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教育论文的写作

2024-07-18

漫谈教育论文的写作(共8篇)

篇1:漫谈教育论文的写作

一、优秀教育论文的一些特点:

1、“实”: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脚踏实地,有科学价值。

2、“新”:观点、思路、题材、内容新颖独特,能吸引人。

3、“精”:文章精炼,能够将教育工作实践、科学实验业绩、成果的精华奉献给读者。

4、“准”:论点、论据、结论富有科学性、思想性,文字准确无误。

一篇优秀的教育论文,内容要充实,观点要新颖,富有说服力,要有实践上、理论上的创新与提高。

二、确定教育论文选题应注意的事项

1、应选择自己熟悉的、体验最深刻的、与本职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为题材。一线教师的优势在于接触教育工作实际多,工作经验丰富,只要充分发挥优势,不愁找不到好题材。反之,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地追逐热点,则很难写出有力度、有价值的教育论文,论文写作《漫谈教育论文的写作》。

2、理清科学研究、科学实验与撰写论文的关系。有些教师感到论文难以完成,实际上存在着误解。科学研究、实验应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实践――总结――这一系列流程,不是凭想象或粗浅经验就能完成的。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并在实践中认真搞好资料经验的提取、积累、总结、提高。这样写起论文来就会有一种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之感。

三、“三多”是提高教育论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1、多看:为学习、充实的需要,广览教育专业乃至其他门类的报章杂志、参考书籍,是开拓眼界、开拓思路的有效途径。

2、多思:在学习与实践的同时,要勤于动脑、善于动脑,多想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多想几个怎么写。

3、多记:人脑不是电脑,遗忘可能随时发生。在阅读、思考过程中,要多动笔,对突然涌现的灵感,要及时记录下来。

总之,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教育论文,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实践积累过程,然后在占有大量、丰富、有用素材的基础上,经过缜密的综合、分析,才会写出观点新颖、内容详实的教育论文来。

1.教育论文写作

2.撰写教育论文的写作步骤

3.教育论文写作评价标准

4.教育论文写作步骤和技巧

5.论文的写作要求、步骤与论文写作技巧

6.论文写作的步骤

7.论文正文写作

8.论文写作流程

9.学术论文的写作

10.论文写作要求

篇2:漫谈教育论文的写作

要说写作,华夏从甲骨文就有了,不过那时的写作非常简陋了。仓颉造字后那才是写作了。真正的写作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严谨的说,写作是从集写而成的,孔老先生是第一人。

从古到今,人都是从读到写,从写到作品,写作一发而不可收。写作就成了文人志士的一打领域,生活亲昵的一大彼岸,社会变迁的一大风采。

相传最古的字书即写作的书是《史籀篇》,但这部书已经佚去,所以,要说写作还是要从孔子说起。不过孔子那时候的写作,也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写作。孔子也是断章取义的集成他人的语言而成,不过比前字句完整,平顺易读了。

写从读始,古今如此。不管是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经部,史部,子部,集都),还是中国现代全国获奖作品,几乎都是从读书开始的。人读书必生情,情生意动,心灵感应,写作顿然冒生。所以有文化之人就该多读读书,书读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写作欲望。写作欲望成就作家梦想。

写作从小到大,留言也是写作。远的不说,就说贾平凹吧。贾平凹开始写作那个年代,就是从在大队出黑板报,后又调到公社写广播稿,写作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大,一举成名为写作大家。而读后留言,也是写作的很好行动,留言要好,读的当然要更好,故以为,读书和留言是写作的基础,不读书就没有写作之情,就没有写作之念想,就没有写作之欲望,更没有写作之成就。读书留言就是写作的基础,宛如打墙,基础不固,墙何打成打高。

生活经历迫使写作,成就写作,完美写作,这是写作的生活,生活的写作。我国四大名著的发扬光大,影响世界,陶潜人类,正是人生之路潜移默化的润泽了四大作家,润色了四大作家的生活,集成了四大作家的生活能量,从而彰显了四大名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变迁,改变人生时代,开拓创新人生时代,繁荣昌盛人生时代。写作来此生活,高于生活,美诗生活。

文化积淀写作,文化之人热爱生活。生活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一形一色,无不冲动文化之人,冲动文化之人的写作欲望。所以有文化之人的生活,充满正能量,充满人的性情,充满人的本质和价值,这也就充满了写作,充满了写作的灵感,充满了写作的心灵。

文化质素决定写作角度,人的性质决定写作角色。气势恢宏的人以诗为情,彰显情志,彰显倾向,彰显情义。气势严谨的人以散文为情,字词华美,语句精刻,意义悠悠。气势如虹的人以小说为情,结构悠长,层次润济,故事伏笔,情深意浓,生活深邃圣道。

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文化激活,文化繁荣,给我们写作提供了空前机遇,更给我们写作提定了很大的挑战。时代飞跃写作,写作振兴时代。

写作是时代的产物,生活的激情,人类的留言。

篇3:漫谈大学写作中的文德教育

历史地看, 讲求文德在我国文章史上向来很受重视。古人所谓“道德文章”, 既有“立德”先于“立言”的区别化含义, 也有合二为一、前者修饰后者的内涵。韩愈曾对向其求教为文之道的一个年轻人李翊说:“养其根而俟其实, 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 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 其言蔼如也。”所谓的“养其根”、“加其膏”, 是积极培植写作者个人修养的形象说法, 其中既有语言修养、知识修养, 更有思想道德修养, 因此他特别强调了“其言蔼如”的“仁义之人”。韩愈还概括了“气”与“言”的关系, 称“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这正是传统文论中的“养气”说。今天的大学写作教育, 是很有必要承继这一优良传统的。

写作既然要讲文德, 那么该讲什么样的文德呢?古人有所谓“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做法, 这样的“德”自不在我们的继承之列。窃以为, 写作中所讲的文德, 当立足于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以独立的人格追求为导向, 确立权利和责任意识;以“从我做起”的道德自觉来共同净化污浊的风气, 尤其要倡导诚信的现代品格;以科学素养引导理性精神, 戒除为人为文的虚矫自大之态。详而论之, 包括如下数端:

一是坚持独立的人格追求, 用自己的良心说话, 不仅要反对人云亦云的庸腐浅薄, 更要反对奴颜媚骨的溜须拍马。陈寅恪先生在王国维纪念碑铭中提出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仍应成为我们的追求目标, 而无数前辈学人也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真理的典范。远的不说, 近期逝世的季羡林先生即是一个为人高尚、为文真诚的佳例。他在文革最艰难的时候, 坚守良知, 以沉默对抗疯狂的批判与无耻的污蔑;他以“学术良心”自律并以此要求年轻学人, 而“学术良心”实际上即是独立人格在学术中的真实表现;学术之外, 他也“兼济天下”, 以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写出不少散文作品, 尤以《牛棚杂忆》为最著名。应该让学生明白的是, 独立的人格、真诚的良知并不一定需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得到检验;为文与为人实际的不一致, 并不说明我们就不该将“为文即为人”作为追求目标。作为学生, 摇尾乞怜之文未必做得出来, 无病呻吟之作却是司空见惯的。不过我们应该看到,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 学生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迎合阅卷者趣味来进行写作 (这甚至已经成为部分教师的作文指导秘笈) , 其实已经埋下了文格卑下的种子。不是从“真我”和人性出发, 而是以种种先定的“宏大命题”来束缚我们的文笔, 怎么能够写出感人之作?汶川地震后曾有“含泪”诉告灾民书, 引起了广泛的讪笑讥评, 原因即在于以虚幻的大义来掩盖实际的矛盾。这是一种特殊的“媚态”, 而我们的许多作文训练不知不觉地已经埋下了这种“媚态”之因。在同样的地震背景中, 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先生的《江城子》词反映出的反人性创作态度则更令人侧目。王兆山的“鬼词”可能只是一种无病呻吟的应景创作,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创作体验, 多少读书人没有经历过呢?问题是它成为一种习惯以后, 其矫揉造作的情感足以泯灭基本的是非判断, 并进一步发展成为迷失自我的奴颜婢膝。凡此种种都足以提醒我们, 独立的人格和真诚的良知就存在于平时的一言一行中, 我们的每一次写作即是人格和良知的展现。

二是培养严格的责任意识, 为人、为文当以现代公民的负责任态度自警。“文责自负”是对写作者的基本要求, 它不仅意味着对文章真实性的承诺, 也体现了对社会效果的担当。然而在媒体娱乐化日趋严重的今天, “文责自负”在“恶意炒作”面前失去了分量。为了夺人眼球, 无良媒体和无耻文人不惜以歪曲的事实、夸张的言辞来耸人听闻, “语不惊人死不休”。去年宋祖德诽谤谢晋导演名誉案即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谢晋导演尸骨未寒之际, 宋祖德在博客上发布骇人听闻的“内幕”消息, 既对死者家属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 也在社会上混淆了视听。可笑的是, 在最近的法庭审理中, 其律师竟以“黑客所为”来为宋祖德开脱。宋的这种卑劣行径有悖于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 更与现代文明社会的合格公民的要求相去甚远。在普遍缺乏责任心的社会风气下, 类似的无中生有、肆意歪曲事实, 以及通过低俗趣味吸引读者的种种做法泛滥成灾。在网络社会的特定背景下, 言论的空间前所未有地巨大, 然而言论空间的扩大与责任意识必须结合起来, 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权益的边界也必须厘清。只有这样, 才能预防青少年学生习非成是。在大学的写作教学中, 完全可以利用社会上的经典案例和相应文本来进行解剖分析, 从而既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责任意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是倡导诚信的品格修养, 从我做起, 杜绝弄虚作假特别是抄袭之风。近年经常爆出各种“抄袭门”事件, 其中有学界精英甚至大学校长, 有知名的和不知名的作家, 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少年学生。抄袭现象的泛滥, 使相当部分学生产生“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错误想法, 不仅课堂作业抄袭、作文抄袭, 更发展到论文乃至毕业论文抄袭, 就算被老师发现, 往往也振振有词地进行自我辩护, 思想意识中并不以之为耻。在是非观念严重扭曲的情况下, 诚信是无从谈起的, 而诚信其实是现代社会具有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由于抄袭现象的广泛存在, 学生在感性认知上并不缺乏, 缺乏的是理性的批判。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希望之所在, 他们有着相当的理性认识能力, 只是在制度制约、环境影响等诸多复杂因素的作用下,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丧失了对诚信的追求, 教师的任务则是唤起他们的理性, 认识诚信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深刻意义。值得注意的是, 诚信作为文德的重要一环, 其对立面不仅仅指抄袭剽窃, 还应包括为着某种目的而有意为之的假造材料和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 这种现象在学界并不鲜见, 在学生作文中也有端倪可寻。比如为了显示文章的深刻而有意假造名人名言, 为了突出文章的感人力量而故意虚构情节等等。总之, 诚信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中可谓刻不容缓, 它不仅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任务, 也是每个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写作教学完全可以挖掘它在学生品德养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加强现代科学素养, 积极培植自我的理性精神。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是抵御愚昧、抗拒浮夸、摒除奴性的有力武器, 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在写作教学中强调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有其特殊意义, 首先是因为学生在长期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 所读所写均偏向文学性, 而大学生走向社会后最基本的写作要求是有条不紊地描述事理、阐明观点, 这就不能不依赖于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冷静透辟的洞察能力的提高。在中小学的写作训练中, 这些方面是明显不足的, 需要在大学写作教学中补上一课。其次, 为文虚矫也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 以理补情恰是应症的药方。理, 即理性精神和科学素养, 讲究的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要求的是实事求是, 最终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第三, 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也是一个人认识自我的有力工具, 面对科学规律和理性原则, 狂妄自大就显得浅陋可笑。在中国传统社会里, “文人相轻”的积弊甚深, 与这些文人缺乏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是密切相关的。即便是现在, “笔墨官司”中将对手贬得一无是处, 意气用事的例子还屡见不鲜, 这些其实都是自我认识缺失的结果———不能正确评价他人, 原因即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最后, 理性精神的光大可以使我们保持思想的独立和自由, 敢于对权威发出质疑甚至提出挑战,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 这也是创造性的重要精神来源。

篇4:漫谈对初中生的写作指导

一、注意观察生活,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写作材料,是无论如何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的。作文指导,首先要注重写作材料的积累,培养学生搜集、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用双眼观察、用两耳聆听、用双手触摸、用心琢磨。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有意义、值得展现的东西,认真思考,及时记录下来。而且不能把视线和触觉仅仅局限在家庭和学校,更要关注自然、社会,让他们放开眼看,竖起耳听,接受新事物,接受新信息,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要求学生在课余广开渠道,多方涉猎知识,平时主动地多读、多听、多看、多说、多写,利用各种有效的渠道和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总结出这样一些方法:(1)每天积累一句名言警句或一首古诗、一首歌词;(2)每天收集一条新闻;(3)每天记录300字左右的生活体验;(4)每周读一些书报杂志,摘记1000字以上优美的句段。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获取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为以后作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有了这些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二、以名家名篇为鉴,感悟写作方法

写作是以我笔写我心、写我的生活、我的空间、我的感受、我的断想,但阻挡学生写作热情的另一个拦路虎是不知道怎么写。作文课上,学生一听作文题,就唏嘘不已,不知道从哪里下笔。为了解决怎样成文的问题,我精心从课本中选范文,指导学生仔细阅读,从中在选材立意方面得到启发,构思自己的文章。如,著名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是一篇歌颂老师的佳作。老师的工作是平凡而伟大的,文章的立意,就要通过写一些平凡的生活小事,展现老师的“伟大”来。文章就是抓住了人物间的关系成文的,从一个小孩子的视觉来看老师,从自己的观察中感到老师是爱孩子,有一颗纯真的爱心,她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这样,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在孩子们的眼里就不是小事,老师精神的伟大,老师心灵的纯真,就全部展现出来了。以小见大是这篇文章突出的写作方法。学习完课文后,我相机布置了一篇写人的作文,学生的作文写得真实感人,诞生了多篇佳作。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名家范文都是学生学习、品味的典范。如《范进中举》中抓住主人公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的细节描写的成功,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篇篇促人揣摩借鉴。所以,作文指导就在每一节的课文学习中。

三、辅导学生抒写自我,培养创新能力

在初中阶段,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写作与生活紧密结合,作文有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始终让创新构成作文的生命力。文章就是要以情动人。学生有时写文章,写得有人物,有情节,文笔流畅,合乎文法,就是引不起人的激动——重要原因是没有强烈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令人索然无味。我经常鼓励学生写身边的真人真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倾真情,用我手写我心。

如,七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天气热,学习紧张,有些住校学生刚离开父母,学校生活不习惯,上完第一单元课文,我让学生结合家庭生活的实际,以《那次,我真的 》为题作文,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知识信息和生活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构思、选材,写出不少好的作文,填写题目的内容五彩缤纷、题材广泛,有一个学生写《那次我真的哭了》,写他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暑假结束时父母送他上车的场面,文字情感浓烈,那种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情景的确催人泪下。

四、巧用评语,表扬激励,鼓励发表,品尝成功

兴趣是第一位的老师,被认可是写作激情的源泉,得到别人认可是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学生的智慧结晶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后,如果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得到更高层次的认可,那么学生的激情就会持久不衰,写作的热情就会高涨。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这种欲望。在每次作文后及时激励:恰当的评语,范文选读,口头表扬,鼓励学生将优秀文章投稿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发表,来激励学生的写作激情。一些能力較差的学生,急需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急需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我们在平时的批语中尽量找出他们文章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即使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也需要我们通过评语有效地对其进行指导。

曾经有一位男同学的文章写得很有文采、语言优美生动,但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我在评语中这样评价:“你很有写作才能,文笔优美,逻辑思维能力强,如果能用事实说话,定能写出文质俱嘉的美文。”这位同学看后,很高兴地对我说:“谢谢老师的点评,给我中肯的指导,让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让我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这以后,这名学生的作文一篇比一篇好。平时,我注意收集学生的优秀作文,把一些好作文推荐给学校文学社,更优秀的作文推荐给当地更高级别的刊物,优秀作文的刊载让他们热情高涨,涌现出一批批的校园小作者。

总之,得当的指导,积极的勉励,谨慎的叩问,诚恳的交流一定会浇灌出热情写作之花。

篇5:漫谈写作随笔

拿出一张纸或者建立一个空白文档,一个字一个字写上去,等到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留下的是满足和喜悦。写作好比是一场爱恋,切不可带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我们透过文字看到作者的内心,产生灵魂的共鸣,好似一期一会,理应保持虔诚与郑重的态度。有些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因真实而动人;有些故事,明明是虚构的,却同样可以打动人,只因情感真实动人。真实的情感会产生让人直面内心的力量,让人看到人性的优点和弱点。

写作还好比是一道门,推开这道门,门后是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多彩的世界。正因为有了这道门,我们才得以安放那无处安身的灵魂。

小说也好散文也罢,文学总是要追寻创新技巧的。可是一看到新奇瑰丽的文字便奉上赞语,抑或过于追求艺术上的效果,都是不可取的。别忘了,艺术力的彰显并不只靠“形式”“技巧”“张力”以及“陌生化”。正如巴金先生所言:“有人得意地夸耀技巧,他们可能是幸运者。我承认别人的才华,我缺少这颗光芒四射的宝石,但我不佩服、羡慕人们所谓的‘技巧’。”我也曾经在改变写作风格上花过不少时间,进行过不少思考,从人称的变换、结构的交错到语言风格的转换,只是经过种种探索,才发现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路线本就是一种福气。

我一直认为写故事便是在写自己、写人生,这种观点多半和某些文学理论背道而驰。然而,我书看得越多便越发坚定了自己的这一观点。我很同意一位青年批评家的观点,小说关注的不外是“生活世界”和人的“心灵世界”。

我当初问过一些人他们为什么会开始创作,也看过一些人的创作感想,说是看了别人的作品然后才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可以说,很多人都会有这种被引导的经历,但如若这种引导让我们沿着前人的路走进了迷宫,全无自己的风格,那便是文学的不幸。

文学真是神圣的事物,脑海中理论越多,便越惶惶终日不敢落笔。在我眼中,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观众,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与旧我告别的过程,而青春则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笔下的文字里面有个小小的自己,有个孤单迷茫寻找光明的自己,有个不愿仗剑起舞与过往告别的自己。

篇6:漫谈公文写作中词语的锤炼

(一)寓繁多于简约。所谓寓繁多于简约就是一种词语虽然简练,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并能发人深思的表现形式。例如,“国民党反人民集团追求专制的统一,打了整整十年的内战,结果把一个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自己也缩上了峨眉山”。这是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的一段话。其中“把一个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的“打”字就非常发人深思,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不仅是帝国主义本性决定的,而且也是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恶果,因为它打内战,倒行逆施,才使国家陷于灾难,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所以“打”字用在这里非常精当,不仅是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打内战自食其果的可耻嘴脸的生动反映。

(二)寓深刻于浅易。所谓寓深刻于浅易就是通过对某些简单词语的锤炼,使其思想内容不断深化。例如,“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策略可称上‘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在中国人民面前失败了”这是借用鲁迅杂文《捣鬼心传》中一句话来分析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策略的一段公文。虽然只寥寥数语,而且“有术”、“有效”、“有限”三个词也非深奥,但揭示的问题却很深广。“有术”表明了敌对势力阴险狡猾的鬼蜮伎俩,“有效”反映了这一策略的危害程度,使人联想到东欧、苏联演变的深刻教训,而“有限”则揭示了总的趋势不可逆转,社会主义事业暂时的挫折并不是彻底的失败,帝国主义一时得势并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三)寓单调于多彩。所谓寓单调于多彩就是在不损害准确表达的前提下,注意同义词的换用,以使公文生动活泼,避免呆板、重复。例如,“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是毛泽东同志《反对党八股》中的一段话。“废止”、“少唱”、“休息”在这里是三个近义动词的换用。同时,在这种消极修辞手法中还附有积极修辞的手法:比喻(洋八股),拟物(……调头少唱),拟人(……教条主义……休息)。如果三句的表述中都用“必须废止”,意思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效果却差多了,不仅会产生一种音调重复的感觉,而且也缺少了消极修辞的手法所带来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四)寓时境于新语。所谓寓时境于新语就是要注意使用新概念新词语以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和时代气息。这一点对公文写作来说甚为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词语不断涌入到我们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例如,“和谐管理”、“人力资本”等。只有积极而恰当地使用这些新词语,才能准确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发展变化,提高公文的表达效果。而且,由于这些词语本身是社会发展新时期的产物,勿需多费周折便可充分地反映出时代的特色。不过,在使用新词语时应特别注意,不可哗众取宠,不可随意捏造,损害公文本身的表述。

(五)寓此义于彼义。所谓寓此义于彼义就是活用词语的不同意思。有些词的意思在平时看起来并不相同,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却可以互相代替。灵活地选用这些有修辞作用的临时同义词,往往能产生原词义所无法包容的意境。例如,“在这种情况下,一切污蔑和谩骂,都从国民党反动分子的嘴里喷出来了”。这是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的一段话。这里的“喷”字取义为“说”,但比“说”更生动形象,从中可以显示出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区进行诽谤时,那种肆无忌惮的丑态。此外,汉语中的数量词也有许多灵活的用法。例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里的“一”不仅仅是“少”的意思,更多的是让人领悟到“无”的意思。

(六)寓此类于彼类。所谓寓此类于彼类就是活用词类。一个词一般都属于一个固定的词类。例如,“祖国”“工厂”“汽车”“工人”“房屋”等都是名词,“跑”“开”“推动”“开展”等都是动词,“好”“快”“伟大”“红彤彤”等都是形容词。公文中活用词类可以使语言表达生动、新颖、含义深刻,但应慎重使用,以免产生歧义。例如,“这种对待战士的连长,不是太‘军阀’了吗?”“军阀”本来是名词,在这里形容词化了,其意是“军阀作风太严惩重了”。再如,“有了吃,有了穿,农民自然对改革从心里赞成和支持”,“吃”“穿”都是动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表示“吃的东西”、“穿的衣服”。一个词起了几个词的作用,言简意明。

(七)寓今日于古时。所谓寓今日于古时就是选用有生命力的古词语,主要是一些成语、缄言。这些成语含义丰富深刻,既约定俗成,又言简意赅,在公文的撰写中可以适当选用。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表现得尤为出色,在他的著作里使用了大量成语,而且每个成语都用得十分恰当。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一段,用了“实事求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自以为是”、“钦差大臣”五个成语,对主观主义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分析批判。短短数语,不仅道出了主观主义多方面的表现,而且生动深刻又易于接受。

篇7:现代诗写作技法漫谈

咏物诗,有的侧重写形,有的侧重写神。刻意形容,则物趣盎然;摄取魂魄,则必有远韵。

一个个像是铜铸的 上面刻满了甲骨文

也像是黄杨木雕刻

玲珑透剔,变化无穷

不知是天和地的对话

还是风雨雷电的檄文。——《山核桃》

《山核桃》重在写形,把山核桃刻划得十分逼真。在诗人笔下,山核桃的外形是活现的,能给人丰富的联想。山核桃的形象,究竟是人刻的甲骨文,还是天地对话留下的印记?抑或是风雨雷电为了讨伐谁而书写的“檄文”?似乎都像又都不像,那就让读者去玩味吧。也许,这首诗是由老年人绉巴巴的脸皮引发出的联想吧?

软体动物

最需要硬壳。

——《无题》

《无题》着眼于神,即挖掘出软体动物这类生灵的内在本质,这种本质特征是属于软体动物的,但同时也与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相类似,所以能引发出人们的联想和感慨。

无论写形还是写神,咏物诗总要让人悟出点什么,否则,就不成其为诗了。

<逆向思维出新意>

诗歌创作,有些人通常习惯于顺向思维甚至迎合某种定势,而有的诗作则独辟蹊径,通过逆向思维,对大家已接受和认可的形象从反面入笔,从而立意新颖,写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例如,有一首题为《浮萍》的诗写道:

浮萍自有它的可爱

有根不占土地

有叶不露媚态

五湖四海为家

不计条件好坏

活着一身清白

死了面不改色……

诗人巧用逆向思维,把历来被人视为轻浮、肤浅、渺小的浮萍写成了忠诚、刚直、顽强且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尚者。构思巧妙,令人耳目一新,真可谓别出心裁。

再如,一首题为《向日葵》的短诗:

乍一看,就像一轮太阳

就连花瓣也似阳光一般金黄

每天跟随太阳旋转

仿佛唯有你最忠于太阳

给自己戴上“向阳”的桂冠

自诩是万物学习的榜样

其实,在那乌云蔽日的时刻

你垂下头,茫然不知所向

这首诗又把人们心目中一直视为象征美好忠诚的向日葵,写成了风派人物的典型,辛辣的讽刺了这类人投机取巧,贪天之功为己有的丑态。

<诗的角度>

有经验的摄影师拍照,总是十分重视选择角度,以突出所拍摄对象的特点。写诗也是这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总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便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发现。而诗人之所以为诗人,就在于独辟蹊径就在于能给人以新的美感。

钱锦方的《浮萍》:

浮萍忧郁地说:

难以捉摸的风,使我的生活漂泊不定……

这短短三行小诗,写浮萍埋怨风使它的生活漂泊不定,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浮萍一直得不到诗人的赞赏,它的忧郁也不无道理。这是一种发现,是诗。然而正如《浮萍》的编者所点评的那样:“风若反问浮萍:‘你为何不扎根呢?’这恐怕也是诗。”同是浮萍,观察的角度不同,写法不同,诗意也就不同,这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细细揣摩。

<以实写虚>

如果我们将视觉、触觉之内的事物作为“实”,把视觉、触觉之外的事物诸如情感、意志等视为“虚”,那么,诗的以实写虚,其实就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例如,“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李煜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摹状,就使“愁”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

“信仰”本是抽象的东西,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而诗人却写道:

在敌人面前,它,是枪!

在饥饿面前,它,是粮!

在严寒面前,它,是火!

在黑暗前面,它,是光!

——雷抒雁《信仰》

台湾诗人蓉子的《晚秋的乡愁》写得非常精彩:

啊!谁说秋天月圆

佳节中尽缺残

——每回西风走过

总踩痛我思乡的弦!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议论,通过发问,强化第二句诗的分量。第二句诗侧重写景,说月亮“尽是缺残”,饱含诗人的哀惋和忧愁。第三、四句借西风抒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对故乡的思念。四行小诗把这“晚秋的乡愁”表现得多么刻骨铭心,多么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呵!

诗的以实写虚,就是用生动的文字塑造形象。机械的说明,刻板的描写,空洞的议论,都只会败坏诗的胃口。

<小诗的象征>

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想象,“托物言志”、“寓意于物”的一种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象征在诗歌创作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诗往往好像是在咏叹、抒写某一自然现象,但实际上它的本意并不在此,而在这种现象本身所寄寓的象征义。

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全诗短短八句,既写出了老马的形象,更写出了老马的命运。诗中虽然只在如实地描写,没有一句慨叹,但从中我们却感受到诗人对于老马命运的深深同情。

然而,这仅仅是在写马吗?谁读了不联想到旧中国苦难的农民?不联想到诸如闰土、祥林嫂等人物的形象和命运呢?诗人正是抓住了老马与被“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旧中国农民本质上的相似点——默忍生活的艰辛,“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负着无尽的苦难,“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悲愤和痛苦无处诉,“它有泪只往心里咽”;但在痛苦中又怀有希望,“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言在此而意在彼,把当时农民忍辱负重、命运无定的遭遇放到具有类似点的“老马”身上,才使这首小诗拥有超负荷的容载量,强烈地感染人、打动人。!

无论读诗或写诗,我们都要善于通过诗中所描摹的事物去理解其深层意义和弦外之音。

<寻找新鲜的比喻>

小诗的创作,往往在于寻找新鲜的比喻。因为一个新鲜的比喻首先是诗人对生活的一次新发现、新感受和新理解,从这个角度说,没有比喻就没有诗。

请读王尔碑的《柳》:

是母亲的手,温柔的手

深情地把我抚慰

把我抚慰,低语着

春天来了!

是女儿的辫子,长长的辫子

在我眼前飘来飘去

飘来飘去,歌唱着

春天来了!

“母亲的手”和“女儿的辫子”两个比喻构成这首小诗的血肉之躯,将春柳的温柔和可爱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寄寓和洋溢着作者浓浓的情和深深的爱。清新明丽,撩人情思。

雷抒雁的《雨滴》也是一首巧用比喻的好诗:

五月的雨滴,像熟透的葡萄,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

这是酿造的季节呵!

到处是蜜的气息,到处是酒的气息。

以“熟透的葡萄”来形容“五月的雨滴”,这是多么新鲜多么精彩的比喻,不仅传达出五月雨滴的重量,而且把五月的雨滴描摹得神采飞扬,可爱至极。

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奇葩。寻找新鲜的比喻,也就是要善于展开联想,善于由此及彼,使“此”的某一特征在“彼”中得到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的表现。

<诗出侧面>

怎样写诗,前人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明代吴乔在《围炉诗话》里说:“文出正面,诗出侧面。”意思是文章往往从整体入手,需要详尽具体的描写,而诗却往往避实就虚,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升华为优美的意境。吴乔又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这种比喻生动地表明写诗与作文的区别,很有启发性。

王怀让的《农村小景》只有四句:

年青的团支书自荐当生产队长,手中的规划图就是他立下的军令状,社员们的掌声把整个小村抬了起来,抬起来,放在他宽阔的肩上……

掌声能把一个村庄抬起来吗?一个村庄能放在一个人的肩上吗?能,因为掌声代表信任,全村人的信任不就是把一个村庄放在被信任者的肩上吗?诗若不这样写,而直写一个青年新任队长,全村人都信任他,相信他能将小村引向富裕之路。这只能是文,而不是诗了。

刘畅园的《小渡口》:

小渡口

吹着黄昏的风

一年又一年

松花江流走了岁月

渔夫的孩子

长成了破浪的长帆

渔夫的孩子能长成破浪的帆吗?能,渔夫的孩子长大了,像他父亲一样在江上摆渡,劈风斩浪,不就像那船上的帆吗?

其实,所谓诗出侧面,就是说诗往往只抓住描绘对象的特征,在考张和比拟中施展诗之所能,诗之魅力。任何笨拙的描写,繁琐的表述,都只会败坏诗的胃口。

<要留有余味>

诗,要有好的结尾。好的结尾,不是诗意终结的标志,而是画龙点睛、破壁腾云的神来之笔。明人谢榛所说的“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是很有见地的。

清音有余,是诗歌特有的魅力,它使诗意超越篇章之外,言有尽而意无穷,行有限而情无限,促使读者去咀嚼,去想象,去回味。

公刘的《五月一日的夜晚》:

天安门前,焰火像一千只孔雀开屏,空中是朵朵云烟,地上是人海灯山,数不尽的衣衫发辫,被歌声吹得团团旋转……

整个世界站在阳台上观看,中国在笑!中国在舞!中国在狂欢!

羡慕吧,生活多么美好,多么令人爱恋,为了享受这一夜,我们战斗了一生。

这首诗摄下了1955年5月1日庆祝国际劳动节这一历史性的画面。“这一夜”是“中国在笑!中国在舞!中国在狂欢”“整个世界站在阳台上观看”。诗结尾两句的议论,特别是最后一句中短暂的“一夜”与漫长的“一生”的对比,突出了“这一夜”得来之艰辛;“享受”与“战斗”紧连,唤起人们抚今追昔;而“战斗了一生”五个字,包含着多少惊心动魄的斗争,可歌可泣的故事,促人回忆,引人深思啊!

这样的结尾,堪称余味无穷;这样的结尾,堪称精警。

<诗的点化>

唐朝诗人王勃翻新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中的“丈夫忘四海,万里犹比邻”而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传唱千古的名句,这就是传统诗歌创作中的点化。

在古典诗词中,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例子很多。在新诗中,巧妙化用古典诗词的例子也不少。如石祥的《望月》:

月亮——

慈母的眼睛,望着我,望着你。

天之涯,海之角,千里,万里。

哪一丝月光不是慈母手中线?

缝在你身上,连在我心里。

这首诗大致化用了三首唐诗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写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由月而思乡;“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孟郊),由思乡赞颂母爱,于是翻出一个新的意境“月亮——慈母的眼睛”。

点化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善于继承传统的动力;点化也是一种创造,是一种不弃前贤的创造。

<诗的回环>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何等奇美瑰丽的景象,怎不令人心驰神往!这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的诗句,这种回环的语式给人一种美,一种飘然欲仙的美。

多梦的春天

是绿色的 绿色的春天

常把秋梦见

沉甸甸的秋

是金黄色的 金黄色的秋天

是醒了的春天的梦

——蓝曼《多梦的春天》

春日朗朗,春光溶溶,春天是多梦的季节,这本不足奇,但令我们叹服的是诗人关于“绿色”与“金黄色”的回环复沓,是诗人关于“春梦”的发现。

回环是造成诗意浓郁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巧妙运用,有助于抒发缠绵悠长的情愫。

<化静为动>

景物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而诗人笔下的静态的景物,却往往活跃跳脱,富于生机。这种表现手法,称之为“化静为动”。

描写和咏叹“一线天”的诗也很多,刘益善却如此下笔:

一次未遂的呐喊,这呐喊一定撼地惊天!

——《一线天》

一线天”也是静景,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诗人却喻为一次撼地惊天的未遂“呐喊”,可谓“石破天惊”式的奇想,化静为动,令人叹绝。

化静为动,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对于景物的影响,是一种以神写形、以情写景、寓我于物的艺术手法。

<诗的 对比>

对比,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十个字,就把唐朝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刻画得淋漓尽致,触目惊心。白居易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通过卖炭翁“衣正单”与“愿天寒”的矛盾心理的鲜明对比,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在新诗中,对比的艺术手法也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如叶簇的《海与天空》:

海与天空

多么相同

白的浪花——白的云彩

蓝的水域——篮的苍穹

海与天空

多么不同

大海是一个富有的实体

天空却只会变幻面孔

这首小诗由大海与天空的“多么相同”写到“多么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再如凝溪的《泼冷水》:

一瓢冰凉的冷水,泼到一块烧得通红的火炭上。

火炭嘶哑地悲叫一声,一阵青烟,脸色黑得失去了光。

一瓢冰凉的冷水泼到石灰上,石灰像雪莲花开得舒展酣畅:

嘿!你想把我的心也泼冷?

来吧,冷水更能激发我心中的热量。

火炭发热发光,给人以温暖,但感情脆弱,怕泼冷水。而石灰不怕泼冷水,当冷水泼来反而更能激发心中的热量。作者通过这两个形成鲜明对比、强烈反差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小诗巧妙运用对比,不仅能使事物的个性特征更加突出,而且能使描写对象的典型性更加鲜明。

<选择美的形象>

一切艺术都应该是美的,诗歌更应当是美的结晶。所以,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诗人,在创作时,无不选择美的形象,构筑诗意的美。

一朵云彩,落日余晖,这样的景象谁没见过?但诗人雁翼却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美景:

太阳匆忙地走下西山,把一张彩色的手帕忘在山巅,风姑娘轻轻地抖动手帕,仿佛要把太阳招喊回还。

——《一朵彩云》

这首诗很美,因为它有美的形象,美的意境。诗人把稍纵即逝的新鲜的感觉转化为经久不衰的诗意美。

艾青说:“愈是诗的,愈是形象的。”诗人不用干巴巴的概念来表现情感,而是要寻找一些“客观对应物”,即选择美的形象来巧妙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是野菊花,我

和我的山民,同样的性格

荒坡上有我深深的根

这根,最知道故土的温热

——闻频《野菊花》

“野菊花”朴实却热烈,虽不雍客华贵,却热爱着这片土地,所以,它是美的。诗人正是通过“野菊花”这一美的形象,把强烈的热爱故土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贵含蓄>

古人有“凡诗恶浅露而贵含蓄”之说。所谓含蓄,就是思想感情融铸于精炼、鲜明、生动的语言之中,寄寓于作者精心选择的形象之内,不一语道破,而让读者去揣摩,去体会。司空图把含蓄的作用精辟地概括为一句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艾青的《树》是这样写的: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生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诗人通过树的形象,含蓄地概括出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人与人之间,外表是分离的,但在心灵深处总是相通的”(艾青语)这层深意。

再如戴望舒经过现代女作家肖红之墓时曾口占的一首小诗: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鸥闲话

诗人拜谒不幸早逝的肖红之墓,似乎并没有哀悼的表示,而简直是羡慕。其实,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诗行,含蓄地流露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深刻地表达了对肖红的痛悼!四句小诗,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强烈感染力。

含蓄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含蓄的诗才能达到“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的艺术境界。因为直白浅露,则味如嚼蜡。

<讲究节奏>

诗,应该是美的。它不仅要有美的色调,美的光彩,美的神韵,还要有美的节奏。郭沫若曾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可见,一首诗有无节奏,或节奏鲜明与否,可直接影响到它的艺术效果。

请读流沙河悼念张志新的小诗《哭》:

不装哑就必须学会说谎

想起来总不免暗哭一场

哭自己脑子里缺少信念

哭自己骨子里缺少真钢

今夜晚读报纸失声痛哭

愧对着女英烈一张遗像

要诚实要坚强重新做人

这一回干脆把眼泪流光

这首诗,每行四顿(不装哑—就必须—学会—说谎),全诗按这样匀整的节奏进行,铿锵和谐。

再如青勃的《归侨》:

赶车,赶船,一回到花城,就满眼春天……

无语,无言,一扑到娘怀,就泪湿衣衫……

留影,留连,一跨上乡土,就恢复了童年……

篇8:学位论文的后记写作漫谈

误区一:内容简单浅薄。大多数人的后记都是对论文写作过程作轻描淡写的描述,然后提及一些相关人员,此外就少有更富吸引力的内容。固然,论文本身的内容是占绝对主体地位的,衡量一位研究者的学术水平也主要看其论文的质量。但后记作为学位论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读者了解作者及其论文的一个侧影,如此轻易为之,留下不必要的瑕疵,值吗?确有不少这样的情况:论文质量不错,可是后记却干瘪无味,让人在对论文的美好印象中抹上一丝阴影,这不也是一个缺憾吗?让我们再看看学术大家们对待后记的态度。他们的论文或是专著的质量之高自不待言,就是那一篇篇后记读来也琅琅上口,让人爱不释手。从后记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他们学术探索的足迹,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困惑和愉悦。后记与正文已完美地融合为一体,相得益彰。如果说正文为我们揭示了深奥的理性美的话,后记则为我们展示了可亲的感性美。这正是一种大家风范,让我们自始至终都沉浸在他们奉献出的美味的精神珍馐的享受中。这是不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呢?应不应该成为我们青年学子为之追求的目标呢?

误区二:形式模式化。笔者查阅过不少人的论文后记,绝大多数都犹如一个模子造出来的,即先引出对论文及相关情况的概述,再列举帮助过自己的师友,最后还要提及家人的支持。照此逻辑,后记写作真是轻而易举。只要随便拿来一篇范文,改动一些词句,变换几个人名,自己的后记就完成了。如果只看—个人的后记还罢,如果眼前摆着几十篇、上百篇这样的后记,那真要让人难以卒读,何止于此?简直要让人生厌!我想,这个“苦难”只有那些论文的评委们感受最深。其实,后记的形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叙述性的,也可以是议论性的,还可以是抒情性的。后记中难免涉及论文思考、写作的经历,而每个人在此过程中的表现都是各异的,写出自己独特的一面不就为后记注入了更多活力吗?论文是长篇累牍的严肃的理性论证,在后记中轻松片刻为什么不可以?何况那是受人欢迎的。只要我们不作茧自缚,勇于打破固有的思想框子,自由地去创作,后记的形式也一定能活泼起来并变得丰富多彩。

误区三:感情虚伪不真。作者在后记中的确少不了对直接或间接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我们凭生活经验都清楚,只有真诚的感谢,人们才能真心领受。如果在后记中,感谢表达得过多、过泛,它也是会变味的。那样,让人看不到发自内心的谢意,让人难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它。看着左一个“感谢”、右一个“感谢”,读者不起鸡皮疙瘩才怪呢!怎能让人体会到作者的感恩情怀?我们要对论文写作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恰当的感谢,但不应把这当作一种赏赐,为了每个人都能分一点点,把所有人都拉过来“感谢”一番。这样反而冲淡了感谢的浓度,也消解了感谢的诚意。再说,感谢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表达感激,可以表达敬意,也可以当作榜样……而并非只能一唱三叹地“感谢”个没完。

后记的位置虽在最末,篇幅虽较短,其意义却不可小觑。如果把它看作论文的“尾巴”的话,那也是豹尾,而不宜有“狗尾续貂”之嫌。

那么,如何写好后记呢?笔者认为,首先,后记应写出个性。无论是后记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应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的论文写作过程都不一样,把它真实地介绍出来就能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头脑,我们能够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样的后记才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毕竟写“人云亦云”式的后记要容易得多。为此,在写后记之前,作者就应冷静下来,仔细地回顾论文撰写的全过程,用心地体味其中的情感触发点,以高屋建瓴之势审视它,从而发掘出里边的情理价值,为写作准备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应精心剪裁、巧心设计,务必能最恰当、最有力地释放已有的写作积蓄。写作过程尤其应侧重于自己独特经历的抒写,努力创作出与之相匹配的有新意的表现形式。后记也要像论文那样力求新颖,这才不会辜负在论文写作中所付出的巨大艰辛,达到锦上添花的奇效。

其次,后记应写出真情实感。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论文从选题到完成一般得一年左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作者的经历将是丰富的,其感触也将颇多、颇深。后记就应力争把这些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合理地表达出来。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又融汇着自己的所思、所感,如果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品味并真诚地写作的话,后记一定能充溢着真情。有了这样的文章氛围,后记中的致谢也将变得更加亲切、感人。同时,作者需提防的是,不要受前一阶段论文写作的惯性的牵引,以免使后记失去应有的人情味。如果把论文比作一道大餐的话,后记就更像一碟点心,它将让读者在品尝之后感到惬意、舒心。

上一篇:共青团活动开幕词下一篇: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 辩论正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