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环境水利学

2024-07-06

中央电大环境水利学(共8篇)

篇1:中央电大环境水利学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出席会议。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行动起来,更加扎实地做好水利工作,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李克强主持会议。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几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治水兴水成就。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水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和水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水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影响更加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 1

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胡锦涛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安排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三是坚持人水和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资。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

胡锦涛强调,要切实完成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确定水利发展长远目标、建设任务、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同时要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不断取得阶段性突破和进展。当前,要全力以赴完成好以下重点任务。一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下大气力在全国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要着力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全面提高城市

防洪排涝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和水平。三要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四要着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五要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六要着力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胡锦涛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一定要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把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深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重点抓战略规划,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检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和水情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水利工作科学化、法制化水平。要健全队伍、转变作风,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加快解决西部地区水利人才不足问题。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牢固树立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全面统筹各项任务,形成治水兴水合力。要重视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国情和水情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总结国内外治水的经验教训,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实施新形势下的治水方略。一是科学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好顶层设计、搞好规划布局,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

二是统筹安排。注重兴利除害并举、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结合,统筹处理好重大关系,最大程度发挥水利的综合效益。三是综合治理。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把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管理等手段,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高治水的科学化水平。四是节水优先。大力倡导、全面强化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五是强化保护。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六是量水而行。在确定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因水制宜、以供定需。

温家宝对下一阶段的水利重点工作作出安排。要全面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加快抗旱水源建设。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的利益调节机制,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要加大水生态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推进生态脆弱河湖修复,继续加强水土保持。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灌溉工程作用,因地制宜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要着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城市供水能力建设。要健全加快水利发展的保障机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推进水利改革创新,加快水利科技进步。

篇2:中央电大环境水利学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2011年)7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人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出席会议。会议内容:

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行动起来,更加扎实地做好水利工作,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李克强主持会议。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讲话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几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治水兴水成就。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水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和水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水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影响更加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胡锦涛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安排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三是坚持人水和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资。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

胡锦涛强调,要切实完成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确定水利发展长远目标、建设任务、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同时要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不断取得阶段性突破和进展。当前,要全力以赴完成好以下重点任务。一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下大气力在全国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要着力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和水平。三要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四要着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五要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六要着力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胡锦涛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一定要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把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深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重点抓战略规划,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检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和水情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水利工作科学化、法制化水平。要健全队伍、转变作风,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加快解决西部地区水利人才不足问题。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牢固树立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全面统筹各项任务,形成治水兴水合力。要重视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国情和水情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温家宝总理讲话

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总结国内外治水的经验教训,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实施新形势下的治水方略。一是科学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好顶层设计、搞好规划布局,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二是统筹安排。注重兴利除害并举、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结合,统筹处理好重大关系,最大程度发挥水利的综合效益。三是综合治理。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把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管理等手段,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高治水的科学化水平。四是节水优先。大力倡导、全面强化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五是强化保护。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六是量水而行。在确定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因水制宜、以供定需。

温家宝对下一阶段的水利重点工作作出安排。要全面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加快抗旱水源建设。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的利益调节机制,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要加大水生态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推进生态脆弱河湖修复,继续加强水土保持。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灌溉工程作用,因地制宜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要着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城市供水能力建设。要健全加快水利发展的保障机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推进水利改革创新,加快水利科技进步。回良玉副总理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思想切实统一到中央对水利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切实统一到中央对水利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做到领导真重视、资金真投入、工作真落实。要抓紧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突出强化小型水利建设,明确政府在水利建设中负主要责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加快水利发展活力。要落实领导责任,提高工作水平,加强监督检查,搞好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

与会人员

出席会议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岐山、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郭伯雄、***、令计划、梁光烈、马凯、戴秉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黑龙江、江苏、山东、湖南、重庆、甘肃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负责人,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部分高校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

篇3:中央电大环境水利学

2008年12月上旬,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下达湖北省2009年第四季度国家新增水利投资计划28.81亿元, 其中中央投资17.53亿元。涉及病险水库、大型灌区、大型泵站、农村饮水安全、江河堤防、分蓄洪区、水利枢纽工程和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近200个工程项目, 要求所有项目在2009年3月底必须完成建设任务。这批新增水利投资项目的共同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是指从下达计划到完成任务, 总共只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任务重是指投资额度较大, 工程建设任务重;要求高是指这些项目关系到党中央、国务院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目标的实现, 必须确保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基于以上特点, 对如何做好这些项目的资金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工作实际, 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 抓好前期工作

扎实的前期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有效进行投资控制的前提。越是时间紧, 越是要做好前期工作, 以免因前期工作深度不够, 方案无法顺利实施, 或者出现重大变更, 不仅延误工期, 而且造成返工和投资浪费。在设计方案审查后, 应督促设计单位对照会上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逐条对照修改, 切实落实, 除此之外, 还要对工程量清单和取费标准进行详细核对, 防止虚报和漏项。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及时办理批文, 为项目尽快开工创造条件。目前, 湖北省各设计单位任务都比较饱满,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及时提供新增投资项目施工蓝图, 避免因设计图纸不到位而影响施工。

2正确处理好工期、质量和资金使用三者的关系

资金管理要为工程进度和质量服务, 要满足“急事急办”和“特事特办”的要求, 为按时完成建设任务服好务。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 简化程序及时拨付资金, 适当提高工程预拨款比例, 凡完成了招投标程序的, 在两个工作日内按该项目投资额的30%预拨工程启动资金, 确保工程建设需要, 防止滞留资金。投资额小的补助项目实行报账制管理。针对项目建设期间可能遇到的低温雨雪天气, 为了保证工程进度, 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以保障工程质量。例如采用添加防冻剂、增加薄膜覆盖等措施, 因此而增加的费用要及时予以确认和拨付。决不能因抢时间、抢工期而忽视工程质量, 出现“豆腐渣”工程。在抢工期的同时, 要确保工程质量, 牢固树立“没有质量的进度等于没有进度”的观念。加快工期要靠增加工作面和机械设备、人员, 靠精心组织和合理安排, 不能降低施工标准, 简化施工程序。

3 实事求是地及时办理设计变更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出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完全吻合的情况, 需要设计变更, 对此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对于一般变更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即可, 对于重要设计变更必须履行报批手续, 不得私自变更。更不能因为工期紧, 一味蛮干, 明知原设计方案不合理依然执行, 导致浪费投资或带来安全隐患。另外, 相关部门审批设计变更要及时, 不能因为批复不及时而影响施工进度。

4关口前移, 跟踪审计检查, 防止违规资金使用既成事实

要从“秋后算账”变成过程审计。审计的目的是防止违规使用资金, 工程完工后再进行审计, 虽然也能起到惩治腐败和挽回损失的作用, 但违规资金使用已成事实, 对工程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违规的干部职工、单位也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无疑是人民群众所不愿意看到的。进行过程审计, 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减少因政策理解不够而产生的违纪违法行为, 及时惩治恶意违纪违法行为, 确保资金的安全使用。

5 资金的拨付 (预付) 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注意及时拨付。为切实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 中央提出了“出手要快, 出拳要重, 措施要准, 工作要实”的要求, 对新增投资项目的资金要求尽快拨付, 以便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其次要确保资金被用于工程建设。在具体操作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约束, 确保资金使用于工程建设, 避免资金拨付后, 项目法人无法有效约束施工单位的情况出现。例如, 可以采取见料付款的形式。即除常规工程预付款外, 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工程需要及早备料, 根据施工单位购买的材料, 包括水泥、砂石料、钢筋的数量及时拨付相应款项, 确保施工单位能及时支付材料款项, 既有效的保证了资金安全, 又不影响工程进度。

6跳出中央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用于主体工程的认识

国家和省要求中央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只能用于主体工程, 主要是考虑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 防止该实施的项目和内容不做而先行按批复的投资概算安排其他事项, 甚至挤占、挪用资金等问题的发生, 国家和省对此专门要求对规范资金使用取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本人认为不能片面的理解主体工程只能是形成实物工作量。工程建设与主体工程相关又必须发生的建设管理费、勘测设计费、监理费等独立费用也是主体工程的有机整体。限于地方财政能力, 目前除中央资金外, 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不稳定, 到位率普遍较低。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变通, 完全禁止使用中央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 独立费用就没有支付渠道, 在当前情况下, 指望项目法人自筹资金来进行工程建设, 是不合理也是不可能的。独立费用没有出处, 势必影响前期工作的质量, 从而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 也不利于工程投资控制, 少数项目出现虚列项目和工程量弥补独立费用的开支。试想, 在当前勘测设计和监理市场化的今天, 哪里还有免费的午餐呢?因此, 本人认为要“开前门堵后门”, 允许使用中央和省级资金按比例支付独立费用是切合实际的, 也是合理可行的。

篇4:深化中央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政策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而保险已逐步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政策工具。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都特别指出要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充分发挥保险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及社会管理职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更是进一步明确了保险的重点领域、重点实施步骤;2014年8月,水利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水农[2014]287号),决定从中央财政统筹资金中安排奖补资金用以构建产权明晰、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示范工程。

河南省农田水利设施分布点多面广,数量庞大,管理难度大,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河南省水利厅力争在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方面取得新突破,立足省情,大胆探索,积极引入商业保险机制,通过保险为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转提供风险保障,把机电井、小型塘坝、小型泵站等水源工程,渠道及管道等输水系统工程,喷微灌设施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田间生产桥等纳入保险范围,逐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平时有人管、旱时有人浇、毁了有人修、丢了有人赔”的运行管护机制,保证农田水利设施良性运行。因此,河南省农田水利设备设施财产保险项目选择试点县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保险试点工作,为寻找改革突破口和典型带动创造条件,既是政府职能与保险保障充分融合的典范,更是河南省水利厅积极探索通过保险实现精准扶贫的有力举措,为保险企业通过专业风险管理手段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了机会与平台。太保产险河南分公司凭借丰富的承保经验和出色的客户服务,作为共保体首席为该项目提供专业的风险保障,既履行了保险社会责任、增强承保能力、共担市场风险,又为项目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篇5:电大水利水电自我鉴定

(一)政治思想上

本人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xxx的领导。函授期间,我努力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尊敬师长,热爱自己的班级,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且关系融洽。班中事务主动参与,且乐此不疲。我相信:乐于助人是快乐之本。

(二)学习目的及态度

我已圆满的完成了学院规定的课程。函授虽然只有两年半,但真正参加面授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所以我非常珍惜面授的时间。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习时代的风格,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作好学习笔记,并把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和老师共同探讨。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高质量的完成。因为我深深明白:这是我提高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机会。

(三)收获和体会

平时不常读书,函授学习使我感受到自身知识的欠 缺,并促使我研读各种与工商管理专业有关的书籍,并把它与平时的工作相结合。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个人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工作与学习的处理上

在职工作期间,我一边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不忘中科大任课教师的学习指导。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通过自习预先了解学科的基本知识,把自习中遇到的难题记录下来,到面授时再和同学交流和请教老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面对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五)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虽说是两年半的函授学习,实际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说函授教师备课认真负责,但学员真正能从老师那学到的东西还是有限的,大部分的知识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和工作实践中的领悟、提升。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以此为基础,不断的研究学习,提升自己。

篇6:中央电大环境水利学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水利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

新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令全社会更为关注水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利的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推出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和新举措。与以往相比,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政策和制度上有哪些新的突破?

水利投入机制有新突破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央一号文件的这些政策举措含金量非常高,指向非常明确。

首先,在水利投入机制上有新突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延长和拓宽水利建设基金,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陈雷分析说,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一件大事,关系到水利能否又好又快地发展。对于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抓好这样几件事:一是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二是各级政府要建立水利建设资金的投融资平台,通过一些贴息、扶持、补助措施,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用好各种信贷资金,包括小额贷款,调动农民群众投资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三是对一些城市供水、水电等有一定的水费、电费收入的项目,可以用市场机制,比如搞股份合作制、或者BOT等方式兴建。四是在当前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中,要用好现有的一事一议、奖补结合、先干后补的政策,尽可能调动群众投资投劳兴修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五是有计划地利用一些外资,比如,进一步治理淮河的新一轮工程中,低洼地的治理就是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建设的。六是用好其他优惠政策,比如农机具补贴等。

谈到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陈雷强调,这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含金量最高的一项政策。初步测算,如果这10%能够落实,按上一年土地出让收益的总额,可以安排600亿元至800亿元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对于解决水利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东部和西部土地出让收益存在差距的问题,陈雷认为,东部土地价值比较高,土地出让收益比较多,但是用于水利方面的比较少;西部水利欠账比较多,但是土地收益又比较少。他说,统筹用好这项资金确实需要认真研究,并需要推出相应的细化政策。到2020年,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新突破

陈雷认为,中央一号文件在水资源管理制度上有新突破。针对日趋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同时,为守住“三条红线”,制定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和硬措施,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等。

记者前不久在山东等地采访时,看到很多关于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的新鲜事。潍坊的临朐县水利局和寿光市水利局前不久达成了供水协议,临朐将在正常年份时每年向寿光有偿供水3000万立方米,两个地区之间进行了水权转让,这是山东水利部门在探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过程中作出的一种实践。

作为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的省之一,今年1月1日,山东省正式实施《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山东各地的年度用水控制指标,要根据各地水资源开发利用量、用水效率考核结果等条件,由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具体指标。《办法》还提出,鼓励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区域之间可以在水量分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水量交易。

据山东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山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关键是要围绕控制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这“三条红线”,完善各级政府责任制,提高水资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而《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的出台,正是抓住了“用水总量”这条控制红线。山东省将严控292亿立方米/年的全省用水总量的红线,并将研究制定“沂、沭、泗流域洪水资源化利用”等规划,每年雨季时,把这些流域的降水收集起来,力争多积累一些数量可观又可利用的水资源。

把用水总量控制在一个红线范围内,为山东破解缺水之困找到了一条创新之路,也给其他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各地纷纷探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严格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纳污限制、取水许可、用水监测、责任考核、执法监督等关键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人们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基本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水利体制机制有新突破

中央一号文件在水利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陈雷介绍说,针对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制约,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了4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在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提出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健全良性运行机制。

在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方面,提出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在水价改革方面,提出要逐步实行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制度,稳步推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这些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来源于实践。近些年来,各地纷纷探索农村水利发展新机制。以调动农民投资投劳兴修水利为例,上世纪80年代,中央出台劳动积累工和劳动义务工政策以后,全国每年用于水利的“两工”达75亿个工日,如果现在以每个工日20元计,折成经费总额达1500亿元,对弥补我国农村水利投入长期欠账的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世纪之初,“两工”制度取消,给农村水利体制改革增加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动力,各地都在探索建立新的机制,江西的办法是“一事一议”,河南搞了“人大议定制”。“一事一议”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在农村水利建设上合理地让农民出资出力;“人大议定制”就是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办水利,民主决策兴水利,解决小资金、小力量无法办到的事情。对此,农民普遍表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各地的实践表明,必须明晰小农水工程产权,让农民拥有小农水工程的产权,农民管理维护农田水利设施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成立,顺应了农村用水改革的趋势。自1996年湖北漳河灌区成立第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以来,各地相继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将小农水工程的产权梳理得十分清楚。农民用水户协会推行自主管理、市场运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很多

用水户协会按照“配水到户、核算到亩、按方收费”的原则收取水费,农民尝到了节本增收的甜头。从全国情况看,农村用水改革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

篇7:解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四大亮点1

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发力

亮点: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加快抗旱水源建设,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和水平。

背景:从2007年川渝百年不遇大旱到2010年西南五省区特大春旱,从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从江西唱凯堤溃堤到每年汛期数座小水库垮坝,频发多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洪涝与干旱交互的威胁或将成为常态,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不可估量。解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我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防御洪涝灾害所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完成5000条左右200至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治理任务。到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坝高10米以上且总库容2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溃坝后对下游防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到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其余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突出问题。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提高应对特大干旱、持续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能力。

民生水利的阳光普照亿万群众

亮点: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把水利建设投资优先投向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水利领域,加快建设一批事关国计民生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工程。背景:过去五年,中央和地方投资1053亿元解决了2.1亿农村群众和4万多所学校、1800万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中央投资512.19亿元完成全国6240座大中型及重点小型、东部1116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投资314亿元对408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但目前全国还有2亿多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8.3万座水库中还有4.1万座病险水库存在隐患,蓄滞洪区内群众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一些城市饮用水供应紧张,防洪排涝不时出现问题。

解读: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水利的根本目标。民生水利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尽管近年来民生水利发展迅速但还不全面,任务还十分艰巨。年初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十二五”期末要全面解决2亿多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全国41118座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190处大型、800处中型、1500处一般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任

务,发展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此外,要提高城市的供水能力,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来水达标,同时也要建设备用和应急供水水源,提高应对供水安全危机事件的处置能力。

节水型社会建设成为“硬约束”

亮点: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大力倡导、全面强化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背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列世界第125位,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尽管供水量从1980的4437亿立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5965亿立方米,但目前全国总的缺水500亿立方米左右。缺水的同时,水资源浪费也十分严重,我国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全国城市废污水处理率仅为70%左右。

解读: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我国水利发展改革的一场深刻制度变革,必须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三条红线”,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要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具体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攻坚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亮点: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指出,改革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背景:近年来,尽管水利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但水利发展中存在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问题,成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制约。如,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较为薄弱,良性运行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尚未形成,价格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等。

篇8:中央电大环境水利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始终把兴修水利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来抓, 水利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 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 建设进度明显滞后, 水利保障水平明显偏低, 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文件共分8章、30条, 对新时期水利的战略地位、重要作用, 对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对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等作出了全面部署, 提出了明确要求。

明确提出需突出加强水利薄弱环节五个方面

一是农田水利建设, 二是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三是解决西南等地区的工程性缺水问题, 四是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 五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 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 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 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 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 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积极发展旱作农业, 采用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稳步发展牧区水利, 建设节水高效灌溉饲草料地。

确定2020年用水总量

到2020年, 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 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 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 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包括: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未来10年投水利建设资金四万亿

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 000亿元, 高出一倍就是4 000亿元, 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专家表示, 大修水利将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稳定中国粮食生产预期。

土地出让收益一成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多渠道筹集资金, 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按照目前全国每年土地出让金收益算, 10%就是700亿元左右。

推动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一件大事, 关系到水利能否更好更快地发展。对于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关系到水利能否更好更快地发展, 将从六个方面推动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

我国内河水运资源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 我国内河水运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对促进流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内河水运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为进一步发挥水运优势和潜力, 并就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提出意见。

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

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 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 到2020年, 全国内河水运货运量达到30亿吨以上。

上一篇:村委会主任述职述廉报告模版下一篇:校园安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