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城市规划年会展板内容

2024-07-10

2011城市规划年会展板内容(共4篇)

篇1:2011城市规划年会展板内容

特色亮点一:全面落实城乡统筹理念

1统筹城乡产业,落实空间布局

规划重点关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发挥特色优势。第一产业: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向产业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第二产业:逐步提升工业集聚区的整体形象和承载功能,集中镇区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建设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同时,本次固化与《东坝镇农业1115工程规划》等专项规划充分协调,明确各类产业用地边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2广泛公众参与,尊重村民意愿

3因地制宜、规模适度引导村庄重构

规划结合资源条件、近期重大工程搬迁安置要求和村民意愿,确定保留新社区的数量、等级和规模;村庄以不再新建农村居民点为原则,以整治和整治扩建为主,人口迁至镇区或保留新社区;明确村庄重构的人口组成和保障措施,保障人口动态迁移现实。

4经济分析指导农地重整

规划在遵循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调整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加强土地、人口、资金的经济研究,集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引导村庄集聚发展,增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课实施性。

5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规划力求城乡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城镇规模、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水平想适应,简历“镇——村”两级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明确设施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达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的要求。

6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规划结合资源条件对给排水、环卫、电力电信、能源利用等市政设施作出分类、分级控制,实现城乡公用设施全覆盖。

7城乡公交一体,构建绿色城乡交通体系

规划加强区域绿道衔接,从公共交通、旅游交通、慢性交通等方面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多样性的绿色交通路径与流线。

特色亮点二:深化低碳生态理念

1、生态评价协调城镇用地格局

规划运用生态规划方法及GIS技术手段进行城镇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协调城镇用地格局,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2、节约利用水资源,协调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

规划明确水系主导功能,制动水系河道清淤、截弯取直措施;对现有坝、泵、站等水利设施维护升级;健全渠系配套设施,鼓励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推行节约用水措施。

3、加强资源利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控制城乡建设总用地;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森林资源的碳汇能力;促进农村生物质能发展。此外通过制定入园门槛、严格牌坊制度、推广清洁产品、延伸产业链、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生态廊道的建设等手段促进节能、减碳。

4、挖掘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产业

规划依托山、水、农、林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完善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形成完整的旅游链。打造集佛教文化、运河文化、茶文化于一体,山地旅游、水路旅游、乡村旅游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多彩旅游空间。

特色亮点三:加强镇村特色塑造

1、弘扬历史文化,彰显古镇风韵

规划重点保护老镇区的整体空间格局、风貌特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传统建筑群、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积极与旅游项目开发想结合,将历史文化旅游纳入旅游产品组织,合理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传统手工业。

2、凸显运河文化,塑造镇区特色

规划结合胥河拓宽工程、重点进行河道整治、文化发展、街巷整治、民居修缮,强调保持传统特色,增加文化内涵,提升环境品质,营造集旅游休闲、康体养生为一体,兼具艺术文化、商务办公、生态居住功能的复合功能区。

3、城市设计引导特色空间建设

规划对胥河岸线及两岸用地进行重点研究,制定“水面——岸线——两侧用地”多层次的规划措施和要求,结合景观风貌节点、景观轴线、景观道路等要素,组织镇区空间景观体系。在高度分区的基础上,引导公园绿地、特色街道、广场等开敞空间布局。

4、分图则引导特色村庄建设

规划充分发掘特色村庄,以展现生态特色与乡土文化为目的,结合乡村旅游开发,根据各特色村庄的类型特点,运用分图则的方法从功能、交通配套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方面引导特色村的开发建设。

特色亮点四:区域一体,层层落实

1、统筹区域协调,扩大“慢城”效应

规划加强与南京市区、安徽省等周边地区的大交通衔接;加强与黄河沿线地区水上线路的组织,并制定水系保护措施:加强陆上旅游线路及绿道建设,积极与桠溪镇合作,融入“国际慢城”。

2、层层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同步编制村庄规划

从镇域、镇区、村域、村庄等多层次逐步深化落实城乡统筹,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规划明确村域保留村庄的个数、类型以及人口动迁去向,完善村域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统筹工作

2010年7月2日,市委、市镇府召开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大会,统一部署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出台了引领未来南京城乡发展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城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方向的新南京行动纲要》,强调“全城统筹,一体发展”,指明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同时,成立了“南京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委员会”,从政策和组织上形成双重保障,全面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南京市规划局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

个主城——3个副城——9个新城——60个新市镇——1300个新社区”五级城乡等级体系,逐步实现全城规划全覆盖。

本次试点镇街城乡统筹根据市委市镇府提出的“三个争第一”的战略目标、“四个第一”的基本路径,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切实做好试点镇街城乡统筹发展和长远发展布局。在坚持“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四规“协调、注重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等五项原则的前提下,以“土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为实施路径,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创新规划组织方法。

本次试点镇街城乡统筹规划是一次创新性工作,南京市人们政府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举办了“规划师南京乡村行”活动。这次活动既是2011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规划师加快提高业务水平,主动服务城乡统筹的一次有益尝试

篇2:2011城市规划年会展板内容

内容:

一.标题

二.年级/班级 + 课题成员姓名 + 指导老师

三.展板主要内容及顺序

1.课题研究目的或意义

2.课题研究计划安排或小组分工

3.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4.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性学习实验后的收获或心得体会.(备注:展板内容顺序,可以根据具体课题作出细微的调动)

格式及要求:

1.使用5号字,字体为宋体.为了避免展板喷绘出来字体过小或过密,文档内容尽量控制在3页.2.建议多插入探究过程中的图片或图表, 并在图片中配以相应的解说文字.此外, 为了使图片更美观和节省空间 , 可对图片进行编辑处理(参考案例展板)

篇3:2011城市规划年会展板内容

日前, 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江苏省副省长何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干峙等在开幕式上致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作学术报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建议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在开幕式上颁发。为了践行绿色低碳的规划理念, 本次会议所有与会人员, 无论职位高低, 均乘坐地铁参会。

仇保兴作了题为《城市转型与重构进程中的规划调控纲要》的学术报告。他指出, 当前, 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中期, 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转型与重构进程中进行5项调控, 以适应城镇化的发展。一是强化节地总目标, 巩固紧凑式城市发展模式。要防止工业用地粗放扩张, 构建紧凑式绿色小城镇, 促进节地节能。二是推行两类用地混合布局, 注重民生和城市品质。混合用地既可以节地、节能 (减少交通流) 、便民, 还有助于传承历史文脉、创造新城特色。三是严格“三区四线”管制, 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在城市总规、控规、详规3层次全面严格执行“三区四线”, 协同好“三区四线”之间的关系, 并将其扩大到都市圈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 在“四线”中划定虚实线提高调控管制效能。四是合理安排5类交通 (步行、自行车、地铁、公交车、私家车) 用地, 促进节能减排。通过编制以绿色交通为主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尽早规划地下交通和公共交通、扩大执行“无车日”等措施, 缓解交通拥堵, 降低交通能耗。五是提升6项城市服务功能, 奠基社会和谐。

本次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协办, 南京市规划局承办。年会以“转型与重构”为主题, 包含14个专题会议、9个自由论坛、3个高端论坛、5个特别论坛、两个工作会议和1个规划学术沙龙。全国规划方面的相关人士约3500人参加了会议, 就城市规划管理、风景园林规划、住房建设与低碳规划等议题展开讨论。年会同期还举办了2011全国城乡规划编制科研教学成果展, 全国70多家规划专业编制设计和教学研究机构今年的工作成果以及南京城市发展规划等内容在此展出。 (摘自:《中国建设报》2011.9.22兰海笑, 李玉清)

篇4:2011城市规划年会展板内容

环渤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创新能力强, 是我国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重要区域, 在我国城镇化和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定位环渤海城市群为“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 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 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辐射带动‘三北’地区发展的龙头, 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因此, 加快环渤海城市群发展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当前, 环渤海城市群的区域协作以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三个次区域的内部一体化为主。区域整体上缺乏分工协作, 港口竞争及岸线利用、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强化环渤海城市群的整体发展不仅涉及每个城市的发展需要, 而且是解决制约区域发展共同问题的迫切需要。

环渤海城市群现状分析

(一) 环渤海总体概况

环渤海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三省两市, 含2个直辖市、42个地级市、70个县级市、206个县及自治县、2923个建制镇。陆域面积52.2万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7.7万平方公里。环渤海地区常住人口2.4亿人, 占全国的18.2%;2010年GDP10.1万亿元, 占全国25.3%, 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速16%。环渤海城市群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 拥有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区位优势, 国家政治文化金融交通中枢的首都优势, 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人才科教先发优势, 是全国高度集聚发展的区域之一。

(二) 对环渤海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判定

综合学术界关于城市群发展阶段的研究结论 (表1) 。目前, 环渤海城市群总体上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突出表现为:

环渤海城市群整体上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2009年环渤海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为53.2%, 整体上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城市密度2.2个/万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462人/平方公里, 初步形成了以中等城市为主体的纺锤体型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图1) 。

环渤海城市群的城市空间联系强度较弱。一方面, 三个次区域内部尚未完成一体化发展, 京津冀和辽宁次区域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带动的圈层化发展态势, 而山东次区域的中心性不明显, 省内呈均质化发展。另一方面, 环渤海城市群的三个次区域仍独立发展, 相互之间仅为中心城市的弱联系, 密切程度一般 (图2) 。

环渤海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速16%, 2010年人均GDP达6575.5美元,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49.7%, 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阶段, 近三年平均实际利用外资515亿美元, 出口占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为37.8%, 2010年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27670元/人。

(三) 环渤海城市群面临的主要问题

环渤海城市群由京津冀、辽宁和山东三个次区域组成, 目前城市群的整合度不高, 一体化进程缓慢。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根据城市群发展规律, 核心城市对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世界城市的标准相比, 环渤海城市群的两个首位城市北京和天津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以及国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表2) 。

沿海地带的开发利用有待优化。从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来看, 环渤海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沿海化趋势明显 (图3) , 而环渤海地区人口仍然集中于冀中南和鲁西南地区 (图4) 。此外, 沿海地带长期存在的粗放式低水平开发问题, 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填海造地等问题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交通体系尚需加强。环渤海城市群港口缺少分工合作, 竞争激烈。港口集疏运通道单一, 腹地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联系不畅。沿海通道建设滞后, 尚未形成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渤海污染问题严重, 渤海海域面积仅占我国海域总面积的不到2%, 但入海排污口的污水排海量则占全海域的23%。地表水污染较严重, 海河流域水质低于劣V类的河流长度比例一直在50%以上。此外, 区域淡水资源缺乏,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全国平均的5%~8%。

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相对单一。1986年成立的环渤海城市群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对区域经贸合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缺乏中央层面的牵头部门, 对下没有行政约束力。区域内尚未形成切实可行的协调机制, 相互之间的竞争意识大于合作意识, 在空间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缺乏区域统筹协调。

此外, 环渤海城市群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尚未形成良好的梯次化结构, 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的战略要求, 未来环渤海城市群在妥善处理三个次区域内部的整合与一体化发展问题的同时, 应着眼长远发展, 重点处理好三个次区域之间的关系, 最终将环渤海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我国三大核心增长极之一, 超大型世界级城市群,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交往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家创新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一是以技术、信息、金融、客货交流枢纽为依托, 引领我国北方地区融入全球化“海洋经济”, 将环渤海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和中国实现沿海-内陆经济联动的国家战略重点区域。

二是以北京和天津地区为中枢, 形成我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经济重心和新型世界级城市群。

三是以多个国家创新基地为支撑, 形成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的现代化国际性超大型城市群。

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策略

(一) 塑造多层级网络化空间格局, 奠定区域一体化空间架构

遵循国内外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律, 依托强大的交通体系, 促使城市群内部空间布局由单中心放射结构向多中心网络结构演化, 从而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1. 塑造“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多层级网络化空间格局

环渤海城市群应以城际交通为支撑, 以多等级城市为核心, 用“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的空间模式来推进城市群的空间一体化发展。

参照《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06-2020年) 》的分类标准, 将环渤海城市群分为六个等级。其中, 以京津为双核, 共同打造世界级大城市;沈阳、大连、石家庄、济南、青岛5个城市为区域级中心城市;将唐山、营口、烟台等12个城市确定为区域级次中心城市;抚顺、秦皇岛、威海等25个城市为地区级中心城市。不同级别的中心城市, 充分利用省会行政、港口门户或特色资源优势, 发挥服务区域、辐射区域的带动作用, 成为环渤海网络化城市群结构体系中的核心节点, 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图5) 。

以城市体系中的中心城市为核心, 组织若干多层次的都市区体系, 包括1个世界级城市地区、5个区域中心都市区、5个联市共建都市区和2个双城联动都市区, 作为集聚人口、组织生产的基层空间单元。以此为基础, 重点推进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三个都市圈内部分工和外部协作体系的建构, 在满足现状三个次区域发展需求的同时, 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逐步推进环渤海整体城市群的一体化高效发展 (图6) 。

2. 构建“一圈两翼、三轴两带”空间结构

基于环渤海城市群网络化空间格局的需求, 促进京津冀、山东和辽宁三个次区域紧密联系、一体化发展, 加快城市群空间整合进程, 构建“一圈两翼, 三轴两带”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圈”是指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 “两翼”为以沈大、济青为核心的两个都市圈, 共同作为环渤海城市群持续发展的核心空间。

“三轴”分别为京津发展主轴、沈大发展轴和济青发展轴。其中, 京津发展主轴向内陆方向连通, 构建国家亚欧大陆桥的通道, 向海洋方向延伸, 成为以中、日、韩三国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区重要轴线;沈大、济青发展轴分别联通东北、冀中南地区, 成为环渤海城市群对外开放的重要轴线。

“两带”分别为由沿海城市地区组成沿海发展带和以内陆中心城市为主体组成内陆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在海陆统筹思想的指导下, 构建一体化的新兴产业带与新兴城市带。内陆发展带, 发挥内陆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提升开放水平, 形成以点带面、点线结合的一体化城市发展地区 (图7) 。

(二) 京津共建世界城市地区, 强化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五大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经验, 纽约、芝加哥、伦敦、巴黎、东京等均具有在200公里的空间范围内组织世界级城市的空间和功能, 引领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京津廊市域范围恰好是以首都为中心, 半径约200公里的区域。该区域面积约3.48万平方公里, 2010年总人口约3700万;以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为里程碑, 京津同城效应开始显现。因此, 我们提出以北京、天津为龙头, 建设拥有全球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地区, 引领环渤海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

1.京津共同承担世界城市的核心职能

根据京津两个特大城市空间同城、职能互补、设施共享的发展趋势, 以北京为主, 强化行政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金融和跨国公司总部等职能。以天津为辅, 强化北方航运中心和现代重化工业基地的经济中心及沿海门户职能。构建京津互补的功能构架, 发挥世界城市在引领全球产业发展方向上的核心作用。

2.提高京津城市走廊承载能力, 发挥空间关键节点作用

强化京-津-滨发展主轴, 连接北京、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与武清、通州、廊坊, 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密集带, 延伸通往西北地区走廊带, 扩大区域辐射带动的影响力。进一步完善走廊职能, 搭建南部天津滨海-静海-永清-大兴和北部宁河-蓟县-三河-顺义-密云两个辅轴。共同强化京津城市走廊的综合职能, 在环渤海城市群的一体化网络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 (图8) 。

3. 促进京津成为环渤海城市群的交通枢纽

完善交通联系, 使京津成为环渤海城市群的交通枢纽。一是进一步加强京津走廊综合交通通道的建设。以港口建设为龙头, 通过京津塘高速和京津高速等交通通道, 强化京津世界级城市地区的紧密便捷联系。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上, 加强轨道交通建设, 开展京津之间市域轨道线衔接的前期研究, 提高京津之间交通联系的便捷度。进一步打通天津-石家庄、天津-太原-中卫等面向冀中南乃至“三北”地区的通道, 强化天津的陆路枢纽地位, 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二是实现空港一体化发展。强化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与首都机场、首都二机场共建世界级城市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以首都二机场建设为契机, 强化南侧直至天津南港通道的交通畅达;优化组织首都机场、首都二机场、滨海国际机场、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 共同组成综合交通枢纽。

(三) 促进沿海发展带崛起, 发挥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纵观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历程, 纽约、芝加哥、东京等城市均充分借助沿海 (湖) 的区域优势, 实施对外开发开放战略, 构成开放、联通的城市群空间。环渤海城市群应当促进沿海发展带的崛起, 以此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

1.双城联动, 加速沿海门户城市的开放崛起

依托港口优势, 加快临港地区的发展, 与老城区形成互动。天津、唐山、沧州、东营等城市, 港口与城区中心距离超过40公里, 规划形成双核结构, 充分利用港口资源, 建设职能综合的滨海城市, 从而推进沿海发展带的崛起 (图9) 。作为沿海产业带上的核心城市, 天津应当进一步发挥滨海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建立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双城结构, 促进两者功能互补, 引导天津的开发开放, 并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型龙头企业和品牌园区的区域扩散, 发挥沿海门户城市对区域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2.建立沿海“双通道”, 推进沿海发展带整体贯通

沿海发展带结合港口布局, 形成“双通道”联系。其中一条通道由沿海高速形成, 连接日照、青岛、威海、烟台、潍坊、东营、黄骅、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秦皇岛、锦州、大连、丹东等港口;另一条通道由济青高速-津汕高速-唐津高速-京沈高速等组成, 连接青岛、淄博、东营、沧州、天津、唐山、秦皇岛、锦州、盘锦、丹东等城市。通过“双通道”的建设, 强化沿海港口城市的联系, 实现环渤海沿海发展带的整体贯通 (图10) 。

3.轴向带动, 促进沿海发展带与内陆城市的协作发展

基于“一圈两翼, 三轴两带”空间格局与“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空间层次, 重点加强沿海发展带与内陆发展带的协作, 搭建垂直海岸带的轴向结构, 强化门户-腹地的联动。重点强化三个层级的联系, 第一层级为京津联系, 第二层级为沈大及济青石联系, 第三层级为京唐、津石、石沧、津济、济东、沈锦、沈丹、烟青联系, 加强三个层次的交通建设, 积极推进沿海门户城市与内陆腹地城市的联动发展 (图11) 。

(四) 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支撑城市群空间发展

全面构筑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充分发挥海空及陆地运输优势, 城市群内各城市间通达时间不超过4小时。

1. 共同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提高国际竞争力

优化机场功能布局, 提高航空运输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支线航空运输, 打造环渤海区域快线。对机场进行合理分工, 实现航空资源的集约配置, 首都机场、首都第二机场与天津滨海机场共同组成国际航空枢纽, 通过城际铁路、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进行地面衔接, 提高航空运输服务水平;石家庄正定机场、沈-大机场、济-青机场形成区域航空枢纽, 支撑都市圈发展, 与国际航空枢纽实现功能互补;大力发展支线航空运输, 承担与临近地区之间中短距离的航空联系。

2. 共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参与东北亚国际港口竞争与合作

建设以天津自由贸易港为龙头, 以青岛、大连两大枢纽港为门户, 以支线港为节点, 以喂给港和内陆无水港为补充的港口体系。充分发挥北京现代服务业要素集聚的优势, 引领和支撑天津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京津共建自由贸易港区;加强港口分工合作, 通过资本联合、企业联合和货类组合等纽带, 促进港口错位发展, 互相补充, 共同参与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3.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强化区域交通联系

铁路方面, 通过高速铁路网连接区域级次中心以上城市, 实现京津与区域中心城市4小时通达, 区域中心城市与相邻区域次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 合理引导都市圈发展;加强港口间铁路集疏运的联系, 促进腹地大通道的共用和资源共享;推动跨海通道建设, 便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联系, 整体铁路网密度由现状196km/万km2提高至350km/万km2以上 (城市群标准为250-350km/万km2) (图12) 。

公路方面, 通过高等级公路覆盖城市群内各城市, 实现区域公路网络均质化布局;整体公路网密度由现状约1200km/万km2提高至2000km/万km2以上 (城市群标准为2000-2500km/万km2) (图13) 。

(五) 构建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探索生态建设新模式

将共建生态保护体系作为环渤海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启动点, 科学保护和利用地区生态资源, 提高地区生态承载力, 实现环渤海城市群的健康持续发展。

1. 尊重自然山水格局, 构筑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以区域山地、河流、海岸线等生态资源为重点, 构建环渤海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体系。开展区域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一体化规划, 加强内陆与沿海发展带的生态保护工作协同, 确保环渤海城市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北部和西北部山脉的山体保护, 完善区域防护林体系, 构建环渤海城市群山体生态屏障。保护黄河、海河、辽河等流域生态环境, 沟通海陆生态资源, 统筹部署流域环境治理工作。深化渤海环境监控与治理, 遏制海域环境恶化, 增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 实现岸线分类利用, 保护沿海生态景观

科学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 共同发展海洋经济, 强化海域生态保护研究, 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护与防治, 完善海岸带功能区划, 实施分类开发与保护策略。谨慎利用岸线资源, 合理确定填海规模, 严格控制新上石化项目。以沿海防护林网、交通廊道、农田林网和城市环城防护绿地等线状景观要素为纽带, 串联海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斑块状景观要素, 保护环渤海城市群沿海生态景观。

3. 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生态城市

结合天津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等试点建设, 探索生态城市建设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利用形式、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广海水淡化技术, 为区域提供更多淡水资源, 提升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实现多种水资源的统一开发和综合利用。重视发展风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 形成“新能源利用—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产业链。

(六) 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促进区域共赢

环渤海城市群涉及“三省两市”, 目前共114个设市城市 (未来随着县级地区的发展, 设市城市将不断增加) , 为实现区域一体化应建设和完善政府间、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机制, 推进环渤海城市群区域协调机构的完善。

1. 由国家部委牵头, 成立区域协调机构

环渤海城市群地域空间跨度大、城市数量多、协调难度大, 建议以“市长联席会”为基础, 积极推动中央政府组织, 由相关部委牵头、各省市共同建立环渤海城市群发展协调机构。发挥天津经济中心基础优势, 集中设立区域协调机构及其他各种区域信息和研究机构、区域专业合作组织、区域市场交易平台等, 将天津建设成为区域协调的中枢, 探索跨地区合作的新模式和政策保障机制。

2. 以城市群规划为引领, 开展区域城市管理合作

以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为目标, 组织编制战略层面的城市群规划, 并对影响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同时, 落实城市群及各类专项规划管理工作, 定期对各省市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 推动地区协调发展。

3. 以学术研究为先导, 推进区域协作共识

对环渤海三个次区域发展研究的同时, 启动环渤海整体调查与研究工作。从学术研究角度统一“环渤海”概念, 以区域规划为引导, 建立科学共同体。在学术研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 在政府、民众及其他领域专家间开展多种形式交流工作, 推进区域协作共识的达成。

摘要:城市群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空间主体, 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的主体形态和核心战略。环渤海城市群人口密度大、创新能力强、综合实力强, 是我国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重要区域, 集聚了我国多个国家战略地区, 承担着引领国家产业升级和空间转型的历史重任。文章着眼环渤海空间一体化发展, 站在国家战略高度, 以全球化视野审视环渤海城市群的优势与不足, 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目标、战略与格局, 促进环渤海地区在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过程中成长为新的世界级城市群。

上一篇:杨红樱书读后感下一篇:关于学校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思考