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留学贵

2024-05-01

别再说留学贵(通用4篇)

篇1:别再说留学贵

加油别再说“加满”!

加油别再说“加满”!金羊网-羊城晚报

几百起对加油站计量的投诉无效,缘于司机不懂额定容量与最大容量之分

本报讯 记者许悦、通讯员粤质宣报道:司机大佬们请注意了,加油时千万别要求“加满”或是“凑个整数”,因为汽车都可以“吃”下比额定容量多上近十升的油以至满箱。事实上,多加的这部分油是没有用的,不但容易溢出造成浪费,还不环保、不安全,加油加到自动跳枪就够了。

据省质监局举报投诉中心主任邵海增介绍,近两年省局和珠三角质监部门接到了加油站质量投诉案件600多宗,但执法检查结果却表明,确有计量作弊问题的案件不到10%。

为什么无效投诉多达九成?原来,这是因为消费者不清楚油箱的额定容量和最大容量差别所致。多数消费者认为使用说明书上明示的油箱容量就是汽车油箱的最大容量。实际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说明书标注的油箱额定容量不能超过油箱最大安全容量的95%。有相当部分的汽车生产商都以最大安全容量的90%或85%为标准标示油箱额定容量,所以标注50升的油箱,可装近60升汽油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记者走访多家加油站发现,很多司机加油时为了省事,都会要求“加满”、“能加多少就加多少”、“凑个整数”。遇到不规范的加油站,加油员为了多赚一点会按车主说的加至满箱达到最大容量。

广东省石油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范小平表示,虽然满箱和汽车自燃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多加的油其实没有用,特别是在夏天高温下,油品更容易膨胀满溢出油箱,不完全燃烧造成浪费。

邵海增表示:我们建议汽车生产商应多给消费者一些指引,比如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上和油箱明显位置同时标明油箱额定容量和最大容量及安全警示语;加油站应正确指导加油,增强加油员安全意识,科学计量(一般以自动跳枪为止);设置安全用语,使消费者明白科学计量、安全计量的实际意义。

篇2:别再说留学贵

在高考这一独木桥前, 有人拼命搏杀, 想杀出一条血路;有人临阵脱逃, 不考了, 受不了了, 我要出国读书;有人两手准备, 考得不好大不了出国留学……高考还是留学, 再一次成为学生和家长的两难的选择。

高考成绩, 海外高校日益看重

在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出国留学时, 要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学生本身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出去要面对的是不同阶段的国外教育情况, 自己是否已经全面了解了国外的学习、生活情况, 是否有能力应对?其次是家庭经济担保能力。出国留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即使是相对便宜的新加坡, 每年也要准备10万元人民币, 不是每个家庭都承担得起。还有一点就是未来发展方向。学成之后, 要留在国外, 还是回国发展?这些都要事先考虑清楚。

艾迪国际广州副总经理、留学专家叶汝坚说, 有些很早就决定出国留学的学生, 会认为反正迟早要出国, 干脆放弃高考乐得悠闲。然而事实上, 越来越多的海外院校开始关注中国高考, 也会将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作为接收的重要参考。甚至有学校将高考成绩作为必要的申请条件。

加拿大学校历年来都明确规定, 申请学校时学生需要提供高考成绩或《高考录取通知书》, 一旦缺少将很难申请加拿大公立学校。新加坡的公立大学也要求中国学生用高考成绩和语言成绩来申请, 而且要求不低。

叶汝坚说, 越来越多的海外院校对重视高考说明了一个问题:不论出国与否, 只要时间允许, 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坏事, 反而让学生选择学校时多了一个筹码。而且, 在许多国外院校看来, 不参加高考反倒怀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留学动机。所以, 即使已准备出国留学, 也应该认真备战高考。

准备出国, 不必提前干扰考生

启德教育留学专家指出, 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高三学生, 许多出国留学成才的例子说明, 一些孩子因国内填鸭式的教学提不起学习兴趣, 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但国外的大学教育多是实践式教学, 孩子出国后能换一个学习环境, 学习的动力增大, 可能会迎来一片新天地, 因此, 许多家长会让孩子到国外进修。

但无论怎样, 在高考结束前, 家长应尽量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在替他办理留学手续, 以免影响孩子的备考。高考前, 家长可先联系留学中介, 选择学校, 在为孩子的留学未雨绸缪的同时, 平时还要多和孩子聊天, 了解其备考状态, 鼓励孩子努力学习。高考结束后, 再带学生到留学中介咨询, 仔细挑选专业。

启德专家表示, 对于成绩好、决定出国留学的学生, 高考前就可着手准备语言考试, 但留学国不同, 准备策略也应有差异。例如, 法国的大学需要中国学生提供高考成绩和国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因此, 申请留学法国的学生, 还得全力准备好高考, 高考成绩越好, 申请名校的成功率越高。

篇3:别再说那是

嘉 欣

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明言:“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在初三枯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突然闯入一个帅帅的实习老师,估计变得凌乱的,还不止你这一颗羞涩的心呢。你此刻体验的情感非常正常,不用背上思想包袱。

中学生活比较单调,你接触的基本上就是同学、老师、家长。老师与家长催命似的在你耳畔不住地唠叨成绩和名次,让你不胜其烦,看不到他们无私深沉的爱,也没心境去感受他们的才情与风趣;同学呢,虽然都是“小鲜肉”,但能力与器识方面多有不足,免不了显得幼稚肤浅。而即将大学毕业的实习老师,有着比你同学更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更理性的思维品质,能力更强,素养更高,如果他们再帅气一点,哪颗情窦初开的心不会凌乱和澎湃呢?

但当你的心灵随着生命的成长不断被滋养而变得丰盈,当你的人生阅历不再囿于校园与课堂时,再回望自己的青葱岁月,回想曾经凌乱的心跳,也许只会莞尔一笑。

欲速则■

我是一名初二女生。我们年级分“慢班”和“快班”,我是从“慢班”转到“快班”的。之前我考过全年级前30名。进入“快班”后,老师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课程越来越难,我的成绩也越考越差。尤其是数学,八年级下学期遇到根式除法,我怎么都听不懂。我请教身边的“尖子生”,可他们总说:“我还不会呢!”“你问老师吧。”“你怎么这么笨?”下课十分钟,老师不让我们去办公室问问题,说那样接下来那节课她会迟到。老师身边围着一大堆数学学霸,已容不下我了,该怎么办?

文 俊

你面对的可不止一个问题。学校肯定存在违规办学的问题,在追求教育公平的今天,学校是不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好坏安排他们进“快慢班”的。事实也表明,对部分学生而言,进入“快班”反而扰乱了他们的学习节奏,你就是这种违规办学的受害者。再看看你信中那些“快班”里不愿助人的同学,在变态的竞争中变得如此虚伪、自私,计较鸡虫得失的狭隘人格显示出分数至上教育的丑陋面目。老师的教育动机也变形了,她在对学霸的关注中忘记了“有教无类”的为师之德。但作为同行,我看得出她的忙碌、她的辛苦、她的压力,教育理念错误的她何尝不是一个令人同情的受害者。

你的当务之急是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学习环境:是“快班”还是“慢班”更适合你?我觉得适合自己的班级才是最好的班级,你可与父母、老师协商是否重回原来的“慢班”,因为前面已经证明过,你在“慢班”反而更自信,学习更有效,而“快班”让你欲速则不达。返回原来的班级,好学的你一定会得到老师应有的关注与帮助。在数学方面,你一定要弄懂书上的例题,以及例题之间难度的递进关系和题型分类关系,不能看一题是一题,只见树叶不见森林。你提到的根式除法没弄懂,其实暴露的是你因式分解这个知识没吃透,补上这个短板,有助你今后的学习。

篇4:别再说“为了孩子”

读着小女孩稚嫩的词句,我不禁猜想:她这些奇怪而决绝的念头是从何而来的?是不是因为她的妈妈跟她说过“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之类的话?

“为了孩子”真的是一个好借口。除了离婚这件事,还有事业、学业、兴趣、爱好,甚至整个人生,但凡日子过得不顺心,或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东西,就会有人感慨自己是“为了孩子,做出了牺牲”。咨询中,我听过很多风华不再的母亲非常痛心地抱怨,说自己如何把大好的青春年华拱手奉献给了儿女,似乎如果没有孩子的拖累,她们的人生就一定要胜过现在千百倍。

可是,孩子听了妈妈这样说又会作何感想呢?除了那些被道德规范事先谋划好的千篇一律的感恩之言,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有一点必须承认,父母决定为孩子牺牲自己的那一刻——如果真有那一刻的话——不去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是多么被动啊!

一个27岁的女研究生告诉我,在她的记忆中,几乎每天放学回家都会看见妈妈在哭泣。为此,她总是感到很慌乱,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有一天,妈妈笑着对她说:“等你考上大学就好了,我就跟你爸爸离婚。”女孩似乎突然间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好像找到了一根拯救妈妈、拯救大家的魔杖。不过很可惜,她的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考上了当地一所大专学校。为此,她觉得对不起妈妈。整个大学阶段她都在拼命读书,最后考上了北京一所名校的研究生。可是直到今天,她的父母还生活在一起,一个每天出去打牌,一个不停地乱发脾气。而这个女孩本人也习惯了跟身边的人说“对不起”,好像对不起全天下的人。

女研究生坦白地对我说:“小时候,其实我心里是希望他们分开的,可现在不想了,因为他们两个都不容易,就算真的分开了,两边我都不会放心。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多挣钱,让他们不用再为钱吵架、打架就好。”

我相信,小时候的她、昨天给我写信的小姑娘,甚至全天下的孩子,没有一个会凭空希望自己的父母分开。他们只是希望找到一个办法,解救吵得水深火热的爸爸妈妈。小的时候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忽略掉自己的感受,无奈地希望他们分开。本质上,是在心理意义上倒过来照顾本该照顾自己的父母。孩子的这种努力会延续到他们长大成人,就像那个长大的女孩希望多多挣钱一样。

父母们经常标榜:“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爹娘!”可是,很多爹娘连自己都不能好好爱,又哪里有多出来的能量去爱自己的孩子?不过,这句话反过来讲倒是很有道理:“天底下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因为他们不敢不爱,没有了爸爸妈妈,你让幼小的他们怎样活下去啊!

至于那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让自己开心的父母,不管你是选择离婚、辞职,还是放弃职称考试,请不要再说是“为了孩子”,因为这个理由不是你做出决定的真相,而仅仅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骗自己,堵别人的嘴,还要给孩子制造无尽的痛苦。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世间,但凡能说出来的理由,都是最合适作为理由的理由。如果你把自己的选择视为“牺牲”,就等于告诉孩子:“你是一个麻烦。因为你的存在,我才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谁都不想自己是个麻烦,不是吗?

那么,真正为孩子幸福着想的父母应该怎么做?

我大学时的一个女同学,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她的妈妈生了两个女儿,惹得重男轻女的婆婆很不高兴。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那位同学都觉得对不起妈妈,似乎自己的性别连累母亲成了一个苦命的儿媳。因此,在16岁生日那天,她写下一封长信,向母亲表达自己内心的愧疚。可是第二天,她却收到了妈妈的感激。妈妈对她说:“如果没有你,我可能像很多女人一样,心安理得地被老公养着,每天打打麻将、逛逛街。那样生活的结果,只能是十多年后,在庸庸碌碌中恐惧地等待衰老的到来。感谢有了你,让我决心为我的女儿们做一个好榜样,才会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才有了今天的充实和幸福。我亲爱的女儿,怎么是你需要抱歉呢?”

看,这才是智慧家长,为了孩子积极生活,而不是“为了孩子”放弃努力。

上一篇:音乐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家话题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