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培训总结

2024-07-22

规范化培训总结(通用6篇)

篇1:规范化培训总结

通过一年的培训,我首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更深切的了解,同时也对将来的工作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方向,在培训期间,我也深深的知道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和标准,也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品德发展,当然除此之外,我们需要学习、研究、钻研等,现具体对培训作如下总结:

一、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集中体现在教育责任感、关爱学生和工作效率上,强烈的教师责任感能带动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培训中一位优秀、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首先也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将自己的热情融入工作中,成为学生的导师、帮手和朋友。

二、在教学方面的收获

首先通过培训让我在工作时有了这样的准备:

1、充分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数,熟练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只有理解教材,把我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的把教学任务解决好。

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备学生、备教材,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创造性的教学,与学生碰撞出火花。

3、了解学生,了解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4、以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为基础,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一群有思想有生命的学生,课堂上可能会提出或回答出一些让我们措手不及的答案,因此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须的。

三、在班主任工作方面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班主任工作经验尚浅。工作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琐碎,需要理论基础,有时面对班主任工作,我无从下手。经过培训,优秀班主任给我们上课,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定的方向。我在平时的课堂、大课间活动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渗透教育思想,使德育工作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例如我所带的二年级学生有些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我常表扬那些懂得分享、帮助他人,而且善于倾听他人的同学。其次,我尝试利用班会、学校的活动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竞争、开心的学习氛围,并积极组织有关体美劳等方面的知识。

四、读书学习体会

基地校跟教过程中,我在李萍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了《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书中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简单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指导,真是受益匪浅。在工作岗位上,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有了爱,才有教育。教师有了爱,才会全心全意地学生服务,才会让学生体会到他自己是老师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有了爱,才会学得开心,学得没有压力。就像书中“第32天”说的那样,“为了能让你们更轻松高效地学习,我希望你们在班级里能够最大限度地感觉到安全和放松。因此,我会给你们说‘跳过’的权利。”这就是爱,这种爱是发自老师内心的爱,爱孩子不仅仅是表面的关心,更重要的是爱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如,孩子的自尊、孩子的紧张与压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保护孩子的自尊,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是否因为某种情况,使她自己变得紧张与压抑,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够感到舒适和放松。

书中从课堂管理谈到课堂计划,从课堂步骤谈到课堂效果,从学生的良好习惯谈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学生的健全人格谈到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一步都反映出作者对教学的严谨,就像“第107天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中说的那样,“不要指望任何学生变得完美。你只需要像所有卓越老师那样,不断地帮助学生认真、耐心地朝着一个更大、更好的目标坚实地迈出每一小步。”不急于求成,只要我们的学生天天有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好!

平时观摩、学习、培训给教师提供学习素材,一节优质观摩课,一次参观学习都是很好的提高机会。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认真分析,不断总结,才能获得收益,是自己得到提高。

新的起点,新的奋斗,这次培训在各个方面帮助了我们,同时也在思想上给了我们切实的指导和鼓励。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我将以老教师为榜样,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在教学中,我会努力工作,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

篇2:规范化培训总结

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强调的都是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具有相应的能力和素质素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讲课是一种引导、明道,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问题,而不是作为保姆把他们的大小事宜面面俱到办好,在上课时候未必每一门课的每一章节后要面面俱到,否则不仅不配为一个优秀教师,同时也害了学生。而应该采取讨论式、辩论式培养本科生的自学能力及创新意识,以及培养自我更新知识能力和技术技能。同时对待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还应该富有爱心,而且这份关心应该是无私和平等的,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二、“学,然后知其不足;教,然后知其困。”教材、教法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更新和不断变化,而且我国大学本科教材课本上的知识落后相关领域学科前沿至少五年以上,同时我自己现有的知识又十分有限和匮乏,倘若自己作为一个高校教师不去主动学习相关技能知识,也不去参阅本专业的国际和国内前沿进展,甚至很少开展科研,以及查阅相关教材和专业资料,那么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就很难把教材上的知识完整而全面地传授给学生。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需要有一桶水。”但是我认为教师不仅需要一桶水,还应该需要拥有一片广袤而深邃的大海,在课前或者课后要不断地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前沿思维,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先进教育观念。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普通高校教师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型的教师,这样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同时才能胜任那些复杂而且富有挑战性的教育工作。

三、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要时常怀有一颗谦卑的心。一方面,作为一名新进的高校教师,一定要多利用闲暇时间去听本学科以及相关专业的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丰富的上课教学经验,并且主动向请教学习如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常规和突发的问题;同时在另一方面来说,作为新进的教师,我们刚刚从学校出来,和现在的学生年纪相仿,思想以及代沟都基本不存在,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同时在平时和学生相处的生活或者教学中,要永远记得这两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及“遍地皆学问”。因此在和学生交流的情况下,要真诚和谦卑地向学生的闪光点学习,同时善于倾听他们对本门专业课以及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甚至是生活中遇到的他们不能够及时处理的困难,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共同成长,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努力奋斗。

四、对于教学之术的理解。作为新进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把教材完全吃透,

理清专业课的垂直逻辑线,悉心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把握学生的整体水平,深入浅出的讲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得专业知识能够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有的放矢,本门专业课的教学才会渐渐出成效,使得学生不断增加对专业课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培养他们不断自学能力和融会创新能力。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我们也应该对专业课构筑起纵横逻辑网,广征博引,并且融会贯通形成自己新的表达,而不是照本宣科,最终的目标是达到高度概括,形成宏观认识,充分沉底,一语中的,做到深入浅出。

我想用温龙岚老师的结语作为我本次培训心得体会的结语:作为教师,应该学无止境,教有良方。对学生的爱是我们的根、对职业的情是我们的本。因材施教,育人为先,精彩每一课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把握根本,坚守责任,不做“折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本次培训的问题:

1、什么叫动脑筋读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便会对思想有害。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诉了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在看书时候多多动脑思考为什么,只知道问为什么也不能提高,而应该通过寻求各种解决之道去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虽然这次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下次不可能出现同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吾日三省,做到常常反思和改进总结,不断完善自身对学习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同时要多去寻求别人读书好的方法,但是这些东西只有本土化后,才能吸收他们优秀的精髓,同时要注意最好不要生搬硬套,而应该通过学习别人的闪光点使得自己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2、什么是好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讲课是一种引导、明道,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问题,而不是作为保姆把他们的大小事宜面面俱到办好,在上课时候未必每一门课的每一章节后要面面俱到,否则会害了学生。而应该用心去爱学生,用魅力去感召学生的学习态度,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用心去洞察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之困之痛,引领学生积极乐观,相信自己与众不同,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时在课堂上要多采取讨论式、辩论式培养本科生的自学能力及创新意识,以及培养自我更新知识能力和技术技能,课余时间要多帮他们辅导难题和基础知识。同时在平时和学生相处的生活或者教学中,要永远记得这两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及“遍地皆学问”。

因此在和学生交流的情况下,要真诚和谦卑地向学生的闪光点学习,同时善于倾听他们对本门专业课以及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甚至是生活中遇到的他们不能够及时处理的困难,作为新进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把教材完全吃透,理清专业课的垂直逻辑线,悉心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把握学生的整体水平,深入浅出的讲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得专业知识能够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有的放矢,本门专业课的教学才会渐渐出成效,使得学生不断增加对专业课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培养他们不断自学能力和融会创新能力。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我们也应该对专业课构筑起纵横逻辑网,广征博引,并且融会贯通形成自己新的表达,而不是照本宣科,最终的目标是达到高度概括,形成宏观认识,充分沉底,一语中的,做到深入浅出。

篇3:规范化培训总结

关键词:腹膜透析,规范化培训,培训质量

腹膜透析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临床治疗重要手段, 但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 不少患者选择主要在家自行透析 (作为一种门诊治疗手段, 患者主要在家自行透析) , 因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培训帮助其掌握腹膜透析相关内容对于确保透析效果极为重要[1]。以往患者术后予以腹膜透析培训, 但效果并不理想, 部分患者由于考核不达标而需再次进行培训, 住院时间较长, 增加患者经济负担[2]。本院于患者术前3 d开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将培训持续到术后, 结果显示在患者掌握引起各种术后不适原因及应对方法、减轻心理压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提高培训质量等方面更为有利[3]。现以本中心2013 年2 月-2015 年7 月期间所收治新置管腹膜透析培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析规范化透析前培训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培训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中心2013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新置管腹膜透析培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生活可自理; (2) 具备一定沟通与理解能力; (3)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视力、听力障碍者; (2) 心肺功能障碍者; (3) 中途退出者。其中2013年2月-2014年6月入组患者作为对照组, 2014年7月-2015年7月入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27例患者中, 男16例, 女11例;年龄26~69岁, 平均 (42.5±11.6) 岁;试验组29例患者中, 男17例, 女12例;年龄24~71岁, 平均 (42.7±11.3) 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于术后1 d进行1周的规范化培训课程, 试验组术前3 d开始予以规范化培训, 透析培训具体方法如下。

1.2.1 建立完善评估体系由培训团队核心组员对患者规范化陪训专职护士的人选进行挑选, 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及自身情况, 包括年龄、身体素质、学历背景、工作经验、家庭支持情况、精神情感状态、认知能力、医疗负担情况及配合度等, 并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培训方案与培训方式, 应用图片、书籍、宣传资料、DVD、多媒体 (PPT) 等媒介展开培训, 一对一培训或集中培训, 应用实物模具练习操作, 帮助患者掌握操作要点。

1.2.2 明确培训目标及内容对患者进行分阶段规范化培训, 其中对照组参照术后标准化腹膜透析患者手册展开培训过程, 试验组将传统透析后1 周培训课程分为术前与术后两个阶段进行集中培训。第一个阶段, 于透析前3 d对腹膜透析基础知识, 包括什么是尿毒症与腹膜透析、尿毒症及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症状 (腹膜炎、心衰、腹透管移位) 等相关知识。详细介绍腹膜透析时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腹膜透析安全换液操作等内容进行培训, 让患者对腹膜透析基本情况及操作有初步了解, 在出现异常情况时也可从容应对, 同时也利于避免术后滋生恐惧、焦虑情绪。具体培训内容应包括:环境与透析液的检查、透析导管与双联系统的连接、引流、冲洗、灌注、分离等操作;此外, 还有碘伏帽的使用、短管的方向、操作时需戴口罩等要点以及遇上短管污染、液体出入不顺畅、肽头脱落等情况时如何处理, 明确不同浓度透析液使用原则及透析处方的调整等。第二个阶段, 术后1 d即继续培训, 内容包括合理饮食、液体平衡、腹膜透析液及相关物品储存与订购方式、导管及出口处护理等, 为家居透析提供有力保障。

1.2.3 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腹膜透析患者病程较长, 患者往往对透析费用、透析液订购、居家透析环境要求等较为担心。可针对患者忧虑之事予以有效心理辅导, 详细解释相关情况让患者心中有数, 减轻焦虑心理。

1.2.4 评价培训效果以患者理论及操作考核达标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总结不足之处并不断进行修改与规范, 以期腹膜透析患者培训质量可获得不断改善及广泛应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 患者理论及操作考核达标率:术后1 周理论考核达标率与操作考核达标率, 理论考核满分为100 分, 超过85 分为达标。操作考核满分也为100 分, 由2 名医师共同判定, 最后取评分平均值作为操作考核最终评分, 超过85 分为达标。 (2)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通过以上两项指标的比较评价规范化透析前培训是否可提高患者培训质量及缩短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1 周理论与操作考核达标率比较术后1 周, 试验组的理论考核达标率与操作考核达标率分别为89.7%、79.3%,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51.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8.7±1.8) 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11.3±1.5)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848, P=0.000) 。

3 讨论

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 PD) 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重要替代疗法, 且随着透析连接系统不断改进, 透析液生物相容性获得大幅提高, 腹膜透析临床应用日益广泛[4,5]。但不可忽视的是, 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率较高, 培训质量较低, 规范化透析前化培训较为缺乏[6]。另外, 不少患者为减少支出, 多选择在家自行透析 (患者主要在家自行透析) , 患者对透析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透析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也是腹膜透析成败关键所在[7,8], 促进患者腹膜透析质量的提高与相关培训的开展因此获得临床重视。

本研究将术前常规透析培训与规范化透析前培训效果及对患者透析培训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试验组于术前3 d开始规范化培训并延续至术后培训项目的开展取得了更显著的效果, 术后1 周理论考核达标率与操作考核达标率分别为89.7%、79.3%,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与51.9%, 此外住院时间 (8.7±1.8)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11.3±1.5)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其原因, 笔者认为, 患者术后易出现灌入及引流透析液刺激腹部引起不适及伤口疼痛等问题[9,10], 因此多存在不同程度精神紧张及焦虑症状, 与术前相比注意力集中度更差, 患者在培训过程中对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要点的吸收能力也随之受到影响[11], 培训质量因而降低, 严重者甚至难以达标, 间接导致患者需花费更多住院时间来掌握居家透析操作, 住院时间因此延长。本中心基于该种情况对腹膜透析培训进行改进, 认为可于术前3 d开始对患者及家属施行规范化培训, 主要围绕腹膜透析基础知识、腹膜透析时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腹膜透析安全换液操作等内容展开, 让患者初步了解术后不适原因并掌握应对方法, 自信心可得到增强, 同时患者心中有数也可实现心理压力的减轻, 帮助患者进入培训状态并顺利过渡[12,13]。患者术后继续接受腹膜透析培训时已经有了一定适应能力及心理准备, 更能克服相关干扰而集中注意力参加培训, 培训质量因此获得提高, 患者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均更佳, 住院时间也因此缩短。本中心在培训过程中重视培训规范化, 培训时间由术前至术后。培训内容包括腹膜透析相关知识的讲解与操作示范, 可帮助患者在住院期间更全面掌握腹膜透析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保障居家腹膜透析保障, 利于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 患者生活质量可因此获得大幅提高。

大量临床研究总结可知, 目前全球腹膜透析患者不少于20 万[14,15]。相关不完全统计结果证实, 截至2012 年底我国腹透患者人数约在38 000 人左右, 且以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方式居多[16]。随着近年来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多, 本院置管患者也在逐年增加。帮助患者尽量且有效掌握腹膜透析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极为重要, 且已经成为评价腹膜透析中心管理质量衡量标准之一。此外, 规范化透析前培训方法简单易行、所需投入资金不多却可大幅提高患者腹膜透析培训质量, 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非常明显[17], 值得开展。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我国开展腹膜透析医院并不多, 也只有大型医院提供透析后相关培训工作[18]。规范化透析前培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培训模式, 将传统透析后1 周规范培训课程分配到术前与术后先后进行, 让患者透析前了解透析操作流程、透析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发生原因与应对技巧, 避免患者由于未知的恐惧而滋生负面情绪, 术后可更快进入培训状态掌握腹膜透析操作要点, 培训质量大幅提高, 患者更快掌握腹膜透析就可尽快进行自行透析, 住院时间得以缩短, 减轻了经济负担, 对于经济状况拮据患者而言, 更为有利及适用。有临床研究对持续健康教育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19], 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实施持续健康教育及个性化再培训, 结果显示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居家腹膜透析过程中对无菌操作执行得更为彻底, 管道出口管理、腹膜透析操作复训、营养、水盐平衡、洁肤、强体、调心等各方面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也因此并发症发生率得以减少, 腹膜炎发生率为5.0% (2/40) , 低于对照组的31.6% (12/38) , 隧道炎发生率为0 (0/40) , 低于对照组的15.8% (6/38) , 优势明显。提示对于居家腹膜透析来说, 强化培训质量对于预后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保持一致。李岩[20]对规范化培训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其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此外, 规范化培训组再住院率为8.17%, 低于常规培训组9.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规范化透析培训的应用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确保出院后居家透析的顺利进行与疗效。

篇4:规范化培训总结

2011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全科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对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高素质人才缺乏却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各地采取措施,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适宜人才,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目标是每万名居民有2~3个全科医生,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与老百姓需要的高质量的全科医生有一定差距。中心很早就实施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采用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提供“六位一体”的基本卫生服务,可明显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提高满意度,但同时也发现,全科医生对外科疾病的处理力不从心,转诊率高。因此,在全科医生培训中,切实加强外科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值得探讨的。

全科医生进行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要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外科临床技能,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责任心[2]

教师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全科医生在外科轮转时,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专职负责,他们具有多年的临床和教学工作经验,具有精湛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但更应强调是带教老师对教学的态度和责任心。全科医生培训属毕业后教育,所有全科医生均已完成外科实习阶段学习。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全科医生的外科基本功不够扎实,培训中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教老师和全科医生是一对一的带教模式,老师平时工作非常繁忙,手术量大,门诊时间少,这就需要老师全身心投入,热爱全科带教工作,才能做到言傳身教。

紧密联系实践工作,增加新理论、新知识

首先必须明确教科书中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是每位全科医生应该掌握的。比如骨折的分类、如何对骨折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固定、包扎、转移运送,对神经、血管损伤的诊断、处理原则等。其次,要联系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全科医生的真正舞台在社区,社区居民常见的外科疾病是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如甲沟炎的处理。首先要判断切排的时机,另外要掌握切排的方法,包扎的技巧等等。全科医生不必掌握阑尾切除术等基本外科手术,但必须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常见外科疾病,烫伤、骨折、外伤处理,脓肿切排等,全科医生在轮转期间,遇到的病种是有限的,而且往往是严重的、复杂的大手术,这就需要带教老师结合全科医生工作特点,不仅要把社区中常见的外科疾病处理讲透彻,说明白,更要传授一些教科书外的社区适宜外科技术。让全科医生走上岗位后马上用得上,用得顺心。

加强对全科医生的管理和指导,重点是门诊教学

很多全科医生有不正确的认识,以为在社区工作,掌握内科疾病知识就绰绰有余,从而忽视了外科轮转的重要性。其实,现在实施的全科医生团队负责制的工作模式,要求团队核心成员即全科医生对内、外科均有较高的造诣的,能独挡一面,处理社区80%~90%的常见疾病。因此,在轮转中,必须加强对全科医生的管理,提高认识,将培训重点放在外科门诊教学。外科门诊往往是外科患者的首诊科室,最适合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培训外科思维模式,更能提高动手能力,掌握常用的外科技能,如清创、缝合、固定、换药等等。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给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学习环境,结合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和满足学员的求知欲望,实现课堂教学由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员为中心的转变,发挥学员的认知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可突出教学重点,对开阔学员视野,拓展知识有很大帮助。全科医生以往教学背景不同,对外科疾病的认识不同,况且,外科疾病的诊治进展很快,尤其是微创、腔镜技术、介入治疗技术日新月异。这些技术现场观摩学习不多,那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总之,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特点,使全科医生在短时间内对外科疾病的诊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对外科疾病诊治的新技术有初步的了解。

建立完善的评估考核体系,提高培训效果

全科医生轮转结束后,由外科教研室定期组织考试,包括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这样的外科考核体系是最常见的。但是,这样的考核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考核的内容单一。全科医生考核的内容和其他专业的培训医生一样,这样就缺乏个性化,没有针对性。其次,评价的指标不科学。现在考核的指标以理论考核为主,实践操作也是口述为主,缺少真正的实践操作考核。需着手建立更加完善的全科医生的外科考核体系,具备针对性强、科学性好的特点,从而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与培训科室联系,做到因人而异,个性化的培养每一个全科医生。同时,培训要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提高全科医生的外科疾病诊治水平,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

2 魏晓捷,周央环,沈淑男,等.浅谈如何提高外科临床教学质量.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86-87.

篇5:规范化培训总结

为期一年的见习培训已接近尾声。作为一名见习教师,我收获良多。在这一年中,我进入基地学校和聘任学校进行见习活动。两所学校分别为我安排了班主任导师与学科导师,并进班见习;同时,我还多次参加了区级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有各级专家的讲座,还有各类专题网络课程培训。

在培训期间,我有幸得到一次进行区级公开教学展示的机会。2018年4月10日,我在世界小学进行了公开教学展示。上课的内容是《牛津英语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Module 3 Unit 1 Seasons。在准备这次公开课的过程中,学校领导、教研员、我的导师与学校同事们给了我很多指导与帮助,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是我此次公开教学展示的一点反思与体会,望能得到更多老师的指正。

这节展示课,让我深刻意识到,一节好的优质课必须从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开始。我的学科导师与两位区教研员,从备课开始就一步步指导我、帮助我。她们对我的第一稿教案,一方面热情的予以鼓励,另一方面认真分析,仔细斟酌,中肯地提出不足,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反复推敲,我们慢慢地研磨出一节比较成熟的教学设计来。其次是教案确定之后的试教。在一次次的试教过程中,我的导师全程参与,每次上完课,她都会耐心细致的提出课堂教学中应该改进的细节,例如:上课时,我的课堂用语要更严谨;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衔接上要更流畅;教学课件应该更简洁、清晰等。

这一次次改进,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次眼界的开阔与能力的提升。之前学到、想到的“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心中有爱、眼中有人,手中有法”等理念,随着一次次教学细节的改进,逐步转变为一个个细致的启发、一个个巧妙的过渡、一个个生动的演绎!最终,这一切都在这次公开教学中得到了展示!

通过这节展示课,我进一步意识到,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掌握和运用英语的基本知识,需要学生勇于开口,不断进行交流和实践,还要保证这个交流和实践活动顺利的进行。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欢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拥有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畏惧心理,勇于交流发言,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保持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心理学的研究和我的教学实践都说明,当学生处于愉悦、兴奋的情绪状态时,他们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增强。

本次公开教学展示中,我体验到了快乐和感动。快乐是课堂教学带给我的体验;感动是学生们稚嫩但认真专注的课堂表现让我感动。同时,我更想说的是由衷的感谢:感谢我的学科导师詹老师与教研员黄老师、洪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感谢学校领导、学校同事对我的支持与鼓励!

篇6: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结

次要标准 1.呼吸频率≥30次/分;2.氧合指数≤250;3.多肺叶浸润;4.意识障碍;5.氮质血症;6.白细胞减少;7血小板减少;8.低体温;9.低血压,需要强力液体复苏。

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

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指任何致病因素(包括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其诊断至少符合下列2项依据:1.体温>38℃或<36℃;2.心率>90次/分;3.呼吸>20次/分或二氧化碳分压<32mmHg;4.白细胞计数>12

或<4。

4.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反应综合征。

5.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良或低血压。

6.脓毒性休克:指存在持续低血压,虽给予充分液体复苏后也无法纠正,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超过4小时,常伴有组织低灌注状态或器官功能障碍。

7.MODS: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外科大手术等急性损害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8.测量肺动脉嵌顿压时应选择在(呼气末期)进行。

9.休克是指有效循环总量不足,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急剧减少为基本原因的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综合征。

10.无创机械通气应具备基本条件:意识清楚,咳嗽能力较强,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较好的主动配合能力。

具体适应证:1.对于病情较轻(PH>7.35,PaCO2>45mmHg)的患者,应用NPPV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呼吸机疲劳,预防呼吸功能不全进一步加重;2.对于出现轻中度呼吸性酸中毒(7.25<PH<7.35)及明显呼吸困难(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频率>25次/分)的AECOPD患者,推荐应用NPPV;3.对于出现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PH<7.25)患者,可在严密观察的前提下短时间(1-2小时)试用NPPV;4.对于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不宜行NPPV;5.对于有创正压通气条件不具备或患者/家属拒绝有创正压通气时,可考虑试用NPPV。

11.NPPV禁忌证:1误吸危险性高及气道保护能力差;2.气道分泌物多且排除障碍;3.心跳或呼吸停止;4.面部、颈部和口咽腔创伤、烧伤、畸形或近期手术;5.上呼吸道梗阻。

12.有创机械通气的适应证:1.危及生命的低氧血症(氧分压小于50mmHg或氧合指数<200mmHg);2.PaCO2进行性升高伴严重酸中毒(PH<7.20);3.严重的意识障碍;4.严重的呼吸窘迫(呼吸频率>40次/分、矛盾呼吸等)或呼吸抑制(呼吸频率<8次/分);5.血流动力学不稳定;6.气道分泌物多且引流障碍,气道保护功能丧失;7.NPPV治疗失败的严重呼吸衰竭者。

13.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指征包括:1.少尿;2.无尿;3.高钾血症(血钾>6.5);4.严重的酸中毒(PH<7.0);5.高钠血症(血钠>155)或低钠血症(血钠<120);6.血尿素氮>30 ;7.尿毒症性脑炎,心包炎;8.水负荷过重。

14.最小闭合技术:是指气囊充气后,在吸气时无气体漏出。

15.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1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17.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组综合征。

18.Horner综合征:肺尖部肺癌易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少汗或无汗。

19.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20.ALI/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由于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渗出复含蛋白质的液体,进而导致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可伴有肺间质纤维化。病理生理改变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和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主。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的低氧血症,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改变。

21.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

22.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

23.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24.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

25.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

26.恶性或急进性高血压:少数患者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持续≥130mmHg,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肾脏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

27.高血压急症:是指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

28.溶栓的适应证:1.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或病史提示AMI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小时,年龄<75岁。2.ST段显著抬高的MI患者年龄>75岁,经慎重权衡利弊仍可考虑。3.ST段抬高的MI,发病时间已达12-24小时,但如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者也可考虑。

29.溶栓的禁忌证:1.既往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1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2.颅内肿瘤;3.近期(2-4周)有活动性内脏出血;4.未排除主动脉夹层;5.入院时严重且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或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6.目前正在使用治疗剂量的抗凝药或已知有出血倾向;7.近期(2-4周)创伤史,包括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分钟)的心肺复苏;8.近期(<3周)外科大手术;9.近期(<2周)曾有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性穿刺术。

30.肝肾综合征:是指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肾衰竭,但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损害,故又称功能性肾衰竭。主要见于伴有腹水的晚期肝硬化或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31.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32.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33.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或再出血:1.反复呕血,或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伴有肠鸣音亢进;2.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充分补液输血而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3.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升高;4.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34.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周)突然下降而出现氮质废物滞留和尿量减少综合征。

35.高白细胞血症:当循环血液中白细胞数>200,患者可产生白细胞瘀滞,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呼吸窘迫,反应迟钝,言语不清,颅内出血等。病理学显示白血病血栓栓塞与出血并存。

36.血小板减少的急症处理:适用于1.血小板低于20

者;2.出血严重广泛者;3.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4.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处理:1.血小板输注;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3.大剂量甲泼尼龙;4.血浆置换。

37.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凝血与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38.DIC的病因:1.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或其他感染;

2.恶性肿瘤 常见白血病,淋巴瘤,前列腺癌,胰腺癌及其他实体瘤。

3.病理产科 羊水栓塞 前置胎盘 妊高症

4.手术与创伤 因释放组织因子,诱发DIC。

5.医源性疾病 主要与药物、手术、放化疗及不正常医疗操作有关。

6.全身各系统疾病 高血压 肺心病 急性胰腺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9.DIC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a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b.有多发性出血倾向;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c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体征。2.实验室指标:a 血小板<100 或进行性下降,肝病、白血病患者血小板<50 ;b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或>4g/L,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1.8 g/L,肝病<1.0 g/L。c 3P试验阳性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阳性;d PT时间延长或缩短3秒以上,或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

40.垂体功能减退性危象:在全垂体功能减退症基础上,各种应激如感染、败血症、腹泻、呕吐、失水、饥饿、寒冷、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外伤、麻醉及使用镇静药、安眠药、降糖药等均可诱发垂体危象。临床呈现1.高热型>40℃;2.低温型<30摄氏度;3.低血糖型;4.低血压、循环虚脱型;5.水中毒型;6.混合型。

41.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

42.充血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43.癫痫发作是大脑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所致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临床综合征。

44.心衰的诱因: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如不恰当的停用利尿剂或降压药;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45.NYHA心衰分级:按诱发心力衰竭症状的活动程度将心功能的受损状况分为四级。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IV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46.癫痫持续状态: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或出现两次以上的癫痫发作,而在发作间期意识未完全恢复。

4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存在胰岛素抵抗,升血糖激素增加,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

48.反跳:是指急性有机磷中毒,特别是乐果和马拉硫磷口服中毒者,经积极抢救临床症状好转,达稳定期数天至一周后病情突然急剧恶化,再次出现胆碱能危象,甚至发生昏迷、肺水肿或突然死亡。

49.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少数患者在急性重度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可发生感觉型和运动型多发性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末端烧灼、疼痛、麻木以及下肢无力、瘫痪、四肢肌肉萎缩等异常。

50.中间型综合征:是指急性有机磷中毒所引起的一组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因其发生时间介于胆碱能危象与迟发型神经病之间,故被称为中间综合征。

51.ARDS诊断标准:1.有ALI/ARDS的高危因素;2.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3.低氧血症:ALI时动脉氧合指数≤300;ARDS时氧合指数≤200。4.胸部X线检查显示双肺浸润阴影。5.PAWP≤18mmHg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同时符合以上5项条件者,可以诊断ALI或ARDS。

52.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创伤也可能危及生命。

53.复合伤:是由2种或2种以上的致伤因素造成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且有一处危及生命的伤害,如热压伤、烧冲伤等。

54.肺心病的X线检查: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中央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残根”征;右心室增大征。

55.肺心病的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1.05mv及肺型P波。也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

56.肺心病的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DIC。

57.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

上一篇:企业拆迁补偿协议范本下一篇:工作证明如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