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机智的故事

2024-07-26

古人机智的故事(通用17篇)

篇1:古人机智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剧团在某地演出。剧中的主要人物,只有看守监狱的牢头和犯人。剧情是看守监狱的牢头交给犯人一封信,让他朗读信的内容。以往的表演过程中,犯人念的这封信都是全文写在纸上的,而这次扮演看守的演员有意要和扮演犯人的演员开个玩笑,用一张白纸替换了原来那封写满字的信。扮演犯人的演员拿到那封信以后顿时傻了眼,因为他记不起信的内容了。这可怎么办啊?他心里一直嘀咕着,他瞧了一会儿,灵机一动,对扮演看守的演员说:“这里的光线太暗了,麻烦你代我读吧!”于是,这个艰巨的任务又落到了扮演看守的演员身上。扮演看守的演员接过那封信后,急得直冒汗,因为他也背不出信的原文,更何况他不能再把信退给扮演犯人的演员了。正在这危难之际,他急中生智,运用智慧摆脱了窘境。

他仔细端详着那张白纸忙说:“是呀,是呀,光线的确太暗了,我必须去拿眼镜。”不一会,看守戴着眼镜上台了,并大声流利地为犯人读起了那封信。不过这次他拿的可不是那张片字没有的白纸,而是那封事先写满字的信。

随机应变,是摆脱困境的良方,但随机应变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它要求人们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做到临危不乱,才能随机应变,想出摆脱困境的方法。

篇2:古人机智的故事

徐敬业小时候就很机智勇敢。有一次,他骑马去深山打猎,行至密林深处,忽然遇到了山火。徐敬业还没来得及调过马头,熊熊烈火、滚滚浓烟已经包围了他。眼看大祸临头,性命难保。

但是,徐敬业没有惊慌失措。他先跳下马来,找出佩刀,砍去近身的小树和灌木,接着,猛地用刀划破马肚子。不一会儿,黄骡马痉挛着死去了。徐敬业强忍内心的痛苦,又用刀尖挑出马的内脏,最后,也顾不得血污的腥臭,一头钻进马肚子藏了起来。

这场林火直烧了三天才熄灭。徐敬业的父母都以为儿子已在火中丧生,悲痛欲绝,含着眼泪吩咐家将们去林中寻找敬业的“尸体”。

家将们找啊找啊,终于发现了徐敬业的那匹死马。领头的家将连忙下令:“小公子的尸体肯定就在附近,快去周围仔细寻找!”

篇3:古人机智的故事

路标———诽谤木———华表

今天, 当你走在大街上, 抬头就能看见指示方向的路标。路标的前身就是中国早期的举报箱。要是从头说起的话, 那就要回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了。

在远古的尧舜时代, 人们为了解决交通出行问题, 往往在十字路口立根木头柱子, 刻上记号, 这样, 从外地来的人就能辨明方向, 不至于迷路。慢慢地, 这种早期的路标发展出了新的功能。

这些柱子都立在咽喉要道上, 人流量大, 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 于是, 如果有人想对当权者提意见, 或者有什么不满、抱怨, 乃至想爆料, 举报不法官吏, 就会把问题刻在柱子上, 公之于众。消息一传开, 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情就会得到解决了。这种办法跟现在的互联网“爆料”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靠信息的快速传播制造爆炸性新闻, 引起当权者的注意。于是, 路标兼举报箱 (木) 就这样出现了, 古代称为“诽谤木”。这里的诽谤不是造谣中伤、诬告陷害的意思, 而是提批评意见、揭发检举的意思。

这种诽谤木一直到晋代的时候还有, 不过当时叫“表木”了。我们现在常见的装饰性建筑———华表, 就是源自这种表木。所谓的表木, 首先是路标, 然后在柱子上面增加一块横板, 跟我们现在路标的样子很相似。这块横板的作用是记事, 当然也可以供大家爆料用, 想举报某某官员的话, 半夜没人时候搭把梯子, 把内幕刻到表木上端的横板上。

举报箱的专设与演变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 梁武帝萧衍为了方便民众举报贪官污吏, 畅通言路, 推出了一项措施, 就是在诽谤木的旁边装一个木匣, 叫作“谤木函”, 老百姓的举报信、意见书都可以投进去, 由工作人员收集整理后呈交。从此, 举报箱跟路标就开始分离了。

其实, 举报箱并不是梁武帝的首创,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当时, 魏国主政大臣李悝为了方便大家举报, 设计了一种举报箱, 叫作“蔽竹”。这种东西可能是一节竹子, 也可能是竹筒状的陶器, 上端有个小口, 举报信 (当时的书写工具还是竹简) 从这个小口投进去。为了保护举报人, 避免打击报复, 这种举报箱都是放在比较偏僻的小巷里。

到了汉代, 颍川太守赵广汉在治理地方的过程中, 发现豪强恶霸欺压百姓、横行乡里, 可是老百姓畏惧他们的势力, 敢怒不敢言。他为此非常烦恼, 怎么能让大家积极踊跃地检举揭发豪强地主们的不法行为, 打击这些地方恶霸呢?这一日, 赵太守正在为此事烦恼, 目光忽然被家里的储钱罐吸引住了。

这种储钱罐当时叫“薺? (xiàng tǒng) ”, 跟李悝发明的“蔽竹”差不多, 有陶的, 也有竹子做的。竹子做的形状估计就跟“蔽竹”一样, 是个竹筒, 上面开个小口, 把铜钱投进去, 许进不许出;如果是陶的, 也可能是我们见过的储钱罐的形状, 就是腹大口小。赵太守眼前一亮, 当时就有了主意。他吩咐手下的工作人员收集一批这样的储钱罐, 悬挂在城门口或者交通要道、闹市街头, 同时张贴告示, 让大家积极举报豪强地主的劣迹, 并承诺对举报人的身份严格保密。这一招果然奏效, 很快就收集了大量有力的线索, 赵太守顺藤摸瓜, 对这些不法之徒进行了严厉打击。

武则天:给予举报人“特殊待遇”

从战国的李悝到汉代的赵广汉再到南北朝梁武帝, 举报箱经历了从陶到竹再到木头的材质演变, 从偏僻角落走上通衢大道、城门闹市, 成为人们举报不法行为的重要途径。

古代举报箱发展到巅峰, 结构最复杂、最精致, 材质也最贵重的, 是武则天的“铜匦 (guǐ) ”。“铜匦”是一个方形的铜匣, 四面都有门, 门的颜色不一样, 名字和功能也不一样。

东面的门叫“延恩”, 是青色的, 青色象征着皇恩浩荡, 推行仁政, 臣民如果想歌功颂德或者请求皇帝给自己加官进爵, 就把信件投进这个门;南面的门叫“招谏”, 是红色的, 红色代表忠诚正直, 臣民要是想批评国家政策, 向皇帝进谏, 就投进这个门;西面的门叫“申冤”, 是白色的, 白色象征公正廉洁, 想申冤、举报贪官污吏之类的, 自然是从此门入了;北面的门叫“通玄”, 是黑色的, 黑色是智慧的象征, 如果你夜观天象, 发现星辰异变或者遇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 察觉到不好的兆头以及关乎国防建设、军事行动的机密事项, 就可以把文书投进这个门里。

由此可见, 武则天设计的这个举报箱是煞费苦心, 外形精致, 色彩缤纷, 工艺复杂, 功能丰富, 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如果能够保存下来, 一定是价值不菲的文物。这个高档举报箱就放在宫殿上或者宫门外, 接收臣民上书。为了管理这个举报箱, 武则天还专门组建了一个机构, 叫作“匦使院”。举报箱能有这样的待遇, 算是极品了。

武则天时期对举报人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是非常大的。根据规定, 举报人的身份不能随便打听, 就算举报的情况子虚乌有, 也不能追究举报人的责任, 那些举报有功的人还会封官。如果是从外地来首都举报的, 还要给配备交通工具, 国家管饭。伙食标准还不低, 叫作“供五品食”, 就是按照五品官的标准供给饭食:“每日细米二升, 面二升三合, 酒一升半, 羊肉三分, 瓜两颗, 盐、豉、葱、姜、葵、韭之属各有差。”

但是, 武则天的这些举措, 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试想一下, 举报没有任何风险, 就算是举报不实都不需要承担责任, 而且有公车坐、好吃好喝伺候着, 说不定还能落个一官半职, 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还不让众人挤破头啊!

事实确实如此, 很多人借机诬告陷害, 打击异己, 武则天时期著名的酷吏来俊臣就写过一本书, 叫《告密罗织经》, 是一本告密入门指南, 专门教大家如何罗织罪名、陷害对手。

当然, 这是在武则天特殊时期才有的情况。唐朝的法律还是禁止诬告陷害他人的, 惩罚的措施是“诬告反坐”。如果诬告别人的话, 一经查实, 就要按照诬告的罪名处罚诬告人。而且, 写匿名信也是违法的, 轻则打五十大板, 重则流放两千里。朱元璋:为举报人开辟“绿色通道”

在举报这个问题上, 武则天还不是最“给力”的, 最能为举报者撑腰打气的人是草根皇帝朱元璋。按照朱元璋发布的最高指示, 对于那些不法官吏, 老百姓可以直接把他们捆起来, 押送到京城来, 交给皇帝治罪。可是, 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按照当时的法律, 老百姓出门是要有官府签发的通行证的, 但是, 这些押着父母官进京的人谁给他们签发通行证啊?好在朱元璋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下令对于这些胆大包天的“刁民”一律放行, 没有通行证, 守卫关口的人也不得阻拦。

皇帝这么支持, 老百姓的胆子自然大了起来。常熟县的百姓陈寿六一干人等就把一个叫顾英的贪官给绑了, 押送到京城, 向朱元璋举报。朱元璋非常高兴, 慷慨地赏赐他们, 免除三年的劳役。为了保护这些举报人, 他还特意警告当地的官员, 要是有打击报复的行为, 一律抄家灭门。

篇4:古人机智拒贿

《左传》中记载,宋襄公十五年,一人得一洁白无瑕的宝玉,跑去献给大夫子罕,并说:“如此稀世之宝,只有您这样清正的大人才能佩带!”子罕回答:“你有你的宝贝,我也有我的‘宝贝’。你的宝贝是美玉,我的‘宝贝’是‘不贪’。假如我收下你的宝贝,那么我们俩都没有宝贝了,咱们还是各自守住自己的宝贝吧!”来人见子罕言衷意诚,只好红着脸将美玉拿走了。从此,“人贵不贪”便成为千古名言。

婉辞拒贿

北宋文豪苏轼曾在京做过大官。一日,其乡友带上厚礼想求他帮忙谋个一官半职,并说:“如您不便,劳令弟之驾也行。”乡情不便明伤,苏轼便先给来客讲了一则“寓言”。大意是:某人穷极盗墓,数掘无获,便想去掘伯夷、叔齐之墓。只听伯夷在墓里说:“我是在首阳山上饿死的,除了一把枯骨,别无一物,何如尔愿?”盗墓人丧气地说:“那我就挖开叔齐之墓,碰碰运气吧!”伯夷又说:“连我也不过如此,我弟弟(叔齐为伯夷之弟)就更帮不上忙了!”苏轼的弦外之音是:您的苦衷我知道,但我们兄弟都无法帮忙啊!乡友悟知求官无望,只好知趣地带上礼物走了。

挂联拒贿

清末著名爱国志士林则徐曾任两广巡抚挂帅处理鸦片顽疾。林素知南方贪、贿二风盛行,上任伊始,便在衙堂和客室各挂一副对联。一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为:“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二联一出,准备行贿“走后门”者纷纷龟缩,贪风大敛,民心大振,终于取得了禁烟运动的胜利。这种用悬挂对联的方式表明心志,拒收贿礼的方法,类似如今的“颁布政纲”或发表“施政演说”,大多收效明显。

赋诗拒贿

明代有个名叫吴纳的监察御史,曾受命到贵州考察“三司”吏治。返京城时,已走入四川境内,后面却追赶来一位骑者,说是奉命向巡按大人献上黄金百两。吴纳一边戏说“姓吴名纳”就是“无纳”之意,一边取笔墨在礼盒上题诗一首,以示拒受。诗云:“萧萧行李东西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言下之意,即使你勉强塞给我了,到前边我也要扔掉,绝不会收受带回。骑者只好将原物并诗带回复命。

诗拒行贿

明代还有一个著名政治家名叫于谦,曾任兵部尚书等要职多年,素以刚正清廉闻名朝野。他不仅有名诗《石灰吟》历代传诵,还有一首拒绝行贿的诗《入京》也颇有名。当时,外官每年回京述职,多有携带名贵土特产向权臣国戚送礼,而他却每次都是两手空空,不凭关系,只凭政绩。同僚有人劝他随风入俗,明哲保身,他不但谢绝了同僚的好意,还给他题了一首诗:“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国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代廉吏颇多,吴纳和于谦这两首诗,都拒行贿,堪称“合璧佳作”。“两袖清风”和“沉诸碧波”两句成语,至今还被用来比喻为官清廉,一尘不染。

沉物拒贿

北宋著名的“包青天”包拯曾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当地盛产一种极为珍贵的特产——端砚,列为朝廷贡品。许多官吏额外加征,或中饱私囊,或贿赂权贵。包拯不但一尘不染,还严格按贡额征收,余者由百姓自由买卖,砚工深为感激。包拯三年任满,有一百姓精制一砚,悄悄塞到包拯船上。船到采砚石的羚羊峡时,包公让书童看行李中有无端州百姓财物,书童如实禀报。包公一面向端州百姓鞠躬致谢,一面果断地将砚石掷沉江中。后人为了表彰包公清廉,还特意在其掷砚处修了一座纪念亭,名叫“掷砚亭”。

棍棒拒贿

五代时的顾协曾任南梁皇帝的诏书起草人,既参与人事,又参与赏罚,自然想巴结者不少。他有一个学生在府中当听差,无非是当今通讯员一类差使。一天,他溜进顾家,捧上一堆金元宝,以谢先师提携之恩。不料顾协怒从中来,厉声喝道:“来人呀,把这个行贿的家伙拉出去打二十大板!”那个门生被打得皮开肉绽,还被赶出了大门,从此再也不敢给谁送礼了。

编辑胡莉莉

E-mail:hulily123@sina.com

篇5:睡前故事:机智的农民

老爷不认识南瓜,就好奇的问:“喂,你车上装的是什么东西?”农民灵机一动,说:“这是‘马蛋’呀!它可以孵出天下少有的骏马。”

老爷是个爱稀奇的人,他眼珠转了一转,决定弄一个‘马蛋’孵出匹骏马骑骑。老爷没有还价,买下了农民的一个南瓜,并要农民交给他孵‘马蛋’的方法。农民拉着一车南瓜,随老爷去他的庄园。

“你赶快说说怎样孵‘马蛋’吧!”老爷简直迫不及待了。农民说:“你得在窝里待上三个星期,一刻也不能离开,否则就孵不出马驹子了。”老爷带上足够三个星期吃的干粮和水,和农民一起去选搭窝孵蛋的地方。

农民把老爷引到森林里,挑了一颗又高又直的大树,在上面大了个窝。他帮老爷爬上树,让老爷蹲在窝里,然后就自己回家了。

老爷蹲在窝里,蹲了一天又一天。到了第四天,他躺在窝里睡着了。睡梦中他翻了个身,一下把窝压垮了。木棍噼里啪啦的掉在地上,老爷也摔了个仰八叉。老爷揉揉屁股做起来,南瓜摔碎了。当窝垮下来的时候,吓得树下一只兔子没命地逃走了。

老爷看到有个黑影从眼前掠过。他后悔不已,自言自语地说:“马驹子才那么大就跑了,真可惜!我还要买些‘马蛋’来孵。”

篇6:古人诚信的故事

蔡璘坚还亡友财

吴县有一个叫蔡璘的人。他重视诺言和职责,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璘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貌,不肯理解,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并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蔡璘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璘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篇7:古人亲情的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孝子叫闵子骞。他的母亲去世比较早,父亲娶了继母,又生了两个弟弟。继母对他不好,常常虐待他。一年冬天,后母用芦花给他做衣服,而给他的两个弟弟做的是棉衣。芦花做衣服看起来很蓬松,但是不保暖。刚好他父亲带他外出,让他驾马车。因为天气太冷,冷风飕飕,衣服又不保暖,所以他就冻得发抖。父亲看了以后很生气,衣服已经穿得这么厚了还在发抖,是不是有意要诋毁后母。一气之下,就拿起鞭子抽打闵子骞。结果鞭子一打下去,衣服破了,芦花飞出来,父亲这才明了,原来是后母虐待自己的孩子,所以很生气。回到家里,当下就要把他的后母休掉。

可是子骞对后母并不记恨,反而有些同情后母,小子骞觉的不能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休掉后母,于是他跪下来对自己的父亲说:“父亲,请你不要赶后母走,因为毕竟还有两个小弟弟呀!有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如果母亲走了,我和两个弟弟都会挨饿受冻的。(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篇8:古人机智的故事

师:今天有客人老师一到崧厦,就问老师,你们崧厦的特产是什么呀?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

生:霉千张。

师:绍兴很多地方有霉千张,不是太特别。

生:霉干菜。

师:霉干菜除了崧厦有,整个绍兴乃至浙江都有。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崧厦的特产就是(教师用方言唱诵):“月亮婆婆,侬有几个囡,我有十个囡……”你知道是什么了吗?

生:方言。

师:是啊,崧厦真正的特产就是崧厦的方言。其他地方的老百姓说的都是崧厦的方言吗?

生:不是。

师: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只有方言才是一个地方最正宗的——

生:特产。

师:用我们好听的崧厦方言大声地来念一念这个家乡的童谣。

师:这个方言,不但可以唱,还可以玩。老师和大家一起玩用方言做的游戏——《侬朵荷花几时开》。

(生长于斯,方言保存着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因子。所谓“乡音未改鬓毛衰”,方言是每个人最具“乡愁”的记忆。如果说使用规范普通话是为了民族的认同和更好的交流,那么,记住方言则是来自故土家园的精神皈依。何老师的这一课前谈话,给我们诸多超越语文教学的启发,同时也为引出后面的民间故事进行了很好的预热。)

【课堂环节二】学习民间故事《拆我的那一层》

师:唱完了童谣说故事,有一类故事不是作家写的,而是民间老百姓自己编的、口头讲的,我们把这类故事叫作民间故事。

师(出示图片):这是一个藏在包装盒里的民间故事,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生:《八仙过海》。

师(播放动画片段):猜猜这个动画片讲的是哪个民间故事。

生:《花木兰》。

师:竖起耳朵听老师唱:“我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心中多欢喜,太阳对我眯眯笑,鸟儿为我啼。”猜猜是什么民间故事?

生:《阿凡提》。

师:阿凡提的故事有很多很多,这节课啊,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请大家拿出故事纸,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作——《拆我的那一层》。(学生默读)

师:故事是有魔力的,它就像老师手中的遥控器一样,会遥控着咱们的心情,让你滑稽得想笑,高兴得想跳,痛苦得想哭,气愤得想骂……你读了这个故事后,心情是怎样的?

生:很想笑。

师:你觉得哪里让你发笑?

生:阿凡提拆自己的那一层,不是巴依的那一层,让巴依用200枚金币买他的那一层。

师:你关注的是故事的情节。大家知道,所有的故事其实都是表现人的,这个故事里面主要讲了哪几个人?

生:阿凡提和巴依。

师:你能不能来概括一下这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

生:阿凡提机智幽默,巴依奸诈,但也很愚蠢。

师:你一下子抓住了人物的特点。阿凡提的随机应变体现在哪里?

生:巴依要霸占阿凡提的一层,阿凡提马上想出了对策。

师:他的对策是什么?

生:用拆一层的方法逼巴依买一层。

师:你带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拆掉一层。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被你捕捉到了。一个会关注细节的孩子是真正会读故事的孩子。老师还有一个地方想请教大家,这个故事里面一直在讲巴依,巴依是谁?(学生交流)

师:巴依是维吾尔族地区的方言,指的就是财主、地主这样有钱有势的人。民间故事,都是有自己的身份证的,这个故事的出生地是哪里?

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民间故事自由、欢乐,充满着游戏精神。本处教学何老师基于学生“读得想发笑”这一阅读的原初体验,引领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及文本细节,逐步丰满学生的阅读体验,渗透故事阅读的基本策略,体现了民间故事的阅读教学价值。)

师:老百姓说山歌要靠唱,故事要靠讲。我们把故事分成上、下两个部分,请同学来讲。讲故事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有感情。

生:要绘声绘色。

师:讲的时候还要注意你的面部表情、手势,让人一听,就感觉你浑身都在讲故事。

(学生练习。教师请学生上台讲故事的上半部分。发现学生讲故事之前没有介绍开场白,教师打断)

师:讲故事要注意讲故事的架势。比方说,我叫某某某,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讲故事)

师:太棒了,她不但讲得流利,还加入了自己的语言,我觉得你讲故事的起步价至少值阿凡提的那顶小帽子。(学生笑)

(教师接着请学生讲下半部分的故事。学生讲得绘声绘色)

师:你不但讲得自然流畅,还绘声绘色,简直就是一个表演艺术家。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个故事的起步价至少值一头小毛驴。(学生笑)

(儿童喜欢听故事、读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儿童天然与故事亲近。一个会讲故事、愿讲故事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开朗阳光、内心丰富的孩子。何老师深谙其理。此处的指导评价虽用时不多,却可圈可点!)

【课堂环节三】学习《聪明的牧童》

(学生阅读《聪明的牧童》)

师:大家觉得这个牧童聪明在哪里?

生:国王问他的问题,他都能回答。

生:国王的问题都很刁,根本不能有答案的,但是牧童以牙还牙,以“不能”对“不能”。

(师生交流回顾两处体现牧童聪明的回答)

师:大家觉得这个爱刁难别人的国王,他问了两个问题以后会就此罢休吗?文章的结尾是省略号,故事又会如何发展?接下去请拿出作业纸,设计一个“牧童三斗国王”的故事情节。(学生练笔之后交流)

生:国王不甘心输给小牧童,就问,地球的中心在哪里,牧童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就在国王您右脚下的那块地方,不信,您可以让手下从世界的尽头一寸一寸地数,看看对不对。”国王目瞪口呆,只好让小牧童住进了皇宫。

师:他的故事不仅想象奇特,富有创意,而且有两个词语用得特别好,“目瞪口呆”体现了国王的愚蠢惊讶,“不假思索”这个词充分体现了牧童的机智聪明。

生:国王又笑说:“那么,请问你,我的胡须有几根?”牧童又似笑非笑地答道:“你的胡须有驴尾巴上的毛那么多,你总数得清吧!”国王听了,又哭笑不得。

师:简洁,明了,“似笑非笑”“哭笑不得”这两个词用得真妙!

(语文教师的评价不应当只关注内容是否正确,还需关注言语的表达质量,若教师长期有这样的语文意识,学生浸润其中,对言语的敏感自会潜移默化。)

生:国王心想,这可不行!不可以让一个牧童住进我的皇宫,这次必须出得更难些。国王问,世界上有多少个人。牧童思考了一会,国王得意扬扬地说:“回答不出了吧!”可牧童马上回答:“国王,你得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来皇宫,我才能数清楚。”国王想不出更难的问题,只好让牧童住进了皇宫。

师:你不仅故事编得好,讲得也是声情并茂,把我们都带到故事的情境里去了。

(此处的安排顺势而为、一石四鸟。既是对故事的深化理解,又是学生模仿表达形式、创意故事内容的言语实践;既是对前面故事讲述环节的回应重温,又展现了自由、欢乐的儿童立场。民间故事代表着一种诙谐文化,话语方式滑稽通俗、幽默机警,而崇尚自由和欢乐是儿童的天性。此处可谓是儿童文化与民间故事的欢聚。)

师:我们这已经是“五斗国王”了。一个故事由几个小故事组成,这些小故事情节结构相似,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出现,这种编故事的方法我们就叫作——反复。反复是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生:不是,我觉得三次最好。我读到过的《葫芦和乌鸦》就是这样的。

师:的确是这样的。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三顾茅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碗不过冈”。这个故事的原文也有第三次,就藏在《最佳儿童文学读本》里。

(从一篇到一类,从情节、人物、细节到结构要素,教阅读的理念彰然若显。)

【课堂环节四】欣赏《九斤姑娘》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了两个聪明人物的故事。聪明人物的故事在民间很受老百姓欢迎,有些还被搬上了戏剧舞台。我们绍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剧种,叫越剧。越剧里边有一出非常有名的聪明人物的戏。

(欣赏戏剧视频,感受“九斤姑娘”的机智)

(利用戏曲呈现当地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让学生对民间故事流传的多样性有了直观认知,也丰富了课程元素的多样性。)

【课堂环节五】总结延伸

师:刚才我们读到的这三个故事,你发现了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有好人与坏人。

生:坏人一般都很有钱。

生:都是坏人先挑起矛盾,好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富人总是去“刁难”,穷人总是“反击”,最后穷人“取胜”,我们把这一类故事叫作机智故事。机智故事是世界各地都有的一种故事类型,大家还读到过哪些机智故事?

(此处似可商榷,学生的认知比较直观简单,教师的引导可能需要注意时代背景的关注,不能窄化认识民间机智故事。)

(学生交流)

师:民间机智故事像天上的星星,这些故事有的藏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肚子里,有的专门藏在故事书里。民间故事有趣好玩,值得我们好好地去收集,去发现,去阅读,去讲述。

【总评】

民间故事是最具活力的民间文学样式之一,有其独特的文学审美、社会教化、言语传承的价值。何老师开发并执教的《民间机智故事》一课,有情趣,有生机,接地气,不追求课堂场面的火爆精彩,但却给孩子的精神生命带来了来自大地深处的最古老的滋养。这堂课个人觉得不能再拘泥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范畴来讨论,我们可能需要从儿童文学教育的视角来审视它的独特价值。它关注的是儿童精神、儿童审美和儿童的言语生命,关注的是全人教育背景下对儿童的培养和熏陶。

综观整堂课,教学行进犹如杂花生树,旁逸斜出。戏曲、童谣、方言,何老师信手拈来,张口便唱。课堂少了只为“语文”而谋的功利之器,多了为儿童立命的宏大视野;少了锱铢必较的精巧设计,多了民间文化滋养全人发展的自觉追寻。这也解开了我的一大疑问:为什么本次活动称为“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讨会”?看似繁复,实则另有深意。

篇9:古人守信的故事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尾生抱柱”的由来

“尾生抱柱”又称“柱下期信”,是一则古人重诺言、讲诚信的故事。典出《庄子盗趾》:“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意思是讲,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一日,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后来,恰遇泛潮,江水上涨,那女子还没有到来。尾生却始终坚守诺言,死守在桥下,抱着桥柱不放,最后被江水淹没而死。后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为守信的代词。

魏文侯的诚信故事

战国时候魏国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由于他处处诚信待人,不论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所以魏国迅速强大起来。

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第二天下午一定去山林打猎练兵。

到了次日,下朝后举行了宴会,魏文侯准备宴会一结束就去打猎练兵,可谁知宴会结束后,天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雨不见停反而越下越大了,魏文侯起身对众大臣说:

“对不起,我要告辞了,赶快准备车马,我要到效外去打猎练兵,那里已经有人在等到我了!”众臣一见国君要冒雨出门,都有上前去劝阻。

这个说:“天下这么大的雨,怎能出门呢?”那个说:“去了也无法打猎练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说:

“打猎练兵是

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诉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众臣中有一个自告奋勇的人说:

“那好,我马上去。”魏文侯把手一摆,说:“慢,要告诉也得我自己去。”

那个人眨着眼睛仿佛没有听懂似的,魏文侯说:

“昨天是我亲自跟人家约定的,如今失约,我要亲自向人家道歉才行。”说完大步跨出门外,顶着大雨到管林人的住处去了。

众大臣在背后都说魏文侯太傻,随便叫一个随从去就可以了,何必自己亲自去呢?

我觉得魏文侯一点也不傻,正因为他处处诚信待人,他才博得了臣民的信赖,国家才得以强盛,一个古代君王做事都如此诚实守信,而在我们当今社会却有一些人做事不负责任,违背职业道德。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篇10: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大凡学识渊博之人,都勤奋读书,尤其是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典范,并传为佳话。下面我就给同学们讲几个勤奋读书的故事。

囊萤映雪

这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典故。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利用口袋里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在夜间读书。

车胤勤奋读书,手不释卷,博学多才,但其家境贫寒,用不起灯油,夏天就用白布囊盛几十个萤火虫,用它们发出的光照着读书,夜以继日。

南朝梁孙康家贫,无钱买灯烛,晚上常映着雪光读书。后人常把“囊萤映雪”两个典故作为勤学的典范。

凿壁借光

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孟轲刻苦学习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篇11: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快马传书

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内含十万火急之意。

古时候。人们修筑高高的烽火台。当发现敌人入侵时,便立即点燃烽火台上的柴草,利用冒火的烽烟,来传递敌情信息,召集x队前来援助。之后,人们又发现了骑马传送信息的方法,在全国各地设置很多驿站,有专门的人接力传递信件,这样,能够骑着马把信息传送到很远的地方。再以后,人们又发明了用旗语、灯光传递信息的方法。

篇12:机智——课堂灵动的生命

反观我们往日的课堂教学,不难看出,更多的是居于“神坛”的教师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执行着自己精心准备好的教案。他们仅仅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传经布道,而不是生命的见证;把课堂看作师生教学活动的场所,而不是师生心灵与情感交汇融合的平台;把教学看作与心无关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用心浇铸的天职所在。不难想象,一个没有“心”在场的教师,怎会邂逅精彩的课堂?

为此,我不由想起这样两个课堂情景。

课堂情境一:

一位教师正在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看电视》。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当教师让学生自由读完这句话后,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段说了谁是一个足球迷?”教师的话刚落,课堂上立刻小手如林。教师点头示意一个小男孩回答,这个学生站起来说:“文中告诉了我们,爸爸是个足球迷。”教师微笑地点点头,可正当要鼓励他答对时,有一部分学生仍还积极地一边举着小手,一边嚷嚷:“不对、不对,爸爸和明明都是足球迷。”明明?谁是明明?教师疑惑不解地愣住了。请了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课文中就是这样写的:“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

哦,原来这些学生把句子中的“明明”当成了人名,认为是文中的“我”的名字。看着他们蛮有道理的样子,该如何处理呢?只见教师微微一笑,转身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笑着问道:“明明”到底是不是人名?于是,她给了学生讨论的时间,此时课堂气氛高涨,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争得面红耳赤。一阵激励的争论后,有学生起来回答:“这里的‘明明’不是人名,因为后一个‘明’字不是轻声。”教师让大家再仔细看看,学生发现这个字的拼音果然是二声。她又让学生举例说说像“明明”这样的名字:贝贝、欢欢、迎迎……,不错,这些名儿后一个字都读轻声,有道理!其他的学生也在点头,刚才的那部分学生渐渐地安静了。“请大家再想一想,还有没有理由来说说这里的‘明明’不是人名?”老师接着又问。又有学生回答:“如果这里是人名,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在‘爸爸’后面停顿长一点,然而这一句读的时候比较快。”“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老师欣喜地说。她读完后,又引导全班孩子齐读了一次,果然分出了真假。

课堂情境二:

有一次,钱梦龙先生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故乡》,学生突然提出这样一个跟课文主旨毫无关系的问题:老师,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当时钱梦龙先生是这样应对的: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

师:啊,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我没有看到过,你们有谁见到过?

生:(齐)没有!

师: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跳鱼,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他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面对学生的提问,钱梦龙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巧妙进行了处理,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像这样的突发事件,教师们备课时肯定没有想到,可是这两位教师在课堂上,能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面对这样的问答,他们没有直截了当地否定,更没有摒弃,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个学生,大胆地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去讨论、去思考、去发现,变曲为直,灵活地去纠正。这样不仅会给课堂增添更精彩的亮点,还给学生带去更大的进步。

篇13: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青鸟传书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欢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以前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向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转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Z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篇14:古人劝谏成功的故事

这时,朝廷内外人人自危。李文忠对明太祖的做法深感不安,先后上过两次奏章:一劝谏帝征日本,二劝谏宦者过甚,非天子不近刑人之义。这两份奏章,都被束之高阁,但并没有惹恼舅父。曾为大明出生入死的李文忠认为功臣宿将为明太祖打下江山,皇帝与功臣同享太平之福,这样才得民心,政权才能巩固。李文忠眼见太祖屠杀功臣,国丧元气,危及政权。李文忠决心冒死再次劝谏。李文忠本想联络几位有声望的大臣一道劝谏。可当时,副大将军常遇春早在洪武二年病逝。军师刘基于洪武四年避祸,“还隐山中,惟饮酒奕棋,口不言功”,洪武八年死去。大将军徐达向来在“帝前恭谨如不能言。”连徐达都不敢出来劝谏,还有谁敢出来和他一起谏阻明太祖屠杀功臣?

李文忠只好拼死一谏,临行之前,嘱托夫人,训教好孩子,才与夫人泣别。李文忠上朝,递上奏章。明太祖打开奏章,当他读到 :“叛臣贼子,定诛无宥,惟锻炼攀诬,滥杀无辜,人不自安,伤国元气。”犹未看完,面色早变。只见他突然离座指着文忠怒责道:“小子胆大包天,一派胡言乱语。朕斩绝叛逆,与你何干?”掷下奏章。李文忠毫无惧色答道:“陛下杀尽功臣宿将,一旦边疆有警,或内有叛乱,那时谁来为国效力疆场?愿陛下三思。”舅父朱元璋摆足皇帝的架子,勃然大怒道:“李文忠,难道你就不怕死吗?朕成全你,将你一道杀了,看谁还敢再来噜嗦。”文忠抗声道:“文忠死不足惜,愿陛下多念及江山黎民。”朱元璋喝令武士将文忠押下监候斩。

篇15:古人努力成功的故事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篇16:化学课堂的教学机智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课堂教学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 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 找出现状与目的之间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改变和调节教学, 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 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 让学生尽快提供反馈信息创设条件, 引导学生注意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 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 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佳传输状态, 获得最优教学效果。

二、设计好化学教学系统

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 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 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 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 规划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要制定出教学行为的“蓝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要熟练地掌握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熟练, 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 心中有数, 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 也才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

2. 要熟悉学生情况。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 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 由于每个学生基础知识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 关注学生认识发展的动向。

3. 要充分备课。

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实现上课情景, 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 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 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过程。

4. 加强学习, 不断扩大知识面。

“知识就是力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 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 不断扩大知识面, 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 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三、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调控, 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1. 绕道迂回, 调节难度。

在课堂教学中, 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 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 要适当变换角度适当补充铺垫, 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 要追加问题, 以调节难度,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2. 因势利导, 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 使课堂陷入被动, 这时可以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因势利导, 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 扭转被动局面, 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制造氛围, 创设情境。

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 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 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

篇17:有关古人读书的故事

大凡学识渊博之人,都勤奋读书,尤其是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典范,并传为佳话。下面总结几个勤奋读书的故事。囊萤照读:车胤

凿壁借光:匡衡

悬梁苦读:孙敬 刺股苦读:苏秦

映雪夜读:孙康

手不释卷:吕蒙 警枕砺勤:司马光

牛角挂书:李密

韦编三绝:孔子 闻鸡起舞:祖逖

隔篱就读:贾逵

埋头读书:狄仁杰 铁杵磨针:李白

开窗苦学:李铉

破庙读书:沈约 燎发读书:陈寿

勤学不倦:白居易

画虎入虎山:厉归真 偷读定林寺:刘勰

苦读:林则徐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囊萤映雪》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上一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下一篇:庆圣诞迎元旦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