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技能

2024-07-18

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精选6篇)

篇1:高校教师教学技能

论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学习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技能心得)

论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学习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技能心得)

1999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扩招的同时,对高校的办学能力提出了考验。目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和骨干力量。青年教师的优势是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是教学经验不足。因此,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青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一、提高教学语言技能。

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它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起带进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魅力,时刻提醒自已做到以下三点:

1、语言准确科学、标准规范。课堂教学必须使用普通话,讲解内容要掌握得扎实,不能张冠李戴。

2、语言要逻辑严密、生动感人。作为教师,要使自己的语言前后连贯、上下承接,推理严谨,论述有据。

3、语言要有启发性、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不能把话说尽、讲绝,应当含而不露,适当地留点“空白”,启发诱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和想象去补充、发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提高板书技能。好的板书是成功上课的一半,板书可以提示教学内容,体现结构和教学程序;启发思维,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强化记忆,使学生对主要知识有更明晰的印象。每个教师平时可以通过以下四点来提高自己的板书能力:

1、坚持练习钢笔字与粉笔字。

2、听其他教师上课时留意他们是如何写板书的。

3、提炼板书内容,重点展现精华部分。

4、对板书进行反思,看看讲过的课的板书是否可以进行增删。

三、提高教态变化技能。

教态变化是指教师变化不同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交流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声音和音调的变化,身体的动作和适当的手势,丰富的表情和眼神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四、提高演示技能。

演示技能是指教师在促进学生感知或创设情景是结合有关内容的讲解把各种直观教具及实验等展示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准确规范,才能让学生看得清演示的过程和效果。掌握多媒体电教手段,把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是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五、提高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

教学过程调控技能就是课堂教学调控技能,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管理学生,使自己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更为合理、高效的为学生所接受、吸收的技能。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上好课的技能。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技能的培养:

1、导入技能。课的开始如同定调,一定要好。一堂课如果一开始就没上好,讲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那么,学生就难以进入意境,就不会兴趣盎然地投入之后内容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高超、新颖、别致的导入必然会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新课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并未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解做好铺垫。

2、提高反馈强化技能。

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信息往返交流的过程,是教师传出教学信息后,从学生那里取得对有关信息反应的行为方式。教学强化,一方面是根据反馈在实施过程中及时修正教学思路,在反复修正中逐步完善,另一方面是对有利于教学实施的积极因素加以调动,对阻碍教学实施的现象加以排除和转化。教师要认真观察,静心倾听,了解学生发言背后的思维脉络,要善于利用师生交流,从提问、对话中准确地把握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能力发展程度。对学生的某些回答或质疑应能迅速反应,当即给予肯定、否定或作出恰当的解释,而不应该模棱两可,让错误的认识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要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的节奏和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3、教学组织技能。

教学组织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教师课前要设计有效的方法;课上要把学生有序地组织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要有准确的评价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基本技能不是天生的,要靠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去慢慢摸索、总结、积累、提高;还要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他们的言传身教是提高青年人教学基本技能最有效的途径;认真研究、寻找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并坚持下去,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篇2:高校教师教学技能

在为期三天的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中,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高校教师教学技能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这门课程学习之前,我认为老师只要把自己所知道的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就行了,而现在看来,这种理解确实有些片面。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也不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教师如何让所教授的知识让学生最大可能的接受,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做为一个老师,首先得充实自己,做一名具备专业知识和个人素养的教师。在讲课时,不仅要讲出是什么,还要讲出为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信服,才会有听课的意愿。教师应该热爱、尊重学生,应把学生当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群体,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想法。不要用语言、行为等伤害学生。

感触很深的是,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是重要的,还有许多其他方面也很重要。最直观的就是着装,这往往是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着装要大方得体,不能太暴露或太夸张。讲课的语音、语调、语速要合适,要富有感染力,而是得有适当的变化,这样才能较长久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过程中,讲解结构应该首先明确,只有这样,学生才知道这堂课具体讲什么内容;并在讲解过程中,将关键信息从背景信息中强调出来,才能让学生知道重点在那里;讲解应该有条理,层次分明,要具有启发性与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做到与采用提问、谈话等技能配合的方式,与学生能较好的互动,知道学生们在想什么;提问的技巧也很重要,提问目的明确,有适当停顿,设计应包括多种水平,对提问可给出答案,并进行讲解;应该尽可能的激励全体学生,做到公正公平。

此外,其他的一些技能,如在第一次讲课时应该认真的介绍自己,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不要说自己所教的可能很难,要说所教的可能其实不难;需要注意面部表情自然,变化恰当,手部及面部动作配合、身体移动要适当、对学生应该尽可能正面强化等这些以前可能不会注意的小细节,也能更多的关注,也希望

在自己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更好的应用。

篇3:对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浅析

教学技能的含义

所谓教学技能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 运用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主要包括选择教材内容与教法手段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营造教学氛围和调控教学情绪的能力、讲解与示范能力、区别对待与因材施教的能力、观察与分析学生行为表现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与纠正错误创作的能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教学节奏的能力、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等。

教学技能的分类

美国微格教学专家盖奇 (Gage, 1963) 在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方面, 提出了教学技能分类的方法。

盖奇认为:“教学研究的全盘宏观方法已遭失败, 因此教育家应采用科学家分析微分子的方法来作为理解复杂现象的手段。”原国家教委在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 把教学技能分为五类: (1) 教学设计技能; (2) 使用教学媒体技能; (3) 课堂教学技能; (4) 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 (5) 教学研究技能。基本课堂教学技能包括九项基本技能: (1) 导入技能; (2) 板书板画技能; (3) 演示技能; (4) 讲解技能; (5) 提问技能; (6) 反馈和强化技能; (7) 组织教学技能; (8) 变化技能; (9) 结束技能。

教学技能的特点

人们对教学技能的定义各不相同, 正确的把握其特点, 有助于我们揭示其实质。

1. 教学技能具有包容动作技能、智慧技能的特点。

动作技能方面, 比如教师的口语、书写、体态和操作等技能, 通过肢体和肌肉运动来实现, 具有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外显性一面。然而, 在复杂的教学活动中, 更多的则是通过头脑内部活动的偏于内部心理活动过程的智慧技能和自我调控技能。比如教学设计技能、教材处理技能、教学组织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等, 具有内隐性和观念性。

2.教学技能既表现为个体的经验, 又是人类经验的结晶。它植根于个体经验, 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 而是在千百万教师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反复筛选和实践检验而高度概括化、系统化的理论系统。

3.就技能的形成而言, 强调练习在技能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是心理学界的共识, 这对于认识技能与知识的区别是重要的, 对于技能的训练也是不可忽略的。另外, 自动化通常被视为技能的一大特征。技能一旦达到自动化程度, 所进行的活动则不需要或很少需要意识控制, 可以极大地提高活动效率。

当前高校教师教学技能之现状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青年教师的人数越来越多, 这些年轻教师大多数都是没有师范教育背景, 没有高校从教经历的应届毕业生, 从而存在很多共同的问题。

1. 课堂控制能力欠缺。

2. 课堂教学灵活性和创造性缺乏。

3. 资深教师教学技能缺憾。

一般而言, 资深教师都能较好的掌握和运用教学技能, 然而, 相对年轻人而言, 年龄较长的老师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方面则略现不足。

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思想上, 热爱本职岗位, 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质量的好坏是学校的生命线, 是每个教师的职责。高效教师同时身负教学、科研两项重担, 它们同等重要, 不可重此薄彼可以说教学质量上去了, 学校才能不断发展, 学校有了声望才会对教师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同时, 教学质量的提高, 能够增强学生对于教师的崇拜感, 教师也会更好的体验到职业荣誉感。因此,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基础、关键, 每位教师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

2.专业知识上, 努力提高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教师本身丰富的、渊博的知识是教好课的前提。课程的不断更新, 使得很多教师要经常面对全新的课程, 如何把自己也陌生的课程教好?需要教师付出不断的努力和汗水, 多看书、早准备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 技能上, 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笔者认为, 教学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设计。这里所说的教学设计包括理论学习, 同时也有实践锻炼。前人对教学设计进行过大量而系统的研究, 在师范院校, 它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高校里非师范出身的教师更应该学习这门课程, 抓住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 是教师在不断的实践、学习过程中完善、提高的。

(2) 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师首先要学习如何制作一门精美、实用的教学课件, 课件的制作既有技术的支持, 又有教学设计的指导, 同时需要一些美学、视觉艺术上的指导, 这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多学习借鉴优秀课件的制作, 同时教师也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而不是自己不钻研、糊弄了事, 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相信熟能生巧。

(3) 讲解、交互、启发等课堂讲授技能。课堂讲授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在师范院校里是比较成熟的技术, 主要使用微格教学法。所谓微格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 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 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它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 利用这个系统可使师范生和新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 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同时, 多观摩、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课过程也是非常有效的提高方法。

参考文献

[1]肇洋, 岳爱臣:论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高[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6月.

[2]李雪梅, 陈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及其结构初探[J].教学研究, 2002, 29.

[3]教育部人事司.全国普通学校教师队伍现状.[N].中国教育报, 2004.09.08.

篇4:论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音乐教师;素质教育;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J 6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35-02

目前,音乐素质教育在高校中广泛的推进,这对于音乐教师的要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众多的要求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尤为重要,它是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环节。总结来说,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音乐学科的专业技能;二是音乐实践活动能力。

一、音乐学科的专业技能

高校音乐教师立志于在高等教育的氛围中传播音乐艺术,其自身应具备的音乐学科本体性知识技能一般包括:全面的音乐基础理论修养和音乐审美的教学、合唱指挥、创编等技能技巧。概括如下:

(一)音乐基础理论教学

一切的音乐实践活动都是必须在具备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基本的音准、节奏感、基本的识谱能力和音乐听觉能力上进行的,无论是音乐教学中的演唱、演奏或是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皆如此。因此音乐基础知识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音乐教学中,音乐基本知识的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歌唱教学、器乐演奏、音乐欣赏等等音乐学习内容,在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音乐欣赏的教学能力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大其音乐视野,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音乐教师要熟悉和掌握各个时期、各种体裁、各种题材、各种结构的中外优秀声乐和器乐作品,包括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作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得到音乐美的享受,从而达到音乐欣赏教学的预期目的。

(三)合唱与指挥技能

歌唱是人类本能的、原始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也是高校学生最易掌握的音乐技能之一。与此同时,有表情地歌唱能满足学生的审美及人际交流的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唱艺术形式最能表达人们的共同心愿和时代声音,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起到鼓舞人民、团结人们和宣传政策的作用。合唱教学和演出也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合唱的教学能力和指挥能力应作为音乐教师的专业特色而被重视。作为合唱队的辅导者和指挥,音乐教师必须熟悉高校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各声部的声音特点和各个声部最好的音域和音色;从发声的训练、音准的训练、节奏的训练、音乐的表现等等方面入手、指挥处理力度及速度的变化。

(四)改编作曲的能力

由于高校的课外活动相当的活跃,甚至有的学校成立了交响乐队、民乐队和合唱团等,所以在组织大型音乐活动中,就要求音乐教师根据演出的需要即兴发挥创作、改编歌曲,为乐队配器等等的工作。这是音乐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演奏或演唱能力水平来进行的创作和改编,充分的展示了教师的创作能力和深厚的音乐功底,对于所有的音乐教师要说是对其音乐才能的挑战。

(五)乐器的技能教学

器乐教学是为一些有过音乐教育背景的学生或是音乐特长生进行的教学,继续的器乐技能教学可以使他们在大学期间发挥特长,成为学校课内外活动和演出中的“台柱子”,也给其他没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一个接触音乐、了解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休息和娱乐。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一至两件常用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教学技能,通过器乐的教学来提高部分学生的演奏技能,增强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音乐实践活动能力

(一)独当一面的组织能力

音乐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在高校中常见的形式有:合唱队、舞蹈队、小型的管乐队和弦乐队等等。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作为音乐教师这时就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在各个方面都能独当一面,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

(二)独立科研的能力

由于我国的普通高等音乐教育还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我们的音乐教师不断的把音乐教育中积累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上来认识、归纳,进行理论性质的研究。音乐教师还要善于把音乐教育界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能够帮助教师不断超越现有的水平,迅速地吸收新的教育理论,为

高校全面有效地提高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而贡献力量。

(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

如今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追求目标。这对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音乐活动的整个过程的创新能力都提出了高的要求。音乐教师应具有对教学资源进行发掘、对教材综合构建以及理论的创新能力,还要思想开放、及时掌握国际、国内音乐教育的最新理论和最新动向,并吸收、消化、运用于音乐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研究如何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革新。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的技能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们会利用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比如:幻灯片、投影仪、DVD机、计算机等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尤其是对于音乐教学来说,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会给我们的艺术课堂增色不少。熟练的学会使用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成为了现代教师所必备的技能,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跟的上时代的步伐。

三、未来高校音乐教师展望

展望未来,高校音乐教育需要的是:

(一)综合型的音乐教师

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本技能、一定程度的艺术特长和相应的音乐智慧;同时, 还应泛知一些其他艺术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有关文化知识。既要具备常规音乐教学能力, 又要具备综合艺术教学的课程设计、组织实施能力和把音乐教学、音乐审美活动向各科教学、向校园的延伸的融合能力;既要有使用通编教材、选配、管理和运用音乐教学器材、 又要有研究和开发更适合学生的音乐教材。

(二)研究型的音乐教师

面对音乐艺术的新发展和音乐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师应有自觉清醒的反思意识, 不断更新音乐教学和艺术教育的理念。树立终身艺术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创造教育观和整体教育观。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课程灵活性、愉悦性的特点, 做到既能面向每一位学生, 又能对特长生,因人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音乐艺术的美,人人从中都能获得发展和提高。

(三)创新型的音乐教师

应具备利用新观念、新信息、新设施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以及音乐课件的制作能力。有谋划教学策略, 使教学方法最优化的教学创新能力。善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互动性的学习。注意不断积累音乐艺术教育资料,通过尝试、比较、分析、判断, 逐渐形成能系统地从新理念、新领域、新角度、新方式、新技术、新组合等不同侧面, 去灵活有效地进行艺术教育的创新能力。

(四)合作型的音乐教师

展望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最终会呈现出综合艺术课或艺术综合审美活动的趋势, 这往往要由几名教师的合力才能做好, 因而, 艺术课程的综合性, 必然带来对跨艺术学科教师的合作要求。如果每一位艺术教师, 都有积极合作的诚意与和谐相处的行为, 那么在群体合作中, 就可相互激发工作积极性, 相互启发创新灵感, 相互补益对方提出的新点子和新建议。通过集思广益, 使彼此的治学体会得到交流、专业知识得到增广、教学方法得以多方锤炼, 共创的教改成果又能使大家共享, 从而, 为音乐艺术的广泛传播提供一个协调合作、坚实有力的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范磊.论音乐教师的修养[J].艺术教育,2006:50-51.

[3]于漪. 现代教师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万绍芷 张勇.新课程标准下高师音乐教师的角色转变[J].江西教育科,2005:47-48.

[5]赵凤艳.论音乐教师的素养[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3)87-88.

[6]马芳 蔡相国.音乐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6:118-119.

[7]胡知凡. 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15.

[8]郭声健. 艺术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39.

[9]郭声健. 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3.

篇5:高校教师教学技能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内涵

一、关于教育教学技能的几种观点

(一)活动方式说

经典表述:“为了达到教学上规定的某些目标所采取的一种极为常用的,一般认为是有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

侧重:达成目标的有效性;执行任务的顺利性;获得的练习性或习得性。不足:

1、理解狭隘,将教学技能等同于动作技能。教学技能与对象、内容、条件以及个体气质等有关。

2、方法单一:没有关注与知识的关联,教学技能不仅仅需要练习。

(二)行为说 经典表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系列教学行为。”

侧重:外显行为,可观察、可分解、可控制、可测量。不足:忽视人的心理活动对教学效果提高方面的有效性。

(三)结构说 经典表述:“是由于行为及认知有关的事项的结构系列组成。” 侧重:外显行为与认知因素的结合,相互联系。不足:知识外延性的一种理解。

(四)知识说

经典表述:是相关知识的存储、提取和运用。

侧重:技能属于知识范畴,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一致性和联系。不足:混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知识的类型:

1、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怎么样。

2、程序性知识:回答如何做、怎么办。包括动作技能、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二、教育教学技能的特点

属于高级复杂技能,具有复合性。

(一)类型

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一般性智慧和特殊智慧即认知策略)的整合。教学技能通过外显的行为动作来体现,通过内隐的心理活动来调控,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变化来确证。

如,教学准备的技能(技艺)、组织教学的技能、开讲的技能、提问的技能、语言的技能(口头语言、体态语言)、板书的技能、应变的技能、结束的技能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的技能(多媒体运用)等。

(二)来源:个体经验、人类经验

来源于教学经验,又高于教学经验。

(三)形成:练习

(四)表现:熟练——自动化。

三、教育教学技能的定义

通过练习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规则达成某种教学目标的能力。外延:上述红色字体。

第二节 关于教育教学技能的几个理念

关键性认识:什么是教学 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角色: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示范者、研究者。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教师能起好主导作用吗?

认真备课、改进方法、先进手段、教书育人、学会驾驭、尊重主体 “双主体”

教师集导演、演员于一身。学生不是观众,应与教师同台演出。

二、知识传授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问题中心、团队学习、交流分享

三、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倡导敬业、注重发展

四、专业精深与博学多才相结合 科系分割,各自为战 综合化、走出课堂小天地 复合型人才:“T”型人才

五、科学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第二章 大学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依据教学规律,体现教学目的,用以指导教学方法而提出的基本要求。(大学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教学思想——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原则 “启发式”教学思想、方法、原则。

二、大学教学的特点

是传授专门性、高深性学问的过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过程。

教师面临的挑战:知识是否足够,研究能力是否胜任。

三、大学教学原则的体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原则?

(一)知识结构合理

专业知识为主,人文、社会、科学有机结合。课程结构均衡化

通识教育(长沙学院)课程选择

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正道博士来华访问讲学,在一所大学给师生作《现代科技趋势及最新动态》的学术演讲。他纵谈古今,横述东西,一时把师生们带到那遥远的古代,一时又把师生们送到太平洋彼岸。他的话像一只船,载着听众在那充满激情的知识江河中航行。大家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每个人的心都随着学者的话语在飞荡,在思考,在探索。许多人一课听罢,双拳紧握,一股豪情油然而生:中国要改革,世界要变样,人们要倔起,社会要前进!聆听这样的报告,师生们陶醉了,获得了一次精神上的极大享受。

(二)“授之以渔”原则 大学课堂讲什么?(讲述思路为主)

1、与学生容易看懂、学懂的内容相比,教师主要讲授那些学生不易懂的;

2、估计学生容易想到的,教师不讲或少讲,主要讲那些学生不易想到的;

3、书上有的,可以少讲或不讲,主要讲书上没有而又与主题密切相关的;

4、讲思考的方法。与已有的、现存的内容相比,着重讲教师自己是怎样考虑的,自己的见解如何,自己对问题是如何理解、如何去设计的,自己有什么猜想、有什么估计、有什么设想。总之,重点讲自己的思路,把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

增长智慧比增长知识优先 学会思考比接受知识优先 引导元学习比带领学习优先

元学习——如何意识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能确立学习目标;能意识到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能监控自己的学习;能调整学习计划;„

大学生自主学习

(三)增强学生参与原则

组织形式参与的形式:讨论、评论、课程的编制与选择

(四)结合研究学习原则(强化问题意识)

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仅是打好知识基础,同时也要打好研究基础,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有意识地注意到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时更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为学习与研究相结合打下基础。

有课题的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吸收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应从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出发,把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提高作为出发点,而不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课题。

(五)指导自由选择原则

专业选择权、课程选择权、教师选择权、活动选择权、自由评论权。

(六)心理协调发展原则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的关系 智力与心力的关系

取得成功的四种重要品质:

1、取得最后成功的坚持力

2、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

3、自信和克服自卑的能力

4、多方面的情感和适应能力

第三章 教学准备

第一节 备课的基本流程

一、了解与研究学生(了解授课对象)

1、学习情况: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能力。

2、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习惯(心向)。

3、情绪情感:压力、自信心。

可以倾听以及一种“同情式的理解”来达到对学生的理解。非指导性教学

二、钻研教材(研究授课内容)

1、教材观:教材只是教学的材料。

不是教教材,而是以教材教(用教材)。

2、钻研教材的什么? 基本范畴、基本结构 难点、重点

可删减与扩充的部分

3、策略:

集体备课(防止走入“教案之和”、“资料拼盘”、“模式教育”的误区。注意选择(内容增减)

阅读教材(为思维而教„„)

拓展阅读(推荐参考书目、相关网站)

三、确定教学目标和步骤(设计授课的过程)

1、目标分类:知识、能力、德育(具体范例教材P58-59)明确各章的教学目标

考虑如何处理各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注意:教学目标是面向学生编写的,不仅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而且还要明确应该得到什么。

2、确定教学目标的步骤和策略

(1)充分考虑大学的职业特性、专业特性、理论特性、独立特性、创造性以及实践性。(六性)

大学教学的基本特点:专业性——培养一定的专门人才。(2)设问 P59(3)设计教学目标自评卷

包括:教学应完成的目标,应具备的技巧和条件。

教学目标的标准:数量标准、质量标准、难度标准、公平标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1、选择适当的方法 选择要求(5点):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对象、教师自身条件、教学方法的类型和功能。

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

常见的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指导自学。辅助性的教学方法:谈话、角色扮演、演示、练习、实践等。

2、策略

(1)说课:讲说法、演说法、对说法、论说法。(2)听课:(收获教学技巧)

注意:了解课程内容、教师上课意图、观察课堂行为、反思教学问题、辩证看待教学优劣。

(3)参考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

五、课程管理的策略

1、概念: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所属院系对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过程的管理。

2、作用: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3、策略:强调教学材料既便于学生的使用,也要尽可能适于多媒体化操作;

需要考虑到课程顺序、时间、地点、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第二节 备课时的意识准备

一、备课宜早不宜迟的意识

1、留下充分调研、学习的时间

2、讲授一门新课或一个新班尤应如此

二、尽早赢得学生尊敬的意识

1、亲其师信其道

2、尤其要上好第一堂课,让学生获得好的第一印象

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

卡耐基:个人事业的成功=15%(知识、能力)+85%的人际关系。

四、了解沟通学生的意识

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正在想什么

五、以批判性思维贯穿教学的意识

1、不跪在巨人面前,要站在巨人肩膀上看问题

2、在同行和师生间开展自由、公正、正义的学术

六、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意识

1、表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虚伪的),情感投入(尊重、和谐、真诚)

2、表示培育真人的自我(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七、具有及时调控课堂教学的意识

善于观察学生听课行为,根据信息及时调整,灵活处理

第三节 教学准备的案例(略)第四节 教案写作

一、教案写作的依据

教育教学思想、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知识、学生、教学条件、自身特点特长。

当代教案的取向转换:由教案到学案。

二、大学教案的特点 以课题设计为主 原因:(1)对象的成人化;

(2)内容的专业化、独立性;跳跃性和伸缩性;大幅度、低时频完成。

三、大学教案写作的重要性 可有可无观;重要保证观。我的观点:

1、备课比写教案更重要;

2、必要的写作是必须的;

3、可详可略;

4、是教学反思的基础,是教学走向成熟的必经之途;

5、是专家型教师成熟的标志。

四、大学教案的内容和形式

1、内容:总课题计划与分课时计划(1)总课题计划包括:

题目:教材的题目或课程的题目

教学目的:包括教授的知识及达到的程度和发展要求 重点、难点 方法选择 课时安排

(2)分课时计划包括:

课题名称:每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课题时限 教学目的

教学类型:讲授课、讨论课、实践课等 重点、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教案的主要部分 课后巩固要求与形式 反思

(3)怎样确定重点难点? 重点:相对教材知识而言

基础的、主要的、核心;为后续学习的基础或前提性的;有价值或实践意义的。

难点:相对学生理解而言

与学生的基础练习起来(接受能力和知识基础)

2、大学教案的形式 参见教材P75-82案例

教育的本质——教学的本质(过程特点、任务)——教学技能 教师和教学之教 学生和学与习

备课有不同境界:备设定、备确定、备不确定。备课有不同形式:形备、意备。

了解学生,教师有明眼人,也有浊眼人。了解能力有差别。教师要克服好奇心,避免过度“了解”。(扯耳朵的故事:课堂上。两个学生睡觉,但手上都拿着书。两个学生,一个成绩好,一个成绩差。教师扯着差

学生的耳朵说:“你看你看,你一拿书就睡觉,你看他,睡觉了还拿着书呢。”)

教材,是教学之材料,不是教学之目标。备课,不是为宣科之宣,而是为讲课之讲。

教案,不是照本宣科之宣本,而应是讲课之思路。

教案的层次:静态、动态。静态教案出于形备,动态教案出于意备。备课,有形备与意备。技能弱者往往因形伤意,技能强者常常得意忘形。要形、意兼备。

教学之法,有定法,有无定法。有定法为低境界之法,无定法为高境界之法。

考试内容

1、教学准备主要表现为备课的基本流程,包括五个方面。

2、了解学生时需要掌握的内容。

3、钻研教材在内容上不唯教材论,内容上有增减,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方式可采用集体备课,涉及更广泛的阅读材料,等。

4、确定的教学目标包括的三个方面及策略。

5、大学常用的教学方法(5)。选择策略(3)。

6、课程管理的策略。

7、大学教案的内容和形式。

考试题型:

1、简答题

(1)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要做哪些准备?

(2)大学教案在形式上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2、论述题

谈谈你对钻研教材的理解。

3、案例分析题

根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调查,大学生们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赚够钱上大学,上大学后怎样想办法打工,毕业后怎样才能就业”。大学生发展主要决定于内因,决定于他们的内在动机、兴趣和意志品质等。部分大学生对于高深知识不感兴趣,他们上大学并不是为了追求真理,满足高尚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只是为了世俗生活中生存需要的文凭。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调查发现: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还在找座位的学生大有人在;上课时,一些学生“好像是在下一次启程前打发时间的乘车者一样,一会儿看报纸,一会儿翻阅平装小说,或者把他们的脚支在前面的椅子上,脸朝天发呆。只有当老师指出一个术语并说‘可能考试中会有’时,他们才抬起头,记一下笔记„他们不愿意参与针对任何题目的讨论,他们所要做的最主要的事就是准备考试”。一位受访的美国自然科学教授面对“不愿努力学习”的学生充满了挫折感:“他们只接受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当我试图激发他们对更充实内容的兴趣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有反应。”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这个案例,你可以从中了解到什么关于学生的哪些方面的信息?

(2)根据了解到的信息,你会如何安排你的教学?

第四章 关于讲授法(教学的讲授技能)

一、什么是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的方法。夸美纽斯:“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发出知识的溪流。” 特点、优缺点。

形式:讲述、讲解(解脱式、解析式、解答式)、讲读、讲演、讲评。要求:具有科学性(内容、态度、语言);富有启发性;生动形象;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具有艺术性。

二、为什么不喜欢讲授法?

等同于灌输(如何注意启发式)压制主体 枯燥乏味 抽象而不具体 表达艺术要求高

三、讲授法的价值

1、认知价值:提供新知识、化零散为整体、信息条理化;启发理解关键信息;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2、激发学习情感(动机、热情等)

四、讲授法的运用

(一)明确运用讲授法的目的

1、获得知识概貌;

2、形成对待知识的态度;

3、激发对课题的兴趣;

4、教会思考的方法。

(二)决定上课内容

1、中心或综合话题;

2、兴趣话题;

3、有一定难度的话题。

(三)准备好讲课笔记

1、记录基本重点知识;

2、明确知识之间的关系;

3、内容纲要化。

(四)注意课堂细节

1、开场亮相要情感;

2、节奏变换要适度;

3、讲解分析要清晰;

4、教具选择要直观;

5、讲授方式要综合;

6、讲课结束要余味。

五、开始上课

(一)缓解紧张的情绪

1、课前熟悉教室,尽量将书稿转化为腹稿。

2、提前进入教室,与学生自由交谈。

总之,手中有粮心不慌,只有胸有成竹,才能条条有道。

(二)开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考虑两个问题:

1、组织教学:目光、手势、指令(起立、坐下)等。

2、引入新课

【教学中的导入技能

(一)功能

1、承上启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化抽象为形象

(2)化书本知识为生活现象(3)化复杂为简单

3、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4、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二)导入类型

1、简介导入(简要介绍)

2、设疑导入:包括析题导入法、以旧引新法、悬念导入法等。

3、直观导入法:

包括实物展示、实验导入、录音导入、录像导入、图示描绘等。

4、其他:温故知新;故事导入;开门见山;联想导入;归纳导入;事件导入;等。

《美国独立战争》一章的教学导入:

教师:拿出一张有美国国旗的图案,问:大家数数看,美国国旗上有多少道红白相间的条纹?有多少颗白色的五角星?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代表什么?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说明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代表美国东部是13个州,也就是当初发动独立战争的13个殖民地。由此导入新课:美国独立战争。

(三)导入的基本要求

1、短:导入内容要精心设计,篇幅要短,语言简洁、明白、易懂,富有启发性,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好学习状态。

2、新:设计有新意,有新意才能吸引学生。要求内容新、形式新、表达方式新。

3、精:内容精炼,讲解精彩。

4、平:导入的知识容量和深浅度适中。

5、快:该环节一般不超过3分钟。

6、奇:设置一些在学生看来奇怪、奇妙的悬念,而又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吸引学生,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7、巧:内容设计巧妙,导入内容与所学知识相关联;在重点、难点的突破口上;有趣味性。

8、准: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导入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忌:重知轻能;冗长拖沓;平坦刻板;牵强附会。】

(三)使用笔记讲课

1、腹化讲稿

2、讲授讲稿(非念讲稿)

3、超越讲稿:使用笔记,超越笔记,实现即时和即兴的效果。

(四)让你的讲课具有吸引力的策略

具有吸引力的讲课,一是需要专业化水平高;二是需要教学技能好;三是需要语言艺术强。

1、注意讲课节奏

(1)讲课内容安排合理,3—4个要点/1课时,4—5个要点/2课时。(2)对学生注意力分配合理。科学安排讲授——提问——反馈等活动,因为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能持续维持在10—20分钟之间。

(3)教学语言要注意节奏。声调有高有低,有起有伏,高时慷慨激昂,低时和风细雨;节奏要平稳、分明、适度,要有抑扬顿挫,抑如平湖秋水,扬如天女散花,顿似金戈铁马,挫像雷霆万钧。(李政道)

2、清晰地讲课

(1)语言要清楚,表达要明了,要具有逻辑性。

(2)讲授线索要清晰,重视新旧、前后知识点的联系。(3)知识结构要清晰,重视概念之间的联系。

(4)板书要有条理,能体现讲课的思路和有利于有条不紊的笔记。(5)抽象的内容要用形象性的语言讲授。

(6)对复杂的知识,边讲边在黑板上板书解题或论证的过程。(7)讲授重点、难点知识,要重视唤起学生的注意力。(8)对每个学生都应寄予期望和信心。

(9)认真进行课堂总结,运用精炼的语言对上课内容进行概括。

(10)下课不要马上离开教室,询问学生对上课的看法,回答学生不明白的问题。

3、直观教具的使用

4、根据学生反应,随时调整讲授的进程

5、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6、讲授中的语言 语言的“三精”:精确、精炼、精彩。

7、讲授中的非语言表达

(1)讲授中的非语言表达形式:手势、身体姿态、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眼神变化等。

(2)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别恩通过实验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音调+55%的面部表情。

8、结束讲课

(1)要求:水到渠成、结构完整、紧扣中心、拓宽设疑。

(2)方式:总结归纳结束、概括中心结束、提炼升华结束、练习巩固结束、激发情感结束、图表方式结束、活动操作结束。

案例分析:

某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向来自不同院的60多名学生上了一节计算机课。内容是计算机程序的模块化,具体是程序、函数和过程。这些平日那么乏味的东西在他课堂上听来却是如此的奇妙而亲切。第三节课了,30多度的热浪此起彼伏地袭来,教室里没有空调,没有电扇,也没有自然风,整个教室就是滋生疲劳和瞌睡的温床,可是学生却没有一位伏在桌子上,没有一位打瞌睡,一个个全都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老师俨然成了全场的灵魂和统帅,没有人不关注他目光,不倾听他的声音,跟随他的手势,思考他的问题„45分钟的课在教师和学生是这种友好而充满激情的互动中一晃而过。

分析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这堂课的教学效果。

(2)运用教育学知识,试分析这堂课教学效果取得的原因。

六、各种讲授方式 P103—111

(一)案例教学法

1、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理论学习,典型事例(学科中),策略、思维训练,视野与想象力训练。

2、选择案例的基本原则:理论导向原则、学生导向原则、趣味导向原则、实践导向原则。

3、如何编写案例

一般原则:目标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接受性原则。搜集或编写:教师搜集、编写;学生搜集、编写。

4、案例教学过程:阅读、陈述、指导、发现、思考、讨论、结论。

5、案例教学的不足:

易于误解:把发现问题当作例证方法; 无法获得系统知识:主要侧重认知能力; 不易把握时间,影响进度; 班级规模限制,适合小班。

(二)合作教学法 竞争与合作

1、组建小组

2、吸引全班学生参与

(三)探究式教学法

1、教师提问

2、鼓励学生提问

第五章 概念、命题的教学

思维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思维的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具体化。

概念:知识——人类系统化了的经验。命题:知识就是力量。

概念是思维的原子,概念教学直接影响命题教学。

一、概念教学

1、内涵、外延

2、种概念、属概念

二、命题教学

实然、或然、应然命题。“初生牛犊不怕虎”(实然)“初生牛犊怕虎吗?”(或然)“初生牛犊应怕虎”(应然)

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个实然命题,初生牛犊可能被虎吃掉,因此导出应然命题“初生牛犊应怕虎”。

没有实然就不必有应然,实然决定应然。

三、问题教学(或然性命题教学)师生都应有问题意识

1、坚持问题教学

2、加强问题教学

3、优化问题教学环境——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1)教师应有民主教学的理念;(2)学生养成发问的习惯;(3)强化师生情感沟通。

4、如何学问

不在于问不问,而在于问什么。

打破砂锅问到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专业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创造性问题

如何对待“不懂就问”?动不动就问“为什么?” 如何学问:发问、提问的形式和技巧。

学生学习的类型(P125):(1)知识学习

(2)元学习:学会思考、发问、观察、记忆。

(3)心理学习:学会关心、坚持、对待挫折与失败。

五、论证教学

1、步骤:假设—论证—检验。(P126)

2、类型(P127)

(1)途径方式:逻辑论证、实证论证。

(2)可信度:可靠结论、相对可靠结论、阶段性证明。

3、反证法在逻辑论证中是常用的。(P128)

4、演绎论证:一般—特殊(个别)归纳论证:个别—一般

第六章 讨论法

一、讨论法的价值

运用知识;形成见解;分享思想;学会倾听;与人合作。

讨论,目的不在行为、信息、知识改善,而在促进理解,在更高层次改善。讨论,不只适应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学,而是适应于一切科学学科,关键在于讨论什么与如何讨论。

二、讨论应注意的问题

(一)为什么讨论失败?

学生准备不足;教师期望过高;缺乏基本原则;缺乏激励机制。

讨论就其内容、进程与结论而言,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一旦把讨论设计为封闭的,讨论必然失败。封闭的讨论是伪讨论,是欺骗学生。

开放的讨论,开放事实,开放观点。

开放的讨论,不仅增长学生智力,而且改善学生情感,能使学生感受不同,理解不同,容纳不同。

在讨论中应防止学生受教师观点左右,也防止学生有意或无意迎合教师。讨论,不能指向单一,一旦指向单一,便成为伪装的封锁与压迫。教育,不能是封锁,只能是开启;不能是压迫,只能是解放。

(二)讨论应注意什么

1、明确目的:智力上的;情感上的;社交上的。

2、准备充分

(1)话题准备:兴趣、生活。有一定难度,有讨论价值的。(2)材料准备:提供阅读材料。

(3)形成规则:协商性、尊重性、顺序性、时间性。

3、开头注意(五不要)

不要过多讲解;不要模糊不清;不要表现出偏向;不要害怕沉默;不要误解沉默。

4、一般原则

(1)类型:成对——全班;小组——全班 小组讨论时教师干什么?(2)提问(指导)(3)等待(4)倾听(5)回应

(6)总结:作结论;留悬念。

5、几个常见的问题

(1)学生说话太多的问题(2)学生沉默的问题

第七章 课堂管理技能

了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原因; 掌握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技巧。

课堂管理的概念:P155

第一节 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及其原因

一、问题行为的类型

外显的:

内隐的:

二、产生的原因 学生的: 教师的: 学校的:

第二节 科学管理空间和时间

一、空间管理:座位问题、小组建立、走动

二、时间管理:整体规划、合理分配

第三节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环境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自我介绍有诀窍;记住名字显亲切;课前课后多交流。

二、加强师生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兴趣激发、善于提问、利用环节。

三、采取措施建立互信

拒绝虚假、言行一致、勇于认错、不要偏心、言传身教、淡化矛盾。

四、问题行为

1、学生睡觉怎么办?

2、学生逃课怎么办?

3、学生发呆走神怎么办?

4、学生玩手机怎么办?

策略:尊重信任学生;运用热情的语言;创设吸引人的情境和活动;运用教育机智。

教师的学术公信力和人格公信力,对于教学秩序的达成与教学绩效的取得起重要作用。

篇6:高校教师教学技能

关键词:教学实践 体育教师 教学技能 培训模式

体育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执行者和组织者,目前,多数高校体育教学已开展“三自教学”法,即:学生自选教师、自选项目、自选时间,这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自20世纪6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教师培训工作作为教育界急需研究并解决的课题。经过长时间的时间,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例如:基于课程开展的培训、短期培训模式等,这些培训模式在不同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相对应的教学过程和教法体系,在实践中构建教师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基础,提升在职教职人员教学技能。必须注意的是,上述培训模式严重忽视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中及理论对行为产生的指导作用,缺乏针对校本课程实践所需的、与实践教学活动相联系的培训模式。文中以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将教学实践与教师教学技能相融合的培训模式,阐述融教学实践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重要性及构建要点。

1分析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不足之处

体育课程教学是为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其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主力军,直接影响体育课程实施效果。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课程改革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是一项相对复杂和困难工程,其需要具备独特的能力和结构。我国开展课程改革,无疑对任课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应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不断更新、提高自己的体育教学认知能力和体育操作能力,从而适应课程改革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多样化要求。体育教师是高校开展体育教育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肩负着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对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体育教学课程与其他学科有所差异,因体育课程多数在室外,又以身体的练习为主,因此,会出现很多的突发事件,导致教学老师措手不及。如果体育教师缺乏应变处理能力,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如果教师自身技术不熟练、教学方法不科学、未充分做好应对运动损伤的准备工作等会引发伤害事故。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应具有相应的运动医学常识,掌握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处理对策,严重者应即刻送入医院救治。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封闭式、结构式”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发展,也影响老师进一步发展。新课改明显指出,要求开始采用非结构化开放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尽可能增加师生、生生互动的比例,真正意义上展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分析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情况可知,有些学生认为体育老师像师傅,有些说像教练,在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改革以往的形象,与学生一起活动,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传统的课程模式中,老师只是被动、按部就班地复制教育部审定的课程计划,忽视我国各个地区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新课改要求应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走出课本和学校,充分运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从而更好地转变教学方式。

2构建融教学实践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重要性

融教学实践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是基于教师教学活动实践为前提,把培训目标与具体的教学技能的要求相互融合,依据不同课程的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师技能培训规格与标准的培训模式。这种培训过程遵循“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重视培养教师个体教学技能及其岗位所需各种能力的训练和运用。紧紧围绕培养教师的教学技能为核心,以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纲要和培训教材,确保培训流程顺利、有效的实施。

2.1为受训教学创设最佳的培训环境

融教学实践体育教师技能培训属于边教边练的过程,在该教学实践中,受训教职工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课外辅导、课堂教学等进行系统训练和培训,促使无经验或经验不足的老师在原有技能基础上,掌握并提升体育教学能力。

2.2提升培训教学效果

体育教师技能培训依据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与方法,把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技能实施分解,确保培训目标更加全面、实际,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融教学实践的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是指受训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根据培训目标、教学技能模块进行自我培训。因此,接受培训的老师无需参与校内、校外脱职、集中等方式的培训。这种培训模式,不仅能提升教师培训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育教学成本。

2.3推行全新的技能培训原理和方法

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具有以教养为主的教学倾向,对教师各项教学技能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对策,主要表现为缺少有计划、系统的培训内容,缺少提升自身教学技能的相关手段。

3制定融教学实践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目标及任务

3.1制定教学技能培训目标

制定融教学实践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目标如下:组成一个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CBE教育理论为指导,具有可操作性、连续性的教学技能培训目标,促使教学人员在整个教育生涯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为确保接受培训的体育教师掌握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的教学技能,达到培训目标的各项要求。根据培训模式的主要框架和过程中,构建融教学实践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层序,其主要由探究层、实践层、反馈层等部分组成.3.2构建教学技能培训模式

3.2.1明确构建模式的框架为充分发挥该培训模式的功能,保障层次目标之间达到最佳的衔接效果,最终完成总的目标。必须沿着以下线索构建融教学实践的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首先,以能力本位教育为依据,设定整个培训的最终目标及各阶段目标。借鉴国内外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展现教学技能培训融入教学时间的培训模式,其框架如图2。同时,在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把教学过程设计、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相互统合,组成高效、最有效力的培训模式。根据教学技能能力图表,依据接受培训教师的知识、技能编写相应的培训纲要。严格按照直观、具体、迁移的原则,运用功能块的形式编写所需教材。教师教学能力主要由组织教材能力、教法能力、管理能力和教学评价等构成,因此,该培训模式为受训教师制定合理的技能培训技术,主要培训其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跨学科学习等内容。

3.2.3改革传统评价考核模式体育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连贯的工程,且培训对象为边教边练的任课老师,在自我培训中将每一个模块有序地安排到教授教学进度各个环节,方便受训老师在每节课针对性地训练各项技能,促使受训老师把每个技能模块串联起来,形成综合的教学能力。评价主要由接受培训的老师自评和专家评价两方面组成,评价内容为职业能力分析表中分解的各个技能模式,以及体育老师教授课程每次课或每个环节中某个技能模块,评价标准有利于达成整体的培训目标。专家组和受训老师在每次实践后和训练每个技能模块后进行阶段性评价,也要在每周培训结束后进行评述,依据各层次评述和总结提出新的要求和培训重点。

3.3融教学时间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深入发展,教学已经迈入新纪元,此时,现代教师不但要掌握教学原则,更要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器材,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上述培训模式下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培训,是我国实践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和主要措施。分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老师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等情况来看,这种培训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获得显著效果。通过学习,这些老师已掌握规范、扎实的教学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基本功能明显提高。学生、院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越来越好。值得高兴的是,高校多数学生课余通过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介入早期科学研究,积极主动协助老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这些学生毕业后部分选择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这些学生的成绩离不开优秀教师对其教学的引导,最终确保体育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化、实用性技能。

4结论

总之,融教学实践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新创举,这种培训模式不仅将教师教学技能进行分解和细化,组成巨阵型模式,也能加强教师教学经验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因此,高校体育教师采用这种模式培养技能,非但可以针对性地明确受训教师需要培训的内容,从而为受训老师提供边教边练的良机,是教师终身职业教育最有效、完整地实施方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考备考五大建议列举下一篇:初中语文老师对评讲试卷后的反思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