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背景介绍

2024-06-29

企业背景介绍(共8篇)

篇1:企业背景介绍

1、企业背景介绍

B企业是一家以经营房地产开发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该企业创立于1996年,由三名自然人合股创立,以运作房地产项目开发为主营业务。B企业所涉足的经营领域也开始逐步地扩张,由起初的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单一经营模式演变为涉足地产开发、医药健康、教育科技等诸多行业的多元化产业集团,现资产规模近50亿,人员从原来的1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近700人。

2、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当中的问题分析

B企业在经营范围扩大的同时,其在企业管理上所暴露出的由于企业管理基础薄弱、以及迅速扩张所带来的管理脱节,造成人员流失现象严重,与此同时,工作效率低下、士气低迷等管理危机现象也随之明显的出现了。因此,公司的管理者们开始逐渐地意识到文化建设对于B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且管理者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文化建设再次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保持企业稳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及充沛的市场竞争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结以及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对B企业所作的一系列诊断之后,公司的领导发现当前阶段企业所出现的经营管理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文化建设跟不上B企业高速发展的步伐;

2.2、企业战略明晰,而文化理念不清晰;

2.3、文化管理相关制度多,但是没有形成体系;

2.4、部分员工缺乏创业激情,体制趋于回归;

2.5、没有系统规划文化品牌传播体系。

3、企业文化建设

3.1理念层建设

3.1.1企业目标与愿景设计

企业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成效或结果。没有目标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企业目标与愿景的设计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方法 第一、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分析

对于B企业内部来说,在经营范围扩大的同时,其在企业管理上所暴露出的由于企业管理基础薄弱、以及迅速扩张所带来的管理脱节,造成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士气低迷。从外部环境因素来看,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和匀速,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房地产方面,由于房价的快速飚升,使住房价格远远脱离了广大百姓的收入水平,造成大众对住房购置的可望而不可及。另一方面,由于房价升值快速,住房成了最好的投资品,金融危机到来后,房地产销量迅速下滑。所以对于B企业来说,条件不容乐观。

第二、设定企业最高目标和愿景

企业最高目标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是全体员工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只有确立了最高的目标,才能确定整个目标体系,确定企业的其他理念层的要素。企业的奋斗目标,往往是企业最高决策层根据企业内外环境条件而提出的,是主要领导者和整个决策层的战略决心的集中反映。

设计B企业企业的愿景往往包括以下要点:首先,把个人的愿景作为共同愿景的基础,可以收集企业全体员工的愿景,收集综合意见。其次按照自上而下的次序来进行整合,由公司的高层到企业的员工。最后反复酝酿,不断提炼充实。提炼收集的员工企业愿景,强调的是无论谁提出,都应该使之成为一个企业上下反复酝酿、不断提

炼的分享过程。当企业的愿景和个人的愿景确实出现不协调时,如果经历反复的说服沟通均无效时,也可以请别人重新考虑在企业中的前途,或请其另谋高就。第三、设计企业的多目标体系

只有最高的目标是不够的,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必须在最高目标的下面制定更详细的具体的目标组合,形成完整的可以逐步实现的目标系统。

3.1.2、企业价值观设计

企业的价值观是在企业创业和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群体所持有的,对经营管理具有规范作用的价值体系。

3.1.3、企业哲学设计

3.1.4、企业经营理念设计

3.1.5企业管理模式设计

3.1.6、企业精神设计

3.1.7、企业道德设计

3.1.8、企业风气设计

4、企业文化制度行为层的设计

企业文化设计和建设,不但要有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层,关键是还要将这些企业文化观念素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和实施,这就必须依赖企业文化制度行为层的保证作用。系统的设计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企业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企业文化设计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4.1、企业一般制度设计

4.1.1、工作制度:包括现代化原则、个性化原则、合理化原则、一致性原则

4.1.2、责任制度,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企业的目标体系以及保证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各项任务、措施、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4.2企业特殊制度的设立

4.3企业风俗设计

企业风俗是企业长期相沿、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习惯、节日、特色活动等。由于企业风俗随着企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差异,因而成为区别不同企业的显著标志之一,尽量一些企业风俗并没有在企业形成明文的规定,但在企业制度行为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员工和员工群体哟很大的行为约束和引导作用。其具体作用体现如引导作用,凝聚作用,约束作用,辐射作用。

此外企业风俗还受来自企业内外部的影响,例如:民俗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等

4.4员工行为规范设计

在同一个企业之中,所有员工应该具有一些共同的行为特点和工作习惯着总共性的行为习惯,一部分是广大员工在长期共同工作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部分则是企业理念企业制度和风俗作用的长期成功。

5、企业文化符号层的设计

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符号层是最外在的层次,人们认识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往往首先感受和了解到的是它的符号层内容。符号层是在企业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他与理念层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符号层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由于有符号层的物质基础作用,人们可以认识和了解企业文化的理念层,制度行为层。没有这种物质载体,企业的理念就成了虚无缥缈、无法把握的东西。另一方面符号层是企业文化的物化形态,即指从物质形态中折射出来的经营哲学、企业精

神、工作作风和审美观念等企业理念。

企业文化符号层的内容非常丰富,下面将主要介绍企业标识,企业环境,企业旗帜,服装,企业文化体育设施与活动,企业文化传播网络的六个方面设计。

5.1、企业标识的设计

5.1.1、企业名称设计:设计企业名称,是注册新企业时的必要步骤,也是老企业进行二次创业、塑造崭新形象的基础,应该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符号层的核心要素,也是构成企业视觉形象的基础,充分传达企业理念。

5.1.2、企业标志设计:企业标志是企业的文字名称、图案或文字图案相结合的一种平面设计。标志是企业整体形象的浓缩和集中地表现,是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精神等的凝聚和载体。企业标识一般运用在企业广告、产品及包装等各种公共关系用品中,其出现次数和频度会影响公众社会的接受程度。企业标识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类是表音形势。第二类是表形形式

5.1.3、企业标准字设计:标准字的设计要遵循四项主要原则,易辨性,艺术性,协调性,传达性

5.1.4、企业的标准色设计

5.1.5、企业辅助标识设计

5.2、企业环境设计

良好的企业物质环境,不但能够给置身其中的员工以美的感受,是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而且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文化品位。

5.3、企业旗帜、歌曲、服装等设计

5.4、企业文化体育设施与活动的设计

文化体育设施是企业工余文体活动的载体,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及乐意促进群众性文化的体育活动的开展,又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企业文化理念层要素的理解。

5.5、企业文化用品的设计

5.6、企业文化传播网络设计

6、结语

B企业应该吸取经验教训,通过上面的方式方法,树立新的企业形象,使员工团结起来,使企业迅速发展。

篇2:企业背景介绍

一九八八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宝洁投资中国市

场的十六年历程。为了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宝洁公司已陆续在广州、北京、成都、天津等地设

有十几家合资、独资企业。

十六年来,宝洁公司奉行“亲近生活 美化生活”的企业宗旨,在华生产出了众多质量一流、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宝洁的飘柔、海飞丝、潘婷、舒肤佳、玉兰油、护舒宝、碧浪、汰渍和佳洁士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

牌。迄今为止,宝洁在华投资总额已逾10亿美元,拥有约4000名员工。自一九九三年起,宝洁公司连续多年成为全国轻工行业向国家上缴税额最多的企业。

宝洁公司历来崇尚消费者至上的原则,在中国也不例外。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宝洁公司在中国建立了

完善的市场调研系统。开展消费者追踪并尝试与消费者建立持久的沟通关系。宝洁公司在中国的市场研究部建立

了庞大的数据库,把消费者意见及时分析、反馈给生产部门,以生产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使用的产品。

宝洁公司是一个创新型的现代化企业,一贯重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人才培养,注重产品质量及加速原材

料本地化的进程。宝洁公司在全球建有20个大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7,500名拥有博士学位或以上职称的科研

人员。公司每年科研经费的投入在17亿美元以上,平均每年申请专利达20,000余项。在中国,为了使宝洁在技

术上有更大的发展,宝洁与清华大学共同创建的全球第18个大型科研中心已于一九九八年四月在北京正式落成。这将确保利用宝洁全球的技术优势,研究开发先进的产品技术,创造设计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向员工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培训计划,公司的目标是尽快实现员工本地化,计划在不

远的将来,逐渐由国内员工取代外籍人员担当公司的中高级领导职位。

在争取尽早实现原材料本地化的进程中,宝洁公司积极帮助中国吸引外资,加速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在宝洁的影响下,已有众多国际原材料供应商来华投资,宝洁与罗纳普朗克公司的合作就是其中的一例。

宝洁公司十六年来一贯恪守“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原则,做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近几年来,宝

洁公司在中国已累计向社会捐助五千多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发展教育、健康、城建、环保、助残及赈灾救济等

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例如:宝洁1996-2003年向希望工程累计捐款1600万元,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兴建了1

00所希望小学。1997年还向春蕾计划捐款50万元,支持女童教育,帮助她们重返课堂。

一九九八年四月,在宝洁公司董事长来华访问期间,宝洁向清华大学捐款1,070万元人民币,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仪器,帮助完善学校的教学实验设施及用于承担宝洁与清华大学共同合作的科研项目。同时向教育部捐款7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中、小学青春期健康教育。此外,宝洁公司还向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捐款150万元人民币,以保护国宝大熊猫。

宝洁公司在中国十六年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日臻完善的投资环境,离不开中国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宝洁将一如既往地为提高中国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而不懈努力,同中国一起发展,一起繁荣,以实现宝洁的承诺:让我们尽心尽力,让每一天尽善尽美。

产 品 种 类 洗发护发用品

产 品

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洗发护发系列、伊卡璐

舒肤佳香皂、玉兰油香皂、舒肤佳沐浴露、个人清洁用品

玉兰油沐浴乳、激爽香皂、激爽沐浴露

护肤用品、化妆品 妇女保健用品 口腔护理用品 织物、家居护理产品 婴儿护理用品 食品、饮料 纸巾类用品

玉兰油护肤系列、SK-II

护舒宝卫生巾 佳洁士牙膏、佳洁士牙刷 碧浪、汰渍洗衣粉 帮宝适纸尿片 品客薯片 得宝纸巾

中国总部:广州 技术中心:北京 分公司:北京 上海 成都 工 厂:广州 北京 天津 成都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厂

生产洗发护发产品、护肤产品、妇女保健用品、个人

(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广州宝洁纸品有限公司)(广州宝洁口腔保健用品有限公司)

北京厂

(北京宝洁洗涤用品有限公司)

成都厂

(成都宝洁有限公司)

天津香皂厂

(天津宝洁有限公司)

天津西青厂

(天津宝洁工业有限公司)

清洁用品、口腔保健用品

生产洗衣粉

生产洗衣粉

生产个人清洁用品

生产洗发护发产品

篇3:企业背景介绍

1. 历史:“写作背景”曾经长期占领语文课堂

“写作背景”在语文教学中曾经很重要。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课文的教学流程基本都是固定的:先是揭题, 接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最后才是文章解读。“写作背景”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 语文课都存在“政治化”倾向, 而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常常被忽略, 真正属于语文的东西太少。“写作背景”之所以“走红”, 正是受当时政治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看来, 从“写作背景”入手来学习一篇文章, 很容易就将文本与政治、与时代链接起来, 且无需对文章再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解读。在“政治第一”“思想挂帅”的时代, 这是紧跟时代, 体现教学“先进性”的一条捷径。然而这种将“写作背景”作用推向极致的做法, 对语文教育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往小处说, 容易让学生忽视文本内容, 让他们不会解读文章;往大处说, 会让学生产生语文课就是思想品德课的错觉, 从而使他们缺少欣赏文学之美的能力。

2. 现状:误读新课程理念, 让“写作背景”失宠

语文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后, 特别强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这让不少教师产生了误解, 以为从此不要文本的解读, 可以不要“思想性”了, 于是就自觉地将“思想性”与“工具性”和“人文性”对立起来。因为历史的教训让大家认为, 再像过去那样强调“思想性”, 语文课就缺少了语文味, 课堂就有被异化的危险;教学中还强调“思想性”, 就会与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 成为观念落后的标志。于是与“思想性”息息相关的写作背景, 也就无可奈何地失宠了。

3. 态度:对不同文本的“写作背景”要区别对待

无论是把“写作背景”推上天, 还是把它踩入地, 这两种态度都走了极端, 都不可取。儒家文化中的“执两用中”的思维方式,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取的路径。所谓“执两用中”, 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适宜的办法。具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就是要辩证地来看待和运用写作背景这项教学资源。有些文本具有最完整的自足性, 其写作背景与文本的关联度较低, 我们就可以将背景隐去, 毕竟背景并非走向文本阐释之门的唯一路径;有些文本, 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与背景的关联度较高, 我们就要适时适度地引入写作背景, 为文本的解读找寻一把匹配的钥匙。不同的文本就应该区别对待, 不能一概而论。“执两用中”是我们处理写作背景资源的正确导向。

4. 操作:学习传记类文本要特别强调“写作背景”

传记类文本与一般的文本相比, 具有更大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无论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是触动学生的心灵, 挖掘文本对于生命的关注问题都是应该的。因此, 对于这一类文本, 我们在备课时需要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扩展文本的信息容量。在教学中要调用相关的背景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唤醒语言的生命, 增强文本的真实性力量。例如, 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淘气小浣熊》这本书, 学生在整体阅读后, 很容易了解故事的梗概——一个名叫斯特林·诺斯的小男孩, 孤苦伶仃, 没有妈妈, 爸爸也经常不在家。他不得不与宠物为伴。斯特林渐渐发现, 围绕在他周围的是这样一群活宝:古板的圣伯纳犬、各种猫、一家臭鼬和一只乌鸦。有一天, 他又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只小浣熊———“小淘气”。于是他全新的生活开始了……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小淘气”长大了, 已经不适合做宠物了, 于是, 它决定去寻找自己的生活。故事在结尾处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小淘气”的最终命运是怎样的?如果此时教师引入后续的背景材料, 更有利于释放这一传记文本的真实力量。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诺斯在世的时候, 人们最爱问的就是这个问题。尽管诺斯后来再也没有见到过“小淘气”, 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仍然坚持兑现了12岁时作出的承诺:不猎杀、不围捕任何鸟类和其他动物。人即文本, 文本即人, 作者言行一致、热爱动物的情怀, 更能感动读者。如果我们再告诉学生, 1992年, 斯特林·诺斯社团买下了诺斯儿时在威斯康星埃杰顿与“小淘气”共同住过的房子, 并成立了一家博物馆, 学生是不是更会对文本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呢?是不是会在心中升腾起某种与文本中的情境相遇的强烈期待呢?后续背景的导入, 能够让文本变得立体、丰满起来, 最大程度还原全部的真实, 让传统文本成为富有活力的真实学习情境。

除传记类文本需要调用写作背景之外, 对于那些和现在的学生生活有“隔阂”的文本, 也需要调用恰当的背景介绍。因为这样有助于让学生跨越时空, 将冰封的文本尽快地消融。

篇4:审视课文背景介绍

一、准确把握课文背景

“背景”一词在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48页中定义为“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这一含义同我们常说的课文的“时代背景”的含义是基本相符合的,我们所说的课文的“时代背景”就是指课文所写的人物或事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即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情况” 或“现实环境”)。

在实际教学中,从帮助学生消除课文的时代隔阂,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看,应以更宽广的视野去看课文背景。下面我们就从空间横向和时间纵向的两个角度对课文背景进行一番探究。

(一)背景的多面性(从空间横向角度看)

我们通常所说的“课文背景”,往往局限于课文中所写的人物或事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有关的“历史情况” 或“现实环境”。但从课文的实际教学来看,课文背景的教学只限于与那个“时代”有关“历史情况” 或“现实环境”是不够的。就空间横向角度看,课文背景还应关注下面三个问题。

1.作者在那个“时代”的思想状况

课文《荷塘月色》是作者朱自清在1927年7月写的。老师在这篇课文的背景教学时,除了介绍当时的“历史情况”(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反动集团穷凶极恶地屠杀革命人民,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中国陷入了空前的黑暗中)之外,还要关注作者在那个时代的思想状况,可以说整篇散文的字里行间处处都打上了作者那时思想状况的烙印。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中,作者朱自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很明显,这两条路他都走不了,他只能“暂时躲避”,走所谓的中间道路。他不满现实,他又无力超脱现实,正是在这种思想状况下才会有:在朦胧的月光下,独自一人欣赏月色的荷塘、荷塘的月色;才会在那时那地(1927年7月的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朦胧月光下的荷塘边)有那么多的感触(“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深夜,独自一人悄悄出了门,荷塘边“树上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很是热闹,然而在作者看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回到家中,他还是独自一人,“妻已睡熟好久了”。那种迷茫和孤单贯穿全文,可以说整篇散文都浸泡在这种气氛中。如果老师在课文背景教学中忽视了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的介绍,学生对全文的感情基调将难以把握。

2.作者当时的写作意图

课文《白毛女》歌剧的原始素材是流传在河北阜平一带的叫作“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最初有人认为,根据这个原始素材,可以创作一个破除迷信的戏,告诉人们:世上是没有鬼的。后来创作人(贺敬之、丁 毅等)觉得戏的这一思想太肤浅了,于是最终把它的主旨写成:旧社会使人变成鬼,而新社会使鬼变成了人。写作意图的改变使这个戏的主题思想有了质的飞跃,戏的主题思想深刻地揭示旧社会的黑暗,新社会的光明。旧社会把人变成了“鬼”(解放前,穷人杨白老的女儿喜儿受尽了恶霸地主黄世仁的压迫、欺凌,逃躲到深山的洞穴,过着野人的生活,她的头发全白了,当地的人都把她误作传说中的“白头仙姑”);而新社会使“鬼”变成了人(解放后,喜儿又回到了人间,重见光明)。如果我们老师在课文《白毛女》的背景教学时,能对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介绍,学生便能轻而易举地理解它的主题思想。

3.同课文所写人或事相关的人或事

在《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的背景介绍中,我们老师除了介绍诗人的写作动因(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了,人民对他无限怀念,诗人柯岩在总理逝世一周年时,为了抒发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之情写下了这首诗)外,更应该关注周总理的有关生平,尤其是他的重要事迹,诸如:周总理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参加了万隆会议;冷战后期,开创了中美外交的新局面等。学生只有在了解周总理的主要事迹后,才能在心灵深处产生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这样,学生才能与诗人柯岩在诗中所抒发的感情产生共鸣。如果未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唤起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学生就无法与诗中所抒发的感情产生共鸣,这样,老师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就很难取得成功。

(二)背景的多层次性(从时间纵向角度看)

从时间纵向这个角度看,在课文的背景分析时,教师同样可以从多角度进行透析。

1.课文所记写事件发生的年代

课文《记一辆纺车》中记写的事件发生的时间是抗战时期延安的最艰苦年月(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对延安陕甘宁边区进行重重封锁,企图困死在那里的人民和人民军队。那个时期延安陕甘宁边区物质条件极为困难,为了克服这种极端的困难,毛主席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广大军民积极响应,自力更生,自己解决吃的、穿的,于是才会有(也只有在这种的背景下才会有的)《记一辆纺车》中所叙写的事情;才会有纺线比赛时所特有的壮观而动人的场面;才会有在艰苦的纺线劳动中洋溢出的那种特有的“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无穷”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是在劳动,同时也是在创造生活。

教师如果没有对上面所提及的课文有关背景作适当的介绍,学生就难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难体会在那个特殊年代广大延安军民在艰苦的纺线劳动中所体现出的那种乐观主义精神。

2.作者创作作品的年代

《记一辆纺车》作品创作的年代是1961年。那时,我国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食品严重短缺,全国普遍出现饥荒现象,作者吴伯箫在当时写这篇文章有其特殊的用意,他希望人们能以当年的延安精神去面对、战胜他们眼下所遭遇的困难。

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与课文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与课文作者的对话。在这篇课文的背景介绍时,如果老师能对作者创作年代的背景(作品创作时的“历史状况”和作者当时的创作意图)进行适当的介绍,将会打开一个读者(学生)与作者(吴伯箫)的对话窗口。现在看来,作者在当时(写作《记一辆纺车》时)的想法是多么的纯朴!作者想借助这篇文章《记一辆纺车》唤起人们以延安精神去面对、去战胜当时的困难的信念。事实上,当时人们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绝对不是仅凭着延安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可以克服的,它需要的是党的领导路线和方针的重大改变。俗言: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在与作者进行对话的同时,能宽容作者,体谅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性。这样,在课文教学时才能真正达到与作者对话的目的,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才能真正上一个台阶。

老师如果对这方面的背景知识没有加以介绍,那么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就很难进入到这一较深的层次,那也无疑将会影响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解读这篇课文的内容。

3.学生学习作品的年代

《记一辆纺车》这篇课文,老师教学时所面对的是当代的学生。同六十多年前战争封锁下的延安,以及“六0年”(1959年-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相比,当代学生的物质条件已是十分优越,先辈们所经历过的饥寒交迫早已远离,他们不再愁吃、愁穿,他们有的是更高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尽管如此,人生路漫漫,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学生所需要的正是延安时期的那种战胜困难的乐观精神与无比的勇气。从这点上来说,当代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老师在课文教学时不能忽视这种不同时代的巨大差异,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以致弱化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总之,不同的课文,其背景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对于比较复杂的背景,老师要能超越旧有的背景框框(那个时代的“历史状况”或是惟有“作者与作品”),要能根据具体的课文从背景的多面性与背景的多层次性去探究它,以便最终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目的。

二、合理介绍课文背景

了解课文背景的主要作用在于:消除时代隔阂,加深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针对背景知识在课文学习中的作用,对背景知识的介绍有以下三方面值得注意。

(1)对背景的介绍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一般只能用几分钟(三、五分钟)对课文的背景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以帮助学生克服在课文理解方面所遇到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在介绍背景知识时,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务必要选取那些最能有效消除时代隔阂最能直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进行介绍。

《马说》这篇课文,学生理解字面内容并不难,只需老师对课文的几个主要字词加以点拨就可以,难的是讲清作者通过设喻的故事所要说明的道理。在课文的背景介绍时,老师应就与课文所讽喻的道理有关的事予以重点介绍,诸如:韩愈仕途不得志,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与武宁节度使张建土的幕下,充当幕僚这样的角色,可是根本得不到重用,这些仕途的遭遇使他郁郁不乐,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他的这种感触同课文《马说》中写到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叹是完全吻合的。可以说课文的整个故事就是作者自身遭遇的真实写照,学生了解了作者在仕途的不幸遭遇,也就很容易理解故事所讽喻的道理“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因此,在课文的背景教学中,老师要重点抓住作者在仕途不幸遭遇这一点。

再说《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在教学中学生对诗中所写内容的理解上不会有任何困难,难的是学生在学习这首诗时所产生的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同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感情产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学生对周总理的生平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其主要事迹,这样,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萌生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学生只有怀着这种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才能在读这首诗时,同诗人产生感情上共鸣。因而,在这首诗的背景教学中就应该选择介绍周总理生平的主要事迹作为背景教学的突破口。

(2)对背景的介绍不要千篇一律,要避免程序化

不同作家,其作品背景固然不同,同一作家其不同作品的背景也不尽相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多篇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藤野先生》、《社戏》、《孔乙己》、《祝福》、《药》等。在介绍背景知识时,显然不能千篇一律。如果每讲一篇课文时,都是介绍作者生平和作者的主要作品,学生听起来就会觉得十分乏味,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并且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看也不会有太多的益处。所以应该区别对待,在教学《故乡》背景时,重点应介绍作品内容所发生的那个时代的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在课文中所写到的“故乡”的萧条的经济景象(“闰土”的贫困,“杨二嫂”的贪小便宜)正是那个时代农村经济萧条的一个缩影;在教学《藤野先生》背景时,重点可放在日本留学时的思想变化的介绍上,因为学生学习该课文的难点正好是理解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弃医从文”正是其思想变化的结果。退而言之,即使都是讲同一个作者的生平,但由于课文不同,对作者生平的介绍也应该有所区别,在背景教学时,要注意突现和那篇课文内容直接相关的作者生平。

(3)对背景的介绍要找准时机

课文的背景介绍不应只是放在讲读课文之前,而且往往是作为新课开讲的导入语来使用,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放在讲读课文之后,或放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在教学《琵琶行》时,先不点破作者(白居易)当时的处境(课文背景的一部分),而在学生被琵琶女的高超演奏技艺和悲惨身世深深打动之后,再去介绍课文的背景:白居易(江州司马)自身当时的处境,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身处边远的九江郡,过着十分郁闷的生活。这种境遇使诗人触景生情,于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并且有了深沉的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相识”,随着感情的不断的宣泄,最后以致“江州司马青衫湿”。可以说,课文的背景放在这个时候介绍是恰到好处的,可以使之与课文的原文内容有机的融合,学生对诗人此时的复杂情感的体会就会更加深刻。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辩证地看待课文的背景问题,既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比较复杂的课文背景内容,又要能够科学、合理地介绍课文的背景内容。

篇5:公司背景介绍

蓝田股份做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 1996 年 6 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其 1996 年至今的每股收益分别达到了 0.61 元、0.64 元、0.82 元、1.15 元以及今年的 0.97 元。从 2000 年的年报看,已步入稳定发展轨道的蓝田,目前含金量很高,其 4.31 亿元的净利润绝大部分均来自主营,在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虽由于成本略有增加,使每股盈利下降了 0.18 元,但摊薄后 19.81 %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 1.76 元的现金流量额都表现了蓝田通过大力开发高科技农业而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稳定回报。从财务角度看,其流动比率为 0.77,速动比率为 0.27,资金运用较充分,短期偿债能力虽由于存贷较大而略有不足,但提了 4296 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还是比较稳健的,另外只有 23.18 %的资产负债率也说明了其稳定的财务结构。从经营上说,该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饮品、食品、蛋类以及冷饮类为主的完整名优农产品结构,其生态农业旅游的综合开发已走上正轨,新里将大力建设洪湖绿色食品基地项目以及新建 10 万亩银杏采中圃基地项目和年产 200 吨银杏黄铜甙项目,预计,建成后可增加净利润 2 亿元。年报股东数为 160559 户比上期又增加了 42 %,因此二级市场表现并不太好,市盈率按最新数据统计也只有 18 倍左右。特别是该公司董事会提议,2001 利润分配一次,分配比例不低于当期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的 50 %,2000 未分配利润用于分配的比例不低于 50 %,将采取送红股与派现相结合的形式,派现比例不少于 20 %,其 2000 年未分配利润在本次派 2 元后仍将达 9.16 亿元,加上 4 亿元以上的净利润,应该说分红潜力十分惊人。

2002 年元月 21 日、22 日,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 600709)的股票突然被停牌,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只曾经备受关注的“绩优神话股”。

停牌也许仅仅是个开端。高管受到公安机关调查、资金链断裂以及受到中国证监会深入进行的稽查,似乎预示着这只绩优股的神话正走向终结。

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董事会今天发布公告说,早在一星期前,即 2002 年 1 月 12 日,该公司董事长保田、董事兼财务负责人黎洪福、董秘王意玲等三名高管,以及包括公司财务部长在内的七名中层管理人员共十人被公安部门拘传,接受调查。据知情人士介绍,公司的会计资料也被查封用于办案。

由于群龙无首,公司大部分员工已经提前放假。另据了解,公司的董事长职权现已授权其他人行使。

其实,早在 2001 年 10 月 8 日,蓝田股份董事会公告称:“ 2001 年 9 月 21 日本公司已接受中国证监会对本公司有关事项进行的调查,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蓝田的资金链断了”源于一篇文章。2001 年 10 月 26 日,北京某财经大学一位刘姓研究员在一份内部刊物上发表文章,呼吁“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引起银行高层的关注。不久,相关银行即停止对蓝田发放新的贷款。

事实上,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停止贷款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市场质疑:

市场质疑之一:看不到野藕汁卖,何来上亿元的利润。蓝田股份年报显示,公司的蓝田野藕汁、野莲汁饮料销售收入达 5 亿元之巨。在一般人的眼里,全国应该到处都卖蓝田野藕汁、野莲汁,而且很热销,但是全国很多地方的投资者表示,并没有看到这种热销场面,甚至在当地市场根本没有见到过野藕汁,看到的只是中央电视台连篇累牍的广告。市场质疑之二:资料显示,蓝田股份有约 20 万亩大湖围养湖面及部分精养鱼池,仅水产品每年都卖几个亿,而且全都是现金交易。然而,鱼网围着的 20 万亩水面到底装了多

少鱼?没有人能说清楚,也就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存货了。再与同样地处湖北的武昌鱼以及相距不远的湖南洞庭水殖相比,其高出几倍的毛利率非常令人难以置信,而且蓝田股份从来也没有给投资者一个合理、详细的解释,只是以蓝田是高科技生态农业、利润就是高来解释。市场质疑之三:对于蓝田股份的“业绩神话”,近年来一直有很多投资者和研究人员在分析。比如,有人分析认为,2000 年蓝田股份的流动资产占资产百分比是同业平均值的约 1/3 ;而存货占流动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约 3 倍;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 1 倍多;在产品占存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 1 倍。蓝田股份的在产品占存货百分比和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异常高于同业平均水平,蓝田股份的在产品和固定资产的数据是虚假的。也有人分析认为,蓝田股份去年主营业务收入 18.4 亿元,而应收账款仅 857 万元,显然不合常理。

蓝田股份这只“绩优高成长股”,给投资者的确留下太多太多的疑团。

会计信息确认中的失真:、应收账款之迷解释离奇。蓝田股份去年主营业务收入 18.4 亿元,而应收账款仅 857 万元。公司方面称,由于公司基地地处洪湖市瞿家湾镇,占公司产品 70% 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上门提货的客户中个体比重大,当地银行没有开通全国联行业务,客户办理银行电汇或银行汇票结算货款业务,必须绕道 70 公里去洪湖市区办理,故采用 “ 钱货两清 ” 方式结算成为惯例,造成应收账款数额极小。蓝田股份的这一解释引出新的疑问,该公司似乎在上市公司中又创一项奇迹,即近18 亿多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靠现金交易完成。稍懂财会知识的人士,势必对蓝田股份 “ 钱货两清 ” 方式结算下的销售收入确认产生怀疑。另外,蓝田股份去年野藕汁、野莲汁等饮料销售收入达 5.29 亿元,难道饮料销售是因市场供不应求而未出现应收账款吗?、鱼塘里的业绩神话。蓝田股份上市后的业绩增长令人惊叹,该公司 1995 年净利润 2743.72 万元,1996 年上市当年翻番实现 5927 万元,1997 年至 1999 年三年分别为 14261.87 万元、36472.34 万元和 54302.77 万元。蓝田股份的业绩几乎年年实现翻番增长,直到 2000 年后才出现萎缩,降至 43162.86 万元。蓝田股份的业绩主要来自 “ 神奇 ” 的鱼塘效益,原总经理瞿兆玉曾在去年 3 月称,几年来产品始终处于不愁销的状态。瞿兆玉继而介绍,洪湖有 100 万亩水面可以开发,蓝田股份现在只开发了 30 万亩,而高产值的特种养殖鱼塘面积只有 1 万亩,这种精养鱼塘每亩产值可达 3 万元,是粗放经营的 10 倍。据有关报道称,蓝田股份在精养鱼塘推行高密度鱼鸭配套养殖技术,每亩平均产成鱼由 350 公斤提高到 1000 公斤,加上养鸭收入,每亩平均收入由 1400 元提高到近万元,养殖成本降低 20%。而同样是在湖北养鱼,去年上市的武昌鱼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 6.5 万亩鱼塘的武昌鱼,养殖收入每年五六千万元,单亩产值不足 1000 元。蓝田股份创造了武昌鱼 30 倍的鱼塘养殖业绩,其奇迹有多少可信度?如今已越来越遭怀疑。、饮料毛利不可思议,按照蓝田股份披露的和蓝田总公司的结算价格为 46.8 元 / 箱(24 罐)(其中野莲汁为 46.8 元每箱,野藕汁为 44.2 元每箱)。按照市场上常见的蓝田野莲汁、野藕汁包装估算,假设每 3 罐野莲汁、野藕汁为一公斤(每罐蓝田饮料为 350ML)大概每公斤饮料蓝田股份获得 5.85 元的销售额。按上述的计算,每公斤饮料实现利润 2.42 元。如果按照 33 %的所得税,蓝田股份每公斤饮料实现的 2.42 元净利润(税后)至少需要 2.42/0.67=3.61 元的所得,也就是说蓝田股份靠每公斤 5.85 元的销售额至少实现了

3.61 元的利润,利润率为 61.71%,在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能够实现这种利润吗?蓝田股份几个可疑的会计科目(单位:万元)

1999.12.312000.12.312001.6.30

应收账款1,2428573,43

4存货26,61427,93444,71

5其中:在产品21,230固定资产131,438在建工程43,510应交税金增殖税 222848

资料来源:蓝田股份 2000 年报(已审)2001 年中报(未审)

应收账款的疑问前已述及,存货的疑问在于其主要构成是在产品,由于在鱼塘里,我们根本不清楚其实际的品种、数量和重量;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的疑问与存货的疑问是一样的,蓝田股份主要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都在水里面,谁也搞不清楚水里面有多少宝贝。笔者实在不明白,秦凤英(签字会计师)什么有办法核实水里有多少鱼、又有多少的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

蓝田股份 2000 年主营收入是 18 亿元,2001 年上半年是 8 亿元,也就是说每个月收入是 1.5 亿元,蓝田股份增殖税率是 13%-17%,营业税率是 5%,可是它一个月只要提 4 万元的营业税和 28 万元的增殖税,这样的纳税额比一家年收入 5000 万元的企业还少,而蓝田是 18 亿元,这税是不是交得太少了,还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收入? 哪些原因导致蓝天的会计失真呢?

(一)经营管理不善、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其业绩不佳

蓝田造假丑闻曝光之前,曾经是中国股市中的一面红旗,但令人惋惜的是,蓝田所谓的高业绩均来自于种种虚幻神话和财务包装。我们知道,光靠造假过日子是不行的。企业要发展,求生存,其根本出路在于谨慎投资和合法经营。而蓝田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管理高层的法制观念极其淡薄,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在公司业绩不佳的困难时期,不是从强化公司管理内涵来着手想办法、求对策,而是视国家法律法规为儿戏,公然造假,知法犯法,炮制了所谓“金鸭子”、“野莲汁野藕汁”和“无氧鱼”的动人故事,企望靠骗取贷款来过日子。本来,蓝田上市时曾经募集了两个多亿的资金,公司高层应该适时实施正确的投资战略,以引导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是,事与愿违,蓝田的管理高层并未真正从这方面去考虑问题。事后发现,蓝田的经营管理环节存在诸多漏洞,诸如资金大量流失和财务报告虚假等等,致使公司的真实业绩状况不断恶化。由此,我们的启示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造假者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公司管理高层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

(二)政企严重不分、治理机制失灵,导致公司发展误入歧途

按照常规,蓝田的问题早就存在,应该不会再有人出面给予蓝田贷款支持,但是,令人费解,丑闻败露前一直有不少专业银行盲目对其进行贷款,致使国家资财遭受巨额损失。事后发现,蓝田高层与地方政府存在密切关系。正是由于地方政府过分袒护公司,政企严重不分,蓝田的管理高层才敢于知法犯法,有恃无恐。另外,公司治理机制失灵,这也是蓝田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公司的董事长一言九鼎,擅自将蓝田交给了一个不懂业务和素质不高的人掌管;另一方面,公司在缺乏明确的投资战略的情形下盲目扩张。由于蓝田的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盲目投资、管理不善,致使其主业萎缩,误入歧途。最后,蓝田的真实业绩水平不断下滑,只能靠造假来维持生计。由此,我们的启示是:市场竞争是很激烈的,一家公司如果不及时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公司内涵,终究会被

市场淘汰。同时,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正确处理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多地干预企业行为,以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篇6:方案策划背景介绍:

在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随着网络和银行卡的普及,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并为越来越多人所认识和接受,各种网上商城便也应运而生。在网上商城里“打折广场”“一站式购物”等新鲜标语充斥我们的眼球,网上商城一般都以低于市场价的折扣和便捷的购物方式吸引着特定的消费群体。各大商业银行也都纷纷利用自己作为“银行”这个拥有强大的资金后盾和毋庸置疑的信用的有利条件开发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商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各大商业银行也都拥有了自己的网上商城频道。

电子银行网上商城与普通的网上商城最大的区别在于每家银行的网上商城成员都是银行的加盟特约商户,在支付方式上必然可以选用该行的借记卡或信用卡消费而已。其内容涵盖数码通信、旅游机票、书籍音像、家电百货、食品等,形式也多种多样,如网上购物、网上拍卖、网上募捐等。可以开发的潜在价值极大,对于各家银行来说,网上银行的生意越兴隆,中间业务收入就越高,随之而来的品牌效应也就越强,有业内人士表示,网上商城这种金融机构和商家合作共赢的方式会给双方都带来不菲的收益。机遇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各家商业银行的网上商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今天,建设银行将如何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大放异彩——增加建设银行网上商城平台的商户数量将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鉴于此,我们“终极幻想”团队经过努力策划出了一整套方案来解决这一商业难题,我们将这套方案简称为“B计划”。详细方案描

述请关注我们的保密作品。

篇7:丁梦诗歌背景介绍

丁梦,本名丁萌霞,河南省南阳市人,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河南省南阳市《广播电视报》社。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南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她是我国当代少有的年纪较轻、作品数量较多、创作水平较高、在诗词界影响较大的女诗人之一。

我与丁梦诗友初识于9月,河北省晋州市文联在西柏坡举办的“中华腾龙”诗词笔会期间,丁梦既是与会者又是组织者,她落落大方,多才多艺,刚强果断,雷厉风行的性格,给笔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时间太短,自然各方面的交流不深。后来,我发现丁梦的诗词写的质量好、意境深,其作品多次见于《中华诗词》《长白山诗词》等全国各地多家书、报、刊中。最主要的是丁梦发表了许多关于军人、军旅方面的诗词,这更加引起了我这个老兵的共鸣,使我与他的诗词交流渐渐多了起来,通过交流我对丁梦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因而也更加喜欢她的军旅诗词。

促使丁梦创作军旅诗词的因素大体有三个:一是性格特点。童年时代,她就是个孩子王,怀着蒙蒙胧胧的向往,喜欢看打仗的连环画小人书,看打仗的电影,幻想那种冲锋陷阵的无敌的潇洒与激烈的狂热,久而久之,在生活中也逐渐养成了许多男孩子的气质,整天领着一大帮男孩女孩做游戏,抗着树枝当枪玩,冲锋打仗,因而人送绰号“穆桂英”!家中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两个从医,一个从政,都跟她开朗的性格恰恰相反。长大后,她一直向往军营,曾经有过当一名女兵的想法,只可惜投军无门,未能如愿。现在人们很难想象,她活泼好动的孩子王形象和喜欢写诗填词的淑女形象划等号。二是工作关系:近几年的每年七、八月份,她有一个开旅行社的朋友搞军事夏令营活动,要她帮助做策划、办晚会、审节目、带中级班、协调关系等等,所以跟部队接触比较多。有时要在部队住好多天,这样就有机会了解一些部队的实际情况,从而产生一些想法和感受,积累了一些歌咏当代军营、军人方面的素材。三是家庭因素:她家多名亲戚都是军人,其中小舅还参加了老山的自卫反击战,荣立了二等功。大舅家表弟参军到了东北,成为一名士官。火热的军营生活,使丁梦在心灵里产生了神秘的向往,亲友们在部队里所取得的成就,从精神上给丁梦带了莫大的荣耀。所以,注定了她要用手中的笔、心中的歌来颂扬伟大的人民军队。

军人有军人的性格,那就是生气勃勃、如龙似虎。回想军旅生涯,青春无悔,一生无怨。“红旗猎猎长空,戎装矫矫腾龙”(《醉东风军旗颂》),军营里战士们个个生龙活虎,仪表威严。在野营拉练时,队伍浩浩荡荡,铁甲洪流,寒气逼人,显示了所向披靡的军威,在实战演习中,摸爬滚打,尘迷烟呛,体验着艰难困苦,练就了过硬本领,时刻准备着为国冲锋陷阵,“一片丹心谁见?英雄气贯长虹”(《醉东风军旗颂》),丁梦道出了我们军人的忠诚和豪情。军人自有军人情,“清宵良夜,热血儿女梦亲颜”(《水调歌头军魂赞》)。人非圣贤,孰能无情?军人也有想家的思绪,也有恋归的感情,从走进军营那天起,我们这些当兵人就把这情思压到了心底、抛在了脑后,因为我们懂得: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军人的灵魂是奉献,一切服从祖国的召唤,一切为人民而奉献。丁梦经过多年与军人的接触,与军队有了深厚的感情,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用她的笔写出了我们军人的情,“点点夕阳下,淡淡彩云,铁枪一杆擎肩,朝暮保民安。”“心愿国昌运,身系剑光寒”(《水调歌头军魂赞》),“热血满腔挑重担,为我江山!”(《浪淘沙军旅情》)。

昌黎县《碣阳诗词》第三期连发了丁梦五首词,其中四首为军旅词,每一词一字都深刻描写了我们军人的.风采,赞扬了我们军队的建设成就,浓缩了我们军人的情感,发出了我们军人的真实心声,也倾注了丁梦对军人、对军旅生活的真挚感情。

丁梦的许多诗词包括军旅诗词在互联网上的《知音论坛》网址,“古典诗词”栏目,以网名幽梦逸韵公开发表后,深受军人的欢迎,一些军营“弟弟”把她当作“知心姐姐”,这使丁梦更加了解军人,因而在她的军旅诗词中把军人的感情描写的十分逼真,把军人形象刻画的活龙活现,“曲曲军歌嘹亮,处处青春荡漾”(《水调歌头军魂赞》)。

当然,丁梦毕竟不是军人,在对军营和对军人的理解方面还有不足,对于各军种、兵种的训练、军事理论的变革,尖端武器、部队建设等方面不可能了解的太多,也无法亲身体验军人职业的惊险与刺激、获得成就后的荣耀感,因而对于军旅题材的诗词内容还比较单一,今后应该向多元化、深层次发展,我们期待着丁梦写出更多更好的军人诗词。

篇8:浅谈初中古诗教学中的背景介绍法

首先, 介绍写作的时代背景。

古诗, 作为一种文学作品, 同样是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它必然是时代的产物, 即文学作品是某个时代生活的反映。假如我们能够了解某一首诗的时代背景, 也就有可能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涵了。同样, 如果几首诗都作于同一时期, 那么, 这几首诗的内容也大概可以依此类推。例如, 当学习到盛唐诗歌时, 教师即可介绍该时期的背景:经济繁荣, 国力强大, 人们生活安定, 文化也随之繁荣起来, 尤其是诗歌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由于生活安定, 很多文人便可游历山水, 表达政治抱负。因此, 当时的诗人或者描绘山水情趣与田园风光, 或者描写边塞军旅生活, 希望建功立业, 报效祖国。总之, 盛唐诗歌主要贯穿了“山水田园”“边塞风光”等主题。当学习了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之后, 就可以拿他与同时期的王维比较, 让学生领会两人均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这样, 学生碰到王维的《山居秋暝》《使至塞上》《鸟鸣涧》等诗时, 其中的主旨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果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让学生领会到其主要内容是表现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的, 并指出作者与高适都是当时著名的边塞诗人。经过如此点拨, 学生对高适的《塞下曲》《燕歌行》等诗所表现的主题就可以领略一二了。

而到了中唐时期, 社会已经逐步走向衰落, 加上八年的“安史之乱”, 使得阶级矛盾激化, 社会混乱, 民不聊生。该时期的诗风及其内容和盛唐时期完全不同了, 主要出现了现实主义流派, 诗歌内容转向描写乱世百态、人民疾苦。先后出现了杜甫、白居易两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们或者忧国忧民, 或者反映民生疾苦, 杜甫留下了《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三别”等现实主义名篇。其中的名句“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便是他作为一位忧国忧民诗人的真实写照。而后的接班人白居易, 提倡“歌诗合为事而作”, 名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均以反映民生、关注社会为题材。

通过时代背景的透视, 可以让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内容风格。此外, 充满战乱的南宋也是一个典型的时期。当时, 金兵入侵, 国家战乱, 人民痛苦。于是出现了反对民族压迫、要求统一祖国的诗歌, 爱国诗人陆游、辛弃疾便是其中的代表。无论是陆游的“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书愤》)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还是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 梦里吹角连营” (《破阵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只要教师对当时的背景进行系统的点拨, 对于其中的“统一、爱国”主题, 学生不仅能很快领会, 而且只要是同期的作品, 学生亦可以由此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了。

其次, 介绍作者的个人背景。

“文如其人”, 作品的思想内容往往是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映, 如果作者的生活、经历发生变化, 诗歌内容也大多随之而发生变化。因此, 只要了解到作者的生活经历, 很多诗歌的内容便可以得到展现了。例如, 南唐词人李煜, 从南唐主沦为囚徒后, 词作内容也相应地由描绘宫廷生活转向对故国的思念。其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浪淘沙》)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等名句, 便是他后期沦为囚徒后, 留恋故国生活的写照。北宋著名诗人苏轼, 以他的仕途经历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他仕途得意, 大展才华, 写出了“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种充满英雄气概与爱国热情的名句。但是当他被贬官黄州后, 表现的是逃避现实的思想与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 等一系列流露个人苦闷的诗句, 就是他后期的生活表现。再如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根据她个人的经历, 亦可把她的词作分为前后期。前期生活安定, 主要描写她的闺中生活, 表现的是对自然风光的留恋与欣赏。“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莫道不消魂, 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等表现的是她闺中情怀。而后期, 由于国家沦落, 中年丧偶, 她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 词作内容转为表现不满现实与对丈夫的怀念之情, 词风变得感伤、消沉。其中《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均是后期的代表作。

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 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明了了。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无论写洞庭湖景, 写欲渡无舟楫相助的苦恼, 还是写对垂钓者的仰慕, 这一切又与张丞相何干?略知题材知识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干谒诗。诗前半部分泛写洞庭波澜壮阔, 景色宏大, 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部分即景生情, 抒发个人进身无路, 闲居无聊的苦衷, 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虽然目的是要得到张九龄的赏识与录用, 但全诗颂对方, 而不过分;乞录用, 而不自贬, 不亢不卑, 委婉含蓄, 保持了自己的身份。诗歌鉴赏中经常说到知人论世, 这里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是作者特定的境遇和心态;三是作者创作时的用意。

最后, 通过以上背景的介绍与点拨之后, 还须设计一些同类的课外诗篇, 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 在阅读中利用背景这把钥匙自行打开诗歌内容。如学了王维、孟浩然的边塞诗后, 可设计王昌龄的《从军行》《出塞》, 王之涣的《凉州词》等;学了杜牧的写景抒情诗《泊秦淮》后, 可设计他的《江南春》《山行》等进行对比阅读, 让学生把知识迁移于课外。这样, 教师授之以法, 以点带面, 而学生也能够学以致用, 从而达到“不教”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精益管理推进汇报材料下一篇:基础验收报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