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解读

2024-06-30

精神解读(精选8篇)

篇1:精神解读

【学习雷锋精神】军人与革命精神——解读雷锋精神

时间:2012-03-02 10:20:30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史雪琪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毛主席更是号召大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然而即使在雷锋同志在世时,仍然有许多人不理解他的行为。而时过境迁,当全球化经济大潮席卷社会,人心浮动,雷锋精神是不是真的如一些人所想失去了学习价值呢?

事实上,真正的经典永远不会过时,也不怕反复的推敲。每一次新的思考都会带来新的感悟,也就是历久弥新,时光的打磨让其始终焕发勃勃生机。

下面就我感触最深的几点来谈一下。

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

明辨是非,爱憎分明,这一点至今都对我们深有意义。小而言之,如今炒作之风大盛,很多人为出名不惜自我泼墨,而围观者往往盲目起哄,助之越炒越热,完全不理会其恶俗甚至有违道德之处,未免在全社会引起错误的价值导向。大而析之,有些人缺乏应有的立场,为个人利益可以出卖国家机密。一个国家如果国民一盘散沙,对于支不支持自己的民族无所谓,甚至协助敌对势力做瓦解祖国的蛀虫,恐怕这个国家很难立稳脚跟,更不用提进一步的发展了。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

说到做到,诚信问题早就是热议问题。尤其是中国的商业品牌今年频频因质量问题而落马,其中不乏曾被国人引以为傲的行业巨龙。商场瞬息万变,难的不是一时做大,而是将企业的巅峰期延长,这其中离不开一个信字。我们不能光靠法律的强制性来维系发展,那不是上策,道德的引导力量应该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诚如上言,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依然给于我们不可忽略的指导意义。我们万不能将其局限于字面或年代,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理解挖掘精髓,让这一滩活水注入新的溪流,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成为我们中国特色价值观的宝贵精神财富。

篇2:精神解读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当谈到中国共产党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到这句耳熟能详的的话语,这也让我们回到中国共产党曾经的沧桑历史。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回顾鸦片战争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中国人民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即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到了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其失败不仅仅是由其自身的缺陷所致,而且也有来自于国内的反对势力的对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极大地鼓舞,他们开始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指导思想。同时,中国工人阶级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壮大,一场新的人民大革命的兴起已不可避免。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从此走上了充满希望的征程,无数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大众一起开始艰苦卓绝的斗争,千百万被奴役被压迫的劳苦大众昂首阔步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此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的革命力量的兴起,也就为完成这两大任务而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支柱,能成为中国共产党中的一员应是我们的荣幸。从抗日战争到三年解放战争,共产党历尽艰辛,领导人民获得了一次次的胜利。建国以后,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新中国迅速迈入全面发展的正轨。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行了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也正是有了改革开放,有了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的经济、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方有了全面地发展,中国人民方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为依托,广西人民也在自己的发展史上撒遍了血汗,创造了“创新争先”这一内涵丰富,表现了广西人民为发展拼搏不息,争创第一的精神特色。大力弘扬“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每一个广西人应做的,尤其是广西的广大青少年更是要以身作则,努力践行。广西发展至今,有着许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家园,以至建设伟大的祖国;他们毫无怨言,仅是默默地耕耘着、奋斗着、付出着。

梁启波,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现任玉林市兴业县民政局副局长。对于梁启波,每当他下村走访民政对象时必带两样东西:一是药水罐,因为他身患鼻咽癌,每天要喝两次中药;二是笔记本,因为预防工作遗漏而做“民情日记”,15年来他记了15万多字,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没有不认真回复地。10余年来,经他发放的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款物近410万元,救灾粮食28万公斤,即使梁启波一家一直过着清贫拮据的生活,然而他始终未将这些救灾救民的钱粮纳入过自己的口袋,每笔钱、粮都清清楚楚,丝毫不差地送到了人民群众的手里。“这些都是救命钱、养命粮,我是一名党员,如果拿了一分一粒,上对不起党,下对不起群众,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这是梁启波的肺腑之言。梁启波对人民没有太多的苛求,他只是希望只要群众心里装着他,他就已经很知足了。

覃子娟,是南宁市西乡塘区华强社区党委书记,于2004年5月9日上午,由十位儿女推选,覃子娟被南宁市妇联组织评为2004“感动绿城好妈妈”。在工作中,覃子娟爱岗敬业,社区里的每一件事情,无论是大事,抑或家庭琐碎也均是她的工作范围。三十二年社区工作,覃子娟一心为民,被群众誉为“小巷总理”。然而,在家庭中,覃子娟却要悉心照顾患上地中海贫血的儿子。19年来,为了照顾因丧失基本造血功能而不得不依靠输血来维持生命的儿子,覃子娟同志终日奔波于家庭与工作之间,费尽心血,无怨无悔。更艰辛的是,2004年1月8日,覃子娟的丈夫被检查出患有重型乙肝,病情较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入院至今。丈夫的病倒,对覃子娟的家庭生活可谓是重重的一击。尽管家庭已如此艰难,但是在覃子娟的心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却比满足丈夫儿子的需求更为重要。对于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还有什么是会让我们去质疑的呢?

以上两位优秀的、可敬的共产党员的先进精神事迹将永留于广西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将流芳百世,永不磨灭。同时,他们敬党爱民的精神也充分地体现了“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

篇3: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解读

一、鲁迅《野草》怀疑精神简述

《野草》是鲁迅在经历了精神危机后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其精神危机的驱动和迫使下,其对自身进行合理的返观,进而深入解读自己的精神思想,以自我剖析完成自我省察,对精神思想进行适当的调整,“只有更无情的解剖自己,才能够真正的看清自己”。而这一切的产生都与鲁迅精神意识领域中的怀疑精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怀疑精神的影响下鲁迅不仅对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还产生了较为清醒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发展倾向,让鲁迅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将自我看作是“历史的中间物”思想,表现出浓郁的哲学意味的人生关怀。鲁迅的这种怀疑精神体现在《野草》中表现出鲁迅对众多人生问题的诘问和思考,其在人生的迷茫和困惑中产生了对生命的巨大怀疑,并在此影响下开始怀疑自我的价值和最终归宿,甚至可以说鲁迅的怀疑思想是《野草》散文集中最基本的母题之一。

二、鲁迅怀疑精神的双重指向

(一)基本趋向——怀疑自己所选择的人生道路

在《野草》中,鲁迅对自己所选择的人生道路的怀疑是其怀疑精神的首要指向,鲁迅对个人以及个人在社会上的作用产生疑问,进而又对这种怀疑产生更深层次上的疑问,并对这种疑问展开了决绝的质疑,最终构成了鲁迅怀疑精神的最基本趋向之一。在《野草》的思想中,鲁迅既对人生和人生道路、个人作用等保持着深刻的怀疑,但是同时其又执拗的对未来进行尝试和探索,如果说在前期其怀疑思想还潜藏在鲁迅的自我意识思想中并被不断的遏制,那么在进行《野草》的撰写过程中,受到其自身精神危机的影响,这种怀疑精神已经开始在鲁迅的意识表层显现,成为鲁迅文学思想的重要外在表现。《野草》正是在这种心境下被鲁迅创作出来的,其对鲁迅内心深处经受的巨大分裂和冲突加以反映。对于鲁迅来说,在《野草》创作过程中其精神世界的冲突和分裂是一个悲剧性的煎熬过程,但是也正是在这种煎熬的作用下,鲁迅对现实社会、对历史和人生进行思考,并对自我人生道路进行了深刻的质疑和拷问,具体表现在鲁迅进行自我凝视和剖析的过程中,其发现“现实”社会能够以某种特定的异己力量的方式呈现,并且自我会在此过程中与“现实”社会的异己力量呈现方式产生巨大的对立和冲突。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鲁迅在巨大异己力量面前产生了一定的退缩心理,让心灵回避到一个狭小的历史角落中,精神世界也因此分裂成多种不同方向上的碎片,并且不同方向上的碎片都会指向不同思想倾向的自我,多种自我在各种力量的牵扯中左右冲突,撕裂着鲁迅的精神,使其不断沉陷于内心的争斗中。这种分裂倾向所表现出的多种自我就是其怀疑精神的源头,其不仅对长期所坚持的战斗思想产生怀疑,还开始怀疑人生价值。在鲁迅的思想中,其认为在自我经验层次中的怀疑绝望“实有”,而对已经超越了其在自我经验外的绝望是否实有则无法进行判断,正如鲁迅对希望的否定一样,其认为绝望的思想终不能被证实,并且受到自身经验局限性制约,其也无法引申出对希望的绝对肯定,因此只能摒弃希望。在此处所提出的希望是一种“自欺的希望”,因而真正的“希望”是无法存在的,相反绝望却占据了其全部的思想,一切从绝望开始又最终在绝望中终结。用鲁迅的话说绝望就是“梦醒之后的无路可以走”,基于此思想,希望也就随之被定义为对绝望的反抗。

(二)最终指向——寻找自我存在和归宿的悲剧性

在鲁迅的《野草》中,怀疑精神的最终指向具有一定的自我性,具体来说就是对自我存在和归宿的悲剧性加以探寻。鲁迅《野草》中的自我分裂同时也是自我失落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因为自我分裂和自我失落而不断的探寻和确认。在《野草》《影的告别》中,在文章的最开始影就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最终必然面临着死亡,其悲剧命运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黑暗中沉默抑或是在光明中消亡。在此处,影就是鲁迅所感受到的自我现实存在,是对其在当时现实社会中与现实社会关系的暗示性揭示。影所表现出的无所依傍、没有明确生命方向的现实也显示出鲁迅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对自我存在的价值和位置加以确立,其在最开始就已经被自己所感悟到的悲剧意识影响,生活在痛苦和焦虑中。

结语:

现阶段,我国对鲁迅《野草》怀疑精神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学界也尚未针对怀疑精神做出明确的限定,因此仍然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值得人们去发现和探寻。怀疑精神是鲁迅文学创作的主要母题之一,对其文学创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野草》中的怀疑精神进行研究对全面分析其怀疑精神具有巨大的价值,也对鲁迅文学研究体系的丰富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篇4:解读“三学”精神

大队主题会在嘹亮的队歌声中拉开帷幕。学校少先队“日新”形象代言人真真、善善、美美闪亮登场。全场200多位少先队员、辅导员一起观看了全国第七次少代会新闻视频,感受了少代会激动人心的时刻。全国第七次少代会特邀代表徐国英老师、参加筹备工作的储宁玲老师、辅导员代表秦文老师接受少先队员献花,接受小主持人访谈,向全场介绍了全国第七次少代会的举行情况。队员们以唱读《习主席寄语》、讲述航天英雄刘洋的中国梦、走秀展现自己的中国梦、观看同伴科技创新事迹等方式,具体讨论了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小学做人、从小学立志、从小学创造”的讲话精神。

储宁玲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成员,区十二五国家级、省级课题组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召开了落实少代会精神座谈会,进行少先队科研工作的部署。洛阳中心小学邵小武校长介绍学校以“生命日新”为特色的德育少先队工作;马杭中心小学周建强老师对大队主题队会进行了生动的评价;徐国英老师对少代会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唐云增老师站在国际视野高度介绍了我国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在国际上的唯一性、独特性;储宁玲老师总结了本次活动和会议,并针对区少先队十二五课题科研工作作出了下一步的部署。

篇5:十八大精神解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特色’的说法开始流行。什么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思想是什么关系?”“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两个不走’,什么是‘老路’,什么是‘邪路’?”12月3日,德州晚报邀请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史成志对十八大报告进行了解读,同时结合德州实际及晚报工作特点进行了指导。讲座近两个小时,德州晚报全体职工进行了集中学习。

史成志作了题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讲座,对十八大召开背景、主题及十八大架构等进行了解读。史成志在讲座中重点讲解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三部分内容。其平实易懂的语言,贴近实际的事例深深吸引了听众,不时赢得会心的笑声。

史成志的报告不乏精彩语言,对重点问题的解读一针见血。

澄清两个误区

史成志对两个容易被误读的问题进行了解读。

误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史成志解读: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做是大厦,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地槽,毛泽东思想就是地基。地槽、地基在外面看不见,但却是大厦的根基。

“对于这个问题,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源和进程的重大问题,在十八大报告中有了明确的阐明。”史成志解读说。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构形态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基本原则+中国特色。【十八大精神解读】十八大精神解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在于马克思主义,没有基本原则,就没有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

1、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2、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3、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4、消灭了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

5、国家正在消亡,失去了政治职能;

6、人民当家做主,社会生活民主;

7、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创新:

1、以发达生产力为先导,兼容不发达;

2、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消灭了剥削,但存在阶层差别,局部可能还有阶级斗争;

5、一国两制,以社为主;

6、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7、努力逐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毛泽东思想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宝贵经验比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像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正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而这正是因为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理论准备如《论十大关系》,其中提到的平衡、协调、统筹兼顾,与今天的科学发展异曲同工,统筹兼顾概念就是《论十大关系》首次提出的。物质基础像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我们今天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很多工业重点项目,如胜利油田、鞍钢、首钢、莱钢、宝钢等,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做是大厦,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地槽,毛泽东思想就是地基。地槽、地基在外面看不见,但却是大厦的根基。

误区二:两个“翻番”

史成志解读:第一、这不是指每个人的具体收入;第二、也不是每个地方的人均收入;第三、两个翻番也不是单纯的收入翻番。“两个翻番”只是“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中的“经济建设”的一个方面。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一定要注意,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这两个翻番,是从全国范围内说的。【十八大精神解读】文章十八大精神解读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史成志解读,第一、这不是指每个人的具体收入,不是说你现在的工资是5000元,到时工资收入一定就能到1万元。第二、也不是每个地方的人均收入。现在各地都在搞两个翻番计划,像我们山东数据高于全国,那么我省的翻番最起码不会拉全国后腿。但我们德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较低,甚至尚达不到全国平均数,那么我们到时候就不止是翻一番,可能就是翻一番半。第三、两个翻番也不是单纯的收入翻番。不是现在你和他的工资分别是5000元和1000元,到时候就变成了1万元和2000元。因为收入翻番还要均衡贫富差距,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史成志强调,虽然媒体比较多地宣传了“两个翻番”,但实际上,“两个翻番”只是“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中的“经济建设”的一个方面。

详说“特色”

“中国特色”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史成志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是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先发展后革命的设想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先革命后发展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不断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实践探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实践特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两个词开始流行: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早已经界定,那么这个“中国特色”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史成志解读说,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找到这条正确的道路很不容易,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实践特色是指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马克思最初的理论设想并不一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设定中,社会主义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但马克思的设想仅仅局限于理论,他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实现。而我们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直在实践中寻找到的正确道路,中国90多年探索正确道路的艰辛过程,其实就是实践的过程。

理论特色是指我们的党从建立初期就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党的一大就明确指出,我们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十八大精神解读】默认分类http:///article/。到1945年七大,我们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确立了“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思想,今年十八大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所以说,党不断地在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6:十八大精神 解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次大会对过去五年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分析,对中国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美好愿景,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承载了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党和国家的奋斗历程将由此翻开新的一页,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此次大会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主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极大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执政情怀。总书记胡锦涛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通过‚发展、民生、党建、文化‛这‚四大主旨‛,深刻诠释了‚十八大精神‛的本质内涵。

十八大精神的精髓:不断推动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同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必须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正是着眼于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

十八大精神的根本:切实改善民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抓住了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人自始至终重视民生建设,胡锦涛就曾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切实推进民生建设,胡锦涛还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六点要求‛,凸显了浓浓的民生情怀。

十八大精神的内涵:着力加强党建。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正是有鉴于此,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八大精神的要义:大力发展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是形成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胡锦涛就曾在报告中说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十八大的灵魂: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则是十八大的灵魂。‚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三个永无止境‛:在总结了十年奋斗历程后,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进一步阐明了实践与理论的重要关系,深刻阐述了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这是对当前我国发展形势的一种客观理性的清醒认识,对于全党带领全国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是永久的追求,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是永远的动力,永无止境。

‚四个自觉‛:针对新形势下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社会问题,总书记强调了自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自觉实现以人为本、自觉全面协调和自觉统筹兼顾的‚四个自觉‛,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要真正做到系统的、全面的、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在突出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平衡、全面发展。

‚八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八个必须坚持‛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每一条都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

‚三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的科学判断,对中国的国情给出了明确答案,明晰了十八大之后的奋斗方向,为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两个同步‛: 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篇7:新疆精神解读

什么是新疆精神: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新疆人的精神——爱国

爱国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山川土地和传统文化的眷恋,对国家的荣辱兴衰和前途命运的强烈关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和信心,以及作为祖国一员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从一定视角看,国家是用边界围起来的政治实体,是一定政权独立行使主权的范围。但这只是国家的外部直观形态,并不是国家共同体的本质。真正的国家共同体,是指边界之内的国民形成的“凝聚力”,可以称之为“爱国文化”。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之所以延续了5000年以上没有中断过,中国之所以成为聚集起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庞大的国家,原因是综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爱国文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一部分”,既体现在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中,也体现在新疆各族人民的“中国意识”中。例如:公元I865年,浩罕军官阿古柏在英国的怂恿下,率军侵入新疆南部。当地各族人民奋起反抗,仅和田一地就有5万多人在反抗中被阿古柏军所杀。据维吾尔文献《伊米德史》记载,当时南疆的

人们在街头巷尾议论着汉人就要回来的消息,互相宽慰。书中还记录了伽师两个正在种地的农民风趣的问答。一个问:“老兄,你在种什么?”另一个回答说:“我在种汉人”。春种秋收,百姓们都盼望着在秋收的季节有大批汉人来到,与他们并肩战斗,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国土。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也是爱国主义的最强烈表现。

在近代,列强入侵和民族危亡刺激新疆大地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感召下,新疆各地成立了各种类型的抗日救亡组织和团体,举行各种抗日募捐和宣传活动,以支援抗日战争。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各族民众踊跃捐款捐物,出现了很多感人肺腑的场面。当时迪化裕丰隆商号拍卖三天货物,货款全部捐作抗日经费。温宿县妇女阿提克汗,将丈夫生前遗留下来的27个元宝全部捐出。不少劳动者更是将自己微薄生活费中节省出来的钱捐出来。一位泥瓦匠在给募捐机构的信中这样写道:“爱国有心,捐款无力,仅将今天给人下苦所得省票3500两,捐3000两,留500两买两个馕充饥。”温宿县西大庄维吾尔族农民巴海巴临终前嘱咐儿子沙海将其准备赴土耳其朝觐的2500银元,一半捐助前防抗日将士,一半留作家用。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农民艾沙,因家贫无力捐助,便将自己18岁的儿子玉素甫送往抗日前线,并称“倘不忠实抗战,宁可不见子面”。据统计,仅从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新疆各族共捐款合计322万余元。1939年8月,新疆各族民众利用捐款152万余元(法币)购买了10架战斗机送往前线,命名“新疆号”,这些飞机参加了武汉保卫战。与此同时,又有10万封由新疆各族人民

用各种文字写成的慰问信翻过千山万水送到抗日前线,新疆各族民众对抗日前线将士的支持所体现出来的对于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决心和勇气。这表明,新疆各族人民的爱国传统是很浓厚的。

新疆是中国内陆边境线最长的省区,“爱国护边”是新疆人民爱国主义特殊重要的内容。边境地区的护边任务固然靠边防战士,但更多还靠边民。例如,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吉木乃镇萨尔楞村哈萨克族的斯拉木和马合沙提哈父子,他们不是兵,也没穿军装, 却与共和国的边防军人一样,用满腔的赤诚,忠诚履行了30多年卫国戍边的神圣使命。30多年来,他们与风雪做伴,与烈日同行,与孤独为伍 ,策马扬鞭在边境线上,走过三十多万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5倍还要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着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斯拉木在村里墙上写了一条护边标语: “我家住在界河边,祖**亲在心间,种田放牧护国土,世世代代守边关。”反映了这个边境村民以守边护边为己任的真实心情。马合沙提哈在日记上这样写到:“我要像父亲一样把边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装进心里。”这实际上是新疆所有民族人民的共同性格和情怀。

爱国就要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 3

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了祖**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正如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自治区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在他的诗中所写道的:“任何时候祖国都无比神圣庄严,植根祖国才能实现抱负和理想。先哲圣贤早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没有祖国的人憔悴枯槁、抑郁彷徨‟”。他以维吾尔族诗歌特有的语言诉说:“失去母亲的孤儿是多么不幸和悲惨,远离祖国的人好似迷途羔羊般长叹。”要正确认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真正懂得任何一个人都必须生存于一个具体的国家里,依附于一定的国家形态,有了这个实体,个人的幸福才能得到保障,任何时候、任何个人都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发展,这是公民的神圣责任和义务。

爱国就要正确处理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国家和民族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国家是政治共同体,是法律概念,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是法律关系。民族是社会历史文化概念,人们与所属民族之间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心理关系。国家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就没有中国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反映在人的意识上,就是国家意识高于民族意识,在对各种身份认同中,国家公民身份认同高于其他身份认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肩负起对国家的责任,努力促进国家的强盛,从而实现民族的发展。

丰富的现实内涵

在今天,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繁荣边疆、巩固边防,建立牢固的西北屏障,是最现实、最生动的爱国主义。中央举全国之力支持新疆,19个省市大力帮助新疆,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体现。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作为做好新疆工作的主体和中央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将国家的支持同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真正把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支持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把加快发展、造福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变成实实在在的美好现实,真正实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目标,也是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体现。必须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统一起来,在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秀美新疆的伟大实践中,让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爱国主义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最本质的时代要求。爱祖国,努力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要热爱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共同富

裕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矗立着一座座爱国主义的丰碑。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要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团结统一,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热爱祖国,必须讲团结,民族团结是新疆最大的爱国主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在新疆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祖国六分之一土地上的新疆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保卫、建设着祖国西部边陲这块辽阔富饶的疆土,共同缔造了新疆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民族人民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和深厚情感。我们要发扬这种可贵的优良传统,坚决维护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

进入新阶段新时期,按照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提升“新疆能力”,创造“新疆速度”、“新疆效率”,推进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社会和谐,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也是新疆精神永恒的魂魄所在。

我们讲“四个认同”,首先是对祖国的认同。我们讲“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有个前提是共祖国,精神实质是爱国。“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这几个字的核心是爱国,其中包括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

爱国意识深植于各民族成员心中,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防安全就坚如磐石,跨越式发展也必定实现。

新疆人的精神——感恩

感恩知报的传统在我国古已有之,《诗经》里就有“投桃报李”之说,古语还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名言。

感恩是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现。感恩滋生了传统社会浓郁的亲情、友情和乡情。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能够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与历史形成的这种感恩精神有密切的关系。

感恩是一种情感。它集中反映了一种反哺之情和回报之心。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去尊敬师长,你才会为伟大的祖国奉献一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感恩是一种美德。它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伟大祖国关系的正确认识。正如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所说的,感恩是崇高的义务,我们反对功利主义的感恩,但是每个人必须怀有感恩的心态,珍惜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

感恩是一种回报。当今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帮助。我们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受惠者。作为受恩者,理应感恩。

感恩是对社会生活积极回应的方式。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就是笑对生活。

感恩是理性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感恩是生命对生命的惠泽。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感恩并不是单向度的付出。感恩,让我们在施予的同时分享了生命的阳光和感动,领略了幸福的真谛。

我们需要感恩祖国。历史清楚地昭示世人:新疆各族人民的命运从来就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不可分割。国家发展强盛,新疆各族人民就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国家落后衰败,各族人民就会陷入颠沛流离的悲惨境地。是新中国把我们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封闭落后,带到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的普天同乐的幸福家园。

我们需要感恩党。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位于祖国边疆的新疆更是成为侵略者觊觎蚕食的对象。解放前,偌大的一个新疆,竟然不能生产一根铁钉,没有一公里铁路,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是党把老百姓从地主巴依的终 8

身农奴变成了新中国的平等公民,是党使老百姓过上了温饱富裕的生活,把新疆引入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发展快车道。

我们需要感恩全国人民。“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许多在新疆生活的双鬓斑白的老人,听到这个口号依然会激动不已。建国之初,为了支援新疆的建设,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响亮的号召,无数风华正茂的青年告别家乡,来到新疆,他们修通了公路,开挖了沟渠,建起了工厂,于是,戈壁荒原上,崛起了一座座年轻的城市;大漠瀚海中,翻卷出一片片金色麦浪。在新一轮援疆大潮中,“新疆效率”时时处处得以体现。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一结束,国家机关、各部委及19个援疆省市热情高涨,一批批高规格的考察、调研团纷至沓来,试点、示范项目纷纷上马,行动之迅速,态度之务实,投入之倾情,前所未有。从各援助省市规划来看,至2011年,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10年内兄弟省市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至少超过千亿。与此同时,中央还将通过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等渠道加大投入,且将数倍于对口援疆资金的规模。

新疆各民族需要相互感恩。我们今天各民族享受的本民族的丰富物质产品和思想文化之中大量蕴含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关系,是新疆各民族在长期历史交往中相互吸收彼此优秀部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十分注重吸收中原的儒家思想,他在序言中说,“此书极为尊贵,它以秦地哲士的 9

箴言和马秦学者的诗篇装饰而成。”这里的“秦”指北部中国,“马秦”指南部中国。

感恩需要知恩,知恩需要学习。通过学习,可以使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的概念具体化,成为可感知、可操作的东西。越是深刻学习认识到其他人和自然的帮助对我们的珍贵,对感恩对象的理解就越具体、越生动、越深刻,对其他人和自然的爱就越具体、越生动、越深刻。有情感专家实验证明: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感恩思维,一般能将人的“幸福定位点”提高25%。由此观之,感恩更需要学习。

感恩需要叙说。历史是由一个个生动鲜活故事构成的,当故事广为流传时,故事所包含的价值观、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就成为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感恩文化的传播需要我们以故事为载体进行传播,弘扬感恩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人叙说自己的感恩故事。故事越是具体、生动,我们的感恩文化才会被越全面地展示。

感恩需要教育。持久健康的感恩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阐述感恩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需要我们不断开展感恩教育、建设感恩文化、培植感恩沃土、催发感恩激情、深化感恩行动。需要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舆论媒体营造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

感恩需要行动。感恩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只有践行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到心灵与心灵的真诚,才会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才会充满微笑地面对每一天。当感恩之心弥漫我 10

们的心灵、弥漫我们的社会,相互感染、相互传导、相互激荡,汇成精神的巨大暖流时,我们的心灵会更加阳光、社会会更加和美、民族会更加和睦、生活会更加幸福。新疆精神——勤劳

劳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劳动,就没有一切。

勤劳是道德之本。以往的哲学家常把道德的本源归之于人性,其实抽象的人性是不存在的。原始的人性毋宁说更近似动物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道德的根源仍然来自实践,勤劳实为道德之本,唯勤劳者最知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一粥一饭,常思耕夫之苦;一丝一缕,恒念织女维艰。”道德观念难道不是由此而生?因此,“勤劳”总是与“勤俭”相连。古语云:俭以养廉,廉则清正,清正无私,乃有大勇大仁。因勤劳而爱惜劳动果实,由此扩展,则爱学习、爱科学、爱艺术、爱人民、爱乡土、爱祖国、爱和平、爱大自然、爱大好河山和一切优美的事物和行为。勤劳与强取豪夺是对立的,以强取豪夺为能则必然以勤劳为愚。反之,以勤劳为生、崇尚勤劳者也必然憎恶强取豪夺。由此而反对欺诈奸诡,反对骄奢淫逸,反对损人利己,反对损公肥私,反对贪污腐化。因此,勤劳精神中往往蕴含着反剥削、反压迫等革命精神的因素。

温州人的“四千”精神,即:走过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

方百计、经过千辛万苦,“既能睡地板,又能当老板”,其基础是勤劳。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最精明、最勤劳、最坚忍。他们在世界人口中占的比例仅为0.3%,但却掌握着世界经济的命脉,获得了17%的诺贝尔奖,赚取了世界上30%以上的财富。他们是谁?他们就是犹太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鳄索罗斯,华尔街的金融巨子摩根、格林斯潘、巴菲特,红色资本家哈默……这些站在金字塔尖的人都是犹太人的杰出代表。他们成功的奥秘在哪儿?

发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当农一师推行机械化采棉的时候,从以色列引进了大型机械化采棉机,同时以色列的犹太机械师也来到当地进行示范指导,他们每天从清晨6点钟工作到晚上11点钟,每天工作时间达17个小时以上,并且效率是当地职工的3倍。他们的信仰是“劳动自身必须被当成绝对的目的,当成一项天职去执行。”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世界上曾经崛起过的国家,其国民品格中都突出地含有“勤劳、储蓄、学习、协作、创新”这五种人格品质的几种。

中华民族以其勤劳精神创造了足以夸耀于世界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中世纪文明,直到唐宋时代一直居于世界各民族的前列。然而,明清以后却长期停滞,至鸦片战争前已大大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难道说,明清以后中国人民就不勤劳了吗?

十五、十六世纪是全世界从中世纪发展到近代的转折时期,西欧各国逐步形成民族国家取代了分裂割据的封建领主制,随着基督教的改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近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勤劳、学习、协作、创新等成为这些国家公民

新的品格特质。也正是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却恶性发展,压制反映民间工商业发展要求的进步思想,压制科学技术和勤劳精神的发展。这种专制统治使中华民族的传统勤劳精神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没有及时融入学习、创新、协作等现代民族所应具备的品格。

如今新疆已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除了中央的大力支持和19个兄弟省市的无私援助外,我们更主要还是需要充分发挥我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这样一种时代新风,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完成历史任务。时间就是生命。时间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者留下空虚和懊悔。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有的人一生充实地度过,收获累累硕果;有的人只是平庸地存活于世,一生无所作为。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如此。

效率就是命运。慢人一步,最后就会慢人一百步。办事效率低在很多部门都能感受到,制度的不完善是原因之一,但更多是人为的因素。要改变,首先要从人的理念入手。任何人都有提高效率的潜力,有意识地去做,就会真正改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创造新疆速度、新疆效率、新疆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真正的勤劳是既劳力又劳心,是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结合,知识和才能是把劳动转变为财富的转换器。李嘉诚先生曾深有体会地说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是缺

乏知识,没有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都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

勤劳是一种人格资本,是一种主体生产力,这种生产力能产生和放大其他的生产力,没有这种主体生产力,就没有一切生产力。焕发勤劳精神也是解放发展生产力,还能鼓励养成各种美德。

新疆精神——互助

互助就是互相帮助,现代文化中互助意味着尊重他人、尊重差异,意味着团结合作、同生共赢。互助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根基。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而作出互助选择,是基于人生存的一个严峻事实:每一个生命个体,既没有钢牙利爪,又没有非凡的体力和速度,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是非常困难的事。于是当原始人从蒙昧状态中醒来,便从自然独居生活结成了更紧密的组织生活模式,“组织生活”基本含义就是互助原则。尽管今日的人类已不复为原始时代的人类,但是这一原则的根据今天依然是存在的,并且它将一直存在。因为人的现实力量相对于人的未来理想(欲望)而言,总是弱小的、力不从心的。人们要实现未来理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联合力量,而联合力量的本质就是互助合作。这时的互助已经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相互关爱、共同幸福的心态和精神。

比如,美国就是一个互助文化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比尔·盖茨为公益事业已捐助200多亿美元,他还承诺,自己财富中的90%以上将用于慈善公益事业;200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约1/4的美国人当过志愿者,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参加志愿服务的大约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一半,美国的志愿者组织达100万个,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包括志愿者在内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企业,共同构成了维持美国运转的三大支柱。美国的互助文化,既是减少社会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相对平衡稳定的有效支撑,又是联结、凝聚美国人意志和精神的重要纽带。从新疆来看,十九省市对口援疆,是互助;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是一种广义上的互助;各民族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交流和共享,更是互助。

现代文化需要弘扬互助合作精神。现代文化中的互助是一种整合思想和智慧资源的态度和精神。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当我们交换之后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当我们交换之后就会有两个思想。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互助,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与同生共赢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更丰富的机会、财富,是更加美好的共同未来。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温州模式”其实就是互助合作、互利共生的典范。当面临发展机遇,单个人的资金、智慧难以获得机会时,多个人的资金、智慧的联合加入,其合力远大于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付出,每个人都得到回报,可以说“共同奉献、15

共同幸福”是温州精神的重要内容。现代西方国家的互助文化,形式上是富裕者通过帮助贫困者,客观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其结果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现代西方国家的互助,其精神内核同样是“共同奉献、共同幸福”。相对而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互助,更多地是在血缘、亲缘之间进行的再分配,其调节社会的功能就小得多了。因此,现代文化中的互助,既非损人利己,也非损己利人,关键是要学会用“我们”而非“我”、“整体”而非“部分”的观念共谋发展。

时代列车已驶进21世纪,世界经济已进入全球化时代,这是一个追求个人价值与团体绩效双赢的时代。现代化发展的模式,需要团体内每个部分团结协作,需要每个部分勤勉敬业、创新进取。正如张瑞敏在《海尔是海》中描写的那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其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正如此,才有滚滚长江、浊浊黄河、涓涓细流,不惜百折千回,争先恐后,投奔而来。汇成碧波浩淼、万世不竭、无与伦比的壮观!一旦汇入海的大家庭中,每一分子便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随着海的号令执着而又坚定不移地冲向同一个目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因此,才有了大海摧枯拉朽的神奇。”其实互助的重要性,在于团体力量的体现。每个人都要将自己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生命力、是否有发展前景,看什么?理念、资金、科技含量、科技人员等都很重要,但都不是决定因素,关键还 16

是企业是否有团队精神。衡量一个地区是否有发展的生命力,具有决定性因素是我们每一个人是否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有生命力的新疆,正是具备了一种具有凝聚力的互助精神的新疆。

新疆精神——进取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精神——进取。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内涵,进取意味着奋发有为,意味着顽强拼搏,意味着革故鼎新、创新发展。

生活在古代新疆的各民族,长期处于“地涸泽碱卤,不生五谷”“木皮三寸,冰厚六尺”的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又常常相互争战。这种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造就了新疆各民族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进取自强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内核和精华,至今仍然是新疆各民族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源泉。

进取体现在对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目标、道路、模式的选择上。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融入全球化的历程,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选择、文化适应过程。如同一个没有追求、没有目标的人很容易迷失方向、丧失动力一样,文化的发展、文化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确定方向和目标,也会陷入盲目和停滞。想得到才能做得到,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如果只看到过去和眼前的辉煌或困境,没有对未来美好梦想的勾画,就难以找到当前行动的依据。人类发展的历史告

诉我们,每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的背后都隐藏着梦想,如果没有人类对飞行的梦想,就不会有人顽强拼搏、百转千回地为“飞”而探索,也不会有今天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文化的重大创新背后同样有对未来的种种设想和规划,这些设想和规划激励着人们确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一往无前不畏艰难的毅力,引领着人们着手现在、付诸行动。新疆文化的未来走向和发展目标,同样需要我们共同谋划和描绘,自觉、合理的新疆未来文化选择一定能够鼓舞和凝聚更多的人为之而勇猛精进、不懈奋斗,促进文化创新的步伐,加快新疆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进取集中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体现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上。一般来讲,适应于农业社会的文化形式,如果不经过改造就很难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当前全球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问题,经典的思想理论、既有的文化模式都很难提供现成的说明、规范和引导。因此,一个地区、国家的文化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实现突破。生物界的适者生存法则在文化领域里一样通行,文化的基因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实现现代转型。否则,文化不仅会阻碍一个地区或文化群体的现代化,而且在竞争的文化“市场”上,终有一天会被淘汰。完全可以说,文化只有经过不断创新,才能以经久不衰的魅力扎根于社会,扎根于不断成长的人的心灵中。从新疆看,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其他文化,并把学来的经验和优秀的文化转化成适合本地需要的东西,还要根据自身文化资源和自己现代化建设经验创造出具有现代化的文化来。

当前,新疆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问题。近些年来,新疆文化的现代转型已在社科界引起讨论、研究热潮,一批研究这一问题的专著的出现,使一批专家学者成为引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先行者。新疆文化的创新发展、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知识分子深入研究探讨,继而形成新疆各民族的、与推进新疆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新疆现代文化,促进人的现代化转变。

文化创新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观念创新、文化知识体系创新和文化思维方式的创新。

文化价值观念创新。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社会实践的转型发展要求价值系统的转型和重构,新的社会实践也规定新的价值系统的发展方向。新疆文化价值体系创新的总体方向是:在新疆文化精神上,培育和丰富新疆文化中平等、竞争、创新、诚信、民主、法治等精神;在新疆文化价值上,实现由重视群体价值向既重视群体价值、也重视个体价值的转变;在新疆文化体制上,实现由缺乏活力的高度统一的模式向多样化的模式转变。

知识体系的创新。知识是文化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近代以来知识的极大发展,就没有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追赶上知识革命的大潮,创新和更新新疆文化的知识体系,使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自然科学体系和人文知识体系能为更多的新疆人所掌握、所运用,就能为新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

篇8:精神解读

(一) 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

红岩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 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精神和奉献精神, 在坚定的共产主义思想信念的指导下, 以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革命精神为目标, 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红岩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 在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 中国共产党员和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以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要奋斗目标, 在中公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团结战斗, 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中国革命者在极其险恶的环境氛围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先, 以实际行动捍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红岩精神是对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同样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性念、品格以及崇高理想的反映, 以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为背景, 推动中国民主化运动的胜利, 在新中国成立后, 仍然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1]

(二) 红岩精神的现实意义分析

发扬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精神, 与党的基本理念、方针政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 以强大的人格魅力和让国民党及国统区的人士都能领略到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发展动力。新时期的社会发展条件下,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而这种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要始终传承下来, 这不仅是一种作风, 还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 以用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开拓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充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要求人民自力更生,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建设。[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断进步和发展, 而文明的进步往往伴随着道德腐败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贪污腐败、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现象屡禁不止, 同样也严重影响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联系, 干扰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 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需要正能量的支撑, 需要红岩精神来扶正社会风气, 弘扬社会正能量, 党员要牢固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荣, 讲奉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的腐化, 坚决改正和杜绝错误观念的滋生。

以红岩精神为主线开展红色革命教育,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 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开始泛滥, 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的取向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对中国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损失, 培养一批具有正确思想观念及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 将红岩精神融入到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中,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建设, 准确把握红岩精神的内涵及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红岩精神教育和培育党员干部, 真正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明程度。[3]

二、长征精神内涵及意义分析

(一) 长征精神内涵分析

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指导思想和灵魂, 也是长征取得胜利的源泉和动力。在艰苦的长征途中, 红军三大主力顺利实现会师, 奔赴抗日救国的前线, 中共红军就是靠着广大党员坚定执着的信念和对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 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立党宗旨, 坚实的群众基础, 是中国革命的胜利的根本保障, 弘扬长征精神, 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中国共产党拥有严格的纪律, 也是党员意志的体现, 长征的胜利的另一基础条件就是, 党和人民军队拥有铁的纪律, 从革命的利益出发, 严格军纪,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红军战士严格遵守民族政策和群众纪律, 在长征沿途行军中获得了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人民群众的支持。[4]

(二) 长征精神的意义———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以坚定的革命信念为指导, 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艰难险阻, 将这种坚定信念革命胜利的源泉和动力。长征过程中, 面对国民党反对派的围剿和异常恶劣的环境, 党和红军始终以顽强的精神意志和积极乐观的情绪, 保持对革命的追求。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 弘扬长征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需要以长征精神作为支撑, 强化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以马克思主义精神来武装自己,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革命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 坚定社会主义建设不动摇,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态度。

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不断弘扬长征精神的目的, 在于加强党和政府的先进性建设。红军极端困难的情况下, 面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被迫选择了长征这条道路, 中共红军以正确的思想指导和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 取得了长征的顺利进行。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 长征精神依然需要弘扬, 以此更好地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确保党和政府能肩负起时代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 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开辟道路和途径。以民主原则为基础, 加强民主化社会的发展, 以巩固和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内统一及党的创造力。[5]

在长征途中, 中国共产党召开几次具有代表性、转折性的会议, 改变以“左”的错误思想在党内的指导, 解决党的军事指挥、组织领导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长征胜利的实际告诉我们,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必须以加强民主集中制为基础, 进一步完善党内的各项制度, 明确岗位责任, 防止专权主义, 拥护党的统一。

三、文化传播学视野中的红岩精神和长征精神

红岩精神和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实践中的宝贵财富和经验,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动力。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人的带领下, 中央红军经历了长征的考验, 是长征精神的践行者。在红岩时期, 长征精神得以延续和发扬, 党中央以坚定的信念和群众路线为基础, 形成了红岩精神, 本文主要是从文化传播学的视角对长征精神和红岩精神进行不同角度的探讨。

(一) 文化传播学视野中的红岩精神与长征精神的形成分析

在文化的发展及组成中, 精神文化是其中最为关键且重要的因素, 价值观是对精神文化的集中诠释, 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是对经济、政治及社会发展的反映, 文化的形成与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及人文地理息息相关。而作为中国革命精神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长征精神, 则是在中国土地革命失败, 中共红军被迫转移的情况下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共红军在极端困难的自然条件下, 顺利到达陕北, 这不仅是对革命精神和坚定信念的体现, 还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纪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精神表现。红岩精神的形成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在中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 以渣滓洞、红岩村等作为革命的主要根据地, 在困难的环境中,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为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来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及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革命技术。[6]

(二) 文化传承中长征精神及红岩精神的共性分析

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社会发展同样也是以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作为基础和前提, 长征精神和红岩精神作为精神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较多相似之处, 诗歌及报刊作为当时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和体现当时, 在其中都有体现。

1. 共同的精神追求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优良的传统和作风, 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 由于路途及环境的恶劣, 导致军队所需的日常用品极为匮乏, 一些时候红军战士甚至将野草、树皮作为充饥食物, 也有不少战士因为饥饿和疾病而牺牲, 即使是面对这种艰难的环境, 红军也没有因此而放弃, 凭借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克服重重困难, 采用有效的战术, 摆脱敌军的围剿, 顺利到达陕北会师,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也因此形成。抗日战争进入到一定阶段后, 中国共产党发现只有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更好地开拓战争新局面, 由于中共党员在重庆生活条件艰难, 共产党人健康奋斗的精神也是对红岩精神的集中体现。[7]

2. 共同且坚定的信念追求

共产主义的共同和坚定的信念是中国革命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也是长征精神的灵魂, 中共红军克服艰苦的环境, 突破敌人的围剿, 从而顺利到达陕北会师, 这不仅仅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 还依靠的是坚定的革命信念, 广大的共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在毛泽东及中共中央正确的决策领导下, 冲破重重困难和关卡, 最终实现长征的顺利, 这种坚定的信念是中国革命建设的宝贵财富。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 绑架、暗杀中共党员的事件时有发生, 共产党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种特殊的革命情况下, 他们仍然以坚定的信念来坚持不懈的斗争,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说, 这是崇高的信念追求在《江姐》《周恩来在重庆》在影视电视剧作品中充分得以体现。在白公馆及渣滓洞的展馆中, 国民党特务人员用以逼供中共党员的刑具依然存在, 众多的共产党战士面临这种非常人所能忍受的折磨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是对红岩精神最好的诠释。

3. 共同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长征途中, 中共红军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为当地百姓做实事, 以实际能力维护群众的利益, 以实际行动来教育、武装和动员群众, 得到了各族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 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一文中均有详细记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 中共的主要目的是争取更多的群众对抗日战争的拥护和支持, 党员深入到群众中, 勤奋工作、热忱助人, 增进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沟通与交流,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解放战争进入到城市斗争阶段, 抗战后期国统区的群众发起猛烈的运动, 各阶层的斗争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革命斗争的广度和深入也不断加强。随着改革开放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群众路线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道路, 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还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需要,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坚定群众路线, 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8]

(三) 文化传播视野中的红岩精神与长征精神特色分析

长征精神与红岩精神作为革命精神既有共性的相同, 也有个性的不同, 这主要表现在文化途径上。

1. 长征精神所具有的时代精神特色

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一文中表现出来了团结进取、艰苦奋斗的红军精神, 党内团结是长征建设中的重要方面, 遵义会议的召开着重解决党内及红军内部的团结, 以积极一致的态度应对侵略者, 毛泽东思想也在遵义会议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险、迎难而进在诸多的小说、电视剧及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 中共红军的这种精神也包含在其中。

2. 红岩精神所具有的时代精神特色

中国文学界诸多关于红岩精神的作品, 如《周恩来在重庆》电视剧中, 充分体现了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以宽广的胸怀争取国民党党员及无党派人士, 促进中国革命发展的事迹, 红岩精神是在重庆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所形成的, 而中国共产党以高尚的精神品格与诸多国民党高官、中统特务交流时, 不被其思想同化, 充分体现了红岩精神的高尚与坚定。[9]

四、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分析

在长征精神及红岩精神的形成时期, 由于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 中国共产党集思广益, 创造出不同形式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 这些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传播媒介的局限性, 在长征精神及红岩精神的传播中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进行的军事及文化封锁, 使得信息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 报纸、标语以及广播、布告等在长征精神中起到了积极的效果。长征精神和红岩精神诗歌的表现形式是不拘一格且丰富多彩的, 诗歌源自于特定时期发展实际, 它不同于其他社会时期的诗歌, 它是革命的宣言, 是对社会发展特定时期的积累。[10]

五、弘扬长征精神和红岩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来应对社会的发展。在长征及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统区, 政治环境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 以大无畏的精神践行社会发展。由于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坚定的信念, 以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的历史任务, 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价值, 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困境中, 都要以坚定地共产主义信念来引导中国社会积极健康地发展。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长征精神及红岩精神是在特殊的革命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在理论建设中保持着先进性, 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的新时期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促进现代化建设更好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长征精神及红岩精神具体鲜明的实践性, 是中国共产党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体现, 自觉抵制腐败主义的滋生和享乐主义对共产党员的思想侵蚀, 以共产党人高尚的精神和节操带动中国革命的前进和发展, 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人民利益为先行, 保障权力的应用以为人民服务为主, 确保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真正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11]

六、结语

长征精神和红岩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 它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奋斗的优秀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是对中国具体社会发展实际的反映, 中国革命建设依赖于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党, 红岩精神及长征精神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产物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当代仍需弘扬红岩精神和长征精神, 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开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摘要:文化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及精神文化发展背景下产生的, 精神文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以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践行群众路线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以红岩精神和长征精神来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延续。本文主要是从红岩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和长征精神的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 对文化传播学视野下的红岩精神及长征精神进行深入化的探究。

关键词:文化传播学,红岩精神,长征精神,探究分析

参考文献

[1]杜俊华, 周勇.文化传播学视野中的红岩精神和长征精神[J].探索, 2013 (01) :126-129.

[2]朱伟.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3]王安萍.提升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影响力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 2014.

[4]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D].四川大学, 2007.

[5]杜建华.“红色记忆”的嬗变:对“红歌”媒体呈现的考察 (1979-2011) [D].复旦大学, 2012.

[6]刘科荣.现代传媒环境中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 2013.

[7]陈玲.自治区党报的民族文化报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0.

[8]李勇.试论当代社会的文化媒介化及其对受众的影响[D].南昌大学, 2007.

[9]孙瑞祥.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阐释[D].天津师范大学, 2009.

[10]任坤.从审美心理角度看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 2008.

上一篇:2011-2012第一学期三年级英语教学反思下一篇:观赏鱼类课程总结及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