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2024-08-29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共6篇)

篇1: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穗字〔2010〕12号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2010年8月15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关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各项任务,探索建立我市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就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意义

1.推动广州科学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助人自助”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公正和谐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分布在民政、司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工青妇、残联等社会管理服务领域,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展社会工作,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建设和谐广州、推动广州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首善之区”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我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有力举措。必须把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作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二、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2.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以建立健全社会工作制度为重点,以加强教育培训、完善岗位设置、培育社会组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为手段,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构建和谐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首善之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基本原则。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主要出发点和归宿点。

——坚持立足现实,建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坚持改革创新,把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与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创新结合起来。

——坚持统筹兼顾,围绕大局稳步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

4.主要目标。着力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社会工作人才配置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薪酬保障和激励机制,力争在5年内,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活力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社会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建立起适应我市社会管理和服务需要、具有广州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

资料由牛仔裤品牌收集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初具规模。到2012年,登记在册的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工作员达到1万人左右。到2015年,登记在册的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工作员达到18000人,初步形成适应社会管理服务需要、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协调的初、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梯次结构和面向各类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人才分布格局。

——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12年,着重在民政、司法及工青妇残等领域开发设置岗位,实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资格聘任制度,上述领域公益服务性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比例达到岗位总量的10%,全市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比例达到岗位总量的20%;再用3-5年时间,全面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民政、司法及工青妇残等领域公益服务性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比例达到岗位总量的20%,全市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比例达到岗位总量的35%。

——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形成一定规模。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特别是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到2012年,培育发展一批能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初步建立服务项目较齐全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基本确立并得到有效推行。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服务型政府基本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大量购买社会管理服务领域事务性服务工作的态势初步形成。

——社会管理服务方式有明显转变。发展社会工作的环境进一步优化,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社会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传统管理服务经验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优势融合互补,一批公益服务性事业单位和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逐步转型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到2015年,社会工作理念、方法、技巧在社会管理服务主要领域得到全面推行。

三、实施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激励保障措施

5.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按国家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和评价工作。通过考试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统一管理。结合当前实际,将未考取职业水平证书的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以及经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具备一定条件的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纳入社会工作人才范畴,登记成为社会工作员,并在一定时期内参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及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规范。根据发展社会工作的需要,对社会工作人才进行细化分类,完善职级评价体系。

6.实行社会工作人才登记服务和保护制度。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等级证书的人员及社会工作员,须到民政部门或其授权机构进行登记并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只有通过登记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方可以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项目中以社会工作者的名义从事社会服务活动。

7.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考核评估制度。研究制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岗位职责规范,明确绩效考核标准。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以社会工作者能力、操守、业绩为主要考核评估内容,结合思想品德、职业素质、专业水平,由社会工作者所属机构、所服务单位及登记管理机构进行综合考核评估。

8.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及表彰奖励制度。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机制。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社会工作岗位上任职的公务员,执行相应职级的公务员薪酬标准;在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执行所聘岗位薪酬标准;在城乡社区和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其薪酬待遇参考政府公布的薪酬指导价并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确定。根据社会工作人才的从业领域、工作岗位和职业等级,探索实行社会工作人才岗位津贴制度。执行国家有关社会保障的法规和各项制度要求,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表彰奖励机制,将社会工作人才表彰奖励纳入我市人才奖励体系。

四、着力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

9.建立完善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的标准体系。根据社会管理服务的发展需要,按照按需设置、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精简效能、科学规范的原则,明确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原则、岗位级别、工作标准和职责要求,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岗位的开发和设置。科学测算一定时期内我市对社会工作人才的数量及结构需求,以“明确一批,增设一批,开发一批”的办法,逐步在社会管理服务领域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结合实际研究设计相应岗位等级、岗位数量,以及与社会工作岗位要求相适应的社会工作人才配置比例,形成我市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配备标准体系。推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职业资格聘任制度,我市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原则上应聘用社会工作者。

10.突出公益类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的主体作用。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根据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人员结构等因素,科学确定社会工作岗位结构比例。主要面向各类弱势群体、以专业技术提供公益性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要将社会工作岗位明确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承担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也要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作为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有效载体的重要作用。将设置一定比例的社会工作岗位,作为评估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的重要指标和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条件,引导和鼓励其根据自身性质、服务领域和实际需求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11.加强政府部门、人民团体对社会工作人才的使用。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公共服务和管理部门中具有社会工作管理服务职能及与社会工作紧密相关的岗位,通过公选、定向招聘或选拔等方式,逐渐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注重培养选拔熟悉社会工作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在每年选拔公务员的计划中,逐步扩大面向社会工作者或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比例。

12.推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广泛应用。遵循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在社会福利与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社区矫正、劳动就业、医疗卫生、青少年教育、残障康复、婚姻家庭等领域推进和拓展社会工作。当前重点选择民政、司法、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残联、共青团、妇联等领域进行先行先试,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社会工作领域,使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社会管理服务主要领域得到有力推行和广泛应用。

13.积极引导社会工作人才合理流动。加强社会工作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工作,疏通社会工作人才就业渠道,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选拔、流动机制,采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工作人才向基层流动,鼓励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和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就业。

五、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14.加强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的统筹规划。由社会工作主管部门牵头统筹指导全市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工作。根据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市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15.加快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载体建设。整合高校、党校、行政学院,以及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的教育培训资源和工作力量,探索建立贯穿专业教育、入职教育、继续教育各阶段衔接的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发挥高校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基础作用,引导在穗高校调整优化高校专业结构和培养方向,加大社会工作科研投入,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发展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加强与香港社会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深化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的穗港合作机制。建立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平台,加快培育本土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健全实习督导制度,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学习成长的平台。

16.着重抓好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及提升转化工作。在社会管理服务领域现有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是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发展对象。要加大政策和经费的支持力度,大规模开展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有计划、分层次培训,使他们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他们通过职业水平考试,提升转换为专业社会工作者。鼓励用人单位对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

17.加强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终身学习培训机制。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及通过登记注册的社会工作员,每年要接受不少于72学时的继续教育,使他们在一定时期内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在设定的社会工作岗位的新入职人员,需要接受由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或用人单位组织的不少于15天的入职教育培训。

18.大力开展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工作。适时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在各级党政干部、公务员教育培训中引入社会工作专题,将社会工作课程列为公务员教育培训的必读内容。在公务员通用培训教材中补充或增加社会工作相关知识点,广泛普及社会工作知识。直接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职能部门,要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举办社会工作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社会工作知识的学习。制定相关引导措施,鼓励相关职能部门的公务员在参加研究生课程或第二学历教育学习中选读社会工作专业。

六、充分发挥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9.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加快发展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社会组织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承担者,是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的主要载体,是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华的重要平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要按照培育引导和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积极发展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促使社会组织有效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有序参与到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来。

20.着重培育发展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坚持分类指导、有序发展的原则,重点培育面向社会、为社会公众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慈善服务,具有社会性、保障性和非营利性特点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使之成为政府职能转变后社会服务工作的主要承接者。着重促进民办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及其他符合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创办直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机构。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在积聚人才、规范职业、强化专业、提升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规范整合一批现有的社会组织,按照承担社会服务工作的要求进行提升转换。加强对市、区(县级市)社会工作协会的支持和引导,强化社会工作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

21.建立健全扶持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的政策措施。采取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完善注册办法等手段促进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的创办成立。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政社分开、政事分离的原则,逐步将政府直接“养机构、养人、办事”转变为向符合条件的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购买服务。加强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的权益保障,完善包括人员流动、工资福利、职称评定、档案管理、社工招聘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探索建立公共财政对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的资助和奖励机制,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民办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鼓励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公益积累,壮大自身实力。落实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让符合条件的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真正享受到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

22.完善和规范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加大在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力度,发挥党组织在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建立等级评估机制和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指导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社会组织奖惩机制,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的监察评估,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机制,形成政府管理、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自律的多元管理格局。

七、积极引导广大志愿者协助参与社会工作

23.强化“社工+志愿者”联动发展机制。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协调机制,列入市社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联动服务工作。构建“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的互动格局,在市、区(县级市)志愿者组织设置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社工固定联系若干志愿者组织及一定数量的志愿者,负责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培训、监督工作。建立联动信息平台,实现社工、志愿者服务信息的实时共享。

24.发展壮大志愿者组织。广泛宣传普及义务服务理念,建立资金筹措机制及激励表彰制度,大力扶持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加快培育一支数量众多、参与面广、服务功能强、作用发挥好的志愿者队伍。将志愿者培训纳入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规划,对志愿者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义务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八、建立完善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保障机制

25.加强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统筹协调。深入研究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工作体系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通盘考虑,整体推进。结合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引导社会工作合理有序地开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完善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发展改革、司法、财政、卫生、人口计生、机构编制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市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宏观指导;组织部门要把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方向,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民政部门要强化职能,狠抓落实,认真履行社会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市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要结合自身职能,支持社会工作的发展。各区、县级市要完善统筹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在各区、县级市民政局设立专门的社会工作管理机构,配备人员编制。根据市的规划并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区域内的社会工作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本地社会工作加快发展。

26.建立社会工作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社会力量广泛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社会工作经费投入机制。确立财政资金对社会工作发展的主渠道地位和导向作用,将社会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县级市)财政预算范围,明确用于社会工作的财政资金总量目标,并逐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使公共财政成为社会工作经费的主要来源,确保社会工作有效开展。合理界定政府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范围,确立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支持机制。大力拓宽社会工作发展融资渠道。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要留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社会工作。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等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吸引鼓励港澳和国外基金会在穗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引导它们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27.加快推进社会工作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要借鉴国内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的先进经验,加快我市社会工作立法进程,明确社会工作者及其机构、政府、协会、工作对象等的权利义务,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登记注册、信息披露、专业督导、服务评估、行业自律、违纪处罚等配套制度。要加快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制订有关政府购买服务的规划、协议标准、服务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建立完善经费管理办法,确保政府购买服务有章可循、有序运行。要不断加强社会工作的政策理论研究,在实践中推动社会工作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

28.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宣传工作计划,及时总结和推广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宣传社会工作人才的典型事迹,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营造尊重社会工作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社会工作人才大量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主题词:民政社会工作人才工作 意见

篇2: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高技能人才是我省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加强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进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省技术工人队伍总量不足,总体素质偏低,结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技术工人队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紧紧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创新机制,营造环境,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是: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全省高技能人才数量以年均15%以上的幅度增长,到2010年达到150万人左右,实现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总量大幅度增加,结构明显优化,总体素质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一支适应我省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工作职责

积极制定工作规划。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协调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等部门,认真制定本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工作规划,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实施计划,并落实相应措施,抓好规划和计划的实施。要建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责任制,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等形式,明确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以及相关机构的工作分工和职责,形成有利于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格局。

切实履行综合管理职能。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定期对本地区企业、劳动力市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为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信息服务。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考核鉴定和资格认证等工作。加强督促检查,抓好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及时研究解决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本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协调和业务指导等工作,制定本行业重点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实施计划,推动行业组织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高级职业资格培训、高新技术技能培训和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训。各地各行业要建立高技能人才库,发掘整理和推广高技能人才的绝招绝技,组织高技能人才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同业技能交流等活动,发挥优势人才资源在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快高技能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消除影响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实现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网贯通,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合理流动。组织和引导企业做好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制定并落实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政策措施。

三、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着力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开展技能振兴行动。按照“需求定向,企业主导,行业参与,条块结合,政府帮助,政策支持”的原则,重点在机械制造、医药、服装、建筑、能源、交通、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实施高级技工培养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高技能人才培训。通过企业培训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提高与企业和社会支持助学相结合等方式,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特别是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高职院校作用,加快建设一批门类合理、布局得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突出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特色。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在实施学制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要积极招收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在职职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采取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既掌握高超技能,又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前沿技术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改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国家职业标准,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加大实用技能训练的内容,并在毕业生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培训。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指导大、中型企业办好自有培训机构,组织开展本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和帮助中小企业与职业教育院校、大型企业培训中心、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多渠道培训高技能人才。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根据企业、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技能劳动者个人自我发展需要,面向企业职工、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及其他人员,开展技能提高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

拓宽高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和职工同业技术交流等活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开展“企业青工创新创效”、“巾帼建功”等活动,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学技术、比技能,鼓励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对在全省性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工人,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可根据相应条件晋升技师或优先破格晋升高级技师。对参加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前3名的选手,可破格晋升为技师。推动企业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岗位成才,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调动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积极性。

四、改革管理办法,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政府指导,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化管理,建立适合行业和企业特点的职业技能鉴定方式,尤其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拓展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改革技术技能人才的考核鉴定与评聘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做好技能人才考核鉴定和资格认证工作,进一步改进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的考核鉴定。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关键性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难题,在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方面业绩突出的技术技能劳动者,可放宽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对在企业生产岗位上业绩突出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可以打破工作年限的限制。加大技师、高级技师的考核与评聘改革力度。按照“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任”的原则,扩大考评范围,改进考评方法,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特别是青年工人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的积极性,进一步疏通高技能人才成长渠道。积极开展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工作。在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同时,逐步推进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工作,为高技能人才的流动和企业引进国外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

五、完善落实政策,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

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制度。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企业将职工技术技能和业绩贡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加快建立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使高技能人才获得与其劳动能力和业绩贡献相符的报酬。引导和鼓励企业对做出较大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健全和调整劳动力市场价位体系,完善对高技能人才工资价位的公布方式。建立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带薪休假、疗休养等制度。加快建立并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鼓励企业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保障水平。

进一步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各地各行业要针对高技能人才特点,设立传统技能奖、能工巧匠奖、终身技能成就奖等多种奖项,营造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在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关键职业(工种)、关键岗位、关键工序,推行“首席技工”、“首席工人”等制度,提高技术技能劳动者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对各行业、职业领域中具有绝招绝技、突出业绩和品牌影响的高技能人才,要设立专门的荣誉称号和享受相应的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以及获得国家“中华技能大奖”称号的高技能人才,要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六、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

加大财政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省市县各级财政要在人才资金中安排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对经济发展需要、劳动力市场紧缺、企业生产急需的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提供相应的经费补贴。各地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中,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习教学设备的改善更新。

引导企业落实好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资金。引导企业制定和完善职工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保证用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经费不少于企业培训经费的30%,并随企业效益的提高逐年增加。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财政等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对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情况和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高技能人才的培训经费落实到位。

规范培训机构的收费办法。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承担委托培训任务的企业培训中心,可根据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类型,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向学员收取培训费用。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开展的高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可从地方再就业培训经费中给予补贴。

七、加强舆论宣传,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3: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意见”指出要提高对农机农艺融合重要性的认识

农机农艺融合,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四川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有利于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突破,有利于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机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对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见”提出了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四项主要措施

——加强农机农艺一体化技术规范的建立完善。围绕农机农艺融合和良种良法配套,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融为一体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以提高机械作业适应性为重点,抓好作物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改良,引导农民统一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和统一施肥、植保。水稻生产,要以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为重点,在品种选择、集中育秧、统一栽植、茬口对接等环节加快形成和完善机械化育插秧作业规范。油菜生产,要以机械直播、机械收获为重点,筛选具有抗倒伏、抗裂角、成熟期一致性好、株型紧凑的适合机械化作业的优良品种,完善技术模式和机具配套方案。间作套种生产,要以小型、微型机械化耕、播、收和施肥为重点,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统一套作模式,统一行距、播期等,加强作物套种模式下农机农艺相适技术的集成优化。同时,加强蔬菜机械化育苗移栽、机械植保等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示范推广,形成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模式。

——加强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推广。第一抓好农机农艺结合的实证研究。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和养殖方式推广的重要指标,组织开展农作物特性分析、机械作业技术参数筛选、新品种的机械适应性等基础性工作,通过实证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良种选育、栽培技术和机具改进工作。第二抓好先进适用机具的研发。开发适合丘陵山区和农作物间作套种模式所需的小型化、轻简化、多功能复合式农机具。第三抓好农机农艺结合的实用技术推广。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机械插秧、小麦免耕机播、秸秆机械还田和节水灌溉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为先进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实施载体。

——加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推广。在稳定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连片种植,解决农作物“插花”现象,促进种植模式由零星分散向集中连片发展,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应用创造条件。要把农艺标准和农机作业规范纳入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围绕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结合粮食高产创建、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等项目,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示范,实行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五良”配套,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篇4: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党建;队伍建设;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68-02

高校是学生人生旅程的重要一站,也是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环节。学生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培养。而高校自身的发展,又很大程度取决于如何处理好党建工作与教育科研中心工作的关系。高校党务工作者是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人与执行者,是党员队伍的骨干,是党建工作的组织者、发动者。党务工作者作用发挥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

一、当前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当前,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的总体状况良好,广大党务干部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党务工作者队伍素质、结构参差不齐。不少党务工作者存在“兼职化、老龄化”的情况,职责上存在重叠、交叉,工作中存在拖延、推诿。另一方面,党务工作内容和方式与高校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教学科研工作与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党务工作服务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多。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高校改革逐步深入。高校的主要任务可以分为中心工作与支持保障工作两大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建立起了一套以教学和科研成绩为导向,直接与教师的职称、工资、待遇挂钩的考核评价体系。经过近三十年的实践,这套体系已经逐步内化成为高校领导和教师的内在价值判断标准,成为教师实现自身发展,体现人生价值,获得实际利益的核心驱动力。与此相对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党务工作被纳入教学科研工作的支持保障工作的范畴,甚至在有的学校被纳入行政管理工作的范畴。各级党委、总支、党支部从一级具有相应目标任务、权利义务的党组织,在实践中逐步狭义化为具体的部门工作或个人工作。

二是职业价值评价倒挂。党务工作作为一种职业,价值评价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对高校教师形成了新的职业价值划分:有基础工资、课酬、科研收入及灵活上班时间的教学科研岗位越来越受到青睐,而实行固定工资、行政坐班制、工作繁琐的管理服务岗位则受到冷落。在管理服务岗位中,行政管理岗位掌握招生、就业、工资、奖励等行政资源,后勤岗位掌握校园服务体系资产,相对受到大家的青睐;党务岗位则主要是思想和政治上的保证,能调动的物质资源不多。在“趋利性”日益增强的社会评价体系中,党务工作者处于弱势地位,劳动价值难以得到合理体现。

三是社会舆论导向转变。当前是一个媒体高度发达、信息迅速传播的社会,随着国外高校管理思想大量涌入,对国内现行高校管理体制的反省与思考不断深化,“高校去行政化”呼声愈演愈烈,党务工作成为许多人诟病的对象,对党务工作者的口诛笔伐屡屡见诸于媒体,甚至于在校园内部也不乏拥趸,逐渐对党务工作产生错误认识,影响队伍建设。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素质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基本纲领。

一是要继续发扬党务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校党务工作的优势是党的政治优势在高校的延伸。在高校中,党组织通过发挥政策理论优势,为高校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以及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发挥党员队伍优势,为高校提供具有坚定信念和严密组织的人力资源,加强教育科研水平。通过发挥组织协调优势,把个体党员的优势有效整合并协调起来的载体,对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起到保障作用。通过发挥群众工作优势,通过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学校的价值取向被师生接受,使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措施变成师生的自觉行动。通过发挥保证监督优势,减少改革开放中消极因素对高校的负面冲击。

二是要切实抓好服务教学科研科学发展问题。要在推进教学科研发展中找准队伍建设工作的定位,要主动把队伍建设放到高校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认识、去谋划、去推动、去落实。要紧密配合教学科研工作大局,充分整合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工作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要以新思路、新举措,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做到常规工作上水平、重点工作见实效、难点工作求突破、创新工作有成果。

三是要着力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全过程。改革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主题。改革创新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也是一种常抓常新的工作方法。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要以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谋划工作的依据、推进工作的活力和衡量工作的尺度,使各类人才的活力竞相进发,形成事业造就人才、人才造就事业的良好局面。

三、对创新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的思考

2010年,中央下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是指导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南。

1.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是加强和改进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前提

队伍建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效能和工作水平,才能保证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完成教育和学习任务。只有全面推进队伍建设,不断研究解决高校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创造和积累新的经验,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和引导一大批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人才。

2.立足全局,服务中心,是加强和改进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根本

队伍建设既要着眼于高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的整体推进,又要考虑党建方式方法上的灵活多样。在工作谋划和实施上,要注重把队伍建设与学校自身建设相结合;在工作格局上,注重把队伍建设与全校人才发展战略相结合;在工作指导上,要对教学、行政、科研、后勤等不同部门实施分类指导。

3.加强教育和培养,丰富和完善工作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点

要体现高校党建的特色,结合党务工作者文化层次、学习能力的特点,着重在提高学习能力上下功夫;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相结合,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和解决实际困难工作;要把专业知识学习、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让学习成为党务工作者的自觉行动。要把党务工作者的学习培训纳入工作计划,为党务工作者提供进修、学习、考察、参观的机会,拓宽知识面,使党务工作者成为“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4.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建立健全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加强和改进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关键

要把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列入党委和行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整体工作安排,统筹安排,与教学科研工作一起部署,一起督查,一起考核,一起总结,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要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工作目标,部署工作任务,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内在规律,使高校党建工作计划有序,运转有度,配合有力,力争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5: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

民发〔2015〕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促进构建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现就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社会工作是一种遵循助人自助价值理念,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舒缓心理压力、提升发展能力、增强社会功能、建立支持网络、改善生活境况的专业性社会服务活动。社会救助领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领域,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是构建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我国基本民生保障的形势与任务发生了新变化,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物质资金的救助方式,已难以有效满足社会救助对象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无法有效化解因社会救助对象心理行为偏差引发的个体和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创新社会救助及其服务提供的内涵、理念与方式,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广泛参与社会救助,建立健全物质资金帮扶与心理社会支持相结合、基本救助服务与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相补充、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服务模式。近些年来,很多地方在发展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存在思想认识不够、人才队伍与服务机构数量与能力不足、可及范围和受益人群有限、支持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与构建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客观需要和社会救助对象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各地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探索,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

二、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总体要求

—1—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创新社会治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以回应社会救助对象服务需求为根本,以深化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为核心,以建立健全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人才队伍与服务机构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为促进构建现代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坚持立足需求、务求实效,从社会救助对象服务需求出发构建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制度,设计、组织和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确保社会救助对象服务需求得到及时回应与有效满足;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相关政府部门依法履行宏观规划、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职责,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依法介入社会救助领域;坚持专业引领、创新发展,深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与方法的普及应用,积极创造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的专业化水平。

(三)主要目标。建立健全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政策制度,逐步形成协调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根据社会救助领域的实际需要,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发展一批数量充足、服务专业、群众认可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争取到2020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广泛参与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普遍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与方法的局面初步形成,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可及范围和受益人群显著扩大,专业作用和服务效果不断增强。

三、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任务与路径

(一)明确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内容。根据社会救助领域特点和社会救助对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工作服务:(1)开展社会融入服务,帮助救助对象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消除社会歧视,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更好地适应社区和社会环境;(2)开展能力提升服务,帮助救助对象及其家庭转变思想观念,发掘自身潜能,学习谋生技能,发展生计项目,消除救助依赖;(3)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帮助救助对象抚慰消极和敌视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矫正不良行为,改变负面看法,建立积极乐观上进的

—2—

心态;(4)开展资源链接服务,帮助救助对象链接生活、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组织其他专业力量和志愿者为救助对象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5)开展宣传倡导服务,帮助救助对象更加详细、全面地了解政府的社会救助政策,及时、有效地向政府反馈社会救助政策执行的成效与不足,建立健全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信息沟通网络,推动完善社会救助政策。

(二)完善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发现报告机制。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状况调查评估、建档访视、服务需求分析等具体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事务,使社会救助对象的实际需求得到客观评估和及时响应,为有针对性地实施社会救助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服务承接机制。在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办、民政所、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等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配备使用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发展一批治理规范、服务专业、群众认可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协作联动机制,不断夯实社会工作服务的承接平台,扩大社会工作服务的覆盖范围。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服务转介机制。明确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机构中有关经办人员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职责,对有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社会救助对象,依程序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对象实际情况分类提供综合性或专门化服务,使社会救助对象的需求得到全面有效回应。

(三)强化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构建政府部门、服务对象、专业机构等协同配合的服务评估模式,从行政监管、服务成效、项目管理、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对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进行综合评估,保证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的职业化、专业性、规范化发展方向。加强政府购买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规范立项评估和绩效评估程序,对申请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的机构,从专业资质、内部治理、人才资源等维度进行第三方立项评估;建立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综合成效进行客观评估,加强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应用。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自觉做好自我评估,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建立专业督导机制,不断提升参与和承接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的能力水平。

—3—

四、切实加强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支持保障

(一)加大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投入力度。各地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和《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民发„2014‟196号),将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构建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推进社会救助领域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依托各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和有关干部培训计划,发挥高校院所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对基层社区有关工作人员和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机构干部职工开展大规模、分层次、分类别的社会工作培训;鼓励基层社区有关工作人员和社会救助领域干部职工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和社会工作学历学位教育,提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与方法开展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实际能力;通过购买服务、公开招聘、挂职锻炼等方式,逐步扩大基层社区和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的数量;加大社会救助政策、知识与方法在社会工作学历学位教育、在职在岗培训和职业水平评价中的内容比重。

(三)加强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研究宣传。总结提炼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经验模式,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做法,研究解决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困难问题,逐步构建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体系。依托各类新闻媒体和社会救助宣传载体,对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政策制度、经验做法、优秀事迹开展持续深入的宣传,加大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与方法的宣传普及力度,积极营造关心、理解、支持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试点。按照试点先行、统筹推进的原则,选择一批社会工作发展基础条件好、社会救助对象多、服务需求急迫的地区和单位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试点,积极总结经验、探索模式、创新方法,在试点基础上创建一批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示范地区和单位,发挥其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逐步推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由点及面深入发展。

民政部 财政部

—4—

2015年5月4日

篇6: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苏办发〔2004〕28号),确保到“十一五”期末,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的奋斗目标,使技能人才队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江苏又快又好地推进“两个率先”的需要,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以行业企业为主体、各类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各地发展职业教育、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等各类职业院校的培训基地作用。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团体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结合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及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养高技能人才。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新产业工人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构建面向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从各类职业院校、企业培训中心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中,建立一批以培养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目标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施多形式、多层次、多对象的基地化培训。力争用1—2年的时间,在全省建立以5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骨干、以一批运转正常的市级培养基地为基础和若干个覆盖200个以上主要职业(工种)的培训点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形成“人才培养基地化,基地建设网络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格局。省对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硬件投入予以适当补助,对培养新技师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

(三)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成立由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指导和协调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应根据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自办培训机构,联合举办职业院校,或与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应接受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为合作院校提供实习场所,同时要选派好的实习指导教师,与合作院校共同组织好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教学,并做好学生实习的劳保和安全等工作。实行校企合作的定向培养费用,可以从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对为顶岗实习学生支付合理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实习见习任务、培训成效显著的企业,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奖励。

(四)积极推动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各省辖市应根据本地区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资源作用的基础上,多方筹集资金,集中财力在中心城市重点建设好1—2个布局合理、资源共享、体现公益、技能含量高、具有示范导向性、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

二、进一步强化行业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地位

(五)扎实开展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认真制定培养规划。建有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鉴定所(站)的行业、部门和企业,要结合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的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做好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提出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高技能人才合理配置的标准,指导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并定期向相应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通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机关事业单位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做好本部门本单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并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技能人才队伍统计。

(六)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企业应依法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制度,继续办好已有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促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集团),应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要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并接受主管部门和技能人才工作部门的监督。各级政府应将高技能人才配置状况作为企业申报技术改造项目、技术项目引进、参加重大工程招投标、评优和资质评估的必要条件。今后,企业在进行项目申报时,应同时编报与项目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配置情况和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并按规定提取职工技术培训经费,重点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七)强化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责任,切实保障企业职工接受培训的权利。企业是技能人才使用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应自觉增强搞好职工教育培训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据《江苏省职工教育条例》等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按照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2%—2.5%的比例提取,其中一半以上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依法统筹其中的0.5%部分,用于发展本地的职业教育,并划出一定比例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及未开展职工培训的企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全额统筹该项提取,由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并将其中的一半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统筹由地方税务部门代征,同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提供应征单位的名单和应征金额。具体征收办法由各省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八)支持和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激励办法,鼓励和支持职工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根据企业需求和职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制订脱产和半脱产培训计划。对参加当地紧缺职业(工种)高级技能以上培训,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的人员,企业可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给予一定的培训和鉴定补贴;被企业聘用在相应技能等级岗位的,企业可全额报销培训和鉴定费用。

三、进一步增强各类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

(九)加强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建设。实施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扶持建设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领域建成200个专业门类齐全、设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十)加快省重点技师学院建设步伐。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江苏省重点技师学院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4号)和评估细则要求,2006年在全省首批评定2—5所教学质量高、办学实力强的重点技师学院,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可明确为相当于副厅级事业单位,原隶属关系、人员编制、经费渠道不变。“十一五”期末,全省重点技师学院的数量要力争达到8—10所。通过重点建设,使之成为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承担职业院校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和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适应本地区、本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十一)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技工教育千名师资培养领航计划”。“十一五”期间,安排职业院校1500教师、技工院校50名教师参加出国研修培训,安排职业院校3000名教师、技工院校350名教师接受国内进修培训,组织职业院校1万名教师、技工院校600名教师参加企业顶岗锻炼。积极组织职业院校教师参加技能竞赛和技能考核认定。鼓励职业院校教师申请评定第二专业技术资格。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到2010年,全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60%以上。

(十二)技工院校举办的高级班毕业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试用期、见习期工资待遇及定级工资均参照大专学历毕业生待遇执行。入学前为工作一年以上在职职工的毕业生,可不实行试用期,其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比照本单位同期参加工作的大专毕业生待遇重新确定。具体标准按原江苏省劳动厅、江苏省人事厅《关于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待遇的通知》(苏劳薪〔1998〕12号、苏人通〔1998〕98号)执行。

(十三)技师学院技师班毕业生各项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协议签订,也可比照本企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有关待遇签订;经用人单位聘用为技师、高级技师的,其待遇和户口政策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

四、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十四)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在职业院校开展国家级和省级职业资格认证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覆盖面。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试点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其毕业生申请参加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该专业的理论考试。经认定的试点院校主体专业毕业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并取得学历证书的,视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直接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十五)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在全省选择50家大中型企业进行评价方式改革试点。按照“统一标准、现场考核、强化督导”的原则,通过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业绩评定等方式,重点评价企业职工执行操作规程、解决技术难题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试点企业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统一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岗位要求,对国家题库的考核内容作30%的调整。考核合格的,根据企业要求,可按规定核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出具统一的考核成绩证明,并列入职业技能鉴定统计。

对试点企业中技术复杂、操作性强的职业(工种),其一线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和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考评要素和内容,按照能力考核与业绩评定相结合、以业绩评定为主的方法实施考核鉴定。对在技能岗位上工作并掌握高超技能、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可破格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

试点企业按高级工标准组织的技能竞赛,经所在市劳动保障部门确认后,应知、应会均合格的前三名选手,可直接晋升为技师职业资格(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试点企业5%的各等级优秀技术工人可提前3年参加高一个等级的考核。

(十六)推动高技能人才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发掘高技能人才掌握的绝招绝技绝活,探索进行专项能力认证。组织对高技能新职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试点;对现代制造业中的主体职业(工种),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功能模块,分阶段进行高技能人才专项能力考核,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五、进一步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

(十七)充分发挥政府奖励导向作用。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建立规范有效的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对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予以表彰和奖励。

(十八)建立健全技能等级与业绩贡献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制定技能人才技能等级工资指导价位。企业在制定薪酬结构时,应充分考虑技能劳动者的技能等级和业绩贡献等因素,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制度。企业在聘的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应与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在聘技师、高级技师参加境外培训、休假、疗养等,应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

(十九)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充分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技能岗位的关键作用,以及在解决技术难题、实施精品工程项目和带徒传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企业应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探索设立“首席技师”等高技能带头人职衔,培养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并给予相应待遇。对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并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通过奖金等形式给予奖励。

(二十)进一步理顺和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本价格形成机制。高级技工班、技师班学生的收费,仍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衔接同类高职院校收费标准的复函》(苏价费函〔2005〕136号、苏财综〔2005〕47号)执行。对举办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班的各类职业院校、企业培训中心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可按照各职业(工种)和技能等级的实际培养成本提出收费标准,经同级价格部门核定后向学员收取培训费用。高级技工班、技师班学生的学费及经批准的各职业(工种)和技能等级的培训费标准应予公示。

(二十一)完善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和社会保障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高技能人才的合法权益,保证人才流动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兼职、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高技能人才供求信息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引导高技能人才遵循市场规律合理流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开设专门窗口,为高技能人才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动合同鉴证、社会保障关系办理、代存档案等“一站式”服务。鼓励人才交流和社会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为高技能人才提供相应服务。放开点名招聘高技能人才中介服务收费管理,由委托方与被委托方(职业介绍中介机构)按照省物价局苏价费〔2003〕416号文件有关规定,协议招聘、协商收费。积极做好高技能人才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性质单位、不同行业和跨地区流动中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逐步突破部门、行业、地域和所有制限制。高技能人才在省内跨统筹地区流动,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基金按规定转移。已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企业,应为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办理相应的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

六、进一步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政策

(二十二)各级财政要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省设立职业教育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及省重点技师学院建设。各省辖市要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选、师资培训、教材开发、竞赛、考核和奖励等。各级财政在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和国家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时,应将技工院校及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二十三)落实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经费。根据省有关文件规定,各地用于职业教育的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有不少于20%用于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重点建设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没有落实的地区,要按规定落实;已落实的地区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二十四)鼓励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捐赠和其它培训服务。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外资参与兴办各类职业院校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凡通过政府部门或我国境内的非赢利组织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七、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舆论宣传

(二十五)切实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纳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政策协调、组织推动和监督检查,并成立由组织、劳动保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经贸、财政、人事、国资、地税、价格等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加的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协调,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办公室设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各地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劳动保障部门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格局。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议事制度,每年至少会办、研究一次高技能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

(二十六)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在省主要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辟专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树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先进典型,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基础。

(二十七)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中办、国办的通知精神和本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规划好本地区、本部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并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制定和出台贯彻落实的具体细则,省将随时通报各地的工作进展情况。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人事厅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上一篇:流行美语练习试题下一篇:学习刘琼芳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