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评教制度

2024-06-27

初中学生评教制度(精选10篇)

篇1:初中学生评教制度

第一条 学生评教是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估是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前提。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学生评教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开展学生评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协助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了解教学情况,总结经验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条 学生评教每学期进行一次。

第四条 教学秘书负责协助教务处做好评教工作。

第五条 学院应高度重视学生评教工作,积极向教师和学生宣传学生评教的意义。

第六条 评教的范围:本学期所有参加课堂教学的教师。

第七条 评教的内容: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对教师的总体评价。指标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并分“a”、“b”、“c”三个级进行评价。

第八条 评教采取学生填涂调查表的方式。

第九条 学生评教的实施与操作

1、学院根据教学进度计划表,核定参与评教的教师,定好教师编号及班级编号,仔细核对,查漏补缺,并与各班仔细核对,确保无误。

2、确定评教时间。一般定在学期的期中进行,以避免考试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3、落实评教组织人员。参与评教的组织人员必须与所评的课程和班级无关,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因素干扰。

4、落实安排评教所需的教室。

5、在评教前对评教组织人员进行培训。

6、进行评教。评价量表当堂收集并及时交回基础部。

第十条 学生评教的数据整理归档:基础材料由部里保管,数据上交教务处。

第十一条 评教结果的反馈:

1、在学生按照评价标准划分后,评教人员分等级反馈,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合格五个等级。

2、同一等级按姓名不分先后顺序向教师反馈。

3、评为“优秀”的教师将在基础部予以通报表扬;评为“不合格”的教师结合校督导和领导听课情况个别谈话,对其提出改进意见。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教学主任负责解释。

基础科学部

2010年9月15日

篇2:初中学生评教制度

一、建立学生评教制度的目的学生评教制度是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通过学生对教师教学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评价,从学生角度真实地反映授课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水平,为教师和教学管理提供反馈信息,实现教学相长和教学互动,以利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改革,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评教内容及对象

为使测评结果准确可靠,学生评教的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包括实验实训课教学。内容涵盖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作业和辅导等。具体内容见《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学生评教表》。

评教对象指所有担任学院教学任务的专兼职教师。

三、评教方式

分二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评教者为各班的学习委员,主要以座谈会形式调查、反映各科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第二层次评教者为授课班级全体同学,主要以量表形式对授课教师进行测评。

四、组织实施

第一层次由各系(部)教学督导组组织本系(部)各班学习委员实施。评估周期每学期一次,在学期末进行。要做好相关文字资料记录和统计。

第二层次,以自然班为单位,由各教学系(部)负责组织,对本学期所有的任课教师,使用《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教学质量学生测评表》进行评估打分,每个班级所有学生均应参加。评估前向学生讲清评估的意义和要求,取得学生的正确理解和积极配合。评估周期每学期一次,在学期末进行。

五、评估结果计算及应用

评估结果统计计算方法:《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学生评教表》按所有班级参加评估的学生数计算出每位任课老师的平均分,以计算出的平均分作为该教师的学生评价分;评估结果学期末由各系(部)汇总结果报院教务处,并将结果以不公开的形式反馈至教师本人。评教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年终考核和评优、晋升职务职称的重要依据。

篇3:初中学生评教制度

不知是“海归”带回的西风, 还是我们的教育行政当局主动向国际惯例接轨, 总之, 近年来, 作为对高校教师教学监督的一大重要机制, 国内很多高校实行了让学生给教师打分的制度, 以作为评判教师教学质量或工作业绩的一种依据, 更有甚者将之作为末位淘汰教师的主要依据。在主张者看来, 这种方法营造了一种类似于市场理论中的顾客评价机制, 可以起到强化教师工作责任意识的作用, 但是现实中不同校情之下, 这种评估教师绩效的办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境和难题。

一、“、“学生给老师评分”的评教制度的施行及意义

借鉴现代绩效管理的理论, 将绩效评估的理念和模式运用到了大学教师发展管理过程中, “学生给老师评分”的教学评估方法成为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之一。这种方法体现了高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教学科研活动, 而这些活动都围绕着学生展开。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满不满意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重要参考之一。学生是教育的消费者, 评价教学是学生的权利, 学生也最具发言权。评教制度为学生行使权力、表达意愿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同时, 也契合了提高教师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作为一种激励手段, 学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网上评教结果, 可以作为评选精品课程等选拔的重要依据。

二、“学生给老师评分”的评教制度的质疑与反思

(一) “学生给老师评分”的教学评估方法遭到质疑

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学生当然可以而且必然会对老师的作为或表现作出评价, 而作为教育机构的组织者, 教育行政部门当然也应该对老师的能力或表现作出评判, 但是不应该将这两种评判混在一起, 彼此替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是站在学生自己的角度作出的, 比如他们可能认为甲老师和蔼可亲、幽默风趣;乙老师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丙老师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而丁老师个性鲜明、特立独行……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而教育行政部门对老师的评判往往着眼于工作完成量、工作拓展情况、工作适应与发展潜力, 等等。尽管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 但不同之处仍是相当明显的:学生的评价标准更多地具有多元化色彩, 而且他们评价老师的目的主要在于强化对老师的个性化认知, 一般不带有奖惩的目的导向;而学校的评价, 在标准上具有一元化的倾向 (取决于评分表的设计) , 目的是强化对老师的共性化认知, 而且往往带有奖惩的目的导向。

(二) 制度与文化间冲突的反思

中国文化传统一向强调“尊师”、“师道尊严” (更不用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了) , 老师与学生在心理人格上并非平等, 而是尊卑有别的, 这与西方文化形成了鲜明对照。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 学生表达对老师的负面信息, 不管背后还是当面, 都是一种不合礼仪的行为。因此, 在西方行之有效的这套绩效考核方法, 用到中国来可能会发生水土不服的现象。有人可能认为, 中国的这种文化传统不好, 应该向西方学习, 主张师生平等 (西方老师在学校没有什么特权) 。文化好不好, 要不要改是一回事, 怎么改却是另一回事。用器去归化艺, 用管理制度去撞击文化, 结果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 更不会是双赢的结果, 而是两败俱伤。所以正如事实所显示的那样, 在文化的潜规则影响下, 学生们面对评分卡一般都倾向于给老师打高分, 这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这种绩效考核制度的失败;反过来, 这种制度运行本身又在消蚀我们传统文化认同基础。于是造成一种“制度失败”与“文化挫折”的交恶状态, 最后是折腾了老师, 迁就了学生, 耽误了教育。

(三) 评教活动出现异化现象

“给老师打分”是天赋人权, 在国外推行了好多年, 本来无可厚非。可是, 由于学生认识差异、课程内容差异, 这样的评价是否公平?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资格给老师打分?学生经常逃课, 课都不认真上, 怎么给老师打分呢?结果出现的情况就是, 一方面, 有的学生即便心里对一些老师有不满意, 却不敢不愿表达或评论, 另一种方面, 一些学生又把评教当成“一分钟游戏”, 丝毫不重视, 随意评判。许多学生并不是怀着客观、认真的态度去给老师打分。很多同学打分时, 都是先明确一下这个老师的总体印象, 不错的话就捡分数较高的等级把各分项勾完, 这样的打分显然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而另一些学生甚至利用评教为手段威胁教师, 那些睁一眼闭一眼的老师, 尽管教得不投入不认真, 却因“宽松”受到学生欢迎, 其评价结果不会差。那些负责任、要求严格些的教师, 往往结局截然相反。游戏化的评教一方面是流于形式, 另一面则让人有些不安。

在教育行业里, 教师和学生是一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当然不能否认, 一些好教师往往善于从学生那里也接受到某种教育, 这也反映出老师的水平。如果一项制度改革束缚了老师教育管理学生的手脚, 就不能算是一个好措施。再者, 在打分的过程中, 领导和普通教师一起打分、新生和老生一起打分、合班课与单班课一起打分、不同系别的学生一起打分、基础课和专业课一起打分, 等等原因, 难免造成分数的不公正, 不准确。如果把学生给教师打的分数直接加以统计, 作为教师期末考核、评优和颁发奖金, 尤其是进职称的一把尺子, 就更值得商榷了。

因此, 学生评教, 必须确立更科学的评价方式。同时, 所有学科, 所有课程类型评价系统标准化, 容易造成评价不公正的情况。不同学科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应更重视学生对教师的综合评价。评教应让学生多做事实判断, 而少做价值判断。

(四) 评教指标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包括授课准备、课堂互动、授课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 内容因类别不同而有所差异, 每项指标分为几个等级。同时, 学生可以通过留言方式对任课教师提出其他意见和建议。但其中教学评估体系中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比重或设计有待改良。在实际工作中对全部管理活动一一量化是不现实的, 现代绩效评估采用统计分析和利用计算机技术, 借助量化手段提高了绩效评估的效率和效果, 以控制主观性, 增加客观性、可比性和综合性。如果只是把评估停留于个人的主观印象中或表述于语言文字中, 这种印象或语言文字的信息载体形式既限制了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把握和分析的容量, 又增大了综合的难度与比较的困难。

三、更新观念, 明确目的——完完善善“学生给老师评分”的评教制度的思考

首先, 教学评估是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正确评价每个教师在本职岗位上的工作表现及主动性、创造性, 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评教活动实施过程中, 要保证学生都能认真对待教学评估, 首先除了准备有充分的指标体系设计和宣传外, 重要的是认真做好评估前的组织动员工作, 使师生对教学评估的严肃性、重要性加深认识。引导学生树立客观的评估理念, 让学生尊重教师的情感、现状、追求、尊严, 欣赏教师的进步、肯定教师的优点, 而不是一味寻找教师的不足与缺点。坚持评教促进教师发展的理念, 需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和差异性, 强调形式的多样性, 强调评估操作的真实性、情境性、开放性, 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绩效管理过程。

其次, 教师绩效评估应是一个动态的实现过程。人力资本的价值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 人力资本的投入与产出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 教学评估也是一种动态考评。不仅要关注教师教学工作行为的最终结果, 同时要对教学过程中的进步也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师在不同阶段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效, 并对教师的阶段性成长予以充分的认可。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早就发现, 工作条件与环境、薪水、安全等是人们工作的“保健因素”, 而成就、责任感、发展、工作自身等则是人们工作中的“激励因素”, 重视改善“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对工作的不满, 只有充分利用“激励因素”, 才能有效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美国著名的人力资源专家韦恩·卡肖说:“多少年来, 有些人事管理专家一直在煞费苦心地寻找一种‘完美无缺’的绩效评估方法, 不幸的是这样的方法并不存在。”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 对人的考核远比对产品进行合格性鉴定或等级鉴定复杂得多。因为人的行为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单一的绩效考评很难把隐藏在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中的所有信息都客观如实地揭示出来。因此, 动态的绩效考评显然对教师具有更广泛的激励作用。

大学生评教的最终目的是挖掘高校教师的最大潜力, 在实现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 提高教师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 最终达到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双赢”。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 在教师和学生两者而言都强调以人为本, 充分培养人才的同时, 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校教师工作的成效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才能体现出来, 其劳动价值也主要体现在知识的传授和创新上, 需要有较大的学术自由度, 学校也应该保证他们在教学科研上有较宽松的环境, 强调教师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 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的全面实现和提升, 教学应着力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开展和评估全过程中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意识, 扩大教师间、师生间的交流渠道, 制定评价者和教师都认可的评价方案, 以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长远目标。

再次, 建立科学的评教体系指标。教学评估应遵循综合全面、分层分类的理念。对不同级别的高校教师、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类别的教师和承担不同任务的教师分层分类要求、分别考评。同时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为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 坚持以客观事实和业绩为基础, 对涉及到的评价信息, 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评价中突出主体性的同时, 要以客观性防止主观性, 同时也要以主体性防止评价中过度的精确化、客观化和将评价对象工具化。

此外, 还应建立有效的评估结果反馈机制。在信息反馈过程中, 教师看到自己的优缺点, 进而想办法提高绩效, 管理者和职能部门能及时跟踪教师业绩成长状况, 进行有效的督促作用, 并加强沟通, 形成具有激励作用的工作气氛。也就是说, 评教的终极目的, 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评价, 更多的是关注教师与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沉淀以及未来发展。

篇4:医学院学生评教制度探析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生评教;教学质量监控

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我国学生评教逐渐受到各高校重视,现已成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方式。医学院校由于课程及教师队伍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已成为各医学院校的重要课题,对加强医学教学质量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自身因素导致评教结果失真。学生在评教时往往易受个人喜好、师生关系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教学情况。如有的学生全凭喜恶,给要求严格的教师打低分,给纪律宽松的教师打高分;有的学生恶意评教以报复教师,有的学生因师生关系好而送人情分。还有部分学生对评教不重视,态度敷衍,打分随意,甚至找人代评。这些均影响了评教结果的客观性。

1.2评教指标不够合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学生评教指标通常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四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又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分别赋以权重。总体设计较为细致复杂,有些指标内容往往超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再加上医学院校一门课程常可能由多个教师授课,以致学生要花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评教。部分学生缺乏耐心而草草了事,甚则未看清指标便得出结论,影响了评教数据的真实性。此外,医学专业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分,又有理论课、实验课、见习课之分,这些课程教学各有自身特点,而学校通常都采用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不足,易造成评教的片面化。

1.3评教时间不够合理。学生评教通常在每学期末集中开展,此时学生往往忙于考前复习,易产生应付思想。另外由临床医生任教的部分专业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等,由于师资缺乏,常一节课换一位教师,一门课程就有二十多位授课教师。期末评教时学生早已记不清教师名字及上课情况,只能随意打分。这些都影响了评教结果的科学性。

1.4评教结果运用不当。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学生评教结果多以加权平均分的方法计算,没有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没有总结出实质性的问题,不能有效的指导教学。其结果多用于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这种导向容易使教师进入思想误区,出现一味迎合学生的功利现象,与学生评教的初衷背道而驰。

2.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2.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评价的主体意识。通过多渠道的大力宣传,使学生明确评教的目的意义,认识到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评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客观公正的评教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最终受益者仍是自己,从而让学生端正态度、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评价。

2.2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改变学生评价指标仅由少数教学管理者设计的状况,要让教师和学生也一同参与到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中来,他们对评价最有发言权。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课程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医学专业有公共课、专业课、实验课、见习课等不同类型课程,各类课程的教学各有特点,当根据特点设计不同的指标体系。

再次,指标内容应简单明确,容易把握。二级指标个数不宜太多,内容当简洁明确,避免冗长重复,并从学生角度出发,注意考虑学生认知的能力和程度,选取学生能够观察和掌握的指标,便于学生把握,提高评教有效性。

2.3合理安排评教时间。学生评教除了在期末集中开展,还可以在课程中后期进行,此时学生尚未脱离学习环境,评教更为准确有效,教师也能根据反馈信息实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勤换上课教师的某些课程,最好能进行随堂评教,以弥补期末终结性评教的不足。

2.4合理运用评教结果。学生评教成绩只是评价教师教学的一个方面,由于评教体系的局限性,其结果存在一定主观随意性,不能完全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因而将其直接与教师的个人荣誉、人事管理等挂钩是有失公平的,应结合同行评教、督导评教等其他多种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进行全方位考察,深入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加以反馈,便于教师查找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应科学处理评教数据,为降低参评学生打分主观性的影响,减少恶意评价,可以统一剔除一定比例(如3%-5%)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使评教数据更加科学有效。

总之,学生评教作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新生环节,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针对这些问题不断研究探索其解决方法,改进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同时应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评教结合、教学相长,切实发挥其对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的引导、监控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园.试论我国高校学生评教[J].考试周刊,2011,(51):196.

[2]马桂兰.高校学生评教的局限性及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0,(1):58.[3]吴秋凤,吕琳.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系统中的学生评教[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4):15.

篇5:初中学生评教制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生评教”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管理手段,也逐步被采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评教是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其目的是凸显学生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也是学生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个人权益的途径之一;同时让教师能及时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点、弱点及不足,进行自我完善,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来源。

某校的“学生评教”工作的开展时间是每学期的12周至14周的时候,范围是全校学生对该学期的所有任课老师,方式是由学生在教务系统的网上评教专区进行评价。评教的指标体系中共设计十个指标:

A能够按课表规定时间上下课,不迟到早退;

B教学内容准确,易接受理解;

C课堂教学使用普通话,表达清晰,不照本宣科;

D课件制作(或板书)规范认真(体育老师专业能力强,示范动作准确娴熟); E教学方法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F能有效把握教学秩序、课堂气氛活跃;

G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合理布置作业并能认真批改(体育老师能够进行适当课外辅导); H有课后答疑,学生有问必答;

I关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

J我对教师的总体评价。

评教方法是学生对其任课教师按以上每项内容评分,分值为1~10分。不区分具体课程,将该教师的所有学生在每项内容上的评分作简单的算术平均即得到单项分值,将十个单项分值直接求和即得到最终的评教总评分数

目前,该校现行的评教计算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首先,十个指标中有些指标(如A,D等)的评分因人差异不大,这时平均值有较好的代表性;但有些指标(如E,I等)的评分会因主观认识的不同,个体间的差异较大,这时平均值的代表性较差,显然直接将十个指标的平均值作简单求和,有些不妥。

其次,若一名教师担任难易程度不同的几门课程,在某些单项指标上的得分会因课程的不同有所差异,这时直接在不区分课程的情况下直接将所有个体的评分求平均作为单项得分,也是过于简单的;或不同的教师担任难易不同的课程,用该方法计算出的总评分用于教师间的比较,公平性欠缺。

最后,在评教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可能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某些学生存在着对教师的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差评,这对于教师的辛勤教学工作也是不公平的。

篇6:评教制度

2010——2011学

一、指导思想

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全方位监督教师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师的教学更适应学生,学校建立学生评议教师的制度,作为对教师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让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反馈理性地审视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学生评教的基本方法及操作程序

1、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班主任任成员的学生评教考核小组。

2、根据有关教育教学法规,学校制定评价项目表,通过教师充分讨论、学习,达成共识。评教项目表新学年开学时发给教师,以便学习,明确要求,规范行为。问卷调查在学结束前进行。

3、为了使评教尽量真实、客观、公正、收集到有价值的信息,问卷调查由考核小组直接操作,相关教师自觉回避。

4、为了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和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要求学生签名。

5、统计、填写评教信息反馈表。为了尽量减少评教带来的负面影响,该表只统计每个项目的得票率,不统计每个教师的总得票率,教师间不进行比较。

6、评教结束后,及时给教师反馈信息。信息反馈表一式两份,一份给教师本人,一份存档。该表严格为教师保密,除相关领导为了工作需要查阅外,其他任何人不得查看他人的评教结果。

三、评教要求

1、由学校组织进行的问卷调查评教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自己要不定期进行问卷调查。

2、填写问卷调查前要进行动员,讲明评教目的,明确要求。填写问卷时要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根据问卷调查的特点,可进行抽样调查,但参加评教的学生不得少于总数的20%,教师任教四个班以上的,可以选择其中部分班级的学生参加评教,但参加评教的学生不得少于10%。

3、调查结束后,学校要将学生评教情况分析报告上报教办。

篇7:贵港职业学院评教评学制度

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课堂教学质量高低、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学生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院的发展,为了确保教学工作上台阶,特制定评教、评学制度,

一、每次评教评学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总结,活动结束有关组织部门做好反馈、总结工作及存档管理。

二、每学期教务处发放一次教师任教评教表,组织各系(部)学生对任课教师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各系(部)做好评教表的整理统计数据、分析总结评教情况,并汇总教务处统计分析。

三、学期学院组织一次全院课堂教学师生座谈会,科研督导处负责组织开展,了解我院课堂教、学情况,并收集整理座谈会材料、分析总结座谈结果,并将座谈材料记录情况及总结传送一份督导室管理,

四、每学期系(部)自行组织开展一次各系(部)课堂教学师生座谈会,了解各系(部)课堂教、学情况,并收集整理座谈会材料、分析总结座谈结果。

五、各系(部)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评教活动,教务处组织印制发放教师同行听课评价表,各系(部)做好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写出对任课教师的评教综合意见及总结。

六、科研督导处负责组织以专职督导、兼职督导、抽查听课形式展开教学督导员全程开展课堂听课评教活动,各督导小组做好听课评价表的材料整理分析和总结,督教结果汇总督导室整理分析。

七、每学期教务处印制发放学生评教活动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各系(部)开展一次课堂竞赛评教活动,各系(部)做好竞赛评教活动的材料整理分析和总结,并反馈教务处汇总。

八、每学期教务处印制发放教师评学表,组织各系(部)教师开展一次对本系(部)学生的评学活动,各系(部)做好评学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写出评学综合建议和总结,并汇总教务处整理分析。

九、每次评教评学活动的组织单位必须保留评教评学活动的原始材料,已备查实。

十、对教师评教评学活动不及时开展、不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各系,影响相关部门工作进展的,学院给予该系(部)缓发当月津贴,有关人员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篇8:初中学生评教制度

参与评价的强制性, 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在许多高校有关学生评教的通知中, 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表述: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全部课程进行网上评教后, 才能查阅所学课程的成绩;先评教后选课, 评教是选课的前提等。也就是说, 学生评教已被部分学校规定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义务”, 不完成这一“义务”就没有选课权和成绩查询权。在这种“逼迫”下, 学生只得“乖乖就范”。被动参与, 疲于应付, 其可信度自不必说, 单就这一规定, 就不免让人疑窦顿生:既然是以生为本, 为了彰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那么学生首先就应该拥有评教的选择权, 亦即学生既有评的自由, 也有不评的自由。而事实上, 目前的学生评教看似民主, 但实质上仍然是一种由管理者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教师评价, 学生在评教中的心理状态、情感因素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关注。有学生坦陈:“学生参与教师评价, 虽然是民主的体现, 但是一部分学生没有充分正确地行使好这个民主权, 敷衍了事或功利性的选择不乏其人。大部分学生对此积极性不高, 每次好像都是用硬性规定强逼学生去评, 令人不爽, 使得权利变成了义务, 造成了很多评价的非理性现象的存在。”

评价体系的单一性, 影响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众所周知, 由于学科差异, 不同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素质的不同方面, 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 所以很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对不同科目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判。譬如, 很难将专业外语教师与理论数学教师进行详细对比, 因为前者侧重应用, 后者更注重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而目前一些高校不管院系差异, 不顾课程性质皆无一例外地用同一张学生评教表来评价所有科目的教师, 这显然有失客观和公正。其次, 从评价内容来看, 有些评价指标过于僵硬冷冰, 缺乏温情, 诸如“教态是否自然大方”、“是否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是否规范”之类“非此即彼”式的单一选择题, 既无法准确评断教师教学工作的真实情况, 也容易误诱学生走向极端, 学生没有多少充分思考的余地, 更没有自由发挥的可能。同时很多评价内容并未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 其中不少概念含混笼统、指向不明, 如“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方法恰当”等, 这类笼统的描述恐怕连被评价者——教师都难以把握其确切内涵, 更遑论理解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了。评价体系单一固定, 学生对评价内容似懂非懂, 凡此种种, 势必使“学生评教”的信度与效度大打折扣。

评教制度的制定及执行过程中教师的“缺席”, 容易引发教师的抵触情绪, 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健康和谐

美国学者E.枯巴和Y.S林肯在《第四代教育评价》中认为, 评价应当是参与评价的所有人特别是评价者与其对象交互作用、共同构建统一观点的过程。因此, 在学生评教评估指标设计时, 理应让作为被评价主体的教师参与其中。然而现实情况却是, 无论是教师评价量表的制定还是学生评教过程的执行, 作为被评价者的教师都几乎处于“缺席”状态。首先,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评价量表的设定上, 往往是由管理部门自行编制, 在编制的过程中, 只向部分领导、专家征求了意见, 而全然置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呼声于不顾。其次,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教师是不得不回避的, 甚至连评教时间、地点都知之不详。由于高校不合理地剥夺了教师在教学质量评价问题上的话语权, 教师的合理诉求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 于是本应是高校主人翁的教师已沦为高校的弱势群体、“沉默的大多数”。此外, 有个别学生会因为教师要求严格或者不能理解教师的某些正当做法而与教师作对, 故意在评教过程中压低分数, 甚至无中生有地贬抑教师, 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危害了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评价结果的曲解和误用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挫伤了教师的工作干劲与热情

篇9:高校学生网上评教制度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网上评教;学生评教;师生关系;和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17-02

目前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以学生对任课教师网上匿名评教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的制度,并将学生网上评教的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评优和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其合理性引发了高校教师的许多争议。在某些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平均分在90分以下的教师即被取消年度教学评优资格,而年度教学优秀在晋升讲师、副高中需要一次,晋升正高需要两次,是晋升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这样一来,学生手中的权力几乎可以对教师的晋升起到生杀予夺的作用。学生网上匿名评教,实际上在某些方面改变了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心理,使师生关系产生了某种不健康的因素。

学生评教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评教,可以促进高校教师以更加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个别有迟到早退现象的教师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讲义内容更充实,课件制作更精美;不再随意调课或停课不补;课堂上更加精神焕发,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等。这是对教学工作的有利方面,是高校推行学生网上评教制度的目的。但是,在这些显而易见的好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不易看到的问题。

推行学生网上评教以来,教学质量有了普遍提高,但学生迟到早退、课上玩手机、无故不到课现象有增无减。全校选修课比专业课更加难以管理,不仅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和专业,而且班容量可达一百多人。与本院系的专业课程不同,选修课的任课教师与大多数学生彼此不相识,师生关系较为疏离。个别专攻技能的学生对理论课、公共课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做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在管理上只能是提示学生,但往往收效甚微。选修课或公共课的学生多的涉及十几个院系,少的也涉及到五六个专业,任课教师处于众口难调的境地。仅凭听课学生通过匿名打分反映教学情况,这在某些方面有失公允。而教师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约束,这造成个别学生肆无忌惮。而任课教师因顾忌到学生网上评教的结果,往往不便严格管理,又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不良风气的蔓延。也许有人会说,学校的相关管理文件中赋予了教师不小的权力,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来约束学生。学校的管理文件自然是合理的,原则上教师确实可以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限制某些不遵守学校纪律的学生参加考试,可是,事实上这种警戒对学生完成学业和参加工作并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这样做却直接导致了这名学生下一学期还要重修这门课程,在不满甚至恼怒的心理状态下,在重修时会给这位教师打多少分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但不会对这些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反而往往对他们有所迁就。对于教学质量的高与低,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很难制定出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在没有升学任务的高校,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的道德和良知。学生感受了教师的全部授课过程,的确有资格做出评价。但是,学生作为被教育者,更多地从主观感受做出评价,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最终定型,他们的兴趣点、观察角度、思维方法不尽相同,同时不能排除个别学生具有人格上或品德上的缺陷,这都会直接影响对任课教师做出全面、公正的评价。匿名方式的初衷是保护学生不受教师的报复,但却造成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后果,即学生可以随意打分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这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学生网上匿名评教,在教师队伍中造成了明显的不公平现象。首先,行政人员是无须学生网评的,他们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如何来评价?其次,授课类型的不同会造成学生评教的显著区别,在艺术院系尤为突出。有些专业教师只上小课,一名教师往往只带两三名学生,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授课。这一方面使师生间的感情沟通十分顺畅,学生会因此忽略教师的某些不足而打高分;另一方面,這使形式上的匿名打分成为事实上的实名打分,学生即使对教师有所不满也只能违心打高分。据笔者了解,担任这类课程的教师在学生网评中一般都是满分。一些专业技能课,如绘画、设计等,班容量一般在20人左右,师生间的沟通也较为频繁和顺畅,因此任课教师也较容易在学生评教中得到较高的分数。实践调查表明,艺术类学生对所修专业课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听课比较认真,但对公共课和理论课的兴趣则差得多。艺术理论课程多为合班课,班容量少则五六十人,多则近百人,师生间单独交流的机会少,理论知识又较为枯燥难懂,担任这类课程的教师,在网评中自然处于不利地位。选修课教师的情况就更不乐观了,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几乎仅凭好奇心选修课程,甚至请同学代选,这样组成一个庞大又相对不稳定的授课班,本身就极难管理。这些学生对所选课程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当然难以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较为科学和正确的评价。学生匿名网上评教制度的施行,无形中给教师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学生给教师打分低,说明这名教师专业水平低、上课态度不认真、教学质量低下、其教学工作不被学生认可,这种说法令任课教师无以辩驳。但究竟为什么低,哪些方面欠缺,任课教师并不一定清楚。实际上学生打高分时不一定有意识,但打低分时肯定是有心理活动的。管理部门向老师们提供的只是学生打出来的某教师某门课程的平均分,这个简单的平均分无法反映出具体情况,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上课存在的问题,教师想改进教学又不知从哪些方面着手。据笔者了解,在实行学生网上评教并将其结果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工作和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的高校,职称较低的教师普遍对这一形式存在恐惧心理。因为面对学习程度不同、文化基础差异大、学科门类众多的学生,教师们无论如何努力,都不易使学生达到较高的满意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任课教师一人承担学生评教的结果似乎并不十分合理。事实上,单纯用匿名形式评价任何人和任何事似乎都有失公允,学生匿名评教是对师生双方的不信任和不尊重,不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有时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化。学生评教的目的在于杜绝任课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不负责行为、纠正不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这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进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提出不足之处,只要有理有据,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利,教师们都会虚心接受并改进自己的教学,这样的方式才是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促进。而匿名的形式使学生在对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师生双方不但没有任何交流,而且还存在一些相互抵触的情绪,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也为个别学生以扭曲的心态伤害教师或以不道德的手段取悦教师提供了条件。教师教书育人是公开的,学生反馈教师授课情况却是匿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人格的侮辱,也在无形中给教师带来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这样一来,学生评教制度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酿成一些不良后果。对于学生网上匿名评教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和不公平现象,我们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应采取公开的形式,这有利于师生双方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学生给教师打高分或打低分,都应该提出相应的理由。尤其是打低分时,更应当指出教师教学的不足之处,或指出教师工作中自己不能理解的做法或问题,提出对教师的希望等。这样的评价方式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暖意融融的平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们对自己教学工作的真实看法,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目前任课教师只能看到学生评教的最后平均分,这个冰冷的平均分能够提供的信息很少,教师不能从中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笔者认为,任课教师一定要清楚学生量化打分的详细情况,才能明确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明确自己应该如何改进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生评教的目的,而不再使这一制度流于形式。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看到教师的努力,教与学相互促进,师生双方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教学工作中,这样的师生关系还能不和谐吗?再次,学生评教虽然能反映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但就目前学生网上匿名评教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来看,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教师年度教学评优和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可以将之作为一种参考条件或部分条件,如将学生评教与教学督导员、领导和同事的评价综合起来。鉴于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类型授课班在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明显差异,对学生评教的结果更应区别对待。最后,要处理好学生评教中的师生关系问题,这是当前我国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一些高校正在实施的学生网上匿名评教制度显然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高校艺术院系,师生双方的个性比其他学科更为突出,匿名评教的矛盾也更为突出。与匿名的方式相比,公开交流的形式更能体现出高校师生双方的道德水准。学生能够以一种真诚的心态去对待教师的劳动,教师也能够以坦然和感动的心理去接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这应该是高校师生交往方式的主流,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双方的工作和学习的竞争中体现公平和正义,使师生关系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论文写到这里,笔者心中不禁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网上匿名评教,对高校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来讲,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与高校的教育方针是相合还是相悖?能否促进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对教师积极性的促进还是打击?是不同类型课程区别对待,还是搞一刀切?是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一种参考,还是将之作为教师评优或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是应该废除,还是应该深入推行?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该文是来自高校教学第一线的声音,凝聚着笔者数年来的思考。希望这诸多问题,能够引起高校管理层和高等教育专家们的思考。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880157)

篇10:桂花园乡两督导评教议教制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进一步贯彻上级“两项督导评估”工作要求和各项教育政策、法规,切实加强对我乡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经研究特制定评教议教制度:

1、将教育政策、法列入乡党委、政府中心小组学习课题。从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

等重要法律、法规入手,提高党委政府对教育法规的认识,进一步对教育工作的认识。

2、加强同各级教育和教师的联系。乡教育(评教、议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至少每学期走访全乡辖区内各中学、小学两次次,下属各村组大部分学生所读高中、初中、小学一次,认真了解各校的基本情况,认真听取老师的心声,及时处理和解决有关问题。

3、加强同学生和家长的接触。乡教育(评教、议教)工作小组劳动成员在开心期间么每人组织3-10户“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心态,从侧面了解教师和学校的情况。

4、认真做好“劝学”工作,到“十二五”末,小学毛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以上,普职比达1: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对辍学学生和家长了解情况后,进行说服工作。同时落实挂村领导负责制,切实解决好困难学生和弱势学生的入学问题。

5、乡党委、政府至少每半年召开两次评教、议教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和规划每学年的“教育”工作。评教、议教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要做好学习宣传动员,开诚布公地征求评议人的意见和建议。

6、评教、议教活动,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一实施。结合学期末,结合评优评先,结合教师工作考核一并进行。

7、评教议教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①组织评选支持教育先进职能部门、优秀教师和人民满意学校、先进教师活动。②在群众中开展对学校、教师民主测评活动。③开展最受欢迎的领导干部、教师评选活动。④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测评,可以通过发放问卷评议表测评。⑤倾听群众对行政村、职能部门支持教育和人民满意学校的反馈意见,征求意见,使教育接受群众的评判。

8、搜集到的意见,必须经过汇总,提交议教、评教会议研究。涉及到学校的问题,班子应当集体研究解决办法;涉及到部门或个别人,由有关领导转达,特别是允许当事人作出解释,辨别真伪,共同找出解决的办法。

9、评教、议教活动,应当在确定真伪的前提下,负责任地向全体教职工转达、反馈、公示,并向全体教职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上一篇:新年致辞 确定稿下一篇:6月28-29《全面战略绩效管理》课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