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现状分析

2024-07-22

焦虑现状分析(共8篇)

篇1:焦虑现状分析

重庆市中学生焦虑状况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学生会经常存在焦虑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导致中学生焦虑心理的主要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为了减缓或消除这种负面情绪影响,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普及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提高中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水平, 搞好青少年的心理卫生咨询工作等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焦虑症;中学生;学习焦虑

1、引言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青少年发生率较高。严重的焦虑不仅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可同时危害身心发育,进而影响身心健康。焦虑的预防和治疗是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焦虑者除持续的忧虑、不安、担心和恐慌外,常常伴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和各种躯体上的不舒服感觉[1]。对于学习焦虑,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强度较高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学生每天把学习挂在心上,提心吊胆,常因为学习而焦虑不安,对考试成绩过分看重,遇到考试就忧心忡忡、无法学习、以至于对学习、考试产生恐惧,影响学习成绩、生活和休息。

正确认识和了解中学生焦虑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教育工作、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有关中学生焦虑状况的文献表明,有焦虑症状的中学生人数达29.8%[2]。但相对来说,国内对东部发达地区中学生焦虑状况的研究较多,而针对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的研究则比较薄弱。本研究试图以重庆地区中学生为对象,旨在了解重庆地区中学生焦虑的现状,分析其焦虑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在重庆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2、现状分析 2、1中学生处于一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要经历一个人一生中最猛烈的身心变化,亦即我们通常所指的青春期的变化。它是一个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面临种种矛盾、烦恼和不安。莎士比亚说,青少年几乎一直处于“忧心忡忡”、思维混乱”的状态。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霍尔指出:“十几岁青少年的情绪通常很不稳定,十分孤独。那是一种不能自控、剧烈变动的精神状态,感情胜过一切。”可见,这时的不稳定性极为突出,学习焦虑是这种不稳定性的重要具体表现之一,是中学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2、2据调查,中学生中存在学习焦虑心理的学生占有很大比例。1989年欧洲的一项研究表明:青年期焦虑症的患病率为5—10%。我国中学生的焦虑情况怎样呢?专家对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表明,42.73%的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比较冷漠”,67.20%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3]。2、3类似的调查还有许多,它们共同反映了一个问题,焦虑已成为困扰中学生的一个重大心理问题。高中70%以上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焦虑心理。有些学生一进课堂就头疼、一拿起作业就紧张,更害怕考试。据我们从初中三个年级抽样调查来看,初中一年级就有42%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焦虑心理,初二年级的占53%,而初三年级学生中有学习焦虑心理的学生高达68%。学习离不开紧张但过分的紧张形成学习焦虑心理,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很大影响[4]。学习对他们不是快乐的事,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3原因分析 3、1从焦虑内容来看,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居于前列,学习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矛盾往往与其他深层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是渝东南地区初中生最突出的焦虑内容,与他们处于青春期心理所具有的成人与幼稚、自制与冲动、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密切相关。3、2我国虽然现在推行素质教育,但考试仍然是评定学生成绩的标准,并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也影响到就业及终身前途。因而许多教师、家长、学生把升学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一切的中心皆是围绕学习、升学。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面临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升学压力,教师、家长的高期望、严要求,这些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导致初中生产生较高水平的学习焦虑。学习压力往往使学生的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增强,在许多方面出现心理偏常,甚至有些学生产生心理障碍[5]。3、3重庆地区经济和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太重视。从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学校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让学生常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而家庭的高期望也无意中成为了他们的焦虑源。同时,中学生多处于矛盾多发的青春期,心理波动比较大,认知结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不同步,极易出现焦虑问题。此外,调查组中独生子女学生比例较大,约占总数的70%,这些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遇到与自己意见不统一或受到教育批评时,更容易产生焦虑。4 应对措施

4.1预防中学生焦虑情绪的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普及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提高中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家长不要对中学生期望值过高,对考试成绩过于苛求,减轻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水平,使中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而且学会做人,能够正确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曲折和打击,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成年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搞好青少年的心理卫生咨询工作,提高咨询水平,为中学生身心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帮助。

4.2人际交往也是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没有朋友或朋友很少的中学生焦虑发生风险远远大于有众多朋友的中学生。朋友越多,交际面越广泛,焦虑发生风险越低,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不被人喜欢和接受,带来的心理压力会相当高,因此也会出现焦虑。这也提示在进行中学生教育过程中,如何教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协作和与同学交往等,都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好的帮助。

4.3矫正中学生过度的焦虑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多方配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为学生提供健康、宽松的成长环境;其次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学习的风险越高。5 结论

总之,我们必须高度注意中学生的焦虑心理,多方创造条件进行矫正,只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细心和耐心,真诚地用爱心来浇灌身边一棵棵幼小的树苗,相信他们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在感受恩泽的同时,用枝繁叶茂来回馈哺育之恩。

参考文献:

[1]丁树荣.焦虑困扰着中学生[C]疾病防止百科

[2]郑红渠.西部地区中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N].重庆山下学院报,2008(5).[3]李跃文.中学生的焦虑及其对行为的影响[N].重庆教育学院报,1999(4).[4]赵绍友.中学生焦虑心理对学习的影响和自我调节[J].教学与管理,2007。[5]曾雪梅.中学生焦虑状况的实证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

篇2:焦虑现状分析

(一)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中学生考试焦虑(状态、特质焦虑)、心理健康的现状,剖析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探讨考试焦虑特别是过度焦虑的心理辅导策略。

(二)探索焦虑状态形成的原因,并探讨激发学生适度焦虑的策略。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以积极科学的态度应对各种考试。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参与更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三、研究措施

(一)开展培训工作,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参研教师的实际出发,我们确立了“培训一调查一总结一研究一实施一再研究一推广”的总体研究思路。

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关于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培训;二是关于本课题的理论学习。

(二)认真扎实地开展研究工作。采取了“调查访谈一咨询一问卷一分析总结一寻找对策一辅导矫正”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

四、研究成果

(一)研究工具

我们聘请了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冯正直教授做我们的专家顾问,指导我们设计制作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括三部分内容:1.症状自评量表(SCL-90);2.焦虑自评量表(SAS);3.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调查表的分析使用了spss 11.0软件。

(二)研究被试

调查对象为初一至高三全体学生,共计2365人。其中男生1321人,女生为1044人;初中为914人,高中1451人,年龄在12~18岁之间,平均年龄15.23岁。发放调查表100%,收回调查表95%,有效卷70%。我们借助三医大的资源(人力、仪器)对调查量表作了分析。

(三)测查时间

为了确保我们研究的是学生考试焦虑,一般测试是在考试前2~3天进行,考试为期末考试、中考和高考。

(四)形成分析结果

I.SCL-90结果

性别比较:比较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其他,样本量为男生709人,女生707人。比较结果分析显示:

(1)我校男女生总的心理健康水平分别为:男生为1.6176±0.48369,女生为1.7569±0.51592,表现为阴性结果,说明我校男女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各因子,在性别上均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除其他外P<0.05),说明女生总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因子比男生要差。

(2)其中,男生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小于2,说明我校男生在心理健康各个因子上都处于正常水平。我校女生在强迫症状上存在问题,其他方面均处于正常水平。

城乡比较:比较因子同“性别比较”,样本量为城市1181人,农村235人。比较结果分析显示:

(1)我校城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均分为:城市学生均分为1.6631±0.49823,农村学生均分为1.807±0.52053. (P<0.01),说明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非常显著差于城市学生。

(2)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都<2,说明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各个指标都处于正常水平,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中,除了强迫症状大于2,其他各个因子也均处于正常水平。

(3)在心理健康水平的各个因子中,其心理健康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其他>抑郁>焦虑>躯体化;农村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其他>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

年级比较:比较因子同“性别比较”,样本量为初- 167人,初二302人,初三249人,高- 467人,高二23人1。

比较结果分析显示:我校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其各个因子在年级上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的(P<0.01)。

经过事后检验,得知:

总均分上:初->高一,初一>高二,初二>高一,初二>高二,初三>高一,初三>高二。

成绩比较:比较因子同“性别比较”,样本量为成绩优等的61人,成绩中等的1050人,成绩较差的305人。

比较结果分析显示:我校各等级成绩学生在总分及其中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其他四个因子中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其他因子则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经事后检验,进一步得知:

总均分上:成绩好>成绩差,成绩中>成绩差。

2.特质焦虑状况(样本量同“SCL-90结果”)比较结果分析显示:

性别比较:我校学生的特质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o

城乡比较:我校学生的特质焦虑在城乡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城市学生的特质焦虑要显著地低于农村学生。

年级比较:我校学生的特质焦虑在年级间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表现为学生的特质焦虑随年级的上升而上升。进一步分析:初=<高二,初三<高二。

成绩比较:我校学生的特质焦虑在成绩等级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地差异(P<0.01),表现为学生的特质焦虑与学生成绩等级成正比。进一步分析得出:

成绩好<成绩中,成绩好<成绩差,成绩中<成绩差。

3.状态焦虑状况(样本量同“SCL-90结果”)比较结果分析显示:

性别比较:我校学生的状态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

城乡比较:我校学生的状态焦虑在城乡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

成绩比较:我校学生的状态焦虑在成绩等级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进一步分析得知:成绩好<成绩中,成绩好<成绩差,成绩中<成绩差。

年级比较:我校学生的状态焦虑在各个年级学生中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进一步得知:

初-<初二,初=<高二,初三<高二,高-<高二。

(五)探究原因,形成对策

1.探究原因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我校部分学生处于无焦虑状态。通过座谈、家访、查找文献资料等方法作了探究,从积极的方面分析,这是由于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调节考前焦虑,教给学生掌握正确的过度焦虑的调节方法,增强了心理素质而取得的效果。

而从消极方面分析,有以下原因:

(1)学生学习动机偏弱。 (2)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存在偏差。 (3)社会上“读书无用”“毕业即失业”等舆论的不良影响。

从实验教师的访谈以及以上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中有不少存在考试焦虑状况,且不同人群的考试焦虑状态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年级差异和成绩差异两方面:

(1)年级差异:学生的焦虑水平随年级升高而具有上升趋势。

(2)成绩差异:学生的焦虑水平随成绩的上升而具有上升趋势。

2.研究对策

心理学认为,适度的焦虑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如果无焦虑,对学习无推动作用。但是过度焦虑,则会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据此,针对我校的调查结果,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对策,采取“两线并行,内外兼治,区别对待”的方法,“两线”即无焦虑和过度焦虑两条线,“内外”即内因(学生)和外因(学校、教师、家长),“区别”即针对不同情况的辅导方式。具体对策如下:

对策一:对学习焦虑水平偏低的学生,应适当“加压”。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整学生学习心态。通过谈话法、举例说明法、创设情景启发引导法等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变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2)调整家长的期望值。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考试焦虑程度。家长对孩子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要变考前施压为平时关心;制定目标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不能由家长包办代替;家长需改变仅以学习成绩为惟一标准的观念,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对策二:对学习焦虑水平过高的学生,应适当“减压”。

内因方面:

(1)知识疏导法。让学生了解学习焦虑与学习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只有将学习焦虑控制在适中程度,才会对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使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的焦虑现状,主动积极地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2)认知矫正法。

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

通过年级学生会、班会、学科教师的考前指导等途径,让学生认识到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终极目的,应通过考试检测阶段学习的情况,为下阶段的学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不要只盯着分数,将失误扩大成无可挽回或弥补的错误,因而增加无谓的焦虑。

②引导学生对自身应付考试的能力进行正确的估价,即正确认识自我。

首先引导学生检查并分析自己对考试的担忧,然后整理已写下的担忧,去掉重复的,合并相同的,按担忧程度的大小排序。其次,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担忧进行合理性分析。再次,引导学生参与担忧辩驳,得出合理反应,并用积极的话语反复进行自我鼓励,帮助自己树立信心,使自己卸掉包袱,轻装上阵。

③行为矫正法。指导学生掌握一点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松弛训练法、自我暗示法、合理宣泄法等。运用具体的心理调节方法,释放心理压力,减轻焦虑程度,这些方法简单易懂,容易操作,效果也比较明显。学生可以用这些方法自行调节自己的焦虑程度,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外因方面:

(1)学校方面。给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一是改革评价标准,由单一的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向品德、学习、综合能力、科技创新、心理健康等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转化,形成了多元评价机制,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进步,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评选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降低焦虑感,树立了正确的成才观。二是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增强学生对普通学校的信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

(2)教师方面。我校教师首先切实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新型的人才观:其次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减轻了他们对学习和考试的恐惧;再次,教师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优质的教育赢得学生的信赖;最后,针对部分学生的焦虑状况,开展了不同层面的辅导活动,如年级、班级的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等,教师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减少“师源性”考试焦虑,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信,降低学生的焦虑感。

(3)家长方面。第一,希望家长换位思考,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子女;第二,希望家长认清当前的形势,了解考大学并非惟一的出路,行行皆可出状元;第三,希望家长真正了解自己的子女,了解他们的特长兴趣,与子女一道制定未来的目标;第四,希望家长改变管理方法,不以成绩好坏作为“晴雨表”,变“奖励…‘惩罚”为“帮助”,和子女建立起“朋友”式的关系,帮助子女克服困难,战胜恐惧,健康成长。

对策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1)针对不同的焦虑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2)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 (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当然,以上所言对策,并非孤立的,分清具体原因,综合使用,对症下药,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五、研究效果

(一)引导学生战胜考试焦虑,积极投入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从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可看出,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应试心理的辅导,使我校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应试心理。

(二)形成了适合我校校情的矫正考试焦虑的对策,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

(三)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中涌现出重庆市骨干校长,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区心理中心教研组组长,重庆市优秀教科室主任、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重庆市语文教学先进工作者,区学科中心组成员等。

实验教师关于本课题的研究论文先后获得区、市、国家级奖励,而关于教育教学其他方面的论文有30余篇获奖,并有部分在刊物上发表。

(四)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我校学生勇夺沙区中考状元桂冠。我校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奖年均100余人次。20和我校两位同学分别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和“区长奖提名奖”。

(五)学校的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学校的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

1.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近年来,我校连年获得中、高考的升学突出贡献奖;20我校是区高考升学比例增长最大的学校,获得初中、高中升学考试一等奖。

2.就读我校的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充分说明了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认可。

3.上级主管部门充分认可。近几年来,我校获得了多项荣誉:沙坪坝区重点中学、沙坪坝区课改先进单位、沙坪坝区科技示范学校、沙坪坝区民主管理示范学校、沙坪坝区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科技特色学校、全国学习科学示范学校等。

六、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课题已结题,如何将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将研究成果推广,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家长的素质以及对考试和学生前途的认识参差不齐,需要我们多渠道地疏导;目前的社会环境对学生和家长乃至学校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影响,我们无力改变这一现状,这也制约着我们对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广。但我们仍将继续开展研究工作,使相关工作更具有效性、延续性和长效性。

(稿件编号:100827008)

篇3:毕业生的就业焦虑现状分析

焦虑的研究起始于哲学思辨而逐渐过渡到实证研究。最早提出的焦虑理论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哥尔, 在《恐惧的概念》一书中明确指出, 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所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 焦虑的产生与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关。后来,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焦虑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在早期, 弗洛伊德把焦虑看作是神经症的关键因素, 认为当本能冲动难以找到正当的发泄途径时, 就变成了焦虑;后来弗洛伊德发现, 本能冲动并不能直接转成焦虑, 因为不同的冲动往往产生同样的焦虑。于是他提出焦虑是冲突所引起的结果, 而自我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危险的或是不愉快的信号去反应。弗洛伊德认为, 人的焦虑最早来自婴儿在出生时与母体的分离。1966年spielberger提出了状态—特质焦虑的完整理论, 他认为状态焦虑是个人的暂时性的情绪状态或体验, 它的紧张度和起伏性随时间变化, 是主观上意识和知觉的紧张、恐惧、忧虑和神经质, 并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激活;同时他认为特质焦虑倾向于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 也就是把不同的刺激情境知觉为不同的危险或具有不同的威胁性, 以及状态焦虑对这种威胁进行反应的不同倾向, 相对稳定, 可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倾向。在这里, 我们采用的是spielberger的状态—特质焦虑理论, 认为就业焦虑是在就业情境中产生的焦虑。

有关就业焦虑的研究是随着我国就业体制的改革而出现的新课题, 最近几年, 就业焦虑的研究已开始受到重视, 但是由于研究的时间比较短, 研究还处在描述性阶段, 缺乏详细、科学、系统的调查数据的支持。并且没有专门的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实证性研究, 只是在进行大学生焦虑研究的时候提出了大学生就业焦虑因素, 因此, 对于大学生在就业情境中产生的焦虑有待于进一步的收集数据, 做深层的研究。

二、方法

(1) 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长沙地区抽取了五所高校毕业班的学生, 其中重点本科高校两所、一般本科高校两所、专科院校一所, 涵盖文科、理科、工科、医科、农牧、军事、师范等7个学科专业。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 剔除不答全或不认真作答的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共681份, 有效回收率为85.1%, 其中女生327人, 男生354人;重点本科院校学生216人, 一般本科院校学生241人, 专科院校学生224人。

(2) 工具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该问卷由Charles D.Spielberger等人编制, 由二个分量表组成, 第1-20项为状态焦虑量表 (S—AI) , 第21-40题为特质焦虑量表 (T—AI) 。原作者对该量表进行了测试-再测试的信度检验, 发现特质焦虑量表的稳定性较高, 二次评分相关系数为0.73~0.86;状态焦虑量表的稳定性较低, 相关系数为0.16~0.62。该量表的一致性、会聚性、区分性和结构性比较满意, 能够较好地评定一个人的焦虑程度。并且中译本信、效度满意, 适用于我国。

(3) 施测过程

在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进行实测, 以班级为单位, 通过纸笔方式进行集体施测。

(4) 数据处理

应用Spss12.0 for Windows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

三、结果

(1) 大学毕业生的焦虑水平

大学毕业班学生的焦虑水平情况如表1所示, 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都高于全国的常模, 说明大学毕业班学生在就业情境中焦虑水平增加。

(2) 不同学校类别毕业班学生焦虑水平比较

根据学校类别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分类, 分为重点院校、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三类学校学生, 对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分别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 方差齐性检验P值都大于0.05, 方差齐, 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可认为不同类别学校的毕业班学生的状态焦虑存在着显著差异, 但特质焦虑不存在差异。进一步均数多重比较发现, 一般院校毕业生与专科院校毕业生在状态焦虑量表评分中存在着差异。

**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

(3) 不同性别毕业班学生的焦虑比较

按照性别分类, 分为男生和女生两类, 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 得出男生和女生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得分中均无明显差异, 如表3所示。

四、调查分析

大学毕业班学生的焦虑水平普遍高于常模。与非毕业班学生相比较, 毕业班学生除了要完成学业和论文之外, 还必须要准备就业。自90年代起, 国家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 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化,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打破了原有的计划分配体制, 开始向“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转化。新的就业体制给毕业生带来了机遇和自主权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毕业生不得不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寻找工作, 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总会有一部分学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这本来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但是对于毕业生自身来说, 却不会把暂时失业看成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他们害怕找不到工作, 认为毕业后马上失业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因此就业过程中会忧心忡忡, 对于没落实单位的学生, 越临近毕业, 这种焦虑情绪越明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 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 在高校连续扩招的情况下, 大学生的就业更加显得困难, 有些同学在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笔试、口语、面试、心理测试时会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而烦恼, 有的因为自己能力低而紧张。这些都是以前“天之骄子”从未遇到过的压力, 现在必须面对。再说, 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难免会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 在挫折和失败中, 也会不断滋生焦虑情绪。所以, 相比之下, 毕业班学生的焦虑水平要高于其他的学生群体。

男生和女生在焦虑水平上不存在着差异, 这与Spielberger、李建芹对大学生的焦虑水平进行研究时得出的结果一致, 即大学生焦虑水平不存在着性别差异。但是不同学校类别的学生存在着差异, 得出专科院校学生的焦虑水平要高。可能原因是专科院校本身的软硬件条件有限, 影响力不及本科院校, 并且生源的素质本身相对比较差, 学校以往的就业率可能也不及本科院校, 于是, 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本身产生了畏惧, 心里头没底, 找不到自信, 不敢与本科生进行竞争, 如果此时又不能得到专业人员的及时指导, 自然会增加他们的焦虑程度。所以说专科院校毕业班学生的焦虑水平比一般院校和重点院校毕业班学生的焦虑水平要高。其实, 并非所有的焦虑都是消极的, 适度的就业焦虑可以产生一种压力, 增强积极向上、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只有不适当的高焦虑才会影响就业的效果, 它会使人不能平静自如地应付就业中的种种挑战和挫折, 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 在就业挫折面前一蹶不振。因此, 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 避免高焦虑情绪的出现。

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主要是以预防为主, 最好能防治结合, 但其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力, 教导他们一些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 能够自我缓解就业情境中的焦虑情绪。在就业指导中, 要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 设定符合现实就业条件的就业目标, 这样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就业焦虑。特别是对于专科院校的学生, 就业辅导更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最好能够遍及。

参考文献

[1]、克尔凯哥尔.恐惧的概念[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27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07-308

[3]、Spielberger, C.D.Theory and research on anxiety[M],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66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 1999:238-241

[5]、Spielberger, C.D.Charles:Manual for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form Y) .Consultinn Psychologists Press, Inc.Palo Alto, 1983.577

篇4:韩语教师焦虑感现状调查分析

【关键词】韩语教师 焦虑感 现状调查 调查分析

一、韩语教师焦虑感产生的内容

1、学生评价

学生的评价对于教师影响较大,很多教授韩语的老师都承认,学生是否喜欢自已,或是对由课堂内容是否喜欢对老师的自师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一些问卷调查表明,“我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喜欢我,喜欢听我的课。”“学生喜欢我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如果知道有人不喜欢我,我会很有挫折感。”学生对自已的评价以经超过了自身对于知识传授的本身。

2、课堂提问

在韩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向教师提问既是主要教学活动之一,又是师生互动最直接的一个环节。由于课堂提问大多是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很多问题教师无法提前准备。但在课堂环境中,不允许教师有太长的思考时间,必须针对提问,迅速作答。特别是当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全面,无法从记忆中立刻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学生的问题时,焦虑水平更高。

3、教学效果

身为人师,教学效果也是对韩语教师们焦虑的主要内容之一。他们发现教学效果不如自己预期的理想时,他们会觉得特别自责和愧疾,还会进一步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平均焦虑水平偏高。

4、课堂氛围和秩序

教学进行的过程中,韩语教师也会担心课堂氛围不好或课堂秩序被破坏的状况,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和语言活动时出现冷场、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关系不融洽等。教学活动需要大量的师生互动,尤其是对韩语教学,与普通中小学的教学方式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操练。如果学生状态不佳,或者教学内容的难度不适当,都有可能让本应活跃的课堂气氛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5、非教学事件

课堂教学还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的,与教学本身没有直接关系的非教学事件,影响教师的教学,造成教师焦虑。例如:教师上课过份依赖于多媒体,当其出现问题时,教师就会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

6、校方评价

学校或对语言教育机构一般都会定期让学生对相关的任课教师进行匿名评教,并且评教结果也会反馈给教师本人。这样的评价体系给韩语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担心学生给自己打分很低,或者和与其搭班的经验教师评价之间差距太大。韩语教师投入备课的时间较多,准备地很认真,如果评教结果不好的话自信心会受到很大打击;另一方面教师也过于担心校方领导看到这样的结果会心存不满,同事知道后的反应也会成为教师担心的主要方面。

二、韩语教师焦虑感产生的表现

1、课堂表现

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总结我们发现,韩语教师的教学焦虑在课堂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严格按照备课教案授课,不能灵活变通;反应迟缓、应激能力下降;对自己的教學缺乏信心,要求学生不断给出直接反馈对待学生的态度特别温和,并力求应该公平公正。

(1)应激能力下降

韩语教师的焦虑在课堂上还表现为反应迟缓,应激能力下降。状态焦虑会引起个体的“自发的情绪反应”,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过度唤醒或暂时性麻痹,并引起一些生理反应包括个体应激能力的降低。

(2)频繁要求学生反馈

为了确定自己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韩语教师都有要求学生即时反馈的习惯,教师对自己教学进度和难度的把握较差,需要立刻知道学生的接收效果。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尝试将课堂中自己不确定的因素转化为确定因素,以此作为自己应对教学焦虑的防御机制。学生的积极反馈能够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自我效能感受。

2、备课表现

(1)备课时间长焦虑水平较高的韩语教师一般备课时间都很长,并且他们会准备得尽可能详尽和全面。进行长时间和详尽的备课能够帮助教师缓解课前的焦虑情绪,提高对课堂的控制感,也能够有效提高上课时的自信心。

(2)备课量超过实际需要很多的教师在某一段时间内都具有的过程,自己在备课的时候,会担心如果课堂节奏太快,或者学生当天接受速度特别快,自己准备的教案量不够,就会出现无事可干的赠她情形。

3、生活表现

教学焦虑在韩语教师教学以外的日常生活中也有所体现,有些表现对教师的

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1)作为教师过分注重仪表,仪表整洁,着装得体是表示对学生的尊重。但韩语教师这个以年轻化为主的群体中,一部分人过于注重自己上课时的仪表,在每次上课前考虑着装问题上会花很多时间。

(2)生活和工作应该分开,在八小时之外就不应该再想着工作的事,不然会影响生活质量。而韩语教师则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除了上课和备课的工作时间外,在平时生活中也会经常受到教学工作的影响。

结束语

韩语教师的教学焦虑表现主要可以归纳为教师自身生理心理反应和工作表现两个方面。教师的生理反应主要是指植物性神经反应,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的心理反应主要指情绪和思维方面,焦虑较高的教师会表现为应激能力下降、反应迟缓,还会在非工作时间不自主地想起教学工作。教师焦虑在工作方面的表现主要是为课堂教学做过量的准备工作,且对课前的准备过于依赖,以及为了提高自我效能感而不断要求学生的反馈等。在教学焦虑的影响方面,过低或过高的教学焦虑都会对韩语教师的教学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并间接影响师生关系。此外,过高的教学焦虑还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邓欢. 论英语阅读教学中焦虑情绪的调节[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78-81.

[2]肖明明. 焦虑情绪和时间人格对前瞻记忆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4.

[3]谭爽. 基于焦虑心理的视角[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25-29.

篇5:中医专业大学生焦虑情绪分析

中医专业大学生焦虑情绪分析

受焦虑情绪困扰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随机整群抽取新生及二年级在校生224人,进行焦虑评定量表(SAS)测试,试图分析中医大学生焦虑状态是否与年级、性别、成绩等相关,并初步分析引起中医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

作 者:王红云 吴建龙 WANG Hong-yun WU Jian-long  作者单位:王红云,WANG Hong-yun(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吴建龙,WU Jian-long(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处,江苏,南京,210029)

刊 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4) 分类号:B84 关键词:焦虑状态   SAS测试   中医大学生  

篇6:高中生焦虑障碍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中学生焦虑障碍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拟调查表对临沂市区某高中246名学生进行焦虑障碍调查.结果焦虑障碍现患率女生为16.48%,男生为6.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4.163,P<0.01);高三学生是焦虑障碍高危人群;SAS分与EPQ中N量表分(神经质)、P量表分(精神质)、L量表分(掩饰)呈显著正相关(r=0.5002,0.3481,0.2981;P<0.05).焦虑危险因素有父亲职业、N量表分、P量表分、学校学习、生活适应性、L量表分、归因模式、升学就业忧虑、个人期望.结论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有关,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影响.

作 者:孙秀林 徐珊 石增宝 作者单位:孙秀林(临沂市河东区卫生防疫站,山东临沂,27600)

徐珊(临沂市兰山区第三人民医院)

石增宝(临沂市兰山区卫生防疫站)

篇7:中学生考试过度焦虑心理分析报告

中学生考试过度焦虑心理分析报告

【提要】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多,如焦虑、抑郁、社交恐惧等,其中最

普遍、影响范围最广的当属考试焦虑了。考试焦虑形成原因很多,不仅跟学生的生理、心理有关,也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有关。过度的考试焦虑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如何应对考试焦虑,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生;考试焦虑;原因及应对策略;

2006年高考时有一名云南考生因过度焦虑,手抖心跳,拿不稳笔,晕倒在考场上。该生成绩优秀,为考北大一直很努力,家长和学校都对其寄予厚望,但考试却由于紧张焦虑,与北大擦肩而过。有研究表明,中学生考试焦虑状况不容乐观:潘根春的调查表明,49.9%的中学生有中、重度考试焦虑。魏心等对高中生的调查显示,有20.1%的学生处于中、重度考试焦虑状态。薛亚萍的研究表明,初中生中有27.5%的学生存在考试焦虑问题[1]。由此可见,考试焦虑已经成为影响学生生理、心理甚至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不得不引起重视。

一、考试焦虑定义

对于考试焦虑,或许我们都经历过,知道考试前会不安,考试时我们会紧张,伴有出汗、肌肉紧张等身体症状。但对于考试焦虑的科学定义,我无法确定,为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不同的心理专家对考试焦虑的定义各不相同:曼德勒(G.Mandler)认为考试焦虑是处于失助和紊乱状态下的一种情绪;沃尔普(J.Wolpe)认为考试焦虑是一种习惯性的、条件性的情绪反应。萨拉森(I.G.Sarason)认为,应把考试焦虑看作是同注意和认知评价相联系的紧张情绪状态。国内学者认为:考试焦虑是人在面临考试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2]。

考试焦虑分为低、中、高三种不同程度。有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呈倒U字型的关系。一般来说,保持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但考试焦虑程度过高,就会分散阻断注意过程,干扰回忆、思维过程,从而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以下重点分析考试过度焦虑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二、考试过度焦虑原因浅析

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上分析,中学生的认知偏差,个性气质存在差异,性别差异致使不同的学生个体在面对考试时有不同的反应。另外,还有生理原因和社会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一)心理原因:

1.认知能力;

从心理学分析,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认知发展不完善,易受他人的影响。高中生相对初中生认知发展较为完善,但仍然会对考试存在认知偏差。正确的认知对人的情绪调节、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不正确的认知则会导致情绪的不良反应,影响身心健康。很多学生对考试存在认知偏差,认为考试结果比什么都重要;认为考得好就是成功,就是优秀;要么就是认为自己一定考不好,认为自己一定不行。这些认知偏差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焦虑紧张的情绪。

2.个性气质;

在心理学上,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气质,通常我们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型、胆汁型、粘液质、抑郁质四种。张海仲有研究表明:多血质的考试焦虑最低,抑郁质考试焦虑最高[3]。说明考试焦虑与人的个性气质有一定关系,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稳定,心理承受力低,遇到应激性事件不能很好的处理,因此容易形成考试过度焦虑。有的学生性格外向,稳定,开朗,善谈,心理承受力较好,因此考试焦虑较低。

(二)生理原因:

1.遗传:

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情绪具有先天遗传性,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容易出现考试过度焦虑,那么子女也很有可能会在考试的时候紧张焦虑。当然,后天环境因素对其影响更大,遗传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2.性别:

已有研究发现,考试焦虑与学生的性别有关。刘广珠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研究表明:女生的考试意识与男生有显著差异,女生挫折感较强,特质焦虑高[4]。黄高贵等人的研究结果也是女生高于男生,女生更关注失败时的自我形象损害,躯体反应严重[5]。

3.年龄:

沈烈敏纵向研究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考试焦虑时发现:小学时不论学业优劣,考试焦虑均普遍较高(轻度40%,中度32%);初中学业不良者的考试焦虑比小学的最高水平都要高(中度20%,重度4%);到高中时学业优劣者差异不显著,总体水平下降[6]。以上研究表明,年龄较大的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相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要低,即学生成熟度越高,心理承受力越强,考试焦虑度越低。

(三)社会原因:

1.家长对考试结果的过分重视,对学生期望过高,使学生紧张焦虑;

2.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过分强调升学率,学生升学压力大,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3.学校考试频繁,考题偏、怪、难,引起学生考试焦虑;

4.高考制度存在缺陷,一考定终身;

5.就业困难,就业单位过分最求高学历。

三、考试过度焦虑应对策略

为了避免中学生考试过度焦虑带来的不良影响,应从学生自身、学校心理教育、家庭教育几方面入手,多管齐下,缓解考试过度焦虑心理,为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学生自身方面:

考试焦虑程度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学生自身对其影响最大,要减缓焦虑,首先要从学生自己做起,要做到:

1. 树立正确的认知方向;

不仅仅是考试,任何事情都要能够正确、恰当的认知,不能过分夸大、以偏概全,也不能过分消极,总往糟糕的方面想。要学会正确对待考试,以平常心对待考试中的成功或失败,树立正确的人之方向,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从而克服考试引起的过度焦虑。

2. 培养良好的人格;

不良的人格特征是造成学生考试焦虑的内在根源,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此时的人格具有稳定性和发展性。因此,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锻炼自我,通过参与演讲比赛、辩论大赛等活动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从而增强心理素质,减少考试焦虑。

3.学会自我放松训练、自信训练;

自我放松是缓解焦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呼吸,缓慢吸气,缓慢呼气,每分钟3至4次,每天2至3次,每次5至15分钟。自信训练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照镜子时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表情,并记住这个表情;考试时给自己积极的鼓励,不要在意考试结果。

此外,改进学习方法,考前充分准备,提高应试技能也能缓解考试焦虑。

(二)学校心理咨询方面:

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应重视考试焦虑心理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把考前集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运用系统脱敏法、自信训练和放松训练等方法科学有效地帮助中学生缓解考试焦虑。同时,积极开展一些心理训练活动,加大对克服考试焦虑心理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正视考试焦虑心理,掌握解除焦虑的方法,从而降低或消除考试焦虑,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正视自我,培养积极的心态。

除了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在学校教育方面应注意,要少考精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以考试结果论成败。

(三)家庭教育方面: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意对孩子不能期望过高或过低;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有正确的认识,要知道考试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全部;不能给孩子施加更多的压力;家长也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结果,不能考好了就大肆奖励庆祝,考不好就棍棒相向;在孩子焦虑时应给予适当鼓励;另外,保证孩子在考试期间合理的饮食和睡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

四、结语

考试过度焦虑问题不仅在中小学普遍存在,即使在大学也很常见,不仅影响学生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有可能因为考试结果不佳而情绪低落,引起抑郁等心理问题。考试焦虑是由多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个性气质具有重要影响,另外,学校、家长、社会对考试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客观上对学生的考试焦虑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考试过度焦虑问题,学校要引导、指导学生缓解考试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家长、社会要给予积极关注,从而把考试过度焦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秦安兰.中学生考试焦虑内在原因及应对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04(4).[2]薛建.浅析考试焦虑及消除[J],龙岩学院学报,2004(23).[3]张海钟.高中学生考试焦虑与气质类型的相关研究[M].高等师范教育,1995.

[4]刘广珠.高中生考试焦虑成因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

[5]黄高贵.高考学生考试焦虑性别差异[J].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2).

[6]沈烈敏.关于学习不良者考试焦虑与考试焦虑形成机制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

篇8:女护生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抽取莆田学院544名女护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专科235人, 本科309人;一年级228人, 二年级224人, 三年级92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 1 焦虑自评量表 (SAS) [2]

本表有20个项目, 每项目有4级评分, 其标准有:“1”表示从不;“2”表示很少;“3”表示有时;“4”表示一直。标准分=粗分×1.25。评价标准:≤50分为正常, 50分~59分为轻度焦虑, 6 0分~6 9分为中度焦虑, 6 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

1.2.1. 2 自设问卷

经查阅文献及预调查等自行设计和修改问卷调查表, 调查内容包括:年级、学历、社会交际状况、学习状况、护理职业特殊性和就业前景的认知程度。

1.2.2 调查实施

统一培训调查员后将被调查者统一集中起来, 采用统一指导语, 发放问卷并统一回收。共发放586份, 有效回收544份, 有效回收率为92.8%。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女护生SAS得分及焦虑情况

544名女护生的焦虑总分52.35分±11.04分, 与中国常模值29.78分±10.07分比较[3], 结果高于中国常模 (P<0.0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焦虑有164人 (30.1%) , 中度焦虑有106人 (19.5%) , 重度焦虑有12人 (2.2%) 。

2.2 女护生焦虑心理影响因素

2.2.1 焦虑影响因素及其赋值

年级:以一年级为1, 二年级为2, 三年级为3;学历:专科为1, 本科为2;社交状况:一般为1, 良好为2;学习状况:较差为1, 中等为2, 良好为3, 优秀为4;就业前景认知程度:毫无了解为1, 略知一二为2, 充分了解为3。

2.2.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50分为临界值, ≥50分为焦虑 (赋值为1) , <50分为正常 (赋值为0) , 以是否存在焦虑为因变量, 以年级、学历、社交状况、学习状况、就业情景认知情况因素作为自变量,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按α入≤0.05, α出≥0.1的标准选入方程标准和保留方程。分析结果见表1。

2.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按照α入≤0.05, α出≥0.1的标准, 以女护生焦虑总得分作为因变量, 以经过单因素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年级、学历和就业前景认知情况为自变量, 进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女护生存在严重的焦虑心理

女护生焦虑发生率达51.8%, 焦虑总分为52.35分±11.04分, 明显高于中国常模 (P<0.0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适度的焦虑有利于个体适应变化, 过度焦虑则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4]。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女护生一方面受护理行业竞争激烈的精神压力, 一方面受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环境压力双重影响, 内心产生双重趋势心理冲突, 既想从事护理工作, 又担心应聘的激烈和医患矛盾的尖锐。社会心理学家表明, 焦虑情绪被激发后, 即使刺激源消失, 其焦虑依然作用很长时间[5]。女护生若长期处于焦虑情绪中, 并在平时生活中由于其他因素而被强化, 会严重损害女护生身心健康, 影响其学习和从业方向的选择。建议女护生可以通过呼吸放松法, 深吸缓呼;想象放松法, 回想给自己带来愉悦感觉的情景, 用放松代替紧张焦虑。建议学校关注女护生心理状况, 对不同年级的女护生进行不同的心理辅导或行为干预, 纠正其不正确的认知, 重新建立起女护生正确面对焦虑的意识。

3.2 年级对焦虑心理的影响

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随年级的升高, 女护生焦虑程度越严重 (P<0.01) 。1年级女护生刚进入大学, 对陌生的大学环境和护理行业的不了解, 产生慌张和焦虑情绪。2年级女护生开始接受护理专业教育, 对复杂的护理操作和繁重的专业知识常常难以全面掌握, 加之2年级女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日益了解, 护士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越发沉重, 从而出现严重的焦虑。3年级女护生的专业素养还未储备全面, 面对即将下临床实习, 陌生的实习生活, 复杂的人际情感, 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 其焦虑情况相比1年级、2年级更加严重。从心理学分析, 产生焦虑的原因是, 女护生潜意识受到学业压力繁重, 护理操作繁杂, 对护理职业的态度发生变化。建议女护生用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6]缓解焦虑情绪。从自己对社会的意识上进行改变, 用真诚、热情的态度, 遵循“黄金法则”[7], 改善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 从自我认知上给自己明确的定位,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增强自己的职业技能。面对即将实习的3年级女护生, 学校需要高度关注其心理动态, 指导其正确心理保健。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是护理实习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必须阶段[8], 所以, 应正确地灌输3年级女护生职业角色的认知, 做好充分准备来面对临床实习。

3.3 学历对焦虑心理的影响

回归分析表明, 专科女护生比本科女护生焦虑程度更加严重, 学位越低, 焦虑程度越严重 (P<0.01) 。一方面, 随着医疗体系的发展, 社会对护理行业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各大医院更倾向于接受本科护士, 其在医院的待遇也比专科好, 专科护士就业压力明显比本科大;另一方面, 专科女护生在学校学习两年就下临床实习, 本科女护生有3年在校学习时间和1年去医院见习时间, 相比专科掌握的专业知识更牢固, 职业技能更熟悉。因此, 相比之下, 专科女护生更加担忧其职业技能和就业前景。建议女护生给予自我暗示, 增强自信和抗压能力, 在校期间珍惜学习机会, 加强自己的专业护理技能。专科女护生应寻找恰当的途径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专升本补习班、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专科女护生增强自身综合实力, 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4 小结

女护生的心理健康对其将来的从业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当今医疗人力资源短缺, 过多的女护生焦虑会使其改变就业方向或产生其他消极影响, 无论对女护生自身发展还是对社会医疗体系的保障都是不利的。因此, 社会各界及医学院系应高度关注女护生的焦虑情况, 学校在从事教育护理职业教育的同时还需关注其心理健康, 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以减轻女护生的焦虑。

摘要:[目的]了解当代护理专业女护生的焦虑情况及影响因素, 为预防、应对和解决女护生焦虑问题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eH-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和自行设计的问卷, 整群抽取莆田学院544名女护生为研究对象,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女护生焦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44名女护生焦虑282人, 焦虑发生率为51.8%, 焦虑总分为52.35分±11.04分, 显著高于中国常模 (P<0.01) ,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年级和学历是影响女护生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焦虑发生率高, 应指导女护生预防和缓解不良心理状况。

关键词:女护生,焦虑,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与法制同行演讲稿下一篇:动车和高铁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