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走创新之路

2024-07-2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走创新之路(精选9篇)

篇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走创新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走创新之路

——对“故事村”耿村的调查与思考

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在2006年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耿村故事居全国第十四位,河北省第一位。

藁城市耿村素有两大古风。讲故事的风气已在全国以至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经商的风气却始终停留在本乡本土、小打小闹层面上,文化领域的盛名没有转化为经济上的富足。如今,横贯耿村的公路取代了昔日的车马大道,这是有关部门为抢救故事村而建的,但耿村的往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附丽其上的故事的传承也日暮途穷。

“王玉田去世了,徐大汉走了,梁银兰、王仁礼不在了……”逝者已矣,活着的故事家生活状况尤其让人恻然。村干部一言以蔽之:“讲故事的都是一般户,没一个富的。”如今故事家生活普遍困窘,基本靠儿女供养。故事村正期待着烟火血脉。

“故事王国”

藁城市耿村,地处冀中平原,隶属河北省藁城市常安镇,距离省会石家庄四十五公里,是个仅有280多户、一千二百余人、耕地1300亩的平原小村。

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却是名副其实的“故事王国”,恐1

怕是世界上“故事家”最为集中的地方,无论耄耋老者,还是几岁孺子,人人都会讲故事。按照国际上对民间故事家的划分方法,这里聚集了33个中型民间故事讲述家和22个大型民间故事讲述家,其中最大者86岁,最小的23岁。

村内外曾有耿王墓大仙堂、自落寺、真武庙等十座寺庙,虽已被历史湮没,但四月四庙会至今十分兴隆。曾几何时,西接山西阳泉、东达山东德州的车马大道使耿村成了官商纷至的风水宝地。这里的一、六日集市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至康熙时期繁盛一时,素有“一京二卫三耿村”的荣耀。四面八方的商客带来各种各样生活用品,同时带来他们的故事、歌谣。耿村人外出经商、游历、当兵,也带回天南地北的故事和传统,这里便形成一个商品和民间文学的聚散地,积淀成一个民俗文化的大矿。经商、讲故事成为这个文化居落的两大古风。

据考证,耿村故事世代口头传承,已有六百年以上流传历史。1987年春,石家庄地区、河北省和国家文化机构负责人相继入村考察,都认为这是一个罕见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的富矿,相继组织普查20次,投入125人次,累计2685个工作日,被专家称为“耿村文化工程”。

在耿村,已发现男女故事讲述者155人。按照国内外专家对民间故事家的划分方法,确定能讲50个以上者、100个以下者27人,为中型民间故事讲述家;讲100个以上者18人,为大型民间故事讲述家。最大者80多岁,最小的10岁。另外还出现了故事家庭、故事夫妻、故事兄弟、故事母子、故事父子等传承模式。王玉田一家三代都讲故事,为故事家庭。张才才、侯果果为故事2

夫妻。张才才、张才长为故事兄弟。张书娥、王连锁为故事母子。靳建民、靳清华为故事父子。

耿村故事的代表作品为《砂锅记》、《三代人比美》、《兰桥断》、《孙清元大战孙二寡妇》、《画中人指点状元》、《新郎新娘入洞房的来历》、《藁城宫面的来历》、《泰安神州游记》、《虱于告状》、《朝霞和晚霞》、《后娘枣树亲娘柳树》、《抗日英雄郭大娘传奇》等。

截至目前,已记录、整理出耿村民间故事六千余万字,先后编印内部科研卷本《耿村民间故事集》5部,公开出版了故事家专集和研究性著作10部,计955万字。

耿村民间故事现象引起国内外学界关注,日本等外国学者专程到耿村考察,还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

近年来,现有故事家年事渐高,新一代对故事的兴趣越来越淡漠,耿村民间故事面临传承断代的危险,急需抢救、保护。

多重功效

耿村因故事资源丰厚,讲述人集中,被命名为“故事村”。耿村传承的故事内容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耿村故事表现出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科学认识、道德教化和娱乐功能,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文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民间故事村”的形成不是人为的,而是自发的。从解放后的3

历史看,除1987年全面普查时举办了两次大型故事会以外,历来都是任其自然发展。由于民间文学的特点及其在耿村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活动方式非常灵活。田间地头、赶集路上、村旁树下、农家小院、茶余饭后、炕头灶前,不管忙闲、不分地点、不拘形式、不论长幼,两三人、一群人都可,处处有阵地,处处有听众,随时发挥着训诫、教育、娱乐、启蒙作用。

加深了人们对故乡山水的热爱。《耿王坟的传说》、《耿村庙会的传说》、《夺集》、《藁城宫面的传说》、《抗日英雄郭大娘》、《小个儿打官司》等耿村独有的故事及一大批生活故事、动植物传说,充满对故乡山水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耿村的“土特产”更是入耳入脑、人人皆知。

培养和锤炼了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以18名故事家为例,这些人虽然生活道路艰难坎坷,却个个性格豁达开朗,主要原因就是在遭受不幸时都能以自己所知道的故事中的坚强人物安慰、激励自己。孙胜台、粱银兰二位老人都是在一大群孩子年幼时丈夫去世的,在突降灾难面前,她们没有倒下,而是用讲故事来排解胸中苦闷和悲伤,以求心灵慰藉,无形中培养了面对厄运不屈服的可贵性格。

纯洁了民风民俗。耿村自古以来村风很正,村里除靳姓大户是由给耿王看坟的先祖繁衍之外,其余几十个姓氏全是后来在此经商定居的。在耿村没有不团结、宗族、派性等现象,多年来没有刑事犯罪。就是在十年**期间,耿村也比较安定,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很少,在能讲故事的家庭尤其明显。耿村每十天逢两次集,若遇村里人和外村人发生争执,村里人总是劝解“自己人”。4

说到这一点,耿村人总会自豪地谈起和邻县一大财主展开夺集斗争的历史——大财主想另立一集,就大肆招徕生意人,结果是耿村人以待人热情、不欺生而获全胜。耿村群众认为,好村风与传统文化长期的潜移默化有极大关系,因为他们从众多故事里懂得了经商之道、生财之道、为人之道。

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无论是在干活大呼隆的年代,还是在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民间故事充分发挥随意性大的特点,随时随地可变大家的劳作之累为艺术享受之乐,这也是民间文学的主要功能之一。

一声叹息

20年前,一个叫靳春利的年轻人向外界讲述了耿村故事,一时间,耿村声名远播,引得日本、美国、法国多个专家代表团来访。在耿村故事厅,挂满各界人士考察后的题词,国际著名学者乌丙安题“民族本源,华夏之光”。

耿村故事发展与经济发展有关。据县志记载,该村因朱元璋义父耿再辰死后埋在这里而得名。耿村立集自康熙年间,在京汉、石德铁路修建以前,这里是西入山西、东进山东德州的交通要道,是来往商贾行旅的必经之地。立集以后,更是店铺林立,市场繁荣,一个百户人家的小村子,就有煤场、粮店、铁器店、木货场等40多家,商人既带来各种商品,也带来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在科学文化不发达的时代,民间文化便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一种消遣和享受,工商活动和民间文化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20年后,当经济发展不能支撑故事传播时,耿村故事便随着“故事篓子”的日趋凋零而羽化成烟。

“王玉田去世了,徐大汉走了,梁银兰、王仁礼不在了……”作为最早对故事村进行发掘的专家之一,河北省原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叹息着。这些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农民,在他眼里都是宝贝的“故事篓子”。

逝者已矣,活着的故事家生活状况让人恻然。村干部一言以蔽之:“讲故事的都是一般户,没一个富的。”如今故事家生活普遍困窘,基本靠儿女供养。

78岁的靳景祥,其生活部分支出来自他曾卖花椒大料的积蓄。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民间故事家之一的靳正新,在《中国艺术报》曾被隆重推介,是耿村口头作品最多(500多个)的大故事家,但盛名并未给他的生活带来多少起色。年已八旬的靳正新和老伴在包韭菜馅的饺子,温饱虽有保证,生活环境却很差,昏暗的小屋里,家产一目了然,周边是麦瓮和旧柜,墙皮大多脱落,落满尘土的织布机孤立在墙角,灶神像黯然无光。唯一醒目的是悬挂在墙上的大故事家证书,还有当年刊登他照片的那张报纸,纸面早已泛黄。当被问及生活来源时,靳正新淡淡地说: “我一直干农活,种韭菜,卖韭菜。”

在耿村建起的故事大厅通常闲置。将故事村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生态加以保护,除了投入资金修缮消失和正在消失的景观外,不得不提的是出书问题。大故事家靳正新的《故事百篇》出了,靳景祥的《花灯疑案》出了,且不说没得到任何酬劳,就连出书费用也是热心人士资助的。

申遗成功让故事村看到了希望,国家对艺术及艺人实施的措施是抢救艺术,保护艺人,给予艺人生活补助、医疗补贴。相比而言,对“中国第一故事村”仅有抢救而无保护。1987年至今,已有10位故事家过世,耿村往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附丽其上的故事的承传也日暮途穷。

让人忧思的是,“讲故事不能当饭吃”的意识已经主宰了当地人们的思想。“解解闷还成,哪能当正事儿?”

当人们慕名来到耿村,听着故事,也会留意到这个盛名之下的村子无可遮掩的破落——主街旁多为低矮的房屋,路边脏乱一目了然。街心商场展示了耿村许多年以前的繁荣,可惜这曾经气派的商场如今已成残垣断壁,院内及路边是成堆的垃圾,满目荒芜。按新农村建设的观点衡量,耿村已明显落伍了。尤其是想到这里距省会石家庄市区仅数十公里,却毫无都市气息,令人不免喟叹。

艰难抉择

耿村人也是有所依凭的——故事村的盛誉就是他们的资本。遗憾的是,十几年来这种文化知名度始终没有被转化为经济效益,文化旅游也未获开发,于是,在旁观者看来,耿村的故事家们只是说说而已,迹近于闲聊。

耿村人当然有改变现状的愿望,但这里是以种植业为主,每年两季,收入微薄。外出打工,收入稍多,平均日进三十元,这些现钱支撑起耿村年轻人娶媳妇时的门面。小小的村落留不住年轻人,外出打工者、考上高校者一般不再回村务农,于是只有老弱7

妇幼呆在村街旁、田垄间。

长期致力于耿村故事研究的袁学骏也关注耿村人致富的事,他兴致勃勃地描述了耿村发展旅游事业的美好前景:“耿村故事家多,讲故事形成风气,可在每户专设一室,供游客住宿;白天一同下地干农活,晚上坐在炕头讲讲故事说笑话。别看一些老人已失去劳动力,他们能讲故事,便会成为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在耿村还可以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成规模地种植具有观赏价值的蔬果品种,力争四季皆可观赏,至少有两季可供观光。”

耿村的旅游事业远未启动。就目前而言,耿村人从观光客那里获益无多,值得一提的只有一件事——前几年,一个美国旅游团在耿村临时捐款,你二百他三百,凑了四千余美元,助耿村小学校从位于村委会院内的故事厅搬迁到村边宽敞的新校舍。靳志忠是耿村党支部书记,他鲜明地表达了耿村人的喜与忧:“我觉得耿村占了两个第一。讲故事是中国第一,穷困是当地第一。就拿吃水这么简单的事来说,村里收不齐水电费,只好是谁当村干部谁垫资,如今刚打了一眼180米的深水井。耿村为什么穷?我看主要是观念陈旧,始终无人带头去闯,大家都怕赔本。如今的人都务实,指望现得利,打工就是现得利的路子,做小本生意也属于现得利。耿村及周边的集市多,村里的生意人每天都去赶集卖货,挺忙,赚不多,迈不出穷窝。也有一些关心耿村的人一直在为我们跑办旅游的事,我们也有兴趣,但这事不容易弄成。我们想先将耿王坟建起来,向全国征稿,开展‘耿王杯’故事大奖赛。耿氏族人从江苏来耿村认了祖,我们若能与他们联起手来,或许可以引进项目和资金。若能引资,可以建纯净水厂,8

可以和周围的村庄联合搞农业生态观光院,把耿村的优势利用起来。现在上项目也不易,我村没有零散地,若占地,须与农户协商,还需上级批准。我曾带部分村民去藁城市的全国文明村岗上村看过,目睹了岗上村的成就,但耿村经济基础历来薄弱,必然地制约了各方面的发展。”

关于引起轰动的美国来客,耿村人是这样认为的:“美国人来耿村,给耿村带来的效益主要是登报纸上电视,食宿费都归了宾馆,耿村无收益却有支出——让谁给美国人讲故事,村里得给记着工,每位付给十元误工费。总不能白讲。”

耿村人也注意思考如何迎合外国游客兴趣,进而创收,其中一个简单想法是——做老虎头鞋之类的手工艺品,兜售给老外。致富是耿村人永远的梦想,但致富不会像讲故事那般轻闲。当致富与讲故事存在矛盾时,耿村人会不会把故事放下呢?

传承创新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如果没有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不会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与其自身特点有关,由于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靠口传心授流传,遗传的基础比较脆弱,一旦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变化,很容易失传。但主要的还是保护力度不够,相关人才缺乏。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境况,要有保护的紧迫感,不能再让一件遗产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失传。

要在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加速人才培养。由于过9

去民间技艺大多进行家族封闭式遗传,民间技艺的学习又是件苦差事,所以后备力量普遍不足,甚至有的项目只有几个人懂,一旦这几个人去世,这一项目就可能永远消失。必须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将所有项目进行人才结构状况分析,根据其实际,安排合适人选学习,鼓励青年人学习、整理民间技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目前河北省政府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年拨款额约为100万元,相信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加大,这一数目会不断增加,但政府的保护资金投入很难完全满足实际需要。保护工作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尽可能多地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吸引民间资本介入,调动全社会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所以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根本原因还是经济问题。无论哪一种民间艺术的凋亡,首先都是市场的凋亡;无论哪一种文化的萎缩,首先都面临着文化消费人群的萎缩。面对这种情况,那种试图把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到博物馆里“保护”起来的做法是不得要领的,只会加速民间艺术死亡,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句空话。没有市场的所谓保护并不是真的保护,仅仅是把“保护”对象作为一种记忆和化石封存起来,本质上无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长期以来,中华文化不仅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更影响了亚洲甚至更为广泛区域人们的生活。从影响力上讲,中华文化含金量非常高,中华文化遗产完全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更丰厚的利润和回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新东西,保护和开发的前景广阔。比如皮影,虽然大家没有更多时间去欣赏、研究,但对皮影有兴趣的人不少;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皮影表演艺术家,但是对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准的人而言,收藏皮影却是许多人意愿颇高的行为。假如河北省计划地进行皮影类产品开发,很快就可以带来滚滚财源、造就一个庞大的皮影爱好者队伍。这个时候,皮影保护中“人死艺亡”的尴尬自然就会消失。

耿村民间故事也是如此。可利用现代技术做成卡通片,还可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但这需要政府部门支持,光靠耿村是做不起来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以积极进取的姿态进行,既注意对传统的继承,也注意文化创新。只有走上市场化道路,才可能真正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篇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走创新之路

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劳动创造的智慧结晶,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丰富着人们生活。在那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湘西地方盛传着唱七姐、猜桃源洞、耍扫把神、玩瓢把神等神秘文化和民俗活动,还有现在依然流传着的半仙婆“看阴人”、“测阳人”、“传思维”、“破时空”等,还有我们的世代居住的民族民居,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符号。近年来,一些日本、泰国的相关学者,也包括国内的一些朋友到我县来考察与采风,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我们的民俗、民居、民间文化,最羡慕的是我们的清山秀水,天然生态。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些作为我们少数民族地方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理应当全力爱护它、保护它、崇敬它、发扬它。如果这些宝贵的精神资源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保护,民族独特的文化形态,就可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灰飞烟灭,到那时,民族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无法显现。人类精神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我们的精神生活就失去了滋养的乳汁。

诚然,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来,这些东西或划为异端,或视为迷信,被横加指责和批斗,混淆文化繁荣标准,使传统民间文化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而且,这种思维在人们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且难以逆转。为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走文化保护与开发创新之路。

但当前我国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一项就是资金匮乏。民族文化保护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的投入是有限的,而“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我们决不能因资金问题坐以待毙,否则我们就是在犯罪。我们完全可以走文化保护与开发创新之路。如对典型民居、历史标志性建筑物,可以发动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共同来投资,结合文化、民族、旅游、建设等单位及时对这些民族文化进行抢救、加固和维修,让其成为海内外游客寻古探幽、深度体验民族民间文化的好去处。再如对于非物质文化方面,我们要及时的挖掘整理,建设“文化记忆”库,培训文化传承人,开发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等。

篇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走创新之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遗产,建设,保护和传承

理论背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 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全国各地掀起了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国家更加富强,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城镇化建设带给我们巨大的好处,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因为城镇化建设带给我们无比剧痛的问题:从农业文明带来的许多文化遗产被消失了, 或濒临消失, 我们断了自己的文化根脉, 这不能不说是一件痛心的事。所以,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典型个例:在当下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建设滨海生态县, 着力打造人居幸福地”是宁海县委、县政府立足宁海发展全局, 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抉择。前童镇党委政府和人民积极响应和努力践行。前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如何在城镇化建设中保护文化遗产, 又在保护中有效传承, 让古村“延年益寿”, 散发持久魅力, 充满诗意地“活着”, 前童镇党委政府和人民一路前行, 一路探索。

前童古镇位于宁海县西南部, 按居住的自然习惯和就近位置, 划分为鹿山、塔山、双桥、鹿分、联合五个村子, 村落连成一整体, 房屋毗邻、街巷贯通, 童氏各房派聚集在同一个自然村落里, 一脉相亲, 手胼足胝, 密切生活在一起。村于山溪之间, 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白溪水缘渠入村, 挨户环流, 家家连流水小桥, 户户通卵石曲径。近年来, 前童以其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声名鹊起。正因此, 2006年前童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近800年的历史积淀, 赋予前童深厚的文化内涵, 继而衍生出丰富的人文资源。前童的老宅、祠堂、古巷、民俗。它们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和社会发展轨迹。前童境内古镇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保存完好的古宅、宗祠堂等有157个院落2000多间, 还保留了400多扇制作精美、图案各异的石花窗, 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孕育出的极具标志性的宗族文化、耕读文化和元宵文化、婚俗文化。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 触动了前童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如何保护、承续更多文化遗产资源, 成为摆在前童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古村古镇的建设与保护工作一直都是规划先行。”镇党委书记尤赛飞说, “老宅、宗祠、古巷尽量是在不破坏的前提下发挥新的功能。”

2007年,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宁海县前童古镇保护与开发管委会, 专门研究解决古镇建设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相继投入2亿余元, 以“明清古居、八卦水系、山水田园、生态古镇”为主题, 完成了《前童古镇发展规划》、《前童古镇区概念性规划及重点地块控制性规划》等, 严禁古镇核心区拆翻建行为, 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进行修缮, 恢复和维护古镇的传统风貌。政府规划中, 将小镇的新建房屋和其它设施建设到古镇外围区域。为与江南古镇的原本风貌保持一致, 新建的建筑群落青砖黛瓦马头墙, 一色仿古风貌。在古镇外围区域, 前童镇结合白溪流域治理项目, 建设9公里休闲观光带, 串联生态户外拓展区、古镇文化展示广场等区域, 打造成白溪特色休闲度假区;结合梁皇溪以南、以北地块的开发, 将其打造成集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高端商务度假区;结合水环境工程建设, 在古镇周边恢复孝女湖等五大景观湖, 形成水环境与森林自然景观、古镇人文相互交融的江南古镇生态环境。

前童镇政府和人民一直在城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和谐统一的实践路上, 努力在现代文明和古镇历史底蕴中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切合点, 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前童的民俗风情很有味道。于是古镇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等民俗活动, 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重大节庆期间, 开展祭祖、庆典等传统活动, 进一步扩大传统节日的影响。人们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举办元宵行会活动、前童豆腐节, 进一步扩大古镇知名度;挖掘传统婚嫁习俗舞蹈“把酒舞”、民俗舞蹈“碾后街”等互动体验项目, 丰富人文要素;前童五匠 (木匠、石匠、油漆匠、泥水匠、雕花匠) 技艺特别发达, 整合传统产业, 打造花桥街“工艺品一条街”和老街“手工制作品一条街”, 让其美轮美奂的造型和工艺水准呈现在世人面前, 令人叹为观止;前童民俗博物馆、鼓亭展示馆, 方孝孺讲学处石镜精舍等, 拓宽古镇文化遗产展示平台。古镇既修“内功”, 又不断“加料”, 奏响“人文前童”和“生态城镇”的主旋律。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经过资源整理组合、文化内涵挖掘、设施改造完善等工作, 前童古镇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前世和今生”。前童古镇软硬件环境的提升了, 人民的生活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生命、生活、生产, 生生不息。好环境也带动好经济, 古镇人气旺了, 农副产品、手工艺品走俏了, 生态旅游也兴旺起来。前童古镇在外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实践依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如何保护和承续文化遗产, 许多新的成果和经验反映了前童的成功之举。从其建设历程看, 笔者归纳为几点:

1.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对人民的尊重。一个地方的文化遗产是该地方的产物, 包括了我们的乡土文化、草根文化、地域文化等。它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创造。与该地方息息相关, 包含着这个地方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情感记忆,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见证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历史, 承载着当地文化信息的精华, 世代相传。文化遗产既是我们的文化根脉, 也是生活本身, 无论在价值观念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拥戴热爱, 对当地百姓有很强的亲和力。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在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充分考虑了作为乡土文化、草根文化、地域文化的载体, 保护了那些产生在农业文明时代里的、具有丰富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化遗产, 城镇化建设也就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既是展现新风貌, 又延续了传统特色, 百姓心里充实。反之, 如果在城镇化建设中要一味强调现代化建设, 摧毁农民们朝夕相处的那些亲切的文化遗产。和自己的乡土断裂, 和自己的地域文化、草根文化断裂。那么城镇化建设虽给人们带来物质生活上的巨变, 但切断了千百年来的人们的精神生活纽带。我们的精神家园破坏了, 我们的物质生活还会充实和幸福吗?

2.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已经认识到城镇化建设中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那么在建设过程中,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有准确的规划, 尊重和保护好地域原本的文化风貌。近年来, 我们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不能因为城镇化的现代化建设而将我们的文化遗产摧毁。所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规划设计者、建设实施者都应具有深厚的文化保护意识, 以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 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工作的领导, 把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财政预算中, 纳入各级领导责任范围内。在城镇化建设的规划阶段就要为文化遗产预留传承和发展的空间, 一定要避免城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的断裂。建设者们要注意保护各类文化遗产资源, 不能摒弃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城镇化建设的同一性成为大家共同的文化。要将乡土文化资源变成城镇化建设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 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避免遭受破坏。因此, 新型城镇化要兼顾到一个地方的文化风貌、民俗特征、相关的人文和自然环境风貌等。建议凡是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要深挖, 不论是露在表面的, 或是还没有显现的, 都要体现出来。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禀赋, 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注重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好文化遗产资源, 坚决避免毁损体现文化遗产的庙宇、宗祠等实体, 保持原有的形态。对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 还可以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这样既是促进城镇化建设, 也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保护现状较好, 文化内涵深厚的部分村庄, 可以引入企业开发, 实施复原、发展文化产业等措施, 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 实现文化遗产的开发性保护。也可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将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但能更好地发挥就业富民的作用, 也能加速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着力表现文化遗产的滋养功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人文精神滋养、熏陶功能,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如可以在城镇化建设中保留古宗祠建筑格局和形制特点、古建筑构造, 或者仿建等, 一方面保留了民间建筑构造、木雕、彩绘、髹漆等传统技艺, 另一方面也保留或开辟了一定的民俗活动场所, 让民众在享受城镇化带来的幸福时, 寻找回记忆深处的精神之根本。证明新型城镇化带给人们物质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先进的生活设施、完备的社区功能、优美的自然环境, 更多的还应该是精彩独特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特质, 也就是文化遗产所表现出来的美丽和魅力。物质和精神建设统一并举, 我们的城镇品位就提高了。这应该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古镇前童的成功之举, 在于全力释放此地的文化气息。每一位建设者充分考虑到区域内文化遗存及源于此地的风物, 并尽情展现, 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攒足人气, 让沉淀其中的浓郁人文气息吸引了更多的人仰慕。一个地方的良好文化形象一旦形成, 就提升了该地方的竞争力, 城镇化建设亦是成功。

篇4: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走创新之路

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走创新之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保持稳 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干群关系紧张,各种矛盾相对突出,另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有利于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职工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增强,为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反映到企业的精神生活领域,容易诱发职工的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生。社会存在发生的变化,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必然引起思想意识的相应变化,在我们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人们思想活跃,各种观念大量涌现,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这是难以避免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干部和群众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正确与谬误,因此,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二、搞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一)联系企业实际,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空对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不能联系实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样的工作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效果。邓小平特别重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特殊功能,要求思想教育要注重实效,力戒空谈,不搞本本主义,反对“假、大、空”。要求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因人施教,要针对每个车间、每个班组、每个职工的不同情况去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承认每个人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要按照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此应贴紧实际,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是从整体效应出发,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和性。所谓综合性,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灌输、说教,而且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开导、疏导,以此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二是从时代发展着眼,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对职工进行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通过教育让他们知道,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应尽职尽责,教育他们要有危机感和压力感,帮助企业干部职工克服求稳怕乱的思想,不断增强竞争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命运是与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而让职工树立起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与企业共兴衰的思想。同时要对他们进行效率与效益观念的教育。企业的发展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发展速度,但更要提高经济效益,要通过教育使企业干部职工深深懂得这一点,不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速度、效益的统一,走出一条既有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路子。

(二)围绕经济中心,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抓经济工作是企业的主旋律,发展企业生产,搞好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必须坚定不移的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促进这一中心紧张、有序、高效的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合则俱兴,离则双废”,切不可偏废一方。因此必须把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一是按照经济工作需要设立政工组织。做到哪里有经济组织,哪里就有政工组织,哪里有企业职工,哪里就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二是围绕经济工作重点,安排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当企业进行较大决策时,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企业发展,围绕长远利益,对干部职工进行团结奋斗,再展宏图的教育,引导大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真抓实干,为实现企业新的飞跃发展而统一思想,共同奋斗;当企业面临“资金困难”、“市场困难”、“生存困难”等重重困难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对干部职工进行艰苦奋斗、共度难关的教育上,鼓励大家齐心协力,闯出一条生产经营的新路子;当企业遇到突击性任务时,思想政治工作则要把握时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行主人翁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以保证生产和其他任务的完成。

(三)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最终要由人来做,这就要求有一个尽职尽责的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因此应着力提高政工干部素质,重塑企业政工干部的形象。首先是提高政工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企业政工干部要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尤其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高理论素养和政治敏锐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言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准确地向干部职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内外形势。其次要加强政工干部的作风建设。使政工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做到求真务实,在生活作风上做到廉洁自律,做广大干部职工的表率。只有这样,广大政工干部才能做到以身作则,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篇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走创新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因促进了国家的对外贸易而具有了深刻的历史内涵,在中国缺乏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当今社会,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无疑有重要意义,本文仅以广州对外贸易机构为例,对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探讨。

一、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对外贸易机构的历史背景

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的海上交往活动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朝时大秦已第一次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中国带有官方性质的商人也到达了罗马,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真正意义的海上丝绸之路形成。

宋朝时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第一大港。宋代制定的管理进出口贸易的市舶司条例,是世界上最早的进出口贸易法规,且内容详尽,堪称封建社会经济立法的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明初实行的海禁政策中单独对广东有特殊规定,而此时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已扩展至全球并达到高峰。明后期私人海商贸易日益发展,市舶司难以身兼海关和外贸的双重职能,形同虚设。

康熙年间,清政府在粤、闽、浙、苏4省设立海关,这是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开始。从海禁到广东一口通商,是清代对外贸易史的重要转折点。清代广州的外贸制度具有代表性,它是在从十三行到公行,从总商制度到保商制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管理体系。

二、广州古代对外贸易机构的现状

当年从宋朝开始设在广州的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的遗址至今已消失殆尽,我国现存的唯一的一处古海关遗址是位于泉州市区水门巷竹街的泉州市舶司,目前已被当地政府作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保护起来。而建于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则由于两百年间多次发生大火,火势迅猛,使得大部分商家和原遗址被烧毁,之后随着20世纪80、90年代的旧城改造,一些街巷也已拆为平地,从地图上消失。现今除了仅剩的锦纶会馆、十三行行商故居和黄埔长洲岛竹岗上的外国人公墓等遗址,其他的都是在原街区上利用“十三行”之名建立起来的现代商馆区,如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等物流商业圈。

三、广州对外贸易的现状

广州的对外贸易在近现代经历了三个阶段,1950-1956年,外部国际环境严峻,广州对私营进出口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采取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广州的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第二个阶段是在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此时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广州外贸却有所发展。此时广州成立了专业的外贸公司,外销市场不断扩大,由原来的港澳、东南亚发展到世界各大洲,广州在外贸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且成立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广交会。第三阶段是外贸体制改革的转折点,1984年中共中央批准了包括广州市在内的14个沿海城市实行特殊政策,并把广州市列为开放、改革的综合试验区,并在1985年批准广州市回复国民经济计划单列户头,从而使广州外贸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关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中国的海洋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占据着中国文化遗产整体的半壁江山。“海洋文化遗产”内涵十分丰富。历史上的人类海洋活动、涉海活动及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意识、社会制度、科技创造、物质生活及民俗风情等的文化遗存,都是海洋文化遗产。但中国目前面临的海洋文化遗产问题之于广州有三点较为严重:一是快速度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乃至不同程度的“文化全球化”所导致的“建设”性破坏;二是国民海洋文化意识和遗产保护意识的淡漠和缺失;三是政府对海洋文化遗产的管理监控不到位。

目前,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正在申办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的联合签署《泉州共识》后,广州市政府将进一步根据《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址进行进一步整治。但遗憾的是,广州申遗的6大史迹中,竟然没有市舶司和十三行这样标志性的见证了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历程的对外贸易机构。当然,这其中自然有它们遗址匮乏不符合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规定的原因,但在申遗的6个项目中大多数都偏向建筑形式,而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竟一项都没有。

第一,以广州的市舶司和十三行为例,当标志性的历史建筑由于战火或其他原因已大部分不复存在时,政府应做的不是积极利用残址进行商业性开发,而是先保护起来,并加紧对余下仅存的遗址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争取不让最后的遗迹也消失人间。

第二,市舶司和广州十三行这两个对外贸易机构标志着广州是永不关闭的对外窗口,其深刻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建筑形式上,建筑只是能更直观地让人们回味过去文化的一种方式,因此应该从其他方面全面搜集这两个对外贸易机构的历史,如从老人们的诉说、习俗规范、历史文献和报刊杂志等方面着手,将这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也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笔很客观的海洋文化遗产。

第三,趁着这股申遗的风潮,广州市政府应加大力度挖掘更多其他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文化遗产,而不仅是局限于申遗的那6项,若只是为了申遗而进行海上遗产文化保护,那便是本末倒置。而保护的手段必须进一步改善,不是只将遗址保护起来或收录进博物馆,若是保护的手段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多彩,那么这些遗产也仅仅相当于外形没有消亡而已,内涵随着人们的遗忘可能也会销声匿迹。

第四,从社会和个人的方面考虑,社会必须加大对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力度,举办更多相关的知识教育讲座,以此提高人们对此的自主保护意识。广州市市民也应提高重视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广州的海洋文化遗产。

篇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走创新之路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新

我国农村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正在消亡,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刻不容缓.

作 者:林熠 LIN Yi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 刊 名: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 8(4) 分类号:G0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文化遗产   保护与继承   文化创新  

篇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走创新之路

不可否认,部分高校承担着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也在相关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从总体上来说,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参与意识仍不足,参与力度仍不够,系统的研究和教育内容仍缺失。毫不夸张地说,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等方面是总体的缺位。

第一,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第二,高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系统性不够。第三,高校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人才的力度上不足。虽然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等,为了培养更高层次的文化遗产人才,在考古学、中国史、艺术学理论等一级学科下设置文化遗产二级学科,大量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但由于本科专业建设环节的缺失,造成人才培养层次不完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校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并不是仅参与某个活动或者某个项目,而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发展的一项基本职能、高校存在的一个历史使命、 高校文化育人中的一项可持续机制。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应有这样的一种定位高度,既要培养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又要推广普及大众;既要理论的创新研究,又要实践的传承推广;既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又能服务于社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

一、增强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创新的责任意识

在文化发展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的会议中,国务院多次下达指示,强调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工作中要承担起其应有的责任,要求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学术科研优势、 人才资源优势等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工作中。当前,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其认知不够、保护意识不足。因此,高校应当有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并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和实际工作, 有效地组织相关人员和机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推进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走向常规化、科学化和有效化。同时,高校要引导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激发学生保护、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心。“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并努力将社会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朝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引导。”[2]

二、构建高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完整体系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构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对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后继有人,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既要培养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专门人才,又要对普通学生进行系统且可持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和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培养专业人才来说,高校首要的是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并明确学科建设方向,统一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建构优化课程体系,确定专业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规划专业教材,从本科层次到硕士研究生层次,再到博士研究生层次,实现梯度培养;其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师主体既要有理论功底深厚的学术型研究人才,也需要有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实践型人才,两者各取之长,互补其短,共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专门人才;最后,要加强学生实践学习基地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在实物的运行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口传心授、亲身体验的行为方式来传承和传播的、并且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通过不断地实践使之得以调整和固化的知识体系”[3]。因此,实地考察、实地演练、实地应用能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对于非专业大学生而言,要多平台、多渠道、多方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一是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公共艺术课程或博雅课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相关的课程体系,尤其要因地制宜,把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掘、 提炼,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供学生修读实践,提升对地域性文化的了解,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学习、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二课堂。包括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载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高校, 让更多的学生能欣赏和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内涵和魅力,同时也采用“走出去”的方式, 组织学生走访观摩民间非物质文化的艺术团体;通过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人担任指导老师,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的要求,开展、创作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了解传统的文化艺术,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修养。三是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研实践。在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或者科学研究基金立项等相关项目中,高校要有意识地单列或重点推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调研,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家乡或周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说,调研实践为学生“开启了另外一种活态的历史观,培养具有田野实地工作的观念和体验式的研究意识,推动高校科研走出校门,重视非遗传承、发展、保护相结合的活态文化研究。”(汤虹,2014)

三、建立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长效机制

以项目导向制的方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工作固然重要,但并非是长久之计。 高校必须建立长效的稳定的机制,才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的可持续化,才能有效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中来。

一是建立理论研究和田野实践机制。“‘非遗’ 传承涉及面广,需要多学科参与的全盘考虑的整体思路和远景规划才能整体传承。”(咸阳,2010)因此,高校需要建立有效的理论研究机制,搭建学术平台和研究空间,有效地整合各学科的资源,汇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通力合作,从多学科的维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除了理论研究外,高校还应建立实践基地,定期开展田野采风、田野调研、田野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建立高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评估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专业设置,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要求高校对专业的设置、课程的编排建立评估机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适时地开展自我评估,不断总结文化遗产专业建设经验,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反馈,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合理调整培养方案,确保教学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在具体评估方面,除了重点做好文化遗产专业教学工作外,还应对校图书馆、社团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全校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选修课等进行监督、评估,以确保这种长效机制能够全面展开,促进高校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担当应有的责任。

三是建立“两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共享的运行机制。有很多高校图书馆和档案馆馆藏着许多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但这些资料并没有对学生开放共享,更多的是成为一种压箱底式的“死资料”。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两馆”丰富的馆藏资料和其先进的硬件设施,建立保护和共享的运行机制,通过陈列、借阅、数据库建构共享等方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 “两馆”还可以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达成可持续性合作,开辟“活态传承”专区,为传承人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空间,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并号召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四是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 “地方各级政府要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 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保护工作。”地方政府要主动牵手高校,高校应积极回应,共同合作推动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如双方可以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整合双方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资源,深入发掘重要历史资料,互借对方力量并对资料进行有效保护和呈现,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传承与创新中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泰城龚奎林.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路径探究[J].江苏高教,2012,(6).

[2]蔡姿云.高校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探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篇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走创新之路

关键词: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美术文化资源

[本文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6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为:2016Z090和2016年度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前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项目 项目编号为:JHD2016S06]

从启动申遗到申遗成功,八年来有关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的学术研究风生水起,跨越政治、历史、文化、经济、艺术等不同的学科门类均将研究的视角集中于此,掀起了新的研究高潮,其中从美术与文化交叉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成为了新的研究视域。

一、关于陕西丝路遗产美术文化资源的旅游产业开发。旅游产业是美术文化资源开发应用较为集中的行业,马秋芳认为根据主题视觉图片进行分析,历史文化遗址主题(25.79%)在九个主题中排列第一,是陕西旅游视觉图片的第一主题。李巧玲从历史美术文化资源融入旅游形象设计的角度,认为西安应突出丝绸之路上的周秦汉唐盛世之都的都城文化和黄天后土埋皇上的陵墓文化,将标准色确定为黄色、绿色、红色,强调简练、艺术性强、识别度高的视觉符号识别系统的设计。

二、关于陕西丝路遗产美术文化资源的不同艺术产业开发与保护。米高峰认为从丝路文化资源中挖掘、开发可以启迪中国动画原创的文化艺术资源,丰富自身艺术形式并形成鲜明特色。胡潇认为丝路文化在艺术作品中得到挖掘、拓展与延伸,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联合展览,由国内著名画家组成的“彩绘丝路——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丝绸之路万里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等。[1]

三、关于陕西丝路大遗址保护的展示及规划设计。刘克成解读了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及遗址公园的总体设计规划。燕连福总结了大明宫遗址所拥有的物质文化资源特点及其文化产业转化策略。王新文强调发展“符号化”旅游,文化内涵需要转化成易于理解与接受的美术形象、设计符号等,将其内在精神在旅游参观的瞬间展示出来。

四、关于陕西丝路宗教遗迹的美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常青和樊娟介绍了大佛寺石窟遗产点的洞窟雕刻、石窟造像、彩绘壁画等艺术奇观。李淞从历时态的发展视角较为全面的总结了历代陕西石窟艺术的特点和流变。傅敉邦对以大小雁塔为代表的陕西古塔的建筑艺术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五、对于丝路遗产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杜晓帆指出丝路作为整体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其一,文化景观存在时空差异。其次,价值判断上也需要形成一致观念,如丝路如何调和普遍价值与保护管理方面的矛盾。燕连福指出宫殿大遗址观赏性比较弱,遗址内缺乏山水体系,可利用景观元素稀少,其可视性不强。

上述诸多研究成果证明,在“一带一路”宏观政策背景之下,该领域已经出现一些专门的学术研究成果,但是仍未形成明显的学术研究焦点,研究内容较为分散,研究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有的遗产点还缺乏专门性的美术文化资源相关研究,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串联的线性宏观研究鲜见。

2006年陕西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做好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陕西段)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正式启动了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历经八年,终于2014年6月,经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会议表决,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原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国公布的22处丝绸之路遗产点中,陕西省有7处,分别为: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2]

丝路文化遗产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藏,申遗成功远非终点,而是成为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的新的起点,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术文化资源。丝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的美术文化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体现在7处遗产点中,是对陕西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积累的艺术活动的资源凝练和文化生化,是一种被称为“诗意的栖居”的地域化的以中华文化生长繁衍为主干,具有多重文化交融艺术特色的文化个体及知识存在,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成为摆在人们面前,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研究意义的重要课题,需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首先以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申遗历程为线索,提出丝路遗产陕西段美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对象,进而展示其理论和现实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文化产业对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价,并对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和美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等基本范畴进行界定。

第二部分: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美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总体概况。1.歸纳与总结遗产点的美术文化资源特点。2.介绍美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3.辩证分析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基本关系。4.指出线性遗产美术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联动与共享,强化遗产点美术元素和美术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丝路历史文化视域下的遗产点美术资源开发,丝路遗产美术文化资源的综合性文化产业保护与开发等目前陕西丝路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第三部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陕西段遗产点的美术资源分析。1.汉唐宫殿大遗址,地表遗存灭失殆尽,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遗存较为缺失,可观赏性差。然而遗存数量众多、整饬典雅的画像砖和瓦当,载于其上的纹饰和文字仍然保留了历史原貌,蕴含着丰富的美术讯息。且两遗址考古发掘仅及其一隅,其美术资源仍未完全彰显。两外,遗址附近的墓园以及史料记载中,壁画、墓俑、雕塑等均可以作为重要的宫殿遗址附属美术资源。2.“三塔一窟”宗教建筑遗址均是佛教遗存,大雁塔、小雁塔和兴教寺塔分属唐慈恩寺、荐福寺和兴教寺,证实了丝路佛法东渐、佛学兴盛的历史。大小雁塔塔型轮廓优美,延丝路自西舶来,“砖表土心,仿西域窣堵波制度,以置西域经像”,已经成为西安标志性的设计元素。彬县系丝路西出长安东段北道第一站,彬县大佛寺石窟造像在历史上曾被谬归为敦煌系统,其大佛洞、千佛洞、罗汉洞雕塑精美,标志着最纯正的唐代佛教造像艺术风尚。石窟壁画主题鲜明,色彩艳丽,场面宏大,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宗教渲染力。3.张骞“凿空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张骞墓最具美术价值的是墓前一对西汉残存的石翼兽,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刻遗物之一,气魄深沉雄大,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3]

第四部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陕西段的美术文化资源分析。丝路遗产陕西段的美术文化资源不应仅及于7处遗产点所蕴含的美术资源,他们虽瑰丽丰富,但仍不能涵盖丝路遗产在陕西,尤其是古长安的艺术遗存和文化特质。因而丝路遗产的美术文化资源还应从美术文化的视角,沿着历史坐标下的丝路造就的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对皇家、宗教、外邦、民间、园林、名人、遗迹等构成陕西地域美术文化宝库的子板块所蕴含的历史美术文化元素展开研究,并在分项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凝练,以资对其保护与开发提供资源前提。

第五部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陕西段的美术文化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措施。1.保护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保护先于开发、线性遗产的集体保护、原始风貌保存和完整性保护原则等。2.保护的管理措施应当以政府宏观调控下的艺术文化产业保护与开发利用为基本思路,可以通过政府主导文化产业集团运营的管理模式、政府机构及其所属单位直接投入直接运营的国有文化产业模式、民营文化企业投资保护的模式进行保护,具体的管理内容应当包括法律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管理等方面。

第六部分: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战略。1.市场主导的美术文化配置途径及其优化;2.政府宏观调控的美术文化资源开发管理与监控;3.积极培育市场,利用丝路美术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相关产业发展;4.强化美术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和财政支持,完善投融资机制,整合政府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建立担保补贴、保险补贴和风险补偿机制。

第七部分: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美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产业途径。1.影视业;2.文化旅游业;3.文化娱乐业;4.文物与艺术品业;5.艺术教育培训业。

参考文献:

[1]介永强.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2]刘克成.解说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J].中国文化遗产,2009,(04).

[3]王新文.基于保护的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设计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8).

作者简介:

篇9: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三化”之路

一、走产业化之路

当前, 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增长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的观点, 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 必须开拓思维, 创新理念, 按照“围绕特色农业产业扶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的思路, 着力抓好培育特色产产业、创办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基地“三大环节”, 推进产业化, 扩大产业化。

一是培养特色产业。一个地方如果缺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就会比较缓慢。南丰县农业发展灾害所以比较滞后, 就是因为缺乏大的特色产业支撑。为此, 要按照“宜林助林、宜果助果、宜畜助畜”的原则, 进一步明确以“有资源优势、有地方特色、有市场潜力、有发展习惯、有技术支撑”的南丰蜜桔、太空白莲、北京湖鸭等特色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做到以乡镇为规划单位,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精心

三是建设产业基地。发展现代农业, 产业基地是关键。要紧紧围绕果业、生猪等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 充分发展省、市级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头辐射带动作用, 进一步扩大农业产业规模。同时, 要积极引导农户逐步实现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发展为集中连片建设, 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逐步发展为“一村一品, 一产一业”、“多村一品、数产一业”的群体生产基地。力求在生产规模、科技含量、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二、走品牌化之路

农产品品牌是衡量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标签。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有品牌才有市场、有品牌才有竞争力”的理念, 以抓好品牌开发, 品牌质量, 品牌形象为“三大抓手”, 打造享誉全国的“金牌桔都”农产品品牌体系,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抓品牌开发。按照“突出重点产品、打造知名品牌”的要求, 加快制定、完善和落实扶持品牌农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切实加大对发展品牌农业的投入。

二是抓品牌质量。质量是品牌农业的根本。要紧紧依托南丰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 以国定对农业产品的质量要求为核心、以企业打造市场品牌为载, 建立“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检验检测方法、统一品牌标准”的主导产业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检验检测体系、实行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切实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真正实现好地 (基地) 出好品 (安全食品) 、好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要按照“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积极改造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思路, 在鼓励农户积极组建专业合作化的同时, 着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并做大做强, 推动形成“合作社会+公司 (企业) +社员 (会员) ”等高效能合作组织模式, 因势利导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跨地区, 跨行业联合, 组建联合社或行业协会, 真正做到“建一个组织, 兴一个产业, 活一方经济, 富一批农民”。

二是积极发展土地流转合作。随着南丰县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群众对搞好土地流转, 促进土地连片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愿望十分迫切。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力破除农民“宁愿土地荒, 不与他人种;宁愿土地长草, 生怕被人挖宝”的小农意识, 引导和推动土地更多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主体流转, 对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部转让出去的农户, 切实做到优先安排为受让主体从事生产经营, 优先参加就业培训, 优先接受岗位推介“三个优先”, 消除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 建立农民一手拿租金、一手拿薪金的“两金”致富模式。

三是鼓励兴办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鼓励农民组建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是破解金融渠道单一、金融供给不足和农民贷款难的重要途径。在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加强组织引导, 开展相关业务培训, 规范各类制度建设, 给予税收减免、金融授信、贷款支持、产权入股、资金补助、简化注册登记手续等扶持政策, 坚持严把准入关、运行关、风险关, 确保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能够健康发展, 有序运行。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 就是加快农业发展步伐, 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繁荣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 为达到这个目的, 走“产业化、品牌化、合作化”之路,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因此, 在做好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的基础上, 极力抓好品牌开发, 品牌质量, 品牌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着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 土地流转合作,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 使农民增收致富。

上一篇:电商销售工作总结与计划2020年度下一篇:早晨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