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原理方法论

2024-06-27

必修四原理方法论(精选6篇)

篇1:必修四原理方法论

【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1)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整体。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顾全大局,选择最佳方案,时间最优目标。

(2)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使得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发展观】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3.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

(1)(需要质变)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做好准备;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对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的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2)(不需要质变)重视量的积累,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里,坚持适度原则,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

【对立统一】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不能回避矛盾。

3.矛盾具有特殊性,{(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的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2)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5.主次矛盾(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要求我们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6.矛盾主次方面(1)在同一矛盾中,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忽视矛盾次要方面。

【创新】

1.(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继承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才得到发展(4)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实质是否定。要求我们

(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2)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求我们(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2)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3)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

篇2:必修四原理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

4、唯物辩证法

11、认识论2)(共17条原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4条原理)

一、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标志性词语】:根据……情况、形势;针对……特点;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实践。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反之,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标志性词语】: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贯彻……精神;坚持……方针,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

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标志性词语】:一加二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

【标志性词语】:超载,过渡,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

2、发展

3、矛盾5 + 创新1)(共11条原理)

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条原理)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标志性词语】:结合,协调,统一,同……有关,处理……关系,同时,统一整体,影响,意义,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标志性词语】:东、中、西部,组成部分,地区分割,全局、局部,三农工作与全国工作,地方保护,结构调整,系统工程。

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条原理)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标志性词语】: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长远利益,战略,前瞻性。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标志性词语】: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

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坚持适度原则,保持事物的稳定性。

【标志性词语】:阶段、步骤,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适度、火候、分寸、尺度。

Ⅲ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5条原理)

一、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坚持一分为二。

【标志性词语】:既……又……,尽管……但是,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双方依存、双方转化,转变,化……为……,变……为……。

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标志性词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特色,根据……的特点,针对,量身定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标志性词语】:搞试点,推广经验,借鉴……的经验,典型示范;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号召;不照抄照搬、死板硬套,解剖麻雀;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

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的那些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标志性词语】:集中精力,关键、重点、中心、重心,突破口,突出问题,根本,重中之重,骨干力量,核心,首要地位,第一要义。

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标志性词语】:分析形势;评价人的得失;巨大成绩…存在不足;主流、支流;利大于弊;判断性质、辨清方向、识大局;总体;主体;防微杜渐;本质。

Ⅳ创新(1条原理)

辩证的否定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标志性词语】:创新等

第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2条原理)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还要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标志性词语】:根据……情况、形势,针对……特点,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实践。在……理论、思想、政策、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贯彻……精神,坚持……方针;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

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标志性词语】: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长远利益,战略,前瞻性,从……到……的发展过程。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2、价值观

1、)(共3条原理)

第一部分历史观(2条原理)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具有阻碍作用。

2、〖方法论〗: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标志性词语】:根据……情况、形势,针对……特点,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实践。在……理论、思想、政策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贯彻……精神,坚持……方针;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标志性词语】:人民,群众利益,民生,以人为本,人权。

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1条原理)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1、〖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篇3:必修四原理方法论

一、要对教材中的概念追根溯源

在必修二教材中,提及了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概念;而在选修四中,则以较大篇幅阐释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化学平衡。出现了相似的内容,如何处理好这个衔接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么来处理的。

在必修二教材中,需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以及科学家们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整个艰辛的历程,得出结论 “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即V=△ c/ △ t。学生会根据速率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在选修四教材中,对速率这部分内容,学生要会熟练运用三段式计算,并知道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且会比较同一化学反应不同阶段的速率大小。另外,在《必修2》中从实验的角度提及到反应物浓度、温度、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是否使用催化剂等都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而在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不仅提及到这些影响因素,更是通过有效碰撞理论深层次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让我们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

同样,在必修二中,需让学生在大量熟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基础之上,弄清不可逆反应与可逆反应的概念,并在可逆反应的基础上形成“化学平衡”的概念,并通过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平衡受温度影响的实验,初步建立“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对这部分内容,在选修四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首先是从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角度建立”化学平衡“;然后通过改变条件,使得正逆反应速率不等,从而建立新的平衡,即为化学平衡的移动;最后,更深层次地从定量的角度引入化学平衡常数,根据浓度商和浓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完成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

二、要正确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分层要求和递进关系

在必修一教材第二章离子反应与选修四教材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出现了交叉之处。其中,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及再认识是教学中的难点。在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上,一定要正确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分层要求和递进关系。

《必修1》要求这样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即离子反应;2.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3. 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其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弱电解质(从定性的角度知道离子反应也包括弱电解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较高要求,包括:1. 能从平衡移动的角度, 从定量的角度解释有弱电解质或难溶电解质参与的离子反应;2. 离子反应也存在反应限度的问题,也可以达到化学平衡(比如沉淀转化平衡),所以离子反应产物中的沉淀和弱电解质可以不是更难溶或更难电离的物质;

三、要正确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电化学在必修选修中的出处:《化学2》: 第二章化学能与电能;《化学反应原理》: 第四章电化学。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定要注意把握各自的重难点,把握好必修和选修的有效衔接问题。

在必修2 中,以实验为切入点,探究了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其它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的内容包括了电池的正负极判断、电子以及电流流向、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详细了解的。

在选修4 中,我们的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在原来必修2 的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内容,其中包括原电池、化学电源、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这些内容。

第一,在必修课中,哪些是基础,大家必须知道,在原电池这节当中必修2 的化学能与电能是最基础的部分,在这里更进一步的介绍了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教材里面是通过对原电池当中闭合电路形成过程的具体分析从而引导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以及外电路等等相关的概念,并且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会写与此相关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教材这样编排,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对电化学的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深层次的研究,并对这部分知识的应用范围有一个更全面的整体性的认识。一个容器的原电池工作不能持久,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要让它在原理上有实用价值就得将还原剂与氧化剂分开在两个容器中,不能让两者直接接触,而盐桥就是用来沟通内电路的装置。必修2 里的原电池是基础的知识,而选修4 里的原电池是必修2 里的原电池的拓展和加深。

第二,我们在通过学习原电池原理等知识后,更全面的了解了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理论知识,知道了化学电池是通过原电池原理进而开发而生成的技术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化学电池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它的实用性非常强大,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孩子的玩具、我们应用的各种电子产品、通信甚至航天、卫星、军事方面都在广泛应用这种电源,基于它的实际应用性能的广泛性,也就对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必须打下夯实的基础。

总之,电化学在选修中体现了与必修二内容的差异与层次来,对知识与原理的要求相对必修二而言更深入了,更高了,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追求知识的灵活运用了。

摘要:做好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衔接教学,需弄清两者之间的连接,才能顺理成章地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并掌握选修教材的学科思想,科学方法与具体内容。为理科学生进入大学更专业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老板必修四“止”神功

止言意味着“言不可随便”,但并不等于什么都不说,也不等于装聋作哑,而是不要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分情境地随便说、随便谈、随便聊、随便议论。如果要发言,就必须先考虑周全。老板不只是宣传鼓动者,还应该带头执行条例和制度,不但要抓好贯彻落实工作,还要注意“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个合格老板的行为就是“不言之教”。

止欲

欲有两大方面,一是物质欲,二是名誉、地位之欲。应当承认,人有欲望不但正常而且天经地义。但是,欲望绝不能过了头。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因此,老板应当淡化物质欲和名利欲,这样才能打破心灵上的枷锁。

止行

止行不是不做事,而是要对所管的人、事、物等分出个轻重缓急来。古人说:“如竹之有节,节节而制之,以一管十,以十管百,以百管千,以千管万,以简驭繁之法也。”老板应当效仿竹子这种中间空虚但因有节而直立数丈所不屈的品格,并抓住关键的环节,而不要什么事情都去管。

止怒

《孙子·火攻》中说:“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也就是说,怒了之后可以转为喜,愠了之后也可以转为愉悦,但是,国家灭亡了却不可以再兴,人死了也不可以再生。所以,我们可以说,老板经常发怒,可能会以企业的利益甚至是命运作为代价,毕竟人在发怒的情况下是不理智的。当然,止怒不等于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发怒,只是说要在怒和不怒之间找到一个更为合适的“度”。

篇5:必修四原理方法论

唯物论、认识论原理方法论(4、5、6课)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方法论)

【原理内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在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它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内容)

【原理内容】: ①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③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方法论】: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内容)

【原理内容】:(1)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5.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6.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有时要强调: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7.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8.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反对】:既要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9.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实践的发展。【方法论】

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另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和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总之,就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11.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认识要不断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单元原理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

【原理内容】: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二者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

(1)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

2、发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原理 【原理内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

第一、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第二、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

A、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要果断地捉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C、坚持适度原则。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4、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的观点)【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是因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A、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 ;B、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反对】:

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69页)【原理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70页)3 【原理内容】:

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主要有三种情形:(1)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2)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也有不同的矛盾;(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7、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71-72)【原理内容】: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

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虽然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也会影响到主要矛盾的解决。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1)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9、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

(1)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2)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

10、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重点)【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要善于抓住重点和把握事物的主流;(重点论)(2)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和不忽视支流。(两点论)【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11、辩证否定观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原理内容】: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

(1)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

13、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总结: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四单元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

Ⅰ 历史观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

(1)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

(2)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原理内容】: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群众观点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人类通过各种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Ⅱ 价值观、人生观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向导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三)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们的立场上,把人们群众的利益和自我价值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们服务的思想,把现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四)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1、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1)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2)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3)努力奉献,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在强调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个性的发展。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篇6:必修四原理方法论

一、教学设计 Teaching goals(教学目标)

1.skill goals(技能目标)

1)learn some basic knowledge about earthquakes

2)learn how to protect oneself and help others in disasters

2.sensibility goals(情感目标)

Get the students to be aware of the terrible disasters ,meanwhile get them to face it ,treat it in a proper way, and never get discouraged.3.Ability goals(能力目标)

1).let the students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by themselves.(独立搜集信息的能力)

2).Let the students pack up the information by themselves.(独立整理信息的能力)

3).Let the students design it for the purpose of showing in class.(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4).feed them back to students in class ,using what they have done.(课堂反馈与学生互动的能力)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Let the students know what a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a disaster is and what we should do in a disaster for ourselves and for the other people(树立对于灾难的正确认识及面对灾难该如何应对)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教学难点)

How to deal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speakers and their classmates.(如何处理学生演讲者和同学之间的互动)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natural disaster

Show the students some top disasters in the world, by Deng Yuge Team and Zhuang Jinmao Team.Step 2: famous earthquakes

Show them some famous earthquakes in this century in the world, by Lin Chuyin Team and Deng Yuge Team.Step 3: Tangshan earthquake

a.show them some pictures about Tangshan earthquake by Zhuang JinMao Team.b.Watch a video about Tangshan earthquake.Step 4: Signs before earthquakes

1.Given by Wu mengni Team in the form of pictures and words.2.Given by Lin Chuyin Team in the form of filling blanks.Step 5: How to escape from the earthquake

a.given by Zeng Jiaxin Team in the form of pictures and words.b.given by Zhuang Jinmao Team in the form of T or F.c.given by Lin Gaoxiang Team in the form of T or F.Step 6: Imaginary work

Suppose there is an earthquake now, and you can take nothing but one thing, what will you take? Is it money, water, fruits, mobile phones, or a torch light?

Step 7: Proverbs

Get the students to collect some proverbs from the internet, which are something related to how to deal with disasters, what right attitude we should take and so on., then ask them to write them on the blackboard, and explain them to the students one by one.Step 8: Homework a.suppose an earthquake happens in the school hall, what should you do?

b.suppose an earthquake happens in the classroom , what should you do?

c.suppose an earthquake happens in the bedroom, what should you do?

二、教学方法分析

1、创新,以教材为模板,重新设计教学内容。

上课前,我原来准备了reading,既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但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发现我不知不觉已导入很多课外内容,如:地球上的灾难,本世纪的大地震,地震的前兆等等,而这些内容与本课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如果加进去,容量过大,有舍本逐末之嫌,如果舍去,则少了许多必要的铺垫和导入,对于一篇记叙文来讲,过多挖掘课文内容已显多余。于是我想,何不把它分成两节课来处理?这一节我定它为课外知识拓展,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思路豁然开朗,我可以以“地震”为母板,重新设定教学内容。于是,一会的工夫,本课模型已跃然纸上:

(1)地球上的灾难。(2)本世纪的大地震。(3)唐山大地震。(4)地震的前兆。(5)地震中的逃生。(6)想象性活动。(假如发生了地震,你只能拿一种东西,你会拿什么?)(7)相关谚语。(8)作业。

2、以学生为中心搜集、整理、设计、反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模型出来后,我又开始重新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设计无疑是要借助网络的,为什么不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打如关键词搜索,便可得到大量的资料,寻找关于灾难和地震的资料并不难,难在筛选,我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许多快乐和烦恼,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快乐;也有“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烦恼。于是,我想,信息的整合难道只是教师守在电脑旁,不眨眼地搜集和整理,为我所用?我得到的快乐,我在整合过程当中的种种滋味,何不让学生来体会一下?也许通过这种锻炼,他们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新课改,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让他们亲自动手,一定有益!

3.把课堂交给学生,给他们一片天空,还他们一份自信。

学生们辛辛苦苦搞出来的作品,一定要给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啊!于是又一个念头跳出来,我把课堂交给他们,由他们去展示自己的东西,叫他们品尝一下成功的快乐,同时也给他们一个机会,叫他们生生之间进行互动,反馈,比我在上边要好得多。这么多小组,这么多作品,我从中精心挑选了八组,根据主题不同,每个主题选出两到四组,每组自定发言人(speaker),这样,七个主题下来,就有二十余人有表演和展示的机会了,而且他们所展示的东西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所以,展示过程中同学们没有矫揉造作,显得颇为自信,也游刃有余,精彩之处,不时换来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我想这掌声对他们参与者来说更是珍贵了,他们更在乎同学的评价。

4、一节课下来,我也有许多遗憾的地方。

上一篇:第4期当前防控工作意见090下一篇:校园在征文——献给90后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