帝的意旨,反对我的人的意见当然都是“魔鬼的教条”了。

这是宗教自由史给我们的教训: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在政治思想上,在社会问题的讨论上,我们同样的感觉到不容忍是常见的,而容忍总是很稀有的。我试举一个死了的老朋友的故事作例子。四十多年前,我们在《新青年》杂志上

开始提倡白话文学的运动,我曾从美国寄信给陈独秀,我说: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各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独秀在《新青年》上答我道: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于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我当时看了就觉得这是很武断的态度。现在在四十多年之后,我还忘不了独秀这一句话,我还觉得这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是最容易引起别人的恶感,是最容易引起反对的。

篇6:幼儿园教师读《爱与自由》有感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泰戈尔

《爱与自由》的作者孙瑞雪老师很欣赏的一段诗,同时也她也将诗句中的“爱”和“自由”作为她这本幼儿教育演讲录的书名。作为一名即将走入幼教领域的工作者,我非常庆幸在这时读了这本书,它让我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告诉我不仅仅要爱孩子,更要学会如何爱孩子。

书中有太多太多让我感动的语句,也有很多让我受益匪浅的道理,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职责是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和自信,让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远远重要于知识的传授。在《爱与自由》这本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叫真正的“爱”!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发展都会比较出彩,比如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小、独立性强、思想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快乐无比!许多家长会有错觉:父母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她(他),但在作者看来是,父母越爱孩子,孩子也就越不过分依恋父母。因为很多经验告诉孩子,父母只是短暂离开,那种持久的爱的行为使孩子自己知道父母不管在哪里,爱是稳定不变的!

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态度不能起伏太频繁——爱他们的时候会表现出特别爱,情绪低落时候又会对孩子冷漠态度,这样在孩子心理上会造成一定的压力,他们会怀疑父母是否是一直关爱自己的,这样会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对他的成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几点感受

第一个触动我内心的是“儿童的优秀品质如何形成”这一章。有一段话是:“蒙特梭利描述过一幅图,图中央是个红色圆心,表示完善中心。环绕着这个圆心的是一个蓝色区,代表那些品格完好、比较坚强、平衡、有魅力、正常的人。白色的区域(蓝环之外的大部分区域)表示各种不同程度的尚未达到正常的大多数人,边缘一层是区域较小的深红色圆环,表示正常范围之外的那一类人,比如说精神病患者,违法者。”“把一种感觉抽引出来并概念化,和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是两件事”。这好比我们教孩子认知理解某个事物,孩子记住了,并非当时就能表达出来。举个例子,孩子认识西瓜,也认识绿色,但孩子在涂色时不一定把西瓜涂成绿色。这还需要一段时间,孩子还没有成为生活的观察者。原来

自己就是那没有发展好的白色区域中的人!自己经常感到苦恼、分心、沮丧,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自我挣扎,让琐碎把我束缚在了小事上,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更谈不上完善自我追求理想了。蓝圈里的人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完善自我上,而白圈里的人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自我挣扎上。所以,从今天起,我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坚强、平衡、有魅力、正常的人。

第二点感触是“心智”,不是我们所说的“智力”,但比“智力”更重要。(以下参考《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这一章)孩子会写很多字,认识很多事物,掌握了很多知识,并不代表孩子有很高的心智。如果他看上去不自信、不坚强、不果断、不会洞察、不会深入思考,他不能综合地将所学的东西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加以应用,一开口就是知识,但他的知识同生活无关,(这使我想起绿色基地的包建春)那么他的心智是很弱的。这里所说的是针对正常儿童,孤独症儿童除外。但对于我们的特殊儿童,我们也必须一条原则来教孩子,即“学以致用。”

第三点,智力最初源自于感觉,而词语命名了感觉,智力从感觉发展为概念。在适当的时候,把词语给孩子,孩子才真正掌握这个概念。这里说到“语词表达的学习和正确概念的建立”,我想到了我们的认知表达训练,很多老师都会这样教孩子:拿一个喝水用的→指向杯子→杯子能干什么→喝水(孩子表达)……,拿一个睡觉用的→床(卡片)→在哪里睡觉→床上睡觉(孩子回答)→用床干什么→睡觉……。当你在生活中让孩子给你表达物品名称时,孩子会指杯子说“喝水”,指着床说“睡觉”,指着钥匙说“开门”……,孩子已经把物品的名称和其功能用途的概念混淆了。所以在做此类训练时,一定要给孩子建立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切勿胡子眉毛一把抓,让孩子机械的记住了一大推问题答案,而不能真正的使用这个概念。蒙特梭利说:在孩子操作某种教具或进行某种感觉训练到概念的过程中,要把刺激物隔离开。也就是说我们教孩子认识什么就只用单独的隔离出来的内容教。如教数字,1就是1,而不是铅笔,2就是2,而不是鸭子,有时可能导致孩子分辨不清大脑混乱。尤其在教颜色时,最好用色卡,而不是红色的积木、凳子、衣服,这会使孩子不理解你到底教的是什么。

由于时间关系,我对《爱与自由》的认识和感悟还不够深,这次就与大家分享到这里,以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教学知识和理论,来填充自己的大脑,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完善自我人格。

孙瑞雪老师是一位蒙特梭利教育(蒙氏教育)的倡导者,所以书中处处都体现了蒙氏教育理念。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会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我们会不经意见扮演了“上帝”,孩子的“上帝”。其实看似弱小的幼儿,他们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们增加什么新内容,只需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蒙特梭利说过:“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如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都应该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在实际的生活和活动过程中让他们的“精神胚胎”(敏感期)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他们一定会成为人才的。的确,零到6岁甚至到12岁,儿童都处在很弱小的状态,必须有成人来帮助他成长,但并不是成人自以为是的“灌输”,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儿童自己会吸收。儿童内在有一个自然、有序的发展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书中还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让我们成人会“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在整本书中没有看到具体的教法和技巧,更多的是用饱含激情的话语让我们体会到蒙氏教育的核心——对孩子的爱和尊重。

书中提到在《早期教育与天才》的书中提到一个观念: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这里提到的兴趣是孩子天生就有的,而且孩子的个别差异决定了他们每个人会对不同的事物感兴趣,但是我们现在的一些教育却与之相违背:画画全班都画,数数字集体来数......人们有很多东西必须是共有的,比如知识、道德,这是有理由的。但共同的东西不能共同的时间来教,即使孩子开始能用,那也是小学以后的事了。幼儿园(3-6岁)的儿童还不能很快的将感觉点转向成人招引过去的注意点,这个能力是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的,我们的《幼儿园教育实施纲要(试行)》上也提出要保护孩子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每个幼儿生来就是独特的,有个性的人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是独一无二的,思维状态也是很独特的,如果每一个儿童能带着自己独特的思维看待周围的世界将来也一定会是富有创造性的人才,这样我们的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发展每个人自身的潜力。

现在的社会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幼儿、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这样的“三独”现状也带来了许多转变,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传统儿童观也要向心生代儿

童观转变,现在的儿童交友面广,接受新事物的的能力方面都比较强,所以我们这一代的老师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不要过多抑制他们的欲望而是要发展它们。这需要我们老师平时的观察,在细节上鼓励孩子发展他们的兴趣。

《爱与自由》整本书直观、感性的体现着蒙特梭利教育观和理念,但不是人人都赞同这样一种教育观念,不过在《爱与自由》这本书中让我了解到了为么现在社会上会存在一些奇怪的现象,我仿佛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根源。许多人的行为都是在年幼的时候形成的,然后逐渐影响到整个成长过程。零到六岁的儿童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吸收性是成人无法想象的,他们在这几年里学到的东西可能是将来一生都没办法赶上的,而我们成人能做的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在了解这个规律后,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成长,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好书总是要不停地、反复地研读,这本书我肯定会再次翻开,或许在我工作实践后会有另一番新的体悟!

蓓苗幼儿园中(3)班

篇7:《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在火车站候车时买了这本胡适的书;白底封面,藏蓝色的大字标题,像一本很厚重的学术理论书籍。在短暂的乘车过程中我安静的看完了一大半。本书收录了胡适的名篇散文杂谈,如:“差不多先生传”、“信心与反省”、“治学方法三讲”、“我的儿子”等等。当然,开篇便是标题的这篇杂谈。史学大师布尔先生的话让胡适记忆深刻:“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的论述角度是: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他的容忍,若社会没有容忍他的气度,他决不能享受四十多年大胆怀疑的自由。从生活、社会、政治到宗教,“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

胡适这样阐述,再合适不过了。他一生都在宣扬西方“绝对自由”的精神。在那个年代,他是精神领袖,他倡导了“白话文”闻名于世,但我却是支持李大钊和陈独秀的。胡适生长在吃喝不愁的家庭,国内战乱时期他在国外吃喝嫖赌,当四万万同胞在水深火热之中,一个才华横溢的领袖在国外华丽的party上,一边吃着流油的红烧肉,一边对着在吃树皮的众人说:“你们太落后了,你们的政府不行,学学美国的政策呀,政治家们都不敢来美国看看吗,你们怕看见自由!”而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人一边撸着袖子含辛茹苦的耕耘,一边憋着口老血恨的牙痒痒,骂这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会大放厥词;我实在无法敬爱他。于胡适而言,至少在1954年之前,确是需要感激这个社会对他的容忍,才能有他自由的追求自由。所以他所说的容忍,更多是他人的容忍,和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

什么才是自由?或者怎样才能自由?有人认为经济自由也就是时间自由了;有人觉得有所畏惧,恪守道德纪律才能有自由。因为没有绝对的自由,所以自由永远是一束心底的光,引我们去追求。孔子说:“随心所欲不逾矩”如果你绝对自由了,势必会影响其他人的自由,我认为:无克制,无自由。在追求那束光的同时,请克制自己的疯狂,请勿损害他人利益,让自由在你的心底徜徉。不知不觉,我也学着胡适的思想,宣扬的论点是去要求他人以获得自己的自由了。

篇8: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把核心处的自由还给学生》 (《人民教育》2012年第2期 ) 一文, 作者主要借一节物理课纪实, 多方位地思考在新课堂中, 老师的角色, 老师的智慧, 老师所要做的事。我反复揣摩文章内容, 反思教学现实, 引发思考。

一、前置任务, 考虑到学生的需要, 让学生有备而来。

前置性任务的设计准则是:低入、多做、深思、高出。其中“低入”包含“根本 、简单、开放”之意 , 只有抓到了根本处 , 才可能做得简单。“多做”, 即人人有事做, 人人有所得, 学优生能做, 学困生也能做。“深思”, 指促进学生在课前与课中深入思考;“高出”, 即追求感悟, 就本质来说, 学习不是把一个东西由某人传递给某人, 而是学习者自己感悟的过程。经过专家的实践和分析, 我发现了我们在布置预习内容时, 有很多做得不够细致, 考虑得不够全面, 更多研究知识, 而往往忽视学生的需要。纵观各处课改成功的实例, 无一例外地都在研究学生, 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品质、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我们布置预习内容时, 除了研究课标、研究知识外, 更要多研究学生。以导学稿为例, 如果都偏重于基础, 那么, 预习与展示对很多学优生来说意义不大, 没有挑战性, 没有足够的思考, 也就无所谓提高。可如果过难, 则对学困生来说, 抬抬脚伸伸胳膊够不着, 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可见, 前置预习, 老师要考虑班级所有学生的需要, 多研究“低入、多做、深思、高出”, 分出层次, 让每个学生在前置预习时都有所学, 学出兴趣, 也能学出成果。学生预习时要记下自己的学习感悟, 或收获, 或疑问, 或困惑, 这样, 在课堂展示时, 学生便做到了有目的而来, 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小组合 作 , 充分调动 学生积极 性 , 让精彩展 示成为常态。

班级人数多, 为满足所有学生想表现、被关注、受肯定的心理, 便自然产生了先组内交流, 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展示的组织形式。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应用“捆绑式”的小组评价机制, 可以随时得到同组同学的督促帮助和激励。对此, 我想起了白杨老师的历史课, 每次展示时, 学生都会群策群力、各显其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课, 有一组同学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饰演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同学, 那种认真, 那种对人物和内容的领会体现, 吸引了在场的所有师生, 由此可以想象到, 他们小组在课前的准备上, 一定是集中了所有人的智慧。由于小组展示, 小组评价, 学生的参与度和兴奋度远远高于平时上课。我不能肯定学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 但是, 学生有了兴趣, 学得开心, 学得积极, 学得有动力。一次, 我利用阳光体育后的上课前, 本打算个别抽查古诗默写, 可看见学生没精打采懒洋洋的样子, 我突然灵机一动, 让在屋里的学生到黑板默写古诗, 以组为单位可以累积加分。一言既出, 整个教室顿时沸腾了, 在短短的几分钟, 前后黑板和侧黑板都写满了古诗, 甚至在两首诗之间较大的缝隙也挤挤巴巴地写满了。学生抢地盘、书写、纠错, 其场景之热烈、学生之认真, 给了我极大的震撼。特别令我感动的是, 一位女生 的父亲来 给她送东 西 , 她说 :“爸爸 , 你先等一 会 , 我写完最后两句诗, 好给我们组加分。”当时, 她的父亲愣了一下, 然后看着我笑了。静心一想,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兴奋?是什么激励他们如此积极? 是重视小组荣誉,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提高小组成绩, 从而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肯定。从这件事来看, 学生不是不在乎小组考核成绩的, 只要我们有办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他们就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意外带来惊喜。

三、教师介入, 掌握最佳时机, 适时介入。

主要介入方式: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给予学生必要的赞赏、支持及即时的引导、提示。集体如:小组汇报有分歧时, 教师可以把皮球踢给学生,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学生表达不够科学、道理不够明朗时, 适时追问, 有利于成绩中等或者偏下学生的普理解, 让他们站在同一个平台;思维阻滞时或在突破重点上介入, 尽可能遵循“不判断”、“不说教”的原则, 由此, 我想到了局工作要点中的教师点拨。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老师的点拨。适宜的设问、反问、追问是点拨, 明了的肯定、否认、期待是点拨, 准确的示范、智慧的引导、精当的总结也是点拨……教师适时、适度、适量的点拨是执教能力、学识水平、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 课堂上教师恰当介入, 是抛砖引玉, 做好主持人的必要条件。

上一篇:脑筋急转弯什么人跑的最快下一篇:四年级写我学会了游泳的作文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