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2024-05-22

201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共6篇)

篇1:201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大通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为了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根据省、市、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我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科学管理,规范落实,整体优化,内涵发展”为工作思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探索特色学校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整体实力,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在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大通二中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县直属完全中学,也是青海省二十所重点中学之一。学校占地4792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089平方米,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和乒乓球场等体育运动场馆总面积3681平方米,藏书89457册。学校初中部现有36个教学班,(初一861名,初二758名;初三780名);在校学生2399 人。其中专任教师12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88名,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8人。

2.学校内部设校长室、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后勤行政服务中心、三个年级部和15个教研组等机构及党支部、工会、团委、少先大队等组织,建立了以校长张海寿为组长、副校长何涵帮、伊有元、刘存奎为副组长、以干事全建民及全体班主任为组员的均衡发展领导小组,设置机构健全。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初中项监测指标达标完成情况(1)教育情况

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100 %,达到入学率为95%的指标。初中辍学率0.91%,没有超出3%的指标。三类残疾儿童3人。

(2)学生情况

在校学生数2399人,非服务区学生数119人,择校比为5%,择校现象得到遏制。

(3)办学条件

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6353平方米,生均3.04平方米。达到生均 2.2平方米的标准。

学校现有体育运动场馆面积3681平方米,生均0.69平方米。没有达到生均 5平方米的指标。

教学仪器设备值589万元,生均1096.54元。达到生均600元的指标

学校图书室藏书89457册,生均16.65册,没有达到生均 30 册的指标。实际已达标,2014年学校图书室藏书69457册,教育报表上报后,政府采购到书9693册,学校采购82000册,现有图书161150册,已达到生均 30 册的指标。

学校有计算机540台,每百名学生拥有7.67台。由于没有将财务专业2台除外的538台计算机全部统计到用于教学计算机数里,所以没有达到每百名学生拥有10台的指标。实际已达到每百名学生拥有10台的指标。(4)教师情况

现有专任教师129名,师生比1:18.6,没有达到师生比1:15的指标。

初中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教师数88名,生均0.04.达到监测指标。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111人。

(5)教学质量

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88.85%,达到85%的监测指标。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1%。其中普高升学率85.81%,中职升学率12.28%。

(6)教育经费

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3457.5元,(2014年数据)达到监测指标。

生均教育公用经费支出668.7元,(2014年数据)达到监测指标。

三、2015年工作思路及学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采取的措施

在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做如下工作:

(一)“监控指标”和“八项指标”缺额及达标计划。1.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全校差额23176平方米,不足部分学校将联系上级部门,积极争取项目弥补不足。2.学校有计算机540台,每百名学生拥有7.67台。由于没有将财务专业2台除外的538台计算机全部统计到用于教学计算机数里,所以没有达到每百名学生拥有10台的指标。实际已达到每百名学生拥有10台的指标。

3.学校图书室藏书89457册,生均16.65册,没有达到生均 30 册的指标。实际已达标,2014年学校图书室藏书69457册,教育报表上报后,政府采购到书9693册,学校采购82000册,现有图书161150册,已达到生均 30 册的指标。4.现有专任教师129名,按师生比1:15的指标尚缺32名专任教师,班额偏大,平均每个班67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大量进城务工子女及迁居县城的子女进入我校就读,加之学校教师缺编,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平均班额达到了67人,师生比达到1:18.6。学校将积极寻求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解决教师缺编问题,尽早使平均班额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班额内。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监督问责制,召开动员大会,形成了校长直接领导、学生中心主抓、各处室、年级部配合的工作格局。

(三)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以学校提升工程项目为切入点,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落实好资金的使用,着力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四)完善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完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

(五)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加大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督导检查力度,按要求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不断规范办学行为。

(六)着力提升师资水平。积极进行校际联动、送课下乡活动,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加大城乡交流、强弱交流力度。多方面争取,精心规划,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七)召开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打造示范校、特色校。

(八)安全保障、生活设施。学校配备保安人员2名,安全设施齐备,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健全。保障食品安全,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寄宿生宿舍安全、卫生,消防报警设施齐全。

(九)质量与管理。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岗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有较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学校均衡编班,无重点班、特长班、实验班。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了规定课程。开设校本课程,开设大课间操活动,落实了体育锻炼1小时,学生体质健康合格人数1838人,合格率88.85%。

(十)其它配备。学校配备专任卫生技术人员1名,配备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1名。

(十一)落实“四项工程”

(1)学校认真落实上级救助政策,及时向贫困学生发放救助资金。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早餐、校服等。

(2)建立了完备“留守生”档案。成立了留守学生之家,做到了有留守档案、有亲情视频、有值班教师、有家长联系电话、有亲情联系记录,增进了父母与留守学生的感情交流,培养了留守学生感恩父母和关爱社会的情感。

(3)认真落实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的接纳工作,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校及时办理入学手续。

(十二)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根据《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执行课程计划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做到了规范、可行、有效。

(十三)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做好新生招生工作。学校坚决执行教育局招生要求,顶着压力,确保“学区内学生一个不少,学区外学生一个不多”。

(十四)严格控制流失,保证学生受教育权落到实处。学校建立“流动学生花名册”,班主任是班级控辍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班没有按时到校的学生,一是摸清去向,二是逐一家访,耐心做好家长的工作,坚决不让一位学生辍学,家访要求有记载,有家长签名。

(十五)平行分班,不分快慢班,确保教育的公平性。不分快慢班,可有效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育。今年,我校在初中部36个教学班的师资配备上,做到力求均衡,不偏不倚,不搞重点班,也不搞变相的重点班、特色班,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性,保证每一个学生以新的公平的起点,进入初中学习,此举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理解,为我校争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十六)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政策,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无违规收费现象,做到了义务教育阶段零收费。部分代收项目,尊重学生意愿,并由学生代表收齐后交代办人。

(十七)开展教学模式的革新,开创具有二中特色的教育之路。“导学案引领下的有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是教学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的基础。我们以“有效课堂”的研究为载体,开展课堂模式的改革,寻求更加适合我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适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将有效教学的研究向更高标准的“高效课堂”研究推进。

(十八)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在初中部开设校本课程,充分发挥现有的特长,走特色之路。

四、学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现有专任教师129名,按师生比1:15的指标尚缺32名专任教师,班额偏大,平均每个班67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大量进城务工子女及迁居县城的子女进入我校就读,加之学校教师缺编,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平均班额达到了67人,师生比达到1:18.6。学校将积极寻求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解决教师缺编问题,尽早使平均班额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班额内。

(2)生均活动场地面积不足。校园面积小,在校学生相对较多,导致学生活动场所严重不足。不足部分学校将联系上级部门,积极争取项目弥补不足。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对照上级要求,直面我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的问题,加快发展步伐。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大通二中 2015-12-23

篇2:201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大姚县龙街乡鼠街完小地处龙街坝区,始建于1954年7月。距离乡政府5公里,服务半径约10公里。学校现有一年级到六年级共10个教学班,在校生254人。其中:一年级有45人,二年级有34人,三年级有45人,四年级38人,五年级有38人,六年级有54人;专职教师17人,后勤职工4人(包括临时工3人)。其中在校寄宿的学生175人。学校占地636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677平方米,(其中教学辅助用房1351平方米,生活用房1326平方米)。有远教室一间、图书保管室、实验仪器保管室,在信息技术课上应用了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并充实了师生的文化科学知识。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教研教改为动力,紧紧围绕抓好思想促教学,围绕教学抓思想这个中心,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强化班级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着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治学方针,为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始终坚持“环境优美、校风优良、教学优质”的办学方向,以“坚持育人为本,提高质量,全面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各项工作均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1、学校占地636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5平方米,省指标生均占地面积≥13.6,此项已达标。

2、学校绿化面积798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3.1平方米,省指标生均绿化面积≥1.5,此项已达标。

3、校舍建筑面积2677平方米,(其中教学辅助用房1351平方米,生活用房1326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9平方米,省指标生均校舍建筑面积≥4.0,此项已达标。

4、学校有运动场地1792平方米,生均体育场地面积7.1平方米,省指标生均体育场地面积≥6.3,此项已达标。

5、我校数学、科学教学仪器属I类配备,此项已达标。

6、我校音、体、美器材属I类配备,此项已达标。

7、我校有计算机22台,生机比11:1,省指标百名生机比≥5,此项已达标。

8、我校有图书4120册(含师生捐赠图书),生均图书16册,省指标生均图书≥20,此项不达标,还需补充图书980册。

9、我校有17名专任教师,学生254人,师生比14:1,省标准学生与教职工之比≤23,此项已达标。

10、我校17名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13人,高中阶段毕业1人,高于规定学历专任教师比达94%,省指标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75%,此项已达标。

三、不达标项目整改措施

我校有图书4120册,以生均20册的指标还需补充980册。本学期内,我校将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配备指标,购买一定数量的图书;同时倡议师生为学校捐赠可用的图书,尽快争取达标。

四、学校办学特色

1、确定办学目标,提升办学理念

学校确定了“四让”办学目标: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自信、阳光、健康、快乐”的学生。以“爱”为主线,以快乐为主题,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快乐的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勇于创新的自信心,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锻炼健康的体魄,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氛围,让师生快乐的工作、学习、生活,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受快乐。

2、细化管理,量化考核

为激励、督促教师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本着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结合我校实际,召开教职工会议,集体修订鼠街完小教职工月量化考核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规定,由相关负责人量化考核。

月量化考核每月月末考核一次,由相关负责人详实记录教职工履职情况,真正体现奖勤罚懒,优质优酬。

3、注重德育工作,树榜样立典型

认真落实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公开承诺”践行,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每月各班组织学生通过自评、互评评选出校园小明星。统一制作精美的校园明星档案,在学校宣传橱窗明星榜里展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榜样的带动、影响,学生违纪的现象少了,校风学风有了明显的转变。

4、坚持开展课外活动,落实特色活动

认真落实素质教育,每天保证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每天上午安排2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每天下午安排1小时的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特色活动,定时间、定辅导教师、定学生、定地点,通过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活动氛围,充分展现我校学生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风貌,发掘学生的潜力,发挥个性特长,培养兴趣,陶治情操,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长知识,培养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总体达到了省定标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我校全体教师将众志成城,努力奋斗,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把我们的学校建设得更好。

大姚县龙街镇鼠街完小

篇3:201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 三十四中作为一所老优质学校, 如何示范性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有效化解择校问题是我们肩负的新的使命。

做做法法一一:严格执行指标到校政策

指标到校政策就是为了遏制热点校的择校热, 我们34中在保持和发扬老牌优质学校优势的同时, 始终严格执行指标到校政策。最初, 我们对指标到校并不理解和欢迎, 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将流失很多优质学苗, 原本在教学质量上的天然优势也会受到影响。四年来, 因为指标生比例逐年上升, 从30%到60%、70%, 直至今年增至75%。学校招生人数逐年下降, 从695人到580人、550人, 今年降至520人。学校学区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经由86.2%、91.5%、94.8%升至目前的96.4%。随着指标生比例的不断提高和学校招生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来我校的择校生人数逐年减少。渐渐地, 家长们对待择校的理性思考和自觉意识也在增强, 挤破头来择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家长们开始认识到了指标到校对自己孩子能够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诸多益处。优质生源从起初依靠硬性技术手段调控到如今业已形成的自觉调控, 指标到校在化解择校问题中的杠杆调节作用日益显著, 政策干预大大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做做法法二二:保持自身持续优质发展

老优质学校受指标到校政策的直接影响巨大, 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挑战。我认为, 持续优质发展是老优质学校自身生命力的体现。坚持十二年之久的“双三我”活动是我校发展的动力之源, 它是指在师生中开展的“我看我自己”、“我学身边人”和“我做现代教师 (现代中学生) ”的活动。老师和学生在这个载体下展示自我, 张扬个性, 富有思想, 充满活力, 形成独特的风格。记得刁淑艳老师在我校“百家讲坛”上侃侃而谈, 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位工作了仅三年、只有两年班主任经验的年轻老师。像刁淑艳这样在学校“百家讲坛”中做过讲座和发表个人研究成果的老师已经超过学校教师总数的80%。还有我们每周都要组织一场学生辩论赛,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辩论队, 班级、年级之间互相挑战。在辩论赛中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和得到的锻炼, 远远超过书本和课堂。“双三我”活动已经成为师生主动发展, 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力量, 成就了三十四中这一优质品牌。

做做法法三三:发挥“片区+校群”节点作用

作为老优质学校, 我们正处在区域“片区+校群”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关键节点上,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能时时“独善其身”, 还要能够处处“兼济天下”。

纵向上, 我们带动片区内的九年一贯制有序衔接。我们在片区开展了中小衔接式教研活动, 按学科梳理九年的教学内容。在一次教学研讨中, 小学的科学老师说他们的科学课中涉及到一些物理、化学现象, 可又很难给学生讲清楚。我们学校的冯静老师就建议他们用初中相关的物理、化学实验配合讲解, 还可以以校本课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我们学校的物理、化学老师还定期轮流到片区内的三所小学做现场辅导, 保证实验指导的效果。我们片区中小学教学也在中小衔接式教研活动中逐渐实现无缝对接。

横向上, 我们示范和引领校群中更多的学校走上“规范+特色”的优质发展道路。我校以活动育人见长, 打造出了“双三我”活动汇报会、感动校园人物颁奖典礼、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毕业典礼、开学典礼、读书交流会等有影响的品牌活动。在一次校长例会的间歇, 西岗中学的校长向我询问正在筹备的开学典礼有什么新点子。和她的这次交谈促使校群中的共享资源多了一项新内容。从那时起, 每次我校的这些活动都面向校群全程开放。很多做法已经被推广成为校群同类活动的“规定动作”, 为每个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片区+校群”管理中, 各校的优势互补有力推动了区域的均衡发展, 使得择校不再是家长和学生的“刚性需求”。

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化解择校问题是老优质学校的时代使命, 也是我们的社会价值所在。我们心向往之, 也会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此。

片区管理助推均衡发展

2008年以来, 在先后历经了“名校长工作室”与区内名校五四路小学的结对和“教育协作片”与市内名校三十七中学的组团发展后, 西岗区九三小学顺利实现了与名校的优势共赢, 正式开启“片区+校群”管理模式。所谓“片区+校群”是我们区在总结提炼名校长工作室和教育协作片经验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教育管理模式, 纵向上实施以中学牵动小学, 按学区片开展中小学片区管理, 横向上以名优中小学为核心, 同类型的学校组成校群。

片区管理强化中小衔接中的学科交流研讨, 为学生九年培养规划提供课程保障。例如, 在一次中小学教师“同课异构”活动中, 小学英语教师采用了中学常用的话题式教学, 这一方式的改变引发了大家的激烈争论。“用中学的方式教小学生, 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吗?”“中小衔接中应该和而不群, 既要尊重差异又要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听到这些切中要害的讨论, 作为校长, 我们很欣慰, 研究中这种争论越多, 说明教师的思考越深入。中小衔接中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从而实现更高层次上的教育优质均衡。通过定期开展的不同主题的中小学教师相互听评课、共同教研等活动, 纵向上, 强化了中小学同学科相互渗透;横向上, 打破了学科界限, 强化了学科整合。片区管理使片区学生教育在道德培养、习惯养成和知识技能上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连续性, 从根本上推动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深入的教学研究推动了教育过程的不断优化, 我们更是以“全程视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例如:我们片区内两所小学的传统体育项目是篮球且特色鲜明, 而中学重点发展项目是足球, 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培养和坚持了六年的兴趣和特长, 在升入初中后能出现“断层”吗?实现片区管理之后, 我们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的状态, 片区中学随之将篮球特色确立为学校重点项目。我们九三小学的体育教师付英杰, 是本校篮球特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手”, 实施片区管理以后, 他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片区成立了“付英杰篮球工作室”, 按片区规划推动整个项目的发展。按照片区大课表, 付老师每周需要定时去大同小学和六中上篮球课, 带领工作室成员, 借鉴音乐考级方式, 制定了篮球等级规则, 学生通过参与篮球校本课程的系统学习, 自愿报考不同级别的篮球等级。一位初中生在毕业感言中说:“老师给予我的不仅是一项篮球的技能, 还给了我一个终生爱好、一个终生受益的习惯和更多的发展机会。”片区大课表还确定了每月一个篮球主题活动, 如“三对三”篮球赛, “篮球文化艺术节”等, 确保中小学特色的有效衔接, 保障片区学生九年培养方案的实现。

片区管理让教师资源产生了最大化的效益。九三小学的邓彩凤是一位工作仅一年的班主任, 班上的一年级“小不点”使她忙得焦头烂额, 大同小学的省级优秀班主任付承葳, 有自己独到的班主任工作理念, 追求“慢教育”。我们通过“连心班主任工作坊”把他们连接起来, 由坊主付老师带动和指导三所学校工作五年内的年轻班主任实现专业成长, 工作坊采取了“影随”的机制, 每天八小时内付老师无论是上课还是找学生谈心, 年轻班主任都跟随着她, 仔细观察她的一言一行, 看似“影随”和“观察”, 实质是在开展微型团队学习和研究, 由“观察”到“模仿”再到“实践”。除了“影随”之外, 连心工作坊成员还通过QQ群、电话、面谈等方式解决教育困惑、交流学习心得, 班级常规管理、家校沟通、课题研究等都是工作坊成员研究的内容。连心工作坊成了年轻班主任工作的靠山, 同时, 也再一次赋予了付老师工作的激情与活力, 可谓是双赢。

为实现片区资源效益最大化, 片区内的硬件教育资源也统筹配置, 中学配备的是数字地理教室、科学探究室、小学配备动漫实验室, 例如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中的“太阳系”这一专题, 我们便组织学生到片区中学的数字地理教室上课, 使地月系的自转和公转生动直观地显现在学生眼前。片区有统一的专业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围绕专业教室的使用功能、中小学课程设置及学生活动安排, 编制了片区“大课表”。教研引领、特色牵动、共享资源激发了我们每一所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在“片长”的带动下, 我们的片区管理不断制度化、系统化, 学生小学毕业后, 进入片区中学, 按照设定的科学成长路线, 又在一个熟悉的氛围中继续发展, 择校回流现象比比皆是, 整个片区已成为一所蓬勃发展的“松散型”九年一贯制大学校。

用智慧打造班级文化用创新张扬学生个性

我校毗邻大连市最大的小商品和水产批发市场, 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过去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薄弱校。很多家长对于将孩子送到我校有顾虑, 择校导致生源流失严重。2008年, 我校成为西岗区第一批小班化实验试点校, 也是西岗区“优先薄弱、交替发展”的薄弱改造理念的受益者, 区域的理念和策略让我们对改变我校的薄弱面貌充满了信心。校长在班主任培训会上说:“如果每个班级都好起来了, 整个学校就好了。班主任的责任重大呀!”怎样才能让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身份背景的学生尽快融入现代班集体、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想应该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和策略帮助我校形成了新的班级组织结构、新的机制和手段、新的评价方式, 营造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使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可能。

在我班, 班级组织结构改变了教师主导的方式, 老师仅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才是自我成长的主导者。这种主导首先就体现在班级小名的诞生过程中, 我班的班级小名叫青泽轩, 是同学们在班会讨论之后, 从自己起的十几个小名中确定的, 他们说:青——青春, 要张扬青春的活力;泽——聚水的地方, 寓意着带着不同家乡文化的我们汇聚在一起;青泽轩就是我们张扬青春活力, 互助、融合、自我管理、共同成长的地方。班级小名是同学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是我们班级学生发展的共同愿景, 因为每个人都参与了班级的规划,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十分珍惜这个名字, 青、泽, 已经成为我班文化的关键词, 也是我帮助同学发展自己个性, 评价自我的依据。

新的班级机制体现在每位同学都是班级的管理人员, 人人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这种新的班级建设机制打造了与众不同的班级结构。有的学生成为谋篇布局的设计者, 有的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 有的学生成为专长突出的实施者, 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就拿我班于海泉同学来说吧, 他是我班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的一位, 性格内向, 家境贫寒。这样的孩子怎样参与班级管理呢?区里倡导同学们建立自己的数字博览馆, 我发现他非常喜欢电脑, 于是就让他做了电脑管理员, 主要是想让他融入集体。在老师的指导下, 一个学期后, 一个关于旅游的数字博览馆初具雏形。看着他等待评价的眼神, 我笑了, 他也笑了, 可以说, 这个数字博览馆敲响了他新生活开场的钟声。他涉猎了更多的知识, 性格也变得开朗了, 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机会, 获得了自信, 缩小了与城里孩子心理上的差距。

每个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们不同的个性, 和于海泉不同, 我们班也有同学原本就个性张扬, 特长鲜明, 怎样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呢?区里给每个班配发了相机。学校组织师生校园生活摄影大赛, 我知道赵芮对摄影感兴趣, 就让她作为活动的组织和培训者。她很兴奋, 还主动地给我的参赛作品提建议。我把相机交给她, 还给她布置了一个任务, 抓拍班级每个同学的笑脸和精彩瞬间。一个月后, 她上交了一份出人意料的作品, 一次以笑脸为主题的摄影展, 班级所有任课老师和同学的笑脸展示在回音壁上, 她主动为同学们讲解, 连其他班级的同学都被吸引了。现在她带起了一个摄影小组并成为班级文化讲解员, 多次接待前来参观的领导和老师。她的特长不仅没有被埋没, 反而得到更大的展示舞台。于海泉和赵芮的故事只是我们班级30个孩子的成长缩影。只要班级建设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人人都可以拥有一片梦想的天空。

不同的评价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效果。我们班摒弃了原有的仅以学生成绩为评价手段的单一方式, 为学生建立了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的扉页主要是学生的个性介绍, 包括人生的梦想、阶段性目标、兴趣爱好和电子照片。档案记录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三年间在学校生活中的大事, 从第一张开学典礼新生合影的青涩到毕业典礼师生拥抱的感动, 按照时间顺序呈现, 后记是每个学期结束时班主任的寄语, 电子档案改变了原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扬了学生个性。

“青泽轩”的班级文化由学生做主学生做, 同学们的地域文化在这里融合, 智慧在这里升华, “青泽轩”给予了他们乐观、自信、阳光的品质, 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使原本差距很大的城市和乡村的孩子获得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差异发展, 并从差异发展逐渐提升为彰显个人特色的优质发展, 最终赢得家长和孩子的认可。

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在优质控择校,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 更有切身的感受:好教师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之一, 好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培训, 而西岗区为好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优质的培训、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还记得在从教十年左右的时候, 我常常陷入不知该如何继续发展的困惑中, 与周围的老师们交流, 他们也有这样的感觉, 职业的责任感告诉我们必须提高, 而我们的渴望却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中徘徊。机会从2008年5月开始接二连三地降临了。区里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钱守旺、华应龙、刘德武、柏继明、吴正宪、李烈等小学数学大师集体来到我区, 大师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强大的气场和人格魅力以及对教育事业孜孜追求的热忱, 给了我心灵上极大的震撼。真想像他们一样, 也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大师, 但是, 差距之大, 谈何容易!然而,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 就在这年夏季, 我就成为刘德武老师的十名徒弟之一, 当时的我真是兴奋极了。局长亲自带我们到北京拜师, 当天就开始了第一次学习, 之后, 北京——大连之间就成了我们师徒的热线, 师傅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深见解、对学生思维训练和教材深度的理解和钻研、风趣幽默的谈吐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记得那年国庆黄金周, 我们四名徒弟深夜来到北京, 师傅亲自开车到机场迎接, 几天的“磨课”常常进行到深夜, 师傅不知疲倦, 师母还捧出热腾腾的炸酱面, 这份感动让我们暗下决心, 一定不辜负师傅的期望和教育局的信任, 也做一个像师傅那样“爱上课”的老师, 在与名师的切磋交流和反复的课堂教学研讨中, 我们不断领悟到数学教学的真谛, 教学的感觉越来越好。

在教育局组织的“三级拜名师工程”中, 我既是全国名师刘德武的徒弟, 也是区内来自不同学校的三名新教师的师傅, 我把从名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的徒弟, 并且经常跟他们交流、切磋, 看着徒弟们一天天成熟起来, 我的心里充满自豪和幸福感。现在我的徒弟们也已经在区内崭露头角, 被派往上海挂职研修、派往陕西师大参加国培, 我也多次被派出参加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讨活动, 今年春季还走出国门到新加坡感受现代教育的发展。良好的氛围、优质的资源、恰当的培训, 给我们提供了最广阔的成长平台, 也坚定了我勇立潮头的信心, 研讨课、视频切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学术交流等等活动中, 常常活跃着我们师徒的身影, 我们也在与别的师徒团队的较量与合作中获得提高。现在, 我带的新教师已经成为刘德武老师的第二批徒弟, 我拉手的学科教学薄弱教师已经成为片区的学科教学法特色教师, 我自己也成为大连市的品牌教师, 而且, 在教师“圆桌式交流”和全员培训的共同作用下, 区内各校都有特色教师, 都有学科带头人, 都有学科专家组, 我区各学科入选的大连市品牌教师数量都位列各县区之首。现在, 按照局里的统一部署, 我们在专研本学科发展的同时, 也常常与区内其他学科的专家组、特色教师团队交流, 互相学习借鉴, 创建区域“学习共同体”。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让每一所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成为现实。

2011年9月, 作为“对口帮扶工程”中的一名支教教师, 我来到大连市最北端的一所山区小学, 我知道这又是一次锻炼与提高的机会。大山里的教师对乡村教育坚守的那份信念和责任、大山里的孩子对优质学习资源的渴望深深打动着我, 于是, 一年里, 我尽全力, 以领路课、讲座、案例式教研、带徒等方式将西岗的经验与做法传给山区的师生。每个忙碌的日日夜夜, 我的心灵都在付出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我也在与不同的学生和教师的磨合中得到历练和提高。一年的时间可能改变不了什么, 但我可以成为一颗火种, 点亮学生的心灵, 照亮周围更大的空间。

从教17年, 我先后作为优质教师资源被交流到三所薄弱学校。如果说, 过去的交流和培训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那现在的我就需要不断客观地看待“过去的我”, 正视“现在的我”, 在主动参与各种培训的同时, 用不断的提高和奉献, 去追求一份持久的热诚和激情, 去享受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做一名像师傅那样“爱上课”、学生又喜欢的老师。

711中学给孩子可喜的变化

我是大连市西岗区一个普通中学的学生家长。我儿子叫应明豪, 是71中初二的一名学生, 他本是个内向寡言的孩子。初一军训刚结束, 回到家他就在饭桌上兴奋地说:“爸, 知道吗?我是我们小组的副组长!”“管多少人?”“除了我自己, 还有三个。”我和他妈妈没敢笑, 也没当回事。但半学期下来, 原本不爱说话的他几乎天天晚饭的时候都要讲讲今天班级的什么什么课上, 哪个哪个小组的比赛啦, 趣事啦, 后来我和他妈知道他们的四人小组每人都有职务, 每人能管别人也归别人管, 是叫“合作学习”。于是我在不知不觉间记住了些小班化课堂上的新名词, 像“小白板”、“两只红笔进课堂”、“全员参与式总结”等等。而应明豪自己也爱跟我们说学校里的事了, 爱吃早饭了, 爱上学了。他在班级担任数学科代表, 还负责间操时关闭教室荧光灯的工作, 每一样他都干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看到孩子脸上有那么多的快乐, 我们家长的心里也有那么多的幸福!

很愧疚地说, 应明豪小时候的学习习惯, 我们给他培养的并不多。小学时不管作业多么少, 他都不愿写;初一有一次考试过后, 他忽然郑重其事地说:“请你们放心, 我争取不在家写作业!”猛一听吓了我们一跳。原来, 每科老师在学校都针对学生当天的掌握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 当天所学谁能通过“日日清”检测, 谁今天的家庭作业就相应减少甚至没有, 这个“作业政策”一下子刺激到他, 为了少得到一点儿作业, 他课堂里用心, 自习课用心, “日日清”抽测时用心。一个小环节带动一大片。应明豪以前几乎从不预习, 可是现在, 他天天做预习, 还为自己制定一周的预习计划。看到孩子的变化, 我们感到孩子会学习了, 那份感激, 不知道该对老师说什么好。

去年国庆节前, 儿子回来说他们的男生鼓队要到俄罗斯演出, 全家惊喜得不得了。他当初报名参加学校“男生鼓队”的时候, 我们觉得报就报吧, 锻炼锻炼身体也好, 可忽然要出国演出了, 我们才猛然意识到这个鼓队多么受重视, 儿子所在的学校多受重视, 因为71中的学生, 80%是外来务工的孩子。孩子离开家前倒是没什么, 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可他回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儿子说, 第一次看见五星红旗因为他们而升起,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再是小孩子, 他肩上也挑着沉甸甸的使命。他跟我说:“爸爸, 坐飞机什么感觉?就是‘城市在我的脚下, 世界在我的心中’的感觉!”说实话, 我们家长的感动是什么?就是看见孩子的长大和孩子可喜的变化!

我身体不好, 行动不便, 有时也想去学校看看儿子的上课状态, 我老婆说:“不用, 你在操场外看看整齐划一的晨读, 去看看大课间热火朝天的花样跳绳就知道咱儿子咋样了。”儿子也说:“爸爸, 如果你到我们学校, 你一定去四楼走廊里看看, 那里有一大幅墙板, 学校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照片按照不同的省份, 分组展示, 配上各自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介绍, 从甘肃到福建, 我们每个人的故乡都在那里, 真的, 站在那幅大地图下, 爸爸, 你一定特感动……”

“在母亲的眼里, 他们都是孩子;在老师的心里, 他们都是伟人。”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 我都会看着学校正厅这句题词, 在这面巨幅照片墙下, 站立好久。我的心里总会生出一个个热切的愿望, 每一次都设想着我的孩子就是因为得到这些关注、爱护, 得到这些欣赏和期待, 成就了不凡的人生。

我的水平有限, 不能一下子将孩子所有的变化一一说出, 但我有足够的理由, 再说一次我心中的感激:能成为这所学校的学生, 是我们孩子, 也是我们全家的福分。

学校说到了更做到了

学校说到了更做到了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 孩子是我的关注和牵挂。一转眼, 孩子就到了该入学的年龄, 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成了全家几代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很多人建议我舍近求远选择一所大家公认的好学校, 我也非常纠结, 因为小学阶段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可所谓的“好”学校都离家很远, 孩子的接送都是问题, 于是我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学区内的长春路小学上。

从孩子入学前大半年, 在长春路小学的校门口就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位特殊的家长 (就是我) , 站在校门口看学校升旗仪式、体育课、各种大型活动。我特别关注学校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孩子的脸上是不是洋溢着笑容, 每天学生的室外活动时间能不能保证, 尤其是孩子调皮时老师对孩子的态度等等。而且还听在校外接孩子的家长们说, 学校有自己的食堂, 孩子们吃得饱, 吃得好。就这样, 出于综合条件考虑, 我最终决定把孩子送到这里接受教育。

尽管知道长春路小学是西岗区首批小班化学校, 但像我女儿这样聪明而个性非常鲜明的孩子, 能不能得到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关注, 我还是有些担心。在刚送孩子上学的那段时间, 我每天人在单位, 心却在学校, 孩子的表情更是我们家的晴雨表。令我欣喜的是, 入学以来, 每天放学都能看到孩子快乐地奔向我的怀抱;每次询问她一天的校园生活时, 她都仰起小脸告诉我这也好, 那也好。当我再追问时, 她就会稚气地告诉我:“老师把我的画挂到墙上了, 小朋友和我一起玩篮球了, 学校的饭菜真好吃, 今天老师给我们大家照相了……”这些话都让我感受到孩子在学校的快乐, 孩子快乐, 我们当家长的就更快乐。

如今我的孩子已经成长为快乐活泼, 能和同学友善相处, 懂感恩的小学生了。两年里, 孩子在成长, 我更感觉到自己也在陪伴孩子一同成长。我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各类家长培训, 并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我参加了学校的混龄运动会, 与孩子在赛场上一同拼搏;我参加了学校的家长开放日, 与孩子共同聆听老师的讲课, 也第一次了解了教学一体机;我参与了学校食堂菜谱的制定, 中午和孩子共同用餐;我参观过学校学生自发自建的实物博物馆, 与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来北京的前几天, 我陪孩子去参加大连市的合唱比赛, 看着她落落大方、自信从容, 听着那悠扬婉转的歌声, 我在场外感慨万千。说实话, 在孩子入学前, 我并不是十分清楚孩子的艺体潜能, 但是现在, 孩子既在合唱和象棋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才华, 又能把篮球玩得灵活。这都得益于学校为孩子提供的“4+2”项目和课外艺体课程, 钢琴、舞蹈、乒乓球, 羽毛球、版画等各门各类, 应有尽有。更加难得的是, 学校很多课外艺体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省、市甚至国家知名的大师。这些课程都是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里完成的, 学校不仅不用家长花一分钱, 更把我们家长从周末奔波于各类校外学习培训班的折磨中解放出来。在我们西岗区, 不仅丰富多彩的课外艺体课程是免费的, 就连身上穿着的漂亮制服, 都是政府为孩子们专门免费定制的。

篇4:201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关键词:优质;义务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01-03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近几年,一批专家学者也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别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原因、目标、途径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这些法律条文和专家的研究为义务教育的深入开展指引了发展的方向。但是这些研究多是从外因的角度展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讨的,笔者认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通过内外因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即既要通过外部向学校输入资源,更要通过内部的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即是通过外部资源的输入与学校自身的发展的有效结合,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的方式来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其实质就是通过学校的优质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这一过程也无形中提高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它无疑走的是一条均衡的优质,优质的均衡的道路。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将优质与均衡对立起来,结果使均衡发展也陷入僵局。笔者认为,就现阶段我国已经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可以将追求优质的过程与追求均衡的过程统一起来。

二、优质均衡的内涵

优质均衡具有优质教育的特征,但是它不是要把每所学校办成国际一流或是全国百强,而是要使县区范围内的每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有效利用内外的资源,通过内涵发展,不断增强实力,使其在县区范围内的实力势均力敌、不相上下,成为令县区范围内的老百姓满意的学校。其最关键的是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薄弱学校。

要使全国或全省范围的学校达到均衡是不现实的,需要先实现区域范围,即县区内的均衡,然后逐步扩大到更大范围。我国新《义务教育法》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也为县区范围的均衡提供了法律与制度上的保障。

因此,文中所说的优质均衡是指在县区范围内实现同类学校之间的各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发展。均衡地优质,从而也实现了优质的均衡。

三、优质均衡的原因

(一)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来看

《国教育报》编审翟博博士认为,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享受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按照戴维·伊斯顿的观点,任何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都是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的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就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就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内的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内的每一位学生获得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而学生获得的利益是社会系统或教育系统内的利益分配到学生所在学校,再由学校分配给学生个人的。因此,要想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利益,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每所学校,提升每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即优质。

(二)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来看

劳凯声教授认为,每个学习者或其家长都将变被动为一种积极主动的选择,他们是这场贸易的消费者,因而有权选择和获得满意的教育服务。在不久的将来,学习者或其家长自己来规划真正适合和有利于自己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形式,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消费类别、水平和品味,从而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而且有效的教育服务。而作为教育的提供者,则应想方设法地提高教育的服务质量和品味,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目前,已有研究者发现了与之类似的现象,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出现三种现象:一是大量农村家长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到城市读书,二是城市家长千方百计将孩子送到重点学校读书,三是社会中的主流人群千方百计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可见,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是教育所应背负的现实重任。

翟博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均衡发展是人们相对于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供给不均衡而提出的教育发展的美好理想。换句话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实际供给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即提高每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即是优质的途径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只有均衡地优质,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从义务教育发展的阶段来看

2000年,我国普及义务教育,达到了低水平的均衡阶段。翟博认为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与条件来看,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目标,进入了第二三阶段,即主要以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为目的与追求教育质量均等的阶段。但是,笔者认为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绝不是要等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之后再去追求质量的提高,而是应同时追求二者,因为,教育质量的追求始终应是学校的首要目标,教育资源的补充只是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优质是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通过这种发展可以从根本上消灭薄弱学校,从而最终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要优质地均衡。

(四)从不均衡产生的历史原因来看

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除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外,还有深层的历史原因。它是我国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利用现有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策导向下应运而生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人才,然而在今天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它也成为滋生众多教育问题的源头。一方面有的学校人满为患、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有的学校门可罗雀,资源浪费。择校、教育乱收费等问题与学校问的不均衡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追求一种不均衡的优质,使学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优质必与均衡矛盾的思维定势也长久存在着。笔者认为,没有均衡的优质

是难以长久的;没有优质的均衡只是空洞的自欺欺人。

四、优质均衡的举措

(一)科学规划,合理设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在学校优质化建设过程中,并不是要对已经存在的每一所学校都投A--定的人力、物力来予以发展,而是应根据各县区的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各校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撤、并、扩、带等方式来科学规划县区内的学校布局,合理设置教学点,这样既可以避免资源的无效使用,又可以相对集中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果。山东寿光市可谓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典型。他们遵循“整体规划、适当集中、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方针,开创了一个布局合理、规模适当、齐头并进的均衡发展的局面。据笔者所见,A市B区将实力相当的四所重点学校分置该区的东南西北四方,并与各方的薄弱学校合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亦有学者提出,县镇布局应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建制镇为中心,以小集镇为外围的县域小城镇网络体系,而教育的布局设点要与城镇布局设点相照应。

(二)制定标准,核实指标

笔者认为国家应制定全国学校生均经费、教师学历与职称、学校教学设施、教师工资待遇的标准,各省、地级市、县应根据这一标准核实各县区需设学校的各项指标的情况,估算所需教育经费。需要指出的是,标准的设立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因为我们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们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现在应追求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同时,有研究者建议应取消中心学校的特权地位,学校之间只有设置地点的不同,而没有级别之分。换句话说,县区范围内各校各项指标的标准应是一致的。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说,“要从教育开支上求得更大的收获,财政资源的总量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许多方面,如何分配财源的方式更为重要。”

(三)逐县核实财力,根据各县、省财力确定中央转移支付的比例。

200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3.01%,尽管还未达到4%的目标,但是从公共教育支出占政府支出比例这一指标来看,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15%,超过了除美国以外的英、法、德、日、意等发达国家。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8.36%。换句话说,尽管我国GDP大幅增长,但是国家可以支配的财政总收入并不是极大丰富。因此,试图全部依靠中央财力来发展优质化义务教育的做法有待商榷。而完全依靠县级政府的财力也难以完全达到上述目标。在张志勇等人的研究中发现。在他们调查的5个县中,至少有2个县的财力难以承担中央要求的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换句话说有3个县可以达到国家的要求。因此,综合专家建议,笔者认为应逐县核实财力,制定各县财政所应承担的教育支出的比例,所差部分再根据各省的财力确定省的支出比例,仍差部分由中央予以补充。公共财政应重点扶持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四)促进教师均衡流动。增强教师培训实效

原北京一中校长王晋堂老师认为,“结构工资”现存的差距不仅成了实施教师合理流动的障碍,而且对教师流动产生了负面的导向作用。它导致了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或称优秀教师)从薄弱学校向重点学校的流动。农村的骨干教师往城镇流动,城镇的骨干教师往城里流动。教师的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学生的流动,学生不断向城镇学校、重点学校流动;生源的流动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重点学校之间办学质量上的差距。工作在重点学校的教师不仅待遇高,由于学校经济实力雄厚。得到发展的机会也多,进修、外出交流、出国的机会多,职称评定、评优评特的名额也多。这样一来,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师资(与重点学校相比)越来越弱。虽然中央启动了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与教师交流办法,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有人认为是岗位津贴与工作条件的艰苦程度之间没有很好的契合。笔者认为应将岗位津贴与进修、外出交流、出国、职称评定、评优、子女成长环境等结合起来,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来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从而促进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提高。

从某种程度来说,义务教育学校的优质化仅仅依靠个别教师的优秀是不够的,主要还是要依靠广大普普通通的教师们。因此,学校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培训。

(五)学校应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

无论是科学设置教学点,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的力度,还是师资的补充,都只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外在的支持;真正要促进学校的发展,还需学校综合利用这些资源,依靠自身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正如陈小娅副部长所说,在人人“有学上”和“上得起学”之后,“上好学”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期待,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所学校可以实施一系列改革,大力提倡科研,促进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管理、教育和教学质量。深圳宝安中学通过建立“一个脊梁,两个翅膀”的教学管理模式,即以年级工作领导小组为脊梁、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师团队与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团队为翅膀,极好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均衡,但只有促进每所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即均衡地优质,才能满足老百姓的迫切需求;而在此实践过程中,教育将收获优质的均衡。无论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弱势群体的教育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直面的内容的分类,只是从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的视角进行的分类,其实质是学校之间的差距。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县区范围内学校之间的差距问题,使县区范围内的学校实现均衡的优质,从而最终使县区范围内的学校呈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景象。

参考文献

[1][5][7]翟博,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J],教育研究,2008,(1):3-9

[2]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02,(10):45-49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7(2):3-11

[4]劳凯声,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教育研究,2002,(2):3-7,30

[6]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教育研究,2002,(2):8-20

[8]李振村梁伟国,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山东省寿光市教育均衡发展透视,人民教育,2002,(3):8-31

[9]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6):60-62,76

[10][13]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69,165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9

[12]王蓉,加大教育财政投入需完善相关体制与机制,人民教育,2008,(9):2-5

[14]王晋堂,教育均衡发展重在规范教师工资待遇,人民教育。2008,(2):26-29

[15]陈小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人民教育,2008,(13、14):2-6

[16]彭锻华,激发成就动机打造团队精神,人民教育,2008,(5):21-22

篇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黑山县常兴镇四间小学

我校认真贯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学校在黑山县教育局及常兴镇中心校正确领导与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现将学校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四间小学座落省道304线北侧、原四间初中院内,2015年5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于现址进行校舍的重建,同年9月,新校舍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现占地24420平方米,建筑面积3136平方米,有12个教学班,280学生,教职工30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11人,超过规定学历数占比为93.3%。

二、指标达标自评情况

根据《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表》的细则要求,学校对评估内容的指标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自评分数为:学校管理22分,教育质量为8分,校舍建设及教育装备62分,总分为93分。根据基本标准达标评估细则得分达标,具备了“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的条件。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文件学习,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1、为使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能高标准完成,根据黑山县教育局通知精神和要求,我校成立了由校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教师组成的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学习《辽宁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细则》(严格按照评估标准,查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检查评估进展情况和指导、协调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定时、定人、定地点召开会议,交流、汇报各组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及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功能室建设中,保障了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工作推进情况

1、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为了使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高标准完成各项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按照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标准和要求实行人员进行分工:工作小组组长全面负责学校均衡发展全面工作,副组长具体负责,小组成员分为校园校舍建设小组、仪器图书装备小组、教师队伍建设小组等,分别对照《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表》和《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仪器、图书及卫生(保健)配备标准》进行全面摸底、清查,并认真对照各年度基础年报表的数据与现有各功能室的各项数据正确无误。

2、核实数据、查缺补漏、及时添置。为保证学校仪器图书装备达到评估标准,学校工作重点放在仪器图书装备的清查、配置采购工作上,组织相关人员对仪器图书装备及时清查,针对所缺的仪器图书装备成立采购小组,采取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和自筹资金的方式进行采购。至2016年9月底,黑山县教育局共向我校调配计算机62台,购买实验仪器7000余元。其他的装备也都装配到位。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严格按照辽宁省及锦州市对教师岗位设置的有关规定进行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工作,努力提升教师素质。学校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每学期均投入经费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并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的进修学习,目前我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所占比例93.3%。

(四)加大了校园文化的力度。提高校园文化在学生中的认知。我校以“爱,成就一切”为办学理念,围绕着“爱”,第一栋主题确定为“教师之爱”——以对师德内容的充分阐释和教育大家的引领为主要内容。“品质之爱”——品质决定人生的高度。也决定着人生的厚度。诚信、友善、团结、互助是良品也,自尊、自立、自强、自信亦是,这些品质的细化与解读成为我们这第二栋厅廊文化展板的主要内容。如尊师,如勤奋,如努力。第三栋的主题是学习之爱。这里的展板内容就以此展开,有好习惯的具体阐述。如读书习惯,如倾听习惯,如思考习惯。也有对学习做出提醒的古代诗句。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四栋的主题是生命之爱。生命与安全与感恩是我们宣传的主要内容。

四、存在的问题

(一)根据图书配备标准,无阅览桌,不能适应学生的阅读需要。

(二)功能室还缺少辅助用房。

(三)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不强,骨干教师培训的广度力度不够,名师的引领作用尚未充分,教师的专业水平未能全面达到教育教学改革需求。

五、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一)认真对照《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表》的评估标准和相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缩小差距,提升办学条件。

(二)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和功能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对各类教学仪器做到及时排查、及时购置添加,确保各类教学仪器配备达到配备标准,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认真做好各功能室、教学仪器的管、建、配等工作,充分发挥功能室的教学功能,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三)在今后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条件,完善设施、仪器建设等工作,满足教学要求,使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更上一层楼。

黑山县常兴镇四间小学

2017.9.1

黑山县常兴镇四间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黑山县常兴镇四间小学

篇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

2009年12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始建于2005年9月,是巩义市委、市政府投资千万元在东区兴建的一所公办寄宿制学校。学校位于陇海大桥东端,西邻滨河路,南面临近310国道,距巩义市人民政府500米。占地面积52亩,建筑面积16600平方米。学校分为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在功能上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并具有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在市政府和教体局的直接领导、大力支持下,学校于2006年7月正式招生,8月29日正式开学。

学校2006年有28个教学班,2007年有32个教学班,2008年有36个教学班,现有40个教学班,每班人数在50人左右,现共有学生2081人,教职员工115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生活教师16人(包括09年12月退休的2位生活教师)。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我校地处巩义市市区东区,招生区域为:市区内的适龄儿童。2007-2008、2008-2009、2009-2010学年7-12周岁适龄人口分别是

人、人、人 ;入学率分别为100%、100%; 三年辍学率均为0。

(二)师资水平:

2007-2008、2008-2009、2009-2010学年,学校专任教师分别是75人、75人、99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为100%;全校专任教师均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高学历率达到了100%,其中有61名教师达本科学历,占61.6%。有省级骨干教师7人,郑州市级骨干教师5人,巩义市级骨干教师

人。校长经过岗位培训并且取得合格证书比例均为100%。

(二)办学条件:

我校是一所现代化的寄宿制学校,建筑面积16600平方米,2007-2008、2008-2009、2009-2010学年生均建筑面积分别是13平方米、11平方米、8平方米。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按照省一类学校的标准配齐率均达到100%。学校危房率均为0;现拥有较为齐全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共有普通教室40个,现有的40个教学班都安装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构建了资源丰富的教学、管理平台。拥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阶梯教室,音像资料室、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形体室、舞蹈室、体育馆等专用教室十余间。教学器材共投入24万多元(含体育、科学、音乐、英语、社会、数学、美术等);图书4万5千册,共投入11.8万元,2007-2008、2008-2009、2009-2010学年学生均图书分别是35册、27册、21.6册;电教器材投入约90.04万元(多媒体37套,约43万元;数码相机两台,约5500元;100台电脑,约30万元;18台复读机,4680元,35台纯平彩电,约5万6千元,其他投入5 万元(含档案室等),教学仪器设备按省一类学校标准的配齐率为100%,可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运动场地按照一类小学的要求建设,塑胶操场,环形跑道,排、羽球场等均达到相应的指标。各室建设(计算机生机比、各室设备)均符合市一类小学建设要求。

为了学校发展的需要,2007年暑假期间,学校投资16万余元,对学校食堂进行了全面改造,增添设备,改造学校所有卫生间,并将教学楼一楼走廊全部贴上墙砖。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教师书吧,教师健身房,投资近5万元购置了健身器材和教育教学书籍。

(三)教育经费

2006年,由市财政拨付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666.68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101.12元。2007年,由市财政拨付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666.68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101.12元。2008年,由市财政拨付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666.68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101.12元。教师工资由市财政统一按标准足额按时发放。

(四)教育质量:

建校以来,学校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学生,根据学生爱好、特长和年龄特点,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学生的毕业率为100%,2008年学生的毕业率为100%,2009年学生的毕业率为100%。

三、主要做法。

(一)办学方向明确,整体思路清晰。

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一切从儿童发展需要出发、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教体局“一个中心、两条底线、四张品牌”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提出了“教学出质量——教书育人,管理出效益——管理育人,服务出信誉——服务育人,美化出形象——环境育人,文化出品位——以文化人”的工作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美育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各个基层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加大投资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开掘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形成学校特色,使子美外国语小学成为学生信赖、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巩义市基础教育的示范校、窗口校。

(二)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锐意改革的一流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建设,依法执教。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通过听报告、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打造子美外国语学校教师的良好形象。

2、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逐步形成子美的“校本教研”品牌。学校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的教研宗旨,坚持“交流、互动、提高”的教研思路,由教研组长组织实施,开展“个人汇报、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相结合的教研活动。

学校固定专门的校本教研活动日,每周二为语文、周三为英语、周四为数学、周五为技能科。除此之外,还把周六定为全体教师教研日。活动形式多样:集体备课、专题讲座、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专题培训、基本功训练、听评课、取经汇报等。各教研组按照学校要求,以“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方式,有序进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学校逐步形成了一个层层负责、上下互动的教研网络。

学校引导教师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通过校本教研,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目前,我校有本科学历人数达29人,另有15人正在进行本科学历的进修学习。在开展“让书香溢满校园”的读书活动中,学校出资为每位教师购买了教育书籍,为每个教研组订阅了教育报刊,教师订阅的教育类刊物,学校出资50%。学校要求教师在广泛阅读的同时,坚持记好学习笔记和教材研读笔记。

学校坚持不懈地引导教师开展“写好硬笔字、画好简笔画、讲好普通话、学好英语日常用语”基本功训练。另外,学校充分挖掘本校教育资源,定期进行专题讲座。如:开展校园英语培训,每周学习5句常用校园英语和日常用语;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组织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开展“双宫格写字”教学的培训等。

学校结合实际,有计划地邀请各级教学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同时有重点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或上示范课,或做专题讲座,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

扎扎实实开展好“3511工程”。学校定期评选校级、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同时建立“导师制”,充分发挥高级教师、名师、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师徒结对共同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带徒计划、拜师计划,以骨干带动一般,使全校教师初步形成梯级进取的动态发展格局。学校要求师傅上好引路课,徒弟上好创新课,师徒相互听课、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5次。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了平台。

(三)德育工作

根据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了德育领导机构和德育队伍,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形成了有组织、有领导、有明确分工、有制度保障的德育管理体系。

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严格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子美小学生一日常规》规范自己的行为,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组建“值周小分队”和“红领巾监督岗”,使“规范”在学生的相互监督中逐渐内化为自我要求。与此同时,学校对4——6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学生行为姿态标准化训练”,全面提升学生修养。

家长学校: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举行家长培训班,发放家教学习材料,给家长传授更多的教子经验。利用《子美报》、校信通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体卫、艺术教育:学校重视体育、艺术教育工作,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好各类体育、艺术课外活动,成立了田径队、篮球队、合唱队、舞蹈队、乒乓球队、绘画兴趣小组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建校第一年举行了“子美首届文化艺术节”、第二年举行了“阳光体育运动会和子美少年军校首届检阅式”、第三年举行了“二届文化艺术节”,每次大型活动,师生全部参与,同台献艺,家长全部来校助阵,声势浩大,大气震撼,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生活,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指导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卫生工作: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严格对学生进行体检、体能训练,利用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学校各项达到上级的有关要求。学校环境卫生做到了干净整洁。

法制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我校及时成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领导小组,聘请法制副校长等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学校针对个别学生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及时跟踪,随机教育。一年来,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四)教学工作

1、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全面育人,使学生全面发展。按照上级要求开齐开全各门课程。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按课程计划设置各年级课程,同时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有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务处不定期对教师落实课程计划情况进行检查,规定教师不挪用,不占用、不更改任何课程。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管理手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施教,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向课堂要质量。学校坚持集体备课和听评课制度,并通过各种检查评比,在教学上真正形成了“比、学、赶、帮、超” 新局面。学校坚持抓好单元检测和“教学质量检测”,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攀升。

学校注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不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按规定给学生留家庭作业,认真落实减负文件精神,一、二年级不留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每天不超过60分钟,不给学生留重复性作业和体罚性作业,不组织学生进行学科竞赛,不举办各种提高班,不购买任何辅导材料,全面评价学生。

学校严格学籍管理,控制学生流动。对于有厌学倾向的学生配合班主任加强教育,及时家访了解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至今,学校从没有出现一名学生辍学。学校注重加强毕业班的管理,努力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2、持之以恒构建“书香校园”,扎扎实实抓“让书香溢满校园”活动。坚持开展以“诵杜诗,读经典”为核心的诵读古诗文活动,学校精选古文、唐诗、宋词、元曲以及优美的现代文等,印制“背诵阅读反馈表”,要求学生人人达标。学校初步探索开展了阅读考级活动,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学校逐步形成了师生共同读书,人人喜欢读书的氛围。

3、凸显“英语”学科特色,让英语成为师生的日常用语。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短剧表演、英语广播、口语交际训练、每日一句日常用语、学习新概念英语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激起了全校人人学英语的热潮,尽快凸现了学校的英语特色。

(五)强化后勤工作,优化教学条件。

1、强化后勤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后勤人员认真学习、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干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按岗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后勤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踏实工作,关心爱护学生。

2、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加强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完善校园安全管理网络,层层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实施隐患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严格执行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加强夜间值班巡查,确保学校财产安全。安全负责人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整改隐患,并做好记录。截止目前为止,学校无一例事故发生。

3、加强学校的财物管理。努力拓宽经费筹措渠道,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履行节约,勤俭办事,做好学校水、电等设备维修工作,确保教学工作正常有序。

4、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对学校食堂实行月成本核算。提高食堂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水平,保持伙房环境卫生整洁,加强伙食的检查与监督力度,并与防疫部门建立经常联系,严把进货、加工、销售三关,保证师生饮食安全、营养。

5、加强住宿部管理工作。制定可行的工作量化考评细则,对每一个人的工作进行考核评定,教师对住宿生要真心关爱、严格要求、细心指导,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硬件建设还不够到位。如:住宿学生多,宿舍少。措施:想方设法提高服务质量。

(2)面积大,围墙低,安全监控系统需要早点到位,以确保学校财产的安全。措施:广泛发动教师,加强夜间值班巡逻,确保校产不受损失。

子美小学成立一年有余,学校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子美这支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中心,着力打造“四个品牌”;完善设施设备和校园美化工程,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子美特色,实现以文化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团结协作,改革创新,扎实工作,聚力育人,力争早日把子美外国语小学创办成巩义的示范校、窗口校。

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

上一篇:药品市场调研报告下一篇:脚印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