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版画教学案例

2024-04-23

水印版画教学案例(通用11篇)

篇1:水印版画教学案例

论水印版画创作发展教学论文

摘要:论文主要阐述水印版画创作发展状况,从唐代兴起,到现代的创作,水印版画从刚开始的复制中国字画到依托中国独有绘画,再到渐渐脱离中国本土涵养直到在本土基础上的技法创新,可以看出其在固有理念上的逐渐突破。此外,论文还通过对三位画家的创作风格的个别性分析,将水印版画创作的来源、观念、技法进行一般性的理论总结,为笔者以后个人水印版画创作提供了理论性的依据。

关键词:水印;创作;版画

木版水印(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水印字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版画印刷技艺。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既可用以创作体现自身特点的艺术作品,也可逼真地复制各类中国字画。木版水印字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唐代,单色木版印刷已经具有相当水平。明末以十竹斋为代表的饾版、拱花等套色叠印,表明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由于这项技艺始终基于手工进行,所以中国目前纯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继承和发展,究于其重要性水印版画的创作一直是当代摆不开的话题。

明代至清初是中国版画的黄金时代,尤以萧云从、陈洪绶两位。明陈洪绶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版画方面。陈洪绶秉承中国绘画之精深,借助个人深厚的文学与绘画功底,将中国白描运用到水印版画一种独创:细线造型,书写勾线。萧的传世木版画以山水为佳,而陈洪绶则独霸人物画坛。这一时期的水印版画创作依托于中国独有的绘画审美,并将之运用到书籍装帧,文学作品流传之中,还不能完全脱离于中国绘画本土的涵养。在这之后直至民国初年,此种水印版画创作状况未曾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而且由于铜板在清朝时期的广泛传播导致有关水印版画的创作渐渐萎缩。

民国初年经鲁迅引进日本及欧洲版画,中国版画创作也开始本土化与异域文化相互结合产生新的面貌,由于时代问题,这一点在水印版画创作中却未出现过多显现,零星出现几个传统的年画作坊也未能使水印版画萎缩的状况得到改善。直至新中国建立,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水印版画的继承与发展摆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责任重担上,朱琴葆,黄丕谟,张树云等力图创新水印版画,使水印木刻在这一时期从时代的边缘重新回到了传统艺术的艺术的`殿堂,江苏水印木刻版画也在全国版画界占有一席之地。此时期的版画创作在各种技法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后期水印版画的发展创作奠定了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由于老一辈水印艺术家的开拓,世界艺术之流的交汇,水印木刻版画至八十年代后期人才辈出,这其中江苏以张放,万子亮,凌君武等特别突出。

张放老师的水印木刻版画,下刀到木板之时从不拘泥于一点一线,亦不拘泥于传统的水印渲染,而是有需要之时点染一二,画面采取套版法,板数根据画面效果而定,每一版灵活运用,也许第一版是灰色的,此版作为下一张板之时也许局部又施加重色而补充上一张板的虚实,刀法率性而为,最终又能够将画面严谨的统一于其所需的意境之中,画面中点线面浑然天成,其创作作始终是水印版画创新与传统的模板。

凌君武水印版画一贯的风格是采用传统的单刀刻字,提炼出区别于传统的现代手法和眼光,使民族性的特点得以保留,又将现代的绚丽用色彩和技法加以创新,这样的表现手法与姑苏之景相辅相成,饱含着园林的清纯妩媚。而桃花坞年画的民族色彩更为强烈,作品中反映的民俗风情、生活场景、人物风貌等,在他基于自己长久的风格之上,匠心独用,又赋予了新的趣味。

今年有幸去拜访了一下万老师,万老师的工作室在六楼,难以想象意境幽深的画作尽然在此产生,看到万老师的画作前稿,水彩草稿很小,但黑白灰布局巧妙,再回观万老师作品的成品,感叹看似粗犷的草稿形成最终画作之时有环环相扣的严谨,但又不失刀法的灵动,万老师惯用三菱刀平口刀,而且这木刻刀使用上他并不用其传统固有的方式运刀,有时也会根据画面效果只为到达其黑白灰而变化用刀,侧锋,点,摇都可以,再次增加了画面刀法的丰富性,此外万老师在水印版画作画步骤上也采取了革新,想必这是中国水印传统版画发展到现在所需要的一些必备的更严谨的作画顺序吧。

中国传统水印版画的创作目前依然形式严峻,它作为一个古老版画种类由于其本身的狭隘性,在当今艺术大潮流之中如能独树一帜则需要其冲破固有的理念,不断革新,水印版画创作同时也不能失去其本身的韵味,在两者之间如何衡量,如何才能够达到水印版画创作应有的标准,还需从事水印版画创作的艺术家慢慢用心的揣摩。

篇2:水印版画教学案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以浓厚的兴趣学习版画。

2、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发展幼儿的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3、体验版画活动的乐趣。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画用纸、笔、范画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游戏情景的创设,让幼儿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师:“呀,今天的天气真好呀,我们开着汽车出去转转吧。(听音乐,做开汽车的动作)”

“小朋友快看这边在办画展呢,我们下车看看吧。”

(幼儿观察范画。)

“经过刚才的欣赏,你觉得这些画漂亮么。”

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说。(提问)

“刚才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这些版画是大班的哥哥姐姐画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

二、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通过范画,让幼儿对版画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同时,也能对幼儿的创作提供一定的技能基础。)

“孩子们,我想你们也能办一个画展的,现在老师做指挥员,你们要听好指挥哦!”

三、教师师范

讲解做版画的要求以及步骤

先将硬纸版剪出你所要的图形,然后拼贴组合图形,最后上颜色,转版。

四、幼儿做画,教师巡回指导。每组幼儿完成一幅画。

五、作品展示。

“你们的版画真漂亮啊,我们来布置一个美丽的画展吧。”

(把幼儿作品贴在展示墙上,)

“我们的画展真漂亮,都是我们小朋友自己设计的。真棒!”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让我更多的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由于准备的教材不充足,铺垫得不够充分,使这节课出现了很多失误,如在绘画过程中使用的时间过长;

篇3:江苏水印版画研究

中国当代版画有四大流派, 它们是江苏水印画派、四川画派、云南画派和北大荒画派, 各种画派的作品都有自己的艺术特点。江苏水印版画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 由张树云、陆放、张新予等人创建。很多人认为江苏水印版画的出现是必然的。它受到明代南京十竹斋和清代苏州桃花坞技法与风格的影响, 同时还借鉴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神和气韵。水墨画是我们的艺术瑰宝, 江苏水印版画将这种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也为自身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深厚的基础。江苏水印版画的内容主要是表现江南水乡秀丽温润的风景。

当下的江苏版画依然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 这是几十年里江苏版画家们辛苦努力的成果。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江苏水印版画已经明显大不如前了。如何重新找到自我, 不断发展, 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一、江苏水印版画的现状

江苏水印版画的艺术价值之高是毋庸置疑的, 它之所以处于领先的地位, 是因为其在风格、技术和思想等方面都有着与别的画种不同的特点。

(一) 风格的多样

江苏水印画派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我国古典水印木刻艺术, 并且在此基础上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形式和提升了自身的艺术语言特色。它作为一个地方性的画派, 较多地描绘江南的烟雨蒙蒙与湖光水色。丁立松、杨明义、徐冰等作为画派的代表画家, 他们带领着众多画家学习带有民间气息和民族特点的传统艺术, 研究了明代南京十竹斋的版套印法, 学习苏州桃花坞的木板年画, 借鉴中国画的没骨和勾勒技法, 又吸取徐州汉画像的优长[1]。其中杨明义的特点在于线条的流畅, 其灵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江南的秀美。黄丕谟喜欢在构图、颜色和内容等方面上突出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他一直善用俯视鸟瞰的构图方法, 且作品内容也多显诗情画意, 色彩的明艳, 很好地抒发了情感。江苏水印画派讲究水乡的“水味”和江南古镇的“韵味”, 江苏水印版画有着传统文人画的“优美”。

江苏水印版画的内容, 有江南的粉墙黛瓦、横桥扁舟、细雨迷离, 也有西北景物的雄浑。李树勤的作品《敦煌暮色》、《白云飘向圣山》、《祁连山下》等都不再局限于水乡的优美, 而更多地为木刻版画带来“宏大”的气息。那种纵横舒展的祁连山流云、庄严肃穆的敦煌暮色, 展示了版画的豪迈、浑厚、深沉与果敢。徐冰1988年的作品《析世鉴》也同样拥有宏大的气魄。

除此之外, 丁立松将版画的时代感与汉画像的力量感巧妙结合;而吴俊发的作品则丢下丰富的色彩, 使用浓淡丰富变化的水墨, 整个画面刀刻痕迹明显, 人们在欣赏刀法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作品的壮美。

(二) 技术的多变

水印版画是所有版画中制作难度最大的一种, 它对技法也有着很高的要求, 其中刀法是很重要的一点。而如今的江苏水印版画拥有上乘的技术, 巧妙的黑、白、灰关系处理, 有的作品质感与光感接近照片, 有的还将水味与墨味融合, 甚至表现出了水彩效果, 层次丰富。在版画展览中, 江苏的水印作品获得了众多的奖项。

在苏州, 苏州版画有着特有的、源自中国古代的桃花坞单刀刻法。在南京, 濮存周的水印木刻走单色渐变印法之路, 表现通透的效果。在启东, 最早成立的启东版画院院长朱建辉在宣纸上试验用水性油墨来创作。在东海, 大批的画家以吹塑水印版画作为创作手段, 不断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三) 思想的多元

我们常常听到艺术中的“中国精神”, 它听起来很具象, 但实际创作时又觉得很抽象。从思想上来看, 王坚如的水印木刻版画, 是和他的心灵自觉相对应的。官为民是东海版画家中的佼佼者, 他对向日葵与其他瓶中之花十分偏爱。画花的人要有爱花的胸怀和护花的境界, 而官为民就是这样一个画花之人。杨春华亦是如此, 她刻了多年的花卉系列水印版画, 其中多数是富贵吉祥之物, 她的画能给人带来内心的喜悦。郑忠对水印丝网版画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一直坚持着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 他的版画语言带有抽象元素, 广受人们称赞。

二、江苏水印版画存在的问题

江苏水印版画虽有着多样的风格、多变的技术、多元的思想, 但是它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民族化”的框限

江苏水印版画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 曾经的辉煌就在于其“民族化”的特点, 但在现如今它的处境却是十分艰难的, 机械的固守“民族化”是首要原因。江苏水印版画成于“民族化”, 但亦困于“民族化”。实际是困于人们对“民族化”的理解。“民族化”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模式, 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表述方式与识别标志, 在造型艺术上多以视觉形式展现。审美认知若一直停留在陈旧的“民族化”上, 思想一直被陈旧的“民族化”束缚, 只知道机械地复制, 则必然会导致江苏水印版画无法继续满足21世纪的人们的视觉审美与市场需求, 从而慢慢被市场所淘汰, 失去发展机遇。

(二) “风格流变”的缓慢

江苏水印版画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版画艺术中永恒的瑰宝。但是, 目前江苏水印版画的风格变化却是十分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传统江苏水印版画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 在水印版画制作中形成了固定模式, 所以其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可以说是阻碍重重;第二, 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容易使人墨守成规;第三, 在古代, 江苏水印版画作为传统手工业的一部分, 其制作者大多是历史上无记载的画工、刻工和印工, 同时传统手工制作的传承都是采用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 这必然造成技艺的缺失和风格的断裂[2]。这三点严重影响了江苏水印版画的转变与创新, 从而导致其发展缓慢, 甚至是停滞不前。

(三) “兄弟艺术”的冲击

江苏水印版画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根基, 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发展着。但是, 与其他“兄弟艺术”门类相比, 如油画、墙绘、雕塑等, 水印版画此时已经显出老态, 面临着更新观念、深入研究等多项任务。由于社会和市场对油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愿意从事版画创作的画家的人数也在逐渐下降。老一辈的版画家们因为年龄、体力等各方面原因停止了版画创作, 而转向其它画种。此外, 由于展览和获奖机会少, 许多青年画家对版画创作缺少热情与激情, 所以整个社会对版画的热情也渐渐消失。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面对江苏水印版画如今的局面与困境, 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积极寻找突围的路径, 提高江苏水印版画的地位。

(一) 冲破框限, 变中求稳

在如今这个让人眼花缭乱、追求视觉冲击的信息时代, 陈旧的艺术形式已经刺激不了新一代受众的感官了。我们要以民族文化为基础, 并且不断吸收现代艺术新的视觉形式, 让江苏水印版画呈现出新的艺术面貌。除此之外, 我们应该准确理解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 如果在创作中仅仅抓住民族艺术的表面形式, 那么艺术创作将永远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为此, 我们应该注重民族、地域人文精神的传达。

(二) 培养新手, 推进创新

江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江南水乡的“水味”与“韵味”优势, 我们不能忽视这一优势。首先应该不断地去研究新的技法, 同时又要避免被技法束缚, 努力达到让技法服务于思想、服务于作品, 使精良的表现技法与新颖的艺术思维完美结合, 从而创作出审美层次更高、技法更精、内容更深刻的艺术作品。版画家要有独立的精神, 要在当代生活中寻找文化针对性问题, 开拓出新的表现题材或新的艺术观念, 用具有时代精神的水印版画作品给人们以文化上的启示[3]。

此外, 我们要重视对版画人才的人培养, 在江苏, 苏州、南京、启东、东海、宿迁等城市的水印版画业较为发达, 人们对水印版画的关注度也较高。从青少年抓起, 让他们从小就接受水印版画的熏陶, 对水印版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现如今, 除了几个艺术专业院校与发展较为成熟的综合性大学以外, 很多艺术院校还没有设立版画这个专业。很多学生接触不到版画, 这也是版画创作后继乏人的一个很大原因。所以高校应改变这一现状, 让版画专业热起来, 这样也就会间接推动江苏水印版画的发展。其实并不一定是设了专业才能发展, 只要多开设版画课程, 使学生在学油画、国画、雕塑等课程的同时也接触到版画, 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侧重学习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江苏水印版画如今的僵局, 培养出优秀的版画人才。

(三) 加强关注, 扩大市场

江苏水印版画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作为江苏的优势画种, 我们应将它与国画、油画等放在同一高度, 同等重视。可以多举办水印版画画展, 多设立奖项, 刺激青年画家的版画创作热情, 壮大版画创作的队伍。只有不断地尝试, 才会有所创新, 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 扩大江苏水印版画的市场。

现今, 视觉艺术已进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所有的传统艺术仿佛都在受着冲击。江苏水印版画作为江苏艺术的代表之一, 应该理性面对社会、市场的考验, 尊重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从人性出发, 勇攀艺术的高峰。

注释

1[1]刘小玄, 朱.中国版画艺术源流.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107页

2[2]赵强, 赵刚.江苏水印版画流变研究[J].装饰, 2006 (02)

篇4:水印版画创作

我在初作水印版画的时候,一直没有掌握好纸的湿度,还有上墨的墨汁的浓淡,在反复的练习之后,终于小有体会。在把技术的东西熟悉之后,又做了几张不大不小的尝试。我认为我一是个比较怕麻烦的人,所以,做很多事的时候都会尽量从简。在创作水印的时候,我经常使用很少的版,有时候就是一张木板,来做一张画。而在选题材方面,我就选了一些块面感强的一些室内场景,用比较简单的阴刻,把所有物体的边线都刻掉,为了能在一张版子上做出较多的层次,做出丰富的感觉,我用了大量的渐变。在创作过程中,我有的画用过五六种颜色,但是效果都不尽理想,最后再经过了一些摸索后,还是决定了黑色为主要色彩。通过墨的黑白灰关系,来表现各个事物。以这样为基准,我做出了几张水印,画面都是一些极简的物体。虽然最后的效果跟我预期的还是有差距的,不过庆幸的是其中也算有几张符合自己要求的。

在做了几张这样题材的作品之后,我开始有了更新的要求。在很偶然的机会,我翻阅到了中东地区的建筑材料。以伊斯兰为例,“百度知道”里这样介绍伊斯兰:伊斯兰的纹样堪称世界之冠。建筑及其他工艺中供欣赏用的纹样,题材、构图、描线、敷彩皆有匠心独运之处。动物纹样虽是继承了波斯的传统,可脱胎换骨产生了嶄新的面目;植物纹样,主要承袭了东罗马的传统,历经千锤百炼终于集成了灿烂的伊斯兰式纹样。说到几何纹样,那是断然独创的东西,由于无始无终的折线组合,转瞬间即现出了无限变化,与几何纹和花纹结合更构成了特殊的形态。并且以一个纹样为单位,反复连续使用,即构成了著名的阿拉伯式花样。

看到里面的几何图案,就有了种想法,想把这种简单但是又复杂的图案融合到我的作品中,刚好可以装饰一下我现在正在做的室内题材,这种纹样可以重复,也可以不重复,每一个图都是以很小单位图构成大面积的纹样。在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我发现这种纹样对木刻来说是一件比较费力费时的事,而这也和我的性格不合,所以,我选择了将木板切成众多小的单位图形,有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形状按规律组合排列贴在一整块木板上,这样既节省了很多时间,且效果还比用木刻刀的好。但在这之前,我就已经先用版子刻完阴线,也印出了有渐变的底色,把表现物体的黑白灰都先做出来,在这基础上,再把拼出的纹样印制在底色上,这样显得层次也会丰富很多。这是现在研一做的一些尝试。现在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发现,既然我的阴线刻法有点投机取巧,那我把它发挥到极致不也是可以的,所以,下一步就是把这样的阴线刻得更加明显。这样做的好处是,更加突显了自己的风格,而且很巧的是在印制的过程中也不用担心上墨的时候刷过头,沾到旁边了。

篇5:单色版画教学反思

美术新课标的总目标中提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提倡学生张扬个性,使其在美术课堂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单色版画》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构建一种自主探究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动手尝试,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在本课中,我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1、教学环节清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识水平不断地有层次地提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课件演示,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应该说,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思考,讨论热烈。

2、在版画课堂教学中,因为对版画初步接触,版画原理生疏,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学生较难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教学过程设计的重点。在本课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大量的优秀版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演示的过程中,采用了放录像的形式,学生对这一媒体展示非常好奇,所以观看的效果非常好。

3、本课在集中教学的基础上,还适当地进行了分组式教学与辅导。本课我请同桌两合作完成一件作品,在绘画、制版、印刷的过程中,各负其责,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在掌握与了解版画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知识同时培养了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和自我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既可独立操作,独挡一面,又是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1、本课重点解决的是凹版画的制作方法,但是在作业布置中没有引导学生多思考凹版画适合表现什么样的作品。

篇6:《版画》教学反思

一、课堂导入有新意;

本单元一共安排了4节课,即《水和蜡的游戏》《蜡和笔的游戏》《拓印的游戏》《弹涂的游戏》。针对这4节都是海底动物的课业内容,每个老师在导入的情境创设方面却不尽相同,如《水和蜡的游戏》以故事《骄傲的水》为切入点,以水从蜡的身上走过,蜡却无所畏惧,并依然留下自己的美好身影,引出学生思考虑蜡的排水性特点并产生的奇特的肌理,引出本课的课题;而《蜡和笔的游戏》却以一支神奇的笔,并用这去神奇的笔在刮画纸上划出各种神奇的形状,引发学生思考神奇的现象发生的原因,并由此引入本课的主题蜡与笔的关系;《拓印的游戏》却是变魔术的形式为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拓印的特点。并由此引入课堂,让学生既觉得神奇有趣。这些情境巧妙地创设,不但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也为上课内容的发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突破难点有方法。

一节课上的好不好,重点、难点的突破是关键。有的老师一节课会设计好几个情境与学生互动,整节课轰轰烈烈,却不能把本课的重、难点做很好地引导与突破,导致学生的作业完成的不理想,那么这一节课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本单元上课前,我们几位老师组织在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的重点,特别的难点突破方面作了细致的研究与交流,最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如上《蜡和笔的流戏》这一课,老师开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发现神奇的笔在不同方向不同力度下面,所产生各种不同的点、线、面的奇特效果,并引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其它的工具来画又会怎样呢?再让学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工具在刮画纸上画出不同的形状,再让学生归纳分析:这些不同点、线、面能表现生活中的哪些东本最贴切。这种方式引导既轻松又有趣,学生很乐意尝试,并大胆表现,作业效果自然相当不错!

而《拓印的游戏》这一课,为了突破本课难点运用新材料,采用游戏方式来愉快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材料,用实物来做版画,这种做法改变了以前用铅笔、油画棒作画的方法,让他们用实物涂上颜色,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一幅版画作品,感到高兴,很有成就感。为下一步的拓印纸版画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当然,本单元的授课并非完美无缺,有些地方也明显做得不到位。

一、对绘画的构图缺少引导

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老师不重视创成的,因为老师自以为构图是之前上美术课经常强调过,所以本节课不讲,学生也能明白,但事实上却有几个学生的画面构图不尽如人意。

二、学生作业展示随意

作业展示时,有部分学生的作业贴得东倒西歪,这主要在以老师过份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上来贴作品,没有加以引导造成的。

篇7:《版画》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激趣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成功的导入是成功教学的一半。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与本课知识结合得比较紧密的魔术揭密游戏导入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的魔术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了解对印的原理及单纸对折对印的方法。学生喜欢魔术表演,更喜欢去尝试揭开魔术背后的秘密,以魔术这种形式导入,学生能够很快地从拘谨中解放出来,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来,很快地观察到教师魔术中的秘密,顺利揭示对印的原理,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单纸对折对印的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探究,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我深深明白“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的道理。因此从引出课题开始,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值得学生探索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进入层层递进,不断探索的探究过程中去。学生先通过观察、思考,了解了单纸对折对印的方法;接着通过单纸对折对印的方法的实践,自己

总结出对印的技巧;又通过观察教师对两张纸对印的示范和自己的.实践,掌握了两张纸对印的方法;再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分析,了解了再创意的过程,并把它应用到实践中……。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但初步了解了对印版画的简单技巧,学习了对印的不同的表现方法,还使学生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但关注到本课学习目标的实现,更关注到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不足及改进措施:

引导学生对对印作品进行再创意的欣赏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学生作品中的一幅进行了赏析后,就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其余的作品的进行欣赏分析,由于教师在引导方面的不够和对学生探究的情况未做监控,所以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再创意的多种表现形式,从而使这个环节探究不到位,学生的欣赏能力没有得到更大的培养,视野未能更大的开阔。

篇8:江苏水印版画技法的启示

另外还有“江苏水印木刻”, 是江苏版画家在学习十竹斋、桃花坞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用生宣湿纸印法表现江南风情, 创造出独特面貌的版画新样式。[2]最早的作品为张新予的《夏》、朱琴葆的《牵牛花》、吴俊发的《丰收图》、黄丕谟的《黄河渔归》等, 他们在50年代把江苏版画推向了高潮。当代江苏水印版画, 在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史上, 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不仅成为中国现代版画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在世界版画之林也产生了颇大的影响。南京涌现一批颇有成就的水印版画家, 他们的作品对全国产生了影响.。

一、影响江苏南京水印版画技法形成的因素

1. 现代水印版画地域性特征的形成还与地理环境、地域气候特征有关:

江南气候湿润, 非常适合水印版画的创作。这里小桥流水、风光秀丽, 也适宜水印版画来体现, 江南一带的水印版画创作群体呈现持久旺盛的创作生命力与此不无关系。[3]在当今异彩纷呈的版画界, 其它版种的兴起与繁荣, 打破了木版的传统地位, 对外来版种的新奇与探讨, 使木版特别是水印版画的创作队伍大不如前, 加上气候原因, 许多水印版画的地域性创作群体没有了往日的耀眼星光, 这也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特征。

2. 个别画家的个性因素:

陈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凸现的江苏水印版画最具成就的青年版画家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江苏水印版画的艺术语言, 同时在较深的层面上开拓了江苏水印版画新的发展空间。《逝水流年》, 具有旋律般的韵味, 强烈的现代视觉冲击力, 让人耳目一新, 令人回味。他对空压细线的精确把握, 对黑白灰墨色的提纯, 以及对水分的严谨控制, 韵味的恰到好处, 木纹、肌理的逼真郊果等, 达到了令人叫绝的程度。陈琦注重技巧而不迷恋技巧, 精研物性而后又剥离物性。他在总结自己创作《荷系列》的过程中, 概括为“自然仿本、物我相融、品格象征”三个阶段。这也可视为精研对象—物性探索、事例对象物我相融、升华对象为精神载体的过程。其中对工具材料、客观物象自然属性的深究细察, 提供了逼真再现的技术前提, 而主观剥离荷花作为植物的自然属性, 则使其成为作者情感表现的媒介符号, 才真正营造出一个“高洁无尘、光明磊落的世界”。这种追求在《阐释时空》《阐释存在》等近作中进一步提升, 由“出淤泥而不染”品格象征趋于抽象理念的寓拟, 在空间的有限与无限、时间的瞬息与永恒、行为的自由和约束等对立统一中, 寻求切入点与精神主题。这种取向无疑会使陈琦的创作更趋自主、更趋深刻。

总体来说, 现代水印版画的地域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和传统木版水印有所不同, 他们的共通之处是, 从事水印版画工作者对水印事业的热爱, 以及对这个事业的坚忍不拔, 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二、综合江苏现代水印版画谈谈我对水印技法的认识

通过对水印版画发展概况的分析, 我们对水印版画材质技法的特点可以做这样两个结论:一、创作水印版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 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束缚, 在条件的许可下有广阔的开发空间。二、水印版画的工具材料、技法、形式语言具有很强的当代性, 它体现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趣味的需求。

“版”味是版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首要条件。水印版画无论哪种板材, 都有它独有的版味和独有的魅力。版味的产生是刀与木接触以后产生的版痕所散发出的独特美感, 当然也包括板材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美感。像木板上美丽的花纹, 砖的古朴苍厚等等, 这些都是其他画种所不具备, [4]水印版画通过拓印的手段把这些立体的美转移到平面的纸上, 更直接的展现到人们的面前, 印在纸上的图形其实就是版经过印刷留在纸上的痕迹, 所以, 版味也包括了印痕美。所有的水印版画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了“版”的魅力, 一是借助板材原始的版痕达到作者的艺术设想, 二是作者结合板材特点另外创造出符合作者艺术表达需要的肌理效果, 水印版画依靠版的丰富性而呈现多彩的面貌。

新时代的到来, 古人遗留下来的水印版画是否还有生存发展的可能时代变了, 审美观点不同, 传统能否与现实生活相适应这是我们在认识传统版画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传统版画本身也反映了共同美感的存在, 两千年来, 我国版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又有更多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缜密含蓄、清灵恬静、日益精谨、笔致遒劲、明快流畅的民族风格及地方特色, 正是传统版画的精华所在。这些赏心悦目、柔和滋润的独特艺术效果正是我们当代版画家所吸收的营养,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是对立的两方面。传统水印版画民族性的精华依靠继承来保持, 而另一方面与现实生活矛盾的一面, 靠创新发展来突破。创新必然要改变传统的旧貌, 是革命;传统又在革命和变革中发展, 传统像一粒种子, 现实生活就像一片沃土, 新苗经过培育嫁接, 新的版画艺术就能茁壮成长。因此, 当代水印版画离开生活固然不行, 离开传统, 同样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总是要求传统艺术“推陈出新”就是因为她有陈可推。

结语

中国步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电脑、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发达, 社会物质条件更加丰富多变, 思想意识也更加深刻自由而趋于国际化, 当代艺术兴起, 中国的当代文化色彩纷呈, 艺术世界空前繁荣。在这样的环境中, 水印版画要求生存、求发展, 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 我们应该积极的探索新技法, 同时也不能过多的被技法束缚, 真正的做到技法为作品服务。使得精良的表现技法与深刻的艺术内涵完美结合, 从而完成艺术品位更高的艺术作品。并且要求水印版画家要有独立的精神, 要在当代生活中寻找文化针对性的问题, 开拓出新的表现题材或新的艺术观念, 用具有时代精神的水印版画作品给人们以文化上的启示。[5]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 无论水印版画语言的文化形态如何变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质不变, 即在国际艺术环境中, 始终保持民族的独立性。

摘要:“版”味是版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首要条件。水印版画无论哪种板材, 都有它独有的版味和独有的魅力。版味的产生是刀与木接触以后产生的版痕所散发出的独特美感, 当然也包括板材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美感。像木板上美丽的花纹, 砖的古朴苍厚等等, 这些都是其他画种所不具备, 水印版画通过拓印的手段把这些立体的美转移到平面的纸上, 更直接的展现到人们的面前, 印在纸上的图形其实就是版经过印刷留在纸上的痕迹, 所以, 版味也包括了印痕美。所有的水印版画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了“版”的魅力, 一是借助板材原始的版痕达到作者的艺术设想, 二是作者结合板材特点另外创造出符合作者艺术表达需要的肌理效果, 水印版画依靠版的丰富性而呈现多彩的面貌。

关键词:水印版画,江苏,版画,技法

参考文献

[1]李平凡主编.《版画世界》, 人民出版社, 1988年.

[2]陆宗铎主编.《版画艺术》,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7年.

[3]王伯敏.《中国版画通史》,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

[4]顾音海.《版画》,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3年.

篇9:油印水印套色木刻版画之比较

关键词套色木刻油印水印

中图分类号:J227文献标识码:A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版画的种类由过去传统的木刻到铜版、石板、丝网版画,现在又有吹塑版、事物版、综合版、电脑和摄影技术版画等等。其中,木刻仍然受到很多艺术家的青睐,木刻的直接、概括、纯粹的语言和本身的自然纹理,是其它画种望尘莫及的。如:刀法的丰富,黑白灰颜色的对比,色彩的鲜艳等等更有助于作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意图。

套色木版画是通过多个色版的运用来进行形象塑造和艺术表现的木版画。根据套色木版画制作原理和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版套色法和绝版套色两种表现方式。和黑白木刻相比,套色木版画在色彩表现上更为丰富、自由,更适于表现画家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它使木版画语言突破了单色表现的固有局限,而具有了更为宽广的表现空间。

1 油印套色木刻——艳丽、强烈

油印套色木刻版画是用彩色油墨和油印工具印制而成的套色版画。印画的油墨以胶印油墨为最好,印刷工具与黑白木刻印刷工具相同,以橡胶滚筒均匀滚墨上色,局部色彩可用油画笔或小布包着色。油印套色可以手工印刷,用硬性擦板(木蘑菇、马连擦子)压印,也可用凸版机或凹版机印刷效果更佳。油印套色的色彩鲜明、饱满、强烈、稳定,色面平整均匀但变化较少,版面上各种细微的刀痕、版痕、凹凸肌理都能清晰印出,如果利用油墨的不同厚薄、浓稠和粘度巧妙印刷,能产生多种不同的印刷效果。油印套色版画艺术表现力非常丰富,具有优美的板材肌理和自然情趣。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形式趣味的版画作品。

晁楣的油印套色版画《北方九月》,遍地高粱,一片火红的色彩,给人以喜气洋洋的丰收景象。他在色彩方面是大胆的,并且很有独到的见解。他注意到木刻的本身其黑白色调的对比非常强烈;因此,他改为强调色度的变化,来减弱这种对比,并在明暗、冷暖对比之间,敢于使用很重的中间色,以收到景物凝重、浑厚、逼真的效果。杜鸿年套色版画《林溪》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主题寄托在五只逍遥在上空的白鹤身上,以森森的疏林为背景,似乎一切生物都在窃窃私语。于是林溪虽幽而实在不静;图画不语而天籁在鸣。诗遂从画里产生,画也表达了诗境。

2 水印套色木刻——润泽、清逸

水印套色木刻版画是用水性颜料和水性纸张印制套色版画的技法称为水印套色木刻版画。水印套色版画的艺术效果与油印套色木版画迥然不同,印画的颜色可以是水粉、水彩、国画色。颜色的浓度可以用水在调色盘调色,印刷使用的工具油印不同,是用各种笔刷在板子上,印刷擦板、透明拷贝纸、复写纸、旧报纸、毛巾、浆糊。印纸选用宣纸、皮纸、滤纸等各种吸水性纸。由于水印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而产生洗练、明快、润泽、清逸的艺术效果。是木版画技法中不可取代的印制方法。

水印套色版画与中国水墨画艺术十分相近,在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民间绘画传统基础上,又吸收了水彩、水粉等西方绘画的用色技巧,更由于使用水墨颜色、吸水性宣纸等材料的特性,自然也就形成了水印套色版画所独有的干湿浓淡、虚实强弱、彩晕墨化的水色墨韵情趣。在以油印为主的各种版画中,水印套色独树一帜,以其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受到世人的喜爱。

如赵海鹏水印套色版画《雪霁》一画所画冬树折枝,乱枝穿插,掩映有致,枝上积雪,侵蔽了枝干的轮廓遂从中生发出金石韵味。王晓林水印套色版画《迎正月》就是表现冻饺子情景的。这幅画在刻的时候,舍弃了刀味和版味的追求,因为是水印,应着意在颜色设置和拓印上下功夫。蒙希平水印套色版画《孩子、妈妈》在色彩上用了比较明快的色调。使人感到小鸡身上的毛很绒,体形很活泼。木门和柴垛的色彩,用了浓淡墨加以表现,意图是加强北方的泥土味,并通过色彩的对比,使鸡的形象更加鲜明、可爱。

篇10:《版画》教学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精彩可以看见和接触到很多表面凹凸不平的,有纹理的实物,它们的纹理有的是自然界形成的,有的则是人们自己设计的。本节课引导学生了解拓印版画,自己制作拓印底板,尝试用油画棒进行拓印。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拓印版画在制作时步骤比较繁杂,一年级学生注意力较短,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所以本节课结合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环节,我将做好的模板放在拓纸的后面,请学生闭上眼睛,数数,等学生睁开眼睛,教师迅速拓印出来一条小鱼,学生特别惊讶,并对学习拓印版画产生了兴趣,老师借机拿出拓片,请学生研究,学生发现拓片是粘贴起来的,凹凸不平,拓印也是难点之一。这个环节用分组探索的方法,分别用水彩笔、油画棒、铅笔等来拓印。经过实际探索,学生能发现,水彩笔是拓不出来图案的。接下来教师演示拓印的方法,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拓印的握笔方法,应当轻轻放平油画棒,轻轻地从一边向另一边拓印。经过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尝试,基本都可以做出拓片,并能清晰的拓出图案。

整体来讲,这节课能够把握重难点,将拓印版画的基本方法传授给学生,当然再本课中也有一些不足,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还有些墨守成规,希望能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

篇11:徽派版画教学设计

温情导入

回顾版画知识

说到版画我们曾学过《对印的乐趣》、《单色版画》等等,还记得什么叫版画吗?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1、版画的特点(间接性

复数性)

2、版画的分类不同的版画会给人不同的艺术感受木刻具有独特的刀味、木味,且线条更有力度,变化更丰富,更有节奏感。

3、中国当代版画的发展状况及相关流派。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版画大国,中国版画家协会有正式会员1800人,遍及全国的版画协会、研究会有40余个。如北京版画、江苏版画、北大荒版画、云南版画、四川版画、徽派版画等,至今举办的全国版画大展已连续展览共18届。

激情融入

欣赏徽派版画

一、关注现实、多元化的新徽派版画

2007年底,在我们合肥政务新区的赖少其艺术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黄山魂”新徽派版画展,共展出100余幅,吸引了众多的艺术爱好者。我们也去看看。

1、看“黄山魂”新徽派版画作品展谈感受,内容题材多表现什么?表现形式怎样?

多表现黄山,表现徽派建筑,徽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现形式多样。

2、什么是新徽派版画?有哪些代表人物?

赖少其(1915~2000年),笔名少麟,斋号木石斋,版画家。生于广东省普宁县工书,擅山水、版画、篆刻。早年参加鲁迅倡导的木刻运动,是现代版画研究会主要负责人之一。1934年为“现代版画研究会”主要成员,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安徽的赖少其早已将江淮大地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第二故乡。晚年赖少其回到故乡,十分怀念安徽,他在作品《黄山之梦》中题道“老夫归故里,日日梦黄山。梦中写来苦,笔笔汗湿衫。”正是由于他对皖山皖水的无比深情才促使他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新徽派版画。

师松龄先生一九三三年生。山西永济人。擅版画。是“新徽派”创作群体的中坚力量之一。得到王琦、李桦、古元等先生的指导。师松龄先生来到安徽后不久就成为赖少其版画创作组的一名成员。从此,他与徽派版画传统和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3、新徽派版画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看了新徽派的画展,了解了新徽派的代表画家,新徽派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 新徽派画家立足皖山皖水关注徽文化,从传统的黑白木刻到丝网、绝版、铜版、综合版,油印、水印,从写实到装饰、抽象,体现出多元和开放的心态

二、细密纤巧、典雅静穆的传统徽派版画 提供材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解决以下问题:

1、中国版画的起源,徽派版画的产生与发展

明代徽籍著名画家丁云鹏、吴廷羽、郑重、雪庄等,都曾为版刻绘画。徽派版画的刻工,往往也是画家,深谙绘画意境,刀法技高一筹。明代,歙县虬村黄姓刻工人才辈出。从明正统至清道光间,黄姓刻工插图刻画的图书达240余部。明末,休宁人胡正言,创“拱花”套印技法,印制的《十竹斋画谱》开创了古代套色版画的先河。

2、传统徽派版画的艺术特点

明清徽派版画表现了那些方面的内容?画谱、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一时佳作如雪不胜枚举。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

《江州司马青衫泪》这幅版画取自于什么文学作品?《江州司马青衫泪》是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的戏剧,他有一首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大家肯定熟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作者被誉为“曲状元”,也被尊为“秋思之祖”。江州司马青衫泪是根据白居易所写的《琵琶行》所编写的关于江州司马白居易与琵琶女裴兴奴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通过什么表现远近关系的?刀法如何?

3、传统徽派与新徽派版画的异同

拓展延入

了解徽州文化你对徽文化还有哪些了解?

徽剧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清中期,风靡全国。清乾隆年间,“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徽班进京。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菜

八大菜系之徽菜起源于歙县,后徽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屯溪。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一曰什锦蕨粉糊。

二曰毛峰鸡丝羹。

三曰小溪涧桃花鳜鱼。

实践深入

传承徽派文化

上一篇:幸福幼儿园家长学校讲座下一篇:网络工程师职业发展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