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诚信政府”实施方案

2024-05-26

打造“诚信政府”实施方案(精选9篇)

篇1:打造“诚信政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诚信XX”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促进XX经济发展,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行为,提高政府信誉度,决定开展创建“诚信政府”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总体要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现代文明县的奋斗目标,发挥地域优势,以诚信为核心,以繁荣县域经济为目的,提高行政效率,全力打造“诚信政府”。

二、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时间,着重从决策、管理、监督、服务、商务等方面,加强政府信用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信用体系,树立政府的信用形象,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创建现代化诚信服务型政府,取信于民,服务社会。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教育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5月)

认真贯彻全国整规办、中宣部等六部门《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精神,通过舆论宣传、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和举行诚信宣誓仪式、公开诚信承诺等措施,广泛深入地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普及诚信知识,弘扬诚信文化,倡导诚信观念。

1、用1年时间进行宣传发动和信用道德教育,在全县掀起集中宣传热潮,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基层组织作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重视抓基础、抓细胞,在城市社区广泛开展“文明诚信家庭”、“文明诚信居民”评比活动。

2、在全县开展“诚信政府”为主题新闻宣传活动,总结和推出一批工作典型,宣传诚信典型,对典型经验及时总结和推广,利用舆论工具广泛宣传,起到引导示范作用,为深入推进全县信用体系建设创建必要条件。

3、加强诚信培训。

(1)结合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教育列入干部培训、机关教育整顿、职工在职培训内容。

(2)以“诚信政府”建设为重点,采取集中学习、讲座等形式分类分层次加强对政府机关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广泛普及信用知识。

(3)广泛开展“诚信政府”活动,分层次举办干部、职工诚信教育培训班,加强对个人的诚信教育和知识培训。

4、深入开展“讲诚信、改陋习、树新风”活动,坚持行政执法与市民监督相结合,以市区公共场所为重点,严格处罚随地吐痰、随处便溺、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不文明行为。

(二)创建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10年)

打造“诚信政府”,按照XX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步骤,先政府主导,后市场运作,政府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跟进,采取分布实施的方式推进。

1、由政府办公室牵头,政务服务中心、法制办、监察局等相关单位配合,按照“信用XX”的建设目标,建立政府信用信息体系,积极推进政府新哟内制度建设。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加大政务公开范围,实行政府决策公示制、听证制、专家咨询论证制、预告制和通报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成立政府信用投诉中心,实行行政承诺制,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为社会各界提供方便、快捷、公平的低成本服务。

2、由政府办公室牵头,政务服务中心、法制办、监察局、司法局、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单位配合,建立质询解释、道歉、行政补偿、行政承诺和履行职责考核制度,深化对政府部门的评议工作,完善行政复议监督、政务督查、行政监督、财经审计等监督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严重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和依法查处,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

3、由政府办公室牵头,科技局、发计委配合,全面实行电子政务建立政府工作局域网,推动部门、行业之间的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信用资源共享并依法向社会公开披露。进一步做好“XX信息网站”建设,把XX县的资源优势、旅游优势等全面推介出去。

4、建立健全“诚信政府”建设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成立由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刘宏军为组长,政府组成人员为成员的XX县“诚信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政府信用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政府办公室。

5、建立信用信息基础平台,为社会信息体系提供服务和应用的技术支撑;建立信用监管平台,为信用征集、信用评估、信用查询、信用公示、信用管理等提供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完善提高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加强对“诚信政府”建设的考核监督,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完善“诚信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容,基本建立起与XX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

由XX县“诚信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总结打造“诚信政府”的基本经验,通过日常运行和管理中反映出的问题,进一步开展社会调查、理论研讨等形式,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丰富和完善“诚信政府”的主要措施,适应市场要求,完善各项制度,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时间进度。抓好监督检查,狠抓措施落实,切实展现“诚信政府”新形象,使“诚信政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四、保障

严格依法进行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和使用相关信用产品,确保公民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确保政府政务机密及其他相关信用信息不被随意泄露,加强信用信息的安全防护和保障。

(一)在征信和评估方案设计环节上,征信目录(信用信息)和信用评级指标不得涉及个人隐私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面的机密,方案实施前要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专门论证,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二)在信用信息的采集、数据的处理和存储以及信用的查询公示、等级评定等活动中,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业务操作流程规范,避免相关信用信息被随意泄露,造成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政务机密的泄露。

(三)在技术运用环节上,对涉及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查询公示的信用公共网络平台,要实行安全的身份认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确保数据传输和信息运用的安全;在信用公共网络平台与政府职能部门或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专门网络平台之间,实现物理隔离,各自独立运转,确保系统安全。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两网之间的沟通联络,定期交换数据和发布信息。

(四)为切实保障信用安全,依法推进XX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针对信用信息的采集、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数据的交换、信用等级的评估、信用的查询公示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应用标准。

(五)加快“诚信政府”计算机网络平台建设工作。

1、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托“XX信息港”网络平台,大力推进政务上网,依法向社会公开披露政务信息。

2、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推动政府采采购、行政审批、行政管理、政策宣传等方面实现信息化,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为社会各界提供方便、快捷、公平的低成本服务。

3、依托电子政网络,建立政府信息信息系统和政府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的信用档案,推动部门、行业之间的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信用资源共享。

篇2:打造“诚信政府”实施方案

诚信问题申论范文

这是一篇关于诚信问题的申论范文,该范文从政府诚信入手,讲述了政府诚信与社会诚信的重要性,是一篇不错的范文。中公教育推荐给各位考生,希望考生详细阅读。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在现代社会中,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核心与关键,它引导、影响着公众的诚信精神,推动、决定着社会的诚信程度。不管任何地方,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依法治国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自身的诚信建设,执政的水平和社会公信力不断得到提升和改善。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政府仍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失信于民,违法办事,致使人民利益受到损害,干群关系僵化紧张,社会关系混乱无序,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受到严重损害。

政府失信,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摆正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位置。一些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仍受“权力本位、官大于民”的传统观念的支配,认为政府的权力是可以不受约束和任意行使的。极少数甚至认为,政府是为着公共利益行使权力,因而可以享有不守信用的特权,以至于滥用公共权力;二是没有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冲突,常常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以致牺牲诚信,损害政府公信力和权威性,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三是没有准确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和科学发展的关系。片面追求发展,而忽视科学、持续、协调发展,以致为着所谓的“政绩”和“发展地方经济”,不负责任、不求实际地大干、盲干,乱许愿、乱承诺,甚至弄虚作假最终失信于民。

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一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强力打造诚信政府,树立和维护良好的政府形象。一要从教育入手。切实加强对公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使他们时刻牢记诚实守信的思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二要重视制度建设,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基础,违法办事必然失信于民。要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把政府的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防止行政恣意和滥权行为的发生;三要严惩作假失信行为。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公务人员,出现了作假失信行为,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给予相应惩戒。

篇3:打造“诚信政府”实施方案

(一) 诚信的含义

何谓诚信?诚, 即真诚、诚实;信, 即守承诺、讲信用。其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 也就是诚实为本, 言行一致。诚是一种价值导向, 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信作为目的之一, 是人格完整的表征和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诚信既是个人修养内在的必备品质和情操, 又是个人外在行为的表现。

(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就有“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等关于诚信之重要的名言, 更有“一诺千金”这个千古流传的佳话。诚信从来就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 它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容, 促使人们对它的理解上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道义、声誉, 更是一种责任、准则、资源, 它是个人高尚的人格力量、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加强诚信建设体现了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有机统一, 也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

二、诚信创造价值, 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 现代社会折射诚信缺失, 唤回诚信成为必然

诚信, 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现代社会已悄然变质, 不少个人和企业为一时之利, 不惜损人利己、自毁形象。例如一名小学生在了解了雷锋叔叔先进事迹后, 想发扬雷锋叔叔的精神, 这个小学生就经常在马路上搀扶老人过马路, 而同学们却认为他是在表现自己, 出风头, 此学生感到十分无奈;一些执法人员收受他人贿赂, 做他人保护伞, 帮助他人非法偷税、漏税, 帮助他人销售非法产品;2003年上海冠生园厂家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 工厂的工人们从冷库中把去年过期的月饼皮去掉, 再用新皮把那些发霉的馅包好, 重新上市, 致使2003年中国月饼市场低迷。种种类似现象导致了全社会对诚信的失望, 人人都生活在缺少诚信的社会中。因此我们应当尽自己一份力量去挽回失去的诚信, 不能为了一时的私利和眼前的利益, 自毁形象、损人利己。

(二) 诚信无价, 诚信亦有价

诚信千金难买、万金难立, 诚信是无价的, 是社会的核心, 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 失去诚信, 一切都无从谈起。任何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集体, 都应该讲究诚信。

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中, 诚信无价也有价。诚信本身不具备货币属性和经济规律, 不能用金钱衡量。它只是基本的为人操守和交易原则, 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普遍的诚信是一种境界, 一种科学有序的社会氛围。因此, 是不能以价格和价值来定义诚信的, 诚信是无价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从长远看, 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 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 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构建诚信社会,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 诚信首先要从政府做起

政府存在的根本是诚信,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 因此, 诚信首先要从政府做起。

古代的先人就已充分认识到诚信对一个政府的可贵。商鞅变法造就了强大的秦国,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推出什么法令, 而是先取信于民。如今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代表着人民的利益, 肩负着领导人民不断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当前, 我国成功地加入了世贸组织, 要与世界接轨, 政府位于迎接挑战的最前沿, 其诚信程度受世人瞩目。政府要做到诚信, 就要从“小事”做起, 群众心中有杆“秤”;政府要积极为困难群众办实事,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树立政府在民众心中的诚信形象, 才能赢得人们对政府的信任。

(二) 构建诚信社会应当加强制度建设

虽说“有借有还, 再借不难”, 然而生活中, 有借无还并非个别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去抱怨人们的诚信意识缺失, 而应当更多地关注诚信建设。让我们先来看看以下事例:兰州火车站为了救助遇到困难的旅客, 1000多名职工带头捐款成立旅客救助基金, 8年来救助了268名陷入困难的旅客。每一个被救助者当时均感激涕零地承诺回家马上还款, 结果却只有28人还款4400多元。

目前的诚信建设, 只片面地强调自律和良心。而实际上, 却客观上鼓励了不讲诚信的行为, 反而使讲诚信的人吃了亏。只有改变目前这种不合理的现象,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 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建立合理的救助制度, 在实施救助时, 核实被救者的身份, 签订简单合同, 明文规定, 约定期限还钱, 否则将付诸法律手段讨还;其次, 还可以在媒体、网站公布违约者的违约情况。这样, 不守诚信者的损失, 就远大于其想占的便宜。

(三) 充分调动有利因素构建诚信社会

我们应当积极调动社会中的有利因素, 构建诚信社会, 尤其是那些起表率作用的群体。当代大学生所受教育水平高, 在思想政治、业务技能等方面较其他群体具备相当优势, 他们是综合素质高、诚信潜质良好的群体, 不仅需要接受诚信道德教育, 同时也是诚信道德的教育者, 因此, 应当积极发挥大学生的先锋作用, 在构建诚信社会的过程中为社会公众起积极的表率作用。

如安徽合肥学院就与在校大学生签订《诚信协议书》, 从守纪、学习、生活、交费、信贷、就业等多方面对学生的诚信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学生的诚信表现将被记录在案, 一旦有失信行为, 在校期间的评优评奖、申请助学贷款、就业推荐等方面将受到影响。结果, 全校99.9%的学生自愿签订诚信协议, 2004至2005学年度的学费上缴率由此前不足60%上升至89.73%, 补交学费总金额达850余万元。

篇4:“两员大将”助政府打造诚信通道

“不诚信”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有多大?在上海,地铁逃票者信息将被记入诚信档案;在江苏,欠缴水电费半年者禁止报考公务员……随着今年3月15日,《征信业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中国“征信业”步入了有法可依的轨道,不守信者将被戴上“紧箍咒”。

什么是“征信”?通俗地解释,就是把消费者或企业法人,在各行、各业、各地进行交易的记录,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或个人的信用信息报告,以供需要了解其信用状况的机构查询;而征信报告在申请贷款、办理出国手续,甚至应聘岗位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形象地讲,就是每个公民又多了张“经济身份证”,而这张“身份证”便是个人信用的象征。

有了《征信业管理条例》的“监督”,岂不是没人敢玩“谎言游戏”了?还怕谁不说实话、不讲信用吗?

政府信用亟需加强

“针对公民或企业的失信行为,《征信业管理条例》有不少‘失信惩戒’的有效办法,但对于政府失信行为的‘惩戒’,还几乎是空白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学教授坦言,在当下中国存在的种种信用问题中,他最担忧的是政府信用问题,因为在整个国家信用体系中,政府信用处于核心地位,对一个国家的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媒体信用、诚信教育等等,都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去年,在参与“2012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的时候,七成(76.9%)人表示了对于政府信用的担忧,今年,有了《征信业管理条例》的“保驾护航”,公众对于政府信用的担忧程度会不会有所降低呢?

《小康》调查显示,今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63.6%,但政府信用依旧排在“公众最担忧的信用问题”之首。人际信用在公众内心中的忧虑度依然“不可动摇”地排在第二位。变化较大的是诚信教育,去年排在第六位,今年上升到了第三位。跻身于本年度“公众最担忧的信用问题”前五位的还有网络诚信和公益信用。

“与去年相比,中国社会的整体信用环境变化不大。”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鞠春彦认为,“公众最担忧的信用问题”这一榜单表明,公众已经看到了政府为重建社会诚信所作的努力,也理性地认识到,诚信问题的解决不是单靠政府、组织、家庭或者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它需要依托新技术,更新理念,依靠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协调推进。

“公众对诚信教育的担忧,显示了人们对于潜移默化的社会教化作用和系统的诚信教育的重视与呼唤。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社会诚信提出了新挑战,它增加了网民的信息量、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带给了人们极大的便利;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也加剧了风险时代的隐忧,‘各领风骚三五天’的喧嚣不会一朝一夕就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它会通过无所不在的影响力逐步侵蚀我们的观念乃至生活。” 鞠春彦说。

无论是诚信教育,还是网络诚信,其实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而政府首先需要做的,便是“以身作则”地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在政府信用方面,国防部、外交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安全部等国务院组成部门作出了表率。在近三年的《小康》“政府信用榜”上,这些部门均排名靠前。

公信力为何会受损

今年4月,在河南省漯河市发生了一个“怪现象”:一夜之间,原本是一片污浊发黑的澧河水变得清澈了。

水质改变,生态环境趋于好转——这件需要长时间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够“大功告成”的好事来得如此“蹊跷”,澧河附近的居民发出了质疑的声音,在那一夜之前,澧河河水颜色发黑、味道腥臭,他们怀疑河水受到了污染,便向当地环保部门反映。而漯河市环保局负责人则回应说,经检测,没有发现工业污染源。就在市民讨说法的第二天,澧河水一夜之间像突然变清澈了。当地环保局解释说,漯河市政府紧急购买上游燕山水库500万立方米优质水引流入市,因此澧河水质才一夜变清了。

如此“自欺欺人”的做法,不仅伤害了老百姓的感情,更损伤了自身的公信力。类似的事情却不仅仅在漯河市发生过,各地层出不穷的官员“简历门”事件、政府官方网站上的“零意见”式的“开门立法”现象,常常被推出来做“替罪羊”的“临时工”等等,这些无一不刺激着公众在评价政府公信力时的“纠结神经”。

自“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于2005年首度发布以来,一直对“政府公信力”进行着监测,与前六个年头相比,近三年来“政府公信力”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今年政府在信用跑道上的“步伐”却没有去年迈得快。2011年,政府公信力指数为65.0;2012年,政府公信力指数为67.8,升幅达2.8,为历年之最;今年,政府公信力指数虽然继续上升,突破“七十大关”,达到70.1,但升幅比去年下降了0.5。

“政府公信力”只是“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的三大“一级测评指标”之一,在另外两大指标中,人际信用指数为70.2,比上年提高了2.2;企业信用指数为58.5,比上年提高了2.5。

“2013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是在今年六月底至七月初进行的,《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这一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了基于实名制的NetTouch网络调研方法,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此次调查样本框的确定兼顾区域、性别、年龄段、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分布,调查置信度水平在95%以上,可将估计误差控制在3.2%。

“2013中国信用小康指数”面向公众调查之际,美国政府“棱镜”项目曝光引发的网络隐私安全恐惧,正在动摇人们对科技产业的信任,微軟、谷歌、苹果等九大科技巨头均被指参与了“棱镜”项目,公众还会再相信这些企业吗?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网上营销等网上商务活动日渐兴起,但就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既孕育着无限商机,同时也潜伏着各种陷阱和巨大的“诚信”隐患,公众还相信网络吗?……我们周遭的一切都可信吗?《小康》除继续对政府公信力、人际信用和企业信用进行监测外,还对网络信用、媒体信用、公益信用、教育信用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把脉。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统计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本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6.7,比上年提高了2.4。

提升政府信用要靠“两员大将”和

“三个指标”

虽然诚信形象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并不是说诚信形象一旦在公众脑海中形成便无法改变。

2010年以来,辽宁省先后5次曝光了34起典型失信案件,每一批次里都有政府失信的典型案例,例如沈阳市人民政府接待办主管的沈阳迎宾馆先后3次從农行贷款1100万元,虽经法院判决仍没有还;再比如,辽宁一些地方招聘大学生村官,答应工作满3年后,经考核符合条件办理聘用手续,9年过去了,聘用手续却依然没办……为了震慑失信行为,2009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信用辽宁”的工作目标,结果短时间内,辽宁省社会信用环境水平就有了明显改善,据中国社科院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辽宁省的社会信用环境水平上升到前10位,成为全国诚信度最高的省份之一,而在2007年,辽宁省还只排在第29位。

对于政府来说,提升其信用水平的关键是什么?《小康》调查显示,公众把提升政府公信力水平寄望于官员和公务员这“两员大将”。

在影响公众对政府信用评价的因素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官员和公务员责任意识淡漠,失职渎职,导致食品、药品和环保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次是政府行为透明度不高,比如财务收支不公开、公车数量不公开;接下来是官员和公务员的腐败行为、官员和公务员的不作为、弄虚作假、大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等。

在影响公众对于政府信用评价的因素中,去年有过半受访者把“知情权”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于是“政府行为透明度不高”相应地被排在了首位。但今年排在首位的“官员和公务员责任意识淡漠”在去年仅排名第五。“这说明公众对官员和公务员的期待有了提升。政府越来越多地开展了‘微博问政’等与时俱进的官民互动后,政府的透明度有所提高,这一变化公众感觉到了,同时公众也发现,比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容,而内容的注入首先需要观念的改变。否则,所有的革新不过是徒有虚表的形象工程罢了。”鞠春彦分析说,把官员和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放在了评价政府信用的首要位置,表明公众对政府诚信的预期有了进一步提高。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在肯定了官员和公务员所应发挥的作用的同时,还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搭建了一个由三大指标体系组成的“框架”。“首先,很重要的一块是公共利益最大化,政府要用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做决策、做管理,整个政府的所有行为都要考虑这个原则,经济发展指标和精神文明建设指标,都属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范畴,这一块构成了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基础,说明政府在为人民办实事;第二块是风险和损害的最小化,在应对灾难、防范危机和风险的时候,要能够把损害和损失的程度降到最低,所以政府要救灾、防范风险、处理突发事件、进行社会管理、保证公共安全、治理环境污染,这些都对提升政府公信力有重要作用;第三是程序的规范化,即政府运行的程序要规范,要合法合规、符合人民群众的预期。”

打通诚信通道 政府要带头

在去年年底举办的“信用辽宁”建设论坛上,辽宁省发改委信用处处长王钰在分析一些政府部门屡屡失信的原因时指出,这和我国信用制度建设起步晚有很大关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深远,而在我国还属于新事物,有些政府部门对此认识不够。”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

2013年3月22日,中央文明委在京召开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奇葆指出,要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强化对失信者的制约,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不法行为,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惩戒防范机制。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净化网络社会环境,树立网络道德新风。

一场由政府发起的“诚信保卫战”已经打响。

5月13日,由内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搭建的全国首个社会信用服务大厅正式投入使用。不久后,一个能快速筛查食品安全、重金属密度安全指数和农药残留物、微生物、饮用水安全卫生、室内环境安全、辐射、PM2.5等多项数据的实验室在呼和浩特正式投入使用。内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是一个2011年才正式成立的机构,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了动态的内蒙古自治区信用信息数据库。该中心主任张文清在接受《小康》采访时介绍道,近些年他们在社会信用预警、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价、信用监督、信用复议、信用制裁、信用成果使用、信用档案管理、信用信息公开、信用信息共享以及信用教育各个环节中,都建立了较为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在推广诚信文化方面也贡献了很多新举措。

全国多地陆续出台举措,为搭建信用体系“保驾护航”:江苏出台失信惩戒办法,严重失信者将被纳入黑名单;福建将构建覆盖全省的征信系统,守信者可享“绿色通道”;奶业大省黑龙江加强了乳制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了“用良心做乳品”的理念;而在上海,地铁逃票者的个人信用将会受损,一旦逃票,个人诚信将会“烙上”污点……

7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通知中称,将进一步加强税收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纳税信用评价规则、信用记录公开查询和社会共享制度。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将建立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今后,明明有钱,就是躲着不还,甚至采取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恶意规避法院执行的“老赖”将进入征信黑名单。

一年半之前,《小康》在推出“八亿人的信用革命”(详见2012年1月1日出版的《小康》杂志)这组封面报道时,启动于2002年的征信立法工作走进了第十个年头,当时已经过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征信业管理条例》尚在“千呼万唤”之中。如今,中国“征信业”已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但个人及企业进入现代信用社会的路途仍然漫长,征信体系建设也依旧面临诸多挑战。

那么,目前,包括税务、法律等各个政府部门,以及多个地方政府探索建立的这种“诚信体系”,能否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个诚信通道来呢?诚信,能否最终成为个人、企业乃至政府的一种信仰?

加强政府信用已迫在眉睫,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中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大重要举措,由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的这一“制度建设”,将在明年6月底前提出方案。

篇5:打造“诚信政府”实施方案

方案

各XXX:

为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基本要求,根据《XXX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分解表》的总体安排,现就XX办公室牵头的关于对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调查工作实施方案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力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的要求,按照XX党工委、XX管委会关于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的总体部署,动员组织XX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市民对诚信政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确保实现“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90%”目标,为建设和谐美丽新XX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措施

(一)清理兑现承诺,把“实事”和“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1.各XX要对X年X月—X年X月期间向企业和群众做出的承诺及落实情况、“为民办实事”和“惠民工程”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梳理,摸清底数,最大限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保证不产生新的纠纷。未完成的承诺要说明原因。

2.各XX要对X年X月—X年X月期间签订的合同及履行情况进行梳理汇总。

3.各XX要对X年X月—X年X月期间政府合同履约涉及诉讼情况进行汇总。

(二)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完善社会对政府承诺的监督网络。

1.各XX负责对自身政务公开情况进行自查,严格落实政务公开有关规定,查漏补缺,通过政务公开栏、公众信息网、办事指南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办公室负责对政务公开情况进行督查。(X月起到创建工作完成)

2.办公室负责对XX政府网站内容进行及时更新。

(三)大力开展诚信政府宣传,提高市民对政府诚信满意度。

1.由办公室牵头,各XX配合,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社区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多种渠道开展宣传工作,将XX近年为民办实事的情况(包括为民办实事工程、惠民行动、民生工程等)进行梳理整合,制作成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宣传品投放到街道、社区、企业,提高知晓度,引导市民正确理解测评指标。

2.各XX在所属行业、辖区开展入户宣传活动,要求X月X日前辖区市民、企业知晓率达100%。同时在入户宣传过程中,了解市民、企业对政府诚信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需要做何改进。各XX要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并确保所辖范围的村(居)民、企业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三、保障措施

办公室将安排专人负责方案落实工作,按要求和进度进行督查,及时纠正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保证工作如期完成。

篇6: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打造诚信邵阳.

[摘要 ]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际交往的纽带, 更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邵阳市作为湖南的第一 人口大市和第二面积大市, 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 “诚信邵阳” 这张名片打造的怎么样?对于推进全省“两个加快”的步伐 和“两个率先”的实现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加强诚信体 系建设的角度,立足邵阳实际,着力从诚信宣传教育、诚信 资源整合、诚信监督管理和诚信政府建设四个方面出发,探 讨如何加快推进诚信邵阳建设? [关键词 ] 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教育 诚信政府 诚信邵阳

社会诚信体系是一种以社会诚信制度为核心的维护 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正常秩序和促进诚信的社会机制,是 一项政府推动下全社会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诚信两字具有非常重要的分量,是我国传统道德的 基础和根本。孔子认为:“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中国古 代思想家把诚信视为统治天下的主要手段。在长期的社会实 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 人的道德传统。曾几何时,假数字、假政绩、假文凭、商业 欺诈、制假售假等现象屡屡发生,诚信缺失已成为社会的一 大公害。个人失信,害及他人;企业失信,经营衰败;社会 失信,则人人自危;政府失信,则法制难行,权威不立。

一、坚持全民诚信教育,大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健全社会信用, 培养公民高尚的诚信品质, 教育是基础, 是根本。明礼诚信不是一般意义的对人们道德良心的呼唤, 而是成本、效率、信用等市场经济生活规则在思想观念和伦 理道德上的客观反应。一要加强诚信宣传教育。通过对全社 会的诚信宣传教育,普及信用知识,增强生产经营者的诚信 意识和守法意识,提高企业、消费者的信用风险防范和自我 保护能力,营造“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氛围, 形成全民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二 要创 新宣传教育的形式。要通过文艺作品、舞台艺术、展览演示、网站宣传、电影电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诚信宣传 的科技含量, 扩大传播范围, 使诚信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富有亲和力、吸引力、渗透力。要 对失信行为特别是搞商业

贿赂的市场主体及时予以曝光,使 失信者名誉扫地,直至为市场所淘汰。三要大力加强职业道 德教育。深入推行从业准入制度,提高从业者诚信素质和职 业服务质量标准,不断加强经济道德文化建设,突出进行商 德教育,走出职业教育的局限,进入普通教育和社会教育领 域,在全社会形成按章办事、文明经商、诚实守信的良好氛 围。四要积极推行科学的诚信教育方式。要完善诚信教育方 式,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公民从小学开始,到中学、大学进 而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长期持久地进行诚信道德教育,使人 们都能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能做到守法守纪、待人以诚、待

物以信、和谐相处。

二、坚持信用资源整合,努力完善诚信管理体系

社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坚持 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按照主体的不同, 建立起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体的电子政务信息披露系统;以 行业协会或企业为主体的同业自律诚信系统;以信用中介机 构为主体的市场诚信服务系统。最终形成以政府、行业、中 介机构为基础,实现诚信信息的联合征集、专业评估和信用 公示的社会诚信管理体系。一是要建立综合协调机构。社会 诚信体系建设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不同部门,需要建立一 个统一的机构进行协调管理。政府要高度重视诚信体系建 设,加强综合协调,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在队伍建设上加大 力度,在工作推进上全力支持,在资金安排上重点倾斜,努 力完善社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二是加强诚信信息资源的整 合与管理。诚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管理对于推进诚信管理体 系的建立和完善至关重要。要按照上下互动、横向互通的要 求,全力推进全市诚信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诚信信息管理 中心,将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技术监督等部门的诚信 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储存,并将这些诚信信息依托政 府网站定期在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布,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和综合利用, 形成 “一处失信、处处制约” 的失信惩戒机制。三是推进诚信评估系统建设。诚信管理中心要负责全市诚信 评估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将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的诚信

等级评价标准加以整合,统一评估的标准和方法,按照统一 的格式汇集企业和个人的诚信信息资料,使评估运行实行统 一指标体系、统一评估程度、统一向社会公告评估结果,确 保社会诚信评估的完整性和评估结果的权威性。

三、坚持激励约束并举,着力构建诚信监督体系 构建诚信监督体系建设对于推进诚信邵阳建设具有举 足轻重的作用。要通过激励约束和扶优限劣的方式,守信激 励、失信警示等多种监督管理机制并行,全方位整顿市场失 信行为。一是要启用守信激励机制。对信用状况好的企业和 客户,金融部门可增加授信额度、提供信用贷款、开通绿色 通道;工商系统可免于日常检查,年检免审;信用担保机构 对诚信客户要积极提供信用担保,减少实物担保,降低担保 费率。二是要建立失信警示及惩罚约束机制。凡被工商部门 和金融部门曝光的企业,被税务部门列为严重失信行为的企 业,都要列入“黑名单” ,加以警示,行政执法机关依情况 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建 立被吊销执照企业的“失信档案” ,防止这些企业再次在社 会上搞信用欺诈。三是要培育和规范市场中介机构。中介机 构的发展与成熟 , 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要强化执法检查, 完善中介服务业的法律监督,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规范和监 管。同时围绕诚信意识的树立,大力推进中介服务业信用体 系建设,严肃查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资信证明、虚假评估、虚假鉴证等不法行为,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 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同业商会的自 律作用,促进信用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四是要进一步整顿 信用秩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核心是整治市场诚信 秩序。对影响恶劣的制假售假、信用欺诈等违法违规的失信 行为,行政、司法机关要主动介入,密切配合,重拳出击, 重点治理,共同创造良好的市场诚信环境。

四、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全力提升政府诚信形象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自 身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更 是提升政府诚信形象的中心工作。转变政府职能总的原则应 该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 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 有利于邵阳加快发展和诚信邵阳建设。一要规范行政执法行 为,强化诚信执法责任。及时清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章 制度和

规范性文件,推行阳光政务,大力推进政务信息梳理 和网上公开工作,促进了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保障群众的知 情权、参与权;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削减行 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收费事项;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全面 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二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保障群众合 法权益。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力推进为 民实事工程建设,切实维护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促进政府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牢固树立 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应 急救援机制,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确保群众

篇7:打造诚信社会演讲稿

我叫x x ,来自车管科,我演讲的题目是《社会需要诚信》。

所谓诚信,就是指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诚信这一做人准则一直被世人深刻理解并传承。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美国科学家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也说过;“一个人失足可以马上站立起来、失信将永远难以挽回”。《狼来了》这部家喻户晓的童话,也被译成其他语种传遍世界,可见每个文明的国度都把诚信教育看得很重;这个故事也寓示着不诚信会给人带来灾难,甚至危及生命。诚信对一个人如此,对于一个国家也尤其重要。下面我们共同回忆俩个历史事件:一个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另一个是商鞅变法“立木取信”。周幽王为了博取宠妃褒姒一笑,谎报军情,导致身死国灭;商鞅“立木取信”,新法得以实行,使秦国渐渐强盛,战胜了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国家。

还有个不诚信影响国运的例子:众所周知,前苏联,被我国称之为社会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那个曾经霸权十足的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土崩瓦解,国将不国,国不下去了,原因虽然很多,也富有戏剧性,但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见解,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就是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总是报喜不报忧。面对苏共领导集团自身缺陷:腐化堕落、特权、任人唯亲等问题,本来有些通过新闻媒体的监督去发现披露,引起重视、通过改良及早解决掉,但《真理报》总是文过饰非,粉饰太平,这种虚假的宣传、使苏共领导人生活在虚幻自欺中,感觉良好,导致国家长期的积弊不能解决,积重难返。真理报的内容后来被苏联人带着嘲讽的语气描述,“我党总是取得巨大的成就,存在较小的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国家,社会存在价值缺失和偏离,拜金主义冲击传统的道德规范。诚信这一道德准则也不能幸免:虚假广告不断有出现,过期和假冒的食品药品、冒牌商品冲击市场,“豆腐渣”工程造成悲剧不断,招录考试时,考官考生舞弊,论文抄袭、学术造假骗取科研经费,假发票、假身份证、假学历、假结婚假离婚,不诚信现象五花八门。

近来,反腐风暴轻轻一刮,大批贪官纷纷落马,爆出的问题令人发指,其中包括用人方面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现象。有些单位会上领导信誓旦旦且义正词严地说,提拔干部看工作,一定按照我党使用干部原则,按照德、能、勤、绩选人用人,听上去是不是欢欣鼓舞、很激动人心啊,但是到了具体落实的时候,总是会被铜臭气、关系网冲击,党的用人原则无法落实,更有甚者,一些人借机立山头、拉帮结派、排除异己、铺设自己的贪腐人脉关系线。导致大量能力平庸、甚至品质有瑕疵的人员潜入体制内,这种情况一而再发生,让人感到迷茫、甚至动摇信仰,影响工作是一定的。幸好共和国的群众党员、多数干部党员都受党多年教育,能够经受磨练和考验。

调整干部许多情况下是体制内的事,尚且如此,对待体制外没有知情渠道的人会如何呢所以有民谣曰“电老虎水龙王,工商税务两匹狼”,又有民谣曰“大檐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何以能做到吃了原告吃被告呢?无非是欺骗和讹诈,有何诚信呀!这些问题人员,在上世纪末一定不止一遍地说:“深刻地理解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世纪初也一定会再三地强调自己用“科学发展观”武装了头脑,要真如他们自我标榜的那样,能出现上述情况吗? 歪嘴子和尚把经都念歪了。就道德教育方面我们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官员对社会道德有引领示范作用,眼下中国社会不诚信到了非常严峻态势,不是吗?最近,人倒地扶与不扶,曾经引发全国热议,甚至频繁出现传销、碰瓷等违法现象。体制内尚有“歪嘴子和尚占据庙堂的诵经位置”。这种情况如不能很快扭转过来,与我国有竞争关系的国家必然会掩面窃笑,与我们敌对的国家必然会轻视我们,必然会影响中华民族实现世纪梦。我国加强道德建设的要求是迫切的、刻不容缓的,近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轰轰烈烈开展,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我党是英明的。

那么,作为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一员,我该如何做呢?

答案:一、我们应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诚信,少些圆滑世故,建立简单、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

二、我们加强学习,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德才兼备,贡献突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的,新时期一定要再接再厉,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做到名至实归、才德称位,不能徒有其表。

三、要继续“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认真刨析自己,用壮士断腕的决心与过去不诚信等道德问题做一个彻底了断,达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四、具体工作(说科级以下干部的),需要自己完成的,不要推给别人,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要精诚团结,遇到有挑战性的工作,要科学处置,比如会务中心广场的国槐,该三月份栽不要拖到五月,是不是用水先把含沙量大的土质冲下,充实树坑周围以后,再栽种,不能总是种不活,去折腾。要把财政局拨给我局的用于保障机关运行的钱用好。

篇8:构建诚信机制 打造诚信社会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全,诚信理念和社会经济信用关系较为淡薄,导致诚信成了一种十分稀缺的资源。在我国诚信的缺失犹如市场经济的败血症,渗透到了商业、金融、生产、政府部门等方方面面,成为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诚信机制打造诚信社会构建

1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十分重视诚信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各项活动,构建诚信机制,打造信用政府,创造诚信环境。经过几年的努力,政府的公信力,企业的信用度,个人的道德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仔细盘点起来,虽然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有了明显好转,象牛肉注水,鸡鸭灌砂一样手段低劣,易被觉察的欺骗行为少了一些,但在各个地区,不少企业和个人中都还存在着手段更加高明,欺骗金额更加巨大,性质更为严重的失信行为,诸如视合同为废纸,价格欺诈,坑蒙拐骗,统计数字弄虚作假,产品假冒伪劣,恶意耍赖逃债等等有悖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的痼疾,造成交易成本上升,市场风险加大,人际关系扭曲,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2诚信缺失的结症所在

2.1经济实力影响着一个企业的信用水平。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都已转制或破产,大量私营企业应运而生,在众多的新老企业中,规模偏小,不具备现代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实力十分有限。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一些企业揠苗助长,少数企业甚至饮鸩止渴,采取不讲信用,不计后果的短期行为,从而影响了整个企业的信用水平。

2.2产权不明晰也是诚信缺失在体制上的一个原因。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明晰的产权是追求长远利益的动力,只有追求长远利益的主体才会讲信用,才会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去惩罚对方的欺骗行为。

2.3经营者的道德素质也决定其信用水平。尤其是在一些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中,其道德素质更是信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县大多数的私营业主和个体户都没有经过严格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意识十分淡漠,为了私利,不讲职业道德,欺诈、违约、赖债、造假无所不为。

2.4相关法律不健全,执法力度不足也为失信行为打开了绿灯。目前,我国在《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中都有对诚实守信相关的原则规定,但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至今还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系统规范信用方面的法律条文。再加上一些执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让一些失信者和地方保护主义者可乘之机。

2.5社会信用体系不完整,客观上助长了失信行为的发生。目前,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估基本上还是一项空白,由于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建立:使得社会获取信用信息的成本增加,最后导致信用信息的使用率和当事人逃债成本的下降,客观上助长了失信行为的发生。

3构建社会诚信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几年来,我国因诚信缺失而造成的损失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由于诚信的缺失,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人们不敢放心消费,造成了内需不足,每年国家因此而损失上千亿元。由于诚信的缺失,使得信贷风险增大,在众多企业资金严重紧缺的同时,几万亿居民存款都沉淀在银行的柜子里,不敢贸然放出,不仅制约了金融的信贷扩张能力,还缩减了金融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由于诚信的缺失,还使银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由于诚信的缺失,还使得我国目前每年签订的四十多亿份合同,履约率仅有一半,在造成高达数千亿元损失的同时,大大削弱了人们的投资信心。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各级“两会”代表、新闻媒体、人民群众都在不断地呼唤诚信回归,呼唤诚信已成为经济生活和文明建设的主旋律。面对入世后的严峻挑战,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我们无法漠视诚信危机的严重威胁,要发展我国的经济,要提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唯有推进诚信建设,构建诚信机制,打造诚信社会。这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个企业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4构建诚信机制,打造诚信社会的几点建议

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复杂的工程,面广量大,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是单靠某些部门、某些措施就能完成的。笔者认为构建诚信机制,打造诚信社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要深化和完善政府的信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按照其组成可以划分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其中政府信用是整个信用体系的重心和基础,是建立真正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前提条.件。政府信用也是一种生产力,对整个社会信用具有带动和推动作用。建立政府信用,首先要改革政府的行政方式,提高政府的透明度,绘企业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第三,政府公务人员也要把诚信原则贯穿到履行管理、监督和服务的职责中,讲实话、办实事、讲信誉、重效率,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4.2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社会信用管理体制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以多个部门共同组成的政府综合信用管理体系,二是以企业为单位的企业信用管理体制,三是个人信用管理体制。三者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共同构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全国性的综合信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也不多见,个人信用管理除了上海外,基本上还是一项空白。因此,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管理建设必须同时推进。

4.2.1建立政府信用管理方面。应由政府出面协调组织、银行牵头、工商、税务、法院、技术监督、人事等多家部门共同参与,成立一个专门的信用管理公司,进行信息的征集、评估、管理、服务、查询、发布等,信用管理对象应涵盖绝大部分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4.2.2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方面。各个企业应与政府管理部门协调,独立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管理机制,该机制应包括信用管理阶段前期的资信调查和评估,中期的债权保障,以及后期的应收帐款管理和追收。在组织上大企业应有相应的人员和机构。在具体的业务上,要建立完整的客户档案,信用管理部门依靠完整的客户调查资料,全程跟踪、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和确定客户的信用额度,对逾期的应收帐款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4.2.3建立个人信用管理方面。建立个人信用档案,进行个人信用管理,不仅有利于促进信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而且还利于银行和社会团体了解和掌握个人的资信情况,减少和降低个人信贷风险和商业赊销风险。

4.3诚信建设必须坚持道德教育与法律约束同时并举必须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诚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引导以诚待人、以信立身。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通过道德教育使每个劳动者都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树立起敬业精神。通过道德教育,在企业中推崇诚实经营的理念,使诚信成为每个企业的自觉行动,从而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篇9:坚持服务民生 打造诚信行业

魏士彬 2012年1月14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道路运输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2012年工作任务,动员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开拓创新,推进安徽道路运输科学发展。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下,全省道路运输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结构,提高品质,服务民生,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完成客运量17.9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15.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6.8%和11.4%;货运量21.9亿吨,货物周转量6124.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9.5%和22.4%,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客运、机动车驾驶培训以及机动车维修都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势头,实现了“十二五”道路运输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加强运输保障,行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运输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站场建设投资7.68亿元,同比增长67%。“十二五”规划的“双十”项目中,合肥客运西站、蚌埠综合客运枢纽站正式开工,滁州城南客运总站基本建成,马鞍山综合客运中心枢纽站等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或土地预审,芜湖东部物流园区等4个物流项目取得较快进展,霍山城西客运站、旌德客运换乘中心等项目主体建成。建成农村客运站64个,农村候车点2028个。新增班线117条,新增检测站2个,新增驾校11所,新增、更新教学车辆1098辆,道路运输服务能力提升明显。按时完成公交车、出租汽车、农村客运车辆燃油消耗调查和数据核报,及时发放燃油补贴资金17.6亿元。指导淮南、铜陵建设出租汽车服务中心。宣城市被列为交通运输部

“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15个试点城市之一。

城乡运输一体化加速推进。采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方法,总结和推广天长市等地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力推进城乡客运班线公交化、区域化、集约化改造和公司化经营。农村客运的通达深度和覆盖面得到提高,通公路的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98.5%,初步建立了以市、县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辐射行政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乡道路客运网络体系。制订了省会经济圈、皖北地区、皖江城市带三大区域客货运输发展保障方案,完善区域内快速客运通道建设,实行城际班线公交化改造,推进区域交通快速化、区域发展同城化。全省16个市间基本开通城际直达班车。

城市公交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城市公交固定资产投资5.48亿元,全省公交车辆数13258台,同比增长11.6%。86%的市县开通了城市公交运营线路。全年更新、新增公交车辆1383辆。双层巴士、空调巴士、新能源巴士的比例不断提高。全省31个市、县安排了免费人群乘车、车辆购置、亏损线路、公交场站建设等方面的财政补贴。共组织约800人的公交管理专项培训,深化了“苗苗车组”品牌创建,推进“星级驾驶员”、“星级线路”评比活动,规范运营管理和服务。

应急运输保障有力。圆满完成节假日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会议等应急运输保障任务。“十一”黄金周全省共投入运力21.78万台次,日均发送旅客172.2万人次,同比增长17.1%,首日客流达180.14万人,创历史最高峰。全力保障煤电油运及重点物资的运输。建立了应急保障车辆和人员信息库,完善应急保障体系。继邮政联网售票之后,推出手机售票、网络售票、旅客自助购票等多种服务形式,方便群众出行。开展班线客运智能运输试点工作,加快公众出行系统建设。

(二)规范经营行为,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净化 源头治超全面推进。认真落实《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办法》。完善驻点监管、巡查、违法行为抄告、约谈制度。推广运用源头治超管理信息系统,对违法信息进行实时登记。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提高社会公众对超载超限危害性的认识。发挥基层站所职能,强化源头治理。按照省厅统一部署,组织实施2011年联合治超3次专项行动。推进源头治超区域联动,形成15个省内联动区域、3个省际联动区域,保持源头治超的高压态势和区域平衡。省厅源头治超联系点硬件建设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萧县平山口、凤阳县等地区源头治超基本实现“全覆盖、零超载”。全省出场超限超载率控制在6%以下,实现了覆盖范围明显提高、力度明显提高、效果明显提高、出场超限超载率明显降低的效果,源头治超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场秩序稳步规范。拓展“96333”运政服务热线功能,全年累计受理投诉举报咨询近16万件。完善客运车辆出站安检、安全叮嘱、安全提示等制度,开展了道路客运和卧铺客车隐患集中整治活动,对全省147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进行现场检查,规范危货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配合物价部门对道路旅客运价和收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联合稽查行动,使皖北驾培市场、皖南旅游景区客运市场秩序得到了治理。

站场管理不断加强。制定了运管机构驻站管理规定和驻站管理人员考核办法,加强对客运站的源头监督。重新核定站级,责令17个二级客运站进行整改,对两个二级客运站降级。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制度建设,实行季度考核和星级评定,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规范服务区经营条件和经营管理行为。依托交管站建立货运业户联系人制度,开展交管站货运管理规范试点工作。完成了交通运输部道路货运站场运营管理规范课题研究工作。

诚信建设日益强化。组织全省客货运输企业、驾校、维修企业、客运站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告。取消4家春运期间违法超员企业的班线招投标资格。健全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计分工作机制。全省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占比达66.9%,较2010年上升了37个百分点。全年因违章被计分的道路运输驾驶员6459人,列入黑名单的125人。与公安交警联网运行客运车辆及驾驶人管理系统,共享驾驶人和车辆信息,互通违章信息,形成执法合力。建成44个标准化从业资格考场并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三)调整运输结构,行业发展质量不断改善 企业自主经营能力逐步提高。以市际和县际班线为重点,加大公司化改造力度,全省班线客运企业公司化经营比例达到60%。旅游客运企业公司化经营比例提高到90%。运输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合肥市客运总公司成为交通运输部指定的运输安全预防与处置集成应用综合示范基地,芜湖安得物流公司获2011年中国驰名商标,跻身中国物流百强企业前十名,一批客货运输企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在全国及行业内的影响稳步提升,在市场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运输经营方式多元化发展。引导运输企业多元化经营,满足多层次、高品质的运输需求。经省政府同意,省厅出台了《关于开展汽车租赁新型业态试点促进汽车租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开展甩挂运输试点。推进集装箱运输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装备标准化水平。继续推进小件快运联网建设,加盟客运站已达36家。

低碳运输积极推进。制定并实施“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2011年行动计划”。对新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车辆,严格执行燃油消耗限值标准。制定了我省加强客运运力调整、推进节能减排的贯彻意见。全省共更新省际、市际客运车辆1214台,其中中高级车比例达96.5%。截至目前,全省经营省市际班线的客车,中高级车比例达到85.53%。推广应用新能源车,合肥181台纯电动公交车上线运营,蚌埠、阜阳等客运企业购置了燃气车从事省内市际长途客运。大力推广绿色维修、驾驶模拟器等节能工艺、设备的运用,举办了“老旧营运车辆集中淘汰”、“节能宣传周”等节能减排主题活动。

(四)创新管理机制,行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许可改革深入推进。扩大客运班线许可改革试点范围,允许经营者在保证最低日发班次前提下自行调整班次,扩大自主权,提高运营效率。在江南五市间实施班线客运管理改革试点,扩大车籍地运管机构管理权限,减少许可环节、提高工作效能。扩大网上行政许可范围,实现了班线客运、旅游客运临时线路牌和包车牌的网上即时发放,提高经营者适应市场变化、及时组织运输的能力。总结合肥市出租汽车经营权转换工作经验,获得交通运输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予以推广。

市场监测不断强化。完善了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实施重点客运线路月度调查和季度评估制度。建立货运运价监测制度,在全省确立48个货运信息监测单位,按月对17类70余个品种的货物运价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掌握货运市场发展动态。建立出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时了解行业稳定状况并制定相应对策。强化科技应用,全省2.1万台从事三类以上班线客运、旅游客运、危险货运的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实现营运车辆动态监管。

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建立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件数据统计分析制度,全面实施以查处分离为核心的行政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开展案卷评查,实行示范引导。组织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提高执法协作水平,推进综合执法机制建设。制定实施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方案,推进执法队伍的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滁州市运管处被交通运输部表彰为“全国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先进集体”。

(五)推动文明建设,行业社会形象显著提升 “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全面深化。围绕第二阶段活动目标任务,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确立了一批“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示范单位。在全省客运站推行“车站文化”,在班线客车、公交车、出租汽车上开展“车厢文化”建设。在全省运管系统开展“党旗飘扬在我心、微笑运输创温馨”演讲比赛。组织了全省道路运输行业文艺调演,集中展示道路运输行业在开展活动期间取得的丰硕成果。

运政队伍建设探索新路。协同有关部门进行运管体制调研,研究理顺运管机构管理体制。组织市级运管机构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培训,实施省局机关青年干部和基层运管人员双向交流和挂职锻炼活动,促进干部培养和素质提升。

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巩固。按照省厅部署,认真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严明机关纪律”暨效能建设活动,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道路运输行业特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编制廉政风险防控手册,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116幅,排查风险点571个,制定防控措施378条。深化党风廉政教育,通过预防职务犯罪报告会、廉政专题学习、参观展览等形式,教育和督促干部职工反腐倡廉、勤政廉政,预防腐败和职务犯罪。严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巩固公路“三乱”治理成果。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编制印发“十二五”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召开了道路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布置“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行业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载体,在道路运输行业首次开展“十大感动人物”评选活动,共收到选票32.7万多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省局、淮北市运管处、合肥汽车站等21个单位被表彰为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省局班线处被表彰为安徽省文明窗口;在第二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中,我省选手合肥汽车客运有限公司驾驶员陈文荣获个人一等奖,我省代表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五名。

一年来,党建、工会、交通战备、离退休、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各位领导、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厅党组和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正确领导,社会各界、各部门共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广大从业人员和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运管局向关心、支持道路运输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道路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道路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将稳中求进作为明年经济社会工作的总基调,强调要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省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没有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没有变,加速崛起的大趋势没有变。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指出,“十二五”仍然是全省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交通运输部门肩负着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要把握住困难中的良好机遇。我们应该在国内、省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全面认识发展中的有利条件,积极面对当前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

从经济社会发展对道路运输的新影响来看,行业发展任重道远。道路运输行业承载着民生工程的重要使命,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更是城乡居民的基本出行方式。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是道路运输行业面临的新考验。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运输、绿色运输,对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期以来,重大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出行安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道路运输安全发展的形势更加紧迫。

从人民群众对道路运输的新期盼来看,创新服务亟待突破。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社会公众对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期盼,旅客出行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货物运输由“运得了”向“运得及时”转变,需要我们优化运输结构,满足高品质服务需求。随着小汽车快速进入家庭,对驾驶员培训和汽车维修提出了新期盼,需要我们改革服务方式,提高服务透明度和服务质量。随着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对道路运输新型服务供给能力提出了新期盼,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汽车租赁、电召车、网上预约车等新型运输业态,创新服务模式。

从文化建设对道路运输的新要求来看,运输文化大有可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强道路运输文化建设,提升道路运输发展软实力做出了战略性指引。文化建设需要载体,需要与行业紧密结合,落地生根。道路运输业“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要求我们在创造独具特色的道路运输行业文化、提高行业文明程度的同时,充分利用行业流动性大、传播力强、服务窗口多的优势,发挥文化传播载体作用。

从行业自身发展的新变化来看,改革任务繁重迫切。道路运输现行的管理体制中,计划经济的色彩仍十分浓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中不适应、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仍然很多。行业社会管理任务日益繁重,行业管理方式亟需调整。运输市场分工不断调整和细化,市场机制亟需完善。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行业管理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要切实把握好厅党组提出的“稳中求进、适度超前,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突出重心、完善服务,安全发展、保障稳定”的总要求,切实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在行业管理中,要由注重行政管制转变为经济调节与行政管制并重,强化经济调节;由注重行政许可转变为市场监管与行政许可并重,强化市场监管;由注重经济性监管转变为社会性监管与经济性监管并重,强化社会性监管;由注重行政管理转变为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并重,强化公共服务。

在具体工作中,要紧紧抓住“四个着力点”: 一是着力于服务民生,推进运输基本服务均等化。道路运输是服务性行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完善基础设施,兼顾城市和农村运输需求,健全服务网络,为居民出行提供良好的环境。要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出行需求,让群众享受更加舒适的运输服务。要积极争取优惠政策,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要落实公交优先政策,优化公交线网,提高公交线网覆盖率和公众出行分担率,让人民群众愿意乘公交、更多乘公交。要积极发展农村物流,促进绿色鲜活农副产品流通。

二是着力于完善体制机制,推进运输资源配置市场化。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需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要以运输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多样化、个性化运输需求。打破部分子行业中存在的垄断、市场壁垒,保持市场良性竞争,增强运输市场活力。进一步细分运输市场,让经营者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推进运输价格信息、货源信息、运输业户和车辆信息等市场信息的透明化,引导资源有序流动,促进市场自主调节。

三是着力于跟踪社会热点,推进运输管理科学化。道路运输行业涉及面广,社会关联度高。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要紧跟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普遍关注的服务质量、运输安全等热点问题,加强运输过程监管,推行标准化服务,推进平安运输建设。要大力推进运输服务智能化,使运输过程“看得见、摸得着”,提高社会公众对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的参与度。要加强市场监测,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运输从业者的利益诉求,调整工作思路,解决运输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是着力于塑造行业形象,推进运输文化建设品牌化。通过行业文化建设,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提振队伍精神,提高行业认知度和美誉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建设独具特色的行业文化,用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鼓舞行业队伍士气,提升行业品质。要实施道路运输品牌化战略,努力打造一批优秀服务品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行业整体素质提升。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诚信体系,彰显行业公信力。要加大宣传力度,集中宣传行业发展新成效、管理改革新政策、惠民利民新举措,提升行业整体形象。

三、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道路运输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提高道路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2012年工作要按照厅党组提出的总体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发展基础,推动道路运输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提高道路运输服务质量,提升行业文明程度,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2012年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是:

(一)突出重点,坚持以点带面,带动行业科学发展。持续开展货运源头治超工作。加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安徽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宣贯力度。通过驻站、巡查、定点监管等方式,督促货源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规范装载单的签发使用,严把车辆登记、装载、称重和进出场关。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强区域联动,保持治超整体均衡。指导基层交管站建立货运企业、驾驶员联系制度,履行货运源头治超职责。推广应用源头治超管理系统,力争完成省市县三级运管机构和货运源头治超执法专用车辆数据联网。建立责任倒查体系,通过货运装载单全面倒查、追究超限超载行为涉及的相关人员的责任,加大对违法装运和非法改装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力争使违规超载超限车辆出场率降至5%以下。

努力提升城市客运服务水平。推进安全公交、文明公交、科技公交、绿色公交发展。争取出台《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编制《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服务规范》,指导各地编制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能力、服务质量、行业贡献等综合能力评价。在全省市级城市推行“星级驾驶员”、“星级线路”评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有条件的城市扩大电子站牌应用,建设集运营指挥调度、综合业务通信、乘客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公交管理系统。提高天然气车辆等新型能源公交车辆的比重。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管理,扩大电召车、网上预约车等服务方式的试点范围,加快试点城市出租车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出租车驾驶员教育和注册管理,提高出租客运服务质量。在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行业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坚持统筹城乡道路运输协调发展,满足城乡居民“行有所乘”的基本需求。制订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指导意见,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实现通公路的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98.7%。加强农村客运车辆、站场、企业资格、线路审批等源头管理,提高农村客运安全。依托农产品基地、乡镇客运站、村委会等场所,加快农村货运网点建设,积极发展农村货运,促进农村物资有序流通。全面推广应用安徽省道路旅游客运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每趟次旅游客运包车业务的远程监管,促进旅游客运企业加强车辆和驾驶人员日常管理。

全面开展机关作风纪律建设。全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扎实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严明机关纪律”暨效能建设活动,提高“公信力、服务力、执行力”。组织开展“下基层、进企业”活动,每个单位、部门均要选择一个基层运营单位开展深入调研,了解基层对行业管理的政策需求和意见,强化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求真务实作风。深入推进“微笑服务进机关”活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完善设施,强化能力建设,夯实运输发展基础。加快运输站场建设。完善运输站场的衔接和集疏运功能,逐步形成规模合适、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站场体系。贯彻落实《安徽省道路运输站场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强化财政补贴资金监管和站场建设引导。建立站场建设项目库,加强规划项目动态监管。以“双十”项目为重点,基本完成合肥、蚌埠、马鞍山等综合性客运枢纽主体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异地航站楼建设。组织好农村运输站点建设和维护,建设城乡客运换乘中心,建成农村客运站60个。坚持典型示范引导,制定建设标准,推进宣城、淮南和铜陵出租车服务中心建设。支持综合性物流园区和专业化货运站场建设,争取建成1-2个甩挂运行服务中心。完成站场建设投资9亿元。

实施信息资源整合工程。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要从注重业务应用向提高运行效率和提升数据质量转移。各地要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完成市级信息中心、视频会议中心标准化建设,建成省--市运管机构光纤通信专网。结合部示范项目--道路运输区域联网执法示范系统,完成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开展道路运输证和从业资格证电子化证件应用试点。争取全省所有一级客运站和部分二级客运站实现售票信息联网。继续加强与邮政公司的合作,扩大邮政联网售票的覆盖面,争取一级站基本实现手机售票。推进班线客运智能化服务系统建设,基本建成公众出行服务系统,向社会公众提供旅客出行过程、订票、班次查询等信息服务。继续完善门户网站功能,加强社会、企业和运管机构的信息互动。升级改造96333运政服务热线系统,提高联网运行和快速反应能力。

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完善省、市级道路运输保障应急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应急保障车辆信息库和人员信息库。加强应急车队的动态监控,提升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做好节假日、恶劣天气、防汛救灾等特殊时间的运输保障工作。

完善市场运行监测体系。扩大市场监测范围,加强综合性统计分析,不断提高行业管理机构对运输市场的认知力。继续做好重点货物运价信息采集工作,完善货物运价信息监测网络。以客运站为依托,继续做好重点客运班线出站载客率调查和评估工作。依托各地出租车呼叫服务中心,做好出租车运营数据采集,切实掌握出租行业运行状况。积极做好城市公共交通和节能减排统计,试点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建立企业直报制度,试行统计数据网上直报,提高数据质量。

(三)强化安全,优化运输结构,推进行业健康发展。完善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运输动态监管,完善安全监管网络。要建立健全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体系、标准体系、过程监控体系和责任体系,督促企业落实客运站封闭式管理、客运班车出站报班制、行包安检、车辆门检、驾驶员叮嘱、安全驾驶监督卡等制度,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继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推进平安车站长效机制建设。在客运企业试行企业统一支付承包车辆驾驶员薪酬制度。经营三类以上客运班线及省际旅游客运的企业必须对外公布本企业短信举报平台电话号码。严格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制度,将评估考核结果与客运线路招投标、企业质量信誉档案、资质等级评定等相结合,强化企业监管。全面加强运输车辆营运过程监管,严格落实24小时监控制度,确保所有车辆实时在线,着力解决“重安装、轻使用”的问题。研究建设班线客运车辆营运线路比对系统,及时纠正营运车辆违法行为。完成我省7500台营运车辆安装北斗导航卫星终端目标任务,做好北斗导航系统示范应用。

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始终坚持把运输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加快道路运输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支持各类运输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支持班线、出租、旅游客运企业加快公司化改造。继续放宽重点运输企业行政许可权限,提高经营自主权。给予优势企业班线招标优先权。合理布局汽车租赁网点,鼓励规模大、管理好、信誉高的汽车租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形成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汽车租赁服务网络。促进道路运输与民航、邮政、水运、铁路等的联合,提高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货运业。鼓励和支持货运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完善重点企业资料库,落实重点企业走访制度,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及时调查、测算道路货物运输平均合理成本并定期向社会公布。配合有关部门规范道路货物运输合同文本,加大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继续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作,扩大试点企业范围。推进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加快客运站小件快运网络建设,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一、二级客运站小件快运联网运行。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政策要求,注重发挥运输企业节能主体作用,加快传统运输业向现代运输业转型。制定2012年道路运输节能减排行动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行动方向。加强行业节能减排宣传、统计和技能培训工作,提升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节能意识与素质。严格落实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限制高耗能车辆进入运输市场;鼓励和引导使用清洁能源车辆,积极推进运力结构调整。

(四)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从业人员诚信考核、信息采集、发布、应用体系,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继续加强从业资格管理,提高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推行道路运输经理人制度,组织1-2期道路运输经理人培训,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深入开展道路运输驾驶员尤其是出租车驾驶员诚信考核,完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和驾驶员“黑名单”制度,强化继续教育培训。探索与物流园区、货运站、客运站共享诚信信息机制。将驾驶员诚信考核计分与其所在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和客运经营权招投标挂钩,促进企业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和聘用管理,完善诚信体系奖惩机制。

提升驾驶员培训和维修服务质量。组织开展驾驶员培训质量专项整顿行动,全面推行“五项制度”,即推行驾驶培训合同制度,编制、使用全省统一的驾驶培训合同文本。推行培训预约制度,减少学员等待时间,提高培训效率。推行学员自选教练员制度,激励教练员规范教学行为。推行教练员定期考核制度,按月公布教练员培训总量和服务质量考核排名。推行驾校培训质量排行榜制度,每年对驾校的考试合格率和驾校结业的三年内驾驶员交通违法率进行统计排名,并向社会公告,促进驾校优胜劣汰。优化维修企业结构,发展快修连锁经营,为汽车进入家庭提供保障服务。依托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开展维修服务满意度调查,曝光典型违法经营行为,加强社会监督。完善车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车辆准入检测、运营维护和审验全流程管理。

加强汽车站和服务区管理。改造、完善客运站设施设备,对照标准重新审验客运站等级评定。修订汽车客运站收费细则,建立与服务质量挂钩的收费规则,规范客运站经营行为。加强运政人员驻站管理,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以客运站为管理源头,继续推行“客运车辆靓化工程”,创出行业“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特色。继续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行为和服务质量监管,开展服务质量评比,改善服务区经营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在今年一季度前对所有服务区完成星级评定工作。

加大运输市场秩序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法规体系,争取出台《安徽省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周边地区的合作,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联合执法。以推广查处分离制度为重点,强化执法管理。规范使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执法检查,防范执法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发生。

(五)内强素质,深化创建活动,促进行业文明建设。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创建活动内容,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要做好“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的巩固提高阶段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按照“十二五”安徽省道路运输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总体部署,加大宣传贯彻力度,逐步落实规划目标。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行业服务特点,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切实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提高行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开展向余瑞青、杨苗苗等先进典型学习,用先进典型提升文化内涵。继续在全行业开展文明站、场、所评比活动。在试点基础上,总结工作经验,全面推进“车厢文化”建设。落实行业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评选行业“微笑之星”、“温馨之家”,推出一批爱岗敬业、微笑服务、技能过硬的行业明星。继续做好“十大感动人物”和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协调,围绕行业中心工作,加强宣传,为道路运输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促进运管队伍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运管队伍正规化、规范化建设,为新时期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积极贯彻交通运输部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着力建设具有现代意识、保障有力、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队伍,加快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行政执法形象建设,确保在3年内实现道路运输执法形象“四统一”。继续开展干部挂职锻炼交流,培养优秀青年干部。开展运政人员军事训练,组织市级运管机构管理骨干与县运管所所长分期集中脱产培训,全面提升运管干部综合素质。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设一支清正廉明、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是道路运输发展的基石。要严格落实廉政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的廉洁从政教育,加强自我监督和领导、部门监管。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个环节对风险防控实施过程进行系统管理,防患于未然。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五项规定。坚持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责任制,加大惩防举措,防止出现新的行业不正之风。抓好政风行风建设,加强社会监督,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

上一篇:歌唱比赛宣传方案下一篇:浅谈素描在高校美术专业中的价值和意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