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2024-04-17

村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精选10篇)

篇1:村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议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及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改善辖区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发展经济为准则,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为突破,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点,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配套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村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辛店乡**村位于本乡东部,辖4个自然村、5个村

民小组,总人口1030人。该村北临平驻公路,西临焦桐高速公路,东临舞钢市,南临望夫石山景区,区位、环境优势明显,2010年每村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村级组织健全,村两委干部团结务实,发展思路清晰,工作能力强,村支部被县委评为“五好支部”。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于从事铁矿运输的收入。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建立创建工作组织网络。1

我村被确立为创建生态村后,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创建生态示范村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生态建设关系到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因此,及时组建了**村创建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部书记任组长,相关人员为组员的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根据工作任务及具体内容进行分工,制定了工作计划,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照生态村建设的标准要求制定了规划和实施方案,召开了一系列党员、组长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利用广播、宣传牌等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使村民意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了全村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全体党员、村民组长亲自动手、带头表率,形成了上下联动、人人参与,扎扎实实开展生态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工程建设。

生态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要求高的工程,村党支部、村委会把此项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脚踏实地开展生态村整治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我村把道路硬化工作列为重点来抓,累计投入资金300万元,完成5-12米路幅村道2千米,道路硬化通村达组率达100%。2011年我村正在筹建文化活动中心,投资5万元用于河道疏竣等水利工程。目前已疏竣河道500米,修筑块石河岸1.0公里并对其两旁进行绿化,对全村各中小河边的水面漂浮物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并制定相应的保洁制度。投资30万元打了深水井一眼,全村都用上自来水,农民饮用水条件得到改善,饮用水卫生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村庄美化工程。认真实施改厕工作,正在建造公共厕所1个,农户均安装各种封闭式清洁厕具,全面消灭露天粪坑,卫生改厕率达到100%。针对我村以前存在的乱搭乱建及“赤膊墙”现象,我们加大宣传力度,深入细致地上门做工作,向农户宣传有关政策及法规,得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共拆除风水灶墙和乱建房共300平方米;对全村的赤膊墙进行集中粉刷,使村庄环境更加自然美观协调。、环境洁化工程。(1)秸秆全面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96%。(2)通过治理工业“三废”,有效控制了工业污染量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了水、气达标排放。(3)通过推广生态型农业技术和农药的控制使用,较好地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165公斤/公顷,农产品

农药残留合格率在95%以上。(4)全村拟建立养殖小区一个,把所有家畜集中饲养,建造沼气池,实现了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5)对全村5个村民小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正在建设1座垃圾中转站,垃圾箱50只,落实保洁员2名,常年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同时为实现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建立相应的道路、河道、绿化及村庄的保洁制度。(6)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煤气用具、太阳能迅速进入百姓家庭,清洁能源普及率迅速提高,全村95%以上农户使用煤气。(7)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村辖区内主要河道水质、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经市环境监测站检测达到本地环境规划要求。4、大力推进绿化建设。村区域内的主要道路、田间机耕路、河道等宜绿化地段进行绿化,绿化率已达到95%以上,已基本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的乡村特色。通过创建,共砌筑花坛300米,新增绿化带1.8公里,新种黄杨球、垂柳、香樟树、红叶李、紫薇等树木3000多棵,并由县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规划设计,树种搭配合理,效果明显。

(三)、强化意识、改善生活环境

不断加大法制宣传工作力度,先后利用公开栏等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党员干部争先锋,洁净家园”活动,并结合“环境日”和“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逐步提高村民创

建生态村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大林地建设管理力度,我村完成退耕还林300余亩林地建设,实施了荒岗1000多亩造林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计生工作稳步推进,计生各项指标符合上极要求。计划生育符合率100%,全村普及了自来水,安装使用率100%,卫生厕所建设102户,占100%,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三、下步打算

通过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照创建生态村建设标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我们将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考核验收为动力,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村建设的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长期任务来抓,领导小组不散,工作力度不松,做到经常研究、经常布置、经常检查,并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个方面的责任制,每年进行总结考核。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素质。利用村宣传阵地和一切宣传工具,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各种培训,增强村民意识,更新村民观念,转变村民习惯,让广大村民自觉遵守村民守则和公约,形成讲道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我们千方百计巩固和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深化生态建设内涵,延伸生态建设内容,加大配套投入,给全村人民一个水清、天蓝、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2011

**村民委员会年7月20日

篇2:村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创建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着力把我村打造成生态、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圭山镇党委政府关于市级生态村创建的工作要求和对工作的统筹安排。我们将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和“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经村“两委”研究,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以确保我村委会创建市级生态村的工作有序开展,一、指导思想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大力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农村掀起一场更新思想、改善生活环境的伟大革命,使广大农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市级生态村为目标,按照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村工作实际,突出农村改水改厕、饮水安全、绿化建设、村内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储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清洁能源普及推广等工作重

点,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我村创建成为市级生态村。

二、目标任务

把额冲衣村建设成为一个高效、优质、低耗的生态系统,建设一个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区域;建设一个以烤烟生产、生态绿化、新型种养为主要特点的生态农业体系;发展生态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和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市级生态村建设标准,全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指标基本达到生态村的建设标准。

三、方法步骤

(一)创建准备阶段

1.广泛宣传动员

通过广播、板报、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广泛传达上级各部门创建的重要意义,创建的工作要求,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确实加大生态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在全村委会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使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创建工作,并积极投身创建工作,为创建成功打下基础。

2.成立领导机构

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毕永光(村委会书记)

副组长:毕兴跃(村委会主任)

成员:黄云峰(村委会副主任)

符之文(村委会副主任)

毕永高(老戈冲里村小组长、村支部书记)

赵文明(新戈冲里村小组长、村支部书记)

王永亮(额冲衣村小组长)

毕万林(护林员)昂天兰(妇女主任)

昂凤祥(土管员)毕秀芬(卫生员)

李福光(团支部书记)赵志学(计生员)

李玉祥(青年委员)王强(烤烟辅导员)

(二)创建阶段

1.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

村庄环境整治,不仅包括整治“脏、乱、差”,还包括村庄河道治理、土地整理、村庄绿化,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内容。我们将抓住生态村创建的契机,做好额冲衣村的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完善工作。根据额冲衣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2.开展环境美化活动

首先我们将制定村规民约,治理村庄和周边环境;其次是整治供电、通信、广播电视线路乱拉乱设的现象;第三是加大村庄绿化力度,搞好村庄道路、公共用地、房前屋后的绿化;建设成沿路景观带,改善本村的生活环境。

3.开展六清六建活动

在广泛宣传动员创建的基础上,由村委会、村小组组织村民在村内开展六清六建工作,进一步整治我村环境卫生,并通过建

立制度并将其写入各村村规民约,进一步规范村庄环境卫生管理。

4.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对照市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要求,再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多方筹集资金整合资源,开展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要有针对性,主要以村内卫生户厕、公厕建设,村庄绿化,村内道路硬化,一池三改建设为主。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做好村内外的道路建设和老化道路的拓宽加固工程,确保道路清洁畅通;二是修缮老化的自来水管道,改造村内现有的蓄水塘;三是补贴农户建设卫生户厕,建设生态公共厕所一个;四是积极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以促进生态建设;五是加强农村卫生保洁制度建设,有健全的保洁制度和保洁员;六是全面推广农村沼气工程。

5.组织编撰创建文本

在开展创建工作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创建材料的收集整理,同时开展创建申报文本的编撰,确保于3月底前完成所有创建文本的编写,并交镇创建领导小组进行审核。

(三)创建总结阶段

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做好创建的巩固长效机制。

(四)创建巩固阶段

按照村规民约中关于村庄环境卫生管理的要求,认真落实制度,确保创建成效得到长期巩固,以达到以创建促村风民俗传变的目的。

四、四大措施推进生态村建设的步伐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额冲衣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为确保生态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二套班子成员为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成员,把生态建设列入村班子成员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二)建章立制,保护生态

在严格执行国家和昆明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基础上,本村结合实际,加强了环境规章制度的建设。我村制定了永远性道德规范警局标语牌,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形成共识,营造“讲社会公德、讲究卫生、维护生态”的良好氛围,落实专职卫生保洁人员,使村的公共环境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以实施生态村创建为契机,以生态村建设与保护为重点,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生态村建设积极性为目的,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文艺表演等各种媒介,加大创建生态村的宣传力度。生态村的创建不仅是村容村貌的巨变,更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帮助农民摒弃生活陋习,告别愚昧,走向文明,提高生活质量,乐于接受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村民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随意丢垃圾,胡乱排污水的陋习,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走向人改造环境、环境改造人的良性互动。

(四)广泛发动,全民参与

生态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力量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创 新各种载体,积极营造“共产党员先锋林”、“三八林”等,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生态建设之中。大规模、多层次的生态建设,既考验了各级组织,磨练了干部,教育了群众,也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五、考核办法

六清六建等各项工作结束后,村委会创建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检查,合格后报圭山镇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

六、工作要求

全村创建工作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为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落实,现将此项工作分工做如下明确:

(一)各村小组的六清六建工作由各村小组组长、报账员具体负责,村委会指导、抓好落实,由村委会进行督促。

(二)我村的创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户用卫生户厕、公厕、村庄绿化、一池三改等建设内容由镇分片领导及联系组指导开展建设。

(三)创建的相关文本材料由村委会大学生村官完成,上交文本必须通过审核验收,如审核验收不通过的须继续按要求完善。

额冲衣村委会

篇3:村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福鼎市沙埕镇敏灶村 二〇一二年九月

福鼎市沙埕镇敏灶村 创建市级生态村活动工作总结

自2010年开展创建市级生态村以来,敏灶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宁德市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及我镇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海洋富镇”战略的新机遇,按照《宁德市级生态村考核验收管理办法》、《宁德市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字”方针为指导,以渔村特色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加快敏灶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渔业产业,加快发展灶澳生态休闲旅游,有力推进了全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态文明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概况

敏灶村位于沙埕港西南沿岸,东临一望无际的东海,与七星列岛遥遥相对,南眺台湾东引岛,北向中国天然良港——沙埕港。敏灶村距集镇10海里,全村516户,人口2468人,常住183户,560多人;85%村民从事渔业生产。山海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达10000多亩,紫菜养殖面积7000多亩;林地面积700多亩,森林覆盖率80%,适宜发展地瓜、土豆、紫菜、海带等经济作物。敏灶村是是沙埕镇海洋渔类和紫菜最丰富的一个渔村,主要盛产鲈鱼、鲳鱼、虾皮、丁香鱼、红虾等经济类海产品。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村经济产业

以渔业运输和紫菜养殖为主。

敏灶村是沙埕港西南端一个风景秀丽、清幽宁静的小渔村,她背靠大山,面向大海,绵延曲折的海岸边有许多奇特壮美的海蚀景观和岛屿风光。尤其是对面的冬瓜屿海岛,岛上风光秀丽,怪石错落有致、惟妙惟肖,这里也是观赏海上日出的最佳地方。冬瓜屿岛上著名景点——唐朝古寺遗址,现保留有古围墙、石碑等,地下还有埋藏稀世珍宝。村内别具一格的渔家小院错落有致,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是一处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敏灶村曾是全镇最早进入小康生活水平的模范村,村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具有设备完善的三级渔港码头,全村实现了“五通(通水泥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并且还开设了移动等通讯接收台,通讯非常便捷;村内的主干道得到硬化,更有每天定时公共交通运行,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里还建有村级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等娱乐健身设施,还有即将建成藏书达1000多册的农家书屋,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是一个民风淳朴、文明和谐的新渔村。

二、创建措施

创建市级生态村活动,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农村村环境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组织形式。敏灶村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创建市级生态村活动的各项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包村领导任副组长,抽调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国土所、村建所、文明办等相

关部门人员组成的敏灶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负责开展创建的日常事务工作,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是明确创建目标。根据创建市级生态村活动考核标准,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沙埕镇敏灶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和有关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本村环境保护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定期检查落实,敏灶村创建小组成员根据环境保护工作创建目标和责任分工,签订了责任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营造舆论氛围。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敏灶村分别组织召开了多场动员大会,全面增强了干部群众的“创建”意识。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墙报、横幅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开展创建“市级生态村”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了全村村民的参与意识,营造了一个人人关心、支持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使创建工作得到深入有效地开展。敏灶村在新农村各项事业建设中,环保首当其冲,不环保的不做,环保不够的要改正。让全村人民在建设中潜移默化地意识到不环保的事我们不能做。

三、创建活动成效

(一)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敏灶村立足本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拟计划投入1700多万元建设敏灶与冬瓜 3

屿对接的陆岛交通码头,还投入200万元完成村部通往村码头道路和王谷、川石村接线道路硬化建设,交通设施的改善,为敏灶村的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敏灶村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业,抓好旅游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立绿色旅游开发、管理和经营理念,提高旅游生态品位。开展了冬瓜屿旅游,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开展海上休闲垂钓、旅游“渔家乐”及旅游特产店,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渔业生产有新发展,全村共投入2000多万元发展了18艘大马力钢质船进行渔业运输生产,渔业产效明显提高,渔民收入普遍提高。2011年全村产值达100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7000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敏灶村林地面积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全村绿化覆盖率达85.6%,自开展创建市级生态村以来,敏灶村加大造林力度,两年来,共投入80万元营造700多亩的生态景观林。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严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对划定的生态公益林,划定界线、立碑、挂牌、指定专人管护,实行封山育林。做好村内公路护坡、弃土场所的植草绿化和植被恢复,以及保护区内重点水土流失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防止水源污染。对一些生态脆弱带内不适应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牧,加强土壤改良,对大于25度的坡地,禁止开垦,保持全村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环境卫生得到改善。敏灶村以创建市级生态村为契机,制定生态村建设规划,深入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全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加快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创建优美舒适的人居 4

环境方面,突出整治村容村貌,着重加强脏、乱、差现象的整治力度,广泛发动群众改水、改厕、改灶,加大室内卫生厕所建设。两年来共改建室内厕所30个,全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2%,投入18万元新建9个公厕;完成全村安全饮用水建设,全面改造入村自来水管网,并配臵净水设备对源水进行净化处理,全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完成村内排水沟改造,铺设排污主管道等;新建垃圾池2个,在村内主要位臵安放垃圾桶,并配备村级卫生管理员做好日常管理,实现垃圾统一收集、定时集中处理,做到垃圾日清日运,并通过了省级“家园清洁”验收,全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

(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创建市级生态村,敏灶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了敏灶村至王谷村、村码头、川石村三条道路建设,投入5万多元对村码头进行修缮,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生产,促进了村里的旅游业发展;投入90多万元完成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投入5万多元建设了群众户外活动场所,并配备有关运动健身设施;投入18万多元对村部进行改造,建立了“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投入8万多元建设公厕;投入3万多元开展“家园清洁”活动。投入23万多元修缮老人安臵点和避灾点,在创建工作中,共投入350多万元完成8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极大地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群众切身体会到生态村创建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生产、生活设施,禁止砍伐森林及开山采石,禁止破坏地表植被,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涵水量;禁止在集水区域内使用有残留性的有机农药,防止水源污染。堆积和使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推广生物防治,减轻农药用量,减轻农药残留,提高家产品安全性;对使用过的农膜做好清理、回收、处理,尽量减少农膜污染,农膜回收率达到95%;农作物秸秆通过合理还田、作为生物质能源等方式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达到100%。通过环保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村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敏灶村近三年内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六)生态文明得到提升。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敏灶村制定了保护环境,提倡文明生活方式的村规民约,倡导节能、节水、低碳的生活方式;每年分期开设生态建设培训,聘请相关技术人员给村民讲解生态知识及创建生态村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加大了环保宣传力度,设臵固定的环保宣传设施,利用板报、广播和“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各项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农民的生态环境教育,使群众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加强环境伦理道德教育,推行殡葬改革,改掉了封建迷信等陋习以及聚众赌博等不良行为,全村无乱建坟墓、无赌博、无乱砍滥伐等不良现象以及违法乱纪行为,呈现出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民风。

(七)民主政治得到加强

通过生态村创建工作的开展,村干部在村里树立了威信,村民的素质得到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相关的工作制度得以制定和完善。在村务民主管理方面,坚持村务民主决策和民主议事制度,凡涉及全村的大事、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关系群众利益的事务都由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及全体党员共同商定办理,重点规范化开展村务民主决策听证工作,并定期进行公开,实现党员群众广泛参与,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敏灶村的村民逐渐养成了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新风尚。

四、创建工作经验

1、领导重视,上级支持是前提。敏灶村创建市级生态村过程中,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把敏灶村创建市级生态村项目列入重点建设项目,为项目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市环保部门有关专家多次到我村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有力确保了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2、围绕大局,求真务实是关键。敏灶村在创建工作当中,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宁德市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及我镇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海洋富镇”战略的新机遇,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村情,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发展生态型经济,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确保了市级生态村建设扎实顺利推进。

3、意识先行,逐步推进是保证。在新农村各项事业建设中,环保意识首当其冲,不环保的坚决不做,环保不够的要坚决改正。7

让全体村民在建设中潜移默化地意识到不环保的事我们不能做,有效增强了环保意识。敏灶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如今,敏灶村各项事业都在环保的前提下逐步推进,从而确保了市级生态村建设地扎实顺利推进。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生态村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投资大,牵涉到方方面面,随着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随着敏灶村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游客迅速增多,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完善,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这些还需今后进一步加以克服,努力完善。

六、下一阶段工作

生态村创建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敏灶村将以验收为新的起点,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按照生态村创建标准,一如既往地把这项民心工程干好、干实、干出更大成效。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继续加大环境优美乡镇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动手、人人参与的氛围,唱响“市级生态村”主题曲。二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施项目拉动战略,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旅游、渔业等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第三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三是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四是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绿化美化洁化家园,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大水土流失整治力度,加强国家生态公益林保护,大力维护辖区生态环境。

篇4:村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一、严格按照规划,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1、小区污水管网建设

全面完成小区污水管网建设,采用“清”、“堵”、“截”、“接”并举的方法,接通污水干管,实施雨污分流,投入资金400万元。

2、农村饮用水源改造

完善农民集中居住点配水管线的铺设,实现饮水入户,投入资金90万元。

3、农村清洁能源的建设

推广清洁能源,完成农村住户卫生厕所的改建,投入资金4万元。

4、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运

按要求设垃圾箱、人力清运车、保洁员和垃圾集中收集点,投入资金15万元。

5、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改造。

6、公用设施建设

在小区广场增设体育及文化娱乐设施,投入资金21.5万元。

二、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树立优美街道形象。

村两委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在巩固“清洁城乡大行动”工作成效的基础上,综合整治城乡容貌及环境秩序、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大气质量、园林绿化等方面。

(一)整治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

通过建立农村环境卫生包片责任体系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消灭乡村白色垃圾。

1.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体系。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长效机制,定期考核。

2.加大农村清扫保洁力度,清除各种积存垃圾,及时清运垃圾,确保环境卫生良好。

3.组织开展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组织农户进行卫生大扫除和除“四害”活动。清除村庄卫生死角、积存垃圾、疏通阴阳沟,抓好农村居民健康卫生教育。

4.整治小区公共环境卫生,对公共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配合相关部门全面改善基础设施与环卫设施条件。

5.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力度,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步伐

1.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小区垃圾处理、公厕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步伐,开展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等相关工作。

2.协助有关职能部门改造现有集中居住区设施,解决好街巷道路不平、排水不畅等问题。

(三)道路交通设施改造和秩序整治

1.整治公路沿线市容环境,组织卫生大清扫行动,清理各类垃圾,整顿沿线摆摊设点。

2.严格查处各类非法营运车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四)加强市民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

借助各种宣传手段深入基层、将宣传教育工作覆盖到各村社区;以创建生态村为契机,大力开展文明小区、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树立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的良好风气,有效改善乱扔、乱倒、乱吐等不文明行为。

三、积极开展各项生态环保宣传活动

积极开展各项环保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相关的政策、法律及法规,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丽春镇白果村委会

篇5:创建市级卫生村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街道领导和我村村干部以及群众的齐心努力下,本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较好地完成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任务,达到了宁波市市级卫生村的标准。现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村上下齐心,共创美好家园。村两委会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会、妇代会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安排制定了村卫生环境整治方案,以及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卫生保洁制度、垃圾分类处理办法、人畜饮水、道路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计划等,做到了早动员、早部署;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实行规范管理。安排了保洁员负责本村卫生,做到垃圾日清,厕所每日保洁二次;委派专人对村公共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并组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保证了全村清洁卫生工作有人管,有具体的人员做,保持我村的良好环境。同时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通过张贴标语、宣传牌、向村民印发公开信等形式和载体,向广大村民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使村民认识到环境整治与自身息息相关。动员各方资源,共同努力,带动全体村民参与创建卫生工作。

二、环卫意识提升,保洁效果明显。随着卫生管理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以及爱国卫生工作的宣传,基层群众环卫意识逐渐增强,日常保洁效果较好,广大村民的环境卫生保洁意识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村民都做到不乱扔垃圾,注重自家房前屋后洁净的同时,按照村统一要求进行综合整治。

范文网【】

为保证村落有良好的环境,还提高了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鼓励居民在宅院中种植花木。

篇6:##村创建市级文明村工作总结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和干部队伍。村党委认为,只有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才能为十六大提出的农村工作任务在基层贯彻落实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村支部一班人也都觉得“打铁先要自身硬”,必须把加强自身建设和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为使我村党的自身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首先,村支部进一步完善了“支部工作制度”,具体分为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奉献活动、民主生活会、勤政廉政、党员联系户和群团组织八项内容。为更好地搞好学习教育活动,党员活动室重新更换了电教设备,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电化教育。其次,村党委注重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在各种会议上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教育和宗旨教育,要求大家加强廉洁自律意识,秉公办事,为村民多办实事好事,树立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根据工作实际,组织党员重温党章和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组织生活。根据工作实绩,从有利于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规定凡属重大事情、如重大项目投入、大金额资金往来、村民建房审批、土地征用定价等必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并有会议记录备案,增加办事的透明度。村党委还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教育,通过举办党章学习班、组织观看##区电视党校播放的电教片以及开展谈心活动,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在新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上,严格按照“坚持标准,提高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吸收新党员,目前全村共有党员21名。通过组织推荐、党员大会推荐或村民代表推荐等方式,确定了1名村级后备干部,并落实了培养锻炼措施,保证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同时还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协调村级组织关系,形成合力。为使全体干部做到职责分明,村两委会组织全体行政工作人员进行各项制度的学习,时刻要求大家对照各自的岗位职责,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村支部2004年被评为“四型”行政村党组织。

二、发挥本地优势,壮大村级经济。村支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交通方便的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夯实了村级经济基础。一是理清发展思路。制订了发展规划,细分了经济指标,并从工业、农业、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和实施步骤。二是加大投入,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在六个方面做文章:一是充分发挥城效农村的区位、信息、资金等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制订优惠政策、搞好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等措施,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盘活集体土地、厂房等资产,增加租金收入。到目前为止,全村共引进企业17家。二是土地开发式。通过建造厂房、发展小型工业园区等途径,一年来新建厂房6000平方,(另外8000平方标准厂房正在施工中)。2004年我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1326万元,比 2003年5636万,增加200%,村级可用资金122万元,比 2003年79万,增加154%,固定资产1200万,比2003年的664万,增加181%。三是对原有村级集体企业进行改制。对集体资产进行重组,优化资产结构,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四是资产经营生财。针对集体资产的不同形态实行不同管理,通过各种形式盘活、融资,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五是借资经营式。克服村级集体资金短缺现状,在新建标准厂房时采取带资建造、分期付款的办法,待厂房出租后,用收取的租金支付工程承包款,实现集体资产滚动增值。六是搞好集体承包合同管理,保证合同兑现。在企业租金上交款上,我们采取按月结算,解决了企业上交款收缴难的问题,有效地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三是加强现有集体资产的管理。本着花钱花在刀口上的原则,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同时加强对村级出租财产的管理,严格按合同及时收取租金,使租金的收回率达100%,保证了集体收入的相对稳定。我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势头,2004年超额完成##镇下达的产值、利润指标,村级可用资金达到123万元。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年底前经调研分析,完成了标准厂房前期建设工作。

三、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经济越发展,群众对社会风气的要求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这方面下更多的功夫。我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每月2次的村行政干部学习制度,并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及方针教育,宣传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知识,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法轮功”邪教的国际背景及政治图谋》等重要文件,组织党员干部按时收看##区电视党校播放的电视教育片以及“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有关录像;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支部成员积极备课作主题发言,与党员干部们共同探讨、弄懂“三个代表”的真正含义,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利用黑板报以及各自然村的阅报栏、宣传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本村及各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规划,通报重大的经济、文化活动,让村民及时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本村的发展情况。继续认真贯彻和教育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和《综合治理暂行规定》,教育村民履行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应尽义务,继续加强对村民建房、外来暂住人口及私房出租的管理,增强了村民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自觉性。抓好移风易俗教育,提倡婚事简办,做好普法教育。积极配合镇党委开展“十佳新人新事”、“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提高了村民的思想素质,优化了社会风气。

四、抓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村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工作。村幼儿园自开办以来,专门聘请了1名专职幼儿教师和2位保育员,各种教育、娱乐、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既使孩子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也给村民减轻了负担,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在积极做好下一代教育事业的基础上,我村还十分重视对村民特别是企业职工的技术学习和培训工作,组织人员参加各级各部门开办的各类技术和岗位培训,积极参加区、镇组织的各种知识竞赛。在工作之余,工、团、妇组织还经常组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凝聚力。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村党委更加重视对村级档案的积累保存工作。要求各部门注意各项工作类资料的收集,做好归档工作。特别是村的重大会议、决策、投资等,一定要有存档记录,使各项事务均有据可查。此外,还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先进村的经验,逐步实现标准化档案管理,更好地为日常工作服务。

五、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一方平安。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我村辖区外来人口多,情部复杂,为保证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村支部一直把该项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首先,成立了村民主法治领导小组,组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治保主任担任,同时设立了治保调解委员会。2005年6月,成立了一支由五人组成的治安夜巡逻队,其中有专职夜巡队员4人和晚呼员1人。各企业则以企业负责人或技术人员担任消防安全员,负责本企业的内保、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组织体制。二是加强宣传工作,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宣传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通过各类会议,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特别要求各企业负责人,在日常生产管理活动中,应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宣传,增强了广大领导、职工和村民的法律、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三是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对外来暂住人口实行档案化管理,保证登记、注销率均在95%以上;设立治安夜巡队后,每晚有4名队员进行整夜巡逻,此外还配合派出所进行不定期的夜间通宵巡查;配合企业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各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处理各类用电及火灾隐患等等,从而使企业和村民的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四是严禁赌博,加强封建迷信活动的管理。死者火化率每年都达100%,赌博、封建迷信活动也未有发生。五是及时发现和协调村民及企业内部纠纷,把各类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做好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工作。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村根据实际情况,由村主任领导该项工作。实行专人负责,设立各自然村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情况,做好本村育龄妇女登记工作,进行定期保健检查,由综治办配合,及时掌握外来育龄妇女的生育情况。历年来,无一例早婚或未婚先孕现象的发生,计生符合率每年都达100%,连年被评来区计生协会先进单位。积极做好适龄青年的征兵体检工作,及时完成征兵任务,对于安置复员军人,优先考虑军属的各类要求。妥善照顾好五保户、困难户。村民的福利待遇日益提高: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率95%,村民老保已达到男240元/月、女240元/月的标准。老年活动室配备了棋类、扑克牌等娱乐工具,订阅了##日报、老年报等报刊杂志,并落实专人负责管理,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娱乐场所。在2004年老年节期间,村两委会还根据老年人的喜好,专门邀请镇老年文宣队;此外,还举办老年健康知识讲座等,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七、改善村民生活设施,美化生活环境。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村党委十分重视改善环境。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结合本村实际,制订了##村环境整治三年规划(2002-2004)。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环境。为给村民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清洁、美观的环境,我村在环境整治方面舍得投入。

1、保洁服务中心负责村范围内的垃圾清运、厕所清洗、道路保洁工作,进行8小时动态保洁。

2、露天粪缸对环境影响很大,是村容的一个软肋,也是街道、村集中整治的重点。我村原有露天粪缸220只,现已全面清除,填平土坑。为解决村民的粪便出路,我村合理布局,考虑周详,在全村范围内新建三格式公厕10座,倒粪池12只。

3、村投入资金25万元对污染严重的##河进行石砌、清淤整治,并定期、定人进行河道日常保洁。在河道北岸种植绿化,开辟了长200米,宽7—8米的沿河农村休闲小公园,成为村民今夏纳凉的好去处。

4、对村庄内所有的道路进行硬化建设,道路两侧种植绿化,目前共浇筑水泥路6800平方米,铺设下水道3500米,改变了过去屋弄小道路面差,两侧杂草丛生的状况,解决了村民走路难、出水不通的实际问题。

篇7:西蔡屯村创建市级卫生村工作总结

关于创建市级卫生村的工作总结 西蔡屯新村位于郑开大道北侧,集英街以东,新村重建于2000年,全村生活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全村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13户,总人口1324。自创建“市级卫生村”以来,我们结合本村实际,对照卫生村创建标准,首先坚持不懈的抓宣传,抓规划、抓完善等,落实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工程,就创建卫生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广泛宣传,提高创建“生态村”的重要性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工程,创建省级卫生村。不仅是打造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也是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造福于子孙后代,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做好创建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我们组织建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党总支部书记为组长,村组干部为成员的组织网络,健全创建工作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通过召开总支扩大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群众会,党员群众座谈会,以及利用标语,横幅,专栏等不同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上下统一思想,提高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村民创建省级卫生村的信心,统一了创建卫生村的认识,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分工明确,确保创建实施到位

保护环境建设卫生工程,以城乡一体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村庄发展卫生化为主题。我们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创建卫生村,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具体工作是:

1、清洁家园,美化环境,人人讲卫生,人人都爱美,这是每个人的需要,家园更需清洁美化,我们以各村民小组组建了专业清洁队伍,并健全管理机制。做到垃圾统一收集,集中运送垃圾中转站,村庄房屋前、后栽植花草树木,美化家园从而创建一个舒雅优美的良好环境。

2、重视宣传教育,提高卫生意识

为使村民健康教育和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塑造现代新农民,我村建立健全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开展家庭健康教育活动,倡导“人人讲卫生,家家爱整洁,美化绿化家居”,塑造新型农民形象。今年,在村民中开展了村民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普及教育,通过广泛开展“卫生之家”评比活动,80%以上的农户都评为文明卫生户。

3、清洁污染,保护环境,我们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净化了环境,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按照中心村基层村的规划,安排好村民建房用地,并在沿路两侧及各个生产小组新建垃圾池,使各生产组垃圾有处可倒,并安排专人负责转运,做到每组有垃圾池、保洁员,确保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使村容村貌有很大改观;其次在创建工作中,统筹安排好计生、村民、人武等各项工作,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合法化,促进了“卫生村”的建设。

三、综合治理,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1、认真实施“除四害”工作,垃圾处理已形成了由村统一收集运送到镇垃圾中转站。

2、对公共绿地和公共设施等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拆除违章建筑、消除垃圾污染,营造整洁有序的农村环境。

四、对照标准自查自纠,查漏补缺完善提高

创卫工作对于我村来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不断提高创卫质量,一是自查自纠,一段工作结束后,我们都进行一次“回头看”,对照标准,并广泛听取和采纳群众意见建议,逐条抓整改、抓巩固、抓提高。二是邀请市、镇职能部门的领导来我村进行现场指导,聆听领导的建议与批评,更好地开展工作。

五、存在的不足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村虽在环境整治、村庄道路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健康教育的深度、广度不够;二是村容村貌整治效果短期内可以保证,但长效管理有难度;三是极少数群众良好的健康行为尚未形成,特别是公共卫生的保护等等。对于存在的不足,我们将逐步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注重做好对村民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将我村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提上新的台阶。

开封新区西蔡屯村村委会

篇8: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社区的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改善环境和居住条件,我社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两创”总战略,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要求,按照建设现代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完善规划,增强投入,创新机制,提升扩面,为建设现代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打下扎实基础,下面就我社区开展生态村创建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社区基本概括

我社区位于海盐县经济开发区大桥新区,辖区面积4.67平方公里,2010年年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撤村建居”变“村”为“社区”,全社区设38个承包小组,常住人口4308人,外来人口550人,现有中共党员117人,居委会班子人员5人,全社区共有1100户,土地均已被征用,全社区农户现分别安置于东海花苑、滨海花苑、港湾花苑、海港花苑和大树花苑,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0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278元。

二、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创

为了彻底改善社区脏、乱、差的面貌,我们按照洁化、美化、亮化、硬化、绿化、净化的总体要求,社区党总支、居民委多次召开班子会议、承包组长、党员会议,统一思想,把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

重大实事工程来抓,社区专门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以居民委主任为

副组长,居委会班子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社区干部亲

自抓,分管干部具体抓,划分工作责任区,使全社区居民对环境整治

形成了一种共识,营造了环境整治的氛围,为生态村工作的开展提供

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的保证。

三、制定规划,逐项实施,为民办事,真抓实干

1、采取多种形式和综合措施,提高农村厕所的净化水平,消灭

蚊蝇虫蛆,逐步改善入厕环境,消除卫生隐患。充分有效地利用生活

污水冲厕洁厕,逐步解决村内污水乱排乱倒问题,基本实现污水沟渠

排放,不上街、无溢流。

2、全面清理村内、村外、村庄连接处的积存垃圾、死角垃圾,清除河道、河沟、坑塘内多年积聚的垃圾渣土,捡拾村庄周边的白色

污染,规范村内垃圾倾倒点的设置,科学建设、合理配置垃圾收集设

施(垃圾桶、垃圾箱、垃圾房或小型垃圾中转站),及时清运农村垃圾。

3、投入4000元购置150只垃圾桶并分发至农户,有效降低了

暴露垃圾的污染,杜绝了在河道、坑塘倾倒、堆放垃圾的情况,保护

了地下水源,并全面完成农村垃圾收集签协任务。

4、今年我社区投入15000元,利用挖掘机进行清淤工作,并召

集村民15人对河道漂浮物和两侧垃圾杂草进行集中清理,经过整治,河道及周边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受到村民的好评。

6、成立村级协管员队伍。按照每组一人的原则,确定了38位村

级协管员,由他们对本村的环境卫生、村庄治安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及时与居委会保持联络。通过村委会与农户的密切联系来达到村庄整治的良好效果。

7、与西塘保洁服务部签订河道保洁责任合同,由其负责清理河道及河道两侧各种水草、垃圾、漂浮物等,确保河道水面和两侧的清洁美观。

8、聘用专职保洁员,负责村级道路的清扫及每日上门收集责任区域内各农户的生活垃圾至垃圾中转站。

四、狠抓实干见成效

一是通过村庄环境整治,居民的生活环境、生产质量得到提高,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善了脏、乱、差的局面,恢复了以前的自然风光。通过整治,全村河道的水质比以前改善,垃圾成堆,臭气冲天的现象基本解决。积极开展村庄路边的环境整治,重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住群众意见较大的重点区域,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地开展村庄、道路垃圾清除,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推开。

二是通过整治,居民的卫生意识得到了提高,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此项工程深受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五、以点带面,继续抓好整治工作

通过全社区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走出了村庄整治工作坚实的第一步。村容村貌、空气、水质、脏、乱、差等环境卫生有了彻底的改变。但离我们的总体目标还相差很远,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整治村建设为龙头,抓经济发展为目的,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

篇9:村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创建市级卫生村工作计划

为了不断改善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根据巩固卫生工作部署,以创建工作为契机,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达到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目的,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改善我村卫生设施和生活环境质量,提高我村群众健康意识,提升区域形象和环境卫生总体水平,为池河镇集镇卫生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1、建立和健全组织管理制度,落实环境卫生工作责任制,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协调、配合,明确责任主体,完善检查、考核制度,强化专职人员服务意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建设的投入,做好道路硬化、厕所和垃圾卫生处理、上下水管理和控制私搭乱建等工作,不断改善村容村貌。

3、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卫生防病和“除四害”工作,定期开展药物灭杀工作,降低四害密度,科学用药,合理配备和使用药械。

4、深入开展巩固卫生和“爱国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宣传工具、宣传渠道,增强群众的健康和卫生意识。加强健康知识培训与普及工作,进一步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三、组织领导

成立西蔡屯村巩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村委会主任担任,从村两委成员以及小组干部中挑选成员,办公地点设在村活动室。

四、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巩固卫生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我们要按照县、镇统一部署,切实加强创建工作领导,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2、深入开展宣传动员。今年创建工作宣传要围绕着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结合环境质量的清理和改善,以及上级指示精神,通过宣传动员提高群众健康行为的养成率。加强工作考核和检查,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保洁质量,要把考核结果与责任人工资报酬挂钩。

创建市卫生村的任务艰巨,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做好爱国卫生给工作,完成好巩固卫生的任务。

开封新区西蔡屯村村民委员会

篇10:村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孔桥村位于玄马镇北部,距庆城8公里,南与我镇的贾桥村相接,东与南庄乡相邻,西与柏树村交界,北与玄马村接壤。全村共11个自然村,458户,2015人,耕地面积6408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2009年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10年省级生态村,为确保各项指标完成,村委会加大投入,积极组织实施。

1、成立组织,健全机制,为创建生态示范村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村成立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组,明确责任,并确立了生态创建班子,确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生态创建队伍。在队伍建设上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水平,全面指导生态创建工作,生态创建工作领导组实行定期会议制度,专题研究生态创建工作,不断总结生态创建工作经验,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2、科学规划,合力谋划生态村。

孔桥村结合本村实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产业富村、生态立村、科技强村、民主管村”四大战略,并认真做好生态村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村庄规划。在规划之前,认真开展了调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准确把握村情、充分尊重民意,科学制定规划。使规划方案符合民意,又符合规划的技术要求和长远发展,目前已完成生态创建规划。

3、加大环境整治为主的“三清”工作,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村容整洁。

为使全村村庄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是清垃圾,为确保街道整洁卫生干净,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建立垃圾填埋场1处,在小学、卫生所、广场、村部等处放置了垃圾箱,采取“户集、村运”的模式,引导和组织农民对垃圾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并建立了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确立了两名垃圾清运工,配备了垃圾运输车,做到全天候保洁。为确保垃圾填埋场正常运行,与清洁工签订了保洁责任书,建立了长效维护机制。对分散的农户和村庄定期开展卫生整治,家前屋后严禁乱堆乱放,严禁生活污水乱流,同时结合“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将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引进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逐步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二是清路障,村成立了清路障领导组,对公路边上堆放的石子、垃圾、树木以及违章建筑进行了清理,把道路让出来。三是清废舍。清除农户的废弃的房舍,清除路边的不文明厕所,动员群众整修户外的用房。

4、加强生态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快实施村村通柏油路建设工程。村成立了管理委员会,管理人员由村民选举的村民代表组成,做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办,这样广大群众修路的积极性大增。目前,已完成全村2条10公里柏油路建设。

二是加大改水改厕力度,改善农村的生活卫生条件。全村所有农户喝上清洁水,饮用水合格率达到100%;已建沼汽池140余口。改厕100户,改灶140户。三是加快小集镇建设。完成了街道供水、配套设施路灯、公厕、道路绿化、垃圾填埋场、卫生所,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态新农村。

5、做大做强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孔桥村始终把瓜菜生产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来抓,其次是花卉。二是发展生态农业。推广良种良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秸秆还田,推广有机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减少农药的残留量,严禁农药残留量超标,确保了食品安全。

6、加大林业保护,实施生态林业工程。

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力推进封山育林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林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严禁乱开、乱挖、乱伐、乱捕行为,孔桥村通过建设,逐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樊庙村委会 2011年3月20日

生态村创建工作技术报告

兴农村创建生态村技术报告

一、创建生态村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宁波市委、市政府生态建设要求,立足于兴农村区域特点、资源优势、生态环境、经济技术基础以及宁波市创建生态市的战略部署,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运用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产业和机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和谐优美的生态家园,培育生态文化体系,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努力将新前村建设成为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农村。

二、基础条件分析

1、地理环境 兴农村位于宁海县越溪乡的东南方向,三面环山,由道士塘、小宋、大宋和外庄四个自然村组成。越白线横穿村庄,公共汽车直达村庄,交通便捷。农用地总面积6711.24亩,其中耕地面积2319.24亩,园地面积361亩,林地面积2486亩,养殖面积1545亩。

2、气候条件 越溪乡兴农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常年以东南风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3-17℃,年日照1900小时左右,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水量1000-1600mm,无霜期230天。

3、水文条件 兴农村境内水源较为丰富,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占地面积在10亩以上的小型水库有3座,大小池塘有30多面,水渠长度约4000米。农田小区内桥、涵、路、渠设施完备,确保兴农村农业生产旱能灌,涝能排。

4、人口状况 该村现辖4个自然村庄,11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1个。现有农户480户,人口1462人,全村农业户口占100%。

5、社会事业 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卫生、社保,广电、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6、经济发展概况近年来,兴农村逐渐形成了以农业、养殖业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经济。农业作为兴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充分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和养殖业,按照无公害质量标准生产和产业模式,遵循市场规律经营。农民人均纯收入8321元。

7、交通设施现状

该村越白线横穿村庄,公共汽车直达村庄,交通十分便利。兴农村两委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相继完成了以农业为主的大棚蔬菜基地生产道路改造,主干道砂石公路改造成水泥路面,逐步并实现村村通道路、村村道路硬化和村村通电话的目标,使全村交通便捷,通讯条件有了改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8、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村中的垃圾重点是各家各户堆积存放,堆积处理率在90%以上,为了改善农户乱堆乱放的现况,村两委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各村集中地安放垃圾桶,并建一个垃圾堆放场,安排专人负责,定点、定时收运。

9、绿化现状 兴农村一方面进行了低山缓坡开发,一方面进行了育苗工程,且在道路两侧已经种植了绿化带,基本能满足了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的要求。林地覆盖率较高,水土保持良好。

10、水环境质量 兴农村水资源重点是水库水和地下水,农村饮用水以自来水为主,有机井水为辅,基本实现户户都有自来水。完善村民点的污水排放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保土蓄水,合理开发、利用塘、库水体。

三、创建生态村有利条件分析

1、区位优势。

兴农村位于越溪乡兴农村的东南方向,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该村气候湿润,无任何污染物,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特别适宜植物的种植和育种。越白线公路从该村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对外交通非常便捷顺畅。

2、特色经济活跃,生态经济初见雏形。

近年来,兴农村逐渐形成了以农业、养殖业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经济。无公害农业规模不断加大,生态经济初见雏形。

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兴农村无重污染项目,又离工业城市较远,境内环境基本无污染,环境质量良好。兴农村在改善生态现状、进行生态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成就,涉及到农业、林业、水土保持、改善饮水质量等各个方面。广大村民已初步体会到改善生态环境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注重有机肥料,从而为建设生态村奠定了基础。

4、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特色农业基地初步形成。

近年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林、牧、果、渔业发展较快,林、牧、渔三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并逐步形成了多元种养结构和特色农业。

5、政府重视,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随着宁波市市级生态村的全面启动,兴农村抓住创建生态村的有利环境,经过多年的环境宣教和生态实践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围绕“绿色生态”的主题开展了多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村民环境意识得到较大提高,参与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愿增强。

四、制约因素分析

1、农村管理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兴农村布局分散,产业依托不强,农村管理水平不高,功能发挥不明显,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不合理,土地等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全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生态村建设的瓶颈。近年来兴农村两委虽然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明显的改善了农业基地、道路交通、教育、环境建设等基础设施,但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瓶颈突出、村级内在带动能力薄弱

兴农村通过近几年不断的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有所提升,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交通、技术、人才等瓶颈制约突出,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亮点,农业效益总体水平不高,农产品深加工层次较低,优越的农业资源难以发挥应有效应。

3、生产积极性不高、技术推广不足

由于农业初期投入较大,投资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人们对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此外,科技人员比例偏低,缺乏对人们生产中问题的切实指导,缺乏高技术投入的生态农业工程,示范作用较弱。有一定知识的青年人多数外出经商或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为知识水平较低的中老人和妇女,因而接受新技术的困难较大。

4、生态环境意识不足

虽然经过多年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各阶层环境意识均有所提高,但“重经济,轻环保”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仍较为薄弱,尤其是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乱堆乱放、倾倒、焚烧等现象仍然存在。

五、创建生态村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建立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二是落实责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明确目标,实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

2、编制生态村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并认真实施

兴农村已按照省、市环保局下发的生态村建设标准编制完成了规划的制定,已上报相关部门,等待上级部门评审验收后,即可按规划组织实施。

3、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学习环保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确保本村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保证不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4、加快旧村改造,实现中心村布局合理

兴农村现状是农业、居住等各功能区的分布不尽合理,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生态村建设规划及村村通改造工程的逐步实施,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中心村的整体形象将会得到明显改观,布局将逐渐优化。

5、搞好村庄环境整治,克服脏乱差现象。

积极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开展的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加快农村的“五清五改”,使村庄内环境总体要得到较大改善,村庄主要干道要基本硬化,村给水、排水设施要日趋完善。生活垃圾要实现集中处理,垃圾乱堆放现象要得到解决。村内“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6、努力筹措建设资金

首先在立足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实行个人、集体、政府三结合的体制,鼓励多方投资,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经提高投资人的积极性。其次是利用项目向上争取政府扶持,充分利用专项贷款等政策,组织好项目建设。

7、加强宣传,提高全村人民的生态村建设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等各手段,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村建设知识的普及,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村民的环保意识,法制观念,使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生态建设、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等到广泛宣传,深入人心。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加强对生态建设基本思想与政策法规的教育,提高农村村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建设参与力度。

宁海县越溪乡兴农村村委会

上一篇:作文之外貌描写下一篇: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