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语文语文园地三

2024-08-26

二上语文语文园地三(精选6篇)

篇1:二上语文语文园地三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学校: 教师:教学目标

1、感知近反义词,能给一些词语找出近反义词朋友。

2、复习巩固本单元部分生字词。

3、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我爱祖国》,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4、学习句子“_____真______,我_____________。”学习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习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心情,抒发情感。

5、逐步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1、认读反义词及

9个生字。

2、积累词语,练习说话填句子。教学准备: 教师:教案、课件 学生:提前认真预习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找两个孩子上台,请同学讲一讲两个人的不同之处。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反义词。

二、学习“我的发现”

你们很聪明,眼睛很亮,也爱动脑筋。今天,老师还要考考同学们,看看你们能够发现什么。

1、出示生字卡片组,生读一读。师注意较正学生的发音。

进—退

买—卖

快—慢 正—反

安全—危险 复杂—简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是意思相反的词。

买和卖长得很相似。有东西(十字头)时才能卖,没东西(十字头)时就要买。

3、生书空“买”“卖”二字。

4、你还能说说类似的词吗?

教师举例:好 进步 短近哭 早

5、认读生字,摘苹果游戏

退 危 险 买 卖 反 杂 简 单

6、反义词在句子中的运用。

(1)、小朋友不能玩危险的游戏,要注意()。(2)、这个问题很(),一点儿也不复杂。

(3)、小红的学习()了,可小军的学习却退步了。(4)、汽车速度(),马车速度慢。

三、学习“日积月累”

1、这组词语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中心——中央

2、哦,它们的意思非常相近,它们是好朋友。那么,我们也来给这些词语找找它们的朋友吧!

打开课本55页,看谁先找到三个词语的朋友,并且把它们请到朋友的身边。时间是三分钟。

3、读一读,记一记。

4、近义词的运用。选词填空

美丽 漂亮

(1)、小芳的衬衣很()。(2)、杭州气候宜人,景色()。

中心 中央

(1)、天安门在北京城的()。(2)、他站在圆圈的()。写出近义词。欢乐——欢快 洁白——雪白 宽阔——宽广 立刻——马上

四、学习“我会读”

1、大家都累了吧?来,让我们读一读这首儿歌。

师教读。

我爱祖国

我爱万里长城,我爱小河;

我爱五星红旗,我爱白鸽;

我爱红领巾,我爱花朵;

我爱爸爸妈妈,我爱老师同学。

你要问我最爱什么,我最爱我的祖国!

2、有感情地朗读。你可以站起来读,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动作读。

五、学习“读读说说”

1、这么长一首诗歌都能读得那么好,真了不起!这个句子你肯定也能读好!

出示句子:

花坛真漂亮啊!

2、读了这个句子,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吗?

生说:

我想把它画下来。

我想呆在它旁边不离开。

„„

3、师选择学生说的一个句子加入。出示句子,生齐读。

花坛真漂亮啊!我要„„。

4、补充句子:

北京真___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多么__________啊!我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真___________啊!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还想把这些句子记在课本上:

北京真美啊!我多么想把它画下来。

苹果真甜啊!我想多吃几个。

妈妈真辛苦啊!我要为妈妈洗洗脚。

限时作业:

1、写出反义词。

进——

买——

快——

正——

安全——

复杂——

2、把句子补充完整。

北京 真啊!我多么想。真!我。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①雪后的北京城真美丽啊 ②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③雪后的北京城十分美观

4、写出带点字的反义词。

(1)我常常看错数字,老师说我是个“小马虎”。()..(2)窗外的景色真美。().(3)18减去..2等于多少?()

篇2:二上语文语文园地三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将领着你们去语文园地游玩,好吗?那就来看看我们游玩的路线吧!首先我们要穿过——短语林,然后进入——标点城,最后到达——儿歌园。想不想去,好,出发

1(出示词语),看,前面就是短语林,几个词语娃娃在欢迎我们呢,认识吗?)谁来读读(你读得很准确!)(你声音响亮,但有几个词语没有读清楚。请你再读这个词语,有进步。谁再来读读)

3、请睁大你的眼睛,盯着屏幕,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非常清楚,真不错)(你观察得很仔细,可是没说清楚,谁再来说说?)

4小结:在一个词语娃娃前面加上另一个合适的词语娃娃,这样的词语,我们叫他短语。(板书:短语,齐读)。读短语时,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师板书:边读边想象)想象这个短语描绘 了什么样的画面。请大家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这些短语,读出你对他们的理解。开始,(一年好景君须记——-

5、谁愿意来读?指读。请你做准备,其他同学学会认真听,心里跟着读。来吧!

指读“健康的身体”。听了你的朗读,我很开心。你声音响亮,读出了对短语的理解。(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心里会很————开心,我们要开心地来读这个短语。请你再读一次,——有进步。

“羡慕的眼光”,请你到前面来带读这个短语一遍。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像他一样来带读?你们就是在————{羡慕}她。刚才,大家眼睛都看着她,你们向她投去——(羡慕的眼光),你读得这么好,再带读一遍。

指读“寒冷的北风”,好冷啊!(我怎么觉得一点也不冷呀,再来读一遍吧!有一点点冷了,读得有进步。我来试一试,大家齐读)

指读“遥远的地方”,就是很远的地方。指读“心爱的裙子”。看得出,你很喜欢你的裙子

指读“火红的太阳”,(请你想象这个短语描绘的画面,再读,有进步,能不能读得更有感情呢?)在这寒冷的冬日,你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我们给你送去掌声。)

5、现在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些短语。

6,下面,我们来对词语,女同学读前面的词语娃娃,男同学读后面的词语娃娃。健康的,女同学读——(同学们对得好,也有感情。)

7、我来考考大家。真棒,你们把这些词语全记下来了。

8、我再考考你们: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墙壁?什么样的小鸟? 清澈的什么? 快乐的什么?翠绿的什么?

9、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太聪明了!现在,我们来分组进行短语接龙比赛,看哪一组说的对,说的多,说得快。请认真听,别人说过的不要说。时间两分钟,开始。

10、时间到,黄老师真佩服你们,你们怎么知道这么多的短语呢?指说,是啊,你们平时就注意积累,这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11、好了,现在我们要离开短语林,到下一个目的地了,大家快坐好了。(桃花潭水深千尺------

(二)我会填

1、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标点城。从外形上看,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堡?。(生:漂亮)师:在这座()的城堡里住着四位我们熟悉的朋友。他们是谁呢?我把他们一个一个请出来。(点一个,出现一个动漫声音)

我是逗号(,)像个小蝌蚪,话没说完我出现。我是句号(.)像个小圆圈,用我表示话说完。我是问号(?)好象耳朵样,你有疑问我就到。我是叹号(!)好象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2、现在让我们把这些标点送回家吧。他们的家在哪呢?出示句子,(在这些句子中间。试着读一读吧。边读边体会每个句子的语气。(师板书:一边读,一边体会)。现在你们知道每个标点住哪吗?请大家赶快拿出发下的练习纸,填上去吧!

3、汇报。

填完了吗?(请大家看屏幕)

谁来说屏幕中的第一句,你把哪个标点符号送回家了?读一读吧,你用什么语气读的呢?当我们有疑问的时候就要用问号。我们把——?号送回家。出示(?)请同学们用疑问的语气齐读这一句。

谁来读第二句,你用什么语气读的呢?表达惊喜或者感叹的时候要用到感叹号。我们把!送回家。齐读。

第三句:请听老师来读。我把谁送回家了呢?老师是用疑问的语气读的吗?那是用感叹赞叹的语气吗?我用的是一种普通的一般的语气,而且这句话也说完了,我们把句号送回家。(点出)齐读

谁来读第四句,你感觉这句和第三句的读法——一样,也是一种普通的一般的语气。并且你肯定阿英是苗族小姑娘。师读,齐读。我们把句号送回家。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读,同学们,你们听出老师用什么语气读的吗?注意体会,跟着老师读一次。我们把?送回家。

男同学用一般的语气读,女同学用疑问的语气读。

同一个句子,可以用不同的语气读,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了,所以标点也就不一样。

1、好了,我们已经把句号、问号、感叹号送回家了,还有谁没回家呢?点课件(他的家在这呢)

出示句子填:指读,问:他的家在哪里? 齐读。

4.在这四个标点朋友中,你们知道黄老师最喜欢哪个标点朋友吗?请你根据我说的话猜一猜吧!

你的日记写得真精彩啊!

同学们,那你们最喜欢哪个标点朋友呢?,那就请你用这个标点说一句话,让老师和其他同学来猜一猜吧。指说。(说话时,要有感情)

小结:(-----------------------)

同学们,四个老朋友早就回家了,我们也该离开标点城了。下面,我们要去今天的最后一站————儿歌园。

(三)我会读

1远远得,我们听到儿歌园传来————悦耳的声音。请听,范读(配乐),把画面放到藤和瓜那一节。

2。好听吗?你是不是也想来读一读呢? 那就请同学们赶快做好,拿好练习纸,轻声地读一读这首儿歌吧,(一定要把字音读准。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来帮忙。)

3(儿童相见不相识——)这首儿歌一共有几节?齐答:四节。老师要请坐得最端正的四个同学来读,(指4名学生)分小节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是否把字音读准确了。

师特别关注好?和好,的读法。发现哪一小节有问题,及时提醒,纠正。

4刚才这四个同学字音读得很准确,下面,我们男女同学合作读,好吗?:男同学问,女同学答,最后一句合起读。真好听,我发现同学们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而且读得越来越流畅了。(如果学生出现唱读的情况,马上停下来,你们声音是很好听,但读的方法不对,应该以正常的语调,注意诗歌的节奏,不能唱读,老师读一节给大家听一听,)

5.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了,你们愿意吗?好,那我来问,你们来答。(师生合作读第一小节)师;谁和谁好?生;藤和瓜好.师: 怎么好呢? 6 请看屏幕,从哪里看出藤和瓜好呢?指说。那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不可以通过动作把藤和瓜的关系表现出来呢?(刚才,我发现你读儿歌时最专心,脸上的表情也最丰富)老师特别想跟你合作读第一节,可以吗。请你上台,师和他合作读,加动作,7、我们读得好吗?是啊,我们读儿歌的时候如果能带上表情,用上动作,就能读得更美。那就请你和你的同桌,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你们最喜欢的一节,并且把这一节背下来。

(学生读,师板书:边读边表演)

8、(停车坐爱枫林晚——)会背第一小节的举手,请一对上台。点4对上台。(面对面表演)(其他同学是评委,哪些同学背得好,表演好,就会赢得最热烈的掌声)

9、我相信下面的同学肯定也能表演得这么好,那我们起立,看着大屏幕,一起来吧。

10、真是精彩极了。

11、现在,你们知道到底是谁和谁好了吗?藤和瓜好、蜂和花好、云和风好、我和同学好,那你体会到了什么呢?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好?指说.他们是怎样好的呢?你能不能仿照上面四节的写法试一试,当个小诗人呢?能,再大声说一遍,能.(生答)

12、和同桌一起编诗。

师随机指导,注意谁的诗写得好。(小荷才露尖尖角————()班的小诗人在哪里?指说,小诗人在哪里?指说)表演读自己写的诗。

三、扩展

(李白乘舟将欲行————)

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个个都成了小诗人..这与大家平常的日积月累是分不开的.黄老师有一份小小的礼物要送给大家,请看: 家作: 1(三颗星)摘抄读读记记中的六个短语.2(五颗星)仿照《谁和谁好》的写法,写出一到两节诗。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吗? 好,下课!

7、我们读得好吗?是啊,我们读儿歌的时候如果能带上表情,用上动作,就能读得更美。那就请你和你的同桌,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你们最喜欢的一节,并且把这一节背下来。

(学生读,师板书:边读边表演)

8、(停车坐爱枫林晚——)会背第一小节的举手,请一对上台。点4对上台。(面对面表演)其他同学是评委,哪些同学背得好,表演好,就会赢得最热烈的掌声)

9、我相信下面的同学肯定也能表演得这么好吧,那我们起立,看着大屏幕,一起来吧。

10、真是精彩极了。

11、现在,你们知道到底是谁和谁好了吗?藤和瓜好、蜂和花好、云和风好、我和同学好,那你体会到了什么呢?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好?指说.他们是怎样好的呢?你能不能仿照上面四节的写法试一试,当个小诗人呢?能,再大声说一遍,能.(生答)12.(小荷才露尖尖角———

篇3:二上语文语文园地三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秋天, 校园秋意正浓, 是观察的好时机。老师嘱咐学生要从杆、枝、叶、花及远近角度观察, 观察要细到叶的变化, 之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不曾想到, 学生在观察时, 对于枝、叶、花的观察主体似乎不以为然, 一只螳螂的出现打乱了观察情景, 他们有的欢呼, 有的惊叫, 都围过去看。回到教室, 有了一段干巴巴的对话:

师:桂花树远远看去, 是怎样的?

生:有两层楼高。

师:像什么样子?

生:像一根被劈开的香肠。

师:走近了看到枝条是怎样的?

生:细长的……

这简直是一段科学课上的对话, 寻找不到一丝语文意味。

语文和科学观察的主体虽然同是桂花, 但观察的目的取向完全不同。朱光潜在《谈美》中就讲到对树的三种不同态度, 他说:“假如你是一位木商, 我是一位植物学家, 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 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 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 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 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 只管审美, 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对照此说, 先前的观察的偏颇之处很明显, 用脱胎于科学的观察方法, 让学生去知觉全面的一棵树, 对树细细地解剖了一番, 只有科学客观的存在意义, 而不具备任何美的意义。虽然在写时, 再三强调要写出美, 但木已成舟, 基本的科学记录已成规模, 这时吆喝着要让学生把科学记录式的表述, 强扭为语文语言的描写, 作文的难度大大加强, 有的学生面对树搜索不到恰当的语言, 一筹莫展。

观察在语文上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体现它的意义呢?结合教学, 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拨动心弦, 观察以情感为先

在实地观察中, 一只螳螂的出现, 使学生舍弃桂花树而专注于螳螂, 是什么搅动了学生的心灵, 是情感。观察中对学生情感的引导意义重大。

第二次教学以学过的课文《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进行适度煽情, 然后让学生找形容秋天的优美词句, 把课堂定位在寻找和发现校园秋天的美, 为赞美而去感知校园里的草木。观察目标明确, 就是发现美。这次取消了实地观察, 让观察更集中。

师:我们学了《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 感受到了秋天的美。谁能用一个好的词来赞美一下秋天?

生:秋高气爽。

生:五彩缤纷。

生:美不胜收。

师:这些词语真美, 赞美秋天很合适。现在秋天来到了我们校园, 今天我们来赞美校园的秋色。你们觉得校园哪里让你感觉到秋天的美?

生:梧桐树。

生:银杏树。

生:桂花树。

师:我们先来看桂花树。投影由远到近的几张桂花树的图片。 (生静静地看)

师:你们觉得桂花树美在哪里?

生:它的花很美。

师:怎么个美法, 请你看看图上的桂花, 能不能说个优美的句子。

生:花很多, 挤在一块儿。

师:像——

生:像小朋友们挤在一起玩耍。

师:说得妙!大家能不能像刚才这个同学那样说说花的美?

生:风吹来, 金色的花落下来, 就像下起了金子雨。

科学观察是解剖式的面面俱到, 客观的感知上升到理性分析与概括, 最后是知识性的表述。以上实录片段已经让我们看到, 语文观察不同于科学观察, 而且有时恰恰会和科学观察背道而驰。语文观察以美为标准, 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可以说是以主观去选择客观。对于桂花树美在哪里, 很多学生都是撇开枝叶而选择花, 在学生眼里, 花是美的化身, 是值得赞美的。这种选择的驱动力是情感, 因为情感所以有喜好, 因为有喜好所以有选择。

科学观察是忌情感干扰而求冷静客观, 而语文观察就是调动情感介入, 情愈浓则感愈丰。课堂伊始, 让学生说说描写秋天美好的词, 就已经向情感打开窗户。校园里哪里让你感觉到秋天的美?桂花树美在哪里?以此为观察立足点, 而不是从远近高低、整体局部、细致入微这些观察方法入手, 也是为了拨动学生心弦, 让他们凭主观喜好来对桂花树的美进行判断和选择。

孙绍振在《如是解读作品》中分析《咏柳》时说:“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 就是因为它不是等同于生活, 而是诗人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特征猝然遇合。”而调动情感去发现美, 就是为了促成客观形象与主观情感在美这一标准上的统一。学生首先就在桂花上让自己的情感和客体特征相遇, 言说桂花旺盛之美, 就有了“花很多, 挤在一块儿, 像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言说桂花落英之美, 就有了“风吹来, 金色的花落下来, 就像下起了金子雨”。

观察对于写作而言, 不是客观特征的解剖与描述, 而是情感投射于形象的发现与表达, 在作文教学中, 观察的起点是情感的激发、主观的解放。

二、舒展想象, 观察与审美经验相融

孙绍振在《如是解读作品》中说:“本初的感情只有通过假定的想象才能抒发。”和英国哲学家休谟关于情感受想象支配的说法有相似之处。这理论启示我们, 使观察拥有情感的形象, 需要想象。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我们也看到, 对美的抒发, 就是依靠想象这一手段, 想象的对象也就是观察的对象。在表现美这一层面, 观察和想象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师:对这花还有谁发现它的美, 跟别的同学不一样?

生:它的花像一只只金黄色的小蝴蝶, 在树枝上翩翩起舞。

生:一朵朵桂花挤在一起, 如同一颗颗小星星在对我眨眼, 一摇, 花朵纷纷落下, 宛如淘气的小娃娃。

师:请大家用鼻子闻闻, 桂花的美还在哪里?

生: (齐声) 香味。

师:谁来说说香味。

生:桂花真香啊, 香到了我的心里。

生:桂花的香飘满整个校园。

师:真是香啊, 桂花可真美!

生:桂花妹妹非常爱美, 它把全身都涂满了‘香水’, 好像要让全世界都闻到它的香味。

如果没有观察的见闻而只有不着边际的想象, 那就是胡思乱想了。白石老人讲, 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则媚俗, 不似为欺世。这似与不似, 也就是观察以想象为发展, 让情感有形可附;而想象以观察为依托, 让想象有据可依。这样的观察与想象才是情感与客体特征的沟通与升华。在教学中, 学生把桂花的动态和蝴蝶优美的舞蹈相联系, 把桂花和在枝叶间眨眼的星星相联系, 把桂花跌落的情景和淘气的娃娃相联系, 姿态尽出, 真实可感。这些想象就在“似与不似”之间, 这是观察与想象共同努力的结果。

如果是纯粹的观察与表述而不启发想象, 则情感不表, 个性不张, 误入科学观察的陷阱。这也再次印证了科学观察与语文观察的不同。科学上的观察求的是客观普遍性, 如“桂花树的枝条细细的长长的, 花很小又很多, 每一朵花有好多花瓣……”每一棵桂花树莫不如此。而语文上的观察是因为情感之下的想象而变得富有个性。用想象来彰显个性情感, 就是让观察有了语文味。教学中学生比拟香味, 有的说香到了心底, 有的让桂花的香飘满整个校园。这些个性化的表述, 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情感波动之下积累的审美经验, 这些经验可能是肤浅的, 但绝对是美的、真的。其中一个学生说:“桂花妹妹非常爱美, 它把全身都涂满了‘香水’, 好像要让全世界都闻到它的香味。”这种感觉就来自于生活中周边女性使用香水, 那香味在幼小心灵上激起美的涟漪, 此刻, 客观特征与经验在美的召唤下相遇相融。这样的写作, 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 是把景物给“写活了”。

通过观察启动想象, 每个人都写出了自己的桂花, 最终是客体特征与审美经验的相遇与融通, 产生了个性化的文字。

三、意象组合, 观察建构意境

桂花树的美在于花, 这是学生情感选择的结果, 可是枝和叶的美也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观察、想象还在继续。

师:刚才我们是发现了桂花的美, 大家再看看, 除了花儿之外, 这桂花树还有让你感觉美的地方吗?

生:枝条很美。

师:枝条怎么美法?

生:他向周围展开。

师:向四周展开, 这像什么?

生:我知道我知道, 像千手观音。

师:啊, 真是美, 如果一阵秋风吹来, 这千手观音就——

生:跳起了舞。

师:能把刚才说千手观音的这句话连起来说说吗?桂花树伸开长长的枝条——

生:桂花树伸开长长的枝条, 就像一个千手观音, 吹来一阵秋风, 她就翩翩起舞。

师:说得真美。桂花树还有别的美丽之处吗?

生:桂花树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伞, 为桂花遮风挡雨。

师:这个情景真是太美了, 你把叶和花给联系起来了, 如果加上刚才的枝条, 枝、叶、花就成了一幅美丽的画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看到更多观察与想象, 每一次也都是主观情感与客体特征的相遇和融合, 产生了一个个意象。这使我看到了语文观察和科学观察的又一处不同。科学观察, 细细分割, 每一部分都具有均等的意义, 而每一部分加在一起就是一棵完整的树。语文观察则不同, 当我们把这些意象加在一起时, 就不是一棵树那么简单了。教学片段中的两处意象经过学生的讨论修改成了一段话:

桂花树伸开长长的枝条, 就像一个千手观音, 吹来一阵秋风, 她就翩翩起舞。枝上的绿叶也不停地摇着, 成了一把把小伞, 为桂花挡风, 花遮住了, 可是香味被吹了出来……

当枝叶的美和花的美组合在一起, 成为灵动的画面时就是意境。浙师大教授周晓波说:“单独的意象很难形成意境, 众多的意象汇合才能成为一种意境。”虽然不是刻意的创造, 也谈不上艺术感觉, 但确实有了意境, 舞动的枝、摆动的叶、被遮蔽的花, 三个意象相互依存映衬。或许这意境尚粗劣, 但也让我们看到, 意象的组合产生的美已经超越了各个部分数学意义的相加。

这种组合思维, 最典型的例子, 就是马致远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这些单独的意象在萧瑟多愁的情感之下统一起来, 造成了意味无穷的意境。格式塔认为:“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我们对观察的指导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地组织或建构”。从情感出发, 多数学生发现的是花的美, 当情感的窗户打开, 枝、叶这些客体所固有的美也会被连带发现, 组织构建的结果就是意境的创造, 这是观察在语文上的终极意义。

篇4:《语文园地三》习作教学设计

这次习作要求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交流交流,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

学情分析

真正的作文是从三年级开始的。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三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积累也较少,对习作没有兴趣,这就给学生习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进行过说话和写话训练,说一句完整的话,写一句完整的话,这也为第二学段的习作打下或多或少的基础。本单元教学内容都是涉及秋天的课文,课下已经让学生把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为这次习作作必要的知识储备。

设计理念

三年级是起步作文的开始,为此本次习作教学设计体现以下理念:首先培养学生说的兴趣和能力,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地说,在展示观察画面中说,按一定顺序说,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在“说”中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其次以说促写,“说”是前提,“写”才是真正的目的。为了能把习作写好,要求学生“我手”写“我口”,再加上老师的“授之以渔”,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写。由于学生画的是身边的秋天,写的也是身边的秋天,学生便有内容可写。整个习作过程,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从中感受习作的轻松和快乐。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图画,按一定顺序说说画面的内容。

2、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把一句话说完整,说通顺。

3、写好后,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和同桌交流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图画,介绍图画。

难点:修改习作,交流习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黑板、图画。

学生准备:图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写一写自己身边的秋天。

(老师入情入境地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继续上好课打下基础。)

二、检查学情,由易到难

1、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秋天的好词好句。请大家拿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本单元学习的都是描写秋天的课文,课下已经让学生对课内和有关课外的好词好句进行了积累。此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强化记忆,做好知识的迁移,为下一步习作作准备。)

2、师:老师也积累了不少好词语,同学们愿意读读吗?

(出示小黑板)

落叶天空鲜果 大雁蟋蟀

飘香 飞舞碧蓝 弹琴南飞

3、师:请大家把这些词语进行连线,再读一读,

落叶飞舞 鲜果飘香大雁南飞 天空碧蓝蟋蟀弹琴

4、师:能否用以上每个词语说句话,并且说通顺,说完整。

5、师:如果能把刚才说的话,连成一段话,那就更好了,谁来试试?

(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充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降低说话难度,让学生感受到习作是轻松的。同时对学生说话提出要求,养成把一句话说完整、说通顺的好习惯。)

6、同桌合作,交流说话。

7、师指名说话。

三、欣赏图画,介绍画面

1、师:秋天的景色就是美,为了表达对秋天的赞美,老师画了三幅图画,请同学们边欣赏,边选其中的一幅进行观察。(出示图画)

(个性化的选择,不固定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在学生欣赏图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师要求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提倡自由表达,不拘形式地表达”,让学生嘴巴“大”起来。)

3、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来介绍,比如: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由整体到部分等。

远处,树木_________________,一条小河____________;近处,河水________________,高大的____________,河左边是 ___________________,右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他们眼中已经变得丰满,再加上老师把“说话”设计成填空的形式,难度一下子降低,学生由“怕说”变成“想说”,教师的“导”和“授之以渔”恰到好处。)

4、师:请大家再用上自己积累的词句,说说图画上的景色。

(“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让知识得到运用和深化”,学生的语言表达会更加生动形象。)

四、展示图画,以说促写

1、师:刚才老师展示了自己的画的画,下面请大家把自己画的画拿出来,相互展示展示,看看谁画的美。

2、师:能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秋天是怎样美的吗?

(学生的画是习作之前就布置下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实地观察,画出身边的秋天。课堂上通过展示和表白,激发学生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感情。)

3、师:同学们画的都是自己身边的秋天,都是自己熟悉的景色,如果能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那就更美了。

4、师指名上台介绍自己的画,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句子说通顺,说完整。

5、师:刚才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作品,有条理,有的同学还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刚才介绍的内容写下来,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词句。

(以说促写,学生有了“说”的前提,“写”便有了储蓄和准备。)

6、师:写好后,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试看修改,把句子写通顺。

7、师现场指导:读习作,评习作,改习作。

(学生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一是为了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把句子写通顺,二是为了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但初次修改习作,学生不知道如何修改,老师及时的评改,使学生有例子可循,有方法可鉴。)

8、学生再次修改习作,并整理习作。

9、师: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交流交流,也可以读给老师听,让老师也欣赏欣赏你的习作。

(“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让他们也分享习作的快乐。”)

10、师:从大家的习作中老师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给自己的习作拟个题目,写在图画上。

(“拟个题目”是画龙点睛之笔,也是学生对自己作品内容的概括和提煉,学生可能会有难度,但这是一个有弹性的教学环节,只对“感兴趣”的同学而已,同时老师不必要求过高,因为毕竟是三年级学生。)

五、完整习作,张贴展示

1、师:现在请你把内容附在图画下面交给老师。

2、师张贴展示。

篇5:二上园地三教学反思

1、明知顾问,自问自答——是学生自主实践的学习活动方式。

这是语文园地中最突出的一种特殊学习活动方式。文中第一项“我的发现”,在教材的编排里第一次出现了这别具一格的活动方式。怎样发现文章大体内容呢?第一,先要认真读这道题目,读后,自己给自己提一个问题,“这个版块要求的是什么?”自问自答。第二,围绕题目,自己给自己再提几个“发现了怎么”“怎样对比”之类的问题,自问自答。“自问自答”强调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自己;活动的特点是“明知顾问”;活动的目的是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操作语言工具,学习语言、掌握读书方法;活动的实质是学生真正经历了读书过程。其结果是学生不仅知道了结论,重要的是他们“感知、理解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在亲身体验、感知,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中,促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发展。

2、问老师,问同学,勤商量,多讨论——形成多向交往情境的实践学习活动方式。

它力求构建的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这样平等的、活泼的学习环境。这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集体讨论会暴露众多的“矛盾”意见,它会促使学生多角度的去探寻答案,互相启发,从而使他们的观察更为精确,语言更加有条理,思维也就会更加有理性。如对“读读背背”的理解。

3、考别人,考自己,一边读,一边问——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实践活动方式。

教材的核心内容就体现在这样的活动方式之中。考自己的时候,是在独立思考,主动探求;考别人的时候,也在独立思考,在对比分析中判断自己的思考结果,决定取舍;一边读一边问,需要联系,比较,刨根问底。它训练学生善于系统地提出问题,这些活动贯穿整个教材,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4、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理解课文——游戏、角色表演的实践学习活动。

篇6:二上园地三教学反思

这时,我们请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回到黑板上。刚才我们从我们的同学身上找到了不同的地方。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词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你们也可以看到书上也有很多像老师这样写起来的字。我们一起把他们读一下吧!齐读我的发现分别叫小朋友到黑板前来做表演,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学生变的十分的兴奋。表演完毕后。

我们告诉学生们。像刚才我们那些做的动作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知道哪位小朋友发现了没有呢?想到的小朋友请举手告诉老师。老师也没有发现,你们肯定比老师更聪明的。赶快想想吧?这时可能会有小朋友说:他们的意思是相反的。那么,这时我就请这位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并且表扬这位小朋友。我就把“反义词”三个写在黑板上。告诉小朋友们。像这样的就是反义词。我并用一句话总结性的概括: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或者相对的。可以是一个字的相反,也可以是几个字的相反,都是反义词。并且说说两个字的反义词怎么写反义词。这时候教室肯定是很吵闹的,那么为了平静课堂纪律。我就说“吵闹—— ”的反义词是什么呢?学生会想来想去。看来看去不知道怎么去写。我就提示像我们现在这样很吵,那和这个相反的是什么呢?学生肯定会说“安静”。那我就告诉学生,两个字的反义词。我们应该是根据两个字的意思连在一起才能写它的反义词的。不能像我们写一个那样,只是对一个字写反义词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对这个反义词就有了深刻的理解。按着顺序,把字一个个的教学。

日积月累:我开始就举我们班的某个同学长的很漂亮。接着,我又说我们班的某个同学长的很美丽。然后,我问学生们。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样吗?能不能这样把“漂亮”换成“美丽”呢?学生告诉我是可以的。那我就问学生了。为什么呢?老师举得这样是不对啊!不能换词的。那么有的学生就说:这两个词意思好像差不多的。一下子把话题引入我们要讲的内容里来了。那么请同学们把课本上的那几个词放在水果上,找到他们的位置吧?学生一下子就把他们找到了位置了。接着,我读前面,学生读后面。把词填好了。并要求学生把这些全部读一遍。我让学生这时坐端正,我进行了总结性:近义词是两个词相近或相同。如果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可以在一句话中把一个词换成另外的一个词。

读读说说:尽量多的让学生读,先读有啊字的,接着读没有啊字的。不断的读,提示学生在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吗?然后告诉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上一篇:建党节事迹材料下一篇:生产实习 电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