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殊的冬日作文

2024-07-31

在这个特殊的冬日作文(通用13篇)

篇1:在这个特殊的冬日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除夕。

因为今天是除夕,所以我们一家四口便早早地起来,买好东西,回老家过除夕夜。

今年的年味,并不是很足。但对我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团团圆圆的吃个年夜饭就够了。

来到老家,我和弟弟开始帮着爷爷贴起了福字和对联。有一副对联,我尤其喜欢。上联是:平安如意步步高;下联是:人和家顺年年好;横批:家和万事兴。这副对联的寓意很好,让我忍不住比着这幅对联又拟了一另一副对联,上联是:吉祥安康事事顺;下联是:万事如意岁岁高;横批是:吉祥如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让我从生活中时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比精华,是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多姿多彩。

下午,便开始帮妈妈一起准备年夜饭,准备好食材后便开始一起包饺子。我擀饺子皮,妈妈包饺子,分工明确后,便开始行动。由于以前每当妈妈包饺子时,便会帮妈妈擀饺子皮,因此便练就了熟练、快速的擀饺子皮的方法,左手拿着擀面杖,右手拿着包饺子的面,开擀!左手滚动着擀面杖,右手的面随着右手转动,手中的面逐渐被成了一个很圆的饺子皮。很快就包好了一家人吃的饺子。

临近傍晚,开始炒各种小菜大菜,准备着年夜饭,最后饺子下锅,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吃饭。

这是春晚即将开始,饭菜也端上了餐桌,春晚开始了,我们也开始吃年夜饭。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与全家人一起坐在餐桌旁吃着美味、暖人心的年夜饭,看着春晚,还时不时因春晚里的小品捧腹大笑。只因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时光甚好。

篇2:在这个特殊的冬日作文

我们家早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就忙开了。爸爸去买鞭炮和年货,我和姐姐和妈妈在加班啊,奶奶准备一切事宜,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每个人都喜气洋洋地都未准备过春节出一份力。

除夕那天,热闹到了极点。鞭炮声音从早上一直上到晚上一直都没停过。叔叔一家下午早早的来了。特别是我那特别粘人的弟弟,中午1点多,就早早的来了,来了之后便非拉着我陪他打游戏,不一会儿,叔叔婶子和表姐都来了。我弟弟立刻就放下手机不玩了,非要我拉着我要出去玩。我说手一摸,他的手机这么热,说道“臭小子,肯定又光玩游戏了,中午连饭都不好好吃,就跑来找你哥玩游戏,还有职责,你别老带你弟弟玩游戏,多带他出去运动一下。“臭小子,肯定又光玩游戏了,还有侄子啊,你别老带你弟弟玩游戏,多带他出去运动一下。”知道了叔,我这不是为了和弟弟拉近关系才陪他打游戏的嘛。”“你还用拉进关系?你和你弟弟的关系都快超过我了。”这么一说,逗得全家人都笑。我弟弟没有让我带他去买摔炮。那水泡之后我们用弹弓开始打鸟,弹弓夹住摔炮,打鸟。鸟是一只也没有打下来,往往是还没有扔出去,就已经在弹弓里爆了。玩完了摔炮,回到了家。大家都在包水饺。一会儿天就黑了下来,可是人们不愿意似的,用烟花把天炸的很亮,家家户户不约而同点燃烟花。“砰”。空中炸出一朵朵美艳的花。看,烟花像流星似的缓缓落下,拖着长长的尾巴。晚饭我们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吃,好像不看春晚的大年夜就不叫过年。

篇3:在这个特殊的冬日作文

国学“大师”太多了,现在的大师太多了,就是通货膨胀,贬值了。人人都是大师,那谁是小师呢?

做—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记者:现在的“国学热”似乎越烧温度越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余英时:我觉得没有真正的“国学热”可言。真正的学是不能热的、热不起来的,只有五分钟。学是要冷冷清清长期做的,如果要带一个“热”,就可以不考虑了。等于是流行歌曲,大家都狂热,流行歌曲能流行多久,就不知道了。我看“国学热”本身跟国学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有些人的思想被挖空了,要找东西代替:老祖宗的东西就是很好的,我们不用向国外求什么,光老祖宗的东西已经用不完了。无非就是这样一种想法,才会搞出“国学热”来。

记者: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人心不古,物欲横流”,所以必须倡导“国学”,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余英时:我想“人心不古,物欲横流”的说法,每个时代都能听见。古代就有了,汉代可以这样说,唐代可以这样说,明代可以这样说,现在还是这样说,什么才是把人心复古呢?从前提倡经学的人,就以为经学可以解决一切,中国人念经学念了几千年,去翻翻清朝

《四库全书》提要,经学有多少书?每一代都有发展,还不是继续“人心不古,物欲横流”?我想每个时代都有问题,没有任何一种万灵药可以通治所有的病症,只能对症下药。

记者:在现代学术史上,“国学”一说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背景?

余英时:“国学”基本是日本的名词,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就有了。最初就是要恢复日本的国粹,先是对抗中国的汉学,后来又对抗西方的东西。这个“国学”后来就传到中国来了。当初也经过许多演变,也有“国粹”的说法,同样是日本传来的。后来中国有《国粹学报》之类。章太炎提出,这些东西有所夸大了,所以改用“国故”,他有一本书就叫《国故论衡》。胡适他们提出“整理国故”,整理跟中国有关的历史种种。这样“国学”就变成中性的名词。

清华大学办国学研究院的时候,就用过这个名词。包括我的老师钱穆先生写过《国学概论》,他说“国学”这个名词恐怕也不是能持久的。我认为把“国学”变成某一种神圣、美妙的意义,让它发生精神向导作用,恐怕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和考古学家李济之先生反对用“汉学”这个名词一样,不想把中国考古变成“汉学”的一支。

记者:在学术研究上,通与专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余英时:在学术上,通与专是看个人的。有人愿意是专家,他不想“通”,对“通”没有那种意识。有人故意学“通”,那种是很虚的通,许多抽象的废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尤其是现在用西方各种理论的名词,人家也不知道葫芦里卖什么药。我想真正求通,是在专中求通,通中求专,两者分不开。没有具体研究,通什么呢?一到具体研究就进入专的领域。这专不是就事论事,要看看前面,看看后面,看看左右,把有关的都联系起来,那就是专中有通,通中有专,不能空谈专与通。

记者:为什么现在大陆的学者动不动就称“大师国学”,动不动就是“通才”?

余英时:还是精神空虚吧。这是最大的问题,学术界的人精神也空虚,总要有一些东西填补,变成大师的话,当然就得到很大的满足感了。明朝末年官封得太多,“都督多似狗,职方满街走”,现在的大师太多了,就是通货膨胀,贬值了,什么都是大师,就没有意义了。人人都是大师,那谁是小师呢?

记者:那些顶尖聪明的学者为什么热衷于当大师?

余英时:有人学问好,聪明才智高,不一定有智慧,智慧是另外一回事。人生的智慧不是看人的聪明,中国古人讲,这个人“智可及,愚不可及”。“愚不可及”不是骂人的话,是赞美的话。西方经典《赞愚》中就说,越是愚钝的人越有智慧,愚钝的人不是言词辩诘,而是对人生有某些很深的体验。越聪明的人越是糟糕,聪明等于是一个工具,就像科技一样,用在好处也行,用来制造杀人武器也可以。这就是古人讲“术不可不慎”,做哪一行也要谨慎。这跟智慧没有什么关系,千万不要迷信什么学者大师之类。

但求面对死亡而视为平常

三不朽是很好的,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要付出很大代价,牺牲各种功夫才能立德、立功、立言。我想遗臭万年的人就比求三不朽的人多得多了。

记者:一些在文化、学术上很有成就的人物,到了晚年为什么会产生“不朽的焦虑”?

余英时:人到老的时候,怕死是一定的。你要记住孔子的一句话:“及其老也,戒之在得。”年轻的时候越是好勇斗狠,要跟人家拼打、斗争,老年就越怕自己失去这个世界,越想抓紧“得”。这个“得”不光是财,主要是名誉:人家承认不承认。怕寂寞,这就是黄宗羲早年讲的一句话:“士大夫不耐寂寞,何所不至。”只要你不耐寂寞,什么事都会干。

老年人就怕这个世界把他丢掉了,他没有地方可去,没有东西可以抓得住,所以一抓住一个东西就占有,无所谓节不节了。越到老年越可怕,年轻的时候不会意识到死亡,到了中年以后,死亡的威胁就存在了。

儒家讲死亡,就是面对它而视为平常,这是真的儒家精神。胡适到英国去见剑桥的大主教,就说:对死根本就不怕,死了就死了,没死以前就做我该做的事。这就是张载所说“存,吾顺事”。活一天,我就要尽一天责任。责任有很多,对子女有责任,对太太有责任,对父母有责任,对兄弟姐妹和朋友都有责任,能尽多少算多少,不能人人都靠你。

尽我最大的努力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我的专业是研究历史,就希望把我的历史研究好,不是曲解历史,不是为了某一种利益而搞一个学说,也不是为了赚钱而写一本人人都买的书。做历史研究也罢,做哲学研究也罢,得到某种程度的真理,把已有的真理向前推进一步,那我的责任就尽了。至于人家的评价怎么样,对你是不是欣赏,生前是不是得到承认,这都不重要。这样你就心安理得了,就没有那么多的惶恐。最怕的就是不安,老想要怎么样,这是心理上最难克服的问题。

“不朽的焦虑”起源很早,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子产,不信灵魂不朽,认为魂、魄最后都会散失,这便引出《左传》上讲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以身作则,大家敬重你,觉得你是一个楷模,可以拿你作标准。立功是对社会有贡献,自然不朽,人家永远会记得你。立言是你说的话或知识上求真理,科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能够创造出很新的想法,对一个时代有很大的影响,那也可以不朽。这就是所谓三不朽,中国人把死寄托在这三不朽上。这三不朽是很好的,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这样,要付出很大代价,牺牲各种功夫才能立德、立功、立言。

如果不想花那么大的功夫,又想不朽,有什么办法呢?就做坏事。这就是东晋桓温说的名言:虽然不能流芳百世,我也可以遗臭万年。遗臭万年也是不死,所以,我想遗臭万年的人就比求三不朽的人多得多了。

要恢复人的尊严

语言本来是约定俗成的,没有什么必要创新,可是我觉得“分子”这个含义现在太坏了。

讲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都可以,为什么不能用知识人呢?我的意思是人的地位要受到尊重。

记者:为什么你现在把“知识分子”一词都改用“知识人”?

余英时:“知识人”这个名词是我现在提倡的,第一次是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士与中国文化》第二版,我在序里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我就尽可能用“知识人”,而不用“知识分子”。原来我也用“知识分子”,那是随俗,因为语言应该随俗。但我现在觉得这是一个问题,过去“分子”用得太可怕了,分子是右派分子、坏分子,什么都在里头。“知识分子”已经用了几十年,从前是一个中性的词,后来就变质了。所以我不想再用。我记得可能是看了已经去世的语言学家陈原谈“分子”的文章,受到他的影响。西方用“intellectual”,就是知识人,日本人也用“知识人”。我给日本学界写过一篇文章,用的是“知识人”这个名词。讲知识人等于中国人讲读书人一样,讲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都可以,为什么不能用知识人呢?我的意思是人的地位要受到尊重,我要恢复人的尊严,因为语言是影响很大的东西,语言一定限制你的思想,用暴力语言,就是鼓动暴力。

记者:人的地位要受到尊重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源流可以追溯?

余英时:中国对人权是一样尊重的,在王莽时代有诏令,不能买卖人作奴隶,这比西方还进步,西方整个古代以至早期基督教都视奴隶为当然。人都有权益,人都有尊严,这在中国早就有了。中国的观念跟西方的价值可以结合起来的。

从前中国还有士大夫阶层来控制,政权也是开放的,开放到一定程度就是科举,要做官必须先考试,这个考试是比较公平的。从汉武帝开始,中央设有太学,地方上也推举人才再送上去。这是中国很早就有的好事情,不要以为是小事情,这是不容易的。西方在中古时候一个是武士阶级,一个是有钱的商人可以有特权,然后是世袭的贵族。这些在中国很早就消灭掉了,世袭制度基本上在春秋战国以后就不再实行了。唯一世袭的就是皇帝,这个没有人碰它。中国的政权很早便开放到“四民之首”的“士”(即知识人)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成就,但这一开放并没有形成“民主”。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知识人便自觉地努力,想作进一步的开放。追求民主,便是承认每一个人都有“人的尊严”。儒家早已有“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念,这一思路在现代与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大潮流汇合了起来。

记者:在今天这个时代里,如何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余英时:我想你们年轻人自己要努力,要自己把自己当人,不要盲目服从上面的权威。我认为每个人要争取自己基本的人权,不要随便被人剥夺了。如果人家给你“恩赐”,给你点好东西,你就感激涕零,这就不太好了。人就应该量才适性,自己有多少本事,在什么环境,尽量做自己该做的事。但是人不能光为自己着想,我们念中国书,受中国文化影响,不能只管我一家,其他就不管。因为小时候受影响,有社会责任感,但是责任感也不能无限膨胀,膨胀到连家都不顾了。起码的责任是对家里人有承担,这以后才有余力为公家做事,这是很简单的人生道理,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才能够慢慢走上现代社会,只能求一点一点地变。

我从来不把任何个人当神一样看得不得了。古人今人中好多人我都很欣赏,很尊敬,但我不觉得我要崇拜某一个人,想变成某一个人。我怎么可能变成爱因斯坦呢?爱因斯坦是一个个体的生命,我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为什么要做他呢?就算有一个人是物理天才,也不一定能成得了。每个人都要成就自己,完成自己。我没有崇拜某一个圣人,我不崇拜孔子、孟子、朱熹,只是觉得在中国精神史上,这些人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从内心欣赏他们,尊敬他们。

现在想到的是,在这个时代我能做什么,那就是做自己。我没有英雄崇拜主义,也不会自愧不如,因为我天生就只有这么多本钱,只有这么多才力。这不是我能决定的,这是遗传决定的,还跟我的环境有关系。如果小时候没有八九年在乡下,我对传统的社会与文化便不可能有亲切的认识。但我没有机会上现代小学、中学,便注定不能成为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了。我只有一点对中国文史的底子,就只能做我自己。我并不是傲慢或者自负,人只能知道自己有多少本钱,就做多大的生意。不要看别人是大富翁,我也要去做大生意,那就画虎不成反类犬。总而言之,尽力完成自我,同时也知道尊重别人,这是所谓“博学知服”,即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的最好办法。

“通史”:以“专”济“通”,不写通史

我不写通史,往往集中精神研究每一个时代的特殊问题。但“通”的观念永远在我心里。中国古代“通史”的观念和现代教科书式的通史,不是一回事。

记者:就历史研究而言,为什么写通史在西方没有受到特别重视?

余英时:在今天西方,写通史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那根本是教科书。一般专家不大愿意写教科书,这是服务性质,而且你不可能在研究的每一个方面都是专家,要了解其他专家的意见。一般写通史几年后就要修改了,知识进步了,又要重新来过,写得再好,没有超过十年二十年的。总而言之,通史不是大事情,得不到太大的重视。在西方写通史的动机大概有两个:第一,写得好的话,市场大,可以拿到很高的版税,就发大财了,还可以设立基金会。第二,能综合一切历史知识写出一部大多数人接受的长篇叙事,这也是一种创造,给人满足。但一般而言,写通史不算原创性的贡献。

记者:可是在中国,为什么许多历史学家把写通史作为梦寐以求的事?

余英时:中国很多史学家都梦想写通史,那是因为历史传统的关系,通史在中国文化上的意义不同,我们理想的通史是司马迁式的,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不得了的大综合。或者像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但《通鉴》已不算“通”,只能从三家分晋开始;还必须有七八个专家给他专门做研究,他自己写成最后稿本,现在还保存一本司马光通鉴稿,看看别的专家的东西,他来改写贯通。但他的问题不像现在的通史,那是给皇帝看的:怎么治,怎么乱,治乱的原因在哪里?有很清楚的目标。从历史上得到一些统治的教训,怎么样治理这个国家,是一个镜子。我们现在是给谁写呢?写通史就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从文化观点,有的从平民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平民怎么想的,可是平民根本没有资料,农民每天耕田,晚上回家吃饭,有什么东西可以作资料呢?他的感想不可能写出来,有人代他写出来也不能作为代表。今天写通史的情况不一样了,通史是教科书,“成一家之言”就不是通了,只是一个人的看法。写通史希望销路好,就不能成一家之言,是集众家之言,所以观念变了。在这种情形下,写通史要靠综合能力和叙事本领,与司马迁和司马光完全不同了。

记者:不过一般人总希望买一本最好的通史,这样就可以方便地了解历史。

余英时:我完全同情这一看法,但不容易实现。希望只读一本通史便知道一切,是不现实的。只能期待多出现一些通史,可以比较。但这必须以完全的学术自由为前提,写通史一有顾忌,便写不下去了。

记者:钱穆先生在抗战时写《国史大纲》有什么原因?

余英时: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有作用,有选择点。第一,那是抗战时期,要建立中华民族的信心,要讲中国的许多好处。第二,他认为五四批判中国是过头的。第三,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统一全国以后,大学要求中国通史是必修课。但是大家觉得没有一个人能教全部,所以第一年北京大学通史教学是在北平找各个专家,像钱穆先生讲春秋战国秦汉、陈寅恪先生讲魏晋南北朝隋唐。钱先生讲,这个通史,各自为政,是不通的通史,通史就要一个人通下去,他就一个人通下来。钱先生在北大教书最出名的就是中国通史,他是用一个人的观点大叙事。由于他的观点广阔,选材重要而全面,最后写出一部最好的通史。钱先生告诉我,范文澜在延安时期写的中国通史好多是运用《国史大纲》的材料,不过另外作解释就是,因为范文澜与钱先生从前认识,他是黄季刚的学生。这可见钱先生在取材上大有长处。《国史大纲》至少做到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地步,但此书采用纲目体,言简意赅,不容易读,教的人必须有很高的史学修养才能胜任。

记者:吕思勉先生写的中国通史又有什么特点?

余英时:吕思勉的通史很实在。第一,大段大段地引原文。第二,每一时代的政治叙事和制度变动分配得很平衡。吕思勉最早写的是《白话本国史》,那是很畅销的,第一次用白话来讲通史,但是也引起问题,就是提出岳飞并不是民族英雄,是个军阀,因为他自己在军阀时代,他看到岳飞那么蛮横,认为就是当时的军阀,那就引起大家痛骂。后来他写了其他的中国通史。作为一个特殊的史学家,他是很重要的,没有第二人做这样的工作,写这么多的专史,所以有人称他是通贯的专史学家。

记者:在西方,汤恩比的《历史研究》在学术上如何评价?

余英时:汤恩比的《历史研究》现在差不多没有人看了,在中国是另外一回事。汤恩比本人是一个很好的史学家。他的一生最多的精力放在《历史研究》上。我看了几乎所有专家对汤恩比的评论,每个专家都把他骂得一塌糊涂:这里错,那里错。专家指出错漏,某些大的东西不能成立,基础都被毁掉了。通史是建立在一些基础上,打开一看,基础不对。怎么办呢?汤恩比的《历史研究》作为一个尝试是了不起的,因为他的专长在希腊罗马史的范围之内,其他的像东南亚、美洲、墨西哥,他都要碰,那都是临时研究的,看看别人有些东西可以用。那就是很薄弱的基础,跟原来他自己的专长也不能比了。所以这个大屋建起来很堂皇,让外人看,都看不出哪一个房子好,哪一个房子坏,可是真正的专家一看就穿了。汤恩比的《历史研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十大本,一个是节本。我认为看看节本就足够了,节本在大致上就齐了。不过《历史研究》属于历史哲学一类,倒和中国原有的“通史”观念比较相近,而不是教科书。

记者:为什么陈寅恪先生一生没有写过通史?

余英时:陈寅恪想写通史只有一个根据,就是他的表弟俞大维所了解在德国时期的陈寅恪,当时他收集很多刚刚出来的剑桥欧洲史,想写一本中国通史。我认为陈寅恪中年以后也没有这个想法了,只有早期俞大维的记载认为他想写通史。别人也有这样的感觉,大家觉得他既然知识这么渊博,应该写一部通史,比别人写得好。但这是理论,以陈寅恪的文笔、写法,写得兴起,对细节一点不肯放手,那种写法不是写通史的笔调,通史的笔调是执简驭繁,是有一套功夫的。真要写通史,要在文章上下功夫。从前崔述写《考信录》,花三年的时间学韩愈的文章,然后才能写,写通史也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记者:有学者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余英时不写通史?

余英时:通史很重要,我也不是完全没有过写通史的冲动。但是我自己觉得花几年时间写通史,还不如在某一个特别的领域用几年真正深入地研究,可以产生新的知识,不仅是综合已有的知识。通史必须尽量求全面,许多专门领域,自己不甚了了,也得涉及。这也是我不敢下笔的一个原因。一再考虑,我还是觉得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专题研究上,贡献较实在。只要所选专题很重要,即可由专中透出通贯的见解。譬如我花了好几年时间写成《朱熹的历史世界》,我自觉打通了宋代政治与思想之间不少隔阂,也有助于“通”。这是以“专”济“通”。

我决不是不重视写通史。我是学历史的,基本上讲的就是“通古今之变”的问题。古今怎么变化,那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构想。在古今之变中,就有具体的如何“通”的问题。我不写通史,往往集中精神研究每一个时代的特殊问题。但“通”的观念永远在我心里。我愿意借这个机会说明,中国古代“通史”的观念和现代教科书式的通史,不是一回事。

传统的观念预设着一种全能的超越观点,好像上帝一样,可以看到全史的整体,所以在“通古今之变”上面还要加上“究天人之际”。史学家是人,人一定在地上某一个时空交叉点上,就会受我的时空交叉点的经验所限制,不可能看到想象中上帝的眼光。哪一个史学家不是在时空交叉点上活着呢?离开时间和空间,能够存在吗?

记者:你的唐代研究进行得怎么样了?

余英时:我现在看唐代相关的书,看完以后再看看要不要写什么东西。因为春秋战国、汉、魏晋、宋、明、清、现代各种时代我都写过专书或论文,还没有写过唐代,我要把唐代补起来,这样就连起来。我想看看唐代的诗人和禅宗,这是两个精神界的领袖。中国唐代最高的不是理学家,也不是经学家,而是禅宗和尚,创造了宗教。另外就是在唐代引人注意的诗人,因为诗人是领导一代精神的。我也注重中国的精神史,希望用我个人的观点把中国精神史贯通起来。不是说人人要接受我的看法,而是我自己要求一个贯通性。也不能说中西贯通,只能说我个人贯通。我自己需要有一个通盘的了解,为我自己。这是个人来讲,不然的话,就夸大了。

摘自《时代周报》

“大学”:大学还得靠民间力量

美国的教育是最重要的进步资本。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要“藏富于民”,就会出现私立大学。美国私立大学主要靠校友慷慨捐助,这是它的经济基础。美国的大学是民间引导政府。

记者:耶鲁大学的孙康宜教授讲过,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这三个学校的关系特别有趣,像

是祖父、儿子、孙子的关系,耶鲁是一群对哈佛不满意的学生建的,普林斯顿是一群对耶鲁不满意的学生建的,所以这三个学校有非常友好的关系,但是又有竞争的关系。你在这三所大学都任教过,这些第一流大学有什么值得中国学术界关注与借鉴的经验?

余英时:美国各大学很难说哪一个是第一,最要紧的是看综合力量。美国常常有调查,没有一个大学每一个系都是第一流的,就看谁第一流的系比较多,大概就是在前几名的,所谓常春藤大学,有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十几个。这些学校基本上水准都差不了太多的,要看你的兴趣是哪一行,刚好哪一个教授是你喜欢的。教授的著作出版一定要很高水准,不能随便出版,而且每一本出版的书,都要经过专家审核,不通过就不会出版的,不管你有多大名气,都不相干的。这种制度化是非常稳定的,大学出版社尤其守得很严,这样才能使研究传统不断。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历史,每一行都有自己的学会。学报上的文章要靠同行互相监督,所以不可能有抄书的情况发生,一出现的话就会身败名裂。

美国大学无论是公立的、私立的,都完全没有政治力量干扰。包括州立大学,它们由州控制预算,但不会因为政治原因遭受迫害,或者被削减经费,如果大学教授倾向于共和党,而州的领导人是民主党,想要削减经费,也是做不到的。在美国大学要进行迫害是不可能的,因为实行长期聘任制度,如果做五年助理教授,自己够水准,质与量都达到要求,就可能升成副教授,在美国一般就已经有长期聘约了。拿到长期聘约以后,当然还要努力,升到教授,要出版多少书,发表多少文章,其中学报的文章更重要,比书还要重要。

写教科书,如美国通史之类,是升不了级的,因为在知识上没有原创性的贡献,只是综合一下作为一本教科书。教科书在版税上可以赚到很多钱,但是在学术上,对升级一点用都没有。你不会因为教科书,学术地位就提高,这就是为什么写通史或哲学概论不会在现在的学术圈子里占什么位置。这也应该让中国的学术界、知识界认识。

记者:金耀基先生一直研究现代化与大学,认为欧洲成为欧洲世纪,美国成为美国世纪,都跟大学有很大的关系。

余英时:欧洲大学开始是宗教机构,所以神学很重要,最早的大学都跟宗教有关系,长期聘任制度就是要保障教授不受宗教迫害,不受政治迫害。这个保障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更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如果没有这个保障,学术独立就很难了,而且出版书籍,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出版检查制度,谁也没有资格检查,这是最重要的。

美国大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很大。美国就是靠教育,教育是最重要的进步资本,不是靠钱。钱是怎么运用到文化水准提高,学术研究进步上,人文方面还一时看不出来,最容易看的是科技。科技要是没有金钱,不可能发展,要花不知道多少钱,才能够有一个新的发明。这个东西如果还考虑思想上正确不正确,那就完了。美国的进步领先于其他的国家,就靠这一点。从前是英国领先,第二是德国,德国的研究院后来被美国搬过来了。哈佛大学最初只是大学教育,没有研究院,后来才按照德国的研究院发展高等研究。美国的国力跟它的教育成正比,现在无论从哪一方面,英国都是跟着美国走了。美国的教育经费非常多,英国的经费常常被政府掐得很紧。在美国,除了政府以外,还有许多有钱的私人基金会,甚至许多英国的研究院都要到美国来申请基金。

记者:民间的力量对美国大学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推动?

余英时:大学当然是靠民间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大于政府的力量,才是健康社会。如果一个社会是头重脚轻,政治力量占第一位,就是一个不健康的社会。至少从现在看来,不是政治为主,而是以经济为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教会提供组织的能力,最早的私立大学都跟教会有关。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要“藏富于民”,就会出现私立大学。美国私立大学主要靠校友慷慨捐助,这是它的经济基础。十七八世纪,中国商人阶级兴起以后,许多书院都是靠商人的钱。美国的大学是民间引导政府。政府是一个组织,组织是把民间想完成的事情尽量完成,这样在选举的时候民众才会投你的票。不是倒过来要靠领导的,在美国开任何一个学术会议,不会有什么领导人先讲话。没有人去找校长来训话的,大家会觉得很可笑,校长对这个东西不懂,讲什么话呢?

“通”的观念永远在我心里

篇4: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文

亲戚们都要聚到我家,父母早早的就忙开了。一早就到市场上去采购年货。既要考虑到一帮小孩聚到一起又疯又闹地,得准备点他们爱吃爱玩的:又得想到大人们谈笑风声必备的瓜子、花生……。这样一来,他们回来时,车篓里必定是大包小包,装得满满的。

就在大家都在忙活的环境中,我们对春节的渴望自然是格外的强烈。好不容易盼来了大年初一,从下午开始,我就期待着敲门声。开门的第一句话必然是“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之类。渐渐地,人都到齐了,大人们便围着圆桌一起聊天。平常日子里大家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暇互相联系,现在,他们都趁这个机会畅所欲言。谈谈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诉一诉生活上的苦衷和感慨,彼此之间没有半点隔膜,心与心之间贴得格外的近。

调皮好动的我们现在正是如鱼得水。大人们有他们自己的范围,没空管我们,我们也就有些“为所欲为”。躲进一个房间,一起挤坐大床上。交流交流学校里的趣事,时不时有人会被逗得差点从床上翻下去。搞笑的哥哥拿手节目便是用他特有的方式,来“辅导”我们几个妹妹的英语。他的教法虽说不上深入浅出,但让我们记忆尤为深刻。

“开饭了……”父亲的一声招呼,弟弟连忙蹦蹦跳跳跑到桌前,看着一桌好菜眼红,一大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在桌旁同吃年夜饭,有什么比这个还要幸福呢?这时,电视里的春节晚会似乎也没有了太大的吸引力。

一年的最后节目便是放烟花迎接崭新的一年的到来。我们走出家门,室外似乎也被渲染上了春节喜庆的气氛,变得不那么寒冷了。一朵又一朵绚丽的烟花在夜空中开放,我们头仰着,沉醉在这美丽的天幕中。喜悦、欢欣溢于言表,大家都互相微笑凝视着,默默无言。

篇5: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文

今天来到了姑姑,叔叔还有一个妹妹。因亲戚的到来我显得十分高兴,在家里帮父母洗茶杯,冲茶。做饭时父亲掌勺,母亲也做了写她的拿手菜,一桌菜就这样上到了餐桌。大家吃的都其乐融融,但妹妹和我都吃了不多的菜,不是不好吃而是内心想着玩呢。但却被大人止住,不得已又坐下夹几口饭菜吃。

吃完,父亲建议我们去彩灯节的地方,我马上拍手叫好。到了地方可没想到地方不对,兜兜转转,走走停停到了我们我们想到的地方。大门口的装饰还是让人赏心悦目,街道两旁都是在卖小吃的人显得非常热闹,我想这就是过年的气氛。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我们走了半天只是冰山干一角并没有真正走到里面。

进入里面,都是用彩灯扎成的图像,让我最感兴趣的是用彩灯制成的霓光隧道。站在外面直觉很美,但当你走进去时就感觉如同来到了你从来没有来的地方,抬头是灯,左右是灯,前后是灯。如同来到仙境,感觉是被彩光所包住。内心甚是欢喜,大饱了眼福,接着向里走,后面的景虽说也很好但都不能说深深震撼我。彩色的灯光照在我的脸上,我的思绪却又飞到了那个霓光隧道。

其实那个让我震撼的隧道不过是用成千上百的彩色小灯所制成,当一个小彩灯自己亮时并不会好看发的光也是很弱,以至于让人忽略它的光芒。但当千百个小彩灯聚集起来时所发出的光彩眩目的光让人震撼。真是团结的力量。

小彩灯的团结使人为之震撼,我想当任何事物所团结起来时都会发出无限的光芒,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让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明白了震撼的力量。

篇6: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文

十四年里,我一直伴随着母爱长大,有一个不懂事的小朋友成为大孩子。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而我却没有为母亲做过什么,让我感到很愧疚。所有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要让母亲感受到我对她的爱。

母亲节前,由于妈妈下班晚点连忙赶回家,一路小跑,由于太过着急,还未见妈妈进屋,只听见妈妈的惨叫,原来是妈妈在楼梯处扭伤了脚。从那以后的一段时间,妈妈走路总是一高一低,很不方便,所以在母亲节那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要当妈妈的小拐杖,一直陪伴着她。

母亲节那天,我早早起床,看了看外面耀眼的阳光,心情大好,穿好衣服,便大步走进妈妈的卧室,“嗯?竟然没有人”我很奇怪地走出卧室,开始寻找,忽然闻到一股饭香,便顺着香气飘到了厨房,走进厨房便看到了妈妈忙碌的身影。我悄悄得在门口看着,妈妈似乎真的老了,头发上的银丝是多么引人注意,她一直为这个家操劳着,没有任何怨言。只见妈妈一直在厨房里忙碌着,忽然碰到了地上的垃圾桶,被绊倒了,我急忙跑了过去把妈妈扶了起来。看到妈妈疼痛的表情心里有愧疚又有些埋怨,愧疚自己没有照顾好妈妈,埋怨妈妈明知道自己不方便还做早餐,我把妈妈扶到沙发上,很严肃的警告妈妈不要去做任何事情了,妈妈看到我的严肃竟然笑了起来……

这一天,我帮妈妈做了许多事情,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妈妈真的很伟大!

篇7: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文

早晨,我们来兔窝旁边,刚刚打开门,一群兔子就迫不及待的冲出来,到处乱跑,好不自由;有的好像是在晨练;有的一直“啊啊”的叫着,好像在说着:“外面的空气真新鲜啊!”……

我和姥姥拿着够量的的胡萝卜,把兔子赶到河边,然后把胡萝卜切好搅拌好放在台阶上。兔子们看见了,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像是大迁徙,连谁都顾不上喝一旁的水,三五下就把盆里的食物抢光了。吃饱了,它们就在院子里嬉戏打闹,不停的瞅着对方,然后慢悠悠地梳理身上的羽毛。玩累了,它们就蹲在草地上闭着眼睛休息。

到了中餐时间,我和姥姥有拿来一些胡萝卜放在院子里,兔子们有的摇摆着身体,慢慢悠悠过来享用午餐;有的则远远的站着竖着耳朵在听着什么,嘴里“啊啊”叫着,好像在说:“我不饿”;有的一动不动的蹲在树荫下,啃着自己心爱的胡萝卜连头也不抬。

夕阳西下我伸了个懒腰心想,该把小兔子们轰回家了,但这么多的小兔子,该怎么轰呢?我灵机一动,拿着晚饭吃的胡萝卜来到院子,兔子们看见了,向我冲来。我把腿就跑,兔子们就跟在我身后。我把手中的的胡萝卜放下,兔子们全挤进去了,我趁机就跑了出来。把小窝的门锁上了。

篇8:这个冬日作文

这个冬天无雨且无雪。

连续几天天气预报有雨雪,天也阴沉沉的似是有雨雪的征兆,但硬是憋了几天,也没有蹦出一丝一粒来。就像积淤于心底一个冬天的.郁闷和寂寥,东突西闯,却终是无法找到出口。

清晨起来,拉开窗帘,天又沉着脸,心里就生出几分希翼。希翼什么?下雪吗?似乎又不是。想,就是下场雪,又能够怎么样?生活会有什么的变化呢?不过依旧的无趣无味,就像长久地在饮一杯白开水。不会有谁相牵着一起踏雪,一起寻春,一起明媚。

但还是隐隐希翼着,不明确的向往着。

中午时,太阳却挣扎着探出头来。一脸的愁苦,一脸的无奈,一脸的疲倦。让人感觉似乎是为了挣脱云的羁绊,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和热情。

阳光虽是恹恹的,没有光芒,却使人在心理上生出一缕的温暖。淡淡的光影透过窗棂陈铺在床上,房间似是就少了初时的阴冷,渐渐地变得温馨起来。

于是,一杯清茶,一卷闲书,一抹斜阳。脚边,有小狗欢欢舒适地依偎着。欢欢首尾相接,慵懒闲适地将自己蜷曲为一个团,阳光如一匹金色彩缎,轻轻覆在它的腰身。欢欢就这样细眯着眼睛,似睡非睡,显得很享受。

看着欢欢阳光下沉迷陶醉的样子,我的心情也似是染上了阳光的颜色,忽地亮了起来。

篇9:遗失在冬日的回忆作文

窗外,雪还在下。飘飘扬扬的雪花,给冬日增添一番情趣。在雪花的舞蹈中,思绪被拉回了从前……

记得小时候的我,是整个家庭的焦点。可是,她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当舅舅怀里抱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女孩回来的那一刻起,我便明白自己不再是整个家庭的焦点。在心中有一股无名的伤心涌入心头,但更多的是对眼前这个小女孩的不满与怨恨。

果然,她很快取代了我在这个家中的位置。随着日子的`一天天度过,对于她的怨恨,非但没有增加,而是被慢慢的冲淡,这或许就是我们之间割舍不断的亲情吧!我在成长,她也在成长,看着她慢慢的成长,心中居然多了一丝欢乐。我们的生活在慢慢继续,关系也在逐步得到改善。

总以为日子就可以这样的继续,我们可以有更多的美好回忆。可是,现实却总是我所想的那样。妹妹不属于这个小山村,她最后还是去了大城市。我以为自己不会心痛和哭泣,可就在她走后的那几天,我不知躲在被窝里哭了多少次。我更没有想到,在她走后的第一天,居然就吵着要回来见我。

那一刻,你不知道我心中有多么的欣慰。可我知道,她是不会回来的。可是我们相偎的时光,已经雕刻成爱的光环。这份情意在我们的心中根深蒂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由一颗小小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可惜,时光不会倒流。如果还有机会,我不会再任性,我会和你一起去守护去守护我们的美好回忆。

伸手去接一片小雪花,看它在自己的手心中融化,好像是我和你在分别时留下的珍贵泪水。你的微笑,也如同这片雪花,深深地融进我的心中。祝愿我们亲情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在大树下一起畅想,一起倾诉,一起守护我们的回忆。

不求亲情的大树长得多么高大,只愿它的根永远深深埋进地底。

篇10:爱在冬日作文

冬天的第一场雪,总是让人很兴奋。雪铺天盖地地漫来。呼啸的风把它们卷起,继而重重跌落,很美,美得惊心动魄。因为没有雨,雪更显得格外缥缈与空灵。

第二天一早,你便置身于一个玉树琼枝的世界。何其幸也,雪把我童年的记忆盛装起来,留我在冬日取暖。

从小就爱雪。喜欢漫无目的地在路上走,平整的,盖着厚厚的雪,还没有人踩过的路。在心里欢喜地走好每一步,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是那种很干很干的雪,没有雨水夹杂在里面。走了一段,便停下,回头看,一串一串脚印留下来。一群孩子们追着雪乱跑,伸着手,等雪落在掌心,可是还没来得及看清它的样子,就化了。男孩子们尤为欢腾,打雪仗,或是在雪地里打滚,大家的心把冬天烘得暖乎乎的。我想,孩子们那么爱雪,是因为他们和雪一样的纯洁,所以,格外亲切吧。

冬的空寂,也衬得冬天分外热闹。

有雪的冬天,才更让人感到年味儿!

总是喜欢过年的。因为有雪,大人们早早收工,开始打扫房子,擦洗家具,忙着买对联,置办年货,烟花爆竹成摞堆在角落里,那是孩子们是最高兴的了,人人手攥一支烟花棒,绚烂的花火前,是朦胧的笑脸,遥远的天际,不时传来巨响。

下雪的晚上,万籁俱寂,新醅的“十月白”酒已经烫好,红泥小火炉上,正烤着小小的糍粑,香气四溢。一阵风来,把门口的棉帘掀了一个间隙,小雪趁机飘落进来。雪珠打在屋瓦上,如小珠滚过玉盘,听雪的人,已经有了八分的醉意,还在喝——“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用申赋渔《光阴》中的内容形容再合适不过了。(这段很精彩,写得很美好!)

有些爱只能在冬天,也只有冬天才能装得下我们对雪、对年味的爱,还有人们对生活的爱。

也只有在冬天,我才有一种深深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有些爱只能在冬天——

只有冬天才能装得下我们对雪、对年味的爱,还有人们对生活的爱。

篇11:爱在冬日作文

街道上三三两两的行人都裹在御寒的棉衣里,都在匆匆忙忙地赶路。我也一边低声咒骂着这鬼天气,一边扯了扯围巾把自己裹的更严实了。

我的前面是一个扎着小辫子的五六岁的小女孩。她身着红衣红裤,手里还拿着一只棒棒糖。她似乎没有受到严寒的丝毫影响,正在向身旁的母亲不停的问东问西。

我的注意力不禁被这可爱的小女孩所吸引。突然,她惊呼道:“妈妈,那边商店外角落的人在干什么啊?”

我顺着小女孩的目光望去,原来,那是一个缩在墙角的老乞丐。他身上的几件单衣破烂不堪,脸上的厚厚的污垢使我看不太清楚他的样子,只是看清了那因生活的苦难而日益加深的皱纹和浑浊无光的眼睛。

我听见小女孩的妈妈正在向她耐心地解释“乞丐”是什么。突然,小女孩挣脱妈妈的手掌,向不远处的老乞丐快步跑去。

她到了乞丐面前,轻声唤道:“老伯伯,老伯伯!”

老乞丐像是被小女孩的话语惊到了,无神的眼睛猛地转向了小女孩,一动不动地盯着小女孩。

小女孩似乎并没有发现老乞丐的异常,只是兴高采烈地说道:“老伯伯,我妈妈说,我是乞丐,是专门要人钱的。老伯伯,我没有钱,但是我有这个。”说着,她扬了扬手中已被舔了几口的棒棒糖。

“我没有钱,我把棒棒糖给您吃吧,不过我已经吃了几口,您不会嫌弃吧?”小女孩把糖递向老乞丐,见此情景,我既感动又惭愧。

忽然,小女孩的妈妈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一把拉回小女孩,小女孩随即一惊,手中的棒棒糖“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小女孩的妈妈似乎在小声呵斥着小女孩,小女孩不服气地反驳道:“妈妈,他又不是坏人,为什么不能和他说话?”

小女孩的妈妈一时卡壳,索性不再说什么,带着小女孩快步离开了。我的视线又转到了老乞丐身上,这下子,我再一次惊呆了,老乞丐正伸出布满伤痕,青筋突起的双手,缓缓地捡起那些散落在地面的四分五裂的糖块。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其它的原因,他的双手竟有些颤抖。

我再扭头望向小女孩,那模糊的火红的身影,那跳跃着的火红给这寒冷的冬日带来一丝暖意。

篇12:在这个特殊的冬日作文

在这样一个冬日的下午,阳光像箔片一般,把一切都照得亮亮的。

走在一片林子里,远远地听到鸟儿醉人的啁啾,引出些遐想和企望。

常常想:人走了一段之后,是不是应该回过头去做些什么?席慕蓉说:“在一段冷酷而又安全的距离里审查着我心深处的思想,审查着那不断要从雾里云里山林里重新向我奔回的少年时光。”刘墉说:“追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捕鱼的渔夫,是看不见水的。眼中只有鹿和鱼的人不能看见真正的山水;眼中只看到偶像的.人,永远找不到自我真实的灵性。”伯格曼说:“重要的是灵魂。”……

枝头的叶被风吹得簌簌发响,让我想起一首歌:

是音乐吗?如此的轻柔。

是诗句吗?如此的悱恻。

是现实吗?如此的清晰。

是梦幻吗?如此的缥缈。

是长大吗?如此的冷峻。

是少年吗?如此的轻狂。

念想与思绪,无从说起。

我是在品尝孤独,抑或是被侵蚀?

我是在及时行乐,抑或是在沉沦?

我是在,抑或是不在?

已记不起旋律,却能想起歌声的忧伤,是沉默着还是放弃着?是呐喊着还是追逐着?余秋雨说:“沉默与放弃或许是自信的表现。”

一刮风,马上有大片灰尘腾起,好像是原本就有许多灰尘在等待着,趁这一时机,开始在天空舞蹈。谁也不喜欢灰尘,灰尘的舞蹈是被拒绝的一种生命表演。而惟独我,对它却有莫名的热爱。我想起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那是一种极其美丽的东西,在阳光下,闪耀出奇异的光辉。”然后有些高兴,再然后便是沉静。当每一场风来临之前,灰尘都准备着把自己的身体奉献出去,去做每一棵细小的野草成长一年的食粮,小草的成长便使它们得到了永生。

走过了十余载春秋,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些什么,留下些足迹了呢?回头望望,在尘土之中留下的足迹早已被枯叶所湮没,无从寻找。但我看到了,看到了思想的足迹,尽管有些散乱,有些不着边际,但它们终究留下了,而且永不湮没。

回望走过的这片林子,鸟儿们枯黄如叶,飘零山野。我将是归宿这片林子任一枝条的鸟,听别的鸟叫,也叫出自己的声音。大自然以它厚实的外表和坚实的内核给每一个人以熏陶、启迪和美化。慢慢地,一个人就变得质朴而又冷峻。时光总会带来风雨,带来复杂的遭遇,一个人必须有沉着承受的能力。

想起一句诗,不知是准写的:哪怕是我的心被尘土湮灭,我也会满怀喜悦。它大概是说要以美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遭遇吧。

篇13:爱在冬日的清晨800字优秀作文

酷暑亦或是严寒,清晨亦或是傍晚,无论何时,总是风雨无阻。 ——题记

小区的车棚底下停着一辆落了好厚一层灰的电动车。我的父亲在我小学的时候每天都骑着这辆车送我去上学。

学校离家算不上近,父亲在冬天的早晨送我上学是一年中最痛苦困难的时候。

众所周知冬天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早晨起床。我会在六点半时被叫醒,慢吞吞挣扎许久才慢吞吞的爬下来洗漱出门。一次清晨,我鬼使神差般的提前一个小时醒来,坐在床上发愣。忽的,父母房门被打开的吱呀声,穿过耳膜、振动听小骨,直直撞击我的神经——好早啊。我回过神,刺骨寒意此时才阵阵袭来,鸡皮疙瘩顺着小臂节节攀升,迫使我打个冷战告诉自己现在的温度。我眨眨眼睛缩回被子里,竖起耳朵安静的听着门外的动静。——上厕所,刷牙,洗脸,......随着厨房叮叮当当的做饭声响,我的房门也被父亲打开。父亲五点半早早醒来,从令人眷恋的温暖中离开,只为省去早晨的大半时间好让我多睡一会儿。——爱,在冬日的清晨。

暴露在冷风之中飞驰上整整半个小时,不说姿势让膝盖酸麻,就是如小刀片似的寒风都能把脸给吹到发僵。因此我们出门都往往裹得活像两个粽子,腿上贴好里面裹着细细绒毛的绑腿,里三层外三层的`穿着膨胀起来的羽绒服,毛乎乎的围巾缠绕打结,在脖颈上趴着痒痒的,甚至在围巾之下还有一条用来保护脸颊的脖套。如果不知道我们是骑电动车送我上学,可能大家会以为我们刚刚从北极探险回来吧。每到这时候,父亲会大笑着说我们就像两只炸了的河豚。他会在前座用高大身躯为我挡去大半的寒风。——爱,在冬日的清晨。

上一篇:实习实训教研室下一篇:2020党建工作总结和年党建工作安排&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会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