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

2024-07-09

湖北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精选5篇)

篇1:湖北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

《河北省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 冀法审[2007]85号 2007-12-29 颁布实施。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放射诊疗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分为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四类也就是《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第四条 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的四类管理 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设置放射诊疗项目,应当按照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的类别,分别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和设置放射诊疗项目申请: 三)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同时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的,向具有高类别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医疗机构申请放射诊疗许可,应当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或《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复印件);

(三)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四)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名单及放射工作人员证(复印件);

(五)放射诊疗设备及防护用品、监测仪器清单;

(六)质量控制方案及管理人员、设备;

(七)安全防护管理人员、制度和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八)本放射诊疗设备及场所防护检测报告(复印件);

(九)属于配置许可管理的放射诊疗设备,提交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明文件(复印件);

(十)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平面图及周围环境图;

其中

(一)、(五)、(六)和

(七)需同时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应当真实、齐全、整洁,一式两份,其中原件应加盖申请机构公章。

卫生行政部门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不符合受理要求的,受理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资料,或者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写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对医疗机构提出的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进行资料审查,现场审核工作应当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并对对医疗机构申请材料所列的内容进行现场核实,填写《放射诊疗许可现场审核表》,出具现场审核意见。自受理之日起,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决定。对于审查结论为“建议整改”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向医疗机构发出《整改通知书》。医疗机构应在收到《整改通知书》之日起三个月内,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整改报告。整改期不计算在许可期限内。

审查或复查结论为“建议不批准”的,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登记机关注销医学影像科二级诊疗科目。校验、变更和注销 《河北省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校验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同时进行,并由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具体校验事宜。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放射诊疗许可证》正、副本;

(二)放射诊疗设备、人员清单及变动情况;

(三)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和教育培训情况;

(四)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管理与检测情况及检测报告;

(五)放射事件发生与处理情况。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受理校验申请后三十日内完成校验。日常监督管理

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定期检查放射诊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保证放射诊疗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咱们在日常监督中主要检查两个方面。一是现场检查二是检查放射档案。现场检查

到达医疗单位后先辩识开展科室,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然后看机房,按照最新的GBZ 130—2013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机房设置必须充分考虑邻室及周围场所的防护与安全,一般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每台X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与车载X射线机)应设有单独的机房,CT和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机房内最小使用面积不小于30平米,最小单边不小于4.5米。单管头X射线机机房内最小使用面积不小于20平米,最小单边不小于3.5米。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状态。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患者和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25 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5 mmPb。控制室内应有操作规范及防护措施等规章制度并上墙。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4天。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放射工作人员进入放射工作场所应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档案

(32号函会议通知)关于召开全市放射诊疗档案规范化管理暨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的通知 台账一:放射诊疗许可档案

1、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评价与卫生审查文件☆

包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表(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表(书)、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相应建设项目审查批复文件等;参考样例:建设项目评价报告审查申请公函

2、放射诊疗许可管理文件

包括:放射诊疗许可、校验及变更等申办资料;放射诊疗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食等复印件。

记录表:放射诊疗许可申请书(见《河北省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附录)

3、辐射源项管理

包括:放射诊疗设备清单(建议对每台射线装置进行拍照存档)及放射性药物食说明书;大型医用设备合配置许可文件;放射性药物储存场所食设置存入、领取、归还登记本。台账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档案

1、放射诊疗管理法规标准文件

包括:放射防护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放射防护培训资料;行政部门放射防护工作要求文件等

2、放射诊疗管理责任制

包括:放射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文件);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的任职文件及培训证明;与本单位放射诊疗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文本(含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安全检查制度、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案、危害告知制度等)、质量保证方案及监测规范。

参考样例:见后

3、放射诊疗操作规程、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含演练记录)等

记录表:意外照射事故情况登记表☆

放射诊疗投诉处理记录表☆

4、放射防护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和总结

台账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实施档案

1、放射诊疗设备定期状态检测及维护

包括:历年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放射诊疗设备状态检测评价报告和清单;不合格设备的检修记录;定期稳定性检测(自测)结果记录单。

记录表:放射诊疗设备状态检测结果登记表

放射诊疗设备检修记录登记表

2、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管理

包括:工作场所清单,工作场所防护检测评价报告书,入口处警示标志张贴(含核医学废物桶食等)、工作指示灯设置记录(可附照片),危害告知牌

记录表:工作场所防护检测结果登记表

3、放射防护用品管理

包括:供工作人员、受检者、陪同人员等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剂量报警仪表面污染仪食等,防护设备仪表的鉴定合格证书等

记录表:放射防护用品清单

4、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仪器管理食

包括:防护装置设置情况登记(放疗:安全连锁系统、计量检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等),检测仪器的检定或校准证书,检测仪器清单(核医学:活度计,表面污染仪;放射治疗:个人剂量报警仪、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等)

5、自我管理与接受监督资料

包括:自查自纠记录,放射诊疗工作量统计记录,卫生行政部门检查形成的现场监督笔录、卫生监督意见书、整改报告、行政处罚情况食等。

记录表:放射诊疗单位放射防护检查和处理记录表

卫生监督部门监督意见和落夹情况记录表

台账四: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档案

1、放射工作人员管理

包括:放射工作人员清单(含持证情况);《放射工作人员证》申请资料及清单;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等特殊资格要求证书☆(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证书、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物理师资格证等);情况登记表等

记录表: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表

2、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管理

包括:放射工作人员历年职业健康检查(含岗前、在岗、离岗)报告书;职业健康损害可疑人员的复查结果☆。

3、个人剂量管理

包括:历次个人剂量监测报告书、异常结果处理资料☆ 记录表:职业照射个人剂量档案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大剂量调查记录表☆

4、法规与防护知识培训管理

包括:防护知识培训组织资料,培训合格证明。

5、放射性职业病病人管理☆

包括: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定期复查报告,诊疗记录,职业病待遇情况等。

记录表:职业病报告记录

6、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包括:放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职业史、既往患病史、自觉症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发射防护及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及考核记录等。

所有检查均须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对发现的违法事实应如实记录,并针对问题下达载明明确要求和期限的卫生监督意见书;对无明显违法事实的也应记录检查的主要内容及结果。

篇2:湖北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自治区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发放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卫生部《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和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食品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责任。未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遵守本办法承办食品卫生许可的受理、审查、发放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自治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特殊营养食品、营养强化食品、新资源食品、配制酱油、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生产单位实施食品卫生许可。

地(州、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3000平方米以上餐饮业;乳及乳制品、饮料、瓶装饮用水、酒类、冷冻饮品、味精生产企业;流通领域中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超市的食品卫生许可。

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除自治区和地(州、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以外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食品卫生许可。

第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之间对管辖权有争议的,争议双方应当在争议之日起15日内协商解决;未能解决的,报请共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管辖,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接到请示后15日内做出指定管辖的决定。

第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实施食品卫生许可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卫生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和依法要求听证的权利,听证程序按卫生部《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第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实施食品卫生许可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行政机关预算。按照规定可以收费的,应当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收费标准收取,所收缴的费用全部上缴国库。

第二章 卫生许可证申请

第九条 申请人申请食品卫生行政许可证,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书格式文本由卫生行政部门提供。

第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公示下列与办理食品卫生许可事项相关的内容:

(一)食品卫生许可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

(二)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

(三)申请书示范文本;

(四)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操作流程、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监督电话。

第十一条 申请人申请食品卫生许可证,应当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有关材料,并对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基本材料:

1.食品卫生许可证申请书; 2.承诺书;

3.工商局核准企业名称复印件;

4.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职务证明和身份证复印件;

5.房产证(或建筑许可证)和/或房屋租赁协议、合同等有效证明材料;

6.从业人员健康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7.主要生产加工经营设备、卫生设施设备清单;

8.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认可书》;(食品经营企业不需要提供)

9.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制度;

10.生产用水的水源说明,自备水源的提供水质资料。

(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厂区平面图、车间布局平面图(标注面积)、生产工艺流程图;

2.卫生质量检验机构人员、仪器等资料; 3.产品设计外包装、标签及说明书样稿;

4.所用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卫生许可证或有效检验合格证明;

5.产品的配方和产品标准(原料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应提交合法证明)。

6.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有关材料。

(三)食品经营企业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经营场所平面布局图;

2.所销售食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有效检验合格证明,经销保健食品的需提供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3.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有关材料。

(四)餐饮业、集体用餐和配送餐单位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经营场所平面布局图,并标注总面积和各功能间面积; 2.所用原辅料的卫生许可证和有效检验合格证明。3.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有关材料。

(五)保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厂区平面图、车间布局平面图(标注面积)、生产工艺流程图;

2.卫生质量检验机构人员、仪器等资料; 3.产品设计外包装、标签及说明书样稿; 4.原辅料、包装材料的有效检验合格证明;

5.产品的配方和产品标准(原料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应提交合法证明);

6.产品剂型、品种名单及保健食品批准(注册)证书复印件; 7.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报告; 8.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有关材料。

第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申请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受理其食品卫生许可申请,并出具《卫生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及《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

(二)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出具《行政许可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补正的申请材料仍然不符合有关要求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要求继续补正;

(四)不需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即时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

第三章 卫生许可证发放

第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申请材料审查符合要求后,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卫生行政许可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卫生行政许可决定的,经本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出具《行政许可决定延期通知书》。

第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需要对申请人进行现场审查的,于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指派两名以上卫生监督员到现场进行审查,审查内容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卫生许可条件》和相应的《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进行逐项审查评分,并摄制主要功能间和卫生设施、仪器设备的照片存档。

第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申请的许可事项进行检验、检测,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检验、检测,并书面告知所需期限。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卫生行政许可期限内。

第十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审查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七条 经审查符合食品卫生许可条件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批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颁发加盖卫生行政部门印章的食品卫生许可证。

第四章 卫生许可证的管理

第十八条 食品卫生许可证应载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业主、许可范围、生产经营方式、许可证编号、有效期限、发证机关和发证日期等内容。

许可范围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生产经营类别和品种》填写。

第十九条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为四年;季节性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展销等临时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者颁发临时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第二十条 食品卫生许可证编号格式为:新卫食证字〔发证年份〕第XXXXXX--YYYYYY号,XXXXXX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行政区域代码;YYYYYY指顺序号。复核标识贴于食品卫生许可证左下角。

第二十一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变更企业名称、法人代表人或业主、生产经营方式、许可范围和扩建、改建生产经营场所的,应向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变更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卫生行政部门应予办理变更手续,变更后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编号及有效期限与原证保持一致;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变更,并作出《不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

食品生产经营者变更地址、新建生产经营场所,应重新申领食品卫生许可证,如果属于同一卫生行政部门管辖的,变更后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编号与原证保持一致。

扩建、改建、新建生产经营场所的必须经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核合格后方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变更申请或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食品卫生许可证每年复核一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领证或复核后满一年的前30日向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核。

复核应当与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相结合,其食品卫生等级达到A、B、C级的准予审核通过,并在食品卫生许可证上加贴复核标志和食品卫生等级标志; D级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审核通过。日常监督检查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执行,复核时评定食品卫生等级。

第二十三条 食品卫生许可证期满后需要延续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食品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符合要求的,卫生行政部门应予延续食品卫生许可证,延续后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编号不变,有效期四年;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延续,并作出《不予延续行政许可决定书》。逾期提出延续申请的,需重新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食品卫生许可证必须置于食品生产经营场所明显位置,亮证经营。

食品卫生许可证遗失的,应于遗失后60日内向原发证单位申请补办。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县(市、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本辖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资料档案,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并按照规定记录监督管理情况和处理结果,监督管理记录应当按照要求归档。

第二十六条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实施食品卫生许可的监督检查,发现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实施食品卫生许可违反规定的,应当责令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纠正或者直接予以纠正。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卫生许可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或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撤销,并作出《行政许可证件撤销决定书》:

(一)超越法定职权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的;

(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不符合食品卫生条件的申请人发放卫生许可证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的;

(四)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骗取食品卫生许可证的;

(五)申请人伪造、涂改、出借食品卫生许可证的;

(六)依法可以撤销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其它情形。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食品卫生许可证:

(一)逾期未申请延续的;

(二)自行歇业或停止营业六个月以上的;

(三)申请延续时不符合卫生要求,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终止的;

(五)食品卫生许可证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食品卫生许可证依法被吊销的;

(六)依法应当注销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其它情形。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负责解释。

篇3:湖北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已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0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文主要介绍制定《管理办法》和《管理规定》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并对职责划分问题、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关系的问题、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问题、食品添加剂定义和范围问题、申请许可提交标准文本问题和召回问题进行了说明,以对相关部门提供借鉴。

1《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1.1 制定《管理办法》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已于2009年7月20日起施行。该条例规定: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在依法取得相应的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后,办理工商登记。

有关规范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国家质检总局第79号令)(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在许可实施机关的设定;新设立食品生产企业申领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程序;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的使用等方面与《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不尽一致,且已经不能满足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有必要制定《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1.2 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共6章46条。

第一章总则,共5条。主要明确了立法目的和依据;规定了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明确了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二章程序,共19条。主要设定了食品生产许可的申请、发证、换证、变更、注销程序及相应条件。

第三章证书和标志,共5条。主要明确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书编号和标志的规范要求。

第四章监督检查,共5条。主要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食品企业监督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第五章法律责任,共5条。主要明确食品生产许可活动中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及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共7条,主要对一些必须明确的事项予以规定。

1.3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3.1 关于职责划分问题

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质监部门负责有关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因此,《管理办法》中调整了原食品生产许可工作体制,规定: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食品生产许可的实施机关,但按照有关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实施许可的除外;省级质监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规定要求,确定本辖区内质监部门分别实施许可的种类范围。这样,既符合了上位法的规定,又结合了工作实际,以保证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的顺利开展。

1.3.2 关于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关系的问题

原来的食品生产许可以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为前提条件,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了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先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然后才能办理营业执照。为符合上位法,《管理办法》规定: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在预先核准名称后依规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然后办理工商登记。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后,组织试产食品,并按规定实施许可检验。检验结论合格的,许可机关根据检验报告确定食品生产许可的种类范围,并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副页中予以载明。

这样规定的原因在于,在实践中尚未获得营业执照的当事人很难合法解决招工、购置生产设备、采购原材料、合同签订、建立检测手段和编制技术标准等问题,客观上难以进行食品试生产。《管理办法》的这一规定满足了实际情况的需要。

1.3.3 关于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问题

《管理办法》延用了“QS标志”制度,但通过总局公告对该标志进行了必要的调整:(1)明确“QS标志”是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标志,此外不具有其他意义;(2)公布调整后的标志式样,将标志中原有的“质量安全”字样替换为“生产许可”字样;(3)重新明确“QS”的含义,是“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汉语拼音的缩写,“Q”是汉语拼音“qi ye shi pin”(企业食品)的缩写;“S”是汉语拼音“sheng chan xu ke”(生产许可)的缩写。

1.3.4 关于《管理规定》与《实施细则》关系的问题

《实施细则》于2005年9月1日发布施行。该规章的实施为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施行后,《实施细则》中有关“食品生产许可”的部分规定已与上位法不相适宜,因此制定《管理办法》。但《实施细则》的调整范围大于《管理办法》,除去“食品生产许可”部分规定与上位法不相适宜外,其他部分仍有适用价值,因而不能废止。因此,《管理办法》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在本办法实施前公布的有关食品生产许可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2《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2.1 制定《管理规定》的必要性

《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该法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施许可制度。《食品安全法》对原有的食品添加剂监管模式进行了调整,取消了食品添加剂卫生许可证,将食品添加剂生产环节的主要监督工作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此外,《食品安全法》还规定了有关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多项新制度。为了全面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的监督管理,有必要制定《管理规定》。

2.2 主要内容

《管理规定》内容包括6章55条。

第一章总则,共5条。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立法目的和依据;二是规定了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三是明确了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二章生产许可,共29条。主要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应当具备的条件,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申请、发证、变更、换证、注销程序,以及许可证书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

第三章生产者的义务,共9条。主要通过对企业获得生产许可后的日常质量管理提出要求,以明确企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四章监督管理,共5条。主要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第五章法律责任,共4条。主要明确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活动中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及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共3条。主要对一些必须明确的事项予以规定。

2.3 有关问题的说明

2.3.1 关于职责划分问题

《食品安全法》已将食品生产许可职责确定为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落实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管责任和配套职责,《管理规定》将原来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由国家质检总局直接审批和决定的做法,改为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本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审查批准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则主要负责许可制度的研究,以及对各省局许可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3.2 关于食品添加剂定义和范围问题

《管理规定》所规定的实施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卫生部门批准的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物质,既包括以标准形式公布的种类,也包括通过安全性评估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未经卫生部门批准,任何物质不得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生产,不得作为食品添加剂实施生产许可。

2.3.3 关于申请许可提交标准文本问题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食品添加剂标准是确定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的依据。开展食品生产许可受理和审批工作,以及开展许可后的日常监管工作必须以食品添加剂标准为重要工作依据。为此《管理规定》规定: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应当提交生产所执行的食品添加剂标准文本。

2.3.4 关于召回问题

篇4:湖北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

湘卫监督发〔2011〕27号

各市州卫生局,省卫生监督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加强全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特制定《湖南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一年七月十八日

湖南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全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具体分级管理办法由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不承担具体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工作。

民航、铁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等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

第四条下列公共场所需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一)宾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就餐场所面积大于150平方米且安装有空调设施的饭馆;

(二)理发店、美容美发店,沐浴场所,包括浴场(含会馆、会所、俱乐部所设的浴场)、桑拿中心(含宾馆、饭店、酒店、娱乐城对外开放的桑拿部和水吧SPA)、浴室(含浴池、洗浴中心)、温泉浴、汗蒸馆、足浴、婴儿泳馆等;

(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含网吧)、歌舞厅、音乐厅;

(四)体育健身场所、游泳场馆;

(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六)城市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县、乡、镇营业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店)、书店;

(七)候诊室、候车(机、船)室以及运送旅客的飞机、火车(含地铁)、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

第五条公共场所许可条件:

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音、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等项目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

(一)旅店业应符合《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第3.3规定的要求;

(二)文化娱乐场所应符合《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第2.3规定的要求;

(三)公共浴室应符合《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9665-1996)第3.2规定的要求;

(四)理发店、美容店应符合《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6-1996)第3.3规定的要求;

(五)游泳场所应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第3条第3.3规定的要求;

(六)体育馆应符合《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8-1996)第3.2及《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法监〔2003〕225号)规定的要求;

(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应符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9669-1996)第2.2及《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规定的要求;

(八)商场(店)、书店应符合《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1996)第2.2及《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规定的要求;

(九)医院候诊室应符合《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第2.2及《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规定的要求;

(十)公共交通等候室应符合《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第3.2及《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规定的要求。

第六条公共场所经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的,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卫生许可证申请表;

(二)房产证及(或)房屋租赁合同;

(三)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

(四)公共场所地址方位示意图、平面图和卫生设施平面布局图;

(五)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六)从业人员(包括临时人员)的名单和健康合格证;

(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八)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当提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九)公共场所新、改、扩建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查意见;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或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第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

对资料不全者,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其需要补正的全部资料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对符合条件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作出受理的书面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第八条受理申请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定两名以上卫生监督员按照相关规定,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和经营场所进行审查。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制作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依法送达申请人;对不符合要求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

申请人提出中止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在中止期满后依照前款规定依法作出中止行政许可决定。

第九条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当载明编号、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经营项目、经营场所地址、发证机关、发证时间、有效期限。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编号为(地名简称)卫公许证字(年份)第××××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为4年,每2年复核一次。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

第十条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卫生监督机构及时做好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的登记、整理和归档工作。

第十一条已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下列许可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向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工商行政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一)单位名称;

(二)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三)地址中的路名路牌(非迁址)。

除前款规定的事项以外,其他事项改变的应当重新申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公共场所经营者需要延续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卫生许可证延续申请书;

(二)1年内的卫生检测报告;

(三)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当提供2年内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四)企业(个体)营业执照复印件。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不予延续或复核《卫生许可证》:

(一)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经营场所检测报告、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的名单和健康合格证的;

(二)提交的经营场所检测报告中卫生指标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的;

(三)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未提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卫生检测或者评价不符合卫生要求的。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可注销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一)逾期3个月不申请复核的;

(二)复核时不符合卫生要求且经整改后仍达不到卫生要求的;

(三)自行歇业或连续6个月以上不营业的;

(四)企业破产的;

(五)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或吊销营业执照的;

(六)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的。

第十四条经营者应当按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规定的项目营业,不得擅自超越核准的经营项目或变更字号,并应当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悬挂在经营场所醒目处。第十五条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遗失、损坏的,应及时向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补发。

第十六条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当地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违法行为,责成有处理权的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湖南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篇5:排污许可证发放年审管理制度

为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排污许可证发放年审管理制度如下:

一、本制度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内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

二、市环保局污染控制科实施《排污许可证》的监督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管理措施和办法,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关于排污许可证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政策。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进行排污单位的现场监察,污染控制科负责管理《排污许可证》、《临时排污许可证》,《排污申报登记表》等事项。企业申报排污许可证时应提供监测报告。市环保局行政服务中心具体发放排污许可证等有关证件。

三、排污申报登记表的办理。市环境监察支队按照环保法规关于排污申报登记的规定,加强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和现场检查,督促排污企业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被检查企业按指定的时间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如实填写《排污申报登记表》。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提前15日向原申报部门办理变更申报登记手续。新建、扩建和技改项目,试产前三个月内向当地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四、核发排污许可证。市环保局污控科、市环境监察支队根据本地区环境现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环境功能区划分和环境质量目标的要求,制定该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分配方案,确定污染物削减量。污染控制科负责管理《排污许可证》、《临时排污许可证》,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

对不超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持环保部门批准的排污申报登记表,颁发《排污许可证》。

对超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持环保部门批准的排申报登记表,颁发《临时排污许可证》,并限期削减排放量。

五、排污许可证的年审。《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三年,《临时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一年。我市实行《排污许可证》、《临时排污许可证》年审制度,即每年进行一次排污企业的复查,复查情况资料记入企业环保档案,复查时间为当年10月—12月,地点:市环保局行政服务中心。《排污许可证》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排污单位必须重新申请换证。

持有《排污许可证》、《临时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不免除缴纳排污费和其它法律规定的责任。

六、加强排污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市环境监察支队加强对已颁发《排污许可证》、《临时排污许可证》的排污企业的督查和抽查。被检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进行排放,并提供有关资料,禁止无证排放。对违反《排污许可

证》规定额度超量排污的,执法人员有权中止或吊销其《排污许可证》,被吊销《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必须重新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七、处罚。对违反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

(一)逾期未申报登记或谎报、拒报的,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在拒报或谎报期间,追缴一至二倍的排污费。

(二)逾期未完成污染物削减量以及超出《排污许可证》

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处一万元以下(含一万元)的罚款,并加倍征收排污费。

(三)拒绝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或拒领《排污许可证》的,处以五万元以下(含五万元)的罚款,并加倍收缴排污费。被中止或吊销《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在中止或吊销《排污许可证》期间仍排放污染物的,按无证排放处理。

上一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下一篇:计划完成情况考核通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