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2024-07-25

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共7篇)

篇1: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第八次》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教学第四段时,我通过这样的对话“说说是很容易的,可是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了!只有布鲁斯一个人能打仗吗?打仗需要什么?军队被打散了怎么办?可那些士兵和布鲁斯一样经历了七次失败,也失去信心了,不想打仗了。布鲁斯怎样做才能让士兵愿意和他一起去战斗呢?假如你是布鲁斯,你会怎样说服这些士兵鼓起勇气来呢?”来环环相扣,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在学《卧薪尝胆》这一篇课文后,我适时补充了吴越之争这个历史故事,介绍了相关的历史人物,很多学生对此产生了阅读书本以外的`历史故事的想法,我趁机推荐孩子们阅读《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等书籍,孩子们在随后的几天里纷纷互相传阅,有的还特意去购买了。从课内学到课外,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大语文吧!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介绍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发明经过的科学故事。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从探究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原因开始,过渡到学习第一自然段,在阅读对话中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指导“如果……就……”造句时,抓住文中句子——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出示四句写有“如果……就……”围绕课文内容的填空,进行环环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

篇2: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了,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全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和语文园地里的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书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了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这个字要求学生认识为止。课文中的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嘘唏伙伴的话和文章作者的姓名一律不注音。课文的生字标的是本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要发生变化,标住的是变调音或轻声。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学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义、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联系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写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学的生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训练。积极引导,及时检查,适当表扬和激励。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选读课文的教学。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自我监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通过交流,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3、全员参与。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四)习作教学

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篇3: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综合英语教学原有教学模式的问题包括:偏重语言技能操练, 走向英语学习“工具论”的误区;忽略人文内涵和学术深度, 在一定程度制约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能力;与文学, 文化和语言学, 翻译等专业课程脱节, 限制了学生对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面认识;重语言形式, 轻思想内容。关注“怎么说和写”, 忽视“说和写什么”,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在英语专业改革新形势下, 2015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英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会议上,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查明建教授指出:英语专业要从过去的语言技能培训转向以人文通识教育为核心, 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 人文视野宽广, 具有深厚人文情怀和批判性思维,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和国际视野能力的人才。我们认为综合英语作为核心课程, 应该担负起综合人文素养培养的任务, 教学改革应该做到1) 挖掘教程的人文内容, 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于细微处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化的敏感和审美意识, 在教学中体现人文意识, 渗透人文情怀, 滋养人文精神。2) 将研究型教学引入综合英语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一步落实人文教育。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个体成为完整完善的人 (whole person education) , 这种“全人”教育包括才能的培养、兴趣的挖掘和社会的担当意识。人文教育的目的不只是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知识, 还要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心灵和修养, 这种内化需要学生通过研究型学习不断习得。以下通过何兆熊主编的英语专业《综合教程》第五册的第一课《七月四日》 (何兆熊2009:1-3) 来具体分析综合英语人文化课堂模式实践的可行性方法。 (该篇文章是美国女性主义启蒙者奥德·洛德的自传“Zami:a New spelling of my name”中的节选)

2 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人文内容拓展

2.1“少年侃”视角的展开和人文要素的深入挖掘

英国作家戴维·洛奇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把《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语言风格称为“少年侃” (Skaz) (lodge 1992:17-20) , 指模仿青少年日常口语风格的第一人称写作叙事方式。“少年侃”的写作方式要求作者写小说时故意回避使用书面语言, 在文字风格方面模仿青少年日常讲话的口气, 给读者造成一种面对面听一个年轻人轻松聊天的自然效果。典型的少年侃作品包括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语言风格包括大量的俚语使用;夸张表达;大量简单句的使用:使用少年轻狂甚至是粗俗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 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 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少年侃”同样运用于《七月四日》的写作之中, 具体而言少年的视角展开可以分为感官体验和心里体验, 这二者都和白色颜色的象征意义密切结合。感官体验包括对母亲精心准备的各种食物的视觉体验, 她能感受家庭之爱, 但因为儿童视角的有限性作者并未意识到母亲准备充分的食物是因为火车上的餐车不允许黑人进入;视觉感受还包括对于强烈夏日“白光”的不适应, 冷饮小吃店柜台的“白色大理石柜台”;身体感觉包括对于华盛顿气候热浪的不适应。心理感受经历了以下过程:儿童期待旅行→旅途中只能远观林肯纪念堂的失望→冷饮小吃店受到歧视的愤怒和对母亲姐姐回避话题沉默的失望→向总统写投诉信。这一切展现了儿童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种族歧视的经历, 作者“我”被女招待驱逐出冷饮店后的一系列质问, 揭示了美国民主的虚伪性, 也展现了奥德·洛德身体政治意识的觉醒。“身体政治意识” (consciousness of body politics) 是指个体在身体被控制、被侵犯的条件下, 如何有意识地利用被控制、被摆布的身体来行使自己的权利, 重建主体意识, 从而改写或重新确立自己的身份。白色的隐喻代表在白人掌控的世界中“我” (儿童) 被压迫, 窒息和伤害的痛苦, 也象征着“我”改写自己身份的开始。课堂中通过这些文体风格的分析和人文要素的深入挖掘引导学生深刻思考种族歧视的主题。

2.2 批判性思维和人文拓展

在综合英语教学中, 引导学生批判性的思考。Bloom (1956) 提出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Bloom taxonomical model) , 把认知领域的学习能力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lower level of thinking skills:knowledge&comprehension;higher level of thinking skills:application, analysis, synthesis, evaluation.) 。学生需要对课本信息识别和理解, 同时需要对掌握的概念、原理、观点等信息在具体情景中展开运用, 把知识分类、整合;具有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重新组合的能力, 提出新见解、独创新结论和观点的能力;最终做到创造性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比较、检验和分析;批判并创新性地提出新的观点 (徐伟2014:84-86) 。教师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1) 自传体的个体叙事和集体记忆:启发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种族主义和生存困境问题。利用“我”母亲的选择遗忘来对抗歧视对比姐姐们的逆来顺受和父亲的激进主义讨论抗争的不同方式, 探讨为何姐妹们会选择妥协, 讨论黑人群体无可奈何放弃斗争的原因, 结合Alice Walker的“in search of our mothers’garden作品讨论黑人全体的创造性和历史传统;2) 启发学生思考关于创伤和治愈问题:从个体创伤 (trauma) →接触残酷现实→被惯性和习俗驯服/或者反抗→如何抗争。治愈问题如何实现?黑人宽容或者社会制度的保障, 如何消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讨论身边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这些讨论是人文拓展的进一步深化, 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进行深入的人文思考。

3 人文教学的研究型任务拓展

3.1 将精读和写作结合, 在写作中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七月四日》布置课后写作任务, 要求学生写一篇描写社会歧视现象的作文, 通过细致的要求进行写作的引导:1) 学生进行叙事性写作, 要求采用 (Teenage Skaz) 风格和第一人称视角展开故事 (所有的表达和用词, 句法要和我的身份和经验符合) 。2) 要将个人体验和集体记忆结合, 以个体经验为载体探讨社会集体的问题和体验。3) 采用象征手法, 如服饰, 建筑, 自然事物等, 重视人物塑造的各种手段如对话、表情、情节描写, 采用倒叙、悬念等叙事手法。

3.2 学生小组课题研究活动

学生根据兴趣结合成三到五人的科研调查小组, 确定选题, 如中国女性产假的歧视现象分析, 农民工的社会歧视等现象展开调查和研究性学习, 研究方法分为2种:第一是调查问卷, 就主题进行问卷和数据分析总结, 提出解释和解决方法。二是事实分析法, 到图书馆和网上查找外刊和报纸资料, 分析总结, 就一个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并且将这一调查和辩论及课堂演讲型任务结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证明, 通过调查研究, 撰写报告, 多媒体课堂展示成果使学生的创新精神, 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

综上所述, 通过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人文内容拓展和课后研究型任务拓展, 不仅可以夯实语言基础, 而且可以全面提升人文素质, 达到在精读教学中体现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 深化英语专业改革的目的。

摘要: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 既要训练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 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该文探讨提出人文化课堂教学新模式:课堂教学进行人文内容拓展结合课外人文教学的研究型任务拓展, 进而深化英语专业改革。

关键词:综合英语,人文化课堂教学,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兆熊.综合英语第五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1-3.

[2]Lodge David.The Art of Fiction[M].London:Penguin BooksLtd, 1992:17-20.

[3]Bloom B S.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Hand book 1:Cognitive Domain[M].New York:Mckay, 1956.

篇4: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一、运用网络教学的背景

21世纪的人类面临着一次历史的飞跃——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公路、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0载体,在一个容量无限的信息库,可以找到几乎所有需要的信息,无论是你见过的,还是没有见过的,想知道的,还是不想知道的,从而真正体会“地球村”的内涵。

我国颁布的《新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二、网络教学前的准备

1.学生全面搜集,网中遨游

资料的搜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沒有大包大揽,基本上是让学生们自己搜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完全能够驾驭这些。有了目标,学生激情高涨,他们也乐于一显身手。所以两天之后,我在电子阅览室服务器上打开学生的文件夹,发现绝大部分同学完成情况很好,有文章朗读,有教学影片,有对鲁迅的解读,也有对阿Q的评价,甚至有的同学把相关网站链接了起来。

2.老师科学整理,建立平台

在远程教育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除了要更新教育观念外,还必须掌握网上远程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教学理论、多媒体计件制作、网络基本知识等。这样才能对学生需要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并建立教育平台。

“学习论坛”模块是一个最活跃的地方,它也分为两大板块:主要问题讨论和自由讨论。主要问题讨论是老师参考教学要求对学生设计的一些有关小说的重要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任选一种交互方式进行讨论,如电子公告牌、聊天室、电子邮件等。自由讨论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三、网络课堂的规范

网络学习既有利也有弊,如网络教学在时空上的无限性,也导致自由与约束的失衡,多媒体的信息传播在方式上使知识变得易学,但却可能导致浮躁的学习态度和无深度思维等问题,老师必须针对这些采取一些措施,使之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如运用好计算机的多种功能:

1.交互、示范功能

可将任何一个学生音、视频信息回传给教师或全体学生,通过键盘、鼠标的交互操作,可对他们进行不离开座位的手把手地引导。

2.遥控、监视功能

学生与老师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遥控,以进行点对点的帮助。学生练习时,老师可回显学生屏幕以督促学生的操作。

3.锁键、复位功能

教师在进行授课讲解时,锁定学生的键盘,以保证学生专心听讲,需要时才全体或分组开机。

4.全体执行功能

教师可以命令的方式执行学生电脑的软件资源,相当于远程登陆,适用于全体学生的同步操作与示范。做到自由与规范的结合,既有教师统一的指挥,也有学生自由的探索。

四、网络教学的丰硕成果

在网络教学中,老师不再背着手,踱着步,学生不再愁眉苦脸,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在轻松而又愉快的气氛中渡过,老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管是在主要问题论坛上,还是在自由论坛上,还是在“我的大作”模块中,学生的才气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如一位同学写了一篇《一颗被矛盾纠缠的灵魂谈鲁迅的婚姻和爱情》的作品,就出乎我们的意料。虽然不算什么经典,但他能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谈出自己的见解,且有理有据,这充分说明学生在网络课堂上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五、网络教学的重大意义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它完全改变了我讲你听的师生关系,实现了真正的课堂教学民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保证。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借助于网络平台提供的强大交互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验到了快捷、丰富。既增强了师生间、学生间交流的快乐,又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是一个目前非常适用的教学方式。

篇5: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色彩

1、 爱什么颜色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颜色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培养学生喜欢色彩、热爱生活的情感。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续写小诗。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1、 课前搜集有关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的资料。

2、 萨克斯音乐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请你想像一下,如果没有颜色,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

2.来,现在让我们一起重温这多姿多彩的生活,感受由色彩装点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学生欣赏课件。(课件内容是:五颜六色的风景、服饰等)

你有什么感受??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五彩缤纷的色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情趣。

板书课题:爱什么颜色。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自学生字“蔚、战、疆、威”。

2.分小组交流、汇报自学生字情况。

三、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1.找三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

作者都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自己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你最喜欢哪个小节,美美地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3、配乐朗读。

全班同学哪个学生喜欢哪个小节就随着音乐读这个小节。

四、课文延伸、发散。

1、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什么东西的颜色是这样的,你也来编一段小诗。

2、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编写内容。

六、总结课文

师:同学们,生活是五彩缤纷的,让我们用喜欢的色彩去装点绚丽的生活,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吧!

第二课时

一、 认读字词。

二、 教学生字。

三、 书写。

四、 作业。

2、金色的草地

教学要求:

1、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教学准备:

1、 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大家一定见过草地吧,你见过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在草地上玩过吗?都玩什么游戏呢?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

板书:金色的草地

二、 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3、 检查自读情况。

方法:由段到句,再到词、字。

4、 解决不理解的字词。

5、 你见过蒲公英吗?

四、理解感悟,朗读指导。

1、再读课文。

作者为什么说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交流汇报。

交流重点:

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2)、“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a)“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哪些变化?

(b)这一部分当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表达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 呢?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用上这个“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

---------------------------

3)、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3、作者为什么会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呢?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兴趣。懂得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4、你平时喜欢花草吗?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三、 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把它美美地读一读。

第二课时

篇6:第五册第一单元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学生朗读时很有感情,在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他们觉得幸福生活是爸爸妈妈给的,对党、社会主义的理解,虽然我在课中渗透了一下,但学生的理解还比较浅显。我想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理解到这么深入,现在他们爱父母、爱身边的人、爱生活,就是充满朝气、充满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定会爱祖国。

《学会查“无字词典”》 这课中,我注意了语言的训练,如: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换一句话,但意思不变,可以怎么说。再比如,学生画爸爸对“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的句子,喜欢把整句话都画下来,我就组织学生讨论需不需要全画,为什么?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语言训练。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远上”、“斜”、“生处”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

篇7: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10变形记

(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

教学目标:

1.细致体会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2.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去把握小说的主题。3.通过分析情节及描写方法去欣赏人物性格。4.如何认识表现主义小说。教学重点:情节、人物、主题。教学难点: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导读法。

第一课时

【预习与情节梳理】

一、前布置预习课文,阅读语文读本之《〈变形记〉评析》。

二、学导入:

中国小说史——鲁迅小说——外国小说流派——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

三、作者作品介绍: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地洞》《猎人格拉克斯》《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详细介绍见教师用书)

四、背景介绍: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五、成语积累:

①下面短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D)

A.怒气冲冲

目不转晴

不由自主

突如其来

B.疲惫不堪

引人注目

不可思议

一愁莫展C.仁至义尽

气喘吁吁

六神无主

难以执信

D.小心冀冀

精疲力竭

精神焕散

食不甘味

②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少不更事

无济于事

全神贯注

居高临下 B.不着边际

为期不远

赫赫业业

泛泛之交 C.微不足道

心平气和

冥玩不化

凭水相逢 D.心荒意乱

闲言碎语

飞短流长

无可奈何

六、归纳三部分情节内容。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家人既惊慌又同情,父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的甲虫习性,以及逐渐成为全家的累赘。而父亲、母亲和妹妹也对他逐渐憎恨。

第三部分:写家人为了生存只得打工挣钱,并把格里高尔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又饿又病,绝望死去。

七、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讨论)

★作者通过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念亲人与亲人无动于衷最终抛弃了他的人情反差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

★表现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无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规律是无情的。

八、布置作业:

课外认真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

第二课时

【分析对格里高尔的心理描写】 ◆概述内容: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变成甲虫,身体越来越差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被亲人抛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一、析对格里高尔的心理描写。

1.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格里高尔的?

提示: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

2.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的重点是什么?作者主要要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

提示: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 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3.小说的内在主线是什么? 提示:应该说,《变形记》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一情感流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

4.这篇小说勾画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心理描写的手段有哪些?

提示: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四.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大致是怎样的? 提示:

1.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

他惊慌、忧郁。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人的差使‛,为还清父债而苦干、他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赶他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还不忘顺从父亲。

2.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

格里高尔失业在家,过着甲虫生活,只能爬来爬去、但是,他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还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他想着,父亲老了,母亲生病,妹妹还只有17岁。他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他‚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最后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

3.受重伤后,被亲人厌弃而绝望,心态走向平和。

一只苹果砸在背上,身受重伤,格里高尔终于被妹妹厌弃。妹妹一再说‚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格里高尔‚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格甲高尔异常冷静,他在绝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死去。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格里高尔的人格形象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他忠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而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条与平和中追求另外一种超脱—一死亡。

五.这篇小说的心理描写所刻画的格里高尔的心理经历,有何表现意义?

格里高尔同家人应该互相热爱,互相帮助。可是,亲人们认为格里高尔不能再养家,把他看做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去,亲人们也不悲痛,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被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

六.小说里所表现的异化有几个方面?作者这样安排的深意是什么?

提示: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轻自贱;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正是通过表现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七.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联系本课内容,你怎样看?(自由发言)八.文中除了心理描写外,还有动作描写,请找出来加以分析。

提示:主要是写甲虫的活动,如进门的艰难,爬墙壁等,突出主人公的痛苦与命运的悲惨,也引起读者的同情。

九.布置作业:

仔细阅读小说,并认真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第三课时

【分析艺术特色】

一、本文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 提示: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

二、有人评论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怎样理解“真实”与“荒诞”? 提示:‚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一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

三、怎样理解作者对“变形”这一情节的构思意图和巧妙之处?

提示:作者不是让人们去接受人变成虫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深层心理——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因此,人变成甲虫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平平淡淡,温情脉脉,矛盾、人性都显示不出来。养家人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还成了累赘。这个情节把矛盾激化了,冲突起来,个性、人性都立即显示出来。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像,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和弱肉强食、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四、这篇小说中的“荒诞”无处不在,试具体说明。

提示: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大甲虫,情节是荒诞的。情节发展,他与家人的冲突,更是荒诞的。甚至有的艺术细节也是荒诞的:一只苹果打在格里高尔的甲背上,陷了进去,一个多月,还烂在甲虫背上。

五、荒诞、变形的情节为什么在读者的体验、联想中觉得真实可信呢?

提示:这是因为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的手法。写甲虫的行动,是符合甲虫的习性的;写甲虫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的;写亲人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

六、《变形记》中作者的叙述语调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叙述有何妙处?

提示:在作品中,卡夫卡的叙述语调平静得近乎冷漠。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平庸时,平庸就成为更加可怕的事实。由此激发读者去思索人的生存现状以及改变这现状的问题。

七.处理课后作业: 略,见教师用书。八.作业布置: 1 完成同步练习。课外阅读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11.墙上的斑点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教学目标

1.了解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2.阅读小说,初步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3.感知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过程;

4.分析小说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也成了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今天,我们来赏析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看看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简介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教师可以根据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来简介作者及意识流小说。重点可放在对意识流小说的介绍上。

三、初读小说,整体感知

揭示: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平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一惯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再读小说,探究小说写法上的特点

教师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片断,并加以分析,最后,在学生发言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要点:

1.《墙上的斑点》通篇是内心独白。“我”看到墙上有一块黑色的“污迹”,意识就随之飘逸开去,后来发现,这一污迹原是一只蜗牛。这一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

2.“我”从看到船上有一斑点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自由联想。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占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 只蜗牛。

第二课时

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对比

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回忆曾经阅读过的小说(以教材中的为主),并让学生对某一篇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进行分析,然后大家针对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间可让学生诵读相关段落。之后教师总结如下: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取了“自由联想”的理论,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臵,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 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刺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搞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12等待戈多(节选)

(爱尔兰)贝克特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2.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3.分析了解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不同。

4.分析了解支离破碎的语言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荒诞派戏剧的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自读结合法。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由《变形记》的怪诞内容引入到荒诞派戏剧,再引到《等待戈多》。◇介绍萨缪尔·贝克特及其作品。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人类生存状况。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坐以待毙的残废者、浑浑噩噩的糊涂虫。他们生活在凄惨冷寂的环境中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走向死亡。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天主教的束缚,社会的守旧,政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查,都使他无法忍受。他曾经嘲弄那些在教堂里划十字的教徒:‚一天,爱尔兰的狗也将会这样做。可能猪也会如此。‛大学毕业后,贝克特结识了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乔伊斯,担任过他的秘书,创作思想受到他的很大影响。贝克特设法逃出了爱尔兰,来到法国,1937年定居巴黎。在巴黎,他看到的是灯红酒绿与失业贫困的惊人对比。有一天晚上,他被一个流浪汉无缘无故地刺了一刀,当问及行刺的原因时,对万居然说‚不知道‛。贝克特首次亲身体验到了荒谬的滋味。

在德国占领期间,贝克特参加了法国反纳粹的地下抵抗运动。法西斯的暴行,人民的苦难,以及战后人们生活的空虚无聊,使他感到世界满目疮痍,到处‚乱哄哄‛‚一团糟‛。他曾颇有感慨地说:‚人们不需要寻找忧伤,它便映入人的眼帘,甚至在伦敦的出租汽车里也是如此。‛贝克特自谦不是哲学家,而只是个‚无知‛‚无能‛的作家。冷酷的社会使他感到人们丧失了理智,人间的不幸使他决意通过涉笔混乱社会中的一群可怜虫来揭示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他觉得生活就寓于阴暗和空虚之中,生即包含死,人自出生起,就向坟墓走去。在这漫长而痛苦的人生中,人时时受到某种巨大力量的支配与逼迫,因此贝克特认为沉默是人所能持有的最适当的态度。他闭门谢客,拒绝采访,不问政治,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将自己关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过着孤独的生活。他的剧作流露出浓烈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倾向。

为了表现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贝克特在创作上打破了传统戏剧的陈规,使剧本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可以周而复始地演下去。布景、道具极为简单。一片荒原,一棵枯树。但剧中的道具都有其寓意,像《等待戈多》中光秃秃的树上一夜之间新添几片绿叶,代表了时光的流逝。维妮手提包里的物品是她赖以生存的全部财产。贝克特剧中的人物大多是身残志缺的糊涂虫,而且人物少,动作单调。不少剧作只有一个人物。剧中人几乎与世隔绝,思维混乱,语言贫乏,活动幅度很小,观众甚至无法看到这些人物的完整外形与动作。在《喜剧)中,人们只看到装在坛子里、只有头露在外面的一男二女在争风吃醋。打情骂俏,演出一场‚棺停里的爱情三重奏‛。在《啊!美好的日子》里,看到的是半载入土的维妮在梳妆打扮。追忆她的‚第一次舞会‛‚第一次亲吻‛。在《剧终》里,看到的是被装在垃圾箱中的纳格、奈尔在乞讨食物和拥抱接吻。贝克特通过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西方普通人的共同命运——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

贝克特于20年代末就开始文学创作。早期创作的诗集《婊子镜》(1930)、长篇小说《莫菲》(1938)等,就具有现代派的特点,并体现出他渊博的学识、非凡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讽刺才能。他的长篇小说三部曲《马洛伊》《马洛纳之死》和《无名的人》(1946—1950)通过主人公的四处游荡表现了人生的艰辛与虚无,被一些评论家誉为20世纪的杰作。

使贝克将蜚声西方文坛的还是他的戏剧创作。《等待戈多》(1952)是贝克特的成名作。他的主要剧作还有《剧终》(1957)、《最后一盘磁带》(1958)、《啊!美好的日子》(1961)和《喜剧》

◇预习诊断: 1.听写生字生词

2.判断下面成语是否有错别字,然后解释下面成语,并用以造句:(口头完成)◇解题:关于“等待戈多”。

始终未出场的戈多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对他的等待是贯穿全剧的中心线索。但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只有些模糊的暗示。对此,西方评论界众说不一。有的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秘人物,有的人认为他是上帝,还有的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有人曾就此问贝克特本人,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给剧作增加了很多神秘色彩。

戈多到底是什么呢?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据此可以认为,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戈多似乎能给人以希望,给生活以意义,但直到戏剧结束他也没有出场。他会来吗?人们的等待会有结果吗?显然,这只是一种无望且又无可奈何的等待。说它无望,是因为戈多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说它无可奈问,是因为处于绝望境地中的人们除了等待,已别无它法来维系他们苟活的生命。等待固然虚妄,但也惟有等待了。等待已成为他们的生命状态。

剧中人物对于‚戈多‛的‚等待‛,显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英国剧评家马丁〃艾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曾就此评说道:‚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这其实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一种体验。

◇人物分析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是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为两个流浪汉,他们卑微、低贱,属 于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只会做脱靴子、摘帽子的无聊动作,说些支离破碎、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第二天见面时连头一天的事情都不记得了,并且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是谁都不知道。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特征,更不是以往我们在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中见到的那种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他们只是一种平面人物,或类型形象,是作者眼中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状态的象征性符号,或者是在西方社会这部大机器下完全失去了人性与个性的人的荒诞的生存状态的写照。

◇剧的荒诞性 贝克特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等待戈多》这部荒诞性戏剧的经典作品正体现了这种反传统的艺术主张。

首先,欠缺逻辑的剧情。整个剧本与传统戏剧不同,既没有开场、起伏、高潮、结局的戏剧程式,也没有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事件在杂乱无章中看不出任何进展和变化。两个主人公重复、无聊的动作,语无伦次的对白,也表现不出逻辑上的连贯性。话题常常是开了头却没有结局,胡言乱语中突然还会冒出一句至理名言,给人以强烈的突兀感。幕启时两个流浪汉已等了许多天,幕终时他们还要等待下去,舞台上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只有无边的等待。

其次,凋敝的舞台形象。幕布一拉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派凋敝凄惨的景象:黄昏的暮霭,荒野中的小路,光秃秃的枯树,两个衣衫褴褛、神态恍惚的流浪汉,这些‚直接呈现给观众‛的舞台形象,一方面渲染了全剧荒原般的气氛,另一方面,因其完全不同于传统戏剧的场面而被追加了象征意义,使作者的内在思想转化为视觉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第三,支离破碎的戏剧语言。剧中人物的语言颠三倒四不断重复,既无前因后果,又文不对题。即使是一些偶然出现的颇有深意的哲理,由于夹杂在人物的胡言乱语中,也显得突兀和支离破碎、这样的语言当然不是由于作者的笔力不支所导致,相反,它恰恰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贝克特想用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语言,来表明一种认识,即在非理性化、非人化的社会里,人既然失去了作为人的特质,也就失去了理性的思考。没有了完整的语言。

贝克特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表现了西方荒诞的社会现实。这种荒诞,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清醒,是一种积极的反抗。因此,有人称他是‚与荒诞生存状态抗争的贝克特‛。

◆ 附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本单元各课均属于了解性质,目的是扩展学生知识面,不必深究。

13百年孤独(节选)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导学】

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出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流派。它的特点是在 反 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用或者插入神奇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一部经典性作品。小说通过 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展示了拉丁美洲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进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了拉美地区贫困落后的原因。课本节选的是小说的第一章,叙述了布恩地亚 和乌苏拉夫妇在马贡多创业时期的生活。

小说篇幅较长,要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熟悉故事情节。小说描写的马贡多的创业经历,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这些描写又被作者放置在一个精心营造的魔幻氛围之中,从而展现了 一个真实与虚幻、现实与超现实并存的艺术世界。这一点是自读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还要思 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资料显示屏]】

1966年,马尔克斯的长篇力作《百年孤独》分别在拉美和欧洲的多家报刊上连载,引起强烈反响,从而为作家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982年,马尔克斯由于在小说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 丰富多彩的梦幻般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外国文学名著选读(修订本〃下)》,崔宝衡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 19页、320页]

魔幻现实主义被应用于拉丁美洲文学评论,则始于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 亚〃马尔克斯于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这部小说以虚构的小镇马贡多以及居住 在马贡多的布恩地亚一家100年间的变迁,反映哥伦比亚的历史。其中充满离奇怪诞的情节 和人物,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这种独特的风格,引起读书界和评论界强烈的兴 趣,认为是现代小说创作中一种新流派的代表,因而借用美术上与此近似的新流派的名词,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

近年来,拉丁美洲文学评论界趋向于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已经成为当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的主要潮流。[《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一)》第723页、724页]

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百年孤独》结尾)

《百年孤独》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布恩地亚和他的妻子乌苏拉为了逃避厄运的纠缠,和朋友们一同来到一处渺无人 烟的地方,创建了马贡多小村镇。布恩地亚作为年轻的族长,跟大伙一块劳动,为全村谋福 利。由于吉卜赛人的引诱,他迷上了磁铁和天文探索,幻想采到金子和发现世界奇迹。失败 后,他又打算开辟一条道路,让马贡多和那些发明连接起来,结果又失败了。他想离开这个 与世隔绝的小村镇,但由于乌苏拉的反对,也失败了。从此他沉溺于幻想之中,不再理睬家 务和公益活动。

布恩地亚家族在乌苏拉的主持下日益发展。他们盖起了迷宫一样的住宅,积聚了不少财产。

乌苏拉坚持要寻找因与情妇皮拉有了孩子而随吉卜赛人出走的大儿子阿卡迪奥,无意中打 通 了马贡多与外界的联系。马贡多开始出现了机器、镇长、教会、自动钢琴……

由于布恩地亚的二儿子奥雷良诺在国内战争中成了自由派领袖,他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变得 残酷、乖戾、衰老,在停火协议签订后,他开枪自杀未遂,从此蜗居小作坊。他的17个儿子 长大后均被敌人杀害。

到了布恩地亚家族第四代时,马贡多来了许多外国人,他们残酷剥削本地居民,激起了强烈 反抗,政府军奉命镇压罢工者,马贡多在天灾人祸中萧条得可怕。

布恩地亚家族的女儿阿玛兰塔在接受了外国文明的熏陶后,偕丈夫回到马贡多,满腔热情地 要重建马贡多,但她又堕入情网,与自己的外甥奥雷良诺发疯似地相爱,并且生出了一个 带着一条猪尾巴的儿子。阿玛兰塔因大出血丧命,婴儿则被蚂蚁咬死。小奥雷良诺在惨象 环生的刺激下,终于解读了吉卜赛人在一百年前写下的羊皮书,上边记载着马贡多和布恩 地亚家族的历史,记载着这个家族每个人的归宿。当他全部译完的一瞬间,一阵飓风把马贡 多从地面上一扫而光,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再出现第二次了。

《百年孤独》以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过程为经线,浓缩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 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演变,以魔幻的方式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66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出版,首印的8000册仅在布宜诺 斯 艾利斯一 地半月内便抢购一空。随后一版再版,拉美凡能看书的人差不多都读过这部小说。小说很快 被译成30多种文字,席卷欧美,轰动世界。

一部小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孤独》,去探求它的缘由.二、简介作者及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三、学生自读小说,熟悉故事情节,编写故事梗概。

四、把握布恩地亚怪诞、夸张的行为和乌苏拉理智、坚定的表现,从而体会乌苏拉在家庭中 所起的作用。

对布恩地亚来说,科学的探索曾经是高于一切的。他‚想象力极其丰富‛‚想象常常超越大 自然的智慧,甚至比奇迹和魔术走得更远‛。为了证明磁铁的采金功能,‚信不过吉卜赛人 的诚实‛,用一头骡子和一群山羊从吉卜赛人墨尔基阿德斯手中换来两块磁铁。他查遍了整 个 地区,只发掘出一副15世纪的盔甲。这骡子和山羊是乌苏拉要振兴家业的,‚但她劝阻不 了他‛。为了证明放大镜的战略威力,布恩地亚‚以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不惜冒生命的危 险‛‚亲自臵身于太阳光的焦点之下,结果多处灼伤‛。这放大镜是用两块磁铁和三块殖民 地时期的金币换的,为此乌苏拉‚伤心地哭了‛,因为‚金币是她父亲劳累一生积攒下来的 一盒金币的一部分‛,她是‚等个良机作本钱用‛的,她被布恩地亚‚这危险的发明吓坏了‛。试验失败后,布恩地亚收下了诚实的吉卜赛人送来的地图和航海仪器。他‚长达数月的雨 季闭门不出‛‚当他能熟练地操作仪器时,他对空间有了认识‛‚他发着高烧,抖抖索索地 向他们透露了自己的发现:‘地球是圆的,像一个橘子一样。’‛。此时全村的人都以为他‚已经精神失常‛,乌苏拉‚再也忍不住了‛,一气之下把他的观象仪摔碎。当吉卜赛人送 给布恩地亚一间炼金试验室并做了演示后,布恩地亚见炼金术配方简单,又被迷住了。本来 乌苏拉对吉卜赛人没什么好印象,也不信那一套,但 ‚拗不过丈夫,又让了步‛。结果,‚乌苏拉的这笔珍贵的祖产变成了一团粘在锅底里挖不下来的锅巴‛。当吉卜赛人把假牙的原 理告诉布恩地亚后,他的情绪又变坏了,他意识到‚世界上正在发生令人难以臵信的事情‛ ‚可我们还在过着毛驴似的生活‛。长期以来,对马贡多的社会创造精神,此时已‚烟消 云散‛。原来的‚富有闯荡精神的、整洁的‛布恩地亚,已经变成了‚一个外表怠惰、衣着 马虎的人‛。他带上了几个人,为了‚把马贡多同伟大的发明联系起来‛‚轻率地开始了冒 险‛。他设想出把马贡多‚迁移到更合适的地方去的计划‛。对此,乌苏拉‚抢了先‛‚像蚂蚁似地通过秘密而又不懈的工作‛‚布臵好让全村妇女反对男人们随心所欲的计划‛‚以一种局外人的态度观察着他‛‚对他的远见毫不动心‛。小说细腻地表达出布恩地亚天才 的想象力已经超越了大自然的创造力和人类科学认识的极限,从而步入了高高在上的神秘的 无人之境。乌苏拉始终理智地看待在丈夫身上发生的一切。她由‚劝阻不了‛‚伤心地哭‛‚ 被这危险的发明吓坏了‛;进而‚忍不住了‛‚吼叫着‛‚把观象仪摔在地上打得粉碎‛;继而‚对吉卜赛人没好印象‛‚不理他那一套,带孩子祈祷去了‛,组织‚全村人反对他 们(吉卜赛人)‛;对布恩地亚的冒险,‚布臵妇女反对‛‚以局外人的态度观察‛‚柔中有 刚 地顶了他‛。由于乌苏拉的理智和坚定,最终挽救了布恩地亚家族。乌苏拉在家庭中的地位 越来越重要,在乌苏拉的主持下,布恩地亚家族才得以日益发展。

五、思考:作者如何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奇异的幻像的。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因此让学生反复品味,教师只稍加点拨,学生能理解就可以了。

明确:魔幻与现实相结合是这部作品最大的艺术特色。小说生动地描写了 拉丁美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以及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俗,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而这些描写又被作者放置在一个精心营造的魔幻氛围之中。荒诞不经的情节、扑朔迷离的 奇迹,使小说笼罩着浓厚的魔幻气氛,从而展现出一个真实与虚幻、现实与超现实并存的艺 术世界。

设计B

探究性学习:探讨小说的主题。

小说为何定名为“孤独”,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方法:学生阅读全文、讨论,教师小结。

明确:小说写了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 贡多的开拓、发展和毁灭。布恩地亚家族一代又一代所特有的,就是一种“孤独”精神。在 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始终没有推心置腹的切磋商 讨,没有心心相印的感情沟通,彼此之间缺乏信任和了解,缺乏关怀和支持。尽管也有许多 人为打破这种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各自分散的力 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作者用大量笔墨来描写这种孤独所造成的愚昧、落后、保 守、僵化的现象,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镇,而且 渗入了整个社会,成为民族发展和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 起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 状态的根本途径。“百年”表示年代久长,“孤独”的反义是团结。

设计C

拓展阅读:《百年孤独》的开头,是作者精心构思的。它在整个作品的时空拓展、情节安排、人物关系、气氛营造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具体分析这一开头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个开头为全书定下了“基调”。叙述者站在某个不 确定的“现在”,讲述“多年之后”的一个“将来”,然后又从这个“将来”回眸到“那久 远的一天”的“过去”。一句话中包含了现在、将来、过去,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时间圈。这个由39个字组成的句子是作者在《百年孤独》中处理时间的“纲领”。

上一篇:创建合格学校的工作汇报下一篇:搬运合同范本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