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学习经验总结

2024-07-04

高一生物学习经验总结(精选6篇)

篇1:高一生物学习经验总结

高一生物学习经验总结

1.找到并利用规律

作为高中一门基础学科,生物学的学习有它自身的规律,我们只需要找到其中的规律并加以利用其中的规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松学好生物学这门学科。在生物学的学习中有一些常识性的规律是我们必须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例如生物进化论中涉及的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等的一系列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之后你就能在遇见相关问题的时候从容熟练的加以利用去分析其他相关问题。除此之外,规律的掌握和利用还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比如你掌握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后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线粒体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的益处何在”等相关问题了。

2.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观察和比较在学习任何学科的学习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观察可以让我们发现新事物,而比较能让我们发现新事物与旧事物的不同所在,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掌握新的东西,故而,在生物学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好好利用这两项本领。我们知道在生物学的学习中经常会做一些生物实验去获取或是验证一些结论,由此可见在生物实验中观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高中生物学学习中需要记住许多公式概念等知识,这些知识中有些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如果不仔细很可能就混淆了两者,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就是显得十分重要了。运用比较的方法能让你在弄清楚两者的差异的同时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理解得更加透彻。

3.学会归纳总结

我们知道,为了把一个知识讲得很透彻,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往往是将课程分成一块块进行讲授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但这样做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知识缺乏整体性,显得零散。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之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再像用线穿珠子一样将知识连贯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对整个生物学科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比如,神经细胞、脑与脊髓灰质各自有他们的知识点,但是他们也有共通点,这个共通点就是把他们串起来的线索所在。

4.正确利用所学

我们学习各学科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生物学也不例外。一门知识或是技能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真正被掌握,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我们学习生物学的目的在于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敢于动手事件的勇气。正确的利用所学的知识造福于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发展应该是我们青年的所应有的理念。

5.总结

“温故而知新”对一段时间内的知识,或者对某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整理,复习是实现学习效果良好的有效方式。通过对知识结构的归纳梳理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可以极大地提高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实现对知识的更好掌握。

高一学好生物的五种学习方法

第一、立足教材,打好基础。从历年生物高考来看,所考内容中有60%左右是考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在确保60%的基础分能高比率地拿下,就要认真地阅读课本,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在复习阶段,不少同学重做题轻课本,贪图一两次测验或模拟考“质”的飞跃,这种舍本逐末做法很危险,最终会吃大亏。将各章节中类似的、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作好笔记,并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

第二、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据统计,历年高考实验题得分率均低于全卷平均分,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学生未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末真正理解,实验后没有回亿过程、没有分析结果。

第三、理解图表,提高能力。近年两高考图表题占比分较大且图表题越来越复杂、越综合,呈现一题多图(表),图表和曲线相融现象。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应十分重视课本或与课本联系紧密的图表和曲线。应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识,有图必析,加强形象感,进一步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四、精做习题,举一反三。做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以前做过的测练题、测验题等,精做习题,完成习题后归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并举一反三,将知识升华。做习题时不能抛弃基础,去做一些难、偏、怪的题目,这一点,基础差的同学更要冷静和清楚。

第五、阅读目录,把握整体。目录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读目录有利于学生把握全书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高一学好生物的方法

不能简单理解

有的同学认为生物接近于文科,只要期末背几天了就能得高分,这是初学生物的人经常犯的错误。从高考趋势来看,近年来生物的出题重点是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察,复习知识的时候应该要学会应用,尤其是要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回归课本最重要

经过对一部分的同学做试卷分析,发现很多的人觉得生物的题出得很难,但实际上他们错的题更多的是最基础的内容,长时间没有回顾学过的内容,很多人已经忘了一些很基础的知识,有谁还能准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或者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区别?如果不能的话,孩子们,回归课本吧!先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再说!

分模块复习

生物知识考查更多的是知识点间的联系,比如说代谢模块中光合呼吸的综合题,遗传模块中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等,在复习过程中多挖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说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中间纽带是二氧化碳、氧气和有机物的含量变化,那么该如何利用这三个量进行计算光合与呼吸的速率呢?如果影响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因素(比如光照强度)发生变化,那么光合和呼吸的速率又有什么变化呢?什么时候相等,什么时候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什么时候呼吸速率又大于光合速率,又有哪个时刻只有呼吸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考试重难点。尤其是实验模块,一定要将这学期学过的那几个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注意事项等好好理解。

多想几个为什么

生物的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彻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想为什么是这样。比如说为什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温度等,它们是怎么影响光合作用的。

错题整理,归类解决

自己分析或找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分析为什么会错,如果是基础知识的不扎实,那么拿起课本再好好看一遍,强化一下,下次争取不要犯同类错误,如果是知识点间的联系不明了,那么就好好想想知识的内在联系。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消灭自己的薄弱之处,才会更快的进步。

调整好心态

世界上所谓的天才实际上是勤奋的人走了一条正确的路而已,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达到100分,那么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能通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很有可能达到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如果曾经跌倒了,跌得很痛,没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跌倒的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路走得是否正确,能否换个更有效的方法,然后整理好行囊,用更快的步伐去追赶前行者的脚步。

篇2:高一生物学习经验总结

细胞质基质 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化学组成: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概念及其反应式: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总反应式:co2+h2o───→(ch2o)+o2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2)“─→”不能写成“=”。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高一生物知识归纳要点答案

1.1

1、病毒 活细胞 寄生 蛋白质 2、基本单位

3、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4、组织 器官

5、系统 细胞 个体 6、细胞 7、同种生物 8、所有的种群 9、群落 无机环境 10、细胞代谢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1.2

1、低倍镜 视野中央 2、转换器 3、遮光器 反光镜 4、细准焦螺旋

5、将遮光器上的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将反光镜的平面换成凹面 6、大 暗 少

7、小 亮 多 8、有 长 无 短 9、物镜 目镜 10、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1、染色体 核糖体 12、施旺和施莱登 13、虎克

2.1

1、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找的到 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2、新铁臂阿童木(你懂的) C H O N P S C H O N C 0

3、斐林试剂 麦果葡 等量混合 50~65水浴 蓝色 棕色 砖红色

4、苏丹Ⅲ 苏丹Ⅳ 5、洗去浮色 6、橘黄色 7、双缩脲试剂 8、留出一部分样液 蓝色 紫色 9、碘液 蓝色

2.2

1、氨基酸 20 氨基 羧基 R基 通式(略) 2、脱水缩合 肽键 3、免疫 4、种类、数目、排列顺序 肽链的空间结构 5、n-m n-m m m

2.3

1、脱氧核苷酸 磷酸 含氮碱基 五碳糖 2、ATGC 3、核糖核苷酸 磷酸 含氮碱基 五碳糖 4、AUGC 5、5 8 4 4 4 4 C H O N P 6、甲基绿吡罗红 7、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剂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 8、RNA 红色 DNA 绿色 这句话改成:DNA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分布,RNA主要在细胞质中。

2.4

1、C H O 2、葡 果 半乳糖 核糖 脱氧核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3、淀粉 纤维素。 糖原(肝糖原 肌糖原) 4、还原性糖:麦 果 葡(其实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性糖) 5、脂肪起到保温的作用、还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6、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成分 7、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8、自由水和结合水 9、自由水的功能略,至少自己能说出三点,不会的话自己翻书去

高一学习生物的方法以及经验

高中学习生物的方法以及经验: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观察和比较在学习任何学科的学习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观察可以让我们发现新事物,而比较能让我们发现新事物与旧事物的不同所在,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掌握新的东西,故而,在生物学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好好利用这两项本领。我们知道在生物学的学习中经常会做一些生物实验去获取或是验证一些结论,由此可见在生物实验中观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高中生物学学习中需要记住许多公式概念等知识,这些知识中有些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如果不仔细很可能就混淆了两者,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就是显得十分重要了。运用比较的方法能让你在弄清楚两者的差异的同时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理解得更加透彻。

高中学习生物的方法以及经验:学会归纳总结

我们知道,为了把一个知识讲得很透彻,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往往是将课程分成一块块进行讲授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但这样做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知识缺乏整体性,显得零散。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之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再像用线穿珠子一样将知识连贯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对整个生物学科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比如,神经细胞、脑与脊髓灰质各自有他们的知识点,但是他们也有共通点,这个共通点就是把他们串起来的线索所在。

高中学习生物的方法以及经验:.正确利用所学

我们学习各学科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生物学也不例外。一门知识或是技能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真正被掌握,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我们学习生物学的目的在于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敢于动手事件的勇气。正确的利用所学的知识造福于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发展应该是我们青年的所应有的理念。

高中学习生物的方法以及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说学习成绩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么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a.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学习用具的准备、学习氛围的营造等,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课前预习。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课堂上要讲的内容是什么,哪些是我已经掌握的,哪些是我还没掌握的,哪些是我还比较模糊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易错点,哪些是易忽视的地方,通过这样的预习能使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能明白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哪些地方。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能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怎么造成的,会不会对自己今后的学习造成影响。如果在预习时有不能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解答,通过询问老师弄清楚了也是一种巨大的收获。除此之外,预习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培养我们自学能力的重要一步,能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b.课上认真听讲

课堂时间上是老师讲解知识的重要时间段,把握好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怎么把握课堂有限的时间呢?首先由于在课前我们做了预习就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是自己不明白,哪些地方是重点内容,在这些地方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一定要仔细听老师是怎么讲解的。其次是要让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看老师是怎么引出知识点的,怎么围绕这个知识点展开具体的内容讲解的,怎么去分析、去理解这个知识点的。当你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的时候你会很自然的被老师的讲解,被知识的魅力所深深地吸引住。最关键的一点是,如果你每堂课都这样做,当你积累到一定的经验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是学会联系所学的知识。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肯定会涉及到许多过去学过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学习、理解新知识的基础。通过联系旧的知识我们不仅不断巩固旧知识而且可以在此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今后知识结构框架的建立。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学习细胞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知识的时候联系之前所学的关于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化合物的结构和作用就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新知识的理解。最后是善于记录。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得以流传千年的话语必然存在其合理性,我们在课堂上要善于做记录,将重要的内容进行标示和记录。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突出重点以便于以后复习使用而且在你进行标示和记录的过程何尝不是对这一内容进一步的记忆和理解呢?

篇3:高一生物学习经验总结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 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尽管初中早已完成新课改, 初中生物新教材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但是, 生物课在初中不是主要学科, 中考不考, 再加上初中各学校生物教师、教学资源较薄弱, 学校、教师、学生不重视该学科, 因此初中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不稳定, 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这就是一些学生中考成绩很好, 但到高中以后成绩不升反降的原因。高一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 观察力不集中, 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 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 要坚持持久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 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此, 在教育教学中重视运用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 配合教具演示, 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学得高兴, 学得乐意, 不觉疲倦。

二教给学习方法, 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 有四个要素: (1) 基础知识; (2) 基本技能; (3) 智力技能 (指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 ; (4) 学习方法。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 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 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 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 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1. 重视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高一新生学习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 笔者调查发现, 尤其农村初中, 生物课通常是语数外老师的附加课, 专业生物学教师匮乏, 这就造成了照本宣讲或一言堂教学模式, 也就谈不上教学生怎样使用教材了。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 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没有了解社会、参与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 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新课程强调课程从知识形态走向生命形态, 课程具有生成性、丰富性、复杂性。生物课程作为科学领域的课程, 体现的主要是科学文化, 其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 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 因此,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有新的课程观, 重新全面认识新课程, 形成生命形态的课程观。课程是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 教师要与学生互教互学, 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研究课程, 教学就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新的课程观指导下充分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使用教材。其次,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以课本为“本”, 以课外资料为辅, 切勿本末倒置。在研究透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前提下再向课外辐射。长期任教高三的老师会发现, 再好的教辅资料其实都是对课本重点知识点的重新梳理与再现。近几年的高考题中, 也常出现课本中的习题。因此, 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2. 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

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 更应该根据课改精神和新课标的要求, 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结合实际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 充分体现出探究、思维过程。

例如, 在“生长素的发现”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请学生思考:植物为什么会有向光性?学生可能提出各种猜想, 哪种猜想更为合理?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论证猜想。其间, 教师可以在实验材料、方法处理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而论证实验的过程、具体方案由学生完成。在学生的充分思考、相互合作、讨论学习后, 可以提供达尔文、温特等人发现生长素的过程供学生参考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实验设计与经典实验过程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 若发现自己的设计和经典实验过程相似或相同, 学生会有莫大的满足感, 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如果不同, 学生也会在感叹经典实验之绝妙的同时主动反思, 从而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案。学生在学习知识、方法和提升能力的同时, 更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和愉悦。学习过程主要是思维过程, 因此, 教学过程中重视把思维过程充分地表露出来, 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

3. 教会学生正确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

学生最佳的学习时间是课堂。课堂上有老师的引导, 有同学的帮助, 有丰富的学习资源, 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许多学生不注意这一点, 上课思想开小差, 课后花费大量精力去弥补。有的学生认为最佳学习时间是晚上, 白天浪费时间, 晚上加班去学习, 长期下去, 结果是晚上休息不够, 白天精力不足, 成绩也无法提高。刚上高中的学生, 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阶段, 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促使其学习的动力。而高中留给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 这就需要学生学会正确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 以课堂为根本, 以自习为主阵地, 劳逸结合, 科学合理适时的学习。

4.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老师

学生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 面对新老师会不适应。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去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 适应不同老师的发音及说话习惯。不同的老师亲和力不一样, 有的老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 有的老师比较严肃, 甚至让学生望而生畏。而听懂老师的说话是听课的前提, 不能因为听不懂老师的说话、害怕或不喜欢某老师而不喜欢这门学科, 这样的例子很多, 对今后的学习影响巨大。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 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刚升入高一的学生, 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尚停在初中阶段, 老师布置多少作业就完成多少, 一些习题老师怎样教就怎样做, 再加上周末要参加诸多培训班, 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较差, 自主学习习惯也有待提高。有的学生认为初三忙了一年, 到高一可以放松了, 尤其是住校生, 脱离了父母的监管, 这些暴露得更充分。因此, 在高一就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大致包括: (1) 认真听讲, 独立思考。 (2) 仔细观察, 用心去记。 (3) 规范书写, 准确描述。

1. 认真听讲, 独立思考

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 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在学习过程中, 教会学生认真思考, 会想问题, 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由欧文顿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由荷兰两位科学家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由罗伯特森1959年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由1970年科学家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最后到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总结出什么观点, 这样层层递进, 帮助学生总结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论。这样, 学生的思考得到肯定, 印象就非常深刻, 而且从学习中获得成功和喜悦感, 尝到自主学习的甜头, 也有助于积极自主地去获取知识,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 这点对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尤为重要。

2. 仔细观察, 善于想象, 用心去记

小学初中教材里直观的东西较多, 高年级教材中的图更抽象, 立体感更强, 尤其是细胞结构图、细胞的代谢, 看不见, 摸不着。就需要充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认真仔细观察、比较、想象课本上描绘的动植物细胞结构图, 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异同, DNA双螺旋结构, 细胞中各种生理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发生的过程、场所、区别与联系等。这样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找区别, 抓联系, 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用心记忆的好习惯。

3. 准确记忆, 规范书写, 精确描述

许多老师都深有同感, 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运算能力亟待提高, 出手就是错别字, 不使用计算器一算就错。学生在学习记忆过程中, 理解不深刻记忆就不准确, 只记皮毛, 只记主干, 从而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养成大而化之不求甚解的学习习惯, 便出现如“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键那绿”“质壁分离的质指细胞质”“内囊体薄膜”“线粒体的脊”等错误。当刚学完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后, 我提了个问题“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有关”。记忆不准确, 自然就不能精准描述。这就是许多学生考完试后很迷惑:考的知识点都知道但总是不得分或得不全分的原因。从高一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要求与训练,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篇4:高一生物学习经验总结

关键词:高考;新模式;生物;心理;调整策略

2010年,广东高考模式由原来的“3+文/理基础+X”变更为“3+文/理综合”,在理科考生的试卷中,理科综合的分数为300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分值平均,均为100分。这次改革明显地使生物科的地位得到了有效提升,不仅成为理科考生的必考科目,而且分值等同于理化科目,高校专业招生限制的影响也取消了。因此,有必要调整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的传统观念,从心理角度树立起生物科目与其他理化学科同等重要的思想,使之提高学习生物的热情和兴趣。新考纲公布后,很多学生由于在刚入学时期未能注意对生物学习的把握,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复习中明显趋于被动。高一学生虽暂时不会面对高考,还具有较为宽松的精力分配调整空间,并且作为新课改下达后的第一批受众,应当作为此次改革的试验先驱,改善当前高中生物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为高考打好坚实的学科基础。

一、高一学生生物学习现状的调查

为了了解城郊中学高一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现状,我对东莞市郊几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重点对象是高一的学生(未分科)。为确保调查的准确性,调查对象既包括重点中学,也包括非重点中学,既包括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也包括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同时力求保证调查的男女比例均衡。调查的方法主要是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面向高一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95份,回收率为99.6%,回收的问卷有效率100%。问卷的内容涉及高中生学习心态、现有的生物知识程度、学习方法等等方面。

1.应试教育下对生物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较为持久未定的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与行为倾向。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生物的重要性还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生物学对自身发展的作用非常重要的占3%,比较重要的占19.5%,一般重要的占17.6%,不重要的占了59.1%。认为生物学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的占12.1%,比较重要的占21.5%,一般重要的占32.3%,不重要的占34.1%。很明显,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认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生物在高中的课程中不是重要的。高一学生之所以不重视生物,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生物科目在广东高考中的地位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并且被归为副科和选考科目,从而造成了高中学生出于应试而学的心理,对生物科目缺乏应有的重视。再加上高一学生正面临着文理分科选择,许多学生在选择今后的“文科学习”之后,从本质上开始忽略并厌倦生物学。应该说,这是一种较为不健康的学习心态。事实上也影响了科目学习对学生教育的实效,违背了原有的教育理念。因此,在高一的生物课堂上,常见学生兴趣全无,对教师教授内容充耳不闻、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些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生物科目未能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所导致的。

2.现有知识基础薄弱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学生在回答现有生物知识程度时选择了非常薄弱,只有9.7%的同学选择了较为扎实。这正是由于当前广东省一部分城市已经将生物科目列为中考科目,提高了初中生的生物学习热情,因此这些地区的高一入学新生生物基础较为扎实,接受高中科目教学的过程也比较顺畅自然。然而也有很多城郊中学对生物重视不足,初高中均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死板生硬的落后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新入学的高一新生对生物教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还将生物课作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对待,从而出现了上面的调查结果。新高考模式的调整是对学生生物基础的检验,也是对高一生物教学提出的严峻挑战。本来初高中生物科目的课程差异就时常引发学生难以接受的适应难度,加上学科基础的薄弱,导致高一学生对待生物的心态由轻视转为恐慌,对学习失去耐心和信心,无法有效地吸收知识,把握科学方法,学习效率低下。

3.现有的生物学习方法不科学

调查中,有23.2%的学生回答每一节生物课都能认真思考,但是更多的学生(占了71.7%)回答偶然思考一下,还有55.1%的学生回家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上生物课时,有16.2%的学生是思维活跃的,能主动地思考和主动地获取知识,有66.7%学生是一般能专心听讲的但是被动地获取知识,有10.1%的学生是昏昏入睡的,有4%的无心听讲,想着其他与生物学习无关的事情的。从调查中我们又可以看出来,学生对生物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还是不够科学的,很多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也不科学,大多数以背课本为主。

二、新模式下应有的针对性教学手段

1.提高学生重视程度,树立正确学习态度

在新的高考方案中,生物已成为理科考生的必考科目,对于科目本身来说,是生物教学发展的良好机遇;而对于改革影响最为密切相关的学生来说,则是提高生物重视程度、树立健康学习动机的充分前提。教师应当把握这个机会,一方面向学生灌输生物科目的重要地位,将高考压力有效转化为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物科目的实际意义,摒弃原有的错误观点,树立起对生物学习的正确心态,为接受高中生物课教育建立起稳定的心理基础。

2.改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较为热门的生命科学、环境保护、基因工程等前沿科技产物,解释其与生物学科密不可分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学习注意力从应付考试转移到知识乐趣当中,逐步降低功利性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对生物科目发自内心的热爱。另外生物教师也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完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创建学习兴趣小组、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定时开展课外活动或者是竞赛,从而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高一学生,教师应当及时把握学生心理,提高他们对生物的兴趣和注意力,为高考复习打造良好的理论基础。当学生变“为分数而学”为“为兴趣而学”“为理想而学”之时,就是生物学科真正实现成为主体科目的目标之日。

3.面对高考应试策略,教授科学学习方法

(1)高处着手,全面布局

高一生物教学主要是培养基础的阶段,但是也要关注高考大纲的变化趋势,高瞻远瞩,结合社会熱门话题与生物学科的关联性,形成一个较为广泛的知识体系。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生物的知识内容和体系架构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以围绕生命活动展开的基本特征为主题,自古代发展到现代,从微观扩大到宏观,由生命单体延伸到整个地球生命系统,涵盖面较为宽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初中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了尽快使学生适应高中学习,完成知识点面衔接,就要以教改大纲为主,高处着手,低点奠基。除此之外,应当教育学生以跳出课本的眼界来看待生物科目的领域,再在与当前知识水平较为契合的位置逐层打造理论体系的结构布局,不要贪多图快,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掌握知识点和思维方式,为高考新模式和今后的学科拓展奠定深厚坚实的基础。

(2)树立观点,开阔思路

把握正确的观念是学好生物科目的思想前提,在面对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时,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宏观角度进行思考,掌握科目学习的理论脉络,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解决疑难问题。当代的生物学观点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性理论、生物的整体性思想以及结构功能统一这一理念,针对任何一个知识体系的教学,都可以融会贯通地向学生积极引入这些观念,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形成举一反三的开阔思路。

(3)掌握特点,学会方法

生物学科与其他理科具有一定的区别,在某些方面具有类似文科学习的特点,这也是某些理科考生对生物科目避而远之的重要原因。这个特性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学生掌握大量概念原理、专业名词、发展规律的文字性论述材料,做到深刻理解并熟练运用,因此需要大量的背诵工作。但之所以划分为理科科目,是由于生物学科本身要求学生具备完善的形象和抽象思维,能够运用逻辑头脑将理论与现象进行有机联系,运用知识原理与规律来解释生命体发展流程的因果关系。因此,生物科目实际上是介于文理之间的综合学科,对其学习方法也应当结合两种不同方式共同进行。对这些特点,教师在高一上第一节课时就要向学生讲清楚,要学生一开始学习生物就要肯花费时间和精力来补充知识点的记忆,在课堂教学中做好笔记、完成知识点梳理归纳及定义区分等学习任务,在课下要及时加以巩固,而不要等接近考试才“临阵磨枪”。

(4)联系实际,触类旁通

生物科目是与生活实际和多种学科理论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项目。要学好生物,不仅要掌握课本知识,还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变化,深入了解生态系统,关心世界性的生命科研课题,对热点话题做到及时了解,并善于运用课堂学得的知识理论来解释实际现象,真正掌握生物学科的现实性作用。另外理科生对于生物科目的学习,还应当联系物理、化学、数学等关联科目的学习,对类似观点和规律进行区别和整合,共同记忆。这样既能提高整个理科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对科目知识系统建立牢固的理解结构。

总之,面对新的高考模式,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对生物科目的对待认识和精力划分进行调整,因此教师要正确理解、耐心辅助,在完善自身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完成这段调整过程。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其学习态度和动力的根本起源,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内心感受,改善生物教学的不良状况,为高考方案的新一轮备战做好优良战略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华鑫,李安琪.针对学生的心理因素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体会[J].生物学通报,2007.

[2]陈梅华.高中学生学习生物心理障碍及排除[J].中学生物教学,2005.

[3]吴敬洪.赢在起点:和高一学生谈生物学科及学习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09.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

篇5:高一生物学习方法总结

把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或合辙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诀记忆法。口诀大都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购物直接人民币,耗能直接ATP”。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记成“间期D 复蛋合做准备,前期两消两现一散乱,中期形数数清形晰齐排中,后期丝缩点裂单体分离移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时“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缘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Ⅰ。”消化液中酶的种类“唾有淀胃有蛋,胰无肽肠无蛋,胆汁无酶来自肝”。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流程总结为“研(盐酸究(酒精)解离水漂洗,染色可用龙胆紫;装片轻压巧用力,低高镜下仔细找”。

游戏记忆法

比如在细胞分裂中用扑克牌模拟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用玻璃弹珠模拟分离定律等,在游戏当中记住了枯燥的概念知识。

简化谐音记忆法

这种方法可以缩小记忆材料的绝对数量,加大信息浓度,简单趣味。比如微量元素:铁猛,钼心痛(Fe B Mn)(Mo ZnCu)。大量元素: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O P C H N S P Ca Mg K);胸部肌肉轮廓似“T”形,胸腺嘧啶为“T”。英文字母“C”的字形有“包”围之意,与胞字谐音。故而记住“C”代表胞嘧啶。鸟儿叽叽喳喳叫,“G”代表鸟嘌呤;八种必须氨基酸:甲硫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简化谐音可记为:甲携一本亮色书来;叶绿体的色素在滤纸条位置自上而下依次:胡黄ab,颜色:橙黄蓝黄。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记忆力,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也是比较重要的。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他所适应的记忆方法也不尽相同,要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必须要有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全面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有效的减轻知识的记忆压力,提高学习水平。

比较归类记忆法

篇6:高一生物学习方法以及经验

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观察和比较在学习任何学科的学习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观察可以让我们发现新事物,而比较能让我们发现新事物与旧事物的不同所在,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掌握新的东西,故而,在生物学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好好利用这两项本领。我们知道在生物学的学习中经常会做一些生物实验去获取或是验证一些结论,由此可见在生物实验中观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高中生物学学习中需要记住许多公式概念等知识,这些知识中有些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如果不仔细很可能就混淆了两者,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就是显得十分重要了。运用比较的方法能让你在弄清楚两者的差异的同时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理解得更加透彻。

学会归纳总结

我们知道,为了把一个知识讲得很透彻,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往往是将课程分成一块块进行讲授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但这样做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知识缺乏整体性,显得零散。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之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再像用线穿珠子一样将知识连贯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对整个生物学科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比如,神经细胞、脑与脊髓灰质各自有他们的知识点,但是他们也有共通点,这个共通点就是把他们串起来的线索所在。

正确利用所学

我们学习各学科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生物学也不例外。一门知识或是技能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真正被掌握,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我们学习生物学的目的在于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敢于动手事件的勇气。正确的利用所学的知识造福于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发展应该是我们青年的所应有的理念。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说学习成绩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怎么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a.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学习用具的准备、学习氛围的营造等,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课前预习。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课堂上要讲的内容是什么,哪些是我已经掌握的,哪些是我还没掌握的,哪些是我还比较模糊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易错点,哪些是易忽视的地方,通过这样的预习能使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能明白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哪些地方。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能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怎么造成的,会不会对自己今后的学习造成影响。如果在预习时有不能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解答,通过询问老师弄清楚了也是一种巨大的收获。除此之外,预习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培养我们自学能力的重要一步,能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b.课上认真听讲

课堂时间上是老师讲解知识的重要时间段,把握好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怎么把握课堂有限的时间呢?首先由于在课前我们做了预习就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是自己不明白,哪些地方是重点内容,在这些地方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一定要仔细听老师是怎么讲解的。其次是要让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看老师是怎么引出知识点的,怎么围绕这个知识点展开具体的内容讲解的,怎么去分析、去理解这个知识点的。当你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的时候你会很自然的被老师的讲解,被知识的魅力所深深地吸引住。最关键的一点是,如果你每堂课都这样做,当你积累到一定的经验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是学会联系所学的知识。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肯定会涉及到许多过去学过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学习、理解新知识的基础。通过联系旧的知识我们不仅不断巩固旧知识而且可以在此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今后知识结构框架的建立。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学习细胞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知识的时候联系之前所学的关于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化合物的结构和作用就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新知识的理解。最后是善于记录。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得以流传千年的话语必然存在其合理性,我们在课堂上要善于做记录,将重要的内容进行标示和记录。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突出重点以便于以后复习使用而且在你进行标示和记录的过程何尝不是对这一内容进一步的记忆和理解呢?

在课堂上,老师为了更好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往往会有意识地留下一些问题来保持我们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主动地投入到这个思考过程中,主动地去思考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怎么解决?这样做有利于在提高我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让我们去思考自己对知识体系的漏洞之处,这样的学习动力即可看作是学习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力。比如,在我们观察口腔表皮细胞时,老师往往会对其细胞组成提前提出疑问,让我们自己先进行一定的猜测,对其细胞构成的进行预习了解,此时就需要注意老师的问题,以便往后的学习能够实现举一反三,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高一生物学习小技巧

1、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可以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2、观察比较: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不仅可以获得新知,也能验证已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而高中生物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

3、综合归纳:教师授课尤其是新授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高中生物在进行综合归纳是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4、灵活运用:这是学好学活生物的关键,认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记得牢,学了才真正有用。运用知识解理论题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后者正是高中生薄弱环节,必须高度重视

5、学会记忆: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6、掌握良好的学习常规: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

高一学好生物必须知道的两个方面

1. 构建知识网络。

我们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1) 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础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

(2)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2. 完善理论体系。

生物学的理论是大量的,它们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如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基因理论等,因此,在学习生物学时,除了专用名词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论也是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1)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白痴病”?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说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从古类人猿进化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应当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 注意理论与生物基本概念的联系。理论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诸多概念的正确理解上。例如了解内环境自稳态理论的前提是弄懂pH值、体温、血压、血糖、渗透压、氧分压、电解质浓度等;同样,生态平衡理论的运用也离不开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等概念的掌握。

(3) 把握各理论间的联系。生物学各种理论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在广大生物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理论又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使人们认识的生物世界越来越接近真实。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把某个理论放在整个生物理论体系中加以考虑,并通过实例来深化、拓展,使自己对生物理论的掌握更加完善,运用起来更加精确。

上一篇:捐助方发言稿下一篇:我的社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