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敬老院的有感作文

2024-07-23

参观敬老院的有感作文(共11篇)

篇1:参观敬老院的有感作文

今天一大早,我们就在校门口集中。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等待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们。

我们终于到了xx敬老院了,天气还是那般的朦胧,但这丝毫没有减掉我们的激动心情。当我们看到好多位老人家时,我们马上迎接去和他们聊聊天。当然摆在我这个潮汕人面前的是语言不通。虽然我只是听懂些,但要说还真说不流利。到了敬老院后,我在同学中急求粤语翻译。

在与婆婆和爷爷聊天时,即使是我的粤语翻译她们也听不太懂,更何况是我了。老人家说话含糊,我们都听不太懂,但我们仍在耐心地听。也快速的调动思维。在不断地,在快速地调动思维跟着婆婆和爷爷的话。我们在不断地努力,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我们还是在默默地倾听。

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这么近。只不过是我们很少有这些机会。你静下心来跟他们慢慢聊,总会有所感触。这里的婆婆和爷爷大部分很孤独,老人家其实很孤独。所以我们这些年轻人要更关爱他们。

其实只要有人跟他们说说话,聊聊天,有人关心他们,他们就很高兴,很知足。

婆婆和爷爷们坐在下面看着同学们的表演,时时传来一阵阵笑声。我被这笑声感动。好时光容易过,好节目容易结束。这次节目准备的不怎么充分,时时间断,无人表演。看着老人家门开怀地笑,我很开心,也很感动。快乐和感动本来就这么简单,不需理由。为了把更多的欢乐带给大家,我马上鼓起勇气,找个搭挡上台,两人主合唱。同时也和一个爷爷一起,三个人“合唱”。再一次上台时我们俩邀请一位乐观的婆婆,她为我们伴舞。虽然这“舞”在年轻人看来是很简单。但在婆婆这年纪仍这么乐观,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在她的旁边学着舞起来。虽然我不会跳,到我仍是开心地“舞”着。我也不知道这次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勇气主动说“我要上台唱!”也许原因很简单,就是要把快乐带给他们!

很高兴参加了这次探访敬老院活动。它让我收获很多——感触生命。我在期待下一次!我会积极加入

篇2:参观敬老院的有感作文

四年级四班

周思齐

3月4日,学校要组织我们去敬老院慰问老人。敬老院这个大家庭是什么样?老人们过得好不好?一个个问号在我眼前闪过,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终于到了这一天,我们一行22人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出发去了敬老院。从学校出发,步行走到敬老院,路途很遥远,累得我脚都疼了,但我依然很激动。当我还在路上时,心就已经飞到敬老院了,在敬老院门口,我们照了一张合影,我笑得可高兴了。

到了敬老院楼里,我们乘电梯直奔六楼。很多的房间展现在我们眼前。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送上自己准备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的爱心,礼品五花八门:梳子、镜子、水杯……老人们都非常高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个房间,我们进到屋里后,被屋子里的景象吓到了,因为这些老奶奶们年龄都很大,有的没有头发、有的十分苍老、有的正流着哈喇子……正在这时,我看到一位工作人员在协助一位老奶奶小便。老人们虽然年岁都很大了,但可以看出她们被照顾的很周到,过得挺幸福的。我给一位老奶奶送了一幅亲手画的画,上面写着我对她的祝福:愿您的生活像花儿一样幸福。老奶奶手拿着我的画,激动得留下了眼泪,我当时也很激动,我感到老奶奶收到了我的祝福,感受到了我的爱心。还有很多同学也为老奶奶献上了自己的小礼物,老奶奶们都很高兴,用她们含混不清的声音向我们表达着真诚的谢意。

当我们把房间都转完的时候,工作员阿姨给我们讲了她每天照顾老爷爷老奶奶的工作流程,比如说每天给他们喂水喂饭,每天要打扫房间的卫生,还要记住老人们的病情,以便及时照顾他们,非常辛苦,但老人们会生活的很舒服。

篇3:参观敬老院的有感作文

一、异彩纷呈,活泼生动———高效课堂

在上海,有着美术教育最前沿的智慧和个性特色。来自教育一线的优秀而年轻的美术教师, 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现代美术课堂,并展示了特有的课堂智慧。

一节好课,教学设计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来驾驭。徐汇中学美术教师为双科研究生、长宁中学美术教师能弹一手好钢琴、高安路美术教师在课堂展示中信手拈来有趣的人物漫画。这些都告诉我们在当今素质教育的课堂中,美术教师既要多开发自身能力,又要不断提升现有水平适应需要。美术教师正在向艺术教师这个更大更有挑战的趋势迈进。

上活美术课,将深奥的美术技法、原理,借助现代化的课堂工具展示的同时,配合音乐,加上多样的美术材料,让上美术课成为学生们的乐趣,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易学易懂。美术课的范围扩大化,也让学生参与得多,收获得多。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高超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触类旁通的艺术敏感度。这让我意识到:提高自身各项素养迫在眉睫。

学生的素质也是让课堂高效的重要组成, 不得不提上海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小学四年级学生能熟练操作图片处理软件, 初中一年级学生能在课前材料收集中作出像样的PPT特别是兴趣小组的美术专业生: 小学生的植物写生让我不由得感慨后生可畏。恰当的构图,流畅的线条,准确的形体表现这些都体现出作为中国一线城市, 其中孩子的早期教育及美术环境是多么成熟到位。家长几乎都很鼓励孩子在艺术方面有所涉猎,学校更提供了一系列艺术表现的空间。有趣的教学内容,广博的知识,让孩子真正成了高效课堂的主人、推动者这样的课堂,让草原上的美术老师感叹不已。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层次美育,全景皆艺术———特色学校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主旋律。学校办学质量不再单纯地以语、数、英成绩来核量任何一所学校都需要彰显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我们参观的几所学校:上海徐汇中学、长宁中学、高安路第一小学、香山小学,都是人数不多的小班化教学的学校,都拥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办出了优质的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他们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特别是艺术教育大力彰显了办学的特色。大到学校的美术硬件设施配备,美术作品的展览,小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景观的设计,无不展现良好而又务实的育人氛围,无不体现美术素质教育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美术教育所具有的育人功能逐渐凸显。

特别是长宁中学的位于教学楼五楼的艺术长廊, 和徐汇中学有着164年历史的艺术教学楼,分版块介绍展示学生优秀的绘画作品:素描、水粉、速写、国画、现代拼接,无不展示着学生们扎实的美术基本功;一幅幅师生的书法作品:隶书、行书楷书、结合自己篆刻的印章,更显示出特有的江南人文气息现代摄影作品、科学小制作、陶制工艺品……在匠心独具之处展示,它们无不体现出强烈的现代艺术气息。专业灯光的设计应用、门牌的颜色位置、现代化音响设备,都体现了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做出的努力和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的学校都是一种提醒和启发, 如果我们的学校都拥有一间艺术展厅,并在这些地方进行常规美术教育,相信也能成为一大特色,也是学校的亮点。在这样的艺术空间感染下,有哪一个学生不想创作,不想创新,不想展示自己呢?

在学校的艺术教学上,上海的学校不论中小学,都要求教师在“我给学生什么? ”上下工夫。每个教师在备课时不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还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随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去观察、发现,根据所实施的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长期美术教育的观察, 不难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喜欢涂涂抹抹,这种兴趣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但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失去绘画兴趣,有什么问题困扰着学生? 对自己否定意识增强、学习要求的增加等,让学生疏远甚至放弃美术学习。学校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能力,让他们体验到艺术之美,让他们沉浸在美的氛围中,感受艺术带来的自由与快乐,对美术重新产生兴趣。由此上海学校还特别实行层次美育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这点更是值得我校采纳和学习。

何谓层次美育:第一层,面向全体学生,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教学,同时与各学科相通教育,与音乐学科、与科学学科甚至与数学等学科加强联系。如劳技与美术手工相通,数学上的对称知识与美术中的剪纸方法相联系,语文课本剧道具设计制作,等等,使美育更趋向生活化,能够运用,能够欣赏,能够表达,甚至能够创造。教学要求:在完成全员教育上要提高质量

第二层,展开很多探究课、拓展课,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加强乡土艺术的研究和培养。例如开展泥塑、版画、年画、面塑、土布蜡染、篆刻、动漫设计等社团,让学生自由选择并组合抛开年级界限,让相关专业老师指导。发动除专业美术教师之外的其他学科教师, 让所有教师都展示自己的艺术强项,用教师的爱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发动社区退休教师为学生上课,动用一切力量充实、满足学生的兴趣发展需要,使学生都有展示特长的机会,发掘潜能。

第三层,专业培养———美术班。由专职美术教师教授专业技法,要求更严格,技术性要求更专业。如素描、速写、色彩专业练习,更适合准备从事美术深造、要进行美术考学的学生这就是我们看到一幅幅初中作品都具有了美术高考水平的原因。正因为如此的三个递进的美术教育,让上海的一些学校充满了艺术气息,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和艺术成就。

篇4:参观养老院高考作文素材参考

好不容易等到9点整,同学们在妈妈的带领下,欢天喜地涌进了养老院,妈妈把食指放在嘴前“嘘”了一声,这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们才逐渐安静了下来。我兴奋地打量了一遍养老院,一盆盆绿色植物穿着朴素的绿衬衫,在清风中向我们招手。爷爷奶奶们时而在长椅上安静地歇息,时而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满面春风地聊天,时而又在凉爽的小院里,心平气和地散散步。一切看上去那么宁静,清新,和谐而又自然。一开始在老人面前,我们还有些拘谨,但在他们热情的欢迎和注视下,我们渐渐放松了,甚至和他们聊起来。

一个笑盈盈的爷爷把我们领到了大楼后,大家开始干正事了。同学们有的挥舞着大扫把认真地扫地板和楼梯,有的甩着小毛巾细心地擦玻璃和栏杆,大家三三两两,干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在楼_道里飞扬。我拿着毛巾在窗户上这擦擦,那擦擦,反反复复地擦,把灰蒙蒙的玻璃擦得一尘不染,一眼就看到外面那几棵葱葱郁郁的大树了。你听,那响亮的蝉鸣不就是在为我鼓劲吗!来来往往的几位爷爷奶奶都笑容慈祥地夸我们真懂事呢!听了他们的夸奖,原本很累的我们也顿时充满了活力,干得更有劲了。接着,我又挥舞着大扫把来到了院子里,一堆堆垃圾在地上都快堆积成小山了!它们仿佛在调皮地向我吐着舌头。我扫把一挥,好多都进了我的撮斗里。谁知后来愈扫愈欢,甚至把小石子都扫了进去,不一会儿,垃圾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忙了一个上午,虽然很累,但见到爷爷奶奶的笑脸,大家都很开心。我们要走了,爷爷奶奶们还恋恋不舍地向我们摆手再见,这使我深受感动。我明白了,我们要尊敬老人,帮助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亲爱的爷爷奶奶们,我以后还会再来的!

篇5:参观敬老院心得

这次敬老院之行在旨在现实客观地诠释和谐二字的涵义,让更多处于黄昏时段的老人感受到社会上最单纯的温暖,让我们更深刻的领会作为青年志愿者的责任与义务。的确,创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成长,更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构建。

本次的团活让我从学到不少,也得到了不少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以及我们的幸福。虽然活动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在学校里是不能够体会到的。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起点。

这次的团活的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次的团活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志愿者活动,因为那是我们大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社区实践活动提高

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日,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

我想,每一个热血青年都不忍让老一辈人生活在无尽空虚中。就让我们携起手来,献出自己的应有力量吧。慰问活动完毕了,我觉得回校后会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献爱心的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关爱生命、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

11级财务管理五班

篇6:参观科技馆有感的作文

参观科技馆有感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表姐笑笑姐姐约好去科技馆参观游玩,因为上午我和她都有兴趣班的课,所以只好等吃完午饭让爸爸带我们去。

经过短暂的旅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科技馆,爸爸给我们领好票子,我和笑笑姐姐就迫不及待的进入了展厅大门。一进入大门就看到两只大恐龙来“迎接”我们,这两只恐龙足足有三层楼那么高,根据我们上学期学习的数学知识,我估计这两个恐龙大约有七八米高的样子。看完恐龙,我们就来到了二楼,二楼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和一些小实验,比如有一个会下棋的机器人,我就和他对弈了一盘很轻松就赢了它。就在我洋洋得意的.时候一个志愿者大哥哥告诉我,现在调的是最简单的模式,哈哈!还有空管传声、镜子迷宫等等。再往里走就是主题为“地球与生命”的展厅,正好有一个志愿者大姐姐在讲解,我们很多小朋友都赶紧围了过去,原来我们的地球在太阳系里面、生命的起源来自大海、恐龙曾经是地球的统治者、动物包括我们人类的演化过程等等。

篇7:参观中华农耕文化展有感

进入展厅, 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巨型书卷浮雕上镶嵌着中华农耕文化展6个大字, 在浮雕中间的LED巨型屏幕上则闪耀着“农耕文明之光”的字样, 美轮美奂的立体光影效果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中华农耕古文明的意境, 一丝神秘感和自豪感顿时涌上心头。展厅中央, 金漆宋体的中华农耕文明序言篆刻在竹简形的雕塑上, 代表了中

一、精耕细作的传统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 各个展厅的中间展示着各种农具模型, 真真切切的农耕文化古文物给参观者留下古朴深刻的印象。

1. 北方

在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环境条件中, 先民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经验摸索中发明了“上田弃亩, 下田弃畎”的“垄作法”。后来, 先民开始使用牲畜进行耕地、耙地等一套作业, 以达到抗旱充分利用地力。这种深耕技术在魏晋壁画中可以反映出, 如:代田法、耧车播种图、中耕除草培土画像石摹本等。 (代田法能够达到连作种植而又局部休闲的效果, 并且具有抗旱保墑功能。) 而当我们看到耧车播种图时, 不由佩服先人的智慧, 这种畜力条播机具——耧车在西汉就已经出现, 而西方播种机最早出现在16世纪, 真正有效的播种机到19世纪才出现。了解到这些, 我的民族自豪感不禁应然而生。

2. 南方

宋代以后, 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以及曲辕犁的发明, 在北方耕、耙、耱配套技术影响下南方水田耕、耙、耖的精耕细作技术逐渐形成。这种先进技术的典型在于:江东犁 (又名曲辕犁) , 比直辕犁更方便灵巧, 同时可以调节耕地的深度, 特别适合在南方水田狭小面积土地上耕作。

筒车是靠水力转动提水的农具, 通过水力推动木叶轮不停转动, 将竹筒中的水提升到高处沟渠和农田中。看着元代王祯《农书》中筒车作业图, 不得不佩服先人的勤劳智慧, 他们真是已经懂得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来提高农业的有效产出。

值得注意的是, 宋代以后, 南方 (主要是长江下游) 采用水稻和麦类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 形成了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 明清以后逐渐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主要反映了先人在漫长的农业劳作实践中, 合理安排农作物生产的时间差, 达到农业土地产出量的最大化。

我们在观赏这些实物的同时, 还能进行智力猜想练习。但值得大家反思的是, 即便我们根据图示知道农具的名字, 却并不知道它的真实用处, 如果没有讲解员, 我甚至看不出它的工作原理和巧妙之处。我在谴责自己孤陋寡闻的同时, 也想起当今许多农民都已经主动或者被迫加入城市化运动中, 中国确确实实面临农业文明如何传承和普及这个问题。

3. 病虫害防治

古代没有农药, 农民是怎样防治病虫害的呢?不用担心, 看了病虫害防治这个专题, 会让你在古人的超然智慧面前自惭形愧。汉初云贵地区的农民就已经懂得在水池内放养鸭、蛙来消灭稻虫, 以利田禾成长。东汉时期, 四川的农民开始在稻田中养鸭消灭蝗虫。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中记载了岭南地区人民在橘子树放养一种黄猄蚁来消灭橘树害虫。北魏时期, 农民已经注意到某些品种的谷子对害虫和雀害具有抗性的特点, 于是注意挑选出加以培育和种植, 良种的概念在《齐民要术·种谷》记载的兔虫、雀暴品种表中有生动的体现。在“哇声”一片中, 我们不禁佩服古人那时已经认识到了生态农业、天人合一的重要性。反思当今我们发展农业, 为求农业产量, 单方面以化学药剂除草灭害, 既不利于人民身体健康, 又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古人利用天敌灭害虫的智慧, 给我们当今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4. 人工技术

说到温室大棚, 大家肯定觉得这是现代农业的产物。其实呢, 中国在汉代就已经有明确的关于人工温室利用的记载。那时候, 古人已经开始利用人工温室种植冬生葱、韭。其原理是在密闭的小房中通过日夜不停地烧火加温, 以利于葱、韭的生长。看到画展, 我不禁赞叹原来在2000多年前, 北方古人在寒冷冬日也能吃上大棚蔬菜。

再说到人工控制花期, 我们更得顶礼膜拜。南宋时, 古人已经开始懂得人工控制花开时间, 这种方法在南宋周密《齐东野语》里有详细记载, 如何促花早放, 控制花期。正是古人的这种智慧才使得他们能够随时享受百花齐放的盛景。

5. 粮食加工

农业丰收了, 古人如何加工利用的呢?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古人发明了石磨盘棒。到了新石器时期, 古人进行改造———磨制, 并加以细化。这种谷物加工工具, 一直使用到后来的夏商周时期。为了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 春秋时先民们发明了石磨。秦汉以后, 除了人力推磨外, 还出现了畜力拉转石磨。宋代以前, 一般多是将长木棒绑缚于磨顶, 以之来作杠杆。到了元代杠杆的位置做了调整, 从上扇磨的顶部下移到了该扇磨的侧面位置, 改变了用力点, 石磨运转更平稳。

东汉, 我国就已经有了利用水力驱动的水碓;魏晋南北朝时期, 出现了水力磨和水力碾, 大大扩展了加工能源, 提高了生产效率。南北朝时期出现石碾, 是一种进行脱粒、碾粉的粮食加工器械。

二、古代农业原生态

古人在开发利用土地的时候, 已经认识到农业的肥源可以通过农业系统内部循环“化腐朽为神奇”来解决, 非常注意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相生, 处处体现着天人一体的“三才观”。生态养殖最生动画面莫过于名为“渔猎生态场面”的东汉画像砖。画面上, 人们利用鸬鹚捕鱼, 以鱼养禽。同时, 古人在陡塘养鱼时, 种植水生植物, 并与稻田相连。鱼的粪便可以充当水稻的肥料;鱼类的游动增加了田间通风又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水稻为鱼类遮阳, 提供食物。这种三维一体的模式处处体现了东汉至三国时期, 古人的大田与水体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经济思想。中国其他地区如四川、陕南的水田模型中也有莲、菱等水生植物与鱼、鳖共生的生态农业。可见这种生态农业在全国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性。这种模式发展到明清时期就成了桑基鱼塘的模式。这种模式特点为:在稻田凿池养鱼, 并在池塘上架梁设笼养猪、鸡, 以农养牧, 以牧促农, 以鱼养桑, 以桑养蚕, 以蚕养鱼。通过物质循环方式, 实现农业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的统一。民国时期, 广东地区又把这种模式扩展为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菜基鱼塘等。这种基塘模式后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 良性循环典范”。

可以看出, 正是古人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创造了水田间套、稻鱼共生、水域立体养殖、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农业生产模式, 从而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实现了中华农业几千年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当今我们发展农业都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中华农业文明的思想结晶, 最好的理论呈现当然是农书理论创作中。我们会自豪地发现, 从春秋战国到近代西方农学传入以前, 中国历代龚刊刻了各种农业典籍600多种, 现存300余种。汉代《氾胜之书》主要论述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经验和耕作技术, 内容涉及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种子选择、处理、作物栽培、收获、留种、储藏等基本农业思想。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书。该书对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作了系统总结, 对后世影响深远。南宋陈方甫《农书》总结了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提出了“地利常新壮”的理论, 同时他提出通过育种驯化和耕作技术可以改变作物对环境依赖性。这种思想也恰好印证了海外农作物传入中国后改变农业生产格局, 对于今天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元代初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官修农书——《农桑辑要》。元代王祯《农书》兼论北方农业技术和南方农业技术, 第一次对传统农具作了系统总结, 并且全面系统论述了农业生产知识, 第一次创造性建构了中国传统农学的完整体系。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则是一部涉及农业技术与农业政策的综合性农书。全书渗透着“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泰西水法更是开创了介绍西方农业技术的先河。我们在感慨古人给我们留下这么多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 一种保护、传承农业文明的使命感由然而生。

三、传统工艺展示

1. 丝绸

展会现场, 有一名美丽的江南女子向人们展示传统生丝的制作过程, 只见小小的蚕丝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就成了丝线。这真是传说的巧妇啊!丝织品的精彩呈现则应看展馆中的实物, 如战国湖北江陵出土的丝绸、西汉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唐代花鸟纹锦、宋代缂丝花鸟图、元代罗地绣花夹衫。通过图片的介绍, 我们了解到, 新石器中期, 先民就已经可以用简陋的腰机织出原始的粗糙丝帛, 为桑蚕产业的发展打下了根基。战国之后, 丝织品质量普遍提高, 产品初步分为锦、绮、绢等。汉代出现提花织锦技术, 能够织出菱格纹暗花绮。唐代丝绸产品的质量、数量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例如河南道仙的纹绫, 扬州的锦被、锦袍, 浙江绍兴的绫、纱, 成都的蜀锦等都享誉国内外。此外唐朝也发明了丝绸印花、缀锦技术。宋代发展了缂丝技术, 出现了新品种宋锦, 并被誉为“锦绣之冠”。看到这些精美的丝织品, 我们不禁憧憬着自己也能拥有一套锦绣华服。

实体的织布机模型则让我们发自内心佩服古人的高超织布技术。东汉织机线描图生动再现古人织布原理。原始织机为上下开启织口、左右穿引纬纱、前后打紧纬密三个动作。战国出现了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的斜织机, 秦汉加以改进并普及, 这种先进的织布工艺将织工的双手从提综动作中解放出来, 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再说到纺纱技术, 这也是经过从原始的小木棍穿上坠轮进行工作到战国手摇纺车, 汉代、宋代逐渐精细, 元初时期出现织罗纹的绞纱机, 进一步提高了纺纱水平。这些绫罗绸缎不仅满足国内人民需求, 而且远销阿拉伯、欧洲地区。需要说明的是, 中国对外贸易源远流长, 自汉朝起就出现了丝绸之路, 通过对外交流, 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流向中亚和欧洲, 与这些国家地区互通有无, 促进各国民族文化的交流。

2.茶

说到中国的另外一张名片, 不能不谈到茶。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是世界上饮茶、种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 发明了丰富多彩的茶饮方式, 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现象。茶叶种类有绿茶、红茶、青茶 (乌龙茶) 、黑茶 (我国特有, 历史上主要销往边疆地区) 、白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州茉莉花茶在展示茶叶制作工艺的同时, 还免费让参观人员品尝, 参观者争相品鉴, 果真是茶香浓郁, 各有千秋。

相传是炎帝最早发现野生茶叶的可用性。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更是悠久。有一照片给我们印象深刻, 云南省勐海县大黑山的古茶树最大的树龄已达2 500多年, 高达30 m, 让人叹为观止。

3. 民间艺术

年画是古人汲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创造的艺术作品, 寄托了人民崇拜先贤、祈福欢庆、热爱劳动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我们从河南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神农氏田祖师》、天津杨柳青《春牛图》、清代山西晋南木板年画、清代苏州《采茶图》、清代云南省丽江《六畜兴旺》、清代木板年画《蚕姑宫》、民国时期的河北年画《祭神农》中能够深刻体会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年画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幸运的是现场有河南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的传人展示年画的制作工艺, 许多人争相抢购这些现做的年画, 虽然这个时间不是过年, 但是感觉还是沾到了许多喜气。

在日常生活中, 农民自己制作出自我欣赏的画作, 用于门面、坑头、墙壁的装饰。而这些画作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思想动态, 具有很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近些年农民画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 一些优秀的农民画更是连连拍出高价。在参观这些农民画的同时, 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农民在劳作之余发掘真善美的纯真。

古人追求的美的方式同样体现在布艺和剪纸上。民间纺织品印染工艺包括蜡染 (始于秦汉, 风格朴实大方、清新悦目) 。剪纸发明于西汉, 是一种镂空艺术, 主要创作者为民间妇女。题材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的方方面面, 风格淳朴、乡土气息很浓。看到这些民族服饰和剪纸工艺品, 我想起今年国际T台流行的镂空透视服饰无不渗透着中国的剪纸民族风, 顿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四、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有4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分别为浙江省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省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省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省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共同特点都是通过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 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 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农业文明的传承载体, 是一座反映传统文化、民族风情和民族建筑的活化石。例如:山西省临县李家山村、云南省云龙县诺邓村、安徽黟县宏村、福建省南靖县田螺坑村、广东省开平市自力村等。在历史文化名村的宣传片中, 我们了解到, 各个时期的民居、戏台、街巷、城墙、寺庙、祠堂、古桥、古井等建筑的功能演变历程。当我看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目录时, 看到山西的历史文化民村几乎占到了四分之一, 禁不住流露出作为一个山西人的骄傲。当然更重要的是, 通过对历史文化名村知识的了解, 我们认识到进一步做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这对于传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当代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要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此外, 我们还参观了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系统、陕西佳县传统枣园系统、浙江绍兴古香榧群落系统、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如花布老虎、花布兔子、孔雀艺术品, 河北广宗柳编技艺、河北大名草编技艺、中药炮制、针灸技艺、河南朱仙镇木板年画。传统工艺展示中,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山西清徐县老陈醋的制作工艺。山西老陈醋始于春秋, 主要原料为当地种植的红高粱, 经过一系列酿制工艺而成。参观了整个制作工艺 (原料间、碾磨间、蒸料间、熏醅间、淋滤间、醋醅间) 后, 我们尝了尝15年的老陈醋, 感觉纸杯里的陈醋黑褐色, 体态清亮, 尝起来酸醇、味烈、味长、香绵、不沉淀。虽然很酸, 但是我尝过之后, 意犹未尽, 遗憾的是, 这些陈年老醋都是非卖品, 不对外销售。

篇8: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有感的作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走到这座为纪念抗日战争英勇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陵园,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列强们的残酷压迫下,是他们,挺起了胸膛,不畏枪林弹雨,冒死冲锋在最前线,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不可以被杀戮,不可以被征服!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的令人敬畏,让我们倾佩不已。

烈士陵园之行,让我们感受到中华崛起之艰辛!在革命年代,每一天的温饱都难以保证,但就是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先烈们还能时刻胸怀祖国,不忘报效祖国,真是令人敬佩不已。或许个人的粮食渺小的,但是这份爱国的精神,这种爱国的品质,震撼着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如果没有他们应用卓绝的战斗,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看到浮雕上,战士们那英勇拼搏的形象,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荣传统,在学习上勤勉努力、在生活中勇往直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虽然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微不足道,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篇9:参观故宫有感初中作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故宫有感初中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故宫有感初中作文1

为了增广见闻,老师为我们办了一次春游──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我们搭上车,一路上我们从车内眺望窗外,发现了一幢与众不同的建筑物。屋顶的形状长得很像庙宇,但是青绿色的。一开始我还以为要来这里拜拜,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并垂头丧气的下了车。

我们在又长又宽的楼梯上走着,我走得汗流浃背,好像这阶梯永无尽头一样。好在,不必爬得很高,就可以到“庙门口”了。我从室外往里头一看,发现里面根本没有什么神像,看起来比较像是博物馆。左顾右盼后才看到在一面牌子上写着“故宫博物院”几个字,而且门外也有好多人在排队等着参观呢!一走进院里,第一个投映在我眼前的是古代战争时所使用的头盔,虽然已经过了好几百年了,但它们仍金光闪闪。

接着我们继续向前走,看到了以前的书法,那些优雅的文字就像美丽的天鹅似的,姿态万千。还有古代的画,画上的景色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样。到了古埃及区,见到了人人惧怕的.木乃伊,那恐怖的模样真让人心惊肉跳。走着走着,忽然发现我们迷路了,这使得我们心慌意乱。一路上我们还看见了一块朽木,我心想:“这种破破烂烂的东西竟然也敢摆出来展览?”在一阵慌乱之中,发现了老师,才让我们喘了一口气。我们深怕再次迷路,所以赶紧溜出了“迷宫博物院”。

结束了这趟旅程,我回忆起来,真是非常的惭愧。不管怎么说,院里的物品都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珍贵宝物,实在不能说是破破烂烂的东西呀!

参观故宫有感初中作文2

在奥运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去北京参观举世闻名的故宫。

中午,我们和导游从酒店出发,很快就到了故宫,导游买好票,我们就从故宫的正门午门进去了。哇!参观的中外游客很多,可见北京故宫的魅力之大。听导游说,故宫很大,而且,她非常幽默地向我举了个例子:你现在十岁,如果你在故宫的每一间房间住一个晚上,到那时你就三十七岁了。我听后,在心里默默地估算了一下,有差不多一万间房呢,哇!故宫确实大,如此规模宏大的宫殿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我们走过内金水桥,听导游说,它是由很多汉白玉石组成的,我随着导游指点的方向看去,一条蜿蜒的河流自西往东缓缓流走,河水很清澈明亮,五座汉白玉桥横跨在内金水河之上,洁白无瑕,就象五位身穿白色衣服的战士。

迈过金水桥,穿过空旷宁静的太和广场,就来到雄伟壮观的太和殿。

太和殿里面很宽敞,里面的装饰虽然已觉陈旧,但仍然可以看出昔日的金碧辉煌,墙壁上全部都雕刻着龙,栩栩如生,导游说这些龙意味着真龙天子。太和殿中间有一张龙椅,龙椅上盘旋着九条龙,它们用威严的目光迎着来参观的游客,仿佛在说:“欢迎来到皇家之地,领略皇家风范。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太和殿,我们来到了御花园,这时,一阵风吹过,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御花园里风景优美,五彩缤纷的花朵,绿茵茵的小草,九曲十八湾的小桥,枝繁叶茂的树木,我仿佛陶醉在这个美丽的花园里,回到了过去,看着那些皇妃在玩耍,大臣们在吟诗作对,皇上在游乐。

我从神武门走出故宫,还忍不住看一下这雄伟壮观的宫殿,心里默默地说:故宫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祝愿你会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祖国的繁荣昌盛。

参观故宫有感初中作文3

8月2日爸爸和我跟着旅游团去北京玩。第一站当然是故宫啦。我们跟着导游走进了故宫。首先进入午门。在这同学们可能会想到一句话,那就是“拉出午门外斩首。”其实这是个误会,斩首的地方是在北京的菜市口。午门只是在那里打死过十几个官员,后来民间流传出那句话的。过了午门参观的是三大殿中太和殿,他是三大殿中最大的。这里是皇帝处理公事的地方,也是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的地方,在太和殿的南面是一个广场,那个广场大都是用汉白玉铺的。

但上面没有一棵树,听导游说是因为古代人信奉五行风水。再往北走,就是三层汉白玉的台阶,上面就是太和殿。由于为了保护文物,里面不让进。我挤进人群,把头探进去,看见中央是皇帝的龙椅;龙椅的前面是4个香炉样的物件;上面是很多个小格子,里面画的都是龙。然后再往北走就要去三大殿的中和殿了。

中和殿和太和殿完全是笔直的,用现代科学也没有发现多少偏差,那古代的人们是怎样弄的呢?这个是目前人类的科学所无法解释的。中和殿里面同样也有龙椅,地上也是用玉铺成的,可以见得皇帝是多么的奢侈。再北面就是保和殿,它是用来举办登基仪式和一些活动的地方。后来我们就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一直游览,去了乾清宫、皇帝的御花园,最后从神武门走出了故宫。

故宫实在是太大了,传说有9999.5间房,其实有8200多间。我们从南到北走得很累。但是我们有这样的古代人民的智慧而自豪!游玩了故宫,我深刻领悟到了古代太子们为争夺皇位不惜同胞兄弟勾心斗角,互相杀戮,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参观故宫有感初中作文4

寒假,我参观了故宫。

那天,我们三点钟就起了床。看完升国旗,采访完国旗班后,我们一行人就进了故宫。

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进太和门,一个大大的金殿映入眼中。那就是皇上上朝的太和殿。据说,太和殿内所有砖都是金砖,辉煌极了。我们手上的相机正准备按下快门时,导游告诉我们照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意义,而照太和殿有不好的意义。看来,故宫还有许多神秘之处。

完太和殿,就来到中和殿。中和殿有一特色:就是它四个角上各有十二只脊兽。这十二只兽由小到大排列着,十分有趣。我们一看里面,哇!好漂亮。一把龙椅放在正中间,左右各一个大花瓶,真是庄严而辉煌。

和殿后,我们还去了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多个景点,但是我最感兴趣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的花五颜六色,那里的叶绿如碧水。那里的假山十分逼真,走进去里面,无论是山的形状,还是山上的装饰,都足以让人觉得自己处身于大山之中。

篇10:参观四行仓库有感作文

还记得前些日子一人去四行仓库参观与怀念吗?记得,怎可忘却?

一个夏日炎炎的早晨,走出家门,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蝉,在树枝上长鸣,猛烈的太阳照着那干燥的石板路。我,慢慢的走向地铁口。

走了30分钟的路程,终于来到了庄严、肃穆的四行仓库。古老的仓库,依旧保留着昔日的弹痕。虽刻在墙上,但是却痛在无数个热爱祖国的炎黄子孙的心中。心,仿佛被狠狠地拧了一下,这种痛苦却无法用言语表达。

展厅内,我听到了炮弹的轰炸声;看到了谢晋元将军写下的绝命书;看到了历史的悲悯和人间百态。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铁血将军在呼喊着,在咆哮着,血红的眼睛充满着愤怒和仇恨。他好像拿起来了随身佩戴的枪,举起那被殷殷鲜血染红的旗帜,率领着那勇猛无畏的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的战场冲锋。血迹、灰尘在身上流淌与漂浮。耳边传来炮弹猛烈的轰炸声,敌人那猖狂的笑声,以及拼杀声。突然,我看到了八百壮士那不朽的灵魂。

还记得谭嗣同说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吗?这一句话让我看到、听到、想到无数位爱国将领视死如归,渴望用自己的鲜血换取国家的自由,用自己的身躯赎回人民的自由。他们的牺牲没有白白浪费,他们用自己的新鲜血液使这头来自东方的雄狮再一次立于这颗蔚蓝的星球,让它一次又一次的咆哮震撼着这个世界。

漫步于历史长廊,听到了战争的号角再一次响起,殷红的战场再一次浮出眼帘,革命先烈奋勇向前,不顾一切的奋勇杀敌;脑海中浮现了我大中华威武的革命先烈们在战场上洒热血,抛头颅的悲壮场面。在那一次次壮烈的呼喊中,我听到了无限的荣光。这一道道的荣光最终汇聚成一种力量,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看看吧,八百壮士以及其他的革命烈士!在您们的奋勇拼搏下,我们中华富强、民主,在前辈们无限的奋斗中,雄狮已经苏醒,正在发出那无限的咆哮。在解放前,我们只是列强的玩偶,而现在,不管是北边的苏俄还是西部的美帝也为雄立于世界的中华而惊讶。再看一看,中华对贫困国家的支援和一起致富的事迹展映上了各大媒体。但在这些光辉事迹前,却是你们用血与汗换来的。

虽然那无情的战争早已离去,但是身为炎黄子孙却需牢记为祖国建设而贡献的使命,仿佛那战争的余音仍在我的耳边回荡。

参观了四行仓库,我看到了谢晋元将军高大、伟岸的身影和八百壮士那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高尚品质。

参观了四行仓库,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悲悯和沧桑,使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和平的不易。

篇11:参观敬老院的有感作文

去年8月份我与一批设计师朋友去俄罗斯旅游,因为都是设计专业,所以对俄罗斯的文化艺术特别关注。期间我们一行参观了俄罗斯的冬宫、夏宫、叶卡捷琳娜宫、克里姆林宫以及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等名胜古迹。俄罗斯民族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莫斯科地下地铁交通站。俄罗斯以莫斯科为代表的地铁交通站世界闻名。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之一,享有“地下艺术殿堂”的美誉,见图1、图2、 图3和图4。一方面它有着近百米的埋深, 战时可以防空;另一方面莫斯科地铁线网覆盖面之大,有效缓解了地上交通压力,这些都为世界所认同。除此之外,让我感受更为深刻的是莫斯科地铁艺术文化,其地铁艺术渗透着俄罗斯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热爱,用当下时尚的词来说就是“自恋”。

在俄罗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女皇因为丰功伟绩和对俄罗斯文化的巨大贡献,使他们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英雄。在彼得大帝即位之前,俄罗斯的文化艺术特点也许还不甚明显,但是17世纪末彼得大帝因崇尚欧洲文化而游历了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家,并被西欧诸国额文化艺术所倾倒,尤其醉心于法国的历史和文化,从建筑到绘画无不如此。 回国执政后,便集中财力兴建模仿欧洲的一些建筑,力图体现俄国的强大和威武的气魄。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期间,她不惜重金收购欧洲的名画和艺术品,包括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25幅绘画作品,对俄罗斯建筑和绘画风格有着深远的影响。俄罗斯的绘画,特别是巡回画派的绘画作品,之所以能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它有其自身的特色,该画派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并强调绘画艺术要表现现实生活的斗争。他们的绘画不但讽刺俄国统治阶级,表现城乡贫民的苦难生活,而且创造了一批为争取新生活而斗争的革命者形象。

02. 胜利公园站,别具一格的弧线墙柱,对比,形成疏朗明快的节奏感。

03. 深度达近百米的胜利公园站。

04. 表现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场景的大型壁画,彰显布尔什维克的伟大。

俄罗斯建筑艺术风格在斯大林时期呈现出鲜明的“斯大林式建筑风格”,即“新古典主义风格”,或者说是变体的“哥特式风格”。

从彼得大帝到斯大林,他们在对建筑艺术的认同上虽然有脉络的延续,但是因其时代的不同,样式和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俄罗斯的城市建筑无论是莫斯科还是圣彼得堡,风格都是协调、统一的,甚至连我们所见到的地下地铁站建筑的样式风格与其也有明显相似之处。地铁建筑的绘画艺术,与地上建筑风格一脉相承,都是表现一种民族的、地域的、时代的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出俄罗斯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体现在俄罗斯的所有的建筑文化中,同样也体现在地下轨道交通中。

苏联时期在文化艺术领域强调“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与荣耀”,所以莫斯科地铁地下建筑中所有的绘画、雕塑大多都反映了苏联时代社会主义的一些文化特色。其中雕塑主要以人物形象为主,古典主义的影子很浓,但在各种图案里透出社会主义文化的痕迹,如五角星、麦穗等表现社会主义建设和成果的一些题材,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 。

我从地铁站文化艺术中深深感受到,俄罗斯在传统艺术文化中非常注重对时代文化的表现。莫斯科地铁中的绘画反映出苏联时期的艺术特征,而苏联解体后的地铁绘画则表现为民族英雄主义,劳动人民生活场景等,这一时期的建筑和艺术文化非但没有被铲除, 相反地被保留了下来,从这里可以看出俄罗斯尊重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发展的轨迹。

这是我第一次到俄罗斯,因为是学建筑艺术出身,也许对建筑艺术文化相对比较敏感, 虽然这些感觉和认识是否正确,我不得而知, 但却是我真实的体会和感受。我一直在思索, 我们的国家城市也兴建了大量的建筑和地铁工程,但在表现文化方面,特别是民族文化方面又有什么举措呢?在参观了俄罗斯地铁后,我陷入了一种深思,我自问在参观了俄罗斯地铁后有什么启示,当然启示的东西很多,然而,最深刻的就是我们应该学习俄罗斯人的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强盛必须有强大的民族文化和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对现行制度的自信。而俄罗斯人民很自信,他们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虽然苏联解体后, 他们不再如以往那般强盛,但是俄罗斯人民有着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他们相信自己的国家和历史文明会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辉煌。

当今中国民族正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而努力奋斗,这种奋斗需要一种自觉的力量, 而自觉的力量必然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敬畏和青睐。

05. 胜利公园站大厅的巨幅壁画,刻画了 1812 年抗法卫国战争中的英雄形象。

06. 基辅站墙上的装饰壁画,描绘了集体农庄的。

07. 基辅站墙上的装饰壁画,描绘了科技工作者。

上一篇:小四班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法律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