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案例分析

2024-07-21

wto案例分析(通用8篇)

篇1:wto案例分析

WTO案例分析

在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与民事诉讼制度相分离,行政诉讼制度及程序规则不同于民事诉讼,而且两大诉讼分别适用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我国有独立的行政诉讼制度,但并没有象法、德等大陆法系国家那样建立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行政诉讼案件与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一样,统一由人民法院(普通法院)行使审判权,具体则由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庭负责案件的审理工作。

中国入世后必须履行其承诺的义务,而承诺义务的履行须借助于一个实现承诺的机制,在承诺机制上其重点就是独立“司法审查”制度之建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2条“司法审查”第1款的规定:“中国应设立或指定并维持审查庭、联络点和程序,以便迅速审查所有与《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可见,中国至少应在与国际贸易有关的领域建立专门的法庭。尽管“议定书”对这种法庭在体制性质上没有作出必须是司法(或行政)的要求,但它必须独立于一般行政机关。由于我国行政复议机关是原行政行为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不具有独立性,因而现行行政复议体制不应承担也无力承担此类审查任务。那么,我们是考虑另行建立一类专门的行政机关来进行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全部行政行为的审查呢?还是考虑寻求司法体制呢?“议定书”第2条第2款规定:“审查程序应包括给予受须经审查的任何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企业进行上诉的机会,且不因上诉而受到处罚。

关于上诉的决定应通知上诉人,作出该决定的理由应以书面形式提供。上诉人还应被告知可进一步上诉的任何权利。“该条的规定表明,如果是由行政机关承担对行政行为的审查任务,则当事人还应有向司法机关寻求救济的权利,并且在司法程序中还有上诉的权利。即对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全部行政行为的审查,一般都要经历三个程序阶段:行政复审、行政起诉、行政上诉。出于降低法律实施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简化程序的考虑,让当事人直接寻求司法救济较之先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审,更具有合理性,也更符合”议定书“与有关WTO规则要求的”

综合内外诸因素,考虑到中国司法体制的现状,可以在最高人民法院之下的各地方设立类似于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的若干专门行政法院,以区别于普通法院,而普通法院则不再审查行政行为。在专门行政法院的内部可针对现实或未来的要求,设立如一般行政审查庭、与WTO有关的行政审查庭及违宪审查庭等。

我国行政诉讼的核心原则是“合法性审查原则”,即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该原则犹如一根主线贯穿于我国行政审判活动的始终,指导和规范着案件的受理、审理和判决等环节。该原则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审查对象为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只是现行行政诉讼的审查原则,为了实现从行政诉讼向完整司法审查的跨越,可以在现有原则的基础上对该原则予以充实、补充,扩大审查的依据与范围,从而既弥补合法性审查原则的欠缺,又因应WTO的要求。

受案范围的限制,实质上是对公民寻求司法保护的权利予以限制并进而限制到了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权利或利益。原则上说,公民的诉权不应受到限制。只要公民受到行政行为的不利影响,皆可向法院起诉。针对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现状,具体来说,应打破若干限制:

其一,从具体行政行为扩大到包括“抽象行政行为”在内的全部行政行为。今天,我们甚至可以说“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划分,在某种程度上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其二,从行政终局行为演进至司法终局行为。

其三,权力性行为与非权力性行为皆应受到司法审查。

其四,从影响特定人权益的行为到公益行为。

其五,从政府的行政行为到授权的非政府团体的行为。;

篇2:wto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2002年1月4日,舟山冻虾仁因氯霉素残留遭欧洲退货。浙江舟山出产的冻虾仁以个大味鲜名闻海内外,欧洲是它多年来的传统市场。然而,最近舟山冻虾仁突然被欧洲一些公司退了货,并且要求索赔。一问原因,原来当地检验部门从部分舟山冻虾仁中查到了10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冻虾仁里哪来的氯霉素?浙江省有关部门立即着手调查。结果发现,环节出在加工上。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员工因为手痒难耐,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造成大量退货。

氯霉素事件之后,欧盟全面停止了对中国冻虾仁的进口。

二、理论知识

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不断努力下,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受到严格的限制。近年来“绿色壁垒”呈不断加强的趋势,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通过绿色壁垒,有效地保护本国市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不平等的贸易关系,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绿色壁垒

所谓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及动物、植物健康或安全甚至生命为名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以阻止某些外国商品进口或在进口时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市场和环境的目的。

实施不正当绿色壁垒的进口国,其行为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对特定国家的相同产品未能遵守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其二,对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实行双重标准,从而违反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正是由于发达国家动辄设置不正当的绿色壁垒以排斥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从而掩盖模糊了绿色壁垒固有的、正当的、合理的一面。

(二)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1、绿色技术标准

绿色技术标准是国家或组织出台的减少环境污染的相关标准,尤其对于技术发达的国家,通过制定生产工艺要求,对进口产品实施的限制措施。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发达国家占有技术水平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占有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成本较低。发达国家为了消除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对货物贸易的负面影响,通过立法的方式,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禁止进口。这些技术标准都是基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制定的,因此,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就丧失了与发达国家进行市场竞争的机会。

2、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

当借助绿色市场准入规则和绿色技术标准无法达到保护市场的目的时,很多国家在产品检验检疫标准和程序上设置障碍。主要表现形式有: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增加检验检疫精度;限制检验检疫方法等。例如,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大米面临的农药残留检验项目逐年增加,1994年仅为56项,1996年增加到81项,1998年达到104项。

3、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

很多国家对进口商品的包装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涉及环境保护、物种入侵等方面。例如,许多国家规定了货物包装不能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有的国家规定了包装木料的种类、含水量等。绿色标签制度则要求产品需要有国际认可的认证标签,比如要有ISO认证体系的认证标志或者各国独自规定的认证标志。因此,产品的包装形成了出口贸易壁垒,使企业蒙受很大损失。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

我国入世后意味着我国经济将从此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轨道。入世之前,关税,数量限制等是影响我国农业产品出口的主要壁垒,而入世后严格的技术标准,复杂的质量认证,以及名目繁多的包装、标志和卫生及环保等要求构成了新的贸易壁垒,这种壁垒更隐蔽,更难对付。2001年中国约有70亿多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002年以来更呈现增加趋势。

目前已经对我国实施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的国家仍是未来对我国实施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的高概率国家。据统计,主要包括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西班牙、阿拉伯联合国酋长国、韩国、墨西哥、荷兰、沙特阿拉伯、俄联邦和菲律宾。这是由我国农产品出口国家的地域分布来看的。

我国的蔬菜、水产品、肉类产品和水果是进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农产品。而这些产品恰恰是最容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产品种类。近年来,由于我国出口农产品贸易额增加,许多国家为了限制他国的农产品出口,保护自己的农业生产,对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采取了一系列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

(四)中国对WTO在农业方面所做承诺

1、降低进口农产品平均关税,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从2001 年的17.9% 降到2004年的15.6%,2010年降到15%。1,000多种农产品中,其中有80余种降到17%以内,比如牛肉从40%降到12%,猪肉20%降到12%,禽类16%降到12%,水果40%降到10%。另外,大豆实行单一关税管理,进口税率3%。

2、农产品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制度,主要在大宗农产品开放方面,对小麦、玉米、大米、植物油、糖等一些重要农产品,由原来实行绝对配额管理制度转变为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制度,在配额之内进口国只能采取1%的关税,从入世之日起到2004年,中国承诺的关税配额是,小麦从845.2万吨到940万吨,大米376万吨到530万吨,玉米560万吨到720万吨,棉花81.4万吨到89万吨,大豆油251万吨到330万吨。

3、根据W TO规则,一个国家使用关税配额方式时,政府不准垄断控制---包括垄断价格,把一定比例分配给非政府指定的其他贸易部门甚至非国营部门。

4、世贸组织规定,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黄箱补贴为当年农业GDP的10%;发达国家为5%,中国承诺为8.5%。

5、不对任何出口农产品进行补贴。

6、农业服务领域,入世后允许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相关服务的合营企业;入世后3年内,允许外国服务企业从事农药和农膜的分销,并在中国加入后的5年内,从事化肥、成品油和原油的分销。

三、解决方案

(一)加强水产品质量检测

我国入世之后,质量将成为绿色食品的生命和市场价值所在,必须严格执行科学的绿色食品标准,确保质量,以质量促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否则是无法抗拒“洋产品”的挑战的。

从“冻虾仁”事件中吸取教训,浙江省开始制订一系列鼓励发展绿色食品、打击危害食品安全活动的措施。省政府已经拿出100万元,让省农业厅抓紧制定浙江省的绿色食品标准,准备先在省里评绿色食品,评上“绿色”贴上标签的,由省政府给以奖励,动员越来越多的农户自觉地参与绿色食品的开发。

(二)保证信息与时俱进

信息缺失造成的生产和检测与国际的严重脱节,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在欧盟**之前,舟山企业的工人在剥制冻虾仁时,一直使用氯霉素涂手止痒,企业和质检部门根本就不知道欧盟对氯霉素的残留有如此严格的标准。此外,中国现有的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检测项目和数量,也与出口各国的具体要求相距甚远。

(三)更新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落后,许多检测因为没有相关的设备而无法实现严格的质量控制。作为水产品出口的重点地区,舟山的检测机构和设备在全国都算是比较齐全和先进的。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水产品实验室干事陈明环说,他所在的检验检疫局水产品实验室是华东地区最权威的区域性检测实验室。“可在氯霉素事件发生之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监测几乎是空白。”与此同时,全国当时也几乎没有几家机构能够对黄胺、氯霉素、溴制剂、碘制剂、矾类制剂等一些化学药品和兽药类的残留进行检测。大量检测设备必须依赖进口,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和应有的重视,检测人员和水平也与国外相去甚远。有些检测指标,如药物残留等,国外能够检出,而国内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却无法检出,给出口带来了被动。

四、后续

篇3:wto案例分析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 (《SCM协定》) 一直是WTO争端解决的热门议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 无论在GATT阶段还是WTO阶段, 与《SCM协定》有关的国际贸易争端案件都分别占到案件总数的近20%, 是所有争端案件中比例最高的类型。

《SCM协定》将补贴分为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禁止性补贴即我们通常所称的出口补贴。出口补贴的存在, 将对参与国际贸易的其他国家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相对于其他补贴而言对国际贸易的扭曲作用显而易见, 危害也更大。尽管如此, 为了发展本国产业、促进出口贸易, 以各种方式包装的出口补贴仍然是WTO成员频繁采用的政策手段, 也常常成为WTO争端解决的对象。在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经济危机,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形势下, 对出口补贴的运用和围绕其产生的争端就表现得更为频繁。

2 WTO出口补贴的法律认定要点

2.1 “视出口实绩为条件”

“视出口实绩为条件”是出口补贴最为核心的属性, 反映了审查补贴与出口实绩的关系时应具有的深度。对此, 上诉机构在数个案件中围绕“视……为条件 (contingent) ”展开了大量阐述。在加拿大—航空器案中, 上诉机构从“视……为条件”的字典解释出发, 认为其通常含义是“有前提的”或“其存在依赖于其他事物的”, 其在出口实绩的“可能性”与补贴的“条件性”之间建立了联系。

同样在加拿大—航空器案中, 上诉机构在分析使用的“联系 (tied to) ”一词时, 认为其和“视……为条件”有着同等分量。上诉机构表示, “联系”的通常含义仍然是建立了出口实绩与条件性之间的关系, 应该被理解为“受条件的约束或限制”, 强调的是“条件性”必须能够得以证明。上诉机构因此认定, 案件中仅仅证明WTO成员在授予补贴时, 知道会发生出口或者对发生出口具有预期, 并不足以认定存在出口补贴。案件事实必须能够证明, 授予补贴与实际或预期的出口达到相“联系”或以之为“条件”的程度。

上述理解对争端解决实践尤具指导意义的部分在于, 在后续的加拿大—航空器 (21.5条, 原告巴西) 案中, 上诉机构在上文基础上明确了补贴接受者以出口为导向的事实在证明出口补贴中的作用, 而在实践中, 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往往最有可能涉及出口补贴问题。对此, 上诉机构认为, 补贴接受者以出口为导向属于可以纳入考虑范围的事实。但是, 即使补贴接受者具有高度出口导向性, 单凭这个事实本身也不足以证明该补贴必然构成出口补贴。

2.2 视出口实绩为“多种其他条件之一”

在出口补贴争端案件中, WTO成员的涉案措施往往千变万化。其中, 出口实绩可能是获得补贴的充分条件之一, 例如, 授予补贴的条件是“出口量排名前10或国内销售量排名前10”;也可能是必要条件之一, 例如获得补贴必须“出口量和国内销售量均排名前10”。第3.1 (a) 条关于“多种其他条件之一”的表述显然是模糊的, 涵盖了前述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两种可能性。因此, 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此条文如何进行解释, 决定了相当部分补贴是否有被认定为出口补贴而遭到禁止的危险性。

通过对WTO争端案例的分析, 笔者认为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此问题的态度是相当严格的。在美国—外贸公司 (21.5条) 案中, 被告美国的有关免税措施同时适用于美国境内生产并出口的产品和美国境外生产并在境外销售的产品。专家组阶段, 美国的前述免税措施被认定为以出口实绩为条件。美国对此提出了异议, 其认为在第3.1 (a) 条项下, 出口实绩应该是认定出口补贴的必要条件。美国认为其措施中授予免税优惠的条件没有偏向出口, 因为措施同时适用于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的产品, 这使得即使不存在出口实绩, 仍然有获得免税优惠的可能性。因此, 美国认为在其涉案措施中出口实绩并非必要条件。

上诉机构没有认可美国的主张。上诉机构认为, 免税优惠在适用于国内生产并出口的产品和国外生产并销售的产品时条件并不相同, 因此应该对适用于两种产品的免税优惠分别进行考察。其认为, 认定适用于国产产品的免税优惠以出口实绩为条件, 并不影响免税优惠也可以基于其他条件获得的事实。反过来, 可以通过满足其他不涉及出口的条件而获得免税优惠, 也并不能抵消在某种情形下获得免税优惠以出口实绩为条件的事实。通过前述分析, 上诉机构实际上明确了“多种其他条件之一”所表达的, 是无论将出口实绩作为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之一, 都可能被认定为构成出口补贴。

2.3 “法律上或事实”上视出口实绩为条件

关于“法律上”视出口实绩为条件。在加拿大—汽车案中, 上诉机构认为, 所谓“法律上”, 指的是争议措施的文字本身能够表明存在出口实绩条件。这种表明不仅指具有明示的措词, 也指可以通过对措词的必要推理得出结论。在该案中, 加拿大对汽车生产商实行某种进口免税政策, 条件是该生产商当年生产的某类国产汽车销售额与全国所有该类汽车的销售额之比 (“生产销售比”) 大于或等于基准年份内 (1963-1964年内选取的12个月) 两项销售额的比。并且, 汽车生产商的生产销售比越大, 所能获得的进口免税额越多。上诉机构认为, 前述免税政策的规定, 实际使得汽车生产商的出口量越多, 生产销售比就越大, 所获得的进口免税额越多。并且, 当基准年份生产销售比为100∶100时, 汽车生产商不出口就无法享受进口免税优惠。因此, 前述免税政策的文字虽然没有直接规定出口实绩条件, 但却可以从中推导出获得免税是以出口实绩为条件的结论。因此, 上诉机构认为这也构成“法律上”视出口实绩为条件。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 这里的“法律上”并不能做狭义的理解。在WTO争端意义下, 低至仅在一定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地方或部门决定, 高至在全国有普遍适用力的法律, 都属于“法律上”的范畴。

关于“事实上”视出口实绩为条件。这一规定与“法律上”视出口实绩为条件判断标准相同, 区别则在于判断的对象是WTO成员的国内实践。在WTO争端中, 作出此项判断的要点是进行大量的证据收集工作。例如, 在上文提到的加拿大—航空器案中, 为判断加拿大技术合伙项目给予企业的资助是否在“事实上”以出口实绩为条件时, 专家组审查了多达16项事实背景, 包括项目的总体目标、申请资助提交的信息、审查是否授予资助时考察的因素、项目官员作出推荐考虑的因素、项目资助在出口领域的历史记录、被资助项目与出口市场的关联性、出口预期对做出资助决定的重要性、被资助企业的出口导向性等等。显而易见, 对WTO争端案件的原告而言, 证明事实上视出口实绩为条件将要负担更为沉重的举证责任。

3 结语

上文对WTO出口补贴有关法律要点的分析, 仅仅是从争端解决的视角, 粗略地展示了认定出口补贴最为重要的切入点及其内涵。中国作为WTO成员之一, 为维护国家的正当利益, 不可避免地将对其他使用出口补贴的成员进行挑战, 也将对我国涉嫌使用出口补贴的指控进行抗辩。因此, 笔者认为, 掌握WTO出口补贴的法律要点, 既有助于灵活制定国内政策, 避免出现明显违反WTO规则的错误, 也有助于运用有关规则争取和捍卫自身权益, 非常值得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和广泛了解。

摘要:WTO争端解决的核心, 是案件专家组和上诉机构通过条约解释对WTO规则做出的阐述。鉴此, 本文将总结分析WTO案例中针对出口补贴的主要规则——《SCM协定》第3.1 (a) 条——进行的关键阐述, 帮助在政策制定等实践中判断和运用出口补贴规则。

篇4:wto案例分析

(一)宏观角度分析

1、WTO对我国水务行业的观念、制度、方式、手段都产生了影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市政公用服务正成为外资、民间资本的投资热点,以前受保护较多、限制较多的服务性行业,必须逐渐熟悉WTO的规则,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融人世界经济主流;同时,只有真正关注服务质量,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宗旨,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力旷品的附加值,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谋求更大的发展。

2、中国几十年的计划经济遗留下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服务窗口行业企业的冷面孔越来越少了,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供需双方发生的服务纠葛。在人们闩益注重生活质量的今天,任何—个服务企业都应当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为己任。

(二)企业角度分析

1、时代要求企业必须把服务质量的理念作为根深蒂固的信条。女吟,城市供水的目标已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从保障供给转为优质服务,摒弃垄断行业观念,努力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城市自来水供应和管理体制,提高顾客满意度。

2、优质的顾客服务应该是体现在整个公司的服务态度,公司的每个层次的员工,无论是否直接提供顾客服务,都应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应该确保每项日常决策、每次联络、每个业务过程都以顾客的真正需求为重。

(三)员工角度分析集团公司现有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差异不小,工作水平参差不齐。面刘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更加必要。对市政公用行业而言,应该提倡“大服务”概念,让“内部顾客”——公司全体员工学习牙呢用以关系为核心的服务营销和以服务为导向的服务管理知识,对提高工作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训规划设计

(一)培训规划

l、培训类型:上报市人事局和公司决策层,争取业务指导与政策支持,确定公修课题——《增强服务意识,应对WTO>)。

2、培训对象:选定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剔口培训,全公司有—千余人。

3、培训时间:与生产、经营单位沟通,配合人力资源部协调解决工学矛盾,制定出系统、详细的培训时间表,采取星期一、三、五上课的间隔培训方式,使因培训而耽误工作的机会成本降低程度。

4、培训场所:因培训对象点多面广,故而此次培训采取了大班授课与小班授课及到生产现场授课相结合的方式。

5、培训师资:专业教师3人,中、高级讲师。外请兼职教师3人,均为博士生导师,来自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专兼职教师各有所长、形成互补。

6、培训费用:前期只计算教师、教材教具、管理等直接费用,耽误工作的机会成本在培训后的效益评估中衡量。

(二)有偿服务筹备实务

1、组织培训师深入生产经营现场,针对各单位分别采取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及自我分析法收集第一手实例,了解服务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结合企业及员工思想状况作细致研究。

2、组织教学教研人员到客户关系管理水平较高、服务培训做得较早和较好的省市取经。

3、形成教材体系。为了切合公司业务和员工素质的实际,继续教育处组织师资编写了培训教材,并针对不同班级作适当调整。

三、培训动态过程控制

(一)培训现场组织(以大班授课为例)1、大班授课,每班80人左右。2、采取“定人定位”对号入座方式,即整个培训期司,每个学员固定座位,由班主任编号并贴上姓名标签。

3、采取“正副班主任制”。正班主任负责教学计划安排、教材组织、多媒体教具安装维护、收集学员反馈信息及做好培训评估等工作。副班主任负责签到和抽查考勤记录、后勤服务等工作。

(二)培训过程控制

1、自编教材时,采取将讲义中的若干关键词略去,由学员根据听课内容而填空。如:“服务是—种可供性——的活动,是以交换的形式为满足企业、公共团体和其他社会公众的需要而提供的劳务活动或物质产品。”这样既省去学员大笔记的时间,又迫使学员集中精力听讲。

2、开场白借鉴成功学的培训方法,采用自我激励等培训游戏吸引学员的眼球,激活课堂气氛。

3、编写寓言、摘录案例,引发讨论,深入浅出地讲解较枯燥的理论问题。

4、引发讨论和提问时要注意:(1)不要设定“标准答案”。②可多动员年轻的学员参与互动教学。(3)互动教学要把握“度”。

5、适当的物质激励。

6、值得注意的是,采取互动式教学法,学员人数不能太多。

(三)考核与反馈

1、为保证培训取得实效,编写试卷进行结业测试,考核成绩连同考勤记录均反馈到学员所在单位。

2、经公司领导批准,考勤和结业成绩反馈到学员单位后,由其劳资部门作为员工工作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为培训奠定制基础。

四、培训评估

(一)课后评估。主要评估学员的“反应”,即学员是否感到培U,I项目有好处,包括学员对培训科目、培训师和自己收获的感觉。

(二)管理人员评估。培训者向直接主管提供培训的详细目标和内容,然扣他们就学员的知识、技能、态度展开讨论并写出个人目标。

(三)跟踪调查表。本基地依不同间隔期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目标有两个:—是考察学员对培训知识和技能的记住并应用的程度,即考察“学习效果”。根据需要在培训后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实施。二是评估培训与具体环境是否—样。

(四)面谈评估。重点了解培训对学员的行为发生哪些影响,以及学员行为的变化是否积极地影响了组织的结果,有多少与成本有关的积极后果是由于培训引起的,学员对企业或他们的工作是否产生了更力口积极的态度。因为面谈评估费时和需要大量资源,所以控制范围。

篇5:WTO案例分析日本酒类税案

欧共体、加拿大和美国与日本关于酒税的纠纷

申诉方:欧共体、加拿大和美国

被申诉方:日本

上诉方:日本、美国

被上诉方:欧共体、加拿大和美国

裁决时间:(DSB通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

1996年11月1日

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

专家组报告的法律地位(性质)

有关的WTO协议规定:

《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9条第2款:“部长会议和总理事会拥有通过对本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所作解释的专有权力。„„通过一项解释的决定应当由成员的四分之三作出。”

DSU第3条第2款指出:“各成员认识到该体制在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可靠性和可预测性方面是一个重要因素。各成员认识到该体制适用于保护各成员在适用协定项下的权利和义务,及依照解释国际公法的惯例澄清这些协定的现有规定。DSB的建议或裁决不能增加或减少适用协定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案情:

本案主要涉及日本的酒税体系是否符合国民待遇的原则问题,但选中本案要说明的是专家组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于专家组报告法律性质的认定的争议。专家组在遵循维也纳公约第31条对GATT第3条进行解释的时候,认为“GATT全体成员方和DSB通过的专家组报告是维也纳公约第31条所说的嗣后的惯例

(suBsequent prACtiCe)”(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3款规定:“应与上下文一并考虑的有“

1、当事国嗣后关于条约之解释或其规劝之适用的任何协定;

2、嗣后在条约适用方面确定各当事国对条约节制之协定之任何惯例;„„”),主张在对条约进行解释时应将以往专家组报告作一并考虑。美国对此提出上诉,认为,专家组把其他案件的专家组报告作为维也纳公约第31条第3款(B)所说的“嗣后的惯例(suBsequent prACtiCe)”是错误的。美国认为,专家组报告仅仅起到澄清具体纠纷中各方权利义务的作用,DSB通过专家组报告的决议是GATT协议第1段(B)(iv)所说的“决议”,但专家组报告本身并非“决议”。上诉机构意见:

上诉机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GATT专家组报告虽然要由GATT缔约方全体通过,但根据1947年GATT,通过专家组报告的决议并不构成缔约方全体的协议。在GATT普遍接受的看法是,专家组报告只针对一个案件的具体问题,因而只对当事方有约束力,其他案件的专家组并没有义务根据其分析来决定其他案

件。上诉机构认为,在通过某个案件的专家组报告时,成员方全体并不想让专家组的意见成为对某一条文的固定解释,而且这也不是GATT的本意。WTO协议第9条第2款规定:“部长会议和总理事会应当是唯一有权对本协议和多边贸易协议作出解释的机构”,而且“决定应当以四分之三多数通过”,即专家组无权对协议做出有法律效力的解释。从历史上看,根据1947年GATT第23条通过的专家组报告性质不同于根据第25条由缔约方全体采取的行动;这一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在WTO体制下专家组报告也不同于对协议的解释。

各专家组确实经常引用其他专家组报告中的意见,WTO成员方可以从专家组报告中了解对某一条款的理解。但专家组报告除了对各自案件的当事方有约束力之外,并没有其他约束力。然而对于本案专家组提出的“未通过的专家组报告在GATT或WTO没有任何效力”,然而“专家组可以从未通过的报告之分析中找到有用的参考”,上诉机构表示赞同。

上诉机构最终结论是:专家组关于“GATT缔约方全体和WTO的DSB通过的专家组报告构成嗣后的惯例”的结论,在法律上是错误的。

评析:

篇6:WTO打火机安全装置案例

2001年10月,在我国胜利完成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谈判时,一个旨在保护欧洲打火机制造商利益的贸易法案也在悄然拟定中,这就是欧盟卫生和消费者保护协会主持制定的《打火机-防止儿童开启要求及测试方法》(简称CR法规)。

这一消息通过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协会传到了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耳里。黄发静既是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业主,也是温州市烟具协会副会长,同时还是打火机出口欧盟的大户。他一听到这个信息,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994年,美国发生了多次因儿童玩弄打火机而不慎失火的事件,美国著名的打火机生产厂商ZIPPO公司为保护自身利益,借机游说有关立法机构,促成美国出台了CR法规,规定凡售价2美元下的打火机都必须执行该法规,加装一个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装置,否则不能在美国市场销售。这个法规生效后,温州打火机首当其冲,出口美国市场严重受阻。黄发静介绍,当时温州打火机出口美国形势很好,先后取代韩国和日本,大有独步天下之势,但CR法规实施后,温州打火机在美国市场马上萎缩,8年来几乎没有增长。现在,温州出口美国的打火机只相当于出口欧洲市场的五分之一。要避免美国市场出现的这种后果,就必须设法阻止欧盟CR法规的出台。为此,黄发静一边向与他们有共同利益的境外盟友--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征询,有没有可供采取的反制措施;一边向国内的外经贸专家请教,从WTO法规中寻找突破口,进行合法的抗辩和抵制;同时通过行业协会,联合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开展积极的应诉和游说活动。

这是我国加入WTO后第一起为抵制不公正贸易法规而采取的抗辩行动。作为此次行动的发起人,黄发静已联合了温州最大的21家打火机生产企业,开展统一的抵制活动。他们的这种积极应对态度和措施,得到外经贸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专门应对各种贸易纠纷而组建的外经贸部公平贸易局,日前也介入了他们抵制欧盟CR法规的行动。

第一次过招:温州人获胜

温州打火机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但发展很快,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相继超过日本、韩国。2001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温州“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称号。原来的打火机生产大国日本,现有90%的打火机生产企业被迫关闭,转向来温州定牌生产。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温州市拥有打火机生产企业300多家,年产销金属外壳打火机5亿只左右,占国内市场总量的95%。温州的金属外壳可重复使用打火机,从上世纪的90年代初开始出口众多国家,并以价格低廉和品种多样的优势,打破了打火机市场由日本、韩国及欧洲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现在,温州生产的打火机80%出口,占全球金属外壳打火机市场70%的份额,年出口交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出口大户就有20多家,是世界最大的金属外壳打火机产销基地。温州打火机产业蒸蒸日上,出口量猛增,对欧美的打火机制造商构成了严重威胁。2000年,欧洲打火机制造商协会通过多方游说,鼓动欧盟的贸易当局,对来自中国温州的打火机实施反倾销调查。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得知消息后,立即应诉。他们一方面及时向主管部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反映,请求政府支持,一方面提供大量数据材料,证明温州的打火机生产厂家都是民营企业,没有得到任何政府补贴。同时,他们还积极联络欧洲的打火机进口商,向各自的进口国说明,这是不公正的贸易歧视行为,它保护了少数生产商的利益,而损害了欧洲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通过他们的积极应诉和中国政府的干预,欧盟最后以欧洲没有温州以外的同类产品、缺乏价格可比性为由而撤诉了,这次反倾销调查因此流产。温州人同欧盟对手的这次过招,还带来了一个意外收获:欧洲的60多个打火机进口商组建了欧盟打火机进口商协会,由于利益一致,在发生贸易磨擦时,成了温州企业的天然盟友。反倾销起诉虽然失败了,但欧洲打火机生产商是不甘心自己利益被人夺走的。欧盟的这次CR法规就是他们策动的,实际上是上一次贸易战的延续。他们企图利用安全法规构筑新的贸易壁垒,阻止温州打火机进入欧洲市场。CR法规的背后用意

美国当初出台CR法规的理由是,出厂价2美元以上的打火机,在零售时通常要在10美元以上。这么高的价格,5周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不易买到,也就是说,他们想通过价格因素来阻断孩童购买和接触打火机,从而起到保护儿童安全的作用。这看起来是个安全法规,其实是针对中国产品的,隐含着明显的贸易歧视。因为,目前欧美企业,包括日本、韩国企业生产的金属外壳打火机,成本都在2美元以上,而温州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加上规模化专业生产,产品成本比其他地区要低得多,出口价一般都在2美元以下。选择这个价格作为要不要加装安全装置的标准,针对性是很强的,目的就是限制中国打火机进口,以保护本国生产商利益。欧盟仿效美国的做法,同样出于保护欧洲企业的利益。欧洲也有一家类似美国“ZIPPO”的企业,叫BIC公司,是欧洲最有影响的打火机生产商,但近年来,这家企业同样受到了来自中国同行的严峻挑战。为保护自身利益,BIC公司联合瑞士火柴(SWEDISH??MATCH)公司、东海(TOKIE)公司等打火机生产企业,游说欧盟卫生和消费者保护协会,以保护儿童安全为由,对中国产品设置贸易壁垒。

据说,检验打火机是否符合CR法规标准的方法,是随机召集100名年龄在51个月以下的儿童,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让他们开启被检验的打火机,如果有85%以上儿童难以开启,这批产品才算符合CR规定,否则不准进口。要达到CR法规标准,就必须在每个打火机上加装一个安全装置,俗称安全锁。不难想象,如此一来,一要增加生产成本,使我国产品失去价格优势,二会因为使用不便,使部分顾客放弃使用加锁的产品,失去市场。而且,这种安全装置大多在欧美国家申请了专利权,要在打火机这么个小产品上研制同一效果的装置,又不能涉及他人专利,是非常困难的,况且它的技术还须得到进口国相关机构的认可,认证权实际上掌握在竞争对手的手里,这就难上加难。

由此可见,这种以安全为由的技术壁垒,实际是套在我国企业脖子上的一条条绳索,随时可以用来制约你,但在应对上要比反倾销起诉更复杂,更艰难,对我国出口企业来说,这是个全新的领域,全新的课题,是一次新的艰巨的挑战。

为人类的“点火事业”抗争

CR法规虽然看起来冠冕堂皇,无懈可击,但仔细推敲,它违反了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带有明显的贸易歧视倾向。

首先,一个产品的价格定位,是依据它的生产成本和合理利润,最终的价格定位取决于市场的接受程度和供求关系,与安全与否无关。但CR法规却把价格作为产品的安全标准而加以限制,显然违反了自由贸易的原则,是一种价格歧视。事实上,打火机生产有一套国际通行的安全标准,这就是ISO9994国际安全标准,从2001年的6月1日开始,温州出口的打火机全部纳入这一法定的安全检验和检测,检测机构是国家质检局天津危险品中心实验室,并且在产品上标明禁止儿童使用。如果说,打火机对儿童安全有潜在威胁,那世界上任何打火机一旦被儿童接触或被拿去玩耍,都有危险,而不是2欧元以下的才有危险,2欧元以上的就没有危险。

篇7: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摘要] 加入WTO既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通过对入世以来的利弊分析,总体上看来是利大于弊的,并且根据中国目前应对的挑战提出了相应对策。[关键词] WTO 利弊 对策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吸引外资的能力。同时也加快了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扩大了就业机会,深化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广大的消费者带来了好处,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但也对我国宏观经济及许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从我国的实情出发,对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的利弊作出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1.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中举足轻重的“经济联合国”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1.1世贸组织的宗旨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1.2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

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使之可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1.3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一、互惠原则,是指两成员方在国际贸易中相互给予对方贸易上的优惠待遇。

二、透明度原则是指,WTO成员方应公布所制定和实施的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没有公布的措施不得实施,同时还应将这些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通知世贸组织。

三、世界贸易组织市场准入原则是可见的和不断增长的,它以要求各国开放市场为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实现最大限度的贸易自由化。

四、促进公平竞争原则世界贸易组织主张采取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公平的竞争。

五、经济发展原则也称鼓励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原则,该原则以帮助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为目的,针对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接轨国家而制定,是给予这些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

六、非歧视性贸易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最惠国待遇,另一个是国民待遇。成员一般不能在贸易伙伴之间实行歧视;给予一个成员的优惠,也应同样给予其他成员。这就是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是指对外国的货物、服务以及知识产权应与本地的同等对待。2/5页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及创造全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

2.1有利于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加入WTO有利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经济合作方面有进一步地广度和深度上的推进,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为促进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加入WTO后,我们也可以大量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体制,并将其应用到我国的各个领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强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加速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2.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

加入WTO后,我国将享受成员国拥有的最惠国待遇。这不仅能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市场的好处,使主要贸易大国对我国的歧视性做法逐步取消,而且会使我国产品拥有比过去更为有利的竞争条件,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特别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出口的发展。加入WTO后,我国要履行WTO规定的义务,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这将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增强我国市场对外商的吸引力,有利于更多地引进外国资本。2.3有利于我国全方位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我国加入WTO后,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遵守多边贸易规则,增加贸易政策和管理的透明度,将会有助于在国际上进一步树立我国改革开放和负责任的经济大国形象,有助于消除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有助于与他国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和竞争。2.4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WTO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点的一整套多边秩序。加入WTO,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目标相一致。可以巩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并以WTO规则为参照,有力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全和完善。

2.5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加入WTO后,依靠引进的充裕资金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来改造我国传统落后的产业,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同时通过放宽对国外某些企业和产品进入的限制,从而有利用增强民族企业的危机意识,促进它们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2.6有利于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形势,我国需要寻求稳定、透明、可预见的多边贸易机制的保障,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好地趋利避害,发展自己。加入WTO有利于按国际规则办事,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有利于我国全面参与全球性生产和国际分工。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我国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2.7有利于发展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维护国家和平统一。

祖国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是十分有利的,无论对港澳台还是祖国大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利益:(1)有利于提高我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地位;(2)可以加强与港澳台的合作,充分利用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资格,维护四方共同的利益;(3)可在世界贸易组织体制内,加快实现与中国台湾的“三通”;(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极大促进四方的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加深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加强互补性,达到共同繁荣。3/5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我国一些产业形成强大冲击和挑战。

3.1我国对外经贸管理将进一步程度地受到WTO规则的制约。

加入WTO后,需要对我国有关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修改,对一些不符合WTO规则的内容进行调整。我们要履行WTO义务,对经济贸易不能再完全按照原有方式进行管理,而应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这样对我国的体制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得工作方式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3.2入世后可能会对我国部分企业、产业产生较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阻碍其发展。加入WTO后,我国需遵守WTO各项协议关于市场开放的规定,这在我们开放市场的速度和步骤上都会形成一定的压力。随着更多的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3.3多边争端解决的结果也可能现对我不利的结果。世贸组织的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是一把双刃剑,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有待完善,还有一些政策规定和企业行为与WTO规则不一致,再加上对WTO规则了解不够,经验不足,我们还很有可能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中处于不利地位。3.4对我国经济体制带来冲击。

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和规则遥有很多不适应世贸组织要求的地方。例如,我国的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没有完成、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等等。加入世贸组织,就是要让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规则与国际通行的体制和规则“接轨”。改革时间和力度将不再完全由我们自已把握和决定。在实际贸易中,我国的一些企业经常处于被动的局面。例如,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原来保护国内产业的一些措施,如对“三资”企业的国产化要求、贸易平衡要求、进口用汇限制措施等等都将要逐渐取消。所采取的措施将主要转到产业政策、反垄断政策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方面。这种与国际的“接轨”对我国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既是一个促进,也是一个冲击。3.5开放市场会使国内一些产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过去在市场开放方面,我国根据经济发展要求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主要采取自主开放的方式。加入WTO后,我国需遵守WTO各项协议关于市场开放的规定,这在我们开放市场的速度和步骤上都会形成一定的压力。随着更多的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3.6多边争端解决的结果也可能现对我不利的结果。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有待完善,一些政策规定和企业行为将有一些与WYO规则不一致的地方,因此我们很有可能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中“打输官司”。我们必须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应付其他成员在WTO中对我提出的申诉。4.我国加入WTO后的对策

4.1建立并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体系,全面提高法规透明度。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WTO的规则,必须组织力量一方面尽快了解WTO各成员国法律法规体系,搜集世界发达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比较我国法律法规与发达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差距;另一方面要争取完成适应WTO运行机制的新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构建工作,以便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实际的与世贸组织规则相衔接的法律法规体系。4/5页

4.2适应国际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

应以国际市场需求建立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动态调整机制,围绕国际市场开发和国内需求,加强国际科技经济的交易与合作,加快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扩散、转移,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大力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围绕劳动资源合理配置和就业需求,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加工型、高附加值的传统产业;积极扶持和鼓励风险投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以适应市场竞争,形成产业规模,增强与国际产品抗衡的能力。4.3完善和调整利用外资的优势。发挥投资和贸易相互促进的优势,贯彻积极而有序地引进外资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吸引外来投资的政策,加速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尽快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和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兑换,加速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的进程。4.4以世贸组织的多边体制为框架,建立开放型的贸易体系。开放的贸易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外贸经营体制,逐步开放外贸经营权。根据中国政府的承诺,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依法登记制。同时要适应贸易自由化的要求,改革进出口商品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规范的管理程序。完善对外贸易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减少政府的直接于预,调整关税结构并进一步降低关税税率水平。规范或减少非关税措施,实现运用关税、汇率、信贷、税收和其他符合WTO通行规则的政策措施来调节对外贸易。建立统一、科学、公开的外贸管理制度和手段,搞好外经贸运行的监测、预测和调控,同时建立和完善外经贸的服务体系,建立出口生产的支持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不违反WTO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国家力量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4.5有序地、渐进地加快服务贸易开放过程。

服务业的发展和开放是中国未来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而中国相对落后的服务部门也是最容易受到外国资本冲击的领域。针对服务业的特点。有必要制订专门的政策,建立专门的指导和协调部门,以渐进地、有序地方式推进服务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强服务部门的生存能力;并要大力促进服务贸易面向国际市场,实行引进和出口同发展的方针,使服务业真正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器。4.6实施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培养。

篇8:WTO贸易争端解决的博弈分析

一、博弈方

在WTO下, 当某个成员方认为另一成员方采取的有关贸易行为违反了WTO协定或对其在WTO下的利益造成了“损失", 并向WTO提出申诉时, 一起贸易争端就产生了 (有时争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方提出诉讼, 在本文的分析中, 为方便起见, 均指一个成员方) 。因此, 在WTO贸易争端中, 有两个博弈方。一个是申诉方 (I方) , 另一个是被申诉方 (II方) , 用i表示各争端方, i=1, 2。

二、博弈的过程和策略

WTO贸易争端解决的博弈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用j代表各个阶段, j=1, 2, 3。

I方提出申诉后, WTO贸易争端进入第一阶段——协商阶段。这也是WTO争端解决程序的首要强制性阶段, 争端双方可以采取各种协商方式。在WTO实践中, 接到协商请求的被申诉方有时拒绝回答任何问题或根本不理睬申诉方的协商请求, 从而使整个协商阶段都名存实亡。因此, 当I方要求与II方协商时, II方的策略选择为协商或不协商。当II方决定与I方协商时, 争端双方可能和解, 达成和解协议, 从而结束案件;也可能无法和解, 案件进入下一阶段。当II方拒绝协商时, I方可以直接要求进入下一阶段;也有可能撤销案件。

在第二阶段, 首先I方会要求成立一个专家小组来审理案件。专家小组作出的报告可能支持I方, 也可能支持II方。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 专家小组报告几乎是准自动通过的。如果专家小组报告支持II方, I方的策略选择是向上诉审查机构提出上诉, 进入下一阶段;或者不上诉, 案件就此结束, II方被诉的贸易行为不会改变。如果专家小组报告支持I方, II方的策略选择是向上诉审查机构提出上诉, 进入下一阶段;或者不上诉, II方就有义务执行专家小组的裁决, 进入WTO的执行程序。在WTO贸易争端解决中, 如果案件进入到第三阶段, 上诉机构报告也几乎是准自动通过的。并且上诉机构的报告可以推翻先前专家小组的报告而支持另一争端方, 也可以维持专家小组的裁决。不论如何, 如果上诉机构报告支持II方, II方被诉的有关贸易行为就不必改变, 案件结束;如果上诉机构报告支持I方, 就有义务执行上诉机构的裁决, 进入WTO的执行程序。

最后, 在执行程序中, II方应在“合理期限内"执行DSB裁决, 如果不执行, 双方可以协商赔偿。作为最后的一个办法, I方可以采取报复措施。

三、博弈的得益与信息结构

假设在WTO贸易争端的解决过程中, I方在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上述政治成本, 用Cundefined表示, (j=1, 2, 3) 。另外, 假设i方在各个阶段的诉讼成本为Cundefined, (i=1, 2;j=1, 2, 3) 。

如果II方不与I方协商, I方撤销案件的话, 用ρ表示I方撤销案件的概率。

在协商阶段, 如果I方与II方和解, 用S表示其和解条件。用ρ′表示I方接受II方的和解条件的概率。不过, 由于争端双方信息的不对称, II方不确定I方对专家组裁决有多乐观, 不确定如果他拒绝和解I方是否会继续进行到专家组阶段, 另一方面, I方也不能确定II方对专家组裁决有多悲观, 不确定如果他上诉II方是否愿意协商。因此, 在这个阶段I方和II方都会预测, 如果案件进入第二阶段, 专家小组报告支持I方的概率, 分别用β1和β2表示。但争端双方互不知情, 只有等专家小组报告出来后, 才知道是支持I方, 还是支持II方。

用π表示I方不上诉支持II的专家小组报告的概率, u表示II方不上诉支持I方的专家小组报告的概率, π, u∈[0, 1]。笔者认为, 在WTO下, 上诉机构推翻专家小组报告的概率就是对专家组报告的法律争议程度。也就是说, α和α′分别表示上诉机构推翻支持II方和I方的专家小组报告的概率。并且, WTO体系下, I方和II方的潜在利益也不对称。I方上诉专家小组报告的成本结构与II方相同, 但其潜在得益却小于II方。假设在WTO下, 当I方胜诉、II方败诉时, I方得益G1 (包括声誉得益) , II方损失L2 (包括声誉损失) 。当II方胜诉、I方败诉时, II方声誉得益RG2, I方声誉损失RL1。

虽然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已经对各个环节的时间进行了限制, 比GATT时期的争端解决程序大大缩短了时间。但是, 从向DSB提出诉讼开始, 各个环节消耗的合理时间加总长达27个月。同时, 国际贸易中的商机往往一闪即逝, 经过如此漫长的等待, 即便最后公正的裁决下来, 并且得到了执行,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尤其是那些对外部经济依赖性很强的国家和部门而言影响可能已经是巨大的了。而且, DSU第22条涉及的“补偿"是在“建议和裁决未在合理期限内执行时可采取的临时措施", 在申诉、裁决和等待执行的“合理期限"内所发生的经济损失, 没有任何的条款规定进行何种程度的赔偿。因此, 假设案件结束后不会对I方在贸易争端解决过程中的损失进行赔偿。那么, 在争端解决的各个阶段, II方会持续得益, 用G2j表示, (j=1, 2, 3) , 而I方在每个阶段也会持续损失, 用L1j表示, (j=1, 2, 3) 。

另外, 令τ表示执行程序中的“合理期限"。当t>τ时, 争端双方可以协议补偿, 或者由I方采取报复措施。假设I方和II方有相同的折扣因子, 这些赔偿或者报复折合成现值, 用V表示。另外, II方不在合理期限内执行DSB的裁决, 对其声誉会有损失, 用RL2表示。另外, 用Gt′2表示II方在t′不执行裁决期间的持续得益, Lt′1表示I方在II方不执行裁决t′期间的持续损失。用γ表示II方不执行DSB裁决的概率, γ∈[0, 1]。

四、WTO贸易争端解决的博弈解及其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WTO贸易争端解决有四种结果:撤销;和解;II方胜诉, 其被诉贸易行为不必改变;I方胜诉, II方执行专家小组的裁决。

在第一阶段, WTO贸易争端解决有以下三种结果:撤销、和解或进入下一阶段。在第二阶段, WTO贸易争端解决有三种结果:II方胜诉, 其被诉贸易行为不必改变;I方胜诉, II方执行专家小组的裁决;案件进入下一阶段。在第三阶段, 有两种结果:II方胜诉, 其被诉贸易行为不必改变;I方胜诉, II方执行专家小组的裁决。

按照求解博弈的经典假设——双方均为风险中性、各自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熟悉博弈规则且理性地参与博弈。按照博弈逆向求解法, 经逐项归类后, 得各策略解的条件如下:

(一) II方会选择不执行DSB的裁决的策略, 当且仅当

EΦundefined>Φundefined (1)

上式可化为:Gundefined-Rundefined-V>-L2 (2)

(1) 式的含义为, 只要II方对其不执行裁决的预期得益大于其执行裁决的得益, II方就会选择不执行DSB的裁决。在 (2) 式中, 由于-L2≤0, 因此, 只要Gundefined-RL2-V>0, 即II方在t′期间的持续得益足够大, II方总会选择不执行DSB的裁决。但是, 如果II方不执行裁决所造成的名誉损失足够大, I方的报复威胁足够大, II方会选择执行裁决的策略。

另外, 如果II方不执行裁决, 那么I方的最优策略是, 在t=τ时立即要求赔偿或者立即采取报复措施, 这样I方的损失才能减至最低。

(二) I方会选择上诉支持II方专家小组报告的策略, 当且仅当

EΦundefined>Φundefined (3)

上式可表示为:{ (1-α) (-Rundefined) +α·[ (1-γ) (Lundefined+G1) +γ·V]}-CP13-Cundefined>-Rundefined (4)

整理后, 得undefined。 (5)

(3) 式的含义为, 当I方对其上诉支持II方的专家小组报告的预期得益大于其在专家小组阶段败诉的得益时, I方会选择上诉该报告。 (5) 式表示, 当α>α。时, I方向上诉机构提出上诉;当α≤α。时, I方不上诉, 专家小组报告为最终裁决, I方败诉, II方胜诉, II方不必改变其被诉贸易行为。另外, 由于α∈[0, 1], 因此当α≥1, 即I方在第三阶段的诉讼成本与政治成本之和大于或等于I方对其败诉的预期名誉损失与对其胜诉的预期得益之和时, I方会选择不上诉专家小组报告的策略。

(三) II方会选择上诉支持I方的专家小组报告的策略, 当且仅当

EΦundefined>Φundefined (6)

上式可表示为:

α′·Rundefined+ (1-α′) [ (1-γ) (-L2) +γ (-Rundefined-V) ]+G23-Cundefined>[ (1-γ) (-L2) +γ (-Rundefined-V) ] (7)

整理后, 得undefined。′ (8)

(6) 式的含义为, 当II方对其上诉支持I方的专家小组报告的预期得益大于其败诉, 执行专家小组裁决的得益时, II方会向上诉机构提出上诉。 (8) 式表示, 当α′>α。′时, II方会上诉支持I方的专家小组报告;当α′≤α。′时, II方不会上诉, I方胜诉, II方执行专家小组的裁决。另外, 由于α′∈[0, 1], 那么, 当Cundefined-G23<0, 即II方在第三阶段的持续得益大于其诉讼成本时, α′<0, II方总会选择上诉支持I方的专家小组报告的策略。当α。′≥1, 即II方在第三阶段的诉讼成本与持续得益之差大于或等于II方对其胜诉的预期名誉得益与执行裁决的预期得益之差时, II方总会选择不上诉, 执行专家小组裁决的策略。

(四) I方会选择撤销案件的策略, 当且仅当

Φundefined>EΦundefined (9)

上式可表示为:

0>β1{u[ (1-γ) G1+γ (V-Lundefined) ]+ (1-u) {α′· (-Rundefined) + (1-α′) ·[ (1-γ) G1+γ (V-Lundefined) ]-Cundefined-Cundefined-L13}}+ (1-β1) {π· (-Rundefined) + (1-π) {α·[ (1-γ) G1+γ (V-Lt′1) ]+ (1+α) · (-Rundefined) -Cundefined-Cundefined-L13}}-Cundefined-Cundefined-L12 (10)

整理后, 得

undefined

(9) 式的含义为, 当I方撤销案件的得益大于I方对其将案件进入下阶段的预期得益时, I方会撤销案件。 (11) 式表示, 当undefined时, I方撤销案件;当undefined时, I方会将案件进入专家小组阶段。另外, 当undefined, 即Cundefined+Cundefined+L12+Cundefined+Cundefined+L13+Rundefined- (1-π) α[Rundefined+ (1-γ) G1+γ (V-Lundefined) ]=0时, I方会使案件继续进行。当undefined时, I方必定选择撤销案件。

(五) I方会选择与II方和解的策略, 当且仅当

Φundefined>EΦundefined (12)

上式可化为:

S′>β1{u[ (1-γ) G1+γ (V-Lundefined) ]+ (1-u) {α′· (-Rundefined) + (1-α′) ·[ (1-γ) G1+γ (V-Lundefined) ]-Cundefined-Cundefined-L13}}+ (1-β1) {π· (-Rundefined) + (1-π) {α·[ (1-γ) G1+γ (V-Lundefined) ]+ (1-α) · (-Rundefined) -Cundefined-Cundefined-L13}}-Cundefined-Cundefined-L12 (13)

整理后, 得

undefined

(12) 式的含义为, 当I方答应II方的和解条件的得益要大于I方对其将案件继续进行的预期得益时, I方会选择和解的策略。 (14) 式表示, 当β1<β1′ (S) 时, I方与II方和解, 当β1≥β1′ (S) 时, I方会使案件继续下去。另外, 当undefined时, I方一定会答应II方的和解条件, undefined时, 不一定。

(六) II方会选择与I方协商的策略, 当且仅当

EΦundefined>EΦundefined (15)

上式可化为:

ρ′·EΦundefined+ (1-ρ′) ·EΦundefined>ρ·EΦundefined+ (1-ρ) EΦundefined或 (ρ-ρ′) EΦundefined-ρ′S>0 (16)

式中:EΦundefined=β2{u[ (1-γ) (-L2) +γ (Gundefined-Rundefined-V) ]+ (1-u) {α′·Rundefined+ (1-α′) ·[ (1-γ) (-L2) +γ (Gundefined-Rundefined-V) +G23-CF23]}}+ (1-β2) {π·Rundefined+ (1-π) ·{α·[ (1-γ) (-L2) +γ (Gundefined-Rundefined-V) ]+ (1-α) Rundefined-Cundefined}+G23}+G22-Cundefined (17)

代入式中, 整理后, 得

undefined

(15) 式的含义为, 当II方对其与I方协商的预期得益大于II方对其拒绝与I方协商的预期得益时, II方会选择与I方协商的策略。 (18) 式表示, 当undefined时, II方选择与I方协商;当undefined时, II方会拒绝协商。另外, 当undefined时, II方必定与I方协商, 当undefined时, II方必定拒绝协商。

参考文献

[1]余敏友等.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 (第二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3]Pao-Li Chang.The Evolu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GATT/WTO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Working Paper, 2002.

[4]杨仕辉, 吴哲.GATT/WTO争端解决实践的统计分析[J].统计研究, 2005, (5) :53-58.

上一篇:鲜花店合同下一篇:勿忘初心不负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